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设论文: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预设分析—从预设触发语的角度
预设论文: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预设分析—从预设触发语的角度
【中文摘要】预设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尤其是在其分支学科语用学和语义学中。德国哲学家弗莱格是第一位研究预设的学者,后来的学者们跟随着弗莱格的研究,对预设理论的相关议题存在着争议和认同。随着对预设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学者们发现,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能一蹴而就。正如莱文森所总结的:弗莱格关于预设的评论已经是90年前的事了,但我们仍旧只是理解了预设的一小部分,因此研究语义学和语用学是怎样相互作用的会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仔细观察语言,你会发现,我们使用的语言中充满了预设,预设无处不在。在与他人交流时,说话者喜欢预设信息,想当然的认为听话者也知道这些信息。人们预设的信息有时是事实性的,能够反映若干事实,有的预设能够反映之前一段时间的状态,而有的预设却是与事实相反的。当我们研究奥巴马总统的就职演说时,我们发现其中充满了预设。能够触发预设的词项和句法结构被称之为预设触发语。卡图南收集了三十一种预设触发语,莱文森主要讨论了其中的十三种触发语,在借鉴卡图南和莱文森的研究基础上,黄衍对预设触发语做了一些修补。莱文森和黄衍的预设触发语研究对本论文的研究都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将结合二者的观点。本篇论文通过对预设触发语的统计分析,主要回答四个问题:即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都用了哪些类型的预设触发语;使用频率最高的预设触发语是
哪些;为什么某些特定预设触发语比其他触发语使用频繁,而这些预设触发语又向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通过对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预设触发语的统计分析能否帮助我们确定就职演说的大体内容。论文的局限在于预设触发语是人工收集的,会有一些遗漏和错误收集。希望本文能促进预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并且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
【英文摘要】Presupposi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in linguistics, especially in its subfield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The first scholar who have explored this research area is the German philosopher Gottlob Frege(1892), and then followed his study, there have been debatings and agreements on the related issues concerning presupposition among scholars, and the more linguists have explored this area, the more they find that there appeared increasing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solved at one go.Just as Levinson(1983, P.225)concluded, “presupposition remains, ninety years after Frege’s remarks on the subject, still only partially understood, and an important ground for the study of how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nteract.” If you observe language carefully, you will find that the language we use is full of presuppositions, that is, presuppositions are ubiquitous.Whe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the speakers usually take a lot for granted, most of the time
people presuppose information.Some of the information that people presupposed is factive, which can reflect several facts and some presuppositions can reflect the state of a previous time period, and some presuppositions are even conterfactual.When we examine the language used in President Barack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 we also find that it is full of presuppositions.Lexical items and syntactical constructions that can trigger off presuppositions are called presupposition triggers.Karttunen(1971)has collected thirty-one kinds of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and Levinson(1983)have mainly discussed thirteen kinds of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chosen from Karttunen’s collection.Based on their studies, Yan Huang(2009)has made some modification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presupposition triggers.In this thesis, we find that both Levinson and Yan Huang’s classification of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are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therefore the study in this thesis will b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ir views on presupposition triggers.In this thesis, through a statistical study of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we mainly answer four questions, they are:what types of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are used in President Barack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which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ar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ones;why
some specific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are used more frequently than others and through these triggers what information can be conveyed to us;through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used in President Barack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 can this help us to determine the main idea of his address.However, our limitation in this thesis is that the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are detected manually, there may have some omissions or incorrect collections.It is hoped that this thesi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resupposition theory and offe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resident Barack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关键词】预设 预设触发语 就职演说
