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主席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雷锋出在北部战区陆军,是最具代表性的英模。当前我军处在改革强军关键时期,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陆军全体官兵要弘扬陆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以忠诚、奉献、敬业、进取等为内核的雷锋精神,必将对推进改革强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产生重要作用。
学习雷锋“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着党走”的铁一般信仰信念,坚守新型陆军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的精神内核
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翻阅雷锋日记,我们读到最多、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对党的忠诚:“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革命需要我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种对党的无限忠诚,具有情感上的排他性、思想上的坚定性、行动上的统一性、时空上的永恒性和标准上的特殊性,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这种忠诚,也是党对新型陆军建设的基本政治要求。
我军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当前,军队体制编制正发生整体性革命性的变革,担负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面对的各种考验更为凸显,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永葆政治本色,对于建设一支坚决听党指挥、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的强大现代化新型陆军显得尤为重要。
弘扬雷锋精神,最根本的就是坚定对党的无限热爱、对党的理论的不懈追求、对党的事业的忠贞不渝。要像雷锋那样把党视为“母亲”,经常主动坚决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要像雷锋那样,把党的理论看成“粮食”“武器”和“方向盘”,紧跟习主席思想步伐,深刻领会把握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将其作为思想与行动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确保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要像雷锋那样,把坚定理想信念当作“命根子”,坚守党性原则,站稳政治立场,勇于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努力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
学习雷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一切,做一个毫不利己之心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把握新型陆军破冰前行、重组重塑的时代要求
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天,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是雷锋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这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正是人民军队宗旨意识、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的生动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一代代革命军人,为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舍家报国、默默奉献。可以说,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任何时候都是革命军人的自觉选择。
大变革带来大挑战,大挑战需要大担当。推进陆军建设发展转型,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作为拓荒者,我们必须大力学习弘扬雷锋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精神,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对待改革。要有“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宽阔胸襟,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关于改革强军的决策部署,始终让行动置于军队改革大局之下,确保新型陆军建设各项任务扎实推进。要有“舍小我成大我”的高尚情操,在单位撤降并改、个人进退去留等利益考验面前,做到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甘当改革强军“铺路石”。要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政治觉悟,学习雷锋事事讲团结、处处讲奉献的宝贵品质,在未来联合训练和作战中,既要有勇唱“主角”的担当,更要有甘当“配角”的境界,与其他军兵种部队合心合力、精诚协作,攥指成拳、决战决胜。
学习雷锋“我要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爱岗敬业精神,践行新型陆军练兵打仗、聚力强军的核心目标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涵。雷锋常用“螺丝钉”来比喻自己、激励自己,从不因岗位平凡而抱怨懈怠,也不因工作琐碎而得过且过,总是把最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弘扬雷锋这种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培育官兵忠于职守、不辱使命的思想品质,高标准履行新型陆军职能任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陆军在战争舞台上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建设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如何发展,打仗能力始终是军队的核心能力,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始终是军人的主业和专业,能打仗、打胜仗始终是对军人不变的使命要求。建设新型陆军,必须大力弘扬雷锋这种执着于事业、执着于岗位、执着于工作的敬业精神。要爱岗敬业,做到在岗要尽责、为官要有为,像雷锋那样“甘做革命事业的螺丝钉”,时刻牢记每个岗位都是战斗力体系上的一个要素,把岗位当战位、把工作当事业,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为强军兴军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务业精业,永远保持雷锋那种“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的劲头,一门心思练打仗、专心致志谋打赢,顺应军事变革大潮,直面“两个差距”“两个不够”的挑战,尽快适应和把握信息时代陆军建设模式、运用方式的特点规律,成为建设陆军、重塑陆军的行家里手。要勇当标兵,自觉强化雷锋那种“干什么都要干到最好”的标准意识,着眼有效履行使命,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作战要求,着眼新型陆军建设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难从严训练,切实让自己成为善于联合作战、信息化作战的标兵。
学习雷锋“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的自强不息精神,认清新型陆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使命担当
