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勇于实践,放飞梦想
勇于实践,放飞梦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08级临床四班的李彩梅,今天我站在这个梦想的舞台上,就只是想与大家分享一点我的感悟——勇于实践,放飞梦想。
矫健的雄鹰煽动着翅膀,无畏的目光点亮前行的道路,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让久储的梦想复活,让我们一起飞翔。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的确,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力量。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能量;像灯塔,唯其高,才能照亮前行的方向。有志者,事竟成。唯有大志者,其人生事业才能辉煌。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然而,梦想变为现实,却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与坎坷。这就需要我们勇于实践,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我们班的陈霞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她来自新疆,上大学以前,她连英语要考听力都不知道。然而,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每天都坚持读英语、做习题、背单词。就这样不断的努力,大二上学期她就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国家计算机二级。平时,她还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磨练自己,同时,她也是我们班成绩最好的同学。作为承载未来和向往明天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向陈霞同学学习。秉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实践的精神,以顽强的意志,务实的行动来书写合格的青春答卷。在
生命的历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奋斗和追求,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领悟人生的真谛。
新一代的我们理想是丰满的,我们对未来充满激情。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是骨干的,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中专生都包分配,然而等到我们上了大学连硕士都得自己找工作。于是,我们感慨我们生部逢时,埋怨上帝不公平,把一切归咎于时运不济,而忘却了思考对于命运的改变我们究竟努力了多少。很多时候我们都很眼红,为何别人能考上名牌大学而我不能;为何别人考研一帆风顺,而自己却一波三折;为何别人能找到好工作,而自己却四处碰壁。这一切的一切,难道真的是上帝不公平?真是自己时运不济?真是自己比别人差?其实不然,而是我们付出的没有别人多,别人起早贪黑埋头苦读,而我们却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别人周末也一如既往沉浸于知识的海洋,而我们却不到周五就盼望周末的到来;别人上网都是为了学习,而我们上网都是为了娱乐。区别就是这样,即使让你拥有王菲的歌喉,你也唱不出那样动听的歌声;即使让你拥有爱因斯坦的智慧,你也不会发现相对论。这就是为什么幸运之神总是不亲临于我们。我们有梦想,我们就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遐想上。我们年轻,我们就应该充满朝气,充满力量,充满期待,充满对知识的渴望。
我们是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肩负
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我们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年轻,我们就应该意气风发、敢为人先、斗志昂扬。我们年轻我们就应该自强不息,勇于实践,放飞梦想。
最后,我想说一句“听众才是最伟大的,谢谢你们给我这几分钟来实现一个梦想,谢谢!”
第二篇:立足实践 放飞梦想
立足实践 放飞梦想
第三节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自觉地投身于实践,将理想的实现落实为自我完善的具体过程,并能正确地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困境与挫折。
教学重点: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方法及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实验性参与讨论并思考相关问题。
授课过程: 导入: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案例:有一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沓作文本。作文本上是一个幼儿园的31位孩子在50年前写的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布罗迪随手翻了几本,很快便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自己将是未来的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里游泳,喝了三升海水而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童,他认为,将来他肯定是英国内阁大臣,因为英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作文本重新发到他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的这一想法后,为他刊登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便向布罗迪飞来。其中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很想知道自己儿时的梦想,并希望得到那作文本。布罗迪按地址给寄了去。
一年后,布罗迪手里只剩下戴维的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人也许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英国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人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那个梦想就一直在我脑子里,从未放弃过。五十年过去了,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想通过这封信告诉其他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眼前。”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布伦科特能够成为盲人大臣?人生理想的实现需要什么条件呢? 总结:人生理想的实现需要有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哪一个更重要?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第三,立足现实,持之以恒;最后,客观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也是不能忽视的。
新授:
一、正确理解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现在有句话很流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大学生群体中,这句话的使用率更高。的确,在一个人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对于思想活跃、思维敏感的青年学生来讲,也就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这就需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往往只看到对立的一面,看不到二者统一的一面。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全盘否定。另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还是“现实”一点好。这两种认识误区,都是把理想和现实二者割裂开来,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二者的矛盾。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大学生正是青春焕发的时期,充满朝气和活力,也富有理想和热情。同时,随着大学生社会阅历的增加,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也日趋成熟。这些都是积极的方面。当然,在大学生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自己的理想目标很明确,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但当他上了大学之后,反而有点迷茫了,不知下一步自己该向哪个方向和目标努力,以致浑浑噩噩,日子就这样混过去了。所以,在大学阶段,如何尽快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人的整个一生来说,大学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具有转折点的意义。只有明确了自己的长远理想和近期目标,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奋斗,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将会过得更为充实和有意义,并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要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理想的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于理想实现的艰难则往往估计不足。渴望早日实现理想,希望顺利实现理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实现理想设想得过分容易,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缺乏思想准备,那就会影响理想的实现,甚至会导致人们在困难面前对理想失去信心。因此,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一帆风顺,也可能会遇到逆境。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既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焦虑。如何面对?
