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关于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关于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圣水镇召开会议,目的是让大家现场感受一下圣水镇和胡家营镇这两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氛围,并通过会议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促进全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壮大。刚才,张县长总结安排了我县的苗木花卉工作,几位公司
负责人和种植大户分别作了很好的经验介绍,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我县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林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苗木花卉产业既是生态农业,又是朝阳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据调查,圣水镇和胡家营镇小散农户苗木花卉年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种植大户年均收入可达15万元
以上,几乎家家小洋楼,户户有小车,家庭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农户。圣水镇苗木种植户亩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比种粮高出几十倍(一季油菜加一季水稻亩纯收入约280元)。林场村共有农户335户,其中有260户从事苗木花卉种
植,种植面积1700余亩,户均种植6亩、户均产值15万元。该村有种植大户50余户,年实现产值3500余万元,苗木花卉收入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苗木花卉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为留守人员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利于 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需要。经统计,全县苗木花卉固定产值达到2.2亿元,年均销售各类苗木花卉4500万株,除供应陕南本地市场外,大部分销往陕北、西安、XX、宁夏、北京、XX、XX、XX、XX等地,年均
实现销售产值7800万元。花卉苗木产业具有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三密合一”的特点,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的绿色朝阳产业。其突破了传统种植业的范畴,辐射到工业、商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
多个行业,是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现代新兴产业。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有利于壮大林业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潜力巨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绿色通道、绿色家园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加速推进,社会发展具有“绿色留在身边,森林走进城市,花卉进入生活”基本
需求,爱绿、植绿、护绿、品绿蔚然成风,这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为持续拉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此外,国际市场对花卉、中药、园艺苗木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苗木花卉产业提供了
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苗木花卉作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同样拓展了其发展的空间和外延,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产业。
四是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南郑和美丽南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加之,新一届县委提出要建设活力南郑、人文南郑、宜居南郑和美丽南郑,为了落实好这些部署,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全县城乡绿化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建设苗木花卉基地是开展造林绿化的前提,是建设宜居、美丽南郑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可以
提高森林覆盖率,绿化美化城乡,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和空气质量,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关于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圣水镇召开会议,目的是让大家现场感受一下圣水镇和胡家营镇这两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氛围,并通过会议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促进全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壮大。刚才,张县长总结安排了我县的苗木花卉工作,几位公司
负责人和种植大户分别作了很好的经验介绍,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我县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林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苗木花卉产业既是生态农业,又是朝阳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据调查,圣水镇和胡家营镇小散农户苗木花卉年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种植大户年均收入可达15万元
以上,几乎家家小洋楼,户户有小车,家庭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农户。圣水镇苗木种植户亩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比种粮高出几十倍(一季油菜加一季水稻亩纯收入约280元)。林场村共有农户335户,其中有260户从事苗木花卉种
植,种植面积1700余亩,户均种植6亩、户均产值15万元。该村有种植大户50余户,年实现产值3500余万元,苗木花卉收入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苗木花卉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为留守人员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利于 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需要。经统计,全县苗木花卉固定产值达到2.2亿元,年均销售各类苗木花卉4500万株,除供应陕南本地市场外,大部分销往陕北、西安、XX、宁夏、北京、XX、XX、XX、XX等地,年均
实现销售产值7800万元。花卉苗木产业具有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三密合一”的特点,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的绿色朝阳产业。其突破了传统种植业的范畴,辐射到工业、商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
多个行业,是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现代新兴产业。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有利于壮大林业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潜力巨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绿色通道、绿色家园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加速推进,社会发展具有“绿色留在身边,森林走进城市,花卉进入生活”基本
