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钢铁帝国的陨落
红色钢铁帝国的陨落
——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在苏联短暂的74年的历史中,以急行军的方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行了工业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在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以2000万人的牺牲为代价,换来了世界的和平。雅尔塔会议标志着苏美两国共同成为主宰未来几十年世界的超级大国。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闯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镌刻着锤子和镰刀图案;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在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苏联达到“极盛”,工业总产值达到美国的80%,苏联早已爆满的核武库装载着比美国还要多的核武器。然而在1991年,这一个令人生畏的庞然大国,这一个拥有着近2000万共产党员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悄然声息的消失在人类的视野中。很多人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视作导致苏联解体和国家悲剧的原因。然而,苏联的解体真是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吗?
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苏共中央总书记。当时苏联的人均GDP为3.4美元,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二战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丧失了潜力。此种背景下上台的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在开始阶段,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然而,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此时,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力图从根本上用全新的思路审视社会主义道路,并摆脱斯大林模式留给苏联的一切不合理的影响。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并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苏联国情。
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苏联和苏共的一些历史错误被提出和纠正,但是更多遇到的是敌对势力对苏联及苏共历史的故意抹黑,最终导致了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的思想混乱。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特别是
停止了武力干预,称作“辛纳屈主义”。这个政策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1989年内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地震”。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苏维埃的解散,标志着苏联不再存在。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
在我看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止是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却非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第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社会背景是苏联传统体制特别是传统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政治蕴育着深刻的危机。第二,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社会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而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在此以前矛盾已长期积累,达到只需一根导火线的程度。第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执行的是一条右倾路线,右是“左”的反动,是因为“左”的路线长期统治,造成的问题相当严重,以致于能让右倾路线祸国一时。所以,苏联的解体不应一古脑儿地都归罪于戈尔巴乔夫的以“公开性、多党政治”为基本取向的政治改革,以及各加盟共和国不断滋长起来的民族主义分离倾向,而实则发端于自己经济的畸形发展所导致的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低水平徘徊与其对社会主义信念坚守的渐行渐远。
另一方面来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是存在很大的弊端的。苏联60多年来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上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扭转。戈尔巴乔夫不顾当时苏联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形势,提出“加速”发展社会经济的方针,是不符合苏联国情的,存在急于求成的情绪。此外,他的改革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意识形态上都是根本性的,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造成了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的思想混乱,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古人云,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苏联二战后改革的失败,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困难性。苏联的解体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不能照搬他国模式。同时,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但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使命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各种物质文化上的生活需求。我们应当不去追求过多的世界霸权,不要承担过多的国际义务,要把主要的资源,以及主要精力都用于解决国内的民生问题,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安邦固本的第一要务来抓,这才是在不同社会制度文明的和平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这就是前苏联解体所留给我们中国的一个最值得记取的教训。
030920133李 童
第二篇: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
新中国红色钢铁的摇篮
600余幅珍贵图片,260余件实物资料,连缀成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将60多年的创业史浓缩在2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再现了我党自力更生的创建第一个钢铁厂——首钢长治钢铁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进入展览馆,穿过历史的烟云,首先看到的是“七七”事变两个月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等率领八路军从陕北东渡黄河,深入太行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于1938年8月8日进驻长治西北郊20公里处一个叫作故县的小山村里。接着,专为八路军培养军政干部的抗大一分校也随总部来到故县办学。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正因为有此政治条件,加上附近煤、水、铁矿石、石灰石蕴藏丰富,八年之后,一个以生产炮弹为主的大型炼铁基地选址故县。
