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时间:2019-05-14 18:0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第一篇:浅谈如何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浅谈如何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会同一完小

欧丽萍

“若无国防,则国难屡起,民将不得安其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因此作为学校、教师,我们要在广大小学生中树立居安思危、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热爱和平、报效祖国的民族精神,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

如今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他们有父母、爷爷奶奶宠爱着,娇生惯养,没经历过战争,没受过贫穷,大部分学生没有国防概念、国防意识,那学校如何将国防教育融入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呢?

一、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里

我是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要传授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如今信息发达,学生很容易接触许多外来文化,他们对这些外来文化一知半解,盲目崇拜,常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比自己国家的好,这对他们健康人格、民族自豪感的形成都会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英语教学中,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对祖国文化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学习Christmas Day时,我一定会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春节,了解春节的来历,了解春节深渊的文化意义和重要性,将春节和Christmas Day进行比较,引申中西方其他节日进行对比,让学生看到中国传统节日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和其意义,保护好我们自己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可以多了解外来文化,但不要盲目崇拜,要学着去“师夷长技以制夷”。

英语课中要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国防教育,其他的课程也要如此。如音乐课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打靶归来》、《地道战》等歌曲,不仅要教学生带着感情地唱这些歌曲,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的故事,让学生在听唱这类歌曲的时候如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国防意识。如美术课学画军人、军事武器等来树立他们打小就热爱军人、热爱部队的精神。语文课、思品课上对学生进行爱国、国防方面的教育。体育课上可以教学基本的军事技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体魄、体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保家卫国。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好每周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多观看爱国主义的影片,如本学期开学初,我校连续几个星期的主题班会课就是观看《开学第一课》。

二、将国防教育渗透到课外实践活动中

看到的、听到的都不如自己亲身体验到的来得真切,为此,我校成立少年军校,并且每年暑假都会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暑期军训,让学生亲身体验军人的生活,由学生崇拜不已的教官讲述部队生活、讲述国防知识、讲述保家卫国的重要性和意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带学生到当地部队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每年“八一”时,学校组织学生去看望当地老兵,让学生知道军民一家亲,学会尊重军人,敬畏抗战老兵,看望的同时还可以聆听这些老战士讲述他们的军旅故事、抗战故事,了解军人生活,了解国防知识,从而树立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加他们的国防意识。

三、心有榜样

习主席教导青少年说“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心有榜样,就是要青少年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我校是粟裕大将的母校,我校的师生将粟裕大将作为心中的榜样、英雄,学习并铭记粟裕大将的精神。

四、开展国防知识竞赛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防教育知识,学校可以经常开展国防教育方面的竞赛,如国防知识抢答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黑板报、作文竞赛等。这样学生就会自发地多去了解国防知识,润物细无声,时间久了、次数多了,爱国主义精神、国防教育意识自然而然地在幼小的心灵中萌芽并伴随着学生茁壮成长。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学校、作为教师,我认为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教学是次要的,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教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把国防教育适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渗透到学生的骨子里。我们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祖国培育有高尚情操、强健体魄、心系国家安危、立志保家卫国的强大后备军。

第二篇:让教育渗透到生活中

让教育渗透到生活中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的总要求是: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要社会大课堂,教学 合一。“活到老,学到老。”

关键字: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合一 正文: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动荡,积弱的旧中国,为了谋求富 国强民之道,他致力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奔走呼号,身体力行,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曾被誉为“万世之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当代的孔子”等多个荣誉称号。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的研究中国教育问题,亲自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为中国培养造就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不论是他的教育理论,还是他的教育实践,陶先生始终坚持的一个核心就是他的生活教育。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必需的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含义有三:一是教育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二是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是相对应的,教育要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才能达到效果;三是教育是一种终身性教育,“活到老,学到老”。教育是终身的。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三)“教学合一”

“教学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其含义包括三点: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树立经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先生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三、“老师须一面教,一面学”。好的先生必须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生。“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四)、“先扬后抑”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他提倡老师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那么,何不将批评寓称赞之中?

总之,生活教育理论的总要求是: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要社会大课堂,教学合一。“活到老,学到老。”

第三篇: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文全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立身于中学教育的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有的教师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这种情绪表现的更为激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着殊特的矛盾心理,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刚刚结束初中基础教育,多数仍属于末成年人,对社会了解不多,对职业了解更少,许多学生上职业高中,是出于无奈,一些学生感到自卑失落,例如:我班有几位女生刚入学时低头不说话,不敢看老师,有时找她们谈话总觉得对不起家长,在考上普通高中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她们对别人所说的上职业高中也不错,‘也’字会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而在外部表情上却很少暴露;而对于一些男生,更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内心更是一种失败者的心态,表现上却渴望得到认可,于是在课堂上讲能话、课下的做恶作剧便成为他们的拿手菜。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引导学生了解繁花似锦的职业大千世界,让他们感受 “行行出状元”的道理,了解中等职业教育是座“立交桥”,能为自己铺设多条适合自己特点的成才之路。

