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首沂蒙精神的赞歌
一首沂蒙精神的赞歌
田家杰(兰山)
讴歌沂蒙人民伟大精神的4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已在样式八套首播结束,我怀着兴奋而激动的心情进行了全程收看。我感觉《沂蒙》就像阳光,温暖着每个人的肌肤;像甘霖,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像春风化雨,催生着无数充满希望的鲜活生命;更像一盘美食珍馐,让每个人咀嚼品尝,回味无穷!
剧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土一石,无不体现着沂蒙人地形象,透视着沂蒙人的精神——山是沂蒙人的筋骨,铮铮作响;水是沂蒙人的血脉,汩汩流淌;草是沂蒙人的器官,富有灵性;土石是沂蒙人的肌肉,强健有力。有了这些,沂蒙人就有了依托,充满血性。
剧中的人物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平头百姓”,他们衣着简朴,相貌“丑陋”,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临难陈词。然而,他们的形象却高大而丰满,事迹感天地而泣鬼神。当三妮遭到凌辱、继财媳妇被拦截时,有人冒着危险,举锄执刀要跟鬼子拼了;当战士小五伤势恶化、生命垂危而又身处险境急需营养时,心田毫不犹豫地解开衣服将自己的乳汁喂到他嘴里;当战斗惨烈,李阳与孟奎被鬼子包围时,孟奎为掩护李阳,只身引开鬼子,跳下悬崖……
这些“平头百姓”之所以有如此“壮举”,离不开革命的熏陶与沂蒙热土的养育。像主人公于宝珍这样的普通农妇,本来生活很封闭,不识字,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没有,过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蒙昧生活。是共产党、八路军给了她们思想上的解放,她们有了全新的生活与身心自由。也就是在这种平凡与伟大的转化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牺牲与奉献,什么是不屈与抗争,什么是真正的沂蒙精神!
《沂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革命史诗,是一部熊熊燃烧的血与火的瑰丽篇章,它用最纯真的语言,最朴实的言辞,向我们诠释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第二篇: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
目录
内容简介 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继承开拓 内容简介 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继承开拓 展开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沂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谓沂蒙精神就是指上面的四条。
沂蒙精神展用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和复原场景,再现沂蒙精神产生、发展、升华的历史进程,讴歌了沂蒙人民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的奉献和牺牲,展现了老区在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420万人,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全国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雄群体至今让人动容。“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就成为沂蒙精神的内涵。[1]
多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不断开展弘扬和宣传沂蒙精神活动,特别是去年在北京举办的沂蒙精神大型展览,轰动京城,感动中国。展览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各界群众的热情参与,18万人次参观了展览,使沂蒙精神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认同,并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道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树起了一块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政治品牌。同时展览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大临沂、新临沂的形象,打造了一张临沂走向全国的城市名片。
在沂蒙精神的指引下,1995年沂蒙老区率先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开发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十年生聚,沂蒙精神再展魅力。2004年,临沂再一次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GDP过千亿,人均过万元,成为老区经济的强力领跑。目前,老区临沂解放思想春潮澎湃,干事创业气势豪迈,正在建设闻名全国的商贸物流城、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生态城,一座“商兴水胜、荟萃人文”的新城正阔步走向走来。编辑本段爱党爱军
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古以来,沂蒙人民一贯崇尚进步。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的愿望开始变成现实。经过战争的考验,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即一个老百姓要养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对这些困难没有屈服,说实话,办实事,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参军拥前,表现了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豪迈志气,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和耀目风采。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编辑本段开拓奋进
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临沂的不断发展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攻,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31000多人的生命和鲜血,创立了沂蒙山根据地,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沂蒙人用小车推着革命前进,用小车推出了胜利,推出了新中国,形成了革命战争年代“立场坚定、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的基调。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面对落后的面貌、脆弱的经济、恶劣的生态环境,沂蒙人民勇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顽强拼搏地整山治水、修筑梯田,涌现出了被毛泽东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莒南县厉家寨,“两个肩膀一双手,龙顶山上写春秋”的平邑县九间棚村等一大批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改变贫穷面貌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沂蒙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方向明确,目标远大,沂蒙精神融进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新内涵,从而使沂蒙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焕发了新光彩一一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坚定信心和信念;从生产力欠发达的实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新沂蒙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1996年,在全国重点扶持的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2003年GDP达到83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9.3亿元,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沂蒙精神的伟大胜利,是沂蒙精神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编辑本段艰苦创业
