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

时间:2019-05-14 17:3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

第一篇: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

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

600余幅珍贵图片,260余件实物资料,连缀成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将60多年的创业史浓缩在2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再现了我党自力更生的创建第一个钢铁厂——首钢长治钢铁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进入展览馆,穿过历史的烟云,首先看到的是“七七”事变两个月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等率领八路军从陕北东渡黄河,深入太行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于1938年8月8日进驻长治西北郊20公里处一个叫作故县的小山村里。接着,专为八路军培养军政干部的抗大一分校也随总部来到故县办学。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正因为有此政治条件,加上附近煤、水、铁矿石、石灰石蕴藏丰富,八年之后,一个以生产炮弹为主的大型炼铁基地选址故县。

上党战役的硝烟刚刚散去,晋冀鲁豫军区和边区政府便抽调骨干力量,在上党盆地浊漳河畔的故县村安营扎寨。这是一支由老红军、老八路、抗大学员和知识分子以及穷苦工人、农民组成的英雄群体,他们来自延安,来自黄崖洞,来自太行山褶皱深处的各个军工厂,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走到了一起。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大都曾就读于国内外知名大学,所学专业结构门类齐全。他们要在这里建设一个包括炼铁、炼钢、铸造、耐火砖烧制、炼焦、水泥生产等的大型钢铁基地。从此,这片沉寂了多少年的土地上燃起一支不灭的钢铁火炬,以之为代表,近代以来一度衰败的长治冶铁业在埋葬蒋家王朝的历史洪流中重新崛起,新中国的钢铁事业从这片光荣的土地上起步。

故县铁厂于1947年农历11月投产,日产灰生铁20吨。这个数字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然而在当时却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其时各解放区都在发展军事工业,但晋绥、晋察冀、山东、陕甘宁等几大解放区都没有工业规模意义上的高炉,晋冀鲁豫边区故县铁厂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办钢铁工业之嚆矢,新中国钢铁事业从这片素有煤铁之乡之称的土地上起步。故县铁厂生产的50mm、60mm、82mm、120mm、150mm炮弹在解放战争中大显神威,大量用于太原、平津、淮海、渡江战役等解放战场上,加速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它将自己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中国的解放战争史上。故县铁厂骄傲地迎来了共和国的第一缕曙光,中国冶金军工史上从此多了一章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故县铁厂的建成,被时人誉为“太行山上的工业革命”,统计图表说明,1948年至1949年,太行军工共生产炮弹280万发,其中80%以上产自故县铁厂,一高炉被誉为“功勋炉”。原晋冀鲁豫边区军工部工程处长、国防科工委负责人郑汉涛将军说过:“长钢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数以万吨计的生铁,制造了数百万发的炮弹,这个功勋将永垂史册。长钢的贡献还在于培养了很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全国解放后冶金战线的巨大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这个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青年陆达的精神境界

展墙上的一张照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明媚的阳光下,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头发黑亮,衣着整洁,西装革履,英气勃勃,正坐在椅子上悠闲地看书,四周树影斑驳,花蕾满枝。多么富有浪漫情调的一张照片。这位青年人就是故县铁厂的创始人、大名鼎鼎的冶金专家陆达。陆达原名陆宗华,出身于上层家庭,父亲是国民政府财政局盐务稽查局高级职员,母亲是一位知识妇女。他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3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深造,专攻钢铁冶金工程,照片就是他1937年春在留学德国期间拍摄的。“七七”事变争以后,24岁的陆宗华放弃即将完成的学业,毅然回国参加抗日。他不羡慕国统区大城市优裕的生活,直接投奔延安,脱下西装革履换成粗服布鞋。为了欣庆自己到达革命圣地,将名字改为陆达,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了他一生。陆达于1939年来到太行山区最艰苦的抗日前线,从事军火研究和制造。为了解决用白生铁制造迫击炮的难题,他将美国黑心韧化技术和上党地区古老的焖火技术相结合,发明了炮弹焖火技术,炮弹产量质量成倍提高,解决了八路军的燃眉之急。

