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沙区石基小学阅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小编推荐]
石基小学阅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这是古人对读书的感悟。一本好书,就是一个震撼人心的音符,一束驱散黑暗的火花,或让人警醒,或让人欢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石基小学“振兴阅读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倡导师生阅读、提升文化素养、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徜徉书香
沐浴人生”为主题,以“行动起来、开卷有益”提高阅读兴趣为突破口,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广大学生读书热情,营造书香氛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二.活动目的
1.学生以“快乐阅读”为载体,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2.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促进学校内涵式、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
三、活动主题
徜徉书香
沐浴人生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读书硬件建设
1、创设阅读环境,提供适应学生阅读要求的物质条件。积极充实学生读物,保证学校图书室的图书总数要达到生均10本,并尽量多购买所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徜徉校园中,随处可见陶行知先生的语录、论语经典名句,让学生从这些励志名言中,得到心灵上启迪。
2、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建立了红领巾广播站,实行班级值周的形式,组织全体学生积极投稿,介绍自己读过哪些书,以及这些书的读后的感受,让生与生之间进行交流。
3、继续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各班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图书角,并配有图书管理员,方便学生的借阅,实现班级图书大家共享。
(二)、师生共沐书香
学校重视和培养教师的阅读兴趣,师生共读,老师和学生共同读一本书,同写一篇读后感,共同交流心得体会。这样,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以便给予孩子科学的指导,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让书香弥漫家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习惯会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每天坚持读报刊、杂志及各类书籍,看新闻、听广播,了解信息,扩大知识面,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五、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9月-10月)
结合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一次读书活动经验交流,制定新学期读书活
动方案,出一期快乐读书主体板报;整理师生诵读篇目,达到人手一册。
(二)实施阶段(11月-12月)
1、落实“三读”
一是多读。坚持每天在学校读书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每天早上或大课间用十分钟时间读古诗、词;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背诵诗文、名言;下午放学站队时班级吟诵,让学生出口成诵;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体诵读一篇诗文。
二是精读。精研、细读好诗歌、好文章。
三是品读。组织读书朗诵活动,品味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感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
2、做好三个建设
一是建设好宣传阵地。在班级和校宣传栏分别开辟“读书之星评比”栏目,定时刊出读书手抄报、心得、图片,整理读书演讲稿等。
二是建设好学校图书室。学校添置各类图书,向每位学生开放图书室。三是建设好班级图书角。整理登记班级图书,生均至少达到3本,有专人负责管理,随时借阅,认真填写借阅记录;学生建立读书笔记。班主任和语文任课教师每周检查一次阅读情况,学校每月组织一次评比。
3、组织各类展示
一是创作展示。指导学生用彩笔为诗文配画,创作诗文书法作品;各班级创作诗文剧、手抄报、诗文园地、黑板报;学校创办好宣传栏等。
二是快乐读书展示。采用个人朗诵、集体读等形式开展配乐朗诵、对诗、唱诗、表演活动;组织元旦诗歌朗诵会;举办师生快乐读书比赛或展演,组织
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评选等。三是进行集中诵读。
四是制作读书展版。以学校或年级为单位将读书活动中的活动剪影、学生收获、教师感言、读书小明星事迹介绍等,通过照片、文章、书画、视频制作等形式展示。
(三)总结评比阶段(元月)
1、学样对班级读书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评比,评选读书之星、书香班级。
2、组织本校班级进行读书经验交流观摩活动。
3、全校进行综合评比,表彰快乐读书班级、快乐读书之星,并进行集中展示。(集中展示时邀请上级领导参加。)
(四)、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年熟读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年熟读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中华古诗文诵读的数量要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规定数量为最底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分年级规定阅读总量,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开展“大阅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六、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黄志华
副组长:郭杏冰
王杏英 成员:全体语文老师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快乐读书,给学生以展示
自我的舞台,让书成为全校师生的朋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让每一位学生都想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与大师对话,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的视野。
南沙区石基小学 2015年7月1日
第二篇:南沙区大简小学“质量月”征文
南沙区大简小学“质量月“征文:
校园安全人人有责之管见
南沙区大简小学五年(1)班王宇楹
我们小学生由于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往往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事故伤害。近年来,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小学生受到交通、溺水、人身侵害等事故伤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我们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第一:在每一个新学期开始,学校要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安全意识不强。自己的物品随意放,等到东西不见了才着急找老师。课间活动不讲文明,一活动起来就不管身边的人和物,等到弄疼弄伤了,急着找老师等现象经常发生。学校应该把加强安全教育、预防地震、进行疏散演练等列入工作计划,真抓实练。让孩子在新学期伊始就有这种意识,懂得:除了为正义不得已而献身外,任何时候都必须珍爱生命!
