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时间:2019-05-14 17:0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第一篇: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砥砺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在沂蒙山区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逐渐生根、发芽直至成长壮大,不断地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显示出巨大的历史及时代价值。

一,沂蒙精神概说

沂蒙精神的提出及其内涵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沂蒙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各级领导对沂蒙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党的关怀和培育为我们弘扬沂蒙精神指明了方向。

1,沂蒙精神的提出

沂蒙精神从概念的提出到内涵的确定,经历了15年的时间。纪80年代,临沂市平邑县九间棚村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架电、治水、治山、修路实现了高山水利化,摆脱贫困走向了富裕。他们在战天斗地过程中,铸造了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1989年,新华社山东分社原副社长李锦在九间棚村调研52天,提出了“九间棚精神”。将“九间棚精神”概括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无私奉献”,并写出了《九柱擎天》的调查报告,引起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的高度重视。“九间棚精神”的提出,为“沂蒙精神”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89年,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话,提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讲政治。之后中央召开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号召全党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时任临沂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的李祥栋和同志们经过反复酝酿,于1989年12月12日在《临沂大众报》发表了题为“发挥老区优势,弘扬沂蒙精神》的文章,第一次公开提出了”沂蒙精神“这一概念。

1990年2月2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同志到临沂视察,将沂蒙精神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6个字。

1997年,沂蒙精神被进一步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6个字。2001年,有关专家曾将沂蒙精神扩展为“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24字。

2004年,第四次沂蒙精神研讨会召开,经过专家认真研讨,恢复了1997年关于沂蒙精神内涵的16字概述,从此成为定说 2,沂蒙精神本质

沂蒙精神是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它秉承优秀的思想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根植于山东革命和实践的沃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其中,“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表达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舍生取义、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先进思想意识;“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体现,展示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坚忍不拔、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明确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来看,沂蒙精神又集中表现为一种大义、大爱、实干和创新。

3,沂蒙精神的产生

沂蒙精神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人民,坚决响应党的全民抗战的号召,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怀着对党的赤诚之心、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之情,用自己的双手、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拥军支前的壮丽赞歌,熔铸了党和沂蒙人民血浓于水的感情。(1)渊子崖村民浴血抗日

抗日战争时期,以临沂为中心的沂蒙山区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1941年12月20日凌晨,日军千余人突然包围了渊子崖村。板泉区中队副中队长高秀兰等人和村长林凡义立即组织民兵和村民,依托周围地形抗击敌人。最终,该村在八路军协助下击退敌军,共毙敌12人,村民牺牲147人。

(2)“母送子、妻送郎”入伍参军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兵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之一。沂蒙人民在地方党组织的号召动员下,踊跃报名参军,“母送子,妻送郎,送亲人,上战场“成为战争年代的沂蒙社会现象。当时沂蒙山区约有420万人口,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之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仅1944年、1945年和1946年三次大参军运动,就有62989名沂蒙青年子弟加入人民军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3)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的模范

从“女子火线桥”到“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六姐妹等等,无一不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对人民军队所做支持的代表人物。在那个年代,沂蒙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舍生忘死地开展各项工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和红色政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沂蒙精神的发展

沂蒙精神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开拓奋进精神的沂蒙人民,怀着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体谅国家的艰难,以主人翁的姿态,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热情、开拓精神,继续发扬大公无私、舍己为国的精神,积极探索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迅速兴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奏响了社会主义的劳动人民之歌。这一时期的突出事例主要有:沂蒙人民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批示“历家寨是一个好例”,毛主席批示王家坊前经验,毛主席批示高家柳沟扫盲新做法,治理淮河再现支前精神,兴修水利建起“千库万塘”等等。

二,“下基地”社会调研与实践总结

为了响应2013年夏季“下基地”实践活动的主题:“责任担当,践行青春中国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沂蒙老区红色资源,深入红色革命基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当地红色文化和红色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组依托临沂当地红色资源展开了认真的社会调研。

7月18日,我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参观调查,一座座石碑让人心生感慨,一幕幕历史事件仿佛就在眼前。向这些为革命事业做出牺牲、为沂蒙精神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烈士们致敬。

7月19日,我来到金程塑编有限公司,将要对这公司进行为期两天的调研访问。我的主要课题是:它与沂蒙精神有怎样的关系,沂蒙精神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应该怎样继承发扬沂蒙精神并使之为其作出好的影响。