10年后的1947年,陆达奉命主持故县铁厂的建设,旨在解决太行山区长期以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冶炼制造炮弹所需的灰生铁的难题。此间他拍摄的另一张照片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穿一身宽大臃肿的棉衣裤,头戴一顶旧帽子,脚下穿土布鞋,站在一座古庙的廊檐下,面容虽然清瘦却充满了乐观和自信。两张照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位观众看到后在博客里感慨道:“陆达出身名门,家境富裕,完全可以留在德国当专家,过富足而安逸的生活;也完全可以回国留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当国民政府的高官和专家。他为什么要爬山越岭到贫穷、而且还看不出任何前途的延安呢?并且自觉自愿到中国最贫穷的太行山区和农民滚在一起,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硬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炼出了梦寐以求的灰生铁,造出我军急需的炮弹。是什么力量驱使陆达能这样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顾一切地、乐呵呵地苦干呢?答案应该是明确的: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

陆达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有志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建设故县铁厂的英雄群体的杰出代表。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追求和忘我牺牲精神,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在当今追求金钱和享乐成为时尚,理想信念的空气日渐稀薄社会氛围下,青年陆达的人生追求的确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艰苦奋斗精神和科学创造精神结合的典范

故县铁厂是在及其困难的条件下建设的,战争年代,物质财富极度匮乏,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建设者们发挥聪明才智,精打细算,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将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紧密结合,创造了许多奇迹。如,高炉打地基没有钢筋水泥,就石灰、坩土和红土组用三合土层层夯实,用旧道轨代替钢筋。建设热风炉没有钢板,利用矿井下的生铁水管,创造性地制作成功管式热风炉。巧妙利用自然地势,架设木栈桥推罐车上料,省去了现代高炉机械斜桥上料的复杂工艺;没有粉碎机,以农家石碾代替。没有化验仪器,就用口尝牙咬的方式来辨别氧化铝、氧化硅等原料的性质。没有牵引机车,自己动手制作…… 一个个看似简单,却无一不是尊重科学的结晶。艰苦的条件,坚强的信念,激发了他们的无限创造力,于是,在简陋的工棚里,在昏暗的油灯下,在摆着窝头咸菜的饭桌上,一个个奇思妙想产生了,一个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方案完稿了。靠着这种精神,创业者们在太行深处的山沟里创造了共产党的“两个第一”:第一座炼铁厂,第一座机焦厂。

密封柜里珍藏着陆达厂长65年前建厂期间记下的四本工作笔记,密密麻麻的中文、英文和德文,写满了因岁月而发黄的纸页,举凡炮弹图样、试验数据、资源勘探、工艺流程、工程计算、材料消耗、薪金标准等等,事无巨细,应有尽有,字迹流畅、工整,一丝不苟,是故县铁厂建厂前后最真实、最权威、最全面的原始记录。解说员告诉我们,这几本笔记凝集了陆达前半生的全部心血,已经珍藏了60多年。“文革”中,许多资料散失了,唯有这几本笔记保存下来了。这次兴建展览馆,陆达夫人、90高龄的王林老人决定将之寄存长钢。这些笔记,是新中国钢铁发展史上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献,堪称镇馆之宝。它向世人证明了,故县铁厂虽然坐落在贫瘠的沟壑里,但根子却深深扎在科学的沃土中。“土八路”并不土!

在“风雨历程”展区,讲解员在一张照前停下来。照片上是一个木结构厂房的内景,许多人正在里面忙碌。讲解员为我们讲诉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1952年10月,故县铁厂完成了历史使命,由军工系统移交地方。这时,工厂和职工面临着一次重大抉择:停产炮弹后,由于生铁没有销路,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是想办法求生存呢?还是就此关门大吉,散伙回家?职工们毅然选择了后者。于是在1953年底,开始筹措上马炼钢工艺。要命的是,炼钢,却没有厂房,建造要花很多钱,怎么办?职工们发扬战争年代自力更生精神,因陋就简,将1947年建造的木结构铸造厂房改作炼钢厂房。厂房高度不够,无法走行车,就在地下挖出4米深的地坑,以增加相对高度,下面放置铸锭地板。木柱子承受不了行车重量,就在地上竖立生铁管,上面铺上道轨走行车。为防厂房失火,将木柱子全部涂上红泥覆盖。在木厂房里炼钢,世界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家!但奇迹在故县铁厂产生了。经过艰苦努力,1954年7月,炼钢车间1.5吨碱性转炉投产,日产钢20吨左右。这是继唐山钢厂、新疆八一钢厂之后的全国第三家碱性侧吹转炉。1958年,炼钢车间技术指标进入全国冶金系统先进行列。一位观众听了这个故事,不由感慨系之:

