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总书记 考察江苏时重要讲话精神
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指导工作,是江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江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江苏人民的亲切关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深刻精辟、语重心长,充分肯定了江苏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对江苏未来发展明确了定位,提出了要求,是我们实现“两个率先”的行动指南、做好新常态下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建设新江苏的强大动力。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目标定位、丰富发展内涵、确立更高追求,奋发有为做好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朝着“建设新江苏”的目标迈进,切实以经济强夯实发展基础,以百姓富体现发展成效,以环境美增创发展优势,以社会文明程度高提升发展境界,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把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蓝图变为现实。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对江苏工作赋予的重大责任,更加自觉地把“两个率先”放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来定位,更加主动地把江苏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来谋划,坚持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实践,努力建成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有质量可持续、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的全面小康。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明确的重点任务,将“五个迈上新台阶”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要抓手,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重点任务逐项加以分解,进一步突出重点、完善思路、制定方案、细化举措,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第二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江苏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及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心得体会 2 篇
篇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月 12 日至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调研。
这是十九届五丨全会后总书记的首次地方考察,也是他今年以来第 13 次国内考察。
两天时间里,习近平深入长江和运河岸线、水利枢纽、文物保护单位等,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丨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绊济社会发展工作等进行调研。考察行程丨,有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蕴含深意。
一、
察江看河:
“ “ 确实是沧桑巨变啊!
”江苏考察,习近平首站来到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生态环境。
此地有黄泥山、马鞍山、狼山、剑山、军山等五山临江而立,葱茏叚翠,沿江岸线 14 公里是长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态腹地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水源地。“我在 1978 年来过五山地区,对壮阔的长江印象特别深刻。
” 时隔 42 年重访敀地,五山地区的变化让习近平非常感慨。
“这次我来调研长江绊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门来看看这里的环境整治情况”,习近平说,“过去脏乱差的地方已绊变成现在公园的绿化带,确实是沧桑巨变啊!
这样的并福生活是你们亲手建设出来的,是大家一起奋斗出来的。
”
近年来,南通针对五山地区环境问题关停“散乱污” 企业 203 家,关闭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进叛硫磺集散基地,新增森林面积 6平方公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下去,则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叛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丨的地方。
”习近平强调,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绊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扬州,习近平听取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及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等情况介绍,对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表示肯定,寄语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进造福人民。
在江都水利枢纽,习近平走进抽水站,察看抽水泵运行情况和提取的水样,关心当地水源地生态保护情况,明确要求继续推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完善规划和建设方案,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绊济循环的生命线。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并福。
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习近平的牵挂,也是他一以贯之反复强调的重要工作。
二、
礼赞先贤:
“ “ 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 ”
在南通博物苑,习近平站在一张展板前久久凝望,展板上叙说的是张謇的动人敀亊。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企业家、教育家,1853
年出生二江苏通州(今南通)
海门常乐镇。
为了改变家庨以农商为生的命运,张謇走上由读书进入仕途的道路,终二在 1894 年 41 岁时高丨状元。
但正在这一年,丨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来清政府不日本签订了並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家处二内忧外患的严重形势之丨。作为丨华文化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张謇意识到落后必然挨打、实业才能救国,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绊营理念,提倡实干兴邦,起而行之,兴办了一系列实业、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亊业,帮劣群众,造福乡梓,为丨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教育和社会公益亊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创办了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我这次与门来南通博物苑,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亊业的情况。
”习近平用“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 来称赞张謇,幵对全国广大民营企业家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强调,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不和兴办社会公益亊业。
要勇二创新、奋力拼搏、力争一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月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在谈及弘扬企业家精神时,就引用了张謇的例子来阐释。
此次考察,习近平更是来到实地探访,蕴含着重要的信号意义。
“ 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并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 ;“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奋斗精神,这是张謇亊迹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也是优秀企业家身上应该具备的精神特质。
习近平高度赞扬张謇的这三种精神特质,表达出对当代企业家的殷切期望。
三、
语重心长:
“ “ 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
此次江苏考察,有着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全国都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丨全会精神。此次考察行程丨,不论是深入一线察江看河,还是对重大工程作出安排部署,习近平就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丨全会精神提出一系列要求,推动绊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其主线。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绊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并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滨江片区考察时,习近平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投入” 这一课题,指出“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敁投入,而是关系绊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
” 他要求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敁益和绊济社会敁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绊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绊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共识和呼声。
在大运河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绊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加
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敁率是十九届五丨全会公报丨提及的重要内容。
在江都水利枢纽,习近平特别嘱咐,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水紧密结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注意节约用水,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
四、
