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心基本标准

时间:2019-05-14 16:0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检中心基本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检中心基本标准》。

第一篇:体检中心基本标准

附件3

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健康体检中心是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部的体检中心和体检科室等。健康体检中心主要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

一、诊疗科目

应当至少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妇科专业)、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

二、科室设置

应当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以及质量与安全管理、健康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体检资料管理、信息、设备、消毒供应室等部门。

三、人员配置

(一)至少有2名具有内、外科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负责审核签署健康体检报告;每个临床检查科室、医技检查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0名护士,其中至少有5名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医技人员应当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相关岗位的任职资格。

(四)质量安全管理、健康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体检资料管理、信息、设备、消毒供应室等部门应当配备满足健康体检需要的相应人员。

四、基本设施

(一)具有独立的健康体检及候检场所,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不少于总面积75%。各检查科室应独立,每检查室净使用面积不得小于6平方米。

(二)整体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并符合消防、安全保卫、应急疏散等功能要求。

(三)体检区域应当有空气调节设备,保持适宜温度和良好通风,各物理检查科室和辅助仪器检查项目独立设置并有规范、清晰、醒目的标识导向系统。

(四)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处,实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五)健康体检中心的建设,在执行本标准的同时,还应当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五、分区布局

(一)候检与咨询区

空间相对开放,设置独立,有明确的标识,有专人负责。

(二)体检区

能够完成相关健康体检项目,宜按性别分区。

(三)辅助功能区

集中供电、供水以及消毒供应室和其他等。

(四)管理区

质量与安全、医院感染、设备、体检资料、信息化等管理部门。

六、基本设备

(一)常规设备:应当配备符合开展健康体检项目要求的仪器设备。如:测量尺、身高体重计、血压计、裂隙灯、显微镜、血细胞分析计数仪、尿液分析检测仪、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仪、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机、X线光机(D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

(二)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全导联心电图机、心脏除颤仪、简易呼吸器、负压吸引器、气管插管设备、供氧设备、抢救车及急救药品。

(三)信息化设备:配置具备信息报送、传输和自动化办公功能的网络计算机等设备,配备与功能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符合国家和所在区域相关要求。

七、管理

建立健康体检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施行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至少包括受检者隐私保护制度、健康体检操作查对制度、健康体检科室间会诊制度、健康体检报告管理制度、疑难健康体检报告讨论制度、健康体检高危异常检查结果登记追访制度、健康体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康体检传染病报告制度、设施与设备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患者抢救与转诊制度、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及消防制度。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流程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并有记录。

第二篇: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

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济南市)

一、场所

(一)具有独立的体检空间和受检者专用的通道,且通风采光良好;

(二)体检场所建筑总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特殊科室要符合相关规定,检查区通道宽度不小于2—2.5米;

(三)至少设有候检区、体检区和就餐区;

(四)污水、污物及医疗垃圾处理设施要符合有关规定;(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其他规定。

二、人员

(一)体检医师要具备与所在体检科室专业相对应的执业医师资格,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登记注册;并具有3—5年以上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经验。

(二)体检中心至少有2名主检医师,主检医师要由具备内、外科工作经历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

(三)体检中心每日工作量限定,临床科室单科体检医师与受检者之比应在1:80之内。

(四)体检中心护理人员要具备执业护士资格并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登记注册,应具有二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

(五)体检中心护理人员至少有8名具有护士以上职称,并至少有2名主管护师;

(六)医技类医师,技师应具有从事相关学科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从事大型医疗仪器操作者,应具有操作大型仪器上岗证);(七)按科室设置比例配备接待、导检,行政管理及后勤保障人员,并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制度。

三、科室设置

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儿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