不甘沉沦奋争光,生存之道勇者强。

脚下无路敢趟路,木厂房里炼出钢。

这事如果放在今天,一定会有人建议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炼钢有了,由于没有轧钢工艺, 故县铁厂只得将生铁或钢锭运到河北、山东,低价卖给当地的轧钢厂,真正属于自己的利润很少。“由粗变细,让锭成材”,成为全厂职工的共同愿望。经过积极争取,1956年下半年上马轧钢工艺。国内购买不到小型轧材设备,就将战争年代国民党丢弃在山东的一套300㎜小型轧铝设备运回,经改造后,建成年设计能力4.7万吨的轧钢生产线,1957年9月份投产,生产建筑用钢材。其时,全国共有14家生产钢材的钢铁企业,故县铁厂是其中之一。1959年,北京建设十大建筑,其中就有故县铁厂提供的钢材。

故县铁厂的创业者建设和生产中,练就了一种精神,一种和延安精神、太行精神齐名,且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精神,是延安精神、抗大精神、老八路精神在上党大地的延续。周总理1956年对此予以高度评价,他说:“故县铁厂是我党在根据地第一个建设的厂,是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

浴火重生 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长钢从建厂到如今,六十多年来历经坎坷,仅厂名就换了不下10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几代长钢人自强不息,坚持不懈进行技改和建设,几乎所有的生产工艺都是由小到大,由土到洋,竟无一例外!如,一高炉从1948年建成,到1956年,中间三次扩容,由51立方米到58立方米、再到71立方米,最后到83立方米;现在的三座高炉达到1080立方米。枣臻焦化厂的焦炉,由原先的10孔,一直增加到67孔,其间经历了50年。三个24平方米烧结机,分别改造过多次;现在两座的新烧结机达到200平方米。转炉最先是1.5吨空气侧吹转炉、之后到2.5吨、3吨、6吨;后来又上马先进的氧气顶吹转炉,先是6吨,后再扩容为8吨、再扩容为15吨;现在新建的三座转炉达到80吨。轧钢亦如此,先是滚动式冷床,到后来的锯齿式冷床;从横列式轧机改为纵列式轧机,从开坯到半连续轧制,再到连续轧制。年产钢能力从最初的千余吨,提高到到现在的360万吨。主厂区占地面积从建厂初的300亩扩张到5平方公里。六十五年前,故县地区还是一片沟壑纵横,野兽出没的荒坡野岭。如今高楼林立,车流辐辏,已发展成为长治最大的工矿区和物流中心,对长治地区经济发展和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幅幅带着岁月沧桑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资料,反复向人们诠释着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共产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纵观长钢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它的历史,就是一部创业者们充满艰辛的奋斗史。它达到今天的规模,是在条件简陋,技术装备落后,国家投入很少,靠自己从零开始,惨淡经营,倾几代人的血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的脚步从长钢的昨天走到今天,我的思绪从长钢的现在飞回过去,强烈地感受到了长钢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种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韧性、一种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信念。

然而这个曾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过突出贡献,在中国冶金军工史上赫赫有名的老企业,进入21世纪,处在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钢厂和机制灵活的民营钢厂的双重挤压下,步履艰难。2006年,长钢改制遭遇挫折,人心涣散,前途迷茫,生产经营雪上加霜,被抛入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长钢的路在何方?阴云笼罩在人们的心头。2008年9月,以郭士强为首的长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重聚离散的人心。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和实力雄厚的首钢集团成功实现联合重组。

长钢加盟首钢后,制定了“三步跨”发展战略,确立了打造“五个长钢”的发展理念,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陆续建成十几项技改工程,并在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获取工作上取得重大脱破。这个历经坎坷的老牌国有企业,终于柳暗花明,重获新生。

红色序曲、艰苦创业、风雨历程、自强不息、浴火重生、和谐家园、群英选粹、领导关怀、前景展望……十大展块布空间,一朝梦回六十年。65年上下求索,65年曲折前行,65年磨练砥砺,65年风雨兼程。最后的长钢沙盘则用声光电等技术为我们描绘了企业未来的壮丽前景。长钢未来十年发展目标是:依托首钢总公司的管理、技术、品牌、人才优势,以长钢红色文化为助推剂,加快淘汰落后、升级改造步伐,构建“煤、电、钢、化工、装备制造”五位一体发展模式,研制并生产高兆帕的超高强度钢筋和其它优质钢材,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潮流,长钢真正成为对本地区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对山西经济有重要贡献的国际一流的长材生产、研发基地。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长钢老一代创业者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永存!

