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演讲稿

时间:2019-05-14 17:0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演讲稿》。

第一篇: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的论文题目是《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道路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承载者之一,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运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道路交通事故,尽可能减轻事故对人们生命及财产方面所造成的损失,应当以交通安全性为基础,对道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以提高道路设计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道路线形设计与道路安全性间的关系

作为道路的骨架支撑系统,道路线形对道路的各个方面来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于道路路基及多种设施的规模和投资,还是对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其通行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作用。道路一旦建成,线形将会长期存在,此时若因道路线形设计不合理并进行整改损失会相当大,因此,进行道路设计时必须慎之又慎。

我们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一,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以及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情况及其分析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猛增已成了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汽车交通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给人类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负面效应之一。正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对事故预防及对策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许多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实行了综合治理交通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虽然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很高,但交通事故上升的势头已趋于平缓,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交通事故尤其是近几年交通事故处于稳定趋势,而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却依然严重,而且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于世界首位。近年来在我国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及伤亡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我国自1951年开始统计交通事故数据,当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5922起,死亡852人,伤5159人。

①1951年至1984年的30多年间,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变化基本上是平稳的。8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社会交通需求日益旺盛,城乡交通活动随之剧增,而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的发展却不能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急剧增加,尤其是1991年后随着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运输发展迅速,交通事故及其死亡人数急剧增长。从1998-2002年的5年中,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绝对数呈上升趋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5%、8.8%、42.7%。2002年全国一般以上道路共发生交通事故77.31万起,造成10.94万人死亡、56.21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41%、3.26%、2.85%、和7.66%,是历年之最。

②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世界发达国家,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也远大于发达国家,这是由于发达国家通过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治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而我国却恰恰相反。从相对指标来看,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增长率和车祸死亡率都在下降,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虽然除了经济损失指标以外,其他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研究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其成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上面我们已经了解到,道路作为骨架支撑系统,对交通安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了解下:

二,道路交通系统三要素(人,车,路)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1.行人与交通安全的关系。人是交通安全的主导因素。交通安全关键在于人,人对交通安全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研究分析影响驾驶人行为的因素,严把驾驶人交法关、技能关、体能关,加强驾驶人队伍教育和管理,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

2.车与交通安全的关系。车是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有什么样状况、什么样类型的车,就会有什么样的交通安全结果。相对于自行车和其它非机动车来说,机动车是交通强者,是众多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把车辆技术关,交警部门要严把车辆检验关,运输企业、车辆所有人要严格车辆维修、保养,作到不合格或安全技术状况差的车辆不出厂、不上路,才能保证交通安全。

3.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道路是交通安全的基本因素。道路的设计是否合理、质量是否合格、等级是否到位,标志、标语、标线等交通设施是否齐全、醒目、有效都直接关系着交通安全。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就必须改变这种不适应的现状。

三,道路线形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公路的线形最终是以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横断面形式组合而成的立体线形映入驾驶员眼帘的。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所选定的实际行驶速度,是由他对三维立体线形的判断做出的。公路的立体线形除必须满足驾驶动力学要求的最小值外,还应满足驾驶员视觉心理方面连续、舒适的要求,反映公路线形好坏的关键是速度的连续性,它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

比如说直线相对较为简单,路线长度相对其他形式的几何要素更为节省,且设计和施工过程更为简便。但是,直线相对更为呆板,不易同地形和环境相协调,也不好实现线形连续性。研究发现,在直线上行驶超过70s驾驶员就会感到单调,若无需超车,行驶3min就会导致其烦躁或瞌睡,进而导致灾难的发生。所以,道路线形设计时,直线不应太长,最好小于行车速度的20倍。

又比如说,平曲线,曲率越大,事故发生率就越大。为确保汽车行驶过程的平稳性,应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对超高横坡及加宽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处理好线型组合,通过限速、分道等方式,尽可能减小行车的速度,尽可能避免大曲率、大转角及其陡坡相结合的状况发生。四,道路线形安全性评价

