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讲话稿
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刚才,路县长全面安排部署了明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讲的很具体、也很到位,我完全同意,希望各乡镇、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前一段时间,县上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乡村,实地调研,现场规划,研究提出了明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和产业布局。今天召开专题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分析当前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完善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重点,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明确任务,靠实责任,紧紧抓住秋季换茬这一有利时机,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加快实现梯田大县向产业强县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抓好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再强调五点意见。
1、思想认识一定要到位。近年来,全县各级始终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地推进果品主导产业和洋芋、畜牧、蔬菜等区域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规模扩张、管理增效、龙头带动、品牌推介的产业化发展路子。但是,认真审视、客观分析我县实际,全县产业结构调整仍处在优化布局、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提升效益的初始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在龙头偏少、带动偏弱、链条偏短的低端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速度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农民增收的需要相比,差距很大,问题较多。一是认识不够到位。一些乡镇和部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广泛性和深远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调整的范畴仅限于生产领域,停留在每年面积数量的增减上,对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谋划较少、考虑不多,没有从根本上思考如何走出农业抓农业,如何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和习惯。二是重点不够突出。个别乡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今后发展的重点仍然不够清晰,没有制定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积极性还不高。一些群众受“以农为本”、“以粮为纲”、“小富即安”等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积极性不高,部分群众还有抵触情绪,还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来推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解决影响结构调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推动新发展,促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2、规划布局一定要合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是前提。各乡镇在规划制定和工作安排上,一定要按照县上2013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安排意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确保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健康快速发展。在果品产业发展上,各果园乡镇一定要坚定信心,强势推进,整乡整流域、规模化发展,除南坪、杨河2乡可适当发展外,明年在朱店、水洛、卧龙、大庄、南湖、柳梁、赵墩7乡镇规划新植面积均在万亩以上,万泉、阳川、盘安、良邑、岳堡5乡镇规划新植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全县要完成新植果园12万亩。特别是万泉镇要加快规模扩张,明年必须实现整乡全覆盖;阳川、朱店、大庄、卧龙4乡镇在2015年底要实现整乡全覆盖,南湖、赵墩、柳梁、水洛、良邑、盘安6乡镇在2015年底要实现适宜区全覆盖。在洋芋产业上,关山林缘区的韩店、郑河、通化、永宁和中北部的卧龙、南湖、赵墩、杨河,以及良邑、盘安、南坪等乡镇的部分山区村社,要按照突出优势区域、集中连片、整流域、规模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特别是关山4乡镇要建成一级种薯基地2万亩,全县建成二级种薯基地6万亩,建立商品薯基地26万亩,将我县建成陇东地区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供应基地。在畜牧产业上,要以肉牛养殖为重点,以推广玉米秸杆青贮技术为突破,加快转变饲喂方式,着力发展一批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村,逐步壮大、稳步推进牛产业发展,努力建成全省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和肉牛养殖大县。在蔬菜产业上,要以水洛河流域的良邑、水洛、万泉、朱店、南坪等乡镇城郊村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果园套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明年要在关山4乡镇和3个林场、4个苗圃建成苗木培育基地5000亩,努力在全县形成果品主业突破,草蓄同步推进,种养良性互动的产业开发新格局。今天会后,各乡镇要围绕县上的实施意见,按照突出发展果品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洋芋、畜牧、蔬菜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抓紧优化完善2013年本乡镇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规划制定必须符合县上的总盘子,不能各自为阵,各打各的小算盘,各做各的小文章。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实地踏测,认真谋划,真正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
3、预留地块一定要落实。目前,正值秋季换茬的关键时期,县上已经在县委十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上对今秋明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做了强调安排。但根据平时督查和了解掌握的情况来看,总体感觉到,大多数乡镇规划的区域相对集中,面积靠得比较实,但有个别乡镇布局不集中,摆布不合理,特别是与相邻乡镇之间的衔接不到位,没有达到以点串线、由线成面的要求。因此,各乡镇在明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上,一定要按照“果品为先、洋芋配套、玉米为重、小麦适中”的要求,打破1800米海拔限制,凡是背风向阳、区域小气候适宜的地方要尽可能地全部规划为果园区域,新植果园内一律间作套种全膜洋芋、黄豆、瓜菜等低杆浅根性作物,坚决杜绝高杆深根作物入园,对公路沿线没有规划为果园的区域,要全部规划为全膜玉米种植区域,杜绝在公路沿线穿插全膜小麦。今天会后,农牧局、林业局要组织技术人员,全部下到田间地头,对各乡镇的规划情况再靠实,对摆布不合理、衔接有断档的区域要进行调整,确保建成一批集中连片程度高、规模大、质量好的核心示范区。从明天开始,各乡镇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员,抓紧发放《通知单》,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确定实施区域和村社,将规划区域落实到户、到地块。秋播期间,各乡镇要安排专门人员,实行包片包区域,督促群众预留明年的产业用地,确保明春12万亩果园、22万亩全膜玉米、33万亩全膜洋芋、5000亩育苗基地和今秋20万亩全膜小麦区域全部落到实处。特别是庄静、南阳、水杨、乔阳、苏庄、华庄等公路沿线的乡镇,要进一步扩大秋覆膜面积,抓紧督促群众开展施肥追肥工作,保证规划区域内不留任何断档,高标准、高质量完成44万亩秋覆膜任务。
