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品经理该阅读书籍的相关读后感
读后感
《用户体验要素》第二版
读后感:
1、用户体验并不是指产品本身是如何工作的。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
2、正确的产品形态不是由功能决定的,而是由用户自身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来决定的。用户体验设计解决的是应用环境的综合问题。
3、转化率(conversionvate):通过转化率来衡量产品用户体验的效果,计算方式: 如:36个人浏览了网页,其中3个人注册并进行了付费。转化率=3/36=8.33%
4、用户体验开发流程中的五个层面
(1)表现层(surface):文字、图片、按钮等
(2)框架层(skeleton):按钮、控件、文本等之间的位置。
(3)结构层(structure):如何指导用户去某个页面。完事之后能去什么地方。结构层定义了导航栏上各信息的排列方式,允许用户浏览不同的分类,结构层定义了哪些类别应该出现在哪里。(4)范围层: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同时能产生有价值的产品。
过程(process):当整个事情还处在假设阶段的时候,它能迫使你去考虑潜在的冲突和产品中一些粗略的点。能确定现在解决哪些事,而哪些必须要再迟一点才能解决。
产品(product):被定义的这个产品给了整个团队一个参考点,明确了这个项目中要完成的全部工作,它也提供了一门用于讨论这件事的共同的语言。定义好你的要求能保证在设计过程中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5)战略层:定义产品的目标
5、消费心态档案(psychographic profile):是用来描述用户对于这个世界,尤其是与你的产品有关的某个事物的观点和看法的心理分析方法。
6、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仔细的分析用户完成任务的精确步骤的方法。
7、用户测试(user testing):请用户来帮忙测试你的产品。
8、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CMS)
9、功能规格:
(1)乐观(be positive):用怎么做才能“防止”不好的情况发生,而不是说“不应该”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如:这个系统不允许用户购买没有风筝线的风筝。
如果用户想要买一个没有线的风筝的话,这个系统应该引导用户到风筝线页面。(2)具体(be specific):尽可能详细地解释清楚状况。
(3)避免主观的语气(avoid subjective language):使需求“保持明确”、“避免歧义”。
10、内容需求:
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常见问题。内容清单(content inventory)。
11、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和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都强调一个重点:确定各个将要呈现给用户的元素的“模式(patterns)”和“顺序(sequences)”。交互设计关注于将影响用户执行和完成任务的元素。信息架构则关注如何将信息表达给用户的元素。
12、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用户将“交互组件如何工作”的观点称为概念模型。产品是否把某个特性处理成用户所熟悉或所拥有的某个概念。
一个令人不太熟悉的概念模型只有在用户能正确理解并诠释它的时候才能起到效果。
13、受控词典(controlled vocabulary):产品的语言应该保持一致,这种强调一致的工具就是受控词典。列出产品中所使用的词汇。
14、类词词典(thesaurus):另一种更为精细的控制词汇的方法。常用的,但未被列入该产品使用内的词汇。
15、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提供给用户做某些事的能力。通过它,用户能真正接触到那些“在结构层的交互设计中”确定的“具体功能”。
16、导航设计(navigation design):提供给用户区某个地方的能力。信息架构把一个结构应用到我们设定好的“内容需求列表”之中;而导航设计则是一个用户能看到那个结构的镜头,这就表示,通过它,用户可以“在结构中自由穿行”。
17、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传达想法给用户。
佐藤可士和的《整理术》
读后感:
1、扭转负面印象,换一个角度,提取积极观点。
2、艺术指导的工作是解决对方的问题。艺术指导的原动力不是自我表现,而是根据客户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答案不在指导者的脑海中,而在客户的心里。
3、关键在于整理客户的思绪,如何将商品和消费者进行沟通。
4、不掌握本质,就无法创造好的结果。
5、整理信息的步骤:
(1)掌握状况:替对象进行问诊,取得关于现状的信息。(2)导入问题:以各种角度检视问题,取得问题的本质。(3)设定课题:为了解决问题,设定必须处理的课题。
6、整理的步骤图:、整理术的三大阶段:
(1)空间整理术:从实际所处的环境开始,不通过大脑,而经由身体实际感受来进行学习。
目的:在于创造舒适的环境
有利点:彻底整理,规避风险
通过身体力行,感受整理成效
具体应用:1)公文包的整理:“是否真的需要该物品”。思考自己公文包内带的东西的必要性,如果不带,急需时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舍弃”,帮助自己更好的整理顺序。