需求,爱绿、植绿、护绿、品绿蔚然成风,这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为持续拉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此外,国际市场对花卉、中药、园艺苗木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苗木花卉产业提供了
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苗木花卉作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同样拓展了其发展的空间和外延,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产业。
四是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南郑和美丽南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加之,新一届县委提出要建设活力南郑、人文南郑、宜居南郑和美丽南郑,为了落实好这些部署,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全县城乡绿化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建设苗木花卉基地是开展造林绿化的前提,是建设宜居、美丽南郑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可以
提高森林覆盖率,绿化美化城乡,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和空气质量,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
二、明确发展现状,正视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和市场拉动下,苗木花卉种植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各级重视。县上明确将苗木花卉列为区域性发展产业,与五大支柱产业同政策、同考核。林业部门和各相关镇主
动顺应市场变化,引导协会、专业合作社创新管理体制与经营模式,鼓励公司和农户因地制宜引进新品种,培育精品苗木花卉园。积极搭建信息平台,支持公司和种植大户承揽绿化工程,参与园林设计招标,全力拓展销售网络。林业部
门和各镇先后组织开展了常规及高新育苗技术培训、生产技术交流、苗木花卉展销等活动;组建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巡回指导,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协调金融机构对苗木花卉公司、种植大户提供低息信贷扶持等。二是
产业初具规模。全县有圣水、胡家营、协税、阳春等8镇60多个村近万人从事苗木花卉生产,种植规模累计达到1.47万亩。建立行业协会4个,成立苗木花卉公司15家、专业合作社16个,100亩以上种植大户33户,50亩以上的64户。从目前 全市乃至整个陕南来看,我县苗木花卉种植规模位居前列,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三是培育品种丰富。全县现有旱莲、苏铁、桂花、樱花、玉兰、红豆杉等150多种,既有四季常绿树种,又有艳丽彩叶植物,几乎涵盖了西北地区城镇绿化
苗木品种。四是经营方式灵活。林业部门和各镇顺应市场发展变化,引导企业和农户之间自主组建合作经济组织,走“公司+协会+经纪人+农户”的生产模式,逐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圣水、胡家营和协税三镇成立有苗木花卉协会,在技术指导、信息交流和经营销售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县中心苗圃、群星苗木花卉公司和种植大户承揽绿化工程,参与园林设计招标,延伸产业链条。全县25支销售队伍、3000多苗木花卉经纪人活跃在各地市场,凭借自身的经营
网络,广开销售渠道,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苗木花卉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是缺少规模大、档次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尽管全县有苗木花卉公司15家,在本县甚至全市有一定影响,但与国内发
达产区相比较,其生产、资金和竞争等综合实力还有较大差距,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辐射带动力不强。二是集展销、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固定苗木花卉交易市场还没有形成。从全市乃至全省来看,我县是苗木花卉种植大县之一,产品购销除了大宗合同外,外地品种展销、当地花木零售还没有固定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既束缚了新品种引进与输出,又制约了产业向纵深拓展,同时也少了一张对外宣传的“名片”。三是风险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苗木花卉产
业虽然是一项高效产业,但它直接受市场的主导,行情好则热销,反之会滞销,不确定因素较多,金融支持和风险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四是政策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温室大棚、圃地灌溉以及主产区水、电、路等基础
设施建设需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还需研究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土地流转模式,保证土地供应,进一步做大产业。花木种子、种苗补助补贴办法尚需进一步研究落实。生产、销售激励机制有待建立。五是社会化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涉及苗木花卉方面的技术、信贷、信息、流通等专门服务不够到位,营销模式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不健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充分,质量标准不统一,定价机制不完善,公司、农户以及
经济人之间,哄抬物价、无序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办法。也希望大家在产业规划、政策完善、金融信贷、土地供给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三、凝聚发展共识,做大做强产业
加快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实现突破发展,不仅是县委、政府的战略部署,而且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民生问题,需要各镇、各部门、各行业通力配合,协调联动,凝聚共识;更需在座各位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合力推进。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要按照建设西北地区苗木花卉(仅指木本花卉)基地县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公司为引领,制订产业规划,加大帮扶力度,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县苗木花卉产业上规模、成品牌、增效益,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更新观念,坚定做大做强信心。近年来,苗木花卉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市场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这些新变化促使我们要准确判断市场,加强产业引导,强化帮扶措施。当前,我们既要看到优势、看到前景,又要清醒认识该产业
发展面临的困难,顺应市场,更新观念,实现“四个转向”:即指导思想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生产组织形式由个体分散生产转向联合体生产;市场销售由本地市场逐步转向省内外大市场;种植品种由大众化苗木、大路苗
木向名优特新、适销对路产品转变。要适应市场趋势,建立多种模式的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和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经纪人”、“协会+农户+经纪人”等生产经营模式,依靠合作经营组织促进产业做大做强。要重点发展名优绿
化苗木,稳步发展乡土苗木,积极引进珍稀苗木,优化种植结构,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产业。
2、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产业办、林业、科协和各相关镇要密切配合,统筹抓好宣传、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布局调整和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苗木花卉产业规划
