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研讨班发言
吹响新号角 投入新战斗
——参加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专题研讨班学习体会
中共XX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XXX
根据安排,今年6月19日至27日我参加了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专题研讨班学习,赴江苏南京、常州、苏州、昆山等地重点考察了该省组织系统的一些特色工作,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集中学习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新经验和新做法,获益匪浅,感触颇深。
——有感于江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力度。近年来,江苏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考核等环节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无论是南京、昆山,还是常州干部人事制度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公开择优、能力培训这些举措为能干事的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好机会;另一方面,对干部政绩考核的要求越来越全面。江苏省在加快建立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机制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一是完善和推广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改革举措。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公推公选”、“公推直选”从2006年起将江苏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向深入,给干部任用引入了更多的阳光。在总结全省“公推直选”23个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江苏省进一步积累经验、完善办法,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公开选拔干部的广度、深度大大拓宽。二是结合新一轮党委、政府换届,对领导班子进行整体谋划、超前考虑,增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与此同时,还大力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全面提升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执政能力,使市县党政主要领导、省市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和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都具有出国出境培训的经历。三是建立省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江苏省依据4大类18项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进行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与评价。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把手中的权力“下放”到群众手中,展现了江苏组织系统突破思想束缚、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开明开放的信心。
——有感于上海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形势。上海市委大力开展以“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党建试点工作,坚持以“全覆盖、凝聚力、组织化”为目标,积极探索社区党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生机勃勃、活力四射。主要有三大看点:一是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实现全覆盖。以创新精神推进上海基层党的建设,以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为核心,鼓励不同类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社团创造具有个性特点的结构形式,设置面向社会的开放型组织,使流动党员随处有“家”,使“两新”组织建起党组织。依托社区,创造了“支部建在楼宇”、“支部建在工业园区”、“支部建在商业街”、“支部建在专业市场”等多种组织模式来达到覆盖的目的。二是“凝
聚力工程”得以大力实施。主要是建立“三大体系”,即关心党员的服务体系、满足群众的工作体系、推进社区发展的管理体系。三是基层党建物质支撑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上海市为了把党建工作做好,构筑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体系,从经费投入到人员配置,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都花了很大气力。主要是专门拿出高额的经费和宽阔的场所,建立了200多个党员服务中心,解决了流动党员的接纳和两新组织开展活动的问题,在市级层面招聘了400多名专职党建工作者,为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了专职队伍,又有了党员服务中心这个载体,上海的党建工作无疑如虎添翼,基层党建得到了有力保障。
——有感于XX与省外市(区)差距的重压力。8天的学习培训参观,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我由衷地感受到江苏、上海两地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尤其是两地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成效明显。体会难免偏颇,但管窥之见或许更透彻、更实事求是。认真地思考,仔细地对比,觉得上海、江苏改革创新的力度很大,亮点很多,在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尽管这些年XX围绕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成效也比较明显,但离省外市(区)的差距还很大,我感到压力很大,肩上的担子很重,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根据学习感受,结合本地实际,我对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有几点想法:
一、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解放思想的要求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地改革创新。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上,更要推进思想解放,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
一是工作理念要更具有开放性。不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改革创新无从谈起。要坚决打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封闭、保守、唯上等一些传统的旧观念和沉闷空气,树立开放、民主、创新的观念,为组织工作注入清新的思想活力。
二是工作领域要更具有拓展性。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不同类别、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结构和隶属关系,不断拓展工作领域。要适应农村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将党的建设必须由地域分块延伸到产业分类,按照“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积极延伸党建工作触角,依托龙头企业、产业板块、中介协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上设立党组织。要适应产权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将企业党的建设由国有领域延伸到非公领域,按照“有党员就要有组织”的要求,根据非公经济领域党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探索“独立建、联合建、挂靠建、属地建”等党组织组建模式,构建“属地管理为主、行业或协会管理为辅”的管理体系和立体式、全覆盖的党组织网络。要适应城镇化进程发生深刻变化,将城镇党的建设由单位延伸到社区,通过“街巷支部”、“楼栋支部”、“市场支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居民院落、楼栋和商贸市场。
三是工作方式要更具有科学性。当前组织工作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组织工作对象、内容变了,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随之而变。我们应当适应这个动态过程,变传统管理为近距离服务,用现代科技手段取代传统落后手段,由缺少抓手向丰富载体转变,以方式的科学创新推动组织工作的整体创新。
四是工作机制要更具有灵活性。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只会束缚组织工作的发展。国家批准建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本身就是一个要求打破旧体制旧机制的信号。组织工作要抓住机遇,向旧体制旧机制开刀,先破后立,边破边立,确保党员能管更能用,干部能上更能下,人才能出更能进,促进党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二、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组织工作也必须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1、注重服务全局。坚持从大局出发,始终为大局服务,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因此,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进一步明确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既要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又要着眼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如选派一批干部外出挂职。