奋发有为的状态,勇往直前的品格,是雷锋精神十分宝贵的内在特质。他要求自己“要在困难中做个光荣的革命战士,绝不做可耻的逃兵;要做暴风雨中的松柏,绝不做温室中的弱苗”。雷锋身上始终澎湃着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状态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在困难面前永不停步、永不退缩,在挑战面前开拓进取、愈挫愈勇,善于以创新精神和创造性的工作升华人生价值、实现理想抱负。雷锋这种品质,在陆军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依然需要。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陆军作为党最早建立和领导的武装力量,之所以始终充满蓬勃朝气,与不断推进自身改革密切相关。但也不可否认,陆军在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荣誉面前,特别是在长期大军区体制下,也形成了一些“大陆军”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迫切需要一场思想解放的头脑风暴和建设模式的不断创新。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只有具备改革创新的思维、开拓进取的精神、破冰前行的勇气,才能把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关于新型陆军建设的美好蓝图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大力弘扬雷锋善于“挤”和“钻”的“钉子精神”,把学习作为提升思维、增强本领的有效途径,刻苦钻研新型陆军建设运用的内在机理,牢固树立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等现代作战理念,加速实现陆军由大向强的历史转变。要鼓起勇于开拓的锐气,像雷锋那样永葆蓬勃进取的朝气,在重塑陆军的新征程新领域中勇于打头阵、矢志争第一,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要振奋迎难而上的斗志,秉承雷锋那样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意志,坦然面对困难,主动迎接挑战,以创新克难、奋发有为的状态,解决好制约新型陆军建设的矛盾问题。要打开革故鼎新的视野,在变换角色中更新认知,在解放思想中转变思维,勇于破除各种守常心理、守成思想和守旧做法,尽快从陆军单一兵种主战、规模数量至上等思维定势和固有模式中解放出来,使陆军建设向崭新目标迈进。
学习雷锋“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的艰苦奋斗精神,发扬新型陆军埋头苦干、勤俭创业的本色作风
雷锋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都把艰苦奋斗作为人生必修课,时刻用艰苦奋斗历练人生、修养党性、砥砺品行。他说:“每一分钱、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党和军队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的人格化。我党我军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壮大的,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都闪耀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光辉。可以说,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一个政治基础,一种政治态度,一种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不忘本色,才能开辟未来。建设新型陆军,必须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部队物质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是无论物质条件如何改善,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永远不能丢。特别是当前新型陆军建设处于开局的创业期、体制转型的磨合期和谋求发展的探索期,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艰苦奋斗是军人职业生活的基本特征,要引导官兵辩证看待苦与乐的关系,像雷锋那样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甘于吃苦,努力从报效国家、建功军营中实现人生价值。要树立敢闯的创业观,越是家大业大越要艰苦奋斗,越是百业待举越要勤俭创业。新型陆军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强化建业、立业、创业的意识,把勤俭建军、勤俭办事的光荣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础。要立起克己奉公的自律观,始终把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官兵的一种精神、境界、情操来培育来践行,铸就和形成部队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吃苦奉献的思想品格和洁身自好的行为规范,为建设强大的新型陆军营造良好的作风环境。
第二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学教案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圆的认识》
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认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会使用圆规画圆,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教学关键: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圆规,多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创设游乐场的一个情境)
屏幕出示:五辆车,问:你最喜欢乘哪辆车?为什么喜欢乘这辆车? 学生讨论、交流。(车轮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平行四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导入:现实生活中的车轮都是圆的,而且车轴都装在圆的中心,为什么要装在中心,不装在中心,行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车轮,好吗?(创设“游乐场乘车”这样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乘的车,并说明喜欢的理由,使数学的内容充满人文色彩。在体现了社会性和时代感的同时,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1.做车轮(画圆)师:要做车轮,首先要做什么?(画圆)(学生小组合作,任选工具画圆,再把圆剪下来。)师:你是怎样画这个圆的? 学生介绍不同的画圆方法。
师:你是怎样用圆规来画圆的?你认为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师介绍圆规的结构及画法。2.安车轴(认识圆心)师:车轴安装的地方我们把它看作一个点,那么车轴应装在哪里呢? 学生装车轴。
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
不是圆规画圆的,怎样找车轴? 学生介绍方法(多次折) 师小结,屏幕显示:圆心O(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3、装钢丝(认识半经): 学生装钢丝
投影出学生所画的钢丝,问:你是怎样安装这些钢丝的?它们都是怎样的线段? 师小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这样的线段你能画几条?你还有什么发现?(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屏幕显示:半经r。学生判断
问:你现在明白车轴为什么装在圆的中心了吗?(回应了引入的问题)
4、认识直径:
1)用学生剪出来的圆进行对折,让学生观察折痕有什么特点?懂得: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你能否发现直径有什么特征吗?为什么?
