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学生谈读书

时间:2019-05-14 17:5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与小学生谈读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与小学生谈读书》。

第一篇:与小学生谈读书

与小学生谈读书——“世界读书日”演讲稿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谈到读书,脑子中就会出现目前诸多的学校都在用的一句话:书香感动心灵,经典滋润人生。

是啊,哪个伟人志士不是饱读诗书之人!鲁迅读书,诵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令人敬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被被尊称为国父的孙中山言“一天不读书我就不能活下去”。伟大的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苏联文学的创始人高尔基有一句让读书人脱口而出的至理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古有“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说,词典中赞美读书人的词语也多了去了:学识渊博、饱学之士、举止优雅、风度翩翩、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博古通今、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仔细想一想,哪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不是“立志读尽人间书”的主!是啊,“鸟欲高飞先振翅,人要上进先读书。”

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许多的益处。

读书让我们增长历史知识。《中华上下五千年》,讲述了中华人民五千年以来的荣辱兴衰。汉武帝,是他的雄才伟略,是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使那时的我们称霸于世。是他北伐匈奴,西通西域,使中华民族一度走向强盛。慈禧,是她引领清政府走向腐败,走向灭亡。是她的胆小怕事,不肯变法,令康熙、乾隆创下的强盛国力付之一炬。是她迫使清政府不断的签订不平等条约,让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饱受欺凌„„

读书能陶冶我们的品德和情操。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名言,教育我们不能骄傲,要从别人的身上吸取优点以取长补短,改掉自己的缺点。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名言告诫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读书给我们带来快乐。如果你读了童话,你会与美丽的白雪公主,可爱的七个小矮人,善良的牧鹅公主,法力无边的金鱼交上朋友。你会终日沉浸在童话中,想像着自己也拥有一双美丽的水晶鞋,自己也拥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城堡,美滋滋地沉浸在泡沫一样五颜六色的梦幻中,充满快乐,充满幻想,充满对成长的渴望。

读书让你受到启发。你读过《狮子和狐狸》吗?狮子上了年纪,已经不能再捕捉野兽了,于是就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来生活:它来到一个山洞,在那儿躺下来假装生病,野兽们进洞来看望它,他就把它们一一吃掉。狐狸猜出是怎么回事,就站在洞口问候:“狮子,你身体怎么样了?”狮子说:“不好啊!可是你为什

么不进来呢?”狐狸说:“我不进洞,是因为我从足迹上发现,进洞的多,而出洞的却一个也没有。”读完之后,你肯定会有所感悟„„

小学生记忆力好,应该多背古诗。故事会让我走进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会领悟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开阔;“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欢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要想把书读好,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古语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勤奋“二字的意思。

说到勤奋读书,许多的名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为了读书,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为了读书,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

毛主席读书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几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千百年来,无数读书人总结并流传的一句佳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说过:“一本理想的书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也曾发出:“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犹可傲王侯!”的感叹。

纵横历史,古今中外,留名青史的人无一不是博古通今的饱学之士。司马迁如果没有年少时的博览与专研,如何为人类文化史贡献《史记》这样的史家之绝唱?李白如果缺乏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底蕴,又如何能赢得“诗仙”之美誉?毛泽东如果没有“八角楼的灯光”、“延安的窑洞”、“西柏坡的油灯”是不可能写下《为人民服务》、《长征》等这些千古佳作的。

看来,读书会使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读书还会成就你辉煌的事业,能完美你绚丽多彩的人生。

书籍默不作声,带着神秘的笑容等待着我们。当你打开任何一本书籍的时候,马上你就会听到许多声音,美妙的音乐或刺耳的噪声。你可以停留在里面,也可以马上退出来。读书让你受益终生,但小学生不要看坏书,要知道,当你占领了坏书时,坏书也占领了你。那么小学生应该看哪些书呢?根据年级的不同,你可以有所选择: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中外小说、科普读物„„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而陷于迷惑。有这样一幅漫画,草地上的学者模样儿的人,戴着金丝眼镜,双手捧着一本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身体左侧放着一个盛满水的桶,怀里抱着一根钓鱼竿.画的左边是一口井,下部由砖砌成圆形,上部是个呈六角形的井口,钓鱼竿的一头拴着一根线,伸入井中.画的下面还写着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井中垂钓诚然是可笑的,可当你在笑过之后,又想到些什么呢?鱼儿确实是离不开水,但是有水的地方未必就有鱼.如果画中的学者对此事作一番思考,我想就不会发生这种可笑的事情了。

人云:不动笔墨不看书。在这里,我要介绍读书笔记的几种写法:

1、摘录式。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2、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

3、提纲式。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

4、批注式。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圈圈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画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

5、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使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应该在每一天都享受到读书带来的进步和乐趣,愿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让书香感动我们的心灵,让经典滋润我们缤纷的人生!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生命因你而美丽!”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

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那么,读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读书好》这首歌谣中写道:“读书好,读书好,农人读书收成好。读书好,读书好,工人读书手艺好。读书好,读书好,商人读书生意好。读书好,读书好,军人读书把国保。少年不读书,一世苦到老!” 读书的好处显而易见,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说:读书,生命因你而美丽!

