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感想演讲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我想在这里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汇集了一位伟大教育家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这本书就是《人性的弱点》,作者,戴尔·卡耐基。
卡耐基是美国最优秀的成人教育者,也是当代世界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被尊称为当代成人教育之父。
卡耐基在本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主要是在告诉我们如何了解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让人喜欢上你、如何让自己获得成功等等。当一个人步入社会之后,想打拼出自己的地位,最主要的还是看他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这本书不是在向我们传授知识,而是再叫我们如何行动,这才恰恰是教育事业的根本。
当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的观点和语言魅力所折服。比如,卡耐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份显耀感,就是虚荣心,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批评,当你想得到别人的好感时,多真诚的赞扬别人,少夸须自己,自然别人就会对你有好感,愿意和你接触。记住卡耐基的一句话,真诚的赞美可以为你换来一份以外的回报。
而本书中最核心内容是三个要素,真诚赞美他人、不要过度责备他人、永远要有一颗乐观的心。的确,人非圣人贤人,孰能无过?在现实中,咱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每个人都有弱点,如果仅只只是攻讦、嗔怪或抱怨他人,而不思量自己的过掉,那末只会带来消极的成果,错误的事情更是得不到任何改善。咱们需要理解和宽容,因为人的生活最大的美德就是饶耍比如,挤班车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或走在路上不小心撞到别人的时候,是破口大骂?还是说声对不起?或者爽性选择沉默?其实,饶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咱们不能仅仅就是简单地去嗔怪他人,而要仔细看自己,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思量对方的需要,这样才气了解一切,宽恕一切,在真正处理完成问题的同时,也为自己成立起良好的人际瓜葛。只有学会真诚地体贴他人,才气赢得别人最大的信任。
接下来我想谈谈成功。卡耐基说过:“两个人从铁窗朝外望去,1个人瞅见的是满地泞泥,另1个瞅见的却是满天的繁星。”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的观念,导致不同的成果。乐观的心态可让你的生活布满着幸福和欢愉,悲观的心态则让人永远都活在疾苦和绝望当中。
在现实中,咱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陷于逆境。现在许多人都是开始豪言壮语要去改变社会社会,结果却往往处处碰壁心灰意冷而在社会中随波逐流,同化于整个社会中去。社会可以逃避吗,不可以我们只有面对下去。那么,我们该如何树立踊跃的心态,英勇地面对困难,摆脱眼前的压力呢?其实,很简单,关键就在于心态。有了好的心态,才气有好的成果,才气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学习当中去。以乐观开朗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面对困难我们微微一笑,一切皆为浮云,过眼烟消云散。面对失败我们微微一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何惧之有,大不了从头来过。我们要明白:学习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工作,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咱们可以先就业,再生业,最后事业,一步1个脚印,踏踏实实积累经验,相信最后成功并非那镜花水月虚无缥缈,我相信只要我们可以积极乐观的去对待这一切,我们也完全有能力达到自己人生的巅峰,到那时的我们就无悔于自己的青春!谢谢
第二篇:读书笔记、感想
学习
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历来认为一个人学习和进步的途径不外乎三种: 一是向书本学习,吸收数千年人类文明传承下来的精华;
二是从自己得失成败的经历中总结分析,发现优点坚持下去,找出缺点坚持下去;
三是向别人学习,尽可能地置身于高素质的人群之中,学习他们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且在高素质优秀人群中,不知不觉你就会受到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得益。
平时的学习基础比较扎实,在复习时就把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一下就可以了。每天晚上一定要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检查当天的功课,然后把认为有问题的地方过一下就行,每周总结本周的进展。这样,已经掌握的地方就不要再去浪费时间,对没掌握的地方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这样做事半功倍。
学习方法的核心是每天、每周的思考、检查,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漫无目的地重复劳动。
学校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老师谈起自己如何能在短短的时间中接连出版多部专著时说:每次读书都做记录卡片,分门另类地存放起来;每有灵感或者想法,也都用卡片记下来,然后再勤加整理,慢慢写出来,多年如一日的坚持。