“舍弃”的办法:将物品一字排开(根据需要排列优先级)、设定优先排序(诀窍:彻底比较功能类似的物品)、舍弃无用之物
2)创造最佳的办公环境:一旦决定物品的摆放位置,就变得容易掌握;举棋不定时,请比较功能类似的物品。
重点:不能让物品侵入其他空间,必须将总量限制在固定位置的范围内,一旦超量,就重新检视、整理,随时保持能够收纳于固定位置的分量。(2)信息整理术:掌握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
探索本质的方法是退一步观察;抛开自以为是,视野更加开阔;改变想法,缺点也能变成优点;混乱不清的状况下,难以找出强有力的观点(3)思考整理术:整理人类思绪
将思绪信息化;用自己的话整理出对方的思路,然后反问: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的意识化”(自由联想)向自己提问,进行假设和回答。
《决策与判断》——换位思考
读后感:
1、我们不是先看见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再看见。人们会选择性地去感知那些他们所期望和愿意看到的事物。
2、人们的知觉会受到已有的信念和预期的强烈影响。
3、人们常说,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态度。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而且具有误导性。因为实际上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每件事情本身就是不同的。
4、敌意媒体效应:选择性知觉可能会导致每一党派的人都认为,大众媒体就某一事件的报道是偏向于其对立党派的。
5、知觉的本质就是具有选择性。因此,在做任何重大决策或判断之前,很值得停下来想一想并问自己一些关键的问题: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否受到了某种动机的驱使? 我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是是否夹杂了自身的预期?
我是否与那些和我有着不同预期、动机的人交换过意见?
6、改变事物最初发展的动机,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货。(犹太人用金钱奖励那些年轻人,年轻人最开始的动机是将犹太人从这条街道上赶走。然而犹太人巧妙的应用了金钱鼓励的方式,将年轻人的动机转变为奉承,当不给钱时,年轻人的心理上开始出现不协调,所以后来就不再去犹太人门口叫嚷了,但是这恰巧满足了犹太人的动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后感:
1、中国的立国规矩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的一种不得已或是一种自然的办法。
2、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现在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一个家。
《怪诞行为学》——产品市场与用户行为必读
读后感:
1、“诱饵”效应——相对论
人们在做选择时会有意识的进行比较,比较完之后会选择那个有参照物中还不错的。如:某书电子版
59元
印刷版
125元
印刷版+电子版
125元 人们普遍会选择印刷版+电子版。
2、瞄(参照物)瞄具有持续效应
第一印象对以后的决定起很重要的影响。如:你第一次看到电视是2000元
只要以后你购买电视,就会潜移默化的以2000元作为“瞄”,来衡量你预想或将购买电视的价格。
3、羊群效应
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
4、任意的一致
一旦做出首次的决定,以后的决定就会以一种似乎合乎逻辑、前后一致的方式紧随而来。
5、免费的巨大吸引力
6、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的各自主导作用
7、预期对人行为的影响
《引爆点》——产品市场与运营推广 《长尾理论》——产品市场 《魔鬼经济学》——产品市场 《影响力》——产品市场
《用户体验的要素》——你们都懂的 《就这么简单》——用户体验科普 《Don’t make me think》
《锦绣蓝图》——怎样规划令人流连忘返的网站 《Web信息架构》——Web信息架构必读 《创造突破性产品》——PM启蒙读物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师》——UI设计必读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培养同理心 《简单法则》——设计思想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情商 《演说之禅》——气场与感染力 《启示录》——团队
《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移动交互入门 《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移动产品入门 《Tapworthy(触动人心)》——IOS设计 《App Savvy》
《Mobile Design Pattern Gallery》 《简约至上》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 《结网》——王坚
《产品经理手册》——哥乔斯 《失控》 《学会提问》
《精益求精–卓越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 《项目管理之美》:偏重于项目管理 《掌握需求过程》:偏重于需求挖掘
《流程管理》 :偏重于项目型团队产品经理 《网站设计解构》:偏重于 web 产品经理 《瞬间之美》 :同上
《GUI 设计禁忌》 :偏重于客户端产品经理