读书,给我最美丽的世界。西域白雪犹如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钱塘大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奔腾而来;杨柳岸晓风轻拂残月入沟,醉翁亭上野花幽香佳木葱茏„„你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在感动中沉醉,在沉醉中感动。栖居在读书的绿洲,我发现云卷云舒,雨丝烟波的大千世界原来如此美丽!

读书,给我最阔大了人生舞台,身无双翼,却如闲云野鹤,飞翔于心灵与天地之间,能够穿越历史、现实、未来的时空隧道。观看沧海,感慨曹孟德的壮心;游历欧洲,浪漫于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梦回唐朝,感受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迈;来到现实,聆听鲁迅《狂人》般的呐喊!读书,让我每一天都在丰富着自己的人生色彩,每一天都在拓展着生命的潜能。

读书,给我心灵的洗礼。让我坚定信念,抛却功利,忘记浮华。读读鲁迅,他的笔解剖着自己也解剖着中国人的灵魂;读读林清玄,品品谢婉莹,快乐固然兴奋,苦痛何尝不美丽?于是便觉得生命如花,一身宠辱皆忘,每一个日子都鲜活明丽,每一天的生命都充盈而丰满。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就是我的良师益友。一本好书如同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社会有用的人。读书能安慰我的心灵,使我摆脱痛苦无知的羁绊;读书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读书可以将大千世界灿烂的光华源源不断的输入我的大脑,使我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入神忘情,灵魂升华。因为读书,我执着地爱着我的所爱,我坚定地守望着我的教学领地。一篇灵性纷飞的美文使我眼睛发亮,一段深情的朗读让我哽咽含泪,一个新颖的教案设计让我欣喜不已,我像一个辛勤的园丁,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收获着拔节开花、结出硕果的喜悦。

高尔基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因为读书,我面向大海构建一间心灵花房,孤独、胆怯、失望送大海远去的波涛,而快乐、成功、自信在花房里酝酿„„多少次,幸福因读书而发酵,痛苦因读书随风而逝。职业因读书而完善,生命因读书而升华。

读书,你让我的生命化繁为简,在纷纷扰扰中,我褪去平庸的外壳,固守着安宁平静,把心灵的话语撒向三尺讲台,日复一日,虽平平淡淡也怡然自乐;年复一年,虽淡淡平平却流连忘返。畅游在书的海洋,翱翔在教育的蓝天,我的生命就象大海和蓝天!

读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为师之道就在于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使我从一个刚走上讲台,缩手缩脚的新教师,成长为一个有自信心、有使命感、乐于与学生一起快乐成长的教师。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我可以自豪的说,是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是读书带给了我成长的喜悦,是读书让我的生命更加美丽。只有经过书香的沐浴与熏陶,才能充实丰盈我们的事业和一颗恒抱希望的心。我感谢这么多年书籍对我的滋养与磨练,它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知己,它见证了我成长的脚步。

知识就是力量,博览群书就是蓄积力量;与书为伴,知识就改变命运;与知识为伴,教育改变人生。热爱教育事业,就要热爱读书,因为教育离不开知识,知识离不开书籍。是教育让我们成为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代言人。是书和书里面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和教育的智慧。对党的教育事业,我们不仅要忠诚还要尽职尽责,要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我必须把读书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把读书和教书作为我生命的全部。读书,因书的滋润,生命的长径繁花似锦,一路穿枝拂叶,花如笑靥,芳香弥漫。读书,在那冰冷的季节,书就是那“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读书,在那寂寞的早春,书就是那“占尽风情向小园”“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读书吧!因为,读书,生命会因你而更美丽!更丰满!更坚强!更有尊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朋友,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或是读书对于我们每个人并不陌生;但书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意义的认识并不一定深知,读书能否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终身的良好习惯,这才是衡量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

书,是人类文明的果实;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好书如蜜,开卷有益。好书使心灵充实,好书使智慧明辨,好书使行为规范。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连接古今,贯通中外,它记载着历史、传播着知识、积淀着文化,使人类文明得以世代相传。只要我们肯读书,就可以汲取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精华。阅读前人留存的书籍,就好比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看得更加遥远和广阔。牛顿就是因为酷爱读书,在研究前人著作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由此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试想,假如没有书籍传播前人积累的知识,在当今时代,还会有遨游太空的卫星和宇宙飞船吗?还会有让我们浏览奇妙网络的电脑吗?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当我灰心丧气时,是书教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与朋友惜别时,是书让我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我想放纵自己时,是书让我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书告诉我李白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傲骨;书让我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闲适恬淡;跟着杜甫,听他讲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体会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愁,怜惜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多愁善感。