3)汇报:同一圆里,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屏幕显示:直经d 学生判断
5、认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通过设计车轮,知道了圆内各部分的名称,那么你们还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学生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圆上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出示板书:在同一个圆里,d=2r或r=1/2d 现在假如要长途旅行,你要选择哪辆车?为什么?(通过活动,变被动地“学数学”为主动地“做数学”。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中,学生掌握了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理解了圆的基础知识,训练了一些基本技能。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练习:
1、课本60页第五题填表。(让学生充分理解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r(米)0.24 1.42d(米)0.86 1.04
2、判断题:
(1)经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2)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3)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3、操作题
小明有一张没有标出圆心的圆形纸片,你能帮他找到圆的圆形心吗?同时请你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
4、扩展题:在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里画出一个最大的圆.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办法来确定它的圆心?它的半径应是多少?(通过延伸,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5、小结体验: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篇: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
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派出几十路记者在各地进行“家风是什么”采访。节目播出后,引发人们对家风的热议。网友们也纷纷通过微博、微信进行互动。不少人认为,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方式。还有不少人甚至说,家风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从家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具体现实,另一个宏观抽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分析我们就能发现,二者其实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变得具体而鲜活,也就更容易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上的“浅出”。
众所周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具体问题抓起,还需要不断拓宽渠道。只有载体更加丰富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才能更加自觉地践行核心价值观。
现实中,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国家的统一。而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普遍信奉“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内心深处有着浓厚的家庭情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深入到每个人的血脉当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可谓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它有时候就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尽管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却能通过言传和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正因为家风让每个人从小就不断触及,因此,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整体和全方位的。
家风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的分崩离析,家风的传承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在社会加剧转型过程中,不仅传统大家族逐渐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的存在,也对家庭道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将家风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需要我们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维护一个个社会细胞的和谐与安定。
无论现实多么复杂多变,人们的价值观如何变化,一个个家庭的家风的存在,仿佛就是一棵棵参天大树,坚韧不拔。它们从历史中成长起来,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怀有强烈的道德感召,让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我们感念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我们也要不断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最终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张勇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发言摘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昨(29)日,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社科联和中共游仙区委共同主办‚张勇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来自省、市、区的专家、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张勇先进事迹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了探讨,发言具有高度、深度、厚度、温度,既是对张勇这样一位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基层干部的追思和缅怀,又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集中研究。本期摘登部分与会者发言。
张勇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唐永进
张勇,这位新时期优秀的基层干部和共产党员,用自己最朴素、最无华、最无私的行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今中国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到敬佩,受到震撼,难以忘怀: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面对当今社会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从伦理学视角审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每一个公民、尤其是党员干部言行的规范。