(1)挫折和逆境是不可避免
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人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有限,人生道路决非平坦、笔直,而是顺境和逆境交替、前进与曲折统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当厄运和不幸降临时,是悲观失望,沉沦颓废,还是勇敢面对,经过努力,走出困境,这是能否实现自己理想的关键。
(2)逆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
逆境和顺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所谓相互依存,是指逆境和顺境、厄运和幸运,都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逆境就谈不上顺境,没有顺境也就没有逆境。做同样的工作,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此时成功,彼时失败。可见逆境和顺境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
所谓相互包含,是指顺境中有逆境,逆境中也有顺境。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说明顺境和逆境是相互包含的。
所谓相互转化,是指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顺境可以转化为逆境,逆境也可以转化为顺境。顺境和逆境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改变了,顺境或逆境就会改变。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防止顺境向逆境转化,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逆境向顺境转化。
(3)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要想实现理想,必须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执着追求的人总会经历顺境与逆境等不同的人生境遇,并感受着顺逆中的甘苦、福祸与荣辱。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又容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但是,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而不是消解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在顺境中难以获得的收获。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来说,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到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莫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4)在挫折和逆境中成才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一些伟人、名人,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特点,即他们都曾身处逆境厄运中,但经过他们的顽强拼搏,凭着超人的努力,最终都走出了逆境,创造了辉煌。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段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古代圣贤都是在逆境中发愤成才的。
周恩来说过:“逆境是最好的老师”。
为何逆境对成才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人有其自然性、惰性的一面,一旦饱食暖衣、一帆风顺,就会怡然自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相反,当人处于逆境厄运,面临生存威胁时,人的生存欲望就会激发他的全部潜能去拼搏进取,从而走出逆境,创造辉煌。
英国诗人拜伦说:“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和桥梁。”
因此,挫折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挫折逆境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进取精神。如果人们对挫折逆境能正确认识,并能顽强拼搏,就一定能战胜挫折,走出逆境,创造人生的辉煌。人生道路坎坷曲折,如果一遇挫折就心灰意冷,一遇困难就畏难退缩,就不可能激发自己奋进的动力,去实现理想。“自古雄才多磨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代大学生要以理想为人生奋斗的引路明灯,迎难而上,遇挫更坚,百折不挠,这样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
(三)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理想作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精神追求的一种反映,归根到底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历史上凡有成就者,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多是从艰苦奋斗得来的。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无谓地自讨苦吃,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2、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名人名言: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脱离这个世界,理想就不结果实。
——罗素(英国哲学家)
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同时,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因此,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大学生的需要,只有将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相统一的青年才能够在社会上大有作为。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3、二者的关系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正确的个人理想不是依个人主观愿望随意确定的,从根本上说它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所以,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是从属于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
案例:“疆独”分子热比娅·卡德尔 热比娅·卡德尔(1951年~),生于新疆阿勒泰市。在大陆西北地区和独联体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等共和国很知名。她创建的新疆阿克达工贸公司,是当地规模最大的私营企业。曾任新疆工商联副主席、新疆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1993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9年,热比娅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被捕,一年后,她因向境外组织非法提供国家情报被判处8年刑期。2005年,热比娅获准赴美保外就医,她出国前一再保证决不再参与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任何活动,但她一到美国便投身“疆独”活动。2006年,当选长期在境外策划、组织各种反华分裂活动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的主席。同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7·5”暴力犯罪事件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外“疆独”组织“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指挥煽动的。