【英文关键词】Presupposition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Inaugural Address 【目录】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预设分析—从预设触发语的角度AbstractIntroductionStudy118-911-13
摘要10-11
Chapter One
1.1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11-12
1.3 1.2 Objectives of the Thesis
1.4 Data Outline of the ThesisSource12-13Review13-36Presupposi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2.1 The Philosophical Origin of 13-15
2.2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Entailment15-172.3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17-18
2.4 Presupposition:Constancy under NegationPresupposition TriggersDescriptions18-19
18-25
2.4.1 Definite
19-20
2.4.3
2.4.2 Factive VerbsImplicative Verbs20
2.4.4 Change of State Verbs20-212.4.5 Iteratives
2.4.6 Verbs of Judging21-222.4.7 Temporal Clauses22
2.4.8 Cleft Sentences
22-23
2.4.9 Implicit Clefts with Stresses Constituents23
2.4.10 Comparison and Contrast232.4.11 Non-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23-242.4.12 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24
2.4.13 Questions
24-25
2.5 Yan Huang’s Classification of Presupposition Triggers25-272.5.1 Definite Descriptions25-26
2.5.2 Factive Predicates262.5.3 Aspectual/Change of State Predicates26
2.5.4 Iteratives
2.5.5 Implicative Predicates26
2.5.6 Temporal Clauses26-27
2.5.7 Cleft Sentences
2.5.8 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27
2.6 Beaver and Geurts’Collection of Presupposition Triggers27-29
2.6.1 Factives28
2.6.2 Aspectual Verbs28
2.6.3
s
Temporal Clauses282.6.4 Manner Adverbs282.6.5 Sortally Restricted Predicates of Various Categories28QuantifiersDescriptions28-2929
2.6.6 Cleft Sentences
2.6.8 Definite 2.6.9 Names29
2.6.10 28
2.6.7 Intonation29PresuppositionPresuppositionProblem31-32Projection ProblemAnalysis34-36
2.7 The Pragmatic Approach to 29-3630-31
2.7.1 Defeasibility of 2.7.2 The Projection
2.7.3 Karttunen’s Approaches to the 32-34
2.7.4 Gazdar’s Cancellation
Chapter Three Presupposition Analysis in
36-55
3.1 A Detailed Analysis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of the Presuppositions in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36-54
3.2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Table of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in Obama’s InauguralAddressConclusion55-58Thesis55-57Study57-58-63
54-55Chapter Four
4.1 Main Findings of the
4.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ferences58-62
Acknowledgements62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第二篇:从语用学角度谈广告中的预设
从语用学角度谈广告中的预设
预设也称“前提”、“先设”。这是最早由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GottlobFrege)在1892 年发表的“On Sense and Reference”一文中提出的概念,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被斯特劳森(Strawson),一位英国语言学家,发展这一概念。并且将其的概念引入语言学研究的范围。斯特劳森将预设现象看作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预设通常被分为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
一、语用预设的定义
语用预设,也被称为语用前提,这一的概念最早是由Robert Stalnake提出。他认为,语用前提是话语表达和理解的内在隐含共识,也是说话人在组织语言信息时所设定的前提关系。Stalnaker(1974)认为:“如果一个命题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前提;这个命题就是说话人本人设想或相信的;它是说话人设想和相信他的说话对象能够清醒认定的。”通常来说,语用预设被解释为是交流双方都已知的信息,或者是至少能通过交流上下文可以得出的信息。在交流中,有些信息通常被认为是已知的不需要单独陈列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语用预设。这种方式可以使交流更简洁而且高效。
何自然教授(1997)曾定义语用预设是指“有关的前提关系”。“前提”暗示预设是一种推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的推理。在言语结构上,根据逻辑,场景,交际目的,社会关系等推断出话语意义。
二、语用预设的特征
合适性和共知性是Levinson和何自然(1998)为语用预设总结的两个基本概念和特征。语用预设必须依赖于语境,其合适性就是指预设要与语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合适性是与语境紧密结合,前提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如:老师对学生说:
(1)课代表收一下作业。
老师提出的“要求”是否合适是有一些了的语用前提作为先决条件的。比如,班上确实有一位课代表,老师之前确实布置了作业,等等。
共知性则是基于说话者与听话者共同的知识系统的,说者先设定的某些特定信息若是想要被理解,接受者必须具备先设信息的相关知识。共知性其实交流双方能互相理解,达到共鸣的先决条件。广告语的预设达到效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观众能理解广告的含义。任何一个语用预设,都应该,且必须,能让交流双方相互理解且产生共识。如:
(2)A:“美剧冬歇要结束啦”
B:“太好啦我又可以继续看破产姐妹了”
这里的共知性是,美剧冬歇导致美剧破产姐妹不能播放。这是双方理解彼此的基础。
此外,语用预设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
单向性这里是指语用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作出的。单向性是针对语用预设本身来说的,在被听话人处理之前,语用预设只对与说话人而言存在。语用预设并不是共享的,也不是设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通过对话,我们可以对语用预设进行建立,修改和订正。如:
(3)A:“你知道李荣浩这周要踢馆么?”