2、注重基层基础。我们要改革创新,并不是要抛弃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相反要更加注重基础,注重长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注重从一些工作需要、基层期盼、条件具备的基本问题抓起,切实为组织工作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物质保障。如活动阵地、工作环境、工作经费等。二是抓好党员队伍这一基础工程。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基础工程。现在,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严重老化;非公领域党员覆盖面过低,很多企业一名党员也没有;加上大量农村青年外流,企业员工入党意愿低,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很大难题。因此,在发展党员上怎么优化结构,怎么向基层一线倾斜,向非公领域倾斜,向年轻对象倾斜,大胆地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先进分子及时地吸纳进党内,这是一个需要创新和探索的课题。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党组织如何主动去接近每一名发展对象,而不是“等客上门”,不是等他们向组织靠拢,不是只注意那些主动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都需要我们研究与探索。三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如加强激励保障机制、干部来源及后备力量建设等。
3、注重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具有重大意义。要坚持把城乡党建统筹发展作为重要方向,积极在推进城乡党建统筹发展上积极探索。一是
统筹城乡干部交流问题。长期以来,受干部能上不能下体制的影响,城乡干部交流难度较大。怎么打破城乡干部交流壁垒,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我们把基层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基础阵地,在干部城乡互动的成长轨道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新录用公务员分配到镇办锻炼、从基层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市直部门、从市直部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镇办领导班子”的干部成长轨道。二是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问题。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积累的成功经验,采取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村级党组织对口帮扶、结对共建等多种形式,实现城乡之间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三是建立城乡党员一体化管理机制问题。这一问题还面临很大的难度,效果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探索。
4、注重以人为本。坚持把实现人的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服务作为关键,全方位地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一是要集聚培养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集聚培养人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承担着牵头抓总的重要职责,责任重大。但怎么解放思想,把握人才工作规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基层人才工作突破,对基层特别是县市一级还需要大量地探索。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湖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
重大发展机遇,对城市圈内的城市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组织工作如何为抓住这个发展机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根据XX具体实际,人才工作重点应放在农村实用人才、非公企业人才上,一方面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展“高级专家垄上行”活动,实施选派科技副镇长挂职活动,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主动抢抓推圈机遇,以产业对接促进人才对流,全面加快人才一体化进程。二是要加强党内关爱。激励出活力,关怀出动力,帮扶提高凝聚力。要坚持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把政治上的关怀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党员的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以生活上的帮扶为重点,切实保障和维护好党员的切身利益,切实做好帮扶困难党员工作,努力营造团结、统一、平等、和谐的党内环境。三是要切实关注民生。要把民生理念贯彻到组织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努力探索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党建途径。要努力探索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党建途径,探索体现民生要求的党建内容和方法,着力在“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实践中惠及于民。比如在干部的选拔培养上,要着力把党员干部的执政思路和理念积极与民生对接,建立“以民生为重”的考核体系,把解决民生问题的效果作为干部考核的核心指标,把一批群众观念较强、切实关注民生的干部优先选进班子,全力培养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的执政主体。
三、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扩大民主的要求
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进一步扩大民主,体现扩大民主的要求。从组织工作全局上,应该由注重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向促进党内民主和谐转变;从党员队伍建设上,由注重发挥党员作用向既发挥党员作用又尊重和保护党员民主权利转变;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由考核干部凭印象向民主评议、民主考核为主转变。
1、适应扩大民主要求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是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条件。从思想认识的层面看:扩大党内民主是我们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从组织部门的职能定位看:扩大党内民主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价值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党员民主素质教育,增强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反馈制度、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党员投诉查处回复等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和党代表常任制,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
2、坚持扩大民主思路探索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要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了基层党组织“说事”制度、“议事恳谈会”制度等做法,推进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我市陈场镇率先尝试在各村设立村务理事会和村务监事会,每个村民小组推举一名理事会成员,每村监事会由村民公选的3-5人组成,“两会”实行任期制,与村委会平行
同届。“两会”成员都是群众公认的政治素质强、政策水平高,且热心公益事业干预仗义执言的村民,他们专门负责对村内日常事务尤其是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们是“敢管干部的民间干部,肯帮群众的优秀群众”。这个制度我们将继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条件成熟后在全市推广。
3、坚持扩大民主取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科学选人用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把群众有序参与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要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任办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在市直单位和镇办机关普遍推行竞争上岗、定期组织公开选拔,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改进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加强经常性考核,建立市直部门、镇办和市直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轮流年度考察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辞职和罢免制度,充分运用降职、免职等手段加大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处置力度,疏通干部“下”的渠道。
四、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两个满意”的要求
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是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各级党组织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是组织工作的根本目标。为了掌握社会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前不久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组织工作满意度、选人用人公信度、组工干部形象认可度”调查活动。结果显示,社会上对组织工作总体评价和各方面评价满意度还比较高,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各级党组织和群众对组织工作提出了很多紧迫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体现“两个满意”的要求,必须做到:
1、以狠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突破口,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重点针对调查反映的有关问题,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措施,分解工作责任,排定时间表,狠抓整改落实,促进工作提高。要着力解决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三级联创”的深化,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整治,特别是“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许官送官、跑风漏气”和“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以及加强基层干部人文关怀等。切实加大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力度,将“三级联创”向市直机关推进,深化“两改一加强”活动,不断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大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与农村、社区、企业结对共建力度,尽快形成机关、农村、社区、非公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的方针,以“讲党性、重
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自身建设一系列具体要求,引导组工干部在锤炼党性上带头、在解放思想上带头、在科学执行上带头、在真情服务上带头、在端正品行上带头,不断提升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2、以拓展社会监督平台为重点,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组织工作要让群众满意,必须首先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要坚持民主的根本取向,丰富群众参与监督的平台,并逐步由被动接受监督转变为主动公开信息。要本着简便易行、方便群众和有利于监督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内容、性质、要求和对象等,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层次予以公开,形成广大党员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组织工作的良性互动机制。要创新干部监督载体,综合运用来信上访、12380举报电话、聘请干部监督员等手段,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拓展群众有序参与组织工作的形式和载体。
3、以落实管党责任制为核心,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党组织书记管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用足够的实践和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同时,要改进方式方法,坚持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搞好科学规划,鼓励基层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党的建
设各个方面工作有效落实。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抓住党的建设中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抓住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最期待解决、党的建设最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逐步建立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水平。
第二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
时间:2009-5-10 17:12:44 作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党建办基层办主任 钟健能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用改革创新精神来推进。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显著特征的时代,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是各项工作的生机活力之所在。做事缺乏创新,最多只能把一件事做对,而不能把一件事做好。从乒乓球的发展历史看,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谁体力好,谁就容易赢球;五十年代后,谁掌握了高超的技术,谁就容易赢球;六十年代,谁的战术更机灵活、主动,谁就容易赢球;八十年代,谁的心理稳定,谁就容易赢球;九十年代后,谁能创新在先,谁就容易赢球。同样的道理,改革创新也是推进组织工作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创新,组织工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难以承担起历史使命。那么怎样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组织工作呢?我认为,四个方面至关重要:
第一,要树立新理念,形成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组织工作新思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创新是工作创新的前提。赵乐际书记在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树立服务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民主开放的理念、效率效益的理念。这四个新理念,是着眼于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组织工作规律和实际的科学理念。比如,服务发展的理念这是组织工作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念。我们常说组织工作从来都是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服务的,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主动为大局服务,是组织工作工作的生命线。离开了这一点,组织工作就没有生命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这都是大局。组织工作就是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真正做到目标着眼于发展,措施服务于发展,成效以发展来检验。比如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组织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注重人文关怀,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真心实意地为党员服务,为干部服务,为人才服务,为基层服务。比如民主开放的理念,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理念。过去,社会上总觉得组织工作是神秘的、封闭的。李源潮同志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这“两度”如何实现?这就要求组织工作在保守必要机密的基础上实施“阳光作业”,构建开放的工作体系。再比如效率效益理念。经济工作要讲效率效益,我们组织工作同样也要讲效率效益。我们有的同志总认为组织工作是“虚事情”、“软任务”,难出效益、难出政绩,这是错误的。我认为组织工作不仅出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出生产力、出效益。所以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发
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效率;要注重规模,把一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放到面上去推广;要控制成本,坚决克服铺张浪费的现象。总之,我们要真正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不符合十七大精神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以思想解放带动组织工作观念更新,以观念更新带动组织工作实践创新。
第二,要健全新机制,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组织工作要见实效、管长远,最根本的就是要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工作机制。从组织工作的职责和任务来讲,我们要在创新三大制度和机制上下功夫。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机制。要探索建立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选拔任用的成套的科学办法和机制。李源潮同志说,现在老百姓在政治方面最不满意的两件事,一件是少数干部贪污腐败,另一件是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真是一语中的,掷地有声。我认为,前者很多是因后者引起的。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威胁党长期执政的最大敌人!如何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遏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对共产党最严峻的考验!我们要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探索建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思想政治建设真正步入良性运行轨道。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能力培训、开发、评估、提高制度机制,把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拓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探索建立干部监督制度和机制,坚持把严格监督贯穿于选人用人始终,贯穿于干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和机制。这方面,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的任务,比如,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拓宽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任务很重,创新的空间也很大。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机制。要从解决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等问题入手,建立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机制,实现“党管人才”的要求与地方发展进程中的人才开发有机结合。要消除制约人才流动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壁垒,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流动配置机制、评价使用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等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要以建立和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兑现考核评比结果的制度机制,推动我省人才强省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实现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第三,要落实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进行推进。