上党战役的硝烟刚刚散去,晋冀鲁豫军区和边区政府便抽调骨干力量,在上党盆地浊漳河畔的故县村安营扎寨。这是一支由老红军、老八路、抗大学员和知识分子以及穷苦工人、农民组成的英雄群体,他们来自延安,来自黄崖洞,来自太行山褶皱深处的各个军工厂,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走到了一起。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大都曾就读于国内外知名大学,所学专业结构门类齐全。他们要在这里建设一个包括炼铁、炼钢、铸造、耐火砖烧制、炼焦、水泥生产等的大型钢铁基地。从此,这片沉寂了多少年的土地上燃起一支不灭的钢铁火炬,以之为代表,近代以来一度衰败的长治冶铁业在埋葬蒋家王朝的历史洪流中重新崛起,新中国的钢铁事业从这片光荣的土地上起步。
故县铁厂于1947年农历11月投产,日产灰生铁20吨。这个数字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然而在当时却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其时各解放区都在发展军事工业,但晋绥、晋察冀、山东、陕甘宁等几大解放区都没有工业规模意义上的高炉,晋冀鲁豫边区故县铁厂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办钢铁工业之嚆矢,新中国钢铁事业从这片素有煤铁之乡之称的土地上起步。故县铁厂生产的50mm、60mm、82mm、120mm、150mm炮弹在解放战争中大显神威,大量用于太原、平津、淮海、渡江战役等解放战场上,加速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它将自己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中国的解放战争史上。故县铁厂骄傲地迎来了共和国的第一缕曙光,中国冶金军工史上从此多了一章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故县铁厂的建成,被时人誉为“太行山上的工业革命”,统计图表说明,1948年至1949年,太行军工共生产炮弹280万发,其中80%以上产自故县铁厂,一高炉被誉为“功勋炉”。原晋冀鲁豫边区军工部工程处长、国防科工委负责人郑汉涛将军说过:“长钢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数以万吨计的生铁,制造了数百万发的炮弹,这个功勋将永垂史册。长钢的贡献还在于培养了很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全国解放后冶金战线的巨大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这个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青年陆达的精神境界
展墙上的一张照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明媚的阳光下,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头发黑亮,衣着整洁,西装革履,英气勃勃,正坐在椅子上悠闲地看书,四周树影斑驳,花蕾满枝。多么富有浪漫情调的一张照片。这位青年人就是故县铁厂的创始人、大名鼎鼎的冶金专家陆达。陆达原名陆宗华,出身于上层家庭,父亲是国民政府财政局盐务稽查局高级职员,母亲是一位知识妇女。他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3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深造,专攻钢铁冶金工程,照片就是他1937年春在留学德国期间拍摄的。“七七”事变争以后,24岁的陆宗华放弃即将完成的学业,毅然回国参加抗日。他不羡慕国统区大城市优裕的生活,直接投奔延安,脱下西装革履换成粗服布鞋。为了欣庆自己到达革命圣地,将名字改为陆达,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了他一生。陆达于1939年来到太行山区最艰苦的抗日前线,从事军火研究和制造。为了解决用白生铁制造迫击炮的难题,他将美国黑心韧化技术和上党地区古老的焖火技术相结合,发明了炮弹焖火技术,炮弹产量质量成倍提高,解决了八路军的燃眉之急。
10年后的1947年,陆达奉命主持故县铁厂的建设,旨在解决太行山区长期以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冶炼制造炮弹所需的灰生铁的难题。此间他拍摄的另一张照片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穿一身宽大臃肿的棉衣裤,头戴一顶旧帽子,脚下穿土布鞋,站在一座古庙的廊檐下,面容虽然清瘦却充满了乐观和自信。两张照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位观众看到后在博客里感慨道:“陆达出身名门,家境富裕,完全可以留在德国当专家,过富足而安逸的生活;也完全可以回国留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当国民政府的高官和专家。他为什么要爬山越岭到贫穷、而且还看不出任何前途的延安呢?并且自觉自愿到中国最贫穷的太行山区和农民滚在一起,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硬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炼出了梦寐以求的灰生铁,造出我军急需的炮弹。是什么力量驱使陆达能这样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顾一切地、乐呵呵地苦干呢?答案应该是明确的: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
陆达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有志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建设故县铁厂的英雄群体的杰出代表。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追求和忘我牺牲精神,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在当今追求金钱和享乐成为时尚,理想信念的空气日渐稀薄社会氛围下,青年陆达的人生追求的确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艰苦奋斗精神和科学创造精神结合的典范
故县铁厂是在及其困难的条件下建设的,战争年代,物质财富极度匮乏,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建设者们发挥聪明才智,精打细算,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将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紧密结合,创造了许多奇迹。如,高炉打地基没有钢筋水泥,就石灰、坩土和红土组用三合土层层夯实,用旧道轨代替钢筋。建设热风炉没有钢板,利用矿井下的生铁水管,创造性地制作成功管式热风炉。巧妙利用自然地势,架设木栈桥推罐车上料,省去了现代高炉机械斜桥上料的复杂工艺;没有粉碎机,以农家石碾代替。没有化验仪器,就用口尝牙咬的方式来辨别氧化铝、氧化硅等原料的性质。没有牵引机车,自己动手制作…… 一个个看似简单,却无一不是尊重科学的结晶。艰苦的条件,坚强的信念,激发了他们的无限创造力,于是,在简陋的工棚里,在昏暗的油灯下,在摆着窝头咸菜的饭桌上,一个个奇思妙想产生了,一个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方案完稿了。靠着这种精神,创业者们在太行深处的山沟里创造了共产党的“两个第一”:第一座炼铁厂,第一座机焦厂。
密封柜里珍藏着陆达厂长65年前建厂期间记下的四本工作笔记,密密麻麻的中文、英文和德文,写满了因岁月而发黄的纸页,举凡炮弹图样、试验数据、资源勘探、工艺流程、工程计算、材料消耗、薪金标准等等,事无巨细,应有尽有,字迹流畅、工整,一丝不苟,是故县铁厂建厂前后最真实、最权威、最全面的原始记录。解说员告诉我们,这几本笔记凝集了陆达前半生的全部心血,已经珍藏了60多年。“文革”中,许多资料散失了,唯有这几本笔记保存下来了。这次兴建展览馆,陆达夫人、90高龄的王林老人决定将之寄存长钢。这些笔记,是新中国钢铁发展史上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献,堪称镇馆之宝。它向世人证明了,故县铁厂虽然坐落在贫瘠的沟壑里,但根子却深深扎在科学的沃土中。“土八路”并不土!
