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习近平演讲(精)
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 ——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2016年1月21日,开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尊敬的阿拉比秘书长, 尊敬的伊斯梅尔总理, 尊敬的各位部长, 各位阿拉伯国家使节, 很高兴同阿拉伯朋友见面。这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阿拉伯国家。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阿拉伯国家和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来
到阿拉伯国家,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有一种亲近感。这是因为,在穿越时空的往来中,中阿两个民族彼此真诚相待,在古丝绸之路上出入相友,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甘苦与共,在建设国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这份信任牢不可破,是金钱买不到的。
中东是一块富饶的土地。让我们感到痛心的是,这里迄今仍未摆脱战争和冲突。中东向何处去?这是世界屡屡提及的“中东之问”。少一些冲突和苦难,多一点安宁和尊严,这是中东人民的向往。
有一位阿拉伯诗人曾说:“当你面向太阳的时候,你定会看到自己的希望。”中东蕴含希望,各方要在追求对话和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希望。
——化解分歧,关键要加强对话。武力不是解决问题之道,零和思维无法带来持久安全。对话过程虽然漫长,甚至可能出现反复,但后遗症最小,结果也最可持续。冲突各方应该开启对话,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推进政治解决上形成聚焦。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当事方、周边国家、地区组织意愿和作用,而非从外部强加解决方案,要为对话保持最大耐心,留出最大空间。
——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发展事关人民生活和尊严。这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是希望和失望的较量。只有让青年人在发展中获得生活的尊严,在他们的心中,希望才能跑赢失望,才会自觉拒绝暴力,远离极端思潮和恐怖主义。
——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阿拉伯谚语讲:“自己的指甲才知道哪里痒”。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容易迷失,实践才出真知。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
阿盟是阿拉伯国家团结的象征。维护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益是阿盟的神圣使命,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巴勒斯坦问题不应被边缘化,更不应被世界遗忘。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和平的根源性问题。国际社会定分止争,既要推动复谈、落实和约,也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公道,和约只能带来冰冷的和平。国际社会应该坚持以公道为念、以正义为基,尽快纠正历史不公。
我愿在此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强有力行动,在政治上激活和谈进程,在经济上推进重建进程,让巴勒斯坦人民早日看到希望。中国坚定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我们理解巴勒斯坦以国家身份融入国际社会的正当诉求,支持建立新的中东问题促和机制,支持阿盟、伊斯兰合作组织为此作出的努力。为改善巴勒斯坦民生,中国决定向巴方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并将为巴勒斯坦太阳能电站建设项目提供支持。
叙利亚现状不可持续,冲突不会有赢家,受苦的是地区人民。解决热点问题,停火是当务之急,政治对话是根本之道,人道主义救援刻不容缓。中方今年将再向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利比亚、也门人民提供2.3亿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
2014年6月,我在中阿合作论坛北京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阿拉伯朋友热烈响应。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早期收获。
——顶层设计日臻成熟。中阿建立了政治战略对话机制,中
国同8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同6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协议,7个阿拉伯国家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
——务实合作显露活力。中国是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新签对阿拉伯国家工程承包合同额464亿美元;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重启对华自由贸易区谈判并取得实质性进展,阿拉伯国家建立了两家人民币清算中心,中阿双方成立两个共同投资基金;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双方就建立和平利用核能培训中心、清洁能源培训中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落地等达成一致;第二届中阿博览会签署合作项目金额183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
——人文交流丰富多彩。我们举办了中阿友好年活动,签署了第一个共建联合大学协议,启动了百家文化机构对口合作,在华阿拉伯留学生突破14000人,在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增至11所,中阿每周往来航班增至183架次。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着力点之一就是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互利合作格局,承担国际责任义务,扩大
同各国利益汇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抓住未来5年的关键时期共建“一带一路”,确立和平、创新、引领、治理、交融的行动理念,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中方愿同阿拉伯国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行动,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
第一,高举和平对话旗帜,开展促进稳定行动。“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