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们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的代名词。沂蒙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历史上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特别是受封建剥削和外来势力的压迫,再加上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几乎全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经济基础因而极端薄弱,发展经济遇到了特殊的困难。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磨砺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沂蒙人民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坐等国家援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涌现出了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等一批先进集体,使临沂成为当时的农业先进地区;进入八十年代,又涌现出了宁家沟、九间棚等一批顽强创业的先进集体;九十年代刘家团林村、郭圪墩村等一大批小康村脱颖而出,成为共同富裕路上的领头雁。这一切都表明,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也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基石。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编辑本段无私奉献
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三年困难时期,沂蒙人民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向国家交粮3.6亿公斤,油820万公斤,并接收了由政府统一组织来的6万余名灾民;为顾全大局,根治淮河,沂蒙山区有527个村、27万间房屋被拆迁,28万亩良田、5万亩山林被淹没,40多万库区农民舍了家园,生活跌到了贫困线以下;改革开放年代,王廷江放着“百万富翁”不当,甘愿将自己600多万的合法收入无偿献给集体„„他们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正是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
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想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现在沂蒙精神已经成为临沂市的城市精神。编辑本段继承开拓 渊子崖村自卫战
1941年12月20日,一千多装备精良的日伪军突然包围了渊子崖村,英勇的渊子崖人民奋起自卫,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父亲死了,儿子上;丈夫死了,妻子上,连十几岁的娃娃也搬运石头和砖块。林老七,也就是林九兰,他抡起铡刀连砍七个日本兵,最后壮烈牺牲。日寇冲进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长林凡义手持大刀片指挥村民,同穷凶极恶的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大刀、长茅、雁枪、镢头成了杀敌的武器,林九乾牺牲后,妻子含泪挥起镢头劈向鬼子。战斗持续到傍晚,八路军和区武工队赶来,为渊子崖村民解了围。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全村共有147人壮烈牺牲。板泉区委书记刘新
一、区长冯干三也血洒渊子崖,而100多名鬼子兵也成了渊子崖村民刀下鬼。
渊子崖村自卫战后,在延安《解放日报》上,毛主席高度评价该村是“村自卫战的典范”。1942年该村被滨海专署授予“抗日楷模村”,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华抗日第一村”。
听着老人那悲壮的讲述,闪光灯不停的闪烁,记者们在幽暗的灯光下快速地记录着,一段悲壮的历史,一曲英雄的赞歌,这就是沂蒙人们,这就是英勇不屈的渊子崖村民,渊子崖村自卫战显示了伟大的抗日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今天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沂蒙精神”。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明德英(1911-1995),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人。1942年底,日本侵略者对沂蒙山区进行了拉网合围大扫荡,年仅13岁的八路军战士庄新民负伤后,被马牧池乡横河村的哑女明德英发现。在庄新民昏迷不醒时,明德英用乳汁将其救活。鬼子来搜村时,明德英与丈夫李开田把庄新民当作自己的儿子躲过一难。
祖秀莲(1911-1977),沂水县院东头乡桃棵子村人。1941年冬,在日寇扫荡沂蒙山时,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士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祖秀莲不畏艰险把他救回藏在一个石洞里,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月余,终于使郭重返部队。1947年,郭复员后不回山西老家,到祖秀莲身边生活,去世后埋葬在桃棵子村南。
王换于(1888-1989),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人。1939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驻进王换于家,在党组织的协助下,王换于办起战时托儿所,精心呵护41个革命将士后代。她两个儿媳因在哺乳期内用奶水喂养托儿所孩子,致使三年中自己的四个亲骨肉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1943年后,王换于又抚养过45个革命后代。徐向前、罗荣桓、陈沂等革命前辈的后代幼年都曾在王换于的怀抱中度过。2003年,当地党委政府为她修建了纪念馆,雕塑了铜像,许多革命后代都前来瞻仰。
沂蒙六姐妹,她们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在孟良崮战役中,为了掩护战士们过桥,她们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在冰冷的河水里她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让战士们踩着肩上的木板顺利地过了河。
六姐妹,有一位逝世较早
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情况下,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战役期间,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忙碌着,操劳着,每天来回20多里山路。据不完全统计,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捐赠鸡蛋450多个,运柴火1700多斤,停下来还要为战士唱歌,搞宣传,鼓舞士气。沂蒙六姐妹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7年6月10日,当时的《鲁中大众》发表了题为《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的文章,报导了她们的模范事迹,称赞她们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称她们为“沂蒙六姐妹”。愚公移山的厉家寨
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在《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农业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亲笔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解放前,厉家寨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穷山恶水种地难,既怕涝来又怕旱,十年就有九年欠;沙石盖子旱龙岗,锄地丁当响,种地不打粮。”1951年,厉月坤任厉家寨乡党总支书记,同时兼任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领导着厉家寨人改造家园。1954年冬至1955年春,他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发起了治山治水的攻坚战,凿平了11个岭头,填平了70多个大汪和300多条大沟,凿通了三道大岭,迫使13条山河改了道,把1180块小地整成了“三合一”标准梯田。
九间棚艰苦创业
