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作业-浅谈对台湾问题的展望(模版)

时间:2019-05-14 17:2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作业-浅谈对台湾问题的展望(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作业-浅谈对台湾问题的展望(模版)》。

第一篇:毛概作业-浅谈对台湾问题的展望(模版)

浅谈对台湾问题的展望

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浅谈对台湾问题的展望

从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中国政府就台湾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治”.在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上就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战争的方式,二是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在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表示在实现全国统一后,一定尊重台湾人民意见和台湾现状,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方法.在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全国统一后,台湾将成为自治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且两岸执政党国共两党就台湾问题平等进行谈判.1982年1月,邓小平同志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和平统一,一国两治”,即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台湾实行资本主义.1992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治’的方针,积极促进国家统一.我们在次重申,中国共产党愿意同中国国民党关于台湾问题平等谈判,尽早解除两岸敌对局面,逐步实现和平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下,关于台湾问题我国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是在美国的干涉下,台湾的问题仍然不能很快得到解决,但是台湾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政治实体,因为根据政治学的定义和国际社会遵循的标准,政治实体的主权定义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人口、国土、政府和国际地位的承认,而台湾却没有得到国际地位的承认.因此,台湾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政治实体.所以,台湾在将来是不可能独立的.在近来的几年中,两岸的经济也得到很快的发展,这将带动两岸关系的发展,而且两岸的人民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并且自从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的关系不但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他也承诺在他执政期间不宣布台湾独立.两岸人民也会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两岸各界往来,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两岸人民也明白“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损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因此,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从中国70年代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经济不断发展,在2009年超越了日本的经济,一举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且综合国力也不断提升,军事实力也得到快速发展,尽管台湾在美国购买了大量先进的武器,但还是不敢和大陆对峙,在军事的模拟对战中,如果没有美国等国的参与下,在7天中国就能攻下台湾,统一祖国.因此,在如此 悬殊的军事对比下,台湾绝对不敢轻易宣布独立,而且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中国一定会维护﹑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但是中国不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中一定不会采取武力统一台湾的.因此,台湾是不可能从中国中独立出去的.总而言之,两岸统一是必然的,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任何人或团体也不可能逆时代而行,在21世纪这和平的时代中, 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和平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和平之本。实现和平发展,深化交流合作,是两岸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因此,实现祖国统一是指日可待的.

第二篇:毛概论文台湾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关于台湾统一问题的思考

学 号: XX 班 级: 会计A1011 学 院: 会计学院

中国台湾

关于台湾统一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台湾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从文化方面讲,两岸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归属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两岸交流日渐频繁,近些年两岸政党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国和平统一指日可待。

【关键词】

中国

台湾

统一

当代经济 一,中国的当代国情 二,台湾问题 1,台湾历史遗留问题 2,当代经济的发展及交流 3,民众的期望 三,中国政府 1,历史政策 2,当代政策的发展 3,两岸人民的期待 四,小结

参考文献: 1,郑海麟.两岸中国和平统一国是建言[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6:250.2,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

一,中国的当代国情

在21世纪,中国的强大与发展是毋庸置疑的,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虽然也受其影响,但是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庞大的国内市场和综合国力也是世界人民可以看到的,我国经济上的崛起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在国际大事上所占的分量也与日俱增,但是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中国的强大也大大促进了台湾像中国靠拢的步伐,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仰仗大陆的市场,新时期两岸的交流与高层对话频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增加了机会。祖国大陆的现代化建设,为两岸经济合作、各项交往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交流,努力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再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和平统一,谋求共同发展,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在21世纪肩负的历史重任。

二,台湾问题

第一从地理上来讲,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证明。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 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

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两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已传到台湾。70年代,台湾考古学家在台南县左镇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经过鉴定,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于3万年以前的古人类。以后又陆续发掘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这些东西的形状的制作方法,都与大陆各地发掘出的旧石器时代的器物特别相似。