和产业布局,进一步明确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和区域布局,将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落到实处。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苗木花卉作为林业招商的重要内容,全方位、多渠道吸引工商资金、社会资金。通过立项争取和招商
引资的方式,高起点、高标准建立我县集产品展销、物流运输、中转存储、科技服务、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苗木花卉交易市场,以市场引导生产,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加大苗木花卉主产区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生产
条件,进一步优化外部投资环境。制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项目资金上优先向苗木花卉产业倾斜,林业项目贴息贷款上优先安排,切实保证引得来、留得住、能带动、促发展。三是抓住土地确权颁证的有利机遇,借鉴XX、江浙等
发达产区土地流转模式,研究制定我县土地流转政策,保障产业发展土地供给。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和推广温棚育苗、无土育苗、节能滴灌等先进生产技术,逐步改变传统培育方式。多形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本土农民专家,通过专题培训讲座与专家现场指导相结合,不断提高苗木花卉的种植水平与科技含量。引导、鼓励公司和农户,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新品种引进和野生观赏苗木花卉培育,打造苗木花卉自主品牌。
3、充分发挥协会、合作社职能作用。协会、合作社上联市场、中联企业、下联农户,被誉为富民兴农的“立交桥”。各镇和相关部门要鼓励成立苗木花卉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户、种植大户积极参与行业组织,积极与龙头企业对
接,实现价格联盟、市场共享。要引导协会及专业合作社发挥组织、协调与服务功能,参与苗木生产、销售和科技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服务工作,协调公司、农户与经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强抗风险能力。一要发挥纽带作用。协会、合作社要与各会员单位密切联系,协调行业间的矛盾和问题,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团体组织的特有优势,经常开展活动,及时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努力做到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加强联络,主动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上级协会
搞好衔接和配合,加强与省内外各种同类协会的关系,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增长会员见识、扩大会员视野,使协会真正成为行业的娘家、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二要发挥平台作用。邀请苗木花卉专家,帮助各企业、经营户进行技术培训,协调林业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群众,帮助农民答疑解惑。充分发挥会员结交广、信息灵的优势,及时发布购销信息,建立网上营销平台,帮助各企业、经营户做好花卉苗木的购销工作。三要发挥引领作用。协会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在
政策制定、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行业管理等方面,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服务好企业和经营户,着力培育我县苗木花卉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和市场竞争力,使协会组织更活跃、更经常、更贴近会员。四要发挥约束作用。协
会要积极探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帮助各企业和经营户树立自律意识,强化自律能力。同时,要对违反行业公约者进行监督和约束,规范苗木花卉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
4、充分挖掘潜力,推进多元发展。利用苗木花卉主产区毗邻汉中、临近西汉高速南郑出口的地理优势,结合集镇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规划,错位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实现苗木产业与新农村的有机融合。把苗木花卉作为休闲观
光农业的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和重点发展,规划建设集居住、旅游、休闲、度假、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区;建设集生产、销售、观赏于一体的植物园;集观赏、休闲、垂钓、氧吧于一体的园林公园等,供市民观赏、度假休闲。此外,还可采用立体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林下养殖业,使苗木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蔬菜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创造多赢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5、注重宣传推介,努力提高苗木花卉的市场占有率。一是借助油菜花节、招商洽谈会等主题活动,利用户外广告、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我县苗木花卉的发展环境、种植规模,扩大我县苗木花卉品牌的知
名度。二是鼓励、支持苗木花卉公司、种植大户主动出击,与城建、林业等部门加强联系,把公园、市政、道路、街区、机关等各类绿化工程项目做成精品园林工程和特色景观项目,努力提升我县苗木花卉的市场影响力。三是采取邀请
苗木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前来参观指导和组织本地苗木花卉公司、种植大户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开阔视野,加强交流与合作,做大市场营销,努力推动我县苗木花卉产业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项目书
千岭乡千岭中心村苗木花卉产业发展项目书
一、项目建设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1、项目名称和主管单位
项目名称: **县天蓝地绿苗木花卉合作社
项目地址: 千岭中心村田铺、北咀、何屋、高屋、汪屋组
经营范围:苗木花卉种植、销售
项目负责人:石玉华
项目单位:千岭村委员会
项目主管单位:**县农业委
2、概况:
千岭村位于**县东南部,坐落于千岭乡中部,北于千岭乡**街相邻,南接九庙村,东面紧依木梓村,西面是平岗村;省道宿复公路横穿其村,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594公顷,926户,3448个人口。主要以原始粮食、棉花为主产业,2012年农人均纯收入3600元。2013年,千岭村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第一批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中心村涉及田铺、北咀、何屋、高屋、汪屋等五个自然组,共191户(含新建85户),854人。
3、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镇绿化美化及生态环境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苗木花卉。特别是我省提出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强势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并不失时机地提出创建 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园区、森林通道、森林街道、森林单位、森林小区、森林校园、森林营区和森林公园的森林十创活动而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大量绿化苗木。这些都将对我县的苗木花卉产业提供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是:规模小、分散。我村将依托**清豪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无销售后顾之忧,具有项目投资必要性和可行性。
