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白话诗的典范

时间:2019-05-14 17:5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愁》是白话诗的典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愁》是白话诗的典范》。

第一篇:《乡愁》是白话诗的典范

《乡愁》是白话诗的典范

余光中先生1928年出生于南京,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到处颠沛流离,到了台湾,在台湾上大学,写诗、工作。《乡愁》这首诗是1971年离开大陆20多年以后,余光中先生非常思念家乡,乡愁像酒一样发酵了很多年,他有一次在福州街上,触发了他的乡情,就写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乡愁》。

主持人:这首诗还有的说是在1972年发表的。

王干:有一个说法是1971年,有一个说法是1972年,我估计可能是71年写的,也可能是72年发表的,71年底,或者是72年初,大概这个时间。

主持人:您认为为什么会在这样的阶段产生这样一首诗?

王干:1949年以后,台湾和大陆处于人为的分割状态。台湾同胞非常思念祖国大陆,尤其在那是在大陆生活过的、学习过的那样一些文学家、诗人,通过他们的这种诗歌、散文来怀念大陆,来怀念故乡,所以当时有很多人,像席慕容、三毛都写了一系列关于乡愁、乡情的怀乡诗歌。70年代,当时在台湾诗歌界有一股小小的怀乡浪潮。

主持人:这首诗不是太深奥,很浅显。中间把乡愁分别比做了邮票、传票、坟墓和海峡,您觉得《乡愁》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或者是创新之处?

王干:乡愁是古老的话题,尤其是写愁在古典诗词里面太多了,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很多关于乡愁的句子。现代文学也写过很多乡愁的诗歌,有一首诗歌叫《我的怀乡病》。

余光中写这个诗跟前面不一样,有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造成了台湾和大陆的割断,到1971年的时间已经是22年以上。余光中也从一个青年学子也步入了中年了。所以他这个时候思乡的情会越来越浓,像酒一样。按照理由说,写乡愁这种诗歌很难超越的,李白写的到了黄鹤楼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但是余光中这首诗,我觉得他确实是把乡愁写的非常好。你看这首诗88个字,每一节,是22个字。88个字重复使用大概有30个左右,我还没有统计,使用的汉字就50个,我、母亲、这头、那头什么,总共的字数不超过50个汉字,但这50个汉字已经把这种强烈的乡情,乡愁表达的淋漓尽致及某种程度上,《乡愁》可以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诗一样,达到的境界跟意境是可以比拟的。余光中应该是白话写诗的典范,从这个诗歌发展史上来说,无论是李白也好,无论是苏东坡也好,到余光中也好,秉持了汉字的情深义来表达对故乡的感情,对亲人思念的加重。

《乡愁》被两岸都选入语文教科书

主持人:虽然是白话写的,但是很规整,这是很多白话诗达不到的地步,另外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乡愁》这个作品,在华语诗歌或者是在世界的影响是什么样?

王干:这首诗不仅无愧于现代汉语新诗的一个典范,如果我们把从2千多年,中国文学史上它也是可以名列其中的。这首诗如果从横的方面来讲,用一个意象化的手法,把乡愁,乡愁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比成一个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种意象化的手法,向音乐的旋律一样不断的在回荡,在人们心目中激起乡愁的感觉。我们看一遍两遍基本上就记住了,这个在新诗里面很难的,后来包括罗大佑,大陆的作曲家都曾经把这个诗谱成曲子,这首诗本身内在的旋律,音乐美打动很多读者的心。

刚才我讲了从一个横断面来讲,把乡愁比成一个邮票,这个比喻也是非常有意思。邮票由小见大,后来变成了坟墓,后来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海峡。他选择这个乡愁是由小到大,由淡到浓,到最后一望无际的台湾海峡,这个诗是在回旋中,乡愁不断放大,邮票到船票到坟墓最后放大成海峡,这也是余光中自己的感受。

你看大陆刚到台湾的时候,乡愁可能像邮票这儿小,人到中年20多年以后,对故乡的思念,就会扩到很大,所以像海峡一样的。这个时刻,这个乡愁也说明一个不是一个人的乡愁,是很多人一群人,无数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乡愁。

这首《乡愁》出来以后,在台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到了大陆以后,也说是家喻户晓。台湾的教材,把它收进去了,我们大陆的中学教材也把它收进去了,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这首诗超越了民族、阶级、历史、政治的局限。打动人心好的诗歌,就会流传,就会被传送。

主持人:我第一次被打动,电视上有一个台湾的演员,归亚蕾是配着音乐在朗诵,当时把这首诗打动了,我特别想知道,您第一次读到《乡愁》是什么时候?

