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探究
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探讨
摘要: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理论结构是由成本会计的目标、对象、原则等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会计技术手段的提高,成本会计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引起成本会计变化的因素包括新的制造环境和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成本会计必须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适应这些变化。
关键词:成本会计 理论认识 发展变化 解决策略
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使世界产业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全球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的变化,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使得会计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本会计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下面我们先从基于时代发展进程中成本会计的认知、发展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阐述。
一、对成本会计的理论认识
工业革命导致成本会计的产生,其理论与方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借以建立统一的逻辑推理体系。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是以成本会计假设为前提,围绕成本会计对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对象、原则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目的在于解释、评价、指导和完善成本会计实务。
(一)成本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确立成本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发展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首要问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3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以达到其既定的目的”,成本会计作为一种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成本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目标因会计主体、历史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在这具体表现形式的背后,存在着相同的特性。据此,我们可将成本会计目标区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目标、具体目标和终极目标。
1.基本目标。就是让一定的成本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或收益,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会计正是从成本费用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
2.具体目标。就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怎样提供信息。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费用报告、统计数据及专题报告等形式,为内部相关部门和员工提供特定的和综合的成本会计信息,以便其进行成本规划与管理控制。
3.终极目标。就是进行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成本会计的最重要特征,是把注意力放在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方面。企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
(二)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是以费用为对象,对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耗费进行分类、计量和分配,为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与考核提供客观依据的一门分支会计。从本质上看,同一般会计对象一样,成本会计对象仍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不同的只是限于资金耗费方面的资金运动,并且具有既侧重于单位整体的资金运动,更侧重于单位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资金运动的特点。就性质上来说,成本会计是合理利用内部资源的控制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提供决策制订和业绩评价所需信息。为此,“费用”这一成本会计对象可以细化为营运成本、期间费用、损益、现金流量等具体要素。
(三)成本会计原则
成本会计原则是规范成本会计行为的指南,是成本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质量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在坚持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同时,又要符合其独特的要求,拓展或改变部分原则的内涵。
1.合法性原则。它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可靠。同时,也不能人为地混淆成本和期间费用、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不同期间成本等的划分界限,这些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是违法违规行为。
2.受益性原则。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应按成本驱动原理,遵循受益性原则进行选择,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思想。在具体选择分配方法时,按照受益性原则的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对各分配对象所分配的费用成正比例关系,受益多的多负担,受益少的少负担,从而体现分配费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可理解性原则。既然成本会计的现实主要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那么可理解性便是重要的一个质量特征。所谓可理解性,指既要保证所有重要事项都能得到充分披露,又要避免提供过分琐碎的信息而使使用者不得要领。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来说,应当在保证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使成本会计信息通俗易懂,便于使用者分析和利用看得懂的信息资源。
4.实际成本原则。企业或其他组织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如可能采用定额法、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等,但为了正确地计算当期的盈利水平,需要在核算期期末时,将其调整为实际成本。但从成本计算的历史发展和经济状况日益复杂性来看,实际成本计算只是成本计算的基础、核心和主体,而不是全部。
5.成本效益性原则。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即任何一项活动,只有当其效益大于成本时才是可行的,成本会计信息也是如此。从管理者的角度,提供的成本信息越丰富,越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但要受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需要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之间有密切的协作。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披露的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设计成本会计制度、确定成本信息披露详略程度、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
一、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变化
成本会计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也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成本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一)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果继续使用,将造成:
1、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因为在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经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20%—40%降到了现在的不足5%。但制造费用剧增并多样化,其分摊标准如果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于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
2、成本控制可能产生及功能行为。传统成本会计,将预算与实际业绩编成差异报告,即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产生反功能的行为。例如,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另外,为获得有利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宗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库存积压等等。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BC法),ABC法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BC法就是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到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ABC法将制造费用按作业别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分别成本库采用各自的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ABC法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ABM)。简单地说,ABM就是以ABC法为基础,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找出不增值但消耗资源的作业。ABC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
