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助精神比竞争精神更重要:一辩立论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对方辩友能与我方共同演绎这场即将开始的辩论赛,更要感谢我院举办方的通力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努力,使比赛顺畅留利地进入下办阶段,为参赛队提供公正,有序的交流平台。
恰巧,我方今天的观点正是“互助精神比竞争精神更重要”。就互助与竞争的深层意味来说,竞争只是面对有限资源的一种消极的姿态,而互助才是主动的积极的。所谓互助精神是一种心理学上的优良品质,形成于为完成共同事业的合作集体中,体现在以事业心为核心,以谦虚好学为基础,不断学习,提高个人能力。在这种精神指导下,在和谐互助的人际环境中,个人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获得个人的成功,从而对群体做出贡献。所谓竞争就是指当所须的资源十分匮乏的时候,去挤垮对方霸占有限的资源;而互助则是在这样的形式下,共同创造更多资源,以求更远的发展!对方辩友试想,假如世界上只剩下了最后一块面包,那么,你们是不顾一切去拼抢这仅剩的一块面包呢,还是互助创造更多的面包以求长远的生存?即使抢到了,那以后呢?与他人竞争谁撑得更久吗?为求生存,还得创造更多的面包。但是,不靠与他人的互相帮助,单凭个人,你能够完成从原料到加工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吗?恐怕到那时早已饿死了吧!我方认为互助精神比竞争精神更重要,其原因有四:
首先,互助是能促进人更好地生存。人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不可能完全由个人的活动来取得和满足更何况,在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高度集中,高科技产业争相涌现,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化问题日趋复杂,大家只有携起手来,互相帮助,才能渡过难关。
其次,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各门学科又相互渗透,科学上的重要课题都牵涉到许多方面,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加强现代科学研究,就必须培养相互尊重,乐于合作的科学品质,大学生作为未来从事科技工作的主力军,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三,互助精神比竞争精神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因为要成功,需与不同个体进行沟通、交流,与人和谐地、富有成效地共事。在这互助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渐形成,语言能力、沟通和社交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易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和睦相处,增加生活乐趣,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必要的互助,还能改变和矫治任性、专断、自私自利等不良心理品德,培养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等良好心理品德。
第四,合作比竞争更有利于促进科学的发展。当今的社会,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个人的力量越来越微不足道,互助愈来愈成为事业成功的保证。许多科学研究与实验,都是众人参与并且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结果。举世嘱目的阿尔法磁谱仪,由十多个国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参加。是一项成功的大型国际合作科学试验项目。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的研制成功不正是许多科研人员共同合作的成果吗?
第五,合作比竞争更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以往的经济学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是大鱼吃小鱼。可随着市场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企业间的互助越来越大于竞争,多于竞争,就是小范围内的竞争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互助与合作,这已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新发展趋势。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不少企事业与国外企业合资,双方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双赢。这不是互助精神比竞争精神更重要的最好的例子吗?