苗木花卉合作社:主要引导周边农户以土地流转形式入社,种植名贵苗木花卉,结合市场调研、政策扶持、市场销量需求量大,有很好的的发展前景。
二、市场初步预测
千岭村是2013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县25个中心村之一,落实五大工程建设的产业发展,开展兴业富民,不断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切实贯彻落实美好乡村建设的后续长期维护机制,示范带动奠定了丰富的基础。
目前,市场上名贵品种不全,需求量大,行情逐渐看好。
1、消费量越来越大。
2、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3、市场价格稳步有升,发展空间较大。
4、苗木种植效益稳定,数量的增加与社会需要增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之成为广大农民投资小、无风险、见效快、效益稳且变废为宝的种植项目。这一巨大商机,有望做大做强。
5、不断丰富群众休闲活动,观光园可以随时提供周边群众和爱好花卉的人士观光。
3、项目实施初步方案
1、建设内容
建设工程:田铺、北咀、何屋、汪屋、高屋共流转土地160亩。建立观光园、产业园
2、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进度快,首先上报材料,申请批准立项,自2月开始种苗木。
4、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概算
租地费用:旱地90亩,每亩、每年400元,三年一付需资金10.8万元。水田70亩,每亩、每年500元,三年一付需资金10.5万元,合计21.3万元;
栽种苗木:香樟、红叶石楠、桂花等品种资金测算55万元
土地整理、道路、灌溉设施、电、管理用房、栽种人工、维护管理等费用31.6万元
2、资金措施
根据测算,本项目共需资金107.9万元,申请上级扶持资金解决20万元,美好乡村建设整合资金和群众土地入社形式等解决剩余不足资金。
5、财务评价
1、成本估算
项目建设后,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辐射帮带作用。所在之处,可以以他们为龙头,逐渐能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从而为种植产业化的发展打下基础。
2、财务评价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苗木长成后利润可观,花卉短期内即可收回部分成本,解决了富余农村劳动力,每年可以人均增收三百多元。
第三篇: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广元市元坝区
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从组织领导、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专项规划等多方面配套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全区上下抓旅游产业的良好局面,我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1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6亿元,门票收入220万元。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理念创新是先导。
我区是传统农业经济区,而比较优势也在于传统农业社会保育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和优良生态文化资源。以昭化古城、剑昭古驿道为代表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以射箭提阳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嘉陵江水域、栖凤峡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资源,以太公红军山、柳桥红军石牌坊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以梅岭老街、柏林古镇、昭化民居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资源,以平乐寺、云台山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资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我区唯有这些资源最具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和独特的魅力。国家、省、市近年来关于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的方针、政策和规划也让我们敏锐的认识到,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成长性很高、综合带动能力很强的产业。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长远布局的战略支柱产业培育,作为产业兴区、统筹城乡的先导产业来抓,先后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从组织领导与考核机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专项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招商引资政策优化、主管部门及人才队伍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诸方面系统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穷县区办大事、全区上下抓旅游、社会各界投资旅游的良好格局。
(二)规划编制是根本。
以旅游资源转化为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先后邀请了四川农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制订了平乐现代农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平乐文化旅游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核心区建设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太公红军山景区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核心区建设性详细规划;旅游、林业等部门联合完成了栖凤峡创建省级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和柏林沟湿地公园初步规划。栖凤峡森林公园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森林公园。切实遵循‚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原则,进一步抓好元坝区旅游资源的普查和旅游规划的编制及修编工作。以《广元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揽,重点编制好《元坝区旅游发展总体 2 规划》、《昭化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以及主要景区的旅游规划。
《剑门关蜀道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总体规划》、《剑门关蜀道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规划》,在成都举行的剑门关蜀道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规划评审会上通过。
2012年3月23日,《平乐文化旅游景区概念性规划及重要节点详细规划》通过评审。
(三)宣传促销是重点。
我区一向重视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对外宣传促销活动,通过图片文字,节目汇演、资料发放等措施,扩大了景区的对外形象宣传。同时,我区还通过在四川日报、陕西日报、华西都市报、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广元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宣传促销活动作现场报道以及在高速路口、天桥设臵大型宣传广告、在公交车车身打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并带动了景区的繁荣发展。
今年开春以来,我区旅游业宣传促销工作不断凸现亮点。2月2日,四川电视台《巴蜀文化新春之旅》走进昭化古城; 3月17日,中国天马旅游协会赴昭化古城踩线考察;4月5日,韩国国家旅游协会到昭化古城考察旅游线路;4 3 月13日至15日,昭化古城亮相山东青岛2012中国国内旅交会; 4月21日,昭化古城参加2012春季四川天府旅游节。景区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上升,旅游宣传促销成绩喜人。