1.线形文本分析 2.道路线形实时分析 3.道路线形指标分析(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我国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关于道路安全性评价的理论知识,且国外也有成功的可借鉴的经验,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相关道路设计的状况,在建立先行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公路线形安全性的模糊评价方法,对其评分标准,隶属函数的建立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结合告诉公路设计项目对所提出的线形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验证。努力实现本课题的既定要求。

第二篇:道路线形设计浅析

道路线形设计浅析

摘要:道路运输是陆上运输方式之一,有灵活机动、迅速方便以及提供“门到门”物流服务的特点。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根据公路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5个等级。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人类社会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道路,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耗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与铁路、水路、航空以及管道运输等比较而言道路运输机动灵活,分布广,对于客货运输,特别是短途运输有着显著的效益。

关键词:道路;设计;平面线形;纵断面;横断面

根据我国《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大致如下:

①根据长远规划或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

②根据可行性研究,编制计划任务书,进行现场勘测,编制初步设计文件(也称设计计划任务书);

③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进行现场勘测,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 ④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

⑤列入基本建设计划,进行招标、投标确定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 ⑥进行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⑦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⑧严格执行有关施工的规程和规定,坚持正常施工秩序,做好施工记录,建立技术档案;

⑨编制竣工图表和工程决算,办理竣工验收。

一、道路勘测设计程序

1、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的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决策和编制计划任务书的科学依据,可定义为“论证工程项目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论证何时修建或分期修建,提供业主决策依据,保证工程的经济效果”。

2、计划任务书

公路勘测设计工作是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进行的。设计任务书一般由提出计划的主管部门下达或由下级单位编制后报批。

3、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

公路勘测设计根据路线的设计和要求,可分为一阶段测设、两阶段测设和三阶段测设。

一阶段测设: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公路工程。即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行一次详细定测,编制施工设计和工程预算。

两阶段测设:为公路测设的主要程序即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其步骤为:先进行初测、编制初步设计和工程概算;经上级批准初步设计后,再进行定测、编制施工图和工程预算。

三阶段测设: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应采用三阶段测设。即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无论采用哪种划分阶段设计,在勘测前都要进行实地调查,它是勘测前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也可与可行性研究结合在一起,但不作为一个阶段。

4、设计文件编制

设计文件是公路勘测设计的最后成果,经审查批准后是公路施工的依据。其组成、内容和要求随设计阶段不同而异。

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设计文件组成和内容:由总说明书、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方案、设计概算共13篇组成。其表达形式有:文字说明、设计图、表格三种。

二、道路设计包括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

1、平面线形设计

道路是一个带状构造物,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一般所说的路线,是指道路中线,而道路中线的空间形状称为路线线形。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

我国公路平面线形的使用主要是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对各种线形的选择,应结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

直线是公路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线形,直线在勘察设计过程中有勘测设计简单、距离短的优点,但直线单调,驾驶人员容易产生乏味感,降低集中力,加之驾驶者在直线路段一般都会加速行驶,故过长直线的运用不利于行车安全。在选用直线线形时,一定要十分慎重,要对该路段的圆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我国规定一般直线最大长度为20(v+△v),其中v为设计行车速度,AV为通常在直线段的实际行驶速度与设计行车速度的差值,一般取AV=15~20km/h。

圆曲线线形要适合地形的变化,并能圆滑的将前后线形连接以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圆曲线半径的选用与设计速度、地形、相邻曲线的协调、曲线长度、曲线问直线长度、纵面线形的配合、公路横断面等有关。选用过大的圆曲线半径,会使得圆曲线过长,这与长直线一样容易使驾驶人员产生疲劳感,容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在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时,也应该持谨慎态度。在选用较小的圆曲线半径时,应对相邻路段进行车速极差检验,对视距进行验算,给交通工程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以确保行车安全。

2、纵断面设计

用一曲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平面称道路的纵断面。反映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叫路线纵断面图,它反映路线所经地区中线之地面起伏情况与设计标高之间的关系,它与平面图、横断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够完整的表达道路的空间位置和立体线形。

纵面线形应注意纵向坡度和变坡点处的竖曲线设计,对于驾驶人员而言,与平面线形相比,在视觉上往往是影响线形质量好会的主要因素。要尽量避免过多的插入竖曲线或小半径竖曲线,这样容易产生驼峰、暗凹、跳跃和断背形象,造成驾驶人员的视觉中断,诱发安全事故。

