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首女性主义的柔美赞歌
一首女性主义的柔美赞歌
——读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
摘要:旅美作家严歌苓的长篇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讲述了主人公田苏菲捍卫爱情的一生。作者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示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情感史歌,成就了一个女人的史诗。文中处处流露出女性主义的色彩,以男性话语权描绘的历史让位给女性,展示了一个女性在历史的宏达变幻中,守护着一份现世安稳的爱情。女性在艰苦的历史背景下显现出柔美的智慧,这种生存和勇于面对的智慧足以抵挡一切人生的苦难,对女性主义和女性在男性话语书写的历史中显露出可以成就史诗的力量。
关键词:严歌苓女性主义史诗男性缺席
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讲述了红色历史中的浪漫情史,大时代里小人物的生存轨迹。小说塑造了田苏菲这样一个执着爱,爱一个人至死的女性人物形象。小菲是个散发着青春气息的美丽少女,在文工团里她深受都汉首长的喜爱。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上海世家子弟出身的老革命欧阳萸,一种近乎着魔的爱情攫取了她的心。而后的三十多年,小菲从她最灿烂的青春年华,到渐归平淡的中年,始终如一的爱着一直苦苦寻求红颜知己的丈夫。从新中国的建立到文革结束,历史风云变幻,小菲在舞台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时代人物,而她自己却始终置身大历史之外,在一个女人的小格局里左冲右突,演绎惊天动地的情感史。
田苏菲十六岁的时候去参加革命,不是为了什么崇高的信仰理想,她甚至不完全理解革命的真正含义,就跟着伍善贞“走,革命去”了。田苏菲一生心善满脑糊涂,被人“拍花子”骗走了毛衣,为了躲避母亲的责难投身了革命。故事从一开始主人公的人生历程被卷进了历史的大背景里,但独属于个体的生命体验却始终是游离于历史之外的。历史像被长焦镜头拉伸成为一块背景图,任它怎样变幻无常包罗万象,怎样的随意左右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契机,它都无法左右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对他所经历的一切的生命的体验。作者借助田苏菲这个人物形象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娓娓道来一段历史,一个女性独立的人格和心灵史。小说对“文革”一开始时的描述就说,一位外国文学家羡慕中国的文学家,“因为他们有这场历时十年的‘文革’。这个九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之广、十年之长的大舞台上有多少人性登场,把人性的各种动作都表演足了。民族受害,国家受伤,只有文学家受益。可以写几百年,可以给许多代人写出宗教的、政治的、心理的、文化的启示录。”【1】作者在这里将“文革”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进行了解构。小菲眼里的“文革”没有深刻的启示录,只是从殴阳萸父亲的突至开始,到殴阳萸恢复工作工资结束。这期间殴阳萸遭受批斗、劳改、病痛的折磨,殴阳萸的父亲离世,小菲的母亲猝死在灶台边,小菲被分配到锅炉房。似乎人世间所有的苦难都被浓缩到了这期间。在作者的笔触里,小菲和她的母亲没有悲戚,没有对生活绝望,而是打起一百分的精神操持着这个家,将女性柔韧的生活智慧挥洒的酣畅淋漓。在这个时期的小菲的女性形象得到升华,使她的成为一个拯救者,支撑着一个家,支撑着她那在动荡岁月里饱受折磨的丈夫。使殴阳萸“没有自杀或疯掉”的正是小菲所给予的执着的、踏实的爱。她“自甘政治盲”,即使她一辈子也没办法变成完全懂得殴阳萸的红颜知己,她在艰难的时期给丈夫最好的爱情形式就是让他吃好。好姐妹小伍在领导她让她和殴阳萸划清界限事时,她忙碌着的还是一家人
