第一篇:河北省林业局关于统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申请书》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证》格式的通知
河北省林业局关于统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申请书》和《森林资
源资产抵押登记证》格式的通知
日期:2009-06-08 访问次数:886
冀林计字〔2009〕58号
各设区市林业局:
按照《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冀信联发〔2009〕1号]要求,在林权抵押贷款办理过程中需提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申请书》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证》,为规范管理,省林业局统一了两份材料的格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二篇:东阳市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管理办法
东阳市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林计发〔2004〕89号)、《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浙委〔2004〕5号)、《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管理暂行办法》(浙林计〔2007〕10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森林资源资产是指森林、林木、林地、森林景观资产以及与森林资源相关的其他资产。
第三条
森林资源资产产权抵押(以下简称林权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森林资源资产的占有,将该森林资源资产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森林资源资产为抵押物。
第四条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应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债权人、债务人及抵押人签订书面借款、抵押担保合同。
第五条
专业担保公司等作为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以其占有的森林资源资产提供反担保。
第二章
抵押物与抵押物评估
第六条
可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为:
(一)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竹林的林木使用权和所有权;
(二)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竹林的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
(三)花卉、林木资产、森林景观承包经营权;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作为抵押物的宜林荒山、荒地等的使用权;
(五)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其他可以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
以林木资产、森林景观承包经营权抵押时,其林地使用权须同时抵押,但不得改变林地的属性和用途。
第七条
下列森林资源资产不得抵押:
(一)山林权属不清或者有争议的;
(二)未办理《林权证》的;
(三)营造时间不满五年的用材林,但林地使用权除外;
(四)属于生态公益林、国防林,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五)特种用途林中的母树林、实验林、环境保护林;
(六)以家庭承包形式取得的集体林地使用权;
(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
第八条
办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抵押事项的申请与受理;
(二)抵押物的审核、权属认定;
(三)抵押物价值评估及评估项目的核准、备案;
(四)签订抵押合同;
(五)申请抵押登记;
(六)办理抵押登记;
(七)核发《他项权证》。
第九条
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
第十条
以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抵押人应当向抵押权人提供市人民政府核发的《林权证》和载有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林地类型、座落位置、四至界址、面积、林种、树种、树龄、蓄积量或株数等内容的相关资料,供抵押权人审核。
第十一条
单位或个人抵押森林资源资产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国有或国有控股经济组织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必须由抵押人提出申请,经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出具同意抵押意见书。
(二)权属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必须附有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抵押书面决议,并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签名。
(三)林农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由当地集体经济组织出具书面证明,原林权权利人已死亡的,新林权权利人凭当地集体经济组织出具的继承林权证明及其他共有林权权利人同意抵押意见书。
(四)股份制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民营经济组织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必须附有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抵押书面决议。
(五)共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抵押人应当事先征得其他共有人的同意,并出具同意抵押意见书。
(六)承包经营或受托经营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应出具发包方或委托方的同意抵押意见书,并出具承包经营或受托经营合同书。
第十二条
抵押物抵押的期限,由抵押双方协商确定。属于承包、租赁、受让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最长不得超过上述合同约定的剩余年限;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发包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以及自主经营或受托经营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最长不得超过《林权证》规定的有效期限。
第十三条
抵押物属于国有或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在实施抵押前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进行评估;抵押物为非国有或非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抵押权人要求对抵押物进行评估的,则应按照国家规定或双方约定进行评估。
第三章
抵押物登记
第十四条
以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应当依法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物权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未经依法登记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五条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部门为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拟抵押林权的合规性审核,办理抵押《林权证》的注记、《他项权证》和抵押物登记,负责办理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立项、核准(或备案)等。
第十六条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后,抵押人应持以下文件资料向市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抵押登记。
(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申请书;
(二)抵押人法人证书或个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抵押合同副本;
