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他在法庭上丢鞋有感
视频观后感
观李敖的抛物线之感
姓名:李小燕 学号:2010512439 班级:10级园林(2)班
震撼源自于一条抛物线---李敖
纠结了千千万万人们心中的问问题,台湾的回归是我们那解开的疙瘩。我有幸在我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上观得一个震撼心灵的动作:用轻轻一抛的力量传递了他的那身正气——“抛物线”方式抛鞋的李敖。
情节大概是: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李敖昨天下午质询台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与防务主管李杰时,不改一贯作风,事先要求苏贞昌、李杰,未经李敖本人要求,不得答腔回嘴,使得苏贞昌、李杰两人因此在备询的过程中“听话多、回嘴少”。李敖质询时,先是提到统“独”问题,接着提到军购,还指陈水扁曾经两度申请加入国民党。他怒斥现在的民进党喊“台独”、“正名”、“制宪”都是骗人的。并呛声说,有种就在明年选举中搞“台独公投”。苏贞昌此时硬是响应说现在还没有这个议题规划,马上遭李敖纠正“不得回嘴”。李杰的下场更糟,根本没有回答机会。当李敖询问苏贞昌时,他说,民进党一再瘫痪议事,“立委”王淑慧还朝“立法院长”王金平丢鞋子,他要求苏贞昌作为民进党的“行政院长”,应该道歉。他问苏贞昌同不同意在“院会”里搞丢鞋子问政,随即从包里掏出备妥的鞋子,并先强调为了表现问政方式,要用“抛物线”方式抛鞋,不会丢到苏贞昌身上。话一说完,李敖果真将鞋抛到苏贞昌的面前空地上,并问苏贞昌,“这样有何感想?”。
当你看到这里时,请千万不要误解李敖是个蛮夷,如果你还有点思想那就一定会想到他这。如果说他在台湾民众中的口水战中是一个核心的人物,我想几乎不会有人反对的。那么李敖凭什么就能成为这样的人物呢?我认为就是凭借他的那张嘴----口无遮拦,见谁骂谁的嘴。据说他的藏书比较的多,博览群书,用学富五车形容是远远不够的。他的经历也是异常的精彩了,国民党的牢房他坐过,蒋经国他骂过。可是堂堂的李敖活到了70多岁,为什么没有治理台湾这个地方呢?我想并非他没有这样的想法,而是现实不允许这样的人作为一个政治领导人。当然李敖骂的有道理,有深度。博得了掌声。最有价值的掌声来自台湾民众对他的支持。一时间他成了台湾的精神领袖了,是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
我不一定完全赞同李敖所有的做法,而我本人也非李敖的拥护者,只是在如今当代社会,连治理官的官都私用权力狐假虎威,当今的官员不是惧怕上层就是欺凌下级。大多的人就是阴奉阳违或者黑白不分,何来如此直白之人说着直白之理。
正如当今的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为了学分,确切的而是只身利益,对老师就阴奉阳违,对些许事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入老师的眼,说直白点就是在老是跟前装模作样,却在真实上没几分实力。说什么在如今的大学都是潜规则„„潜规则是什么啊?我真的不懂,当考试为了学分为了奖学金儿去徇私舞弊时可否学习李敖身上的冰山一角的坦坦荡荡之气。
在正义和中国与台湾问题上,我心目中的李敖简直就是“拼命十三郎”,他的为人正如那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后面我还得知他曾出席过北大清华的演讲,他不需要四班倒演讲套路,更不需要拘谨一张薄薄的纸片,他从来都是热情奔放、幽默豪爽、不拘一节的勇士,或许也是用他的生命在为世人击鼓鸣钟,警醒沉睡的,警告麻木的,鼓励清醒的。
第二篇:观小品鞋钉有感
观小品鞋钉有感
观小品鞋钉有感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了1997年春晚上,黄宏和巩汉林老师的小品《鞋钉》,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其中一段对白是,“哪一行都有自己的道,医生的道是对症下药,学校的道是把学生教好,农民的道是把地种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道。”对啊,行行都有自己的道!那么作为“窗口”服务工作者的我们的道是什么?怎样又能守好自己的道?很多人认为是收好通行费,不放违规车辆上高速。这种观念也对,但这只是表面上守好了自己的道。
行业的“道”,不仅仅是表面的作用或者职能,更有自己的深层意义。怎样收好通行费、怎样防止违规车辆上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才是我们更应深层思考的。
首先,具备行业能力。“欲善与其事,必先利于器”。从事哪一行,就要有从事本行业的能力。作为收费、治超工作者,要想干好本职工作,就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掌握好相关政策法规,做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快捷、精准,才能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同时,树立好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做到主动、勤奋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职业道德等知识,在平凡的工作上创造不平凡的成绩。
其次,具备行业气质。每个行业都存在着自己的气质,科研者是严谨的,劳动者是朴实的。坐在红亭里,就要显示出我们文明友好、庄重热情的行业气质。如何体现行业气质?需要用良好的个人素养,勤学苦练,做到业务精湛,坚持进行微笑服务、文明服务,用高度的工作热情,优质的服务水平,来彰显行业气质。
最后,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收费工作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难免会与司机产生矛盾,面对这种不理解的情况,就需要工作者面对做到换位思考,克服生、冷、硬的工作态度,坚持用友好的态度、热情的服务感化人,达到相互理解与尊重。
三尺红亭是传播行业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当然,红亭的夜晚弥漫着寂寞、孤独,但并不能影响我们的心,那颗永远踏实执着、勤奋敬业的心,守得住自己的心,坚持住自己的道,通过不断的成长来锤炼自己的内心。因为这才是要坚守的“道”!