(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及其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其中对成本会计系统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适时制(JIT)。是一种严格的需求带动生产制度,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原材料、零部队、产成品保质、保量并适时地送到后一加工(或销售)环节;其目的是使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各类存贷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存货成本。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因为在采用JIT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列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贷的必要性受到怀疑。由成本—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做详尽精确的追溯,无疑得不偿失。这样倒推成本法便应运而生。
2、全面质量管理(TQM)。TQM是本世纪60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TQ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
3、战略管理。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
4、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持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
以上四种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都已不同程度地应用。但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管理还比较落后,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成本会计系统上,除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还差强人意外,像倒推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几乎无人问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根深才能叶茂,只有管理搞好了,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展。
三、对于成本会计发展应对策略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总结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一)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成本回避思想。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过去由于我们未能正确理解成本效益思想,导致有些企业在竞争中往往注重采用低成本战略,而忽视采用差异化战略。因为企业投产新型差异化产品,从短期看往往开支较大,但实际上这些新型差异化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得到更高的成本效益。所以,为未来增效而正视树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
成本回避的核心是要求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使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向预防性方向发展。我国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范围上看局限于生产领域;从内容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从时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成本回避将降低成本视野重点转移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以及采购、制造、销售和使用阶段;从内容上着,扩大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者成本(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和消费者成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从时效上看要求防患于未然,进行事前成本控制。总之,成本回避立足于早期回避可以避免发生的成本。我国成本会计的改革应构思成本回避的具体方法,并力求在实践中应用。
(三)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但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一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等子系统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生机勃勃的学科。特别是随着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例如适合我国当前多数企业实际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近十几年孕育的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对此,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总之,为了完善发展我国的成本会计,借鉴西方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学习要有创新,而创新只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从而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
(五)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内经济核算制,实际上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至今仍不失为现代成本会计的有效方法、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以及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制。这些都是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总之,近十几年来我国企业管理成本新鲜经验层出不穷,为发展成本管理、丰富成本会计内容作出了很大贡献,值得会计学术界深入学习,认真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加以总结完善。
(六)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笔者认为:根据成本会计人员职责的要求,我国一些工业企业在成本岗位上要配备成本工程师,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刑启亮.新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2]乐艳芬.成本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韩五龙.完全成本会计的完善和发展〔J〕.现代会计,2005(4).[4]李春宏,赵兵兵.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统计与咨询,2004,(4).[5]徐小华.新形式下成本会计的变革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5,(17).[6]刘庆志,国凤兰.我国成本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3).[7]李春宏,赵兵兵.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统计与咨询,2004,(4).[8]赵金付,刘军.对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4).[9]宋小明.成本会计发展的九大历史规律〔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6).[10]金雁.管理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11)
第二篇:成本会计的理论探讨与应用
成本会计的理论探讨与应用
成本会计的定义
1.1 成本的定义
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人员协助管理计划及控制公司的经营,并制定长期性或策略性的决策,并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与改良品质。成本会计是一个估算,跟踪和控制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流程。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经济范畴,它是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本的内容往往服从管理的需要。另外,由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不同内容,成本影响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管理要求,成本的概念和内涵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感受到成本逐渐扩大范围。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行业的特点,其内涵的成本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成本经济内容总结两件事情是常见的:一是成本的形成在一定的目标对象。目标为有形或无形产品的产品,如新技术、新工艺;也可以是一些服务,如教育、医疗体系服务的宗旨。二是成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和生产成本,没有目标的支出都是一种损失,不能称为成本。
1.2 成本会计的目标
成本会计的目标是指成本核算工作中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指成本核算,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基本原理、观点是经济效益。成本会计的目标是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具有历史、时代,反映特定环境为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会计的目标应该是要适应函数,函数范围制定科学可行的、先进的目标,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其功能。成本核算是成本计量、计算、监督等方面,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成本会计的产生及发展,这是基于成本的反射、监督,并基于经济利益的关注和追求,经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会计的目标是最高水平的成本会计理论、成本会计假设、成本会计原则,定向的基本原理。
成本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工作不够重视。进行成本会计工作是实现经济效益和和会效益最大化的有力武器,目前,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着手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体系,但在整个社会这个背景下,完整的成本会计工作理论还没有真正形成,这样使得企业在具体的经济行为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大部分企业对成本会计的重视性认识也不够。从我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很多企业是国企,在产出过程中不计效益的行为,盲目创收,忽视成本控制的行为进一步加剧成本随收入的增长而迅速膨胀的情形。从国企的内部各部门或者财会部门的工作,其他业务部门没有必要为了与自身职责无关的工作而付出多余的劳动力,因此当财会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划分核算单位以及费用,会受到各个部门的极力阻止,进而给成本会计工作带来诸多阻力,影响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成本会计制度不完善。制定各项制度,其目的是规范医院到底成本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即使是新颁布的《成本核算办法》,仍标有征求意见稿的字样,这也说明它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制度规范中所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大多是借鉴于工业企业大多成本会计工作,但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核算对象还是业务性质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为缺少一套完整的成本会计工作理论,在核算成本时,就难以获得完全、准确的数据依据,着不仅影响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医院经营决策的制定。
