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认识调查报告[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16:5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闭症的认识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闭症的认识调查报告》。

第一篇:自闭症的认识调查报告

前言:

自闭症的认识调查报告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目前发病率最高并持续终生的儿童发育性疾病之一。2007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联合国发布的数据表明,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也就是说,每150名新生儿就有1名婴儿患上自闭症。男孩发病比率比女孩高三四倍。目前,中国自闭症儿童数约为164万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明确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若按照每名自闭症患者影响一家至少两个大人计算,则至少影响到300多万人的生活与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体系的完善,自闭症逐渐被人们理解和重视,尤其是自闭症患者家属这一深受其害的群体,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这仍是一个很陌生的词。即使听说过这种病,也容易望文生义,对自闭症存在很多的误解。

调查目的:

通过对三十名社会群众的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的态度,对自闭症的认识程度以及存在的错误认识。

调查结果分析:

了解程度:在调查的所有群众中,只有10% 的群众接触过自闭症人士;2007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而在调查的中,无一人知道这个日子。对于自闭症的大致表现,87%群众表示不是很清楚;

认识误区:在问及儿童患自闭症的原因时,约70%的人认为与缺乏家庭关爱有关,而选择比较符合现在医学对自闭症的归因的答案:基因遗传和大脑神经系统受创的人只有20%和30%。此外约有10%的人认为自闭症是可以痊愈的。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诸多表现和症状,兴趣狭窄,语言障碍,行为动作重复刻板等,了解的群众都在50%~到60%之间。

态度:对于自闭症儿童,53%的人表示同情并愿意给予帮助,40%的人表示同情但不知怎么帮助。在是否愿意自己的孩子和自闭症的孩子交往的问题上,53%的人表示很愿意,希望能够帮助到他们,43%的人觉得看情况而定,一般不会太主动。此外,70%的人认为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教育,但要适当给予多谢关注。

对于调查的结果,我们总结出三个结论:

一、现阶段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和了解较浅,关注度较低,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自闭症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都还远远不够大。

二、群众对于自闭症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最主要的是认为自闭症是后天的环境和经历造成的,会随着环境而改变。

三、大多数人对自闭症患者持以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并愿意接纳和帮助他们。但限于许多客观原因,如:没有接触自闭症儿童的渠道,缺少相关志愿服务和组织等,许多人有心却无法行动。

自闭症的现状:

自闭症是一种儿童广泛性地发育障碍性疾病。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着微弱的光芒,因此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往往互动在3岁以前起病,主要表现为在语言、社会、沟通交流以及兴趣行为等多方面的缺陷。在4到5岁时症状最为明显,男女发病比例约为5:1。大约3/4的患儿合并有精神发育迟滞,半数左右的患儿在青春期可能合并癫痫发作。由于患儿在社会交往、沟通,尤其是行为方面存在严重的障碍,父母往往只能在手足无措之余,添加对孩子未来命运的担忧。

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可以肯定有神经生理方面的变异。遗传曾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有关病因的研究,但研究结果尚不能证明遗传是唯一造成自闭症的原因。另一条线索集中在寻找脑功能的变异上。在脑系统的不同区域都发现了各种变异的存在,目前可以肯定脑部大范围区域的神经生理损伤是重要的因素。总之,关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最新研究的结果趋向于“多因素致病”说,即不只有一种导致患病的因素。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及训练是一个长期甚至是终生的过程。

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

然而目前中国自闭症专业培训机构的缺乏,专业培训人员稀缺,相关医疗诊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得不到有效的干预。

中国目前还没有任何公共的自闭症医疗或者研究机构,仅有几十个民办的机构或者计划在尝试帮助这个特别的弱势群体。因此,中国绝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无法得到系统化的帮助和培训,因为自闭症儿童一般无法适应公共学校的环境和教育方式,所以他们只能呆在家中。在这样的情

况下,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自己在家中进行教育几乎是唯一的办法,而民办的自闭症培训机构多数也是由自闭症儿童父母发起的。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堪忧,据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0%的家庭每月用于孩子康复的费用超过家庭总支出的一半,而约79%的患者家庭月收入低于5000。面对如此沉重的负担,他们急需得到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注和援助。