王干:我读的时候是1982年,当初是看到流沙河在《星星》诗刊上面有台湾诗人十二家,第一篇或第二篇介绍得的《乡愁》,感觉非常震撼。

多年以后,其实我来做这个节目之前,至少27年没有看它了,但是你们编辑给我打电话要谈共和国文本,我觉得选《乡愁》是非常对的。27年前,对我的心里就震撼,它在我的心灵留下了印记。今天我觉得读起来还是非常的动情。

余光中是两岸三通的预言家

主持人:当时当给您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这首诗哪些章句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得?还能回忆的起来吗?

王干:把《乡愁》用一个意象群,比如我们一般写愁的时候,一个意象,刚才我们说到一江春水,春水来比喻象征愁的无边无际。那么余光中当时给我的感觉一连串的意象,而且这个连串是不断拓展和延伸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就像音乐一样由低到高,旋律又单旋律向符合旋律在变化。当时我觉得从诗歌艺术上,强烈的乡情给我的震撼,一连串不同的意象,不同的意象之间是有关联的,也给我很大的震撼,表达一个强烈的乡愁。

我今天又把这首诗好好看了一下,这个里面还有一个意思,非常有意思。一方面是写乡愁,另一方面写了余光中自己的成长。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而如今,而现在,这个非常有意思,小时候他是个学生,抗战爆发以后,肯定跟家里的联系是通过通信方式的联系,长大后,跟新娘,肯定是新婚不久又分别了。这个可能是船票了,但是变成后来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人生的经历又丰富了,到最后,他从一个少年、青年慢慢向中年过度。我们看到余光中自己的成长的过程。这4个意象非常有意思。

在这4个意象之间表达什么,也特别有意思。这个情绪是有起伏的,这4个意象之间,比如邮票,邮票是可以联上的,写封信给母亲可以收到,到船票是割断,四个里面都是割断,都不在一起,第一种通过邮票来联系,第二个通过船票来联系,船票是一种交通方式来联系,尽管是有隔离,但是通过通信,通过交通工具,坐船是能够见到的,到了第三个部分,诗人的情绪是绝望。为什么绝望?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一次的隔离是生与死的隔离。这个是没有办法,乡愁是没办法消解了,诗人的情绪也绝望了,邮票、船票都是有希望的,到坟墓是绝望,到第三节诗人也写出了希望。他说一弯浅浅的海峡,台湾海峡一点不浅,但是诗人觉得浅,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诗人对大陆的统一是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的。只不过是浅浅的海峡,而这种乡愁,前面他说过了他有船票,没准哪一天就拿上船票能够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重新踏上大陆的土地。这首诗表达的含义,一方面是渴望回到家乡,对家乡的思念,另一方面也表达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这也是台湾人民的心声。

所以在70年代,其实它已经提出了三通的两通了,通邮,小小的邮票,希望跟大陆能够有邮票继续在通一下。第二就是窄窄的船票,希望通航,诗人不可能写通商,在70年代就表达了大陆跟台湾最后的三通,也是人民的心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余光中的《乡愁》不仅是一个游子对祖国、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是一个时代之声,就是统一的潮流势不可挡。

主持人:这个作品诞生在70年代初,当时两岸是隔绝,他有这样的心声,隔了30多年之后,到2009年的今天,重新读这首诗时候,在当前的历史环境之下,两岸关系之下,感受又是什么?

