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公教育2010.01-2010.05申论热点素材解析
中公教育2010.01-2010.05申论热点素材解析
政治热点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一个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政党,一定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与时俱进的政党。一个学习型政党,由千千万万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与时俱进的党组织组成。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要求、原则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途径等,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和具体指导,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的重大举措。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习的力量,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立于时代潮头,不断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从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再到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总是注重通过学习增强本领、增添力量、战胜困难。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推动事业实现大进步大发展。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面对这样的世情、国情、党情,“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对历史契机的把握、对时代挑战的回应。
作为一个拥有370多万个基层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党是由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结合起来的整体,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顺利推进、落实生效的坚实基础。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和组织保障。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学习作为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每一个党员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把党组织建设成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建设成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基础是抓好党员的学习。党员个人的学习搞好了,才能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条件;学习型党组织大量涌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才能建成。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更加自觉学习、勤奋学习,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要营造起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牢固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使党员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各级党组织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立足实际,务求实效,切实把学习抓紧抓好,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打下坚实基础。
把学习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特征—— 一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个成立八十九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政党,怎样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其先进性,怎样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怎样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永不满足、永不停滞,建设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建设学习型政党,基础在各级党组织。把学习作为组织建设的主要特征、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提高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将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宏伟目标才有坚实的根基。
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哪里来?来自科学理论的武装,来自共同信念的鼓舞,来自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失去思想理论指导和理想信念追求,一个组织将失去灵魂和方向。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是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当前,一些党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些党员的言行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已成世界潮流。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思路、把握规律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党组织应该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引导每个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离不开良好的学风,离不开正确的学习方法。学无止境,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知行合一,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坚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不仅在总结成功经验中获得提高,而且在汲取失败的教训中获得进步,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在学习与实践的相互激荡中形成新观点、新认识、新思路、新办法,党员的整体素质就会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就会不断增强。
让我们行动起来,加强和改进全党的学习。让我们锲而不舍,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将孕育于千百万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组织之中。
把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作为基本要求——二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从革命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到新时期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不断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是我们党提高自身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完成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任务的一条重要经验。
伴随着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这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切实提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加强理论学习是基础。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为理论上的先进性,只有思想理论上先进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通过理论学习,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通过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不断提高对核心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才能使之成为每个党员的自觉追求,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力量。
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要着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什么我们党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战胜千难万险夺取革命的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加强学习,理想信念教育是重中之重。要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要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党性锻炼,重视党性修养,就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作为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带领世界上最多人口前进在现代化道路上的执政党,在学习中统一思想、增强本领、提高素质,至关重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更好地担负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
把改革创新、提高能力作为不懈追求——三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2月27日
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在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的发展新阶段,在各种考验纷繁复杂的执政环境中,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执政党,怎样应对新挑战,履行新使命,开创新局面?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推动改革创新,这是时代发展、事业发展、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知识素养,同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
建党以来,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善于治国理政、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今天,我们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顺应新的时代要求,把推进改革创新、提高工作能力作为加强学习的不懈追求,使党组织成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
一个重视学习的党组织,总是把学习作为前进的基础,把学习作为党员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只有不断提升党员学习能力,引导党员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把握科学规律,提高思维能力,使之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本专业本岗位的专家能人,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一个善于学习的党组织,需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保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鼓励大胆探索,勇于迈出创新步伐。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应该营造宽松环境,尊重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创新学习理念,激发创造活力,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创新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在学习中增强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本领。
一个注重学习实效的党组织,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向群众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习,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上下功夫,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上下功夫,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做法新经验,提出新思路新对策,开创新局面新气象,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
让我们大兴学习之风,拓展创新之路,在更加科学、深入、有效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工作能力,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把改进工作作风作为重要目标——四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2月28日
学习不是目的,落实才是根本。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要学有所得,学以致用,通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现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目标。
邓小平同志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其作风如何,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党员干部能否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党在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下必须面对的考验。
当前,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学习认真查找思想上的不足,作风上的差距,化解矛盾、破解难题,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通过学习,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作风是思想政治素养的外在表现,境界高才能作风正。要善于把加强学习与增强党性、升华思想、陶冶情操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夯实干部作风建设的思想理论根基。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通过学习,增强党性原则,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通过学习,增强宗旨意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学习,增强表率意识,做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模范。通过学习,增强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化解矛盾、解决难题的本领。
“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得改进作风的实效。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好不好,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脱离实际,拍脑袋决策,还是放下身段,深入基层,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还是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搞短期行为?是铺张浪费,奢靡享乐,还是艰苦奋斗,情志高尚„„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本本上,关键是见行动,见实效。
一个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超越。一个在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就必须率先垂范,弘扬正气。让我们行动起来,做勤奋刻苦学习的先锋,做树立良好风气的表率。
把制度化、机制化作为根本保障——五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3月01日
衡量一个党组织是不是学习型党组织,很重要的一点是看有没有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如果说学习是党组织前进的基础,那么,学习制度就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保障。与思想教育、领导示范、道德规范相比,制度更加根本、更加长久、更加稳定,也更加具有操作性。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使学习能够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需要用制度和机制来约束和督促,充分发挥制度和机制的保障作用。正因如此,《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不断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健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要求党的活动方式、自身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发生相应变化,形成科学长效的活动载体、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就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合理、适度、适用的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要总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相关的考勤、交流、通报等要求,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党组织集体学习制度;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建立健全党员个人自学制度,明确要求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强化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激发个人自学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主题教育制度,形成运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制度,通过集体交流、媒体宣传、内参反映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运用于党委和政府决策中。
作为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我们党向来重视学习的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从1942年中央颁布《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规定》,到1989年中央下发《关于建立健全省部级在职领导干部学习制度的通知》,再到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推进学习制度化、机制化的探索和实践始终贯穿其中。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学习的制度化、机制化,将之作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保障,保证和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新的实践中重视学习、继续学习、加强学习,我们党就一定能在时代的潮流中,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以制度建设打开反腐倡廉新局面——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之一《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1月14日
“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容”。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反腐败斗争,我们党始终态度坚决。“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在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次彰显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胡锦涛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科学地分析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重点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们党对反腐倡廉认识上达到了新境界,方法上进入了新阶段,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坚持警钟长鸣,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些年来,我们党在反腐败问题上决心很大、工作力度很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腐败活动向一些关键领域渗透、向一些社会领域扩散;高中级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严重;一些腐败分子集政治蜕变、经济腐败、生活腐化于一身;腐败案件类型、性质和作案手段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腐败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有所上升。
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在新的历史时期,反腐败仅着眼于案件的查处和单纯强调思想教育和自律远远不够,只有从制度上构建遏制腐败蔓延的堤防,才能有效防治腐败。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管长远、治根本,无疑是从源头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从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到与时俱进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让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从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反腐倡廉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到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各级党政部门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这些重要论述和部署,是我们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本遵循,是打开反腐倡廉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2010年,我们面对的局面十分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依然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全党同志务必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
用制度管权 按制度办事 靠制度管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之二《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1月15日
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随着党的建设全面推进而推进。这些年来,我们党加快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步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成效不断显现,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力进行。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反腐倡廉制度还不健全,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各项反腐倡廉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
防治腐败,教育是基础。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抓起,离不开科学、规范、有效的教育制度。教育是引导,是示范,是警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廉政教育为重点,以廉政勤政先进典型为榜样,以违纪违法案例为反面教材,将反腐倡廉教育贯穿党员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的全过程。通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筑牢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加强监督制度建设,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必不可少。只有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党内民主监督和党员的监督权才能落到实处,党内、党外监督,专门机构、群众监督以及舆论监督才能形成合力。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应该建立健全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让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完善决策监督机制,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误纠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反腐败斗争长期、复杂、艰巨,但也有规律可循。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深入查找容易诱发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构筑制度防线;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共享和腐败预警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降低权力集中和垄断造成的制度风险,对于预防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遏制腐败,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就需要以惩治制度建设为依托,准确研判新形势下腐败案件的特点和规律,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更早、更快、更有效地发现和查处腐败案件;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堵塞制度漏洞,让违法违纪者无隙可乘;需要不断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其配套制度,杜绝管理软弱涣散的“好人主义”,严打违法违纪行为的“保护伞”。只有依靠制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有法有纪必依,执法执纪必严,违法违纪必究,才能消除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树立全社会反腐倡廉的坚定信心。
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只要我们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党风廉政建设就一定能够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新成效。
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举措《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3月19日
近日,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这是党中央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采取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的利益、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政准则》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吸收《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颁布实施以来中央和中央纪委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借鉴各地方各部门的有效经验和做法,突出防止以权谋私、防止利益冲突,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并充实完善了相应的实施与监督制度,是一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
《廉政准则》的印发,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又一重要成果。《廉政准则》的颁布实施,使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对于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的重要意义,切实把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作为一项紧迫现实任务和长远战略任务抓实抓好。日前,经中央同意,专门召开了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作出了全面部署。
要进一步加强廉洁从政教育,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廉政准则》的规定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宣传工作,为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准确把握廉洁从政的各项政策界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教育,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廉政准则》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廉政准则》,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要求,遵守制度,严于律己,洁身自好,自觉接受监督,管好配偶、子女和亲属,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坚决杜绝违反《廉政准则》行为的发生。
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把《廉政准则》的要求予以细化,进一步明确各项要求和规定的法规依据、具体内容、处理办法、操作程序等,增强《廉政准则》的可操作性。要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在具体业务工作制度的设计中注重防范廉政风险。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可以结合各自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部署,以《廉政准则》为依据,围绕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建章立制。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照《廉政准则》,查找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把廉洁从政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廉洁从政工作贯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形成廉洁从政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局面。
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使《廉政准则》真正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各级党委(党组)要把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纪检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廉政准则》情况的监督检查,使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起来。要拓宽监督渠道,在加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的同时,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等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要严肃执行纪律,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违反《廉政准则》的行为,确保《廉政准则》的贯彻执行。
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5月11日
最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的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四项监督制度的出台,为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制度化武器,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此,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期盼在贯彻落实上动真格、下功夫、见实效。
四项监督制度,是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总结基层探索和创新基础上制定的,形成了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失责追究的监督链条。《责任追究办法》细化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主体,界定了责任追究的主要情形,明确了责任追究的具体方式,是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杀手锏”;《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应当报告的有关事项和审核程序,前移了监督关口,为选人用人安装了“过滤器”;《“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要向全委会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强化了全委会在用人监督上的作用,为评估选人用人效果提供了“度量衡”;《离任检查办法》规定市县党委书记即将离任时,要对其选人用人情况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市县党委书记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是一种“用人审计”。四项制度全面加以实施,将有力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健康进行。
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不抓制度执行,制度就没有效果;不抓制度落实,就等于没有制度。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要增强原则性、体现战斗性,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对报告的事项要认真审核,严格入口监督;对民主评议的结果要充分运用,做到奖优惩劣;对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要切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对查实的用人问题要纠正问责,不搞下不为例。要做好四项监督制度的宣传,将有关执行情况在党内和向社会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监督、参与监督、支持监督。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检查工作和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有章必依、执行必严、违规必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硬任务,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要有硬措施。各地各部门要以落实四项监督制度为契机,加大对违规违纪用人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整饬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干部人事纪律松懈现象,始终保持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在继续整治拉票贿选问题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买官卖官行为,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要密切关注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新变化新动向,不管刮的是什么风,不管风从什么地方来,都要坚决抵制。要建立健全自查自纠机制,坚持有案必查、鼓励自查、上级督查。坚持实报必查、查实必究、失职追责。既要发挥查处的惩戒功能,更要发挥查处的教育功能,做到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教育一片。
贯彻实施四项监督制度,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担负重大职责,必须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带头落实制度要求,坚决纠正违反制度行为,用党性原则、刚性制度和铁的纪律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要带头遵守四项监督制度,自觉履行用人职责、规范用人行为、接受用人监督。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4月01日
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央组织部同步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这4个法规文件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
选人用人,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充分反映了全党同志的愿望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十七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实现这一党代会工程,强调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要求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办法》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坚决态度。
有权必有责、失责受追究,是权责一致原则的根本要求。选人用人,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要求必须严格。现实中,用人上的违规行为和失察失误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主体不清、责权关系不明,致使出了问题往往难以追究到位;还使一些地方和部门该执行的制度没有严格执行,该履行的职责没有认真履行,该查处的问题没有切实查处,损害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责任追究办法》划分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5类责任主体,界定了39种责任追究情形,规定了具体的责任追究方式,明确了责任追究的实施机关和部门。用人上出了问题,追究谁、谁追究、如何追究,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责任追究办法》,既是使违规失责的人受到从严处理的制度,也是保证各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得以严格执行的制度,还是督促领导干部正确履行选人用人职责的制度,这是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体系中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制度。
中央组织部出台的有关事项报告办法,重在加强干部选拔任用事前监督和上级监督,以严把领导干部队伍“入口关”;“一报告两评议”办法,重在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党内民主监督,强化党委(党组)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用人行为的自我约束;离任检查办法,重在把市县党委书记履行选人用人职责情况与其自身的进退流转挂起钩来,促使他们慎始慎终,正确行使用人权。这3个《办法》与《责任追究办法》,共同构成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监督链条,为防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武器,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制度保障。
制度的执行力决定制度的约束力。好的制度,关键在执行。对4个法规文件,各级党委(党组)及有关机关和部门要认真贯彻、严格执行、深入落实,真正做到有章必依、执行必严、违规必究,用铁的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
必须从根子上铲除“拉票”行为【半月评论2010年第2期】
坚持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扩大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党中央前不久颁布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专门就扩大干部提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干部选拔工作中的民主程序是干部工作的生命,缺失民主程序的干部选拔工作不仅是没有群众基础,而且贻害无穷。任何事物在发展进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近年来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扩大民主,随之却出现了一些“拉票”现象。“拉票”行为破坏了干部选拔工作的正常秩序和民主的真实性,影响极坏。因此,必须从根子上铲除“拉票”这个毒瘤,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干部工作的重点。
所谓“拉票”就是在干部推荐过程中,打招呼或者暗示具有推荐资格的一些同志投票推荐自己,从而使自己达到升迁的目的。这种靠“拉”,不靠“干”的行为,不符合党的干部任用工作原则。如果纵容这种行为,就会形成一种误导:“干得好”不如“拉得好”。有些人平时不是把心思用在干好工作上,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关系上。整天吃吃喝喝,工作上马马虎虎,关系方面却是左右逢源。随着打击和查处“拉票”行为力度的加大,“拉票”行为从原来的的赤裸裸地进行,转变成了悄悄地进行。拉票者把工夫用在了“诗外”,用在了平时。
变换花样的“拉票”行为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是在日常工作中送人情。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公权私用,该坚持的原则不坚持,做老好人,搭顺水人情。甚至,明明是正常的工作,也要暗示对方对自己心存感激,让对方背上人情债。这种人对上如此,对同级、下级也是如此。可以想象,以这样的态度和工作出发点,能不耽误工作和事业!当然,在这种人看来,耽误工作和事业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的选票不能丢!他们认为,坚持原则,不光得罪人,还丢了选票,没有群众基础,你干得再好也是白搭。更何况,评价有些工作好与不好没有硬性指标,对这种人来说,上下拥护,大家“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二是依靠手下亲信帮忙。手下培植几个信得过的人,平时在有意无意间帮自己鼓与呼,往自己脸上烫金。这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有一条共同的“利益链”。这些“抬轿子”的人,一般都是领导干部的亲信,都是靠依附某位领导受提拔重用的,平时领导信任,关键时刻为领导挺身而出。这些亲信们时时处处维护领导权威,利用手中的职权,与方方面面搞好关系。这种行为看起来是无可厚非,实际上在拿组织原则做交易,他们是在用公权为上司争取“票仓”。