第二:通过营造氛围感染
学校通过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出专题安全黑板报、等方式,使孩子从多方面了解掌握安全知识,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重视安全的意识。第三:通过创设情境、利用生活中的小事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一遇到问题就去找老师,找家长,这是哈子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表现。针对这一点,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倡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通过老师教,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包扎方法。比如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削铅笔不小心弄破了手,她哭着跑去找班主任,班主任就这件事教育全班学生遇到类似情况自己应首先进行怎样的处理。又如去年冬天,个别调皮的学生在班里烧纸取暖,搞得教室里烟雾很浓,班主任就利用这个情境对学生进行了着火自救演练。同时告诉学生,遭遇意处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万不得已,也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这对学生沉着应对突发事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很有成效。
第四:通过安全告知制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班主任的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如上下学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注意事项;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内容都应在活动之前告知学生。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施工场所或临时搭建的设施等安全隐患等都应及时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如学生生病、学生请假离校或缺课、学生间发生纠纷或矛盾、学生的不良习气以及学生发生伤害或意外事故等,都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家长告知。
第五: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孩子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
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导之以行,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第六: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但千万不要忽视了那少部分的课余时间,因为我们很多安全事故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内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就疏忽了这一点,,认为学生该休息,我们也该休息,此时学生失控,最易出乱。因此,我们要善于空档的管理,细致入微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
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才能构建和谐学校、和谐社会。
第三篇:XX区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3)
XX区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是实现居民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基础保障,是深化医改、实现“强基层”目标的核心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XX区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主要目标
通过5年时间努力,基本达到全区城乡每万服务人口配备35名基层卫生人员的发展目标,基层医务人员数量每年上升5%左右,基层卫生岗位吸引力明显提升,城乡基层卫生人才分布趋于合理,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加快建立起与城乡居民较为稳固的契约服务关系。每年为基层招聘30-50名卫生人才,到2023年,累计为基层招聘卫生人才100名左右;力争每年新增培养全科医生2名以上;配合上级医院下基层多机构执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遴选的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占基层卫技人员的比例达10%,其中省级基层卫生骨干人才人数达17名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招聘引进基层卫生人才
1.推行“县管乡用”制度。统筹调度本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编制数额,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补充,其人事关系集中由区卫生健康局或受其委托的机构负责管理。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每两年动态调整一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编制数难以满足业务需要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保障工作开展。各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统筹安排用编进人计划,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原则上有编即补,空余编制主要用于招聘引进急需紧缺专业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鼓励调剂部分事业编制,定向招聘在村卫生室工作满六年的执业(助理)医师。公立医疗机构备案管理人员按照与编内人员同工同酬的原则确定工资待遇,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参照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水平建立年金制度。(区委编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负责)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结合全区实际,研究制定基层卫生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对于引进的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可以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并协助解决其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问题。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柔性引进高层次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规定给予适当报酬。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引进上级医院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健全退休人员返聘制度,支持身体健康的退休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服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负责)
3.实施统一招聘。按核定统一招聘需求,积极参加省组织面向全国的基层卫生人才招聘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吸引更多优秀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以高校毕业生为招聘重点,组织基层卫生单位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鼓励探索实施学费代偿办法,招聘全日制医学专业毕业生。(区卫生健康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负责)
4.优化招聘程序。落实全省基层卫生人员公开招考统一笔试制度,配合探索全省统一笔试成绩在当内全市有效。在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人员中,可不再另行组织笔试,直接根据全省统一笔试成绩确定参加面试人数。在保证卫生执业准入要求的前提下,放宽报名条件,可不设开考比例;招聘全科、妇产、儿科、公卫、康复、麻醉、精神、影像等紧缺专业的,可以简化招聘程序,不经笔试,采取面试、现场考核等方式直接考察,确定体检人选。建立引进人才绿色通道,依托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做好岗位需求信息发布、政策导航等服务工作。(区卫生健康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负责)