王干:我现在读这首诗,余光中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个预言家,台湾两岸的关系近几年得到了巨大的缓解。现在《乡愁》的邮票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通航的问题也已经基本解决了。

主持人:在北京买一张机票,只要有手续就可以飞台湾。

王干:前一阵台湾游也成了热点。他是一个预言家,预言台湾跟大陆回归祖国的怀抱,两岸统一,这个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所以我觉得余光中的《乡愁》可能比那些描写、记录历史上国共很多战争的作品还会流传下来。因为渴望和平,渴望和谐,渴望统一,这个永远是文学的大主题,大命题。

主持人:我们刚才说到诗人的《乡愁》是诞生在特别的年代,当时反映的是作者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或者他要表达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他表现的心态和意境和当时两岸的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的心态有没有关联?

王干:因为在70年代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说实话,对台湾了解很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是像余光中这一代人,他们是从大陆过去的,他们在大陆接受了很多的教育,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大陆的很多风情,甚至大陆很多食物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来自民族深处的记忆让他们难以忘怀,这个时候就是他们的这种怀乡,实际上是一种对统一的一种比较委婉的呼喊。因为70年代的台湾也是严的不自由的地方,诗人通过诗歌对故乡的思念,委婉、曲折的表达对统一的渴望,所以我觉得当时是很有意思的。

主持人:您觉得,像文学,它在两岸的关系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种角色或者是这种实际的作用,又怎么样呢?

王干:我觉得文学就是至少在我的印象里面,两岸关系的解冻,好像最初是从文学开始。我最早是通过台湾诗人十二家,介绍了12个台湾的现代诗人。

台湾文学有一个很大的主题,曾经在70年代情况一个怀乡的主题,很快被大陆的读者和作家接受了。在两岸关系上,台湾的文学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文学率先感受到了。首先是在两岸关系上不是商人,是文学,文学家的交流,文学的沟通,比如琼瑶的小说,席慕容的诗歌,白先勇的小说。他们都通过文学的方式来跟大陆的读者产生交流,也引起了共鸣。我对台湾的了解很早也是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台湾的历史跟现实。

主持人:所以都是通过文学作品。可见他在真正的实际的环境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王干:对。

主持人:沟通两岸的作用?

王干:对。文学也是记录了共和国历史上这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不平凡的历程,余光中的《乡愁》就是这段不平凡历史的见证。

主持人:我们也希望两岸文化更多更好的沟通,今天非常感谢王干先生做客新浪来聊共和国文本之《乡愁》,也谢谢各位网友收看我们共和国文本的系列访谈。再见。

第二篇:焦裕禄 是清正廉洁的典范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这是对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诗意表达。焦裕禄的一生,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是清正廉洁的典范。

首先,焦裕禄在日常生活上自我要求极为严格,这表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的衣、帽、鞋、袜都拆洗过多次,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一床被子他用了几十年,上面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他下乡蹲点、调研、劳动时吃百家饭,住农民的草庵子、牛棚。他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购买的,有不少破损的地方。一次,有位干部提出要装潢一下领导干部的办公室,焦裕禄同志严肃地说,“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兰考的灾区面貌还没有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他只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遍了兰考大地。

其次,焦裕禄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子女、亲属谋取好处。作为县委书记,他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权力,但他时刻以人民的公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率先垂范。他经常教育子女要做脏活、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穿衣要朴素,生活要节俭。1963年,焦裕禄的大女儿初中毕业找工作时,本来有更体面的工作,但焦裕禄硬是坚持让她去了酱菜厂担水、推磨、洗辣椒,走街串巷卖酱油、卖酱菜。孩子看了白戏,他及时教育并让其补了戏票钱。城关渔场为感谢焦裕禄指导,送来了几条鱼让他补补身子,他让孩子立即送了回去。这一个又一个故事,无不传递着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精神和力量。