过日子要吃的萝卜条,“劲头都攒在过日子上”。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这才是她田苏菲的爱情,从一个侧脸开始,执手一生不离不弃。
小说从解放战争前写到文革结束,这其中横跨了三十多年的历史。一些重大的历史年鉴都在文中有所体现。解放军进城、剿匪、土改、“三反五反”、三年饥荒到文革。这些的历史契机都只给了小菲命运的机缘巧合,让她拒绝了对她痴情一生的都汉,让她义无反顾的爱了欧阳萸一生。战争时被同伴丢下的方大姐,土改时期在她面前哭的地主婆,“三反五反”时期自杀的三子,文革时期无数遭受迫害的人。这些人都是活生生出现在小菲生活里的,然而“革命是残酷的”,个体生命的泯灭如尘埃,悄无声息。小菲作为一个不能力挽狂澜的小人物,对于历史充满了无力感,只能心怀悲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尽管她在舞台上扮演着一个又一个时代人物,却始终脱离历史。“对那段气势恢宏的历史的回望当中,竟无一例外的选这里与宏大历史叙述方式不同的叙述与书写方式,挖掘出相对疏离主流历史之外的另一些历史维度文化向度,并藉由独特的女性视阈,完成她们蕴含了女性生命体验的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2】作者严歌苓的女性视角里处处显露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
这篇小说中一反男性的强势立场,将殴阳萸弱化成一个被保护者。“严歌苓颠覆了传统写作中对男人高大强壮的塑造,拆解了男性在以往性别关系中拯救者与之主题的角色,颠覆了传统的男权话语霸权。”【3】革命的理想吸引了少年的殴阳萸,让他叛道离经,能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也要守护革命的崇高理想。然而革命是残酷的,革命的理想和目的并非他原来所想象的崇高伟大。殴阳萸反对土改暴虐无人道的处死老地主的方式,悲悯饥荒时期各地领导不断浮夸饿死的人,他憎恶悲悯这一切,然而历史却强加给他无数的责难,他的反抗虚弱而无力。他借酒消愁,借朋客满座的热闹消除心中的痛苦。而后文革的种种折磨销蚀他的傲骨,从来对钱没有概念,也为了恢复职位和工资替人做枪手润色文章。“革命是残酷的,革命把这个宝哥哥卷到了小菲的命运里,把她和他阴差阳错的结合起来,让他和他命中该有的那个恋人檫肩而过。”【4】他一生不断追逐的红颜知己也在不断的背他而去。从那个风度翩翩的英俊男子,到日渐粗俗发福中年男子,病痛的折磨、民族的哀痛、丧失恋人的痛苦,一遍又一遍的叠加在这个男子的胸膛上。一个一生“爱的笨”的女人。正是这样爱的笨才成就了她执手一生的爱情史诗。一场民族巨大的伤痛,反倒让殴阳萸认清了田苏菲的爱,接受了她的爱。有种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里,一座城市的陷落成就了范柳元和白流苏的爱情的意味。所以就算再来一场文革田苏菲也不害怕。她的爱成就了一个女人的史诗,从捍卫爱情到拥有爱情,这作为一个女人的历史毫不逊色与任何她眼中看到的现实世界的历史。“她以自己的强大、坚忍和安稳,庇护男性躲过了时代的风云变故,实现着作家对主流历史里面强力、动荡乃至激进的革命态度的一种反思和女性视阈的书写。”【5】
文中对另外几位女性的书写也几位精彩,作者用一支妙笔生花,生动描绘出女性世俗生活的场景,女性生存的智慧与柔而带刚的特点描写的淋漓精致。以小菲的母亲为例,她一生要强,为了嫁给小菲的父亲和自己的地主家庭脱离了关系。一斤豆芽吃三顿也照样要穿的体面,不曾向人低头。在文革期间为了帮女儿女婿度过难关,想她最不愿低头的伍老板娘借钱,能在借钱的时候把自己的窘迫掩得严实,把借钱的场面处理的嘻天哈地。“小城真是藏污纳垢曲里拐弯人心叵测,她却头一回除去了恶感,正是这样的尔虞我诈的市侩生活磨练出了母亲,母亲以她的智慧和它斗了一生,也许这是真正的人间乐趣。”【6】作者“对围绕田苏菲
成长的世俗人性和日常生活话语有着痴痴的迷恋。”【7】
