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旅文学作品火爆现象之我见
军旅文学作品火爆现象之我见
汉语言文学
王凯
指导老师
莫其逊
【内容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军旅题材作品非常红火,收获了一大批精品力作,以一种更加个人化的姿态灵活多样地融入了当代文学之中。由此带来了军旅题材作品的日益火爆。军旅作品的本质特性即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小说和影视等表现形式得到进一步高扬,对和平年代军人命运、生活状态的观照,表现了当代军人对存在意义、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索。当代军人的内在气质和风貌在英雄主义审美风范下得到了极富震撼力的全新呈现。充满了崇高感的军旅题材作品正带领人们走向美好的精神家园,重新点燃人们内心的激情和壮志,让理想和信仰在人们的血脉中再次贲张。
【关键词】 军旅文学;发展;现象;使命;出路
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军旅文学作品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冷热沉浮的过程。可以说,当代军旅文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民军队和人民共和国成长壮大的艰辛历程,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与追求,也从侧面体现了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文学的渐进过程。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中有显著的地位和独特的存在价值。本论文拟对现在的军旅文学作品的火爆现象进行分析。
一、回顾往昔:我国军旅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
军旅文学作品即以反映战争、军人、军队生活为主要题材,描写与战争、军人、军队相关的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种体裁。在世界文学领域和文学发展史上,军旅文学作品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当代军旅文学作品与当代文学作品的发展大体一致。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向前教授主编的《中国军旅文学50年》一书中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五十年来的军旅文学发展阶段按照年代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文革”前十七年(1949——1966)、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朱教授划分的依据是结合政治上的时间段以及文学生态环境的转换,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予以省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包括军旅文学在内的文学创作基本上陷入停滞或荒芜的状态。进入新世纪以来,军旅作品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影响下,自身通过磨合适应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们可以称之为新世纪时代。
“文革”前十七年(1949——1966),可以说是新中国军旅文学的繁荣兴盛期。在当时活跃的军旅作家们大都在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经历过炮火硝烟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年轻的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他们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进行文学创作。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曲波的《林海雪原》、刘流的《烈火金钢》、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王愿坚的《党费》和《七根火柴》、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石言的《柳堡的故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都获得了成功。这段时期军旅作品的题材主要以战争生活为主,通过小说,诗歌、散文以及由小说改编成的戏剧,电影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并以其数量和影响在当时成为了文学的主流。这些作品受战争文化心理的影响较深,以其高扬的英雄主义为主旋律,宏大叙事的史诗性追求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基本奠定了我国当代军旅文学创作的审美风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因此也有人称此时的军旅文学创作为“战争文学”的繁荣期。
作为第二阶段的八十年代时期算是新中国军旅文学的复苏发展期,在时间上指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这一时期的军旅作家们,大都出生于建国前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感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现实影响,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变革时期,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各种新兴文学空前繁荣的文学环境里,军旅文学创作亦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军旅作家们压抑已久的创作冲动被释放出来,此时的作品除了极少数描写战争题材外,大部分作品展现了和平时期天南海北的军营生活,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两代作家在三条战线上作战”[1]可以说是对八十年代军旅文学创作情形的概括。