我们也许不可能为某些事腾出专门的大块时间,但可把事情化整为零,把时间化零为整。这个办法受益终身。
灵感和创意总是在瞬间来临,如果你不把它们以最快的速度记下来以备以后的日子使用,你很有可能就会把它们忘记。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自己想到的灵感和创意记录下来,不仅能够时常翻翻加深印象,而且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它们有系统地组织起来,成为自己未来应付各种情况的点子军火库。可以给自己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工作备忘录,记录每天的日程安排,标好顺序,重要的或能产生直接效益的就做个记号;另一本由是自己的思想库,有好的想法与灵感随手就记起来,给自己以触动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也记起来,累了的时候就可拿出来补充营养。
任何机器设备都会按一定年限折旧,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可很少有人想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也在折旧。能变通者才能够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与机器的区别就在于人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如果你不能睁大双眼,以积极的心态去关注学习、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那么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价值被打了八折、七折、六折、半价处理,甚至一文不值。而这一切也许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就突然来临,因为不可能有一位会计给你的“折旧”做财务报表来提醒你,只有自己主动给自己做帐,时刻提醒自己的知识危机感。
读书学习是一个人终身的修炼过程,也许不可能很快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它会给你的心灵带来无尽的收益,而且会帮助你认识世界和生活,与人交往,对子女的教育及沟通„„更重要的是,一旦你读进去,那将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享受。读书三代雅人多。
习惯、态度
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面对问题最顺其自然的方法就是着手去解决它而不是回避它,拖拖拉拉这个坏习惯不是无伤大局的,它是个能够使你的抱负落空、破坏你的幸福、甚至夺去你生命的恶棍。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拖延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让你习惯于某种糟糕的状况中,无心也无力再去解决问题。
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一个人若得到一份工作,85%取决于他的态度,而只有15%取决于他的智力和所知道的事实与数字。既然态度是如此重要,为何不对自己的态度积极一点呢?对自己保持积极的态度,认真投入,敬业地去做事情,不仅可以超越自我,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跨越成功的障碍。在没有别的绝对优势可言时,比别人多投入一些,更积极一些,再耐心一些,这就是优势,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优势。在生活中,是我们内心世界在起作用,而使我们上进的内部动力就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没有选择,无法改变时,至少还有一点可以选择改变:选择自己是去投入地享受还是被动地受折磨,是否改变自己的心态。
有些不应该的动作或行为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也许起初人们对其尚有一份警觉,但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你的潜意识中也许就把不应该当成了应该,把危险变成了安全。你习惯这样了,没觉着有什么不对,可其中潜伏的危险因素消除了吗?没有,反而在你习以为常的时候,它正一步步向你逼近。习惯就是力量,有好也有坏。坏习惯就像一种慢性病,可能一开始并不引起你的注意,但是如果不能引起重视,发现得越晚,损失就越大。
进步、成功
一天清晨,有个人到海滩上去散步,他看见许多海星被早潮冲上了海滩,当潮水退去的时候,它们被留在了海滩上。如果被正午毒辣的阳光照射到的话,它们很快就会死去。因为刚刚退潮,所以绝大部分的海星都还活着。那人向前走了几步,捡起一条海星,把它丢进了海里。他就这样不停地捡啊捡,以一条条把它们扔回海里。有个人正走在他的后面,不理解这个早来的男人为什么这么做。于是就追上他问:“你在干什么?海滩上有成千上万条海星,你能够救几条? 救不救这几条海星又有什么区别?”这个早来的男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又向前走了几步,捡起一条海星,把它丢向大海。然后转过头来说道:“对这条海星来说,捡不捡有很大的区别”。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小善终成大德,积小德终成大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过去的事情与流逝的光阴再去追悔已然无用,但明天还有许多的路程要走,设定一个目标,从今天开始坚持做下去。每天做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终会有巨大的收获。
追求成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理性的战胜本能,克服自身惰性、缺陷,挑战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与自己的惰性和缺点做斗争的过程。每天克服自己一点点毛病,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成功就这么简单。
