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8:2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第一篇: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目送》文本解读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无意中接触到这篇文章,正值自己工作、生活诸多不如意,与父母又不愿多谈之时。每每眼前闪过熟悉又相似的片段,不禁潸然泪下。

文中的龙应台,是作为母亲,也是作为女儿。作为母亲,三次目送儿子的离去;作为女儿,三次目送父亲的离去,直至永远„„长长牵引的目光,连接着生命的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渐行渐远的背影,蕴积着渐远渐浓的至深亲情。

作者共刻画了六个生命场景,目送儿子华安从六岁入小学到他十六岁离别母亲去美国读书到他二十一岁读大学,母亲看着儿子一步一步长大、成人,有欣喜,有惆怅,更有失落。雏鸟飞离巢穴是生命的必然,做母亲的除了目送他一步一步走向理想、抱负和幸福,除了依依不舍的放手,除了深深的祝福和精神上的支持,别无所求。

而作为女儿,作为已经成家立业的成年女儿在与父亲的有限相处中,三个目送的场景:初回台湾时,父亲尚身强体健、声如洪钟,十几年后,父亲只能坐在轮椅上无助的望着女儿发呆,而最后的最后,女儿在风雨中目送父亲走完最后一程„„每个生命从降临人世就注定了最后的结局,除了珍惜每一个和父母相处的有限时光,除了道声珍重和祝福,我们无法挽留。

生命在一程又一程的目送里,成长、成熟、衰老乃至消逝。文字也在一行又一行的叙写中相随、感动、加深、铭记。触动心灵的对比

华安上小学的那天“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不断地回头„„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幼小的孩子充满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慌,对母亲的依恋。长大后的他,没能让母亲再等到“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甚至“一次都没有”,“他的眼睛望向灰的海,我只能想象。”说不清是什么因由,我们的心门在成长过程中无情地向父母关闭。

“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情感,可以胜过一切,在她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茫茫人海中最清晰的那一个。

父亲送“我”去大学教书的时候,开着小货车,帮我卸行李,启动引擎后却又不忘“把头伸出来”嘱咐,言语间满心的歉疚和遗憾。然而,十几年时光之后,“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已经低垂到胸口。岁月带给人很多,可是又无情地带走很多。看着无法阻止的父亲的渐渐老去,我们只能选择接受。

这些生命实景的写生,其实是每天都在我的身边或是我们身上重复上演的人生真相,情感真实。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发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声音。深刻鲜明的意象

“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突然想到一句话“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那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果子,便是果树孕育出的结果,尽管枝丫已经沉沉下垂,但丝毫不能阻挡他们对果实的热爱。

又如“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叙述,表面上写的是儿子渐渐长大后与“我”的疏离,其实也暗含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自立过程中,在文章字里行间,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杂糅在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常的语言闪现灵性的光辉,具有内在的张力。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父亲的背影就在那辆小货车的转弯处消失。空荡荡的巷子,一口皮箱,一个带有些许落寞,些许感动的我。这使我不禁想起,每每早晨父亲在车库目送我的情景,总是急匆匆的我,甚至来不及打一声招呼„„无意间透过后视镜,看到父亲那个消瘦而日渐衰老的身影目送着我的车子,酸楚满溢。

最难忘的,莫过于背影消失前的那扇门:“他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门里”,“闪入一扇门”,“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每一次的目送,都由“门”宣告结束,也正是人生中的种种门,串联起了母子、父女无法言尽的亲情:不舍、无奈、感动、永别„„

感人至深的哲理

“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表面是叙写儿子从幼稚园毕业要上小学这一过程,实际也蕴含了生命的一个成长过程。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终点必联系另一个起点。

最有感慨的还是作者反复咏叹的这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份与生命本质,生命起点和终点直面相对的坦诚。乍读上去,不免让人感到一份说不出的落寞,但细细品味却会不自觉默然相契一笑。作者一语道破的不仅是她个人对生命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深刻思索,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经历的难于言表的普遍体验。