(二)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5.加强毕业后教育培养。探索符合基层实施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将当年新录用进入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岗位的本科毕业生全部纳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生纳入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临床医生参加全科专业转岗培训。加大对全科医生等基层骨干医师的急救、麻醉和公卫等知识培训。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孟河医派百人传承培养工程培养计划。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医师培训后增加注册1—2个紧缺专业执业范围。(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区行政审批局负责)
6.加强岗位知识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岗位知识技能培训制度,通过基层医生务实进修、乡村医生适宜技术培训,高等院校集中培训、驻点跟班学习、境外研修和远程医学教育等方式,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岗位胜任力培训。对基层在岗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轮训。建设1个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财政积极支持实训基地的创建工作。组织基层全科医生的轮训工作,注册为全科医学的基层医务人员副高岗位聘任前应在临床教学基地全科医学进行过3个月的轮训。在岗全科医生参加培训费用由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助。积极鼓励基层全科医生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负责)
(三)推动优秀卫生人才下沉共享
7.推动医联体内人才共建共享。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和区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形成卫生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积极引导龙头医院医师到医联体内其他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充分发挥全区省、市级特色科室优势,利用基层特色科室市级孵化中心,推进心脑血管、呼吸、中医、儿科等的专科联盟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重点提升基层人员相关疾病救治能力。(区卫生健康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8.推动精准对口协作帮扶。配合做好城市医生在晋升副高职称前必须到基层服务的制度规定。探索建立市级以上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每年定期服务基层的制度。大力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发展,推动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医联体。进一步完善远程会诊、影像、检验、心电、病理、消毒供应等中心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二、三级医院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区卫生健康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9.推动医师执业管理模式创新。全面实施医师区域注册,在确定主执业机构的前提下,对拟执业的其他多个执业机构实行备案管理。支持二、三级医院在职骨干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医生工作室,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经历可视为医师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前基层服务经历。鼓励公立医院的在职医师、退休医师个体或合伙在城乡基层开办诊所、门诊部,其设置不受医疗机构规划布局限制。开展县级公共卫生机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工作站、分站或者派驻专业人员,指导和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等工作,派驻专业人员无需进行多执业机构备案管理。(区卫生健康局、行政审批局负责)
(四)提升基层卫生人才待遇水平
10.合理核定基层绩效工效总量。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要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综合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考核情况、人员结构、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统筹平衡与当地县区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的关系,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原则上按当地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100%—135%掌握,在此基础上,对医务人员延时加班、值班、夜班等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劳动(未能安排调休)的报酬,按当地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10%—15%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绩效工资年薪水平由区卫生健康局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原则上控制在单位年人均绩效工资水平的150-230%之间,其他班子成员按一定比例考核发放,主要负责人的绩效工资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范围。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负责)
11.提升基层卫生人才收入水平。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与当地县区级公立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水平相衔接。各地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水平基础上,按本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水平的10%左右增核绩效工资总量,主要用于提高全科医生工资水平。对开展签约服务的家庭医生允许根据相关协议合理获取签约服务报酬,单独核算,统筹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完善分配办法,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鼓励各地建立与基层服务年限等紧密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1+X”激励新模式改革。派驻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务人员,派出单位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应向派出人员予以倾斜,使其收入水平高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同类人员。大中专以上学历医学类毕业生到乡镇以下卫生事业单位工作的,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一级。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经单位同意,基层医务人员可按省有关规定通过兼职兼薪获取报酬。(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负责)
12.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卫生人才统一纳入地方人才公寓,以及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住房保障体系,对符合公共租赁住房及其他保障性住房准入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区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才予以优先保障。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建立集体食堂、购买服务等措施,帮助协调解决人员就餐等实际问题。(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局负责)
