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文化的申论
文化的修内功与走出去
经过改革开放的艰苦奋斗, 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多方领域上不断前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 在我们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 中华文化发展也逐渐曝露出种种问题:对传统文化的不信奉, 片面化的“英语热”, 不对等的文化输出„„面对日益凸显的文化缺失, 惊人的文化传播失衡, 我们不得不认清现状:只有加强文化修炼, 推动文化传播, 将文化修内功与走出去紧密结合, 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才能真正完成“大国崛起”之路。
弘扬中华文化, 加强文化修炼是第一步。众所周知, ‘修内功’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中国文化的传播发展离不开他的根源——辉煌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 缺乏“故土”的文化是不可能走得远的。只有从国内基础文化建设开始, 建立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自信心, 不自惭形秽, 不崇洋媚外, 才能使本国文化精神不迷失发展的方向。也只有这样的文化, 才能有吸引力, 影响力。
弘扬中华文化, 推动文化传播是必由之路。一位文化官员无不感慨的说:“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 只出口电视机, 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 也就是不出口中国的思想观念, 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中华文化绝不能只是“硬件加工厂”!2004年, 标榜“非排他、非竞争、非暴力”的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 随着学院的不断 发展, 孔子学院很快受到了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汉语热”。设想, 如果能有千千万万座孔子学院向外传播, 那国外友人对中国的印象就绝不会只停留在长城、故宫等少数文化古迹上, 中国特色的电影也不会仅仅只是一年出口几十部的惨淡局面。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也必将受到更多的认同, 更深的理解, 更好的关注。
弘扬中华文化, 必须将“修内功”与“走出去”紧密结合。所谓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这正是修内功与走出去相互促进, 取长补短的优良典型。中华文化绝不能固步自封, 只有走出去, 接受多元化思想的洗礼与考验, 才能茁壮成长。当然, 走出去也必须以中华文化为根基, 绝不能盲目崇洋媚外, 贬低自己, 迎合他人, 只有充满自信, 不卑不亢, 才能获得尊重, 取得进步。当然, 也只有两者相互促进, 才能使中华文化更加强壮, 更富有生命力!
“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不仅仅是一种期许, 更是一种预见!可以坚信, 只要我们努力修炼文化内功, 推动文化走向世界, 将加强文化修炼与推动文化传播紧密结合, 相互促进, 中华文化定能再创辉煌, 中国的崛起, 定能登上新的高峰!
让传统文化经典流行起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名片,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华夏民族积淀数千年的瑰宝。古诗词作为文化精粹,在小学教材里却遭遇边缘化危机,习近平主席对此表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经典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传承中弘扬,在发扬中光大。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这些朗朗上口而又合辙押韵的文字出自清代文学家李渔的《笠翁对韵》。几千字词历数自然现象到历史典故,曾经牙牙学语的孩童人人都能背诵,而今却不为大众熟知。古典诗词歌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珍贵记忆,一旦弃之如敝屣,势必割裂传统文化根脉,这在西方文化潮涌下民众传统观念日渐淡漠的今天,尤为令人心痛。众多年轻人热衷托福雅思而鲜见翻阅四书五经,作为文化传统重要载体的民俗节日一再被“庸俗化”,传统文化经典被无知的人们恶搞甚至毁坏,这座数千年灿若星辰的巨大宝藏无奈被深埋。当我们指责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精神贫瘠的现实时,才发现我们与传统文化中道德的浸染和熏陶已渐行渐远。
中国经济起飞之后,需要文化的同步繁荣。新兴文化价值相较于庞大的传统经典,如溪流之于江河,孤木之于森林。无论是诸子百家经典着作,还是民间古典诗词散文,传统经典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史、哲知识,乃至科学艺术价值,我们能从中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积累下来的人生态度、政治理想、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等文化。扎根于传统经典,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才能大力夯实大国崛起的文化基础。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作为立党兴国理念,将“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作为干部践行职责方法,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作为修身养德的座右铭,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汇聚古人智慧结晶;同时敞开胸怀,兼容并蓄,不断学习吸收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点点扫清发展中的障碍和恶性现象生存的土壤。
传统文化需要流行,但不能被误读。博物馆里的文物、历史长河的人物、古籍里的文字都可以通过现代手段“活”起来,重新被现代人所熟悉。然而,一窝蜂地开办“少儿读经班”,博人眼球的“开笔破蒙”,甚至借“复兴”之名行“复古”之实,纯为牟利或宣传封建迷信,则可以休矣。当传统遇上流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在所难免,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真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在弘扬传播中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才能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民族之魂的涅槃
----内外兼顾 弘扬本土文化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五千年并从未中断过的古老文化,除了拥有其鲜明而多样的个性以外,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然而,面对多元化、现代化的经济与社会,本土文化却呈现流失之势,并且滥用的现象也不断增多。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本土文化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土壤“变质”--外因;另一方面,本土文化在应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性、创新性方面也存在“后劲”不足之弊端--内因。因此,弘扬本土文化,不仅要注重培养文化发展之外部环境,也需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自身深刻内涵,做到内外兼顾,济达天下。
本土文化这粒“种子”,由萌芽至茁壮成长,离不开外在环境的滋养和培育。民间文学艺术,作为本土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然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一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并且在传播中往往需要以地方语言及民俗器物作为传播载体,以致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区域狭隘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和人口结构急剧变换,使得民间文学艺术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正在消亡。因此,保护我国民间文学艺术,需注重土壤的培育,营造本土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外在氛围。
诚然,本土文化的传承需要来自外界的孕育。但,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只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更须本土文化本身的不断改变与创新,使其之内涵能适应社会发展,这亦符合“新旧事物交替乃发展之本质规律”这一社会基本特征。