三是在亲朋好友中搞感情投资。民主是个好东西,好就好在它对权力起到了约束和反制作用。以前,在人们的印象中,有些人为了职务升迁,总往领导家里跑。如今,情况有点变化,他们的亲朋好友们平时也会主动“出访”,走家串户送出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事实上,对于这种感情投资,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去的人家,一定是对他们有用的,是手中有选举权的人,那些没有选举权的人自然不会享受到如此待遇。
四是“大款朋友们”出面保驾护航。这些年,领导干部傍大款现象屡禁不止。在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往往是领导干部的大款朋友出了事,自己也被牵扯出来。领导干部的大款朋友往往神通广大,凭借手头阔绰,他们结交了方方面面的“朋友”,结成了一张张的关系网。到了关键时刻,没有这些大款摆不平的事。领导干部平时结交大款朋友,认真经营关系,关键时刻大款们会异常活跃,到处游说,为他们的领导朋友卖力地争取每一张选票。
上述种种行为,比干部自己直接“拉票”危害更大,这些手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必须加大力度予以根治。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要防止简单的以票取人。首先,要认真分析、比对,把干部平时的表现和考核获得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科学论证,防止工作简单化、公式化和理想化。其次,要早预防,要建立起防止和杜绝“拉票”行为的相关工作机制,让那些“拉票”者无可乘之机,无可钻之空,无生存的土壤。第三,要加大查处力度,要有钢性的措施,对“拉票”行为决不手软。
铲除毒瘤要下猛药。要从舆论上形成声势,在举措上形成机制,让“拉票”行为无处藏身,没有市场,没有机会。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让被查实的“拉票”者受到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子上铲除“拉票”行为。
申论热点之科学发展观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6-11 来源:中公教育 点击:1442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第一次见诸党的重要文献,此后,其作为我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思想贯彻执行。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民生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有力保障,改变目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的状况,必须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必须努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生动的实践 丰硕的成果—— 一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4月6日重要讲话《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4月08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鲜明特点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阐述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丰富经验和重要启示,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保证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继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学的理论总是在实践中彰显真理的力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全力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全面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筹办上海世博会,依法坚决平息和妥善处理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可以说大事多、喜事多、难事多。这既是重大考验,又为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实践平台。实践表明,在困难和考验面前,党和国家办成大事、办好喜事、办妥难事,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重要原因就在于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明显成效,胡锦涛总书记从四个方面作了高度概括:一是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对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科学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理清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思路,制定了一批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了一批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三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有力推动了中央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实,解决了大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丰富了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改进了基层党的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这些成效的取得就在于,理论立足实际、学习注重实践、活动力求实效,查找的问题实、解决的措施实、产生的效果实。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实实在在。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继续保持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风,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不断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我们深信,只要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经常性工作中,我们就一定能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丰富的经验 重要的启示——二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4月6日重要讲话《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4月09日
历时一年半的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探索了新形势下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宝贵经验,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启示。胡锦涛总书记从五个方面作了精辟概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在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动力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这五个方面的重要启示,来源于党员群众实践,集中了全党全社会智慧,对于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弥足珍贵,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并切实加以运用。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历来重视根据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适时在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也历来重视运用集中教育活动积累的宝贵经验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毫无疑问,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重要启示,一定能够促进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力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这五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实践特征,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这就是,必须打牢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习和实践有机统一,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力量、政策措施、实际能力、自觉行动;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当前发展阶段新特征结合起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帮助他们不断增强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本领,更好发挥组织领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和持久推动力量。
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不断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我们才能够更好肩负历史重任,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加强党的建设 提供坚强保证——三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4月6日重要讲话《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4月12日
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提高全党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水平;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战斗堡垒;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营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风清气正环境。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方面明确要求,着眼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关键力量、组织基础、环境风气,着力于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既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的重要路径。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只有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才能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重点,只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才能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领导集体、把广大干部培养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骨干。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坚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才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战斗堡垒。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只有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才能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形成凝聚党心民心、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就是要把讲话精神落实到扎扎实实做好今年工作上来,进一步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到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上来,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落实到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我们深信,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必将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注入强大生机和活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将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经济热点
以变革开辟发展新路径
——回眸2009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一《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2月02日
许多事只有回头再看,才能更清楚地理解其不同寻常的意义。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迎战危机的显著成效,使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科学发展”的伟力。
回眸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印象最深的当是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经济衰退中继续持续较快发展,成功“保八”,在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写出难能可贵的“中国答卷”。这份漂亮的“中国答卷”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有了突破性进展。这一突破,不仅缓解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更以现实的成效,印证了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长远之策,预示着我国现代化历程上的重要转折。
经济发展始终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内容,而发展方式的选择,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路径、现代化质量。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实现了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构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模式的诸多要素条件、内外环境、增长动力与机制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中国急需通过变革开辟新的发展路径,以保证现代化的持续性和协调性。
这种变革在2009年获得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党中央敏锐果断的科学判断,坚定了人们以变革促转型、从危机看生机的决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应尽的历史责任”,我们党高度的历史主动性,化作“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具体目标,推动了中国经济在重大挑战、严峻考验下主动变革,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塑造新的发展动力。
就近来看,这样的变革,无疑是2009年中国迎战金融危机的一条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全国各地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发展,努力为今后更高水平的发展打下基础。围绕这条主线,从明确政策导向,到加强自主创新,我们形成了加快转变的强大合力,实现了“保八”的目标,有力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长远地看,这样的转变将开启新的航程。纵观世界各国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是现代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及时转型,应对挑战,就能保持现代化航船持续前行。在通往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中,我们曾以极大的毅力,推动体制转轨,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今天,我们又以同样的决心,推动经济转型,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是2009年中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视野,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奠定了更好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实践基础。
历史总会给与时俱进者更多回报。将2009年的变革继续下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我们将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发展质量会越来越高、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以转型构筑经济新格局——回眸2009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二《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2月03日
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往往带来经济格局调整的机遇;能否抓住这些机遇,更检验着一个国家主动变革的勇气。
过去的2009年,在“最为困难”的情形下,我国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划出一道“上行线”。成绩的取得,极为不易,既有经济实力厚积薄发的原因,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果。
国际金融危机给许多国家带来严峻考验。如果仅将这样考验归结为“外部冲击”,或满足于“兵来将挡”,而不借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即便能摆脱危机,也很难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回首2009年,中国经济的巨轮之所以能越过金融危机的激流险滩,之所以能书写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中国答卷”,就是因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准确研判,深刻思考,认识到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由此作出了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点”的战略决策。
正是基于这种科学判断,我们在危机中“逆境突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抢占新型产业制高点、发挥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塑经济发展的格局。从东部地区努力减轻外需下降的影响,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危机面前,中华大地凝聚起“全国一盘棋”的合力。
一年来,“创新转型”成为各地的自觉行动。化危为机,天津着力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和生态宜居三个高地,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广东以“三促进一保持”打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攻坚战;上海坚决把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青海着力推进资源型循环经济发展,“工业立省”和“生态立省”的双赢理念成为自觉实践;辽宁将“保增长”的压力化为“调结构”的动力,经济发展“不退反进”;山东发展蓝色经济、开发黄三角,奏响“转方式、调结构”的绿色乐章;湖北省保增长不保粗放增长、不保落后企业、不保无竞争力产品,走上质量效益经济之路;湖南借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弯道超车”„„
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催生增长活力,正是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之变,开始构筑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让我们在面临重大考验的2009年,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深化了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认识。历史往往蕴藏着未来的答案。十多年前,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后,我们迎来了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2009年,我们借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创新转型,成效初显。继续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我们就一定能突破各种瓶颈制约,把握增长主动权,开辟发展的新局面。
靠创新打造产业新引擎——回眸2009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三《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2月05日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产业发展、经济繁荣与科学技术进步、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紧密。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发展,近现代产业革命的进程,都充分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的科技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应对经济危机冲击的根本出路;同时,也为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供了动力和契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我们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提高质量效益需要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实现节能减排需要创新,开拓国内市场、带动消费需求同样需要创新„„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把这些知易行难的道理刻画在人们心里,落实为自觉自愿的行动。不在创新中发展,就在守旧中淘汰。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中国经济迎来又一个跃升的新起点。
国际金融危机,是落后生产力之危,是先进生产力之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过去一年里,中国经济借“换挡”之机实施“创新驱动”的“动力切换”,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出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数千亿元资金投向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投向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投向重大科技专项,10多万科技人员下基层了解市场需求、推动成果转化、力助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成为各地各行业应对危机冲击、实现经济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金融危机的冲击,还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的现实,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缺少核心技术、缺少创新人才、缺少高端产品的制约,更加自觉地把加强原始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根本。在突围的拼搏中不忘长远的发展,在危机的阴云中瞄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把应对危机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把淘汰落后产能与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结合起来,极具前瞻性地对发展新兴产业进行了战略性和全局性部署。化蛹成蝶的阵痛之后,我们将获得更加广阔的新的发展舞台。
中国在进步,许多国家也未曾停步。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随着“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全球将进入一个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窗口期”,继续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经济才能凝聚起更上层楼的强劲实力。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中国的发展一定会走上创新驱动的崭新轨道。
中国,应保持发展中的清醒与理智——访中国前APEC高官王(山禺)生《半月谈》2010年第2期
1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2009年中国外贸出口达12016.7亿美元。而根据德国批发和外贸协会的估算,德国2009年出口总值为11700亿美元。据此有报道称,这意味着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同时有人预测,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时间,西方媒体又开始对中国说三道四。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回应世界对中国的“刮目相看”?围绕着中国是新兴的发展中大国,还是已成“世界超强”的争论,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前APEC(亚太经合组织)高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嵎生。
现在不宜进行国际攀比
半月谈: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巨大,您在长期的外交工作中一定深有体会。您如何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
王嵎生:几十年的发展成绩喜人、催人奋进,我在外交工作中有深切的体会。过去在国外,总有人问我:“你是日本人吗?”我有时会生气地拿身高说事,问他们:“你见过有这么高的日本人吗?”现在他们见到我总是笑脸相迎地说:“您是中国人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巨大变化令世界刮目相看。这种成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努力的结果,也与时代变迁和国际形势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中国人感到自豪,鼓舞士气,提振信心!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人均GDP刚超过3000美元,还只是日本的1/10,与美、德、英等人均GDP三四万美元的国家存在更大差距,即使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差距。作为生活水平另一个指标的城镇化水平,中国与发达国家也无法相比。
当前支撑我国高速发展的仍是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积累了很多问题。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贫富差距,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国更加内敛,更加注重解决自身不足,而不是进行国际攀比。
中国人应当客观看待自身发展,保持理性与清醒。专家学者和媒体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要提醒国人不能飘飘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四个“一定”时首先就提到“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这绝不是无的放矢。
半月谈:温家宝总理曾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您认为,中国应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建立稳定的核心竞争力?
王嵎生:首先,从大战略来讲,中国需要制定既适合本国国情、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战略和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无国界传播的历史机遇。
第二,中国必须走科技创新的道路。没有科技创新,中国只能重复低水平的劳动,“中国制造”永远上升不到“中国创造”,中国的发展必然受制于人。
第三,要学会并用好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趋利避害,力争主动。过去,我们一直在片面强调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实际上,“融入”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因为国际经济体系的游戏规则都有利于发达国家。要扭转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国要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推动国际经济制度的变革。
第四,要充分利用新出现的机遇,为我所用。比如,IMF特别提款权改革、中国-东盟自贸区、上海合作组织,以及正在酝酿的东亚共同体,都为人民币逐步有序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机遇。
不要陷入西方话语权的陷阱
半月谈: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要求中国向IMF捐资救助他国和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的呼声日高。中国政府在践行“负责任大国”承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您对此有何评价?
王嵎生:中国责任论是西方话语权的产物,它的潜台词是说中国以前不负责任,这是严重不符合事实的。新中国从成立开始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上世纪50年代,在反帝、反殖的时代潮流下,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发展中国家独立与发展。上世纪70年代后邓小平多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支持在APEC营造“大家庭”精神。现在,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谐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等,都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在具体问题上,从选择性参加维和,到打击海盗、进行必要的反恐合作,中国都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世界是有共识的,即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争论的源头是发达国家推脱责任,向发展中国家转嫁责任。中国积极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本身就表明了中国负责任的态度。
2009年底的外贸数据显示,亚洲对华出口大幅增长,在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泛滥时,中国的需求成为地区经济复苏的引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IMF改革的严重滞后。当前,IMF最重大的18项议题仍需85%的通过率,美国和欧盟的投票权仍然足以对重大议题一票否决。发展中国家必须推动IMF按照公平、公正、包容、有序原则进行改革,改变发达国家一票否决的“霸王条款”。
半月谈: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并开始运行。针对这个发展中国家建立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外界产生了种种猜测,您如何评价与回应?
王嵎生: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相对滞后。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共同体的第一步,而中国-东盟自贸区作为东亚贸易区的开始,意义很大。对此,西方国家不必紧张,东亚经济一体化不是排他的。除了自贸区,东亚地区还有涵盖更大范围的国际合作形式,比如东亚峰会。
和过去不同,日本现在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变迁的需要,适应了日本自身重新定位的需要。因为日本想拉开和美国的距离,强调其自身的生存空间在亚洲。
美国在东亚有传统的利益和影响,我们欢迎美国在构建东亚共同体过程中以某种形式发挥积极作用。但现在有些美国媒体强调,美国是东亚共同体不可或缺的成员,甚至宣称加入东亚共同体的目的是在维护和加强在这一地域的重要地位,这是亚洲国家难以认同的。我们不反对美国以10+
1、东亚共同体对话国的形式参与,但是美国要主导这一共同体是不可取的。
要实现东亚共同体的战略目标,必须循序渐进。欧盟也是先从煤钢联营等具体领域合作起步的。我们可以从能够合作的领域起步,比如环保、能源、金融等领域。为强化本区域防范风险和应对挑战能力而达成的清迈协议实际上已开始发挥作用。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是辩证的统一
半月谈:正如胡锦涛主席在2010年新年贺词中所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金融危机发生后,G20发挥的作用反映出新兴国家国际地位的上升。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曾多次明确表态:中国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在外交领域,中国应该怎样适应新形势?
王嵎生:从G7到G8,2005年到G8+5,再到G20,这是时代变迁推动国际力量对比加速变化的结果。它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G8+5时期,G8仍占绝对主导地位,5国仅是“被加进去”的对话国。最开始所谓“+5”不过就是个工作午餐,且议题也要由G8决定。到2008年的洞爷湖会议,5国开始主动设置议题,参会时间也得到延长。
现在的G20会议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某种程度上平等对话的场所。G20地位加强表明,发达国家已经承认很多国际问题的解决必须与新兴国家进行协商。
但是,对有些舆论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如:G20的核心是G2(中美)、推动中美共治世界利大于弊、中美两超引领的多极秩序已经形成、中国军力世界第二等等。一来,事实并非如此;二来,这些观点容易刺激国内本来已经存在的浮躁情绪;容易使国际上的友好人士、友好国家产生误解;容易使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产生不切实际的期盼;容易给西方尤其是美国提供向中国施压的借口;容易引起俄、印、日等邻国的猜疑和担心。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韬光养晦战略,增强积极有所作为的意识。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是辩证的统一。过分强调韬光养晦,容易陷入无所作为和被动;过分强调有所作为,容易自不量力,引火烧身。
随着综合国力提升,中国应当更加“有所作为”的领域集中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安全和其他核心利益;构建和谐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包括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当前主要表现为国际金融秩序;积极援助贫困国家和弱势群体;主持公道正义,反对双重标准和强权政治。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经验的启示《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3月17日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仍处在深刻复杂变化之中,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都很突出。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既是我们必须应对的新的重大考验,又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新的重大任务。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全党全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考验中,既取得了显著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嘉兴市、连云港市、佛山市、成都市、鄂尔多斯市等地区和中国建设银行、联想集团等企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创新发展模式的典型经验报道,是对我们所积累的一些重要经验的生动展现,也为我们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应对新的重大考验、完成新的重大任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五个地区和两家企业分属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具体冲击各有所异,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狠下功夫,切实做到了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国际金融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这五个地区和两家企业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在要不要转变发展方式、能不能转变发展方式、怎么样转变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上,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比如,嘉兴在深入调研中谋思路,坚定应对危机信心、完善应对危机举措、找准应对危机抓手;连云港创新思维模式,从外因思维转向内因思维、从一域思维转向全局思维、从策略思维转向战略思维;联想集团准确把握管理基本规律,牢固树立国际视野和长远战略,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思路,等等。谋略决定动向,思路决定出路。这五个地区和两家企业所形成的发展方式转变共识、所理清的科学发展思路,为它们化危机为契机、变挑战为机遇,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这五个地区和两家企业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创新发展模式,突破重点难题,探索转变措施,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从佛山激发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到成都优先发展服务业、带动经济转型发展;从鄂尔多斯发挥资源优势,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到中国建设银行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等等。这五个地区和两家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发展方式上转变得越快、越自觉、越主动,在转变上的实质性进展越大,发展成效就越明显,发展质量就越高,发展后劲就越足。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只要我们切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就必定能够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来越宽。
节能减排“倒逼”的新关口来源:《瞭望》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收官”之年。前四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逐年逐季降低。2006年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2009年预计下降6%,四年累计下降超过15%。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不断降低,2007年分别下降4.66%和3.14%,2008年分别下降5.95%和4.42%,因此,我国有望实现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左右的目标。
但由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高耗能工业增速较快,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短时间很难消除,都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有的地方出现盲目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苗头,有的地方擅自出台高耗能行业电价优惠政策;一些企业效益回落,影响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工作层面也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激励政策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因此,要顺利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仍需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几年来,作为一种“倒逼机制”,节能减排不仅极大地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一资”产业的泛滥,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然而,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还面临许多压力和困难,有的是来自旧有“粗放”发展模式的惯性;有的是由于缺乏技术支撑而“力不能及”;还有的是由于原有的经济结构固化了某些既得利益而招致的既得利益集团“阻挠”。但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何种压力,都不能放弃节能减排的努力,并且要常抓不懈。在不久前结束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我们又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为完成这一新目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势必要更加重视节能减排,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推向深入。
首先,要抓牢节能减排的“两大主体”,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明确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责任地位,将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相结合,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实效,避免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走过场,搞形象工程。另一方面要运用适当的财政金融政策改变节能减排利益分配格局,通过排污成本和排污收益内部化来抑制市场失灵,以利益诱导促使企业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主体作用,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自觉性。