《About Face 3 交互设计精髓》:偏重于客户端产品经理 《用户体验度量》:有一定用户群产品的产品经理可以看
《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资讯类网站产品经理最好看一看 《Web导航设计》:偏重Web 《赢在用户》 《重来》 《湿营销》 《世界是平的》 《三双鞋》
《故事的领导力》 《人月神话》 《情感化设计》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社会心理学》 《用户体验面面观》 《浪潮之巅》 《定位》
《交互设计之路》 《统计数字会撒谎》 《餐巾纸的背面》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轻公司》
《别做正常的傻瓜》 《大脑使用说明书》 《美第奇效应》 《罗伯特议事规则》 《博弈论的诡计》 《麦肯锡方法》 《情感化设计》 《水平营销》 《设计心理学》 《万历十五年》 《公司进化论》 《黑天鹅》 《沸腾十五年》 《金字塔原理》 《思考的技术》 《黑客与画家》 《交互设计四策略》 《怎样卖龙虾》 《啤酒与尿布》 《口碑》
《点击的奥秘——运用说服心理术提升在线影响力》 《微管理——给你一个技术团队,你该怎么管》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移动浪潮下的新商业逻辑》 《小强升职记》
茂木健一郎《“脑”整理法》
第二篇:产品经理必看书籍推荐
产品经理必看书籍推荐
在“神一样的产品经理凭什么那么神”这篇文章中,我曾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过产品经理需要的一些基本素质,如市场洞察、抽象概括、创新想象、心思细腻、热爱产品、具备一定的企业家精神等等,这些基本素质既包括IQ层面也涉及很多EQ层面的。在我看来,产品经理更应该是通才,在市场、设计、项目、管理、用户、统计、心理、技术等多方面均要有所涉猎,因此,持续学习成长成为产品经理的生活常态,而多看相关书籍并不断总结实践则成为学习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书籍又可以分为“术”、“道”、“IQ”、“EQ”等多个类别,且相互影响。
结合业内同仁推荐以及自己工作实践总结,收集整理了以下一些书籍,推荐给各位产品经理。后续我会陆续将书本的读后感分享给大家,以资交流分享。
《引爆点》——产品市场与运营推广
《长尾理论》——产品市场
《魔鬼经济学》——产品市场
《影响力》——产品市场
《怪诞行为学》——产品市场与用户行为必读
《用户体验的要素》——你们都懂的《就这么简单》——用户体验科普
《Don’t make me think》
《锦绣蓝图》——怎样规划令人流连忘返的网站
《Web信息架构》——Web信息架构必读
《创造突破性产品》——PM启蒙读物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师》——UI设计必读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培养同理心
《简单法则》——设计思想
《决策与判断》——换位思考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情商
《演说之禅》——气场与感染力
《启示录》——团队
《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移动交互入门
《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移动产品入门
《Tapworthy(触动人心)》——IOS设计
《App Savvy》
《Mobile Design Pattern Gallery》
《简约至上》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
《结网》——王坚
《产品经理手册》——哥乔斯
《失控》
《学会提问》
《精益求精–卓越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
《项目管理之美》:偏重于项目管理
《掌握需求过程》:偏重于需求挖掘
《流程管理》 :偏重于项目型团队产品经理
《网站设计解构》:偏重于 web 产品经理
《瞬间之美》 :同上
《GUI 设计禁忌》 :偏重于客户端产品经理
《About Face 3 交互设计精髓》:偏重于客户端产品经理
《用户体验度量》:有一定用户群产品的产品经理可以看
《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资讯类网站产品经理最好看一看
《Web导航设计》:偏重Web
《赢在用户》
《重来》
《湿营销》
《世界是平的》
《三双鞋》
《故事的领导力》
《人月神话》
《情感化设计》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社会心理学》
《用户体验面面观》
《浪潮之巅》
《定位》
《交互设计之路》
《统计数字会撒谎》
《餐巾纸的背面》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轻公司》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别做正常的傻瓜》
《大脑使用说明书》
《美第奇效应》
《罗伯特议事规则》
《博弈论的诡计》
《麦肯锡方法》
《情感化设计》
《水平营销》
《设计心理学》
《万历十五年》
《公司进化论》
《黑天鹅》
《沸腾十五年》
《金字塔原理》
《思考的技术》
《黑客与画家》
《交互设计四策略》
《怎样卖龙虾》
《啤酒与尿布》
《口碑》
// 个人心得总结 //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带着问题看书,本着解决问题看书,不要为了看书而看书,学以致用。
2、跳跃式的看书比一字不漏的看书效果好,把握核心思想,抓大放小,提高阅读效率,广泛涉猎。