本土文化的延续,亦须关注其由内而外的改革创新,这不仅是一种突破,也是对既有特色的一份尊重,更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强劲后力。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上世纪末,由于剪纸艺术在表现形式、传播方式上单
一、陈旧,与人们急速变化的价值观、审美观相脱节,以致传承人出现断档,剪纸艺术面临传承危机。近年来,民间剪纸艺人多年苦心钻研,推陈出新,通过改变其色彩搭配和装裱方式,使其经济价值大幅提升,其艺术魅力也被广泛认可,逐渐 3 走出“消失”之僵局。是故,秉承“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之”之原则,创新本土文化自身内涵,使之适应时代变迁、社会需求,是本土文化具有强劲发展动力的核心。
中华本土文化之所以坚强,不仅是其本身之深刻内涵,亦在于我们对于她的尊重-----尊重她的沉淀,所以重视营造一份适合她成长的土壤;因为重视,所以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内外兼顾,方能济达天下”,中华本土文化也需不断改革与创新,以便延展出精彩的空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当本土文化这轮红日初升之时,必将为国家发展带来其道大光之气势!
文化自信与文艺繁荣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源于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今天的文化繁荣。
文化繁荣中必有文艺繁荣,它是丰厚、博大、百花盛开的精神园地,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如果说延安文艺座谈会,旨在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那么2015年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吹响精神号角。“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些激荡人心的理念与期许,激励着广大作家艺术家去创造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毋庸讳言,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人们拥挤在快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难得安宁。对于一些人来说,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都在被物化、被抛弃。不少人好像都得了一种迷心逐物、心为物役的“现代病”,得了一种不讲信誉、弄虚作假的“信用缺失症”.中华民族素有的讲诚信、守诚信的优良传统,受到冲击和考验。
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些论断切中肯綮。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精神世界出现了问题,人的行为就必然会破规失矩。
如果经济发展了,精神失落了,国家能够被称为强大吗?历史昭示我们,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今天的时代大环境,呼唤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创造这样的优秀作品,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以正能量和感染力去“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比如,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组成了“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虽不是专业文艺工作者,但以“爱乐人”的身份,重新拿起青少年时代曾经感动过自己、早已久违的管弦乐器,走到青年学子身边,让青年学子体会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人生激励和生命感动,就收到很好的效果。悠扬乐声中,青年学子读懂了“青丝华发,未敢忘忧国”.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当文艺生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当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有了深厚的土壤,也拥有卓越的力量。
“文化自信”三喻
从海昏侯的马蹄金到故宫的石渠宝笈,博物馆一票难求,人们在与文物的对话中感受历史;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电影院人头攒动,一年440亿元票房堪称奇迹„„
这只是当代中国文化场景的两个“特写镜头”。近年来,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公众拓展了心灵空间、构筑起精神家园。“由人化文,以文化人”,人与文化的 互动生长,正是一个最好的注脚,印证着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判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何以自信?有三个比喻,值得沉思。
文化,可喻之为河。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途经平原静水深流,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理解文化,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
对于我们,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来上下求索,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的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5 精神标识,是涵养我们文化最肥沃的土壤、最充沛的水源。源通流畅、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
文化,可喻之为山。壁立万仞,挺拔巍峨,为地之锁钥,为天之柱石。山中既有大树参天,也有溪流边野花烂漫,可曲径通幽,更可登临远望。把握文化,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
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划定时代的价值航标,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流淌于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潜流。奇伟瑰丽、高迈超绝,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文化,也可喻之为海。万川涌入,涓流汇集,因包容而成其大,因丰富而成其广。可载大舟,亦可浮一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发展文化,就需要发展其多元、多样,其宽容、宽广,才能在兼容并蓄时更新文化的血脉。
对于中国,历史之船已经驶入“世界历史”的广阔海洋,“文化的对话”成为必然和必须。一方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也要以中国文化丰富人类文明的基因库。不拒众流、扬帆出海,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前行方向。
河、山、海,是“应然”境界,“实然”却常遇尴尬。或是矮化、僵化传统文化,解构、消减革命文化,截断了河流的脉络;或是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既不“引进来”也不“走出去”,封闭了海洋的疆界。复兴之路上,增强文化自信,仍然任重道远。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长河浩荡,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大海空阔,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第二篇:申论--三农、文化
三农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
1.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
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
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
4.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5.社会基本保险普遍缺失。
(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1.许多人观念上有错误,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
2.社会保障不完善。
(三)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
1.解决好雇佣者对进城务工人员随意克扣工钱和拖欠工资等问题
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
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
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
