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酒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16:4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酒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酒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篇:浅析酒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浅析酒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上,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情感方式亘古不变,那就是——饮酒。不论你是寒雪纷飞的北极漠河,还是骄阳似火的海南三亚,又或是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坡,抑或是海拔3000米高的青藏高原。这些土地上的56个民族都在用饮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都是用相同的方式,但不同的地域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酒文化在流传着的同时也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上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酒文化、习俗、喝酒、旅游

前言:如今的社会,喝酒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朋友聚会要喝酒,家庭聚餐也要喝酒,交际应酬喝酒更是家常便饭。但喝酒也是有讲究就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酒文化,酒文化可以说是各个地域的一个象征。今后的我们喝酒可能不再单单局限于自己的这一块,有的时候出去应酬,难免会交际到全国各个地方的人,这时候如果不了解各地的饮酒分俗语习惯,那便会弄出许多尴尬的局面。所以,了解各个地域的酒文化,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以及发展也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一、酒文化的产生

(一)、历史传承

我国自古就有饮酒的习俗,平日里邀上三五好友小酌几杯,要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喝酒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中国人饮酒,历史久远。发明酒的人,一说是仪逖,又说是杜康。仪逖夏朝人,杜康周朝人,两人相距很远,总之是无可稽考。也许制酿的原料不同、方法不同,所以仪逖的酒未必就是杜康的酒。而且我国流传至今的名酒数不胜数,贵州的茅台、山西的杏花汾酒、宜宾的五粮液,安徽的古井贡酒等等,这些都是我们5000年来留下的宝贵遗产。5000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寻常百姓,都离不开这“三杯两盏淡酒”,而这一切的一切也成功的孕育出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二)、时代发展

酒文化产生的核心因素就是时代的发展,最初喝酒只是御寒,后来变成了一种庆祝消遣的形式,到了如今,经过了时代的淬炼,喝酒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酒文化。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物产富饶的国家,所以,不同地域就会创造出不同风格的酒,而在这同时,也让我们的酒文化变得各具特色。纵观下来,我国的酒文化在现如今的发展大致分为南方和北方,如果在细分的话就是东北和西北、东南和西南这四个地域,每个地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酒文化,在这些不同的酒文化中同时也沉淀着各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与众不同的酒文化对带动一个地域旅游业的发展也起着很重要的因素。

二、各具特色的南北酒文化

(一)、南方饮酒上的特色

第 1 页/共 3 页

在东南地区,广东福建等地,几个好友相约而聚难免会喝几杯,但不会多喝,点到为止即可,闽南向来就有“七分茶,八分酒”之说,喝酒只喝到八分,要留有余地,否则就会被视为失礼;上海人喝酒最讲究情调,上海男人都喜欢喝小老酒,这也是上海由来已久的习俗;在江苏,女人要比男人能喝,江苏人喝酒不喜欢劝酒,喝起酒来也很随意;而安徽人喝酒有点像北方人那样豪爽,最喜欢“炸雷子”,“炸雷子”就是将一小杯白酒放到一大杯啤酒里去喝,白酒一般都是42到55度之间,而且家里来客人是一定要喝酒。

到了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贵州人都喜欢喝酒,不管生活多拮据都要喝上几口,可以说酒是贵州人身体的一部分,贵州人也及其好客,有客人来必须要喝酒,而且贵州这里出产我国最有名的蒸馏酒同时也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的茅台酒,如此一来贵州人如此嗜酒如命就不足为奇了;云南多数都是男人喝酒,云南是个多民族集居的地方,少数民族淳朴好客,喝酒也很随意,并没什么特殊的要求;湖南湖北喝酒比较复杂,敬酒时要把杯子里的就都喝光,喝完要把杯子倒过来,如果有酒滴下来就表示对主人的不尊重,而且在湖北不光要这些步骤,杯子倒过来后还要把杯口冲向大家让大家逐个看清杯子里面已经没有酒了,以此证明自己对在场人的尊重。

(二)、北方饮酒上的特色

虽说名酒多数在南方,但真正爱喝酒的人却在北方。中国最能喝酒的地方就要数东北和内蒙古了。东北人喝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极其豪爽,想喝就喝,东北人喝起酒来可以说绝不含糊,而且东北和内蒙古喝的多数都是高度酒,东北人喝起酒来也不像南方人那么多复杂的环节,也不没有南方的那么多客套,从来都是直截了当,但绝对不失礼节。沈阳人比较谦虚,沈阳人在喝酒时要求客人与主人碰杯时客人的杯沿必须要比主人低,但主人往往都会让客人先起杯,以此来显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而在吉林和黑龙江,喝酒必须回敬,主人喝多少客人就要回敬多少,就算你不能喝,你也要意思意思,要不然主人会觉得你不给他面子,东北人都很讲义气,所以酒就成了最好的载体。如果说东北人喝酒算是吓人的,那内蒙古喝酒就算不要命的,内蒙古人从早到晚都要喝酒,而且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喝酒。内蒙古向来就有“歌的海洋、酒的故乡”之称,内蒙古人最推崇的就是劝酒,内蒙古人极为热情,所以当客人来访时就会极力劝酒,就算你推辞,主人也会继续劝酒,最后你只能妥协,但内蒙古人不会给外地来访的客人喝烈酒,只给客人喝一些低度不会醉的酒,自己则喝高度酒,可见内蒙人虽然有些热情过度,但也是很体贴人的。