(四)强化管理是抓手。
进一步规范明确昭化古城景区管委会、中大经营公司、昭化镇、大朝乡的职责和义务,加强了景区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强化景区、娱乐场所和旅游饭店等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做好防火、防汛、防爆,预防食物中毒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加强旅游市场执法监管,旅游市场规范秩序。积极做好元旦、春节、五
一、端午、中秋、国庆节假日筹备工作,做到了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无安全事故发生,无重大游客投诉事件,昭化古城美誉度不断提高。
(五)经费投入是保障。
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对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也较高,属社会效益优先、投资回报周期偏长的朝阳产业,投入不足是发展之初最大的障碍。按照政府主导、项目带动、基础配套、市场主体、民众参与、社会效益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国家项目资金争取一点、本级财政挤一点、招商引资投一点、发动群众出一点、银行信贷贷一点‚五个一点‛的办法破解资金难题,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 4 项资金400万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把重心放在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投资创业上,规费、用地、基础配套等方面尽可能优惠,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开宣传竞投、网上招商、会展招商、专题招商、驻点招商等,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呈现出增长势头。
(六)文旅结合是灵魂。
坚持文旅结合,围绕文化之魂配套完善文化旅游要素,在保护打造文化核心资源的同时,大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带动产业综合效益提升和老百姓增收致富。以大招商推动产业大发展,目前已引进四川中大公司在进行园区标准化管理的同时投资建成了汉寿客栈、乐楼等餐饮、住宿、娱乐设施,引进四川畅洋集团建设五星级温泉大酒店,共培育园区特色餐饮企业60余家、酒店(客栈)27家、文化娱乐业主35家、传统工艺展示及产品销售作坊15家。通过文化与旅游联姻、项目与景点融合,形成了一个项目多个市场,一次投资多重回报的良性发展格局。参加了浙江、西安、重庆、北京等地举办的大型文化旅游促销活动,定期开展古城迎新春、蜀道徒步游、三国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香港凤凰卫视、日本朝日电视台等媒体开展了系列宣传营销活动,昭化三国文化产业园确定为峨眉电影厂拍摄基地并拍摄了《昭化晓月》、《最后一颗子弹》 5 等影视剧,园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较大的带动了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多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七)景区创建是核心。
我区以旅游景区和标准化创建为重点,强力推进旅游目地地建设。以A级景区创建为重点,加快建设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旅游目的地。今年工作目标是剑门关蜀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平乐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剑门关蜀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7个景区‘打捆’创建国家5A级景区,按照把广元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以‘剑门关蜀道、武则天故里’为主题,通过一条剑门蜀道把翠云廊、剑门关、昭化古城、皇泽寺、明月峡等7个景区‘统起来’,其中昭化古城是中间的重点。
平乐景区是以元坝平乐寺为核心,辐射周边紫云湖、拣银岩社区和马克思街范围,核心景区规划面积为0.73平方公里。景区规划突出宗教、温泉、乡村、生态和文化,构造环境、人居、文化一体的理念。旨在打造成为集生态农业观光、文化乡村旅游、宗教文化礼佛、温泉度假养生、政务商务接待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基地和乡村旅游休闲示范片区。
目前,相关规划编制已经通过评审,从市到区,已经出台相关正式文件、成立指挥部、召开了动员大会,落实分工,责任细化到了具体部门,创A工作成为我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
第四篇: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
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
(2011-2015年)
为加快振兴我省苗木花卉产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我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2009年,全省苗木生产面积124万亩,出圃合格苗木18亿株,占全国总产量的6%,产值56亿元;花卉种植面积68万亩,设施栽培面积3960万平方米,产值70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11.1%;苗木花卉产业从业人员150多万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带动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苗木花卉产业在竞争中做大做强还面临很多挑战,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龙头企业和品牌影响力较弱、大众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立足我省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在保障生态公益建设需要的基础上,以满足城镇化发展对苗木花卉多样化、高档化、容器化需求为发展方向,坚持政府推动、创新驱动、市场带动,壮大龙头与培育品牌并重,抓好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良种选育与推广、质量检验与监督三大体系建设,推进苗木花卉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苗木花卉,把我省打造成北方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加快由苗木花卉大省向苗木花卉强省跨越。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相结合;强化行业监管和完善社会化服务相结合;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相结合;突出重点特色与完善产业链条相结合;集约高效发展与农民快速持续增收相结合。
(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苗木花卉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苗木生产面积保持稳定,花卉种植面积扩大50%以上,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亿平方米,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30万亩,总产值超过300亿元;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显著提高;苗木花卉自主创新品种达到100个,用材林、经济林良种率达90%以上,生态林容器育苗率达80%以上;主栽花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轻型基质盆花栽培率超过90%;苗木花卉科技创新、生产推广、质量监督和社会服务体系趋于完善,苗木花卉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三、发展重点
(一)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开展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清查、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重点保护主要造林树种、珍稀濒危树种、名特优新品种的种质资源,建设1处省级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和17处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区域库,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5000份,创新种质资源100份,获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50个。建立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