在“风雨历程”展区,讲解员在一张照前停下来。照片上是一个木结构厂房的内景,许多人正在里面忙碌。讲解员为我们讲诉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1952年10月,故县铁厂完成了历史使命,由军工系统移交地方。这时,工厂和职工面临着一次重大抉择:停产炮弹后,由于生铁没有销路,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是想办法求生存呢?还是就此关门大吉,散伙回家?职工们毅然选择了后者。于是在1953年底,开始筹措上马炼钢工艺。要命的是,炼钢,却没有厂房,建造要花很多钱,怎么办?职工们发扬战争年代自力更生精神,因陋就简,将1947年建造的木结构铸造厂房改作炼钢厂房。厂房高度不够,无法走行车,就在地下挖出4米深的地坑,以增加相对高度,下面放置铸锭地板。木柱子承受不了行车重量,就在地上竖立生铁管,上面铺上道轨走行车。为防厂房失火,将木柱子全部涂上红泥覆盖。在木厂房里炼钢,世界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家!但奇迹在故县铁厂产生了。经过艰苦努力,1954年7月,炼钢车间1.5吨碱性转炉投产,日产钢20吨左右。这是继唐山钢厂、新疆八一钢厂之后的全国第三家碱性侧吹转炉。1958年,炼钢车间技术指标进入全国冶金系统先进行列。一位观众听了这个故事,不由感慨系之:
不甘沉沦奋争光,生存之道勇者强。
脚下无路敢趟路,木厂房里炼出钢。
这事如果放在今天,一定会有人建议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炼钢有了,由于没有轧钢工艺, 故县铁厂只得将生铁或钢锭运到河北、山东,低价卖给当地的轧钢厂,真正属于自己的利润很少。“由粗变细,让锭成材”,成为全厂职工的共同愿望。经过积极争取,1956年下半年上马轧钢工艺。国内购买不到小型轧材设备,就将战争年代国民党丢弃在山东的一套300㎜小型轧铝设备运回,经改造后,建成年设计能力4.7万吨的轧钢生产线,1957年9月份投产,生产建筑用钢材。其时,全国共有14家生产钢材的钢铁企业,故县铁厂是其中之一。1959年,北京建设十大建筑,其中就有故县铁厂提供的钢材。
故县铁厂的创业者建设和生产中,练就了一种精神,一种和延安精神、太行精神齐名,且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精神,是延安精神、抗大精神、老八路精神在上党大地的延续。周总理1956年对此予以高度评价,他说:“故县铁厂是我党在根据地第一个建设的厂,是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
浴火重生 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长钢从建厂到如今,六十多年来历经坎坷,仅厂名就换了不下10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几代长钢人自强不息,坚持不懈进行技改和建设,几乎所有的生产工艺都是由小到大,由土到洋,竟无一例外!如,一高炉从1948年建成,到1956年,中间三次扩容,由51立方米到58立方米、再到71立方米,最后到83立方米;现在的三座高炉达到1080立方米。枣臻焦化厂的焦炉,由原先的10孔,一直增加到67孔,其间经历了50年。三个24平方米烧结机,分别改造过多次;现在两座的新烧结机达到200平方米。转炉最先是1.5吨空气侧吹转炉、之后到2.5吨、3吨、6吨;后来又上马先进的氧气顶吹转炉,先是6吨,后再扩容为8吨、再扩容为15吨;现在新建的三座转炉达到80吨。轧钢亦如此,先是滚动式冷床,到后来的锯齿式冷床;从横列式轧机改为纵列式轧机,从开坯到半连续轧制,再到连续轧制。年产钢能力从最初的千余吨,提高到到现在的360万吨。主厂区占地面积从建厂初的300亩扩张到5平方公里。六十五年前,故县地区还是一片沟壑纵横,野兽出没的荒坡野岭。如今高楼林立,车流辐辏,已发展成为长治最大的工矿区和物流中心,对长治地区经济发展和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幅幅带着岁月沧桑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资料,反复向人们诠释着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共产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纵观长钢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它的历史,就是一部创业者们充满艰辛的奋斗史。它达到今天的规模,是在条件简陋,技术装备落后,国家投入很少,靠自己从零开始,惨淡经营,倾几代人的血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的脚步从长钢的昨天走到今天,我的思绪从长钢的现在飞回过去,强烈地感受到了长钢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种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韧性、一种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信念。
然而这个曾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过突出贡献,在中国冶金军工史上赫赫有名的老企业,进入21世纪,处在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钢厂和机制灵活的民营钢厂的双重挤压下,步履艰难。2006年,长钢改制遭遇挫折,人心涣散,前途迷茫,生产经营雪上加霜,被抛入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长钢的路在何方?阴云笼罩在人们的心头。2008年9月,以郭士强为首的长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重聚离散的人心。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和实力雄厚的首钢集团成功实现联合重组。
长钢加盟首钢后,制定了“三步跨”发展战略,确立了打造“五个长钢”的发展理念,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陆续建成十几项技改工程,并在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获取工作上取得重大脱破。这个历经坎坷的老牌国有企业,终于柳暗花明,重获新生。
红色序曲、艰苦创业、风雨历程、自强不息、浴火重生、和谐家园、群英选粹、领导关怀、前景展望……十大展块布空间,一朝梦回六十年。65年上下求索,65年曲折前行,65年磨练砥砺,65年风雨兼程。最后的长钢沙盘则用声光电等技术为我们描绘了企业未来的壮丽前景。长钢未来十年发展目标是:依托首钢总公司的管理、技术、品牌、人才优势,以长钢红色文化为助推剂,加快淘汰落后、升级改造步伐,构建“煤、电、钢、化工、装备制造”五位一体发展模式,研制并生产高兆帕的超高强度钢筋和其它优质钢材,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潮流,长钢真正成为对本地区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对山西经济有重要贡献的国际一流的长材生产、研发基地。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长钢老一代创业者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永存!