平邑县九间棚村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座落在海拔640多米的龙顶山上。通过学习参观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与其他八位共产党员一起,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吃气,带领全体村民架电、修路、治水,并积极发展种养殖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现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刘嘉坤又带领村民下山进城发展特色经济,先后办起了中药材深加工基地,新上了花岗石厂、农业生态园和房地产开发等20多个项目。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九间棚村的巨大变化,体现了九间棚人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充分运用当地自然资源,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第三篇:沂蒙精神
大学生如何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是我神往的地方。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就听到不少关于沂蒙人民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而且是因为我的导师周抗同志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和八路军的政工干部就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 ??? 今天,我们在这里研讨沂蒙精神,首先要思考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即:沂蒙精神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 ???(一)??? ??? 应该讲,沂蒙精神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临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对于沂蒙精神的形成会有影响。但是,我们所讲的沂蒙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我们都知道,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38年,党中央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指示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1939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到达沂蒙山区之后,山东党、政、军机关,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相继在沂蒙山区建立;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当时的沂蒙山区成了山东乃至华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这样的历史背景,这样的历史实践,就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 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出发,我们可以注意到,沂蒙精神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心一意为民族解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行为的感染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而奋斗的纲领,经过大革命时期、十年土地革命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从井冈山走出来,在延安组建的一支精锐部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老红军本色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给沂蒙抗日根据地带来了全新的景象,给这里悠久的传统文化和质朴民风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沂蒙精神的基本来源。??? ??? 同样,从这样的基本事实出发,我们应该看到,沂蒙精神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人民通过自觉的模范行动展现出来的。临沂市委提供给我的材料告诉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饱受“三座大山”压迫之苦、对新生活充满强烈向往的沂蒙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和崇高的精神,积极参军参战,碾小米、做军鞋、送弹药、抬担架,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参军入伍,100多万人参战支前,6万多革命烈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同仇敌忾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著名“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大批先进典型。党的培育,血与火革命战争的洗礼,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逐渐形成了坚信党的领导、热爱人民军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政治信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顾全大局、勇于奉献、自我牺牲的价值观念。沂蒙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觉悟,无疑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来源。??? ???(二)??? ??? 今年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65周年,也是建国55周年。为了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发挥沂蒙精神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为建设大临沂新临沂而奋斗,临沂市委决定在全市进一步开展弘扬、宣传沂蒙精神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事。??? ???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呢? ??? ??? 首先,要看到,沂蒙精神是不断与时俱进的。要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必须以新的实践为基础给沂蒙精神赋以新的内容。我的了解中,沂蒙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诞生于战争年代,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仍在不断发展着。临沂市委提供给我的材料说,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面对贫困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愚公移山,艰苦创业,向愚昧和贫困宣战,为了修建水库,有40万农民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并勒紧腰带,省下粮食支援国家,支援灾区。沂蒙人民靠沂蒙精神,艰苦奋斗,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成为60年代全国农业先进地区之一,涌现出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先进典型,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表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发扬沂蒙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迅速发展经济,于1996年在国务院确定的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道路,涌现出了被江泽民同志称为“了不起”的王廷江,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九间棚等一大批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如火如荼的弘扬沂蒙精神的实践,推动着沂蒙精神不断发展完善。沂蒙精神逐渐成为临沂最大的政治优势。??? ???