4、宣传引导一定要先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群众是主体,引导是关键。要把这项政策措施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关键要通过宣传引导、算帐对比,解决好农民群众的认识和参与问题。各乡镇和农牧、林业部门要组织乡村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村社、农户,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力度,特别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真正解决农民担心卖果难、不会管果园的问题。同时,要采取项目扶持、财政补助、利益驱动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从苗木、地膜、种籽、肥料等方面,对群众给予适当补助,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由不接受到接受、由要我调到我要调、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发展的转变,真正实现规模调大、品种调优、优势调强、效益调高的目标。宣传、广电等部门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跟踪报道产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在全县营造人人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人人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浓厚氛围。
5、部门配合一定要加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干好的事,也不单纯是那个部门和乡镇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联动。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中力量,合力攻坚,努力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水务部门要把工作重心由人饮工程建设向为产业服务转变,对山地果园和设施蔬菜基地配套建设集雨水窖和节水灌溉设施;水保、交运、电力等部门要加大电力设施和田间道路建设力度,确保重点产业区域通水、通电、通路;扶贫办要优化工作思路,把整村推进和片区开发项目扶持重点向主导产业、重点示范区倾斜,集中实施。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财力支持。农牧局要发挥土地流转服务职能,切实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服务,促进主导产业和旱作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同志们,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新阶段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创新机制,狠抓落实。今天会后,分管领导要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深入到乡镇村社和田间地头,现场督查,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乡镇要召开后进促进会,督促抓好工作落实,真正做到不松手、不松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努力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第二篇:XX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讲话稿
XX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讲话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题会议,主要就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进行安排部署,下面我就全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全力抓好落实。各相关部门及乡镇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召开专题研究会议,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制定好详细的本乡(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要将方案具体细化到每个村、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使每乡镇、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特色、有亮点、有实效。
二、落实各级责任,形成推动合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主要是在乡镇,各乡镇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实行领导带头、分片包抓,逐级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真正把任务扛死、把担子压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干好的事,也不单纯是哪个部门和乡镇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沟通、协调,通力合作、共同联动。对配合不力、推诿扯皮、延误工作的,我们不仅要在全县通报批评,还要对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全县各级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中力量,合力攻坚,努力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继续严格落实退棉战略.虽然XX年我县的退棉面积超出了计划面积,但是棉花种植面积依然很大,因此,各乡镇还需要进一步下大力气落实退棉战略,严格按照县委、政府下达的退棉指标,务必完成任务。
四、各相关部门和乡镇必须做好引导和宣传工作。群众是主体,引导是关键。要把这项政策措施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关键是要通过宣传引导、算账对比,解决好农民群众的认识和参与问题。各乡镇和农业、畜牧、林业部门要组织乡村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村社、农户,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力度,特别要用身边是教育身边人,真正解决农民担心收入少、效益低、销售难的问题。同时要采取项目扶持、财政补助、利益驱动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从苗木、地膜、种子、肥料等方面,对群众给予适当补助,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由不接受到接受,由要我调到我要调,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发展的转变,真正实现规模调大、品种调优、优势调强、效益调高的目标。宣传、广电等部门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跟踪报到产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子啊全县营造人人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人人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浓厚氛围。
五、强化农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合作社、涉农企业的发展来带动全县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与乡镇村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采取“结对帮扶”、“公司+农户”以及“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六、强化工作考核,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县上将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各乡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镇办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方面,实行年终总评制度,在第三季度对各乡镇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验收,实行奖惩机制。