总结: 通过结合自闭症的现状调查和社会群体对自闭症的认识调查,可以发现,目前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属在康复的道路上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亟需社会和政府的救助和支持。而我们的社会在对自闭症的群体的救援和支持上仍存在较大的空白。

社会群体对自闭症群体普遍存在宽容理解和乐于帮助的态度,政府和社会相关机构组织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更充分的认识自闭症这个亟需救助的群体,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强大力量,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和体制,让更多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得到保障和支持。

第二篇:认识自闭症

认识自闭症

孤独症儿童的症状表现主要从观察其行为特征中得知,具体可参见下表:

症状 行 为 表 现

Ⅰ 人 际 关 系 障 碍 〖没有依恋行为〗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不粘人,(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缠着大人不放,喜欢大人抱他、逗他、陪他玩)。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要吃什么东西才去拉妈妈的手,(而不是“情感对象”)平常没事就不理妈妈。〖对亲人和生人的反应没有很大的差别〗看到妈妈来了,爸爸下班了,不会表现出特别高兴,常常是没有什么反应;看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认生。〖对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对团体游戏活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也很少能和他人维持真正持久的友谊。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Ⅱ 沟通 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许多家长之所以带孩子到医院,就是因为“几岁了,还不会说话。”主要表现还有: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难以交谈,如被动回答,答非所问,重复提问,话题单一;人称代词错用,常常是不用人称代词,“我”与“你”混淆。〖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他人交流。

Ⅲ 刻板 行为 〖对人、物的固定反应〗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日常生活中有固定的仪式〗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自我刺激〗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或其他身体部位,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Ⅳ 对外界 反应异 常 〖反应过弱〗很多孤独症的父母形容孩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因而有过带孩子去看耳鼻喉科的经历。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若无其事的样子,好象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沾染不到他们。〖反应过强〗也有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改变,以及一般人不以为然的小刺激,他们却有很强烈的反应,如用双手捂住耳朵,好象能听到旁人感觉不到的声音刺激,也有人对某些气味、色彩、形状、质感等反应过于兴奋或恐惧。

当下对于自闭症的干预方法: ABA RDI 感觉统合 地板时光 图片交换系统 药物治疗 维生素加镁 听筒

有一项新研究再一次让自闭症患儿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Geraldine Dawson 和他的同事评估了ESDM*(丹佛式早期介入模式)的有效性,ESDM是对自闭症儿童的早期介入的一种疗育方法。这种疗育方法是由专业的治疗师和家长在患儿家里进行的,其理论结合了行为分析和基础关系。

研究者选择了48 个年龄从18到30个月的自闭症患儿,分成了两个组。一个组接受每周20小时由治疗师进行的ESDM治疗,同时还接受每周5小时由父母进行的ESDM治疗。另一组孩子则定期参与社区残疾儿童的普通辅导。

Dawson和他的同事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对患儿的进展进行评估,包括使用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核表(ADI-R),马伦早期学习发展评量表(MSEL),文兰适应行为量表(VABS),多次重复动作衡量表(RBS)。研究初始,两组的孩子功能表现并无差异。一年后,研究人员报道:“使用ESDM治疗方法的一组患儿IQ均提高15.4分,而另一组患儿IQ仅提高了4.4分。”两年后,研究人员报道:“使用ESDM治疗方法的一组IQ均提高了17.6分,而另一组仅提高了7分。并且,接受ESDM治疗小组患儿在语言接纳上得到了18.9分,在语言表达上得到了12.1分,另一组只得到了10.2分和4分。”

研究人员还指出:“通过两年的观察,实际上普通组的行为适应能力完全不如ESDM组。接受ESDM的患儿,他们的行为适应能力相对于普通组,一直都在保持增长”。另外,ESDM小组的患儿更有可能从自闭症减缓成为广泛性发展障碍。

研究人员最后说:“这次的研究结果强调了自闭症早期发现和介入的重要性。”研究人员还强调:“父母的参与,是这次研究成功的重要因素。”