第三篇: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1
《巨人的陨落》是一部有三册六十多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了,读完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通过这部小说了解了一些为什么今天的世界是这个样子,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历史是渐进发展进化的,和基因遗传类似,基因突变会有大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人类历史上也算是一次大的基因突变吧,影响了后世的发展和世界的版图。
本书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史,主角是西方世界各国各个阶层的代表任务,有英国的保守贵族阶级、工人阶级、积极争取女权的工人阶级和贵族阶级女性,有德国的贵族阶级、外交官、军人的代表;有俄国的贵族阶级、农奴转化的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代表;有美国的外交官、移民代表,通过政治、军事、爱情、经济工业发展,世界的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各个阶层的突破和坚守、善和恶的`交织,用历史学者的客观、理智的笔调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时代纵横交错、错综复杂的历史画卷。
故事并不复杂,以一个英国工人阶级家庭出发,以童工矿工的视角为起点描绘工人的工作环境、当时的社会环境,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蒸汽机的发明让煤矿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工人阶级组建了工会,工会会为工人争取权益,但是资产阶级并不真心关心工人权益,英国贵族们虽然以绅士淑女进行自我标榜,认为打骂男仆女仆是不文明的行为,不屑为之并看不惯出身俄国的贵族辱骂仆人,但依然会把歧视不尊重下层阶级的行为做的理所当然。俄国的封建贵族阶级对待农民残暴,触犯一点贵族阶级的利益就被绞死,最终在一站前后被颠覆,夺取政权的俄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以牙还牙也以同样的手段对付了沙皇俄国的王公贵族,血洗了整个王族。
德国和美国的贵族、外交官、军人交叉在这段历史中,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个人是渺小的存在,被时代裹挟而生,整个人生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爱好和平不想打仗依然要上战场,士兵们不知道为何而战却要流血牺牲。
在这个故事中,美国依然是充满希望的新大陆,俄国农民阶级转化为工人阶级一心希望能去美国,寻找自己向往的生活。
这些人物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不同,性格各有特点,唯一的共性就是都有勇敢的品质,都有自己的坚持并为之勇敢奋斗,都是勇敢者,勇敢去追求信仰,勇敢去追求爱情,勇敢去突破自身的局限追求更好的自我和推动社会、时代的进步,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共同推动时代的发展,让世界逐渐发展进化为今天的样子。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2
读完《巨人的陨落》一段时间后,想着,还是写点什么吧,否则,用不了多久,这本书的影响就会消失殆尽。
“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这本书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来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面貌,读来,似有些许无奈。
一、关于社会阶层的认知。
有时,非常不愿意承认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但是,越来越感觉到原生家庭在每个人身上的烙印。茉黛,贵族出身,思想叛逆,与贵族的理念相悖,为女性权益积极奋斗,属于思想开放、追求独立的新一代贵族女性的代表。艾瑟尔,工会领导人出身,在革命统一战线时,彼此的知己和好朋友,而当意见发生分歧时,就暴露出无法调节的矛盾和阶层局限性。茉黛已经习惯了发号施令和唯我独尊,或许,从内心深处,艾瑟尔也不过一直是她的管家和随从,是应该听命于她的。而真正可以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依赖的,还是在同一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同一阶层。
二、关于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改变其文化,统治其思想是最好的革命手段,在一战期间,包括很多年轻的贵族,又对战争有多少了解,有谁去思考过战争是否正义,战争的原因及目的,只是在军国主义的鼓吹下,以作为一名战士而荣耀,年轻不当兵似乎就是做了什么让人耻辱的事情,正是因为媒体的鼓吹,让太多懵懂无知的青年踏入了一条不归路。最震撼的一个镜头就是一个美国士兵的死亡,而他死亡之后的五分钟随即发出停战命令,拿他的牺牲价值何在?而在和平的当代,依然是浮躁的价值观作祟,人们一切向钱看齐的时候,又有多少清醒之人可以执着的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呢?
三、关于自我成长