13.提高乡村医生保障待遇。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乡村医生定额补助标准,落实一般诊疗费政策和村卫生室运行经费保障,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推动乡村医生参加医疗责任险、工伤保险等,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负责)
(五)拓宽基层卫生人才职业发展空间
14.优化基层执业平台。计划建成1个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达二级医院标准。将城市社区和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设为社区医院,计划完成2家社区医院建设。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拓展医疗服务范围,放宽手术分级管理等方面对基层机构的限制,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积极培育建设基层特色科室,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达到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评定为二级(社区)医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均衡配备医疗卫生人员,努力提升基层服务同质化程度。(区卫生健康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负责)
15.岗位设置向基层倾斜。以区为单位,建立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区域内统筹使用的动态管理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至20%,引导人才向经济薄弱和偏远地区流动,落实基层全科医生高级职称超岗位聘用政策。对基层引进的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可按规定设立特设岗位,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岗位管理有关规定,在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允许自主择优人员聘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负责)
16.改革职称评审办法。贯彻落实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社区卫生高级职称的,采取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局负责)
17.加大骨干人才激励力度。实施基层骨干人才遴选计划,逐步扩大基层卫生骨干人才规模,对基层骨干人才按规定给予财政补助。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可实施协议工资制,对实施协议工资制的人员,不纳入本单位绩效工资实施范围。(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18.管理干部使用向基层倾斜。建立区、镇(街道)卫生人才统筹管理模式,注重基层工作经历,区、镇(街道)医疗机构的卫生人才在人事关系不变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可双向流动。(区卫生健康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19.提升基层卫生人才社会地位。大力宣传基层卫生人才先进事迹。对长期在基层工作且业绩优异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在基层工作满30年业绩突出的,由省颁发荣誉证书。在推选市级及以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以及推荐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过程中,向基层卫生人才倾斜。(区卫生健康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三、保障措施
20.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高度重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凝聚共识,加强配合,聚焦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难点和突出瓶颈,全面发力,攻坚克难,有效发挥政策协同叠加效应。各部门要分解细化涉及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制定配套措施,明确进度安排,强化部门协同,逐项推进落实。
21.强化经费保障。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责任,参照公益二类标准实施绩效管理。实行核定任务与定额补助挂钩、适时动态调整的办法,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新机制,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更多更优服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符合规定的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费用、人员培训和人员招聘等所需支出给予定额补助并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政府责任要求足额安排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给予专项补助,并按政府责任要求安排落实。(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局负责)
22.改革服务定价。严格执行“分类指导、优化结构、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物价调整原则,合理体现基层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卫生健康局负责)
23.落实医保支撑。严格执行医保政策,落实延伸处方、慢性病、家庭病床等服务项目,参保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诊比例达60%以上,配合探索推行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和紧密型医联体整体医保总额付费管理试点,合理引导双向转诊,发挥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团队在医保费用控制中的“守门人”作用。(区卫生健康局、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
24.加强监测评价。强化狠抓落实意识,对照卫生人才强基工程目标任务逐条逐项推动落实。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好的做法,推出一批卫生人才强基工程的创新典型示范单位。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和深化医改工作等重点管理内容,积极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对工作进展滞后、未实现卫生人才强基工程任务目标的实施问责。
第四篇: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xxx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保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为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总体部署,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为目标,使全体教师在教育理念、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得到提高,让学校成为教师素质提升的主阵地,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紧密结合“党建十大工程”、“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既要全面辅开,又要抓住关键问题,明确主攻方向,以点的突破带动和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3、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要求教师积极行动,用贯彻落实的实效和群众的满意度检验实施的成效。
4、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学习借鉴成攻经验和做法,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三、组织领导
成立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工程实施工作。成员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四、目标任务
1、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通过师德教育与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