(四)《林权证》原件及复印件;
(五)关于抵押物的相关资料,包括:林地类型、座落位置、四至界址、面积、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或株数等;
(六)关于抵押物的评估报告、核准(或备案)文件或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价格确认书;
(七)登记部门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十七条
登记机构在受理登记申请材料后,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对抵押物的下列内容进行合规性审核:
(一)申请人所提供的文件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二)抵押贷款合同是否真实、合法;
(三)抵押物权属是否明晰、有效;
(四)抵押物是否有重复登记;
(五)抵押物中是否有属于禁止抵押的内容;
(六)抵押期限是否合法、有效。
第十八条
登记部门应当于受理登记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办理完成登记手续;对不符合抵押登记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登记并退回申请材料。
抵押物登记手续应包括:
(一)直接林权抵押贷款及林权反担保贷款的在该抵押物的《林权证》“注记”栏内载明抵押登记的主要内容或在《林权证》上加盖抵押印章;
(二)担保贷款的发给抵押人《他项权证》,并在抵押合同上签注《他项权证》编号、日期、经办人签字、加盖公章;抵押期内《林权证》由林权登记机关负责保管。
(三)如实填写《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簿》,以备查阅。
第十九条
变更被担保债权种类、数额、期限或抵押担保范围的,抵押人应当在双方做出变更决定之日起1 5个工作日内,持抵押合同、变更协议、《林权证》、《他项权证》和其它证明文件,向原登记部门申请变更登记。登记部门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审查核实并对无异议的办理完成变更登记。
第二十条
抵押合同期满或者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商同意提前解除抵押合同的:(1)林权直接抵押、林权反担保贷款的,抵押人(借款人)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持银行还贷通知书及《林权证》到林权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2)林权担保贷款的,抵押人应当在双方作出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持抵押合同、抵押权人出具的抵押物注销证明或解除合同协议、《他项权证》,向登记部门办理注销登记,《他项权证》由林权登记机关收回注销,《林权证》归还权利人。
第二十一条
已依法办理登记的抵押物在抵押期限内不得重复申请办理抵押登记,如抵押申请人故意隐瞒抵押物已抵押登记的事实,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登记部门重复登记的,该登记无效,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抵押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章
抵押物管理
第二十二条
抵押人在抵押期内有权利和义务确保抵押物的安全。如发生森林火灾、盗伐及病虫害等情况,应及时报告抵押权人和市林业主管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第二十三条
抵押人在抵押期内的行为足以使抵押物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为。抵押物价值减少时,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恢复抵押物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
第二十四条
抵押期内,抵押人对抵押物提出采伐或权属变更申请的,必须同时提供由抵押权人出具的同意意见书,否则,市林业主管部门不予办理。
第二十五条
以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的,抵押权人要求提供保险的,则应当对抵押物进行保险。
第二十六条
抵押人以已出租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在办理抵押前应当书面告知承租人。
第五章
抵押物处置
第二十七条
债务人在合同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债务未受清偿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取得抵押物的处置权,依法通过市场流转、拍卖、采伐等方式对抵押物进行处置。
(一)抵押权人要求以采伐方式处置抵押物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向市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并实行采造挂钩。对符合采伐审批条件的,市林业主管部门应优先予以安排。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由抵押人负责;采伐费用由抵押合同约定。
(二)抵押物以市场流转、拍卖方式处置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处置。
第二十八条
依照本办法抵押的林地使用权,在实现抵押权后,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林地用途。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适用于东阳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行为,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关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及效力问题
关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及效力问题
在担保业务开展过程中,担保或反担保的设置比较重要,若在保业务出现了代偿,担保物能否处置及处置效果直接关系着担保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所以任何担保或反担保的设置都要谨慎。有些客户尤其是涉农的客户在申请贷款担保时,提出使用森林资源资产作为抵押物,以此来担保债务的偿还。虽然现有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中,对于森林资源资产设立抵押并没有障碍,但是在做业务的过程中还是要综合考量抵押物的价值及处置效果,决定是否将其设置为担保或反担保措施。
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法律依据
有关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主要依据是《森林法》及2004年7月5日由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它们较为系统的对于森林资源资产的抵押做出了规定,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有关规定散见于《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采伐更新法》、《担保法》及《物权法》中。本文主要借助以上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来对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展开论述。
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范围
我国《森林法》对于森林资源资产进行了列举,但是对于可用于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界定为“商品林中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而《办法》在严格遵循《森林法》的规定基础上,对于可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包括:
(一)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
(二)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
(三)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地和林地使用权;
(五)农村居民在其宅基地、自留山种植的未取得林权证的森林、林木。
从以上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可用于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主要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用于流转的森林和林地;一类是可以流转的林地使用权。对于