四、设备

除体检站仪器设备外,需增加: 裂隙灯

非接触眼压计

鼻咽镜

间接喉镜

彩超

500毫安以上x光机

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仪

骨密度仪

体检车(外出体检专用)通风、降温、供暖设备与设施、计算机、服务器等内部网络设施

交换机等通讯设备。

五、规章制度(一)主检医师负责制;(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三)健康体检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反馈体系;(四)健康体检专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五)健康体检机构抢救应急预案;(六)健康体检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七)健康体检机构抢救器材和药品配备管理制度;(八)健康体检机构有创检查(特殊检查)预先告知制度;(九)健康体检机构对受检者隐私保护制度;(十)健康体检机构体检信息管理制度;(十一)健康体检诊疗常规;(十二)差错事故和投诉处理制度;(十三)试剂与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十四)健康体检项目及收费公示制度。

体检中心基本标准

一、场所

1.具有独立的体检空间和受检者专用的通道,且通风采光良好;

2.体检场所建筑总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特殊科室要符合相关规定,检查区通道宽度不小于2-2.5米;

3.设有候检区、体检区和就餐区; 4.医疗废物处理设施要符合有关规定; 5.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其他规定。

二、人员

1.体检医师要具备与所在体检科室专业相对应的执业医师资格,并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登记注册;体检医师应具有3-5年以上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经验;

2.体检中心至少有2名主检医师,主检医师应当由具备内、外科工作经历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

3.体检中心每日工作量限定,临床科室单科体检医师与受检者之比应在1:60以内;

4.体检中心护士要具备护士执业证书并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登记注册,应具有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5.体检中心护士至少有8名具有护士以上职称,并至少有2名主管护师;

6.医技类医师、技师至少有3名并能满足工作需要(从事大型医疗仪器操作者,应具有操作大型仪器上岗证);

7.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人员至少有1名健康管理师,从事检后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

8.按科室设置比例配备接待、导检、行政管理及后勤保障人员,并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制度。

三、科室设置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

四、设备

除体检站仪器设备外,需增加: 裂隙灯 非接触眼压计 鼻咽镜 间接喉镜 彩色超声显像仪

500毫安以上x光机(影像增强器)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仪 骨密度仪

体检车(外出体检专用)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

通风、降温、供暖设备与设施、计算机、服务器等内部网络设施

电话等必要的通讯设备

五、各种急救用药及设备

急救用药:包括中枢兴奋药、升压药、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药、止血药、镇静镇痛药、激素类药、常用液体等。

急救设备和用物:吸氧设备、电吸引器、电除颤器、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心电图机和心脏监护仪、多头插销盘(接电源用)、心肺脑复苏用板、急救车、无菌急救包(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输液输血导管包、导尿包、气管插管包)、各种注射器、各种型号针头、橡胶手套、刀、剪、各种型号的导管及引流瓶、无菌敷料、无菌治疗巾等。

第三篇:体检中心实行标准

附件

江西省医学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医学健康体检中心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并出具健康体检报告的独立医疗机构。

一、科室设置

按照原卫生部制定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至少应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医学影像科和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至少含放射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及超声诊断专业;医学检验科、核医学体外检测所含专业需满足原卫生部《健康体检项目目录》的要求。所开展的健康体检项目属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的,应在体检中心内独立完成。

二、人员配备

(一)至少具有2名内、外科副主任医师(至少一名内科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专职从事健康体检主检医师工作;每个临床检查科室至少具有2名(其中1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至少具有15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5名主管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

(三)从事健康体检的医技人员应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及相关岗位的任职资格,对国家要求必须持有上岗合格证的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医学检验科(含核医学体外检测)至少具有5名(其中1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技师;超声诊断专业至少具有1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放射诊断专业至少具有1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心电诊断专业至少具有1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

(四)具有满足健康体检需要的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设施和布局

(一)具有独立的健康体检场所及候检场所;

(二)健康体检区域布局和流程合理,能够满足工作需要,有相应的工作区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污物处理排放有关要求及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三)健康体检区域建筑总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四、设备配备