再次,焦裕禄要求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兰考“三害”严重,群众生活极为艰苦。焦裕禄同志认为:“越是艰苦的的环境越能锻炼干部,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要严格要求干部。”当时,群众生活困难,吃饭都是粗粮加瓜菜,经常吃不饱,个别干部下乡时因而不吃农民家的饭。焦裕禄发现后,严肃批评这种现象:“不吃贫下中农的饭,咋知道他们的疾苦?咋能了解到真实情况?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刹住这股歪风,还谈什么为党工作,还怎样为人民谋福利?”从此,他就给县社干部下乡立下一条铁规矩:吃住必须在群众家里。1962年1月18日,根据焦裕禄的提议,针对当时的一些不良倾向,由他亲起草并经县委研究决定下发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都不准用国家或集体的粮款或其他物资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不准参加或带头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准赌博;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勤俭过年;一律不得请客送礼,一律不准拿国家的物资到生产队提取国家统购统派物资;一律不准用公款组织晚会;一律不准送戏票,一律不准到商业部门、合作社部门要特殊照顾;不准借春节之机,大办喜事,做寿吃喜,大放鞭炮,挥霍浪费等。时至今日,当我们读到《干部十不准》时,焦裕禄同志执政为民的清廉形象仍然在我们面前展现。

第三篇: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不无的放矢。有一次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问孔子:“听到道理后是否马上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有则说:“听到后应该就去做。”学生公西华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就问孔子。孔子就解释说:“冉有太谨慎,所以要进而加以鼓励;子路急躁好胜,所以要退而制止。”正因如此,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成就也就各不相同。这正是孔子平日因材施教的结果。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班主任来说,因材施教就是对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进行个别教育工作。进行优秀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严字当头,高标准、严要求,教育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其次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推动所有学生共同提高。进行中等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要关注处在当中的不前不后的所谓中等生,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忽视。“一个人可以被人爱,也可以被人恨,但决不能被人忽视。”其次要积极给予扶持,经常给他们推一推,促一促,让他们跃上一个新台阶,向优秀生转化。进行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树立后进生也可成材的坚强信念,要坚信“朽木可雕”。我国模范班主任刘纯朴同志抱着“一碗水也要救活几棵秧苗”的信念,坚持“誓把锈铁炼成钢”的精神,对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管得严,跑得勤,想得全,把整个身心扑在教育线上,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次要千方百计地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在后进生身上寻找积极因素,就得有点绣花姑娘的功夫,老婆婆的心肠。”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要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不仅要肯下一番功夫,而且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尤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即对他们要看“变”,要立足于争,着眼于救,着手于拉,才能把他们的闪光点发现出来。并象园丁爱护幼苗一样珍惜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点滴予以高度肯定和赞扬,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光点燃起来,这是转化后进生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以此为鉴,争取最大程度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

第四篇:乡愁是一种情愫

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鬲千年,历久弥坚。

乡愁作为“人类一种难以捕捉的情愫”、无法解开的情结和回家的冲动,是中国诗歌中的永恒话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研究乡愁诗就是回望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历史,这历史就是一幅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的浓情画卷;是故园家国的情怀,风物长宜的胸襟;是乡土、乡音和乡味的牵挂。

有学者认为中国最早表现“乡愁”情愫的古诗歌应当上溯到《诗经》,《小雅·采薇》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用“乡愁”来激励在前方作战的将士奋勇杀敌、衣锦还乡。汉乐府《木兰辞》中的乡愁意味更浓烈,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不爱封赏爱家乡;“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希望的是“对镜贴花黄”。这,就是中国人早期朴素的乡愁观。

上古时期,乡愁诗歌主要表现对家乡、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眷念,这是农耕时代人们情感的主要寄托和表达方式。王云涛先生在论文《唐以前乡愁诗的情感内涵》中认为:“到了汉代,乡愁诗多写游仕求学中的的相思,文人多为求学求仕而远离家乡,自然会产生浓烈的思乡之情。如王桀《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内心深处济世安民的思想和建功立业的豪情被唤醒,折射到诗歌中便是反映社会动荡、有家不能归或无家可归的主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乡愁诗则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相结合,主要表现游宦羁旅和边塞征人的离乡别情。