*丹佛式早期介入模式,英文全称为:Early Start Denver Model,缩写为ESDM。是一种针对自闭症的疗育模式,它有3个目标: 1)发展孩子的社会关系交往;

2)当孩子从事社会性活动的时候,以孩子的发展阶段为导向; 3)通过培养孩子玩游戏的能力,改善孩子可能拥有的学习障碍。

第三篇:走出自闭症的认识误区

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让“星星的孩子”回到我们身边 —走出自闭症的认识误区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还记得电影《雨人》里那个哥哥雷蒙吗?他总是喋喋不休,害怕坐飞机,害怕澡池放水的声音,准时看“人民法院”,晚上十一点准时睡觉,还能立刻说出牙签盒中牙签的数目„„这部获奖的好莱坞电影让我们认识了自闭症患者的“奇妙”世界。

2008年4月2日,是第一个“世界自闭症日”。联合国于2007年11月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吁人们关注自闭症,消除公众对自闭症的误解和隔阂,应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自闭症。他们仿佛来自另一星球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特殊兴趣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行为疾病,患者与他人交流技巧非常薄弱,也无法理解情绪,就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三个主要症状,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这种疾病最初是在50年前被奥地利维也纳儿科专家汉斯·艾斯珀格诊断出来,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我国大陆地区病例由南京脑科医院陶国泰教授首先报道。自从电影推出之后,“雨人”成为自闭症者的代名词,而国内这样的患儿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过去认为这是一种罕见病,随着大家的认识逐步提高,发现的病例不断增多,联合国估计,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为1/150,由于目前普遍认为自闭症发病率并不存在地域和种族差异,因而估计我国自闭症患者人数在700万以上,按照2007年户籍人口加流动人口达1.21亿推算,广东省患者人数在60万以上,儿童患者的人数应该在15万以上。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自闭症的预后,自闭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由于大众甚至一些专家对该病认识不够,存在误区,结果导致患儿病情延误影响治疗,对此,从事自闭症治疗研究的专家们呼吁,大家要正视自闭症,了解自闭症,以帮助更多“星星的孩子”回归到我们身边。自闭症有哪些认识误区

【误区1】自闭症是心理疾病

这是一种天生的疾病,与那些因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自我封闭的心理疾病是完全不同的,自闭症患者属于先天残疾,他们有着严重的人际关系和沟通障碍,尤其是儿童,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训练,将一生陷入孤独中。

邹小兵主任介绍,广东省2004年率先将自闭症列为残疾,同时,广州市政府投入资金建立广州市残联自闭症康复研究中心,2007年我国已在“十一五”规划中将自闭症列入残疾类别,并已把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问题纳入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误区2】两三岁不会说话是正常

有些老人家认为孩子出生到两三岁还没说话是比较正常的,有些孩子语言启蒙比较慢。实际上,邹小兵介绍,“在我们接诊的患儿中,有一半以上因为这样的误解而延误了病情的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发现。”邹小兵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到两三岁时还不会说话,在排除聋哑的情况下,如果孩子还同时出现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某一行为如转圈等这些自闭症典型症状,就应当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自闭症的治疗是越早越好,3岁以前是治疗最佳期,目前广东地区,除各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外,各类儿童康复中心 都可以进行自闭症诊断和治疗。

【误区3】自闭症有特效药

一直以来,自闭症的治疗和干预都是医学界的重大难题。目前,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特效药,有的药物只能改善部分患者的部分异常行为,其中利培酮作为被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自闭症用药,可以显著减少自闭症儿童的兴奋、多动、暴躁、睡眠障碍等,但副作用有疲劳、嗜睡、肥胖、乳房增大、遗尿等;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综合性教育和针对性训练,辅以药物,家长和医生要不断坚持,才能在循序渐进中使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