同志们,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我县农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落到实处,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促进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的根本性变化,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了需求约束。在此形势下,农业进一步发展,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较快的调整,但是与变化更快的市场关系相比,却总是慢半拍。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变,我国农业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转变,农产品出现供给过剩,农民收入增加受到“卖难”和价格下跌的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
二、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特别是目前,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求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完全是政府的行为,是通过中央计划、层层下达任务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的诱导机制实现的,是农业生产者的行为和自下而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经营能力十分有限,市场发育离成熟完善的程度还相差甚远,加之农业特殊的产业特性,致使广大农民很难顺利实现结构的调整。这表明,目前微观决策与宏观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障碍。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关注我国农民人数众多、经济容量狭小和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一特点,既要看到市场化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利益,也要认识到市场经济对个体小农的冲击。
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利益问题,并在政策安排上有充分的体现。特别提出以下几点:1.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调整总量供求关系。2.保持农民利益,妥善处理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的关系。3.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优化调整,取决于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信号是否真实、准确,即在发展市场农业的过程中,价格信号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的核心因素,进而是引发结构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变化的基本动因。
三、进一步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1.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通过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优化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国土荒漠化趋势加重,自然灾害频繁,都是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关系。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开垦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在粮食充裕情况下的一时安排,而是长远的战略性措施。
3.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除了要从全国着眼农业总体结构外,还必须从各个地区着手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进而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全国农村产业结构,并且促进和保持农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区域优势没有很好形成,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4.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民收益增加。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完整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包括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而且包括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早已不是指单纯的农产品生产环节,而是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在内完整的农业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农业至今基本上仍然没有摆脱单一生产环节的束缚,总体上存在着与加工、流通环节脱节的结构缺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举足轻重的任务就是解决结构缺位问题,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连成一体、协调运转的农业产业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带领农民有组织走向市场的组织形式,形成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四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材料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围绕“三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一调(产业结构调整)一转(转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于“六抓六促(抓设施建设,促经济发展;抓扶贫攻坚,促农民致富;抓农村教育,促素质提高;抓龙头企业,促结构调整;抓工业发展,促财政增收;抓统筹发展,促社会进步)”和逐步建成“四个中心(水城县南部交通枢纽中心、工业组团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思路,本着“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的原则,逐步构建“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已任,调整优化结构,稳定粮食基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扩大经作比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水城县西南部,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距市心中76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温度18.5℃,降雨量1100-1200mm,气候温热,雨量便低,干湿季节明显,属典型亚热带河谷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称。耕地面积21210亩,其中水田9810亩,旱地11400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全乡辖15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布依、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45%。2008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86093万元,农业生产总值9183万元,粮食总产量完成10828吨,财政收入完成8371万元,人均占有粮319公斤,人均纯收入2698元,-1-
粮经比35∶65。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情况