第六,互助比竞争更能促进社会稳定,抗击“洪灾”、“非典”、“禽流感”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我方强调的是,协作与竞争是是通往成功的两条路径,是并存的、相辅相成的,并没有屏弃任意一个。我们讨论的是哪个更为重要。
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有分工,有竞争,但更多的还是协作,没有一项工作、工程、一件事业,能够凭借单一力量完成。只有把团结互助放在首位,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完善自我。
最后,我方还要强调,我方并不承认竞争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是协作比竞争更能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培养协作精神,贡献社会,贡献国家。谢谢大家
第二篇:经历比学历更重要一辩立论
立论
今天我方辩题是:当今社会经历比学历重要,开篇立论,定义先行。经历在辞海中,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学历是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我们不否认学历的重要性,但在当今社会的大前提下,相对于学历这个静态的、仅为完成阶段性学习的凭证而言,我想,经历这个动态的,随着社会发展,用亲身去体验,去提升个人能力的手段是务实的,是更加重要的。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学历是有界的而经历是无界的。“生有涯,而学无涯”在完成阶段性的学历之
后,知识的获取只能通过生活、工作中的各方面经历来沉淀,一个人的综合素
质很难用学历体现出来,经历的丰富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每个人都有不足之
处,只有经历过,才能更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进而完善自我,同时由于
投身于社会去经历,才能拥有必要的交际能力,进而拥有更广的人脉,人生道
路才会越走越宽。这也是学历不能满足的。
第二,学历相对于经历是静态的。学历大多是书本上所学的,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
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唯有经历可以与时俱进,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创造社会的价值。一贯重学历的日本,在最近的人事改革中明确提出
了“能力主义”,并取消了学历统计。经历是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
第三,经历相对于学历而言,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和更高的实用价值。美国日报一年刊
登的3544则科技类招聘广告中,2799则没有任何学历要求,而要求学士学位的仅206则,要求硕士的仅77则。由此可见,社会对学历的需求日益降低,真正吸引企业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经历。即使还有一部分企业在乎招聘者的学
历,但学历不过是一块敲门砖,所谓”进门靠学历成功靠经历”,可见在生活和
工作中,经历站主导地位。
“博学躬行,尚志明德”,这又是对我方观点的又一有力论证。牛根生说过:“不要以为有了学历就是万事大吉,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能力的培养,经历的积累才是成功者一生的事业。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经历比学历重要。
第三篇: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一辩稿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是构成人生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两股力量,社会生活中有合作,更有竞争。有合作,就能优化我们的人际关系,有竞争,我们才能不断进步。那么,竞争与合作到底哪个更重要呢?我方认为,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首先,从内涵上讲,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在一定范围内为谋求他们共同需要的资源而进行比较、追赶和争胜的过程,并产生各主体获取不同利益的结果。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正如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所说的那样:“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可见,竞争是一种实力的较量,实力强者得以生存发展,实力弱者被淘汰或灭亡;竞争也是智慧的较量,有才能者得胜利,平庸者遭失败。21世纪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又需要从竞争中脱颖而来。正如我们不竞争又如何上岗?不竞争又如何展现我们的才华呢?
其次,从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上讲,竞争既是合作的动力,也是合作的最终目的。对于社会的发展,合作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但其与竞争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合作只是竞争的一种手段,是出于竞争的需要,而又用于竞争之中。三国时期,刘备孙权之所以要结盟,难道不是为了与曹操一争高下吗?但合作并不是竞争的唯一手段,我们可以依赖天赋、通过努力、运用工具,甚至借用天时、地利等来帮助我们竞争。
第三,竞争是绝对的,合作是相对的。昔日刘邦项羽合力灭秦,而很快他们就短兵相接,互相厮杀;曾经朱元璋携手李善长共创大业,随后这位开国功臣却丧命于主公之手;如今地产界的万通5虎将,最终也都自立门户,成为万通的竞争对手。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舍己为公,那么我们的合作关系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纵观历史,对权力的竞争从未有中断,对资源的竞争从未有中断,对生存的竞争更是从未有中断!相比于合作,竞争的持久性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在历史的洪流中释放出了更加璀璨的光华!
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竞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列宁曾说过:“竞争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 竞争的过程为个人、企业、国家充分发挥能动性,推动自身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并促使其在竞争中获得对自己的实际的评价,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及时的查缺补漏,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因竞争而不断进步!更因竞争而充满活力!因此,我方再次强调,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第四篇:竞争比互助更重要结论词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为竞争精神比互助精神更重要。……
我再一次强调
……在此我要对对方的几个观点进行驳斥: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今天,各位不正是因为有了希望班级赢的竞争精神才来参加辩论赛的吗?因为有了共同的竞争目的而形成了互助精神,从而再一次以团体的形式再去其他团体竞争。难道对方辩友敢说你们今天一点都不想赢得比赛,准备将胜利拱手相让吗?