【误区4】自闭症是天才

《雨人》影片里,雷曼可以心算复杂的数学题,他的弟弟甚至感叹他可以去美国航天局工作。事实上,邹小兵说自闭症患者像雷曼主角这样拥有离奇数学天才,是非常罕见的。家长们不要寄希望于自闭症孩子成为天才,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训练,99%多的人还是会成为残疾,除非孩子的症状属于轻度。但即便如此,即便有些人在语言或者计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比如能大段背诵报纸上的新闻,心算复杂的数学题。但他们无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依然不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自理。

【误区5】自闭症是不治之症

一位妈妈深有感触地说:“自闭症终生无法根治,在父母眼中,他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邹小兵说,甚至不少医生都持有这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一朝患上自闭症,终身就为自闭症。这种观点认为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将要悲惨忧愁地过一生。其结果直接影响患儿的父母,妨碍治疗的正常进程。邹小兵强调说,不管多大的患者,家长、医生都不要放弃,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只要坚持是可以看到希望的,世界上都曾经有这样的成功案例。

【误区6】自闭症是社会家庭造成

邹小兵介绍说,有不少报道称“自闭症是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父母工作忙碌等因素导致”,这是十分错误的,虽然目前对自闭症发病原因尚没有明确定论,但得到国内外权威认可的是,患儿脑部的损伤在出生前或产程中就已经产生了。

在上世纪50-7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认为自闭症是父母不教养造成的,甚至提出“冰箱母亲”理论,说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就像冰箱一样冷酷,结果这种理论导致当时美国不少母亲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因愧疚而自杀,成为一代悲剧。

父母如何帮助自闭症患儿康复? 自闭症的教育训练并不完全是一个医学问题,专家认为,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心态、周围环境、社会看法等均对孩子的治疗产生影响。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家长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对孩子的行为应表示宽容和理解,尽量对孩子异常行为进行矫正。父母亲需要接受事实,克服心理问题,妥善处理孩子的教育训练与自身生活工作的关系。化爱心、耐心、恒心为动力,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并和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

2.发现孩子的特别能力并将其培养、转化。训练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相关的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家长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是目前自闭症教育和治疗的要素。

医学知识加油站

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的一种类型。过去的20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自闭症的了解也在逐步深入。不难发现,对自闭症的认识,从名称、概念、诊断、发病率、分类以及干预都在经历重要的变化。目前一般将PDD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SpectrumDisorders,ASD)。

同为ASD,但是不同患者个体在各主要症状的轻重、整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智力发育方面存在差异,同时病情可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ASD一般包括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以及不能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totherwisespecified,PDD-NOS)。

专题撰稿:本报记者李劼

专家支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

深圳市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主任 陈立富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 主任 万国斌博士

第四篇:关于新疆自闭症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报告

2013年1月初一家机构由于要制定组织战略规划,对园内教师做了一期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的问卷,问卷采用独立完成,单位绝密保存形式开展,大部分教师能较为真实的反映内心观点。样本中有刚入园的新教师,也有从事行业工作几年的老教师。

问卷基本反映出以下几类问题:

一、教师本身职业规划

其中绝大多数教师不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只有一位教师对自己有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职业规划与从事时间的长短无直接关联,教师对自己定位基本不明确,按照机构的分配工作,未能探寻自我发展的方向和积极争取培养机会。同时对于自己的目标设置、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机构整体战略处于被动局面。机构在协助员工开展职业规划,引导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上未能起到有效的、普遍的、积极的作用。

二、教师对自我能力的了解程度

问卷反映出大部分教师对自我能力认识比较清楚。对于从事的职业要掌握的技能60%处于了解、40%不太确定。加强员工对康复知识的了解主要通过两个层面完成:个人层面,员工自身搜取相关学术论文,是获得理论知识最直接、简洁的方式;机构层面,机构需要引导员工学习,提供专业网站下载地址或者论文解读活动,扩宽教师对国内外康复方式的普及。有助于教师对自我能力的正确评估和发展方向的确立。

三、预期五年每月薪酬水平

绝大部分的教师期望五年内自己的薪酬可以在5000-8000.看到这个,估计许多人会开玩笑,说是不是有点高啊。静下心来思考一下,1、未来的五年,物价上涨,这个范围内的薪酬是合理的。