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唐朝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著名作家林语堂说:“读书能让人得新知,增学问,养性灵”。由此可见,读书不仅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广博我们的学问,还能提高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是读书,让我们知道了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是读书,让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读书,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是读书,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光荣和耻辱„„ 书是我们一生中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朋友!“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大有作为的历史人物,都是博览群书的人。伟大领袖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正是这种孜孜以求、好学不倦的精神,最终成就了他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伟人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就必须不断地发奋读书,书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力量之源!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书能让我们享受到无限的“乐趣”。有的书像陈年佳酿,百读不厌;有的书如倒啖甘蔗,渐入佳境;有的书像一枚青青的橄榄,苦涩后现清香„„翻开一本好书,闻着淡淡的墨香,与李白一起欣赏唐朝的月亮;与苏轼一起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与刘姥姥一起三进大观园,目睹封建家族的兴盛与衰败;随林冲一起雪上梁山,感受绿林好汉的丈义与豪情;看欧也妮坎坷的爱情经历,感慨中世纪欧洲金钱至上的浮华;与俄罗斯文学巨匠一起踏着西伯利亚纷飞的大雪;听中华民族革命战争的枪声,深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穿越时空的隧道,与精英们一起分享精神的盛宴,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情形啊!

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长。清高者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实用者曰“书中自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我却说:“书是生活的伴侣、书是进步的阶梯、书是寂寞的咖啡、书是心灵的春雨。一本好书犹如一位铮友,或引导我们前进,或告知人生哲理,或纠偏我们的航线。透过保尔·柯察金我看到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我明白了:生命属于个人,虽然只有一次,但只有把它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那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在泰戈尔园丁和飞鸟的温情对白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芳醇;在灯下秦淮河的桨声中,我隐隐辨出父亲那苍老的背影;在寒夜的小橘灯下,我看到了童真与母爱的无私;在那浊浪排空的海域中,我理解到了老人对海的不屈的斗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成名就非一时之功。诗仙李白,天资聪慧,而他的成功也来自那“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的勤奋;诗圣杜甫,生性睿智,他的神来

之笔也来自“读书破万卷”的积累。同仁们,为己达人,请热爱读书吧!在你高兴时、忧伤时、快乐时、甚至繁忙时,都去读书。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别开生面,活到老学到老,紧跟时代步伐,我们才会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真正做好人民的公仆,不辱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青春入画,看人生的风景翩然而至。灯下,聆听成功的绝响,共享人生的快乐,体察失败的辛酸,了悟生命的真谛。书,给予我们的不止是一次品读精美文章的机会,还给了我们读书的乐趣,做人的真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朋友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的栋梁。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第二篇:与青年学子谈读书

与青年学子谈读书①

陶富源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要: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大学生要读高层次的书,要读专业书,特别要读专业基础书、专业经典书和解决专业问题的书。读书要与思考相结合,要弄清书中涵义,分辨是非得失,掌握来龙去脉,注重举一反三。读书要学会写读书笔记。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选择;思考;笔记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是读书。因此,今天很高兴与同学们来谈谈读书问题。下面主要谈四点。

一、人为什么要读书

从上小学到上大学,同学们在学校读书已有十几年历史了。现在还来谈为什么要读书,是不是显得有些迂腐,有些不可思议?其实,一点也不。据我观察,就是那些读了一辈子书的人,其中没有弄明白读书价值的也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做一件事与自觉意识到做这件事的意义并不是等同的。那么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一)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

我是农民的儿子,记得第一天上学时,父亲曾经对我说:“到学校好好念书吧,不然就是一个睁眼瞎。”当时我对这句日常话语所蕴含的深意并不理解。后来长大了,才逐渐开窍,才知道人生的缺陷有两种:一是生理的缺陷,有这种缺陷的人是生理上的残疾人;二是文化的缺陷,即不识字、不会读书,有这种缺陷的人是文化上的残疾人,俗称文盲、睁眼瞎。人生的一半是生理,一半是文化,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是对生命的那一半的文化能量的补充。在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中,除了物质的满足以外,还需要文化滋养的就是人类。而获得文化滋养的主要手段是读书。在这个意义上说,读书是人的专利。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那他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这样,他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在我的老家,在解放以前,那些能读书、达到小学文化程度的人,被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乡下农民尊称为“先生”,是颇受敬重的。解放以后,随着初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几乎每个村子都兴办了自己的小学,许多贫苦人家的孩子从此可以上学读书了。但到了1958年,小学毕业生在乡村已经不那么吃得开了,初中毕业生被社会所重视。在那时,小学毕业考初中可不容易。1958年夏,我所在的小学毕业班50多人,被录取升入初中的仅有3人。可以说,一直到文革前,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都被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文革以后,恢复了高考,各地陆续恢复和兴办了许多大学,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从专科生、本科生比较受到社会看重,到硕士生,然后再到博士生更多地受到社会的欢迎。