2、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全面加强教师业务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培训,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
3、实现教师队伍科学、规范、高效管理,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实施教师绩效考核和激励评价,优化和均衡教育师资配备。
五、工作措施
1、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实行学校、教研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等现人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通过专家引领、教研学习、骨干辅导等多种形式,提高理论素养。
2、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师德评价、考核、监督机制,着力提高教师师德素质。
(1)继续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从而激发教师的政治热情,培养责任意识,提高政治修养,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通过会议教育、学习教育、和活动教育等形式,进一步增强教师恪守职业道德意识,自觉遵守教师职业规范。
(3)完善师德评价、考核、监督机制,把评价工作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4)通过“携手劳模,创先争优”讲坛和“爱在三尺讲坛”讨论演讲活动,继续开展“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我最喜爱的教师”等评选,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典型的影响,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
3、抓好专项活动,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流程管理,坚持“四规范一强化”(即规范备课、规范课堂教学、规范作业、规范考核、强化“培优补差”)制度。
(2)开展“以课会友”活动,继续倡导实行“先行课”制度,继续实施“同伴互助听评课”活动,为青年教师创造一切发展的条件和成长的环境。
(3)全面开展教师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鼓励教师不断完善职业道德情感,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力,克服职业倦怠,寻求教师职业幸福。
六、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阶段(2013年8月-2013年9月)
1、召开动员大会。传达贯彻全区动员会精神,安排部署学校开展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工作。
2、组织学习讨论。
(1)组织教师学习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干部素质整体提升工程的决定》和《榆阳区干部素质整体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学校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工程方案。
(2)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精神。
(4)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3、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集中辅导为辅。要求至少开展一次集中辅导、一次讨论活动,个人学习时间不少于10个学时。第二阶段:查摆问题阶段(2013年10月)
要求各部门、各教师,对照工作要求,从政治思想素质、个人道德修养、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以入自觉维护学校形象等方面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制定下一步努力方向。各部门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1、当前干部和教师队伍中存在什么问题?哪方面的素质需要提高?
2、如何做到自觉维护学校良好形象?教师在心灵、语言、行为、能力上有何标准?
本阶段结束时,各部门、教师个人要写出自查报告或心得体会。第三阶段:整改提高阶段(2013年11月)
要求各人针对自己存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整改,力争各方面的素质切实有所提高,取得实实在在的实效。第四阶段:总结考核阶段(2013年12月)
认真对教师素质整体提升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对表现突出部门或个人予以表彰。
第五篇:师德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师德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学校:西湖镇第二小学 时间:2012年9月3日 西湖镇第二小学
师德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实施师德提升工程的意见》和西湖中心初中《关于在全镇教育系统实施师德提升工程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特制订师德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有内涵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校长、做有品位的教师”为载体,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广大教干教师牢固树立职业理想,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切实提高师德素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任务目标
通过师德提升工程,全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塑造敬业精业、爱岗爱生、潜心育人的教师形象和创业创新、敢争一流、文明和谐的教育形象,努力实现在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质上有新的提升,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水平上有新的提升,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有新的提升。
三、活动方式
推出“六大提升行动”,即:“学习对照提升”、“师生互动提升”、“开门评议提升”、“同伴互助提升”、“标兵引领提升”、“承诺践诺提升”。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全面提升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一)“学习对照提升”
开展“学规范、找差距”专项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东港区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等师德建设文件以及各级领导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讲话,引导教师积极阅读代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经典著作和最新教育理论书籍,结合自身实际,人人“照镜子”、“摆亮点”、“找不足”,开展对照自查。着重突出以下内容:
一看依法执教情况,能否做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有无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有无把不健康的思想和错误的言论带进课堂的现象。二看敬业爱岗情况,能否做到忠诚教育事业,勤恳敬业,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有无使命感、责任感淡薄,无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缺乏教书育人的热情和激情,丧失事业心、责任心和上进心的现象。
三看关爱学生情况,能否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有无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问题学生缺乏耐心,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
四看严谨治学情况,能否做到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有无工作墨守陈规,不注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
五看团结协作情况,能否做到关心集体,维护大局,尊重同志,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无互相封锁信息资料、互相压制、互相诋毁的现象,有无抄袭他人论文等学术成果或虚报、伪造学历、荣誉、工作成绩等行为。
六看尊重家长情况,能否做到主动联系家长,听取意见,正确指导家庭教育。有无发现学生问题不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或动辄把学生家长叫到学校责怪、训斥的现象。