讨论:热比娅在1993年的个人理想得以实现,原因是什么?目前流亡美国,你认为她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吗?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密不可分。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基础上的,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立志当高远 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人生哲学中,非常重视讲“志向”。“志向”这个词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二是以顽强的意志去追求它。可见,“志向”就是理想信念。而确立理想信念,就是“立志”。
在青年时期确立起来的远大志向是此后事业成功的关键。
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如灯塔,唯其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有志者,事竞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得与失。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证明,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二)立志做大事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中的道理就是希望青年人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
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论从事什么具体、平凡的工作,只要与这一伟大事业相联系、是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就是大事。
(三)立志须躬行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道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邓亚萍认为成功的经验是“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能管住自己。我一旦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也许这就是我成功的一个经验吧。”——《人民日报》2005年4月5日第九版
王国维谈人生三大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一心向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艰苦奋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教学小结: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也是每一个大学生成长成才之梦。习书记在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吧。
作业:P36-3
第三篇:勇于实践
创新实验学院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
勇于实践,培养创新人才
—— 创新实验学院
一、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1、成立创新实验学院
在校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同意在原大学生创新院的基础上成立创新实验学院,明确了创新实验学院的职责,将创新实验班纳入创新实验学院统一管理,增加了一名专职副院长(付冬娟)负责实验班的教学和教育管理等工作。
2、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
(1)去年年末学校研究同意将大学生创新院整体搬迁到研究生教育大楼(八楼全部、九楼一部分),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整体搬迁,并对校级创新基地进行了重新规划,下半年欧校长批准将九楼剩余的5个房间划拨为创新学院使用。
(2)重新修订了《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践基地(班)管理办法》以及创新实践班培养计划。将原有的创新实践基地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创新实践基地包括校级基地4个、院系级基地12个,对各基地负责人进行了聘任,并按照基地实际需求给予专项基地建设经费。
(3)调整后的校级基地包括:数学建模创新基地、机电创新基地、软件创新基地、多媒体创新基地等4个。
(4)调整后的院系级基地包括:电信学院创新基地、土木学院创新基地、机械学院创新基地、软件学院创新基地、环生学院创新基地、能动学院创新基地、企业管理创新基地、物理与光电子创新基地、传媒与影视艺术创新基地、电气创新基地、化学创新基地和船舶创新基地等12个。其中电信学院创新基地是在原有分散的4个基地基础上,重新组合而成的,实行统一管理;环生学院创新基地、能动学院创新基地、企业管理创新基地、物理与光电子创新基地等4个基地是今年成立的新基地。
9创新实验学院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
5、科技竞赛
全年组织举办或参加各级科技竞赛5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17余项次1000多人次。其中,国际奖32项次100多人次,全国奖149项次400多人次,省级奖136项次600多人次。下面是教育部和团中央组织或倡导的主要科技竞赛成绩:
(1)“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
在校内开展了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组织选拔优秀作品参加了第八届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金奖13项,银奖19项,铜奖6项,优秀奖 7 项,团体总分名列全省第一名。有6项学生作品参加了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2)数学建模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了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校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参加辽宁省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1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5个。获奖成绩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
(3)电子设计竞赛
组织、培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了辽宁省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辽宁赛区特等奖4项,省一等奖4项,省二等奖5项,省三等奖2项,省成功参赛奖3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4项。获奖成绩在全省高校位居第一名。