***乡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本乡的实际出发,引导群众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的区位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走姜、果、蔬、猪、蜂的发展路子。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日益增强,几种支柱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一)抓春耕生产,促规模发展。在春耕备耕中,农用物资准备方面:进杂交玉米种45000公斤,杂交水稻13000公斤,氮肥800吨,磷肥400吨,复合肥60吨,农膜40吨,农药0.4吨;春播进度方面:完成蔬菜种植13000余亩,占县下达任务8500亩的147%马铃署种植8300亩,占县下达任务8000亩的103%,玉米种植7150亩,占县下达任务7600亩的94%,大豆种植800亩,占县下达任务1300亩的61.53%,杂粮种植400亩,占县下达任务3000亩的13.33%,杂交玉米高产示范基地1个,面积200亩,正在移栽。在工作中主要围绕“五抓”落实春耕生产工作。一是抓“早”。提前安排部署,2008年未召开会议对春耕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提前调运优质良种,确保了种子及农用物资的供应,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户进行种植规划,推广良种良法。二是抓“巧”。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带队,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及驻村工作人员组成的宣讲组,带政策、带信息深入全乡15个村,千方百计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动员会,向广大种植农户发放《致***乡种植户的一封信》5500余份,在全乡范围内采取悬挂宣传布标、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牌坊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三是抓“实”。专门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春耕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以乡纪委书记为组长的春耕生产工作督查组,专抓春耕生产工作。乡政府与各单位各村签订责任书,将各项春耕生产工作任务落实到相关单位、村和人头上。督查组一周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各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将种植指标落实到村,再由村组分配到户。在技术指导上,定点到人,实行量化考核,与月工资挂钩,确保了种植技术。春耕生产工作做到措施、督查、人员、责任、技术五到位。四是抓“好”。各点上的农技指导员与各挂村工作组、各村齐心协力,从整体规划布局到指标分配、良种选购、种植指导和病虫防治等进行了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春耕生产指标完成,形成规模,种出实效。五是抓“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注重连片种植,因地制宜,种出特色。以新联村为示范点,规划了3000亩的茄子和辣椒等早春蔬菜基地,切实带动了早春蔬菜的发展。在民主村规划200亩优质玉米高产示范种植基地,在市、县每亩补助3斤良种的基础上,乡政府每亩补助农户地膜50元。目前,地块丈量已结束,种子、农用物资等已调运到位,正组织农户做各项准备工作。
(二)抓产业模式,促结构优化。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初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二厂五合作社”(金农食品加工厂、生姜脱硫加工厂、四季鲜果蔬专业合作社、横发养蜂专业合作社、永鑫兔业合作社、天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德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正在形成,精肉渣、蜂蜜产品已打开省内市场,生姜脱硫加工厂已投产,产业化经营的步子在迈进。继续加大“四个基地”的建设力度。一是双井村建黑山羊基地1个,养殖规模500只以上,投资50万元,实行圈养;二是加大大寨村养猪基地建设力度,2011年饲养母猪达3000余头,产仔猪达20000余头,生猪年出栏达2万余头;三是白岩脚村继续实施好种
草养牛基地,有基础母牛160头,计划将规模发展到种草100亩,养牛300头;四是新光村大力发展养蜂基地,已发展4000箱,产值120万元;五是发展万亩蔬菜基地,投入12万元给果蔬协会建常年大棚20个,投入3万元解决民主村500亩辣椒基地的种子地膜,促成基地与金农食品厂签定保护价销售协议,价高随行就市,促进了订单农业的发展。通过资金帮、科技扶、人员带的方式,扶持和鼓励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全乡产业结构的发展。
(三)抓区域布局,促农业增效。根据交通、气候、水资源及销路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在交通便利的5个低海拔村大力规划蔬菜种植;在4个中海拔的村大力发展生姜种植;在铁路沿线5个村发展经果林种植,在特色村扩大种养殖规模。为确保科学种植,引导好农民选好品种,做到品种调优、规模调大、结构调特,切实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在抓好农业工作上,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2008年,投入蔬菜种植经费12万元,在大寨村发展8亩常年蔬菜大棚的建设;投入资金10余万元,建成民主村300亩“百果园”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500亩辣椒基地、500亩弥猴桃基地、500亩杨梅基地、500亩雪莲果基地。为确保农产品能及时进行市场,在小城镇为蔬菜商贩搭建收购摊位20个,卖肉摊位20个,保证了蔬菜和生猪产品的畅销。加大养殖业扶持力度,抓好春秋两防工作,全年W疫苗注射密度达98%以上、猪温注射密度达95%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注射密达98.5%以上。目前全乡母猪存栏8408头,年出栏仔猪4万头,生猪存栏32304头,家禽存栏129336羽。
(四)抓技术推广,促质量提升。为强化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加强农技科技培训力度,2008年完成农技普及培训
2.5万元人次;完成“绿证”培训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0人,引导性培训220人。组织各村支书、主任和部分种养殖大户到大寨村四季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常年蔬菜基地和养猪基地进行实地参观,由乡农技人员现场作技术示范和讲解;组织农技便民服务队深入各村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群众科学种植;由农业服务中心和兽医站技术人员实行定点指导,为农户提供选种、种植、喂养、防疫等全程管理服务。有力提高了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
(五)抓资源优势,促特色种植。
充分利用***区位和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早熟蔬菜种植。2008年完成早熟蔬菜种植11125亩,品种10余个,产量达到16092吨,2011年为全乡种植户补助地膜和种植50万元,发展早春蔬菜13000亩。在蔬菜种植上推行“三不”政策。一是不买单。保证种植规模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发展种植;二是不强求。在种植品种上不强求农户种植单一品种;三是不一刀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群众按什么品种价格高种植什么品种的自愿方式进行种植。在政府引导上注重“三性”。一是注重示范性。通过为大寨村示范点在网上购买新品种实行示范种植,成功后再在全乡推广;二是注重引导性。乡农业服务部门在充分分析市场的基础上,再引导农户种植,努力克服供过于求,价贱伤农的问题;三是注重综合性。不要求农户统一种植单一品种,对早熟蔬菜种植进行综合发展。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充分利用***乡气候自然资源丰富的这一大优势,做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产业,进行规范化种植和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建设和开发。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做好***优质早
春蔬菜和仔猪养殖两个特色产业的开发,突出打基础、找市场、调结构三个特点,努力培育等支柱产业,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乡战略、特色经济战略和集镇化战略。