其次,要完善节能减排的“两个机制”,建立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把节能减排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考核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要转变旧的“GDP至上”观念,不仅要考核经济总量,还要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以及水、空气质量等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开展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同时,要对完不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官员和企业家实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监督社会化、透明化。
再有,要发展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两种经济”,在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中实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当前要继续加强循环经济的试点及推广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做好循环经济促进法贯彻实施工作。要大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低碳产业。以低碳经济为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设立低碳经济试点,探索行之有效的低碳经济发展工作机制。
同时,要突破节能减排的“两项技术”,以科技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引领节能减排。一是要加快科技创新,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支持节能减排企业创建节能技术研发中心,推动节能减排技术成果转化。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经济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依靠科技创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投入、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创新。综合运用价格财政金融和产业等经济手段,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节能减排的有效管理方式。还要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合作,切实加强与先进国家在能源节约、新能源开发以及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引进国际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
需要特别重视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切实把节能减排理念贯彻到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每一个环节,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注重节能减排的风气。
坚决打赢节能减排攻坚战《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5月06日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在2005年基础上,分别降低20%和10%左右。
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各地区、各部门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四年来,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就目前的进度看,要实现“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任务仍然相当艰巨。特别是从去年三季度以来,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一些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源需求大幅增长,能耗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速度放缓甚至由降转升,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趋势明显减缓,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
人口众多、资源紧张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我们不彻底转变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我们的资源就难以支撑、环境就难以容纳、社会就难以承受、发展就难以持续。因此,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政府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必须兑现的庄严承诺,是一项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也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事关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攻坚之年,因此,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的承诺不能改变,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减弱。
目前,距离目标的最后期限已经不足8个月,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国务院及时召开了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确保如期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又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决战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各地区、各部门真正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切实负起本地区、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扎实地把工作做细、做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加强节能减排 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7%,全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6.3%,单位GDP能耗下降2.2%,“十一五”前四年累计下降14.3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国总能耗的71.2%,同比增长3.6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62%。
从数据上看,工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的大户,重工业增长11.5%,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仍快于轻工业增长速度。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短时期内工业的主体地位将不会改变,但长期积累的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对我国以出口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带来影响。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以保GDP增长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转方式、调结构”是今后工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粗放的增长方式、依赖规模效益的企业发展模式,既影响工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也加剧了能源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目前,我国粗钢、造船、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的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的39%、36%、43%、50%和50%,“两高”行业的发展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与外贸依赖型的经济结构有直接关系。另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的30%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由直接或间接出口产生的。
加强工业节能减排,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是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国必须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总体需求下,促进增长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素质、管理创新转变。从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发展现状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时机都已成熟。
第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制造大国,工业发展从规模扩张必须转到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第二,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遇到过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可持续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问题。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鲁尔区、美国匹兹堡等传统工业城市,都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重工业城市转型不是简单的改造,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传统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第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控制增量、调整存量,已成为大势所趋。工业发展要讲内涵、讲质量、讲效益、增量要高起点,存量要上水平。要靠市场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把落后产能坚决淘汰掉。应引导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创造更大效益。第四,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一方面,我国工业长期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工业的持续发展,要求大力挖掘节能潜力,来支撑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
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可以预见,我国工业仍将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只有在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上取得突破,才能实现工业节能减排的跨越式发展。为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今年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是:一是坚决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各项任务。二是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三是大力开展能效对标达标。四是认真开展能耗限额执行情况专项督查。五是积极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六是尽快建立工业节能减排监测预警体系。七是发动全民参与工业节能减排。上述措施表明了工信系统坚决与中央保持一致,从维护大局出发,打赢节能减排攻坚战的坚定决心。申论热点之循环经济 中公教育申论名师团队
【背景链接】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标准表述】[内涵]循环经济是对以“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大量废弃”为特征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建立在“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基础上,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措施]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推动:
一是要加快立法,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准入,促进企业、产品采用环境友好技术,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的企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建立环境标志、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是建立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
四是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加强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创建的指导和监督管理,确保试点和示范单位能够通过持续改进,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五是加强宣传,广泛传播循环经济理念,宣传循环经济的成功实践,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发展绿色经济 推动可持续发展来源:《经济日报》
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且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发展绿色经济,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发展绿色经济更具有现实紧迫性,不仅可以促进节能减排,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推动绿色发展,这是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难题,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和环保工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住绿色经济发展带来的契机,更加注重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新的增长点,更加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建设等各个领域的节能增效,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模式。
一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对的重大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节能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模式,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探索构建污染源防控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是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促进,开发与节约相协调,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要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把项目审核管理关、项目审批程序关、“两高”产品出口关。要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支持重点节能工程、重点行业烟气脱硫、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等,继续着力抓好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重点领域节能。要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要加快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继续做好高效节能空调推广工作,加大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推广节能灯力度。要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扩大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实施范围,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认真落实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切实加强用能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监管。要健全和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要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继续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三是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以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是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新趋势、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要顺应国内需求结构升级的新形势,敏锐捕捉国际市场变化的新趋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要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强化原始创新的同时,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质量和标准建设,培育自主品牌,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要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紧紧依靠科技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失时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要以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为抓手,强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与此同时,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还要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体系。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有利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进一步增强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重点开发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并高度重视这些技术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
煤炭也可以很绿色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煤炭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既可减少治污成本,又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得的是双倍财富
不少人觉得,煤炭企业就是产“碳”的企业,总是与污染连在一起。其实不然。煤炭污染和碳排放是在社会使用煤炭制造热能的过程中造成的,煤炭企业本身消耗不了多少煤,只是无奈地背黑锅。尽管如此,煤炭企业也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从源头上开始节能减排。
煤炭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既可减少治污成本,又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得的是双倍财富。具体讲,就是开发资源而不破坏资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通过结构调整、产业链接,让经济发展更健康;利用资源而不浪费资源,善于放大资源价值,想方设法吃干榨净。
煤炭企业是产能大户,也是耗能大户。从另一个角度看,耗能越大,挖掘低碳经济的潜力也就越大。为了低碳,企业可能要增加不少成本,但从长远看却为自身提供了链条延伸、产业培育的空间。
对循环经济进一步优化、提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比如以矸换煤,通过对采空区充填矸石,减少排放和污染,解决地表沉降,实现绿色开采;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新矿集团每年可因此多回收200万吨煤炭,相当于一个中型矿井的产量。下过煤矿的人都知道,井下水很多。中国矿井水每年总排放量在40亿吨以上,平均再利用率却不到20%。新矿集团实施分级处理、分质供水,大量应用于再生产过程,以及防尘、绿化、民用、地源热泵利用等,每年可减少近3000万吨的新鲜水使用量。
考虑到煤炭污染和碳排放大量产生在社会制造热能的过程中,要提倡让社会吃“煤炭精粮”。比如支持煤矿建设洗煤厂,生产洁净煤;支持煤矿发展坑口电厂,将洗选后的劣质煤炭转化为电力等洁净二次能源;支持社会用户提高锅炉的煤炭燃烧效率;提高办矿门槛、限制小煤矿发展等等。在中国目前的技术基础上,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困难,关键是有没有决心全面推动。
鼓励大众“绿色出行”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何鼓励和呼吁普通大众参与到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自然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推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我举一个例子。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就在那天,全球首款低碳交通卡——“世博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在上海正式发布,这是由上海世博局、上海环保局和美国环保协会共同发起的“绿色出行看世博”活动的又一重要举措。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全球今年的一件盛事,将会有几千万观众参观世博会,它对全球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胡锦涛主席在考察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时曾强调,要积极贯彻科技世博和低碳世博理念,实现园区低碳排放和生态和谐。上海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已经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他们提出不仅仅是要低碳,甚至要做到零碳排放。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先来看看交通。交通是对碳排放影响最为重要的一个行业,很多人开车,或者坐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大量排放出二氧化碳。通过交通工具的碳排放,人们可以看到它所消耗的能源是巨大的。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到了要进一步促进中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提高能效,进一步降低能源的消耗等。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帮助人们选择绿色的交通工具出行,来实现低碳排放的目标。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如何帮助人们购买低碳的交通工具,甚至是零排放的交通工具。
“绿色出行看世博”有一系列的活动,它受欢迎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上海、浙江和江苏的环保部门,都充分肯定了这个项目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在长三角一带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的地区,许多个人和私营企业都已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包括净化空气、减低碳排放的重要性。所以,在这次世博会上,各方就如何进一步推广“绿色出行”共同献计献策,比方有人提出各种各样可替代的交通工具,还有人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高交通出行的效率等等,这都是从务实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次“绿色出行看世博”活动发放的低碳交通卡,旨在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通过交通卡和地铁卡的发放,其本身的低碳内涵得到不断推广普及,让更多人接触、了解和接受。同时,很多人对这个行动给予各种各样的支持,通过网络,或者通过具体接触,人们可以为这个项目进行捐赠。
我们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合作,在四川省广元市推广了农业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得农业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减低。广元市本来受了汶川地震的影响,但为了这个项目,广元市积极配合,我们深为感动。另一个项目是江苏省镇江市的节能灯替代减排项目,我们替换了100万个节能灯,在江苏镇江地区做到了大幅度减排。
什么是“绿色出行”呢?绿色出行,意味着要以低碳的方式安排交通出行,通过低碳的方式进一步使经济的发展和碳排放结合起来。我相信通过我们与广大公众进一步共同努力,一定会让“绿色出行”活动更广泛地普及开来。
社会热点
愿公平正义光辉普照【半月评论2010年第6期】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总理的激情话语,再次有力地传递出政府解决民生难题的庄重承诺,张扬了推进社会发展转型的价值取向。
在中国经济蓬勃前进、迅速崛起的宏大图景中,吏治腐败、司法不公、分配失衡、贫富分化,也是分外鲜明的社会现象,“被边缘”、“被剥夺”、“被锁定”,也见弱势群体分外焦虑的社会心态。如何使广大民众,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合理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拥有创造财富的机会,切实保障社会参与的权利?已经提上中国转型的重要议程。
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它在当下的实践指向,是社会的民生进步,是公民的权益保障,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看民生进步。这是近年来政府施政下功夫最深、绩效最显的地方,也是社会舆论点击率最高、考问最多的话题。如果说改革之初的民生问题更多地受制于发展滞后,是如何尽快打破短缺经济的格局,今天则更多地聚焦于公平正义,是如何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城市房价狂涨、居高不下,但求一房安居,直耗尽许多家庭的几代积累。其中演变出房地产开发商、南北炒房团们一场场积累财富的盛宴,也催生了万千“蚁族”、“蜗居”平民一个个饱尝人生失败滋味的梦魇,给大众造成社会财富分配的集体恐慌。类似现象,还有居民收入差距在二元结构中越拉越大的“城乡分化”;“恶意欠薪”屡禁不绝、“血汗工厂”大行其道中愈演愈烈的“资本掠夺”;拼命挖掘“投资洼地”,不惜将宝贵资源廉价奉送给外来资本,损害子孙立足根本造成代际公平断裂的“发展赤字”„„更让人迷惑的是一些舆论的辩解:“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须知,市场失灵,还当有政府调控和社会保护。“这是发展阶段的特征”。须知,东亚国家的高速成长历史,并未必然出现失衡的贫富分化。“这是改革深入的代价”。须知,是谁认定,改革的代价应由普通大众、弱势群体支付和承担,而改革的成果则由既得利益集团独享、通吃?
看公民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的根本,是保证不同群体都能享受相同的权利,并由法律和秩序为这种权利表达提供保障。显然,在官本位根深蒂固、潜规则风行一时、既得利益集团肆意膨胀之际,普通民众的权利保障亟待夯实。我们可以浏览一下“土地城市化”的路线图:强制征地是第一步,政府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先将城市周边农民的土地征用过来,稍加整理开发,转手招拍挂,土地财政从中赚取巨额利润,农民也由此作出巨大牺牲;城市一味扩张,遭遇18亿亩耕地红线,于是就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强行大搞城市拆迁,公然漠视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利,衍生了一出出居民“以死抗争”的悲剧事件;拆迁的空间毕竟有限,主政者们又有锦囊妙计,转身瞄准广大乡村,随意推行土地整理、村庄合并,以腾出土地指标,也不管农民自愿与否,不管农民的权益保障与否。城市化进程加速,还当端正方向。
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经济学大师阿玛蒂亚•森有言,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同时,自由也是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就是要提升每一个人选择生活、创造财富的能力,为每一个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社会流动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展人们自我实现的广阔空间,增进人们共同拥有的尊严和幸福。对于中国最为弱势的农民群体而言,我曾讲过三句话:只有转移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组织农民,才能壮大农民;只有提升农民,才能发展农民。着眼点,正在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由此,我们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进城农民更为迅捷地走进城市的发展之内、体制之内、社会之内,要加大村民自治、培育乡村合作组织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民的主体性力量,要大力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经营素质,就地开辟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吸引资本下乡,去替代农民经营,从而压缩、剥夺他们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我们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的现实理性是发展第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是以人民为本,促进广大普通民众的利益追求、权利保障和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本位走向民生本位,从国家本位走向公民本位,从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公平正义,就是我们在转型中应当始终坚守的价值取向。
重识公平正义,它不仅是政策宣示,而且是施政实践,是每一级政府决策的基点和工作的目标;它不仅是政治导向,而且是发展力量,只有追求公平正义的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才会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它不仅是政府形象,而且是政治文明。渗透在社会的秩序规范中,它是一种制度平等;引领在发展的路径转换中,它是一种科学理念;落实在政党的民主建设中,它是一种执政伦理。
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政府应当肩起的责任,更有赖于公民的努力、改革的深化、法治的建设和文明的培育。
15790.html半月谈读者问两会——代表委员回应读者七大民生诉求
分配不公阻碍发展 分好“蛋糕”是政府职责
背景:收入分配不公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提问: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读者何俊明来信说,我是一名国有企业职工,工龄快30年了,月工资不足1200元。老伴下岗,没有收入,女儿患病卧床多年。一家人就靠我这点微薄收入。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辛,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尤其看了温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在二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通过财政和税收更加照顾困难群体”的讲话后,深受鼓舞。请问,像我这样的困难家庭,政府将如何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加以照顾?
解答:全国人大代表许振超说,近年来,国家的财力不断增长,一些企业的效益不断增加,但是工人的工资却总不见涨,其中主要原因是在国民收入这块大“蛋糕”中,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占得较多,老百姓占的份额较少。必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人民群众才能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指出,在城镇,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或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要完善支付的保障机制,完善工资形成制度。在再分配方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的调节。同时,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在养老保险金支付标准上要不断调整和提高。还要在教育公平、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解除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后顾之忧。
提问:四川省内江市读者郑新春来信说,近年来行业间的收入分配不公十分突出。我手头上有一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的是最低的1.8倍。而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3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为5~10倍。请问,下一步国家将如何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解答: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具体而言,就是要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把垄断行业的薪酬逐步调控到合理的水平,把垄断行业背离公平正义的分配措施矫正过来。同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尽管垄断“限高”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我们相信,只要措施得力,改革到位,就一定能够铲除垄断暴利这一分配领域中的不公问题。
15791.html我国收入分配现有问题转自《瞭望》
一、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
从收入法核算的GDP看,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在此期间,统计口径的调整,是其原因之一。即便考虑这一因素,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下降过快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储蓄率持续上升,主要是企业储蓄上升的结果。企业储蓄率1992年为13.3%,近年超过20%。对于居民来说一定程度上不是消费相对少了,而是收入水平相对下降了。
从国际比较看,在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者占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而企业盈余则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近年一般介于50%到57%之间,比我国2007年39.7%的水平高10~17个百分点。而这些国家的企业营业盈余介于20%~25%之间,比我国31.3%的水平低6~11个百分点。
二、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收入差距明显偏大
城乡间、行业间、人群间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比较突出,也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城乡差距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86倍,2007年时达到3.33倍的高位。这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很大程度上依然反映的是城乡差距问题。
行业间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除了行业特征和技术密集等合理因素外,当前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垄断因素导致的。
二次分配的收入调节效果不明显。1990~2005年基尼系数从0.35上升到0.45,2008年进一步上升到0.48。最高20%的收入组的收入相当于最低20%收入组的8.3倍。这说明二次分配既没有在总量上改善居民的收入状况,也没有在结构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只是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差距拉大的速度。
三、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一国发展水平的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特别是人均GDP在3000美元至10000美元阶段,随着居民消费逐步由耐用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公共服务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将显著提升。以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主要公共服务为例,国际平均升幅达到1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保持相对稳定,而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分别大幅增加了4个和10.7个百分点。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将逐步趋稳。
虽然经过近年持续加大投入,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仍然不足。2007年,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合计只有29.2%,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国家和人均GDP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3.5和24.8个百分点。其中,医疗支出比重分别低4.7和8.2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分别低9.9和18.3个百分点。我国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在主要经济体中仅略高于印度的水平。我国政府教育支出总量尽管达到了较高水平,但也存在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不足,迫使居民用自身的收入来支付快速增长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支出,不仅挤压了居民的其他消费增长,而且强化了居民的谨慎预期,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以2007年为例,我国城镇居民用于教育的消费支出比重为6.4%,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不到4%。其中,德国和英国分别为1.l%和1.5%,美国和日本分别为3%和4.2%。我国城镇居民用于医疗卫生消费支出比重为7%,而发达国家平均不到5%。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收入再分配作用,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不足成为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和居民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归结起来,我国现有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确有要素禀赋、发展阶段、国际分工格局等方面的原因,但是体制性弊端是根本性原因。
一方面,初次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占比总体偏低,而且行业间差别过大,使广大居民相对没有钱可花;另一方面,二次分配力度不足,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全网不健全,使得有钱也不敢花。居民“没钱花”和“有钱不敢花”正是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引发的内需相对不足的症结所在。
另外,由于对内开放不足,金融、电信、电力、石油等基础产业,教育、医疗、文化、出版等服务业,社会资本和民营经济依然难以进入,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同样突出。高收入群体消费意愿不足和低收入群体支付能力不足同时并存,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同时并存,成为制约我国内需驱动增长和长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原因。15792.html新医改主战场转自《瞭望》
时隔仅仅10天,5月26日,抗癌药恩丹西酮即以20倍的利润率刷新了“暴利药”的纪录。
而5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称,2009年,全国各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3902亿元,比2008年增长38.1%。
两相对照,公众困惑顿生:在新医改实施已满一年,并为此支付巨大的成本后,药价虚高为什么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进而,政府承诺的8500亿元的福利支票会不会同样倏然不觉,难以切实改善就医负担?
让我们回眸新医改一年来的进展。据《人民日报》报道,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超过12亿,医保“保大病”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从已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地区看,基本药物销售价格下降幅度平均在3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93%的县级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中央财政已投入158亿元用于实施6个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
显然,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既定方针,新医改各项工作已初见成效。然而,作为矛盾焦点的公立医院,其改革试点工作才刚刚开始,这或许是社会难以体验沉疴顿去之轻松的原因。
我们知道,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主战场,改革的效果最终需要通过公立医院这个“终端”来体现。换言之,只有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突破——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效率切实加强、医疗费用更为合理、服务态度显著改进,公众才能真实享受改革的成果。
这也是新医改的主导者们攻坚的方向。本刊记者注意到,在北京近日开班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公立医院改革始终是一个核心话题。
为清晰勾勒新医改一年来的图谱,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镇江、芜湖,到颇具全局和窗口意味的北京,本刊记者深入改革一线,结果发现,各地面临不同的困境——
镇江用“集团化”求解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疗治公立医院“管办合一”的体制痼疾,该如何避免“法人化”演变成“公司化”?毕竟,国有企业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而公立医院以保证公益性、提高健康绩效为宗旨,二者只可借鉴不能照搬。
芜湖用颇为“大方”的财政投入补偿公立医院,助其戒除“医药不分”的毒瘾,然而,财政“兜底”体量庞大的公立大医院并不现实,“公益”和“效率”的尺度该如何平衡?