第三篇:观《“潜规则”使他毁灭》警示录有感
观《“潜规则”使他毁灭》警示录有感近日,根据公司党委、纪委要求,按照党风廉政教育工作计划安排,我单位组织观看了廉政中国警示教育片《“潜规则”使他毁灭-----李人志腐败案警示录》。该片直观地呈现了李人志蜕变、腐蚀、堕落的心理发展历程,深刻剖析了他最终走上腐朽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寓意深刻,使全体党员干部在心灵上受到了强烈震撼,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教育。
李人志,甘肃窑街煤电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从一个普通的电工成长为企业领导最后沦为阶下囚。不得不说落得这样的下场究其原因,是其随着职位的升迁而渐渐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最终陷入腐败犯罪的深渊。
通过观看该片使我感触颇深,下面谈几点我的想法:
一、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二、一个党员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底线;只有牢固树立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
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
三、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纵观犯罪分子沦为阶下囚的全过程,他们的变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这就要求自己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从小节抓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确处理好与自己打交道的人和事,过好金钱关、人情关,不能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丝毫的损失,不接受别人小恩小惠,洁身自好,练就防腐拒变的本领,埋头工作,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个别人存在一些侥幸的心理。他们总是认为不会有东窗事发那一天,但真正落网后后悔也来不及了。铁窗内的痛哭流涕,声声忏悔,并不能抹去他们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引以为戒,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做人民的公仆,要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党的纯洁性,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八大。
第四篇:观《“潜规则”使他毁灭》警示录有感
观《“潜规则”使他毁灭》警示录有感
近日,根据公司党委、纪委要求,按照党风廉政教育工作计划安排,我单位组织观看了廉政中国警示教育片《“潜规则”使他毁灭-----李人志腐败案警示录》。该片直观地呈现了李人志蜕变、腐蚀、堕落的心理发展历程,深刻剖析了他最终走上腐朽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寓意深刻,使全体党员干部在心灵上受到了强烈震撼,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教育。
李人志,甘肃窑街煤电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从一个普通的电工成长为企业领导最后沦为阶下囚。不得不说落得这样的下场究其原因,是其随着职位的升迁而渐渐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最终陷入腐败犯罪的深渊。
通过观看该片使我感触颇深,下面谈几点我的想法:
一、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二、一个党员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底线;只有牢固树立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
三、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纵观犯罪分子沦为阶下囚的全过程,他们的变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这就要求自己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从小节抓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确处理好与自己打交道的人和事,过好金钱关、人情关,不能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丝毫的损失,不接受别人小恩小惠,洁身自好,练就防腐拒变的本领,埋头工作,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个别人存在一些侥幸的心理。他们总是认为不会有东窗事发那一天,但真正落网后后悔也来不及了。铁窗内的痛哭流涕,声声忏悔,并不能抹去他们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引以为戒,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做人民的公仆,要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党的纯洁性,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八大。
第五篇:在五中模拟法庭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代表教育局对这次活动表示由衷的祝贺!对人民法院对教育的支持表示感谢!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学校作为培养和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阵地,探索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已迫在眉睫。为了创新新形式下普法教育的新路子,校园模拟法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以一种新颖的普法教育形式,通过让未成年人模拟组成法庭上的角色,真实地再现了法庭上的审判过程,让同学们融入角色中,从而接受案例给予人们的启示。它不仅具有案例本身的教育意义,更激发了未成年人学法的兴趣。在广大青少年学校中,掀起“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今天,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将在团县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平原县人民法院的组织下认真开展。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始终关心的大事。特别是今年习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的讲话,其重要精神之一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了解关心群众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便是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
本次模拟法庭进校园的活动,不仅是平原县人民法院职能体现,更是法院党员和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本次活动目的是:
1、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的职能,更多的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之在法律知识的普及中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想。
2、在具体实践中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具体行动开展服务社会活动,提高党员服务能力,人心凝聚能力。
3、积极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榜样,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深化青年学生、弱势群体的法制观念,共同建设和谐法治社会。
4、通过“亲身、亲历”参与模拟法庭活动,使学生熟悉司法审判的实际程序、过程。利用身边的人和事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去关注法律、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真正的法制公民。
5、加强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进而建设和谐平安校园,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校园氛围。
通过这次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我们认为模拟法庭作为未成年人实践教育形式而言,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模拟法庭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必须像律师那样接手模拟案件。他们作为当事人的律师、检察官或法官,成为案件的当事人或参与人,设身处地的分析案件,全力以赴地争取最佳结果。他们的角色已经不是学生,而是律师或其他法律工作者。
这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转换问题,而且是学生的地位和视角的转换。它对学生产生的潜在而深远的影响远远超出传统式教育模式的作用。
2、学生要学会如何在庭前形成法律意见和开庭时进行法庭陈述和辩论,这种能力不仅依赖于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而且依赖于对于各种相关学科和知识的了解和应用,比如对于当事人,诉讼参与人以及法官的心理分析,法庭陈述和辩论的技巧,对于逻辑学熟练运用,对于与案件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了解等等。因此,模拟法庭的训练能够为参与者提供一种综合的素质训练。
3、模拟法庭的训练不仅仅局限在法庭上的辩论,而是一种系统的、全过程的训练。如果运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个法律规范的运用,学生学到的只是有关诉讼中一个环节甚至是一个点上的知识和分析能力,而模拟法庭训练一般持续一段时间,学生必须从提供的零散案件材料入手,经历分析实事情况,找出有关的法律要点,寻找适用的法律规范,形成自己的辩护或代理意见,书写有关的法律文书,出庭辩护等全部环节。因此学生能够了解案件进展的全过程,并通过亲身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案件的进程和结局。它打破了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用模拟的氛围,共同构筑校园的平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