第二篇:《红色摇篮》

情节一:00:03:50---00:06:00 毛泽东:恩来同志你现在是当家人了要慎重呀 周恩来:泽东同志有什么话尽管说

毛:要是这赣州非打不可也应该以围城打援为上策

周:泽东同志如果你的身体能够很快地好起来在必要的时候希望你到前线去看一看 毛:恩来同志我反对打赣州为此我还失去了随军指挥权但如果恩来同志你发话我定会以大局为重

贺子珍:周书记你给下个命令吧 周:我下什么命令

贺:润之现在是个闲人你给他下道命令让他喘口气 周:我们的政府主席怎么会是个闲人

毛:政府的工作项英主持我没什么事在军事上我也不插手现在的确是闲人一个 贺:你呀何止是个没事干的闲人还是一个讨人嫌的嫌人 周:子珍同志你可别把我说成是那个讨人嫌的嫌人 情节二:00:07:40----00:10:25 毛:请问二位师傅是本地人吗?

主持:这位戒严师父是邵武人贫僧慧明是宁德人本地人一般不做本地寺院 毛:看来到了那里都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尘士如此化外也是如此 主持:来主席请坐

。。。毛:幼时在韶山冲上屋场每日在堂屋陪家母念经大坐今日佛门能容凡夫俗子小住也是那时的造化

主持:佛教在中国千年不衰不知毛主席如何看待 毛:当然是各个朝代都有信众喽

主持:阿弥陀佛贫僧冒昧主席只言其表未讲其理

毛:愿听慧明师父高见 主持:以贫僧之见因缘之一乃是佛教提供了一处物外的超然对世间万物有着独到的阐释其二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都有宗教的心性唐皇封孔子以王的称号封老子以道家师祖有着玄奘将取回的佛经翻译成大乘佛典遂使寺院遍及九州这样道教儒教佛教才共存于一种和谐状态之中

毛:慧明师父言之有理啊我们中国之所以没有像欧洲的许多国家那样一打就是几百年的宗教战争我看还是得益于三教和谐共存如此说来于国于民乃是幸事 戒严师父:阿弥陀佛请毛主席谨记此言日后莫忘

第三篇:蓝色摇篮的红色10年

蓝色摇篮的红色10年

目前,我国由国内外企业创办的研究机构有700多家;然而10年前,却只有IBM以自己的战略眼光,第一个在中国设立了研究中心。今天,在IBM全球研究部庆祝60年华诞之时,IBM中国研究中心也迎来自己的10周岁生日。

我是第一个

1995年1月的一天,即将大学毕业的沈丽琴得到两家外企的工作机会,一个是到国外工作,另一个是去还在筹备阶段的IBM中国研究中心(China Research Laboratory,简称CRL)工作。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这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究机构,沈丽琴也不知道自己去了前途如何。正在犹豫的沈丽琴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躺在病床上的她以为这一次恐怕要失去所有的工作机会了。令沈丽琴没有想到的是,IBM派来中国筹备研究中心的王玮博士和唐大兰博士不仅打电话到病房询问她的病情,还通过邮局送来鲜花。那一刻,沈丽琴决定加入这个人情味浓厚的团队,她成了CRL的第一个员工。

10年后的今天,当已经成为信息、知识和交互技术部高级经理的沈丽琴和王玮、唐大兰一起站在“IBM中国研究中心10周年庆典”上,回忆起创建初期的艰难,仍然激动无比。她说:“我觉得这么一个爱护员工的公司,是我应该选择的公司。IBM对员工在生活以及成长上的关怀让我非常感动。在CRL,我们有很多的机会和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一起交流和学习,对我们的发展非常有利。而且从一开始,CRL就有一种努力工作的氛围,现在的员工甚至比我们当初更加勤奋,他们的冲劲和对工作的热情让我相信,未来10年,CRL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与中国共腾飞