小说中小菲的好姐妹小伍,有着极高的与时俱进的“政治觉悟”,拉上小菲参加革命时偷了伍老板娘的金首饰和金砖作为交给组织的经费;伍老板倒卖过期失效的药品给志愿军,小伍断然和奸商父亲断绝关系,还亲自带人抄了他母亲的家;文革时期,有断然和自己被打成右派的丈夫老刘划清界限。小伍的一生“精明”与小菲“人搀着不走,鬼搀着直转”的糊涂一生形成鲜明对比。小伍的女性形象更加决绝独立,是一种对男权社会不遗余力的反叛。她像一个女人中的斗士,周身显露出一股霸气。她爱拿主张,可以把自己的丈夫支使的团团转。她始终追逐自己内心所认为的光明正大与坦荡,化身一个无畏的女性形象。而小说中和殴阳萸有过一段革命情谊的方大姐,更被作者严歌苓一语道出女性真正的情怀,“对于人类而言,也许最为宏大的历史才是它的历史,而对于个体而言,再宏大的历史也不可能比他自己的历史来得更为真切和有意义”【8】方大姐始终眷恋着殴阳萸,对小菲的排斥,对殴阳萸有婚外恋时的袒护,在殴阳萸遭受责难和迫害的时候永远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始终对殴阳萸怀有一腔柔情。“那些年轻的日子,那些柔情之梦还没在她心里消散的日子,那些她心存痴想,一腔情愿,不安分的日子,在那双湿润的眼睛里飘忽而过。女人总是把伟大的公共事业和自己最私密的柔情融为一体,化成同一股浪漫,末了是为了伟大事业还是为了私情去患难牺牲,以搞不清了。”【9】一个女人用浓烈醇厚的情感去爱她一生中惊鸿一瞥出现过的人,对女人来说,革命与浪漫紧相关联,与人类的宏伟历史无关。
整部小说中最能显现出女性独立人格的形象突出表现在田苏菲对对她痴情一生的首长都汉的拒绝上。都汉对她的爱让小伍都眼红小菲的“高攀”,母亲的极力撮合,以及更深层的来自社会对女性心理的胁迫,认为女性就应该依靠有权势的男子才能获得幸福的认知。这些都没有使小菲放弃对她独立人格的追逐,她爱上了殴阳萸就义无反顾。即使后来文革时期,她看到都汉妻子在军区大院闲适安逸的生活,这一切她本来唾手可得,可她却没有后悔过。都汉对小菲的一往情深,在他病危的时候挂念的依然是要看小菲的戏派人去捧场。小菲无论如何的风华不再变成了半老徐娘,在都汉的眼里永远都给她打着主角的追光。在他过时后小菲落下的泪才真正让殴阳萸嫉妒了,此生唯一一次嫉妒。他一辈子爱看小菲演戏和殴阳萸一辈子不看小菲演戏形成对比,他倾尽一生的爱也没有得到小菲,而小菲倾尽一生的爱最终得到了殴阳萸。
《一个女人的史诗》,一个女人,一次生命,一生爱恋。她用此生不悔的爱书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童话。
注释
【1】 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163
【2】 《女性视阈中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以王安忆<长恨歌>与严歌苓<一
个女人的史诗>为例》刘艳 《文艺争鸣·当代阅读》2008年06期
【3】 《浅论严歌苓隐蔽的女性主义——以<一个女人的史诗>为例》上海复旦
大学 卢星伊 《文艺界》2010年01月期
【4】 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92
【5】 《女性视阈中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以王安忆<长恨歌>与严歌苓<一
个女人的史诗>为例》刘艳 《文艺争鸣·当代阅读》2008年06期
【6】 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204
【7】 《女性视阈中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以王安忆<长恨歌>与严歌苓<一
个女人的史诗>为例》刘艳 《文艺争鸣·当代阅读》2008年06期
【8】 《一部女性的传奇史诗——评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山东师范大学
邓俊庆
【9】 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101
第二篇:一首沂蒙精神的赞歌
一首沂蒙精神的赞歌
田家杰(兰山)
讴歌沂蒙人民伟大精神的4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已在样式八套首播结束,我怀着兴奋而激动的心情进行了全程收看。我感觉《沂蒙》就像阳光,温暖着每个人的肌肤;像甘霖,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像春风化雨,催生着无数充满希望的鲜活生命;更像一盘美食珍馐,让每个人咀嚼品尝,回味无穷!