3、尽信书,不如无书。批判的看书,辩证的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篇:50本产品经理入门经典书籍(xiexiebang推荐)
50本产品经理入门经典书籍
《TAPWORTHY(触动人心:设计优秀的iPhone应用英文原版)》 《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
《UX设计之道——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第2版)》 《众妙之门 网站UI设计之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瞬间之美:WEB界面设计如何让用户心动》
《市场营销书籍集萃0186-光纤的未来—专访康宁光纤通讯总经理》 《何飞鹏: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 《App.Savvy》
《产品经理课程:网站数据分析》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中文版(第3版)》 《经典深刻实用短文23产品经理必看书籍推荐》 《市场营销书籍集萃0268-销售经理的另类原则》 《产品经理深入浅出-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的要素》 《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 《魔鬼经济学》
《众妙之门—网站UI设计之道03 排版原则和常见错误》 《掌握需求过程》 《Web信息架构设计大型网站(第3版)》 《产品经理课程:产品经理从苦逼到牛逼》 《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设计》
《产品经理深入浅出-市场需求文档(MRD)撰写方法与技巧(下)》 《精益求精:卓越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必读书》 《用户体验设计过程》
《好设计不简单Ⅱ:UI设计师必须了解的那些事》 《长尾理论》克里斯·安德森(完美版)《网页设计与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试度量》(完整版)《产品经理手册》(哥乔斯)《用户体验要素的模型和UCD流程》 《统计数字会撒谎》(美)达莱尔·哈夫 《情感化设计》 《赢在用户完整》 《影响力》
《云 7种清晰的商业模式》
《不要让我思考(Don’t Make Me Think)》
《用户体验草图设计:正确地设计,设计得正确(全彩)下》 《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案例分析》 《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 《互联网产品设计过程》
《锦绣蓝图:怎样规划令人流连忘返的网站(第2版)》 《用户体验不完全手册——构建良好电子商务网站用户体验》 《引爆点》
《启示录 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公司进化论》
《用户体验面面观-方法、工具与实践》 《设计网事.互联网产品设计实践》-千鸟著
《神一样的产品经理——基于移动与互联网产品实践(全)》 《定位》
第四篇:书籍读后感
读罗素《幸福之路》有感
最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每个字每句话好像都在触动心里的一根弦,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共鸣。依然是生活,过去的生活让我对未来的生活的态度产生了改变,而从这本书看出去,我对一切的价值有了重新的估量。幸福感与不幸福感归结于信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信仰也许只是一些简单而又基础的东西,因为容易获得,所以当你采用这些当作信仰的时候,或许会容易得到幸福感。而在缺少这些因素的情况下也会感到幸福的是不平常的人,我想,我还是把自己归结为平常人的,因为那样的幸福比较简单。至于自我专注,是一个人不幸福的很大的原因,我想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觉得不幸福的原因,罗素的观点是:向外部发展。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逃避,但如何能做到内外的和谐统一?他没给答案。不过这也算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合理的做法吧。说了这么多都关于这本书,其实这只是关于幸福的一部分感想而已。
关于幸福,我们都有过太多的思考和遐想,但那可能也成为了我们感到不幸福的内部原因。太多的矛盾、失落和无奈存在于现实和遐想之间,绊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我们觉得生活,至少是现在的生活没有快乐可言,甚至在长时间的迷茫中,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期盼未来的动力。我不得不承认,我是经历过这样一段消沉的日子的,也许是因为孤独,长时间的孤独。或者我从来没试着让一个人真正了解的我,我害怕把自己真实的呈现在人前,习惯了隐藏的确实可以让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可是却不自知地被自己伤害。不知是谁说过,敏感是文人的特质,因为一颗敏感的心,才能写出那些美丽哀怨的的句子,可是没有几个文人是豁达的,陶渊明所谓的无我,如今看来不过是失意文人自我安慰的谎言。也许这也是我一贯采用的态度,当觉得某件事物遥不可及或者是没有追求的勇气和毅力的时候,就会骗自己其实不在乎、其实不重要,但事实上却可能因为一时的懦弱与幸福擦肩而过。