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十大原因
晏老师推荐文章之二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十大原因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好的习惯可以带来好的结果,而坏的习惯只能带来不好的结果,在许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由于有一 些坏的习惯在作怪。
一.学习无计划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屁股。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
二.学习不定时
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
知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学习不定量
每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记忆的内容他欠帐,该做完的作业他欠帐,该复习的东西他还欠帐。
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靠每日的知识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靠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经不起严格的检验。
四.学习马马虎虎
上课时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抄写中明明是“'b”可他抄下来就变成了“d”,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考试时草稿纸上明明做对了可就是忘记誊写到试卷中。
马虎在孩子中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如果家长不加注意、不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五.学习时一心二用
上课时经常精神溜号,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搭茬儿。
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六.不懂的东西也不问
过于害羞,虽然学习上有许多没有搞懂的问题,但也不敢问老师;太爱面子,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不懂也装懂,不会的东西从来也不向别人请教;学习心里没数,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没有完全掌握。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的过程,圣人都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况且还在求学中的学生。家长要提醒和鼓励孩子不仅要不耻下问,而且还要不羞与上问。
七.有错也不改
作业本发到手里,虽然上面有许多老师的订正,可很少往心里去;测验题和考试卷基本都是只看看分数便扔到一边,从不认真分析原因、检查和修改错误。
学习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洞的过程。一门课程,你的知识漏洞越少,说明你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会越高,那些考试时出错的地方往往是你的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家长可以帮孩子整理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测验和考试之后,让孩子将其中做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这些很可能就是孩子的知识漏洞,家长要督促孩子经常看看这些题目,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八.课前不预习
即使老师有要求,也很少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上课只带了一双耳朵,连最简单的东西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
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孩子在上课前没有预习,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会大打折扣。
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易分神、小动作多、坐不住、爱说话,快到下课时就听更不进去了,心思早已在课后的娱乐之中。
课堂40分钟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指路人,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孩子搞不明白,课下他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补上。
十.不复习就做作业
做作业前不看书,不看参考资料,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做完了万事大吉。
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要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孩子不求甚解地完成了作业,根本就起不到这些作用。
要想跨入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门坎,只有家长、孩子和老师一起努力、努力、再努力!使孩子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
第二篇: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
孩子学习效果的如何,既和孩子的智力因素有关,又和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有联系,同时,学习态度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对待孩子学习成绩上,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做事态度、正确面对竞争等方面着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教育心理学认为,一般来说影响个体学习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一心二用
注意力分散,12岁以下儿童由于注意力不稳定,不能很好的分配注意力,一心二用是学习的大敌;家长要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给孩子讲解一心二用的利弊,鼓励孩子痛痛快快的玩,专心致志的学,特别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表现出对事对人的认真、专一的态度。
2、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影响写作和形象、抽象思维发展,父母从婴儿期就要注重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多与孩子交谈,耐心听孩子将他的故事,引导孩子说完整的、清楚的句子,回答孩子的问题。
3、依赖家长 不要包办孩子学习和生活,让其养成自己做事的意识和习惯,停止对孩子的过分关心,不要轻易帮助孩子学习,不要直接告诉孩子难题的答案。
4、贪玩不复习学习要坚持先易后难,先少后多的原则,根据孩子的学龄、理解力安排学习内容,同时在时间、学习内容分配上也要注意,不能贪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与孩子讨论学习中复习的重要性,否则容易导致孩子的厌学心理。
5、简单重复学习有些家长过多给孩子布置作业,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出现问题后采用惩罚式方法让孩子学习,经常让孩子重复性学习可能导致他认为,学习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活动,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对学习采取敷衍的态度。对此,应采用“跳起来,摘果子”的天花板方法,减少或避免简单重复性学习,根据孩子的个性、学习理解力逐渐学习难度。
6、错误的竞争心理
家长错误理解竞争,不让孩子与同学交谈学习情况,不让孩子帮助同学,从而出现“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情况,影响孩子的学习;家长要告诉孩子,竞争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
7、忽视创造力培养 家长只知道让孩子学习学习(维持性学习),忽略对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家长对孩子过分娇惯和庇护,对孩子的活动过分限制,或者采取放任的态度对待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采用“发现法”,引导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增强,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8、电视儿童
电视儿童在今天普遍存在,家长对此要忍痛割爱,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有选择的让孩子电视节目,对让孩子参与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多与小伙伴游戏,尽量让孩子少看电视。
花园宝宝点读笔早教中心:http:///
第三篇:十大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十大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一、预习习惯。
基本要求: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听课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
培养目标: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课本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线并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二、听课习惯。
基本要求: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倡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培养目标:1.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必须的文具按要求放好。2.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3.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4.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级实验、动手操作、课外游戏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5.在功能教室上课以及放学回家,要将桌面整理干净,并摆好桌椅。
三、复习习惯。
基本要求:及时复习功课,加深对所听课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培养目标: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需要记忆的字词句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记忆准确,提高学习效率。
四、作业习惯。
基本要求: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专心细致,认真审题,书写规范,按时缴交,及时更正。