IBM被人们称为蓝色巨人,从企业标识到员工服装颜色,再到经典的ThinkPad,深蓝色和黑色始终是IBM的主色调。CRL作为IBM全球研究体系的一个重要基地,已经成为IBM在中国及全球业务发展的创新引擎和培养科技尖端人才的蓝色摇篮。然而8月30日的中关村软件园里,不管是通往庆典场馆的指示路牌,还是庆典现场的背景,一切与CRL 10周年有关的东西全都是大红色,这是在向人们昭示:今天是一个节日。庆典标识上的数字“10”由两部分组成:1是由跟IBM标识相同的条纹组成,0则是盘成一个圆的一条龙。从创立到今天,CRL一直具有深厚的中国情结。

10年前,北京的上地人烟稀少,CRL员工也很少,甚至能够站在马路中央合影;10年后,上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RL也在中关村软件园里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大厦。CRL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见证了上地的发展,见证了中国10年来的飞速发展。

10年里,不仅CRL本身在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它也给中国IT行业、IT的研究工作带来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同时,CRL研究人员扩大到150多名,CRL还与国内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非常优秀的、年轻的研究人员。通过这些,CRL在中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不仅成为IBM全球研究开发技术的窗口,还成为连接世界和中国的桥梁,对其他跨国企业来华设立研究机构起到非常强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十载耕耘路年中,CRL平均每年都有100多项IBM专利技术诞生,已经取得了 100 多项首创成果,涉及分析算法、理论基础、新产品特性、新方法、新的行业解决方案以及开创新市场等众多领域。CRL的创新成果被大量应用到IBM的产品和服务中,CRL也被誉为IBM的业务创新引擎,甚至是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创新源泉。这其中包括全球第一个中文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ViaVoice,世界上第一台全中文掌上电脑“中文WorkPad”,全球第一套用于互联网的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平台,成为IBM电子商务转型重要里程碑的网上电子采购解决方案,帮助中国真正实现普及运算应用的服务交付平台,中国市场上第一套完整的中文知识管理工具集合,第一套智能市场情报门户系统等。在此过程中,中国研究中心不断地与包括高校在内的各领域和机构的专家进行交流、完善和扩展研究议程、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并进行检验,例如联合各方力量成立IBM全球首个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工商企业创新中心”。所有这些成果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帮助它们成功应对转型中的难题,甚至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当然,能够得到这些成绩,CRL的每一位员工都付出了辛苦的努力,正如庆典上员工代表们合唱的《CRL之歌》中的歌词:主意多,辩论长,晨昏电话是家常。不过,CRL员工并不觉得苦,在他们眼里,CRL是一个开放的精神乐园,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和想象力。一位员工说:“每次看到潜心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信息技术产品,我都有一种感动,一种只有在CRL才能体会的幸福和成就感。”

又一个新起点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CRL积极与政府和教育机构合作,对教育事业及其他公益事业进行不遗余力的支持。其中,直接面向高校学生开展的“青出于蓝”暑期实习项目更是为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环境。

随着IBM“随需应变”战略的提出,CRL的研究人员走出实验室,开始以客户的需求作为研发工作的驱动力,将技术发明与行业经验以及中国市场的独特性紧密结合,帮助客户信息化的发展。

10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对于CRL的未来,CRL主任叶天正博士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他说:“未来的日子里,CRL将继续把全球最新的技术带到中国,把中国的成功经验让全球分享。在整合的浪潮中,CRL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更大的挑战,引领未来,创造奇迹,给人类的自由带来更广阔和幸福的天地。”

第四篇:观《红色摇篮》有感-(定稿)

观《红色摇篮》有感

看了《红色摇篮>>,使我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毛泽东。一代领袖毛泽东颇具传奇色彩,他的预见能力,指挥作战能力等等让人赞不绝口。毛泽东从湖南一个偏僻山沟子里的孩子,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最高领袖,成为二十世纪名扬世界的伟人。他的成功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智慧之路,他的成功靠的是他世所罕见的智慧。