刘白羽、魏巍、徐怀中、李存葆、朱苏进等一批新老作家们在和平生活、革命战争以及想象中的历史战争三个方面拓展空间,拉长军旅文学创作战线的同时,也深化了军旅文学的艺术创作。《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皖南事变》、《射天狼》、《兵车行》等作品以反映时代、张扬崇高,关注当代军人价值,揭示战争残酷、面对历史真实,不避讳人生的矛盾与复杂而赢得读者的广泛认同,显示了军旅文学与现实生活亲密的血缘关系。加上几次在全国性评奖活动中获奖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兴趣和热切关注,构成了新时期文学作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军旅文学与其它题材作品一道,铸造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真正辉煌。但是到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建设的改革发展加速期,军旅文学渐渐淡出了文学和阅读的中心。面对逐渐被“边缘化”的现状,习惯了辉煌和轰动的军旅作家们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沉寂思索。
进入90年代,可以算是军旅文学的沉寂期。随着前苏联的解体,海湾战争的爆发,国际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局部冲突代替了冷战,但是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了时代的主题。我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了快车道。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课题,国内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一度使军队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高技术战争在给我军带来震撼的同时也引发了军队的变革。军旅文学的生存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西方现代思潮的大量涌入也致使人们的价值追求发生了变化。当代读者对文学、对军旅文学的阅读与期待视野进一步开阔和复杂,无疑给90年代军旅小说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以新的观念或思维顺应时代的变化,怎样以新的文学目光或方式面对与军事生活相关的“现实”,也就成为这一时期军旅文学创作的新课题。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军旅作家们一度有点不知所措,值得欣慰的是在90年代后半期,一些军旅作家自觉或比较自觉地把新军事时代的新课题摆到了自己的面前,开始关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军营生活及军人精神状态的变化了,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军事题材文学作品。黄国荣的《兵谣》、陈怀国的《遍地葵花》、柳建伟《突出重围》、姜安的《走出硝烟的女神》、徐贵祥的《仰角》均以独特的军旅文学风格和气质,平静地融入了90年代中国文学的大潮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军旅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传播的特点。在多元文化的选择融合下,军旅文学创作适应时代发展,深入生活实际,呼唤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回归,重新构筑了新时代的英雄形象。军旅文学创作不仅在小说创作上硕果累累,在根据小说改变的戏剧、广播、影视上,也赢得了众多读者。《DA师》、《历史的天空》、《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等作品开始在社会中形成品牌性的影响力,造就出了一定的军事文学读者群。在一批有潜力的军旅文学作家和作品的带动下,众多“网络军事文学写手”和“网络军事文学作品”也随之出炉。引发了一种群众性的军事文学写作热潮和阅读热潮。同时由这些作品编剧、改编或被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热播不衰,显示出了军旅文学的“酵母”作用及其借助影视传媒成倍放大的覆盖力量。种种现象表明,一度被边缘化的军旅文学创作,在新世纪多元文化的架构下,正在逐步走向第四次繁荣。
二、正视现实:军旅文学作品的使命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军旅文学创作在多元文化的架构下开始走向第四次繁荣,军旅长篇小说创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相当水准,收获了一批精品力作,以一种更加个人化的姿态灵活多样地融入了当代文学之中。《亮剑》、《历史的天空》、《狼毒花》、《士兵突击》等根据小说改编的军旅题材影视剧也走红了荧屏,掀起了收视狂潮。随着军旅文学作品的火爆,也引发了一场军旅影视热与军旅小说热的争论,有人认为军旅影视题材热带动了军旅小说热,那是影视热的延续,而不是小说热,小说只是分担了影视的殊荣而已。我认为争论的分歧点在于表现形式与传播手段的不同,对于军旅文学承担着弘扬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特殊使命来说没有过多的影响,小说通过语言、叙述、人物心理描写等手法来给读者提供阅读快感,影视则通过以具体的、生动的、明确的物态形式直接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震撼,带给观众审美愉悦,包括视觉享受和知识构成的进一步的丰富。军旅小说被拍成影视剧,可以扩大作品的影响,使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影视这一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得到进一步高扬。从而使严肃神圣的军旅文学贴近现实生活,更加符合广大基层官兵和普通群众的审美追求。进一步引发社会对和平年代军人命运、生活状态的观照,展现当代军人对存在意义、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索。进而使当代军人的内在气质和风貌在英雄主义审美风范下得到了极富震撼力的全新呈现。