第二从台湾历史上来讲,17世纪初,一些欧洲国家由于重视发展工商业,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在全世界扩张侵略,渐渐地,它们的势力就到了亚洲。为了在中国海岸建立据点,荷兰侵略者乘虚而入,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澎湖。1661年阴历3月,郑成功率领2.5万名士兵,乘大小战船数百艘,从福建金门岛出发,途经澎湖停留,展开了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郑成功的部队在台湾西部沿海与荷兰军队展开了许多场激战,最后将荷兰军队的据点热兰遮城包围起来,并在海上连续打跑了荷兰国内派来的援军。荷兰殖民者实在支持不住了,只得投降,撤出了台湾,使被占领了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一八四二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大开,两方列强(包括日本)觊觎中国,台湾亦在目标之中。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4月, 清朝政府被迫在日本马关签署《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割让给日本。在日本占领台湾50年间,台湾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没有停止。

1943年,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首都开罗签署宣言, 向全世界宣布:抗战胜利后,要收回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的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把日本所侵占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1945年,中、美、英三国(后来苏联也参加)发布了命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其中第八条重申:开罗宣言所说的收回日本占领中国领土一事,必须得到执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10月25日,当时中国的国民党政府新任台湾行政长官兼总司令陈仪,在举行了日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的投降仪式之后, 庄严向世界宣布:从今天起,台湾和澎湖列岛已正式重新回归中国,所有一切土地、人民和各种事务都回到中国政府主权管理之下。台湾正式光复了!从此,这一天成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同胞把在心中压抑了50年之久的爱国情感尽情地表示出来。他们争购祖国的国旗,争相学习国文国语,准备热烈欢迎来自祖国的军队。

台湾自古以来就与中国大陆分分合合,但可以肯定的是台湾是中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如此。台湾统一问题是必然的趋势!

二十多年来两岸经济关系的演变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发展密不可分。两岸经济关系的恢复与发展,是两岸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目前,两岸经济关系已成为两岸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两岸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对推动两岸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2000-2003年台湾经济增长率平均为2.6%,其中来自外需扩张的贡献率高达97.6%,提供了2.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而外需扩大几乎全靠对大陆顺差的扩增。到2004年第一季,台湾上市公司赴大陆家数达451家,占全体上市公司的67.4%;到大陆投资的上柜公司274家,占总数的63%;投资大陆收益累计汇回236.7亿元新台币。台湾上市、上柜公司在大陆投资的报酬率有不俗表现,绝大多数台湾股市的类股整体都获利,大陆概念股已成为支撑台股的重要力量。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还加快了各自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对大陆而言,台资与港资及其它境外资金一起,已成为推动大陆改革开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以加工出口为主导的台资企业,对于大陆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了大陆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步伐;另一方面,随着台资企业经营活动的逐渐本地化,与大陆当地企业的合作迅速扩大,向当地企业的采购以及接受当地企业的订单都在迅速增加,既带动了当地企业的产业升级,也强化了台资企业的竞争力,并使台资企业获得了新的市场空间。对台湾而言,两岸经济关系大大促进了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同时,通过释出资源,台湾将有效资源更集中于建立新兴的信息电子产业,并很快使其成为台湾新兴的主导产业,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工业的阶段性升级,台湾因此由过去的传统劳力密集型加工出口基地转变为国际重要的技术密集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两岸经济的发展无疑促进了两岸政治的发展,当前,台湾经济又步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未来转型更将与两岸经济关系密不可分。无论从经济地缘关系还是两岸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未来台湾服务业欲拓展外部市场,都无法离开大陆的庞大市场支撑。同样,台湾欲在亚太区域整合速度加快形势下摆脱边缘化的危机,同样需要加强与大陆的经济联系。这样就大大方便了两岸政治交流的,为祖国统一打下了经济基础,今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与两岸经济转型将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向纵深发展,经济交流越频繁,政治交流也就越迫切,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经济的发展为两岸的政治僵局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使两岸拥有了对话的