培养目标:1.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在做完老师布置作业的前提下,有余力的学生要养成自主设计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2.独立、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3.写完作业后把作业放人书包中,并整理书包,使学习资料在书包中分类放置有序。4.当作业本、练习本、试卷等发下之后,首先查看老师的批改,对老师指出的错误必须及时改正,不放过一个错字或错题。
五、阅读习惯。
基本要求:多读好书,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累计不少于30分钟,读书姿势正确。倡导中高年级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
培养目标:1.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首。2.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句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养成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3.边读边思考,敢于质问,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或查工具书解决。
六、写字习惯。
基本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和握笔姿势,掌握正确的写字规则和方法,书写规范、工整。
培养目标:1.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书写时想好再下笔。2.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握笔处离笔尖一寸。字迹工整,书写规范。3.不在书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4.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七、听说习惯。
基本要求: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善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述流利,条理清晰。
培养目标:1.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仪态端庄。2.与人交流时,虚心听取对方的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八、活动习惯。
基本要求:依据个人兴趣及特长,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张扬个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1.依据个人实际,积极参加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张扬个性,磨练毅力,培养恒心。2.积极主动参与学校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大胆展示自我风采,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九、探究习惯。
基本要求: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培养目标:1.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学科综合活动,学习调查、访问、搜集整理文字图片资料、撰写活动报告等实践方法。2.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及善于质疑、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十、计划习惯。
基本要求: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按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培养目标:1.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定生活、读书、活动计划,制定切合实践的每周、每月、每学期学习目标、学习计划。2.认真执行计划,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第四篇: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十大好习惯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十大好习惯
1、养成学习时心中有计划的习惯
学习是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要家长督促、指点,这样不自觉、无计划地学习,学习成绩是不会好的。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自定学习计划,制定出学年总目标------学期规划-------每周计划--------每日计划。
2、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上课前不预习,会导致孩子上课时只带两只耳朵听课,连最简单的问题都等着老师的答案。课前不预习,孩子听课时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3、培养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如果上课不集中注意力听课,课堂想学习的重点难点就无法掌握,课后要花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不管什么时候学习时,脑子开小差、坐立不安、分神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4、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
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马虎的毛病。如:晚上做完作业后叮嘱孩子认真检查,并教会孩子如何检查作业。收拾书包时要督促孩子检查是否忘记明天要交的作业很书本及学习用具等。写作业在认真的基础上加强速度锻炼等。
5培养“有错就改”的好习惯
有的孩子,作业发下来后,上面有老师的“红差差”,可他们很少往心里去,不做纠正,测试卷发下后只看看分数,不认真分析原因并修改错题。学习是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修补漏洞的过程,一门功课你的知识漏洞越少,就学的越好,考试成绩就越高。考试错的地方就是孩子的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纠错本”,每次作业和考试后,让孩子把错的题抄下来,并作出正确的答案。家长经常督促孩子看看这些题,时间长了就会吧漏洞补上去。
6培养孩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
有的孩子在家里做作业,一会出来喝水,一会出来上厕所,有的一边做作业一边玩弄小东西。这样的习惯会大大影响学习效率。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精神不能溜号,学习时不能做与学习不相关的事情。如孩子的书桌上处了学习用的东西,要把那些容易使孩子分心的东西收起来。学习前让孩子把喝水和上厕所等杂事办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7要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时间
有的孩子学习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学习到深夜,不好的时候什么也不学。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能事倍功半。
8培养孩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家长要告诉孩子,每天改完成的作业必须完成,不能拖欠。更不能搞集中学习和临考突击复习。这样得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质量也经不起严格的考验。
9养成先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
孩子在做作业前,家长要指导孩子先看书和参考资料,把所学的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10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
有的孩子遇到不懂的地方,在学校不敢问老师,在家里不愿意问家长,不会的东西从不向人请教。有的孩子对所学的东西似懂非懂模模糊糊。这些习惯会造成欠帐太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家长要经常问问孩子“有没有不懂的地方,需不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并教导孩子“不会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
第五篇:孩子学习成绩差12大原因
孩子学习成绩差12大原因
孩子成绩差,家长很困惑,自己的孩子学习也很卖力气,也不比人家孩子笨呀,咋就不如人家孩子成绩高呢?很多学生感觉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归根结底就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每门课的知识体系都是固定的,每道题都有标准的答案,得出这个标准答案无非就那些固定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用最简单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这就是成功学习的最大诀窍。
孩子学习成绩差12大原因
1、方法不对。平时还在只顾做题或者玩耍,不去思考题目的本真与根源,希望同学们要尽力思考,一题多解,注重变式训练,强化计算能力,分析能力。
2、兴趣不浓。孩子们假期只顾着上网,很少读书学习,没有学习的兴趣,只有玩耍的心态。培养学习兴趣更重要。
3、上课不听。上课时间很短暂,只有45分钟,老师们还要忙着纪律,耽误部分时间,也牺牲了部分同学宝贵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是提升学习成绩的关键。
4、巩固不强。每天的新授课,需要注意听讲,课下,自己更要做练习,巩固所学的新知,做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5、复习不抓重点。小学的每门课、每个知识点都总结归纳出典型题、易考题、难解题,并针对每种题型给出最简单的破解方法,让学生看题就能对号入座,自动套用解题模型,简单几步轻松算出正确答案。
6、作业抄袭严重。平时的作业就是针对当天所讲的知识点留的,学生应该自己独立完成,可有的学生自己不动脑筋,抄袭别人现成的答案,省时省力,时间长了,成绩准下降。
7、心理压力太大。这来源与家长,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强烈愿望加给孩子,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给孩子造成强大的心里压力,尽管比以前更努力,但成绩始终没有突破,学习上越来越力不从心。
8、老师分析不透彻。有的科目老师在讲解分析时不透彻,导致孩子学习吃力,课下费了好多劲,也跟不上课程。
9、心思转移。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有的学生心思转移到异性身上,在幻想虚空世界里成绩下降。
10、缺乏学习主动性。学生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孩子自主学习程度,只要喜欢自主学习,成绩一定会高。
11、老师的讽刺。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润滑剂。可是,如果老师批评不得法,冷嘲热讽,会导致孩子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需要老师们以善良来看待学生,找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和表扬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
12、课下不讨论。课余时间根本不愿谈学习。其实,课后的时间,学生应该聚集在一起,多讨论交流学习经验,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定会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