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青年学生对社会期望的认识与理解

时间:2019-05-14 18:3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作为青年学生对社会期望的认识与理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作为青年学生对社会期望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篇:论作为青年学生对社会期望的认识与理解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勇挑重担,好好学习,努力发展自己,建设我们的美丽的国家。我们应该不负重望,下面是我国党中央四代领导人对我们青年学生作出的殷切期望。

党中央 四代领导集体核心对青年均寄予厚望和高度的肯定。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为安吴青训班二周年纪念题词时就指出“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他认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在1939年12月9日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指出一五四’运动为北伐作了准备,‘一二九’运动则是抗日战争的准备。”这个讲话有力地驳斥学生运动没有力量的论调,充分肯定了青年学生在中国革命中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仍然十分重视青年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1957年l1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t“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眦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青年一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对青年更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他认为:“青年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祖国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青年的未来也是无限美好的。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与此同时,由于青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维、记忆、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也处在成长和发展的旺盛时期,生机蓬勃、奋发向上、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因此,党中央 四代领导集体核心均高度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工作,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作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和指示。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人群,他们的品德素质是构成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品德状况,从某种程度讲,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核心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他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对于以上党中央四代领导核心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感到很幸运,我对于这些期望的认识是:现在我们正在接受学校教育,没有走上社会,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在大学里做好这样的准备:

(一):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所以在大学期间我们要经常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也要经常 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文化,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中提出的“智、仁、勇三达德”的理想人格内容加强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借鉴和吸收西方伦理中的公正观念、法制观念、主体意识、追求科学、自由与民主的思想,充实和丰富 自己的大学生活。确定自己人生理想。

(二):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现在就业压力大,一方面与现在的经济形势有关,另一方面与大学生不能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有关。所以在大学四年里应该确立职业方向,为以后的职业做充足的准备。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所以我会把自己的兴趣适当发展,利用现在的充足的资源,好好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三):多进行交流,创造一个好的交流环境。现在社会上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与调查,而且很多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与同学之间缺少交流,做出很多错误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多与同学交流,共同面对压力。

作为祖国的 青年学生,我们首先应该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自己的观点看待事物,结合胡锦涛主席的三点希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身为*大人,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的精神必不可少。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农大精神,爱国爱校,应该是是捍卫自己的国家与学校;质朴厚德,是*大的一个特色,作为*大人为农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就应该像土地一样实实在在;实干奋进,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拥有的,做一个实干家,摒弃社会上的浮躁风气。求真创新,在学术上认真细心,认真研究学术知识。

现在的形势政策,对我们青年学生很有利,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争取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试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兼谈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第二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经过新课程陶冶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确加强,而且具有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态度。这是坚持《标准》导向,且不懈努力的结果。我更看重后一点,因为此现象不仅具有长效性,更重要的是此现象蕴涵的学科素质要义:改革的确作用在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这种自主发展虽然表现在能力方面,但如果持续下去将会作为培养现代生活态度的基石,并有助于形成一种现代公民理应获得的民主生活方式。

课程功能的变化、课程内容的主题处理方式,促使教师更强烈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变化,做反思型教师正在成为教师的一种追求。据此,带动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变化,并延伸到教研活动方式,使长期以来一成不变的教研活动出现了新气象,其中反思教学成了其中最抢眼的概念和行动。教师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使自己进一步专业化。课程改革得以继续推进的动力之一,也源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往“两本书主义”的教学模式,在丰富的课程资源面前完全被打破,教师们已经学会从哪里去找资源,运用资源的意识可以用“自觉”二字来形容。资源开发的结果有三:多样性资源使课堂不再呆板;在不同资源的展示和运用中,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使教学突破了“教课本”的照本宣科做法,通过对材料来源的认识以及材料的理解与阐释,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显然,义务教育阶段《标准》的实施是比较平稳的,它确定了各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标准》取得的成绩也是具体的,而且这些成绩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已经接触到了基础性、人文性和发展性这类课程的教育特质。

