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名人传佩鲁茨-word文档

时间:2019-05-14 16:4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生物名人传佩鲁茨-word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生物名人传佩鲁茨-word文档》。

第一篇:最新生物名人传佩鲁茨-word文档

生物名人传佩鲁茨

佩鲁茨(1914~)Perutz,Max Ferdinand英国化学家,生物学家。1914年5月19日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32~1936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化学,1936年移居英国,到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研究 X 射线晶体学。1939年成为W.L.布拉格的研究助手,一年后获得博士学位。1947年同J.C.肯德鲁在剑桥创建了隶属于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并被委任为负责人。1962~1979年在剑桥医学研究生院主持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954~1968 年和1974 ~1979年在皇家学院兼职任教。1963~1969年曾任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的主席。1951年他首次用X射线衍射法证实了L.C.波林等人提出的的a-螺旋结构模型。1953年创立了用于测定晶态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同晶置换法的原则。肯德鲁和同事于1957年解出了第一个蛋白质——肌红蛋白的低分辨率空间结构。两年后佩鲁茨和同事得到了血红蛋白的三维图像。1962年他与别人合作证明,当血红蛋白同氧反应时,四个亚基间的相互位置发生变化。1970年他与同事揭示出血红蛋白传送氧的分子机理。他为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发表了许多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论文,并著有《蛋白质和核酸:结构与功能》、《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生物结构图册》(与G.佛米合著)等书。由于在蛋白质晶体学方面的开创性成就,他和肯德鲁同获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63年被选为奥地利科学院的通讯院士,并先后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会员,荷兰、法国等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他两次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

第二篇:2012鲁教版八上《名人传》课件1

猜猜他们是谁?

1、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

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

上倒竖。

2、他长得像猢狲一般丑陋: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

着,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宽阔,嘴唇厚而向

前,耳朵大大的。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3、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他额头突起,宽大。头发乌黑,极为浓密,似乎梳子都从未能梳过,毛戗立着,似“墨杜萨头上的蛇”。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但大多数的人会弄错其细微差异。

4、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

筋暴跳;野性的眼睛变得格外地吓人;嘴唇发抖;一幅被自己召来的魔鬼制伏的巫师的神态。那如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像

李尔王。” 贝多芬(德国音乐家)

5、他中等身材,宽肩阔背,四肢发达,肌肉

结实。因劳苦过度,身体有些变形。走路时,昂着头,佝偻着背,腆着肚子。

6、他站立着,侧着身子,穿着一身黑衣服,肩披一件罗马式大衣;头上缠着一条布

巾,外戴一顶深黑色大呢帽。他脑袋滚圆,额头方方,突出,布满皱纹。头发呈

黑色,不很浓密,蓬乱着,微鬈着。又小又忧伤

但却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画家、雕塑家)他们的外貌给了你怎样的印象?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

和品格。――罗曼.罗兰中外名著 名人传 托

尔斯泰女儿塔基娅娜致罗曼.罗兰的信 亲爱的先生:我刚读完您的大

作:《托尔斯泰传》,我想要对您说,我非常赞赏它。我对它的最大赞赏之处就是,我深信,我父亲如果在天之灵,他会因书中对他的全面而透彻的理解而深为感动的,这种理解不仅在于对他的作品,而且是对他整个的人。我在阅读你的大作时,经常是边看边流泪的。„„请再次接受我的衷心感谢,先生„„塔基娜娅.苏克蒂娜1911年10月20日读故事,说品格,谈感受。

名人的痛苦和磨难相貌丑陋、体弱多病。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终身未婚;

托尔斯泰夫妻之间持续数十年互不理解。他们在社会上更是受到了最冷酷的对待。„„名人的品格心灵 贝多芬 贝多

芬遭遇病痛的折磨,仍不放弃音乐.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

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

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

性解放的新方向。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

叛真理。――贝多芬惟其痛苦,才有欢乐。――贝多芬谁也无

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

喉。――贝多芬米开朗基罗的遭遇悲惨,仍然坚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

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

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

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

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烦恼使我受着

极大的影响„„我一年多没有收到月俸,我和穷困挣扎;我在我的忧患中十分孤

独,而且我的忧患是多么多,比艺术使我操心得更厉害!――米开朗琪罗 列夫??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面对内心的惶惑矛盾,最终创作出不朽名篇.托尔斯泰是“俄