Vibin Shen©2011.10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如果说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给我们只是一个生命或情感的生发点的话,目送则

是连接这一点的长长线,这一点一线无限伸展的是长长的人生。“不必追”,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我们只有静静等候。

人生每天都在经历分别、目送,文章由凝望起始,又有深深、深深的凝望收束。目送亲人远去,目送时间流逝,目送历史苍茫,些许无奈、丝丝感伤,更多的,希望是一份寄托,一份向往,一份深切的纪念。

淡与深的交融

——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喜欢看龙应台的散文,特别喜欢看她的《目送》,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认识。

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的情感,在这些一个个与自己距离得越来越远的背影,我们看到的不是别离时难分难舍的忧伤,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文章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让每一个母亲,每一个女儿热泪满流,但最让我心底一震的是,《目送》里,她注视着儿子和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而对于那内心世界里距离越来越深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的人身到他的内心,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许这对无数的母亲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打击,深深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居然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背影。或许,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永远无法忘怀孩子小时候几乎完全依附着自己关爱的时刻,这一时刻,孩子的人身,孩子的内心,几乎都是属于母亲的,他受母亲的支配,他心底里紧紧藏着的是母亲。文章中,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孩子与妈妈之间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经历了这人生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已渐渐适应了没有了依靠的日子,他一步步的走向成长,一步步的远离母亲的怀抱,一步步的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时候,母亲已不再是他心里的依靠,甚至成了与他再没有了共同语言的代沟,于是,十几年前的分别一幕是孩子依恋着母亲高大的身躯,委屈的不愿意离开他这把生命的保护伞,十几年后,却成了“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而儿子,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母亲还是那样痴情的目送着儿子的背影,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母亲看到的,是儿子“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儿子与母亲的心灵距离已走得远远的,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如果说,母亲曾经深深的植根在孩子的心底,那么,在儿子长大的瞬间,孩子已经把母亲从他的内心世界里不自觉的赶出来了,并且加上了一堵厚厚的墙,一堵有门而母亲却打不开的墙。那仍然还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母亲再也无法猜透孩子的心,再也无法走进孩子的心了。

母亲与儿子的送别,女儿与父亲的送别,这两者似是截然相反的,对比于儿子的“残忍”,女儿似乎是时时刻刻的爱着父亲,对比于正为儿子疏离而无奈的母亲,父亲似乎旷达的接受着,甚至,父亲还刻意的提醒着自己与女儿之间的距离。“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而此时此刻,这本应由女儿担忧的问题却由父亲首先想到了,而且,他说得那么的旷达,走得那样的潇洒,仿佛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伤感的事。“我”去看医院里的父亲,“赶回上班的时候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并没有回头,而默默注视着的,是“我”,默默依恋着的,还是“我”。

面对与亲友之间的别离,我们有着的放不开的依恋;面对孩子心灵的疏离,我们感到的是酸酸的楚痛;面对至亲之人的死别,我们心头上涌上的是无尽的悲伤;面对这一个个远离的背影,有谁能做到欣然的接受?如果将文章里的儿子与母亲,女儿与父亲串联在一起,那就成了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很小的时候,你往往会依恋着父母,他们几乎已是你心底唯一的爱;长大的时候,你与父母有了自然的精神疏离,你不由自主的远离了他们;老了的时候,你心底还是爱恋着孩子,但你已经不想要去依恋他,而是希望他不要顾念着你,所以,你选择了潇洒的走,不需要回头。文章里,母亲目送着的是儿子与父亲的背影,同时她目送着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这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也不是父亲不接受你的爱,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的理解,旷达的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

Vibin Shen©2011.10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着的不放手,既然他们选择旷达来爱你,那么,你也旷达的爱他们吧!“

片段赏析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表层含义是: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延伸思考一下:既然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那么我们得珍惜当下;既然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我们得淡然面对生活中的别离,这是一种客观规律,这是一种人世轮回。

理解了作者的感悟后,你不得不惊叹这话的领悟高度。淡淡的文字背后,如此透彻地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难道不是吗?孩子一天天长大、从少时的绕膝之欢到长大后离别的不回头,这是成长的规律,这是亲情间渐行渐远的缘份,这是你想挽留又无可挽留的一段情缘。作者从一次次的具象的目送中,感悟到了亲情的真谛,感受到了得到与失去间的辨证关系,并用无语的背影来诠释这一切:不必追!