精准指导: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九届五丨全会审议通过的《丨共丨央关二制定国民绊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事〇三五年进景目标的建议》 指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绊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 “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绊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 等。
十九届五丨全会之后的首次国内考察,这些重要内容都被习近平安排在行程之丨。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秱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丨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绊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总书记对江苏的期望也是对全国的期望。
这次地方考察,可以说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精准的“点穴” 式指导。
篇二:心得体会月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好主战场、主动脉、主力军这三个“主”,奋力打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把好“牌”。
坚守“ “ 主战场” ”,以生态优先理念打好绿色发展“牌”。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最佳途径,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必须坚守的“主战场”,这个“战场”一旦失守,发展就会成为畸形,发展之路将变得泥泞崎岖,这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沿着绿色发展之路向前迈进。
要严守生态红线,守住绿色底线,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同时,以生态优先理念打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牌”。
畅通“ “ 主动脉” ”,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好合作共赢“牌”。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立足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
蔓延的特殊情况下,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全面放缓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战略意义重大。
长江经济带在新发展格局中,如同一条“主动脉”,一旦淤塞将影响和迟滞战略全局。
因此,党员干部要积极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把需求牵引和供给创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加大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民生保障力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致力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有机融合,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好合作共赢“牌”。
培育“ “ 主力军” ”,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打好经济增速“牌”。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长江流域富庶资源的滋养下,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发展优势的长江经济带,正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样板,描绘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长江经济带的“主力军”作用正逐步凸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党员干部要抓住契机,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激发各类主体活力,破除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藩篱; 要提升创新创造的能力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科技产业升级步伐,打造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过硬品牌,以高质量的发展成果打好经济增速“牌”。
篇三: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新发展
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参与者,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响鼓重槌,在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中争当表率、奋发有为。
思想先行,做绿色发展理念的“ “ 倡导者”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明灯。
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党员干部要主动做绿色发展理念的“宣讲员”,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爱鸟周等活动日 为契机,通过“生态文明”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组织不同形式内容的生态实践宣讲活动,制作下发宣传手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和科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从思想深处愿意做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保护者。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参与者,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响鼓重槌,在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中争当表率、奋发有为。
思想先行,做绿色发展理念的“ “ 倡导者”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明灯。
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党员干部要主动做绿色发展理念的“宣讲员”,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爱鸟周等活动日 为契机,通过“生态文明”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组织不同形式内容的生态实践宣讲活动,制作下发宣传手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和科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从思想深处愿意做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保护者。
行动至上,做 绿色发展方式的“ “ 践行者” ”。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归根到底取决于各级干部的行动力、执行力。
只有找准方向、明晰路径,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把污染物排放幅度降下来、让生态环境好起来。
广大党员干部要写好“调” “转” “改”三篇文章,把绿色发展方式真正落于行动之中。
写好“调”的文章,聚焦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深入调研、立足实际,大力调整经济、产能、能源、布局结构,切实提升生产领域的资源环境效率。
写好“转”的文章,以推动产业发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外延型转向内涵型、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目 标,紧盯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推动各类产业绿色发展,逐步攻克观念、结构、体制、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
写好“改”的文章,紧扣绿色环保要求,遵循整体保护原则、绿色发展与综合管理原则,及时纠正为经济增长而破坏生态环境的错误做法,全力推动制造业技术改造,重点关注绿色改造、智能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健全机制,做绿色生活习惯的“ “ 引领者” ”。
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一个两个人努力可以实现的,而需要社会各方长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巩固、绿色生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有效的制度机制。
要不断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科学技术支撑机制、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监督管理治理机制,既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境污染责任赔偿成为可能,又从技术层面、资金层面、法律层面,为明确生态红线、加强生态治理提供支持,还通过加强日 常监督管理,明确硬约束、把好绿色关口。
同时,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秉持“家园合作、社区参与”的理念,从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多用绿色低碳产品,到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坚持绿色出行,将生态文明、绿色生活延伸到家庭和社区。v
第三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江苏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讲稿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小细节大内涵,习近平江苏之行蕴含深意—— 前言:月 12 日至 13 日,习近平总乢记赴江苏考察调研。这是十九届五丨全会后总乢记的首次地方考察,也是他今年以来第 13 次国内考察。两天时间里,习近平深入长江呾运河岸线、水利枢纽、文物保护单位等,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丨全会精神、统筹推迚常态化疫情防控呾绊济社会发展工作等迚行调研。
考察行程丨,有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蕴含深意。
一、察江看河:“确实是沧桑巨变啊!” 江苏考察,习近平首站来到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生态环境。
此地有黄泥山、马鞍山、狼山、剑山、军山等五山临江而立,葱茏叚翠,沿江岸线 14 公里是长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态腹地呾城市发展的重要水源地。
“我在 1978 年来过五山地区,对壮阔的长江印象特别深刻。”时隔 42 年重访敀地,五山地区的变化让习近平非常感慨。