B:“踢馆?什么意思?李荣浩是谁?”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说话者A假想的预设,即说话者B知道他所指的节目,这个前提并不存在,所以导致对话不能继续下去。这正是说明了语用预设的单向性。
其次,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是带有想象和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本身并不具有必然的一定的真实性或者正确性。Stalnaker认为,语用预设不但同语境有关,也同说话人有关。Leech把语用预设解释为“在说X的事说话人理所应当的认为Y是真的”。
最后,语用预设具有隐蔽性。预设的部分是隐藏的而非暴露的。
很明显,利用语用预设这些特点,可以衍生出交际所需要的策略性。而广告用语的设计对语用预设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策略性。
三、广告用语预设
广告语言是功利而且商业化的语言,特点是精悍,煽动力强,其主要目的在于吸引人们去购买其所传播的产品和服务。语用预设就可以尽量完善广告相对简短的,它能够帮助广告好的达到其交际目的。
(一)事实预设
Tanaka曾指出观众对于广告的内容普遍持有一种不信任感,其焦点主要在于广告是否含有夸大的成分。考虑到存在这样的心理,广告商应该尽量避免在广告中过度吹嘘他们的产品,以免引起观众的反感。广告的可信度与消费者是否做出购买决定息息相关。但是,倘若消费者接受的讯息包含着难以反驳的事实,那么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就会受到微妙的影响甚至改变。就如同俗话所说,“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能够让广告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力。如:
(4)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De Bierres)
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所以这句广告词通过对钻石的事实描写,加入钻石本身附带的情感价值,能更大的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5)全心全速全球。(EMS)
EMS是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它是中国邮政提供的一种快递服务。该业务享有优先处理权,它以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国内紧急信函、文件资料、金融票据、商品货样等各类文件资料和物品。由以上的产品介绍可知,广告词中的“全心“对应的是”“ 以高质量为用户传递资料和物品”;“全速”对应的是”优先处理权”;而“全球”则是对应“国际快递邮件服务”。这样与事实联系紧密的广告,更容易打动消费者的心。
(二)信念预设
广告对消费者施加影响目的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受到世界观、人生信念、对具体事物的看法等的支配。因此,广告用语经常采取的一个较为深层次的做法就是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信念或看法。广告中的语用预设就体现了广告制作者的这种策略。
(6)情系中国结 联通四海心(联通)
第三篇:从预设与生成中谈教学机智
从预设与生成中谈教学机智
濉溪县南坪中心校 田振侠
摘要:预设静态教案,提高教学实效;设计弹性方案,拓展生成空间;运用教学机智,利用课堂突发事件和意外事件,调整战术,构建生命课堂。
关键词:预设、生成、静态教案、弹性方案、借题发挥、捕捉意外、师生对话、教学机智、生命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预设的,教师按照预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学生回答的问题也是教师预设好的,若学生回答有与预设教案不符的很快被“矫正”,若有与计划不和谐的音符很快被消灭。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教师在讲同一内容时是大同小异、“如出一辙”。这种过分强调预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开放与生成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课堂的开放与生成,教师可根据情形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机智,构建生命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与生成的体系,开放对应封闭,生成对应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它能使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预设教案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折射教师的教学轨迹。那么,如何预设切实有效的教案,是我们应该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预设静态教案,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预设教案的核心是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起点是了解学生状况,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针对学情进行教学;基础是挖掘教材资源,“用教材教”,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条件与学情,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再开发、再创造;重点是预设教学策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知识建构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体验,教师适时调控,激活课堂教学;关键是设置教学流程,流程设置要保持教学环节的贯通性和科学性,如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学习情况——巩固应用拓展”,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的层面上,在“学”字上下功夫,学生“自学”与“共学”,教师“导学”,启发、点拨、调控。
新编教材设计具有开放性,体现对学生多元化的引导,不同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问题,按预设教案开展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应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从学生现状出发,以“粗线条”的静态教案为基础,自觉“预设”具有指导性的“动态方案”。
二、设计弹性方案,拓展生成空间
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为使师生在教学中“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自觉“预设”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中出现的“非预设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并事先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使其生成为“弹性化教学方案”,即教学方案要给学生留足自由思维的空间,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适应新情况、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生成奠基,为教学中的师生间互动交流、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
叶澜语:“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机智地捕捉意外,生成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土壤,焕发生命活力。