方式方法得当,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坚持用重点突破的的方法推进组织工作。集中力量抓大事,抓好大事带全局,这是近些年来组织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要继续发扬,集中精力抓重点、创特色,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盘,用特色工作打造“精品”。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牵动党建工作全局的大事、要事上,放在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热点、难点工作上,放在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上,努力寻求突破口,找准主攻方向,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组织工作特色品牌和比较成熟的工作经验。二是要坚持用整合资源的方法推进组织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组织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战线越来越长、涉及的面越来越宽。要完成好工作任务,这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全力。一方面要理顺组织部门内部的关系,打好组合拳,用足“内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内外协作,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借助好“外力”。三是要坚持用项目化的方法推进组织工作。就是将组织工作任务加以分解立项,然后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规定时限、确保完成。这一方法的要素是把“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关键在于把责任落到实处。这些年来,我们运用管理学中矩阵式的方法来抓工作,效果非常明显。四是要坚持用典型带动的方法推进组织工作。典型带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新形势下,仍然要把典型带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去年,我们树立了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先进典型郭孝义、打造了党员承诺制名牌工程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亮点工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后,我们要注意发现和推广各条战线、各个层次的典型,着力构建组织工作的先进群体,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四,要运用新载体,不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中组部决定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是组织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组织部门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运用这一新的载体,把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搞好这项活动,首先要深刻认识理解“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内涵。中组部提出,组工干部讲党性,就是要坚持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服务大局的自觉性、组织工作的原则性、改革创新的敏锐性、抵制歪风邪气的战斗性。组工干部重品行,就是既要重政治品行,做到高度负责、公道正派、求真务实、廉洁守纪;又要重生活品行,做到守法遵规、不贪钱色、家庭和睦、情趣健康、谨慎交友。组工干部作表率,就是要做到“五先”:即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提倡的,自己先提倡;要求别人管好的,自己先管好;要求别人不干的,自己先不干。把内涵理解透了,活动才能抓住根本、抓住实质。其次,要注重实效。
活动怎么搞,怎样才算搞得好?评判的标准我看就是既要好看又要好吃。当年毛泽东出访苏联,他跟斯大林讲,我们这次来要搞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既要好看又要好吃。斯大林听了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毛主席的意图很明确,好看就是发表了的联合声明,表明我们两党两国的友谊,表明我们社会主义阵容的坚定。好吃是什么?你是老大哥,我新中国刚刚诞生,你要给我援助,给我支持。我们开展一个活动,也要体现好看又好吃的原则。就像一个商品,如果光好看,产品包装得很好,但是质量不行,是豆腐渣,不会受顾客的欢迎;如果虽然质量很好,但不善于包装,不能引起人家的注意,也很难提高知名度。我们不能为活动而搞活动,是要有一定的形式,但更应注重实效,不能搞花架子,不能做表面文章。再次,要加强领导。这项活动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组织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足够的领导精力、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抓工作,就能抓出成效。所以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作为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好职责。
(本文是钟健能同志2008年4月23日在渭南市调研督查组织工作时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节)
第三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组织工作调研文章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组织工作调研文章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发出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上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求真务实,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努力夺取建设富裕和谐新青海的新胜利”的号召,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新青海、新**、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推动组织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全面体现了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思想路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带头转变精神状态,把精神面貌从“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带头打破束缚我们思想观念的条条框框,切实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为推动组织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保证。
一是要创新工作理念。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把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到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改善结构、完善功能、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宗旨,在领导方式、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活动阵地、活动内容及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方面,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结合**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打开组织工作新局面。二是要创新工作思路。适应**城乡发展日益融合,联系日趋精密,“两新”组织大量出现,党员流动频繁,党员从业多元化的要求,树立城乡一体党建工作理念,构建城乡党建工作一体规划、城乡党建资源一体配置、城乡党建事务一体管理、城乡党建服务一体开展、城乡党建考评一体进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监督渠道,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及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三是要创新工作举措。大胆尝试,敢于突破惯例,敢于超越自己,用改革精神推动各项工作。立足**实际、立足乡镇和单位部门实际,以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积极探索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新情况、新途径和新问题,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党员干部思想的大解放,带动全县干部群众思想的大解放,努力形成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把全县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来,统一到推进**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统一到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拼搏赶超的精神状态上来。
四是要创新领导方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始终抓住党的建设这个根本,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领导方式,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始终不渝地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社会发展成果来检验组职工作成效。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要有所指向,解放思想是手段,不是目的,关键是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见成效。