中国古代圣贤孟子说:“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国对中东的政策举措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
中国人有穷变通久的哲学,阿拉伯人也说“没有不变的常态”。我们尊重阿拉伯国家的变革诉求,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发展道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十分重要。这就好比阿拉伯喜闻乐见的赛骆驼,前半程跑得太快,后半程就可能体力透支;前半程跑得太慢,后半程又可能跟不上。骑手只有平衡好速度和耐力,才能够坚持到最后。
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泛滥,是对和平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需要凝聚共识。恐怖主义不分国界,也没有好坏之分,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同样,也不能把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宗教挂钩,那样只会制造民族宗教隔阂。没有哪一项政策能够单独完全奏效,反恐必须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为此,中方将建立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内召开文明对话与去极端化圆桌会议,组织100名宗教界知名人士互访;加强中阿网络安全合作,切断暴力恐怖音视频网络传播渠道,共同参与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提供3亿美元援助用于执法合作、警察培训等项目,帮助地区国家加强维护稳定能力建设。
第二,推进结构调整,开展创新合作行动。日趋激烈的国际
发展竞争,需要我们提高合作档次。要推进“油气+”合作新模式,挖掘合作新潜力。中方愿同阿方加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合作,续签长期购油协议,构建互惠互利、安全可靠、长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战略合作关系。要创新贸易和投资机制,拓展合作新空间。
中国对外投资已经进入快车道,阿拉伯国家主权基金实力雄厚,我们可以更多签署本币互换、相互投资协议,扩大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引导双方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双方要加强高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动力,可以依托已经成立的技术转移、培训中心等,加快高铁、核能、航天、新能源、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落地进程,提高中阿务实合作含金量。
为此,中方将实施创新合作行动,愿同阿方探索“石油、贷款、工程”一揽子合作模式,延伸传统油气合作链条,合作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中方将参与中东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通过人员培训、共同规划、合作建厂等方式,实现加工制造、运输出口一体化;启动中阿科技伙伴计划,在现代农业、信息通信、人口健康等领域共建10个联合实验室;举办中阿北斗合作论坛。
第三,促进中东工业化,开展产能对接行动。产能合作契合中东国家经济多元化大趋势,可以引领中东国家走出一条经济、民本、绿色的工业化新路。
中国装备性价比高,加上技术转让、人才培训、强有力融资支持,可以帮助中东国家花较少的钱建立起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玻璃、汽车制造、电厂等急需产业,填补产业空白,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中方优势产能和中东人力资源相结合,可以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今天上午,我出席了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二期揭牌仪式,这一项目将引进纺织服装、石油装备、摩托、太阳能等100多家企业,可以为埃及创造1万多个就业机会。
为促进中东工业化进程,中国将联合阿拉伯国家,共同实施产能对接行动,包括设立150亿美元的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用于同地区国家开展的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向中东国家提供100亿美元商业性贷款,支持开展产能合作;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并提高优惠贷款优惠度;同阿联酋、卡塔尔设立共计200亿美元共同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中东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等。
第四,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开展增进友好行动。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中东是人类古老文明的交汇之地,有着色彩斑斓的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国将继续毫不动摇支持中东、阿拉伯国家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反对一切针对特定民族宗教的歧视和偏见。
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我们应该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一起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积极处世之道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
“一带一路”延伸之处,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民心交融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昨天,我会见了获得“中阿友好杰出贡献奖”的10位阿拉伯老朋友。正是有一代接一代的友好人士辛勤耕耘,中阿友好的大树才能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为了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我们将实施增进友好“百千万”工程,包括落实“丝路书香”设想,开
展 100 部中阿典籍互译;加强智库对接,邀请 100 名专家学 者互访;提供 1000 个阿拉伯青年领袖培训名额,邀请 1500 名阿拉伯政党领导人来华考察,培育中阿友好的青年使者和 政治领军人物;提供 1 万个奖学金名额和 1 万个培训名额,落实 1 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埃及谚语说: “比时间永恒的是金字塔。”在我看来,最永恒 的是埃及人民崇尚变革、追求自由的伟大精神。今天的埃及 承载着传承文明的希望,肩负着探索复兴道路的使命。中国 坚定支持埃及政府和人民的努力,期待埃及成为地区稳定支 柱和发展标杆。民族复兴的追梦路上,难免会经历曲折和痛苦,但只要路走 对了,就不怕遥远。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要心手相连、并肩攀 登,为深化中阿友好合作而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 事业而共同奋斗!舒克拉!谢谢!