此次调研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与其文化,采访企业负责人,询问有关员工对其企业与沂蒙精神的看法,询问企业负责人对未来的展望。

7月19日下午,通过网上查询与资料查找,大体上对金程塑编有限公司有了个初步了解。该公司位于郯城镇南部,主要生产农用和工用塑料用品,也有加工出口业务。其公司有员工一百多人,其董事长为顾先生。顾先生的父亲在几十年前经营了一家塑料品加工店,之后顾先生与其父亲一起将其发展壮大,直至今天的规模。通过对顾先生的询问了解到,其爷爷曾是一名红军,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他爷爷对他的培养与教导,简单说,就是红色精神培育了他,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谈到沂蒙精神,他说“是爷爷教给了我沂蒙精神的内涵,虽然那时不知道这就是沂蒙精神,但是我们的理念是一样的,都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7月20日中午,我对该企业内部员工做了一些调查询问。经过一番调查,得知该公司最近几年一直不忘回报社会,各种捐款数额不小且非常及时,企业对员工待遇也不错,员工也逐渐养成一种奉献精神,对待他人、对待社会也有很多积极贡献。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困难的时候,但是公司凝聚力很强,几乎没有人因为几个月不发工资而离开,都是陪着公司走过了一道有一道坎儿。

7月20日下午,在即将结束对该公司的访问前,我又去询问了企业负责人,想了解一下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看法。他表示,将会继续秉承着沂蒙精神,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奋进,力争把企业变为所在行业的龙头领军企业。

沂蒙精神在各个时期总有其不同内涵,但是不变的是其本质,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本质。无论在什么时期,沂蒙精神总是能给人们以力量,指引人们前进的道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通过对金程塑编有限公司的调查访问,使意识到,越是在难的时期,越要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时代变迁,各种光景沧海桑田,但是不变的,总有那么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向前,一定会将沂蒙精神弘扬并发展。沂蒙精神也必将对我们的个人成长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

第二篇: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陈虹吉 201204120315 沂蒙精神,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沂蒙山区所独创的特定区域性的红色革命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基本内涵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而其内涵的具体确定却经过了革命战争年代、新中国建设初期、改革开发以来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断总结和不断提高,最终确定为这十六个字。这里既包括了老一辈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也包括了新一代沂蒙人民的艰苦奋斗!

在战争年代沂蒙精神有民工支前,沂蒙母亲送儿子参军,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战士,沂蒙女性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还有就是全体沂蒙人民用小米加步枪坚定地守在了我们自己的土地上,保卫了我们的国家,捍卫了我们的主权,拯救了我们的人民。

而其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一群可爱更可敬的红嫂。红嫂是一群人的称呼,不是特指某个人而是那一群为了抗战付出了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生命,自己家里所有东西的伟大女性。她们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体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无私奉献,爱党爱军。

红嫂为了支援前线,送自己的丈夫上了战场,然后又送走了自己的儿子,最后还要奉献家里最后的口粮,布匹做军粮,军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可以取得抗战的胜利,可以保卫他们所热爱的家园,他们最后的依靠。还记得那个电影里的沂蒙六姐妹,那个从来也没有见过自己丈夫的女人,只能从自己侄子的面貌中去想象自己丈夫的样子,但是她从没有放弃,一直都在坚持的抗日,坚持的为自己的丈夫守护着他的后方。甚至她自己也为抗战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团结村里的姐妹做军粮、军鞋,做担架,和姐妹们一起救治伤员,在红军无法通过河流时,她和她的姐妹以自己柔弱的身躯组成了火线桥,让红军从他们的肩膀上通过,去往了抗战第一线,成功的投入了战斗,保卫了祖国。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说,那就是用自己的乳汁救了一个战士的那个红嫂。一位在孟良崮战役中受伤的战士因失血过多,昏迷在野外,被一位挖野菜的年轻大嫂发现,大嫂在野外没有水,进村弄水,太远,也怕敌人发现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奶汁去救活伤员。她们没有什么直接的惊天动地的举动,但她们用自己的力量保卫了祖国。

她们是一个年代的记忆,是她们用她们柔弱的肩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么美好。她们用她们的奉献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爱党爱军。同时她们也在后来的日子里教导他们的儿女做一个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人。这才有了沂蒙精神无限的传承与发展,是他们让沂蒙精神到现在还在发扬光大,是他们让我们现在还可以了解到当年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她们和所有的中国人民到底付出了些什么,是他们让我们有机会去继续开拓奋进,艰苦创业。