做事情也许只是解决燃眉之急的一个短期行为,做事业则是一个终生的追求。
谚语: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细砂。成功的经验有千条万条,但都离不开这一点:大处着眼,小处做起,切实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克服自身的各种惰性和小毛病,唯有如此,才能具备成功者的基本素质,可以征服各式各样的高山。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成功的定义。成功其实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跟失败相对)。成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种可预见到的必然的结果,其间出现的一些偶然因素会对其进程或结果的量的方面产生影响,而不应对其质的方面产生决定性影响。或许我们可以给成功做出一个模型:
1. 有一个明确可行的目标;
2. 有实现目标的正确的方法和计划; 3. 有持续不懈的坚持与努力;
4. 具有或在其过程中不断增强的控制进程抵抗风险的能力; 5. 实现目标,获得预期的结果。
成功应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必然,只有经过多次磨练,成败的反复考验,我们在各个环节上都完全过关后,才具备了基本的素质。
我们每天都要问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正在做的这些事情与之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衡量自己工作效率的标准不是你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所解决问题的价值高低。
目标是对的,能力是有的,为什么总成功不了呢?人生就像一场激烈的马拉松比赛,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保持耐力而不是在某一个阶段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耗尽所有的体力。通往成功的道路是一个漫长艰辛的折磨人的过程,有时简直会令人发疯,所有意志的堡垒轰然倒塌。所有成功者,无一例外都是意志力极强,能耐烦,耐得住寂寞的人。在做事情时,也许没有一个明显的对手和敌人,但真正的对手其实就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比的就是意志、毅力,看谁耐得住各种艰辛、折磨、烦恼,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成功是指最终实现了目标,但并不意味着从不受到挫折。成功是赢得了整场战争,而不是赢得每一场战斗。
如果你有心在你生活的每一天给自己悄悄定下一个小小的目标,当事情长久地发展下去,你就会明白其实我们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工程,我们正在制造差异。这种差异是大是小没有关系,如果每天都有一点点小进步的话,我们终究会带来巨大的差异。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上帝似乎在此和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告诉我们人1生的目的地,却拒绝给我们地图。于是在上帝慈祥而狡黠的目光下,我们在人生的莽原上无助地跋涉。在跋涉的行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最为辛苦的并非路程本身,而是在路上我们永远不知道是否选对了方向(甚至连证明自己是否对错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人生的困境,我们在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失落了家园,而我们的一生都在找那条路----回家的路。
人生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劳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即便是饥饿感与仇恨感,也是一种强列让人感到存在的东西,但那种疲惫会让人止不住地滑向虚无-----叶天蔚??
清晨一口新鲜的空气,雨后一片鲜嫩的绿叶,天上一片变幻不定的云彩,一顿可口的饭菜,一夜好睡,一个老朋友爱问候„„怀着感恩的心情去体验造物主的厚赐,带着鲜鲜的态度去体会每一点变化的不同。你可以有很多适合自己的方法,把一波潭澜不兴的死水变成欢快奔流的小溪。生活难以改变,但你可以改变你的心情。
每个人都有诸多的遗撼:有时间时没有钱,有钱时却又没有了时间;有能力时没机会,有机会时却又没有能力;年轻时用健康换金钱,老了又用钱来买健康。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算命先生为人算卦,说这个人20多岁时诸事不顺,30多岁时虽多方努力仍一事无成,那人焦急地问:那40岁呢?算命先生:你就已经习惯。
财富
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伏难定,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险性,在潮底的时候则要有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我还活着,我要努力行动,我有信心。其次就是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请万分地珍惜它们,你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家人却同样关心你,房子不大,家却温暖,这份亲情是财富,终身值得珍惜。第三,你的抱怨表示你对现状有所不满,你在试图努力改变它们,在追求你想要的东西,这种欲望、上进心也是财富。而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是你的财富。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其益所不能”。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