纵面线形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竖曲线半径的大小,竖曲线半径大小的选择应满足视距要求,且竖曲线长度不宜过短。一般,凸形曲线段事故率要比水平

段高,小半径凸形曲线往往成为事故的诱因。竖曲线频繁变换会影响行车视距,严重降低公路安全性。

3、横断面设计

公路横断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不如平面、纵面设计那么大,但是也是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横断面的布置应根据道路使用功能、交通量大小、交通流的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做到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桥梁、隧道与路基衔接路段,其宽度如果与路基宽度不一致时,或人行道与护拦引起路面、路肩宽度发生变化时,或者跨线桥下车行道侧面的桥墩、桥台过近,侧向余宽不够时,都会引起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也应该加以重视。

总结:道路勘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把设计人员的构思、设计的路线放在实地,并为道路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和调查资料。通过阅读这些有关道路勘测设计的文献和查阅资料我了解到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及测量设备的发展,使得道路的勘测方法和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勘测程序和专业分工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并由专业的相互交叉、渗透,要求我们从事道路勘测设计的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知识和素质。所以作为祖国未来道路建设者的我们更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虚心求学,刻苦钻研新技术、新方法,为实现我国道路建设的现代化,赶上国际道路建设先进水平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尤晓伟, 现代道路勘测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2】 张雨化, 道路勘察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3】 关昌余,等 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JTG D20~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5】 孙家驷著《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8

第三篇:道路线形论文

浅谈道路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趋繁荣,交通工具的种类和数量日新月异,使原有仅仅满足规范的道路线形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根据交通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多发于设计标准低,路面条件差,交通量大的路段和一些线形标准较高的长直路段,交叉口(平面)处等。本文从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线形组合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下其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道路道路线形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线形;交通安全;设计

在以往的设计中,设计者往往局限于满足规范要求,认为只要设计指标达到或者超过了规范所规定的最小值,也就满足了安全要求。这在重视交通安全,以人为本的今天无疑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设计者忽视了在运行过程中驾驶人生理,心理方面的感受等。而道路线形在这个过程无疑占有很大的作用。

从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道路线形不良对安全行车影响极大。实践证明,事故多发于设计标准低、路面条件差,但交通量很大的路段上。公路建成后,要改变线形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将长期影响和限制汽车在公路上的运行。线形设计的好坏,对汽车行驶的安全、经济、舒适及通行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线形设计时,必须对公路应具有的性能与作用进行充分慎重的研究,所以对公路的线形设计质量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是有必要意义的。

1.平面线形与交通安全

1.1直线段与交通安全

直线路段线形简单,方向明了,且有足够的视距,对汽车的安全性是有利的。尤其是在高原地区,驾驶员在地势险恶的盘山道上经过数小时紧张操作后,进入坝区直线路段,可以使紧张情绪得放松,同时因换档、打方向、刹车等次数相应减少,驾驶员的体力亦得到恢复。但必须指出的是,如果直线路段过长,由于道路线形过于简单,周围景观极其单调,长时间在同一种简单不变、枯燥乏味的道路条件下驾驶,反而容易引起驾驶员的精神松懈和疲劳,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另外,在直线路段驾驶员因线形简单往往超速行驶,在有的一级公路上,有的驾驶员车速甚至达到每小时一百六十公里。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往往因车速过高,制动距离过长导致交通事故。

为了减少直线路段的交通事故,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对直线路段的长度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另一方面,在直线路段行车,驾驶员切不可掉以轻心,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按规定时速行驶。

1.2圆曲线与汽车的安全性

圆曲线俗称弯道。山区公路盘旋曲折,弯道连续不断,而且因地形特点,多数弯道是回头弯或“S”型弯,地形多变视距不足,是事故多发地段。在圆曲线上,由于横向力的存在,对汽车的安全行驶会产生不利影响。大半径曲线比小半径曲线的事故率低;连续曲线当半径协调时事故率比不协调时低。调查表明曲率愈大,事故率愈高;尤其是曲率在10以上时,事故率急剧增大。原因是曲率越大,汽车在运行中的转弯半径越小,视线盲区增大。

