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2014年中国纪录片全年播出总量73267小时 同比增长97.4%
国内最具权威的市场调研门户网站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2014年中国纪录片全年播出总量73267小时 同比增
长97.4%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www.xiexiebang.com
一个属于调研行业的B2B网站
国内最具权威的市场调研门户网站之一
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推出的“2014年度及2015一季度中国纪录片行业数据”显示,受“30分钟”和“一剧两星”政策影响,2014年中国纪录片在产量、制作量、投资、院线等方面均获较大幅增长,亮点颇多,全年播出总量73267小时,比2013年增加97.4%,增幅将近一倍。
本次发布的数据涵盖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内容包括纪录片产业整体产制播分析、广告收益分析、纪录院线分析、新媒体纪录片分析、个案分析五部分内容,对中国纪录片2014年的整体表现以及2015年第一季度发展情况进行了勾勒和分析。
数据表明,2014年纪录片领域的投资达到17.32亿元,其中中央电视台投入7.76亿、省级卫视频道及省级纪录片专业频道投入6.58亿、相关部委及社会制作的投入2.97亿元。纪录片行业总投资维持着每年20%-30%左右的增幅。我国纪录片受众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15-34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和青年群体成为纪录片收视群体的新主力,占受众总数的近60%,但45-64岁的中年群体也仍然是稳定的收视群体。
从广告收益趋势看,在电视媒体广告投放量增幅整体下滑的情况下,纪录片的广告投放增幅反而呈现逆势上涨趋势。2014年中国电视广告投入增幅仅4.6%,而纪录片广告投入增幅达到8.5%。但2014年及2015年第一季纪实节目的实际投入产出比情况并不理想。除个别节目如“一带一路-千年的时空穿越”、“生命缘”外,绝大部分节目的广告回收难以维持成本。2014年收视率最高的纪实节目广告收费268万元,2015年第一季度为191万元。
2014年我国电影院线上映纪录电影5部,其中国产制作4部。纪录院线总票房7.21亿元,比2013年的2143万元增加30多倍。票房贡献主要来自娱乐类纪实电影“爸爸去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www.xiexiebang.com
一个属于调研行业的B2B网站
国内最具权威的市场调研门户网站之一
哪儿”,票房6.97亿元。而紧随其后的“永远的焦裕禄”票房却只有1012万元。娱乐类纪实电影在冲淡了纪录片类型边界同时也使纪实类电影的票房激增。
同时,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媒体纪录片网络整体形象向上发展。2014年网媒关注纪录片报道量达31万条,占电视节目总报道量的2.5%,微博提及量接近5500万条,占比3.4%。“舌尖”系列产生现象级影响,播出期间4万余条网媒报道、1千万余条微博、7亿余次点击,是难以复制的现象。但从总体占比来看纪录片网络整体关注度偏低,仍属小众。2014年纪录片数量占整个网络电视节目的16%,而点击量仅仅占到了1%。例如《舌尖上的中国2》首集点播量为26901022次,而电视剧《何以笙箫默》首集点播量达到147461136次。
摘自:199it
学数据分析、找行业报告、招调查人才可移步一起调研网
www.xiexiebang.com
一个属于调研行业的B2B网站
第二篇:纪录片《中国》
一 个 外 国 人 眼 中 的 中 国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在中意于1971年5月重新建交后,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向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出公函,希望在中国拍摄一部纪录片,并委托安东尼奥尼担任导演。于是,1972年安东尼奥尼在中国政府的邀请下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就这样一部长达3小时4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纪录下许多当时中国的真实影像。
我们要先知道这部纪录片的大致内容。纪录片《中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展示了一个小学的学生们、城市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术,还有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等。第二部分参观了林县的红旗渠,还有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
导演安东尼奥尼在寄往北京的“意向书”中曾写道:“我计划关注人的关系和举止,把人、家庭和群体生活作为记录的目标。我意识到我的纪录片将仅仅是一种眼光,一个身体上和文化上都来自遥远国度的人的眼光。”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安东尼奥尼在拍摄这部记录片时的视角是对当时中国现实的最平实的记录,这是一部全无敌意的,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忠实记录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正如安东尼奥尼所说:“其实这不是关于中国这个国家的电影,而是关于中国人的电影。”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影片所记录的内容。他们在拍摄时可以经过
1和不可以经过的路线,是他们一行人在房间里和中国官员讨论了整整三天,最终惟一可以选择的“妥协”的拍摄路线。而在镜头的选择上,导演没有聚焦宏大事物,即使有若干明显摆拍的可能,宣传的意味并未清晰直接体现。中国的恢宏雄伟建筑,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国人文革期间的激昂斗志在片中没有浓墨重彩地突显,这是与传统的科教片和宣传片表现手法上相差最大的地方。摄像机聚焦的是个体的人和群体,而不是物。