加强成本控制的举措
3.1 提高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要使全员懂得加强成本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每一位职工经济责任的主要部分。但是,搞好成本管理工作光有意识远远不够,还必须提高全员的素质。我们还应该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的成本管理的物件、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尤其是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注重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并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全体成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人算成本,企业控成本”的良好局面。
3.2 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
现在,大家都有一个误区,只要一谈起成本管理都,都片面地理解为是财务的事情,与实际生产不相关,实际不然。因此,加强成本管理是提高的成本的了解,加强了我们的想法,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在合同管理的原则。必须建立责任成本制度,这是增加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企业内部建立成本责任体系,是降低成本的要求和成本的管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的所有相关功能和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预测、计划、成本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广泛的系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结合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和权力,做到各级、各部门都有与其所承担的成本责任相适应的权力,并同利益相结合,做到成本升降与奖惩挂钩起来。如果要部门在成本上承担某种责任,就必须给予相应的权力。
(2)研究解决局部经济效果同整体经济效果有效结合的问题。在一个企业的成本管理过程中有时候一项措施从局部看是有利的,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但从全局看可能得不偿失,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浪费,所以在实行责任成本制后特别是在同个人利益结合的情况就会出现这样的副作用,只顾个体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这种情况在国家与企业内部部有可能出现。
3.3 推进成本会计信息化
运用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方法对现代社会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种主流的情况。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电子计算机为手段,信息反馈速度更快,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及时和准确的成本预测、决策及会计、成本控制、综合评价,分析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成本核算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没有正确的成本核算,其他任何与成本管理有关的工作就无法进行,成本核算同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总之,成本管理工作联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就更加迫切了。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务抓起,不仅要加大自身的研究力度,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同行或者国外先进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有选择的吸收利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来源:办大专文凭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变更与增加诉讼请求的理论探究
变更与增加诉讼请求的理论探究
一、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法理分析
(一)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含义所谓诉讼请求,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提出的,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确认或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内容和范围,即当事人一方通过人民法院向相对方提出实体权利之请求。②“增加”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③增加诉讼请求,就是指在起诉,反诉时的诉讼请求的基础上再加多一些其它的诉讼请求事项。包括两种情况:第一是诉讼请求事项的增加。如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起诉时的诉讼请求是要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归还借款本金。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增加要求被告支付从借款时至借款本金还清时的利息。这要求支付利息的请求属事项的增加。第二是诉讼请求量的增加。如在侵犯名誉权案件中,原告起诉时的诉讼请求是:
1、停止侵害;
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3、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在诉讼请求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将精神损害抚慰金提高到10000元。这提高的5000元,就是增加的诉讼请求,属量的增加。
变更诉讼请求,是指当事人将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更换为新的诉讼请求,包括原告诉讼请求的变更、被告反诉请求的变更、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诉讼请求的变更。④变更诉讼请求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当事人要求相对方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的更换;第二种是当事人认为提出诉讼时其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发生变化,需要变更诉讼请求。增加诉讼请求和变更诉讼请求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改变了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他们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一种量的变化,后者属于质的变化。
(二)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的必要性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律规定或者法院指定的当事人能够有效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①(以下简称《证据规定》)规定了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丧失提出证据的权利,就丧失了证明权。丧失了证明权,也就意味着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权利主张和事实主张失去实际存在的意义。在丧失证明权后,当事人再增加、变更诉讼请求也毫无现实意义。因此,从时限上来完善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1、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可以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和减少当事人与人民法院的对抗。法律对该项制度作了规定,但又规定的不严谨。因此,有的当事人以法律有规定为由,滥用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不仅加深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还使当事人与人民法院产生对抗。如笔者审理的某一人身损害赔偿案。在起诉时,原告的诉讼请求是要求被告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法院受理后,在审理过程中,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要求被告再赔偿其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第一次庭审结束后,原告又增加诉讼请求,要求被告再赔偿其伤残补助费。第二次庭审结束后,原告又要求被告赔偿其精神损失费。因此,法院一次又一次地开庭,被告一次又一次地应诉。造成被告对法院的误解,认为原告怎么讲,法院就怎么审,法院偏袒原告,对法院产生抵触情绪,本可调解结案的造成了判决后双方上诉。案件解决了,可双方的矛盾反而加深了。而有的法官以有权指定期间为由,随意指定一个期间,变相驳夺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使当事人双方与法官产生对抗心理。由于各个法官的指定期间的随意性大,影响了人民法院执法的严肃性。为此,有必要从法律上来限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
2、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可以提高办案效率。效率,也称为效益,一般是指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具体表现为以最少的资源耗费取得同样多的效果,或以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②首席大法官肖扬院长在2001年1月2日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指出:“公正与效率是 1
21世纪法院工作的主题”。也正如西谚所说:“迟到的正义为不正义。”形象地说明了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相互关系。可见,提高办案效率,在法院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当事人无期限地一次又一次地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对方当事人一次又一次地应诉。对于某些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情况,还必须给对方当事人的答辩期限,使法院的审理期限一再拖延。既影响了对方当事人正当权利的行使,增加讼累,又影响人民法院的正常工作安排,使有限资源得不到合理发挥,更严重影响了办案效率。很多案件审理期限的拖延,就是因为当事人不断地变更、增加诉讼请求造成的。为减轻当事人负担,减少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有必要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