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王维描述长安城的繁盛:“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乡愁诗的宽度、广度增加,思想内涵更加深刻。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杜牧、王昌龄、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创作了大量乡愁诗,题材涵盖了羁旅之情、边塞感悟、仕途磨难、友朋之情等领域,无论从写作技法还是思想内涵上都达到诗歌巅峰,让后世难以超越。这些乡愁诗中,又以李白的《静夜思》冠盖群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景言志、直抒胸臆、乡情浓郁,无与争锋。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是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活的写照。“安史之乱”后,唐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乡愁诗表达的主体转向家国命运和个人情感、人生际遇的交织,更多反映社会现状和国民心态。

宋朝初期,汲取唐末地方军阀藩镇割据的教训,尚文轻武,国家迎来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全面繁盛时期,传统经学让位于理学。有学者认为这时候的乡愁诗虽延续唐以来的个人与国家命运交织,商贾羁旅和宦海沉浮后对故乡的眷念,但已经无法与唐诗创造的高峰相比肩了。

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宋恭帝及谢太后。公元1279年,元军南下,最后在福建崖山与残余的南宋军队进行了殊死激战,陆秀夫抱着8岁的宋幼主赵昺投海自尽。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南宋的终结。元遂统一中国。连年战乱导致大量中原士庶南迁,中原文明随之向南方辐射转移。乡愁诗最早诞生于黄河流域,但元代之后因士族文明南下而风景黯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是一幅羁旅荒郊图,但真正表达的却是亡国之痛、乡愁之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从而成为元代乡愁诗的代表作。

清,摇着扇子的风流文人亦不少。

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出身官宦家庭,他感情细腻,创作的“纳兰词”在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像《采桑子·九日》就表现羁旅乡愁:“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入侵,国家动荡,民族陷于危亡时刻。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上升为国家主要矛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深入人心,仁人志士纷纷探索图存救亡的道路。民国终结了清王朝,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的乡愁主要表现爱国情怀和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角色扮演,而儿女情长、故土难舍的小家情怀都让位于祖国情感。正如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泣血写下“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那样,舍身救国是仁人志士的理想。近年来,民国题材的影视剧热播,或许是现代人对“仁者爱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乡愁的反思与追问。

“文革”结束后,经济开始复苏,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迈进,乡愁逐渐淹没在喧嚣的市场浪潮中。1971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问世。不曾想,一首小小的乡愁诗却激起千层浪花。“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首诗将个人际遇和民族感情融为一体,一咏三叹,句句剜心,一经发表就引起共鸣,从而成为现代乡愁诗划时代的作品。此外,席慕蓉、北岛、顾城、海子、舒婷等诗人也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乡愁诗,余光中的《乡愁》则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岸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文化符号。海峡两岸同宗同源,无论是故乡人还是异乡人都开始重新审视历史,上一代人的悲剧需要这一代人来承担面对。在这种意义上,乡愁就不仅是乡音乡味、青砖黛瓦和阡陌桑田,而是国家兴盛、民族团结和民主富强。

因此,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溢着乡愁的历史,乡关何处的追问从秦时明月到汉时雄关,无论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喜悦,还是“近乡情更怯”的忐忑,都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情感。从颠沛流离的民国往事到狂飙突进的城市中国,故乡总是魂牵梦绕,让游子夜不能寐,挥毫抒写对故乡的眷恋。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是一种乡愁,是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冲动。”中国人的乡愁是一脉相承的,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因此,乡土中国的乡愁始终都流露着东方人文化哲学的思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观,穿越时空,感动今人。

乡愁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具有时代烙印。有学者认为:“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所指的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农耕时代信息不畅,交通不便,人们颠沛流离,“黄鹤一去不复返”,“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人生常态。而现代人类社会进入科技超速发展时期,有人称之为“最好的时代”,城市化让人和故乡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后,许多社会问题显露出来,乡愁不仅是文化反嚼,更是对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的反思追问,只是以乡愁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如邹广文先生所说:“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①(邹广文:《乡愁的文化表达》,《光明日报》,2014年2月13日。)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市场化阶段进程中,传统乡村结构、宗族关系解体,但是新的乡村关系却没有建立起来,大量农民身份转化为农民工,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而将乡愁传递到角角落落,于是人们开始怀念过去,当然,怀念不是要恢复到以前的穷苦生活,而是对由于经济发展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反思。