“不必追”是对生命成长的一种尊重。孩子终归是要长大,孩子终归是要远离父母的呵护;孩子总归是要去享受他们自己的蓝天。正如尘世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般,人世间再完美的相守也有分手离别的一天。聚与散,合与分,均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何必执著?何必痛苦?何必纠结?

“不必追”也是对生命从视野中消逝的一种尊重。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老人离世,不要说遗憾,不要说痛苦,不要说自责。人老了,终究是要离开的,这是生命正常的运行轨迹。谁也改变不了,谁也超越不了。一如对生者的道安,对逝者同样应有“挥手自兹去”的淡然。

“不必追”是一种高度理性。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何必纠缠不休呢?何必在乎他们是否还象儿时那样不停回头呢?何必一定要把自己的所谓经验、所谓呵护,所谓叮嘱一遍遍地交待个没完呢?于老人的离世而言,人死即如风过云散,归于尘土,无知无觉。活着的亲人何必再言其生之如何、情之如何?

“不必追”又是一种近乎手足无措的感性。当缘份注定要渐行渐远时,必定是想追又追不上,想留又留不住,想说又无语,内心的所有感情只能汇成一个毫无作为的表情。这其间,究竟是背影的坚定还是目送者的犹豫?是离开者的忘却还是目送者的痴情,又如何能分得清?

“不必追”是离开者用默默的背影诉说的,也是目送眼光应该读懂的。“不必追”是基于告别的一种理性,也是基于松手的一种理性。“不必追”是一种抉择上的果断,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收藏。

《目送》中的这番感悟,穿透了人世离别的世俗情感表层,触及到了生活与亲情的本原,是对生活的一种顿悟,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Vibin Shen©2011.10

第二篇: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课件演讲稿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演讲稿

淡与深的交融

——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演讲稿

作者介绍:

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份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作品《野火集》等具有很大的影响。现为《南方周末》专栏作家之一。

龙应台的写作风格:

龙应台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其《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

温柔纤细,深情动人:其《孩子你慢慢来》与《目送》均是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

赏析:

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认识。在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的情感,在这些一个个与自己距离变得越来越远的背影,看到的不是别离时难分难舍的忧伤,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文章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让每一个母亲,每一个女儿热泪满流,但最让我心底一震的是,《目送》里,她注视着儿子和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而对于那内心世界里距离越来越深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的人到他的内心,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文章中,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孩子与妈妈之间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如果说,母亲曾经深深的植根在孩子的心底,那么,在儿子长大的瞬间,孩子已经把母亲从他的内心世界里不自觉的赶出来了,并且加上了一堵厚厚的墙,一堵有门而母亲却打不开的墙。那仍然还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母亲再也无法猜透孩子的心,再也无法走进孩子的心了。

母亲与儿子的送别,女儿与父亲的送别,这两者似是截然相反的,对比于儿子的“残忍”,女儿似乎是时时刻刻的爱着父亲,对比于正为儿子疏离而无奈的母亲,父亲似乎旷达的接受着,甚至,父亲还刻意的提醒着自己与女儿之间的距

Vibin Shen© 2011.10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演讲稿

离。“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而此时此刻,这本应由女儿担忧的问题却由父亲首先想到了,而且,他说得那么的旷达,走得那样的潇洒,仿佛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伤感的事。“我”去看医院里的父亲,“赶回上班的时候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并没有回头,而默默注视着的,是“我”,默默依恋着的,还是“我”。

面对与亲友之间的别离,我们有着的放不开的依恋;面对孩子心灵的疏离,我们感到的是酸酸的楚痛;面对至亲之人的死别,我们心头涌上的是无尽的悲伤;面对这一个个远离的背影,有谁能做到欣然的接受?如果将文章里的儿子与母亲,女儿与父亲串联在一起,那就成了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文章里,母亲目送着的是儿子与父亲的背影,同时她目送着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这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也不是父亲不接受你的爱,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的理解,旷达的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着的不放手,既然他们选择旷达来爱你,那么,你也旷达的爱他们吧!