3、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时限,是严肃执法的要求。诉是民事权利主体认为自己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向人民法院对一定的人提出权益主张,并要求人民法院予以解决和保护的请求。是当事人获得司法保护的一种手段,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前提和起点。起诉的条件就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具体”的含义指的是: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特定的。③就是说,原告在起诉时就必须把诉讼请求具体化、明确化、特定化。在一般情况下,原告是不能随意增加或变更的。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遵循的是一种被动的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又提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事实上,在同一案件中,法院受理了当事人的多次告诉。如当事人随意变更或者增加诉讼请求,既不严肃,违反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又将严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程序。既然法律允许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增加、变更诉讼请求,那就必须对当事人如何行使这项权利,进行严格规范。
4、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时限,可以倡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确立安定原则。诉讼,虽然是为了解决存在于当事人之间的争论,但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仍应在民事诉讼中加以体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程序安定,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的稳定状态。列宁曾经说过:法庭是教育人民遵守纪律的工具。①我国民事诉讼的根本任务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倘若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皆有权随时提出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的话,将导致程序动荡不定,始终处于不确定性状态,就违背了民事诉讼的根本任务,更谈不上教育公民遵守纪律。因此,必须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
二、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对增加、变更诉讼请求问题的规定及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②(以下简称《民诉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③(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156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笔者认为,现行的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制度的规定存在以下缺陷:
1、增加诉讼请求与变更诉讼请求的条件不明确。《民诉法》规定原告可以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民诉意见》规定原告可以增加诉讼请求,《证据规定》规定当事人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但未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当事人有权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如原告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后是否还可以再增加、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对提出的反诉,第三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被告提出反诉后,原告对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规范不清或者没有规定必然导致有的当事人
在诉讼过程中滥用该项权利,法庭无法制止,从而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及时审判。
2、人民法院对案件的认定,只能通过判决、裁定或者决定。而《证据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也就是说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其的认定不一致,应当在判决前将自己的认定告知当事人。且不讲告知的合法性,但告知应采取什么形式,当事人对此不服是否可以上诉?一审的告知结论是否正确?如果当事人跟随人民法院告知的认定而变更诉讼请求,最终这个告知结论是错误的,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在《证据规定》中没有反映。显然,本条的规定有很大的缺陷。
3、法律的规定应当明确、规范。现行法律对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期限的规定不明确。《民诉法》只规定原告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但未规定期限。《民诉意见》只规定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可以增加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提出反诉,第三人可以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但是对原告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被告以及第三人是否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及其期限又未作规定。《证据规定》中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未规定被告提出反诉后,其他当事人是否还可以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及其期限。况且该条内容本身的“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脱离现实。笔者认为,通常情况下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是在发现自己的诉讼请求有必要增加或变更时才提出的,这个“必要”是在对方提出了新的证据时才会发现的。而该规定与《民诉意见》规定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可以增加诉讼请求相矛盾。以上种种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处理。可见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三、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制度的完善
(一)、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条件
1、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只能是基于先前提出的民事法律关系或者民事行为。《民诉法》规定:起诉的条件必须有具体的事实、理由。因此,对于当事人要求增加或者变更的诉讼请求与先前提出的民事法律关系或者民事行为无关的,人民法院不应准许。符合起诉条件的可另行起诉。
2、增加的诉讼请求,必须与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有联系,并且只能是事项的增加,而不能是单独的数量的增加。如原告今天要求被告赔偿10000元,明天增加为100000元。这种儿戏现象如果允许在民事诉讼中存在,有损司法的权威性。当然,在司法实践中应允许当事人有计算错误的存在,这属于数额的更正,不能认为是诉讼请求的增加。
3、当事人享有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的次数一般应加以明确。民事诉讼是极其严肃的活动,不能允许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随意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对他们的这项诉讼权利进行限制。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司法的严肃性,尽快解决当事人的纠纷,从而减少当事人的讼累。至于具体的次数则应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全国的实际情况作出规定。在超出了法定的请求次数后,如果当事人有足够证据证明的,其仍享有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当然这是一个例外原则。
4、原告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只能在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案件有关的诉讼请求之前提出。如果在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案件有关的诉讼请求之后,原告可以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那么当事人之间的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就会循环进行,严重影响审理期限。
(二)、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时限规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民诉法》未规定,但《民诉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法定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指定期间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依职权决定当事人、有关单位和个人为一定诉讼行为的期限。①有些指定期间,可以由承办法官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临时个别指定。如限定当事人履行判决、裁定的期限,通知银行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划拔存款的期限等。指定期间虽然是可变期间,但一经指定不应任意改变。实践证明,随意改变指定期间,对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对人民
法院的审判工作都是不利的,不仅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而且也有损于人民法院执法的严肃性。②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既涉及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实现,又涉及整个案件程序的进行,必须由法律统一规定,或者由最高人民法院就该问题作出实施规定。从目前来看,《民诉意见》和《证据规定》对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存在着相互矛盾又不具有可操作性的缺陷。因此,笔者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有必要重新统一规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当事人增加和变更诉讼请求的原因不同,确定的期限也因有不同的规定。笔者以为可作如下规定:
1、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人民法院决定的开庭审理日之前提出。
2、当事人以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定不一致为由,要求变更诉讼请求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理由如下:
1、《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可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以其提供的证据所依托的,当事人举证不能,其诉讼请求就难以成立,就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限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期限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固定自己的诉讼请求,使法官能尽早明白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点,使得开庭审理能有的放矢。虽然二者有区别,证据不等于诉讼请求,提出证据不等于确定诉讼请求;但二者的联系是密切的。如诉讼请求的确定是建立在事实和证据基础上的。因此,当事人首先是考虑证据,然后才能确定诉讼请求。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有权查阅对方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也只有在举证期限届满,当事人才能完全查阅到相对方向人民法院提供了哪些证据。为此,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应规定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后。可见,《证据规定》将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规定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前提出是不适当的。开庭审理的目的是查清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事实。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相互进行辩驳的过程。《民诉意见》将增加诉讼请求规定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的规定与《证据规定》的基本精神不符。理论上,通常强调诉讼请求的增加、变更和反诉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理由是一旦法庭辩论终结,法院将以辩论终结前的诉讼标的和诉讼材料作为裁判的对象和依据。事实上,诉讼请求的增加、变更以及提起反诉都将影响诉讼的效率,尤其是影响开庭审理的效率。①因此,笔者认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及争议点,必须在开庭审理日之前固定,否则,庭审无重点,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双方争议的事实,主要是依据当事人所举的证据加以确认的。可见,开庭审理必须在举证期限届满日之后,而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应在开庭审理日之前。举证期限届满之日到人民法院确定的开庭审理之日之间有一段期限。这段期限留给当事人查阅相对方证据以及用来修正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也完全符合有关规定。从司法实践看,人民法院决定的开庭审理日,当事人双方都到庭,如在此前一方当事人变更了诉讼请求,对方不要求延长继续举证期限,人民法院仍可直接决定开庭审理。如对方对增加、变更诉讼请求,要求延长举证期限,人民法院可另行确定举证期限及开庭审理日期。既方便了当事人,又不会使人民法院的工作发生冲突。当然,对“弱势群体”中的未委托代理律师或者支付不起代理律师费用的当事人,人民法院要给予司法救助,向他们说明诉讼中的权利及所涉及法律关系的有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以便他们及时修正、固定诉讼请求。所以,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时限,确定在人民法院决定的开庭审理日之前是非常恰当的。
2、案件经当事人双方举证、查阅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或者经开庭审理、举证、质证、认证,当事人对自己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才会有新的认识。案件再经过法庭辩论,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发表自己的观
点,相互进行辩驳。当事人对自己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识将更加明确。当当事人认为经法庭辩论对自己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识不一致时。当事人可以此为由变更诉讼请求。如当事人以合同纠纷起诉,在诉讼过程中,法庭辩论终结前,认为合同无效,系无效民事行为。当事人要求按无效民事行为的处理原则变更诉讼请求,为了减少诉讼成本,人民法院当然应当准许。因此,在这种特定情况下,当事人以自己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定不一致为由,要求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四、结语方便当事人诉讼是司法为民的本质内容,是人民法院在审判中实现“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而方便诉讼不应只仅仅方便原告,更应考虑的是全体当事人。综上所述,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是一种限制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制度,但是,按照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时限制度设置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其规定主要在于通过明确的规范来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从而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进一步提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效率。
第四篇: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探究与实践
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探究与实践
溧阳市光华中学张国伟213300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我国已越来越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江泽民主席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培养未来人才的总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行动纲领。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之患。”(《说苑•杂言》)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 ”。他曾说“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朝霞那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对生活的直接观察活动充满了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不仅体验到生活的经验,而且获得了美感经验。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杜威,他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批评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无视儿童内部本能和倾向的主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等一系列教育观点。
杜威的得意门生,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的国情,把他老师的学说作了再创造,明确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民众是中心,要让社会和学校实行“教学做合一”。他说:“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 1
①`陶行知先生在倡导生活教育运动12年的实践之后,对生活作了进一步阐释:“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需要而教育。”②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③陶行知先生提倡教育与生活、社会的广泛联系,提倡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使社会教育充满了生机,而且也为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革新带来了活力。
著名教育家刘国正先生一再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
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语言脱离了生活,就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空壳”。他具体指出:“读(包括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脱离生活,就变成无意义的活动,吸收鉴赏都失去辨别优劣美恶的基本标准。写(包括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服务于生活;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④
已故的河北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建立了“大语文教育”思想,他
主张: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⑤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⑥
最为流行的是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的那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极其简单而又非常深刻地揭示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可以说,它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则。我们只有基于这条“地平线”,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方能托起语文教学这轮“红太阳”,迎来语文教学的“艳阳天”。
人一生下来就处在受教育的环境之中,语文学习是人出生就开始的,幼儿进行的学习是以家庭为中心的语言教育系统,从一开始便打上了生活的烙印。而后,到幼儿园、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工作后,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还要继续学习,而且就目前而言,生活化学习比校内学习更有收获。语文的发生发展告诉我们: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和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是人类生活的自然产物,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2002年新版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作了这样的表
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