这无非是因为孤独,没有一个真正了解你的人在你踌躇和矛盾的时候鼓励你,给你勇气去面对,所以你就本能地逃避、后退,一直到退无可退,才发现自己放弃了那么多不该放弃的。其实我不是可以指某件事,不是我生活中的某件重大的特殊事件,而是指一贯的生活态度。我的生活里似乎的确是缺少一个可以诉说的人,能让我放下一切完全依赖和相信的人,初中时候喜欢写文章,是因为喜欢把一些想法写在文章里,然后老师会给我一些回应、一些鼓励、一些建议,可是生活的角色决定了她不是那个能让我完全放开自己的人,所以她能分担的,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不过因为这样,初中的那段日子,似乎是我最单纯、最开朗的日子,我已经非常感激她了,不管她所欣赏的是我的某些想法,或仅仅是文字,总之她给了我许多勇气和信心。谈到生活的角色,它似乎真的决定了很多事情,有时候甚至是我们不能逾越的界限,这也让我常常感到失落。譬如我总是愿意把一些想法通过文字的形式告诉某些过去的朋友,这里说过去的朋友,不是说友情已经变淡,而是不再每天相处在一起,也许这样的距离刚刚好,让我很有安全感。而什么样的距离才算刚刚好?说不清楚,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尽管罗素说:寂寞是必要的,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寂寞,很多美好的东西才会被获得,才能使一个人拥有创造性的能力。虽然我对这句话是认同的,但如果我所想要的只是幸福,而不是特别的能力呢?幸福既不是纯理性的东西,也不是纯感性的东西,需要两者完美平衡。完美?听起来特别的遥不可及,但换一个角度讲,只要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就算是完美了。没有一个标准值,比如不管是5+5、3+7,或是1+9,只要总数等于10就是完美的。有时候我觉得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转化的,而两者的结合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有些人是既不怎么感性也不怎么理性,这种人是让我觉得很乏味的;还有一种人是让人觉得有时非常的感性,有时又非常的理性,是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讲,举个例子:刘墉,作为作家和画家,必然让人觉得充满了艺术的感性气息的,但他睿智的生活哲学又让不得不惊讶于他理性光芒,这种人在我看来是充满人格魅力的。当然生活中不可能到处遇见这样杰出的艺术家。但很多时候只要用心的观察,还是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有内涵、有魅力的人存在。而能把这两种极端结合的的完美的人,一定是拥有幸福的智慧的人。我想我正在不断朝这
个方向努力着。
我想我只一直相信着幸福的存在的,这点很重要。但并非是只要相信,就会幸福,这是一个不努力的藉口,我们已经过了看偶像剧的年纪了,别再幻想幸福会从天而降,即使它掉下来,也要我们自己接得住吧,除了期待之外,更重的是去行动。我总结了一下:不如把这个关联词换一下,只有相信,才会幸福!这世上很少有东西是“只要——就——”的,只有总结了无数个“只有——才——”,才能抓得住幸福,不过有没有人同意吧,我还是愿意这样自勉的。我们都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不管生活怎样打造我们,不管每个人心中幸福的概念是什么,因为有了这个渴望,努力的过程变得特别的充实,有意义,再多的挫折和困难都不能剥夺我们幸福的资格。
第五篇:书籍读后感
书籍读后感大全
书籍读后感大全1
对于至今才读《平凡的世界》十分汗颜,这又一次强烈昭示了原先书读得少得可怜,缺课太多。庆幸的是,我终于接触到了它,不仅仅是接触,而是被强烈吸引、深深震撼,特别是在逐渐走向成熟、懂得思考的三十六岁,读这样一部关于人性、人生、生活、情感的宏篇巨著,感到恰逢其时。
《平凡的世界》,从一开篇便被吸引住了,平生还从未有一本书能如此强烈地吸引着我。那如潺潺流水般朴实无华的文字,沁人心脾,其间流露出的情真意切的感悟,充满哲理的思考给我深刻的启迪,引发强烈的共鸣。无论在哪里,无论当时当地是如何的喧闹与嘈杂,只要目光接触那些文字,情绪情感就会被拉入小说中的那时那境,体会感悟着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为他们或忧伤或欢欣,或感动泪流或轻声叹息或幸福微笑。
读《平凡的世界》,一是作者文笔自然平实,让人读起来非常非常地舒服,不似现在的某些文章故作深沉,表面文辞飞扬,实则提炼不出精髓要义。二是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细致入微,而且景物描写与人物心情、世事变迁相呼应,可谓一大特色。(励志名言)《平凡的世界》十个春秋冬夏,季节流转,世事变迁,也映衬着人物命运的起起伏伏。三是作者总能在叙述故事情节和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时,自然而然地推出自己对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人性、情感的归纳总结,恰到好处,发人深省。四是作者在全书的描写中始终能反映出一种强烈的昂扬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可以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奋斗的励志书。当然这部书包含的思想远不仅仅是这一点,但于我而言这一点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着的那种生生不息、执着进取的精神!除了《平凡的世界》,另一本让我感觉同样充满这种力量的是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