书中有几个女性形象非常明显:茉黛,艾瑟尔,罗莎,奥尔加。奥尔加是一个富商的女儿,从小在父母亲的严格保护下成长,或许不懂什么叫人生疾苦,她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或许也不过是偶尔严厉的父亲,但,很失败的是,她的不学无术,因为不学无术所以显得异常的愚蠢。罗莎,一位独眼美女,当智慧的光芒散发时,一切身体的缺陷都悄悄消失不见。无论如何变革,独立的智慧从来都是夺人心魄的美丽,既如此,又如何可以不成长?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3
看完此书,的确有一种震撼之感。读起来畅快淋漓,1000多页的书,丝毫不会有困倦感,反而期望一气呵成。
在英国,一战之前,矿工给贵族打工去地下挖煤,却拿到很少的报酬。矿难中遇难的矿工家属也得不到赔偿。英俊潇洒又乱性的贵族菲茨伯爵玩弄自己的女管家,导致女管家怀孕。他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用钱解决了这件事,最后女管家被扫地出门。
在德国,同样英俊的贵族男子爱上了英国贵族女子茉黛。由于战争即将爆发,不得不秘密娶了茉黛而无法声张,因为担心娶了敌国女子会有叛国罪。
在俄国,失去父母的格雷戈里和列夫兄弟,一个敦厚善良,一个狡诈自私。同样,因为战争,一个参加了俄国布尔什维克,一个偷渡到美国娶了美国大哼的女儿。最后机缘巧合,兄弟俩在战场上见面了。
在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在暗中策划着整个战争走势。他运筹帷幄,使用各种办法去游说选民最终获得连任。当然,美国借钱给这些参与战争的国家,使得他们又发了一笔战争财。
整部书中出现了丘吉尔、威尔逊、斯大林、列宁的名字,让我不知道这个是小说还是真实的历史场景,分不出来,一切感觉很真实。
每个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鲜明,整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矿工比利、布尔什维克格雷戈里、英国女伯爵茉黛、总统助理格斯他们对他们所选择爱情的忠贞。也可以看到英国贵族菲茨、俄国工人列夫的乱情乱性。
对于第一次大战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从历史书上或许只能看到一些精炼的记载。而在这部小说中却让我们之前的想象力更加真实而丰满了一些。
乱世出英雄,被英国菲茨伯爵抛弃的女管家最后成了英国自由党的领导人。为英国矿工遇难而打抱不平的矿工比利,最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在俄国从小受苦的格雷戈里因为战争加入了布尔什维克,追随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从而成为了一名领导者。
战争也让一部分人地位和荣誉大不如前,英国女伯爵茉黛嫁给了德国贵族后,德国贵族的没落,使得这个从小衣来伸手的女子,不得不去夜总会上班赚钱补贴家用。英国贵族的地位,也因为自由党的`兴起而逐渐落魄。
俄国沙皇倒台后,沙皇的继承人,也被俄国人民打死了。……
各种故事、各种人物交织在一起,从中你可以看到任何的真善美、任何的假恶丑还有任何的对社会的无奈与对社会的奋力抗争。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4
从20xx年开始读《巨人的陨落》的时候,第二三部的汉译本好像还没有出版发行。我不太喜欢读外国小说,首先第一大难题就是难记又冗长的外国名字,还有就是拗口的翻译和不同于东方人的思考方式,这可能也是我把《巨人的陨落》这部书拿起又放下,标记在读标记了三年的原因吧。
不过幸好,20xx年的7月,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三部我读了三年都没读完的书,像是发现了宝藏一般,我的生命被拉长了五倍,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二十世纪。
有评论说《巨人的陨落》是祖辈的故事,《世界的凛冬》是父辈的故事,《永恒的边缘》是作者肯福莱特自己这一代的人故事。三代人的'故事都很精彩,每一代人都参与着历史,都见证着属于自己的历史时刻。如果要把这三代人的故事进行比较的话,我还是最喜欢祖辈的故事,从卑微到尘埃里的矿工、女仆、工人和小混混,向不公平宣战,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从一而终地坚守的自己的信念,不用对自己相信的产生怀疑,这或许是种幸运。相对于第三代来说,除了有了父祖两辈的加持外,还自带天赋技能,它们也有它们波澜壮阔的故事,但隐隐约约地给人一种不真实感。且祖辈在经历历史时刻的时候,几乎都是无意识的,只是回过头来看才发现自己经历了什么,而第三代却有一种在聚光灯下展示的刻意感。
可能是因为人物时间跨度的问题,我最关注的永远是第一代人,即使到了《永恒的边缘》里依然是这样,艾瑟尔和菲茲赫伯特伯爵最后在国会大厦走廊里互相表白时的感动、菲兹去德国参加妹妹茉黛的葬礼后被塔西斯特工没收妹妹遗物时的没落、别斯科夫家里列夫在格雷戈里弥留之间的拜访时的挂念,哦对,还有沃尔特冯诺伊曼在《世界的凛冬》里被纳粹折磨致死时的难以置信,这些文字的描写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刻在脑子里难以忘记。
如果书电影把每个人的生命延长了三倍的话,那么书籍就是十倍。我出生在20世纪的末尾,然而我却有幸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抑或是说难以忘记的历史时刻。与有荣焉。
21世纪,我将亲身经历这个新的同样伟大并且急剧变化的时代,我将见证这个新的时代的每一个变化。幸甚至哉。
第四篇: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巨人的陨落》是4月30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英] 肯·福莱特,译者是于大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巨人的陨落读后感,欢迎阅读!