学科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生活”是什么?“生活”绝不仅仅是“学习和工作”,也不仅仅是“交际”。人的生活,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物质生活”,还包括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叶圣陶先生的“生活本源”中的“生活”,都是指广义的生活。其实生活就是每个人的正常的基本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其他内容。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则是与所有“生活”的联系,表现在人的全部的生活之中。
语文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门学科,“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⑦语文教学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承担着教给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生存技能的任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对人类文明素质的提高和人类全面发展担当使命。这样的教学目的、要求的确定,体现了语文对一个人的内在生活的巨大作用,既要丰富人的内在生活,又要提升人的精神。所以,我们不能静态孤立地看待语文,而要给语文一个广阔而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背景,使语文教学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直接的社会性实践,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而且对学生意会大量的语文模糊性知识,对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语文教材里,框在题海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是极其有害的。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开放语文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走向生活,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连,与课外活动互补,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提高鉴赏力,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让学生真正走向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
立足课堂,立足教材,面向课外,面向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就立即生动活泼起来,教师在传授知识与分析训练能力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课内外相结合,使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接轨,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生活内容,将语文教材内容与时代背景、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的心理等相结合,真正打开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发现和联想到自已周围生活中有联系的人和事,让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沟通。例如,选入现行语文教材的课文(含“语文读本”),绝大多数是名家名篇,由于时间距离,有的写作年代和反映的内容缺少我们现实生活的气息。为了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运用作者驾驭语言的技巧,教师就要补充介绍大量的相关资料,或者指导学生进图书馆、上网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背景,走近作者;也可以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捕捉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突破时空限制,打通历史隔阂。这样做还不够,应该在认真教好课文、充分使用好“语文读本”的基础上,再提供一些诗歌、小说、散文(随笔、小品文)和杂文等时文精品,辅导学生独立阅读、品味和赏析。因为这些课外时文,文笔优美或犀利,语势流畅,言近而旨远。它们不是对生活的一般描绘,而是对有关生活现象的一种深刻解剖。或蕴含一种深刻的哲理,或抒发一种博大的情怀,或抨击一种腐败现象,或歌颂具有时代特色的杰出人物等,加读这些时文精品,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客观事物进而认识生活的方法,在陶冶情操方面使学生受到顿悟。同时,还要结合语文教学,及时增选科技文章,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科普读物、科技说明文、科幻小说,介绍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如克隆技术、纳米技术、基因DNA、网络宽带等高科技信息。也要有选择地将央视《科技博览》引进课堂,营造一种浓郁的科学氛围,将科技与文学、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展示新科技的魅力,预测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让学生接受科技的教育,感受现代科技的脉搏,体验到高科技就在我们的身边,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组织指导学生阅读报纸、杂志和收看电视,这是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也是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终南捷径”。例如,央视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包罗万象,信息量大,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内容都是学生应该知道的。学生居教室一隅能洞晓国际、国内大事,看小小荧屏能览尽天下风物,在有限的时间里占领了无限的空间。老师则应提出较为明确的要求,并能与学生同看,适时作一些恰当的点评,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电视内容。《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成才导报》、《语文报》、《读者》和当地的党报等书报杂志,也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这些报刊杂志负载着课本上所得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当地的党报还是对学生进行乡土乡情教育的好材料。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由读,或浏览涉猎,或精读品味,或座谈讨论,或作摘抄笔记。从中了解时代风云,科技动态,生活信息等,体验改革开放的成就,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展望未来社会,受到鼓舞,增强信心,感到自己肩负的时代和历史的使命。
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体验感受生活。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实践性,决定了要把语文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语文教学要突破课堂时空,给学生学习时空上的自由,让他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进行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专题研究,参观访问、假期调查、演讲、演课本剧、游艺等
形式,组织各种文学、艺术社团,开展校园艺术节、读书节、文化节、假日郊游、暑期夏令营和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上街头,进入社区,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让他们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寻觅食粮,在生活的大舞台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培养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求知与做人结合起来。朱熹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事实上,人间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注意留心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人和事、眼前的景和物,这就是语文学习。例如,学生随家长逛超市或集贸市场,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各人不同的买卖技巧,这就是一种生活,即经济生活。学生只要稍加思考,就能体验到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观看一场足球比赛,看到的是充满汗水和激情的狂热的体育生活,受到的教育是顽强拼搏、勇于竞争和向生命的极限挑战。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或广告,唱卡拉OK,上网浏览,中秋赏月等,通过这些文化娱乐生活活动,学生可以获得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学生最平常不过的日常家庭生活中,爷爷奶奶对他们的无比关爱,爸爸妈妈对他们的期望和鼓励,这无不体现着家庭生活的温馨可爱,如果能诱导学生稍微在意一点,他们肯定是感受颇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倾听大自然花开的声音,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审美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的感情也会随之变得细腻丰富起来,就会觉得生活中富有诗意,充满了爱,从而迸发出生活的激情,亲身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创造人生的价值。
创设生活情景,实施语文情景教学。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感悟能力之上的。生活是语言文字的本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情景,为学生的感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情景教学,就是架设在书本知识和与学生感悟之间的一座桥梁。情景教学,是结合课文教学目标,创造出具体生活情景的教学方法。情景的展示,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还可用图片,师生模演,师生口头描摩等多种途径。可分三种形式:形化情景,包括实物展示、师生动作、神态、或课件图片的物体运动等;声化情景,包括师生语言、放录音、音响等;立体情景,即课堂本身或录像伴录音的声与形结合情景。教师通过创设这些情景,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把学生的注意力、情感、想象引入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有感有悟,打通认识通道,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例如,教学《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语言精练而极富形象,内容丰富,气势恢宏,意境深远。学生缺少生活体验,领悟意境有一定难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课件显示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和浪遏飞舟图等一系列历史动画、图片资料,图文、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风起云涌,大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身临其境地体味出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生活之树长青,生活就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这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生活化”,既符合语文教学发生发展的规律,又切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夯实基础。这样,语文教学的明天将会更灿烂,语文教学的成就将会更辉煌。