(l)弯道半径

汽车行驶在弯道上,产生的离心力与弯道半径成反比,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在急弯处因弯道半径过小离心力过大容易导致汽车向弯道外侧侧滑或侧翻。在云贵高原山区,弯道处往往傍山临谷,因汽车侧翻或侧滑而堕山崖,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弯道半径过小造成的事故,从道路线形方面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弯道半径应越大越好,其限制条件为:

R≥

R一弯道半径

V一车速

中一冲附着系数

i一弯道超高

(2)视距

视距是驾驶员能看清车前道路情况的距离。山区公路,急弯、暗弯较多,有的弯道视距只有4一5米,同时弯道内侧往往是高山耸立,视线盲区过大。在急弯暗处,驾驶员因视距不足,不能予先了解对面来车情况,常发生与对面来车相撞而导致交通事故。另外,长时间在急弯地型条件下行车,驾驶员经常处于戒备、紧张状态,方向运用频繁,操作费力,精力消耗极大,亦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故从道路线形考虑,修建道路时应尽可能将弯道内侧阻碍视线的障碍物清除,以保证行车安全。

(3)弯道超高

弯道超高是指弯道路面具有横向坡度,外侧高于内侧。汽车在水平弯道(超高值i一0)上行驶时,受到的侧向力为离心力,方向指向弯道外侧。而在有超高的弯道上行驶时,汽车重力沿横向坡道产生的分力方向指向弯道内侧,与离心力方向相反,抵消了一部份离心力的作用。这样,汽车在有超高的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至于降低很多,亦不至因离心力过大而发生侧滑。弯道超高值越大,车辆越不易向外侧侧滑。但超高值过大,对于速度过低甚至停

第四篇:安全性评价与危险点分析

安全性评价与危险点分析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76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13日

〔摘 要〕 阐述了安全性评价与危险点分析的理论基础,介绍了两者的特点和不同作用,指出了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中综合运用两种方法能有效地辩识、评估隐患,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关键词〕 安全性评价 危险点分析 理论 实践

“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是90年代以来我国电力企业创造性地运用于安全管理实践,取得了极大成效的现代安全管理办法。积极推广、综合运用“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等方法有利于辩识和治理事故隐患,有利于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安全性评价与危险点分析的理论基础

1.1 “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就明确指出:“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对长期以来存在的“事故难免论”的否定,是人们安全思想认识的飞跃,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1.2 以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生产过程

人类从事的生产过程都包含着利用能量作功的过程。一旦能量失控,就可能引发人身或设备事故,因此 生产系统存在固有危险。然而生产及生活中的固有危险都是在人机环境系统控制之下运作的。无论生产过程如何复杂,都可以置于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分析和研究。由此可知,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生产环境包括物理(空间、时间)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和生产组织人文环境,这些均可以分别归纳为“人”或“机(物)”的范畴。因此,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就可以分为2类: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预防事故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它是产生事故直接原因的原因,安全管理缺陷,是根本性的事故隐患。只要安全管理到位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克服,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可以改变。1.3 危险辩识和评价是事故预防的重要手段

要预防和控制工业事故的发生,首先必须发现和辩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然后再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防范。危险辩识和评价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许多先进工业国家的成功经验。

很多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制订了用于风险评估和危险辩识的法规和标准。英国标准BS8800“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体系”就规定“所有雇主和自谋职业者对其业务活动中的风险评估负有法律义务”。因此,大小工程的立项和开工,特别是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都必须先进行风险评估,生产过程中也必须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否则就是违法。“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都属于风险评价的理论范畴,而且是预防和控制事故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安全性评价方法与实践

2.1 什么是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性评价根据进行的时期可分为事前评价(前馈评价)、过程评价(现状评价)、事后评价(后馈评价)、跟踪评价等类型。安全性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模糊评价等多种。

2.2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和特点

2.2.1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内容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包括设备系统、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三部分。涉及到八个方面的评价因素:

(1)生产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2)主要生产工具、机具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3)上级颁发的反事故措施是否落实;

(4)生产设备、工机具管理水平;

(5)安全生产主要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

(6)人员技术素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7)劳动环境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8)重大自然灾害抗灾、减灾措施落实情况。