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

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托尔斯泰从没

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

理。――托尔斯泰 科学与艺术

和面包与水同样重要,甚至更重

要。――托尔斯泰自古以

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名人传》呢?罗曼??罗兰

指出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贫苦、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却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

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所以,他创作了《名人传》。他

认为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惟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因此伟人们的生涯往往就是长期地受难,他们的身心遭受悲惨命运的折磨,然而正是忧患造就了他们的伟大。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你的阅读感受

1、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2、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3、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作者简介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1915年,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

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作业

1、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读完《名人传》,请你谈谈你对生活中磨难的看法,并写成读后感。

2、推荐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命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 *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 《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米开朗琪罗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第三篇: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观察动物细胞教案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熟悉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

2、掌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3、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

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细胞结构的观察。

学法指导

动手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已经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了,那么动物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明标自学

(一)师生认知目标

(二)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 分组实验,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参照课本P55~56内容,完成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

⑴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用清水行不行?

⑵为什么要用稀碘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

⑶人的口腔上皮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⑷针对人的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每一个步骤,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画一个你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简图

学习任务二 认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比较动物细胞模式图与植物细胞模式图,完成下表。

“"

相同点

不同点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各小组代表选择任务讲解,并对生成的个别问题进行简要讨论交流。

四.归纳提升

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处理课堂生成问题,进行知识归纳和能力提升。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

五.达标检测(认真检测一下自己,要求不看课本哟!)

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光线很强,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3、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叶绿体和液泡

B.细胞壁和线粒体

C.细胞壁和液泡

D.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4、在用消毒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时,正确的做法是()

A.应刮取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

B.应刮取口腔上颚内侧壁,用力刮几下

C.应刮取口腔牙龈内侧壁,轻轻刮几下

D.取口腔任何部位都可以,但要轻轻刮几下

5、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有没有()

A.细胞壁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液泡

六、反馈讲评

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教学反思:

第四篇:XX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XX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件www.xiexiebang.com XX年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藻类植物

一、学习目标:

.了解藻类植物的种类,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衣藻和水绵,比较衣藻和水绵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藻类植物的特征。

二、学习重点:水绵、衣藻的形态结构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三、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思考“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于蓝。”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植物。

(二)学习任务:

.(自学课本p2—4)完成下列任务:

(1)生物圈中已经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

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2)淡水藻类常见的有:

,,,等。(3)海洋藻类常见的有:

,,,等

2.观察衣藻和水绵(参照课本第5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并对照课本中衣藻和水绵的示意图,比较它们形态结构的异同点。

3、自学课本p5,完成下列任务:

a)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

。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_________和_____

______,都能进行___

______,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__

________。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

b)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释放

,(2)可做。

与人类的关系:(1)可供

,(2)可供。

4、拓展反思:(小组讨论并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1)为什么海带是褐色的?

(2)将一块新鲜海带,(干的应提前浸泡1小时)放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酒精加热,并把温度计插在烧杯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观察海带颜色将发生什么变化?

(3)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4)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5)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

四、学习检测: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导学案

教学目标

.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初步了解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自主学习:

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一:学生直接观察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结合已有的知识,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二:学生直接阅读课本上的《观察与思考》四人一组讨论思考题,通过小组间的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来理解根适于吸水的意义。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理解根吸水实际上等于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二、水分运输的途径1.茎的结构

学生四人小组通过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以及本节课最后一个自然段,经讨论、归纳,小组间表达和交流后,归纳出茎的结构。

2.茎各部分的作用

学生通过看本节课的后三个自然段,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归纳,小组间合作交流,归纳出导管、筛管和形成层的作用。

3.探究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实验,经同学间表达和交流,确认最佳方案。通过看课本上的P111的《观察与思考》,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检测反馈:

.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跑到叶片中的?

2.将茎横向切断,在横切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

3.将茎纵剖开,在纵剖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

4.通过这个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学会自学获得知识。

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汁液是从那里来的?

5、移栽植物时,如果根损伤大多,植物会有什么变化?

6、扦插后的枝条如何处理,成活率会提高?