从上面的简略回顾可知,社会愈向前发展,愈重视读书人,愈重视读书多的人,愈重视读书有成就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读书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的事。

(二)读书是为了社会的进步

在生物进化史上,狗的资格比人老,在地球上有人以前,狗就早已存在了。当然那时的狗是野狗。自人类起源以后,部分野狗变成了家狗,变成了人类的工具。但狗还是狗,其基本属性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相对于狗,人的发展却是十分巨大的。这是因为,狗与其他动物一样只有生物遗传、生物进化,而人除了有生物遗传、生物进化以外,更重要的,人还有社会遗传、社会进化,即一个人或一代人能够通过社会劳动、语言交流、书本学习、网上 阅读,继承别人和前人的文明成果,在新的起点上,开始自己的发展。

在人类发展史上,先有劳动,然后在劳动基础上产生了语言,继而产生了文字、书籍。语言、文字、书籍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劳动和劳动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使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进入了人类原始社会。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的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以文字为基础的书籍的产生,以及作为写书人和读书人的脑力劳动者的产生,其队伍的扩大,作用的日益突出,作为一个重要原因,推动人类由原始的渔猎社会,经过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社会。原始社会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没有读书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因而原始社会发展缓慢,其生产率大约每万年提高1-2%。农业社会有了读书人,其脑力劳动的政治、文化功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农业社会的生产率每百年提高近4%。工业社会的读书人已经突破了古代的学而为官的局限,而大量活跃于生产第一线。知识的学习和创造已经日益突破统治阶级所垄断的狭隘的上层而逐渐普及于平民百姓,因而工业社会的生产率大约每年提高近3%。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数字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使一些发达国家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创造为主要动力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的因素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0-80%。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因而提倡人们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形成浓厚的读书风气,也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总之,要通过读书,传承知识、积累文化、开发智力,来推动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说,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改写人类的历史。美国有人曾写过一本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其中有马克思的《资本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等。不过书写出来,一定要被人读,才能发生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经过世人的学习和宣传,促进了世界的改变,这是人所共知的。据统计,《共产党宣言》共出版了70多种文字的1000多个版本。它传到中国是1920年,是陈望道先生译出的第一个中文本,从此它开始改变着中国的命运。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完成了《论持久战》。当白崇禧把这本麻纸本小册子送给蒋介石时,蒋如获至宝,并下令全军团以上军官人手一册。这本书很快又在美国出版,震惊了世界。事实证明,抗日战争就是沿着《论持久战》的思路走向胜利的。1952年,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一书,论证了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提出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新概念。当时只发行了2000册,但广大地质工作者在这本书的理论指导下,于十年后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总之,读书事关个人,也事关社会,事关人类。因此,自古以来,莫不强调读书,莫不强调学习,而一切成才者也莫不重视学习,莫不善于学习。大学生是我国各方面人才的后备军,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于大学生来说,几年的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一段特定的学习、积累和准备的时期,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刻苦读书,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决不可把时间和精力耗费于漫不经心之中,消磨于玩乐戏耍之途。如果是那样,就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社会。

二、读书要善于选择

懂得了读书的意义,接下来的问题是读什么书。对此,我认为要善于选择,要选择高层次的书,要选择专业书,即专业基础书、专业经典书、解决专业问题的书。

(一)要读高层次的书

有学者曾概括说,人们读书,大体要满足六种需要。下面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转述如下:

1.追求刺激。一般人的生活可以概括为“三平”,即平常、平静、平淡。因此,一个人总想改变这种“三平”的生活。而在现实中,这种改变要受到种种限制,作为一种缺憾,人们只好从书中去寻求满足。因此,什么书新奇就读什么书。于是那些奇闻逸事、宫廷秘史、明星绯闻之类的书,人们就特别感兴趣。

2.休闲娱乐。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就产生了一些轻松的作品,比如养花种草、养鸟养鱼、武侠言情之类。休闲娱乐需要的满足,覆盖面比较广,不仅有闲阶层靠消遣读物打发时间,就是专业人士也忙中偷闲,偶尔翻翻,放松神经。