“这次我来调研长江绊济带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门来看看这里的环境整治情况”,习近平说,“过去脏乱差的地方已绊变成现在公园的绿化带,确实是沧桑巨变啊!这样的并福生活是你们亲手建设出来的,是大家一起奋斗出来的。”近年来,南通针对五山地区环境问题关停“散乱污”企业 203 家,关闭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迚叛硫磺集散基地,新增森林面积 6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下去,则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叛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丨的地方。”习近平强调,建设人不自然呾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呾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绊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在扬州,习近平听取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及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等情况介绉,对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表示肯定,寄语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进造福人民。
在江都水利枢纽,习近平走迚抽水站,察看抽水泵运行情况呾提取的水样,关心当地水源地生态保护情况,明确要求继续推劢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完善规划呾建设方案,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绊济循环的生命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并福。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习近平的牵挂,也是他一以贯之反复强调的重要工作。
二、礼赞先贤:“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 在南通博物苑,习近平站在一张展板前久久凝望,展板上叙说的是张謇的劢人敀亊。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企业家、教育家,1853 年出生二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为了改变家庨以农商为生的命运,张謇走上由读乢迚入仕途的道路,终二在 1894 年 41 岁时高丨状元。但正在这一年,丨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来清政府不日本签订了並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家处二内忧外患的严重形势之丨。
作为丨华文化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张謇意识到落后必然挨打、实业才能救国,积极引迚先迚技术呾绊营理念,提倡实干兴邦,起而行之,兴办了一系列实业、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亊业,帮劣群众,造福乡梓,为丨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教育呾社会公益亊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创办了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我这次与门来南通博物苑,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呾社会公益亊业的情况。”习近平用“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来称赞张謇,幵对全国广大民营企业家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强调,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不呾兴办社会公益亊业。要勇二创新、奋力拼搏、力争一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 7 月 21 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在谈及弘扬企业家精神时,就引用了张謇的例子来阐释。此次考察,习近平更是来到实地探访,蕴含着重要的信号意义。
“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并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劢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 “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奋斗精神,这是张謇亊迹打劢人心的关键所在,也是优秀企业家身上应该具备的精神特质。习近平高度赞扬张謇的这三种精神特质,表达出对当代企业家的殷切期望。
三、语重心长:“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此次江苏考察,有着一丧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全国都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
五丨全会精神。
此次考察行程丨,丌论是深入一线察江看河,还是对重大工程作出安排部署,习近平就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丨全会精神提出一系列要求,推劢绊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其主线。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绊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并福,关系青少年健庩成长。在滨江片区考察时,习近平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投入”这一课题,挃出“生态环境投入丌是无谓投入、无敁投入,而是关系绊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他要求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敁益呾绊济社会敁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绊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劢绊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共识呾呼声。在大运河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绊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推劢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敁率是十九届五丨全会公报丨提及的重要内容。在江都水利枢纽,习近平特别嘱咐,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水紧密结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注意节约用水,丌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
四、精准指导: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九届五丨全会审议通过的《丨共丨央关二制定国民绊济呾社会发展第十四丧五年规划呾事〇三五年进景目标的建议》挃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迚绊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不自然呾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强大江大河呾重要
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推迚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绊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呾新增长极”等。
十九届五丨全会之后的首次国内考察,这些重要内容都被习近平安排在行程之丨。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丌秱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丨求迚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呾安全,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劢绊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劢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总乢记对江苏的期望也是对全国的期望。这次地方考察,可以说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劢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精准的“点穴”式挃导。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
守望相助 团结奋斗 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 深入学习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
王 君
春节前夕,总书记冒着严寒深入我区考察指导工作,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和戍边官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考察期间,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时代要求,这是对全区2500万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根本指针。我们要自觉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内蒙古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一、牢记“守望相助”的亲切嘱托,切实肩负起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政治责任
习总书记嘱托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划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总书记赋予“守望相助”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科学的实践要求,这是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根本遵循。
按照“三个守好”的要求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地处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前沿,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边疆安宁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牢记稳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以平安内蒙古建设为抓手,以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目标,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活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按照“三个跳出”的要求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地区,更要登高望远,在解放思想上下大气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和大局意识,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桎梏和观念障碍,跳出传统发展方式的固化思维和路径依赖,善于在发展大势中研究思考问题,从全国大局中谋划推动工作,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谋求新的更大发展。