北京首倡“准公益医院”,意图推动各路大医院进行小步伐地改革,但如何把握好“公益”与“利益”的度仍存争议,特别是其能否率先突破“多元化办医”的僵局,成为“开门办医”的典范,也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自2005年出现医改“基本不成功”的言论,近5年来,公众对医改的讨论热情始终。面对改革中不时暴露的难题,我们期待改革的决策者、主导者拿出更大的改革魄力。
医改要员们的“头脑风暴”
在新医改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2010年,主政一方的医改要员们在关注思考哪些问题,引人注目。5月12日上午8:30。国家行政学院会议中心二层会议厅。
为期10天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研讨班正式开班。这是新一轮医改实施一年来,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的一次高规格研讨班。
该班班主任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这40位学员皆是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他们肩负着医改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医改要靠他们去落实。”
本刊记者看到,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师”阵容豪华,包括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刘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等。其中,刘俊、李玲曾是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主讲人。
药价“拦路”
5月1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一种出厂价只有15.5元的癌症辅助治疗药物——芦笋片,在湖南湘雅二医院的销售价格高达213元,去除成本后,利润高达近13倍。
在医改节骨眼上出现的“暴利药”故事,引发舆论剧烈反响。评论旋即指出,“这是一个与抢劫没有区别的利润率”;更有人追问:新医改已逾1年,为何还没管住天价药?
研讨班学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边振甲对芦笋片事件的思考是,“关键要打破药品流通环节的利益链条。”
据报道,芦笋片价格攀升的轨迹大致是:湖南某医药公司以15.5元从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购入芦笋片后,按30元~40元的价格销售给唯楚医药公司,唯楚医药公司转手将其以185.22元的价格挂上采购网,湖南湘雅二医院采购该药后加价15%,按物价部门限定的最高销售价213元向患者出售。
分析可知,在医药配送公司到医院这一流通环节,药品“升值”最大,产生了140元~150元的利润空间。而药品出厂价与其在医院销售价的巨大差距,就是公众非常熟悉且诟病不止的“药价虚高”。
边振甲在研讨中说:“芦笋片事件再次说明,当前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是有限的,芦笋片的出厂价只是15.5元,关键要把流通环节虚高的水分挤出来。现在流通环节比较多,又是批发商,又是医药代表,又是医生。”
新医改则试图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等措施治理“药价虚高”。
舆论普遍认为,医改实施一年来,与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被认为是2009年医改的最大亮点。
《人民日报》报道称,截至2010年2月底,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全国1030个县(市、区)的近2万个乡镇卫生院、8000多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机构实施。“从已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地区看,基本药物销售价格下降幅度平均在30%左右。”
研讨班学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姚爱兴介绍说,宁夏在实施药品统一招标采购改革后,创新药品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的“三统一”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使农民享受到“一元钱就近看病”的服务。
就在基本药物制度高歌猛进之时,芦笋片事件暴露出的虚高作价等问题,不啻为一瓢冷水,令社会再次体会到医改的艰巨复杂。
研讨班学员、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付志方说,从医改的5项重点任务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这3项工作相信会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关键是我们能不能顺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能不能顺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这两大难点。”
付志方表示,以基本药物制度来看,“衡量基本药物制度是不是成功、有没有成效,就是看能不能完善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办法,通过合理的药品价格机制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当前的拦路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院长陈仲强在研讨班现场教学时说:“我们的体会是,如果按照我们自己的管理手段,我们能把药品等的价格再向下压一块。现在政府替我们做了事,但说实在话,招标的结果比我们原来的结果还是偏高一点。”
研讨班一位学员认为,国家应该研究对基本药物实行国家定点生产、统一配送、直接供应,这样“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这实际是2008年10月发布的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相关表述曾遭到“重回计划体制”、“统购统销”等质疑。
“我们现在走的实际是以省为单位统一采购的路,但目前来看,省级招标还没有收到太多实效。”上述学员说。
付志方提出,目前新医改已经进行一年,其时间表、路线图都已公之于世,现在的形势是“背水一战、势在必行、务求成功”,但对医改的5项重点任务,不能平均用力,“当务之急是在全面推进医改五项任务的同时,下更大的功夫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这两大难点。”
补偿“缺口”
一个普遍的共识则是,补偿是公立医院改革的要害。特别是新医改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以降低患者药品负担后,由此产生的“缺口”怎么弥补,至今未有定论。
陈仲强透露,北医三院2000年~2009年收入来源显示,医疗收入占53%,药品收入占40%,财政补助收入占5%,其他收入占2%。
换言之,一旦要求医院不再“以药补医”,仅北医三院一家医院就将面临巨大的毛利缺口——这个数字在2007年是8169万元,在2009年是11622万元。
而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院收入主要依靠药品的现象,则是中国公立医院共同的尴尬。
陈仲强说:“在国家费用控制不断加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医院运行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我们感到,医院的筹资压力越来越大。”
据陈仲强介绍,目前该院总体运行情况是,在全院44个科室中,盈余科室16个,基本持平的科室11个,亏损科室17个,即约1/3多负运转、不到1/3基本持平、1/3多正运行。
陈仲强说,我们的医技科室中收支结余为负的科室,大部分是政策性扶持科室,“儿科是严重亏损的,职业病等也是医院按政策必须贴钱保留的。”
而北医三院并非泛泛之辈,这家三级甲等医院即便是在高手如林的北京医疗圈内,也颇具声望,其生殖医学中心、脊柱外科等强势学科更名满天下。
陈仲强曾在2008年当选“中国医院优秀院长”。谈到医院目前的运营情况,他形容“自己这个院长像在‘非法集资’,什么时候穿帮我不知道,但现在要满足医院的运营却不得不这么做。”
陈仲强和北医三院的窘境,恰是公立医院改革“卡脖子”的地方。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有公立医院14086家,约占医院总数的71%;2009年,中国公立医院诊疗人次达17.1亿,大致是医院总诊疗人次的92.4%。显然,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头戏”。
综观新医改方案出台后的2009年,卫生部对公立医院提出的改革措施大致有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在三级公立医院推广预约挂号等,这些办法因未能触及公立医院的深层弊端,甚至被认为是“隔靴搔痒”之举。
在“迟滞”的评论声中,今年2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亮相。这意味着,公立医院改革的大戏正式开锣。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瞄准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方向,将各显本领。
在此次研讨班上,谈及这项至关重要的改革,一位没有参与试点的省级主管领导表示,会“边等边看”,因为“公立医院改革要付出巨大成本,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没钱”。付志方强调,合理的补偿机制是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使其公共服务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他看来,要特别注意对合理补偿有所鉴定、有所规范;同时,一定要形成合力,“把补偿全部压到财政身上不太实际”。
付志方说:“有人认为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不存在压力,我认为是存在的,就是美国也存在,特别是县级财政非常吃紧,多数都是吃饭财政。而且,县级财政面对的不仅是医改,还包括教育等多方面的投入,财力异常紧张。”
因此,付志方主张,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必须充分考虑财力的承受能力,“否则,政策出了,要求急了,财力跟不上,到不了位,影响不好”。
积极性之难
研讨班学员、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认为,在财政的问题之后,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他说,比较而言,以前医院的公益性差一点,但对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却是最好的,医务人员可以24小时上班,大医院开刀到凌晨两三点都没有问题。“我们的医改能不能找到一个办法,既让医院公益性更好,又让医务人员有积极性,我觉得这非常困难。”
北医三院副院长金昌晓在研讨班现场教学时介绍,该院职工薪酬组成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工资和津贴补贴,二是绩效奖金和加班夜班费等。前者,“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执行”,后者,“医院自主考核发放,是医院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主要手段”。
陈仲强透露,该院教授年薪大致30万,主任医师25万,主治医师12万,护士10万,管理人员不到10万。
陈仲强表示,与医务人员收入对应的是,目前该院副高以上职称人员,除国家规定的春节、国庆长假,几乎95%全年没有休假,而在教学医院,按照规定他们可以有两到四周的假期。此外,医务人员经常做手术直到凌晨,超负荷工作已成常态,尤其是临床、医技科室责任重、风险高、劳动强度大,非常辛苦。
金昌晓说,该院职工的薪酬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和医院自筹两种途径,“财政拨款主要保证离退休人员的工资,而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获取收入,占医院支出总额的95%,医务人员工资、绩效奖金和津贴补贴等基本来源于医院自筹。”
也就是说,医务人员的收入主要靠自己去“挣”。
16157_P2.html2008年,时任卫生部党组书记的高强在《健康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医患携手共建和谐》,文中披露:“现在,各级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平均只有医院支出的7%左右,有些大医院只占2%~3%,有的甚至要求医院上缴部分收入。医生的工资福利待遇、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基本上都靠医疗服务创收解决。”
高强表示,“这种体制实际上把医患双方推到经济利益对立的地位。医生增加收入,患者就会增加负担;而减轻患者负担,医生就会减少收入。”
面对这种体制机制性困境,陈竺2009年向媒体解释说,新医改的大方向是“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这两者相辅相成。“忽视对医务人员的支持,‘坚持公益性’难达目的;而过于强调医务人员待遇,忽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医院的发展就会跑偏,就会发展为创收的积极性。”
李玲强调,千万不能考核医生的创收能力,要想办法给医生正确的激励机制。“如果没有好的控制费用的办法,不转变医院赚钱的经营机制,那只会削弱政府投入的效率。”
此前曾有舆论质疑,农村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医改后收入迅速增长,一则是国家大举投入,二则是诱导需求,即“既吃财政、又吃病人”。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聂春雷在2009年7月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控制医疗费用的问题,是难点问题,也是重点问题。“因为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它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好医疗费用。特别是新农合筹资这么低的情况下,控制医疗费用更是我们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
聂春雷表示,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控制用药和诊疗行为,有些省规定新农合报销目录之外的药不能超过一定比例,对诊疗的范围也提出一些要求,这些都是对医疗机构的规范,实际也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措施。
李玲说,现在的问题是,医疗保障体系单兵突进,医疗服务体系没有跟上,在这种情况下,费用控制很难实现。
开放之争
5月13日,国务院公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与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对应,这份文件被称作“新36条”。
“新36条”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该文件写道:“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支持民营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切实落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鼓励医疗人才资源向民营医疗机构合理流动,确保民营医疗机构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科研课题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平等待遇。从医疗质量、医疗行为、收费标准等方面对各类医疗机构加强监管,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而在4月召开的“2010年北京医政暨物价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称,该局将把民营医疗机构管理纳入医疗机构全行业管理范围,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这些政策传递的信息令试图进入医疗领域的社会资本颇为兴奋。
研讨班学员、江苏省副省长何权说,我们不能再走盲目扩张大医院的老路,应该注意调整结构,研究促进民办医疗机构发展的办法,扶持一些有水平、有特色的合资、民办医疗机构,使其成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有益补充。
“从江苏省的情况看,民办医疗机构还面临着人才、税收等方面的瓶颈,这需要国家统一研究,制定政策。”何权说。
在李玲看来,医疗行业不应该是一个挣大钱的地方。她说,国外的确有一些非常知名的私立医院,但那是富人做慈善,富人以个人名义捐楼、捐款,赢得社会尊敬,同时也享受国家的税收减免。“但中国究竟会有多少资本在进入医疗领域时,想的是品牌,想的是诚信,这很难说。同时,医疗行业非常特殊,特别需要社会的信任,而医院获得信任非一日之功。”
李玲表示:“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很对,但是,既然民营医疗机构是补充,就不应把希望寄托在民营医疗机构上,这是不切实际的。”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有观点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极具开放潜力的医疗服务领域,开放程度却最差,目前恰需要“鲶鱼”带来新鲜气象。
昔日台湾民营医院打破公立医院垄断、最终实现公众福利提升的剧目,会再次上演吗? 16157_P3.html民生视角看医改【半月谈2010年第2期】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已完成筹备,2010年将进入实施阶段。”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这样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虽滞后于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但改革其实一直也没有间断过。及至在去年推开的新一轮医改中,公立医院的改革成了近期5项重点工作之一。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和发展,公立医院规模和实力逐步壮大,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由于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也出现了一家独大、营利或变相营利甚至公益性质淡化等诸多问题。公立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同时还承担着应急救治、救灾、支农、支边、扶贫、援外等社会责任,是社会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改革将坚持公益性,同时注重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权威人士指出,公立医院的改革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医院公益职能的发挥。本次医改明确了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助政策:“逐步增加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保障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补助性亏损等”。
坚持公益性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并不矛盾。根据医疗服务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以及医院运行规律,健全医院等级评审制度,完善医务人员的晋升和薪酬制度,完善激励机制,保证“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而不是“多收多得”。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使医疗卫生人员安心安全地工作,得到社会的尊重。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法人治理机制、内部运行机制、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管理、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展开。提高效率,弥补服务缺口,求解看病难
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先行试点的地区,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
以北京为例,以下两个数据使我们对于医疗服务面临的供需矛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北京一年的“专家号”约178万个,但2008年,希望得到专家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人数为1.2亿。在北京地区看病就医的患者,70%来自外地。对此,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认为,北京医疗服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患者的需求有很大差距;二是医疗资源不平衡发展导致地区间医疗服务能力差距较大。在医疗服务供给能力短期内不可能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实现公共服务的最大化?眼下,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具体措施来弥补服务缺口,正是对这一难题的破解之道。
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确实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对此,行业管理者们正在研究各种方案:如果把公立医院住院日平均缩短2天~3天的话,就等于全国增加了20%~30%的公立医院数量。如果把挂号时间延长至24小时,公立医院里为挂号而通宵排队的现象将会消失。如果把门诊时间延长至每周7天,那么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都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认为,我国现有205万名执业医师,这在世界上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百姓仍然认为看病难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医疗体制束缚了医生的积极性,使广大医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应努力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鼓励高年资医师到基层服务,方便患者。
2009年9月1日,北京开始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方来英认为,这不仅仅是挂号方式的改变,而是医疗就诊模式的改变,让诊疗更有计划性。通过大医院就医流程的改造,提高工作效率,是目前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的有效举措。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49所三级医院均开展了电话和现场人工预约服务,其中36所医院还开展了网络预约服务。北京协和医院依托联通114,患者5分钟之内即可完成预约挂号;北京朝阳医院自行开发了“社区预约挂号专用网络平台”;北京天坛医院创新预约方式,与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合作,利用其高清数字化电视平台,开展电视预约挂号业务。为了把专家资源用在刀刃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采用了层级就诊模式:想看知名专家的患者须先到专科或日常专家门诊就诊,接诊医生再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推荐预约著名专家门诊。
县医院是公立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医改方案提出,中央要在3年内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标准化水平。卫生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据对房屋建设、设备配备、人员培训及配套资金进行测算,建设这些县医院需要七八百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县医院投入最大的一次。他表示,对县医院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可以让老百姓不出县就能看好病,这将极大地降低百姓医疗费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一些城市,尽管有了房子和设备以后,社区医疗机构架子已经渐渐搭起来了,但人员的素质仍然有待提高,而其提供的服务真正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对此,专家建议运用各种激励措施,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使在基层首诊的患者可很方便地预约到大医院的专家门诊;在医保政策中继续加大在基层就医的报销比例。
把公立医院建成“平价医院”,求解看病贵
由于财政补偿不到位,很多公立医院带有明显的逐利倾向。要让公立医院真正姓“公”,就要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让医院不再靠多开药、多检查等增加老百姓就医负担的手段谋取自身利益,把公立医院真正建成“平价医院”。
根据新医改方案的要求,将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则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
2009年6月1日,陕西省子长县推出了以创建“平价医院”为主要内容的公立医院改革,在逐步实现药品低价后,又取消了政策允许的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要求全县城乡所有药品同质同价,并对23个病种实行单病种收费。县物价局经过成本核算后,下调了大型检查费用,医院减收部分由县财政补贴。子长县卫生局的统计显示,与改革前相比,全县公立医院药品价格总体下降了40%左右,住院病人月平均费用下降了44.8%,门诊病人月平均费用下降了45%。改革后的胆结石手术费用不到3000元,比改革前降低近2000元。
2009年,北京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了基本药物制度,全市所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均参加政府主导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实现全市的统一组织、统一平台、统一价格、统一监管。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药品采购成本,也进一步减轻了患者药品费用负担,据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2009年药品采购量达180亿元,直接让利群众26亿元。
16156.html打好医改攻坚战《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5月24日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医改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
医改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医改全面启动实施,稳步有序推进。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医改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一年来,医改的方向正确、思路明确、措施得力。一是始终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将其作为公共财政安排的重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二是牢牢把握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基本原则。首先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强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三是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近期重点推进改革。通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降低就医费用,使广大城乡群众不出乡村、社区就能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四是按照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方法步骤组织实施。对于改革的一些重点难点,坚持试点先行,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期望尚有较大差距,看病难、看病贵仍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今年是医改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改革的难度和阻力增大。尤其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今年,要继续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中心任务,统筹推进近期重点改革,突出惠民措施,增强改革实效,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为如期完成医改三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及时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改革的有利时机和条件,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打好医改攻坚战。要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医改主力军的作用,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为民惠民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16153.html世博,也是一个挑战【半月评论2010年第8期】
世博会的大幕即将拉开,上海,又一次燃烧国人的激情,聚焦世界的目光。
这里有难得的发展契机如上海的交通设施、环境建设“可能要花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改造,世博会加速了这一进程”,这里也有城市成长的挑战。挑战的主题,便是国际展览局主席让•皮埃尔•拉丰所言:对城市发展作出革命性的思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全球城市化的主潮中,它既是基于中国对城市化发展的自我反思.也是中国对人类承诺的新的贡献的形象呈现。
我们不必满足于展馆内容的“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也不必争议于“睡衣睡裤不出门,做个世博文明人”的小区标语。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在真实自然的日常运行中显现出来的现代生活品质、人文精神和社会生态。
上海,是中国城市发展最闪亮的品牌,是中国人追赶现代文明最生动的诠释它给中国城市带来了许多的骄傲和自信,还有丰富的启示和镜鉴。
同一座城市,每一个梦想突破制度的壁垒,跨越历史的鸿沟,让每一个弱势群体,都能从城市文明进步中平等地分享发展机会,拥有国民待遇,让每一个外来人员,都能从城市的产业成长中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谋得生存空间,这是城市应当坚守的底线伦理、去年初,上海户籍改革已率先破冰,“持居住证满7年可申办‘落沪’”,条件准入体现了“凭贡献”落户的特征。当然,在对待农民工问题上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民生进步,是城市深切的人文关怀,也是城市真切的幸福考问当下最严峻的考问是住房。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干部会议上推荐观看《蜗居》,以体验住房困难状况,并宣示:遏制房地产投资性需求,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到2012年,上海将新建70万套保障性住房。那些与近在咫尺的豪宅无关、与这个城市不断飙升的房价无关的棚户区居民,急切地期待能够沐浴这比太阳更加温暖的福祉。社会正义的张扬,法治权威的维护,是城市治理的文明奠基。上海曾经发生的“钓鱼执法”事件,严重背离行政伦理,损害法律尊严,蚕食社会信任。对于这个一向以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深厚著称的城市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警醒让人较为满意的是,很快,浦东新区政府就此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执法部门的反思,政府施政的进步,保护并改善着一个城市的社会正义生态。
现代城市,还应是建设公民社会的先锋和榜样。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权利的保护,正在建构新型公共关系,提升城市政治文明。想当年,一些上海市民出于自身健康的权利以及环境的忧虑,为了磁悬浮项目而进行温和的“集体散步”,在正当表达渠道不够通畅的情况下,以平和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政府迅速反应,开设居民意见采纳点,领导也走进街道与居民对话,拓宽了民意表达的途径。政府更加注重从民间吸纳真切的社情民意,倾听不同的利益诉求,支持公民的政治参与,及时修正自己的公共决策,在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和共同进步中形成发展共识,实现社会和谐。这是一个城市的进步和成熟。
民众的素养、性格,就是城市的文明、气质。上海,自信,包容,是中国最具国际化风格的都市。海派文化,就是东西方文明融合的结晶。在这里,处处能够感受到新与旧的混搭、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本土与外来的冲撞。但是,城市的进步永远是一个过程。前不久,一家报纸登载了一位日本女士在沪“咖啡好喝口难开”的经历。作者叙述了几家咖啡馆服务员区别对待“外国脸”和“中国脸”的做法,特提出“小小的请求”:希望向外国人展示可爱之处的同时,对自己人也要可爱点。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送走客人后大家还是要过回寻常日子。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自己得先有容、更博大起来。
现代城市的文明进步,是一个注定要承受种种磨难和痛苦、要经历深刻变革和转型的艰难历程。上海,正是在这些艰难的承受和经历中,在从容和智慧的应变、学习和超越的求索中,涌流着城市旺盛的创造力、生命力,传递出城市崭新的发展现、价值观。
世博会的挑战是上海的,也是中国的。
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对外贸易世界第二,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但是,社会心态的涵养,公共道德的培育,核心价值的建设呢?一个精神失重、无所依傍的民族,绝难承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绝难赢取全球化的实力竞争。
我们把城市化当作转变发展方式的支点,当作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当作跨入全面现代化的台阶。可是,城市中的“人”,我们关注了多少?城市的主体,普通大众的幸福和尊严,需要更有力地去保障、去增进。
在世博会璀璨的梦想中,在展览馆缤纷的色彩中,在上海魅力的放射中,在世界文明的交融中,众多的中国城市,如何去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奋起直追,而加快转型?