3.日常信息需要。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天气预报、自然灾难、市场行情、作物收成、政治变动、国际关系等的信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对这些信息的需求是书、报、刊等传媒的基础,特别是报纸存在的基础。

4.知识需求。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通过“十月怀胎”形成了人这个生命体,这一过程是用10个月,走过了生物发展史上从单细胞到人的几十亿年的发展历程,然后又用20多年的专门读书学习时间,走过了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这几百万年的发展历程。以后直到终老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这就要靠出版书、报、刊,特别是书籍来满足。

5.审美需求。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激发、启发和提高的。为了满足审美需要,人们就要读文学作品、美术作品之类的书,同时以此为手段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6.思想需求。人的精神的最高层次是理性的思考,也就是探求规律、揭示真理,提高人类活动的理性自觉。这种需要的满足,促使人们去阅读理论学术书刊,去学习各门科学理论。

满足上述六种需求的读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型的,即为了眼前实用;另一类是积累型的,是为了长远和根本的提高。上述前三种需求的满足属消费型;后三种需求的满足属积累型。只有在积累型阅读上下功夫,才能改变人生,创造辉煌。就是说,要多读高层次的书,少读低层次的书。读高层次的书,对大学生来说,就是要读专业书,特别是要注重读三种专业书。

(二)要注重读三种专业书

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的分支学科总数已达30 000多门,而且还会不断增加。有人用“知识爆炸”来形容知识的这种急速增长之势。相对于知识的无限增长,而人生有限。古人讲,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我国的人均寿命已延长至72.5岁,但毕竟还是太短了。就人生来说,又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人生的继承期,二是人生的创造期。人生的继承期是指人的少年、青年时代,一般指25岁以前。人生的创造期主要是指人的中年时代,一般指25-55岁。人生如果不在少年、青年时代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那么到中年时代就难以有所作为。因此,要在有限的人生中通过读书,有所成就,对大学生来说就必须懂得限制自己,主要要读专业书。读专业书也很有讲究。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而且出版和书写的条件也大为改善。仅就中国而言,一年之中出版的图书也会成千上万,可以说,任何一门学科的书籍现在都可以装满一个图书馆。你钻进图书馆,一本一本地读,可能一辈 子也读不完。因此,对专业书也有一个选择问题。哪些专业书应该读呢?我认为应该读三类专业书。

1.读专业基础书。即通论、通史之类的书。比如,学文学的要读文学概论、文学史一类的书;学哲学的要读哲学概论、哲学史一类的书。这类书一般有多种,我的体会是,从中选一两种比较好的来读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读这类书呢?读这类书是打专业基础的,读了这类书就能掌握一根主线,不至于星星点点,连不成一片。

2.读专业经典书。即读该专业的“经典著作”。什么叫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记载着人类文化精华。为什么要读经典?读经典能目睹一种大家气象,通过读经典与古往的智者、贤者进行对话、交流,会引起心灵的震荡,从中体悟到人类智慧的灵气,享受到接触人类精神高端的愉悦。

因此,我劝同学们要读一些经典。怎么读呢?一本书拿来慢慢地啃,来回反复地读,要

达到烂熟于心。有些段落、句子能随口成诵。见识什么叫经典,这是构筑一个人学术素质的根基,因而至关重要。同学们会问,读一个学科的经典著作选几本书为宜?按我的经验,三五本即可,烂熟于心的经典著作一两本即可。这就是你的看家本领。

三是读解决专业问题的书。即为了解决一个专业问题去读书。这个专业问题也就是你在一段时间里研究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去读书,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和诸家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供自己权衡取舍,从中推求结论。围绕一个中心去读书,如果一本书中只有一章或一节与您所研究的问题有关,那么就读这一章或这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即可丢手。围绕一个中心去读书,读的书愈多愈好。总之,能搜集到的资料要尽量搜集。

以上三类书,就做学问来说,是不可不读的。读第一类书所追求的是对专业知识的总体把握;读第二类书所追求的是对专业知识的高端把握;读第三类书所追求的是对专业知识的专题把握。怎样选书呢?可多留心报刊上的书评,也可向专业老师和有经验的人请教。

三、读书与思考结合在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读。在我看来,书要读进去,要做到开卷有益,就必须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思考什么呢?这里有四个方面:

(一)弄清书中涵义

要弄清书中的某一概念、某一句话、某一段文字,以至全文或全书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遭遇来进行理解。《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国内有人撰文,对这句话的后半句提出质疑,认为“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岂不是文化虚无主义?其实,这种质疑是一种断章取义,是毫无道理的。如果联系上下文,就不难发现,“传统的所有制关系”是指私有制关系,与之对应,“传统的观念”是指反映私有制关系的私有观念。共产主义革命要与之决裂,这是毫无疑义的。