二、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一)民工工资问题的原因
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
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
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
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
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
1.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
2.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第一,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
第二,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第三,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
3.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
三、农民增收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
1.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
2.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
3.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
4.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分析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
2.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
3.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要途径。
4.减轻农民负担是保正。
5.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
四、农民就业问题
(一)大力推动农民就业创业工程,切实帮助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培养良好的就业风气。
(二)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积极推荐就业。
(三)落实就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使用本地群众。
(四)建成标准统一、制度完善、功能齐全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
(五)适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废除城乡二元化结构,让农民能与城市人进行公平的就业竞争
五、发展现代农业对策
(一)整合农业资源,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农业园区,打造建设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生态园;发展循环农业,特色农业。
(二)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的发展。
(三)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把农业、农村、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使农民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四)发展农业工业化,走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工业化道路。
五、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加大扶贫投入、发放扶贫贷款、减免办学经费、用地收费返还等措施、增加欠发达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帮助欠发达区发展集体经济,同时适当增加工业和商业用地指标,为落后镇村脱贫奔康提供一个发展平台
六、农村改革问题
(一)创新农村基层政权体制,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有效利用。
(三)建立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障、贫困生入学补贴、养老保险等
(四)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
(五)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合理提高补偿标准,通过增加非农就业等间接补偿和工业发展,等财力增加后建立反哺农业的长期补偿,以达到长远的保护农民利益。
(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七)引导农民抵制迷信、破除陋习,宣扬科学,倡导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八)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九)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群众享有相关法律法规机制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十)加强依法治村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妥善处理好社会各种矛盾。
(十一)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十二)将农村的教育、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和发展水平纳入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干部考核指标中,使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真做到统筹农村发展当中。
(十三)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发挥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道路。
(十四)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自身生产力、文化等方面的素质。
话题:文化
标题:
问题:
具体表现:
危害: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
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因此,必须把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文化的发展进步统一起来。
成就: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意义: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因:
措施:
1.提高文化软实力呼唤文化创新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再次凸显出来。只有不断进行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积极推动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也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要积极推动形式创新。没有一定的形式,任何优秀的文化都不能生存、传播和发展;要积极推动传播手段创新;
2.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体制机制作保障
深化改革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杠杆。
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文化事业单位与市场接轨,打造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强大文化产业。
重塑和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占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
文化既是人类精神价值的体现,又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1994年报告提出:“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因此,必须把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文化的发展进步统一起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也是今天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