(一)应配备符合开展健康体检项目要求的仪器设备。如测量尺、身高体重仪、血压计、裂隙灯、显微镜、血细胞分析计数仪、尿液分析检测仪、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仪、核医学体外检测仪、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机、X线光机(D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

(二)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标本管理系统和报告管理系统等。

五、规章制度

(一)执行《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单位的《健康体检项目目录》,并报登记机关备案。

(二)制订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施与设备管理等。

(三)建立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建立并执行体检结果分析、报告管理、危急值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患者隐私保护等制度。

(四)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开展医学检验工作,并符合以下规定:制定并落实待检样本管理、检验设备管理、定期校准等制度;做好医学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诊断试剂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五)制订与体检项目相适应的标准操作规程。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诊疗指南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并成册可用。不得使用尚无明确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医疗技术用于健康体检。

六、注册资金不少于1500万元。

第四篇:体检中心参观接待标准

元化体检中心接待流程及标准

1.为树立体检中心的良好形象,使公司的参观接待工作流程化、标准化,提高销售签单的成功率,特制定以下接待流程。2.本标准适用于体检中心所有来访客户的接待

3.销售内勤处在接到所有来访预约参观后,应及时报告体检中心总经理,并请医务部及行政部协助接待准备相关事宜。

4.接待部门在接到来访预约时,及时了解来宾的具体情况,来访的具体时间、人数,根据来宾情况,确定接待标准,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以下是接待标准:

一级:参加接待人员为销售内勤主管,销售人员,订单签单金额在5万以下标准。

二级:参加接待人员为医务部总监,行政经理,销售内勤主管,护士长,销售人员,元化介绍PPT、行政部协助准备茶水等。合同订单要求签单金额在5万-10万标准。

三级:参加接待人员为体检中心总经理,医务部总监,行政经理,销售内勤主管,护士长,销售人员,元化介绍PPT、行政部协助准备水果、茶水等。合同要求签单金额在10万以上标准。

以上标准外,如有特殊需求,可在参观记时提出。所产生相关费用将从销售成本中扣除。

备注:参观需提前三个工作日,将申请表交销售内勤,以便及早安排,未登记者,不予接待。

第五篇:血站基本标准

血站基本标准

专业科室设置

科室设置应满足下列功能需求:

1、献血管理: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献血档案建立等;

2、体检采血:献血者健康检查和血液采集;

3、检验:血液检验;

4、成分血制备:血液成分制备;

5、贮血发血:血液贮存、发放;

6、消毒供应:器材消毒、供应等;

7、质量控制:原辅材料、血液及其成分、工艺流程等进行质量监控;

8、信息管理:统计、科技档案、图书、情报资料、计算机等。

人员配置

人员和采血量的比例

9、卫生技术人员数与年采供血量参考比例:

年采供血量(升)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2000以下 12-20

2000-10000 20-70

10000-20000 70-120

20000-40000 120-200

40000以上 200以上

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

10、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75%以上;

11、高级、中级、初级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应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参考比例为:

(1)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以上;

(2)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0%以上;

(3)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65%以下。

管理人员要求

12、血液中心主任应具有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中心血站站长应具有高等学校专科以上学历,基层血站站长应具有中等专科学校医学专业以上学历;熟悉血站业务,胜任本职工作;

13、其他管理人员应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熟悉相关业务,胜任本职工作。

技术人员上岗要求

14、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

15、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16、患有经血传播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采血、供血、血液成分制备等相关业务。

建筑和设施

业务部门建筑面积应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参考比例为:

17、年采供血量(升)业务部门建筑面积(m2)

2000以下 500以上

2000-10000 1000-2000

10000-20000 1500-3000

20000-40000 3000-4500

40000以上 4500以上

卫生学要求

18、血站站址应远离污染源;

19、业务工作区域与行政等其他区域分开;

20、业务工作区域内非污染区与污染区分开;

21、业务科室的布局符合工艺流程,不交叉、不逆行,做到人流、物流分开;

22、各业务科室应有专门的工作室并达到;