(二)辨明是非得失

要把书中所论放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加以验证、比较、对照,做出是非得失的判断。几年前有人写过一本书并在香港出版,说某位伟人之所以能升到权力的最高端,是通过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实现的。对这个观点,我不以为然。我的人生阅历告诉我,要成就一番事业,何况是伟大事业,没有“两下子”,人家会服你?搞歪门邪道可以得逞于一时,但决不能成就大事。我相信鲁迅先生说的一段话:“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因此,我说,这位作者不懂历史。

(三)掌握来龙去脉

从积极意义来说,要研究正确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有哪些事实或理论根据,在证明中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值得学习,从中能不能引出一些新的观点。从消极意义来说,要研究错误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它失足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在这些地方失足,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等等。弄清一个结论的来龙去脉,相对于辨明一个结论的是非得失,是进一步的、更为重要的工作。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于1996年写了《文明的冲突》一书。书中首次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这一见解。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文明将会由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唱主角,从而构成21世纪的世界冲突图谱。这个见解提出来以后,东西方不少学者提出了异议,我也不赞同这种观点。为什么不赞同?因为它失足于离开现实利益冲突,孤立地讲文化冲突。事实上,世界上一切冲突归根到底是利益冲突,没有单纯的文化冲突。我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我的专业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但我也读康德的著作、黑格尔的著作、费尔巴哈的著作,我的灵魂深处还烙印着孔子、孟子、荀子的 背影,如果互相冲突,而不是相见而观、愉快互补,那末我的灵魂岂不是一个寸草不生的战场?“文明冲突论”不能成立,那么鼓吹这种论调是为了什么呢?说到底是为了转移世人的视线,是为了掩盖美国在全世界的利益争夺。

(四)注重举一反三

古人说,隔行如隔山,但又说,隔行不隔理。就做学问来说,不同学科的理论之间有相同、相近、相似、相通之处。因此,可以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获得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启示。古人把举一反三叫“开悟”。开悟是通过亲身体验,从与一事物相联、相近或相通的事物中,把握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认知方式。比如,青春的可贵是从老年衰朽中体悟出来的,对牙齿健康的珍惜是从牙痛中体悟出来的。又比如,豪猪身上长满硬刺,因而在天寒地冻时也不能挤在一起互相取暖,致使有的豪猪不免会冻死。这种情况也会给人以启示,一个人如果浑身长刺,那么他也就享受不到人间的温暖,其结果肯定是不妙的。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就要求读书不能读得太快,不能狼吞虎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造成消化不良。另外,不能尽信书,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做书本的奴隶。有所学,有所思,必然有所得,就要动笔记下来。

四、学会做读书笔记

(一)做读书笔记的意义

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理由有三:

1.积累资料,以备查用。一些资料用笔记下来,可以备查,以帮助自己在说话、写文章时用起来方便。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里是说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对于应记之事总有遗漏,对于已记之事总会遗忘。笔记的作用之一就在于能补记忆之遗漏,能救记忆之遗忘。唐弢先生晚年写《鲁迅传》的时候,想起一个材料,鲁迅曾经说过他的父亲喝醉时老打他的母亲。所以,鲁迅从不喝醉。但这段话在哪里,因当时没有写笔记,一时难以找到。后来竟花了半年时间去大海里捞针,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发现这句话在萧红回忆鲁迅的文章里。因此,他一再告诫,必须做笔记。

2.训练思维,学会表达。记笔记可以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激发起来的思想,通过整理而达于条理,通过概括而达于清晰。就语言而言,用于思考的是“内部语言”,用于说话的是“口头语言”,用于写作的是“书面语言”。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习惯所说的“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其实不是很精确的表述。实际情况是,“内部语言”具有相当程度的朦胧性、散漫性,要经过加工整理,才能变为用于交流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仍缺乏准确性,仍具有相当程度的散漫性。因此,口头语言要经过加工整理,才能变成具有条理、又分寸准确的书面语言。所以,很会想问题的人,未必有很好的口才;有很好口才的人,也未必有很强的写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写读书笔记,把学到的东西思考一番,把思考的东西整理一番,这对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捕捉灵感,促进创新。灵感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和产生的思想成果。灵感来得突然,逝在瞬息,如流星划过夜空,倏忽不见。因此,对于灵感必须即时捕捉。所以清代学者章学诚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皆如雨珠落大海矣。”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如果读书不做笔记,那么因读书而激发的智慧珠滴就会不能保留,而落入思维的茫茫大海,瞬间便无影无 踪。著名学者许征帆也说:“许多大学问家都很重视写读书笔记,把它作为品评别人思想成果,磨炼自己的聪明才智,抒发自己的心得创见的理想场所。”人们作文,尤其是写长篇巨制,都必须通过写读书笔记做必要的准备和积累,非如此则难以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充实性,也难以保证科研的创新性。