相对速度
今天与昨天相比,我们很容易满足,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是必要的。但我们还要同别人比,看看自己的相对速度。《心里的锁》曾经收录过一个故事:甲乙两人到野外游玩,忽然来了只狗熊,甲赶紧换跑鞋,乙不解地问:换鞋有什么用,你还能跑过狗熊吗?甲说: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确实,在这个故事中,除去道义的因素外,我们相信,甲的速度并不重要,相对速度却很关键,他只要跑得比乙快,就不会葬身熊腹。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想确定自己的位置,必须采用参照物,人都是在比较中生存的。生存、发展的机会可能只有有限的名额,往往会有一大群人去拼抢,你只是尽力是不够的。要优秀,要比别人强。比别人强的捷径是:发现他们的优点,努力学习,把它变成自己的优点。
话说自律
生活中充满了数不清的随意性,更要命的是:没有人会替你自己去管理你的生命。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生命的重大安排,从决策到执行到监督落实,全靠你自己。
给自己定出计划以及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看似委曲了自己,强迫自己放弃很多生活的乐趣,不能够随意、潇洒地生活。其实眼前的这种严格自律,正是我们养成良好习惯,克服种种惰性,从而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前提。
不要随意放纵自己,不要轻易向各种诱惑低头,坚持自己的方向与计划,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否则,你很可能随小波逐流,贪图眼前的点点安逸享受,而损失掉生命中真正的财富。
你见过田野间辛勤耕作的水牛吗?它们为什么这么卖命,在炎炎烈日下不停地忙碌呢?因为它们的鼻子被一根绳子给拴住了,只要它们不听话,人就使劲扯那根绳子,在它的意识中只有这个准则:跟着绳子走。有时候,人犯起毛病来,还真像这些被拴住鼻子的水牛们。我们应该把这种人称作“人牛”,因为他们不仅十分自愿地甘心于命运的支配,他们的生命中已充满了被奴役的牛性,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牢牢拴住,不敢也可能没有想过要去做别的尝试。我们常常抱怨命把通向成功的大门给锁住了,却从来没有想过通过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尽可以绕行、爬墙甚至是撬开那把锁,但没有什么比接受命运摆布更糟糕的。尼采说:不是牧者,便是羊群。你不去选择命运,命运才选择了你。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依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自己的选择,才能免遭成为羊群的厄运。
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能随时兑现一切。
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情绪低沉,意兴阑珊,却并没有由此而推迟去做重要的决策。多年以后,当我们回头看时,方知这些决策给我们造成多大的伤害。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能够做成大事者的基本素质之一,越是重大的决策,越是要心平气和,头脑冷静,周密地分析各种信息,判断各方局势,做出认真负责、科学的决策。而当一个人情绪波动较大或压力比较大时,仍然能做到冷静地处理一件很困难的事,这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我们可能丧失了清晰的分析判断能力,最会有一种尽快摆脱这种境地的渴望:我不想在这儿呆下去了,随便哪条出路,只要能走开就行;或者是我气得受不了,先把气出了再说。
在各种情绪冲动下,我们极易做干出后悔终生的傻事不定期。所以,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平静,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匆忙决策。
先“舍”而后“得”
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地向日本著名禅师南隐问禅。南隐先是以礼相待,却不说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的杯子,杯子已满还在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终于不能沉默了,大声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能再倒了。”“你就像杯子,”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让我如何对你说禅。”有时候,如果我们只抓住自己的东西不放,就很难接受别人的东西。有些人什么都不原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有所失才会有所得。放弃不是失败,是智慧,放弃不是削减,是升华。
控制时间的艺术
一寸光阴一寸金,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没有控制时间、高效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和艺术,结果还是任时间白白流逝。
有一首著名的诗是这样写的:
他在月亮下睡觉,他在太阳下取暖,他总是说要去做什么,但什么也没做就死了。
时间是什么?我们在哪里?答案就是:时间是现在,我们在这里。我们应充分利用此时此刻。
“成功者总在做事,失败者总在许愿。”个人的行动是我们唯一可以有能力支配的东西,这些行动的综合不仅成了我们的习惯而且也成了我们的性格。
表达