2.2.2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特点

(1)评价范围是发供电企业现存的处在变化中的危险因素,不仅包括人身,还包括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

(2)评价目的是预防重特大、人身、恶性频发性事故。着眼点是安全基础而不是事故概率。

(3)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属于定性评价范围,用评分法进行量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文字说明和数字分析相结合。

(4)不划分星级或安全等级,而是用相对得分率(安全基础指数)来衡量系统的安全性(危险性),相对得分率=(实得分/应得分)×100%。

(5)具体操作上由企业自我查评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形成企业自查、整改、专家评价、再整改、复查、巩固、新一轮评价等不同环节组成的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机制。

2.3 安全性评价开始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6个发供电单位全部完成了评价和复查工作,共发现问题5 191个,其中重大问题1 371个,各单位认真整改,综合整改率均在95%以上,有力地夯实了各发供电企业的安全基础。自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以来,连续几年发供电事故和一类障碍呈下降趋势,一些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及时得到发现和消除,“安全性评价”开始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更可喜的是发供电企业开始形成“自查、评价、整改、复查”一整套事故隐患辩识评价和预防控制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机制。

在实践中也发现,安全性评价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成效显著,而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虽有一定作用,但不尽人意,还要进行新的探索。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

3.1 什么是危险点分析

“危险点分析”或“危险点控制”的完全表述应该是“工作前危险点危险源的分析与工作中危险点危险源的控制”。

人类从事的每一项生产活动都存在着包括劳动者本身、工具设备、劳动对象、作业环境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危险点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设备损坏、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工作前经过认真分析,充分认识危险点和危险源之所在,工作中采取隔离、警示、个人防护等有力措施加以防范,达到超前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电业员工创造了许多预防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如施工前的“安全交底”,运行中的“事故预想”,检修中的“安全措施卡”,调度工作中提倡“多说一句话”等等,都可以归纳为“危险点分析”的范畴。当前提倡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旨在使这项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通过规范化的措施,使一线员工在工作现场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一种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安全机制。

3.2 危险点分析的要点

(1)工作场地的特点,如高空、井下、容器内、带电、交叉作业等,可能给作业者带来的危险因素。

(2)工作环境的情况,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幅射、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可能给工作人员安全健康造成的危害。

(3)工作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4)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5)作业人员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适、思想情绪波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6)其它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危害或造成设备异常的不安全因素。

3.3 危险点分析的一般方法

综合其特点和经验,危险点分析的一般步骤是:

(1)工作负责人组织并主持对将要进行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危险点。

(2)制定控制措施,必要时召集有经验的老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预防对策。

(3)在办理“两票”的同时填写“危险点分析控制单”,向所有工作成员交底,每个工作成员签字。

(4)工作中认真落实控制措施,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安全员等)认真监督。

(5)保留“危险点分析控制单” 备查,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各岗位典型的危险点分析控制资料。

应该发动群众创造适合本单位情况、有特色的危险点分析控制方法。在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中要特别强调认真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因为《安规》中不仅指出了有关作业的危险点,还指出了控制措施和方法。调查统计表明,在许多发供电企业一线员工中,相当多的人自觉执行《安规》有差距,少数人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是违章作业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应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的比较

4.1 相同点

(1)理论上都源于“风险评估”中工业事故隐患“辩识-评价-控制”体系。

(2)实践上都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超前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3)管理上都是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

(4)国家电力公司新颁《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同时将“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列入了公司系统各企业安全管理例行工作的范畴。

4.2 不同点

(1)防范重点不同。安全性评价以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危险点分析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

(2)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性评价应用于一个企业全局的宏观的评价上;危险点分析则是应用在局部的微观的具体作业现场。

(3)所需时间不同。安全性评价的评价和整改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危险点分析用于一项具体工作中,所需时间较短。

(4)工作量不同。安全性评价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工作量大;危险点分析视现场具体工作而定,一般工作量较小。

(5)思维方式不同。安全性评价用一定的安全标准去衡量评价对象,发现隐患加以控制,是一种正向思维;危险点分析则是首先找出可能发生的危险,再加以防范,是一种反向思维。