在海拔三千米高的高原上和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色土地上,尽管这两个地方没有南方那么丰饶的物产,但依旧逃脱不了对美酒的喜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西北地区的人们对酒依然热爱无限。西藏人喝酒大多数喝自己民族独特的青稞酒,而且当客人来访时不光会请客人喝酒,还会为客人唱歌跳舞,而到了青海,喝酒比吃饭还勤快,青海在全中国喝酒算小有名气,婚丧嫁娶喝、添丁加人喝、动土上梁喝、耕地播种喝„„反正只要有点事情就喝,虽说喝的勤,但没什么礼节,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好,青海人喝酒更能体现劳动人民的质朴与纯洁。往东走到了山西陕西一带,那里的人喝酒有讲究,很注重礼节,到了酒桌上就要按酒规敬酒,先敬年龄最长的人,然后再按地位进行敬酒,而且,酒没有喝完不可以动菜,在敬长辈的时候必需喝完,但同辈之间就不用了。

三、酒文化对旅游业的意义

第 2 页/共 3 页

(一)、经济发展上的帮助

酒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的结合,可以为地方带来巨大的帮助。在国外,很多地方建立了葡萄酒旅游山庄,我国的山西、云南、新疆等地也建立了葡萄酒旅游山庄,这都大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像西北、云贵等地,以贵州为例,贵州出产的茅台酒是世界名酒,如果建立酒庄,不光会有本国的游客,同时也可以吸引很多外来游客,而且贵州的山水也是一绝,更可以兴建度假村,同时将酒融合到度假村中,这样也能提高酒的知名度,更可以获得双丰收的效果。

(二)、历史文化上的继承

我国的酒文化在开头就说过源远流长,而且酿酒方式都独具特色,我们可以让来这里旅游的游客们亲自体验酿酒的过程,或者教游客们制作一些简单的酒,让游客们在体验到酿酒的乐趣的同时也很好的继承了我们国家古老的酿酒文化。像许多少数民族有许多的新鲜多样的喝酒方式,这些我们都可以让游客进行体验,录制成光盘让游客们留作纪念,这样一来,既将酒文化传承了下去,又很好的发展了旅游业。结语:中国的酒文化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酒文化既是中国的一个形象,也是中国的一个特色,酒文化带给我们各个民族的财富与价值也是不可忽略的,尤其对我国今后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自己的文化很好的流传发展下去,那么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也不会提升,所以酒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中的一颗明星,有必要很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何满子.中国酒文化[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吴光正.贵州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苗岭风谣,1994(4).责任编辑:叶晓军

第 3 页/共 3 页

第二篇: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南京邮电大学

论酒与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任选课

作者:洪昊 号:B14010329 通信工程

2015-5-12

学专业:

酒与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摘要:。酒是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纵酒赋诗是唐代诗人的生活风气也是一种令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诗酒风流是唐人的重要文化观念

摘要内容:唐代的酒文化精神在唐诗中有充分的体现。酒对唐诗创作的影响,有两个层面,一是酒对诗人生理影响的物质层面,一是酒文化精神对诗人心理影响的精神层面。诗与酒也有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酒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及唐代诗人的心态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关键字:酒;酒文化精神;唐诗;酒对唐诗的影响

引言:酒不仅是一种物质饮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象征

引言内容: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中国的古代诗词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酒”的诗句。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始终与酒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古人云:“无酒不成诗”,遍览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酒与诗,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并由此衍生出博大精深的中国诗酒文化。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 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 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诗是酒之华,酒乃诗之媒 好的唐诗几乎有一半是在酒兴中写出来的。且不说像王绩的《过酒 家》、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醉时歌》、王维的《渭城曲》等一系列的咏酒 诗,就是那些不是咏酒的许多名诗,也大都是诗人酒后之作。所以说,唐 人的诗是与酒有着密切关系的。

唐代文学从很大的程度上说与唐人的生活、唐代浓厚的酒文化氛围有密切的关系。唐代文人一般都要饮酒,不会饮酒的要学会饮酒,酒量小也会变得酒量大,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酒魔》引《玄山记》载:元载微时不会饮酒,滴酒不沾,后来做了官,同僚们千方百计劝诱他饮酒,后酒量大增,从日饮一斗到日饮二斗 而不醉,乃至嗜酒如命。唐人嗜酒者醉吟先生”,李白人称“酒仙”、“酒圣”,白居甚多,皮日休自称“醉士”、“醉民”,陆龟蒙 及其夫人易自称“醉尹”亦是好酒者,伉俪二人常对饮,吟诗作文,可以说是一对酒中的伴侣。玄宗时,号称诗书画三绝的广文馆博士郑虔,几无一日不醉酒。以直 谏著称的谏官阳城亦嗜酒如命,终日浸沉于醉乡之中,俸钱所得,除必需的日常开支外,尽付酒家。嗜酒狂放之士无钱之时便向酒家赊酒,甚至用紫裘、金印兑酒,秘书监贺知章用金龟换酒,与李白在长安酒肆中痛饮,并成为士林中的美谈。李白“解我紫衣裘,且换金陵酒”以及在长安饮中八仙歌》的八位酒酒肆的醉态在酒林 中流传千古。