(二)优良品种选育。运用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创造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培育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新品种。建设1处省级苗木花卉工程中心和10处特色苗木花卉区域工程中心,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观赏价值高的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观赏树木及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良品种300个。突出抓好6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争取新增4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强力推进20处省级重点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及良种繁育场建设,扶持建设以生产良种为重点的采穗圃、种子园、花卉制种场和种苗繁育车间,进一步提高种苗产量和质量,推动良种化
进程。
(三)特色基地建设。加强特色苗木花卉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定向化培育以及病虫害防治、质量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生产基地和示范园的带动作用。推进用材林品种提纯复壮,提高苗木质量;加快经济林品种更新换代,培育名特优新品种苗木;加大珍稀、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力度,丰富城镇绿化树种多样性;强化生态树种良种培育,推广轻型基质容器化育苗;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花卉种苗的繁育能力和水平;扩大传统优势花卉、鲜切花、冷凉花卉和高档花卉等优良品种的生产规模,促进产品数量质量同步提高。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高附加值的苗木花卉,形成特色基地,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形成“一县一类、一镇一种、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新建50处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20处苗木花卉高科技创新园;扶持培育苗木花卉“双十强”县(市、区)、百强乡(镇)和一千个特色村;树立30个省级品牌,争创8-10个国家级品牌。
(四)设施栽培。强化设施栽培,保证苗木花卉产品质量和周年化供应。提高设施栽培在苗木花卉中的比例,改造提升原有的设施结构,新建一批日光温室和智能化温室,推广应用设施内微滴灌、无土栽培、穴盘育苗、缓释肥栽培、二氧化碳补给、环境调控等技术,提升苗木花卉设施化栽培水平,提高苗木花卉产品质量。改造提升花卉设施栽培2000万平方米,新建6000万平方米,花卉设施栽培比例达到15%以上,产值超过50%。
(五)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产业。提升花卉深加工产业开发水平,延伸配套产品链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牡丹、玫瑰、金银花、食用百合、菊花等传统优势花卉为重点,以药用、食用和工业应用为方向,加强花卉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香料、天然色素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加强温室设备、容器育苗设备、园林器械、园艺资材的研发和生产,提高苗木花卉生产设施化、机械化水平。重点扶持建设10家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企业。
(六)市场建设。整合苗木花卉营销资源,积极搭建现代化交易平台,建立苗木花卉超市,推进苗木花卉市场建设。建设20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或交易所;
提升青州花卉市场建设水平,建立花卉电子交易与拍卖中心,巩固和强化在全国花卉市场中的影响力;在青州建立全国第一家花卉保税区,增加牡丹、芍药、菊花、国兰等地方花卉的出口,加大应时花卉的进口;建设大型鲜花仓储中心,提升重大节日期间花卉储藏调剂能力。
(七)社会化服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优势互补,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完善苗木协会、花卉协会和各种中介组织,加快苗木花卉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加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搜集、研究、发布、预测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做大做强青州花博会、昌邑苗博会、泰安花卉苗木博览会、菏泽牡丹国际花会等活动,展示地方特色。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生态省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制定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苗木花卉管理机构,理顺隶属关系,提高苗木花卉产业管理能力。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手段,整合产业要素,培植壮大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行业监管。完善苗木花卉政策法规体系。加强苗木花卉行业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提升监管和服务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为苗木花卉的生产、流通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苗木花卉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对苗木花卉生产、加工、包装、储藏和运输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三)加大科技支撑。构建育种与繁殖、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的苗木花卉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力度,重点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加强苗木花卉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对国内外高层次苗木花卉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对苗农、花农的培训,提升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四)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支持苗木花卉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良种培育、技术推广、基地建设、设施栽培等。加强银企合作,增加信贷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苗木花卉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苗木花卉生产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苗木花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篇:合肥市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
合肥市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1.1.1、地理位置
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连合肥市蜀山区;东南临巢湖、隔丰乐河与庐江、舒城两县相望;西同六安市金安区接壤;北与寿县、长丰毗连。处于东经116°4.1′至117°22′,北纬31°30′至32°00′之间,全县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633.9公顷。