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多样文化的巨大冲击。有些人是非不明、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有的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少数党员干部信念动摇、贪污受贿,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应该不断推进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保持民族性、自主性,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
首先,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制度安排,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梳理现有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加强和完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设施建设,并时时刻刻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以此作为发展事业的根本性目标和依据,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为他们提供富有特色、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
其次,要不断改革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拓展文化传播流通的渠道。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生产传播效率。同时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努力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最后,正确处理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加强与国际先进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既要摒弃民族虚无主义、食洋不化、盲目西化,又要防止坐井观天、盲目自大、孤芳自赏、排外惧外、封闭保守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观念,要学习各国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在交流、交融、交锋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与他国先进文化的学习,来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作用范围,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国家需要不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第三篇:申论热点:文化和旅游
申论热点:文化和旅游
给定材料:
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成立。按照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进行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组建后,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订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
根据给定资料,分析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参考答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手段。旅游对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文旅融合发展,将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当今大众旅游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更加密不可分,旅游不再是简单地看山看水,而是赏山赏水品文化,同时走出门旅游更是人们拓宽视野、学习知识、提升文化的重要渠道。从经济和产业角度讲,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旅游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提升。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注入旅
中公教育
游,可以使旅游发展方向对头,品位提升,内容丰富,亮点更多,商机更旺;大众旅游、优质旅游承载文化,可以使文化的载体更多,市场更大,传播更广,传承更久。(计空格258字)
中公教育
第四篇:2012申论热点——孝文化
2012联考申论热点——孝文化
【关键词】
孝文化 传统文化 道德建设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11年12月27日下午,“机场刺母案”二审在上海市一中院开庭审理。在二审过程中,涉案行凶人汪某强调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应该接受治疗,不应受到刑事处罚。汪的代理律师则认为当初的司法鉴定意见书中存有瑕疵,并继续为其作无罪辩护。9个月前,汪某“机场刺母”一度引发了社会从“孝道”、“责任”层面对其一致谴责,不过,时至今日,这位涉案当事者本人并没有就自己的行为从道德角度主动回应大众,他依然在苦苦辩护,认为自己不该受到刑事惩罚。
“机场刺母”发生在2011年3月31日。当晚旅日留学生汪某回上海后,因学费问题与母亲产生争议,在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内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了数刀,这一幕令周围人都震惊不已,汪某随即被警方带走。
刺母案发生七个月后,2011年10月下旬,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据司法鉴定出具的报告显示,汪某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但检方认为其作案时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汪某的行为涉嫌故意伤害罪;而汪某的辩护人则认为事发时汪某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为其做无罪辩护。最终法院做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汪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材料二
2011年10月24日早晨,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的公务员廖某,与59岁的父亲发生冲突,其父的衣服被廖某撕破,身体多处受伤,左肩膀上更是被廖某咬得鲜血直流。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
随后的调查更是显示,在4个多月时间里,廖某曾7次暴殴亲娘,骂母亲是猪,“咋不撞车死掉”?不过,与机场刺母中的汪某面对社会指责却“默不作声”不同的是,咬父事件发生两天后,在媒体、舆论的压力下,一直逃避的廖某幡然醒悟并最终站出来承认了错误,事情以一家人和解收场。为此,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还专程给当地报社写信说,这件事引起了他个人的一些深层次思考。“从小处讲是一起家庭纠纷,当事者缺乏道德修养,违背伦理,行为失范。而从大处讲,可看作是当前转型期社会道德水准、伦理规范方面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材料三
北大公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中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该规定引发了很大争议。昨日,北大招办负责人回应称,“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是一条禁止性的规定,但不能被反过来解读。
该负责人称,此次校长实名推荐制首次提出了学生不得被推荐的标准,北大在此过程中不比较谁更孝敬父母,但孝不孝敬父母却是能否获得推荐资格的一条底线。一个对父母感恩的人,相对而言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也会比较容易培养出责任感,“这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我认为对此不应当存在分歧。如果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也可以被中学校长推荐到北大来就读,我们就没有尽到教育者应尽的责任。”
该负责人承认,为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很困难,不是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用数字去量化和标准化。事实上,是否孝敬父母并不需要做特别复杂的考核,有时候只要看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哪怕只是简单的面试考察,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足够了,“之所以要明确这一规定,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智商可能很高,成绩可能非常优秀,但对父母和他人充满了冷漠,认为所有人都该为他服务,北大不欢迎这样的学生。”
材料四