一旦这种乡愁成为普遍心态,自然会引起决策层的重视。

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指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本来是一个文化哲学概念,是人的情愫的表达,乡愁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给予高度肯定,说明中国式的文化哲学始终在牵引着中国人的神经,留住乡愁,留存田园成为中国人的共同追求,一经文件形式发布,必然引发社会各阶层的共鸣。

再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得与失。资料显示:“30多年间,我国城镇化率从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1年的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而这”拐点“背后,一些大城市痼疾缠身、风貌消失、交通梗阻、食品垃圾化,社会矛盾显性化在‘蚁族’、房奴、车奴、口罩族的背后,‘宜居’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似乎渐行渐远。”①(张海林:《2013城镇化升级:基层官员到北京打听中央政策》,新华社,2013年2月25日。)最新出版的《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3)》指出,全球人口日益集聚到城市,至2050年预计平均每个城市居民每年花在交通拥堵上的时间将达到106小时。城市这个巨大的“容器”越来越让人觉得糟糕。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问题,但是经过城市的快速扩张,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人人似乎都想发泄不满情绪。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怎么解决?高楼大厦、电梯洋房是方便了、舒适了,但并没有带来精神上的安慰,人反而更孤独、更迷茫了,人和人之间距离更加疏远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凝聚力、辐射力消弱了,礼崩乐坏了,信仰缺失了,人在社会转型中迷失了自我。“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当人们告别乡村生活,尚未学会适应城市生活时,城市生活已经普及化了。乡村何去何从?乡愁何处承载?当静下心来,撕开眼前的迷雾与屏障后就会豁然开朗,原来“乡愁”就是倡导人回归朴素,回归自然,遏制贪欲,不要过度戕害自然,不要一味攫取土地资源,要实现天地人的和谐相处,这才是乡愁的真谛。“风景触乡愁”,触动的更是我们对以往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守望,回归不是开历史倒车,恢复到以前的农耕时代,而是文化上的寻根认祖。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与国的冲突不再是武力,也不是经济,而是文化。”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文明回归与再选择,这是国家、民族寻求身份认同,以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必然选择。乡村文化同样。原来乡亲们聊天会问:“哪儿的人?哪个村的?”“哪儿的人?哪个村的?”实际就是身份界别,包含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甄别,乡愁就诞生于这种思维和甄别之上,是现代人寻找文化认同的心理需求,是社会进步的新起点、新阶段,是走过许多弯路后寻找到的一条正确途径,并借此来弥补人类过失,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均衡发展。

摘自何建超《创意乡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4

第五篇:阅读练习《何处是乡愁》

何处是乡愁 梁衡

①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

②故乡在霍山脚下。一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水多,树多。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我吃的那道不普通。老香椿树的根不知何时,从地下钻到我家的窑洞里,又从炕边的砖缝里伸出几枝嫩芽。我们就这样无心去栽花,终日伴香眠。每当我有小病,或有什么不快要发一下小脾气时,母亲安慰的办法是,到外面鸡窝里收一颗还发热的鸡蛋,回来在炕沿边掐几根香椿芽,咫尺之近,就在锅台上翻手做一个香椿炒鸡蛋。那种清香,那种童话式、魔术般的乐趣,永生难忘。这次回村,我站在老炕前叙说往事,直惊得随行的人张大嘴合不拢。而村里的侄孙辈也如听古。因为那两棵大树早已被砍掉,只有旧窑在,寂寞忆香椿。

③出了院子,大门外还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大的那棵上面有鸟窝、蛇洞,还寄生有其他的小树、枯藤,像一座古旧的王宫。爬小槐树,是我们每天必修的功课。隐身于树顶的浓阴中,做着空中迷藏。夏天的一个中午,正是日长人欲眠时,突然老槐树上掉下一条蛇,足有五尺多长,直挺挺地躺在树荫中。一群鸡,虽以食虫为天职,但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虫子,一时惊得没有了主意,就分列于蛇的两旁,圆瞪鸡眼,死死地盯着它。双方相持了足有半个时辰。这时有人吃完饭在河边洗碗,就随手将半碗水泼向蛇身。那蛇一惊,嗖地一下窜入草丛,蛇鸡对阵才算收场。现在,就是到动物园里,也看不到这样的好戏。