剧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土一石,无不体现着沂蒙人地形象,透视着沂蒙人的精神——山是沂蒙人的筋骨,铮铮作响;水是沂蒙人的血脉,汩汩流淌;草是沂蒙人的器官,富有灵性;土石是沂蒙人的肌肉,强健有力。有了这些,沂蒙人就有了依托,充满血性。
剧中的人物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平头百姓”,他们衣着简朴,相貌“丑陋”,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临难陈词。然而,他们的形象却高大而丰满,事迹感天地而泣鬼神。当三妮遭到凌辱、继财媳妇被拦截时,有人冒着危险,举锄执刀要跟鬼子拼了;当战士小五伤势恶化、生命垂危而又身处险境急需营养时,心田毫不犹豫地解开衣服将自己的乳汁喂到他嘴里;当战斗惨烈,李阳与孟奎被鬼子包围时,孟奎为掩护李阳,只身引开鬼子,跳下悬崖……
这些“平头百姓”之所以有如此“壮举”,离不开革命的熏陶与沂蒙热土的养育。像主人公于宝珍这样的普通农妇,本来生活很封闭,不识字,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没有,过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蒙昧生活。是共产党、八路军给了她们思想上的解放,她们有了全新的生活与身心自由。也就是在这种平凡与伟大的转化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牺牲与奉献,什么是不屈与抗争,什么是真正的沂蒙精神!
《沂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革命史诗,是一部熊熊燃烧的血与火的瑰丽篇章,它用最纯真的语言,最朴实的言辞,向我们诠释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第三篇: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下水文)
——观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有感
武陟县嘉应观乡二铺营中心小学 李之梅
2011年5月24日,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一个普通平凡的日子。但是对于我们五一班的全体同学来说,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那一天,在我们学校的电脑教室里,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为我们全班同学播放了台湾著名的歌颂母爱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随着影片的不断放映,感动的泪水一次次盈满了我们的眼眶,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的啜泣声,有的同学甚至失声痛哭。
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拍摄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在大陆放映。所到之处,这部影片就像一枚枚催泪弹,让观看的人们无不潸然泪下,小强和他的母亲之间那撕心裂肺的爱让我们情感的波涛一次次汹涌澎湃,晶莹的泪水不知什么时间就挂满了我们的脸颊。
这部影片从十八年后的场景写起,小强从国外留学回来,来到自己家里办的一个精神病院,偶然间看见了一个抱着小熊玩具的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妇女,通过她嘴里哼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和手里抱着的小熊玩具,小强认定这个疯女人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接着,影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起了小强的爸爸和妈妈那不幸的婚姻,从小强的妈妈怀着小强离开爸爸的哪一天起,这个单身母亲就走上了异
常艰苦的道路,她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小强逐渐拉扯大,但小强的奶奶却以延续林家香火为理由,要把小强从他母亲的身边带走,紧接着,他们母子二人一次次离别的经历就让我们这些观众一次次泪如雨下。当小强的爸爸在举行新婚的仪式时,小强的妈妈却在床上挣扎着,硬是一个人剪断脐带,让小强来到这个世界上;当小强发着高烧不退、医生说可能会留下后遗症的时候,小强的妈妈一步一跪拜,硬是跪拜了上千个台阶,额头已经渗出了鲜血,使小强的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当小强因为别人骂自己是一个“没有爸爸的野孩子”而与别人打架受到妈妈的责罚时;当小强把《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唱给妈妈听时;当小强眼含泪水依依不舍地离开妈妈时;当小强跪在地上哭着恳求爷爷奶奶不要让妈妈离开自己时;当小强的妈妈眼含热泪离开爷爷奶奶家时;当小强在奶奶家里一个人抱着小熊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时;当小强不顾外边的狂风暴雨执意去寻找自己的妈妈时;当小强不敢回家,一个人蜷缩在王爷庙的门前时,感动的泪水一次次在不知不觉间流满了我的脸颊„„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她每天早上早早地起床,为我和姐姐做饭;拖着有病的身体下地干活,为的只是为我和姐姐攒够上学的费用;每当我生病时,妈妈更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得团团转,每天守在我的床前,整夜整夜不能够合眼,为我端水喂药,直到我的身体恢复健康,妈妈才露出欣慰的笑容;当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妈妈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却千方百计地安慰我,鼓励我不要灰心,争取下次再来,取得成功。