第二篇: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体会:共同开创企业的美好未来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体会:共同开创企
业的美好未来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在初夏蓬勃耕耘的时节,带着满满的期待与渴求,我参加了集团公司在高培中心举办的第一期三级单位党委书记培训班学习。通过为期20余天、30多个专题的学习,自己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集团公司三级单位的党组织书记而言,这些内容丰富、选材典型、立意深刻、切合实际的课程,对于自己强化理想信念、战略思维、作风建设、党建规范、操作实务等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充实和提高了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小结如下:
一、强化理想信念提升了领悟力
从中央党校杨XX教授的《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到中央党校姜XX教授的《苏联亡党亡国历史教训》、从XX市委党校黄力之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辩证法思想》到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胜利》,这些课程都无一例外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和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中,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新时期,既有发展转型的广阔前景,又有阻碍社会前进的汹涌暗潮,尤其是信仰迷失、腐败盛行、贫富分化、道德滑坡等等情况,如果不能高瞻远瞩、未雨绸缪,采取断然措施,必然会给党的事业带来难以控制的危险。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真懂才能真信,真信才会真用,真用才有真效。在三级单位,党员作为一个社会人,同样受到形形色色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信仰缺失、怀疑一切、漠视团队、没有激情。如果我们不能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来带领、锤炼这支队伍,党组织就无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就无法形成真正的凝聚力,企业的中心工作也难以实现。自己一直认为企业员工需要精神和薪酬双轮驱动,放弃了理想信念,企业就只能单纯依靠薪酬驱动,但是,现在的薪资水平不是比以前高了很多吗?部分员工仍然丧失灵魂和精气神。所以,非常有必要保持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不断创造和提供一个精神驱动的工作环境。可见,理想信念教育对企业而言,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战略思维提升了判断力
从中央党校陈XX教授的《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南京政治学院蒋XX教授的《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形势述评》、从中央党校宫力教授的《世界格局新变化与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到南京政治学院施XX教授的《孙子兵法与管理之道》,这些课程引起了自己对战略思维的深深思考。个人认为,战略思维的根本方法就是把握本质、总揽全局、着眼未来、统筹兼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标志着以习XX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在这样一个总战略背景之下,就我所在的XX发电公司而言,我们也需要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战略思考。一方面,在XX年8月结束二期工程项目扩建之后,不能产生任何歇气、松懈的思想,应该积极稳妥、毫不犹豫地推进三期两台一百万机组的前期工作,等待各方面条件成熟之际,就要想方设法组织实施,为集团公司“三步走”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社会条件和责任要求,应该持续改进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大力打造环保企业、法治企业、创新企业、人文企业,积极扩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把XX发电公司真正建设成为集团公司的优良资产项目、真正建设成为重庆分公司的利润支撑点和增长点。
三、强化作风建设提升了约束力
从中组部党建研究所研究室刘大秀主任的《深入学习领会全面从严治党》到中央党校王XX教授的《践行“三严三实”、坚定理想信念》、从XX市委党校周XX教授的《学党章守规矩讲党性》到集团公司监察部郑XX飞主任的《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这些课程以高度的责任感系统阐述了强化党的作风建设的丰富内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全面从严治党、践行“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保持党的优良传统、稳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四风”问题会长期存在,如果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必然会反弹甚至再次猖獗。在XX年我们公司领导班子测评中,会议多、文件多是第一减分项,这就证明我们的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好,群众还不满意,还需要认真梳理、严格压缩、切实改进。当前,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依然存在,或多或少地在企业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来。比如,有些重要的工作,反复要求,仍然无法执行、即便执行也打了折扣,尤其是那种跨部门的协同性质的工作任务。所以必须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按照刘XX同志提出的“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理从严、作风建设从严、组织建设从严、制度执行从严”的要求,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就我个人而言,听了这些课程,对道德底线、权力红线、纪律高压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将强化底线意识、严格党性锻炼,在作风建设上做到牢记宗旨、站稳立场、一丝不苟、率先垂范。
四、强化党建规范提升了执行力
从集团公司余总的《抓好带头人、着力强基础、努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价值》到集团公司李XX总助的《认真践行党的干部路线、服务保障集团公司战略发展》、从集团公司政工部郭主任的《落实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党建》到宝钢集团刘国胜书记的《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五个基本问题》,这些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就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意见和要求,使我们对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总体思路、责任目标等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党建工作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有了一种开放的视野。这两年来,XX发电公司在党建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紧紧抓住企业地处偏远、外省人多、年轻人多的特点,以宣贯企业精神提升员工境界、以创建文明单位规范员工行为、以举办文化活动鼓舞员工士气、以优化后勤保障满足员工需求,今年2月份,公司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很好地激励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但是,与上级领导、专家学者所讲的党建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工作中,对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靠谁做等等问题,还需要更加着力、更加明确、更加坚持的思考。需要把课堂上得来的这些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认真加以运用实践,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中彰显价值。
五、强化操作实务提升了创新力