(五)中提及的林木由于没有权属证明,而且流转性较强,所以不具有实际操作性。
同时,在《办法》中也列举了不得用于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主要包括:
(一)生态公益林;
(二)、权属不清或存在争议的森林、林地和林地使用权;
(三)未经依法办理林权登记而取得林权证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四)属于国防林、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五)特种用途林中的母树林、实验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
(六)以家庭承包形式取得的集体林地使用权;
(七)国家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的程序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程序主要有
(一)抵押事项的申请与受理;
(二)抵押物的审核、权属认定;
(三)抵押物价值评估及评估项目的核准、备案;
(四)签订抵押合同;
(五)申请抵押登记;
(六)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七)核发抵押登记证明书。从程序角度来看主要是以上七个规程,但是在抵押登记办理过程中却有许多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是抵押物的审核和权属认定问题,这是抵押成立的关键,尤其是有关权属认定的问题。对于抵押人享有对于抵押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益主要是审查其是否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核发的林权证,对于林权证上所载明的事项,尤其是所有权人和权属范围进行审查,由于地方法律意识淡薄,尤其涉及到较大不动产的流转,民间较多的是通过双方的纸质契约加保人来进行,而对于登记部门的效力没有认识,导致实际所有人和登记部门记载的登记人不一致,林权抵押贷款评估产生登记误差的可能增加,所以审核这不仅是登记部门的职责,抵押权人也应当进行审核。《办法》还对于抵押森林资源资产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界定,包括林地类型、坐落位置、四至界址、面积、林种、树种、林龄、蓄积等内容,主要是对于抵押范围的划定,有利于抵押权人权益的保护,而其中对于林种、林龄等的选择也对于将来抵押物的处置有着较大的影响。
其次是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问题。《办法》规定:“抵押权人要求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的,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可以聘请具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和人员对拟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可以看出,抵押物是否需要评估完全在于抵押权人,而对于评估机构的选择也在于抵押权人,所以作为抵押权人若能够对抵押物抵押价值有清晰的了解,可以不选择评估,而由双方来约定抵押价值,可以减少费用的支出;若抵押权人对抵押物价值没有概念,则需要选择评估机构对抵押物进行公正的评估,避免主观臆断而导致抵押物处置后不能包含全部债权事件的发生。
第三是有关抵押合同效力的问题。《办法》规定: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但根据《物权法》规定:抵押合同自签署之日起生效,由于《物权法》是新法及上位法,所以合同的效力应当是从签署之日起生效。而对于抵押的效力仍旧是按照《担保法》的规定,在林权部门办理完毕登记之日起生效。两者的区别在于,合同生效后,抵押权人即使没有办理登记,也可以依据合同来要求抵押人承担违约责任;而抵押生效则意味着抵押权人可以据此要求抵押人在抵押物价值范围内承担债权。
第四篇:解读《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范文)
解读《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登记办法》)是国家林业局的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作出具体规定,目的在于规范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操作程序,拓宽林业融资渠道,防范金融风险。于2004年5月25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森林资源资产,是林业行业所拥有的一笔最大资产,是林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登记办法》第二条规定: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是指森林资源资产权利人不转移对森林资源资产的占有,将该资产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登记办法》重点规定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范围、抵押登记的具体程序、登记部门职责、变更登记、续期登记、登记注销、登记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登记办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
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实行登记制度的法理和法律依据
森林资源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它的物权变动不仅与个人利益直接有关,还与社会利益息息相关,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实行登记制度并作出专门规定,是其资源特性和法律的共同要求。
《担保法》第34条规定:抵押人依法有权处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可以抵押。《担保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以土地使用权、建筑物、林木、航空器、船舶和车辆、设备等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对不动产实行登记制度,采用登记成立主义的好处是:
(1)物权发生变动的时间容易确定;
(2)不动产抵押合同经过登记,具有了公开性、普遍性的特征,使抵押权产生了对世性、排他性的效力,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国家公权力的有效保障;
(3)利用不动产登记的公开告示功能、普遍告知功能,告诫第三人(即可能被抵押权人排斥的 其他债权人)抵押权设定的事实,使第三人得到法律的保护。
对森林资源资产进行抵押,有利于促进其合理流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森林法》第14条规定,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森林资源清查,建立资源档案制度,掌握资源变化情况。《森林法》第15条规定了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流转途径和限制条件。
二、关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具体范围
《担保法》明确涉及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只局限于林木抵押,实际上此非本意。
《森林法》第15条,森林资源资产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登记办法》第3条规定,可用于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为商品林中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登记办法》第8条规定,可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包括:
(1)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
(2)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和其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地和林地使用权。
我国《森林法》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大类。
(1)防护林,是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是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是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由于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功能特殊,《登记办法》没有将它们纳入可供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范围内。不论是森林还是林木,都附着在林地上,依据《森林法》、《担保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与《土地管理法》的相关法律条文,《登记办法》特别规定,森林或林木资产抵押时,其林地使用权须同时抵押,但不得改变林地的属性和用途。