让城市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这就是上海的应答,也当是中国的应答。
编者按:水污染凶猛如虎!滚滚污水,不仅玷污了环境,更直接侵夺百姓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加大环保力度、百姓环境维权意识增强的背景下,一些排污企业不是洗心革面,加大投资处理产生的污染物.而是千方百计逃避监督检查。于是,我们看到了污染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路线图,看到了用暗管、暗渠偷排的种种伎俩。现在,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种新趋势——地下排污。
地下排污,即通过渗渠、渗井、渗透池以及岩溶通道等,向地下直接排放工业废水、污水。这种排污方式,用专家的话说,犹如向人体打毒针.将对地下水造成点对点的、直接的污染。而地下水污染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老百姓喝的井水成了毒水.意味着比地表污染多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治理费用。甚至意味着污染的不可逆——即使投下巨资.也难以恢复地下水环境。由此,我们大声疾呼:行动起来,斩断污染向地下转移的魔爪!
16344.html让世界更加美好——热烈庆祝上海世博会开幕来源:人民日报社论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今天的中国上海,迎来又一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会。
上海世博会今晚盛大开幕。从这一刻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彩展示之中,贯穿于184个日日夜夜。世博会这一曾经和中国遥遥相望的人类文明盛事,将隆重地写入中国历史;而世博会的绚丽篇章也将饱蘸底蕴深厚的“中国红”,演绎一个发展中国家成为东道主的传奇。
世博给了我们欢聚的机缘。在这184天里,秉承“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全世界各种精巧的创意、奇妙的发明、珍贵的文物、多元的文化荟萃于此,世界各地的众多参观者将走进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不管来自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有着怎样的信仰,走进世博园,就走进了“天下一家”的嘉年华。在世博这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实现文化的多元共享,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世博会将让世界更加美好。
世博给了我们梦想的力量。“一切始于世博会”,从蒸汽机、航天器到高速公路、百货公司,无数奇妙的梦想都是从世博会走进人们的生活。159年前的伦敦世博会上,在众多伟大的工业发明面前,中国人强国富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是那样殷切。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主办世博的百年梦想也终于成为现实。世博会,见证东方古国的巨大进步,见证中华民族的智慧、活力和进取心,更见证中国走向世界的不懈努力,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将在世博会上尽情挥洒——世博会也将让中国更加美好。
世博启迪我们对未来的深刻思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贫富差距、能源和粮食安全、核扩散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人类相聚世博,共同寻求和平与发展。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富于创意的头脑。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探讨交流城市发展的经验,来自各国的最佳城市发展实践,让人们看到城市文明不断进步的前景——世博会将让城市更加美好。
世博也给我们难得的学习机会。中国申博、筹博、办博的过程,也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全社会文明水平的过程。通过世博会,我们放眼世界,也审视自己。促进国民教育,提高科学素养,焕发创新能力,普通民众将“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抓住世博机遇,促进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把举办世博会带来的无形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上海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会迈上一个新的水平——世博会将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举办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大事,也是中国的大事;办好世博会,不仅是中国的责任,也是世界的期待。“我们不仅要举全国之力,而且要集世界智慧,确保上海世博会取得成功”,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承诺掷地有声。感谢广大上海市民为举办世博会付出的辛勤努力,感谢全国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各参展方的热情参与,上海世博会一定是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祝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
16345.html除“红利”外,世博会还给农业带来什么?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作为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对于普通“庄稼汉”的吸引力,却比走马观花的游客表现得更为真实和强烈。从整体上看,历时184天的世博会,将有日均近40万人次的参观者穿梭其间。他们与上海市2000万左右人口一起,构成了世博会期间巨大的每日实际食品需求人群。
于是,吃饭成为世博会头等大事,同时,吃饭也成为了世博会头等良机。世博会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难得”的大考。世博舞台,给农业带来了“红利”,但这些红利,不可能是凭空派发的,“一棵世博菜”背后的种种努力是必不可少。世博会,在展示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是在拷问中国最高级别的农耕成就。
标准化种植是“考试”的第一关。农产品的质量,是种出来,而不是检出来的。安全监测是第二考。农产品质量检测,一直以来都是老大难问题。全国很多知名农产品,都曾倒在这一堂考场上。而这一次,基于全国农产品的广泛参与,更是倒逼上海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同时也要认真地做好世博“功课”,顺利“应考”。那些成功挤进世博大舞台的,是如何做到的?那些没能分得这杯羹的,又差在哪里?这其中可借鉴的真经,也许就蕴藏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农业软实力的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次,符合“世博标准”的蔬菜并不是仅仅只为了6个月的供应,而将进一步持续下去,借着世博标准的热乎劲,将其在全国推广,让现代农业理念融进农民的种植习惯里,并最终走近全国普通消费者。世博会创造性地利用市场经济激励机制将绿色、安全、可追溯理念进行潜移默化地倡导,才是中国现代农业当下及未来最大的收获。
16346.html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体面劳动中公教育申论名师团队 【背景链接】
2010年04月27日,胡锦涛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标准表述】 [意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重要体现。工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普通劳动者的幸福指数,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尊严。不断提高一线劳动者报酬,是促进公平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农民工等一线劳动者的工资长期在低位徘徊,国企高管等的收入远高于一线劳动者,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势必会挑战人们的公平观念,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对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为关键。改变劳动报酬过低的局面,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劳动报酬,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不断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肯定劳动价值,实现分配正义,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这不仅是执政为民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平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对策] 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一,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必须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
第二,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第三,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综合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Subentry/shwt/15118.html实现体面劳动 工会大有可为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各级工会组织需要与时俱进,既发扬传统优势,又直面时代课题
全国总工会5月29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力度,强调要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在某知名企业连续发生员工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背景下,全总的《意见》显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关乎职工权益乃至生命的重大问题上,以代表和维护工人权益为己任的工会组织不能缄默,更不能回避。全总出台的《意见》,体现了工会组织的身份自觉和责任担当。
正如全总《意见》所指出的,“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要及时有效化解矛盾,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劳资纠纷事件,也给工会组织提出了新课题。
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劳动条件恶劣、侵犯职工合法权益、无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现象大多发生在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的小型企业,工会维权的工作重点、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也往往集中于此。现在,类似事件频发于合资、独资企业,这当中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汲取的教训?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各级工会组织从实际出发,转变既有思维和工作方式,深入分析,积极应对。
在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下,一些职工所面对的工作、生活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对此,工会应该有充分的认知和足够的理解,给予他们及时的关注和切实的疏导。全总《意见》强调,“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为此,各级工会应该从专业人员和设施设备等方面,切实落实好《意见》要求,成为广大职工的精神港湾和心理后盾。
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某些非公大型企业有没有工会组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如果有,发挥了什么作用?特别是在发生侵害职工权益的事件时,是否能为职工说话办事?全总《意见》强调,“要创新工会组建方式,着力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群体的会员发展工作”。某些跨国公司组建工会困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深思。
假如某些非公企业没有工会组织,或者有工会而不作为,按照中国工会的组织原则,其所在地的上级工会应该积极介入侵权事件的调查与处理。全总《意见》要求,各级工会“加大劳动法律监督力度,督促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在职工权益受损时,上级工会的积极介入,正是彰显工会地位作用、赢得职工信赖的时机。
总之,各级工会组织只有与时俱进,既发扬传统优势,又直面时代课题。惟此,才能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16490.html体面劳动是劳动者的基本诉求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陕西工人报》报道,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针对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发出《工作意见》,指出要创新工会组建方式要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在深圳富士康员工一次次纵身楼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的时候,全总发出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温总理曾经对尊严如此解读,他说,第一,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第二,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不难看出,这三者诠释了尊严的基本要义,且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如果公民没有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胡总书记讲到体面时,也有非常严谨的逻辑关系:倘若劳动者权益无从保障,社会和谐,也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劳动关系始终紧张,甚至尖锐对立,又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实现体面劳动,也就是一句空话。
“体面”在如今特显珍贵,就在于体面特别缺失。举例来说,有的企业引入所谓的军事化管理模式,层级森严,人际淡漠,甚至一个宿舍的员工互不认识———不是员工不愿交往,而是他们根本没有交往的时间和条件。试想,每天都加班加点,不但劳累,精神还高度紧张。可说起来,加班还是自觉自愿的,没有强行要求。但请问,在深圳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里,不加班能不能维持生存?所以加班“被自愿”,就把员工的体面尊严,击打得粉身碎骨。我们知道,付出劳动获取工资,是对劳动的起码尊重,也是对劳动成果认可的标志。当劳动报酬不能与付出的劳动对等时,也即是说,劳动者的工资非常低廉、劳动者只能屈辱生活时,又何来体面可言呢?
16492.html体面劳动不能止于“加薪”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体面劳动离不开合理报酬,而体面劳动的实现也不能止于“加薪”
近来,一些企业不约而同地给职工加薪,引起普遍关注。在呼吁和推动珍视关爱生命、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大环境下,提高职工的劳动报酬,不仅是对职工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的一种缓解,同时也是对体面劳动理念与潮流的积极顺应。
今年以来,从年初东南沿海的“用工荒”,再到许多省份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都在不同层面提出或者回答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体面劳动的背景下,基层一线劳动者的工资应该保持一个怎样的水平?工资如何实现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步?