机会,有利与两岸的和平统一。在祖国统一的进程中,我们应寄更多希望于台湾人民,充分肯定台湾同胞在发展两岸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尊重、理解、关怀和信任。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希望两岸同胞加强往来和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倍加珍惜同胞的情谊,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大局的稳定。三,中国政府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被中国人民革命推翻的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他们依仗着美国等外国势力的扶持和台湾海峡的天险,对抗新中国,使海峡两岸迟迟不能完成统一大业。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始终坚持的立场是: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海峡两岸必须实现统一,坚决反对“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1978年以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口号是“解放台湾”。1978年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把对台湾的政策逐渐调整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就是争取用和平的方式来完成祖国的统一。统一之后,在大陆继续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则维持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这一政策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广泛欢迎,但是台湾当局为了自己的利益却一直不接受。

国民党的领导人蒋介石一再提出反攻大陆政策,甚至提出要“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60年代,国民党当局又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经营台湾,建设三民主义模范省”的政治反攻大陆政策。1975年,蒋介石去世, 他的儿子蒋经国接班,继续坚持他父亲的做法,拒绝与中国共产党谈判讲和。80年代中后期,在岛内外强大的民主化潮流和改革开放潮流的冲击下,蒋经国被迫宣布取消在台湾实行了长达38年之久的军事戒严令,并允许台湾民众回大陆探亲,从此打开了海峡两岸人民为关闭了将近40年的大门。 现在,虽然海峡两岸之间的故对状态还没有根本解除,祖国还没有实现最终的统一,但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历史赋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只要海内外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这一天一定会来到。

两岸三通之后,台湾和大陆的经济交流越来越多,更多台湾民众返乡探亲,从基层开始强加两岸人民的了解,增进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以前我们太不了解台湾人民,一味的强调两岸统一,忽略了台湾人民的感受,在统一问题上我们应该寄更多希望在台湾人民身上,统一问题是大家的问题,应该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共同发展和平统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开展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

重要力量。我们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两岸应该扩大交流交往,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完全应该采取实际步骤积极推进,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在国家高层领导方面,对台湾统一问题改变了策略,更多的是相信和支持,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强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他表示,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这是我们对广大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台独”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同我们分隔开来,我们就越是要更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我们将进一步陆续出台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问题、维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的政策措施。

在统一问题方面,大陆人民盼望统一是毋庸置疑的,早在孙文时期,就提出了关于两岸统一的“九二共识”,人民对台湾统一的强烈愿望与日俱增,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而这一愿望的实现则有赖于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台湾同胞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100多年来,在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领土的斗争中,台湾同胞始终同祖国大陆人民并肩战斗。这十几年来,台湾同胞为发展两岸关系、争取实现和平统一,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历史将永远铭记广大台湾同胞为国家统一所作出的贡献。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与台湾同胞的福祉更是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反对“台独”,主张统一。所以更希望台湾人民在实现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希望台湾各阶层人民在推动两岸人民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加深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等方面,尽各自的一份心力;希望同台湾各阶层人民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就统一问题交换意见。有台湾人民对统一的支持,统一的进程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国家统一大业必将早日完成。四,小结

总之中国统一的趋势是必然的,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统一的主题,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第三篇:毛概—论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台湾问题至今悬而位决,本文通过对建国后台海间两岸关系的回顾与方针政策的改变,分别从大陆和台湾的角度浅论影响统一的因素并分析双方博弈,试图讨论长远统一大业。

两岸关系 方针政策 影响因素 统一现状 和平统一

一.建国以来方针政策回顾

回顾近几个世纪的历史,从早先的殖民主义者趁虚而入,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通过强租或割让的方式,外国列强纷纷在中国的国土上建立租界,乃至更早通过强占方式得到的殖民地,列强更是为了在华势力范围不惜大打出手,例如日俄战争;一战后日本觊觎德国人在山东青岛的利益;葡萄牙殖民者占据了的澳门;英国人在香港的殖民地等等„