七看廉洁从教情况,能否做到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有无向学生推销商品、请托家长办私事的行为,有无变相诱导学生进行有偿家教的现象。
八看为人师表情况,能否做到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有无不文明上网或在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论甚至造谣、传谣等现象,有无语言不文明、衣着不得体、行为不端正,赌博、酗酒、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九看工作纪律情况,能否做到遵规守纪,不畏困难,乐于奉献,奋发进取。有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的现象。
(二)“师生互动提升”
1.开展“走近学生心灵”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习惯”,每名教师与至少1名家庭贫困、学习成绩较差或者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建立学习和教育上的结对帮扶关系,通过经济资助、心灵抚慰、思想教育等具体行动去关心学生,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确立“了解——理解——关爱”的爱生理念。2.开展“感恩老师”活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走近教师”,了解教师工作,理解教师,尊重教师,感恩教师。积极开展“老师的一星期”征文活动,组织老师、学生、家长参与征文撰写,描述老师的工作、学习、实践等生活情景,向社会宣传展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开门评议提升”
组织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社会评教活动。借助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广大群众评议师德师风,查找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整改措施。定期公开整改情况,并搞好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
(四)“同伴互助提升”
充分利用教师专业成长管理平台,组织优秀师德论文、实践案例、体会感言、家访记录等评选活动,征集优秀师德师风建设经典案例,编辑成册。定期举行师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师德演讲或师德专场报告会等活动。鼓励教师进行师德反思和总结,积极主动地通过媒体发表师德建设的文章和体会;鼓励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五)“标兵引领提升”
进一步发挥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在提升师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方面的榜样和引领作用,积极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先进个人争创活动。在师德考核基础上,深入挖掘培树典型,定期表彰奖励,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召开师德提升工程总结表彰大会,认真总结活动成果,推动师德提升工程进一步向高水平发展。
(六)“承诺践诺提升”
积极开展师德宣誓和社会承诺活动。通过签订《师德承诺书》、举行师德宣誓等形式,向社会郑重承诺,接受社会监督。要在广泛学习、教育、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关师德建设的工作制度、工作规范,使师德提升工作长效化、制度化。
四、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师德提升工程是2012年全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主体,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久的、系统的、事关学校工作全局的大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考虑到师德师风建设的特殊性和长期性,活动安排没有划分阶段,而以“六大提升行动”贯穿活动的全过程。积极发挥报刊、网站和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作用,大力褒奖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树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2.加强领导,强化监督。学校成立师德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和活动督导小组,王进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林为田副校长担任督导小组组长。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校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存在突出问题的教师,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将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设立师德师风监督电话和校长接待日等,广泛接受社会对师德师风的监督。3.创新载体,丰富效果。学校将把师德建设寓于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中,将活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让广大教师在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用新颖的活动载体吸引教师,提高广大教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思想有触动,素养有提升,从而为更好地教书育人提供动力支撑和思想保障。
4.大胆探索实践,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将把师德考核结果记入个人师德档案,作为教师考核奖惩、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对考核居末位的实行“待岗培训”;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要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分。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以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5.注重统筹兼顾,做好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这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把师德提升工程与创先争优活动、区“文化建设年”活动和学校工作任务目标及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坚持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其它工作的落实,用教育教学的成绩衡量师德提升工程的成效,形成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附件:
一、西湖镇第二小学德提升工程活动领导小组
二、西湖镇第二小学师德提升工程活动配档表
三、西湖镇第二小学师德提升工程活动对照检查表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
附件一
西湖镇第二小学师德提升工程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白计安
成员:胡善玉周杨海焦安台焦安端 附件二
西湖镇第二小学师德提升工程活动配档表 序号
活动内容
具体要求
责任 部门
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实施意见,成立指导督查组; 2.召开动员大会。
校长室
学习对照
1.开展学习教育,撰写学习体会; 2.对照自评表查摆,找亮点,查不足; 3.制定整改方案;
4.开展师德宣誓和社会承诺活动。
校长室
师生活动
1.“结对子”:师生谈心,开展“走近学生心灵”活动; 2.家访,家校互动,制定帮教措施;
3.感恩教育,开展“老师的一星期”征文。
教导处
开门评议
1.学校组织“课堂开放周”活动,课堂教学都向学生家长开放,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 2.组织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社会评教,查找师德师风问题,促进整改提高。
教导处
同伴互助
1.组织优秀师德论文、实践案例、体会感言、家访记录等评选活动; 2.征集优秀师德师风建设经典案例;
3.分层举行师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师德演讲比赛和师德专场报告会。
教导处
标兵引领
1.组织教师师德考核;
2.培树典型,开展“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十佳教师”等的师德典型评选活动; 3.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