在担任班主任和政治教师的双重任务的有利条件下,针对管理和教育两大方面,我采取以下做法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

一、学会尊重——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养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教师应该主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自由的打下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解决,积极的尊重学生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1、绝对地接纳学生

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作为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尤其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人格特征,心理特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可是不管怎样,教师都应该把每一个学生视为平等的人。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位男生,上课以来没有正形,爱说话,在课堂上接老师的话,引起大家的注意,刚开始,我也很头疼,直到后来一次家长会,我了解到他的父亲己经去世,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我知道这个孩子在心理上有一种故意引起别人注意,不愿被别人看不起的心理倾向。在一次课任老师把他告到我那里,拉到办公室罚站时,我没有采取粗暴的训斥,而是悄悄的告诉他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给我一个面子,让他在办公室给课任老师认个错,就可以走了。而后当他满怀敌意等待我的“谈话”时,我却把这件事给予冷处理,没再理会,他那充满警惕的心慢慢的放松,当然在课堂上偶尔也犯些小错,但却没有了抵触心理。

2、充分地信任学生

教师必须确立每个学生都是有价值的人,有信念的,在中等职业学校里,不仅老师认为,学生自己也都认为自己无可救药的人,混一天是一天。所以做为教师,信任学生意味着教师坚信学生是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潜力,只要为其提供必要条件和帮助,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现在的问题,获得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设法调动学生自身的力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从一开始我就告诉全班同学,你们已经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个性正在成熟,所以每个人不仅要管理好自己,而且要共同努力管理好班级。有时,班级干部到办公室找我询问一些问题,我总是先听他们的想法,对班级提出的建议,只要没有什么大问题,都接受他们的办法行使。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充分信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给生病的学生捐款过程中,我班是第一个全部捐款并上交政教处的班级;在班级值日活动中,教室的地面始终保持清洁;在全校的值周活动中,学生不仅自觉早起打扫卫生,课间操期间还有人自觉参与保洁。当然学生在反应和处理自身问题时,会有顾虑或出现矛盾,没有暴露实质,对此,教师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不能视为不诚实,而应该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引导和澄清加以解决。

3、无私地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意味着关爱,尊重需要通过关爱来体现。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尊重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的关键。首先,每个学生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帮助,希望知道老师是怎样评价他的,他希望得到老师理解的目光,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这种愿望就更强烈,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目光。在我的班级里,没有绝对的差生,没有一个不可救药的孩子,就像幸运52的那句话“谁都会有机会”,是的,谁都会有获得表扬的机会,谁的进步都会在老师的眼里,谁的困难都会在老师的心里。课堂上一个完整的回答,能得到赞许的目光;宿舍里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能得到支持的目光,这样温暖的、安全的氛围,能够使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如果我们教师真实的爱将导致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顺利形成叫做“罗森塔尔正效应”,那么教师的嫌恶将导致学生智力的衰退、精神的痛苦和情感的畸变,就叫做“罗森塔尔负效应”。期望和爱在孩子健康发展中尤为重要,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孩子。

二、学会倾听—培养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的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能动性的最高水平。

1、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初中时绝大数是被老师遗忘的角色,很多人三年都不回答一次问题,从没有机会倒不愿回答:抵触情绪。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对于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他们希望得到表扬,我给予充分肯定;而对于不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只要能完整的读出课本上的定义,便给予相当大的肯定;而对于那些在课堂从不回答问题,但却经常恶做剧的男同学,接过他们抛过来的臭球,用3—5分钟的时间解释,并引入正轨,而不是用冷冰冰的方法,造成课堂的严肃气氛。记的有一次,在上课过程中,一个男生突然冒出一句“厕所”,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而我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说他的思维新颖,并用几分种的时间,把“神州”六号上天前,为了让两位宇宙员方便入厕,设计人员费尽心思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结果全班同学不再大笑,而且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厕所”也是个大问题。

2、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启发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但多数学生或者不了解自己的长处,或者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用课本知识启发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去迎接未来。

在第四章《职业个性》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一些心理测试题,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心。首先我告诉他们心理测试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只要你真实的填写自已的情况,就会发现你有很多的优点和长处。在电子班我选择一些电子专业相对应的测试题,如:你想学会使用钳子、扳手、钢据等工具吗?你对收音机、缝纫机、电线开关等一类的器具的构造和性能感兴趣吗?你喜欢自己动手修理收音机、自行车、电线开关、钟表一类的器具吗?在旅游班上课,我选择与音乐美术有关的测试题,如:你对美术舞蹈感兴趣吗?你很想设计一种新的发型或服装吗?你喜欢设计房间,并善于布置的别具一格吗?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看到原来自己有那么多的长处和优点,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还有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有待于我们去创造,去发现,去利用。

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而现在在校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建设者,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和谐社会将失去其发展的动力,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出具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的建设者。