读罢《平凡的世界》,又看《早晨从中午开始》。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感受,路遥真正是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全部热情和激情在写作。他是理想的践行者,用近乎残酷的方式、非凡的毅力,身体力行了他关于人生的宣言:“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路遥用六年的青春、汗水,用生命打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平凡的世界》,它决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失去光彩,因为它所凝练的思想、流露的真情、反映的生活、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一遍又一遍地从中汲取精神的养料,给人生以多方位的思考和诠释,给情感以至纯至真的体验,给懒惰以无可争辩的痛击,给执着进取以最有效的鼓励。明天,将开始我第二遍《平凡的世界》的阅读。
书籍读后感大全2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书记录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刚拿到这本书,就对书名感到好奇,读来原来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她说:“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我晓得,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见窦桂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禁为她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为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样绚丽和高贵,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先从吉林一实验小学,再到北京,而且当上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其间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不少教育专着,这些成就肯定包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对她的付出的汇报。从她对自己的成长和成名的描述,虽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也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是窦老师所喜欢吟诵的诗句。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字里行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文学的爱好,并时常有意识地扮演着“拉近朋友、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书籍”的角色。更让人感动的是:她此举目的竟是“让人在亲近文字的脚步里抓到爱。”
品味这朵这芬芳的玫瑰,她为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的人做出做好的榜样。
书籍读后感大全3
一直以来,都听人说《爱的教育》这本书很值得一看,所以在新华书店过来售书书时,推荐一部分学生买这本书,这以后,就经常看到他们在看,受学生的影响,我也读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出生在意大利里古拉州的一个小镇奥奈格里斯,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爱国战争,在行军打仗中开始他的写作生活。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亚米契斯退伍后从事教育事业,创作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亚米契斯受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马志尼的影响很大,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他认为教育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过一些小故事表现得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些日记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长,都是孩子在读书期间一天内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孩子只是很简单的将这些学习过程,教育过程如实地记叙着,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可以表达很多的内涵。因为读者看到小学生将他眼中的先生的教育方法,先生对学生的爱、关心,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友爱的情感用一些记叙性的文章记录下来,有一些简单的情感表达其中,小学生虽小,但却能深刻感受到先生“爱的教育”,感受好与坏,感受爱与憎恶,这一切复杂的感受通过这一篇篇日记表达出来,传达给读者,引起读者的一些思考,让读者能切身体会“爱的教育”,感受“童言无忌”。