从宝钢人才开发院陈XX书记的《做好基层党委工作的知与行》到新华社李XX高级记者的《新闻宣传与舆情管理》、从XX理工大葛玉辉教授的《党务干部如何树立绩效管理概念》到华东师范大学唐思群教授的《新生代员工管理》,这些课程从基层党务工作的操作层面,详实全面地介绍了各种方式方法,给了我们很多启迪。XX发电公司近三年来,录用了100多名大学生,以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重庆大学毕业生为主,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目前,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在各自岗位上踏实工作、奋发进取,有的已经走上了技术管理岗位甚至主值岗位。培养好、管理好、使用好这支队伍,对于企业三期扩建、经营管理、长远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持续关注、帮助这支队伍,努力把握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活动,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能力辅导、感情建设、动力关怀。在宣传工作中,牢牢把握正能量,办好我们的企业期刊、员工文集、专题晚会、道德讲堂、读书活动,不断改变党员队伍和员工队伍的精神面貌,创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干事创业大环境,影响和带动边缘员工、问题员工转身转向。同时,配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尽快启动具有公司特色的“以上带下、以先带后、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的“四带”活动。
20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把这些理论转化为行动、转化为成果才刚刚开始。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自己决心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落实从严治党、积极践行“三严三实”,与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广大员工一道,共同开创企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
讲 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7日上午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习近平在演讲中强调,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4月的博鳌,椰风暖人,海阔天高。博鳌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嘉宾云集。上午10时许,习近平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缅甸总统吴登盛、秘鲁总统乌马拉、赞比亚总统萨塔、芬兰总统尼尼斯特、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柬埔寨首相洪森、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以及阿尔及利亚民族院议长本萨拉赫、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主席恩赫包勒德、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耶雷米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等外国政要一同步入会场,全场起立鼓掌。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走上讲台,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对年会召开表示祝贺。
习近平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天下
仍很不太平,发展问题依然突出,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任重道远。
习近平强调,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过50%。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亚洲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亚洲发展需要乘势而上,转型升级,发展仍是头等大事。亚洲稳定需要共同呵护、破解难题,地区国家要增强互信、携手努力,实现本地区长治久安。亚洲合作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有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充实内容、深化合作,才能协调各方面利益诉求,形成能够保障互利共赢的机制。
习近平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亚洲和世界共同发展。
第一,勇于变革创新,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力度,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稳步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亚洲要勇作时代的弄潮儿。
第二,同心维护和平,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国际社会应该
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
第三,着力推进合作,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国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要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平衡发展。
第四,坚持开放包容,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要秉持开放精神,推进区域合作。亚洲合作是开放的,亚洲应该欢迎域外国家为本地区稳定和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域外国家也应该尊重亚洲多样性特点和已经形成的合作传统,形成亚洲发展同其他地区发展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习近平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亚洲和世界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中共十八大明确了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也认识到,中国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强调,“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努力使自身发展惠及周边国家。我们将大力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
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亚洲和世界带来发展机遇。我们将坚定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中国人民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基础上,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大局。我们将积极推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合作,积极参与亚洲区域合作进程,继续倡导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
习近平最后表示,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事业没有终点,只有一个接一个的新起点。中国愿同五大洲朋友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造福亚洲和世界人民。
与会外国政要分别致辞,发表对当前世界及亚洲经济形势的看法,介绍各自发展改革战略。他们高度赞赏中国发展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和难得机遇,相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更好造福中国人民,更多惠及亚洲和世界。各国希望同中国加强合作。亚洲国家领导人表示,亚洲国家要超越差异和分歧,增进互信,深化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本着开放包容的精神,同其他地区交往合作,携手应对风险和挑战,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协力促进发展繁荣。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表示,看好亚洲发展前景,希望同亚洲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交流互鉴,加强协调,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合作共赢,努力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实现平衡、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上,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福田康夫致欢迎辞。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和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陪同出席开幕式。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4月6日至8日举行,主题是“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来自五大洲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政界、工商界人士,专家学者共2500多人参加。