而且在唐诗之中有不少诗人的诗句中有着与酒有关的诗句。唐诗中直接咏酒,展示酒文化的作品是有相当数量的。唐人的诗中对酒的杯中物”,如杜甫诗:“赖有杯中称谓颇多”“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孟郊诗:“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也有把酒称为“腐肠贼”、“腐肠膏”的,如元稹诗:“平生中圣人,翻然腐肠贼”,白居易诗:“佳肴与旨;还有把酒称为青州从事的,药”如皮日休诗:“醉中不得亲相问,故遣青州从事来”。唐人直接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咏酒的诗句也非常之多,杜甫诗:“闻道,剑南春也是剑南“麴米春”,云安麴米春,才倾一杯即熏人”此外,云安还有“松醪春”,郑谷《赠富平宰》:“易博连宵醉,千,“石冻春”即富平“石冻春”,白居易诗:“青旗沽酒缸石冻春”“桑落气薰珠翠暖,刘禹锡诗:“鹦鹉杯中若下春”,“若下春”即 乌程“若下春”,可见,唐代的名酒都带“春”,真是酒家满城有春色。唐代的酒其色泽甚丰,杜甫的诗“鹅儿黄似酒”,形容黄色的酒,“重碧酤新酒”,形容倾 如竹叶盈樽绿”,形容绿色的酒,碧色的酒,白居易的诗“玉液黄金卮”,形容白色的酒,李贺的诗“小糟夜滴珍珠红”,形容红色的酒。

翻查古籍文献可以发现,唐代诗中咏酒的很多,似乎酒已经成为唐代诗人和 佳作的一种必备品。根据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身份、地位、情绪、心情的不同,饮酒的诗也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诗人情结,有豪放类的,有忆苦类的,有独酌类的,唐代诗词中较常见的主要情结,伤别情结 离别是人生常经历的事情,依依惜别之时,可能送朋友、送亲人、也可能是 道别,无论怎样,都是一种伤感。饯行之时,共叙曾经美好的回忆,有时也对未 来思量和憧憬,送上最温馨的祝福。此时,一壶好酒能够寄托浓浓的情思,也能 将满怀的深情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描述了与友人 之间的拜别之情。诗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腔伤别之情寄于 “酒” 中,主宾间有许多话语说不尽,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不如饮下一杯好酒,“劝群更尽一杯酒”,可见主宾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诗句中 可以看出,主人每每劝朋友再饮一杯,总有饮之不尽、尚不愿惜别之情,对故人 的一片心意,都在这杯酒之中。再附上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显得这酒饮 的有意味、有真情。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句: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 月。尽管该诗的全篇并非以离别为主旨,但也是经由送友人而遇到的一件故事,” 也写出了酒在伤怀离别时的角色和地位。

我国的诗词发展历经三千年左右,而酒文化的发源与延展也有两三千年的历 史。在一代一代的文学传承过程中,酒与文学、酒与唐诗不断的相互渗透,借由 文人之手、之口创造着美妙的酒与诗的共同体,展现着社会生活和心路历程。酒 的介入,使诗人更加具有激情和灵感,将情感赋予文字当中添光增彩;而诗的包 容,将酒的浪漫与美妙发挥出来,诗词获得一个更高的提升。酒文化的源远流长,把酒叙情,借酒寄情,唐代诗人们巧妙的将酒和诗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不少佳篇。研究唐诗与酒的关联性,我们发现二者相互寄托相互依存,而这也正是我国久远 文化背景下所创造出的文学奇迹,是我国文明发展的灿烂一页。

第三篇:旅游饮食文化之中国酒文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旅游文化学论文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旅游饮食文化之中国酒文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摘要:

酒是一种古老的饮料,她香而醇厚,引而得神。酒是一把双刃剑,它温而绵柔,羁而刚烈。酒是一种源于自然、归于天地的物质,更是一种渗透社会、植根民族的文化。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而酒在旅游活动中也具有丰富的旅游内涵,充分认识中国酒文化的旅游功能,有意识地使中国酒文化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支劲旅,从而积极发挥其应该产生与可能产生的旅游效益,乃是一个极有意义、颇为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酒,酒文化,酒史,旅游活动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几千年的积淀下,酒文化早已沉淀为旅游资源。

一、酒的介绍

1.简介: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酒精(乙醇)是其主要成分。此外还有水和众多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吸收。饮酒后几分钟,酒精迅速扩散到人体全身。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酒性温而未辛,酒能疏通经脉,行气活血,温阳驱寒。

2.别称: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

3.历史: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酿酒起源的传说: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

① 杜康酿酒

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②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③ 酒与天地同时

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今五干多年的酿酒器具。

以上考古得到的资料都证实了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确实存在着酿酒这一行业。

4.用途: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医用酒精用于伤口消毒,食用酒精用于配制内服药物,无水乙醇用作化学试剂、用于化学分析和科学试验。工业酒精用作燃料和化工行业生产各种化工产品。

二.酒与旅游的关系

作为一种高级消费,旅游消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这六项中的购、食、游三项均有酒的用武之地。酒之用武于旅游,就中国来说,酒最具有文化意蕴。中国白酒被列为世界六大蒸馏名酒之一,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齐名。我国白酒首要特色是香型齐全、风格多样:浓香型以四川沪州老窖、宜宾五粮液、安徽古井贡酒为代表;酱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米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清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混合香型以陕西西凤酒、贵州黄酒为代表,我国葡萄酒最早产于新疆,衍至今日盛况,既是少数民族酒文化对汉族酒文化的影响,又是汉族酒文化对少数民族酒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酒文化融合的产物。我国幅员辽阔,水果种类繁多,各种果酒应有尽有。露酒、药酒之民族特色、文化成份更浓。啤酒虽是舶来品,具有强大融合力的中华文化已使其富有我民族特色,如我国独特的人参啤酒、灵芝啤酒、菊花啤酒等。这是传统酒文化与外来酒文化有机 结合的典型。

