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复测报告批复的申请
.目录
1、衡邵高速邵东连接线A3段导线控制点复测报告
2、控制点平面示意图
3、设计附合、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表
4、水准点质检报表
5、导线点质检报表
6、全站仪鉴定证书
衡邵高速邵东连接线A3段控制点复测报告
一、概述
我单位施工的第A3合同段,路线起点K6+500,终点K10+670,路线长4.17公里。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工程1.489403公里、大桥长378.26米。设计院为本工程施工提供了I21、I22、I23、I24、I26、I27、I28、I29、I30, I31, I32, I33等多个导线控制点。我部对路基工程的复测加密以I21、I22为起始边,以I32,I33为终点边,同时进行加密,增加了15个导线点,按一级导线要求进行复测。形成一个闭合导线,高程采用三角高程观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连接线工程路基横断面复测后经计算数量与设计基本相符;沿线涵洞平面位置及进出口设计标高经复核数据准确。
二、复测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93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3.《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 4.设计文件
5.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成果表
三、复测仪器及人员
1.测量仪器,南方NTS-352B全站仪一套,编号08443,仪器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2ppm;自动安平水准仪是天津森氏DSC232,编号A92014。
2.测量人员,主测唐志平,记录曾波浪,前视谭玉斌,后视曾爱平,总负责人唐志平。
四.控制测量 1.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一级导线采用两测回进行水平角测量,用正倒镜法测距离取平均值;为提高测量精度,测量时前后视采用三角架强制对中,随测量时间的变化对温度和气压进行及时改正。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高差平差后取值。
2.测量精度分析
复测时,两控制点间实测水平距离和设计坐标反算的距离相差不大,测量成果整理后误差小于一级导线限差的要求,具体计算见符合导线平差计算表;三角观测精度小于限差的要求,具体计算见实测高程计算表。
五.测量结论
经复测,设计院所提供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都能满足《工程测量规范》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测量规范要求,可以用于新邵县塘口资江大桥A合同段施工测量,加密的导线点及水准点可用于测量放样。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衡邵高速邵东连接线A3段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0年
月
日
第二篇:复测报告
广州南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110kV高滩站输变电工程(线路部分)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10kV高滩站输变电工程(线路部分)从110千伏宁小派线#162-#163塔之间T接至110千伏高滩变电站止,线路全长8.11千米,全线按双回路设计,中间一档按四回路设计。线路从110千伏宁小派线#162-#163塔之间T接往西出线,然后转向北,经刘家村右转经高村村、高村村折向东,经派谭村右转经汉湖村,然后右转经高滩村进入110千伏高滩变电站110千伏构架,曲折系数为1.16;本工程导线采用LGJ-300/3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则采用LGJ-70/40型钢芯铝绞线,另一根采用36芯OPGW光纤复合避雷线;本线路大部分位于山区,山地相对高差比较大,人抬运输较为困难。本线路均属增城市派谭镇管辖范围。
二、跨越情况
交叉跨越与《杆塔明细表》、《平面定位图》所列相差大至相同,交叉穿、跨越相对较多且复杂。
1、500kV线路2次,35kV线路2次,10kV线路4次,低压线路5次。
2、通信线8次;
2、公路2次,村道3次。
4、河流2次,水塘2次,房屋一处。
由于整条线路都处于山区,山上都是松树、桉树和其它树木。
5、电力线路跨越、大型跨越桩号如下:
① G1~G3桩号跨10kV线路一次,省道一次;
②G12~G13桩号跨10kV线路一次;
③G17~G18桩号穿越500kV线路一次;
④G18~G19桩号穿越500kV线路一次;
⑤G21~G22跨35kV线路一次;
第三篇:施工复测报告
施工复测报告