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无处都充满了竞争精神。从最开始的为了生存与自然竞争,到为了发展强大与他人竞争。正是因为人类骨子里的竞争精神将璀璨文明的高塔越修越高。
如果有一天,人类淡化了竞争精神,更多的是互助精神,那也就没有今天学校中拼搏的学子,更没有现在这场辩论赛。到最后互助精神只会成为拖累人类文明前进脚步的沉重枷锁。当有人剥开那社会人类互助下的和平外表,就会震惊社会的本质已经在没有竞争精神的滋润下开始腐烂,像一个无形的黑洞,将人类的历史长河和文明高塔逐渐吞噬,社会将走向退步。
人类社会似一颗钻石,在人类竞争精神的磨砺下越来越闪光,因此我方观点为竞争精神比互助精神更重要。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大学生成才 自身比环境更重要 一辩立论
一辩立论
谢谢主席,在座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站在今天总决赛的赛场上与实力强大的6班兄弟们探讨今天的话题,对于此辩题我方的观点是自身比环境更为重要。接下来我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也就是说内因起到的是决定作用。那么自然而然内因起到的作用也就更为重要了。由此及彼,谈到大学生的成才问题,自然也是自身更为重要。我们就从进入大学的门槛高考来说吧,在同样的学校上同样的课,为何有人考上了清华北大,而为何有人又名落孙山呢?在同样的大学环境中,为何有人成了学霸,而又为何有人变得消沉堕落呢?
第二,每个人的天赋、性情等各方面都有较大差异。一个人在某方面有较好的天赋或兴趣,其往往就越能成功。越能取得自己擅长领域的成就。反而言之,如果一个人如果不具有某方面的天赋或者说他存在某方面的缺陷时再好的环境也无法使得他成才。当然一般的大学生其智力水平大多相当而此时看的就是个人的努力与否了。难道世界上就只有苹果砸中过么?
第三,环境往往不是个人的力量能够左右的,而自身则不同。你可以选择随着环境逐流但亦能改变自己逆流而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是的,我们提倡的就是个人的发奋与努力,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环境那就试着改变自己吧,科学证明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也就是说自身完全可以改变。大学生也完全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成才。书山有路勤为径,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就能超越别人。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我方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第四,我们并非否认环境所起的作用,但是只是它起到的只是一个辅助的而非关键的作用,好比来自偏远的山区的高中生与来自大城市的高中生,山区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拥有的资源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来说都远远不如城市里的学生,但他们依旧能考上大学,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才能更为突出。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要成才,依靠自身才是关键,自身比环境更重要!谢谢。
尽管外部环境,会有影响,但是自己才是决定了前进的方向。有人出淤泥不染,有人泥者泥之,决定还是自身,而非环境。
一方面,外界机遇可能能一定程度的提高自身能力,促进成才。但是有积极作用绝不等于关键,就如同运动员用助跑器起跑很顺利,我们说运动员的自身能力是关键,而不是说助跑器是关键。另一方面,外界机遇可能为成才者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我们希望有才能的人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失落者的人才仍是可以是人才。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外界机遇具有极大的外界机遇具有极大的未知性和偶然性,如果界机遇是关键,那我们要成才,是不是就必须在青年的宝贵时段中苦苦的等待着机遇呢?显然不是,青年要成才,当然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来提高自身能力。今天我探讨这个话题,强调自身能力是成才的关键,其意义就在于呼吁广大的青年脚踏
实地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盲目的等待机遇。
俞敏洪白手起家成就的新东方,张海迪身残志坚为人感动,车胤家徒四壁依然凿壁偷光,不都是很好的例证么?
良好的环境确实有利于青年成才,但它只能是1后面的0,而这个关键的1只能是青年自身的奋斗。修身齐家平天下,首先要修身啊,对方辩友。
伤仲永:退一步说如果他父亲给他创造好的环境,而他自己没用功,也不见得他会有所成就吧。此次,我系学习部精心组织了这场辩论赛,可谓是给在场辩友营造了提升素质、展示风
采的大好环境,但是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只要有了良好的环境,今天我们无须精心准备、无须费尽口舌,就能赛出精神、赛出水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