观众可以看出的是安排给外国人看的内容:那些学校、工厂、幼儿园、包括公园,人们整齐有序地做操、跑步、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儿童们天真烂漫,歌声清脆嘹亮。纺织厂的女工们甚至在下班之后还不愿离去,她们自觉地在工厂院子里围成小组,学习毛主席语录,讨论当前形势。影片最完整的段落之一,是通过针灸麻醉、对一位产妇实施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几乎像科教片那样详细周到,从如何将长长的银针插到产妇滚圆的肚皮开始,一直到拽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在这个西方人眼中谜一样的国度里,蜿蜒的长城、方正的城楼、太极拳、街头武术、河水流经城市的苏州、交叉花园的窗棂,这些都得到了热情的、赞美般的表现。
然而这样一部忠实记录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中国》,却使得安东尼奥尼在当时的中国遭到了未曾预料的批判。对于安东尼奥尼的批判如暴风骤雨般而来:仅1974年2月和3月间发表的部分文章就结集了一本200页的书,名为《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中国〉文辑》。而这些文章都是在批判这样一些内容:
对于中国人民在“文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不屑一顾,而是偏重于捕捉日常生活场景,这可以说是当时国人批判安东尼奥尼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系列批判文章中就提到“安东尼奥尼要拍什么‘偏远的农村’、‘荒凉的沙漠’、‘孩子的出生’、‘人的死亡’等等的计划”,“在镜头的取舍和处理方面,凡是好的、新的、进步的场面,他一律不拍或少拍,或者当时做样子拍了一些,最后又把它剪掉;而差的、落后的场面,他就抓住不放,大拍特拍。”等等诸如此类。
片中导演大量地运用特写、近景和全景镜头表现个体的姿态、表情与动作。特写镜头下,人物好像被放在放大镜下,一张张脸赤裸裸地暴露、充满你的眼球,人物的内心意识世界给你最直接最大的冲击,空洞茫然、虚无恐惧或者是简单地没有意义。而对人物的全景描写则表现在对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潮,人满为患的公交车内拥挤着探出头来的乘客,整齐列队高喊口号向农场行进的学生等等的形象的对焦。这里,个体的人物不再代表个体,而仅仅是群体中的一些符号,每个个体都只是同一单调的渺小形象,像被世界吞没的感觉。
我们观看这样一部纪录片就必须联系当时的中国历史,并加以个人的深刻的思考。只要如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不管是对单个个人表情的特写,还是对集体行为的刻画,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之感丝毫不能提起,更多的是揪心的悲凉,以及悲哀后的思考。在文革期间政治高压控制下,人们的思想也受到强势地钳制,几乎全国上下一个思想取代了近十亿人们的思想,任何不同的思想和思考都被无情打击,甚至从肉体上予以消灭,面对这样的威胁和恐惧,人们表现出来的面无
表情和思维空洞似乎并不难以理解。人们没有了本该丰富的表情,没有了自我发展空间,失去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权力,中国人在思想上被阉割了。
这部纪录片虽然没有达到当时政府官员所期许的对国家歌功颂德的初衷;在后人看来,也不免让人心生悲哀、备感沉重。但它却毫无疑问地向世界展示了文革中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社会,是在文化和文明被无情摧残的文革时期,少有的国人生活真实深刻的影像记录。同时,也填补了“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留给我们的记忆有很多空白。
第三篇:中国纪录片之我见
中国纪录片之我见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是以真实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加工与展现,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艺术形式。固然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但我认为一部纪录片的好坏,光有真实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实际上仅仅镜头和拍摄的人的在场这个事实,就已经足以影响被记录的情况。所以一部好的纪录片要表现真理,而不只是事实。而中国纪录片,却长期以来被世界纪录片界和海外观众看作是“政绩宣传片”。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上,纪录片是一种世界通行的国际语言。然而,多年来对纪录片定位的曲解和纪录片表现方式的僵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步伐。
纪录片不是“记录片”,光记录肯定是毫无生趣的。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才应该是纪录片的核心。在表现手法上,中国纪录片长期以来形成的解说词为主、画面语言为辅的方式,则成为制约其走向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在中国,有人总是把‘纪录片’写成‘记录片’,其实我们的很多‘纪录片’确实就是‘记录片’,画面中的东西不会主动站出来说话,而用了很多的话外音。但国外优秀的纪录片里,一个动物或者一个人都可以在画面中表达出导演想要传达的意思,仅仅通过影像就足以打动观众,解说词只是辅助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画面语言与纪录片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事实上,中国的纪录片已有很大进步,而央视的纪录片也一直都颇受好评。从风靡一时的《故宫》、《大国崛起》等,都享誉海内外。说明了国际市场上认可的中国纪录片一般都是历史人文类的,但和美国和日本等纪录片产业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优秀纪录片种类还是比较单一的,题材也相对狭窄。与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兴盛相反,自然生态片一直是个中国纪录片拍摄的软肋,观众看到的绝大多数这类纪录片都来自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BBC等境外电视机构。并且文化差异无处不在,对外国观众来讲,许多中国人觉得很简单的事,到外国人那里就成了问题。中国现在已有很多有影响的国际纪录片节。但是,中国对外传播的中国纪录片很少,播出时长也远远低于Discovery、BBC、national geographic和History等国外纪实频道。