工资与就业的关系,是一个被讨论了许多年的问题。从宏观看,如果说就业是最基础的民生,那么工资收入则是保障民生的最基本条件。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背景下,使劳动者工资获得合理而稳步的增长,这不仅体现着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出于生产经营成本的考虑,本能地有倾向于低工资的冲动,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正因如此,政府部门才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相关法律才规定了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以此保障作为相对弱势一方的职工的基本权益。
当然,在保障工资水平的同时,也应看到,如果工资水平超出了企业承受能力,损害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最终也会影响就业的实现,这就是有人讨论的“保多数人的岗位”还是“保部分人的工资”的问题。但就现状来看,我们面临的主要还是基层一线劳动者工资偏低的问题。这些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基层一线劳动者的收入甚至还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一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也没有与经济同步增长,企业则长期贴着最低工资标准走;一些地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同虚设,员工基本没有话语权。这种“以低工资换取发展”的弊端与隐患,已无需赘言。
近年来,从“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到《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再到“体面劳动”观的提出,建立科学的工资分配制度、改变利润增长工资不涨的局面,使工资综合考虑物价上涨等多种因素,实现与单位企业的增长与效益同步,体现劳动价值、职工权益、发展成果,正在成为普遍共识。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加薪”的意义不言而喻。
体面劳动离不开合理报酬,而体面劳动的实现又不能止于“加薪”。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与用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政府和企业不仅要关注工资的增加,也要在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条件,保障职工的合理报酬、休息休闲权利,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供职工个性化的成长空间等方面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另一方面,更为根本的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品低端廉价、生产条件落后的企业,从单纯依赖人力成本优势转向以品牌竞争和技术优势取胜。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促进充分就业与实现体面劳动统一起来,在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诸多挑战,考验我们的决心和智慧。
农村热点
农村基层带头人的榜样——一论向沈浩同志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1月07日 30余年前,小岗人摁下18个鲜红的手印,只为搞“大包干”填饱肚子,却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声。近6年里,小岗人又三次摁下鲜红的手印,只为表达对一位党员干部的信任与认可。
作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带领干部群众的6年探索与实践,推动小岗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赢得了群众真诚的支持和拥护,被誉为小岗村的“顶梁柱”、小岗人的“主心骨”。他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成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当之无愧的优秀典型。
作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如何当好带头人提供了价值标杆和行为取向。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把向沈浩同志学习作为重要内容,自觉以沈浩同志为榜样,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像沈浩那样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情谊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实际行动,像沈浩那样成为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忠实执行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带头人,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好基层带头人,就要努力找准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对于基层带头人来说,惟有找准适合本地的科学发展之路,才能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望。“小岗最需要发展,但必须是让群众长远受益的科学发展。”这6年里,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村容村貌变化最大,人均收入增长最迅速,村民得到实惠最多。沈浩被群众认定为小岗带头人,就在于他带领党员群众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科学发展的新路,一举打破了小岗村“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的窘境,更为小岗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好基层带头人,必须凝聚干部群众之力。“人心齐,泰山移。”干部群众中蕴藏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惟有团结凝聚才能发挥威力,基层带头人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工作能力则最为关键。客观地说,小岗村多年发展滞后,也与一段时间以来小岗人心不齐有关。沈浩积极推动小岗人放弃成见,在聚拢民心、形成合力上花了不少心思,在教育群众、团结群众上下了很大功夫,在提高认识、凝聚共识上做了大量工作,从而把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尽最大努力拧成一股绳。熟悉小岗村历史的人也不禁感慨:“沈浩凝聚了小岗人心,这是了不起的贡献。”
当好基层带头人,还需富有开拓进取之心。身处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惟有锐意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方能挺立时代潮头。在一定意义上说,基层带头人有没有这样一股子劲、一股子气,决定着这个地方能不能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发展奇迹。小岗人当年搞“大包干”开了敢闯敢干的风气之先,却在时代大潮中出现诸多不适应。沈浩推动干部群众甩掉思想包袱,突破陈旧观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不仅赢得了小岗发展的生机活力,也在这片热土上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时对沈浩的勉励,揭示了基层带头人的最好评价标准和最高价值准则。沈浩已无语长眠,与他深爱的小岗人永远相伴。我们深信,在他倒下的地方,必定有更多的人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在广袤的田野上,必将有千万个沈浩带领干部群众奔向富裕安康的明天。
15794.html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再论向沈浩同志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1月08日
基层是培养选拔干部的学校,是干部成长成才的摇篮,是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广阔天地。梦想有多大,抱负有多大,基层的舞台就有多大。
基层有丰富的营养,根深才能叶茂。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选派选聘了一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充实和加强了基层干部的力量,给基层带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广大基层干部,包括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心系群众,踏实干事,得到了群众认可,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作为安徽省选派到村任职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奋斗创业的卓越实践表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基层扎下根去,必能闯出新的天地,干出一番事业。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广大基层党员,要像沈浩同志那样艰苦奋斗、扎根基层,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勤勤恳恳为一方百姓谋幸福,永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扎根基层,就要捧着一颗真心来。基层有真实的社情民意、世事人情,有群众的酸甜苦辣、忧喜悲欢。一腔赤诚,将心比心,群众才会和你心贴心、说真话、道真情。沈浩一到小岗村,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两遍,和村民促膝谈心,体察民生民情。他对全村大事小情、群众安危冷暖了然于胸,说起他这些年为百姓排忧解难、改善民生的那些事,人们就禁不住抹泪。沈浩把村民当亲人、当朋友,看见老人卧病,就自掏腰包为他治疗;看见孩子受冻,便脱下衣服披在他身上。沈浩把心捧给群众,群众把他放在心里。
扎根基层,就要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任务不落实,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对空,群众也最反感。面对一些人长期占用村集体资产、群众有怨气的情况,沈浩依法解决、毫不留情,群众信他敢碰硬、真为民。面对他这6年来带领党员群众为小岗干的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从修路、盖房到种植葡萄、引进项目,群众懂他是在一心为小岗百姓谋福祉。“他是为小岗累死的!”“现在,我们的路、新房、广场、幼儿园、敬老院„„都有了,可是沈浩没有了!”群众的感叹与念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真抓实干、造福一方的干部,给地方带来的变化有多大,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扎根基层,还要与群众同甘共苦。一个干部,不论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本质就是一名群众。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不与群众同甘共苦,这样的干部就会与群众产生距离隔阂。6年来,沈浩保持了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保持了吃苦耐劳的劳动人民本色,扑下身子与小岗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走到哪都能将就吃一点,即使遇到剩菜剩饭也不在乎,端起来就吃,从没把自己当外人,和我们农民一样”,群众这样感慨。他舍小家为大家,长年为小岗发展操劳奔波,也曾为不能陪老母而愧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小岗村像这样的老母亲太多了”,沈浩把小爱升华为大爱。
“小岗就是他人生的舞台。”沈浩牢牢扎根小岗,奉献了他的青春乃至生命,更谱就了他一生最动人的乐章。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他的务实作风和高尚品格,必将给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以信心和力量,激励他们在基层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书写人生最瑰丽的诗篇。
15795.html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三论向沈浩同志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01月09日
无论岁月怎样更迭,政治本色永远不变,方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在小岗村的6年时间里,沈浩始终与小岗村民同甘共苦,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懈奋斗。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时代风范,而且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政治本色。
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这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首要内涵。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就可能变色乃至变质。在深刻嬗变的当今时代,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永远不变,不仅体现在理想信念的坚定,还体现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来说,永葆政治本色就是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自觉实践这份坚定与忠诚。党把沈浩派到小岗村,沈浩就在小岗扎根,自觉忠实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带领小岗干部群众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点燃小岗人迈向富裕的激情与梦想。正是沈浩的这份坚定与忠诚,给小岗带来巨大变化,带来生机活力。广大共产党员有了这份坚定与忠诚,必定能够成就党的事业,完成崇高使命。
牢记根本宗旨、服务人民群众,这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本质所在。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归根到底要靠广大共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沈浩之所以会在大雨滂沱的夜晚赤脚踏着泥泞去转移危房中的群众,会把卧病的老人送到医院且自掏腰包,会在6年时间里干成一桩桩、一件件群众可心的实事,就是因为他把群众真正放在心上。小岗人数次用摁红手印的质朴方式请求沈浩留任乃至把骨灰留下长眠相伴,印证了一个同样质朴的道理:群众在干部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
提升思想境界、始终艰苦奋斗,这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人生在世,谁无父母妻儿?谁无切身利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就在于,面对取舍、争让与诱惑而坚持为大家、顾大局、存大义,展现的是超越常人的思想境界。为了小岗的发展,沈浩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舍小家为大家,化小爱为大爱,牺牲个人利益为群众利益,六年如一日地不辞辛劳、殚精竭虑却生活简朴,靠的就是高尚的境界,靠的就是奋斗的精神,靠的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沈浩所展现的政治本色,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又一个鲜活可信的形象。
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党性的具体体现,要永葆政治本色就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广大共产党员,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注重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把宗旨意识、党性原则、群众观念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强大力量,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时代风采,更好担当起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使命。
统筹城乡“金钥匙” 如何打开“放活”之门转自《半月谈》
2010年“一号文件”要求,用“统筹城乡的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这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实为当前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解决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金钥匙”对应着的是农业发展的新背景。当前,农业开放度不断提高,外资相继进入粮食、油料、果品等大宗农副产品生产、销售领域,大批城市工商企业下乡经营农业,中国农业正在迎接一个全新的“资本与小农对接”的时代,挑战中蕴含着机遇;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一方面,2亿农民工、农区的存款等要素进城,另一方面,城镇化、工业化占地,农业面临着“劳动力、资金、土地”三大要素净流出的窘境„„
新问题、新背景,催生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改革传统思维、转变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
新时期农村改革,“多予、少取、放活”是“六字真经”。“多予”,有了农业补贴、农村低保等公共福利政策;“少取”,已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对前两项已作出的制度安排,农民欢天喜地。下一步农村改革的突破寄望于“放活”,“放活”的源头活水则在“统筹城乡”。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放活”,要破除种种阻碍城市生产要素下乡、城乡优质资源嫁接的羁绊,实现市场机制和市场要素向农村延伸。“一号文件”要求“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资源要素既包括国家补贴、政府投入等财政资源,也包括市场资源、金融资源等。
实际上,农业商机无限,中国农业正由“温饱产业”向“挣钱产业”转化。但是,一些传统思维仍严重阻碍着资源要素下乡。比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农业新领域,按规定可以按比例兴建一些就餐、娱乐的建筑,可是这些只是“临时性建筑”,没有相应产权,那么流转期结束后,是归农民还是归业主?这些“临时性建筑”不能抵押贷款,谁来支持其上规模、上水平?问号背后是沉甸甸的现实,有的城乡接合部仅农家乐,一个乡镇就有二三十亿元的资产权属不能明确。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农民以宅基地、农房使用权等入股,与企业共同兴办现代农业?这扇大门始终没有打开,偶有试点,也步履维艰。还有,农民以承包地使用权入股,最大的政策风险在于可能因为经营失败,农民失去土地。一些试点的经验表明,可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机制规避市场风险,用农业保险对抗自然风险。问题在于要试点,要积极想办法,而不是单纯地“堵”。
农民、农村最大的资产就是土地和农房,盘活就会激发活力。类似的困境,根源在于还没有用城乡统筹的思维,把农业与工业当成同样的市场主体。
——“放活”,要破除“农民变市民”的各种制度性阻碍。“一号文件”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此举切中时弊。我国有2亿多农民工。推出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简单地为农民工“换户口”,而是根本上要实现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福利的一体化、平等化。否则,城市户口只是一张“画饼充饥”的白纸。近期,许多城市允许有职业的农民工举家进城,但实际效果并不像预想中的“一呼百应”,问题出在操作层面。
有专家说:“有岗位只叫农民工,有住房才是新市民。”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示范区,重庆九龙坡区的办法是“用农民的宅基地换城市住房,用农村的承包地换城市的社会保障”,并出台了12个配套文件,深受农民工欢迎。这与一些地方口号式的“农民进城”,效果大相径庭。
进城农民如何在城市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亟须城市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等用城乡统筹的思维平等地对待农民工。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农民工没有资格申请;想买房,在一些地方,也因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风险高”不能按揭贷款;农民工子弟入学,被迫交纳种种“赞助费”。经济不景气时,不少劳动输入地对农民工“一脚踢”。农民工看病,也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怪圈”:农民得了大病,希望回到医疗成本低的乡镇医院,可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指定的是城市医院;小病则希望就近在城市医院,可“新农合”报销指定的是乡镇医院。
农民进城变市民,是一场重塑城乡结构、平衡城乡利益的深刻变革,需要的不仅是热情和口号,更多的是观念更新、制度变革和操作切实可行,让统筹城乡的“金钥匙”真正打开农村改革“放活”之门。
16160.html统筹城乡“金钥匙” 如何打开“放活”之门转自《半月谈》
2010年“一号文件”要求,用“统筹城乡的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这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实为当前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解决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金钥匙”对应着的是农业发展的新背景。当前,农业开放度不断提高,外资相继进入粮食、油料、果品等大宗农副产品生产、销售领域,大批城市工商企业下乡经营农业,中国农业正在迎接一个全新的“资本与小农对接”的时代,挑战中蕴含着机遇;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一方面,2亿农民工、农区的存款等要素进城,另一方面,城镇化、工业化占地,农业面临着“劳动力、资金、土地”三大要素净流出的窘境„„
新问题、新背景,催生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改革传统思维、转变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
新时期农村改革,“多予、少取、放活”是“六字真经”。“多予”,有了农业补贴、农村低保等公共福利政策;“少取”,已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对前两项已作出的制度安排,农民欢天喜地。下一步农村改革的突破寄望于“放活”,“放活”的源头活水则在“统筹城乡”。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放活”,要破除种种阻碍城市生产要素下乡、城乡优质资源嫁接的羁绊,实现市场机制和市场要素向农村延伸。“一号文件”要求“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资源要素既包括国家补贴、政府投入等财政资源,也包括市场资源、金融资源等。
实际上,农业商机无限,中国农业正由“温饱产业”向“挣钱产业”转化。但是,一些传统思维仍严重阻碍着资源要素下乡。比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农业新领域,按规定可以按比例兴建一些就餐、娱乐的建筑,可是这些只是“临时性建筑”,没有相应产权,那么流转期结束后,是归农民还是归业主?这些“临时性建筑”不能抵押贷款,谁来支持其上规模、上水平?问号背后是沉甸甸的现实,有的城乡接合部仅农家乐,一个乡镇就有二三十亿元的资产权属不能明确。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农民以宅基地、农房使用权等入股,与企业共同兴办现代农业?这扇大门始终没有打开,偶有试点,也步履维艰。还有,农民以承包地使用权入股,最大的政策风险在于可能因为经营失败,农民失去土地。一些试点的经验表明,可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机制规避市场风险,用农业保险对抗自然风险。问题在于要试点,要积极想办法,而不是单纯地“堵”。
农民、农村最大的资产就是土地和农房,盘活就会激发活力。类似的困境,根源在于还没有用城乡统筹的思维,把农业与工业当成同样的市场主体。
——“放活”,要破除“农民变市民”的各种制度性阻碍。“一号文件”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此举切中时弊。我国有2亿多农民工。推出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简单地为农民工“换户口”,而是根本上要实现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福利的一体化、平等化。否则,城市户口只是一张“画饼充饥”的白纸。近期,许多城市允许有职业的农民工举家进城,但实际效果并不像预想中的“一呼百应”,问题出在操作层面。
有专家说:“有岗位只叫农民工,有住房才是新市民。”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示范区,重庆九龙坡区的办法是“用农民的宅基地换城市住房,用农村的承包地换城市的社会保障”,并出台了12个配套文件,深受农民工欢迎。这与一些地方口号式的“农民进城”,效果大相径庭。
进城农民如何在城市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亟须城市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等用城乡统筹的思维平等地对待农民工。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农民工没有资格申请;想买房,在一些地方,也因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风险高”不能按揭贷款;农民工子弟入学,被迫交纳种种“赞助费”。经济不景气时,不少劳动输入地对农民工“一脚踢”。农民工看病,也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怪圈”:农民得了大病,希望回到医疗成本低的乡镇医院,可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指定的是城市医院;小病则希望就近在城市医院,可“新农合”报销指定的是乡镇医院。
农民进城变市民,是一场重塑城乡结构、平衡城乡利益的深刻变革,需要的不仅是热情和口号,更多的是观念更新、制度变革和操作切实可行,让统筹城乡的“金钥匙”真正打开农村改革“放活”之门。
给农民工以城市人口身份转自《瞭望》
是否明确承认农民工的城市人口身份和城市人口属性,对于解决农民工问题具有关键意义
农民工的身份和属性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民工,究竟是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是工人,还是农民工人?事实证明,农民工的身份和属性问题不解决,就很难找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途径。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至今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住在城市市区、从事非农职业的人口,除了拥有城市户籍的人口外,还有大量没有城市户籍但已经居住在城市市区、从事非农职业的人口。在有的城市,例如深圳,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人口甚至只占该市全部居住人口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人口是居住在深圳但却没有深圳户籍的从事非农职业的人口。
我国正在走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化的目标,是城市人口达到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现在,按照国际标准衡量,包括1亿多农民工在内,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45%左右。世界各国城市化平均水平超过50%,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达到90%左右。许多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埃及、巴西、泰国等国的城市化水平也达到或超过了50%。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改革开放前就比较低,只有20%左右。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偏低。
1亿多农民工,也就是新增的城市人口,正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表现,也是我国城市化的一个成果。我们不能在对外宣布城市化水平的时候把1亿多农民工计算在内,在规划城市管理包括城市住房建设的时候又把1亿多农民工排除在外。我们要实现城市化,就必须承认1亿多农民工的城市人口属性和城市人口地位,就必须把1亿多农民工纳入城市人口管理,就必须为1亿多农民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首先是居住问题。并且,我们还必须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进步速度的加快,将会有更多数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居住、劳动和生活。这就是城市化,这就是现代化,这就是社会进步。
是否明确承认农民工的城市人口身份和城市人口属性,对于解决农民工问题具有关键意义。如果我们连农民工的城市人口身份和城市人口属性都不承认,就什么事也不会为他们做,总是把他们看作负担,看作“另类”。相反,如果我们承认农民工的城市人口身份和城市人口属性,城市政府就会把他们当作正常的城市人口看待,许多问题就可以想办法去解决。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有观点认为,农民工有退路,经济衰退了,政府不用管农民工,让农民工回乡种地就行了。其实,这种观点和做法是错误和有害的,这没有认识到农民工作为城市人口退回农村,是社会文明不能接受的历史倒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倒退。亿万农民工进入城市居住和劳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伟大成就,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一次伟大进步。给农民工以城市人口身份,将会更加有效地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
迎接一亿新生代农民工的到来【半月评论2010年第3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1980年、1990年后出生,现在外面打工的青年。他们占到全国1.5亿农民工的6成,大约有一亿人。对一号文件的这一新提法,社会给予了高度关注。
正如人们所议论的,拖着“拉杆箱”进城的他们和“扛着蛇皮袋”进城的父辈们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可工可农,可进城可返乡,而前者当中很多是“五谷”不识、从没下过田土的“农盲”,他们的人生目标是圆“城市梦”。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有人把这一群体描述为“三高一低”。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正如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等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15年”。以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为例,他们身处城市,城市却拒绝接纳,根在乡村,乡村已无法回归。在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很多方面没有被城市所充分容纳。他们,正是“社会结构滞后”的代表性群体。
当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国的舞台上走来,我们首要的姿态应是拥抱、欢呼。
他们,是中国产业发展可依赖的人才大军。一切资源之中,人的资源最宝贵。相比父辈而言,他们的文化水平大幅提高,见识大为丰富,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新生活方式的能力大大加强。事实上,他们大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服务业等的主要劳动力来源。当中国步入老龄化时代,他们将是中国发展最活跃的生产力群体。
他们,是中国城市化最有潜力的群体。今年的一号文件,侧重支持城乡统筹以及城镇化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可靠支柱与巨大潜力在农村的消费与农民的城镇化。这一亿人的父辈,或许半辈子在城里寻找生存发展的机会,但灵魂深处还是顽强维系着“叶落归根”、还乡定居的乡土情结。而梦想城市生活、积累一定资本的他们,无疑将是城镇化的热烈响应者。
但我们确实不能回避,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新课题。蓦然回首,他们来得如此快,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必须承认,政府与社会还缺乏足够的准备。迎接他们,须总结借鉴近30年对待农民工的经验与教训,政府的治理要创新,民间的力量要参与。
迎接他们,就不应使之成为被城市冷漠对待的一群。他们虽然摆脱了收容遣送等旧规定的束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也开始得以分享,然而在就业机会的获得、同工同酬、劳动维权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平等、被歧视的方面。他们虽然在城市里奋斗,但常常只能栖身工棚或棚户区,无法像城里人一样进入廉租房居住。如果说,他们的父辈给社会的压力主要是就业,那么他们面临的身份认同、性、婚姻、保障等问题,则远远超出了就业的范畴。
迎接他们,就要避免他们成为颓废消极的一群。南方一个大省3大监狱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农民工罪犯9成在26岁以下。他们当中有的已经完全看不出他们父辈们所具有的勤劳、坚忍、节俭与执著,在城里找工作挑肥拣瘦、嫌累怕苦,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或滞留城里游荡,或回乡后偷鸡摸狗,令留守村里的老农摇头叹息,令基层派出所头痛。他们当中部分人极易形成游民,成为社会秩序的潜在挑战者。
迎接他们,就要力争使他们在社会结构中成为可以向上流动的一群。人出生之初的不平等,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存在的普遍社会现实,但是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除了以健全的社会保障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还应该给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公平均等的机会。如果贫民能够通过努力成为富有者,文盲能够通过努力成为知识分子,新生代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弟能够通过奋斗,成为企业家、官员、教授——这样的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和谐稳定。
迎接他们,就要让他们成为能够发出自己声音的一群。尽管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尽管他们就居住在城里,但是在城市的舆论场里,他们如同隐士,社会很少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户籍在乡村,但是很多人没有回乡参加村委会主任“海选”,而在城里他们又往往难以参与政治选举与公共生活。他们应该尽可能被纳入到政治参与的进程中来,从而能够理性、大声地表达利益诉求。
当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走来,每一级政府、每一个公民须明白:没有这一群人的和谐,社会就难以和谐;没有这一群人的成长,中国就难以科学发展;没有这一群人的幸福,我们的国家就很难说使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增加;而从长远来看,没有这一群人的自由发展,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就难以具备。
16158.html七策发力“三农”薄弱点 2010年是复杂困难的一年来源:《瞭望》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2010年将是复杂困难的一年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指出,2009年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以及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三农”工作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
在应对仍在持续的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影响下,农业农村经济外部环境复杂,内部制约突出。在连续6年丰收的高起点上保持粮食继续增产难度加大,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挑战更加严峻。因此,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对整个国家意义重大。
五大薄弱环节待解
2009年粮食虽然丰收了,但是棉花糖料等工业原料作物产量有所下滑,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任务更加繁重,形势不容乐观。