最初想看这本书是偶然间看到别人推荐的,然后自己看了一下简介,果断就买回来了。
接下来,连续三周在业余时间,把这三本书读完了。
读第一部开始,就没有失望,以后一直有读下去的兴趣。
作者肯,福莱特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小说讲述了第一次大战期间,英国、德国、俄国、美国等几个首要国家的政治状态、经济形势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
在战争即将爆发前、战争中以及战后各个国家的军队和人民处于何种状态,这些作者是通过一些典型的人物来勾勒出整个社会的状态的。
在英国,一战之前,矿工给贵族打工去地下挖煤,却拿到很少的报酬。矿难中遇难的矿工家属也得不到赔偿。英俊潇洒又乱性的贵族菲茨伯爵玩弄自己的女管家,导致女管家怀孕。他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用钱解决了这件事,最后女管家被扫地出门。
在德国,同样英俊的贵族男子爱上了英国贵族女子茉黛。由于战争即将爆发,不得不秘密娶了茉黛而无法声张,因为担心娶了敌国女子会有叛国罪。
在俄国,失去父母的格雷戈里和列夫兄弟,一个敦厚善良,一个狡诈自私。同样,因为战争,一个参加了俄国布尔什维克,一个偷渡到美国娶了美国大哼的女儿。最后机缘巧合,兄弟俩在战场上见面了。
在美国,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在暗中策划着整个战争走势。他运筹帷幄,使用各种办法去游说选民最终获得连任。当然,美国借钱给这些参与战争的国家,使得他们又发了一笔战争财。
整部书中出现了丘吉尔、威尔逊、斯大林、列宁的名字,让我不知道这个是小说还是真实的历史场景,分不出来,一切感觉很真实。
整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矿工比利、布尔什维克格雷戈里、英国女伯爵茉黛、美国总统助理格斯他们对他们所选择爱情的忠贞。
也可以看到英国贵族菲茨、俄国工人列夫的乱情乱性。
每个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鲜明,度过一遍,这些形象都深深刻在脑海里了。
其实第一次大战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从历史书上只能看到一些枯燥的记载。而在这部小说中却让我们之前的想象力更加真实而丰满了一些。
我可以看到,当时虽然战争,但是士兵的打仗意愿并不强烈。英国和德国打仗,他们的士兵竟然一起交谈,一起喝酒。
俄国的士兵,听说沙皇已经被推翻,布尔什维克领导了俄国,他们几度想逃跑不想再打仗了。
1914年到1923年这十年之中,确实发生了很多事情,人民流离失所,社会民不聊生。
但是也只能有乱世出英雄,被英国菲茨伯爵抛弃的女管家最后成了英国自由党的领导人。为英国矿工遇难而打抱不平的矿工比利,最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在俄国从小受苦的格雷戈里因为战争加入了布尔什维克,追随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从而成为了一名领导者。
战争也让一部分人地位和荣誉大不如前,英国女伯爵茉黛嫁给了德国贵族后,德国贵族的没落,使得这个从小衣来伸手的女子,不得不去夜总会上班赚钱补贴家用。英国贵族的地位,也因为自由党的兴起而逐渐落魄。
俄国沙皇倒台后,沙皇的继承人,也被俄国人民打死了。
各种故事、各种人物交织在一起,从中你可以看到任何的真善美、任何的假恶丑还有任何的对社会的无奈与对社会的奋力抗争。
无论在什么年代,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好和平的。就像故事里面的人,大家只是寻求一种可能的公平和美好的和平生活而已。
第五篇: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一)我们敢于走进荆棘丛
就是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死去的那一天
才发现自己从没活过。
这大概也是生而为人
能得到的最大满足。
——读《巨人的陨落》有感
药学院
2014级药物分析专业本科1班
席宇
这是可以说是我在近一年上市的新书中,看过的最好看的小说了。它的阅读体验征服了我,它给了我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神高潮。
小说展现的是五个国家、五大家族在战争的腥风血雨中跌宕起伏的命运。读到后面的时候,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感觉,一种在另一个世界中完全沉浸之后,把一辆跑车在旷野无人的高速公路上从150码逐渐加速到280码的感觉,一种特别不想结束那个世界却又欲罢不能的感觉。
人,是这部史诗的真正主角。而在这些人身上,我看到的一直是我们“自己”,处于千千万万个不同境遇之下的自己,拥有不同性格和命运的自己。
整个故事,讲了很多人的生活,在一个全人类都被裹挟其中的大背景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每个人类,教师,逃犯,吸毒者,贵族,流浪汉,知识分子,无产阶级,革命家,哲学家,诗人……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有人尊重了内心的召唤,有人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有人被国家宣传的标语俘获,有人为与生俱来的野性驱动……有人勇敢,有人懦弱,有人坚定,有人迷茫,有人成长,有人扭曲,有人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有人拖了世界的后腿。
当看到他们以清晰严密的逻辑思考,做出了一个个符合自己处境的决策——而这一个个合理决策,又汇聚为世界大战和人民革命的风暴时,我感到自己就处在风暴中心,真实、刺激。
每个人的选择,无非两种,追随命运滚滚而下,或是异军突起。这是每个人的自我选择,让他们在那段时空中成为了最终的自己。人性在每一个选择的瞬间闪烁,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在《巨人的陨落》中,随着战争发展,女性不得不走上社会工作,填补男性参战造成的劳动力空缺。女权意识随之觉醒,其中,女仆出身的艾瑟尔是最让我佩服的“女汉子”。她在伯爵的大庄园里当管家期间,勇敢大胆地爱上了伯爵本人,怀孕之后,伯爵想用钱堵住她的嘴。
艾瑟尔痛苦地做出了理性的决定:她要和肚子里的小生命一起离开,但不是空着手,她让伯爵买了一栋两层小楼,一半自住,一半出租补贴家用,她一边工作一边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她以未婚先孕的姿态,嫁给了一个与她志同道合的好男人,在当时的社会里,她这样“特立独行”的女人,连亲生母亲都不能理解。