近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名孝子。
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青少年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针对孩子的孝心培养问题总结出了“孝心培养适龄化,孝行养成生活化,过程家庭参与化”的孝心培养工作思路和“百日培养,三年跟踪,长期帮助”的培养模式,吸收了孔子、孟子、曾子等圣贤有关孝行教育的思想精华,结合了国内外青少年专家和成功培养孩子成才的优秀家长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针对4岁至6岁孩子的特点,从养礼仪、育孝行、养感恩、拓智慧入手,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孩子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考点分析】
一、孝观念淡化的原因分析
孝观念日趋淡化并非仅仅是从道德层面谴责就能解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如今,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年轻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而年长者越来越多,“4-2-1”家庭结构日趋普遍,同时,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的远未健全,年轻人养老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逃避责任,在山东曲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的人认为孝与不孝与经济有关。
另一方面,具体的阶层也存在具体的困难。在城市中拼搏的年轻人正面临越来越多生存压力,在生存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的情况下,孝心等道德层面的问题自然被排在了后面。在农村,城乡二元分化对立的社会体制,也增加了农村人养老困难。农村家庭的割裂,一家人分处几地的现象非常普遍,一家人都难以团聚、朝夕相处,“孝文化”和“孝心”培养自然无从谈起。
二、弘扬孝文化的意义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孝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精华内容,对于和睦乡里,促进家庭的和谐,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孝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文化纽带,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重构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并身体力行,站在已有的文化高度上继续向前行走,才更能感悟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的地位和使命。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理想,而社会的和谐首先就在于家庭的和谐。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是民族精神重要的方面。挖掘孝传统,弘扬孝文化,以孝作为构建和谐家庭的突破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三、弘扬孝文化的对策
1、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要。由于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与教育水准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价值观也有很大变化;由于资产积累的加速与经济保障制度的充实,老年人的经济能力也已有较大改善。这些因素都使得现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要充分了解老人的真实需要,满足其多方面的需要。
2、倡导最为基本的孝行准则。父母对子女所希望的,除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外,更有精神层面的高层次需求。虽然孝的定义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我们亦倡导践行现代最为基本的孝的行为准则。
3、利用节庆效应弘扬和传播孝文化。自古以来,中华传统节日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如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等,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华民族的诸多节庆都强调亲情,以家庭的归属和对祖先的缅怀为主,强调家族的重要性与家庭的温馨。因此,应借节庆之际,不断宣传和强化以孝文化为核心的家庭亲情纽带,同时,还可大力推广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将敬老、爱老的思想与节日活动紧密结合。
4、在道德层面不断强调孝文化的教化作用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对老年人权益的维护。我国《宪法》和《婚姻法》等法律对此都有明文规定。比如,“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等等。对于不尊、不敬、不孝之徒应予以严惩,以儆效尤。
5、文化研究机构、公共教育部门对孩子、公众持之以恒开展好经常性教育。
6、健全孝道公共评价与激励机制,厘清新社会条件下孝道的内涵与标准,让孝道更具操作性。
7、在社会福利、公共设施等方面更关爱老人,发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宣传那些真心尽孝的道德楷模,长期保持宣传普及与舆论引导的作用。
重视与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是全民道德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有法律的保护,道德的提升,社会的保障,孝道的倡行,舆论的监督,可以相信,新时期的老人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幸福。
四、对孝子工程的看法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顺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当下“不孝”之举却屡见报端,在这种情况下,“小孝子培养工程”的启动,可以说是应时而生。
小孝子培养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其出发点是应该肯定的,但实际效果恐怕未必尽如人意。
一方面,小孝子培养工程的确有着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第一,百善孝为先,孝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一条纽带,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可否认,当下确实存在一些子女不孝的现象。从这个角度说,培养儿童孝顺、感恩的孝德工程很有必要,其最大的现实意义不是培养出多少名“标准孝子”,而是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向广大青少年灌输孝的意识,培养他们孝亲敬老的思想美德,带动更多人的有孝心、有孝行,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孝为美的社会氛围。
第二,一个人幼年时期的心理素养,必将影响将来的人生轨迹。“孝为德之本”,教孩子孝敬父母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该工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道德精华的熏染,用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培养他们的传统心性,对德育发展是一个积极推进。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提倡对孩子进行孝心培养的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涉及到“孝心能否量化培养”、“应在什么阶段培养”以及“如何衡量孝心”等具体问题,却又需要更深层、更系统的的考量。
第一,孝道没有统一的可量化的评定标准。用统一标准要求孝子,既不合实际,也背离科学,“孝”有许多统一的标志与行为指征,以一个“中华小孝子”的名号来涵盖孝道显然过于武断。
第二,孝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孝”乃发自内心,表于言行的一种品德,其多半得自于儿童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如果说存在“培养”这种“方法”的话,也是一个漫长的示范与模拟的互动过程,是长期教化和环境影响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批量生产”。因此,仅靠办学习班进行短期培养,是完全不够的。
第三,孝道的保持和增强需要长期的努力。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实际问题更是“孝子培养工程”所解决不了的。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孝道”呢?