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在今天,要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仍然要靠两条:一要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二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当年沂蒙精神的形成,是因为有党组织和八路军模范行为的感染,今天弘扬沂蒙精神依然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江泽民同志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反复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民群众作出好榜样。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不能光是要群众去做这做那,而应由我们党员干部带头去实践。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最好最好。这样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身教人。有了这样的前提,还要有群众的自觉参与。我们要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向群众讲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群众为改变本地区本单位的面貌、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奋斗。弘扬一种优秀的精神,离开了群众的自觉、热情的参与,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而要让人民群众具有这种政治自觉,就要让他们明白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当年沂蒙精神是这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今天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也应该这样去努力。
第四篇:沂蒙精神
红嫂故里-沂蒙精神的发源地
红嫂故里:无私奉献沂蒙精神的发源地:
红嫂故里景区暨沂蒙影视城位于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马牧池乡是著名的红嫂之乡,这里有用乳汁救伤员、被评为全国“双百”英模人物、红嫂原型明德英故居;有创办“战地托儿所”养育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有妇救会长李桂芳带领姐妹们为部队架起的“火线桥”旧址;有千万个推磨、碾米、烙煎饼,做军鞋、缝军衣拥军支前的姐妹们的先进事迹。这里是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百姓集体英雄主义纪念地;是沂蒙精神发源地。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小车队长”李家才故居、战邮会纪念馆、中共山东分局旧址、山东纵队司令部旧址、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旧址、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抗大一分校旧址、北海银行旧址、火线桥旧址、战地托儿所旧址、战时总医院旧址、战时兵工厂旧址、战地供销社旧址等红色遗迹30余处,是典型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马牧池乡地处沂蒙区的核心地带,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圣地。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党政机关的大本营,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等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原**省委书记高克亭曾说过:“**的抗战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的中心在**”,**就是指我们今天的马牧池乡。“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均出自该乡。马牧池乡红色历史资源十分丰富,在该乡拍摄的 42 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生动真实的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形象,完美诠释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央视一套及各省市电台热播后,马牧池享誉齐**,“沂蒙精神”誉满神州。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依托**沂蒙影视拍摄基地这一红色资源整合全乡旅游产业,寓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互动参与之中,寓革命遗址保护于开发管理利用之中,寓革命传统文化于**绿水之中,取得了良好实效,在红嫂故里马牧池乡发展红色旅游可谓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创举。
沂蒙精神: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
沂蒙,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如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后来被概括为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激励着广大沂蒙人民在新的领域昂首阔步前进。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来临沂视察时曾为其题字“事在人为,后来居上”。
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雄群体至今让人动容。“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就成为沂蒙精神的内涵。沂蒙红嫂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明德英(1911-1995),沂南县马牧池乡人。1942年底,日本侵略者对沂蒙山区进行了拉网合围大扫荡,年仅13岁的八路军战士庄新民负伤后,被马牧池乡横河村的哑女明德英发现。在庄新民昏迷不醒时,明德英用乳汁将其救活。鬼子来搜村时,明德英与丈夫李开田把庄新民当作自己的儿子躲过一难。
王换于(1888-1989),沂南县马牧池乡人。1939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驻进王换于家,在党组织的协助下,王换于办起战时托儿所,精心呵护41个革命将士后代。她两个儿媳因在哺乳期内用奶水喂养托儿所孩子,致使三年中自己的四个亲骨肉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1943年后,王换于又抚养过45个革命后代。徐向前、罗荣桓、陈沂等革命前辈的后代幼年都曾在王换于的怀抱中度过。2010年,红嫂故里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景区投资修建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将红嫂们的事迹通过图片、文字、映像等多种方式展示出来,许多革命后代都前来瞻仰。
第五篇:沂蒙精神
深刻把握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92年7月28日,江泽民同志来临沂视察,欣然写下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题词。姜春云、丁关根、吴官正等领导同志也先后对弘扬沂蒙精神作出指示、提出要求。在中央和省委的重视、关怀下,市委认真总结、吸纳沂蒙人民的新创造、新经验,将沂蒙精神的内涵概括并完善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了解沂蒙精神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取得更大的成绩。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古以来,沂蒙人民一贯崇尚进步。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的愿望开始变成现实。经过战争的考验,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
“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临沂的不断发展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们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的代名词。