第三篇:论美育与德育对培养青年学生的重要性

摘 要:提高美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将美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美导善,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开发青年学生的智力潜能;以美怡情,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活品味,对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至关重要,对于中国在21世纪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美育 德育 思想品德 智力潜能 生活品味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学校美育与德育教学,这是时代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和德育是两门不同类型的学科,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态,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由于二者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和交融性,将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至关重要,在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美育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一定的美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美的事物为材料和工具,通过审美活动来激发和强化人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教育目的。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是一个教育过程和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在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方面,美育和德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创造美的事物、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美育和德育也是相通的,所以,美育和德育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就各自的任务和作用来看,美育不仅在塑造人的形象,净化人的心灵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还肩负着寻找、追求和创造自然美、艺术美等美学范畴的任务。而德育的任务和作用则仅被限制在伦理、道德和社会心理的范围之内,所以,美育和德育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目前,仍有不少学校把美育划入德育范围,或是将美育与艺术教育简单划等号,这些观点都有失于狭隘、偏颇。将美育从属于德育,忽视了美育在塑造人的方面的独特功能。德育是单向灌输教育,美育是双向互动教育。因此,美育的功能具有为德育所不可代替、无法涵盖的方面。与此同时,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则是将美育的地位降低了。因为美育不仅仅是培养艺术技巧,而且还有更深的内涵,它具有从根本上激发人的心理活力并促使人格完善的特殊功能。所以,美育的目标不仅在培养艺术才能,还在于培养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格调,因此,美育不仅包括艺术教育,也包括其他各种类型的教育。综上所述,美育和德育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各有个性,在学校教育中两者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一)美育是德育的诱因。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的最高价值目标在于实现美,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美的驱动下进行的。诸如人穿衣,戴帽除了出于最原始的保暖等功利性目的以外,最主要就是出于对美的追求。一般说来,人做一件事,就是因为自己觉得如此才为之美而去做的,是以美为驱动力,自由意志的体现是为了别人对自身行为作出肯定性的评价才去做的,也是以美为驱动力的。从广义上说,青年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是在对美的追求、创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对社会的了解,对自身和对自然的认识,也是对美的把握,也是以美的追求为动力的。并且只有当人们充分认识了自我,了解了社会,把握了自然,才能从中产生一种功利性(善)的快感,然后依靠自己的理性思维把这种快感上升为美感,从而形成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人的本质特征的道德风尚,行为习惯。所以,美育是德育的前提和诱因,要搞好德育必须先抓好美育。让学生在审美、立美教育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美育是德育的保证。

美育过程是一种审美和立美的教育过程。从德育的角度来说,“立美”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塑造过程和学生自身完善过程的统一,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具有了比较高层次的审美鉴赏能力,把握住了审美标准,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统一,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具体说来,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美能导善,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 美和善是相通的,善是美的灵魂,美是善的光华。卢梭在《爱弥尔》中说:“只要热心和才能,就能养成一种审美的能力;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一切道德规范和道德条文只有当它成为人的心灵的信仰和需要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付诸行动。道德教育诉诸人们以理性,使人们认识到应该这样去做,而美育的作用在于,使人们从内心情感上心甘情愿地乐意这么去做。席勒指出:“美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席勒正是把美育作为培养道德的一种手段,认为美育能够使感性和精神力量尽可能地和谐,使人的精神获得彻底的解放。

在现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尊自信意识、自主自律意识、勤奋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普遍增强。这是我国精神生活的主流,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是非不清、善恶不辨、美丑颠倒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在一些人心目中,国家的尊严淡化了,做人的尊严丢掉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原则不要了,投机钻营、弄虚作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却被尊奉为个人的处世之道。这种种现状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青年学生,使得一些青年学生为金钱所驱动,甚至不顾廉耻。

美育在塑造完美人格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克服过度物欲化社会中价值观的偏离。因为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是以感性的心理活动为基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人完全处于自觉的状态,既不受外部的客体世界的影响,也不受内部的主体世界的束缚,而是在认同美的形象的同时,自觉自愿地、主动地接受美的内涵,并内化为理性的认识。因而有益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与此同时,美育对促使青年学生追求高尚人格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景中,“融美于心灵”,在感化、启发和诱导下,通过对美的欣赏,引发联想,与审美对象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从而得到感官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满足,理智上的启迪,进而荡涤灵魂,追求美好,摒弃卑微与自私,自觉扬起追求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的风帆。因此,美育具有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思想境界,铸造完美人格的作用,能激发青年学生向往善人善事,唤醒青年学生对人类崇高行为竟相仿效的愿望。同时,美育能通过审美欣赏和审美评价,颂善贬恶和扬美抑丑促进和引导青年学生坚贞节操,端正品行,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提升美好的人生境界。