三.与酒有关的旅游文化景观

酒文化资源中,有一种兼具人文与自然两种属性。最常见的是酿酒之水。如安徽滁州酿泉,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礼赞的“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之酿泉。山东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城外有泉名杜康泉。相传杜康曾取该泉酿酒于此,故得名。水之外,还可举石,如醉石。著名旅游地黄山、庐山各有一名为“醉石”的自然物,甚受游人青睐。庐山醉石在栗里源,东晋陶渊明隐居栗里,成日耽酒,每醉则卧于此石上,故得名。黄山醉石在香泉溪浒,相传唐李白游至此,酒醉,绕石大呼,因此得名。一身而具人文属性与自然属性的景观,其旅游价值当更高

酒文化形成的酒楼数不胜数,最有名的莫过于武汉的黄鹤楼。作为酒文化结晶的黄鹤楼,千百年来一直是旅游胜地,屡毁屡修。琳琅满目的历代咏赞黄鹤楼的诗词楹联书画题刻,表明黄鹤楼之游是文化旅游。黄鹤楼是历代文化旅游的热点。酒文化建筑形成人文景观的,还有祠庙等。如杜康祠(又名杜康庙)。近现代酒文化旅游景观,可举浙江绍兴的咸亨酒店。此店开张于1894年,仅开业两三年便关门,实为无名之辈。看着它开张、倒闭的绍兴少年周树人日后以它为背景作小说《孔乙已》。名家名篇竟使无名的咸亨酒店享了盛名。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成亨酒店重建于鲁迅路。始建于清道光年间、重建于1980年的楼外楼,是杭州著名的酒家。因其建于风景清幽绮丽的西湖孤山南麓,又因楼名得自南宋诗人林升的名句“山外青山楼外楼”,所以极富旅游文化意蕴。

因历史而形成的酒文化景观是纷呈的,上述建筑类只是其中一支。因酒而出 名的村镇属另一类。可举杏花村。杏花村为古酒肆所在地。池州(今安徽贵池市)秀山门外杏花村,即唐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之杏花村,古时即产名酒,并因酒使该村出名。元人宋伯仁《酒小史?酒名》亦云:“池州 有池阳酒。”山西汾阳亦有杏花村,亦产名酒。

从历史文化旅游角度看,重大的或特殊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是旅游资源。例如美国将前总统肯尼迪遇刺地辟为旅游景点,游人不绝。中国因酒而发生的历 史事件颇多,如著名的“鲁酒薄而邯郸围”故事。

举凡上述种种,不论其可否实指,是否现存,经旅游资源评估、认定后,俱可挖掘。这里存在一个对“假文物”的认识问题。旅游学界与史学界可以、也应 该有不同的眼光。历史上著名的酒楼、亭、台等的重建,对民间广为认同的故事 的衍绎,乃是对旅游资源的正确、有益的挖掘。新建的南昌滕王阁与历史上的膝 王阁便有一段距离。咸亨酒店原在都昌坊口东首,今在都昌坊口西首。这一切都 是允许的。

四.酒与中医药的关系

中国酒文化一大特征是与中医药关系密切。在甲骨文中,“酒”字本作“酉”。酒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能力,刺激唾液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汉书?食货志下》称酒“为百药之长”。酒与中药结合而为药酒,是酒文化的一大发展。《本草纲目》载79种药酒,今日尚不断推出新的药酒。从主要功能、侧重点看,可分治疗性药酒与滋补性药酒两大类,或二者兼具并重。旅游的本质告诉我们:旅游是超出人们生存需求的一种高级消费形式。生存需要已满足的人才可能成为旅游者。按恩格斯对人类生活分类的三个层次来看,第一层次--生存得以满足后,便是第二层次--享受。旅游的目的之一是享受。部分游客的唯一旅游动机便是享受。因此,滋补性药酒对旅游者、尤其是富有的海外游客及部分国内游客来说,是颇具吸引力的。通过旅游购物--药酒,得到治病、强身、延年、美容之益,这样的旅游是愉悦的。愉悦,才能完成社会审美。须知社会审美化乃是旅游的动因之一。中华民族固有的酒文化--药酒在为域外游客服务、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通过旅游这一科学文化交流的纽带,不断走向世界,为世人了解中国文化不啻开了个硕大的窗口。其经济效益则更明显。