要以科学为指导,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新形势下,要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勇于创新,建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组织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在解放思想中谋发展,在扩大开放中求进步,在创新创造中添活力,准确把握组织工作与建设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的超前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思想创新和观念创新推动组织工作创新,使党的建设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一、创新组织工作紧贴经济建设的思维和观念。证明,就抓党建没有生机,就经济抓经济缺乏保证。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才能永葆党的建设的生机与活力。组织工作必须着眼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做到三个坚决:坚决摒弃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规矩樊篱,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切实做到“三破三立”,推进组织工作创新。一是破除“就组织抓组织,就党建抓党建,就干部抓干部”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组织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自觉把组织工作置身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 去思考、去把握,把组织工作放在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去磨练去检验,使组织工作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二是牢固树立组织工作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创造力的新观念,视干部为宝贵资源,视人才为第一生产力,把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干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用当其位,作为衡量组织工作优劣的根本标准,使组织工作成为经济发展的“助燃剂”。三是牢固树立组织工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变管理型为服务型,真正使组织部门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知识分子之家,使组织工作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
二、创新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方式方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组织工作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组织工作的内容、对象、环境、条件、任务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强化与时俱进和抢前争先意识,树立起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意识,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大胆试验,着力在服务经济建设方式上实现根本性转变,使组织工作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解放大讨论”活动,积极探索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工作的基本规律,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紧围绕“党建集结产业、产业激活党建”的目标,创新三大体系,即组织设置体系、共建工作体系和干部人才工作体系,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开展互动共建、区域整合共建和城乡对接共建工作,实施干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交流聚集计划和创业发展计划,发挥产业党建助推产业发展、促进牧民增收、增强党建活力三大作用,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党建工作,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党建新格局,切实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针对人才匮乏的实际,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组织外出学习考察,选派干部人才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鼓励干部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干部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公开选拔、公开招录、上派等形式,为经济发展配置优秀干部人才;制定人才创业发展优惠政策,回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评优评先予以激励,切实调动干部人才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加强流入、流出两地党组织的沟通联系,通过双边互动、两地共管,城乡合作、动态管理,建立城乡统筹的党员一体化管理长效机制。
三、创新组织工作推动经济建设的有效机制。机制决定方向。服务经济建设,加快小康进程,必须推动组织工作机制创新。一是不断更新选人用人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破除封闭保守、神秘化的思想,树立开放和紧扣生产力标准选贤任能的理念,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制定实施体现科学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大力推行任期制、聘任制、公示制和群众评议、组织考察等制度,将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上来。二是建立干部监督约束机制。
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力度,抓好对重要工程项目、重大事项的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构建起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注重过程监督,加强干部任前监督,把好入口关;任中跟踪考察考核,全面掌握干部的现实表现;开展干部离任审计,把住出口。推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谈话诫勉、回复组织函询及干部监督信息交流等制度,增强干部监督的整体合力。三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在教育形式上,坚持把读书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锻炼结合起来,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技术手段,解决工学矛盾,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究、双向交流等方法,提高学员参与程度,增强教学吸引力。通过选派干部到挂职锻炼,开办网络学校,委托高等院校对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学历教育等,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干部素质。四是创新干部交流机制。积极推进干部调整性交流,探索完善领导班子效能考核、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加大干部考核考察力度,准确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推进干部结构性交流,加强符合专业需求的高学历年轻干部的补充交流,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积极推进干部培养性交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把缺乏基层工作经历、艰苦环境历练的年轻干部,选派到街道、乡镇任职,选派到经济相对落后、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作难度大、矛盾突出的地区接受锻炼。积极推进干部开放性交流,树立“大人才”的开放理念,推进干部跨部门、跨系统交流。五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一是创新领导方式,推进目标化管理化。对牧区、社区、机关、企业党建工作分类量化,年初各级党组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目标,检查有标尺。实行党建工作书记首责制。各基层党组织层层建立由党委、党支部书记牵头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量化细化党委、党支部书记的党建领导责任。实行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县委常委分片联系乡镇、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分片包点、县级干部联系重点难点、组工干部全员联点,非公企业全部派驻党建指导员,形成由上到下、由点及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指导督查网络。实行党建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城乡一体党建格局的要求,定期研究部署区域党建工作,整合党建资源,加强工作协调,抓统筹、统筹抓。二是推进党员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行服务型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寓于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在生产、生活中的服务工作凝聚党心民心。如推行党员二次管理模式,要求流动党员接受原籍地和流入地的双重管理;推行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接受机关和社区的双重管理。
三是推进组织设置的创新。根据产业趋同、生产相近、地域相连的布局,在村村、村企、村产、产企之间联建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上统一协调、统一服务,实现互利共赢。四是推进工作机制的创新。抓好以村社基层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设新型的村“两委”关系;突出抓好“两新”组织工作,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突出服务群众和促进和谐的两大主题,促进社区党建工作上水平;建立党员发展基金和帮扶基金,扶持党员能人户、党员联户上项目和支部加协会或合作社的经营项目。五是进一步加大对村级党员活动室的投入力度,加强活动室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对村级党员活动室的管理和使用,发挥好村级党员活动室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大对社区、乡镇、非公企业党员服务中心、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驿站等党员服务站点建设。六是推进活动内容的创新。开展打造党建品牌活动,按照“特色党建、品牌意识,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重点抓好示范点建设,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五个好”创建活动。七是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开展“三培双带”工程,把“双强型”能人党员选配到两委班子。在社区和“两新”组织采取企业负责人兼任、选派机关干部挂任等渠道选拔党务干部。探索建立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探索村支部书记列席乡镇党委会议制度,每年在村干部和社区干部中定向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八是