河南豫路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宏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8日接到云南典范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发布的维德中字[02]号中标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设备成立了迪庆维西[塔城]至德钦二级公路建设工程第L2合同段现场管理机构,即维德路第二合同段项目部。
我部于2009年12月9日开始组织工程技术人员25人对第L2段全线进行平面位置,标高以及横段面进行了施工前复测,于12月18日外业结束,19日.20日两天进行内业整理工作全部历时12天。
测量过程主要分控制桩复核组,中线恢复组、中平组、以及横段组、由4人组人员分别同时进行测量,导线组使用妥普康GT3-1021V全站仪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平面高程的复核,经复核后,控制点精度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CGF10-1006、3-2-2 要求,可以用于L2标段的路基桥梁工程的施工控制。
中线组使用科力达KT54442型全站仪以及中纬2T5602型全站仪分两小组于进中线恢复、一小组从K10+000向K20+000方向推进,二小组从K15+800[格登电站]向K20+000方向推进,中线恢复后,基本与设计部门的中桩处于同一位置,中桩平面误差较大的地段K17+300~K17+500段、K16+400~K16+800段等树林较密视线不好,地形复杂地段,但误差均在30CM范围内,最大平面误差1.6,只有一个点,即K11+960位于公路上。
中线组使用索嘉水准仪一台,对中线进行抄平,中平标高祥见施工复测纵段面图,横段组分2个小组共8人,以K15+800桩号为界,分别进行复核,因施工图分别于2009年12月28日、2010年1月7日和2010年1月20日分别到施工图,K10+000~K11+000的横段图,挡墙图;K11+000~K13+000的横段图,挡墙图;K13+000~K16+000的横段图、挡墙图,K11+500桥图目前图纸不全,无法进行工程数量复核。
根据K10+000~K16+000段横段图边坡比,以及道路纵段图和施工规范(K16+000~K17+300段边坡比为1:0.5,K17+300~K18+700段坡比为1:0.75,K18+700~K20+000段坡比为1:0.5)估算L2标段控方总量845000立方米,桥图不全无法计算填方数量。
因施工图纸不全无法祥尽计算后方工程量,也无法进行边坡面,截水沟的统计,也无法祥尽的提出相应的变更建议。
重庆宏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
2010年10月20日
第四篇:导线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
(桩号:K0+000—K4+462)
计算: 闫宝强
复核: 蔡育国
审核: 张国场
浙江天环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泰顺县52省道至乌岩岭景区
公路工程第1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1-10-27
导 线 复 测 报 告
本项目复测依据: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 2898-91)
《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水》(GB1 2898-91)
《公路测量规范》(JTGC10-2007)
乌岩的招标文件和设计成果表
注:差作为极限误差(允许误差)
一、测量目的制。
二、测量仪器
全站仪一台,型号:中纬莱卡ZT80XR
编号:1802076
5800编程计算器、导线测量平差易2005软件。
附:按规范要求在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
三、测量精度
测量结果、精度均符合《JTGC10-2007公路测量规范》及设计要求应满足以下要求:角度闭合差为±10√n,n为测点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7000。
四、坐标及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高程系统采用1985
五、测量方法
根据设计院所交导线控制点进行附合导线测量,对加密导线控制点坐标值进行了平差计算,采用南方平差易2005平差软件平差,其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另:对于控制点及水准点桩的埋设,采用地下挖坑浇筑混凝土并埋入铁制标心。由于有先路段狭窄,施工及运输繁忙,或视线差异,控制桩标志露出地面极易破坏;故之,控制桩将挖下10cm~20cm处,软基将挖到硬基为准。上面并用盖板加以保护,为便于查找,在墙上用红漆注明点号。
六、测量人员
组
测量副
测
量
测
量
七、测量说明
2011年9月2日温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给我单位交GPS控制 点共22个,现有些控制点离线路中线距离较远,在施工中不能正常利用和线路中线不能通视及破坏,影响本工程导线测量工作顺利进行。因
120°。
700米高程。
此在导线测量中没有全部利用。为了方便施工测量工作及实际情况,全线共加密导线点5个,具体位置(附导线布置平面图)及坐标值见导线测量成果表;后并附控制点设计成果表。