三、善用教学机智,建构生命课堂
1、充分利用“突发事件”,借题发挥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生成的音符。“突发事件”突然闯入课堂时,教师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用化解、转移、压制等方法消除其对预设课堂的“干扰”,则会弹出“杂音”或“噪音”;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不作简单的评判或一棍子打死,而是尊重学生的见解,利用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讨论,激活课堂气氛,促进生生、师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即兴创造,巧妙生成,则会奏出不曾“预约”的精彩乐章,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尽显魅力。
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理想”这一课时,我正与学生畅谈理想时,忽然天色变暗,狂风肆虐,一只燕子突然闯进教室,左冲右撞,作了很大的努力也没能飞出去。这位“不速之客”搅乱了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纷纷给它“指点迷津”。我本想训斥他们,为节约时间而按预设的教案讲授,但学生无心听讲,我便灵机一动,参与其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想象此时此刻燕子的“理想”以及燕子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学生七嘴八舌的谈论着,燕子在学生的“指点”下横冲直撞,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飞出“牢笼”获得解放,孩子们为燕子实现理想获得自由而鼓掌欢呼。我趁机引导学生思索:燕子飞出后的理想又是什么呢?我们当前的理想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赢得鲜花和掌声?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探讨。这别开生面的“理想课”在这样的情景下顺利地进行着,既维护了课堂秩序,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育了学生,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2、善于捕捉意外,让生活闯入课堂
苏霍姆斯林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抓住各种生活情境,运用教学机智,让生活进入课堂。
在进行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这一主题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成人,教我们做人,我们应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学生正高谈阔论怎样孝敬父母时,恰巧一位学生的母亲匆匆忙忙赶到教室给孩子送雨伞和水果等,只见那位学生抓住东西就往座位上跑,全班同学都表情木然,好象对刚才发生的事习以为常。我很吃惊,刚才还信誓旦旦表示要孝敬父母的学生怎么不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呢?我意识到这个“意外”生成了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于是抓住这个“意外”适时引导:“刚才关于如何孝敬父母,同学说得很好,那么,当父母为你做完一件事后你该怎么做呢?”那位学生马上意识到,站起来说:“我错了,我应该对妈妈说声谢谢,回家后我一定向妈妈道歉。”为了让同学们把“知”转化为“行”,更深刻地体会该如何孝敬父母,我又临时加进一个情境模拟,分角色扮演“过家家”活动,学生情绪高涨,效果很好。
这个意外事件,生成了新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推动了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受到教育和启迪,达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机智地捕捉意外,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话题生成教学内容,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有活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彰显思品课的魅力。
3、适时放大优点,帮学生树立信心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苛求的就是赞美,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失败教育往往使孩子丧失信心,一个孩子如果总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信心最好用成功来培养,成功更有利于酿造成功。为此,教师要拿起表扬的武器,要利用“放大镜”和“定位器”来给孩子找优点,用“扩音器”和“互联网”给学生积极的评价。不让孩子带着遗憾坐下,抓准时机把批评、指责改为表扬、鼓励,通过表扬使学生从重负下走出来,抬起头来走路、做人,带着满足投入到更深入的学习中去。
如有一次学科组听我一节复习课,重点是梳理知识结构,强化巩固重点,检测知识记忆效果。开始学生是被动地回答问题,且声音很小。情急之下,我变换策略把学生分组展开竞赛,还煽动性作了赛前动员:“男生们,努力吧,失败了怎称男子汉!女生们,加油吧,巾帼不要让须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都想为本组增光添彩。当找到一名女生回答“应如何感恩父母”时,她声音洪亮、条理清楚地把“孝敬父母的原因”这个冗长的问题非常流利地回答出来,同学们都面面相觑。此刻我如果在众多的老师和同学面前对她提出批评,肯定会挫伤她的积极性。考虑到这也是很多同学易犯的毛病,于是,我灵机一动,采取表扬的方式,夸她学习刻苦,记忆能力强,答题规范,并带头示意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然后用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如果在答题时你能仔细听题、审题,那就做到尽善尽美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她学习热情很高,成绩直线上升。请老师们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要适时适当地让孩子们看到希望和阳光。
4、调整“战略战术”,激活课堂气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到此时此刻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的加以运用。课堂教学活动不可能风平浪静、整齐划一,难免会出现少数学生违纪或注意力转移的现象,不少老师往往来个“高堂审讯”或“回避肃静”等方式,“机智”地应变过去,既伤学生自尊,又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会导致教学过程中断。当教学活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应变力、组织力,转换一个角度,改变一种方式,努力调整教学情境和策略,追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八年级“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时,讲到“如何化解师生间的误解、矛盾?”,我看到科代表和他周围的同学在下面交头接耳,便眉头一皱,厉声喝道:“科代表在底下说什么呢?站起来!”他嘴里嘟囔着,一脸不服又恼火的样子。我见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命令他站到教室后面去。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把书摔在课桌上,站在原地不动。课堂气氛顿时凝重,同学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再看看刚才那几位同学的表情,我意识到自己误解了科代表,但我没有轻易向学生屈服,而是急中生智,来个“回马枪”,转而变一张笑脸,心平气和地说:“你表演的非常真实,请坐!”