《登记办法》第8条和第14条规定,不可以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包括:
(1)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是指为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森林。一般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红树林、农田防护林以及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内的森林和风景观赏林等等。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不同,它追求森林生态效益最大化,关系国家生态安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地位特殊,生态效益显著,为了使它的特殊功能不受经济利益的影响,生态公益林没有被纳入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范围内。
(2)权属不清或存在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财产使用权是依法对财产使用、收益的权利。如果权属不清,或者正在诉讼中存在争议,擅自抵押,会侵犯真正的财产所有权人或使用人的合法权利,因此,不允许抵押。
(3)未经依法办理林权登记而取得林权证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农村居民在其宅基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除外);农村居民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不需要办理林权登记。(4)属于国防林、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5)特种用途林中的母树林、实验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
(6)以家庭承包形式取得的集体林地使用权;
(7)未办理森林、林木出让手续的、国家无偿划拨的森林资源资产不得抵押时;
(8)国家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必须指出,经营国家无偿划拨森林资源资产的单位,以其经营的森林资源资产申请抵押时,应先办理相关的森林、林木出让手续,否则抵押无效。
三、关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担保合同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担保合同应当满足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的两大类要求:
(一)形式要件
在形式要件上,要满足书面形式和登记程序的要求。
《登记办法》第4条明确规定,从事林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其所有或者依法有权处分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作抵押物申请借款或其他目的的,应以书面形式与抵押权人签订抵押担保合同。口头形式和其他非书面形式的抵押担保合同将不被认可。
《登记办法》第15条还规定,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后,应当向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部门申请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说,抵押合同未经登记之前,合同上约定的权利义务对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来说,都是没有约束力的。
(二)实质要件
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标的、质量、数量、价款或酬金、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等。根据《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担保合同要生效,还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实质要件:
1.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担保的范围必须明确约定,抵押物是仅仅对主债权进行担保,还是除主债权外,还要对其它所有项目或某些项目担保。
2.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担保合同中的抵押物权属必须清楚、有效,没有重复登记,也没有属于禁止抵押的内容。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登记机关重复登记的,该登记无效。
3.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担保的期限符合规定。根据《登记办法》第6条的规定,首先,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担保的期限应由抵押双方协商确定,遵循约定原则;在这个原则基础上,还必须遵守在法定的范围内:
(1)属于承包、租赁、出让的,最长不得超过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已承包、出让年限的剩余年限;
(2)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其未发包的林地使用权抵押的,最长不得超过70年。4.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担保合同真实、合法。《合同法》第三章对合同的效力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无效、可变更和可撤销、效力待定或者终止。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担保合同也受此规制。
四、关于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的问题
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林业部《关于发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国资办发[1996]59号)(以下简称《技术规范》)第四条规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社会客观经济规律和公允的原则,按照国家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以统一的货币单位,对具有资产属性的森林资源实体以至预期收益进行的评定估算。是根据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实际情况、所掌握的市场动态资料和对现在和未来进行多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资产所具有的市场价值进行评定估算。
《登记办法》第12条规定,抵押权人要求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的,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可以聘请具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和人员对拟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因此,对拟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不再是强制性的,抵押权人不要求进行评估,也可以不评估。
根据1997年2月3日颁布的《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林业部关于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国资办发[1997]16号)规定,以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或进行拍卖,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登记办法》第13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资产管理机构应对抵押人聘请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进行资质审核,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予以核准或备案。
对于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登记办法》第12条要求依照上述《技术规范》办理。该《技术规范》第七条规定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程序包括评估立项、评估委托、资产核查、资料搜集、评定估算、提交评估报告书、验证确认、建立项目档案;在其他条文里,分别规定了各项操作的基本规范。