④出大门外几十步即一条小河。流水潺潺,不舍昼夜。河边最热闹的场景是洗衣。印象最深的是河边的洗衣石,有黑、红、青各色,大如案板,溜光圆润。这是多少女子柔嫩白净的双手,蘸着清清的河水,经多少代的打磨而成的呀。河边总是笑声、歌声、捶衣声,声声入耳。现洗好的衣服就晒在岸边的草地上,五颜六色,天然图画。

⑤我们常在河边的青草窝里放羊,高兴时就推开羊羔,钻到羊肚子下吸几口鲜奶,很是享受。清明前后,暖风吹软了柳枝,可退下一截完整树皮管,做成柳笛,呜哇呜哇地乱吹。大人不洗衣时我们就在这洗衣石上玩泥,或坐上去感受它的光润。可惜,这情景永不会再有了,村里的三条河全部干涸,连河床都已荡平,树也没了踪影。洗衣歌、柳笛声都已成了历史的回声。

⑥忆童年,最忆是黄土。村里人土炕上生,土窑里长,土堆里爬。黄土是我的襁褓,我的摇篮。农村孩子穿开裆裤时,就会和泥。一群孩子,将胶泥揉匀,捏成窝头状,窝要深,皮要薄。口朝下,猛地往石上一摔,泥点飞溅,声震四野,名“摔响窝”。以声响大小定输赢,以炸洞的大小要补偿。输者就补对方一块泥,就像战败国割让土地,直到把手中的泥土输光,俯首称臣。孩子们虽个个溅成了泥花脸,仍乐此不疲。这场景现在也没有了,新盖的小学都没有了学生。空空新教室,来回燕穿梭。村庄没有了孩子,就没有了笑声,也没有人再会去让泥巴炸出声了。

⑦从春到夏,蝉儿叫了,山坡上的杏子熟了,嫩绿的麦苗已长成金色的麦穗,该打场了。场,就是一块被碾得瓷实平整,圆形的土地,是粮食从地里收到家里的最后一道程序,再往下就该磨成面,吃到嘴里了。割倒的麦子被车拉人挑,铺到场上,像一层厚厚的棉被,用牲口拉着碌碡,一圈一圈地碾压。孩子们终于盼到一年最高兴的游戏季,跟在碌碡后面,一圈一圈地翻跟斗。我们贪婪地亲吻着土地,享受着燥热空气中新麦的甜香。一次我不小心,一个跟斗翻在场边的铁耙子上,耙齿刺破小腿,鲜血直流。大人说:“不碍,不碍。”顺手抓起一把黄土按在伤口上,就算是止血了。至今还有一块疤痕,留作了永久的纪念。也许就是这次与土地最亲密的接触,土分子进入了我的血液,一生不管走到哪里,总忘不了北方的黄土。现在机器收割,场是彻底没有了,牲口也几乎不见了,碌碡被可怜地遗弃在路旁或沟渠里。有点“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的凄凉。

⑧没有了,没有了。凡值得凭吊的美好记忆都没有了。只能到梦中去吃一次香椿炒鸡蛋,去摔一回泥巴、翻一回跟斗了。我问自己,既知消失何必来寻呢?这就是矛盾,矛盾于心成乡愁。去了旧事,添了新愁。这种感觉如在古老悠长的雨巷里“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乡愁是留不住的回声,捕捉不到的美丽。

(有删改)1.阅读全文,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5分)何处是乡愁?乡愁融进了倒下的树:

在空空的窑洞里,①

;在门外的槐树下,②

。何处是乡愁?乡愁融进了消失的河:

③,落寞思歌声;在逝去的草窝中,怅然念笛音。

何处是乡愁?