推进基层党内建设的创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党代会代表联系党员制度,推行党务、政务、事务和财务“四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说事”制度,扩大党员参与率。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扩大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直接选举村党支部书记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要求上级党组织做出与下级党组织有关的重要决定时,事先征求下级党组织的意见。保障流动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
总之,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解放思想,要体现一个“干”字,要创新实干,拿出“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做好本职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去解决,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推进,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落实。解放思想,要体现一个“拼”字。要有“山不碍路,路自通山”的气魄,以开拓的勇气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解放思想,要体现一个“闯”字。要勇于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敢于闯前人未曾涉及的“盲区”,敢于闯矛盾错综复杂的“难区”,甚至敢于闯可能引发一定后果的“雷区”。要突破条条框框本本的束缚,不断创立新的观念及体制、模式,克服事事求稳求安、时时患得患失、处处畏首畏尾的消极心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县委的统一部署上来,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谋求**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组织工作理论文章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发出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上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求真务实,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努力夺取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新胜利”的号召,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新青海、新**、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推动组织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全面体现了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思想路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带头转变精神状态,把精神面貌从“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带头打破束缚我们思想观念的条条框框,切实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为推动组织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保证。
一是要创新工作理念。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把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到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改善结构、完善功能、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宗旨,在党建领导方式、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活动阵地、活动内容及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方面,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结合**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打开组织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创新工作思路。适应**城乡发展日益融合,联系日趋精密,“两新”组织大量出现,党员流动频繁,党员从业多元化的要求,树立城乡一体党建工作理念,构建城乡党建工作一体规划、城乡党建资源一体配置、城乡党建事务一体管理、城乡党建服务一体开展、城乡党建考评一体进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监督渠道,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及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三是要创新工作举措。大胆尝试,敢于突破惯例,敢于超越自己,用改革精神推动各项工作。立足**实际、立足乡镇和单位部门实际,以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积极探索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新情况、新途径和新问题,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党员干部思想的大解放,带动全县干部群众思想的大解放,努力形成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把全县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来,统一到推进**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统一到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拼搏赶超的精神状态上来。
四是要创新领导方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始终抓住党的建设这个根本,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领导方式,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始终不渝地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来检验组职工作成效。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要有所指向,解放思想是手段,不是目的,关键是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见成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新形势下,要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勇于创新,建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组织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在解放思想中谋发展,在扩大开放中求进步,在创新创造中添活力,准确把握组织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的超前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思想创新和观念创新推动组织工作创新,使党的建设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一、创新组织工作紧贴经济建设的思维和观念。实践证明,就党建抓党建没有生机,就经济抓经济缺乏保证。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才能永葆党的建设的生机与活力。组织工作必须着眼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做到三个坚决:坚决摒弃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规矩樊篱,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切实做到“三破三立”,推进组织工作创新。一是破除“就组织抓组织,就党建抓党建,就干部抓干部”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组织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自觉把组织工作置身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把组织工作放在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去磨练去检验,使组织工作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二是牢固树立组织工作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创造力的新观念,视干部为宝贵资源,视人才为第一生产力,把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干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用当其位,作为衡量组织