军旅文学创作与一般的文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它的“政治优势”和“主流意识形态色彩”。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为政治服务和为工、农、兵服务”的“二为”方向[2],邓小平后来又将“二为”方向放宽为“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3]。“二为”方向的提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当时包括军旅文学在内的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军旅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土壤。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经济建设成了一切工作的中心。市场经济的完善,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加上西方现代思潮的大量涌入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当代读者对文学、对军旅文学的阅读与期待视野进一步开阔和复杂,世俗化与娱乐化思潮让人们远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作品。从而使包括军旅文学在内的文学创作逐渐被边缘化。一段时期以来,人们面对社会的巨大变迁,在各种价值观、人生观的碰撞冲击之下,出现了迷惑、错乱、急功近利的心态,面对金钱、名利不择手段,到处充满尔虞我诈,致使人们的安全感日益减少。对于价值观念裂变带来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试图找回曾有的美好、高尚、纯真,建构起自己心目中的价值理想。
军旅文学在新的形势下通过数年的适应磨合,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多元文化的选择融合下,立足于现实的客观需要,适应时代发展,深入生活实际,呼唤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回归,重新构筑新时代的英雄形象。《突出重围》、《DA师》、《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等作品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了许多具有时代色彩“个性化”的形象。从这些个性化的形象上我们找到了曾失去的理想信念,找回了曾消失许久的激情。这些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剧更是在部队和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反响。《亮剑》中的李云龙、《士兵突击》的许三多都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但是这些作品并不是单单来表现一个人的英雄事迹。而是通过英雄们的成长历程来反映一种精神,揭示一种信念。从而为迷失了价值信念的社会找回人生存在的价值。以描写和平环境下部队的现实生活,记叙了一名普通士兵成长历程的《士兵突击》播出之后,在社会中引起极大的轰动,当年就在广大年轻人中引发了一场参军热,可以说2007年底入伍的新兵大部都是在许三多的影响下到部队去体验平淡乏味而又充满激情的军旅生活,而且“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平时的生活训练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单调乏力的训练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激情,给当时在新兵连带兵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士兵突击》所体现的精神意义还有英雄主义情结的再现、理想主义的坚持等等。《士兵突击》所体现的这些精神意义无疑让强调独立、推崇个性、渴望成功、追求自由的80、90后们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应该
说,社会在被军旅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所感动的同时,军旅文学作品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也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人们在汶川地震中创造的抗震救灾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全新诠释。
三、展望未来:军旅文学作品的发展出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军旅文学创作在走向第四次繁荣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当前军旅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隐忧。我们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军旅文学的发展出路。
当今社会,一些专业的军旅作家由于年龄职务的原因远离了部队生活,对新世纪处于改革转型期的部队不够了解,甚至产生了一定的隔膜。对处于改革转型期的广大基层官兵真实的现实表现、个人目的、精神追求、思想情感、前途命运、家庭关系、社会地位等现实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思考,并且也没有兴趣。创作的部分军旅小说从题材上看,虽然或多或少地表现或涉及了一些部队的现实生活,却并没有真正能深入到军旅现实生活的深部、细部,没有切中时代精神的脉搏,也没有对新一代军人的生活、情感、思想、命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所以不能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同时随着《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的热播,文学创作也引起了一股跟风之作,由此引发了众多军旅作家把创作精力转移到了影视领域。创作精力的缺乏使军旅文学创作产生了小说剧本化、情节戏剧化、故事世俗化的通病。改编的初衷本来是让缺乏阅读时间的人通过影视这一形式平台了解作品扩大影响,但是出现的跟风之作在思想品格、表现的生活面、人物的塑造方面都给人重复的感觉,从而使作品缺乏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造成欣赏者大量流失,这也是军旅文学的潜在危机。