4.3 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应该同时开展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理论上是一致的,但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互不矛盾也不可替代,应该同时开展。

如1999年12月,华北某电厂输煤车间运行人员在更换桥型运煤机(俗称桥吊)抓斗钢丝绳过程中,发生一次桥吊滚筒将2人挤死的人身事故。事故发生在夜间零点左右,司机张某在操作时不慎将4根钢丝绳全部拉断,桥吊电源跳闸,照明电源同时失去,要求电气值班人员送电。同时,司机和另一值班员杨某自己动手更换钢丝绳。约40 min后副班长听到滚筒已经转动,感觉不对,喊了两声无人应答,立即上桥吊切断电源,到机械室发现司机张某和值班员杨某已被绞到滚筒下面,经抢救无效死亡。此次事故原因是:

(1)司机操作不当,使桥吊抓斗冒顶,将4根钢丝绳全部拉断。

(2)司机离开桥吊时未将操作把手放在中间位置,切断电源。违反《安规》第119条和第124条。

(3)运行和检修职责不清,且未开工作票。违反《安规》第78条。

(4)设备存在重大隐患,桥吊没有限位保护,操作室门电气闭锁失灵,滚筒安全栏杆损坏等。

上述原因前2项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果深入开展危险点分析工作则完全可以防范。后2项属于管理和设备问题,在《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中都有明确的评价条目,尤其是桥吊的设备问题,都能在“燃煤贮运系统”和“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2个章节中分别查到。只要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是完全可以消除的。但是,安全性评价对前两项操作失误、未切断电源等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现和克服鞭长莫及,同样,危险点分析对后2项日常生产管理缺陷和设备隐患的消除也无能为力。可见,同时开展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才能全面堵塞漏洞,彻底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结 论

(1)依据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发生事故的基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事故应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风险评估是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2)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都源于风险评估理论,都是预防事故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但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对预防人身和设备事故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安全性评价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成效显著,危险点分析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效果更佳。

(3)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应同时开展,才能全面堵塞漏洞,彻底消除隐患,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来自: 安全管理网(

第五篇:机房静电安全性分析和评价

机房静电安全性分析和评价

【摘 要】建立的网络安全评价指标是否合理和科学,关系到能否发挥评价的作用和功能,即关系到能否通过评价来提高网络安全水平。指标选取的多少应合适,每一项指标都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评价对象的某些信息。欲想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稳定性共5个指导原则去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着重探讨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评价指标的建立。

【关键词】信息系统 网络安全 评价指标

根据国家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要求,结合多年的网络管理经验,从以下五个指标对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进行评价:

1.实体与环境安全

实体与环境指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网管人员工作的场所,这个场所内外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和网管人员的要求。对于各种灾害、故障要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万一发生灾害或故障,应能采取应急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查:

(1)机房周围环境

机房是否建在电力、水源充足、自然环境清洁、通讯、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2)机房周围100m内有无危险建筑

危险建筑:指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等存在的场所,如加油站、煤气站、煤气管道等。

(3)有无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指对系统运行的外围环境、操作环境实施监控(视)的设施,及时发现异常,可根据使用目的不同配备以下监视设备,如红外线传感器、监视摄像机等设备。

(4)有无防火、防水措施

防火:指机房内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有适用于计算机机房的灭火器材,如卤代烷1211和1301自动消防系统或灭火器。

防水:指机房内无渗水、漏水现象,如机房上层有用水设施需加防水层,有暖气装置的机房沿机房地面周围应设排水沟,应注意对暖气管道定期检查和维修。是否装有漏水传感器。

(5)机房有无环境测控设施(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如温湿度传感器

温度控制:指机房有空调设备,机房温度保持在18—24摄氏度。

湿度控制:指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

洁净度控制:机房和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进出机房换鞋,机房门窗具有封闭性能。

(6)有无防雷措施(具有防雷装置,接地良好)

计算机机房是否符合GB 15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的防雷措施。

在雷电频繁区域,是否装设有浪涌电压吸收装置。

(7)有无备用电源和自备发电机

(8)是否使用UPS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频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9)是否有防静电措施(采用防静电地板,设备接地良好)