首先,孝道的培养针对的是人们灵魂的锻造和升华,是一个庞大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才能让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得到升华、得到引领。
其次,在孩子行为习惯中,家庭教育是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课堂。要想培养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身教重于言教”。要把孝心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只有在孩子有了切身体验时,才能体会父母付出的辛苦,从而知道体谅父母,尽自己的能力帮父母,为父母分忧解愁。
总之,道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孝子更不可能批量生产。只有通过社会方方面面一起行动,才能真正构建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培养出父母膝下知冷知热的儿女,才能真正找回“孝”文化。
第五篇:2015申论热点文化下乡
【背景链接】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搞得热热闹闹,大大丰富了广大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可是,随着节庆日的过去,文化下乡所激起的热潮很快烟消云散,城乡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有了文化下乡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抱怨,因此,文化在“下乡”之后真正在“乡下”扎根尤为重要。【深度解析】 [现状阐述] 文化的存在,或以物质的形式保存下来,或沉积到精神深处制约人的思想和情感。文化生活乃是以各种文化形式来促使人们接受新的文化信息以及得到文化心理和素质的培养,其形式应该为人们所喜爱和乐于接受,最终目的必须是潜移默化地让人们接受健康的文化观念和价值标准。农村文化生活相对滞后,一来由于农民自身沿袭的思想感情方式在固有的风俗和仪式中倾诉和重复,二来由于没有足够的渠道来接受新的文化陶冶。一些地方把文艺演出变成了“文化盆景”。浪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也容易让群众产生“完成任务走过场”的误解。[对策阐述]
一、下乡节目的创新
尽管把节目送到了田间地头,送到了农民的家门口,但如果节目内容并无针对性,和观众的日常生活毫无联系,而只是让看节目的人图个新鲜或者是“看看明星”,那么“送文化下乡”的亲民性肯定会大打折扣。实际上,在我国的很多社区和农村地区,本身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着“请戏”一类的文化消费传统,这些因素实际上反映了社区和农村地区的文化消费习惯,反映了他们最为本土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果能够好好考察这些文化消费习惯,那么“送文化下乡”就会更有针对性,也会更有利于这些地区文化消费习惯的养成,乃至于文化传统的承继。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些地区,很多鲜活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如果能够以这些现实的题材作为创作的主题,这样的“送文化下乡”才有可能成为老百姓真正的“心头好”,成为他们在田间地头的谈资。
二、下乡形式的创新
尽管每年都有很多场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但是比起我国广袤的国土面积,以及远离城市的居民数量,这些活动对于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肯定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这一点,在近些年的“送文化下乡”中,有很多地方已经凭借着文化自觉,力图将“送文化”变为“种文化”,通过培养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准,使得他们在扎根社区和农村的同时,可以将“送文化”活动常态化,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欣赏水平和消费习惯。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为“种文化”构建体系化的支撑,有可能成为这一创新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如何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某些文化基础设施与此配合,形成合力,将会是今后对“下乡”形式和能力的一种考验。
三、下乡平台的创新
作为一种公益性文化项目,“下乡”固然是文化部门和文艺院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如果想将“下乡”常态化,只靠有繁重的演出和创收任务的城市文艺院团显然并不现实,而且也会成为其沉重的经济负担。于是,如何为“下乡”搭建一个平台,为其解决资金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了。可喜的是,近年来,在不少地方,将演出送“下乡”与吸纳社会资本联系了起来,将企业的营销、推广需求与演出“下乡”结合起来,甚至初步形成了“政府买单+企业搭台+院团唱戏”的“文化产品购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下乡”有可能进入一个政府投入种子资金进行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社会资源广泛调动,院团和观众双赢的良性循环中。
公务员考试是一个选拔性考试,不是过关考试,建议各位考生,若想让申论成绩有新的提高,需时刻关注申论热点。更多内容阅读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