2、自闭症教师目前被列入在公益行业里,没有常规教师的福利待遇、社会地位也远不被社会认可。这种现状对于自闭症教师非凡的责任心、耐心和要求严格的康复技能,是成反比的。一个动作几遍、几十遍的教,一个发脾气的孩子又打、又抓、又咬,一个孩子到处乱跑的课堂,一个不仅要给孩子上课还要给家长上课的压力,教师们应该得到这样的薪酬。

3、公益的人,也有权利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公益人是要把爱传播,如果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照顾不好,如果连自己的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试问如何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的是快乐和幸福,我们要给的无限爱的放大,不是吝啬的爱的施舍。公益人应该健康、快乐,充满活力,将公益传播。作为一个自闭症特殊教师专业教师,5年的薪酬期望值是合理的。

四、压力

自闭症教师的压力分类为:工作本身的压力,薪酬,与同事、上级的关系,工作和生活角色差异太大,工作环境、文化差异和组织制度不认同、恋爱交友,和个别的专业不对口。面对压力教师们的表现是疲惫、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对工作有一定程度但是不严重的影响,采取逆来顺受、能忍则忍、K歌、看电影和找借口发现到其他地方缓解压力。但是基本可以在工作时间比较好的控制和调节情绪。认为情绪和压力应该自己调节的同时,希望机构能够设置情绪发泄区以及与服务对象加强沟通,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缓解压力。

五、管理

基本上的员工对于机构管理不满意,集中体现在管理体制、管理者的决策胜任力、上级对待下级的方式、提升机会、工作做好所得的赞扬。管理中都会存在的问题在中国NGO管理中更为明显。员工期望自己在一个管理体制健全、领导管理、执行能力突出的团队工作,是每一个就职员工的理想环境。同时也对NGO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人才。NGO要吸纳到社会精英管理人员,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支付基本相对应的薪酬,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机构在运营成本上承担较大的压力,生存成为首要的任务。较好的机构在获得社会认可后,面临发展的阶段时,机构管理成为最主要的过度和改革期间,如果不能合理度过改革成功,机构就会止步不前,就相当于退步,更不用说更高的平台或更高的薪酬。

几个月前,瑞欧公益的负责人问我:要帮助一个他们正在帮扶的培智学校,到底需要什么?她感觉他们的帮助并没能根本解决一些实质问题。当时我告诉她:他么需要的是一名专业的管理者。这不是充要条件,是必要条件,外界能给与的帮助怎能达到无微不至?长久坚持的专业运营管理团队,以及整合资源、运用第三部分吸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才是机构发展的力量源泉。

面对自闭症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部分结果,行业认识以及机构发展困境的问题突显出来,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尤其让我不能安静的是,我们的自闭症教师们,到底是谁在关爱他们。每一张调查结果,每一个老师们划的√√,都让我内心整整酸楚。难道是我也在一线当过自闭症教师,也吃过那些苦:上班压力无限大,刚入职的时候,不等自己实践,就被家长否定或者屡次换孩子,到自己手上的孩子不到一星期就换走了,2个月可以换5、6个孩子。不做任何评价,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想法,我知道这个时候的老师能难过,沮丧和没有信心,这个过程,每一个老师都会走过,有的比较容易,紧张得被赶下台的老师们估计花了很多时间才可以度过的,这种犹如漂游在漫无港湾的感觉随着教师本身的能力决定时间长短;上班收到人生攻击,可能有点严重哦。曾今我也被正在上课的孩子措手不及扇了脸,也在接待新孩子时被抓烂胳膊、被踢、被打,也被留下伤疤,每每看到胳膊上的伤疤,未曾憎恨孩子,而是满满的怜惜和不忍,不忍这孩子这样伤害自己、伤害家人。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或多或少的经历着这样的故事,但是所有老师都忍耐都心疼,被孩子弄得满头大汗嘴里还挂念的孩子。我见过170的孩子用重重的拳头砸老师,见过老师们被咬伤,见过流血的胳膊,摔烂的膝盖,可从来都是忍受。这种忍受源自爱、源自对孩子理解、源自责任,同时也包含了压力;家人的理解,我很庆幸自己拥有理解我的父母和朋友,所以我幸福而且快乐,可是在自闭症的教室里,有多少老师可以和我一样呢,家人的不理解,或者反对,成为自己的压力。可是我们的老师们依然在坚持,顶着压力,也许也会抱怨,但是未曾选择放弃,舍不得的是这些孩子,这些不为人父母,却天天说:“这是我儿子、这是我丫头”的老师们,难道不值得我们保护和尊敬吗?