当采用地板下布线方式时,可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

当采用架空布线方式时,应采用静电耗散材料作为铺垫材料。

通信设备的静电地板、终端操作台地线应分别接到总地线母体汇流排上定期(如一周)对防静电设施进行维护和检验。

(10)是否保证持续供电

设备是否采用双路市电供电,提供冗余备份,并配有实时告警监控设备。是否与空调、照明用电分开,专线供电。

(11)是否有防盗措施

中心有人值班,出入口安装防盗安全门,窗户安装金属防护装置,机房装有无线电遥控防盗联网设施。

2.组织管理与安全制度

(1)有无专门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专职的信息安全人员

信息安全组织机构的成立与信息安全人员的任命必须有有关单位的正式文件。

(2)有无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是否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而且规章制度上墙;是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无违章操作的情况。

(3)是否有信息安全人员的配备,调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4)设备与数据管理制度是否完备

设备实行包干管理负责制,每台设备都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包括说明书及有关附件);在使用设备前,应掌握操作规程,阅读有关手册,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相关操作;禁止在计算上运行与业务无关的程序,未经批准,不得变更操作系统和网络设置,不得任意加装设备。

(5)是否有登记建档制度

登记建档是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前提,一些技术资料对网络安全工作很重要,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相关文档:

策略文档(如,法规文件、指示)、系统文档(如,系统用指南、系统管理员手册、系统设计和需求文档、采购文档)、及安全相关的文档(如以前的审计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系统测试结果、系统安全计划、安全策略)都可提供系统使用的或计划的安全控制方面的信息。任务影响分析或资产重要性评估可提供有关系统和数据重要性及敏感性的信息。

设计资料,如网络拓扑结构图,综合布线结构图等。

安装资料,包括安装竣工及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设备升级维修记录等。

(6)是否有紧急事故处理预案

为减少计算机系统故障的影响,尽快恢复系统,应制定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恢复规程以及自然灾害时的措施,制成手册,以备参考。

(7)是否有完整的信息安全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

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是为了使所有人员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常识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要坚持经常的、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工作,广播、图片、标语、报告培训班都是可以采用的宣传教育方式。

(8)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是否明确,能否胜任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应对网络管理人员严格分工,使其职责分明,要对网络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及考核,对关键岗位人员,应该持有相应的认证。

3.安全技术措施

(1)是否有灾难恢复的技术对策

是否为网络中断和灾难做好准备,以及如何快速反应将中断和损失降至最小。灾难恢复措施包括灾难预防制度、灾难演习制度及灾难恢复制度。

(2)是否有系统安全审计功能

安全审计功能主要是监控来自网络内部和外部的用户活动,侦察系统中存在现有和潜在的威胁,对与安全有关的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行识别,记录,存储和分析,安全审计系统往往对突发事件进行报警和响应。

(3)是否有系统操作日志

系统操作日志:指每天开、关机,设备运行状况等文字记录。

(4)是否有服务器备份措施

服务器数据备份是预防灾难的必要手段。随着对网络应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和网络数据量的日益增加,企业对数据备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许多数据密集型的网络,重要数据往往存储在多个网络节点上,除了对中心服务器备份之外,还需要对其他服务器或工作站进行备份,有的甚至要对整个网络进行数据备份,即全网备份。网络备份需要专业备份软件,Backup Exec就是其中的一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网络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

(5)是否有防黑客入侵设施

防黑客入侵设施主要是设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设施。

防火墙是为了监测并过滤所有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信息交换,保护着内部网络敏感的数据不被偷窃和破坏,并记录内外通讯的有关状态信息日志。防火墙有三种类型,包括过滤防火墙、代理型防火墙和状态监测型防火墙。

入侵监测系统处于防火墙之后对网络活动进行实时检测。许多情况下,由于可以记录和禁止网络活动,所以入侵监测系统是防火墙的延续。它们可以和防火墙和路由器配合工作。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6)是否有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备有病毒预防及消除的软、硬件产品,并能定期的升级。设置客户端级防护、邮件服务器级防护和应用服务器级防护。