军旅文学作品肩负的特殊使命,要求军旅文学创作在感受时代发展的同时,必须立足军营,在火热的军旅生活中探求军人的精神源泉。“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把握广大官兵的生存状况,才能掌握军营的现实矛盾,才能在作品中反映出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人的真情实感。立足军营生活的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发现,用心体验和平年代时期军人对现实命运、生活状态的追求,当代军人对存在意义、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索。亲身感受当代军人的内在气质和风貌的全新呈现。唯有此,充满崇高感的军旅文学作品才能带领人们走向美好的精神家园,重新点燃人们内心的激情和壮志,让理想和信仰在人们的血脉中再次贲张。为我们伟大民族的复兴,为当今变革前行的伟大时代,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和情感动力。
[注释]
[1] 朱向前.军旅文学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3. [2]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C].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3] 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祝辞[N].人民日报,1979-10-31
[参考文献]
[1] 朱向前.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第二篇:“西工大现象”之我见
“西工大现象”之我见
“西岳轩昂,北斗辉煌;镂木铄金,飞天巡洋。”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季,西工大嘹亮的校歌在急躁而不失凉意的微风中飞扬,如海水拍打海岸般一下下充斥着我们的耳膜,刺激着我们那敏感的神经。作为西工大众莘莘学子中的我们,无论何时或者身处何地,我们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令人倍感激动的画面:在那里,西工大的校旗雄赳赳,气昂昂地迎着风在蔚蓝的天空中飘扬,明媚的阳光下,西工大校园遗世而独立,看起来是那样地生机勃勃,超凡脱俗。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当今中国三航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西工大校友领军人才辈出,一大批西工大学子勇立潮头、追求卓越、大放异彩,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蔚然形成令人瞩目、令人探究的“西工大现象”。同时,无论是在西工大那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老校区,还是景色宜人、绿树成荫的新校区,我们最常听说的一个名词就是“西工大现象”。
“西工大现象”似乎是一个不能按惯常逻辑去理解的现象,其深层成因究竟是什么?在“孔雀东南飞”的年代,是什么精神令西工大人执著坚守西北、执著坚守国防?在出国潮持续涌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全国的情势下,是什么力量令世代西工大人坚持航空报国的理想而专精覃思?西工大人的爱国、奉献与创新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2011年5月31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教育改革”项目调研组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调研“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其间,调研组将大批西工大校友成为国防科技领军人物称为“西工大现象”,并对此现象发出一连串追问,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若仅仅就其表面来讲,我们可能经常会觉得“西工大现象”距离我们是那么地遥远,那样深不可测,故而总是对其望而却步。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未静下心来认真想过,“西工大现象” 的内涵及意义究竟是什么。
2012年暑期,我们管理学院组织了一支赴深圳的社会实践队伍,经过本次社会实践之后,我们对本校的“西工大现象”问题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并且强烈地感觉到“西工大现象”距离我们只有咫尺之遥。更确切地来说,它时时刻刻都围绕在我们身边,就像我们西工大校友一样无处不在。
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不仅仅只遍布海陆空这几个领域,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
校友活跃在经济、金融贸易的各个舞台。还记得,我们实践队最初是打算前往四川省进行社会实践的,可是由于临时各种突发原因,我们在即将出发的时候将目的地改成了深圳。这样一来,势必麻烦多多。对于我们学生来讲,很明显,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重新进行。改变实践目的地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实践费用会大大的增加,尤其是对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队员来讲,这的确是个巨大地挑战。但在坚持与放弃的边缘,我们没有一个人因为任何一个原因而放弃。正是由于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基础扎实、作风朴实的“西工大现象”,才促使我们本次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