然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领土完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不承认建国前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回了昔日各国列强在华的殖民地与割让领土,平定内蒙,解放新疆,进驻新藏,统一大陆,收复海南,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当时台湾,香港,澳门的统一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被中国人民革命推翻的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依仗着美国等外部势力的扶持和台湾海峡的天险,对抗新中国,并试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反攻大陆。由于解放军在陆地战场上的绝对优势与全国统一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确有“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存在,但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武力进驻台湾海峡,延缓了台湾的解放大业,两岸问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做好武力解放台湾准备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途径,1955年,周恩来总理首次表示:“只要美军撤退,台湾可以和平解放。”同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又提出中国政府愿意代表同美国政府在谈判桌上坐下来详细讨论远东地区局势的缓和问题。应该说,五十年代后期,首次出现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

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的台海局势历次出现反复,但值得一提的是期间新中国在外交上的努力,拉拢第三世界国家,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周总理曾笑称“是非洲的穷朋友们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通过外交手段孤立了台湾。而大陆在后来包括停止对金门的长期炮击的一系列措施,也缓和了两岸对峙的紧张局面,始终未爆发大规模的台海战争。

直到1979 年,“一国两制”的雏形出现,“我们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随后1983年的“邓六条”进一步丰富了“一国两制”的思想内容,1984年,邓小平再次对外表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进入80年代后,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经济交流日益扩大。尽管两岸交往仍然受到阻挠,但两岸的经贸交流与人员交往已经势不可挡。三通四流(通商、通邮、通航和经济、文化、科技、体育交流)便是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车轮进入90年代,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八项主张”,“…愿意同中国国民党尽早接触,以便创造条件,就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史称“江八条”。而归功于在八十年代与英国与葡萄牙进行的一系列成功谈判,香港、澳门得以分别在97年与99年回归祖国,这是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在现实中的具体实现。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民洗血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澳门的回归,则是外国列强殖民地在中华大地上的最终消失。更重要的是,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为下一步的台湾问题提供了参考范例。

二.近二十年两岸关系与统一之策分析

当年蒋介石一再提出反攻大陆政策,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海峡两边始终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近30年的炮击金门,控制人员往来,稍不留意加以通敌罪名…1975年,蒋经国接班,继续坚持他父亲的做法,拒绝与中国共产党谈判讲和。80年代中后期,在岛内外强大的民主化潮流和改革开放潮流的冲击下,蒋经国被迫宣布取消在台湾实行了长达38年之久的军事戒严令,并允许台湾民众回大陆探亲,从此打开了海峡两岸人民为关闭了将近40年的大门。而蒋经国放开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使台湾进入了两党议会制。

当受到香港澳门回归谈判胜利的鼓舞,中国政府试图一鼓作气解决大陆台湾统一问题的时候,遇到了坚持台湾独立的民进党上台的障碍,在台湾同样出现了两党为拉选票无所不用其极的选举战,不承认“九二共识”,煽动民族主义与地域主义增强选民内部归属感以拉拢选票无疑是一种手段,于是我们见识了90年代“台独”分子的甚嚣尘上,96年的台海导弹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台湾正值选举,大陆军事演习试射的导弹掠过台海上空,警告李登辉,大有 大战一触即发之势,美第七舰队随即进入台湾海峡,压制大陆当时不足以进行对抗的海空力量,确为90年代人民解放军的三大恨之一。

但随着领导人的更换,我们也见到了海峡两岸的局势缓和,从李登辉当年的“七块论”到陈水扁的“一边一国”,再到今日马英九的“维持现状”,两岸关系正在向有利于大陆统一的方向发展,而这与跨入21世纪十年内大陆的经济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应该说,影响和平统一的主要有这几个因素:

首先是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缺乏文化认同感。从《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到国民党溃逃台湾,从1895到现在,两岸实际分离一百多年。大陆使用简体字,台湾仍然使用繁体字,文化的不同发展,见微知著;同时随着当年退入台湾生活的老一辈人离世与新生一代的出生,台湾和大陆的认同感只会越来越低。

其次是两岸不同的政治体制的问题,特别是台湾人民对于妖魔化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恐惧。在蒋经国时代,改革后的台湾经济腾飞,台湾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和可行的民主制度。