但艾瑟尔的觉醒和奋斗,始终没有停止,婚后,她不甘于当个家庭主妇,而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最终在纷乱的时局里,为自己挣得了一席之地,她成了一名可以为更多底层民众发声的英国议员。
是的,我们敢于走进荆棘丛,就是希望生活得有意义,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死去的那一天,才发现自己从没活过。
这大概也是生而为人,能得到的最大满足。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二)金欣
其实英国文豪肯.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这本书,很早便收入囊中了,但一直被琐事所扰,读来断断续续,这一段时间终于读完,大有酣畅淋漓之感。
先说说对这本书的总体印象吧。《巨人的陨落》不仅是一本好小说,也是一本特定时代的一个精彩的微注解,让我们不仅读到了一个好故事,也对这个故事的背景时代有了更好的理解。作为一部故事性很强的历史小说,这里面不仅有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也有大时代的波澜壮阔,很容易让人有种自然而然的带入感,仿佛身临其中。不得不说,肯叔沉稳的文字叙述,精致的细节描写,庞大的家族纠葛,充满矛盾、对抗的人物性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严谨认真的历史观,一击便击中了很多人的心灵,无怪乎这部作品受到全球千万读者疯狂追捧,一跃成为“现象级”的畅销作品。
肯叔将故事的时间轴设定为1911年-1924年,一战前后(非常有意思的历史时段)。看似波澜不惊的世界局势,实际上正酝酿着一系列的剧烈变革,新旧观念的矛盾冲突已走到了水深火热、日益胶着对抗的阶段,一点火星便能引来世界巨变。肯叔从几条线着笔写出五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向我们揭露了整个时代变革的脉搏,故事从叙述一名不列颠岛上的未成年矿工经历着他人生中一大考验——来自其他矿工的欺凌抓弄开始,讲到富有的英格兰伯爵为即将到访的乔治五世进行紧张的筹备,接着又说道在沙皇残暴统治下的青年工头向自己的杀父仇人做着生产演示…..看似各自独立、迥然不同的人物命运在历史的浪潮下已相互交织纠葛。书中人经历纷繁复杂的变化,而我们则看到鲜活生动的历史:一战、十月革命、凡尔赛和约……紧凑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让人目不暇接,这也许就是众人手不释卷的原因吧。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那样,肯叔讲述的这个时代,同样繁荣与腐败共生,热情与冷漠相伴,昔日的权威正统正逐步走向没落,而来自社会底层的新兴力量不断崛起。对于昔日大英帝国、固步自封的权贵而言,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内忧外患来形容英国当时的处境其实是比较贴切,内部固守传统与改革创新持续对立,阶级矛盾和地区分野时常引发社会和政府内部的冲突;在外部,英国正陷入一战的巨大冲击,逐步失去霸主地位。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对于英国、世界、劳苦大众、平民阶级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不破不立,越是走向穷途末路越需要有人在背后助推一把。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很多英雄,他们都积极向上,热情似火,为了个人的命运勇敢地与整个社会的偏见、不公积极抗争。
读一本好书就是感受另一种人生,《巨人的陨落》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三)一部内容丰富的畅销小说
边虹
不知从何时起,每本新书都有了一个称之为腰封的东西,它比书本身要耀眼的多,上面用对比色的粗体字写着蛊惑人心的话语,比如:30国读者含泪推荐!(岛上书店);再比如:希拉里和克林顿除了爱当总统之外,还有个爱好就是看这本书!(暗杀大师)。诸如此类,很不要脸,怪不得叫“要疯!”
《巨人的陨落》也不例外,它的广告语是:每三秒卖出一本!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感觉像是在淘宝上卖倩碧黄油一样。
拿到新书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大惊小怪又碍事的东西拿下来丢到垃圾桶,然后坐下来慢慢读。我虽痛恨“要疯”,却常因此上当,所以读不下去时只好抛开去看其他书。但这本真的很好看,故事性强,期间也没什么隐晦冗长的东西,非常符合畅销书的特点。特别是第一本,每一章都是精彩纷呈,高潮迭起,里面有所有你想看的东西:贫穷、灾难、贵族、政治、阴谋、爱情、战争、正义、革命、勇敢、懦弱等等。许多的大主题在书里交集在一起,跌宕起伏,感觉就跟看电视连续剧一样,根本停不下来。三大本厚厚的书,大概六十万字左右,我用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认真读完。就我平时那种蜗牛一样的阅读速度,这算是最快的一次了。所以这回“要疯”以阅读速度为卖点的广告词虽很夸大,倒是也不算骗人。
肯.福莱特无疑是个经验丰富的畅销书作家,他在写作的时候头脑非常冷静,他完全知道读者想要什么——特别是在这个很多人不读书或者一章节没读到高潮就要把书丢到一边去快餐文化时代——福莱特懂得怎样去取悦广大的读者。他和那些自顾自玩深沉的作家不同,他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快感,然后再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之买单。我可以想象在小说完稿后福莱特站在高台上高傲的样子,估计他是这样大声宣布的:拿去加印吧!越多越好!然后他像个上帝似的把手中的书稿朝台下抛去,下面是无数的为之疯狂的出版商们。
畅销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似乎变成了一个的带点讽刺的贬义词。但就这本书来说,这种说法显得不公道也欠刻薄。《巨人的陨落》无疑是一部好小说,()也是肯.福莱特抱有很大野心的一部小说。他写的非常宏大,看得出是呕心沥血之作。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大背景,把欧洲的几个大国都囊括了进来,然后是多个家庭、大量的主配角人物、很多有名的历史大事件、和无数的多层次线索。说实话我真佩服作者强大的编织故事的能力——那么多条线索要在多个国家多个城市多家庭和人物间串联起来,并保证其在叙述中的合理性和不穿帮,太难了。