新中国建设初期的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为艰苦创业,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沂蒙人民不畏艰苦,与自然和困境做斗争,最终战胜了自然和贫困,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复兴之路。

沂蒙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历史上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特别是受封建剥削和外来势力的压迫,再加上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几乎全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经济基础因而极端薄弱,发展经济遇到了特殊的困难。其中的历家寨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解放前,厉家寨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穷山恶水种地难,既怕涝来又怕旱,十年就有九年欠;沙石盖子旱龙岗,锄地丁当响,种地不打粮。”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沂蒙人民不懈的奋斗下实现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1951年,厉月坤任厉家寨乡党总支书记,同时兼任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领导着厉家寨人改造家园,那时他推广了适合当地耕种的七寸步犁,这个犁耕的更深,耕的更好,所以在当地开始了大面积的推广,这是为当地经济发展走得最开始的一步。然后是优良品种的推广,“金皇后(玉米),438(小麦),胜利百号大地瓜”这些优良品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954年冬至1955年春,他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发起了治山治水的攻坚战,凿平了11个岭头,填平了70多个大汪和300多条大沟,凿通了三道大岭,迫使13条山河改了道,把1180块小地整成了“三合一”标准梯田,粮食由互助组的亩产230斤到初级社的亩产400斤再到高级社的亩产550斤。加之整修高产稳产农田、增种高产作物,普及良种、改进耕作技术、增养牲畜和毛猪、开辟肥源、合理施肥以及改良旧式农具、增添新式农具等措施,“1956年获得了每亩平均产粮552.8斤的大丰收。”这些都是历家寨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祖国不断艰苦奋斗的创业之路。

改革开放以后,沂蒙人民依旧坚持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断的开启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之路。1984年,以刘加坤为首的党支部开始了架电、修路、整地、栽树的五年规划。他们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立足于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克服困难,完成了前人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自筹资金进行架电,用不到别人十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筑路的工程,应地制宜实现了高山水利化,通水后开始了农田治理,开始了树木的培育。他们没有向国家要过一分钱,凭借他们自己的力量在贫困的现状上创造了自己的美丽家园。进入1990 年代,九间棚人抓住机遇二次创业,到县城开拓发展空间,建立了自己的工业项目。按照“立足山上农林果,出山进城办企业”的发展思路,先后在县城创办了九间棚花岗石厂、工程机械配件厂、塑料厂、金银花茶厂等六个企业。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成功地走出了自己的致富路之路。

到199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200万元,实现利税240万元。如今,这里已是森林茂盛、桃红梨白、花果满山,成为著名的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村里在山上有果品基地,在县城办了企业,建了 4 栋“九间棚公寓”,在北京办了生态园,培育出了金银花新品种“九丰一号”,成立了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进入21世纪,九间棚人跨省进京,采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打造出了中国金银花第一园。这些都是沂蒙人民不断的奉献,不断地怒力,并不断的改良后取得的成果,这都体现了沂蒙人民的创业精神。他们不断的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他们用他们自己最平凡的经历和努力来告诉我们开拓奋进和艰苦创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从他们的事迹中,我渐渐明白了,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不是单纯的依赖国家的扶贫,而是应该从自身出发,不断的发掘自我潜力,不断地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探索,进行创新,走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

“沂蒙小调”把煎饼摊成大产业。今年四十七岁的李怀珍,一九九五年三月从费县铁路粮店下岗,经过多次创业都失败后,终于想到了沂蒙人民最爱吃的煎饼,她不断地改进技术,最后终于摊出了属于她的的煎饼企业。当然,她并不满足与现状。随着企业的扩大,她开始想要投入国外市场。2001年,她来到了上海参加“山东省首届名优农产品产销订货会”。虽然发生了很多事,但最后终于成功打入了国外市场,同时她也萌生了创立自主品牌的想法。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她的煎饼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市场。同时由于从小就深受沂蒙精神的影响,让她想到了自己煎饼企业的名字“沂蒙小调“。这是当地的一首流行民歌,有很高的知名度,凭借这首歌的带领,她的煎饼事业变得更好了,价格也上去了。随后,李怀珍注册了“沂蒙小调”系列商标,创办了沂蒙小调特色食品公司,生产煎饼、花生、果脯等系列食品。