老师的压力,老师的待遇,老师的困境,总总总总,从来没有让这些可爱的自闭症教师们放弃。谁来关爱他们?谁在保护他们?这些一样脆弱的生命,在中国严酷的公益环境中顽强的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使命,在不为人知的自闭症孩子中无私的奉献着,充当着更不为人知的角色:自闭症教师。

谁来保护自闭症教师们,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愿意,就请你关注自闭症,让自闭症孩子好起来,自闭症教师也就好起来了。请你关注自闭症,保护自闭症教师。

第五篇:中医对自闭症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摘要】 随着 现代 医学对自闭症认识的深入及诊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祖国医学对儿童自闭症的认识及 治疗 手段也进一步提高。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自闭症病位在脑,同心、肝、肾三脏有密切联系,认为先天不足、肾精亏虚,神失所养、心窍不通,肝失条达、升发不利是自闭症的主要病机;在治疗方面,主要有中药治疗、针刺治疗等治疗手段,并在提高自闭症患儿的认知及语言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 自闭症/中医药疗法; 医学,中国 传统; 儿童; 病因; 病机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是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之一[1,2]。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的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行为综合征。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首次报道了该病[3]。近年来,各方面报道提示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如美国为10~20/万人,加拿大为8~10/万人,日本为13~16/万人。根据国外的发病率来推算,国内估计拥有自闭症患者50万~500万[4]。该病起病年龄早,症状特殊,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及训练方法。经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及探索,目前,现代医学对自闭症的病因研究、诊断技术、治疗措施等都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扩充。近年来,祖国医学对自闭症的认识及治疗手段也进一步提高及丰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中医病因病机

自闭症病位在脑,同心、肝、肾三脏有密切联系[5]。1.1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功能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所说:“头者,精明之府”。至明·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谓:“脑实则神全,神全则气全,气全则形全,形全则百关调于内,八邪消于外。”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脑髓论》中也说:“灵机记忆不在心在脑。”可见,古人早已经认识到脑与精神活动的密切关系,脑主宰生命活动,人的视、听、言、动及思维感觉记忆等均与脑的功能有关。

1.2 先天不足,肾精亏虚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医方集解》云:“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若先天肾精不足,导致肾精亏虚不能化髓充脑,神明用之不足,元神不得滋养,而发为精神活动异常。自闭症儿童常见于母孕期间感受外邪,跌仆损伤,精神刺激,误服药物等,损伤胎元;或父母健康欠佳,孕母素体虚弱,高龄妊娠导致胎儿禀赋不足。以上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先天肾精不足,脑失所养。另外,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产程过长或胎吸、产钳等器械使用不当,亦可直接损伤元神之府。临床中精亏髓少,骨骼失养,则生长缓慢,身材矮小,囟门迟闭,骨骼痿软。脑髓不充,则智力迟钝、语言迟缓。