当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慢慢思考些什么,这些思考使我们能够深刻体会一下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并非易事,当教师、父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爱的教育则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正当处理这爱的教育,这爱就有可能成为溺爱,盲目的爱,将会起到反作用。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这些以日记形式的小故事表现给我们看。这些日记大人可以看,以解孩子的心灵,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龄人的身心状态,一切都因它没有复杂的语言,却能带来一些共鸣。
《爱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鼓舞孩子能接受挑战,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所以值得大家一看。
书籍读后感大全4
今天,我终于阅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海伦·凯勒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书中介绍了美国盲童女学者、教育家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海伦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可海伦并没有向命运的不公正待遇所屈服,她回报世界的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习手语与人沟通,渐渐开启了走向世界的窗口。求知欲旺盛的她,战胜了身体残缺的困难,坚韧不拔地努力着。为了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她学习多种语言文字;为了能够更直接的与人沟通,他克服了听力障碍学习说话。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并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从此以后,她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之中,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人民及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一生中拥有无数的鲜花和掌声。
一个盲聋人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确令人称奇。如果海伦屈服于不幸的命运,那她将成为一条可怜而又愚昧无知的寄生虫。可是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成为一个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人。
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它让人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使那些虚度年华的人悔恨不已。我读了这本书,常常问自己:海伦光辉的一生,给予那些残疾人生活的勇气和力量,难道对于我们这些健康人就没有一点启示吗?不,不是的。记得海伦曾经提过这样的问题: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将要失明,那么,你今天要看看什么?这使我们感到:我们这些健康人,不能迟疑,不能虚度年华,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珍惜这幸福的生活。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今说过:“19实际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是叱咤法国大地的乱世枭雄。那么,海伦·凯勒则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运低头、立志驱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我看完此书,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尝试过,才会懂得自己该选择什么;只有奋斗过,才会知道自己该放弃什么。比别人多一点努力,你就会多一份成绩;比别人多一点志气,你就会多一份出息;比别人多一点坚持,你就会夺取胜利;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这些日子,我常常深思一个问题:人的一生应当如何度过?人生的价值何在?我觉得海伦凯勒那不屈不挠的一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答复,她生活的道路就是我们应该走的路。
书籍读后感大全5
此书收录了史铁生的部分代表作,包括12篇小说和2篇散文。这让过去只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读过《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节选)的我了解了他的更多作品、重新认识了这位出色的作家。