最值得一说的是,在我们刚刚改变本次实践目的地之后,就很轻易的联系到了目前正在深圳发展的西工大校友们。接着,在他们热心的联系与介绍下,我们顺利地获取了参观深圳著名企事业单位的资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校友的力量以及他们带给我们的安慰与激励。无论何时何地,不论地位年龄,我们所有的西工大校友就像是被根绳子紧紧地牵在了一起。我想,无论什么时候,西工大人都是这样团结,“心往一处向,力往一处使”,时时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品质,都将“西工大现象”做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本次,我们赴深圳暑期社会实践队一共走访了五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这其中也碰到了相当数量的校友。这些西工大的校友给我们实践队人员的一个整体的印象都是特别的为人朴素、工作踏实务实、作风朴实、活力四射,同时勇于做到敢为人先、勇猛精进报效祖国。正是因为曾经沐浴过西工大那阳光的校风校训,现如今,在深圳的他们都闯出来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
在社会实践的时候,我们了解到西工大在深圳的校友也是相当的多,包括深圳研究院的院长及众多的研究人员,各个知名企业的老总及技术人员,各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有那奋斗在各个战线上的众多校友。我们带队领导李书记和深圳研究院的院长很熟悉,在我们抵达深圳的当天晚上,便邀请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在聚餐,饭桌上大家谈笑风生,说起母校现今的发展,都很有感触。同时,我们也为这些学长们的深厚情谊所感动。我想这也算是“西工大现象”的一部分,那就是我们西工大人的凝聚力,不管何时何地,总能没有任何障碍的聚在一起,能为某一个人的事情,毫无保留的竭力相助。还有就是西工大人能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的精神,也是滋生在对母校,对校友的深厚情谊之上的,正是因为有西工
大这方沃土才使得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们深受感染。
任何国度,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西工大的“西工大现象”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每个时期的主题都会有相应的改变,但就其实质与内在而言,还是密切的围绕着西工大的校风和校训。总而言之,“西工大现象”得益于西工大文化,西工大文化在校训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公诚勇毅”与“三实一新”相得益彰,构成西工大文化的精髓,也形成了“西工大现象”的骨架。
随处可见的那些“西工大现象”都是由我们这些在全国各地不辞辛劳的校友们所组成的,这个“现象”在当今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激励意义。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对工作,对生活,对生命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价值观。正由于此,西工大才能够生生不息的发展下来,并催生了一大批校友献身航空、献身国防事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辉煌伟绩。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西工大现象”不仅仅代表了我们坚守大学之道,坚持育人为本,不被“浮名”所绊,不为外界的虚华与浮躁所惑的宁静心态,而且还是一种“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优良教风及“爱国爱校爱学,诚信责任奉献”的优良学风文化的积淀。西工大文化底蕴丰富,“西工大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代西工大人去坚守和发扬。
西北工业大学赴深圳暑期社会实践队
第三篇:小学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之我见
小学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之我见
儿童文学作品源于儿童生活,语言浅显易懂,富有情趣,育人于简短的故事描述中,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文学类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可以说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回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觉得这类作品在当今的小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困境。
一、部分儿童文学作品不太适合儿童阅读
只要留意,不难发现,小学教材中的部分儿童文学作品并不太适合儿童阅读。选文有的缺乏时代感,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偏离年级特点;有的过多地强调教育性,使得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性;有的缺乏童趣,过于抽象,经不起推敲;有的成人化倾向比较严重。
不能否认很多儿童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精品,经久不衰,是文化瑰宝,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都适合现在的孩子。现在的孩子的生活与我们那个时代已大不相同,无论从生活环境、精神生活到理想愿望都可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但还是老套的儿童作品从思想内容上违背了现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对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影响。