第四篇:对墨子的理解与认识

对墨子的理解与认识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生命母体,那么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思想与精神则是我们长大成人的文化血液。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长大成人的阶段,是我们的思想最鲜活并茁壮成长的阶段,那个时候出现了让我们自豪的诸子百家。至今,我们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心理、情绪、行为仍受他们的影响。

春秋战国形成的儒、墨、道、法等几大思想体系中,最具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仍在规范着我们的现实人伦秩序的当首推儒家,其进退自如的人生态度最让知识阶层推崇的当首推道家,但最独立特行且最具广泛的当代价值的则首推墨家。尽管我对对墨子的了解有限,但墨子的思想至今受用,熠熠生辉,足以看出他超人的智慧和能力。

那么墨子教给我们后人什么智慧呢,什么为人处世的道理呢?现在让我们来回味一下。

1、首先,墨子教会我们管理国家的的方式:兼爱非攻。兼爱便必须非攻,非攻即反对攻战,即“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当然,非攻并不等于非战,而是反对侵略战争,很注重自卫战争。自卫是反侵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自卫就会等于不反侵略。兼爱是大到国家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小到人与人之间也要兼相爱交相利。而非攻则主要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证兼爱。他教导我们国家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不但国家之间要相互友好,互利共赢,人民之间也是这样。要既反对侵略战争,又以身作则,爱好和平。

2、墨子也很注重培养贤才,统一思想。这在当时是很大的进步。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在隋唐时期才正式形成。而在春秋时期墨子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是难得的。尚贤是主张突破贵族世袭制度,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反映了小生产者对政治上平等权利的要求。尚同则认为国家的职能在于统一全国思想。他教导我们国家领导人要注重培养人才,人才强国。事实上,我国早在80年代就已经展开“科教兴国战略”及“211工程”,这充分吸收了墨子的思想。对于统一思想,对当代又有新的理解,就是在保证正确的思想方向的前提下,允许思想解放,百家争鸣。这是对墨子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3、墨子也很早教导我们要节俭。节用、节葬等。他要求人们要节约,教育人们切勿浪费奢侈。这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对墨子积极思想的继承。

4、墨子认为非命,就是认为人的生活不能由命运掌控,而是由人自己创造。这就教育人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要努力同命运做斗争,不要轻易向命运低头,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给那些面对命运的安排准备顺天应命的人,起了警示作用。像张海迪、霍金等人,绝不向命运低头,充分证明了只要敢拼搏,就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轨迹。

当然墨子思想中也有与当代不相适应的成分,如:明鬼,天志等,我们应该自觉剔除。但墨子思想大的方向是对的,是一切为人民的利益着想的。

墨子给我的心灵启示有以下5点:

1、伟大的事业,卓越的成就从来都不是出身高贵的人创造出来的,墨子的生命实践再次印证了“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一至理名言。

所以,一个人、一个企业,没有背景、没有社会地位都不是成功的障碍,都不是不成功的理由。这对今天正在改变中国面貌、创造时代伟业的一代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宝贵的心理自信。

2、不拘于一域,不守于一业,不要成为井底之蛙,生活应象墨子一样丰富多彩。

当代社会提倡术有专攻,学有专长,我们大学里的“博士”其实都不是“博”士(知识广博的人),而是“专”士(在某一领域专深)。一般人虽然不可能做到墨子那样文理兼通,成为通才全才,但无论何种专业,那怕是训诂学、探抶学这样面很窄地人文学科,人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若能同时保持对科技新知、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同样,从事软件开发的人才若能关注一点国学知识,这样个人的心智将更加健全。你可以不成为科学家,但不可以不具有探究之心,钻研之志。能对某一样事物着迷,是人的福气和幸运。