第四篇:习近平: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
习近平: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
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
——在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5年1月8日上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尊敬的索利斯总统,尊敬的科雷亚总统,尊敬的马杜罗总统,尊敬的克里斯蒂总理,各位代表团团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大家远道而来,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拉共体成员国代表齐聚北京,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这一中拉关系史上的盛会,给隆冬的北京带来热烈的气氛。
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双方整体合作由构想变为现实。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平台、新起点、新机遇——共同努力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反映了中拉论坛的特点和双方对整体合作的期望。
我相信,这次会议必将取得丰硕成果,向世界发出中拉深化合作、携手发展的积极信号,并对促进南南合作和世界繁荣进步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半年前,我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在巴西利亚举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晤,双方决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正式建立中拉论坛,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是中拉关系史上的创举。
半年来,中拉双方以《中拉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联合声明》为指针,共同致力于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深入推进各领域互利合作,中拉关系呈现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政治互信进一步提升。双方保持高层交往和其他各层级往来,就发展道路、治国理政、外交政策等涉及各自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议题坦诚深入对话,相互理解日益加深,战略共识不断扩大。
——务实合作进一步扩大。在中方倡导的“1+3+6”务实合作框架内,双方积极制定未来5年合作规划,全速发动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三大引擎,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六大领域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已经或正在形成。
——人文交流进一步密切。双方立法机构、政党、地方交流络绎不绝,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蓬勃开展,双方人民友谊继续加深,中国的“拉美热”和拉美的“中国热”持续升温。
——国际协作进一步增强。双方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七十七国集团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框架内,就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加强协调和配合,中拉合作的战略意义和国际影响日益凸显。
——整体合作进一步推进。双方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完成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筹备工作,从政治设计、务实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展开积极探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为中拉整体合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拉关系全面快速发展,得益于双方对世界发展潮流认知更加一致,对中拉关系发展前景信心更加坚定,对互为发展机遇共识更加清晰,对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愿望更加强烈。这符合我们双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同拉美和加勒比两大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是一个发展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深刻变化的世界。
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发展,通过南南合作相互输送动力,增强了自身实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也有力推动了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拉携手同行、深化合作恰逢其时。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国土面积之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八分之一。这是中拉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宝贵资源。
中拉论坛是新生事物,犹如一株破土而出的嫩苗,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双方精心培育。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同拉共体成员国将围绕双方整体合作和中拉论坛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3个成果文件。
《北京宣言》将集中反映双方对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政治共识,确定整体合作和论坛建设的总体方向,明确双方深化合作的指导原则。
《合作规划》将确定今后5年中拉开展整体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具体措施,涵盖政治与安全、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工业、农业、科技人文等。
《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旨在为论坛建章立制,将明确部长级会议、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定期对话、中拉国家协调员会议等协调合作机制,为落实双方政治共识和合作规划提供制度保障。
我高兴地看到,去年7月我在中拉领导人会晤期间提出的一系列合作倡议正在得到积极落实。其中,200亿美元的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100亿美元的优惠性质贷款和50亿美元的中拉合作基金已经或即将开始实质运行,5000万美元的中拉农业合作专项资金已开始向双方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中国有关部门已经着手落实5年内向拉共体成员提供6000个奖学金名额和6000个来华培训名额事宜,以及邀请1000名拉美政党领导人访华计划和“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中方倡议的中拉科技伙伴计划、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以及2016年举办中拉文化交流年相关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方欢迎拉共体成员国积极参与上述合作项目。
借此机会,我愿对中拉论坛未来发展谈几点意见。
第一,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中拉论坛这个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大家应该坚持友好协商、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理念,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打牢整体合作政治基础。