有理不在声高,这话不假,可许多时候我们必须开口大声讲话。不敢大声说话的人,往往对生活具有强烈的恐惧感。导致恐惧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骨子里害怕失败,害怕得不到众人的认同,害怕自己讲演不成功而给自己的脸上抹黑。能力强的人,总是让人联想到自信果断,他们发言时神态自若,言辞滔滔不绝;而能力差的人,大多是那些一发言就唯唯诺诺沉默不语的人。
台湾专家认为“勇于发言常常胜过埋头苦干”。
教育
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们的一生,我们最大的责任在于训练他们怎么样用自己的勇气去面对生活。过分的保护孩子会导致他们过分地依赖,只会使他们失去了可能发展和探索的空间。让孩子从亲身经历中获得责任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亲身经历是家长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适当地给孩子们出点难题,让他们出出丑,然后选择时机就事论事,往往能够鼓励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比无微不至的关怀强过百倍。
在开始培养自我独立能力时,必然会受到一些挫折,受一些委屈,此时不应一改初衷,忙不迭地去呵护、安慰,替他们解决问题和承担压力,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走出挫折,并从中学习到经验教训,锻炼自己我解决的能力。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罪,才是真正地爱护和负责。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师。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是新奇有趣的,假使孩子做了错事,威吓和严厉的训斥实际上并不能够使他的行为举止走上正轨,惟有教育、启发和引导,才能使他拥有适宜的行为和意识。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可培养出适宜的行为举止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会导致的后果,引导其用正确的方法去改正。再进一步帮助他们分析以后碰上同样事情该如何面对。
在漫长的一生中,父母是教育、塑造、影响孩子的过程,不能说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父母,但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你懦弱的时候无法要求孩子勇敢,你大手大脚花钱,孩子也不会从你这儿学到理财的本领,你不进步,你也不会看到孩子的进步,你说脏话成习惯,孩子说话也会受到“污染”„„孩子不仅看你说什么,还看你做什么,你就是他学习的榜样之一,家庭是他成长最直接的土壤。爱孩子们的父母希望孩子优秀的最好途径就是:与孩子一道努力进步,共同变得优秀起来。
在学习上,分数与及名次只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与成绩的一个最简单化的参考标准,切不可将之绝对化。我们应该了解的是:
1、孩子是否对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有兴趣,是否在学习中得到一种享受和乐趣;
2、孩子是否能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否在不断地进步。如果孩子对学习有浓厚的人趣,在掌握新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极大的精神上的愉悦,那么不用你去督促他,他也会自觉地扑进学习中。如果孩子掌握了适当的方法,总在不断地进步,我们也就没理由指责他并简单地在表面上把孩子与别人相比较,从而对孩子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以及自尊心都构成打击,让他视学习为畏途呢?简单的比较非常不公平,且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人家开宝马,住别墅,为什么你不行?不要去做简单比较,给孩子们多一些关怀、理解、鼓励、支持,帮助他们走好自己的路。
第三篇:演讲感想
关于《我眼中的质量与责任》的演讲比赛感想
通过此次演讲让我对质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产品的质量取决于工作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则又来源于每个员工的责任心。想要做到不简单就是把每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好,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佳了呢,或许这次演讲之后每个人都应该对质量问题做出思考。
作为一个普通的财务人员,对于生产环节知之甚少,可是产品的质量又与财务系统的资金运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个人过失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客户的满意程度,进而会影响的销售订单的实现,则到款回款率必然会下降,最后会导致财务环节资金链、供应链的紧缺,以此的紧缺现象反过来又会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运行。可见,一个小小的细节问题,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啊,就如我们所说“质量之于企业犹如健康对于人的生命一样重要”,希望我们贺祥人,从此时此刻起可以像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一样来维护产品的质量,视产品在手中,质量在心中,细节在每个人的精益求精中,真诚的对待每一道工序,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观点用心、用脑的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让我们的产品精益完美,让时间无法磨损优质的质量,让我们贺祥因质量最优而充满生命与活力!