Vibin Shen© 2011.10

第三篇:目送 龙应台 赏析

嘉悦教育

祝您成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龙应台的《目送》在现当代文学史所有感悟亲情的散文中别具一格。文章祛除了枝蔓繁冗的华丽外衣,以干净洗练的文字将人间的朴素亲情缓缓道出,情感幽徊流泄于字里行间,以沉静而从容不迫的姿态走进读者的灵魂深处,让人欲罢不能。《目送》给人一种洗尽铅华呈素姿的本质之美,正如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文章中的精准炼字、匠心结构与情感主题的升华相得益彰,天衣无缝,是一篇精美细致的上乘佳作。

散文主“情”,表现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间真情的散文一直在散文创作领域占有较大比重,这类散文无不以情感的真切取胜。如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洋洋洒洒十万字,对母亲生病间隙的点点滴滴叨絮不休,虽缺少艺术性的提炼概括,却以琐屑的日常生活铺叙了母女亲情,让人为之动容。王恒绩的《娘,我的疯子娘》以儿子的愧疚之心撕开了疯子母亲的精神世界,剖露出疯子娘心灵深处的人性律动,让人潸然泪下。胡子宏的《怀念我的妻子》以深情的笔触追忆了妻子患病后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情感历程,感人至深。类似的还有李汉荣的《回忆父亲》、孙荪的《娘》等等,相对来说,龙应台的《目送》更似朱自清的《背影》,这两篇散文都以温柔敦厚的儒家式的文化精神克制了情感的血脉喷张,而似小河淙淙般的舒缓渗人心脾。二者均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送别场景作为描写对象,在天真质朴的娓娓叙事中流露朴素真情,可谓淡笔写离思。然而在情感的表达与时空的张力上,笔者以为,龙应台的《目送》更胜一筹。首先,在时空的纵度上,朱自清的《背影》紧紧注视父子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体验,而龙应台的《目送》则牵系三代,以父亲为代表的老年,以“我”为代表的中年和以儿子华安为代表的青年,以“我”的视点为中心,将三个年龄时段的情感体悟串联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并且以此上升为人间大情、醒世恒理,视野开阔而颇具哲理性,这是《目送》区别于《背影》等其他亲情散文最成功的地方。其次,在表达的情感上,《背影》全篇弥漫着含蓄的忧伤和细腻的感动,而《目送》不仅如此,更有无奈基础上的通透和沉淀之后的省悟,因此两番毅然决然地写下“不必追”,语气迟缓却坚定。《目送》没有宣泄铺张的哭泄,没有沉浸于难舍难分的凄恻,而是充满理性的坚忍,此时无声胜有声,更能给读者启悟,引起共鸣。

《目送》并没有记述具体的事件,分别以简单的文字描写了对小学、高中、大学时儿子的背影和对父亲壮年、暮年、“鸿飞”时的背影的不同感悟,通篇几乎是场景的剪接和镜头的不断转换,甚至仅有一句对话描写,然而即使这样并不让人觉得文章空洞无物,反而激思涟涟,她在场景的展现中细化、放大并不断地加深人性最脆弱敏感的神经细胞,以细腻的个体化的叙述来引领读者小心翼翼地去体验那物是人非的酸涩,从而形成了既个人又集体化的情感体悟:“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 不必追。”这是作者历经人生更迭于久久沉淀之后对生命情感的进一步思悟,看似残忍,却于断然的理性中更富情感的浓度,作者清醒地看到,时空流逝,即使那份对逝父的“伤”和对儿子成长的“舍”也是不可挽留的,在“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中是一份略含忧伤的安然和珍视生命的永恒。《目送》没有局限于狭窄的私人追忆,而是以独特锐利的视角在日常生活的普通场景中挖掘出一种永恒和终极的精神,直指人心,给读者一份富于智性的启示,而作者所言“书写本身,于己,是自我探索;于读者,亦有启发”。