第二,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中拉论坛作为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政府间合作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社会、科技等广泛领域。双方应该牢牢把握共同发展的主旋律,加强论坛机制建设,规划好整体合作蓝图,争取早期收获,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确保论坛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中方主张,中拉整体合作同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合作并行不悖,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各方可以在中拉论坛及相关领域分论坛框架内,共同商定重点合作领域和合作项目,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第四,坚持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中拉论坛框架内的合作要充分考虑相关各方不同利益诉求,照顾彼此舒适度。我们欢迎拉美和加勒比其他地区组织和多边机构积极参与中拉整体合作。中拉论坛不仅有利于双方团结协作和南南合作,也必将为促进世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拉美和加勒比地大物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地区之一。近年来,拉美地区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拉共体等地区组织引领下,联合自强和一体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积极推进多元外交,更加重视发展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各国友好合作关系,为中拉关系全面深入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拉美和加勒比各国人民也在为实现团结协作、发展振兴的拉美梦而努力。共同的梦想和共同的追求,将中拉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愿将中国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5亿人次。这将给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增长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我们要共同努力,实现10年内中拉双方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在拉美地区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的目标。
中拉双方为论坛设计了一个精美的徽标。它形如环绕相伴的一对和平鸽,又如紧紧相握的双手,象征着中拉密切合作、展翅高飞。
总之,中方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以长远眼光,从战略高度,共同打造好中拉整体合作这一新平台,以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为新起点,牢牢抓住中拉整体合作新机遇,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推动中拉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发展!
最后,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五篇: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18日,日内瓦)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尊敬的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先生,尊敬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总干事穆勒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很高兴在新年伊始就来到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同大家一起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
我刚刚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各方在发言中普遍谈到,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我们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霍金先生提出关于“平行宇宙”的猜想,希望在地球之外找到第二个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星球。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瑞士联邦大厦穹顶上刻着拉丁文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从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150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70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6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演变积累了一系列公认的原则。这些原则应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主权平等,是数百年来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联合国及所有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主权平等,真谛在于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移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各国平等参与决策,构成了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日内瓦见证了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最后宣言的通过,见证了冷战期间两大对峙阵营国家领导人首次和解会议,见证了伊朗核、叙利亚等热点问题对话和谈判。历史和现实给我们的启迪是:沟通协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之道。只要怀有真诚愿望,秉持足够善意,展现政治智慧,再大的冲突都能化解,再厚的坚冰都能打破。
“法者,治之端也”。在日内瓦,各国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就政治安全、贸易发展、社会人权、科技卫生、劳工产权、文化体育等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法律文书。法律的生命在于付诸实施,各国有责任维护国际法治权威,依法行使权利,善意履行义务。法律的生命也在于公平正义,各国和国际司法机构应该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真正做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包容,筑就了日内瓦多边外交大舞台。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1862年,亨利·杜楠先生在《沙斐利洛的回忆》中追问:能否成立人道主义组织?能否制定人道主义公约?“杜楠之问”很快有了答案,次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应运而生。经过150多年发展,红十字成为一种精神、一面旗帜。面对频发的人道主义危机,我们应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为身陷困境的无辜百姓送去关爱,送去希望;应该秉承中立、公正、独立的基本原则,避免人道主义问题政治化,坚持人道主义援助非军事化。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我认为,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从公元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延续40余年的冷战,教训惨痛而深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的先辈建立了联合国,为世界赢得70余年相对和平。我们要完善机制和手段,更好化解纷争和矛盾、消弭战乱和冲突。
瑞士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说:“不应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应为和平与谅解服务。”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只要坚持沟通、真诚相处,“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的霸道。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不能破坏国际法治,不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核武器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应该全面禁止并最终彻底销毁,实现无核世界。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 持续的安全观。