国资办发[1997]16号通知的第8条指出: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立项和评估结果由本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和验证确认;林业部直属和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占有单位及地方管辖的重要的中外合资或金额巨大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立项和评估结果由林业部审核同意后,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审批和验证确认。非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项目管理工作由县及县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五、关于办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应当遵循的具体程序
办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抵押事项的申请与受理;
(二)抵押物的审核、权属认定;
(三)抵押物价值评估及评估项目的核准、备案;
(四)签订抵押合同;
(五)申请抵押登记;
(六)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七)核发抵押登记证明书。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后,应持以下文件资料向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部门申请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申请书;
(二)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法人证书或个人身份证;
(三)抵押合同;
(四)林权证;
(五)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相关资料,包括:林地类型、坐落位置、四至界址、面积、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等;
(六)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
(七)抵押登记部门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六、关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机关的职责
(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登记机关
《登记办法》第7条规定,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登记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初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办理登记或变更登记手续,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或变更登记手续后,资源管理部门要在林权证上予以标注。
(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机关的审核职责
《登记办法》第16条规定,登记机关在受理登记申请材料后,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抵押物进行合规性审核。主要审核的内容包括申请人所提供的文件资料是否齐全、真实、有效;借款合同、抵押贷款合同是否真实、合法;抵押物权属是否清楚、有效;抵押物是否重复登记;抵押物中是否有属于禁止抵押的内容;抵押是否超出有关法规规定的年限。
《登记办法》第23条还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的经办人员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由此可见,我国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机关的合规性审查既非实质性审查,也非简单意义上的形式审查,这种合规性审查没有与国家赔偿挂钩,但又比普通的形式审查中,仅对申请登记的手续是否完备进行审查更为复杂。
(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机关程序上的责任
根据《登记办法》第7条的规定,办理登记和变更登记不收取费用。零费用制将促进从事林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利用森林资源资产进行抵押,实现林业融资渠道的拓宽。
根据《登记办法》第16条的规定,经审核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机关应当于受理登记申请材料后1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登记手续。
登记机关在程序上还承担着以下3点责任:
(1)建立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登记备案制度,如实填写《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簿》,以备查阅;
(2)对符合抵押物登记条件的,登记机关应在该抵押物的《林权证》的“注记”栏内载明抵押登记的主要内容,发给抵押权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证》,并在抵押合同上签注《登记证》编号、日期,经办人签字、加盖公章;
(3)对不符合抵押登记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登记并退回申请材料。
七、关于变更登记、续期登记、注销登记、重复登记的效力
(一)变更登记的办理及相关程序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后,如果发生变化的,或者同一抵押物上有数个抵押权时,抵押权人之间就抵押权的顺序需要变更的,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当于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持变更协议、《林权证》、原森林资源资产《登记证》和其他证明文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登记机关审查核实后给予办理变更登记。抵押权的变更不涉及第三人的,变更登记由抵押人及抵押权人进行;变更登记涉及抵押权主体变更或抵押权顺位变动的,应由有关利害关系人共同办理变更登记。经办理变更登记后,原登记自动失去效力。抵押物上的抵押权法律关系按变更后的登记确立。
(二)续期登记的办理及相关程序
(1)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商同意延长抵押期限的,双方应当在抵押合同期满之前1个月内,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续期登记;
(2)抵押权人具备抵押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有效证明的情况下,也可以单方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续期登记,续期不限。
(三)注销登记的办理及相关程序
经登记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权因被担保债务的清偿、抵押物灭失、抵押合同期满或者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商同意提前解除抵押合同的,双方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持抵押合同或灭失凭证或者解除合同协议、《林权证》及原《登记证》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五篇: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农信社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湖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办法》、《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抵押担保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是指农信社向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发放的,以其或第三者的有效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主要用于解决借款人林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困难而发放的担保贷款。