(4)RoboCup机器人竞赛
我校RoboCup仿真机器人代表队参加了多项竞赛并取得好成绩,5月参加了伊朗公开赛荣获第七名,7月参加了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3D仿真组获得第四名,11月参加了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荣获一等奖,由于成绩优异,我校被选为2008年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3D仿真组执行主席单位。小型组机器人代表队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今年我校是第二次参加该类竞赛,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中获得了第三名。小型组机器人从软件到硬件,都是自主研制开发的,目前国内有四所大学成功研制了这种机器人,我校参赛选手是来自于机电实践班、机械实践班、软件实践班和数模实践
01创新实验学院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
(2)《立体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其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项目。
(3)《强化创新实践的工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2007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4)《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2007年大连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申请并通过结题的项目)。
(5)《课外渠道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理工高教研究》。
(6)《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的建设与实践》——《黑龙江教育》。
8、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人事处的要求对创新实验学院编制进行了核编,最后确定创新实验学院专任教师编制为8人。今年新进青年教师2人(张亮和杜猛),按照学校要求对新任教师进行了培训,吴振宇老师被聘为副教授,张晓莉老师接替王凤英老师从事办公室和教务管理等工作。
为了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经学院多方论证,人事处和研究生院批准,在学院各创新基地设立了25名研究生助管岗位。
9、发明创造活动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创造学基础”课程。坚持课内外相结合,与大连市发明协会合作开展创新思维大赛,定期举办各类创造发明系列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思维竞赛活动,全校共有1000多人次提交了各类创新思维方案,经过查新和修改,全年共计申请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00项。学生完成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我校取得的成绩受到相关媒体的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派记者专程到我校采访并在《中国专利报》进行了报道。《2007年6月11日《光明日报》报道《大学生研发出井下精确定位技术》,该报道受到多家新闻媒体转载。《中国青年报》也对我校进行了多次报道,2007年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大连理工大学——开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03104-
第四篇:放飞梦想
放飞梦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题记
每个人的愿望不一定都是辉煌的,但都有各自存在意义和价值,我的梦想并不伟大,我只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从小就想当一名老师,这是个多么神圣的职业啊!小时候总听爸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犹如蜡烛,总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无闻的奉献一生,然后就是桃李满天下的欣慰和自豪。
幼儿园时,老师总是用她甜美的声音给我们讲那些幻想中的故意故事,在我哭的时候,用温柔的声音安慰我,领着我们做游戏,那时候我就感觉到做一名老师是多好啊。
长大后,我对老师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家住在学校附近,每天晚上,当大家都睡着了,学校的灯却还在亮着,妈妈也会在台灯下批作业,这时的我才明白,当老师更是要付出很多很多,我的理想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我也想做蜡烛去燃烧自己,我也想做一个辛勤的园丁,把小树修剪培育成参天大树。
如果我当上了老师,我会毫不犹豫地去那些贫困的山区,不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
第五篇:放飞梦想(推荐)
电子工程学院
放 飞 梦 想
电气111团支部
2012年04月25日
电气111团支部
一、活动主题 :
放飞心中的梦想
二、活动目的:
以开班会的形式让同学们彼此熟悉相互了解,大家聚在一起畅谈
理想怀望未来,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加固友谊,让梦想和友谊展开翅
膀翱翔在四月天际,放飞青春的激昂情怀。让同学们能积极参与相
互协作,增进同学间的了解。通过此次活动让所有的同学们都能行
动起来,为自己的未来而坚持,为自己梦想去奋斗。
三、时间
2012-04-2
5四、地点:
教三A50
2五、参与人员:
电气111全体同学
六、活动准备
1、文艺部负责布置场地
2、宣传委员负责前后黑板的设计
3、班长负责活动的秩序、纪律和歌曲的播放
4、副班长负责管理相关物品
5、主持人全程负责这次活动.6、摄影(电气111班自带)
7、苹果、香蕉、橘子、花生、瓜子、糖果若干。
8、通知各位同学16:00准时到活动地点、七、活动注意:
活动注意安全问题和现场卫生。
八、活动内容:
第一环节 演讲
1、有梦才会有远方——我们必须先找到那个目标,然后为了那个
目标去努力奋斗。那个目标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
有一个明确清楚的目标,那个目标可以让我们努力奋斗,不空虚,不
放弃,其实那个目标是什么都可以。
2.什么是舍,什么是得?——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懂得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旺盛!
3.面试10问——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即将面临的是就业问题,去公司应聘的第一关就是面试,怎样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呢?现在就让了解一些面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吧。
第二环节 歌曲
《超越梦想》、《我的未来不是梦》、《水手》
第三环节 游戏
汽球大作战
目的:活跃现场气氛,增进协调性和协作能力
要求:人数十名,男女各半,一男一女组成一组共五组
步骤:左右脚分别绑三到四个气球,活动开始后,互踩对方的汽球,破的最少,则胜出。(游戏时间为6分钟)
真心话大冒险
由汽球大作战游戏的胜利方为失败方抽题并要求他们回答(游戏时间为14分钟)
九、活动总结 成长不仅仅是经历一些事情,偶尔停下来思考,将使思想更加成熟!
活动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