3、人最大的未知就是不知道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

墨子让人惊叹的成就足以说明,人的未知比人的已知要多得多。所以,我们不要对自己过早的下结论,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可能,觉得改天换地火热生

活与自己无关。千万不要早早地收拾起生命的激情,到碌碌无为的小屋子里白白打发生命的光阴。

4、人最重要的是要战胜平庸、自满、消极的心理。

墨子的经历应证一个道理:无论你的事业是刚刚起步还是已功成名就,无论你是精英人士还是无名小卒,无论你是血气方刚的青年还是老之将至的长者,每个人都能比你的现状再优秀十倍以上。

5、做一个“兼士”,也就是有兼爱精神的人,是人获得幸福的保障。

有人认为,兼爱是一种理想,甚至有空想的成份,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做到的,这实是对兼爱思想的误解。在我看来,兼爱的内涵就是博爱、感恩、奉献、无私,兼爱不仅是理想的召唤,而且是人生获得幸福的途径。这些东西不能保证你功成名就,但能带给你充实、详和和愉悦的心态!

墨子出现在中国,表明中华文明不仅在人伦道德、语言、艺术方面,乃至在逻辑、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曾经是世界历史上最棒的,他为我们今天一代人的成长成功提供了强大的心理自信!墨子以其独立特行的性格特征和个性风格,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人格榜样!让我们批判着继承墨子的思想,让他的思想在当代重新绽放光芒!

第五篇:对建筑艺术的认识与理解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建筑总是以物质需求为先导的,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教皇亚历山大有句名言:“真的有价值的是实用,华丽的光环确实跟感官借来的。” 的确,就大多数建筑物而言,人们特别是使用者习惯于要求建筑本身首先应符合使用的要求,进而考虑经济、美观的因素,以达到物质和精神的结合。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作为一门艺术,建筑除了具有自身的物质性以外,还具有一定的精神性,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结合统一,建筑艺术之中,精神性和物质性之间的比例不是均等的,而是各有侧重。有的建筑物质性特强,而精神性却难以表现,如仓库、车棚、厂房、水塔等;有些建筑精神性略有提高,如学校、医院、办公楼等;有些建筑的精神性偏重,如博物馆、剧院、美术馆;还有些建筑精神性处于主导地位,如教堂、宫殿、寺庙、园林等。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只有精神性,而无物质性的建筑,如纪念碑、纪念塔、雕塑等,像西格拉姆大厦只单纯的表现出了人们的精神依托,毫无任何物质用途。就建筑而言,精神性越高,其本身就越趋向艺术性,艺术价值也就越高。

建筑,它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从而可知,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创造的空间环境。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建筑艺术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车尔尼雪夫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务从美感要求。”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

下载论作为青年学生对社会期望的认识与理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作为青年学生对社会期望的认识与理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认识与期望

    我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认识与期望 刚领到课程表时,看到有历史课,感到很奇怪。高中学的是理科,早 就不学历史了,对大学学历史有点不解,不过随着历史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对《纲要》......

    我对健美操的认识与理解

    我对健美操的认识与理解--学健美操的感受 大学体育是本着发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娱乐我们的身心,提高我们机体素质的原则,为我们设立可篮球。网球,羽毛球,轮滑,攀岩,健美操等体育项目......

    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第二周、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不仅现在,而且今后很长时期都将......

    我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与理解

    我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与理解摘要:《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

    我对大众汽车的认识与理解

    小时候看到路上跑着的汽车就非常感兴趣,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开上自己的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尽情奔跑。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才知道原来汽车也是分很多类型的,以后又渐渐明白了汽车是......

    我对媒体的理解与认识

    我对媒体的理解与认识媒体这是一个概念广泛的词语,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化学领域系“媒质”之意,在机电领域为“导体”,而在数学领域又是“中数”的意思。然而我们......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5篇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在大学的时候已经进行过四年的系统学习。但是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后,我对其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第十......

    对行政管理学科的认识与理解

    对行政管理学科的认识与理解1982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带有呼吁性的文章:《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于是,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在全国迅速展开,中国政治学会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