7、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树怕去皮,不怕空心”这句话吗?

8.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

9.在热带雨林中,有些树木茎干上往往长着许多毛茸茸的根。这些根暴露在空气中,叫做气生根。气生根有什么作用?

0.分析:将两株同样大小健壮的幼苗,分别培养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过几天,可看到土壤浸出液中的幼苗生长,在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

,这个实验说明。

1.导管存在于

,能输送

,输送方向是

。筛管存在于

,能输送

,输送方向是。

植株的生长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了解枝条的生长过程。

知识回顾 种

发的条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_____。_______或_____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后,________发育,突破种皮,形成_____。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幼根的结构有哪些?

2、芽的结构有哪些?

3、什么是居间生长?

自主学习、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增加____________,一方面要靠_

__________。

3、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_____发育成的。芽在发育的时候,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枝条上的_____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4、小麦、水稻、竹子等一些植物,可以通过_____使茎急剧长高。

5、“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就是对_________的形象描述。

当堂练习

《基础训练》P15—P18

植株的生长

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运用观察的方法探究植物茎的生长过程,并能用相关的知识解释。

2、让学生知道年轮形成的简单过程

3、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

知识回顾:、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____________,一方面要靠伸长区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小组完成实验,按1——3步骤进行)、取一段柳树的枝条,肉眼观察看它有几部分组成。

2、用解剖针扎一扎横切面上的质部和髓,试试哪部分最坚哽哪部分较疏松?

3、用手剥一剥树皮,试一试能不能剥掉,剥去树皮后用手摸一摸内侧有什么感觉?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以及形成层的特点。

5、什么叫年轮?年轮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怎样推测树木的年龄?

6、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缺乏时会怎么样?

试一试: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

当堂练习

《基础训练》P15—P18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

导学案

学习目标:

.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2、在 和

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

,形成新的 和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 部分渗出来的。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 作用散失的。

5、一株玉米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有的植物还不止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来组成植物体了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

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

、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

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

3、拓展反思,讨论交流: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

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

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

讨论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

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⑴观察图Ⅲ—25生物圈的水循环。

⑵四人小组根据问题思考:“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

讨论、交流、总结: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观察图Ⅲ—25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讨论总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讨论回答:P116《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学习目标】、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前小测】(每空1分,共3分)

小测得分:()、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

2、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

,增加。

三、【新知预习】阅读P119-122页,并完成以下习题。

、概念:绿色植物利用

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

、、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

,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四、【实验操作】(每空1分,共8分)、暗处理: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其目的是让叶中的

运去或耗尽,让实验效果更明显,更有说服力。)

2、遮光、照光: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实际上是作对照实验,用同一片叶,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变量,即

。)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将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是因为叶绿

溶于酒精,隔水加热是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酒精

燃烧引起安全事故。)

4、漂洗:用清水把叶片上的物质(如:酒精、叶绿素等)

冲冼掉。

5、染色:向叶片上(见光的地方和不见光的地方)滴加碘液,(淀粉的特点之一是遇碘变

色。)

6、观察现象:滴上碘液后,我们发现叶片见光的地方变成了

色,用黑纸夹起的地方未变蓝。

7、实验结论:(1)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

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五、【知识结构】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步骤:暗处理→遮光和照光→脱色→漂冼→染色→观察现象→实验结论

(二)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叶绿体,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六、【巩固小测】:

(每题1分,共11分)

小测得分:()、生物实验举小组要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应该遮住

A.一整片叶的上、下两面

B.一整片叶的上面

c.一片叶的一部分的上面

D.一片叶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

2、小明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了一种绿色叶片上有黄色斑纹的植物,经过阳光照射后,用碘液处理,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黄斑部分却未变成蓝色。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A.叶绿体

B.二氧化碳

c.水

D.光

3、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它的“车间”是()

A.叶片

B.叶柄

c.叶肉细胞

D.叶脉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用提供的()

A.动物和人类食物的 B.动植物和人类的能量

c.动植物和人类所需氧气的 D.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

5、右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6、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A.叶片健康与否