我认为中国选题应同国际接轨,当法国把《迁徙的鸟》当作国家名片,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成为纪录片品质代名词的时候,中国纪录片在规模、数量、质量和影响力上都不容乐观,明显缺乏和世界对话的能力。
虽然外国有很多优秀纪录片,但是我觉得中国有能力用自己的角度去讲述世界,而不是靠模仿别人。如果把中国的选题进行国际化的表述又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价值和主流价值,这将使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
中国纪录片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就必须要走国际市场。走国际市场就必须了解国际社会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纪录片能打入有关国家,用什么方式拍摄纪录片更受欢迎。尝试与国际合作,应该是个与国际接轨的好办法。如果想在国际市场上走得更远,我认为首先要做的还是找准定位、完善自身。这样中国纪录片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第四篇:美丽中国(纪录片)
历时4年拍摄,使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
《美丽中国》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BBC英文版的名称对应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全片拍摄中国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
第一集:
ed2k://|file|[BBC.美丽中国].BBC.Wild.China.S01E01.WS.PDTV.XviD-REMAX.avi|732546512|4c26471bfad408ea69cd6106a91f41a2|
第二集:
ed2k://|file|[BBC.美丽中国].BBC.Wild.China.S01E02.WS.PDTV.XviD-REMAX.avi|734376820|c3a989db9112078b064242642089e9c0|
第三集:
ed2k://|file|[BBC.美丽中
国].BBC.Wild.China.S01E03.WS.PDTV.XviD-REMAX.avi|731850752|2f85ba4ca20141aa22fde0d77335d02d|
第四集:
ed2k://|file|[BBC.美丽中国].BBC.Wild.China.S01E04.WS.PDTV.XviD-REMAX.avi|731781120|4919494b9fdc2222b2adb6a3aeedd139|
第五集:
ed2k://|file|[BBC.美丽中国].BBC.Wild.China.S01E05.WS.PDTV.XviD-REMAX.avi|731793408|df16043b51bf0718974b525f1407e0fb|
第六集:
ed2k://|file|[BBC.美丽中国].BBC.Wild.China.S01E06.WS.PDTV.XviD-REMAX.avi|731805696|469f9b628d234e613b4d499fe69ec822|
第五篇:中国市长纪录片观后感
中国市长纪录片观后感
中国市长纪录片观后感
(一)辣辣小疯子
余华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中曾说:“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上访者,是中国社会腐败的牺牲品。他们遭受了各种冤屈和欺压,他们曾经满怀希望诉诸法律,希望中国的法官们能够还给他们公正,可是中国司法的腐败然这些人对法律绝望了。他们来到北京上访,期望更高级别的官员可以为他们伸张正义。这些人被称为是中国的‘司法难民’”。
今天,我想聊一聊腐败、作为和改革,今天,我想聊一聊《中国市长》
随着前段时间《人民的名义》热播,我们认识了人民的好书记李达康,据说现实生活中李达康的人物原型就源自于他——曾任山西省大同市市长耿彦波,他就是《中国市长》中的主角。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报纸上,新闻里,总是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强拆”事件。每每看到一面墙上一个红色的圈圈里大大的写着“拆”,总是有些触目惊心。这些昔日曾是许多人温暖之家的故土,转眼就成为阻碍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冷冰冰的四壁。我想起了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中描述的那样,在一个个不同的时间点,生活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凌晨的清洁工们被时间的齿轮匆匆碾下,迎来白日的精英们的主场。而在不可逆转的城市化进程中,所以可能会起到阻碍作用的人和事物,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他们要么选择颠簸着气喘着奔跑起来以追随时代的脚步,要么被时代远远落下,随风而逝。