五.如何进一步推动贵州酒文化与旅游活动的共同发展

众所周知,贵州的酒之所以为名酒,一是因为有优质的原料、水质和环境,在名酒产地“喝酒喝出健康来”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现代意识”。据说在国酒产地仁怀市,至今未发现一例癌症患者,患其他病的几率也低。在美酒河畔的赤水市自然生态良好,全市粮食产量连续98年获得丰收,社区居民患病率低于贵州全省平均水平,我们认为这决不是偶然的,美酒的飘香,酒的文化自然是其重要因素,由此来黔旅游的人、“闻酒”而来的人在逐渐大幅度上升,充分体现了贵州酒文化强大的旅游经济功能。另一方面,在贵州旅游的中外客人,他们饱览了贵州黄果树大瀑布等天下奇观外,也饮尝了贵州的名酒后,对酒文化参与后的体验难以忘怀,禁不住将当地的美酒或多或少要带回去,籍此纪念。据笔者所知,苗族的糯米酒、布依族的米酒系列在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今天,他们在酒的包装、产量、质地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他们看来,“米酒”已不是一种纯粹的饮品,已经成了一种文化,他们生产的是一种文化,输出的也是一种文化,人们来品尝的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经济—文化的螺旋上升式的转化在文化相融和文化经济协调发展趋势的今天,将会更加明显,内涵丰富的贵州酒文化也必将在此局面下大放异彩。贵州是名酒的故乡,是酒文化产生的丰润土地,更是饮者的乐园。今天随着中国经济迅猛高速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也给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贵州旅游业以年增长率76=以上的速度发展,贵州秀丽奇特的山水,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正在吸引着人们来体验贵州酒文化,贵州酒文化也将以它特有面貌展示出云贵高原这方古朴神奇的土地,贵州酒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作用必将日益明显地体现出来。

贵州民族酒文化在审美功能上体现在其艺术性方面较明显,举凡贵州各地,凡遇重大民众节日或家族、亲族重大活动时,或迎接重要客人时,其隆重的场面都离不开酒,而饮酒 的方法、方式或礼仪复杂但有序,极易使人们在参与时常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贵州名扬中外的“苗族飞歌”就是苗家在迎接远方的朋友时给予最高的待遇的敬酒歌,那动人的弦律,穿着苗族盛装的姑娘的演唱,给人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贵州著名苗族歌唱家阿旺的演唱,唱遍了全世界,可以说若今天到任何一个苗寨,敬酒歌都是随处可闻之动人心声。此外,布依族的查白歌节上男女相恋后饮酒的场面,侗族送客、迎客,苗族在鼓藏节上唱酒对歌、芦笙伴舞等体现的高超的民族民间艺术,令人倾倒。随着人们追求反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趋势越加明显,这种文化所显示的审美功能就更易被强化。六.结束语

因此,不论是购旅游地名特产抑或品尝当地风味,百花齐放、各具千秋、风骚一方的中国酒已成为旅游商品中不可或缺的要角。博大的中国酒文化中蕴藏旅游内涵的尚有方方面面:酒文艺(文学、绘画、音乐、酒名、酒令)等等。对旅游业来说,中国酒文化中有成片成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在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与窗口的今日,挖掘中国酒文化中的旅游资源,将其有效地推向旅游市场,宜乎为旅游学术界、旅游实业界、主旅游政柄者之共识。

参考文献

[1]叶永超.中国酒文化与旅游[J].《江淮论谈》.1993,(4)199~205 [2]王仕佐,邓咏梅,黄平.略论贵州酒文化及旅游功能[J].《酿酒科技》.2003,(5)84~90 [3]罗启荣,何文丹.中国酒文化大观[M].第一版.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23~50 [4]徐少华.中国酒文化大典[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1~23 [5]胡小伟.中国读本——中国酒文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第四篇:酒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酒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想要了解酒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酒文化。百度百科里面对酒文化是这样定义的: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而用我们通俗一点的话就是说一切与酒有关的社会文化现象。当然这个通俗的话语可能也有很多人不大认可。

众所周知,我国是酒的故乡,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也就是说酒出现的时间是与我们中华文明有史可考的时间是相差不大的,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文化底蕴之深不言而喻。而正是因为酒出现的历史太过久远,与酒相关的历史人物、神话传奇、寓言故事也是不知道有多少。我们在这就举几个例子:温酒斩华雄的曹操、对酒当歌的曹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还有关于造酒的酒之始祖:杜康。与酒有关的真的是不胜枚举。因此酒文化也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到了今天酒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否如同在古代社会影响一样大了?我们现在来说说酒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现代人提起“酒”首先想到就是两件事:吃饭喝酒与买酒送礼。当然这也不是现代社会所独有的,而是传承与老一辈甚至是先人的传统。但到了如今,“酒”好像已经在人们口中变了味,人情味更加重了,而文学味却少了很多。我们了解古代关于酒的都是关于某某人喝了酒之后,才兴大发,一挥笔就留下了一千古名篇,百世流芳,如李白、苏轼之流。或者谁谁谁在有美酒佳肴的情况下,干出一惊天动地、世人共颂的大事,如关羽温酒斩了华雄、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武松喝了酒之后打死了害人的大虫。其实这些事情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还有不知道多少。

到了现代关于“酒”的故事也有很多,但不再是是美谈,不再是传奇故事。与酒有关的都成了丑闻。酒在以前是个美好的词,如今却是有许多人谈酒色变,酒的内在含义已经开始转变甚至“酒”已经“变味”。当然不可否认酒文化对现在的我们的人际关系起着很大的作用。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很多人喜欢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借酒助兴,活跃气氛,边喝边天南地北聊天,有时直到一醉方休。作家照日格图说这种以联络感情为目的的喝酒起着壮胆的作用,又是情感的催化剂,让人表达出平时不能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吃饭喝酒恐怕已是所有多年未见的朋友相遇又或是人逢喜事之时必备的事情之一吧。在另外一个交际层面上,酒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工作。古人有云:民以食为天。所以现代人发扬了古人所传承下来的这一“美德”,与其他人谈生意、签合同等事都是在饭桌上谈拢的。而在饭桌上,酒是从不会少的。有多少人为了这个喝酒而纠结?有多少人为了喝酒而伤神?其实我也是其中之一,由于酒量不佳,每次同学聚会吃饭喝酒都得痛苦些许时间。酒桌文化也成了现代交际文化的一种,也是现代酒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之一吧。