沂蒙精神这八十几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人民始终坚持这这十六个字的精神,不断地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去保卫我们的国家,去开创他们的事业,去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在改变当地的环境。

从调查中我了解到他们并没有不切实际的提出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创造的。这就是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学习从现实出发,抛弃我们不切实际的梦想,现在开始打好基础,让我们有一个坚实的地基,然后在此基础上区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九间棚,沂蒙小调。我们在学习中也应该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应该爱党爱军,无私奉献,面对工作更应该开拓奋进。我们应该把沂蒙精神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去把沂蒙精神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学习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复兴贡献它的力量。

第三篇: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之别论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的涛声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弥久的史册永载堪称绝唱的文明,巍巍蒙山,滔滔沂水,演绎着党政军亲为一体的沂蒙精神。

一片红色热土,滋养红色文化;一方神圣大地,承载沂蒙精华。曾几何时,沂蒙山区是那样令人震撼,曾几何时,沂蒙儿女是那样可歌可泣。追寻昨昔的足迹,我们共同追寻红色沂蒙的渊源。

如果说,红色文化分支甚多,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数不胜数。但似乎每一种精神实质都大相径庭。但如果问哪一种红色文化精神才是对革命年代善始善终的见证,则唯沂蒙精神莫属。

谈起沂蒙精神,我们千万次瞻仰。的确,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栖身地。在这里,革命根据地和革命道路的诞生,从而对党的发展和成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长征的开始,根据地转移,井冈山的重心地位也逐渐下降。因而,井冈山是革命出生年代的见证,却未从始至终地系统展现红色精神。

对于延安精神,石柏坡精神,毋庸置疑,两地结曾为党领导中心的驻扎地,它见证党中央领导人的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谋略。但众所周知,抗日战场从未西越黄河,因此,这两地虽是军政机关的心脏,却未接受血与火的洗礼,因而,无从谈起军民合作浴血奋战。

唯有沂蒙山区,无论是政局动荡的两军对峙,还是坚苦卓越的抗日战争,抑或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都始终是中国革命战略基地。所以,沂蒙精神自始至终全面浓缩着红色文化的精髓。

当法西斯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日本蓄意挑衅,悍然侵华,国耻家恨一齐涌来。抗日烽火熊熊燃起,燎原了整个华夏大地,也燎原了沂蒙山区。自此,独立自主的游击战风起云涌般席卷沂蒙。沂蒙人民,积极慷慨,支援革命,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千万儿女埋忠骨;车轮滚滚,百万民众拥军支前。真可谓“村村都是游击队,山山皆是主力军。”沂蒙人民用行动向我们展现了山区军民合作鱼水亲,共御外敌的爱党爱军精神。

面对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沂蒙人民用血泪支持着党。当红嫂用乳汁救伤员,当沂蒙六姐妹在冰冷河水中架火线桥。有一种感动涌上心头,有一种泪光模糊了双眼。就是在这秀丽奇葩般的沂蒙山区,我们追寻着历史的感怀,岁月的铭记,沂蒙山区人民的浴血奋战,铮铮铁骨!在这里,我们拨开历史散尽的硝烟,让无畏的沂蒙英雄精神在思想的天空任意驰骋!怀无限真诚,我们千万次瞻仰,亿万次崇敬!

第四篇:沂蒙精神

深刻把握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92年7月28日,江泽民同志来临沂视察,欣然写下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题词。姜春云、丁关根、吴官正等领导同志也先后对弘扬沂蒙精神作出指示、提出要求。在中央和省委的重视、关怀下,市委认真总结、吸纳沂蒙人民的新创造、新经验,将沂蒙精神的内涵概括并完善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了解沂蒙精神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取得更大的成绩。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古以来,沂蒙人民一贯崇尚进步。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的愿望开始变成现实。经过战争的考验,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

“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临沂的不断发展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们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的代名词。

“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牢牢把握沂蒙精神的本质和内涵,用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我们伟大的事业,继续发挥其在建设大临沂、新临沂中的巨大作用。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沂蒙山区这片红色热土的秀美风光和五谷丰登的景象。

巍巍沂蒙山,耸立着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激荡着沂蒙儿女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激情。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英雄的沂蒙儿女以“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精神,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谱写了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的光辉乐章。在和平建设时期,光荣的沂蒙儿女,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昔日“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革命老区,已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品批发市场。如今的沂蒙山区正以沂蒙精神,书写着更加恢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画卷。