(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那么如何做读书笔记呢?关于做读书笔记各人的做法不完全相同,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笔记方式的选择。做笔记可用笔记本或活页纸,也可用卡片。这几种选择各有优劣。我是选择用笔记本记笔记。为便于保存要选择硬皮封面的笔记本,纸

页线条行距以较宽为宜,这样可以把字写得大一些,便于日后翻阅、查找。(2)应该分门别类。要准备几个笔记本,记录不同的内容。如哲学笔记、经济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等。另外,对摘抄的某段内容还要拟出和标上一个醒目的标题。一个笔记本记完以后,还应该在这个本子前面预先留下空白的几页上,按照所记内容的顺序,编出一个目录。(3)注明出处。抄录资料要完备,出处要详明,不可贪图简便。没有出处的资料,其准确性、真实性会大打折扣,以至丧失使用价值。(4)留下评议空间。一页笔记纸,不妨在其1/3处左右对折一下,该纸的2/3部分用于抄录,1/3部分用于书写对抄录内容的随感。应该说,除了专门为积累知 识而作的摘录以外,读书笔记的内容主要是你的科学思想的最初表达,即对所摘内容,评是非之处,议得失之理,或赞成或反对,或发挥或批判。(5)笔记要复习。记下的笔记,每隔一段时间要拿出来复习一次。就我来说,大体是一年复习一次,目的是为了温故知新。(6)把笔记中的思维成果写成论文或著作。打个比方来说,就是要把与青年学子谈读书笔记中的点点火星,使之燃成一团火,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就写作过程而言,就是把笔记中的 创造性思维成果,先写成片断,由片断而成整篇,再由多篇到专著。

总之,要树立信心,勇于去做。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这是治学的根本途径。一切大学问家,你在看他的结果时,似乎高不可攀,当你回过头来看他的起点时,就会发现原来是同样的渺小。路是人走出来的,学问是人做出来的。治学无奥秘,贵在坚持,贵在积累。只要这样做了,必然会有所提高,有所成就。

注释:

①该文是作者在多所高校给大学生所作的讲演,此次发表,作了整理修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章学诚.文史通义:第三百三十三卷[M].[4]转引自李昂.读书方法探寻[M].北京:长征出版社,1985:

第三篇: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打开《格言联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句格言。西汉的刘向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初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有追求的人,一生应是与书相伴的。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因此,教师不应自甘平庸。一个好教师,就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读书人,一位“嗜书如命”的人。

教书育人是一个传统的话题,也有很多人将教书育人理解为传授知识,对书的理解也往往局限在书本知识上,对人的教育也一般是由班主任完成,大部分也局限于日常的行为规范。这种观点在当今的教育中往往会遭遇“非礼”。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对“教书育人”中的“书”也应作出新的解释。“书”的学习有三类:一类是课堂内书本学习,一类是课外各种活动的学习,第三类叫潜在课程的学习,也就是师生之间潜移默化学习。它反映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潜在课程隐含于我们在校内所作的事情之中,它可能被学习得很好,并且比明显的课程的明确目标显得更为长久”。所以我们当今的学校老师应当注意课堂内外、生活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包括自身的人格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教书育人是一种教学行为,其行为主体是教师,因此教书育人是单向引导,不符合现代所谓“双向引导,“双向疏导”的原则。“教书育人”如果配之以“读书做人”,教育效果也许就会好得多,因为这样师生就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坐标。“读书做人”不仅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老师说的。也就说,每个人学会“读书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其实“读书做人”就是老师既教会学生读书又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学会读书与做人不能分,“读书做人”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对教师来说,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做人,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而后才能真正教书育人,否则把教书育人变成以教育者自居的单向引导,是收不到教育效果的。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会了读书做人才能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一种教学行为,其行为主体是教师,因此教书育人是单向引导,不要做到教书育人,首先引到学生在学会读书做人上下功夫,读书做人中,做人又是关键。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不能满足于向学生提出一些单纯的大学目标,因为这样有可能脱离实际。学会做人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需要出发,这样就较易为他们所接受。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自身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岁月中,好书是我们每个人无声的师长、朋友。生活会因读书不再贫乏、空虚,生命会因读书不再贫弱、苍白,人生会因读书不再孤独、无奈。在读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精神的家园、情感的寄托,体验到风景之外的风景。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中,我们感受黄土高原的雄浑,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我们感受内蒙草原的辽阔,在“小桥流水人家”中,我们感受江南水乡的柔美;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我们感受人生志向的远大,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我们感受人生无悔的豪放,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中,我们感受人生无奈中的欣慰。在读书中,我们领略着前人的聪明与灵气,体味着前人智慧的光芒,丰富了自身的人生情感,砥砺了自身的高洁情操;在读书中,我们被灵秀的诗意所浸透,被哲理的文字所折服,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品味。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旅程中,好书是我们向名师学习,与名师对话交流的平台。名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高手,更是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他们拥有鲜活的、时尚的教育理念,他们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着、影响着青春岁月中那些富于进取思想的学生,为他们的一生奠基。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让我们明白了教育的大爱: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读肖川的《受过教育的人》让我们明晓了“受过教育的人”的含义:他严正而又宽容,深邃而又单纯;执着而又潇洒,真诚而又练达;他勤勉而又从容,刚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实而又不断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他是具有民主的性格的人――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人;一个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趣的人。