1.1.2、地形地貌
肥西县地处江淮丘陵腹部,县境分为低山丘陵、岗区、湖河平原区三部分,西部多山丘,系大别山余脉,有紫蓬山(海拔189米)、元通山(海拔219米)、大潜山(海拔289米)等诸山峰凸起,占总面积的6.1%,中部和北部岗冲相间,占总面积的85.1%。东南一隅沿河(丰乐河、派河)、沿湖(巢湖)一带系冲积平原,占总面积的8.8%。
1.1.3、气候
肥西县地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年日照时数1906.2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20千卡/cm,全年无霜期235.5天,多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6.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2.4℃,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7.7℃。全年大于10℃的有效积温4600—5000℃。年平均降水量为1007.4mm左右。适宜苗木花卉的生长。
1.1.4、土壤
全县土壤呈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分布,以曾通黄棕壤和粘盘黄棕壤为主,土壤PH值在6—7之间,对苗木花卉生长无较大影响。
1.2、社会经济条件
全县16个乡镇(其中5个乡)总人口97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均3105元。
肥西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现在各级公路158条,全长1200公里,其中合六路、合安路、合铜路、杨桃路为国省道,长151.8公里;合九铁路、合界高速、宁西铁路贯穿全县。县内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晴雨路。境内丰乐河、杭埠河、派河、大潜山总干渠、滁河干渠、巢湖水域可常年通航,水利条件较好。
1.3、森林资源状况
全县国土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633.9公顷,占7.6%,非林地201966.1公顷,占92.4%。
全县有林地面积15210.8公顷,占林业用地的91.4%,绝大部分为乔木林地,其中乔木纯林15045.1公顷,混交林150.5公顷,竹林15.2公顷。
全县活立总蓄积为947549m,其中林业用地蓄积199188m,四旁林木蓄积748361m。在林业用地中按林木使用权分,国有林木蓄积36102m3,集体林木蓄积146858m3,个人林木蓄积1628m3,分别占18.1%、73.7%、8.2%;按林种分,防护林蓄积98766m3,特用林蓄积35214m3,用材林蓄积65161m,分别占49.6%、17.7%、32.7%。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5.73%(其中片林覆盖率为6.96%)。与1998年森林覆盖率11.3%相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
2、苗木花卉产业现状
2.1、产业发展过程
从历史上来看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分为几年重要的发展阶段,上个世纪的60年33332
代、78年、98年和2003年,苗木花卉产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县苗圃与上派镇的阮岗、松岗、孔岗(后简称三岗)生产少量的果树苗木,由于农民自留地面积小、生产规模小、收入低。78年以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土地,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生产面积进一步达到了扩大。到了1998年,由于当时农产品价格低,加之当时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园林绿化用苗大量增加,以三岗为核心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全县发展到了近7万亩。2003年随着首届中国·合肥苗木花卉的举办,我县的苗木花卉生产已遍布全县的各个乡镇,不但在量上有一个大的扩张,而且在质上也有一个飞跃。
2.2、产业现状
2.2.1、生产企业及组织形式
全县共有苗木花卉经营户2万多户,各类专业公司200多家,专业经纪人2200多人,成立了苗木花卉专业协会4个(肥西县花卉协会、肥西县苗木花卉经纪人协会、肥西县上派镇苗木花卉协会,肥西县紫蓬镇苗木花卉协会)。
2.2.2、生产面积及分布
据此次统计调查,全县现有苗木花卉生产面积145383亩,其中上派镇49787亩、紫蓬镇39159亩、花岗镇20093亩、小庙镇1119亩、丰乐镇3689亩、三河镇812亩、严店乡3307亩、官亭镇548亩、南岗镇3969亩、铭传乡5757亩、烟墩乡1999亩、柿树岗乡244亩、山南镇310亩、高店乡280亩、高刘镇4825亩、桃花镇4810亩、肥西林场2200亩,紫蓬山管委会2475亩。
2.2.3、主要品种
据此次统计调查,苗木主要品种为桂花、香樟、广玉兰、女贞、红叶李、腊梅、蜀桧、含笑、白玉兰、雪松、龙柏、乌桕、枫香、国槐、合欢、三角枫、马褂木、喜树、无患子、栾树、紫薇、紫荆、木槿、红枫、日本樱花、红绿梅、石楠、海桐、火棘、椤木、黄杨、栀子花、迎春、红花继木、海棠等六大类400多个品种。
2.2.4、技术水平及科技开发能力
从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来看,都是群众的自发生产、一家一户、规模小,平均每户10—20亩,三河少的只有几亩;档次低,一般只生产当地常规品种,2—3年出圃;技术含量低,都是自然状态下的生产、无设施栽培、修剪、造型粗放,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科技开发能力可以说是空白。自2003年以后,随着市场需求发生着变化,对大规格、标准化、树型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肥西的苗木生产经营者的生产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加之政府加大了引进外地具有较强实力企业的力度,他们在肥西落户以后,起着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如浙江中亚园林景观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森禾种业,一方面他们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具有很强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和经验。
2.2.5、营销体系和销售额
从此次调查来看,本县的苗木花卉销售体系基本形成,从销售来看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经纪人促销,此种销售约占整个销售的70%,通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销售队伍,他们走南闯北,把本地的苗木推销出去,同时能把外面的需求信息,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引进来,起着市场和生产的纽带作用,可以说肥西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到今天,与这批经纪人队伍是分不开的。第二种就是田头销售,由于肥西的苗木花卉面积大、历史悠久,在全国各地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许多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苗木需求单位,直接到基地采购,这种销售约占10%。第三种是通过专业市场销售,2003年是上派镇建设占地近100亩的三岗花木大市场,随年交易的扩大现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06年准备建设占地近1000亩的中国中部花木城,先期占地200亩的中心区已在建设中,这种销售形式约占15%。第四种是网上销售,一些销售大户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上交易,这是近几年来新的销售方式,售量较小,约占15%。从调查统计看,全年的年交易额近5亿元,其产品运销全国各地,以长
三角地区、山东为最多。
2.3、主要存在问题
——苗木规格偏小。由于一家一户生产面积小、农户只顾眼前利益追求的是短平快的出圃方式,只要有点利益就快速出圃,市场上急需大规格苗木很难找到。
——苗木的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农户追求的是单位面积的株数,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大规格全冠树型需求量争剧增加,小规格苗木严重过剩,而群众对过密的苗木又不愿去除,影响了树冠的生长。
——区域化生产滞后,苗木基地显得杂乱无章,影响外地客商的采购,甚至有的一亩地里有几个品种。