B.有无叶绿体

c.有光或无光

D.无机物

7、人类及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A.肉类

B.植物的有机物

c.光合作用

D.无机物

8、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叶脉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9、大葱埋在土里的部分为白色,而露出地面的部分通常会变成绿色,这可以作为下列哪句话的实例()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B.叶绿体在光下可以合成有机物

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D.叶呈绿色是因为含有叶绿素

0、我们用木材烧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并能将水烧开,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

A.太阳光能

B.电灯的光能

c.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D.土壤中的能量

1、将马铃薯长时间放在有光的地方,其表皮下会出现一小薄层绿色,这是因为()

A.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

B.呼吸作用产生叶绿素

c.光促使了叶绿素的形成 D.光促使了马铃薯的发芽

课堂

反馈

班级

姓名

90%

70%

50%

30%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导学案

一、自主探究:

学习任务一:了解有机物是如何构建植物体的。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学生举例说明:植物本身的组成成分离不开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小麦含淀粉,桃含糖分,菠菜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等)

2、自学教材讨论后回答:从细胞水平上分析植物体主要是构成的。比如:

。从器官水平上看,植物是由构成的。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无机盐外,主要成分还有各种有机物,有机物是构建植物的基础,那么有机物对于植物的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呢?

学习任务二:探究有机物是如何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

阅读教材P123演示实验1,回答下列问题:

1、猜测:有机物分解时释放能量吗?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吗?_________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_________还有一部分________

拓展反思:

1、夏天,刚收获的新鲜小麦能不能长期堆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了什么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实验

2、有机物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

观察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_____________,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___还产生___

演示实验

3、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氧参与

提出问题分析讨论:甲乙两瓶的种子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现象将会如何?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科学证明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要______的参与

拓展反思:储藏甘薯的窑时间长了能不能直接下去?为什么?怎样做?_______________ 阅读P12

5第二段,呼吸作用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所_______________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反思:庄稼长期被水淹了,往往会死亡,原因是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认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小组讨论: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有什么作用?其他生物有呼吸作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植物和我们一样,也要进行呼吸,而且也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所有的生物都要呼吸,说明: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阅读P126“技能训练”,回答: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什么影响?

二、1、对本节知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

2、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三、尝试应用如何贮藏粮食、水果可延长其寿命?

四、检测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间是()

A只在白天B、白天和黑夜c只在光下D、只在黑夜

2下列哪种农业措施能改善根系的呼吸作用

A、施肥B、浇水c、中耕松土D、锄草

3、农田淹水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

A、能量

B、氧气

c、二氧化碳

D、阳光

4、植物的任何部位都进行()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5、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保卫细胞

D.所有活细胞

6、植物呼吸作用与光照的关系是()

A.必须在黑暗中进行

B.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c.与光照无关

D.有光呼吸作用强,无光呼吸作用弱

7、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使用有机肥

B.大量施用无机肥c.大量浇水

D.中耕松土

8、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的氧气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睛窖内一氧化碳的含量

9、贮藏水果、蔬菜要保持低温是因为()

A.促进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弱

c.温度低可以减少细菌病害

D.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0、x疆哈密地区昼夜温差大,哈密瓜较甜,是因为()

A.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强烈

B.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微弱

c.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强烈

D.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微弱

五、能力提升:

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以人工配制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请回答下列问题:、春天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无机盐的需求外,应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的浓度。

2、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以降低蔬菜的

3、要验证绿色植物呼吸过程放出二氧化碳,以下哪个实验条件是必须的?()

A.用一株叶片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D.用一株幼小植物

4、储藏中的粮食会因为呼吸作用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损失,应采取哪些措施?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生物入侵者》教案 鲁教版

23.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预习作业:查资料,每个同学找出我国3种生物入侵者(现象)并且用50字左右的一段话概括。

教学方法:五步三查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加拿大一枝黄花”图片以及下面的文字导入。

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黄莺、麒麟草,属菊科植物。这种花色泽亮丽,在花市上被称为“幸福草”,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在苏浙沪一带和广东省,加拿大一枝黄花近年来使植物大面积死亡,果园、农田作物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危及生态安全。(学生自由发表评论,教师引入生物入侵)

二、朗读课文,检查预习(独学)

1、简介作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速读课文,迅速提炼相关信息。(对学)

1.速读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的知识? 请按照段落顺序,以“我从文中第 了解到了

”为句式,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2根据多媒体给出的关键词,整体感知课文(屏幕显示)

(1)什么叫做“生物入侵者”?(2)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3)生物入侵的途径是什么?