工作优劣的根本标准,使组织工作成为经济发展的“助燃剂”。三是牢固树立组织工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变管理型为服务型,真正使组织部门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知识分子之家,使组织工作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二、创新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方式方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组织工作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组织工作的内容、对象、环境、条件、任务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强化与时俱进和抢前争先意识,树立起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意识,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大胆试验,着力在服务经济建设方式上实现根本性转变,使组织工作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解放大讨论”活动,积极探索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工作的基本规律,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紧围绕“党建集结产业、产业激活党建”的目标,创新三大体系,即组织设置体系、共建工作体系和干部人才工作体系,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开展互动共建、区域整合共建和城乡对接共建工作,实施干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交流聚集计划和创业发展计划,发挥产业党建助推产业发展、促进牧民增收、增强党建活力三大作用,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党建工作,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党建新格局,切实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针对人才匮乏的实际,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组织外出学习考察,选派干部人才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鼓励干部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干部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公开选拔、公开招录、上派等形式,为经济发展配置优秀干部人才;制定人才创业发展优惠政策,回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评优评先予以激励,切实调动干部人才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加强流入、流出两地党组织的沟通联系,通过双边互动、两地共管,城乡合作、动态管理,建立城乡统筹的党员一体化管理长效机制。三、创新组织工作推动经济建设的有效机制。机制决定方向。服务经济建设,加快小康进程,必须推动组织工作机制创新。一是不断更新选人用人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破除封闭保守、神秘化的思想,树立民主开放和紧扣生产力标准选贤任能的理念,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制定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大力推行任期制、聘任制、公示制和群众评议、组织考察等制度,将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上来。二是建立干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力度,抓好对重要工程项目、重大事项的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构建起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注重过程监督,加强干部任前监督,把好入口关;任中跟踪考察考核,全面掌握干部的现实表现;开展干部离任审计,把住出口。推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谈话诫勉、回复组织函询及干部监督信息交流等制度,增强干部监督的整体合力。三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在教育形式上,坚持把读书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技术手段,解决工学矛盾,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究、双向交流等方法,提高学员参与程度,增强教学吸引力。通过选派干部到挂职锻炼,开办网络学校,委托高等院校对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学历教育等,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干部素质。四是创新干部交流机制。积极推进干部调整性交流,探索完善领导班子效能考核、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加大干部考核考察力度,准确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推进干部结构性交流,加强符合专业需求的高学历年轻干部的补充交流,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积极推进干部培养性交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把缺乏基层工作经历、艰苦环境历练的年轻干部,选派到街道、乡镇任职,选派到经济相对落后、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作难度大、矛盾突出的地区接受锻炼。积极推进干部开放性交流,树立“大人才”的开放理念,推进干部跨部门、跨系统交流。五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一是创新党建领导方式,推进目标化管理化。对牧区、社区、机关、企业党建工作分类量化,年初各级党组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目标,检查有标尺。实行党建工作书记首责制。各基层党组织层层建立由党委、党支部书记牵头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量化细化党委、党支部书记的党建领导责任。实行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县委常委分片联系乡镇、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分片包点、县级干部联系重点难点、组工干部全员联点,非公企业全部派驻党建指导员,形成由上到下、由点及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指导督查网络。实行党建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城乡一体党建格局的要求,定期研究部署区域党建工作,整合党建资源,加强工作协调,抓统筹、统筹抓。二是推进党员管理模式的创新。
实行服务型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寓于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在生产、生活中的服务工作凝聚党心民心。如推行党员二次管理模式,要求流动党员接受原籍地和流入地的双重管理;推行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接受机关和社区的双重管理。三是推进组织设置的创新。根据产业趋同、生产相近、地域相连的经济布局,在村村、村企、村产、产企之间联建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上统一协调、统一服务,实现互利共赢。四是推进工作机制的创新。抓好以村社基层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设新型和谐的村“两委”关系;突出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突出服务群众和促进和谐的两大主题,促进社区党建工作上水平;建立党员发展基金和帮扶基金,扶持党员能人户、党员联户上项目和支部加协会或合作社的经营项目。五是进一步加大对村级党员活动室的投入力度,加强活动室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对村级党员活动室的管理和使用,发挥好村级党员活动室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大对社区、乡镇、非公企业党员服务中心、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驿站等党员服务站点建设。六是推进活动内容的创新。开展打造党建品牌活动,按照“特色党建、品牌意识,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重点抓好示范点建设,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五个好”创建活动。七是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开展“三培双带”工程,把“双强型”能人党员选配到两委班子。在社区和“两新”组织采取企业负责人兼任、选派机关干部挂任等渠道选拔党务干部。探索建立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探索村支部书记列席乡镇党委会议制度,每年在村干部和社区干部中定向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八是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党代会代表联系党员制度,推行党务、政务、事务和财务“四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说事”制度,扩大党员参与率。改革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扩大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直接选举村党支部书记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要求上级党组织做出与下级党组织有关的重要决定时,事先征求下级党组织的意见。保障流动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总之,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解放思想,要体现一个“干”字,要创新实干,拿出“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做好本职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去解决,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推进,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落实。解放思想,要体现一个“拼”字。要有“山不碍路,路自通山”的气魄,以开拓的勇气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解放思想,要体现一个“闯”字。要勇于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敢于闯前人未曾涉及的“盲区”,敢于闯矛盾错综复杂的“难区”,甚至敢于闯可能引发一定后果的“雷区”。要突破条条框框本本的束缚,不断创立新的观念及体制、模式,克服事事求稳求安、时时患得患失、处处畏首畏尾的消极心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县委的统一部署上来,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谋求**又好又快发展第五篇:组织工作发言
以加强组织工作为动力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后劲
促进公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刘泽华