八、我单位于2011年10月4日开始进行路线布置控制网工作,由于天气原因、及地势险峻竹林树木的障碍给复测带来的巨大困难,在2011年10月28日才完成导线复测。另在进洞口段(K0+000-K1+290)共有6个控制点,其中三个不通视(因树木未砍伐)一个被破坏,新增加D
1、S0点,用全站仪布置一个多边形控制网。具体如下图所示(后附控制网测量数据表):
九、经过2011年10月7日和2011年10月27日两次起点到终点正往返测量,采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各控制点的误差已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后附件:
1、导线平差成果表(2011.10.7和2011.10.27)
2、导线点复测汇总表
3、导线线路图
4、设计控制点成果表
56、仪器检定证书
(K0+000-K1+260)
水 准 复 测 报 告
计算: 闫宝强 复核: 蔡育国 审核: 张国场
浙江天环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泰顺县52省道至乌岩岭景区
公路工程第1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1-10-23
水 准 测 量 报 告
一、测量目的
为了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根据设计院所交水准点位置及高程,进行全线复核和加密测量,保证线路纵断线形按设计要求完成。
二、测量仪器
水准仪一台,型号:AL12A-32威丝曼
编号:1142782
5m铝合金塔尺2把。
三、测量精度
测量结果、精度均符合《公路测量规范》及设计要求,应满足以下要求:基平测量允许闭合差±40√Lmm,L为水准路线长度。
四、测量方法
根据设计院所交水准点标高、位置,按附合水准路线进行,因进出口经过路线较长,高差较大;所以采用三角高程利用全站仪正返进行观测,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平差计算,均满足设计要求。
五、测量人员
组
长:张国场
测量副组长:蔡育国
测
量
员:闫宝强
测
量
员:邱浩源
六、测量说明
温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给我单位交WYBM水准高程点共22个,水准点7319、7370、云福
26、云福27我标段范围距离较远,在1550m 左右,水准点BM11、BM13、BM14、BM15、WYBM16、WYBM17离线路中线距离较远,分别在2000m和1700m左右,在施工中不便正常利用,水准点WYBM1、WYBM2、WYBM4、WYBM5、WYBM20、WYBM21、WYBM22为了方便施工测量工作,全线共加密水准点5个具体位置及高程见水准测量成果表。
第五篇:导线点复测报告
项目名称
水 准 导 线 复 测 报 告
日期
申请单位:。。。。水准、导线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本项目起点位于沪楼镇31省道与规划镜水路南延段平交处,起点桩号为K0+000,路线穿越小鸟镇、达尼埃镇、平水镇,终点位于黄冈区平水镇车站路与工商路平交处,终点桩号为K14+360.578,路线全长14.361km。本合同段从K3+308.514到K11+825(YK11+805),路线全长8.516km,内含中桥48米/1座,小桥91米/7座。
2.坐标及高程系统
本项目控制测量平面坐标系统采用绍兴城市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0°00′;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高程)。
二、设计提交数据
设计单位提供了LP01~LP26共24个四等水准点(LP09、LP12为拟合高程),其中LP01~LP06、LP16~LP18、LP22~LP26远离本合同段,未经使用。本次复测加密了L2、L8、L13、L15、L17、L20、L23、L25、L27、L28、L35、L36共计12个导线控制点。组成了LP21-L8-LP20-LP19-L17-L15-L20-LP15-L23-LP14-L2-LP13-L25-LP12-L27-LP11-L28-L36-L13-L35-LP10-LP07-LP08-LP09附和导线网,导线全长8.503km。
三、控制点复测 1.导线点复测
在导线点复测时,我单位使用经检定合格的苏州一光全站仪,型号RTS-112SL导线点测量全部按一级导线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四测回边角观测,且满足施测通要求,采用附和导线法进行测量。导线全长D=8.503km,计算方位角闭合差为Wα=-13”,平均角度改正值0.5”,容许方位角闭合差为±47.9”。横坐标差FX=-1.59cm;Fy=-1.34cm,全长闭合差F=2.07cm,相对闭合差k=1:409239<允许闭合差1:15000,故采用简易平差法,可满足精度要求。
2.水准点复测
在水准点复测时,我单位使用经检定的苏州一光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标准进行往返测量。路线总长:往测11.22km,返测11.22km,实测误差为34mm,小于四等水准允许误差±20√L=67mm,因此采用平差法进行平差,精度满足《施工测量规范》要求。
附件:
1、附和导线计算成果表
2、附和水准平差计算表
3、全站仪检定证书
4、水准仪检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