(4)生物学界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有何不同?(5)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四、研读课文,体会语句的好处(群学)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而且说明语言很有特色,下面我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语句的妙处。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师小结: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特点及作用。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所收获吧?(学生谈收获)

六、课后拓展,走进生活: 1.插入视频

2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面对生物入侵者,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

七、课内检测

完成《导学测评》

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

梅涛

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知道外敌入侵?那么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今天我一起来了解当今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巨大威胁——生物入侵者。(播放水葫芦图片,教师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入侵)

二、朗读课文,走进知识的殿堂

师: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生物入侵者。在读中标清段落,划出重点生字词。(生大声朗读,边读边划。)

师:下面请把你划出的词语在导学案上写一写,不认识的词语与同学交流。(生写、交流)师: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 生:没有。

师:好。那位同学把你积累的词语给大家读一读?(生读)

师:你积累的词语真不少。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屏幕显示)词语之窗:

我会读:扼制、归咎、繁衍、劫掠、遵循

我会写:五彩斑斓

在劫难逃

束手无策

无动于衷

啸聚山林(生齐读后,师强调个别字的读音与写法)

三:速读课文,迅速提炼相关信息。师:读后,你知道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吗? 生:知道。(师生齐读文中语句)

师:那么,你从文中还了解到哪些生物入侵的知识?下面我们速读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的知识?(屏幕显示)科学之窗

请按照段落顺序,以“我从文中第 了解到了

”为句式,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知识?(生默读)师(示范):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从文中第一段了解到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1:我从第五段了解到随着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越来越多,他们搭乘国际贸易 2 的便车迅速到达入侵地。

师:了解到生物入侵者是怎样到达入侵的。是因为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2:我从第四段了解到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师:你从那一句了解到的?能把文中句子读一读吗?

生2:“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地威胁。

生3:我从第二段文中“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了解到生物入侵对自然造成的危害很大。

师:哪一段还写到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生4:第7段。“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师:两千多亿美元,天文数字,可见经济损失之大。生5:我从第8段了解到许多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师: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采取措施了。

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整理整理,在文中标记出来。(屏幕显示)

(1)什么叫做“生物入侵者”?(2)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3)生物入侵的途径是什么?

(4)生物学界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有何不同?(5)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了解了生物入侵的有关知识,那么作者是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生齐:逻辑顺序。

师:为什么?因为先介绍生物入侵的现象、途径,再分析危害,探究原因。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这就是逻辑顺序。(板书: 逻辑顺序)一篇事理说明文还是事物说明文?(板书:事理说明文)那么说明对象是什么?(板书:生物入侵者)四:研读课文,体会语句的好处

师: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而且说明语言很有特色,下面我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语句的妙处。(屏幕显示)

研读课文,体会语句的好处 提示品味文章的语句的角度:

说明方法

修辞方法

用词的生动性、准确性等方面 提示学习的方法:勾划、圈点、批注 师: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你可以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文中具体语句细细品味。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生默读课文。)

师:人多力量大,下面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巡视)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对文章语句的理解。

生1:第五段中“一些产自它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危害一方。”这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的 3

危害。

师:不仅说明了危害。这些生物都是一些宠物。举这个例子还说明了什么? 生1: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生2:第一段中运用解释说明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并且生物入侵者还运用了比喻。

师:“生物入侵者”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我们“生物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

生3:第三段中“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你是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角度来评析的。“到目前为止。”限制了时间。那么,文中哪些句子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沉默)

师(提醒):就从第三段中找。

生4:第三段中,“五大湖内的疏通管道几乎全被他们占领。”“几乎”、“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4:“全”说明斑贝数量多,“几乎”说明并不是全部占领了。

生5:第五段开头一句它不仅说明了生物入侵的危害,它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这个同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从句子的作用上做了分析。而且分析的很好。说明老师设计的角度还不够全面。谢谢你!我们给她鼓鼓掌,以示鼓励。(全班同学鼓掌。)师:还有那位同学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6:老师,第二段中“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法,生物入侵对自然造成的危害很大。

师:你是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的。你能不能从用词的角度评析一下? 生6:“赶尽杀绝”用的很好。

师:从这个词看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6: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很生动形象。

师:文中有些词加了引号。你能找出含有这些词来吗? 生(纷纷回答):偷渡者、占领、便车。

师:能结合句子具体品味一下这些词语的妙处吗?(生沉默)

师:“天堂”给人什么感觉?