这就是平凡的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不知不觉间,我的耳畔又响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小强和妈妈眼含热泪依依不舍的情景,这部影片就像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教育我们要珍惜妈妈在生活中对自己的每一份爱,并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这份伟大而又深沉的母爱„„
第四篇:从心底流出的一首赞歌
从心底流出的一首赞歌
因为有您,国家日益强大;因为有您,中国更美丽;因为有您,华夏之龙飞得更高更远;90年的风雨路上是您与我们同抗风雨,90年的崛起路上是您与我们共同崛起。我们如此依恋您,只是害怕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如此依恋你,只因在风雨中见证了你的伟大!中国共产党90岁了,我没有什么献给您,唯有那心底的赞歌,歌颂您的伟大,歌颂您的功绩,歌颂您的光辉。
开篇90年
还记得90年前的那一天,13位全国共产党人代表聚集在上海,召开了对中国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一次大会,这一次大会,中国的面貌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中国的历史即将改写,书写新的崭新的一夜;还记得90年的那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一群有志之士聚集一起,怀着一个爱国之心,一起展望着中国的未来。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13个人的聚集,中国的历史就这样朝着光明的轨道上进行;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一叶小小的扁舟,却从来没有休止的停航过,一直在那里扬帆起航,破风前行,鹏程万里,驶出一个别一样的天地。
从鸦片战争开始,华夏民族就遭受到外族的侵略,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受到侵犯,中华民族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国的有志之士都在寻求救亡图存的方法,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再到“资产阶级革命-中华民国”,一路走来,都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的面貌还是那样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人民的生活还是那样的水深火热,痛苦不堪。而就在这时,一个新星在中国的上方升起,照亮了整个华夏大地,从此中国的历史由它书写,由它描述。中国共产党用它那坚硬的臂膀担起它那神圣而光荣的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是您,遵义会议红军长征,保留了革命的种子让我们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照亮了前行的大道;是您,敌后根据地游击战,粉碎了外族亡华的狼子野心;是您,抗战的胜利,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独立胜利,让中国这个名字在世界中获得了荣誉,也让我们所有的华夏子孙扬眉吐气,自尊心自信心大大的提高;是您,三次战略决战,百万雄师过大江,推翻了三座大三的压迫,中华民族最终得以解放。在1949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当毛泽东用那湖南普通话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沸腾了,全世界沸
腾了,从此一个新的中国在古老的土地上延续,华夏文明再次大放异彩。从此我们中国朝着那社会主义的大道上一步一步的前进,中国历史的崭新一页在由中国共产党拉起。
我赞美您,歌颂您,“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心底的赞歌赞不尽我们对您的热爱与感谢。
中篇90年