第三条 用于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必须产权清晰,并取得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林权证》。
第四条 县市联社在开办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之前,应征得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签订《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监管合作协议》,未签定《森林资产抵押监管合作协议》的地区不得开办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
第二章 贷款对象、条件、用途
第五条 贷款对象。农信社服务辖区内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均可向所在地农信社申请森林资源资产抵押 贷款。
第六条 借款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农信社开立存款账户;
(二)法人客户应持有合法有效的贷款卡;
(三)主要生产经营场所在农信社服务辖区内;
(四)符合国家林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展前景好;
(五)收入归社和存款比例不低于在农信社的用信份额,现实或预期综合效益明显;
(六)能够接受农信社的检查和监督,自愿到农信社指定的保险公司办理抵押物保险;
(七)农信社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贷款用途。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借款人林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困难,如森林经营、林业基地建设及林产品加工等。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不得用于支付购买抵押标的物的对价或支付因购买抵押标的物而产生的债务。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用于林业生产经营以外用途的,应经市州联社(办事处)审批同意。
第三章 贷款额度、期限、利率
第八条 贷款额度。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金额最高不得超过抵押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60%。第九条 贷款期限。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期限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原则上不超过10年。属于承包、租赁、出让的,最长不得超过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已承包、租赁、出让年限的剩余年限。
贷款期限不得超过抵押林木的生产周期。
第十条 贷款利率。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利率按照国家利率政策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第四章 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设定、登记与保险 第十一条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抵押物应为用材林或经济林。
森林或林木资产作抵押时,其林地使用权应同时抵押,且不得改变林地的属性和用途。农信社不单独接受林地使用权的抵押。
除资产保全需要外,原则上不接受面积低于50亩的用材林、20亩的经济林和大型水库迎水面林木及相应林地使用权的抵押。
第十二条 下列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一)生态公益林;
(二)权属不清或存在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三)未经依法办理林权登记而取得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四)属于国防林、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五)特种用途林中的母树林、实验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
(六)未办理相关森林、林木出让手续的国家无偿划拨森林资源资产
(七)国家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第十三条 抵押物评估。抵押人应由农信社认可的、具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对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 抵押物的登记。借款人应到森林资源资产所在地县级(含)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部门)办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手续,并取得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证明文书。
第十五条 抵押物的保险。用于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在贷款期限内应设定足额保险。具体险种应与当地保险机构协商确定,保险期限不得低于借款合同履行期限,保险合同及保险单中应注明农信社为保险赔偿金的第一请求权人和第一收益人。
第五章 贷款管理 第十六条 贷款申请。借款人在申请办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自然人需提供的资料:
1、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申请书;
2、借款人及其配偶合法的身份证件;
3、借款人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相关资料,如林权证、林业经营许可证等证明资料;
4、借款用途证明、收入来源证明及分期偿还计划等资料;
5、在农信社的开户证明;
6、农信社要求的其他的资料。
(二)法人客户需提供的资料:
1、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申请书;
2、法定代表人、主要股东及授权委托人身份证明;
3、企(事)业章程或合资、合作的合同和验资证明;
4、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林业经营许可证等有效证件;
5、贷款卡及密码;
6、符合公司章程或法律规定的申请贷款决议书;
7、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及最近一期财务报表;
8、企业的存款、贷款及对外担保情况;
9、税务部门年检合格的税务登记证和近两年税务部门纳税证明资料(如增值税票等);
10、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如林业经营的经营形式、市场前景、技术保障、政策风险、经营效益及偿还能力分析等;
11、在农信社的开户证明。
12、农信社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或资料。
(三)担保方需提交的资料:
1、抵押人为法人的,应提供法人的基本资料、相应财务报表以及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同意抵押担保的决议书;抵押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供抵押物所有人及财产共有人的身份证明资料和同意抵押担保的承诺书;
2、抵押物权属证明。包括《林权证》等原始证件;
3、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相关资料,包括:林地类型、坐落位置、四至界址、面积、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等;
4、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
5、农信社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或资料。
第十七条 贷款调查。受理申请后,客户经理应进行贷前实地调查。要对林业经营的地理位置、市场价格定位、市场有效需求、项目前景、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场调查核实各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及担保人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真实、有效;
(二)借款人基本情况。包括个人品行、家庭概况、收 入来源、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及偿还贷款的可靠性等;
(三)借款人生产经营能力、生产规模、技术保障;
(四)调查核实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真实性及变现能力和政策风险;
(五)其它需要调查的内容。
第十八条 贷款审查。各级联社信贷部门、贷款审查中心对基层信用社贷审组审议通过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基本资料审查:上报资料是否齐全、完整;