他的诗句至今令我难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人要取得成功第一位的是要能正确认识行势,分析形势。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提出持久论战,以及外交史上一边倒的政策,都是正确分析形势而后确定下来的正确路线。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要这样,我们要时刻警惕,真确把握当前形势,国家面对经济危机,不是盲目的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审视局势,然后想办法改变学习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进步,让社会进步。毛泽东宽广的胸怀和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也实在让人佩服,在抗美援朝中,毛岸英壮烈牺牲,但是毛泽东并没有因为儿子的牺牲而失声痛苦,他说:“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战士,为国际共产主议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尽的责任,不能因为他是我儿子,就不能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事业面牺牲。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的。”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毛泽东强忍住了,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国家大事上,用工作冲淡悲痛!抗美援朝最终胜利了,无数英烈埋骨他乡。我正想有没有一位老人祈祷世间一切和平,不要再有战争了。

一代伟人,生活俭朴,吃的却和普通大众一样,在饥饿的年代,还要将吃晚饭的碗用热水冲泡,将冲碗水喝下去,他的举手投足,谈笑风生间都洋溢着伟大。

平凡孕育着伟大。在那个年代,人人都会说艰苦朴素是一种革命精神。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也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遗留下的美德。我们就应该学会节约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可以联想到自身或当代学生身上的一些弊病,不懂的艰苦朴素的道理,校园里更是弥漫着攀比之风;把大量时间和金钱都投入到网吧老板手里的大有人在;地上随处可见矿泉水瓶,却不知道放在垃圾箱里或是回收利用……把传统美德忘的一干二净,这些问题不得不让我们产生警惕。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党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我们后辈们应加倍珍惜,永久铭记,倍加珍惜。

第五篇:“红色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

“红色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

在祖国东北的中心城市沈阳,有一所历史悠久、功勋卓著、人才济济的高等医科院校——中国医科大学,这所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老校,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走过了70年的辉煌岁月,培养了近4万名高级医学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以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从这所学校中先后走出了8位国家卫生部的正副部长、40多位将军、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副部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和众多享誉海内外的医学科学家。有人称这所学校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科院校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科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历史长久的一所学校。

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后,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民主政府。这次会后,中央军委总军医处处长贺诚向中央军委提出创办军医学校的建议并得到批准。1931年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军医学校,在瑞金宣告成立,贺诚兼任校长,总军医处医务主任陈志方兼教育长。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叶剑英参加开学典礼。朱总司令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工农红军已有很大发展,但医务人员缺乏,必须培养自己的红色医生”,他勉励学员:“要学好本领,为红军服务。”他还强调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的办学方针,这一方针为学校指明了方向。

1933年4月,第一期学员经考试合格准予毕业。1933年7月,第二期学员毕业后,学校与傅连璋主办的红色医务学校合并,改设在洋江下的红色医院(原长汀福音医院)为红军卫校附属医院。

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军医学校的历史;从此,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跟随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红色的旅程。

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唯一在长征途中办学并走完全程的学校

据史料考证,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是唯一在长征途中办学并走完两万五千里全程的学校。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性大转移,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卫校做为军委直属队的一部分,于10月中旬从瑞金随军出发。为适应行军的需要,学校将军医九期和调剂班、看护班学员分散到各部队参加工作,军医六、七、八期学员和教职员则编成教导队,随总卫生部行动。行军途中,红军进行整编,又陆续有红军卫校部分学员被分配到部队做救护工作;另一部分师生则被分配到隶属中央纵队的干部休养连,教员做医生,学员当看护。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播映过一部电视剧《特殊连队》就记载了红军卫校的师生为中央干部休养连服务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党中央决定兵分两路继续北上陕甘地区,以迎接伟大的抗日民族革命高潮。卫校师生随毛泽东主席率领的右路军穿过茫茫草地,进入陕甘地区,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随左路军行军的卫校师生利用松岗地区稍事稳定的环境,召回部分学员重新组成军医第六期,在松岗大喇嘛寺复课。当初从江西出发的100多名师生中的许多同志,在行军途中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军医第六期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1936年在长征途中的芦霍毕业。

1937年,学校迁至延安附近的闫店子,同年3月中旬第八期在此毕业,毕业典礼上宣读了朱德总司令的指示:“到前线去,好好为革命服务”。

红军卫校师生随军四渡赤水,二过乌江,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爬过高达4000多米的雪山并走出渺无人烟的草地。在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卫校师生们不仅完成了行军任务,同时边行军、边办学并且担任救护工作,在我党我军的医学教育史上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丽诗篇。