(二)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地规范化建设,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科技示范种植和养植。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围绕支柱产业,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逐步建成各类经果林、养殖业、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等。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农副产品加工、完善小城镇农产品交易市场。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产业平衡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利用***煤电项目开发的大好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片区开发等,着力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优势产品。特别是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鼓励发展商贸、餐饮、运输及文化和其它公共事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全乡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二、三产业来拉动***农业的发展,使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第五篇: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主持词
文章标题: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主持词
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主持词
同志们:
这次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传达贯彻近期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等有关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明年全县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工作。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县上领导和相关部门深入乡村,实地调研,现场规划,研究提出了明年农业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目标任务和产业布局。特别是今天上午召开的座谈研讨会上,6个部门和3个乡镇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调整优化结构布局,加快我县西北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建议意见,达到了统一思想认识、突出发展重点、明确目标任务的预期目的,对于加快西北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全县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下午的会议主要有两项议程。
首先,请县委副书记张自杰传达市委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近期召开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经验交流暨表彰会议等五个会议的主要精神。
第二项:请陈县长安排部署明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刚才,张书记传达了市委工作会等五个会议的主要精神,陈县长就明年产业结构调整做了重要讲话,县政府还要印发2007年全县和西北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两个规划,请大家按照陈县长的讲话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必须准确把握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近年来,全县各级始终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助农增收、富民强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坚持不懈地推进“5318”产业开发工程,走出了规模扩张、管理增效、龙头带动、品牌推介、一体发展的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路子,特别是果品产业实现了从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到出口创汇的三步跨越,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打响了静宁绿色果业的品牌,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亮点,为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回顾总结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第一,加快静宁发展的基础在农业,农业的出路在产业,产业的优势在果业,只有牢固树立产业富民的思路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第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是前提,群众是主体,引导是关键,科技是保障。只要提前抓发动、造声势,定规划、留地块,就能为结构调整奠定基础、赢得主动,只要为产业开发提供高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就能调动广大群众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积极性,就能赢得群众的配合和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也才能真正富民增收,取得成效。第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用工业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坚持以农业产业化支撑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加工增值型、贮藏营销型、产业配套型龙头企业,就能延长产业链条,规避市场风险,提升产业效益,实现兴工强农、以工促农,优势互补、统筹发展。第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优势产业,必须凭特色争得先机,用质量占领市场,靠品牌提升层次,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才能不断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上四条,既是我们发展农村产业的重要体会,也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宝贵经验,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期坚持、一以贯之,抓好落实。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仍处在优化布局、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提升效益的初始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在龙头偏小、带动偏弱、链条偏短的低端水平,突出表现为“一大、二小、四低和四个跟不上”。一大即南北产业发展的差距大。通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大力推动,南部乡镇已形成了果品一业突破、果菜均衡发展的产业开发格局,而西北部乡镇至今还没有确立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全县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经显得十分突出。二小即特色产业总量小,龙头企业规模小。今年全县果园挂果面积仅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预计果品总产量18万吨,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在全国果品市场中占有份额仍然很小,不足以影响果品流通大市场;在产业链中,全县已建成的6户比较有规模的龙头企业,还没有一家进入省市产业化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行列,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比较低下,严重影响着产业效益的发挥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四低即产品商品率低,加工转化率低,科技含量低,组织化程度低。洋芋产业的商品率仅为65,转化率仅为30,良种率仅为75,还没有实现从食用型向商品型的根本转变。静宁鸡的加工仅处在鲜食和少量真空包装的层次,没有进行分割加工和精深加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