(1)室内地面、墙面平整,无缝隙、霉斑及脱落凹陷;

(2)照明、采暖、降温、通风良好;

(3)能防止动物、昆虫进入;

23、具有100级洁净间(台)设施;

24、献血者休息场所应安全、卫生、便利。

库房基本要求

25、有足够的空间;

26、有防火、防盗,防尘,防蚊蝇、防鼠设施;

27、通风良好,能达到防潮、防霉变;

28、原辅材料应在专用库房储存;

29、不同品种、规格、批号的物品应分开存放;

30、合格、不合格、待检等物品应分别存放并有明显识别标记。

辅助设施要求

31、备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

32、通讯、给排水、消防等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33、具有计算机管理设施。

设备

设备管理要求

34、按《血站基本标准》要求配备仪器设备;

35、建立设备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36、购置大型、精密设备须经过论证;

37、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进货有验收制度;

38、大型、精密仪器须建立完整档案,包括产品性能说明书、图纸、合格证及零配件;到货安装、调试及性能鉴定记录、使用说明或操作规程;

39、操作人员使用前须经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40、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有记录;

41、高压蒸汽灭菌器有压力、温度、时间、灭菌指示,及定期检查校准并有记录;

42、成分制备用离心机有转速、定时、温度显示,及定期检查、校正并有记录;

43、血液冷藏箱、低温冰箱、血小板保存箱有高、低温报警装置及温度自动记录(或人工定时测温并详细记录);有定期化霜、清洁消毒措施;定期检查并有记录;

44、洁净室或洁净台定期作尘埃计数、菌落计数、风速及噪音测定并有记录。

采血车和采血室要求

45、备有与开展工作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宣传设施;

46、采血环境符合规定要求,有清洁卫生和消毒措施;

47、有能及时、可靠的与所属血站联络的通讯设备;

49、血液的采集和保存符合规定的要求;

50、废弃物应装箱(袋)密封,按规定进行处理。

计量管理要求:

51、建立计量管理组织,有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并有相关制度和规定;

52、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53、对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须定期由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校验,并有校验合格证。

血站业务管理

献血管理

54、血站不得采集原料血浆; ﹝★﹞

55、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活动,有设备,有资料;

56、献血后核发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的《无偿献血证》;对此证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管理﹝★﹞

57、跨辖区采供血,须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向供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跨辖区采供血;﹝★﹞

58、制定并落实本地区年、月、周采供血计划,保障医院用血需要;

59、非计划自愿无偿献血达到50%以上;

60、制定本地区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采供血预案;

61、对下列供血者分别建立特种档案,做到随时可以联系:

①Rh(-)血型供血者;

②用作抗体检查的标准细胞者。

体检检验的基本要求

62、献血者体检必须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并认真填写《健康情况征询表》;

63、检验项目要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64、检验HBsAg、HIV、HCV及梅毒等所使用的诊断试剂,须有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经国家批批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65、硫酸铜比重液使用前须进行校准;

66、血液采集须做血液初、复检,合格后方能发临床输用;﹝★﹞

67、ABO血型检验须做正反定型、Rho定型。血型定型准确率要求达到100%(亚型除外)。所用定型试剂须有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批准文号,经国家批批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68、血液检验须每次进行室内质控;

69、献血者血液化验初复检不得用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由同一人进行;

70、血液检验项目须参加国家或省级室间质量评估并成绩合格;

72、对献血者个人隐私有保密措施,对检验项目异常者应按规定通知献血者。

73、血液检验(复检)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内,血清标本的保存期应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

血液采集的基本要求 :

74、血液采集应符合无菌操作规程;

75、采血人员须注意个人卫生,着装符合要求,工作时不佩带首饰,并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Ⅱ类环境的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

76、固定采血点(屋)环境空气培养(静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Ⅲ类标准;

77、用于采集血液标本及全血所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塑料采血袋必须有生产单位名称和批准文号[国药器监(准)字],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78、采血器材须放置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采血前应检查有无漏液、混浊、霉点或异物;