每年重大节假日之时,便是许多人头疼之时,因为节假之日也是送礼之时。每年那个时候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新闻说:茅台涨了、五粮液涨了,所有的中高档白酒、红酒都涨啦,没涨的恐怕就是啤酒了!正是因为这个高昂的价格,让很多白酒成了送礼的必备品之一。随随便便一瓶茅台可以让一个农民工一个月的工资见底,贵的离谱的你让一个农民工卖身都是买不起的。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毕竟人是无价的。一瓶酒数千、数万甚至上十万都是可能的,这些高档酒成了送礼好对象。很多人买酒但他不喝酒,送领导。送亲人、送朋友、送同事。有很多人把名酒、高档酒送给政府官员,于是问题出现:官员收下高档名牌酒算不算受贿?这算不算腐败?

因此,在网上许多网友认为,官员收下别人送的酒应该也算是受贿,毕竟有时候一瓶酒的价格太过昂贵。哪个贪官的别墅里面不是名酒成堆?难道这是他们自己买的吗?他们买的起吗?但毋庸置疑的是,买酒送礼已成风气,已经成为社会现象的一种。它也应该算是现代酒文化的一种了吧,有人说这种文化败坏了社会风气,有人说礼尚往来很正常。但是它对社会的所造成的影响已经形成甚至在扩大。

除了我上面所说的两种还有一种,是被所有有良知的人所痛恨的。喝酒误事,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古人诚不欺吾没有一点错误。现代人喝酒所造成的悲剧不知道有多少。古人喝酒留美名,现代人喝酒留臭名!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在这些酒后驾车酿成的惨剧中,有多少是源自于驾驶员的侥幸心理有多少是源自于驾驶员对酒精的错误认识。因为这些车祸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有多少人身陷囹圄?对于喝酒醉驾的威力有多大,我只说一个事情:我爸是李刚。试问只有多少网友不知道这个事?或许人们厌恶我爸是李刚,但更加厌恶醉驾吧。醉酒驾驶已成为社会的一颗毒瘤,让所有头疼甚至心疼!我估计这是酒文化对现代社会最大的影响之一!

酒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华文明受酒文化的影响之深不是一本书两本书就能解释清楚的。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而享誉世界。但如今中国人的现代酒文化却没有如古人那样留下多少传奇多少美誉。留下的大都是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各种丑闻!我期待有一天中国酒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不断扩大,不断加深。不希望“酒文化”变成一贬义词,望我们所有人共勉之。

第五篇:中国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

摘要:酒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今社会生活中都起重要作用,酒不仅可以让人们陶冶情操,得到味觉上的享受,而且代表的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使人们互相沟通了解。例如葡萄酒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继英语之后的第二种社交语言,了解葡萄酒文化、礼仪和品酒常识不仅能表现自身的社会地位,还有助于与客户和外国友人沟通交往。【1】

关键词:酒的起源 酒文化 酒俗

一 酒的起源

谁也没见到酒最初是如何诞生的。古埃及有酒神奥西里斯,古希腊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古罗马有酒神巴克斯,我国有黄帝、仪狄、杜康,都被认为是酒的发明者【2】。有“猿猴造酒”的说法,古籍《紫桃轩又缀》中说:“黄山多猿猴,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当然这是指自然发酵而成的酒,因为果皮上就附有天然酵母,果皮破裂后,酵母与果皮或果汁中的糖接触,发酵成酒。也许猿猴在捡到自然发酵的野果后,偶尔下意识地尝了一下,感到别有风味,于是捡果入洼供自享用,这是完全可能的事。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早的饮料酒之一。犹太人,埃及人和希腊人都认为它是酒神恩赐予人类的。在《圣经》中,多处提到了有关葡萄酒的故事,这说明在人类有史以来,人们就发现了自然发酵而成的葡萄酒,尝后感到味道可人。并认为其是神力所致,将其作为祀神祭品。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难以定论。有人认为,葡萄酒起源6000-7000年前的小亚西亚等地区。但多数的学者则认为葡萄酒的发源地是波斯(今伊朗)或埃及。从埃及金字塔的壁画中,可看到有描绘采摘葡萄及酿制葡萄的图案;在埃及4000年前的一个名叫“麦”的王子的坟墓中,也有一幅壁画,其描绘挤取葡萄汁的方法。

据考证我国在汉代(公元前206年)以前就已种开始植葡萄并有葡萄酒的生产了。司马迁著名的《史记》中首次记载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二 唐诗中的酒文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国古代谈及葡萄酒的诗,最著名的莫过于唐朝王翰这首《凉州词》了,盛在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更衬出“醉卧沙场”、征人不归的悲壮。唐代丰富的葡萄文化,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在诗歌所反映的葡萄、葡萄酒与唐代社会、文化中。唐诗不仅揭示出唐代葡萄、葡萄酒产地、葡萄文化传播地及唐代葡萄种植和酿造技术,也揭示出唐代丰富的葡萄文化内容。如葡萄称谓的写法,葡萄地名、人名的使用,丝织品葡萄纹图案,诗人拟景状物的素材,时人的葡萄、葡萄酒观念,拓边及边塞生活中的葡萄、葡萄酒特色,葡萄、葡萄酒中的风花雪月、胡风,葡萄酒酒具等。【3】