最后是美国和日本对中国统一的阻碍。一个受制于美国的台湾对中国具有巨大牵制作用,两岸统一不会轻易实现。

回顾八九十年代,对比美国的售台武器,大陆的军备极度落后,而与当时的台湾相比,经济水平简直不值一提。

这种情况下,大陆连武力统一台湾都没有充足的信心,就更不要说和平统一了,96台海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换句话说,连确保统一的终极后盾都没有,自己能付给台湾的利益也非常有限。当年开的条件极度优厚,“一国框架内什么都可以谈”。台湾可以保有自己的军队和政府。合并后的国旗国号国歌都可以商议决定。联合国席位,以及在各个国际组织中的席位,可以与台湾共享。也就是说,除了形式上的“一国”和外交领域之外,并不会改变台湾的当时的现状。可以说,同香港澳门相比,为了谋求两岸统一,这是开出的最优厚的条件了。

但今天,随着大陆经济增长,两岸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质变。

所以现在已经不再提当年的统一条件了,从前邓六点、江八点,在今天变成了维持现状为主。

当年80-90年代改革开放,大陆发展还刚刚起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展的怎么样。不说美国,就是日本的海空军力都比大陆强得多,台湾空军的质量都比大陆高。未来会怎么发展,谁也不知道,因而大陆的谈判地位处于劣势。

90年代,大陆的前景是如此暗淡,台湾人恐怕看不到有任何进行统一的必要。李登辉恐怕觉得,就大陆的情况,未来只会更差而不会更好。

而到现在,大陆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越日本,经济实力在向美国的水平靠拢。两岸谈判中的优势,只会随着时间而增强。

得益于经济发展的高军费投入,我们现在有着亚洲最为庞大的三代机群,从南到北的各个船厂也在以让西方目瞪口呆的速度开工下水新舰只,还有我们向来作为撒手锏存在的弹道导弹力量以及两栖投送力量的加强,使得我们不但在美军介入的时候有了一搏之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实现在美军介入条件下保证战胜甚至以反介入战略阻止美军航母编队进入,也是可能的。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度也越来越高,两岸交流也逐步加深。未来随着大陆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兴盛,那么文化入侵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对于台湾来说,未来谈判地位只会越来越不利。

如果按照美国人的G2共管设想,世界格局两超多强,中美划太平洋而治,亚洲(至少是东亚和东南亚)将是中国的势力范围。可以想象,在那种条件下,大陆能开出的统一条件恐怕就是台湾变成中国的一个省而已,实现两岸统一。

现在统一的主动权已经转移到了大陆一边,对于台湾来说,在鼓吹台独会遭遇大陆打击或者经济制裁和不愿与大陆统一的情况下,马英九的不统,不独,维持现状是不得已的最好选择。对于两岸统一而言,台湾人并没有看到统一对自己有非常巨大的好处,尤其是处于对妖魔化的社会主义体制的恐惧,而且也不认同“中国”。从台湾人的角度来说,维持现状是天经地义不需要理由的,最说得过去的选择。

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我们如何让台湾人民心甘情愿地投入到两岸统一中来。

武力只是最终后盾,是一种代价和后患都很大的方式。没有极端的必要,是不应该拿出来用的。

那么和平统一又该采用什么方式呢?经济的发展 要让台湾人接受统一,必须要让他们看到一个获得收益的前景。当收益前景远远超越了统一带来的风险,对于台湾人来说统一才能成为一个能够接受的选项。

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有两个方向可以进行努力:

大陆经济高度发达,高高超出台湾水平,那么台湾也就不会害怕说大陆会剥削台湾。

其次是统一后台湾大幅增加收益。如果大陆的经济水平能超过台湾,那么和大陆统一不但风险大大减少,反而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前景,那么大陆就能够吸引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支持。

所以在长远的未来寻求台海两岸统一的最佳途径应该是在保持军事威慑和军事压力的同时,以较现在更大的政治和外交努力相配合,进行多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努力,放眼长远未来视角,持之以恒地将经济及军事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努力不断改善中国总的国际处境,特别是尽我们一方所能争取成中美关系的长期良好状况,统一大业的完全实现(而且很可能是以最小的代价)就有了大部分保障。

在我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进步的同时,改善大陆在外形象,改变台湾岛内对华与对大陆舆论,对大陆的经济依赖,文化先于政治统一,与军备后盾,均是最终改变意识形态对立的辅助手段,当意识形态上双方谋求统一之时,统一的最终完成,将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然。

第四篇:毛概台湾问题调查

涉及个人隐私,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认真填写,谢谢你的合作!