(2010年7月1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县公安局党委抓组织工作的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县公安局的组织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大力加强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民警素质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公安机关组织工作,促进公安队伍发展,为公安工作实现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近年来,在县委及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坚持在服务大局中见成效,在改革创新中求突破,带动和促进了公安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为维护我县社会政治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抓思想建设,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局党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党委理论中学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以及各种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组织学习贯-1-
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及新党章,打牢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重要事项集体研究,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局党委成员向全局民警作出承诺: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请全局民警监督。认真开展“钢铁班子、钢铁队伍、铁腕警察”通过加强思想建设,使党委班子成为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特别有战斗力的核心队伍。
二、抓党员教育,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我局党委高度重视队伍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坚持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表扬与惩处相结合,静态的与动态的政治思想工作相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的作用更加明显,更具针对性。
一是坚持民警思想状况分析制度。针对不同时期民警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思想形势分析,准确掌握民警的思想脉搏,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二是坚持开展谈心帮教活动。按“五必谈、三必看”的要求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即新调入的民警必谈、职务提升必谈、受到奖励必谈、受到批评处分必谈、岗位变动必谈;民警家有婚丧嫁娶必看、民警及家属有病必看、民警家庭有困难必看。
三是及时开展队伍思想状况分析及队伍整训,有针对性地解决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为增强党员民警为民服务意识,局党委积极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通过“警营开放日”、“警民共建”、“送法到校园”、“捐资助学”、走访特邀监督员等活动,不断
丰富和发展群众路线,为公安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警民关系更加和谐。
三、抓支部建设,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
2009年下半年,我局党委对支部进行了调整设置和改选,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行局领导联系制度,每月与所联系的部门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廉政谈话”,每半年对班子进行一次民意调查。
二是狠抓党务干部培训。结合“三项制度”建设,将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能力列入练兵计划,提高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由于抓党建工作认识到位,措施有力,出现了新民警要求入党多、发展快的良好局面。妥善安排好老干部工作,使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四、抓工作作风,深化效能建设
局党委采取思想教育、养成教育、制度规范等手段,加强队伍管理和作风建设。在2009企业评议机关活动中获得第三名的较好成绩。
一是抓制度建设。扎实开展以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为龙头,日常执法监督管理为辅助的队伍纪律作风建设,逐步建立了队伍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落实从优待警等制度。
二是抓日常管理考核。坚持警务督察通报制度,及时查找部
门及民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是抓好窗口服务。临时身份证由派出所直接办理,将出入境管理搬到政务中心等,方便人民群众办证办照。
四是全力抓好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促进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警民关系和谐化。
五是抓“创先争优”。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五、抓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一是每年制定县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和计划,党委与各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委委员每年向全局民警作出廉政承诺。二是建设警营廉政文化,以廉政文化建设知识竞赛、廉政文化座谈会、上廉政党课等形式,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氛围。三是组织民警观看警示教育片,全面提高民警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同时,通过聘请特邀监督员,向人大、政协报告工作等形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四是及时办理人民群众对民警的投诉;保护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
六、抓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强警”战略
一是扩大选人用人的公开度和透明度,用人上突出“德”为先,坚持德、能、勤、绩、廉全面发展,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去年提拔8名由立功受奖或在技能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年轻民警到中层干部岗位,部分优秀的民警晋升了主任科员或副主任科
员,今年又向组织部门推荐科级后备干部3名。有效地激发了民警的工作热情的,同时,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进一步提升。
三是干部队伍能力得到新提升。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分局各层次民警参加各类培训,参与人数370余人次,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素养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是推动中层干部交流任职。去年8月,我局对在内设机构和派出所任职时间教程的中层干部进行了交流任职,增强了中层干部队伍活力。
五是警力补充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去年招录33名民警,今年已招录新民警24名。
七、抓组工队伍自身建设,树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深入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思想觉悟、业务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组工干部良好形象,使组织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工作大局,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打算
我局的组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特别优秀的先进支部较少,中间状态的居多;二是个别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制度不落实,少数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在干部工作方面,对《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法规文件学习贯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解决干部
“能上能下”的问题;五是干部断层问题还比较严重;六是干部监督管理措施落实还不到位,经常性考察工作开展的不够好,在干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七是在干部教育方面,部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八是在自身建设方面,与新形势对组织工作的要求比,还有很大差距,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工作中,打算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二是要继续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工作。
三是要加大干部培训、人才及考核工作力度。
四是要继续加强组工干部自身建设。认真抓好部机关作风建设,创建学习型文明表率机关,使组工干部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各位领导、同志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将从积极回应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望出发,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威远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措施的落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永葆威远公安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圆满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为“建设工业威远、打造丘区示范、迈向全省十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汇报完了,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