所以每当作者换了个场景后我总是必须要先回忆一下:这是谁?之前在那里出现过?现在又是在那个国家?战场上现在是谁在打谁?谁和谁又是同盟军?他们间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屡清关系后我才能继续读下去。读这本书需要对一战的历史背景有个大概了解,但也无需太多,只要你依稀还记得从前那点用来应付考试的历史大事件就够——因为其他一切复杂的逻辑关系肯.福莱特都已帮你弄的煞灵清了,当然这原本就是他预先布好的局。他的头脑是极其有条理的,他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打酱油配角的存在合理性,简直是太面面俱到了,这脑子也太好使了吧。我想他一定得在书桌上贴一张超详细的人物关系和出场表进行对照吧?当然这或许只是我的愚见而已,他根本就不需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
作者一开始就给故事布局好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路线,然后每一条道都必须走上一遍,到达一地,这里的人物和故事就出场,交待完了就再到下一关。但随着情节的发展,单行线变成了十字路,很多的线索通道和人物之间演变为相互交集的状态,这就需要一种很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把控全局,才能使得故事的结构不至于散架,情节也不至于不合理。以我的阅读水平倒是没看出什么破绽来,但事情总是过犹不及,正因为此,愈读到后面就越使得众多的人物和场景慢慢地演化成为一种堆砌感和脸谱化。我的阅读感受是:作者在书中织了一张无比大的错综复杂的网,而在最后的收网阶段为了避免所有的线头都不断掉,就只好把它们的进行了强行的打结联接——这就是为什么越到后面很多情节都变的很戏剧化的原因,这使得整本书的厚重感在慢慢削弱。
作者还运用了大量直白的强对比手法来进行叙事,这是一般读者都喜欢看到的,因为这样看起来会很过瘾嘛!从贵族家庭的豪华派对立刻转到地下七八十米深的爆炸矿井内工人们正在逃生;从舞会开始贵族间的优雅矜持转到舞会结束后的男盗女娼;从平民对权贵领导者的信任转到权贵对平民如蝼蚁般的残暴屠杀等等。这种从“朱门酒肉臭”立刻转折到“路有冻死骨”的对比手法是肯.福莱特所擅长的。而且可以看得出来,肯.福莱特很乐于对读者进行这种趋于表面化的思想引导。
本书的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大量地描述了贵族大臣们参政的整个过程和细节。包括所有在一次世界大战的站前、战间和战后的多方利益集团和个人间的交谈和博弈。肯.福莱特用多角度的论述和非常具体的细节描写来向读者展示了这些内幕的发展始末。我不知道这些情节里虚构和真实的比例是多少,但可以肯定作者一定是看了大量的真实史料后写的。所以通过读这本书读者们还可以在这个层面中窥探到很多权贵们在政治上的秘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权贵们不但是信息最灵通的人,而且也绝对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与影响者。在书中,随着这些大使、伯爵、部长、参将、总统助手、还有记者等谈话的深入,你会发现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最大程度上左右了决策者的最终选择。所以很多时候改变历史的某个转折点往往不是由大多数人决定的,而很可能基于某人的一念之间,甚至仅仅是因为其个人的利益驱使而做出的草率的决定。所以,在一个非民主的国家里,政治是一种十分隐晦的东西,它只被掌控于少数的权贵之间。而每当这些少数派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后果就得由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来承担。
《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的实践和认识》
小说在讲俄国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讲到了俄国在十月革命后——在布尔什维克赢得胜利之后,社会上却到处充满了各种秘密拘捕和暗杀等乱象,且比之前更甚,这是为何?然后他用伯特兰.罗素当时访问俄国后写的一本小书《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的实践和认识》来解释这疑问。罗素在书中强烈反对了当时如火如荼的正在席卷全世间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罗素反对的理由是:他认为布尔什维克有了正确的理想后却不能成功地付诸实践。无产阶级如果专政的话最后也同样会被演变成为一个独裁的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
所以民主绝不是无产阶级推翻剥削阶级那么简单,民主应该是和任何阶级斗争无关的,它应该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形态,它必须是适用于地球上的每个人的,这也许这只是我的一种完美想象罢了——但人只要活着,就得有梦想啊!即使梦想最后不能实现也得每天尽量去向她靠拢啊!
关于民主的定义,我最喜欢英国诗人柯尔律治的感性描述:
民主是在静脉和动脉中循环的健康血液,肌体的正常功能靠它维持,但它决不应出轨,就像血不能流出脉管一样。
其他:
小说的最后阶段有个令我印象深刻并为之感动的画面——是一个美国总统的助手坐在火车上看到的画面。当时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为了制止战争首先提出了关于国际联盟的想法,然后为此去往巴黎进行和谈。在凌晨时分,当他们坐着火车经过一个小镇时,总统的助手格斯无意间望向窗外:他惊讶地看到站台上、铁道线两旁站满了观望的人群。就着微弱的灯光,可以看到有好几千人,有男有女,还有孩子,但听不到任何欢呼声,他们显得十分安静,男人和孩子们纷纷摘下帽子向列车表达敬意。原来他们等了半夜,只是为了目睹这列载着全世界和平希望的火车从前面经过。
巴黎和会
另外书中很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肯.福莱特像描述吃饭喝水一样的描述书里的性爱。碰到了就要做,分开了也要做,剧场里要做,图书室里也要做,战争开始了要做,战争结束时更要做——甚至可以和在街头欢庆和平的任何人做。就算不做,嘴里也可随时地说出某些话来,并且毫不尴尬,就像是在说今天天气如何一样自然。这成了本书中唯一一个各国和各阶层间无需争论就能达成共识的点。以至于到了第三本我再看到这些描写时也跟看到吃饭喝水一样无感了。
肯.福莱特的野心使他想要写出一本史诗级的小说来,但他长期作为畅销小说家的惯性又使得他不能放弃掉固有的戏剧性写法。这样的矛盾心理就使得本书只能成为一本好看的畅销书,而不可能成为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传世之作。
2017/4/12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