1、你认为台湾问题与我们有没有关系?

A.毫不相关

B.息息相关

C.关系一般

2.你认为海峡两岸迟迟没有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A.国力不够强大

B.台独势力作祟

C.国际反华势力的原因

D.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其中做了手脚

3.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应该是什么?

A.和平解决

B.单纯的武力解决

C.在和平的基础上不排除使用武力解决

4.“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中国力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是中国政府持有不承诺放弃武力的方针”你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一态度是否会影响到两岸和平统一?

A.不会影响两岸和平统一

B.这样会产生负面影响

C.中立态度不发表任何意见 5.如果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你会有哪些担忧?

A.其他国家会乘虚而入

B.经济会招到破坏

C.战后两岸重建问题

D.两岸感情会从此陷入低谷

6.你认为蔡英文的上台对两岸的局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A.蔡英文的上台恶化了海峡两岸关系B.蔡英文的上台对海峡两岸带来了正面影响

7、.你认为“一国两制”是否适用于台湾问题?

A.适用,因为他同样适用于香港和澳门

B.不适用,因为台湾问题更复杂 C.中立意见,不知道适用还是不适用台湾问题

8、你了解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么?

A.比较了解

B.只是了解

C.不太了解

9.你认为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对解决台湾问题有效果么?

A.很有效果

B.效果一般

C.没有效果

10.你认为消除大陆和台湾的隔膜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A.文化交流

B.民间交流

C.政党交流

D.经济交流

11.你认为两岸之间的友好往来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帮助么?

A.有帮助

B.不知道是否有帮助

C.没有任何帮助

D.无所谓,不关注这件事情

12.你认为台湾问题需要如何解决?

A.目前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台湾问题

B.台湾的现状还无法和平解决,我们现在应不惜一切代价,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现在主要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主,台湾问题可以先放一放

13.你认为台湾回归对我国的积极作用在哪里?

A.国防建设

B.政治格局

C.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

14.你对于中国对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看法是什么?

A.支持,并坚持中国政府一个中国的原则

B.反对,没有任何意义 C.无意义,无所谓

15.你认为台湾问题多久可以解决?

A.10年之内

B.20年之内

C.30年之内

D.更久

E.解决不了 16.你是否愿意为台湾回归做贡献?

A.愿意

B.不愿意

C.看情况

第五篇:毛概论文——论台湾问题

我们知道,近两年来,台湾海峡形势有了很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无论台湾岛内政局、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间围绕台湾问题而进行的斗争,都有一些新情况、新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条件下,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的建设性意见。这些对台政策有效地缓和了台海之间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为加速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领土完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改革开放前大陆对台政策与台海关系的缓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祖国统一大业进行了不懈努力。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共中央制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但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加上美国派兵入侵台湾海峡,延缓了解放台湾的历史进程。朝鲜战争结束后,远东局势出现了缓和的局面,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些主客观条件既为“武力解放台湾”奠定了基础,又为和平地解放台湾提供了前提。于是,中共中央在坚持“武力解放台湾”战略方针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途径,1955年2月3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提出:“只要美军撤退,台湾可以和平解放。”这是建国后国家领导人首次发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号。同年4月23日,周恩来又代表中国政府在万隆国际会议上发表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局势问题,特别是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体现了我国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总体说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共中央是进一步凸显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题;六十年代,党和国家继续完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并且在1963年,周总理提出了“一纲四目”;七十年代,党和国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了外交斡旋的手段以孤立台湾当局。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台湾当局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台海局势出现了反复,两岸同胞仍然亲情阻隔,咫尺天涯。尽管如此,建国后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对台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台海地区的战争危机,缓和了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为新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施和两岸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制定与实施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创了中国会发展的一个新时期。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又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开始调整对台政策,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一构想经过邓小平的精辟论述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首先,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率先提出了调整对台政策的基本设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百业待兴,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开始着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其中也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等问题。1978年11月,邓小平会见缅甸总统吴奈温时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事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国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要统一。”[1] 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保留“台湾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设想。同年12月15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预备会上,邓小平又提出:台湾统一后,台湾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外国投资均不变。随后,中央在全会报告中全面停止使用“解放台湾”的词汇,改用了“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