读《陶行知文集》让我们读懂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让我们懂得了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通过向名师学习,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探索精神、创业精神的可贵,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了一次心灵的净化、理想的升华。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征程中,好书是我们走出困境、踏上坦途的一把钥匙。从一个心灵走向另一个心灵的道路注定是艰难的,而选择了这个职业,也就要勇敢地迎接这个挑战。通往终点的道路,也许会有很多。我认为,读书使自己变得广博应是一条捷径。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较好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出色地引领学生读书,才能让学生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出色;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更好地走近学生,直至走进学生。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优良传统。“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一个人的进取心与创造力。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就应该以名著作陪,与经典为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必需,让书籍成为精神的伴侣,让书香熏染自己无悔的人生。

第四篇:谈读书

谈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讨论与交流:

(1)学习本课后,对议论文的写作的认识体会。

(2)本课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组为讨论单位,谈谈对这些内容的看法。

五、总结、归纳:

六、布置练习:摘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第五篇:谈读书

谈读书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题记

响应月色的召唤,泡一杯清茶,位于绿树之下,书香作伴,何等惬意!

现在的书市场,鱼龙混杂,需要我们明辨是非。读书,就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不可因有“坏”而将“好”拒之门外。书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比如: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等。可同样也有坏处,有的书不但影响学习,而且会诱使广大青少年走上歧途,深受毒害。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只有全面的看待,不“盲人摸象”,方可免受其害。

看书,需要有选择性、时间性。虽说饶雪漫的疼痛、安妮宝贝的细腻、郭敬明的华美都很动人,《沙漏》的扣人心弦,《泡沫之夏》的感人肺腑都令人神往,可毕竟,这些也都只是课外读物,应该是在学习之余阅读的,不能因此而耽误学习、荒废学业。

有时候,书就像生活中的甜品,没有它,生活不成问题,有了它,生活便更加多姿多彩。或许,现代的生活让我们遗忘了很多东西,而那些古典名著却让我们“重温旧梦”。从《红楼梦》里感受到了凄美的爱情悲剧,从《水浒传》里明白了侠肝义胆,从《三国演义》里体验到尔虞我诈,从《西游记》里又看到了神话色彩。这些,也许没有现代小说那么深入人心,却给人一种独特的古典美。这种美,大方亦婉约,温柔亦豪爽。

书,就像山,沉重敦厚,令人流连往返。

学,就像海,广阔无垠,毫无边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简单,一个字:好!

书,复杂,千言万语也道不明。

谈读书

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供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潢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段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以请人代读,取其所须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太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下载与小学生谈读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与小学生谈读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谈(大全)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清华附小窦桂梅“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迪金森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所承担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终......

    《谈读书》

    《谈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能理解和背诵培根关于读书的一些格言和警句,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谈读书

    谈读书 作者:朱光潜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

    谈读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谈读书》。作者是英国的哲学家、作家培根,在《名人谈读书》一书中,本篇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让我们先把文章整齐地朗读一遍。 (生齐读课......

    谈读书

    读书笔记感悟人生快事,莫如读书。它能让我们知天地、晓人生。它能让我们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书是我们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到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谈读书

    第七周集中业务学习讲稿 永恒的经典,一生的邀请 ——关于教师阅读的交流 邀请,一种召唤的力量; 邀请,一种温暖的传递。 把你的手,放在我的手心, 让我们一起温暖前行。 来吧,这是书......

    谈读书

    (读书)谈读书 抽象的文明依托着书得以记载和传承;一册册好书正如项链一般串联起灿烂的文明,在历史的天空闪闪发亮。 因此,我们需要读书,读书中领悟前人的智慧,吸取历史的教训,发出自......

    党课心得 与大学生谈读书范文

    党课心得 与大学生谈读书 作为一名大学生,针对目前大学生读书活动中存在的某些现象,我想结合叶老师的讲课,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 为什么读书 1、读书是大学生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