近年来,在欧洲、北非、中东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次表明,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反恐是各国共同义务,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加强协调,建立全球反恐统一战线,为各国人民撑起安全伞。当前,难民数量已经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历史纪录。危机需要应对,根源值得深思。如果不是有家难归,谁会颠沛流离?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移民组织等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动员全球力量有效应对。中国决定提供2亿元人民币新的人道援助,用于帮助叙利亚难民和流离失所者。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问题都同地缘冲突密切相关,化解冲突是根本之策。当事各方要通过协商谈判,其他各方应该积极劝和促谈,尊重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等疫情不断给国际卫生安全敲响警钟。世界卫生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强疫情监测、信息沟通、经验交流、技术分享。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卫生事业的支持和援助。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兼顾当前和长远,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社会创造力。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如果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本世纪初以来,在联合国主导下,借助经济全球化,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了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11亿人口脱贫,19亿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35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等,还将在2030年实现零贫困。这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当然,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也客观存在。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设法解决,但不能因噎废食。
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历史学家早就断言,经济快速发展使社会变革成为必需,经济发展易获支持,而社会变革常遭抵制。我们不能因此踟蹰不前,而要砥砺前行。我们也要从现实中寻找答案。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去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聚焦全球经济治理等重大问题,通过《创新增长蓝图》,首次将发展问题纳入全球宏观政策框架,并制定了行动计划。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我们不能让这一成果付诸东流。各方要共同推动协定实施。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
瑞士军刀是瑞士“工匠精神”的产物。我第一次得到一把瑞士军刀时,我就很佩服人们能赋予它那么多功能。我想,如果我们能为我们这个世界打造一把精巧的瑞士军刀就好了,人类遇到了什么问题,就用其中一个工具来解决它。我相信,只要国际社会不懈努力,这样一把瑞士军刀是可以打造出来的。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面向未来,很多人关心中国的政策走向,国际社会也有很多议论。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回答。
第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中国《孙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书,但其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之苦。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民深信,只有和平安宁才能繁荣发展。
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第二,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有句古语叫“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1950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今后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大对外帮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始终把人民权利放在首位,不断促进和保护人权。中国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大批早期收获项目落地开花。中国支持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第三,中国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同9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将进一步联结遍布全球的“朋友圈”。
中国将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中国将继续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实现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中国将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合作,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同非洲国家共谋发展,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发展。
第四,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多边主义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长期以来,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做了大量工作,为维护世界总体和平、持续发展的态势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中国将把资金优先用于联合国及日内瓦相关国际机构提出的和平与发展项目。随着中国持续发展,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力度也将越来越大。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对中国来讲,日内瓦具有一份特殊的记忆和情感。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同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共同讨论政治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停战问题,展现和平精神,为世界和平贡献了中国智慧。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重返日内瓦国际机构后,逐步参与裁军、经贸、人权、社会等各领域事务,为重大问题解决和重要规则制定提供了中国方案。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伊朗核、叙利亚等热点问题的对话和谈判,为推动政治解决作出了中国贡献。中国先后成功向国际奥委会申办夏季和冬季两届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国10多项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申请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支持,呈现了中国精彩。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1月28日,中国人民将迎来农历丁酉新年,也就是鸡年春节。鸡年寓意光明和吉祥。“金鸡一唱千门晓。”我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新华社日内瓦1月18日电)
《光明日报》(2017年01月20日 02版)[责任编辑:孙满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