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的命运自己做主,风风火火的社会主义建设拉开了大幕,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上建立。从1949年的《共同纲领》到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的建设在一步一步的推进。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赶赴鸭绿江,打破了美帝国主义的野心图谋,保卫了新生政权,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的提升,中国人民的勇气得到世界的钦佩。除此此外,中国的各项工作都提上日程,尤其是中国的科技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1964年在新疆戈壁一朵蘑菇云升起,中国的第一个原子弹爆破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六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中国腾飞在这一朵蘑菇云上。进而在1971年在2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并成为联合国的一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国际威望由此提升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从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到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外交热潮,中国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中国龙的龙头抬起来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的贡献,在共产党的领导一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大道越走越宽,中国的未来不是一个梦,而是触手可摸的。因为是您的领导,我们的人民活的精彩;因为是您的领导,我们的国家强起来;因为是您的领导,我们的地位显著提升;因为是您-中国共产党。
我赞美您,歌颂您,“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心底的赞歌赞不尽我们对您的拥护与感谢。
发展90年
1978年,这一年不平凡的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拉开帷幕,改革开放开始进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一国两制”的提出,使得中国的统一大业又向前推进一步,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解放军进驻香港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而后的1999年澳门的回归,中国由于历史原因而分割的领土终于回归祖国,中国人民一洗前耻。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得领导下,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极大的提高,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国雄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了,从此中国一发不可收拾,勇往直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一切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功绩,都是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用血汗换回来了。
我赞美您,歌颂您,“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心底的赞歌赞不尽我们对您的讴歌与感谢。
辉煌90年
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中国跨过了一个世纪,迎来了最新的一页。新世纪的我们在党领导下,辉煌的画卷展开了,五彩的画笔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加的深入,一步一步的走来,成为世界第三经济体。从2003年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个航空人,到如今的神州六七八,嫦娥一号,天宫一号的相继发射成功,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中国的国防实力进一步的提升,中国人的视野已经拓展到了外太空,在那辽远无际的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圆了中国百年奥运梦,中国位居奖牌榜和金牌榜的第一,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可小觑了,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与辉煌。
我赞美您,歌颂您,“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心底的赞歌赞不尽我们对您的崇敬与感谢。
讴歌的升华
中国共产党,我们中华儿女高声的呐喊,党啊,您是中华儿女的脊梁。党啊,是您为中华儿女指明航向,是您用您的精髓与智慧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真爱友情的奇迹与精美绝伦的乐章;党啊,是您为中华儿女冲锋陷阵,是您用您的坚毅与勇敢铺设出一条又一条五彩斑斓的通往致富的金光大道;党啊,是您为中华儿女遮风挡雨,是您用您那慈母般的细腻,父亲般的伟岸为儿女们挡了一个又一个灾难,从唐山到汶川的地震,从无情的洪水泛滥到南方的冰雹雪灾。
我们拿什么来献给您,我们是华夏的子孙,我们唯有心底的赞歌来赞美您,唯有那炽热的呐喊来讴歌你-----------中国共产党万岁!!