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卫生学校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华北红军改名为中国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红军卫校也改名为八路军卫生学校,并随总卫生部开到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日寇进攻面前节节败退,八路军肩负着民族的希望,迎敌北上。不久,在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役中,严惩日寇。我军的伤员救护问题也日渐紧迫,根据抗日前线的需要,卫校立即派出九期、十期学员和部分医生,在山西五台到黄河岸边的大宁之间组成一条千里伤员转运线,每隔几十华里路设一兵站,接待伤员,进行治疗,依次转运。学员们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既是护理员、担架员,又是炊事员,同时还要做抗日救国的宣传员,在转运中遇到敌机轰炸,学员就俯在伤员身上,用自己身体掩护伤员以免再次受伤。

红军卫校从创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六年中,共培养了300多名各层次卫生医务干部,满足了红军部队对医务人员的急需,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时期的中国医科大学

在延安办学是中国医科大学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

1940年3月,学校迁到延安,校址设在东门外的柳树店。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中国医科大学办学规模扩大,教员增加,一批又一批学员从学校毕业,奔赴抗日前,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1940年秋,毛泽东同志来到学校向师生们做了报告。他讲道:你们在党的领导下,从江西中央苏区的“卫生小学”,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锻炼,现在成长为“卫生中学”了。我们的革命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因为我们能为群众谋利益,为全国广大工农群众所拥护,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敌人,建设一个新中国。你们卫生学校也是这样,将来一定会发展成为一个“卫生大学”。毛泽东同志的报告鼓舞了全校人员的斗志,师生们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完成教学任务,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0年9月,经毛泽东同志提议,红军卫生学校正式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从此,中国医科大学跨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同年,校长王斌为表达广大师生的共同心愿,亲自作词,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谱曲,创作了中国医科大学校歌。“站在卫生工作的最前线,我们是新医学的技术工作者,我们是新中国救护的先锋。在艰苦的斗争中,学习紧张、朴素、仁慈、谨慎的作风,创造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干部,为革命工作,为大众服务。我们正是社会的治疗家,使受伤的祖国走向健康,走向新生。同学们努力学习,勇敢前进建设新医学的责任,担落在我们双肩。”

现在这首铿锵有力、旋律激昂的校歌仍然为中国医科大学每一期新生必学必唱,仍然是学校大型活动的结束歌曲,鼓舞着医大人为之不懈的努力。

一个伟大题词的由来

在中国,毛泽东著名的光辉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几乎家喻户晓,但是,知道毛泽东题词由来的人并不多。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0年经毛泽东提议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1年将毕业的军医十四期也就成为更名后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一期毕业生。在将要毕业的前夕,同学们都热切的希望毛主席能题词留念。当时的十四期的期长林春芳将同学们的要求向校长王斌汇报,王校长很快接通了毛主席的电话,请毛主席在百忙中给十四期毕业同学题词,毛主席立即答应了王校长的请求。

不久,毛主席就指派工作人员送来了题词。当王校长小心的打开纸卷,只见在一张白纸上用毛笔写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得知毛主席为十四期题词的消息后,全体同学无不欢心鼓舞,奔走相告。1941年7月15日,十四期的61名毕业同学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毕业证书,因为毕业证书上用鲜红的字体印有毛主席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从此,毛主席的题词不但印在十四期同学的毕业证书上,也深深的印在了医大全体师生的心坎上,成为一代又一代医大人的行动指南,并最终成为全国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和指路明灯。

解放战争中的中国医科大学

从1948年开始,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学校陆续建立了四所分校:1948年月1月在龙井将1947年3月由吉林军大分校接收的原开拓医学院改为第一分校,以内科为主;1948年3月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二分校,以五官科为主;同年,将设于通化市的辽东军区所属辽东医专改为第三分校;1948年1月改设在平谷地区的冀热辽医专门学校为第四分校。

根据上级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努力探索在短时期内培养出大批适应解放战争需要的卫生医务干部,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学校在教学上明确提出:基础服从临床,临床服从实际需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具体安排上,则强调战争和医疗任务缓和时集中力量教学,作战紧张、伤员增多时就投入医疗工作。