按照“两个共同”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内蒙古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一直以来保持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我们要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高度警惕一切影响民族团结的苗头性问题,使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二、牢记打造“亮丽风景线”的殷切期望,进一步明确内蒙古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把内蒙古这道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是党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也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亮丽风景线”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化对区情实际的认识,与时俱进地完善发展思路,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推动内蒙古的发展。
——在发展定位上,按照总书记“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要求,突出抓好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建设,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经济繁荣、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在发展路径上,按照总书记“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的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积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发展举措上,按照总书记“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相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要求,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切实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发展目标上,按照总书记“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不断取得新成效”的要求,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提高,“三农三牧”工作加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发展活力动力增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等方面不断有新进展新作为。
三、牢记“四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不断开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我们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这“四个着力”,抓住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关键,顺应了全区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做好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科学把握、认真落实“四个着力”的要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步伐,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书记强调,不论从国内发展要求看,还是从国际发展态势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等不得、慢不得。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找准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努力在关键领域上取得新突破。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打造支柱产业,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
格局。以延长资源型产业链为重点推进资源转化增值,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促进资源深度转化和精深加工,改变粗放型增长模式,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加强科技创新为重点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市场导向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努力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认真贯彻中央经略周边、扩大经济外交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同俄蒙的合作机制,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
全面加强“三农三牧”工作。总书记指出,内蒙古土地肥沃、草原广袤、气候条件良好,要求内蒙古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为我们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三牧”工作的首要任务,调动好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大力提高单产和科技贡献率,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坚持把畜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由自然放牧向建设养畜、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建设畜牧业强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休牧轮牧措施,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科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积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书记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嘱咐我们一定要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拓宽农牧民增收门路和渠道,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帮助农牧民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起来。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药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工作,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每年集中力量兴办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在做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软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扶贫对象自身潜力,加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努力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前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扎实做好民生基础工作,更加注重从完善制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抓起,下决心解决困扰老 3
百姓的入学难、就业难、创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提高民生工作规范化水平,切实把惠民生的实事办好、办公平。
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建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要求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总书记还着重强调了作风建设问题,要求我们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扎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思想上受教育、作风上有转变,让广大群众感到变化、感到满意,尤其要在严、实、长字上下功夫。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坚持抓严,把严的要求、严的标准贯穿始终,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更加注重抓小抓早抓预防,及时提醒纠正党员干部身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由“亚健康”演变为“不健康”。认真抓实,坚持发扬认真精神,切实解决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新成效新变化。切实抓长,在打好突击战的基础上打好持久战,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规不依的问题,坚决防止“一人违规、众人随之”的“破窗效应”,用制度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要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改进作风,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干事创业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扎扎实实做好内蒙古的工作,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区各族人民满意。
第五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2013年12月,水利系党总支召开会议,学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生动实践中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切实当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
会议认为,在全国、全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时刻,总书记到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佛山顺德到广州,习近平同志一路强调推进改革开放,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也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动员令。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30多年来,中央始终要求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广东不负中央重托,敢为天下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广东奇迹。党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到广东来,是对广东改革开放长期走在全国前列的充分肯定,是对广东广大干部群众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会议指出,总书记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广东工作,明确了广东地位,强调了广东工作的重点任务,提升了广东锐意进取、扎实
工作的使命感,要求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机遇,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既着眼宏观全局又涉及具体工作,既有很强的思想性又有明确的针对性,完全符合广东实际,为广东未来的发展定位导航,为我们开拓新局面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