商学院
国贸1002
施卫兵
***
第五篇: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认识
虽然“女权主义”一词出现于19世纪末,但是女权运动的发端却要早得多,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当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妇女的处境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在一个长时期内不断下降。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使得西方妇女愈益无法忍受现实中的两性差别。她们开始以种种方式争取与男子相同的政治和法律地位,诸如受教育、财产、就业、离婚等方面的权利。
第一次女权运动兴起于世纪中叶。它的高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末。这是妇女争取与男子同等的政治法律权利的运动。斗争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国家,指向那些将妇女排斥在受教育权、就业权、参政权以及其他权利之外的国家法律。
第一次女权运动主要有三个目标: ①争取女性选举权。②争取女性受教育的权利。③争取女性就业权。
1949年,法国著名作家波伏娃发表了《第二性》,为女权主义第二次高潮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波伏娃在她的书中指出: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性,即男性,女人被看作是男性的偏离,因此这个世界是男人的世界。她认为“女子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成的”,人类文化造成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因此决定女性社会地位的因素不是单纯生理的、心理的或经济的因素,而是社会的。在《第二性》中波伏娃详细地分析了社会文化弱化女性的过程,指出在父制下女性永远是次等的,因而是“第二性的”。此书被誉为“西方女性解放运动的《圣经》,为20世纪50~6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高潮提供了理论武器。女权主义的理论特点
要准确地把握西方女权主义的基本特征非常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学者们基本上无人去尝试。女权主义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男性所主导的其他所有政治思潮大不相同,甚至相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女权主义的特征无限多,从而无法充分而恰当地予以归纳,只能就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作些粗略的描述。
(1)女权主义是一种以女性为主体的思潮,具有明显的性别倾向性。作为一种女性思潮,女权主义不仅在思想观点上代表着女性的利益并为妇女争取权利,而且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也大多数是女性。因此,女权主义是一种妇女自己的思潮。有的女权主义者甚至认为,虽然也有男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并为此而作出一定的贡献,但他们只能成为女权主义的支.持者,而不能成为女权主义者。
(2)女权主义并不是铁板一块的意识形态,而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常常从其他流派吸收理论营养,并与其他政治思想结合在一起,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在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绿色政治、存在主义、心理分析、后现代主义等政治思潮的影响下,女权主义内部形成了自由女权主义、社会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心理分析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浪漫女权主义、黑人女权主义等政治价值取向不一致的众多主要流派。他们各执一端,相争而又互补,无一能够代表整个女权主义。女权主义的思想米源多元化与社会民主主义、绿色和平主义颇为相似,甚至比它们走得更远。
(3)女权主义在思想上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一方面与传统政治思潮尤其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主流思潮相比,女权主义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情绪的宣泄远远多于理性的思考。方法论不明确,甚至不讲究;逻辑不清楚,推论时断时续;语言、甚至数据高度夸张,牢骚、乃至咒骂比比皆是;观点(包括结论)自相矛盾,缺乏无可辩驳的说服力。然而另一方面,女权主义的文献直抒胸臆,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越来越多的女权分子相信,这种模糊思维取决于女人自身的生理条件,因而在心理上势必有别于男人,其直觉往往压倒理性。
(4)女权主义与其他男性理论相比,体现出强烈的温和色彩。无论某些女权流派或者女权分子如何激进,如何呼唤妇女解放、女权革命,甚至大谈性别战争,却从来没有任何女权主义理论代表鼓吹任何形式的暴力革命。即使实践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反抗性群体破坏活动,也不过纵火而已。其明显的原因在于暴力不是女性的优势。根本原因在于,就人类的生活和延续而言,两性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均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因而在斗争的向时,双方还不得不谋求妥协。当代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主要观点