79、采血过程中注意轻轻摇血,以保证血液和保养液混合均匀;

80、年采血一针率在99%以上;

81、采血少量、多量及凝块等废血率控制在1%以下;

82、备有献血反应观察床和急救药品,有专职医生负责采血监护,并有献血反应记录;

83、血袋内血液容量误差在±10%以内;

84、血袋热合处无漏血。

成分血制备的基本要求

85、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有执行情况检查记录;

86、工作人员须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不佩带首饰,并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II类环境的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

87、制备成分血的全血无凝块及溶血;

88、制备血小板应在采血后6小时内进行;

89、血小板制备温度为22±2℃,(制备后红细胞立即在4-6℃条件下贮存);

90、冷沉淀制备温度为0℃;

91、其他血液成分在4-10℃条件下离心制备;

92、制备新鲜冰冻血浆时,抗凝剂为CPD、CP2D、CPDA-1的血液应在8小时内分离并速冻;抗凝剂为ACD的血液应在6小时内分离并速冻;

93、特殊需要开放分离血液成分的,必须在100级洁净间(台)操作;

94、成分血制备报表无差错,交库记录与成品数量相符;

贮血、发血的基本要求

95、全血和成分血标签齐全,包装合格;

96、交库记录无差错;

97、血液待检库与合格血库隔离分开;

98、贮血冰箱报警装置完好,温度记录完整;

99、血液贮存应按品种、规格、血型、采血日期分别存放;

100、全血及成分血贮存条件应符合要求:

①血小板贮存在20—24℃,并震荡保存;

②冰冻红细胞贮存在-65℃以下;

③全血及其他红细胞类成分贮放在2--6℃;

④新鲜冰冻血浆贮存在-18℃以下;

⑤冷沉淀贮存在-18℃以下;

101、全血及成分血标签应具有如下内容:

①血站名称及其执业许可证号;

②献血者姓名(或条码)、血型;

③血液品种、规格;

④采血日期;

⑤有效期;

⑥血袋编号(或条码);

⑦贮存条件;

102、出入库日报当天结清并无差错;

103、月报与日报相符,帐、物相符;

104、发出的全血、成分血均有完整记录,能追踪到每一位献血者;

105、发出的血液收回后不得再次发出;

106、贮血发血室24小时值班;

107、发血室有专用电话;

108、送(取)血途中必须保持各种成分温度要求,并定期做温度监控;

109、送血量占总供血量的70%以上;

110、供应的全血、成分血均在有效期内;

111、报废血液有数量、原因记录。过期报废血率控制在1%以下。

112、红细胞分离率要求:血液中心>70%,中心血站>50%,血站>30%。

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113、血源、采供血和检测的原始记录必须保存十年;

114、要及时做好业务统计报表工作,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

115、能真实、完整、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记录,操作者要签署全名;

116、采供血工作中的质量问题能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和主管领导报告;

117、须建立业务资料档案,各种业务资料、记录须设专人管理,并能追踪查询和检索;

血站开展的服务项目

118、血站可提供下列主要品种:

(1)全血;

(2)新鲜冰冻血浆或冰冻血浆;

(3)单采新鲜冰冻血浆;

(4)浓缩红细胞;

(5)浓缩少白红细胞;

(6)悬浮红细胞;

(7)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

(8)洗涤红细胞;

(9)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10)浓缩血小板;

(11)单采血小板;

(12)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

(13)单采粒细胞;

(14)冷沉淀。

119、血站除按照注册登记的项目、内容、范围、开展采供血之外,还可开展以下输血相关服务:

(1)疑难血型鉴定及配血;

(2)红细胞血型系统的检查;

(3)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4)Rh(-)患者配血;

(5)协助开展自体输血;

(6)开展输血技术咨询;

(7)协助调查处理输血反应和事故。

120、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下列工作:

(1)白细胞血型系统的检查;

(2)血小板血型系统的检查;

(3)治疗性单采及置换;

(4)组织器官移植配型;

(5)亲子鉴定;

(6)输血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

制度管理

121、职工守则;

122、各科室工作制度;

123、职工培训及继续教育制度;

124、工作环节交接制度;

125、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127、AIDS登记及报告制度;

128、血液标本留样保存管理制度;

129、差错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

130、血液包装、贮存、运输、发放制度;

131、血液报废制度;

132、站内感染监控制度;

133、仪器设备采购、使用、维护、报废制度;

134、器材、试剂采购管理制度;

135、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36、衡器、量器计量管理和检定制度;

137、污物处理制度;

138、库房管理制度;

139、技术档案归档管理制度;

140、科研管理制度;

141、安全制度;

142、财务管理制、财务审计制度;

143、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144、各业务科室技术操作规程。

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14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146、明确各级人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147、有一名领导主管质量管理工作;

148、应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体系的日常运行、核查和改进;

149、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整个采供血活动进行质量监督,发现质量问题应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业务工作中的质量情况;

150、质量管理部门应对生产用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审定各种成分的制备工艺、操作规程、质量状况、标签、外包装和说明书;对全血、成分血及其它制品、塑料采血器材及洁净室环境定期抽样检测;对关键设备进行监测;

人员素质与培训

151、医技专业人员应有医技资格证书;

152、医技专业人员应有岗位培训考核合格记录;

设备质量管理

153、所有设备须有常态运行记录;

154、检验、成分分离等设备在使用前均通过校正或自检,并有记录;

155、有故障的设备应予以标识,防止误用,并应及时得到维修或更新;

原辅材料质量管理

156、对试剂、药品、输采血袋及器械等重要物品的采购应建立采购控制程序,采购的物品须经过接收验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157、建立原辅材料贮存、保管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环境质量管理

158、定期对采供血过程的场地、设施、照明、通风、噪音、洁净度、无菌室状况、区域清洁度、污物处理等进行质量监控;

159、建立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160、公共场所有专人清扫,公共卫生有专人检查;

161、内外环境整洁、安静、绿化和美化;

162、厕所保持清洁,有洗手设施;垃圾箱远离工作区;

163、下列物品均应消毒后处理:

﹝1﹞ 接触血液、血清、血浆的物品;

﹝2﹞ 检验后残留血标本;

﹝3﹞ 接触血液的采血器材;

﹝4﹞ 接触血液的工作台及地面等。

164、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采血器材须消毒后销毁(或经无害化处理),有专人负责。有记录并执行者签名标准管理

165、血站须执行国家、部颁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领导班子

166、领导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167、有中远期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168、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并贯彻实施;

★ 为单项否决

下载体检中心基本标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检中心基本标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口腔诊所基本标准

    口腔诊所基本标准 一、口腔综合治疗台 至少设口腔综合治疗台1台。 二、人员 (一)医师。 1.至少有1名取得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从事口腔诊疗工作满5......

    各类台账基本标准

    台账基本标准 一、党建工作台账 1.认真填写基层党支部工作手册,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基层组织“三会一课”制度的意见》(师市党组发【2018】16号)和《转发自治区党委......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卫医发(1994)第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委卫生局(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现将我部制定......

    药剂科基本标准

    卫生部关于印发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院药学部门管理,促进临床......

    皮肤科基本标准

    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一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科室:设有皮肤科诊室。 (二)床位:可不设皮肤科床位。 二、人员 至少有1名具有皮肤与性病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

    《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护理院是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

    儿童医院基本标准

    儿童医院基本标准一级儿童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20至4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消毒......

    面试基本标准

    一、面试流程1、握手、自我介绍 首先伸出手来主动与应聘者握手,接下来就是自我介绍。开场白:“欢迎您前来应聘。我叫XX,是公司的XX(职位),本次面试由我负责,我们大约要用XX(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