那么,诗里所说的“葡萄美酒”究竟是种什么样的酒,跟现代的葡萄酒是否一样呢?一般诗词选本注释这首诗,只笼统说“葡萄美酒”产自西域。由《凉州词》这个题目,以及“琵琶马上催”、“沙场”、“征战”等语,可知这种美酒确实应该与西域有关。而一般工具书解释古代的“葡萄酒”时,也比较笼统,比如《辞源》说是“用葡萄酿制的酒”,“汉时来自西域,唐时已能自酿”,《汉语大词典》解说稍详,云“用新鲜葡萄或葡萄干经过发酵而制成的酒”,并引《史记·大宛列传》、晋张华《博物志》等为例。殊不知,古代的葡萄酒并非只有一种,而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制法与中原地区旧有的葡萄酒制法尤其不一样。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明确记载“葡萄酒有两样”,一种是简单地酿制而成的,“取汁同曲如常酿糯米法,无汗用干葡萄末亦可”,这也就是中原地区旧有的方法,据传汉代或三国时期就已开始制造,“魏文帝所谓葡萄酿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者也”。宋人朱翼中所著《北山酒经》也记载了酿制葡萄酒之法,比《本草纲目》所说要详细,说明了原料的份量、比例及具体制作工艺等,但可以肯定的是,用这样的方法酿成的“葡萄酒”并非现代意义的葡萄酒。

另一种葡萄酒的制法则类似烧酒,“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据李时珍说,这种制法“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太平御览》卷九七二引《唐书》:“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贡献,人皆不识。及破髙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太宗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醍醐。既颁赐群臣,京中始识其味。”《唐会要》、《册府元龟》等也引述了这段记载,文字略异。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告诉我们:葡萄只有被破碎,使果汁与果皮上的酵母接触后,才能发酵,除了自然酵母,还可以在葡萄浆汁里加入酒母。《本草纲目》所称的“大曲”,应该就是酵母或酒母。王翰诗中产于西域的这种美酒,其制法与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颇为相似,据周桓刚《白酒工艺学》、李约瑟《中国古代金丹术的医药化学特征及其方术的西传》等著述说,它就像是古代的白兰地或葡萄烧。也有专家认为,《唐会要》等书中描绘的那种西域葡萄酒,更像是现代葡萄酒中的桃红葡萄酒,其颜色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

三 酒的分类

某种酒究竟应归为哪一类?可谓众说纷纭。例如,“味美思”酒,就有三说,有人将其列为葡萄酒类,(加香葡萄酒),有人把它列为“露酒”类,因为它的确是以葡萄酒为酒基添加药材浸泡而成的;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补酒,甚至是一种药酒,这也不无道理。

以酒的生产方法和功用来分,一般可将酒分为饮料酒,补酒,药酒三种。补酒和药酒应列为非饮料酒,也可以说补酒是介于一般饮料酒和药酒之间的一类酒;依酒精含量来分,可以分为低度酒、中度酒、高度酒;以含糖量来分,可以分为甜型酒、半甜型酒、半干型酒、干型酒。

中国白酒按香型来分,可以分为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浓香型白酒(亦称泸香型)、清香型白酒(亦称汾香型)、米香型白酒、凤香型白酒。按用曲来分,可以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混曲酒。

葡萄酒按酒的颜色分,可以分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又名玫瑰红葡萄酒)、粉红葡萄酒、新红葡萄酒。按酒的含糖量来分,可以分为干、半干、半甜和甜葡萄酒。按酿制方法来分,可以分为天然葡萄酒、加强葡萄酒、加香葡萄酒。按用途及品质分,可以分为餐前葡萄酒(如干型白葡萄酒)、佐餐葡萄酒(一般葡萄酿制,吃饭饮用)、餐后葡萄酒(与点心一块饮用,酒度和糖度均较高,以提神醒脑。如红甜葡萄酒,白兰地等)、调和葡萄酒(用于勾兑和调配)、高级葡萄酒(风格典雅,质量高)。

四 中国的饮酒文化

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分布各地的众多民族,酝酿了丰富多姿的民间酒俗。有的酒俗留传至今。而“酒徒”称谓可能最初出现于战国阶段,而秦汉时期以“酒徒”自称者曾经有突出的历史表现。如《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记述“高阳酒徒”郦食其故事最为著名。《汉书》记述郦食其自称“狂生”。所谓“狂生”,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作《史记》“酒徒”的一种解说。司马迁笔下记录的酒宴场面,可见反映“酒徒”生活的具体情状。【4】

(1)传统的饮酒文化根基——酒德和酒礼

中国酒礼酒俗文化风情在中国古人中流传着一句俗话,叫做:“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敬,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欢。”由此可见酒礼、酒俗在中国人民中的影响是何等之大。【5】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

(2)原始宗教、祭祀、丧葬与酒

从远古以来,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利用所谓的“超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我国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汉族人在清明节为死者上坟,必带酒肉。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衰思和敬意。(3)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过年,也叫除夕,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