1.3 神失所养,心窍不通 心主神志,心藏神。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以及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神”的具体表现。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这一切都强调了心在主管神志,思维活动方面的重要性。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灵活,反应敏捷。心主神志功能不正常,表现为神志不宁,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自闭症儿童不认亲疏,表情淡漠,不喜交际,听而不闻,言语重复,语难理解,行为怪异,兴趣狭窄,貌聪无慧等表现皆因心神失养所致。如气郁化火,火热内扰心神,则失眠,甚则狂躁。如气郁生痰,痰浊上蒙心窍则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言语不清,喃喃自语、举止失常。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心主舌”。心开窍于舌,又称“舌为心之苗”,《灵枢·忧恚无言》“舌者,声音之机也。”心气通于舌,舌才能柔软灵活,语言流利。《灵枢·经脉》曰:“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若心神失养,经脉不通,则舌强语謇或失语等。在自闭症儿童表现为少语、错语、无语、发音不清等症状。1.4 肝失条达,升发不利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和条畅情志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心情开朗。肝失疏泄则肝气郁滞,心情抑郁难解。反之,在反复、持久的异常情志刺激下,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滞。自闭症儿童由于其特殊的行为方式,在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被动接受大量批评和指责,给心理乃至身体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不良的精神因素刺激,造成患儿肝郁气滞,进一步影响肝失疏泄的功能,肝失疏泄日久,还会影响后天脾胃的生理功能。

临床上肝失疏泄往往见于得病初起,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闷闷不乐,病情随情绪变化而波动;病程日久,情志不遂,肝郁化火,则性情急躁易怒,肝火上攻头面而见面红目赤,热盛耗津则便秘尿黄。肝的生理功能是主升、主动,主气机的畅达,升发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长期的肝气郁结,升发不利,势必造成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内心及行为上的内向、孤独,最终导致自我封闭的状态。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系于目系。因此,肝的功能也可以反映于眼睛的活动状态。自闭症儿童目不视人,缺少目光对视,主动回避眼神的表现,也都可以认为是肝失疏泄、升发不利的表现。2 中医治疗现状

2.1 中药治疗 严榆芬等[6]使用加味温胆汤配合教学训练矫治孤独症儿童异常行为25例,对照组采用aba行为训练法和引导式 教育,每周各5次,每次45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服加味温胆汤治疗:橘红5 g,制半夏、茯苓各6 g,甘草2 g,竹茹1 g,枳实4 g,党参6 g,石菖蒲、益智仁各5 g,生姜2片。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并随症加减。两组康复训练或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经治疗后,观察组25例,显效5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12例,显效1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4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吴晖等[7]运用针灸、推拿、口服中药三位一体的方法治疗孤独症,共治疗400余例,有90%的患儿都有程度不一的疗效,其中坚持治疗3个疗程以上的患儿,有34%可入正常小学,10%左右无效果,主要是重度智力低下或年龄较大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的患儿。

下载自闭症的认识调查报告[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闭症的认识调查报告[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闭症讲座

    自闭症讲座 每年的4月2日都是世界自闭症日,儿童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

    自闭症解析(DOC)

    一、 孤独症解析 (一) 什么是孤独症 (二) 孤独症的表现 (三) 孤独症的原因 (四) 孤独症的治疗 (五) 孤独症的影响 二、 中心建设 (一) 基础建设 (二) 规模和场地环境 (三) 设备设施 三、 队......

    自闭症教案

    自闭症康复训练综合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自闭症康复训练综合课,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①社会行为的训练;②数理概念——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③语言沟通——了解特征四季、填词......

    自闭症简介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简介: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儿童广泛性地发育障碍性疾病。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着微弱的光芒,因此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往往在3岁以前起病,主......

    特殊教育《自闭症》

    特殊教育《自闭症》 一、前言 自闭症(Autism)一词最早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n Bleuer于1911年提出,并将Autistic 一词引入专业文献中,他将“孤独性”的退缩,拒绝交往及反应障碍描......

    自闭症个案研究

    自闭症个案研究 一、基本情况 1.个人信息 姓名:郭xx 性别:男 年龄:6岁 所在机构:自闭症康复中心 班级:启智四班 残疾类别:自闭症 残疾程度:中度 其他残疾:无 2.家庭情况......

    大学生人际交往认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交往认识调查报告 学号:2012091180调查人:向莉洪 前言: 随着时代科技的高速变化,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团队合作精神也成为了很多企业考核的重要......

    自闭症儿童认识颜色的教案(样例5)

    自闭症儿童认识颜色的教案 教学目标: 一、同一属性,不同颜色的分类配对二、不同属性,同种颜色的分类配对三、认知红色四、认知表达红色 具体操作: 一、同一属性,不同颜色的分类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