《目送》语言平实简淡却充满灵悟,作品中每一个普通场景的叙写、每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议论都深蕴着作者的浓浓神思。文章通篇采用白描手法,文中仅有的四处环境景物描写也多以黑白交映的素淡底片来映衬情感。而在文中开头则以淡雅的绿给人以安闲和简单距离艺考还有

天嘉悦教育

祝您成功 的满足感,“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绿意象征着希望,而果实则代表着丰收,华安上小学无疑是人生的起点,淡淡的语气将母亲对儿子迈入人生征程的喜悦和独立成长的不舍这种矛盾心情蒸融于字里行间。紧接着作者转入理性的自语式的思考,“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前两段的景物与议论并不是简单地介绍华安从幼儿园毕业上小学这一过程,而是点染出生命的起点与终点紧密相连这样一个生命感悟,同时与后文的环境描写形成呼应,为主题埋下伏笔。

文章中的情景衬托物简单却有实效,如文中“我”目送华安和父亲的两个场景描写: 一处是“车子开走了,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另一处是“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两个不同场景分别以一只邮筒、一口皮箱将共同的情感体验者“我”的不同感受衬托了出来。第一处场景中“我”在高处目送华安独自上学,“我”并没有出现在文字以及读者的视野中,一只独立的邮筒体现了作者因儿子成长与自己的疏离而产生了孤独感,“空荡荡的街”衬出了内心的无比落寞;第二个场景中“我”与皮箱一同见证了黑烟下父亲的辛劳,这与全文中仅有的一句对话描写连在一起,“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语言朴实,让久久目送父亲背影而不愿离去的女儿酸涩不舍。两个不同时间段内发生的场景被作者构置于同一空间内,以此来贯连形成立体的人生体验,无论是疏远落寞还是依恋不舍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过程,它们一一来过,也将悠悠远逝,所以“不必追”。龙应台将自己对生命的真切体验揉碎在场景的置换和灵性跳跃的语言里,使文章充满内在的张力。

此外,《目送》中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十分考究,作者删繁就简,以简单而有力的文笔将情感包容其中,语短情深,辞约意丰,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如对华安刚刚入学时的神情描写,“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一个母亲对儿子的观察认真细致,既表现了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之情,也写出了孩子初涉世事的胆怯和对母亲的依赖,这同时为下文写孩子长大后的叛逆、与母亲的渐行渐远作了铺垫。再看作者对送别16 岁的儿子时候的情景描写: “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跟着”和“挪”字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送儿千里时难舍难分的心情;“照例”则体现了母爱的永恒,儿子的“勉强忍受”则与此形成对比,青春期时心灵的闭锁、性格的逆反使得儿子在母亲涌动的深情面前麻木无知。在儿子的疏离下,母亲虽落寞孤寂,更多的是体谅与理解,并淡然地相信这是人生的必经风景。

不仅如此,文中表示相同意思的语词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有不同的动词出现。如同样表示“淡出视线”的词语,在写到华安入学的情景时“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在写到16岁的华安到美国做交换生临别时“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在写到从医院辞别父亲时“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消失”“闪”“没”三个动词生动地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特质,幼时被人群淹没的“消失”,少年时主动求索的“闪”,老年时飘忽无力的“没”。三个动词的精妙在于它们恰恰组成了一个圆形的人生轨迹,代表两端的幼年、老年的“消失”和“没”因为幼稚和衰老都有些许“被动”的成分,而作者作为主动的目送者,默默地注视和领受着这一切,无论是关注牵挂还是伤感失落全都浸润在这绵绵亲情中,包容在流动循环的人生里,周而复始。文中这些动词的运用使得散文在情感的浓度上有了哲理的深度,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作为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形式创造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它既体现为对艺术内容内在的结构的组织和构成,又体现为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表层结构、体裁样式、韵律节奏、表现手法)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距离艺考还有