这一招使得课堂“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学生僵硬的表情舒展了,继而轰堂大笑,鼓掌叫绝,为我也为科代表。我趁此时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设结局,分角色表演并说明创设此结局的理由。通过该活动,学生明白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师生交往,而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与此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及交往礼仪。及时调整“战术”,既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又深化了教学内容,达成预设的三维目标,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教师走上三尺讲台,下面有几十双敏锐、善于窥视老师优点和缺点的眼睛不断地盯着你。教师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但要善于控制情绪。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又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状态。教师要凭借教学机智,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调整教学组织形式,努力营造健康了活泼、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把戏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同样,教学机智每位老师都曾经历过、处理过,我们应追求怎样的教学机智呢?是“雕虫小技”还是“大雪无痕”?是“故弄玄虚”还是“点石成金”?还是让我们不断实践、感悟、历练,共同追求教学机智“炉火纯青”之境界吧!
参考文献:
《新世纪教师素养》 《新课程 新理念》(陈旭远主编)《思想政治课教学》
第四篇:从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
从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
论文导读:系统功能语法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人际功能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因此,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作者主要通过这两种系统在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应用,来进行分析。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奥巴马就职演说,功能特征
1.引言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影响广泛,意义重大,每一篇总统演说辞都可以称为经典篇章。本文以备受人们关注的新当选也是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为语料,从系统功能角度来分析这位与众不同的新总统演说辞,探讨其语言特征。
系统功能语法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根据韩礼德的划分,他把语言功能概括为三大元功能,又可叫做纯理功能(metafunction),纯理功能分为三种,包括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概念功能是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因素,通过及物性、语态和归一度来实现。人际功能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等功能,通过语气、情态和语调来实现。语篇功能不同于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它将二者通过语境组织在一个语篇中,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在语境中起作用。
语言学中的功能主义强调要从语言实际使用过程或语言所完成的功
能去了解语言的特征和规律。(胡壮麟,2002:104)因此,本文将以最新的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为语料,从系统功能语法的三个基本功能的角度来分析。
3.对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语篇分析 3.1 概念功能--及物性分析 及物性系统是英语中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process),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加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及物性系统包括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通过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说的分析,可得出这篇就职演说的及物性特征分析。如下:
表一 及物性结构特征
总 统
物 质 过 程
关系过程
心理过程
言语过程
存在过程
行为过程
侯赛因·奥巴马
185
所占比例(%)
63%
22%
10%
4%
1%
0%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在整个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六种过程都出现在其中,但是出现的频率却相差很多,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分别占 63%,22%和 10%,而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却仅占 1%和 0%。
因此,在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使用最多的是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产生这样的结果也是由就职演说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决定的。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过程本身通常由动态动词表示。通过使用物质过程,演讲者注重的是“行”。例如,奥巴马希望以此来回忆过去祖先为美国的今天所付出的一切,阐明他及他所领导的政府在新的任期的计划,希望美国听众通过他的演讲能够振奋精神,信任他所领导的新政府。其次是关系过程,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或指一个物体的性质、特征、情形等,通过关系过程,我们能体会出人的观点和态度。在此篇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他着重描述国家的现状,人民现如今的生活状况及人民的状态,通过立足于对现在和国家的描述,可看出奥巴马放眼现在,力图改革的惠民政策,更加强大众对他的信任,及对他的政治纲领的支持。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心理过程一般有两个参加者,一个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即“感觉者”,另一个是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在演讲语篇中,“感觉者”大多是演讲者本人。通过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说的分析,奥巴马通过心理过程的动词表达他的感情和希望,还有决心。通过心理过程的使用,美国民众会更好的了解,以及信任这位新一届的总统。免费论文参考网。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常用的动词比如 say, tell, talk 等。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常用的动词是 be, 此外还有 exist, arise 等。而行为过程指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苦笑等生理活动过程,常用的动词比如 breathe, watch, cough 等。通过分析,我们可看出在奥巴马的演讲中,这三种过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分别占到 4%,1%和 0%,有时只是起到过度的作用。