(二)主体资格审查:借款人、担保人资格及相关证明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
(三)信贷政策审查:借款用途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林业政策;贷款期限、方式、利率等是否符合农信社信贷政策;
(四)借款人林业经营情况审查:经营林木是否适销对路,采伐指标是否合理,是否能保证贷款的分期偿还等;
(五)抵押担保分析:抵押担保手续是否合法有效,用于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市场价值是否合理,是否容易变现。
第十九条 贷款审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审批按《湖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条 发放贷款。农信社与借款人、担保人签订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填制借款凭证,按规 定将资金转入借款人在农信社的结算账户上。
第二十一条 贷后管理。农信社要严格按《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后管理办法》要求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实施贷后管理。要加强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森林公安部门的协调沟通,及时掌握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新规定、新政策,定期监测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防止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挪作他用。
第六章 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农信社应对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建立资产抵押档案,定期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部门进行核对,保证抵押权利的合法有效。
第二十三条 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期间,农信社要及时监督抵押人继续管理和培育好森林、林木,维护其森林资源资产的安全与资产保值增值。要积极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已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其森林、林木的采伐必须经农信社同意。农信社要根据借款金额、期限,督促借款人有计划地申请林木采伐指标用于偿还到期贷款。已抵押森林资源资产采伐后,借款人或林木购买人必须先将与采伐林木同等价值的资金汇入借款人在农信社的结算帐户上,方可对采伐林木外运销售。
第七章 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处置
第二十五条 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后,确实无力偿还的,农信社有权对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按照《森林法》、《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二十六条 农信社在依法处置所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时,应及时与林业主管部门协商,提出林木采伐申请或处置抵押森林资源资产。农信社在处置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一)协商。由信用社、借款人、抵押人协商,通过折价、变卖、拍卖等方式处置,所得价款优先偿还农信社贷款本息。
(二)诉讼。农信社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依法处置抵押森林资源资产。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湖北省林业局负责修订、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监管合作协议(样本)
甲方:*** 地址:*** 电话:×××—××××××× 乙方:***××县(市、区)林业局
地址:***××县(市、区)××大道××号 电话:×××—×××××××
为了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推进全省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全省林业及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鄂发〔2006〕23号)、《湖北省林业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关于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工作的指导性意见》(鄂林改〔2007〕188号)和《湖北农村信用社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鄂农信发〔2007〕90号)等文件精神,本着支持林业发展、维护信贷资金安全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监管合作宗旨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行为,加大林业的贷款扶持力度,促进林业发展和林农富裕。
二、监管合作内容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自行决定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不受外部干预。
2、甲方应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条件、利率、方式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对用于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并在乙方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4、已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因还款需要进行采伐的,应经过甲方同意。
5、已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对外销售时,甲方在收到借款人或林木购买人的款项后,应及时通知乙方签发林木运输许可证。
6、甲方依法处置抵押森林资源资产时,应及时与乙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处置抵押森林资源资产。
(二)乙方权利与义务
1、乙方依法对森林资源资产的审查、价值评估、抵押登记、市场流转等环节进行管理。
2、乙方对辖区内已办理抵押手续的森林资源资产,要加强监督管理,防止乱砍滥伐。
3、未经农信社书面同意,乙方不得为已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办理产权变更登记,不得为抵押的森林资源发放采伐许可证。
4、乙方应根据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借款人的还款需要,优先安排林木采伐指标,督促借款人按期偿还贷款。
5、已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对外销售时,乙方在收到农信社的还贷证明后,方可开具林木运输许可证。
6、乙方要积极配合甲方依法处置所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三、监管合作制度
(一)定期会商制度。双方各指定监管合作联系人,组织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协商解决监管合作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各项工作,确保监管合作活动顺利开展。
(二)定期交流制度。双方定期开展工作交流。甲方对客户的贷款到期情况、收息情况及资金运用情况及时向乙方进行反馈。乙方对林业政策、贷款客户的林权情况、采伐情况、市场行情及时向甲方进行反馈。
(三)定期核对林权。甲方对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建立资产抵押档案,乙方对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建立登记台帐,甲、乙双方应定期核对抵押林权资产情况,现场核查抵押林权的面积、林种、树种、林龄和蓄积量,确保抵押的林权资产不被挪用或采伐,维护抵押资产安全。
四、其他事项
(一)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二)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法定代表人:(签章)乙方法定代表人:(签章)
年 月
年 月日 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