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由于当前农村生产主要是大量家庭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个体小农经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随着目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家庭分散经营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挑战,个体小农经济在资源、信息各方面与农产品市场供求及价格波动严重不对称,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出现下降趋势。在这种形势下,部分农产品生产下滑、农业生产滑坡、农产品价格过度波动等问题随时可能发生。农产品进口和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也会冲击农业生产。
农产品卖难未得到有效解决。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随着农业科技包括良种、化肥、农机和其他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农产品过剩成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在包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均出现过,近些年来我国多种农产品卖难问题正是反映了这种经济规律在起作用。我国农业在90年代解决了吃饭问题后,在新世纪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过剩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势必发生“谷贱伤农”。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农民增产不增收,浪费农业资源。因此,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要确保农产品供应外,要加大对农业资源调控的科学性,重视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农村土地利用率低成为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大问题。目前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约1.5亿人,大部分是从中西部流出,集中在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中西部产粮大省如安徽、湖南、河南、四川等大批农民工长期举家外迁,房子、土地长期闲置在农村,导致出现空心村多、空闲地多、撂荒地多的现象,如在安徽部分县空心村比例超过30%,致使农村土地利用率低。与此同时,城市土地不足以承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扩张的需要,有些工厂因土地限制,甚至缩短生产线,限制生产能力。
农民工如何“市民化”。大批进城农民工在有了稳定工作后,往往举家迁入城市,这些农业人口的大部分希望继续留在当地打工,不愿意再回家乡务农。他们对经济发展、城市服务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但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差距大,待遇不公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大批农民工进城及流动的需要,如由于大部分农民工社保关系无法异地转续,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低至不足20%。在大批农民工成为产业大军的情况下,农民工社保关系异地转续层次亟待提高。
农村金融最脆弱。目前农民贷款难问题仍未解决,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业务和规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供需不平衡十分明显。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金支持渠道亟待从主要依靠财政直接补贴的方式向主要依靠农村农业金融贷款和金融服务转变。
强基础七策扶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对“三农”的支持,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为此,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力改善: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经营制度,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遵循和发扬合作社“自助、民主、平等、公平、团结”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社员拥有所有权、控制权和收益权的基本原则,实现利益相关者合理的利益划分。鼓励农户采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发挥“统”的优势,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并保证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应从我国国情、农情出发,根据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和认识水平,推广和普及合作理念。
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2008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45.8%,其中,机耕水平达到63%,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超过81%。2009年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3万个,新增近5000个。农业机械的应用,促进了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并使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全面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供给。大规模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把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组织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大规模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坚持节约用地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长远看,要打破城乡规划的二元分割,统一编制城乡建设规划,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不能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通过“农民集中居住、工业集中发展、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适应农业组织化和机械化发展,不得搞强迫命令,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国家财政支出、国债资金、土地出让收入等要向农业农村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新增种粮补贴要更多向有利于促进使用先进生产技术和优化品种、提高质量的方向集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乡村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农民工融入城镇的步伐。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要加大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涉农金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农村金融贷款担保、银行贷款贴息、农业保险补贴、降低涉农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减征涉农金融机构营业税等多重政策措施支持农业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对金融业务的需求。
16347.html以流通为突破口破解“三农”问题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如何破解“三农”问题?从发展农村商品流通谋求突破,是一个新的思路和选择。以农村商品流通为突破口破解“三农”问题,实质是以“市场机制”和“服务体系”为核心,建立健全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体系;目标是打通城乡市场,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农村商品流通为突破口破解“三农”问题,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首先,在当前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的情况下,市场控制权已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流通在引导消费、实现和提高产品价值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创新农产品流通机制,让农民分享流通增值,应成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着力点。其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重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流通问题。只有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形成上可平等对接龙头生产加工企业、下可有序对接分散农户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才能支撑农业生产基地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化、深加工农产品销售品牌化,从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再次,推进城镇化需要不断改善农村商品流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的过程是城市生活方式导入的过程。城市生活方式的本质在于服务社会化和生活便利化。要在农村实现服务社会化和生活便利化,就要构建完善的商业网点和消费服务体系,包括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市场流通日趋活跃,有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繁荣。在新的形势下,应把流通提升到破解“三农”问题战略突破口的高度,积极发展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围绕“一体两翼三突破”,解放和发展农村流通生产力。“一体”,是指明确农村市场的主体是农民的自发联合体。应通过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形成农民与其他涉农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与其他主体由被动从属关系转变为竞争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两翼”,是指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购销两个市场的协同与统一。农产品进城是工业品下乡的前提,农民只有通过完成农产品销售获得收入,才能购买工业品。应培育集约化的流通主体,推动形成农村综合市场,建立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双向流通体系,实现两个市场的统一,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工业品品质。“三突破”是指突破“就农言农”的思维方式,突破“零附加值”的流通方式,突破“散、乱、盲”的流通组织方式。“三突破”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思维方式,解决好“农”与“非农”的关系,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农产品加工供应链,形成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同时,通过组织化、集约化农村流通设施、零售网点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
实现“三个完善”,提升农村流通水平。首先,完善农产品流通产业体系。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和大型食品连锁超市的扶持力度。以市场为依托,组织农产品运销协会,大力发展农民物流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其次,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抓好“万村千乡”农家店和“双百工程”建设工作,尽快建设配套的城乡市场体系,尤其应重视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第三,完善农村流通服务支持体系。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整合信息资源,有效进行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满足流通企业资金需求。继续完善支持鲜活农产品运销的“绿色通道”。
16348.html推进土地流转 加快农村发展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于加快农村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流转主体混乱、流转过程自发无序、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认真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加强管理和服务,探索多种土地流转形式。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有序进行,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应创造条件、提供支持,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严格程序、做好服务,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强化土地产权管理基础作用,维护土地产权人利益。同时,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在不改变农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多种形式。
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土地合法流转。对土地制度改革,《决定》明确提出“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从我国立法实践来看,许多重大改革举措都是由群众首创开始,既而制定政策,经过试点与修正,最后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确保土地流而有序、转而不乱,就要适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当前,应将《决定》关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内容,通过立法的方式加以落实。同时,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保证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解除农民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决定》要求,“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是农民放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前提。农村社会保障能否有效推行,关键取决于有没有可靠而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采用个人、集体、政府三者分担的方式,解决农民的投保资金问题,扩大农民参保规模。同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有保障,最终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使符合条件的农民能够顺畅向城镇转移,是农村土地顺利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条件。应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将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纳入城镇居民进行管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取消农业户口试点,农村与城镇之间的户籍壁垒逐渐被打破。下一步,应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以居住地登记为主要形式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顺利流转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应认真落实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并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同时,积极为转移出来的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包括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镇吸纳农民就业的能力;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等等。
16349.html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新型农村金融制度中公教育申论名师团队
目前,农村信用社问题丛生,其原有的支农功能严重退化,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农民创业的死结。另一方面,农村社会闲散资金过剩,农村的增值收益剩余基本被各类金融机构抽走而流向城市。建立新型农村金融体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本土力量势在必行。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09年一号文件指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的本土力量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本土组织力量,即发展区域性资金互助组、资金合作社、小额信贷担保公司以及村镇银行等互助合作组织。
二是本土资本力量,即融通本地资金的需求与供给。
三是本土人才力量,即培育农村金融人才。
[特点]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自下而上生成。本土力量来自民间,扎根农村,目标就是为本土服务。
其二,充分利用熟人社会的道德约束力。农民千百年来聚族而居,特别重视血缘、人缘等人际关系,农民的借贷行为,有现代契约关系的规范。
其三,规模小。经营管理简便,易于初涉资本市场的农民进行操作。
积极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农村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是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改变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农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资金外流是农村金融存在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问题比较突出。从存贷总量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存多贷少,存贷比下降,存贷差不断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增量减少;从资金流向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城市的趋势明显,加剧了金融资源在城乡配置的失衡;从资产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财务状况令人担忧,农业贷款风险高,亏损严重,经营困难。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针对这种状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加快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构建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形成有效的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首先,建立信贷资金回流农村的激励机制,引导信贷资金向“三农”流动。在政策上,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当地吸收存款、在当地放款,并设定所吸收存款投入“三农”的比例。其次,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利用价格机制调节生产要素的供求,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第三,加强宏观调控,促进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人民银行可以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采取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措施调控资金流向,促使形成农村存款留在农村的机制。第四,找准农村金融机构与“三农”发展的利益共同点。建立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建立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保障体系。形成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资金风险补偿机制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巩固农村信贷资金回流的基础。一是完善担保体系。应加快成立由政府出资或支持的县域信用担保中心,发挥其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融中小企业担保与农业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以有效解决“三农”融资担保难问题,降低信贷支农风险。二是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也能够为农村信贷资金提供安全保障,从而促进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形成。目前,由于尚未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缺少财政政策扶持等多种原因,农业保险风险大,经营成本和赔付率高,回报率低,有的农业保险业务甚至持续亏损、日趋萎缩,导致涉农产业防灾避险能力十分低下。因此,有必要拓宽农业风险的分散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投保模式,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可以将发展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新的支农方式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同时,积极借鉴国际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管理技术,从财政补贴、定价原则、风险补偿和转移等多方面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保险的支持。
16479.html农民的理财需求谁来满足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农民理财需求应该引起重视 ●理财产品有助农民增加收入 ●保险理财帮助农民防范风险 ●金融机构需要创新产品服务
理财是近年来金融机构着力推动的一项新业务。目前市场上发售的理财产品,从风险高低的角度,可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从币种上划分,有人民币和外汇理财产品。通俗地讲,理财就是帮助你钱生钱,让你的收入高于在银行的存款。目前流行的口号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通过购买房产、基金、国债、保险或组合产品,使得家庭资产得以增值。
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利用其专业的队伍如理财师和组合的产品,积极开展理财业务,有专门的财富管理中心、理财中心,但目前他们主要是为富人服务,为城市居民服务。笔者在这里强调的是,金融机构要重视对农民的理财。
首先,农民群体中富裕的人也很多。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民虽然总体上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但是也有一部分农民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积累了数量可观的财富,这些人是新型农民,但是他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金融知识也比较欠缺,这些人需要银行主动帮助其进行理财。
其次,不是特别富裕的农民也需要理财服务。以种植业为主兼做副业的农民,由于中央对农民的各种补贴,比如粮食直补、机具补贴、种子补贴等,加上国家减免农业税,其收入有所增加,特别是季节型的闲置资金,如果要用好,购买银行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如7天、半个月、1个月等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既保本,收益又高于银行存款,农民可以增加收入。
第三,农民工有理财的必要。许多农民家庭的年轻一代绝大多数在城镇打工,如果他们有理财意识,购买一些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可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入。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农民工在外省吃俭用,所挣的钱过年都汇到家乡,要么存银行、要么盖房子或改造装修房子,如果换个思维,去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则可以使得收益最大化,获得一些资本利得或固定的债券收入。
最后,保险理财对于农民防范风险很有作用。许多银行代理保险产品,如果农民有保险意识,则可以购买一些名目繁多的保险产品中的一种。既可以提高对未来的保障,又可以获得收益,对农民的养老、医疗、不确定因素的防御等都有好处。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让农民积极投入到理财的行列中来,这方面金融机构大有可为。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说,要带着对农民的一份社会责任,积极开展金融知识、理财知识下乡活动,对农民开展理财知识培训,委托村级组织或通过农村远程视频系统,对农民进行培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农民接受和明白理财的基本内容,教材要简单明了且易操作。除了理财知识外,金融机构要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服务,让农民能买得到理财产品,金融机构要根据情况设计一些差别化的服务,确保农民能与城镇居民有公平的购买机会,如设立汽车流动服务站、便民服务点等。既要带着感情和责任,为农民提供信息,讲解理财产品的功能,又要帮助农民消除对理财产品模糊的认识和对风险的担心。银行员工也要纠正对理财产品的错误认识,如理财产品会减少储蓄存款,导致资金分流,存款任务完不成等。实际上理财产品能带动储蓄存款的增加,提高个人客户的忠诚度和个人客户的质量。金融机构还要做好理财产品的售后服务,使得农民能放心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
从农民角度来说,要解放思想,破除传统的观念,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有钱存银行、不相信别的金融资产的习惯思维,加强对经济金融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基金、国债、资产组合产品、保险等新的金融产品的了解。在理财产品的品种上重点选择保本型的产品。另外,要主动去银行咨询,银行是面对所有客户的金融机构,农民也是银行关注和服务的群体。银行则要改变服务态度,积极主动热情地介绍和回答农民的疑问,农民与金融机构加强沟通,农民理财一定能向前迈进一大步。
16480.html发展农村金融 服务现代农业来源:《经济日报》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农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服务,也是做好“三农”工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继续巩固和发展农村农业发展的好形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农村金融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大幅改善,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包括保险、证券、担保机构在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点深入农村,在相当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存款、贷款、汇款和保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然而,从目前广大农村金融现状看,我国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仍然较低,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及研发的力度在银行业处于较低水平。又如,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仍然较弱,服务功能比较单一,除传统的存贷款、汇兑结算业务外,金融新业务、新产品少,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市场化、信息化、多样化的发展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农户贷款难”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再如,农业保险尚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保险技术复杂,赔付率高,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因考虑其经济效益目标不愿涉足,已有的一些县级商业性保险机构也不愿从事农业保险业务。还有,农村民间借贷活跃。不可否认,农村民间借贷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促进农村个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容易引发债务纠纷、借贷利率较高的负面作用非常明显。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努力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切实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发挥农村金融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一要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要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发适合农村金融的服务产品,健全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探索发展符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金融工具,提高农村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散农业信贷风险。要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通过市场分析,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市场。
应认真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发展状况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培养、引进,努力夯实农村金融的人才支撑。二要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要进一步探索解决农村融资担保难问题,积极推进县域、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县域金融生态的改善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要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信用村镇、信用企业和信用农户活动,金融机构可对守信村镇、企业和农户给予适当政策优惠和信贷倾斜。要建立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依法保护金融债权。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提高借贷双方信息对称性,防范信用风险。要普及信用知识,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农民信用意识,营造有利于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良好信用环境。要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为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其次,发挥农村金融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还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合理确定金融支持方向和重点,着力进行业务创新,拿出具体措施,加快完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担保形式,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积极开展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不断满足新型农民日益丰富的金融需求。要创新思路,改善支农服务,顺应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信贷投向上,重点从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从支持传统农民向支持现代农民转变,从支持传统农村向支持新农村转变。要创新举措,采取灵活的信贷经营方式,灵活确定“三农”贷款的对象、额度和期限,尽量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客户的贷款需求。要紧紧围绕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创新等信贷投放重点领域,把握好着力点,充分发挥金融的职能作用,积极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多元化融资便利,为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提供适合的贷款支持,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要加大对优势产区发展糖料、马铃薯、天然橡胶等作物的金融支持,积极促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要扶持粮食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推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质量检测,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担保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
第二篇:中公教育申论
审题方法
1、判断题型(概述或原因、或对策等)
2、对象(哪方面,如:焦点)、3、材料范围
4、格式要求
5、字数要求(不超过300字(270—300字)不少于300字(300—330字)1000—1200字(1000—1200字)))
阅读方法
1、数据(看数据前后的观点)
2、案例(主体、处境、做法、结果、推论)
3、观点(主体、对象、观点、原因、推论)
讲话
1、领导干部
2、学者
3、社会名流
4、群众
理论材料
1、政府文件
2、法律条文
3、理论著作
加工要点
1、紧扣题目要求
2、要点间逻辑关系
(合并或是有限的扩充)
演绎式加工(由简到繁,一句话扩充成一段话,在提出对策、综合分析、申发论述中用)归纳概括
1、并列加工法(在概括主要问题的时候用,核心问题+具体表现)
2、递进式加工法
(1)常规性主要内容(问题+影响+原因+对策)
(2)分析或概括原因(思想层面、监管层面、制度层面、利益层面)
3、转折加工法
归纳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争议性材料)(问题+一方面观点+另一方面观点)
概述题题目识别(简述、概述、概括、述要、整理、情况反映、报告、摘要)要求(全面、准确(不扩大主体的范围)、客观、简洁)忠于给定材料、忠于题目要求
书写要点:首句要重要、要点要鲜明
对策
1、角度要求
2、内容要求(针对性、可行性*(伦理、政治(不越权、不反动)、经济、技术可行))
3、可操作性(具体可行(主体、客体、手段、内容、目的))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原因、问题、教育、经验、材料中已有(观点)、紧扣材料自创
加强行政管理、相关部门、系列措施。
1、培训手段(如:加强培训)(P30—P34)