“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牢牢把握沂蒙精神的本质和内涵,用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我们伟大的事业,继续发挥其在建设大临沂、新临沂中的巨大作用。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沂蒙山区这片红色热土的秀美风光和五谷丰登的景象。
巍巍沂蒙山,耸立着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激荡着沂蒙儿女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激情。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英雄的沂蒙儿女以“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精神,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谱写了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的光辉乐章。在和平建设时期,光荣的沂蒙儿女,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昔日“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革命老区,已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品批发市场。如今的沂蒙山区正以沂蒙精神,书写着更加恢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画卷。
“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沂蒙,一块红色的热土。1926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组织,播下了革命火种。在长达12年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山东、华东局党政军领导机关长期驻扎在这片著名的革命老区,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转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是一块英雄的土地。1938年至1939年,随着八路军第115师挺进沂蒙山区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第一纵队在沂蒙山区组建,这里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精神,毁家纾难,支持革命。
这是一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战大旗,党和人民军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沂蒙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的曙光,于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党和人民军队的身上,把全部的热情倾洒在党领导的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史料显示,当时沂蒙老区420万人口中,就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
在白彦争夺战、五井歼灭战、孙祖战斗、塔子山战斗、抱犊崮战斗等载入史册的壮烈战斗中,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狠狠打击了日军。罗荣桓指挥的抱犊崮战斗,苦战一个多月,作战30多次,打死打伤日伪军2200多人,粉碎了日军消灭115师主力的企图。
可以说,在抗日战争中,沂蒙山区每一座山头都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每一块土地都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抗击侵略者的感人故事。在血与火的厮杀中,根据地部队和民兵有11万人伤亡,其中6万余人壮烈牺牲。
今年8月中旬,在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游人再次走进了当年那段难忘的岁月。纪念馆的红色墙壁,斑驳陆离,杂乱地嵌着19.4万多颗弹壳,让人联想到当年战场上的枪林弹雨、烈士的鲜血和不倒的红旗。
在艰苦的战斗岁月里,根据地军民生死相依,共渡难关,演绎了许多感人故事。在沂蒙山区,流传着一个“火线桥”的故事:孟良崮战役中,前面战斗已经打响,齐腰深的汶河水挡住了增援部队的去路,30多名妇女紧急行动,拆下自家的门板,跳进了湍急的水流,一个团的兵力硬是从女人和门板搭起的桥上火速通过。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妇女送子送郎参军,做军鞋,碾军粮,抬担架,救伤员,涌现出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等。其中,“沂蒙红嫂”已经成为中国妇女拥军模范的象征,深深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要人出人,要粮出粮,跟着党走,建立新中国。浩浩荡荡的沂蒙支前大军,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我党我军战争史上亮丽的一笔。沂蒙根据地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是中国革命史上威武雄壮、精彩纷呈的一幕。陈毅元帅曾无限感慨地说,他永远忘不了山东人民的支援!
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为取得经济上的翻身,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努力改造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三个典型经验,因受到毛泽东主席批示并在全国推广,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改造山、山低头,改造河、河变样,改造地、地增产。沂蒙人民继续发扬革命精神,顽强不懈,战天斗地,改造自然。为了改变山区缺水的生产生活条件,并使鲁南苏北免除水患,尽得灌溉之利,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沂蒙人民先后建起了44座大中型水库,为此,40万农民自愿离开祖辈居住的家园,搬上了贫瘠的荒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85年,临沂被列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重点地区。“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曾是这里真实的写照。临沂人民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10年奋战,到1995年底,一举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沂蒙精神又一次得到大发扬。
继往开来科学发展,沂蒙精神成为不竭的动力源泉
沂蒙精神诞生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成长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升华。进入新世纪以来,沂蒙精神融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于一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丰富发展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激励沂蒙人民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临沂市委书记连承敏说,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临沂把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使沂蒙精神成为临沂跨越发展的助推器,构筑起了老区发展的新优势。
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这里成为一块诞生奇迹的土地:临沂不是江南水乡,却碧水绕城,绿阴匝地,拥有48平方公里的城市水面,白天帆影片片、柳绿花红,夜晚华灯摇曳、流光溢彩;不是沿海港口,却“买全国、卖全国”,以物流产业和临港经济成为“齐鲁开放城,老区第一市”;不是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却异军突起,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头羊,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样板”。
如今的临沂,烟波浩渺、风光旖旎的沂河纵贯城市南北,沂河两岸是郁郁葱葱的广场园林,远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经济欣欣向荣,城乡日新月异,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