——技术管理水平,修剪、造型技术偏低。在管理水平上是传统、落后的,也较为粗放,地膜覆盖,容器育苗几乎是空白,在修剪、造型上和成都温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新品种的引进方面较为薄弱。由于新品种引进,一方面有一定的资金,一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几十年来肥西县的苗木都是一贯制。
3、产业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3.1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绿化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把国土绿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因此绿化苗木的市场需求必将与日俱增,市场前景光明。
3.2、竞争优势分析
——肥西县具有良好的苗木花卉产业基础。现有的苗木花卉基地近15万亩,这样一个集中连片的基地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为外地客商的采购提供了一个多种选择的空间。
——肥西县的苗木花卉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苗木花卉的生产已被广大的苗农所接受。
——政府强有的支持。肥西县已将苗木花卉产业作为全县六大特色产业带之首,从各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在苗木花卉生产基础设施改善上,加大投入力度,如水利设施、砂石路、水泥路的建设投入近30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肥西县拥有一批富有传统特色的苗木花卉种类。在全国苗木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桂花、腊梅、广玉兰、高杆女贞等。
——肥西县成立了若干个苗木花卉行业协会,有一批具有营销手段的经纪人队伍。
——肥西县建有一个专业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下一步将在新地建立一个更大、更好的苗木花卉综合交易市场(中国中部花木城)。
3.3、竞争制约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持续快速发展,各地绿化苗木生产规模迅猛增长,绿化苗木的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竞争也将更残酷。
——在苗木生产方面,存在生产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效益差,布局散而乱的落后状态。
——资金薄弱,难以抗御市场波动的风险,市场一低迷,苗农就有毁苗的危险。
4、产业发展规划
4.1、规划指导思想
总的规划指导思想是扩大苗木花卉产业规模为目标,以优化品种、提升苗木花卉产品规格档次为重点,以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为突破口、以培育精品园、大苗基地、育苗大户和花木城市场等建设项目为支撑,以上派、花岗、丰乐、严店、三河、桃花等乡镇和县苗圃、县林场为重点实施单位,全面推进苗木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力争将我县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苗木花卉生产大县。
4.2、发展目标
——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到2010年,最终达到20万亩的水平。
——开拓市场,到2010年,力争使年苗木花卉交易量达到8亿株,年销售额达10亿元。——强化品种优势。到2010年,力争形成4—5个具有本地特色、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格的优势的品种。
——加大扶持力度。到2010年,力争形成3—4个经营面积近1000亩,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4.3、产业发展重点
——制定扶持政策,继续引进外地具有较强实力的苗木花卉生产企业,不断提高肥西苗木花卉档次,带动本地苗木种植户共同发展。
——加强市场建设,随着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交易也不断增加,原有的三岗花木市场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中国中部花木城建设,已显得非常迫切,力争在3—5年内建成中国中部花木城,为肥西乃至合肥地区的苗木花卉提供一个对外交易的窗口。
——积极承办好每年一届的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
——加强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生产条件。
——加强苗木花卉产业协会建设,依法保护苗木花卉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督、规范市场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协会形式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苗农的生产管理水平。
4.4规划计划
——2006,种植面积16万亩,建精品园2个,培育大户20个,年销售额6亿元。——2007,种植面积17万亩,建精品园1个,培育大户30个,年销售额7亿元。——2008,种植面积18万亩,建精品园1个,培育大户30个,年销售额8亿元。——2009,种植面积19万亩,建精品园1个,培育大户30个,年销售额9亿元。——2010,种植面积20万亩,建精品园1个,培育大户30个,年销售额10亿元。
5、政策、措施和实施组织
——抓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成立苗木花卉产业带建设协调指导小组,由林业、发展、计划、财政、科技、交通、水务、供电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具体负责全县苗木花卉产业带建设的协调与指导工作。
——抓政策推动。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苗木花卉连片规模种植,形成规模优势。二是继续实行土地租用、税收等低门槛政策,努力为外来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制定激励政策,动员和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地,领办、创办苗木花卉企业或承包基地,开展技术承包、经营承包。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形成群众自筹、政府奖补、信贷支持、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投入机制,为苗木花卉产业带建设提供投入保障。
——抓龙头带动。进一步培育壮大县、乡(镇)两级苗木花卉协会,完善协会组织体系,强化协会功能,充分发挥其在信息收集发布、市场预测、对外联络、对内沟通、协调价格、引进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协会为龙头,支持和鼓励企业之间、散户之间、企业和散户之间开展联合经营,努力改变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效地对接起来。同时,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原则,努力在产业带内的每个乡镇尽快培育出1—2个以上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协会+公司+农户”的营销体系,带动苗木花卉产业基地不断壮大。
——抓市场牵动。以三岗花木大市场为依托,以安徽农网、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和各种营销中介组织、能人、大户等为补充,努力构建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牵动苗木花卉产业快
速发展。同时,结合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努力扩大肥西苗木花卉在省内外乃至全国市场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抓科技促动。全面提升我县苗木花卉产品的品质和档次。一是制定出高标准、可操作的苗木花卉生产质量标准体质和检验检疫体系,加快苗木花卉标准化生产进程;二是积极实施精品战略,以10个精品示范园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行设施栽培,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实行工厂化育苗、科学化管理、精品化产出、品牌化经营,不断提升产品档次;三是要创名牌、推品牌,在现有“三岗”品牌的基础上,再努力推出3—5个全省、全国知名品牌,尽快形成品牌优势。
——抓旅游拉动。按照“大手笔规划,分实施”的发展思路,尽快开辟出苗木花卉休闲观光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农家乐、观景台、垂钓中心等景点建设,力争到2010的,使我县苗木花卉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