[参考资料]
①②③陶行知:《陶行知论文集》,第356页,第820页,第78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④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⑤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我的“语文教育观”》,《天津教育》,1993年第6期 ⑥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⑦《语文教学大纲》,第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第五篇: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究与现实思考
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究与现实思考
[摘要]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kers)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的思想。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在全球迅速传播和落实。我国大陆是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首先在辽宁省和上海市开始大面积实施生命教育。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生命教育上,促进生命教育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旨在对生命教育的涵义、内容及原则等做更明晰的理论探究,对生命教育的需求、途径及保障等做更深入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生命教育;涵义;内容;原则;需求;途径;保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009―0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一瞬间,房倒屋塌,生命消逝!一时间,山河呜咽,举国同悲!但让我们欣喜的是在这次特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却无一伤亡!这一“奇迹”从表层看,得益于这所学校常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从深层看,更得益于他们对人生命的关注、热爱与尊重。2008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播出了《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由此,我国主流媒体也加入到了生命教育宣传与推广的行列。有全社会的认同、关注与支持,中国生命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
一、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究
(一)生命教育的涵义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一词原本是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对策而出现的。可以说,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并很快波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生命教育研究的热度也呈逐年递增之态;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也呈百家争鸣之势。下面就列举一些学者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诠释。
1.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课,其目的是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等知识的讲授,让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朱永新《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
2.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郑晓江性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
3.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的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王学风《中小学生命教育论纲》)
4.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其主要就是教导学生去认识生命、珍惜爱护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从而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伍红梅《浅谈高校生命教育》)
5.所谓生命教育,是指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
6.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王兆生 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
7.生命教育,不仅为全人教育的理念,亦为具体的教育方案或课程,目的为促进个人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及灵性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以建立自己与他人、环境以及宇宙的相互尊重与和谐共处的关系,协助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期达到健康和正面的人生。(郑洪冰《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内涵》)
8.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怀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赵爱荣《关注教师――生命教育的深层视角》)
9.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在个人理智、情感、意志和身体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及与自己、他人和环境建立互相尊重、能沟通和负责任的关系,最后达致成熟和快乐的人生为目标的训练。(周惠贤杨国强《香港的生命教育――文化背景、教育改革与实践方向》)
10.生命教育即全人教育。生命教育的意义是指“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整合行动力”的一种有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理想与实践的教育。(台湾大学孙效智教授)
我国各位学者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可谓见仁见智。大陆学者多立足于生命观对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目的及课堂教学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偏重于某一侧面的理性思辨;港台地区学者多针对人类生态环境恶化和青少年自杀、他杀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但无论我国港台地区还是大陆地区的认识,他们都有一个出发点,即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独特的生命,并使自己的生命与宇宙和自然和谐的发展。
笔者以为,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旨在帮助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进行生命教育,可以美化人的生命,让教育回归本真,使人更好的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升华。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受众应该是全体公民。对学校生命教育而言,从教育对象划分可分为教师生命教育和学生生命教育;从教育内容划分可分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六个核心内容。
教师生命教育应关注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目前,我国学校生命教育经常将教师生命教育忽略不计。事实上,只有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才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生命去引领生命,用生命去润泽生命。任何生命都只会在积极的生存方式和体验中萌生与绽放。教师作为生命的个体,也应该主动地在教育过程中,心存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体验的期盼。教师要善于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获得一种生命的体验与满足,一种生命的创造与成长,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得到生命的一份满足和升华。教师自身
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也要在其中得以体现和延伸。教师,不仅要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也要点燃自己的生命之火;教师,应该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只有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教师才能充满生命活力,才能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为人师表,并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学生生命教育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如:小学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初中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高中阶段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学会用法律和其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提高保持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大学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念,学会立足社会、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升华生命,为自己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三)生命教育的原则
学校实施生命教育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遵循以下原则:
1.知行统一原则
生命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生命。