二、教师对儿童文学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儿童文学的文体范围特别广泛,各种文体的内部特征及其重要性不尽相同。例如,童话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有浓重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儿童小说则是为少年儿童所喜欢,易于被他们接受的,并且有助于他们成长的小说,同时应该具有人物、情节、环节这三要素。儿童散文篇幅短小、文情并茂,以真人真实为素材,真实地抒发作者真实的心灵感受和生活体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对儿童文学作品之间不同文体特征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作为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教师,有的对此并不十分明晰。此外,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创作风格都能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文章以及创作特点,并且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等活动。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内容给予关注和掌握,这也应该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必要成分。而目前教师阅读量偏低,不容乐观。
如果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还处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状态,也就很难引导学生对儿童文学进行学习,当然就不利于发挥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作用。
儿童诗、童话、寓言、散文尽管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作为儿童文学体裁作品,在教学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策略和方法。
第一,自主阅读――尊重学生感受。
教儿童文学作品,我们要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教,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师应该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引导,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并尊重他们的独特感悟。老师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大胆地打破传统,超越既往的主题定位,既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在尊重儿童独特理解的基础上,让儿童体会到,我们不是一个廉价的同情者,而是一个反思者,能够在小姑娘“幸福”的死去中,懂得如何面对苦难,汲取怎样活着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应该学习窦老师的做法,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多角度解读文本,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当然前提是合理,合乎道德。
第二,诵读――体会文学语言。
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是一些琅琅上口的名篇佳作,小学生在这一阶段又是积累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采用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学的语言美就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朗读,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狐狸的狡猾语调,大灰狼的凶狠,小白兔的活泼,老牛的善良等。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品味并实践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儿童诗和散文最适合这一形式。
第三,表演――感受文学形象。
在发展儿童的智能方面,“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卢梭)。儿童对客体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因此,表演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儿童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寓言和童话最适合采用表演的方法。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儿童文学类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第四篇:中国当代文学现象之我见
荒诞存在与叙述迷宫——反传统的先锋文学
汉语言
陆冰
11011221 如今,中国当代文学正面临着信任危机。德国汉学家顾彬接受权威媒体“德国之声”访问时炮轰中国文学,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与此同时,我时常会在课堂上正襟危坐,聆听我的老师对它的种种批评。他们从当今文坛的创作动机和集体价值进行了逐一批驳,指出它的诸多痼疾和积重难返的恶习,如媚俗、商业、功利等。最后总会长叹一声,缅怀逝去的五四时代乃至先秦之际。这使我困惑,当代文学自诞生以来,作为高尚的艺术形式,在带给人们审美趣味和精神陶冶的同时为何使得自己最为基本的公信力都已变得那么可疑,落得人人诛之的下场。
我想,关于当代文学的争议未尝不可,但是给它扣上垃圾之类的帽子实属言过其实,以偏概全。跨入市场经济时代,文学上当然不会止步不前,民族化固然重要,世界化也是合理存在的。我们并不能去要求如今的作家的作品取材于民国、文革,而一旦他们这样做了,人们就又会抨击他们不具有现实精神,思想范围太过狭窄。总之,厚古薄今、文人相轻的心理使人们对于当代文学过于苛刻了。诚然,如今文坛显现出很多的丑角,他们把苍白纤弱当美感,把残忍阴暗当情调。然而小资爱情并不是主流,低俗的恶趣味的文章本身就不属于文学,文学永远不会低俗。我们又何必如此焦虑如此责难呢。
有这么一群作家,他们在最近的20年里,以饱含强烈的突破欲望、渴望逼近艺术的文字向我们表明,旧有的文学秩序在被摧毁。这就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曾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最终完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文学革命策动的“先锋文学”。当它确立了自己在社会文学的合法性地位,度过了“苦难的历程”并被社会普遍接受之后,使命即已终结。现在郑重地谈起它,事实上是在追溯一段行走在消逝中的历史,借以证明当代文学并非如人们所说的不堪,它曾经的辉煌到达过一场巅峰。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皆是成就斐然的先锋派作家。