出身于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的张勇,从小就有三个梦想——一是入党,二是发家致富开公司,三是让家乡富起来。中国文化历来倡导‚家国一体‛,张勇将爱家乡与祖国有机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生动实践中,为实现‚让家乡富起来‛的梦想,他倾囊相助,竭尽所能,燃尽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矢志发展、助民致富的行为规范,展现了一名基层干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
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应该而且必须做厉行法治、维护公正的典范。实践证明,党员干部立足于本区域经济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切实保证公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建立和完善以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理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社会活力,是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实行动。张勇回家乡竞选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主持制定了《铁炉村新农村建设社会管理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了以权利、机会、规则‚三公平‛为机制,以群众为主体、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管理家乡的维护公正制度。
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应该而且必须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典范。张勇言必行、行必果,为了兑现‚拿出两百万为村里修路‛的诺言,他掏钱请了4个司机,三班倒、人歇机不停,每天机器要耗费1吨柴油,每月开支柴油费30万元,没过几个月,他承诺的200万修路款就花光了,可是村里要修的路还长得很。张勇东拼西凑,转让了公司,卖掉了住房,又投了400多万元。
总之,张勇用自己耗尽千万资产、身患重病仍日夜操劳、帮助乡亲致富、鞠躬尽瘁的生动事迹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品德,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准则,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幸福国家。也正是很多像张勇这样的平凡人群,用自己的言行默默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群众的内心,进而升华成一种人生追求,并从中获得前进的力量。
张勇精神体现了对故土的热爱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李明泉
探寻张勇人生轨迹,我真切感受到张勇的生命价值和精神内核,这就是:为追逐梦想而奋斗,为变革现实而努力,为共同富裕而奉献。在他短暂而恒久的生命历程中,书写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热血青春和崇高理想。
平凡英雄之所以涌现,做出非凡举动,创造非凡业绩,形成非凡的人格场,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就在于英雄们的所思所为异于常人,具有独特的精神标高和情感世界。张勇出生贫苦家庭,懂事较早,明白为父母分忧,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自己去镇中学印刷厂打工赚钱。这一‚让‛,‚让‛出了孝顺,‚让‛出了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也为他人生中若干次‚让‛奠定了坚实的道德伦理基础。‚5〃12‛汶川地震后,张勇为父亲重建新居,但建材拉来了却因没有公路,车子被阻,无法进入,只能请人背材料。这件事深深刺痛了他。这一‚阻‛,使张勇明白山村没有公路的艰难,也是造成贫穷的根源,这也成了他回村捐款修公路的内在动因。一‚让‛一‚阻‛,既是他人生中的真切写照,也是他道德境界升华的基础所在。
一个人一生总是在 ‚舍‛与‚得‛之间来回掂量和抉择。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也许有时舍了不会得。张勇深谙舍得辩证法,他凭着‚不怕吃亏,诚信经营‛信条,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他深知‚人不能只顾自己挣钱,我要回去,再困难都要把路修通,把水引进来‛,先后掏出全部积蓄投入到村上建设;他对集体舍得,对自己的爱人却‚连戒指都没舍得买一颗‛;他招商引资谈合作跑项目,舍不得花村上一分钱,却为了引进红薯深加工项目,让客商在自家院子里修建了40平方米的沉淀池,还把家门口的菜地挖成了污水池;他捐资几十万元建起了村部大楼,而自己父母家的房屋连墙壁都舍不得粉刷;他把昔日数百亩荒山坡改造成了良田,而自己家的承包地却无偿调剂给了村上搞建设……张勇舍小家舍己利舍资产,得到的是铁炉村翻天覆地的巨变,得到的是1600多父老乡亲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新生活,得到的是人们从心眼里敬佩爱戴的一颗颗心!这一‚舍‛一‚得‛的背后,深刻体现了张勇对故土的依恋,对乡情的热爱,对亲人的奉献。
引资创业,引智治愚,引制图强,是张勇担任村支书后提高铁炉村现代治理能力的三大法宝。他引资发展产业,引进蓝莓、青梅基地;他请来重庆专业人士作‚铁炉村新村建设规划‛、‚西部‘世外桃源’项目计划书‛;他无偿把村里年轻人送出去学习挖掘机、铲车的驾驶技术,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他建章立制,村上费用必须经过会计、出纳、村民监督员四支笔会签;他把村干部和组长考核的80%权重交给群众。张勇这‚三引‛把一位党员村官的现代治理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引资‛是发展基础,‚引智‛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先决条件,‚引制‛是彻底改变乡村管理落后的制度保障。张勇不仅以返乡的实际行动改变了家乡面貌,而且以现代治理理念为家乡实现可持续跨越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化基石、制度基准。
张勇是青年学生的精神标杆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院长 黎万和
‚兰辉式的好干部‛张勇是大中院校学生学习的精神标杆。在大中院校学生中弘扬张勇精神,对在青年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和弘扬张勇爱党爱国、信念坚定的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张勇热爱国家,热爱党,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勇于承担带领全村奋斗致富的重担。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坚信党会团结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坚信国家会实现发展目标走向富强,坚信铁炉村会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和弘扬张勇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张勇没有选择留在城市享受优越生活,而是决然回到生他养他的铁炉村。他不嫌基层条件苦、环境差,一心想着如何改变铁炉村贫困状况,让村里老百姓真正富起来。为了铁炉村的发展,张勇无私付出,不求回报,为建设幸福美丽乡村,他竭尽所能,燃尽生命,真正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和弘扬张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尽管资产过千万,但张勇日常生活极为节俭,即使病重住院,为了节省60元钱坚持住拥挤的六人间病房。但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很‚吝啬‛的人对村里的投入却无比慷慨,自己出钱为村里修路,几乎把全部积蓄都投入到铁炉村的建设和发展中。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工作多么繁重,张勇从无怨言,从不懈怠,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忘我投入的干劲、持之以恒的韧劲、勇于担当的拼劲、大胆创新的钻劲,细致较真的实劲。