2、行政手段(如:规范驾驶行为)(1)出台内部规定(2)提出明确要求
(3)一般情况下还有奖惩措施
禁用相关部门、系列措施、出台相关政策等词。
1、经济手段(如:加大基建投入。主体:财政部门)(1)财政:财政补贴(2)税收:减免税收(3)金融:优惠政策(4)价格:维持稳定
2、监督手段
(1)权力监督(监督者:党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上级监督下级))(2)社会监督(监督者:人民监督(举报、检举、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舆论监督(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监督、网络监督(手段:曝光)),经济监督(审计、价格))
3、立法手段(人大立法)
书写要点(铺垫+序号+大的方面(最重要)+具体做法)
铺垫的写法:
1、针对….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2、针对…..问题,作为。。部门,本着。。的原则/思路/方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具体哪种视字数而定。序号: 第一。第二。第三。一是。。二是。。三是。。首先。其次。再次。(要点不要超过四个,不然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调整逻辑顺序(潜入深:思想放前面,制度、法律放后面,剩下的放中间); 丰富对策内容;
完善要点表述(表述尽量对仗,如: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安检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法律体系)。
对策有效性分析
1、首先找出要解决的问题,确保针对性
2、按照可行性要求进行检查 第一段,指出错误:上述对策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针对性不强。。。二是可行性不强。。三是节约用粮观点不全面。。。
第二段,修改如下: 对策答复(解惑题)(P110)
1、找出答复对象(C主编的观点:原生态、发达国家停建)——确保针对性。
2、明确政府态度(支持开发)——确保可行性。
3、提炼相关要点(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美国有合理开发的先进经验,G所长的观点(怒江实际情况),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内容充实。
4、进行规范表述——文面规范。修改对策答复(P111)
1、致富问题(经济问题):率先保障库区和移民就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实行生态资源入股。加大补偿力度,提高补偿标准。
2、污水问题、泥沙堆积问题(环境问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3、未考虑少数名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个材料没有,要引申发挥):针对有群众对水电开发可能影响名族独特的生活方式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实行整体搬迁。
4、原生态:
5、发达国家未建:
综合分析
5、代替材料观点
6、本质:归纳概括,与概括题的区别:逻辑以递进式为主,需要少量的引申发挥,且观点要正确。
1、题型判断:要求里面出现观点鲜明,分析得当等词。
2、分析对象:如G所长。
3、选择要点:
(1)按照相关程度选择:概括(凡是与题目相关的要点全部概况出来)(2)放在材料大背景下理解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P141)。
原因性综合分析题(从观点、管理、制度、利益等方面分析)。注意是否有特殊格式要求。
概念综合分析题(注意提炼关键字,注意标志性词汇,如:所谓、本质上是指)(P39关键字:建设用地、用地紧张、供给不能满足需求)、(P139关键字:鱼虾等水资源灭绝,赤潮等灾难频发,影响人民生产生活,自净能力有限)。
启示分析题
作比较找不同(不同即启示)(P41)。
启示:
一、在水电开发过程中,注重帮助当地群众发家致富,防止由于水电开发造成移民收入不仅没增长,反而更贫困。
二、率先保障移民和库区群众的就业。
三、水电开发过程中,体制改革,借鉴西方国家的成果经验,适当吸引私人投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水电开发要注重植树造林,做到先规划后开发,水电开发环保先行。
五、专门成立的机构,全权负责水电开发过程中的一切事宜,防止出现责任不明确,而且处理后水电开发中老百姓的上访问题。
解析分析题(G所长)
1、直接点名本质含义(G所长的话的本质含义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反对照搬外国经验)
2、紧扣原话解释含义(怒江水电是否开发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怒江地区的实际情况)
3、回到材料深入阐述(怒江地区资源有限,缺乏支柱产业,人民生活困难,当务之急是要开发利用水电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帮助当地人民摆脱困难)
4、做出最后权威结论(因此G所长的观点是进行水电开发。)
评论分析题(如:粮价上涨。。)
1、概括评论对象(针对目前的粮食问题,有人认为提高粮价是关键。)
2、进行辨证分析(此观点一方面有其合理的一面,提高粮价确实是部分农民的意愿,而且提高粮价比发补贴更受农民欢迎,同时给低收入人群发放补贴能抵消部分粮价提高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此观点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贸然涨价破坏经济规律,粮价上涨给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大而且可能影响政局,而且粮食作为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
3、做出最后结论(因此,我们更应该维持粮价稳定)
4、提出更好对策(依靠政策,保护承保经营权,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依靠科技,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判断分析题(对策的变形题)(倒扣分制)AD错误。
申发论述题
1、体裁要求:
以议论文为主,公文写作为辅(行政公文13种,函、通知一般不考,通告可能考,千万别加名言警句)。
2、语言要求:
(1)规范(书面语+机关常用语)
(2)生动(名言警句、适当用些修辞手法(对仗,排比))(3)结构要求
1)文章结构要完整(实在写不完了,写:总之,一定要解决问题!2)匀称(主体部分要突出,开头结尾要精练)结构一
第一段:开头(150字)第二段:分论点1(220字)第三段:分论点2(220字)第四段:分论点3(220字)第五段:结尾(150字)结构二
第一段:开头(150字)
第二段:综合分析(300字)第三段:对策分论点1(200字)第四段:对策分论点2(200字)第五段:对策分论点3(200字)第六段:结尾(150字)结构三
第一段:开头(150字)第二段:分论点1(220字)第三段:分论点2(220字)第四段:分论点3(220字)第五段:对策结尾(150字)
议论文只能有一个论点 论点要求:
1、正确:不反动、不落后(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此题早已过时)、不跑题
2、明确:总论点出现在标题中,出现在开头(最好是第一段),分论点应该出现在段首句。
3、新颖:
4、深刻:角度选择(角度越小越深刻)
慎用哪些名言警句:
1、慎用活人的话(江胡温除外),2、慎用洋人的话(翻译成汉语非常直白,没有什么文采),3、国内刚刚仙逝不久的人的话(钱学森、邓小平除外)。
论证方法
1、理论方法(推荐指数六颗星)(参考人民日报评论文章)
2、引证法(推荐指数五颗星)引用名言警句,引用语言故事(短小、合适)(参考南方周报)
应用名言警句的作用:增加说服力、增添文采 运用哪些名言警句(治国平天下):
1、中国古人的话(尤其是孔子),孔子云(为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再比如,李商隐云(政绩):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王充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韩非子: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毛(文化与经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与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作用于社会与经济)、邓(关于制度,制度具有长远性,前举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作用)、江(登黄山七言绝句,且持梦里书奇景,日破万里红。关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胡(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温(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关于公平正义的,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3、例证法
4、归谬法(反证法)(假设(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推理(使得本来严重的贫富分化更严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的发展,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符),再归谬(因此,在当前形式下,收入分配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在保障效率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公平))
5、喻证法(如,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器)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论据 充实:
引经:从材料中找论据 据点:经典案例
第三篇:申论热点解析
申论素材公考必用
一、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11月5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进博会开幕式演讲,习近平这些金句掷地有声!
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其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
2、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3、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4、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5、我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6、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中国将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7、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8、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各国都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营商环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总是粉饰自己、指责他人,不能像手电筒那样只照他人、不照自己。
9、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那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10、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气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人民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中国就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二、关于改革开放的十大金句
1、将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8年1月1日,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
2、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3、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深刻影响世界
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决心不能动摇、勇气不能减弱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决心不能动摇、勇气不能减弱。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7、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
继续推进改革,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
——2018年7月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8、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闭的孤岛没有前途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中国坚持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之路,坚定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闭的孤岛没有前途!
——2018年9月3日,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9、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不会变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坚持开放的目标不会变,扩大开放的决心不会变。
——2018年9月3日,习近平出席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0、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抓落实
改革进行到今天,抓改革、抓落实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抓落实,加强领导,科学统筹,狠抓落实,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2018年9月2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三、关于扶贫的金句
1、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
——《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30日)
2、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习近平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11月26日)
3、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4、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在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2月13日)
5、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2015年10月l6日)
6、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7日)
7、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
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要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7日)
8、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抓工作,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科学态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攻坚战就要用攻坚战的办法打,关键在准、实两个字。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20日)
9、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基层干部在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分配扶贫资金、推动扶贫项目落实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20日)
10、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2018新年贺词》(2017年12月31日)
11、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时效。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根上。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2日)
12、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要关心爱护基层一线扶贫干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激励他们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工作。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2日)
四、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讲话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
一、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动摇。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要听、不要信!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二、正确认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二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结果。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结果。要认识到,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民营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更大发展。
三、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第一,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第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第三,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第四,完善政策执行方式。第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第六,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关于一带一路
“中国方案”
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
“怀柔远人、和谐万邦”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
“不以意识形态划界”
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圏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
“可视性成果”
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推动这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大写意”“工笔画”
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瑾细腻的“工笔画”。
“雪中送炭”
注意实施雪中送炭、急对方之所急、能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
“形象大使”
要规范企业投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经营,注意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形象大使。
六、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无论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还是实现过上美好生活的人生梦想,都离不开劳动和奋斗,需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新担当承载新时代,以新作为闪耀新征程。(申论一点通评析:开头的起调就很有气势,给人一种引吭高歌之感。可以说,在这个开头的映衬下,如果有一个扎实有力的论证主题,本文的段位绝不低下。这种开头写法要慎用,对论证要求较高,如果论证不够有力,就有虎头蛇尾之嫌。)
敬业奉献,矢志奋斗。黄大年被誉为“拼命黄郎”,回国7年间,他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带领着400多名科学家艰苦打拼,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筑梦新时代,我们就应学习黄大年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让敬业奉献成为价值追求,也让崇德向善蔚为社会风尚。
脚踏实地,做出成绩。“开山岛虽小,但它却是我们祖国的一个东门,我必须天天早上让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这也告诉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立足岗位,做好应做的事,尽好应尽的责任,一步一个脚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平凡的事情也能够做出成绩,平凡的岗位也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扎根群众,无怨无悔。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深情爱戴。身为党员干部,就要像李保国那样,让自己永远扎根在群众中间,把为群众服务、为群众造福当成最大的幸福,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赤诚,书写绿叶对根的情意,在爱国奉献中把平凡做出伟大。(申论一点通评析:三个论证段,三个角度,三个人物,文字层面写内容,文字背后的含义是对分论点的解读。这种写法和素材的选择不仅论证了分论点,支撑住了文章的总论点,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强烈关注,展现了作者的政治敏锐性。)
家国两相依,有国才有家。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生活条件如何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应时刻怀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四篇:申论热点解析:红色基因教育
申论热点解析:红色基因教育
[权威论述]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
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习近平[深刻内涵]
基因,是生命生生不息的遗传物质,承载着生命的遗传信息;而红色基因是承载着革命先烈、共产党人优秀精神内涵的纽带,是传承共产党人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
红色基因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就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就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归结为一点,就是伟大的抗战精神。
首先,红色基因的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倘若没有理想信念,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倘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丧失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就会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正是基于对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才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
其次,红色基因的教育是艰苦奋斗的教育。井冈山所处的湘赣边界,因地处边陲,在经济上基本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井冈山的物质生活如此艰苦,可红军战士没有怨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那首脍炙人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的红军歌谣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红色基因的教育是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教育。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期,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实践中,以勇闯新路的大无畏气概,经过艰难的摸索和创新,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正确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能够开辟,能够成功,是建立在中国共
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井冈山革命道路的选择,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是我们党勇闯新路的第一次重大的历史性的行动,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源。
最后,红色基因的教育是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教育。在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红军干部,发动广大群众,实行土地革命;除从根本利益上解决土地问题外,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坚定地依靠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因而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为战胜敌人一次又一次“会剿”、渡过一次又一次难关,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红色基因的重要性]
党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党从井冈山时期开始培育和传承一系列优良的红色基因: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创新、调查研究、艰苦奋斗等等。这些特质让我们的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脱颖而出,站到了历史的潮头。正是因为始终保持这些红色基因并不断赋予其时代新内涵,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凝聚民心群力,找到正确道路,不断取得新胜利。
党的红色基因是传承理想信念的“接力棒”。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决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完成的,需要无数代人共同努力,代代相传。井冈山斗争培育的红色基因就如同“接力棒”,每一代人都跑好自己的“这一棒”,党的奋斗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党的红色基因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助推器”。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井冈山时期开始孕育的党的红色基因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应新的历史时代的要求,红色基因在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要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不过,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也决定了必然有其不变的核心内涵。例如,没有党和人民的团结一致、甘苦与共的红色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无法在艰难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不断取得新胜利;没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红色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性事业就不可能取得突破和成功。这些不变的内涵仍将成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助推器”。
[参考对策]
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教育:
第一,广大党员干部要接受红色教育,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显得尤为必要。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可以学习历史知识,通读中国共产党历史;可以到实地去学习探访;可以认真学习总书记在有关学习会议以及调研考察活动中的重要讲话精神……只要是有利于培养网友的红色基因意识,帮助6.8亿网友树立正确价值观、历史观的学习,都要进行坚持。
第二,弘扬和创新,是弘扬红色文化基因的关键要义。正如总书记所言:“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我们所要弘扬和创造的红色文化作品,是新时代下符合地域特色、接地气的文化品牌,是要彰显价值信仰崇高之美的良品,是要激发正道直行能量之美的佳品,是要体现创新创造精神之美的新品,是要展现宽阔文化视野之美的精品。只有从源远流长的地域传统文化和激励人心的红色革命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才能尽情展现独具革命艺术魅力的文艺佳作。
第三,认同和自觉,是弘扬红色文化基因的根本要义。我们不仅要为拥有丰厚的红色资源而自豪,更要自觉肩负起传承红色文化的重任,并努力把创作优秀作品当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只有抱有担负起历史使命的志向,才能潜心定力耕耘创作,才能扎根基层汲取正能量,以真实、真意、真情的艺术表现力展现红色文化底蕴,展现出人民不屈不挠的红色革命篇章。也只有认同和自觉,才能夯筑起弘扬红色文化的群众基础,才能在此之上创造出符合革命人民特质的红色文艺精品。
来源:中公教育
第五篇:公考申论热点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公考申论热点:巨额招待身陷行贿利益链
华图教育 王智民
背景:2013年10月21日,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就中国铁建8.37亿元业务招待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时表示,中央纪委领导同志对这个事情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核查,对存在问题要严肃处理,并要求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和中国铁建纪委书记齐晓飞在核查报告上签字背书报结果。
强卫东介绍,“签字背书”是王岐山同志提出的要求,是由监管责任人在核查报告上签名后上报,以利监督和责任的担当。这一做法是推动责任主体认真履职、敢于担当、落实责任的创新形式和有效举措。说白了,就是干工作别糊弄。出了问题,还有倒查机制,还要被追究。王岐山同志多次强调,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签字背书”就意味着承诺和责任,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据强卫东介绍,这次国资委纪委检查发现,中国铁建业务招待费支出总体上符合规定,但确实存在发票开具不规范、报销程序不严格、会计科目使用不当等一些问题。国资委纪委查处了少数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均进行了处理和问责,通报批评57人,党纪政纪处分8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并对有关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同时,按照王岐山同志要求,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和此次检查涉及到的中国铁建各级主管领导、纪委书记均签字背书报结果,强化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确保检查不走过场。
强卫东表示,这次检查的实践证明,“签字背书”实现了压力逐级传递、责任层层落实,促进了责任担当、监督到位。中央企业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要认真推广运用“签字背书”这个新方法,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健全责任机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相关评论:
央企上市公司动辄亿元的“招待费”引发各方关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中国铁建等公司“业务招待费”逾亿元确有其事,其中中国铁建年报中“业务招待费”一项达8.37亿元居于全部上市公司首位。据央广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中国铁建监事会主席、纪委书记齐晓飞不认为巨额招待费存在问题。
新华社记者翟永冠:
上市公司年报显示,中国铁建2012年业务招待费为8.37亿元,居全部上市公司首位。面对舆论质疑,中国铁建有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于营业收入,公司“业务招待费”低于相关规定,但绝对数额确实偏高。
一方面是“数额确实偏高”,一方面是“低于相关规定”,如此说来,中国铁建并未违反纪律规
/ 3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定,而是“有关规定”的合理性存在问题。
据了解,“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对外联络、公关交往、来宾接待等。如果中国铁建的业务招待费是生产经营中必须的费用支出,那么公众可以理解。问题在于,实际操作中企业宴请、赠礼等开支,都可以被算作招待费,这就使违法违规行为有了可乘之机。
模拟题:
针对中铁建巨额招待费问题,中国铁建纪委书记表示,巨额招待费不存在问题。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核查,对存在问题要严肃处理,并要求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和中国铁建纪委书记齐晓飞在核查报告上签字背书报结果。对“签字背书”这一做法你如何看?
解析:
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自2010年,中央部委开始公布各自的三公经费预决算。最近,中国铁建公布2012年业务招待费为8.37亿元,居上市公司首位,一时间舆论哗然。
民众热议的背后有深刻的背景和原因:
1、中央三令五申,控制三公支出,建设节约型政府,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此背景下,中铁建8.37亿的业务招待费有阳奉阴违之嫌;
2、目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民众,特别是广大低收入阶层对贪污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对奢侈浪费意见很大。中铁建此举无疑给民众情绪找到了一个发泄的通道,再加上网络传播的特点,此事一发不可收拾;
3、中铁建公布的数据不甚明了,民众看不明白,也给了好事者主观臆测的机会;
4、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政府在制度建设上的缺陷,对三公经费的定义和适用范围,缺乏明确的定义和限制,造成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过大,甚至有浑水摸鱼之嫌。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建议有:
首先,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明确三公定义和具体所指,便于记帐过程中严格遵守,杜绝疑义的产生。
其次,加大审计和监督力度,全力推行王岐山书记的“签字背书”指示,明确责任主体,对纪检人员的责权进行有效统一,杜绝事后扯皮等现象的发生。
第三,倡导节俭的理念,强力推进节约型政府的建设。以节省三公经费为目标,制定相应的绩
/ 3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效考核标准,奖优罚劣,用各种手段调动各级政府厉行节约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总之,推动三公支出公开,目的是将各项行政事务开支暴露在阳光下,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让政府的行为得到最大程度的克制,从而实现节约型政府的建设目标。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