生(纷纷回答):自由、幸福、无拘无束„„

师:“天堂”这个词,生动贴切的写出了由于没有天敌限制,斑贝在那里随心所欲、大胆放肆的情景。

师:同学们的分析的都很到位,水平很高。老师总结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屏幕显示)说明方法

列数字:能准 确具体的说明事物和事理。举例子:用具体事例支撑观点,更具说服力。

打比方: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用词与修辞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词。4

如:大约、可能、几乎、全都、大部分、目前„„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比较深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所收获吧?(学生谈收获)

师:课下把你的收获整理在导学案上。这是一篇关于生态文明的说明文。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应该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六、课后拓展,走进生活:

师: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面对生物入侵者,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屏幕显示)

研究性学习

课下搜集有关生物入侵的的资料,可以从物种、原产地、入侵的、危害、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写出研究报告。

师结:同学们,生物入侵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下课!

1、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说给同学们听听。

2.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通过生物入侵的途径我们可以看出生物入侵归根结底是我们人类造成的。从远古蛮荒时代到现在的国际贸易的繁盛,人类正一步一步走向文明。然而,在我们的匆匆步履中,我们忽略了太多的东西,也轻视了其他生物的力量,面对日益严重的生物入侵现象我们人类又持以怎样的态度呢?(找出生物学及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面对生物入侵现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加大宣传的力度;严格动植物检疫。(2)谨慎引进外来物种。

(3)查清我国现有的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数目及危害状况;加强对已知的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4)政府主导;设立严格的管理体制,由专人负责。(5)生物治理;保护自然环境。

(6)变废为宝;进行报告监控;农林质检防疫部门配合。

(附相关答案)

第二环

(三)1.文章主旨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以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2.作者的思路:第1段: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6-7段: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

3.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1.根据第①段内容的表述,给“生物入侵者”下一个定义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

2、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答:解释说明。

3、为什么把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入侵者”?

答:因为他们不仅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4、第二自然段中的“凡此种种”指代哪些内容?在文中用“~ ”线标出。

答: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安家落户„„

5、第③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6、第③段举“斑贝”的例子是要说明什么? 答:说明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若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给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失。

7、“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够,如果删去,说明人们在清理和更换管道上只花了十亿元,与实际情况不符,反之,更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8、第④段中““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9、第四自然段,概括出“生物人侵者”有哪些危害?

答:①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②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10、针对“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提出一条或几条防范措施。

答:①加大宣传人们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②严格出入境检查、免疫工作。

第四环

(一).拓展延伸:

1.文中提到的生物物种的迁移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完全一致吗? 6

答:不完全一致。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常态下的物种迁移是纯自然的,不依赖外界的力量,而文中提到的这种生物物种迁移则是被人为力量造成的不符合正常的自然界物种繁衍的法则与规律。

2.作者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谈“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的?

答:举例子、列数字。

(二)阅读检测1.捕食;偷袭;吞食

2.“竟”是出乎意料的意思。表示由于人们的疏忽,几只斑贝的数量急剧增长,几乎“占领”了五大湖内的全部疏水管道,这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3.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如果“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那么“生物入侵者”就可以毫无节制地繁衍,肆意泛滥,就会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及威胁。

4.作者在这两处事例的安排上注意了详略处理。第一个“斑贝”事例说明得较为详细,其中运用了“几只”与“数十亿美元”进行对比,说明其危害之大;第二个“天牛和红蚂蚁”事例,说明得较为简略,主要说明了它的危害。

5.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不是重复,不能去掉。这句话是说“生物入侵者”不仅对入侵地的其他物种构成威胁,而且对“物种的多样性”也造成威胁,使生物界的物种种类日趋减少。

下载最新生物名人传佩鲁茨-word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生物名人传佩鲁茨-word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