“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沂蒙,一块红色的热土。1926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组织,播下了革命火种。在长达12年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山东、华东局党政军领导机关长期驻扎在这片著名的革命老区,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转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是一块英雄的土地。1938年至1939年,随着八路军第115师挺进沂蒙山区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第一纵队在沂蒙山区组建,这里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精神,毁家纾难,支持革命。

这是一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战大旗,党和人民军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沂蒙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的曙光,于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党和人民军队的身上,把全部的热情倾洒在党领导的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史料显示,当时沂蒙老区420万人口中,就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

在白彦争夺战、五井歼灭战、孙祖战斗、塔子山战斗、抱犊崮战斗等载入史册的壮烈战斗中,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狠狠打击了日军。罗荣桓指挥的抱犊崮战斗,苦战一个多月,作战30多次,打死打伤日伪军2200多人,粉碎了日军消灭115师主力的企图。

可以说,在抗日战争中,沂蒙山区每一座山头都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每一块土地都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抗击侵略者的感人故事。在血与火的厮杀中,根据地部队和民兵有11万人伤亡,其中6万余人壮烈牺牲。

今年8月中旬,在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游人再次走进了当年那段难忘的岁月。纪念馆的红色墙壁,斑驳陆离,杂乱地嵌着19.4万多颗弹壳,让人联想到当年战场上的枪林弹雨、烈士的鲜血和不倒的红旗。

在艰苦的战斗岁月里,根据地军民生死相依,共渡难关,演绎了许多感人故事。在沂蒙山区,流传着一个“火线桥”的故事:孟良崮战役中,前面战斗已经打响,齐腰深的汶河水挡住了增援部队的去路,30多名妇女紧急行动,拆下自家的门板,跳进了湍急的水流,一个团的兵力硬是从女人和门板搭起的桥上火速通过。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妇女送子送郎参军,做军鞋,碾军粮,抬担架,救伤员,涌现出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等。其中,“沂蒙红嫂”已经成为中国妇女拥军模范的象征,深深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要人出人,要粮出粮,跟着党走,建立新中国。浩浩荡荡的沂蒙支前大军,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我党我军战争史上亮丽的一笔。沂蒙根据地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是中国革命史上威武雄壮、精彩纷呈的一幕。陈毅元帅曾无限感慨地说,他永远忘不了山东人民的支援!

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为取得经济上的翻身,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努力改造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三个典型经验,因受到毛泽东主席批示并在全国推广,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改造山、山低头,改造河、河变样,改造地、地增产。沂蒙人民继续发扬革命精神,顽强不懈,战天斗地,改造自然。为了改变山区缺水的生产生活条件,并使鲁南苏北免除水患,尽得灌溉之利,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沂蒙人民先后建起了44座大中型水库,为此,40万农民自愿离开祖辈居住的家园,搬上了贫瘠的荒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85年,临沂被列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重点地区。“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曾是这里真实的写照。临沂人民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10年奋战,到1995年底,一举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沂蒙精神又一次得到大发扬。

继往开来科学发展,沂蒙精神成为不竭的动力源泉

沂蒙精神诞生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成长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升华。进入新世纪以来,沂蒙精神融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于一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丰富发展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激励沂蒙人民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临沂市委书记连承敏说,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临沂把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使沂蒙精神成为临沂跨越发展的助推器,构筑起了老区发展的新优势。

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这里成为一块诞生奇迹的土地:临沂不是江南水乡,却碧水绕城,绿阴匝地,拥有48平方公里的城市水面,白天帆影片片、柳绿花红,夜晚华灯摇曳、流光溢彩;不是沿海港口,却“买全国、卖全国”,以物流产业和临港经济成为“齐鲁开放城,老区第一市”;不是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却异军突起,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头羊,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样板”。

如今的临沂,烟波浩渺、风光旖旎的沂河纵贯城市南北,沂河两岸是郁郁葱葱的广场园林,远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经济欣欣向荣,城乡日新月异,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第五篇:沂蒙精神