财务部:
2012年11月24日
第四篇:演讲感想
“我与中航共成长”演讲比赛观后感 每个初出茅庐的小鬼头都有自己的憧憬和理想,而中航则是我为梦想努力奋斗的第一站。就像所有第一次的尝试一样,充满着青涩、未知、懵懂和不可替代;正如初恋,不管彼此间呈现出怎样的姿态,过程苦乐与否,这些经历终将被铭记并且深刻得无法复制。无论往后的机遇如何,第一次在中航同舟共济的身影都值得被珍藏。
8月25日的演讲大赛远非简单的一次语言传导和交流,它是思想共鸣精神洗礼的大会堂。虽然仅有短短的数小时,却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中航强有力的凝聚力,感受到与中航共同成长的远远不止我一个,领略到中航20年的英雄岁月,体会到中航人共体时艰、众志成城、拼搏奋进的无限魅力。
这次演讲比赛可以说是精英荟萃,高手如云,参赛者们扬长避短,各显其能。个个都紧扣“我与中航共成长”的主题,抓住细节,突出重点,展示亮点,并做到旁征博引,结合各自在中航一路走来的历程,层层渲染,步步深入,丝丝入扣。每位参赛者演讲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企业的信任与热爱,他们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内容丰富,事例典型,生动感人;音调标准,言语规范,恰到好处;表达流畅,声情并茂,相得益彰;整场演讲宛如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总之,这次演讲比赛应该说是一首匠心独运、妙不可言的诗;是一幅意境悠长、色彩斑斓的画;是一曲荡气回肠、余韵绕梁的歌。使全场听众都陶醉于诗情画意中。
然而,是比赛,就意味着竞争,是竞争,其结果难免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愁。在我看来每个演讲者都是成功者,因为实践过、体验过、努力过、奋斗过。所以,无论结果怎样,你们都值得被赞赏。
万利达客服:
2012年8月28日
第五篇:演讲感想
演讲感想.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今天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中国为清华举行了最隆重的庆典。国家主席、副主席、总理、副总理、委员长、政协主席与八千清华校友齐聚一堂,追忆逝水年华,畅想未来愿景。前几日,更有白发苍苍的老总理朱镕基回到母校,高呼“清华万岁”。此情此景,即使是最古老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不敢望其项背。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有此荣耀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清华的荣耀,不是因为有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创作,伟大的发现,伟大的发明,而是因为从校园里走出了伟大的官员,这未免让人有些迷惘。诚然,牛津、剑桥的荣耀,也包括从那里走出了许多首相、大臣、总统、总理,但他们更有牛顿、霍金等一大批巨人。
许多年前,就有外国学者指出,苏联第二代之后的领导人多是厂长经理出身,多有工科知识背景,苏联已经演变成技术官僚治国。这一幕,又在中国重演。如今,中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立法机关领袖均为工科知识背景,而且都是从技术官僚中脱颖而出。清华号称红色工程师的摇篮,领导人辈出也就顺理成章。而在西方民主国家,领导人大多具有法律知识背景,这反映了民主国家的法治要求。
一般来看,一个国家在革命和建国时期,领导人多出身草莽或者行伍,在中国尤其如此,“刘项原来不读书”,说的就是这种情形。等到天下安定,便需要老实本分的读书人帮忙治理,“学而优则仕”是也。所以,陆贾对汉高祖刘邦说,天下从马上得之,不能从马上治之。但是,古代科举取士,除了考文章辞赋,还要考典章制度,也就是今天的法律。至于百工之术,则被视为末流,难登大雅之堂的。轻视甚至鄙夷科学技术,使中国逐步走向没落。中国的典章制度也因此没有发展,成为专制主义的牢笼。共产党执政后一度把知识分子当作专政的对象,甚至大学也停止招生,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直到改革开放时代,又提倡干部知识化、专业化,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大批有技术专业背景的人因此青云直上。中国终于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并由此开启了技术官僚治国的时代。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终结苏联垄断制度的戈尔巴乔夫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俄罗斯除了首任总统叶利钦不是法律专业背景,普京总统和梅德韦杰夫总统均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这和美国开国的几任总统极为相似。据历史记载,英国推翻查理一世的民主革命,其领导人很多是律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许多领导人也是律师,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和马拉就是极为著名的律师。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斐逊和亚当斯,均为律师。美国最近一次大选,其实是两个律师之间的激烈竞争,一个是女律师希拉里,一个是黑人律师奥巴马,结果已经众所周知了。
自古以来,国家事务就不只是经济事务,治国不等于管理经济,国家总理不等于公司总经理。技术官僚治国不可能长久,也是历史的必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历史已经是最好的例证。什么时候中国会走出工程师治国的时代,开始政治家和法学家治国的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