1947年,在东北战场上的几个重要战役,如其塔木战役中,学校都曾接受大批伤员的抢救任务。在血源不足的情况下,师生们迅速组成了上千人的输血队,献血达20万毫升。同时还派出一个医护人员精悍、设备简易但齐全的战地手术队,直接在前线为伤病员服务。

1948年9月,在辽沈战役中,地处前线的四分校组成四个医院十二个所,先后救治了一万多名伤员,师生们废寝忘食地开展抢救工作。

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医科大学先后有2302名学员毕业,其中绝大部分学员被分配到部队各级卫生医疗院所或研究机构。在短期内培养大批革命医务干部,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为迎接全国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8年10月,上级决定由副校长李亭植率领部分干部、师生,到长春接收原长春大学医学院,组成长春军医大学;第一、第二分校合并组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分校合并于总校;第四分校组建为承德医学专科学校;总校由校长王斌率领迁往沈阳。

1948年11月,随着辽沈战役的彻底胜利,东北全境宣告解放。中国医科大学迁到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其前身为原满洲医科大学)和辽宁医科大学(其前身为原私立辽宁医学院)。至此,由三所老校——中国医科大学、原满洲医科大学、原辽宁医科大学组成的中国医科大学进入了历史新阶段。1952年10月,学校设置的药学院独立建制为现在的沈阳药科大学。

一所备受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关注的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70年来,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无论在任何时期都从没间断办学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历史最长久的一所学校。因此,可以说中国医科大学7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关怀、支持中国医科大学成长发展的历史。

1950年,3月1日10时20分,访问苏联归国途经沈阳的毛主席、周总理,再一次视察了中国医科大学。当毛主席听完了中国医大的情况汇报后说:“中国医大,过去是我党、我军最早创办的一所医科学校,多年来,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现在情况变了,全国解放了,今后的任务更加繁重。教育一定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一定要把人民的医科大学办好”。这次对中国医科大学的视察,也是建国后毛主席唯一视察的医学院校。“一定要把人民的医科大学办好”毛主席在新时期对中国医科大学的教悔,鞭策着中国医大全体教职员工在社会主义时期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刻关心着在党的身边成长起来的中国医科大学。1991年,中国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亲笔为《中国医科大学校史》题写书名,江泽民、李鹏、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及卫生部部长陈敏章为学校题词,表达了党中央领导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医科大学的极大关怀和勉励。

中国医科大学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办学历史,书写了中国医学教育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重视并关注中国医科大学的发展,也必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李系仁、宋震飞)

下载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色钢铁帝国的陨落

    红色钢铁帝国的陨落 ——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在苏联短暂的74年的历史中,以急行军的方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行了工业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在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苏......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看《红色摇篮》有感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看《红色摇篮》有感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看《红色摇篮》有感有些人说中国共产党出现毛主席是必然现象,我觉得也不尽然。要是没有毛主席共产党或许死了......

    中国医科大学:长征路上走来的红色医生摇篮

    中国医科大学: 长征路上走来的红色医生摇篮 中国医科大学这所作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军医学校,1931年发端于江西瑞金,跟随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

    生态井冈、革命摇篮、精神家园(井冈山红色之旅学习心得)

    生态井冈、革命摇篮、精神家园 ————浅谈井冈山旅游(红色之旅心得) 作者声明:本文参考《井冈山红色旅游市场定位及其营销策略》作者:●卢丽刚 、卢静,还参考了其他新闻资料和......

    红色摇篮 西队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丁楠

    关于 红色摇篮 西队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参与者:队长 丁楠 队员 张伊宁(团长) 曾蕃予 韩冬梅 连晶晶 吴柯臻 徐萍萍 孔乾石 谢稳 张帆 实践主题:重回革命圣地,学习先烈精神。 时间:2......

    《钢铁》

    无精打 干干净净 仔仔细细 火舌飞舞 筋疲力尽迫不得已 支支语语 兴致勃勃自食其力 名正言顺气急败坏 忧心仲仲 面色苍白 乱七八糟恍然大悟 心满意足 疲惫不堪心宁不安 烟消......

    炼钢铁,炼人生——读红色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五篇)

    前不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我感触很多。保尔?柯察金,一个勇敢又坚强的名字。保尔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从小天真顽皮,富有强烈的斗争意识。在革命的日子里,他成......

    《摇篮》说课稿

    《摇篮》说课稿1 一、说教材《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