大学生如何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是我神往的地方。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就听到不少关于沂蒙人民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而且是因为我的导师周抗同志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和八路军的政工干部就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 ??? 今天,我们在这里研讨沂蒙精神,首先要思考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即:沂蒙精神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 ???(一)??? ??? 应该讲,沂蒙精神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临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对于沂蒙精神的形成会有影响。但是,我们所讲的沂蒙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我们都知道,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38年,党中央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指示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1939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到达沂蒙山区之后,山东党、政、军机关,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相继在沂蒙山区建立;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当时的沂蒙山区成了山东乃至华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这样的历史背景,这样的历史实践,就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 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出发,我们可以注意到,沂蒙精神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心一意为民族解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行为的感染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而奋斗的纲领,经过大革命时期、十年土地革命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从井冈山走出来,在延安组建的一支精锐部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老红军本色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给沂蒙抗日根据地带来了全新的景象,给这里悠久的传统文化和质朴民风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沂蒙精神的基本来源。??? ??? 同样,从这样的基本事实出发,我们应该看到,沂蒙精神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人民通过自觉的模范行动展现出来的。临沂市委提供给我的材料告诉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饱受“三座大山”压迫之苦、对新生活充满强烈向往的沂蒙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和崇高的精神,积极参军参战,碾小米、做军鞋、送弹药、抬担架,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参军入伍,100多万人参战支前,6万多革命烈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同仇敌忾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著名“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大批先进典型。党的培育,血与火革命战争的洗礼,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逐渐形成了坚信党的领导、热爱人民军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政治信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顾全大局、勇于奉献、自我牺牲的价值观念。沂蒙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觉悟,无疑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来源。??? ???(二)??? ??? 今年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65周年,也是建国55周年。为了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发挥沂蒙精神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为建设大临沂新临沂而奋斗,临沂市委决定在全市进一步开展弘扬、宣传沂蒙精神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事。??? ???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呢? ??? ??? 首先,要看到,沂蒙精神是不断与时俱进的。要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必须以新的实践为基础给沂蒙精神赋以新的内容。我的了解中,沂蒙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诞生于战争年代,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仍在不断发展着。临沂市委提供给我的材料说,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面对贫困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愚公移山,艰苦创业,向愚昧和贫困宣战,为了修建水库,有40万农民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并勒紧腰带,省下粮食支援国家,支援灾区。沂蒙人民靠沂蒙精神,艰苦奋斗,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成为60年代全国农业先进地区之一,涌现出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先进典型,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表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发扬沂蒙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迅速发展经济,于1996年在国务院确定的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道路,涌现出了被江泽民同志称为“了不起”的王廷江,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九间棚等一大批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如火如荼的弘扬沂蒙精神的实践,推动着沂蒙精神不断发展完善。沂蒙精神逐渐成为临沂最大的政治优势。??? ???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在今天,要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仍然要靠两条:一要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二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当年沂蒙精神的形成,是因为有党组织和八路军模范行为的感染,今天弘扬沂蒙精神依然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江泽民同志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反复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民群众作出好榜样。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不能光是要群众去做这做那,而应由我们党员干部带头去实践。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最好最好。这样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身教人。有了这样的前提,还要有群众的自觉参与。我们要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向群众讲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群众为改变本地区本单位的面貌、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奋斗。弘扬一种优秀的精神,离开了群众的自觉、热情的参与,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而要让人民群众具有这种政治自觉,就要让他们明白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当年沂蒙精神是这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今天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也应该这样去努力。

下载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 目录 内容简介 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继承开拓 内容简介 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继承开拓 展开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

    沂蒙精神

    红嫂故里-沂蒙精神的发源地 红嫂故里:无私奉献沂蒙精神的发源地: 红嫂故里景区暨沂蒙影视城位于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马牧池乡是著名的红嫂之乡,这里有用乳汁救伤员、被评为......

    ‍弘扬沂蒙精神

    ‍弘扬沂蒙精神‍“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

    沂蒙精神发言

    沂蒙精神发言在局统一组织下,3月27日,参加了沂蒙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学习活动。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通过学习和教育,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瞻仰了革命先烈丰......

    沂蒙红色精神

    沂蒙精神绽辉煌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曾几何时,便有一首歌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那熟悉的旋律,高亢的音符响彻在沂蒙的街街巷巷,这首歌便是沂蒙山小调,仿佛回到那些战......

    沂蒙精神体会

    积极弘扬沂蒙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014年4月16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党课学习和视频观看,沂蒙精神在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激励着我......

    新时期如何弘扬沂蒙精神

    新时期如何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这片红色的沃土养育了无数英雄的中华儿女,同时也造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优秀革命......

    弘扬沂蒙精神[推荐五篇]

    暑期社会实践 临沂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连接华东、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通道,是中共山东省党政军领导指挥中心所在地,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