第四篇: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如果说,人生是一座高楼大厦,安全就是这大厦的基础保障。没有安全,生命就受到侵害,生活就不再有幸福。

大家都知道,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除了对空气、水和食物的需要外,也就是安全了。报纸、电视、新闻的内容越来越让人感到恐惧,如火灾、矿难、洪水、海啸、地震、车祸、战争、恐怖袭击、暴力等等,我们已经确信自己生活的环境不能100%的安全了。由此可见,安全更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国家有关部门为此专门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关条例。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同时国家也提出了“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另外,国家又成立了安全总局,负责全国安全工作的管理,这说明国家非常重视安全工作。尽管生活中有不可避免的突发灾难、未知遭遇常让我们胆战心惊、手足无措。但通过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若能在灾难和伤害降临的初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80%的伤害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势在必行。

一、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

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生理的发育阶段,心理非常单纯,最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但是,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而安全意识是从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在教学中认真挖掘教材内在的法制教育因素,有意识的渗透法制教育,让孩子在无意识中得到法制教育的感染和熏陶。

二、在情境中渗透安全教育

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孩子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气氛中,可以将孩子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孩子产生学习的欲望。如:在玩情景表演《我是小小执法员》时,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法庭,创设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使孩子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境中,孩子的感情得到升华,既激发了孩子的法制观念,又提高了孩子的安全意识。

三、在游戏中渗透安全教育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积极性。当孩子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如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中要求孩子看到红绿灯会说几句简单的命令,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首先让孩子动动手、剪一剪、画一画,每人准备红、绿、黄三种指示灯,然后让孩子做游戏,请三人分别扮演指示灯、警察、行人,表演过马路的情景,再将一些简单的禁令标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转、右转、禁止停车等标志,让小小的教室变成公园、马路、停车场。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了许多交通法规,增强了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

四、在安全活动课中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

在安全活动中教育孩子要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遇事要冷静,做事多想想后果,做到三思而后行。还要学会求助他人,学会躲避风险,如:遇到火灾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拨打119报警电话,不能贸然只身去救火,因为我们孩子人小无能力;遭遇暴力(以大欺小)一定要想办法及时脱身,报告老师或拨打110电话报案。要学会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或不良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知识很简单,但如果做不到,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就可能受到威胁。同时我还希望孩子们做到“四防”,即:防火--严禁玩火,禁止把火源带入幼儿园,杜绝火灾事故发生,一旦遭遇火灾,要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教师按要求指导幼儿);防水--严禁私自下河堰洗澡,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同伴溺水的危急事情,要马上就近找到大人求救,千万不能因为害怕而逃离现场;防盗--关好门窗,注意自身财物的保管;防自身安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学校安全常规,严禁课间或户外活动时不听从老师教导、追逐吵闹伤害事故的发生等等。

五、在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

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孩子的法制意识。在学完诗歌《我家门前小池塘》后,孩子都对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爱,此时就可以引导孩子再联系现实,看看现在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能吃,妇女在河里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孩子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此时再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孩子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幼儿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每一个人在自己所在的岗位上把好每一关,关心幼儿胜过关心自己;各个班级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做到“四化”--教育经常化、制度科学化、安全措施具体化、幼儿行为规范化,为幼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

2012.11

第五篇: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摘要】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渗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

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既属于知识和学问的范畴,更属于道德和价值的范畴,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与理想,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菜根潭》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之外,语文教师要通过开设一系列《中华经典名著选讲》的课程,在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每教学一篇古典文章,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近现代无数名人的早期求学经历不难证明,他们无一不是接受了扎实、严格、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才给他们人生奠定、注入了坚实、长足的发展基础和动力。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

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把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在传统文化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放出眼光”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也可以再加工、分解给学生。我们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介给学生阅读的古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看一下“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给学生们看。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追求光明之旅。

下载浅谈如何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

    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 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 一、学生课堂上课常规: 1、上课铃响前2分钟,学生应迅速进入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准备好上课需要的课本、笔记本、学具等学习用......

    在日常德育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渝中区李爱民德育工作室案例 在日常德育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重庆渝中高级职业学校 刘碧玉 引子: 我们中职学校的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很短,经过2—3年的学习和实习培训后就......

    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应遵守哪些礼仪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 ——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应遵守哪些礼仪 礼:敬,则恭敬;礼:序,则秩序、次序、身份、地位;礼:理,则道理、原则、规范。所以礼仪是社会公认的(或约定俗成的)对......

    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1.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1)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2)大力建设校园文化;(3)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

    学生支部日常学习计划

    附件4: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民用航空学院学生支部日常学习计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逐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决策水平......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我校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法及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

    班级日常学习生活暂行管理条例

    班级日常学习生活暂行管理条例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为了一年后大家能够顺利就业,特制定日常学习生活暂行管理条例,并实行学分制管理,望大家能够遵照执行。......

    将国防教育学习贯穿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始终

    将国防教育学习贯穿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始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县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