在消失的土堆旁,心系泥炮战;在空旷的场地间,凄凉忆打场。乡愁啊,是温馨甜美的回忆,也是

⑤。

2.作者对儿时故乡生活场景的描写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请以第③或⑦自然段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4分)答:

3.在中国人的心坎上,乡愁是一份难解的情愫,从古至今,历久弥坚。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及下面任意一则材料,对比分析两篇作品中乡愁的含义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一:《静夜思》

材料二:《天净沙•秋思》

答案: 1. 答案示例:

① 寂寞忆香椿

② 怅然鸡蛇斗

③在荡平的河床上

④乡愁融进了远去的土

再难找回的记忆

2.答案示例1:第三段写鸡蛇对阵的惊险场面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其中“直挺挺地躺”写出了蛇从树下突然摔下来时的样子及吓人相,不仅将蛇的“长”表现了出来,还将其突然摔下来时的“惊恐”之态表现了出来。而“分列”、“圆瞪鸡眼”、“死死地盯”等动作和形态的描写则写出了群鸡在发现这庞然大物之后惊惧又不甘退让之态,对阵之势陷入僵局;而人的加入,使局面突变,随手一“泼”,体现了乡人对这场面的习以为常,而蛇 “惊”,继而“嗖”地逃窜,简单数笔将蛇逃跑时的状态描绘的入木三分。整个画面充满了乡村的田园气息和自然淳朴之味,形象而富有情趣。

答案示例2:第七自然段写“打场”,其中 “我”翻跟斗而受伤这一细节写的最是生动。“一个跟斗翻在了场边”写出了我当时撒欢儿玩的状态,而 “鲜血直流”则体现了当时的伤情不轻。大人的语言和“顺手抓” “按”的动作则体现了人与黄土的亲密之态和人对黄土的信任之情,从而体现了黄土地对乡村人的意义,就如作者所说“融进”了血液里。

(答案要点:能结合文章具体情节或者细节进行分析2分

体会情感1分

语言表达)

3. 答:答案示例

同是写乡愁,材料二与选文对“乡愁”理解却大不相同。文章中的乡愁是作者思乡而归乡,满怀心愿回乡后却发现旧景不在、旧乐难寻且人、物全非的凄凉怅然之情,这份失落之情永再难弥补:昔日的香椿树不在了,只剩下了一座空窑洞;昔日的小河也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荡的河床,河边的“洗衣歌和柳笛音”更是无处寻觅„„作者对故乡美好回忆再也无法重现,所以作者说“乡愁是留不住的回声,捕捉不到的美丽。”

材料二中表达的是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小令用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看着乌鸦归巢,炊烟四起人归家,自己却漂泊天涯不能归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愁更加浓重。因此两文“乡愁”的含义是不同的。

(答案要点:结合材料及文章情节2分;分析各自的含义2分。)

下载《乡愁》是白话诗的典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愁》是白话诗的典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典范议论文节俭是美德(五篇范文)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乡愁。

    乡愁,是心灵深处最美的花朵 正西中心学校 盖俊峰 乡愁是一份沉重的爱。离开故土的游子,默默将爱收藏在心底。在异乡打拼,心里异常孤独,对着城市的钢筋水泥,对着那些永远都不......

    乡愁

    1、《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

    乡愁

    乡愁这个冬季,来的有些突然!西安,一夜的暴雪,毫不含糊。在这快四年,终日碌碌无为,最近尤甚。一杯茶,一首歌,指间文字流淌,或许写的不明所以,或许过的昏天暗地,却是如此度过了一天。花开......

    乡愁

    《乡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理解诗人......

    乡愁

    《乡愁》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设计思路:现代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性、高度的凝练性与鲜明的节奏性,是一种适合学生朗读的文学体裁。 诗歌“三美”(音乐美、绘......

    乡愁

    《乡愁》学教案 学校:马城镇初级中学 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 课型:新授 课时:2 执笔:邸晓静 审阅:李辉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 理解本诗内容,学习......

    乡愁(推荐)

    乡 愁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诗歌的能力。 3. 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