我喜欢余华。他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里的“常识”大概指的是一种守旧的庸常的文学创作手法甚至观念,而“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与逻辑”应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对传统文学的颠覆与探索性的创新。我把它看作是当代文学中出现的重要现象,即反传统。
余华的反传统在于把即把荒谬发挥到极致,又反馈出哲学的真实。《十八岁出门远行》让文坛大师认识了他,而我也是从这篇文章开始对他的无比热爱。小说自始至终用一种极其省略的笔调来进行冷叙述,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开头的一段描写: “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他们都这样告诉我:你走过去看吧。我觉得他们说的太好了,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可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我觉得自己应该为旅店操心。” 这构成了一个关于人和存在的隐喻:以混沌把握混沌,以不确定性把握不确定性。似乎是语言的无能与尴尬,却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具。
随后,小说愈发展梦的成分就愈强,怪诞离奇的事物也接踵而至:汽车突然的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抛锚;老乡涌上来抢苹果,“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是血,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还对着“我”快意地大笑不止。整个过程违反常理,让人道不出究竟,而它所描述的一切又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与其说这是在揭示现实世界的险恶,不如说是在呈现现实世界的荒唐。
从中我看出,西方现代主义的以幻觉的真实、细致的感觉支撑起文本,表达个人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独到真切的理解对中国作家的投影。“荒谬就是没有目的,人所有的行为成为毫无意义、荒诞不经和没有用处。”荒诞派作家如是说。余华自己也称作品的叙事为“虚伪的形式”,它整个根基是建立在自我对经验世界的高度不信任上,从而进行反抗与肢解。这便是一种激进的对传统的冲击,也为日后的作家们一一效仿。
有人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不过是张罗着标新立异的形式而已,这显然是浅薄甚至可笑的,也是如今多数人批判先锋文学的谬处。小说结尾是这样的: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旅店这个象征最后竟是一辆遍体鳞伤的汽车,似乎像一种消失了的或是失落了的真相。这个有悖事理的情节鲜明地表现出世界的荒诞无常与人类生存的迷惘、努力的徒劳。这种揭示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它实现了形式的创新与内容的深刻。
我还想讲讲格非。他是除了余华我最喜欢的先锋作家,杰出的反传统便是制造叙述的迷宫,即“造成历史过程的某种空缺,来给故事的历史性重新编目,故事为寻找自己的历史而进入逻辑的迷宫”。这主要是受博尔赫斯的影响。其中,小说《褐色鸟群》就是一个最经典的例子。
这篇文章的叙事结构让人费解,它由重复构成类似埃舍尔的怪圈:许多年前,我蛰居在一个叫水边的地方,我从未见过的叫棋的少女来到我的公寓,她说与我认识多年。我与她讲述了我与一个女人的故事。多年后,棋又来到我的公寓里,但她说从未见过我;多年前我追踪女人到郊外,之后我又遇见她,但她说她自十岁起没有进过城;我在追踪女人的路上遇到的事与女人跟我讲述她丈夫遇到的事之间构成相似。这3个怪圈彼此矛盾,让人感到一种巨大的阅读障碍。
“我的寓所里从未有过任何来访者。她见到我并未遵循两个陌生人相遇应有的程序,而是表现出妻子般的温馨和亲昵。她说她叫棋。她在给我看她的画夹时顺便提了一句现在是秋天了。我的记忆深处痛苦地抽搐了一下,但并未就此而唤醒往事。”“你喝醉了。——女人温存地对我说:在我们这儿没有什么企鹅饭店,没有大街,也没有卖木梳的老人。你喝醉了,要不你是记错人了?我说我是在城里遇见你的。女人笑了一下,她伸手端起我面前的茶杯呷了一口茶将茶叶末轻轻吐掉:我从十岁起就没有去过城里。夜已经很深了。我呆呆地凝视天花板。那个雪夜我尾随那个女人来到郊外的种种细节又一次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我看了看面前的这个美丽的女人,她诚挚而坦然,脸上浮现出乡村纯朴的妇女特有的腼腆。她站起来给我的茶杯倒满了水,然后问我是不是觉得冷,要不要关窗。我说不用了。”
从中我看到,人的经历及人自身的存在是真实还是乌有,因为时间的魔镜变得难以确定。回忆与现实发生了错位,似乎历史存在诸多被遗漏情节。然而,全篇处处提醒着一种回忆不可靠、真相不可知的事实。这便是叙述迷宫的魅力。它对传统小说的单一乏味的叙述发出质疑与冲击,让人无时不刻不在进行寻找的游戏,并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
当然,《褐色鸟群》含糊其辞、隐晦曲折的叙事方式并没有掩盖它的深刻内涵。它折射了人类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以及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彷徨与绝望,也探寻人类灵魂深处罪恶的存在和善良的召唤。
因此,先锋文学作为当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充分证明了文学并没有自五四时期后消亡或者堕落。无论是余华的荒诞冷叙述,还是格非的叙述迷宫,都证明了反传统的精彩绝伦。它的形式的创新与内容的深刻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可见,当代文学垃圾论不过是荒诞不经的无耻谰言。它正朝着蓬勃的前景发展,蕴含无限生机。
第五篇:孔子学院现象之我见