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和弘扬张勇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的精神。张勇做干部不搞面子工程,不争政绩,坚持实际、深入群众,根据铁炉村的实际情况制订发展规划。张勇鞠躬尽瘁、恪尽职守,即使在重病期间也坚持工作,先后捐资、垫资、多方筹资为村里修建村道、沟渠、山坪塘、蓄水池、人饮工程,并积极引进外来企业发展芦笋、青梅种植产业,为改善铁炉村基础设施面貌,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建设幸福美丽乡村作出了重要贡献。
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和弘扬张勇知恩感恩,心系群众的精神。张勇致富不忘众乡亲,不顾各方阻拦毅然回到铁炉村参选村支书,立志带领全村人民过上小康生活。他始终心系铁炉村发展,心系当地百姓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带领群众建设幸福美丽乡村。
张勇是可信可学的道德模范
市文明办主任 赵方嵩
张勇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究竟要学习他什么、该怎么学?我认为,向张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思想境界,自觉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就是要学习他助人快乐、敬业奉献的幸福观,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处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是要学习他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用出色的工作业绩展现良好品德,用不懈的努力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张勇同志不愧为时代的楷模、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作为主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部门,能够推出他这样一位道德模范,我们的确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思考,如何以学习宣传张勇事迹为契机,进一步将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是要始终坚持以典型引路,大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按照‚我推荐、我评选、我学习‛的要求,从最基层的‚楼道好人‛、‚班组好人‛、‚村组好人‛和‚好儿媳‛、‚好公婆‛、‚好妯娌‛、‚感动人物‛等评起,坚持逐级推荐评选,发掘群众身边的典型,让我们这座城市涌现出更多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成为引领时代风尚的典范。二是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使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广泛传播。要积极推动宣传手段创新,善于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先进传播技术打造宣传教育的新平台,运用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等新载体宣扬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事迹,努力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道德正能量的前沿阵地。三是要关心关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力量。大量的道德模范来自平凡岗位,身处艰难环境,却以高尚的行为、感人的事迹、催人奋进的感召力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着文明时代的进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处境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关爱。我们要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关心关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长效工作机制,着力在全社会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张勇是非公经济人士的学习榜样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易显云
张勇为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好榜样,值得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学习。
一是以张勇精神为标杆,学习他对党忠诚、服务家乡的崇高品格,始终秉持爱国情怀,做理想信念的坚守者。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张勇同志始终把‚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志向扎根心中,正值事业辉煌之时,却毅然返乡挑起村支‚两委‛重担,书写了民营企业家对党和政府的无限信任与忠诚。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应以张勇精神为标杆,坚持以爱国报国为己任,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结合起来,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体现价值,在实现‚中国梦‛伟业中贡献力量。
二是以张勇精神为榜样,学习他致富思源、心系群众的奉献精神,善尽社会责任,做共同富裕的促进者。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不在于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张勇同志曾说:‚穷不能丧志,富不能忘本,我不能忘了铁炉村这个根‛,他主动放弃打拼多年的优厚生活,带领妻子重返山村,累计出资1000余万元用于铁炉村建设,体现了民营企业家反哺社会的优良品质。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应以张勇精神为榜样,做到喝水不忘挖井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致力先富带后富,帮助其他社会成员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
三是以张勇精神为楷模,学习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业情怀,不断砥砺敬业品格,做敢为人先的开拓者。爱岗敬业、勇于拼搏是成就事业的基本条件。初中就已辍学的张勇,凭借吃苦肯干、敢闯敢拼的精神,逐步创立了自己的企业,‚衣锦还乡‛的他,又为铁炉村产业发展呕心沥血,四处奔波,体现了民营企业家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
四是以张勇精神为典范,学习他勤俭节约、不慕奢华的精神境界,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社会道德的示范者。小胜靠勤,大胜靠德。德为事业之本,有德方可致远。虽有千万资产,但张勇同志生活简朴,心境澹泊,直到逝世,都未能弥补给妻子一枚戒指的遗憾,将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深爱的铁炉村,体现了民营企业家志存高远、艰苦朴素的高尚品质。