在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运动高潮前后,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仍然十分活跃,涌现出大批理论著作,其中美国妇女B·弗里丹的著作《女性的奥秘》起了运动先声的作用,她发起的“NOW"(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an,全国妇女组织)后来达到240多万人,成为西方最大的妇女团体。继《女性的奥秘》之后,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理查兹的《怀疑一切的女权主义者》1982,G·斯蒂奈姆的《愤怒的行动和日常的反抗》(1983)欧金的《性别、正义与家庭》1990)等,她们的思想代表了当代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主要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一)继续坚持男女两性具有相同理性 在人性论这个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上,自由女权主义认同传统自由主义的观点,即持一种理性至上的信念。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把人的活动分为理性和感性两个相互冲突的领域,并认为理性高于感性,人类有能力区别于、并且优越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性。但传统自由主义只是将理性的桂冠戴在男人头上,认为男性具有勇敢、自信、开放、进取、宽容等一系列相关的优点,而女性不具有理性,或女性的理性低于男性,女人常常在“冲动(感情用事)”的标签之下,同怯懦、轻浮、琐碎、蝙狭、封闭等一系列缺点联系在一起。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历来不接受这种流行观念,当代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继续坚持沃尔斯通克拉夫特“两性理性无差异”理论,认为两性的本质、尤其理性的基本特征没有太大的区别,男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女人也能做到.社会舆论对两性的不同理解实属男性的产品,甚至就是排挤、压制妇女的借口。正如密尔所说:“现在被称之为妇女的天性明显地是人为的事一一在某些方面是强制压迫的结果,在另一些方面是不自然的刺激的结果。”(二)男女两性应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认为,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得到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男女两性应当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但西方传统观念出于性别偏见,认为妇女天生软弱无能,仅仅适合有限的特定职业,例如医务、服务、文秘、教师等等。而不能从事投资、政治、传教等工作,更不用说军事、警务等需要高度体能和胆量的行当。在同一个部门或者单位,两性有明确的“分工”,男性员工大多待遇好、地位高,女性员工恰恰相反。即便在所谓适合妇女的领域,两性也有明显的主从之别。例如在医院,院长、科主任和资深医生大多为男性,女性主要充当护士;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文科的近500名资深教授竟然是清一色的须眉。事实上在就业和竞选活动中,如果男女两名对象或者候选人能力相当,女性一般都会“莫名其妙”地失败。这一切,传统上就连自由派的男子都觉得天经地义,认定女人其实最适合在私人领域持家,而不是在公共领域驰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者从更加彻底的理性主义出发,执着地追求性别平等,或者性别正义,因此而得名“平权女权主义”。她们中有些人甚至认为,除了生理构造之外,两性在责任、命运、活动方式等其他方面没有区别,因此,反对对妇女的任何歧视,要求摆脱“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突破家庭这个私人领域的限制,进人在传统上由男人把持的公共领域。渴望享受与男性同样的个人理性选择以及法律、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种人权、待遇和机会,在同样的市场规则下进行公平的、公开的竞争,以取得自我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在教育方面,自山女权派一向反对传统的、带有歧视性的性别隔离制度,要求两性实行内容一致的混合教育,以充分发掘妇女的潜能口“不仅男女两性的德行,而且两性的知识在性质上也应该是相同的,即使在程度上不相等。”在就业方面,强烈要求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对两性一视同仁,绝不能出于性别原因而排斥妇女。她们相信,妇女的解放还能让男人摆脱养家糊口和保卫祖国的重负,从而解放自身。
(三)改革不公正的法律与教育体制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认为,女性之所以显得不如男性,是因为她们没有得到与男性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因此,妇女应该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和相应的法律改革。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者。她们认为,美国基本上是遵循对所有人一律给予公平和自由的原则的,只是这种公平和自由还应当进一步扩展到妇女身上。由于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者及其他女权主义者的推动下,196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同工同酬法案”,20世纪60年代末,又对民权法案作了修改,把雇佣中禁止性别歧视的内容列人了法案;70年代,美国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代表全国妇女组织(NOW)又掀起了通过“平等权利修正案”的运动,要求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规定“合众国或任何州不得以性别为由,剥夺或限制法律所规定的妇女的平等权利”。迄今为止,美国宪法修正案共有26条,所以“平等权利修正案”又被称为宪法第27条修正案。早在1971年和1972年,美国众参两院分别通过了这项修正案。但是根据规定,宪法修正案还必须得到美国50个州中3/4的州即38个州的批准,才能最终成为宪法的一部分。但是到1978年为止,这项修正案只得到35个州的批准,为此,国会不得不将批准的限期从原来的1979年延长到1982年,但到1982年6月30日为止,支持此修正案的州仍然只有35个,因此这息。在美国总统竞选期间,两党的候选人都曾对此项修正案发表看法。虽然通过“平等权利修正案”阻力很大,但女权主义者还会继续斗争下去。项修正案只得被废弃。尽管如此,美国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从未止.(四)认同现存的政治秋序及价值体系 自山女权主义形成2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西方女权运动中最大的流派,并且为异性所领导的主流舆论所接受。这主要是由于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立场温和,基本认同现存的政治秩序及其价值体系,承认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比较容易同其他利益集团达成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