天嘉悦教育

祝您成功

造。”《目送》中的匠心形式使内容得到了深化,情感得到升华,产生了审美新质。文章采用了一一对称和循环往复的结构布局,这一“有意味的形式”尤显作者的精妙构思。全文以作者“我”的心灵感悟为中心点,把对儿子和对父亲的深沉记忆作为等长的情感半径并向四周辐射开来,形成一个由散乱画面拼凑起来的圆形饼状图。当读者在高处俯瞰这样一个有着朴素色彩的圆形图片时,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那些看似毫无联系彼此独立的零碎画面都是一一映衬的: 儿子的人生起步与父亲的与世长辞;儿子因幼小对“我”的依偎与父亲因衰老对“我”的依赖;青春期时叛逆的儿子对“我”的冷落与壮年时沉稳的父亲对“我”的体慰。这些彼此对应的人生图景恰恰揭示了生命流转往复的现象,因此作者感慨于“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而这又像是论点与论据的彼此印证,缓缓流动的情感在理性沉思与感性图景之间穿插交错、交相辉映,这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最后作者的情感波流在直径线上不断地徘徊交合,“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意味深长的具有总结性的话语在文中出现两次,被分别安排在儿子部分和父亲部分的结尾,在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的同时似乎又暗示着人生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父母子女、老弱病幼、得到失去在人生的圆盘中一次次地转化循环,这种含有宿命规律的定论在每个家庭每种人生中无限循环,无论是深深的感动还是淡淡的忧伤,凝住的只有思绪,时光流淌,依旧。

作者舒淡而沉缓的情感在多个双声叠韵词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在文中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带有失望和落寞的感受,而第二次则是洞透世事之后的淡然和总结;“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是失落之后的沉思和开悟;“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相较前几个双声词少了一个“地”,情感却更加饱满忧伤,充盈着对父亲的不舍。当读者读到这些语词时都会不由得放慢语速,去仔细静心体会作者哀伤失落和顿悟平淡的情绪流动。作者在《目送》中压缩了时间的纵度和空间的跨度,虽如此却让人明显感到时光的快速流转,如文中“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这句话,作者将自己定格,思绪和眼光却在几十年间来回漂移,尤显得感时伤逝的复杂心情。微言大义,《目送》以最简单的形式包容了作者最深沉的情感,承载了最厚重的生命哲学,凸显了龙应台这位女作家的知性和从容。

距离艺考还有

第四篇:龙应台的散文《目送》

导语:《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龙应台的散文《目送》,希望对你有帮助!

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第五篇:龙应台散文不相信赏析

导语:幸福就是,寻常人儿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龙应台散文不相信赏析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龙应台散文不相信赏析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彷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下载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与成长浅析龙应台的亲情散文

    爱与成长浅析龙应台的亲情散文 【摘 要】龙应台是一个提倡民主自由的台湾作家,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弊,鞭辟入里。从《孩子,你慢慢来》到《亲爱的安德烈》以及后来的......

    我与地坛散文赏析

    在这个充满浮躁、充满压力的年代,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是公认的建国50年来最好的散文!其丰沛的力度,让所有去阅读《我与地坛》的人都不得不认真......

    儿童散文赏析与模拟说课

    儿童散文赏析与模拟说课定义儿童散文的分类阅读主体和教学对象一、儿童散文常识发展轨迹散文是什么?散文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相对韵文而言,凡不押韵......

    《散文与女人--喝酒之后胡乱写点》赏析

    “我喜欢散文,虽然远比不上对女人的钟情。 哈哈,又逢春雨,仿佛春风拂面,散文与女人,成了君之两大爱好!深有同感啊。“90年代之前读大学的人,应该最清楚,在心里默默喜欢一个人的感......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全诗翻译赏析(共5篇)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孤灯寒照雨, 深竹暗浮烟”全诗翻译赏析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