事件经过(概括精准,事实准确)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要求持有 J-1 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于6月30日前离境。美方表示,不会为他们续签签证;如果他们愿意,可回到中国再申办适当的交流项目签证。5月20日,中国国家汉语对外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孔子学院总部负责人致信开设孔子学院的美国大学校长,指出中方尊重美国的法律法规,但不愿意看到因此而造成中断志愿者项目的后果,因为学校和学生会蒙受损失。4 天后,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与美国务院文教局负责人正式碰面,讨论解决有关部分孔子学院中国教师的签证问题。正当公众和舆论哗然之时,事件却突然峰回路转。25 日,美国务院向有关高校发布了新修订的指导文件,对两个关键问题予以澄清:
一、在美国正规大学设立的孔子学院不需要进行资质认证;
二、美方不再要求目前在美国中小学教课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在6月30日前离境。之前的一切限制全部取消,事件得以比较完美地解决。
(事端在大洋彼岸虽已解决,但在此岸掀起的舆论波澜却难以很快平息。网民对此事件背后深意的给出很多猜测。一种解释是“政治动机说”:即美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些政治势力,试图借对孔子学院在美的活动横加指责、抹黑中国。但更多中国网民却在微博上将矛头对准国家汉办,他们认为,与其花那么多钱到国外去办汉语教育,不如多费点心抓好国内教育,尤其是首先要解决边远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问题。甚至有人翻出前两年孔子学院的“史上最贵网站”事件,直指中外教育投入存在的差距。)
对事件的评论
事端在大洋彼岸虽已解决,但在此岸掀起的舆论波澜却难以很快平息。我认为,孔子学院签证事件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软实力的逐步增强对美国乃至整个欧洲心理上的冲击,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担忧;但是更多的,影射出我国在文化推广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传播力而形成的体系。它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制度体系;二是指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上,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三是指包括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会展、动漫游戏等可以产业化运营的文化产业。这几个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互为支撑,构成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完整内容。
“十一五”以来,我国全面推行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一手抓弘扬传统,一手抓开拓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我国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方面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助推硬实力的提升,优化国家形象,促进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为人类文明和国际治理结构的重构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和谐世界的实现。
“中国有那么多失学儿童,农民工子女,为什么还要拿钱帮助外国人去?”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比较狭隘的。我们的国家的确还不是很富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一些地区的贫困学生问题。但是,它和推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无我的关系。总体来看,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与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状不相适应同时,也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因此,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否则中国永远无法逆转中西文化传播的巨大“逆差”。其实欧美国家对孔子学院的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美国媒体与民众十分在意孔子学院的“政治化”问题。因为孔子学院总部与中国国家汉办是“一体两面”,而国家汉办又是中国教育部的一个下属机构,所以一些西方人特别担心,海外的孔子学院会受到中国政府的控制,中国可能会通过诸如孔子学院这样的文化权力来影响其他国家的政治。反观西方的文化传播,真正能够让国人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些亲切的文化符号、文化现象、文化载体,如好莱坞的大片、麦当劳里的汉堡包、牛仔裤和流行音乐,这些都不是政府出面推动形成的,都是无数企业、个人和非政府组织自发努力打造的结果。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有文化并不意味着有文化软实力,实现“从内而外”的推广,目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此事件中可以看出,政府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的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孔子学院的主要职能是开展汉语教学和汉语水平认证考试服务,传播文化只是其附带的工作。因此,我认为可以适当淡化官方色彩,逐步实现向非政府组织转型。这样,在中西方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距能够得到弱化,突出民众文化亲切友好交流的氛围,使中国的汉语言和文化不仅进入他人的生活,还能进入他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