耿彦波市长在纪录片中曾说:“这是大同最后一次机会,这次搞不上,历史不会再给大同第二次机会。”我想我开始慢慢理解“李达康”式的中国官员做派。其实之前我并不是十分喜欢这类人,总觉得着实有些强权,有些强硬至不近人情。但是现在,我觉得他们是时代的英雄。力排众议而敢于拍板定案,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略的。他们出现在祖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个“任性的”时代需要铁腕人物来指点江山。而想要真正处理好那些不作为的前任们留下的烂摊子,需要“体恤”和“怀柔”的安抚民心,也需要“雷厉风行”甚至是看似不近人情的手段来赢回信任。
为官者,不谋其政,是百姓的悲哀。作为政府官员,百姓呈在你面前的,是薄薄的几张纸,可是它背后凝聚的,是最后的几丝希望、是颤颤巍巍的信心、是放大镜下的世态冷暖。
耿彦波市长最终没有实现他的“文化大同”设想,2013年初,他调任省会太原市市长,那些有关大同的荣辱沉浮,和被停工的工程一样,再也没有回来。我记得在耿彦波市长在送行群众前钻进汽车的那个时刻,他泪如雨下。他说:“55岁,做官做到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就是想着在一个地方,就要把这个地方建设得面貌一新。在大同时,我想着要建设一个焕然一新的大同,到太原了,也会想着三年之内,太原必然要大不一样。”
……
我想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也并不能读懂它的千分之一。因为坐享它带来的成果,而并非跟随它一路走来,我错过了太多的故事。时间一刻一刻都在走向新的轨迹,而我能看到的,所幸是一群又一群可爱的人在重复地怀着同一件梦、做着同一件事。吴晓波老师在《激荡三十年》中引用沃尔特·李普曼的话:“我们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我们去推敲、去归纳、去想象和推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的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我们所做的只是每个主权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其他人没有时间和兴趣来做罢了。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不简单的职业。我们有权为之感到自豪,我们有权为之感到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
愿大家有机会的话都去看看这部《中国市长》,多一个角度看我们的祖国!
中国市长纪录片观后感
(二)昨晚看了周浩导演的纪录片《中国市长》感慨万千。离开大同两年了,看到电影中的街景听到土土的山西方言倍感亲切。
20XX年秋冬我在大同电培中心参加国网入职培训,在大同度过了一个秋冬,对这座城市算是有一点了解,对于影片主人公耿市长与他备受争议的城建工程也多有耳闻。
还记得初到大同电培中心第一次打车去市区时,黑车司机就一直在叨叨刚离任不久的耿彦波。第一次去市区看电影,走出华林新天地远远地看到北城墙还以为只是一个城楼,因为从矿区一路打车进城并没有穿过城墙的印象,后来才知道那会儿西城墙还没开建。
电培中心位于大同十里河以西的矿区,纵贯市中心的御河以东是新区,两河之间是老城区,也就是影片聚焦的耿为建设老城而实施的拆迁工程的主要施工地。老城鱼龙混杂,外地人口与低收入阶层聚居,没有正规手续的私建房众多,于是拆迁过程中难免出现安置政策无法惠及的群体,从而导致拆迁困难重重,也备受争议。
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但我想耿的城建如此迅速估计强拆现象还是存在的,片中老耿也毫不避讳地谈到自己的考虑,以大同当时的薄弱基础再怎么招商引资也是空话,一定要排除万难地树立起城市的形象和品牌,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时间会给出答案。
政治和城市发展我都不敢妄谈,但导演毫不修饰的镜头视角相对客观地呈现出了一个让人很难去否定的人,耿的言谈举止低调朴实,他讲的话没有官腔也似乎并不在意舆论导向,没有一句让你觉得完全正确,但仔细想想却觉得很有道理。
2013年耿彦波毫无预兆地调任太原市委书记,大同城墙尚未竣工,古城改造工作还未过半。大同市民组织起留任请愿的游行队伍,不知是真心舍不得这位鞠躬尽瘁的好市长,还是在担心老耿走后安置承诺再难以兑现。影片结尾欢送会结束老耿在离开的车上哭了,入戏很深的我也跟着哭了。访谈时被问及为何如此拼命工作时一直念叨着还有多少时间留给大同的老耿终于还是没能亲自完成自己心中的蓝图。
影片结尾的字述略伤感:
When Geng left, Datong had debts of 3 billion USD, The new mayor has different ideas on development, and Geng's projects have come to a halt.然而作为此时刚刚看完影片的我却感到很高兴。前不久看到新闻大同市西城墙修复工程竣工,截至2017年11月18日,大同全程7.24公里的明代古城墙修复完成,老城改造也仍在按部就班地实施。卓有才华的实干家被组织提拔,他宏伟的事业仍在继续,鼓舞人心啊。
太晚了就写到这吧,写着写着回忆涌上心头,仿佛穿回水泥灰的工装绝缘鞋,再次感受到那年寒冬凛冽的风,有点想回大同看看了(才不是为了羊蝎子呢)!中国市长纪录片观后感
(三)文二
看了《中国市长》,感触还挺多的,和大同这个城市也算有点缘分,耿市长虽然没有亲见过,但所见所闻总还有些,所以嘚啵嘚啵。
大同,山西北部重镇,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九大古都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到了21世纪颓了。2006年时我去大同玩,城市留给我的印象就是现在北京一样的灰色,好东西还是有的,但到处是煤灰,回来时连鼻屎都是黑色的。2008年,耿彦波走马上任,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改造计划。2010年在AECOM工作时候,见证了Studio内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各种大同设计项目:文瀛湖、儿童公园、动物园、文化中心等等,其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以下图片均为纪录片的截屏)
其中争议最大,也是本片关注的就是大同的城墙工程。这个规模浩大的工程不仅要平地盖出这么高这么长的城墙,还要拆掉无数民居,具体是多少呢?