2.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的生命情感和人生态度的建立和形成是有规律的,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程度,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他们的成长、发展、学习、交往密切联系的内容,并进行科学地组织、编排。学生在很多认识上会存在反复现象,因此生命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要经过体验、认识、感悟、迷惑、再体验、再认识、再感悟,直至形成―定的价值标准。
3.教育渗透原则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这种渗透包括学科教学渗透、学校管理渗透、校园文化渗透等等。因此,学校实施生命教育,既要抓好生命教育的实验教学,又要使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在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让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新课程之中。
4.“三助”结合原则
“三助”指自助、互助与援助。自助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律与自我教育;互助重在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帮助;援助重在强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的积极引导和主动帮助,包括引导学生增强求援意识和应对技能。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的有机结合,形成互动互补效应,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搭建开放式的发展平台,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
5.“三方”共融原则
“三方”即对学生教育离不开的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场所。生命教育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从而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二、生命教育的现实思考
(一)生命教育的需求
《论语?尧曰》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对生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面对现实,顺应现实,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可见,在生命教育概念未出现的古代,人类对生命教育的探索就已开始,只不过那时对生命教育的需求是潜在的。实际上,人类对生命教育的需求,是时时的、处处的,是穿越时空,是永恒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随之而来有些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一些反生命的行为诸如吸毒、自杀、自残、侮辱与伤害他人生命以及网络成隐、心理问题等日趋严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对生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紧迫。
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列死因首位;有近30%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感到心情郁闷、紧张、厌烦、焦虑甚至恐惧。
2008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7080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9.3%的大学生有过极度心理体验,比如极度失望、极度愤怒、极度孤独等,但仅有8%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同时,55.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
这一个个数据,这一项项调查让我们触目惊心的同时,更让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生命教育的温情诠释与追求》一文中进行了深情的诉求: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才是教育鲜活的家。然而,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教师,那一群苦恼而又无助的工匠,还在如陀螺般麻木而冰冷地旋转;而学生,则成了一群“无目的的升学者”和“非本意的就学者”。他们可以不喜爱任何科目,只求考得高分;他们可以不喜欢学习,只求从学习中取得利益;他们的童年期被压缩得很短,取而代之的是不合时宜的早熟与冷漠。我们的教育正在经历着“工业化”、“标准化”、“工具化”的寒冬,肆虐的功利主义之风吹裂了孕育生命的土地,理想主义的太阳被无边的黑暗吞噬,我们是那样从未有过地期盼着,期盼着那个让生命自由呼吸的季节,期盼着还生命以尊严、给生命以幸福的良善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途径
学校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应该遵循一定原则,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实效。
1.生命嫩育课
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在课时计划里安排一定的生命教育课,做到定师资、定课时、定教材,使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重点实施。
2.学科教学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评价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结合学科内容有机地融合生命教育内容。
3.专题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列入综合活动计划。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4.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军训、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5.文化渗透
校园文化渗透生命教育,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学校在环境规划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生命教育,规划建设生命教育园地,并在楼道、墙壁等处布置生命教育的主题内容,使校园时时处处渗透生命教育,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三)生命教育的保障
1.行政保障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颁布后,辽宁省与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率先在全国启动生命教育,2008年黑龙江省也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教育行政部门应成为生命教育的发动者与引领者。目前,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已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已列入全国中小学教学计划。我们期待着,具有完整意义的生命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形成生命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强有力的行政保障。
2.理论保障
倡导教育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及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究与实施生命教育的实验探索,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
3.实践保障
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形成具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实践成果,并及时推广先进经验,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实践保障。
4.资源保障
要多方面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加强生命教育的软件建设,积极开发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影视、博物馆、图书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5.队伍保障
学校要建立校长负责制,强化校长生命教育意识,把生命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确保生命教育实效。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生命教育基本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基础培训,促进教师生命意识的觉醒。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6.社会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社会资源,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为学生的健康安全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适合中小学生体育健身、消防安全、动手实践等的生存训练活动。家长要发挥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地对孩子进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和指导。社区要建造适合青少年锻炼运动的场所或设施,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及寒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
7.环境保障
加强央视、各大报纸、核心期刊、重要网站等主流媒体对生命教育的宣传、导向与探究。在办学理念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元素,在校园文化中积淀生命教育的底蕴,从而形成生命教育的生态环境,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8.监督保障
加强督导评估。要把区县、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效果作为对区县、学校的督导、评估指标之一,把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实绩作为教师考评、表彰的重要依据。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保障。
肖川教授在《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一文中写到:“我十分欣喜地看到:直面教育、直面人生,以成全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为自己价值导向的‘生命教育’新理念,正成为越来越多以教育为天职的人们的共同旗帜。”乐瑰琦老师在《过程改革呼唤生命教育》一文中写到:“生命受之父母、成于社会,凝聚众多情感,寄寓无限希冀。生命教育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必修课。”
生命教育应成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只有远离浮华,摈弃形式,注重实效;只有举全国之力,被民族所思,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田,生命教育的春天才会绽放所有人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