张勇精神蕴含丰富的时代价值
市社科联副主席 刘仲平
挖掘和弘扬张勇精神的基本内涵,展现其特有的时代价值,是我们重要的职能职责和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张勇精神为进一步强化‚三个自信‛提供了生动鲜明的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各阶层和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为‚非公‛经济战线中一员的张勇,从光彩事业投身到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建设,本身就佐证了我们的事业充满阳光,我们的前途无比辉煌。张勇在世时,吸引同村人涂先国卖掉城里的一套房产,投资上百万元回村修建‚农耕民俗博物馆‛。张勇去世后,由绵阳‚非公‛经济人士捐资的123万元资金,分别用于铁炉村道路硬化、设立铁炉村产业发展基金等,更是传递和延伸了张勇精神,彰显了‚非公‛人士与党同心、与民相连、与国家共进退。
张勇精神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了新载体。心中有追求,就会有不尽的力量;不懈的付出,总会有喜人的回报。张勇在工作中辛勤付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真诚的尊重。特别是在他去世后,各级各方面都在真心地悼念他、纪念他。这就表明,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是鼓舞人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与延展力。
张勇精神为干部群众探索生命价值、生活的意义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每个人都要珍惜生活、珍爱生命,展示生命的价值。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人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可以选择;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一样,但高尚的价值总能让人景仰、流芳百世。张勇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作出了引领。他的艰苦努力,他的毕生奉献,向世人展现了生命灿烂的光辉。铁炉村被列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张勇也先后被表彰为‚四川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道德模范‛,广大网友赞誉他为‚最美村支书‛。
张勇精神为积极推介绵阳干部为民务实形象丰富了内涵。中共四川省委将张勇同志列为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先进典型,中共绵阳市委组织开展了 ‚向 ‘兰辉式优秀基层干部’张勇同志学习‛活动,能人张勇、恩人张勇、爱人张勇、好人张勇等形象的确立与弘扬,绵阳干部职工先进、普通民众英雄群像,在兰辉、叶志平等一批人的基础上,更加丰满。绵阳在科技之城、文化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宜居之城之外,又可称‚模范之城‛。
张勇以行动诠释了党员的价值观
市委党校副校长 朱云
张勇作为一名非公企业业主和党员,以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一名党员的核心价值观。
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观。忠诚是一种职业信仰,是对事业的追求、对职业恪守的行为标准,是一种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承担责任的道德品质。对一名党员来说,要忠诚于党,要有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品格。张勇致富不忘思源,为了铁炉村的公益事业,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忠诚的价值取向,确保了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信念。
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为民观。为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也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有对人民群众真挚的爱并满怀真情,才有为民的立场和行动。张勇同志吃水不忘挖井人,富贵不忘当年恩,以自身实力反哺家乡。他视工作如生命,始终把群众的期盼记在心上,把铁炉村的发展扛在肩上,时刻为村上事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即使挂着引流袋也奋战在修渠筑路工地一线,用生命践行了竞选时的铮铮誓言;他自觉摆正与群众的关系,从思想和情感深处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利益。
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诚信观。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一种力量,诚信更是一种责任,共产党员应带头讲诚信。张勇同志办事知行统一,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严格按原则和规矩办事;他不弄虚作假,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不办知行相悖的违心事和违背事理的昧心事;他遇事善于明辨是非利害,严肃认真,谨言慎行,求真务实;他坚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说话办事钉是钉、铆是铆,重实际、求实效。充分彰显了张勇同志诚信无言的巨大力量。
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奉献观。奉献是一种出于社会责任感而对社会真诚的付出。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服务,对诚信的刻守,必然体现和融入在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为群众奉献的过程之中,并转化为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转化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张勇同志把为群众谋福祉作为第一追求,不计名利和得失,甘当‚零薪书记‛,积极带领全体村民群策群力寻求发展,释放出奉献于党和人民的至刚至大的精神。
张勇等先进典型是鲜活的价值观
中共游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何守君
马克思曾说:‚社会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生活中产生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社会才有凝聚力,个人幸福感也才有归属。因此,实现公民价值观认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们身边不乏由于信仰缺失、价值观迷失带来的困扰。作为宣传思想工作者,大力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职责所需,更是时代所求。而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不仅体现在理性认知上,更反映在情感认同上;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因此,培育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空对空‛,而要落实到可信、可感的载体上来。
先进典型来自人民群众之中,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挖掘提炼、宣传倡导其价值内核,就成为实现全民价值认同的重要手段。