3.2 人际功能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教育论文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程度,也就是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通常指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就是备课;“生成”是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预设,关注教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教育教导作用,又要树立一种课程开发的意识,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呈现出来的鲜活的资源,据此来调整教学行为,从而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充分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新问题。教师要敢于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调整,甚至不惜打乱原先的设计安排。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堂生成资源的教学价值呢?下面我结合一些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潜心会文,精心预设
对于课堂上意外的生成,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只有课前有所预设,有备而来,才不会对课堂上的偶发“生成”处理得过于简单和草率,课上才能显现出一位教师的睿智和教学功底。因此,教师要“潜心会文”,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领略作者用词的精准、言中之意、言中之情,透彻地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正如于永正老师所提倡的:课前备课诵读默想,读出自己的见解、情感,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小到一个字、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立意等)。我想,一个好的预设,可以反映出讲课的重点、难点与疑点,因为这些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需要多元解读。这样,在课堂中就能迅速调用多种方法,教学才能从容应对、收放自如。
就拿《桂花雨》一课来说,小琦君又是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又是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不觉得累吗?课前如果预设到答案有累与不累,教师就能临阵不乱地启发:“累,虽然觉得累,心里却感到非常的开心。”“不累,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简单预设,虽然对于一般教师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了,但还是需要精心设计。
二、大胆取舍,引领生成曾经听过特级教师徐善俊执教的《赤壁大战》一课。课文学完了,徐老师问学生:“大战结束了,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发言:“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一句话使课堂的气氛“凝固”起来。
只见徐老师先是一笑,既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用心,然后说:“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咱们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行不行?”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我想,正是徐老师在课前有了很好的预设,激起了他的灵感,才会游刃有余地化险为夷。
三、反复磨炼,精彩自现
教学需要反思、实践、再反思,方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会遮蔽生成,甚至不给意外在课堂上留一点缝隙,其实这是教师害怕在课堂上出现自己难以扭转的局面而犯错误。实际上,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甚至教师出错的地方,而正是这种生成,让课堂主体性色彩更浓,处理得好还会让课堂教学散发光彩。
大家都非常熟悉特级教师王菘舟,他有一篇文章是《智慧的觉醒》,给了我很多启发。王菘舟老师借班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这就是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的邱少云。你们面对这样一位战士,有什么想说的吗?”接连三位学生发言,个个精彩。就在期待新的精彩进一步到来之时,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发言了:“邱少云,你真是个傻瓜。”全场一片愕然,王老师在尴尬中草草收场。“痛定思痛,这种类似的情境你能预防吗?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了。”于是,王老师反思一个个可能的教学情境,最后得到智慧的答案是:儿童的观念从根本上都是善的。
机缘巧合,他又一次执教了这一课,最后“傻瓜事件”又上演了,一个男孩站起来说:“邱少云,假如我是你,我打几个滚先将火灭了,说不定这时敌人正在睡觉呢!”王老师沉默了大约十秒钟,他等这一刻太久了。他清了清嗓子,和学生进行了心灵的交流:“孩子,你不希望邱少云死,是吗?我理解你,谁都希望好好活着。我相信,在邱少云的内心深处也一定有活下去的念头。”小男孩的情感之门慢慢敞开了,王老师话锋一转:“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一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此时此刻面对残酷的战斗形势,我相信,一定还会有另一种声音在他的内心响起。大家听,另一种更强烈、更加坚定的声音在对他说……”等待中,班上陆续有学生举手。“我还听到有一种声音这样对邱少云说,邱少云啊邱少云,你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钢铁战士吗?烈火可以烧毁你的身体,但永远烧不毁你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精神,你将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当第三个学生说完时,“哗!”台下一片掌声,热烈而持久。我看到这儿,也不禁沉浸在王老师教学的酸甜苦辣之中了。我想,教师经过这样的磨炼,一定会迅速地成长起来。
在新课程培训的时候,听一位优秀的教师说:“没有预设,那是不负责任;没有生成,那是水平不够。”这正体现了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预设和生成的关注与思考。实践新课程并非只是去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要我们去践行一种教育理念,改变一种思维方式。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努力去尝试,定能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使我们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多了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