4.网络与通信安全

(1)放置通信设施的场所是否设有醒目标志

从安全防范的角度考虑,安装有关通信设备的地方不应加标志。配线架或MODEM柜应加锁,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2)重要通信线路及通信控制装置是否均有备份

重要的通信线双重化以及线路故障时采用DDN通信线或电话线ISDN等后备功能;从计算中心连出的重要通信线路应采用不同路径备份方式。

(3)是否采取加密措施

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传输数据免受外部窃听的最好办法,其可以将数据变只有授权接收者才能还原并阅读的编码。其过程就是取得原始信息并用发送者和接收者都知道的一种特殊信息来制作编码信息形成密文。

(4)系统运行状态有无安全审计跟踪措施

安全审计是模拟社会检察机构在计算机系统中监视、记录和控制用户活动的一种机制。它是影响系统安全的访问和访问企图留下线索,以便事后分析和追查,其目标是检测和判定对系统的恶意攻击和误操作,对用户的非法活动起到威慑作用,为系统提供进一步的安全可靠性。

(5)网络与信息系统是否加有访问控制措施

访问控制措施:指能根据工作性质和级别高低,划分系统用户的访问权限。对用户进行分组管理,并且应该是针对安全性问题而考虑的分组。

5.软件与信息安全

(1)操作系统及数据库是否有访问控制措施

把整个系统的用户根据需要分为不同级别;不同级别的用户享有对系统的文件、数据、网络、进程等资源的权限,并进行记费管理;还可根据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安全策略,将超级用户的权限细化(可分为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用户管理员等)。

(2)应用软件是否有防破坏措施

对应用程序安全的考虑可以遵循如下的方向:对通用应用,如消息传递、文件保护、软硬件交付等,制定通用技术要求;对于特定的复杂应用,可分解为通用应用,同时考虑互操作性问题。一般来讲,应用程序的安全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身份标识与鉴别、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可用性、配置管理等。

(3)对数据库及系统状态有无监控设施

可以使用系统安全检测工具来定期扫描系统,查看系统是否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

(4)是否有用户身份识别措施

身份认证与数字签名策略,身份认证是证明某人或某物身份的过程,当用户之间建立连接时,为了防止非法连接或被欺骗,就可实施身份确认,以确保只有合法身份的用户才能与之建立连接。

(5)系统用户信息是否采用备份

日常备份制度是系统备份方案的具体实施细则,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日常备份,否则将无法达到备份方案的目标。此外,还要认真完成一些管理工作,如:定期检查,确保备份的正确性;将备份磁带保存在异地一个安全的地方(如专门的磁带库);按照数据增加和更新速度选择恰当的备份数据。系统备份不仅备份系统中的数据,还要备份系统中安装的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用户设置、系统参数等信息。

综上所述,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及以往的经验,从硬件、软件、内部、外部等方面对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从五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下载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道路线形设计开题报告

    道路线形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引导语: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结合工程实际从事工程设计、施工及工程概预算培养学生对工程问......

    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 1 ― 火电厂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夯实安全基础,集团公司在系统内全面深......

    安全性评价欢迎辞(模版)

    欢迎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这个非常美好的季节,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内蒙古电力公司安全性评价专家组莅临我公司进行安全性评价第二轮复查验收,这是继2008年11月份集团......

    安全性评价工作总结

    安全性评价工作总结集团公司在抓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于基层县局安全管理工作整体现状没有一个客观的依据,安全性评价就是用精细的检查和量化的分析来取代传统的工作方......

    安全性评价工作总结

    安全性评价总结报告 一、营头供电所基本概况 全所共有职工7人,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人,助工1名,技术员2名,技师2名,高级工2名,职工队伍真正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适应现代......

    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

    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 ( 2006-01-06 ) 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内容包括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大方面。 一、生产设备安全性评价 (一)水轮机 1. 水轮机整体......

    电力安全性评价

    篇一:电力企业(公司)安全性评价自查及整改措施范文电力企业(公司)安全性评价自查及整改措施范文 安全性评价自查及整改 为贯彻落实我局以“安全性评价的不断深化和延伸为......

    食品包装安全性分析

    食品包装安全性分析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对外贸易中技术壁垒的限制,我国出口食品因包装质量问题频遭国外封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