(4)婚姻饮酒习俗

南方的“女儿酒”,最早记载为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数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这种酒在绍兴得到继承,发展成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质与一般的绍兴酒并无显著差别,主要是装酒的坛子独特,这种酒坛还在土坏时,就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等到女儿出嫁时,取出酒坛,请画匠用油彩画出“百戏”,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嫦娥奔月”等,并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的“彩头” “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5)其它饮酒习俗

“满月酒”或“百日酒”,中华各民族普遍的风俗之一,生了孩子,满月时,摆上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共贺,亲朋好友一般都要带有礼物,也有的送上红包。“寿酒”:中国人有给老人祝寿的习俗,一般在50、60、70岁等生日,称为大寿,一般由儿女或者孙子,孙女出面举办,邀请亲朋好友参加酒宴。“上梁酒”和“进屋酒”:在中国农村,盖房是件大事,盖房过程中,上梁又是最重要的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梁这天,要办上梁酒,有的地方还流行用酒浇梁的习俗。房子造好,举家迁入新居时,又要办进屋酒,一是庆贺新屋落成,并志乔迁之喜,一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开业酒”和“分红酒”:这是店铺作坊置办的喜庆酒。店铺开张,作坊开工之时,老板要置办酒席,以志喜庆贺;店铺或作坊年终按股份分配红利时,要办 “分红酒”。“壮行酒”,也叫“送行酒”,有朋友远行,为其举办酒宴,表达惜别之情。(6)独特的饮酒方式 饮咂酒: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独特的饮酒方式,在西南,西北许多地方流传,在喜庆日子或招待宾客时,抬出一酒坛,人们围坐在酒坛周围,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芦管,斜插入酒坛,从其中吸吮酒汁,人数可达五、六人甚至七八个人。饮酒时的气氛热烈。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7)劝酒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罚敬”。“代饮”:即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会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就可请人代酒。“罚酒”: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有时也不免带点开玩笑的性质。

(8)酒令(觞令)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象催化剂,顿使酒席上的气氛就活跃起来。尽管酒令是依附在酒文化之中的产物,但它亦可被看做是一个单独的文化体系,是文化入酒的最好诠释。说起酒令,像“两只小蜜蜂„„”之类,现在恐怕连三岁的孩子张嘴都能说上几个,只是他们或许不知说的为何物罢了。但这丝毫不影响酒令的“推广”,即便是不善饮酒之人,有些喊起酒令来,比“三碗不过冈”之人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更胜一筹。因此可以说,尽管酒令是依附在酒文化之中的产物,但它亦可被看做是一个单独的文化体系,是文化入酒的最好诠释。【6】

五 酒之最

人类最先学会酿造的酒:果酒和乳酒。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我国最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我国最早的酒精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我国第一个全机械化黄酒厂:无锡黄酒厂 记载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葡萄酒的最早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

现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啤酒。目前国产价格最贵的酒:茅台酒。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诰》。

参考文献:

【1】初铭宇 今日科苑, Modern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21期 【2】 晓娟.酒的起源与杏花村遗址[J].科学之友(上旬), 2011,(01)【3】陈习刚.唐诗与葡萄、葡萄酒[J].唐都学刊 , 2008,(05)【4】王子今.秦汉“酒徒”散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06期

【5】黎莹.举世无双的中国酒文化(四)[J].食品与健康 , 2004,(03).【6】胡元骏.酒令 古今文化皆入酒[J].东方养生,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12期

下载浅析酒文化对中国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酒文化对中国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 中心词:“酒文化”“上天造酒说” “猿猴造酒说” “仪狄造酒说” “杜康造酒说”“酒礼酒德”“酒与诗歌”“禁酒令”。 内容提要: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关于酒......

    酒文化对李白诗歌的影响论文:浅谈酒文化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酒文化对李白诗歌的影响论文:浅谈酒文化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说到李白的诗歌,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狂傲不羁、自由洒脱、飘逸浪漫的文学风格。李白诗风狂放不拘、气势奔放,带有极强的......

    古希腊葡萄酒文化对西方的影响讲解

    《古希腊葡萄酒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池益源 公共事业管理(体育)1301 西方文明史摘要:葡萄酒是当今世界的“宠儿”,它并不单单发源于西方,基本是人类进程中一个多元的“结晶”。葡......

    中国酒文化鉴赏

    中国酒文化鉴赏 姓名:李涛 学号:0814130114 旅游管理1301 河 北 科 技 师 范 学 院 中国酒文化鉴赏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

    浅谈中国酒文化(5篇材料)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浅谈中国酒文化 内容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

    中国酒文化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饮食文化与食疗养生期末论文 简论中国的酒文化 年 级:2014级 学 号:2014115069 姓 名:汤逸琳 专 业:汉语言文学 2015年6月 摘要:中国自古便是一个酒的国度。酒在......

    浅谈酒文化对李白诗歌的影响_武小靖

    新视角 浅谈酒文化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文武小靖 说到李白的诗歌,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狂傲不羁自由洒脱飘的道家哲学,也十分契合李白个性中自由放达的人生个性在酒文 逸浪漫的文学风......

    退耕还林对中国的影响(本站推荐)

    由一篇文章引发对退耕还林的深思 发改委:耕地休养生息对粮食减产影响"可控" 耕地休养生息,会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30日说,根据测算,退耕休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