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振兴中华民族[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成为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为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和实现双方的交往与接触创造了前提条件,也为我国对台政策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基础。

其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系列讲话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内涵。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接见美国西东大学杨力宇教授时,进一步阐述了和平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设想(即邓六条)。“邓六条”进一步丰富了“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思想内涵,使我国对台方针日趋成熟。

同年10月,邓小平又加以理论概括,简称为“一国两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系列讲话,不但使“一国两制”有了完整的科学表述,而且有了丰富的政治内涵,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再次,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了缓和与发展的良好势头。进入80年代后,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需求迅速扩大,而台湾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之后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海峡两岸经济互补性日益显现。于是,众多的台商通过第三地辗转大陆投资办厂,两岸三地的转口贸易日益扩大。尽管台湾当局仍然人为地阻隔两岸交往,但两岸的经贸交流与人员交往已经势不可挡。1989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的对台政策,勾勒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三 通四流”(通商、通邮、通航和经济、文化、科技、体育交流)。这一建议得到大陆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拥护和支持,也为海峡两岸交流与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基础。

三、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对台政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出现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大陆成为台湾商品和资本的主要输出地,从而为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与人员往来创造了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把握发展两岸关系的历史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台海紧张局势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再次重申,中国共产党愿意同中国国民党尽早接触,以便创造条件,就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为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江泽民总书记还提出了富有新意的“八项主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迅速发展,人员往来也不断扩大,加速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总之,经过三十多年的艰难努力,从探亲访友为起点,到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交往与交流,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终于步入了健康务实的轨道。据2008年底统计,海峡两岸的贸易额已达1292亿美元,人员往来突破了500 万人次。如今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形势的变化,出现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曙光,是因为两岸尤其是国共两党有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基础。一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三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四是两岸相互信任的初步建立。五是主张两岸共同繁荣与发展。如今两岸和平发展出现了历史机会之窗,如何把握与建构,是一个两岸共同需要做出战略考虑的重大问题与需要共同努力的历史使命。

下载毛概作业-浅谈对台湾问题的展望(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作业-浅谈对台湾问题的展望(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作业

    1. “在拨乱反正进程中,我们又遇到‘左’和右两股思潮的干扰”,请指出这两股思潮是什么,有何危害? 左 是极端;右 是放纵。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和负面后果。在毛泽东的功过之间,功绩......

    毛概作业

    伪满皇宫观后感 3月23日,在我校董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有幸参观了伪满皇宫博物馆。早上八点半,我们在校北门集合,有秩序地坐上了去伪皇宫校车。四十分钟后,校车到达伪满皇宫博......

    毛概作业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

    毛概作业

    百年中国——-关于胡锦涛同志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的读后感 读了胡锦涛主席关于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演讲稿后我深有感触。每一段历史都会以一种无比激烈的姿态存在于......

    毛概作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要点》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

    毛概作业

    如何看待马云等人多次随习近平主席外访 在去年的访美行程中,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与会者包括15位美国企业家和15位中国企业家。这次随行的15名中方企业家,自然......

    毛概作业

    阅读材料二十七 破解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难题2011-03-08 23:30:18| 分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举报|字号 订阅 1、随着食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的安全问题已成......

    毛概作业

    第一次作业: 1、 中国近代史何时开始?划分的理由是什么? 2、 中国为什么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怎样看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4、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