上面只是市长一个手下的汇报,简直压力山大。总共五十万居民要在耿彦波的计划下要进行拆迁,这是个啥概念呢?我曾经在西北某市做项目时候,也遇到要拆迁的情况,面对的大概就是百十来户吧。市长会上,各种官员就开始大倒苦水,罗列困难云云,市长就直接无语了。当时我旁边的建筑师就和我耳语:这点量都搞不定真是没魄力,换成耿拆拆(耿市长在业界的外号),一个礼拜就全拆没了!
由上可见,1,耿市长的威名远播;2,拆迁是个极复杂又敏感的工作,相当考验执行力。几十万居民的拆迁……我简直想都不敢想。
要想干成这样的事情,没点狠劲是不行的,手腕也要有。我是相信人的能力是有区别的,同样一件事情,在别人眼里千难万难,换一个人可能一个乾坤大挪移就搞定了。
耿彦波据说是个很有设计敏感度的官员,纪录片中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古建筑的喜爱;而且因为长时间在全市范围考察工作,事情管的非常细致,比如对老房子雕刻部件的保留、对施工时管道直径的要求等等;确实是一个推进能力极强的领导。
但说到执行力,我其实一直心有戚戚。记得有人按照执行力的高低还有目标的正确性,把领导分成四种,最好的当然是目标正确且执行力强的领导,最差的呢?是目标错误且执行力强的,可见执行力强不一定是好事。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干的事情是正确的呢?我相信耿彦波一定也有这个疑问,并且他说服了自己。片中有段著名的歪理:现在盖的这些城墙,过了一百年就是古迹。真叫人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
耿市长做的对不对历史自然会有评判,如果要我说,中国应该有几个这样的市长,毕竟我们见过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另外的那个样子的”;作为中国官员的异类,我支持他,我实在是烦透了中国到处充斥的那套说不清道不明的耗死人的潜规则。
纪录片还是有文人爱用的伎俩,使用镜头或者音乐等操控观众的情绪,比如下图的这个角度的前景原景反差对比:
还有这段,讲述城市遭到暴雨排水不畅时候,背景的新城墙以及旧龙壁的对比,此时的配乐是:党的教导记心头。说实话我还是挺受用的,但是导演不能回避的是,当2013年初耿彦波突然被调离大同赴任太原的时候,市民自发挽留的场景,镜头捕捉到了如下的市民留言:
当然,很多人会说,耿拆拆临走的时候给大同留下了几十亿美元的外债,大同人不想他走是怕没人还债。但是!我注意到,片子最后,由字幕哥们自己(非原片字幕,估计哥们儿就是大同人)写的一段字:
我忽然就理解了耿彦波花如此大的力气折腾大同的做法。
耿拆拆哪里是在拆城,他是在重新打造大同人的精气神。
作为一个曾经辉煌的城市,现在颓了;就像人得了重病,不下猛药是不行的。大同人在改革开放时期丢失的精气神需要翻天覆地的改造才能找的回来,市民没有了奔头,城市就只能永远颓下去。这些贫苦懦弱的中国人,居然在耿彦波被调任的时候上街游行,万人签名,不正是说明心里开始有了一点精气神了吗?
不知道现在的大同是不是像鄂尔多斯一样人去楼空,希望耿市长费了5年力气发动起来的市民在新的市长带领下干出点啥来,管他是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