游仙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特别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我们先后选塑了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马朝全,全国道德模范刘绍英,全国优秀志愿者李振平,四川省‚创先争优‛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张勇,‚四川好人‛顾全泽、‚道德模范‛邓龙、‚励志太婆‛王福秀等大批先进典型。在2013‚感动绵阳十大人物‛评选中,游仙的张勇、廖聪寿、马晓辉占据3席。
通过典型的示范引领,一些抽象价值理念,得到生动体现。比如农民工马朝全,体现了立足平凡岗位‚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励志太婆‛王福秀,体现了爱国爱家、勤俭自强的价值追求等。而作为拥有共产党员、民营企业家、青年农民、基层干部等多重身份的张勇同志,其不同的身份角色,就为我们构建了多维度的价值坐标:比如怎么做一个好党员?怎么做一个好干部?怎么做一个好商人?怎样对待金钱、亲情、友情等等。他的感人事迹,响亮回答了很多人心中的迷茫和困惑,为我们树立了镜子与标杆。
先进典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因为其契合与弥补了当下具有时代共性的一些问题,回应了人们对理想价值的共同呼唤。作为继兰辉之后,我市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在宣传张勇事迹中如何体现其时代性:如非公经济人士如何对待财富;农村干部如何创新突破基层治理难题等。通过多维度的挖掘、提升,使先进典型的‚闪光点‛得到立体化呈现和人性化展示。这正是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的意义所在。
第五篇: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03.16 08:00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4/06 作者: 石平
字号:【 大 中 小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周密部署;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授予孙茂芳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要求广大干部群众以孙茂芳同志为榜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正能量。
雷锋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道德楷模。任何崇高的精神,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雷锋的出现和雷锋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扎根于社会主义中国这片沃土之中。1956年,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全社会打下了共同利益的坚实基础,使集体主义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在全体人民中普遍地进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为人民服务有条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道德,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时势召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新任务的提出,就像鼓角一样激励着人们奋斗。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雷锋脱颖而出,雷锋精神应运而生。雷锋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然而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在22年的短暂人生中,他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高尚情操,并铸就了伟大的雷锋精神。
雷锋,既属于昨天,又属于今天和明天。雷锋这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为什么他的事迹历久不衰呢?就是因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们的时代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已经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学习雷锋好榜样,千万个雷锋在成长,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朱伯儒被称为“八十年代新雷锋”;赵春娥被称为“活雷锋”;徐虎被称为“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郭明义和孙茂芳被誉为“当代雷锋”,等等。雷锋精神始终在干部群众中广为传扬,成为激发人们于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争当模范先进的力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可以说,我们今天所提倡和坚持的雷锋精神,既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总结,又是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的结晶,不断丰富着雷锋精神的内涵,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取向,是一面永放光芒的旗帜。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早就客观存在并为进步的人们坚持践行,但明确提出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明确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反映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举措,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把这项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其中,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力宣传雷锋式模范人物,宣传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让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这是引导人们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孙茂芳同志,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永葆为民爱民的高尚情怀,坚持50多年如一日,学习雷锋精神、宣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他努力用自己的言行“为雷锋做广告”,让“雷锋精神万里行!”他说:“帮助别人获得幸福,一个幸福可以变成两个;为别人分担痛苦,一个痛苦至多只剩下一半。”他先后照顾了18名孤寡老人、残疾人和32名特困学生,并精心照顾5位老人10余年,为她们送了终,被首都老百姓誉为“京城活雷锋”。这位当代雷锋向我们走来,诠释了新时期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吹响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代号角。当前,我们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孙茂芳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用先进楷模的精神激励人、感召人,进一步增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孙茂芳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努力使雷锋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们心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