最令人惊喜的是,读这本书时发现他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竟然有很多风格幽默的作品。比如下乡插队相关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插队的故事》,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描绘都十分用心,生动有趣地呈现出一幅幅充满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图景。《宿命》的悲剧,他却用诙谐幽默的叙事和推理以路上一只茄子和狗放屁的一声闷响造成的人生变故展示了命运安排的精巧和无情。在《B+X》中他对数字595和630的解读方式令人既捧腹又惊叹。还有,他的作品不乏意外结局和戏剧性巧合,峰回路转或是事与愿违的结尾常常出现,偶尔让人想起欧·亨利的小说。
当然,史铁生有很多悲剧题材的作品,特别是,宿命论在很多作品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原罪》中的十叔、《命若琴弦》中的老小瞎子们、《来到人间》中的小女孩都是一出场就是残疾的设定;而在《宿命》中莫非则是怀揣着远大理想、蓄势待发,在即将走上华丽人生巅峰的时刻突然遭遇变故,终身残疾;《往事》中的`吴夜比莫非好一些,算是替莫非圆了出国留学的梦,却终究在事业有成的美好时节踏进了那道电梯没下来的门,踏进了生命的尽头。这些悲剧人物无一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也无论如何不可能有别的救赎之路。十叔的白色楼房梦碎,老瞎子苦弹一辈子琴弦后得知治眼睛的方子竟是一张空白纸!然而,这还不是悲剧的最终版本,悲剧最高级的版本是,得知一切都是命运的玩笑后,仍旧不得不去维系那个虚无的信念、那个永远到不了的盼头。命运的神情有多骄傲,人的恨就有多强烈,无可奈何也就有多深切。他在《我与地坛》中剖析了人世间命运差别存在的必然性,这也许正是对上述人物宿命的回答。
但是,不幸的命运,不一定要以死来解决。他在《我与地坛》中说了:“你说,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所以十叔在白色楼房幻灭后开始吹泡泡,要吹很大很大的;老瞎子悟到当年自己的师父之所以把一千根琴弦记成八百根后,也很快告诉小瞎子要弹断一千二百根才够!史铁生也一样,从为了写作活着,到写作是为了活着,感悟到是活着的欲望支撑着脆弱的生命。所以,“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此外,史铁生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哲学的探讨,比较深奥,个人能力有限暂时无法完全解读,希望有朋友来指教、共同交流。
书籍读后感大全6
活着,短短两个字,不禁引人深思,这背后的故事。正因为每个人活着的方式不同,境遇不同,才成就了一段段不同的故事。一个人活着,是一段故事;一群人活着,则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读完余华作品《活着》,一声叹息。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这是一个历经人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的戏剧。
余华笔下的这个故事,让我了解到老一辈那一代人的活法。享受生活,诗和远方,这些现代年轻人所追寻的,对那时的他们而言,甚至连词汇都是陌生的。而人名公社、工分等等词汇我也是从这本书第一次得知。主人公福贵,从仗着祖业不可一世的纨绔子弟,沦落至为三餐温饱而奔波的普通农民。而后又看着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所有亲人一一离他而去。他送走了所有最重要之人,最后与一头老牛相伴终老。书中的故事的确让人有一种悲痛,甚至说是一种苦难,但作者所采用的叙述方式确让我们感到平静,几乎没有大喜大悲,就是一位老人在话家常,讲述家人的故事,他们曾经生活过,然后他们死了。
余华在麦田新版序里这道这样一句话:“《活着》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的确,在我们看来福贵这一生的确过于悲惨,但在福贵自身看来,他和他们有许多的经历,或快乐,或悲伤,或恐惧,他们经历过了,然后各自走向各自的归程,有的人可能走得快点儿,有的人可能稍微慢一点,但最终都殊途同归。曾经的我一直害怕讨论死亡的话题,我没有经历过,我害怕,我不知道在面对至亲在面对自己死亡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但是如今我却有点看明白了,就像福贵说的“人是早晚会熟的”,也就不再如此害怕,反而开始想想自己的这一历程该如何去度过。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生活永远是自己的感受,别人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所以不强求别人,也别委屈自己,做好自己就好,短暂飘渺的一生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都是正常的,自从有了人类开始,大家就在探讨生死的问题。就在探讨如何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一致的方向是向着真善美出发,但各种情景只能由自己去体会,去成长,去经历。
《活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福贵在生活的磨难面前,没有屈服,没有放弃生的勇气,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坦然面对。我想,这正是我们每个人所要学的,生活再难,我们也要勇敢的活着。原来,《活着》便是最美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