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
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
3、生态适宜 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扁道之兴,自此始”。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
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
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中原农耕文明博取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
3、二者不断融合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促进了中原华夏农耕经济的周边扩展和多元交汇。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他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1、从纵的方面讲
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远古时代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乡族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再如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亦长期并存于农耕经济之中,直至明代,江南“富家大族役使小民,动至千百,至今佃户苍头有至千百者”②。贵族分封制度,虽然从秦汉以后基本衰落,但晚至明代仍然沉渣泛起,藩王勋戚经济成为明代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从横的方面来考察
华夏民族“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并且不时相互变换。中国的个体家庭经济,很早就与市场有着一定的联系,是一种多元化的古代农耕经济结构。
3、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明清之际的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棉花、桑蚕的生产,是农家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以食租为特征的中国曩主,在广治田产的同时,也对工商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乡落夫姓,居货而贾者,数不可纪”(《嘉靖江阴县志·市集》。中国农耕经济就是这样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维系着中华农耕文明的长流不息,历久弥新。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在中国大陆广阔农耕区的东南面,有浩瀚的大海。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然而,以农耕经济
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
远古时代,土地属氏族村社共有。夏、商、西周时期,这种原始的土地共有意识演变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的观念,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诸侯贵族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周天子可随时把土地收回,或转赐别人,拥有土地的最终所有权。“三代以上,虽至贵巨富,求数百亩之田贻子及孙,不可得也”(张英:《恒产琐言》。
在土地国有制下,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为主,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那一时代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也是在氏族公社解体,进入初期阶级社会,血缘贵族保留土地公有制外壳,并继续实行集体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到了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出现某些瓦解的迹象,奴隶制度逐渐出现了瓦解的征兆。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土地买卖也开始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 的老例。
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汉书·食货志》。这种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就是政府对个体土地所有者建立统制经济关系的开始。而这千千万万个向国家政府承担赋役义务的个体生产家庭,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大一统国家政体的坚实基础。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1、商业交换活动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商业交换活动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商品生产、商人资本、城市货币经济等,伴随着中国的农耕经济而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东周以后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虽然这种商品交换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的,但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
西方封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经济单位是领主庄园,领主庄园内不仅拥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奴,而且拥有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的农奴手工业者,因此“每一座封建庄园都自给自足,„„没有商业来往和交换,用不着货币”。
中国则不同,地主占有的剩余劳动主要是谷物地租,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制品极其有限,这样就使地主经济不可避免地要与市场发生较多的联系,以解决消费品的不足。广大的个体农民局限在小块的土地上,生产手段更为有限,他们只能通过出卖剩余农产品而换取其他生产生活必需品。这种商业交换活动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商品生产、商人资本、城市货币经济等,伴随着中国的农耕经济而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2、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不渝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而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混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商品经济对于农耕经济的依附性格,又促使工商业者的普遍归宿,是最终回到经营土地的老路上去,促使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的结合。这种性格,大大削弱了商品经济对于农耕自然经济的腐蚀瓦解作用。
但就总的趋势而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化的深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向。
而这种不断进步的商品经济,推动了多元化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更新,对旧的生产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量。正因为如此,到了明清两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变动时期。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至16世纪前后,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育,繁荣富庶;中国的农耕文化,仍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值得自豪。
1、中国的农业曾为为世界最强
中国的农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聪明务实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彤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其中尤以精巧农具、培育良种、多种经营、集约耕作和充分利用自然力而著称于世。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远远早于欧洲各国。蚕桑和茶叶的发展,曾令世界倾羡不已。中国人民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中国的手工业生产,也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灵巧的工艺品,精美的纺织品,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造船业的发达,使中国人最早开辟了亚非两大洲之间的海上交通。冶炼业的久盛不衰,为
中国农具的改进和货币的流通创立了坚实的基础。炼丹术等化学知识的积累和不断丰富,使古代中国在瓷器、漆器、酿酒、染色、兵刃、食品等方面的制造技术也相应取得突出成就。而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被称为是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革命性作用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明的伟大科技成果。
3、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也是西欧中世纪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战国时的城市,就已有“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 的盛况;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杭州、泉州、广州等城市,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而明清两代的城乡工商业集镇,更是遍布全国,“百货毕集”(《吴江县志·市镇’》。长距离的商品贩运,很早就打破地域性的限制,各地商品货物,可谓“无远不届”,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联系。货币的大量使用,与西欧中世纪货币“几乎没有地位”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纸钞的使用,更是中国对于世界货币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不成熟
十六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飞猛进之势,跨入了近代社会,而中国建立在农耕经济之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
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
1、早熟
与西欧社会相比,许多到西欧中世纪末期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在 中国却早就出现了。商品货币经济、土地买卖、退佃、迁移的自由、作为经济剥削的地租形态,也是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长期并存。凡此种种现象,在西欧国家都是发生在封建社会开始崩溃之时,但在中国却“古已有之”。
2、不成熟
但是,中国历史的早熟却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展,相反地却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
从西欧历史的发展来看,商品生产、城市经济、土地买卖、农民的离土自由、货币地租的出现以及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不仅要等到封建社会后期才出现,更重要的是这些现象本身就是与封建庄园制度格格不入的,它们的出现,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量,迅速地瓦解着西欧中世纪封闭式的庄园封建社会。反观中国的情况,这些早熟的因素.不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补充形态出现的,这就使中国的农耕经济大大扩展了它的内涵结构,可以比较灵活从容地改变自己的表层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当然,在中国农耕经济内部滋长的商品经济,同样具有较活跃的“革命”性质,对自然经济有着潜在的腐蚀瓦解作用,但是这种腐蚀瓦解作用成长到一定程度,往往因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而被化解或吸收,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僚、地主与富商大贾的相互转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就使中国社会经济的早熟现象,始终未能走上成熟的阶段。再加上中国早熟的经济因素往往与社会、政治诸条件不相配合,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调。早熟的发展又使人们迷恋于现
有的成就,夜郎自大,天朝天下第一,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这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带来了落后的停滞因素。在这种内部机制的自我制约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不能不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1、政治经济盛衰循环交替
建立在个体家庭经济上的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是一种没有民主 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政治经济盛衰循环交替。
每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之后.其继任者的整体趋向是一代不如一代,行政效率衰退和政治腐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严重。政治的腐败最终导致游牧民族的入侵或民众的大暴动,于是,中国王朝的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互易成了周而复始的规律。
社会经济兴衰周期大体一政治兴衰周期同步。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又爆发了新的**,社会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的破坏。
从整体上讲,中国的农耕经济经过五千余年的磨炼,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农业生产技术足以夸示世界。但是从生产力纵向的发展来考察,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
2、人口增长比例失调。
清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口的增长,每当承平数十年、百余年之时,人口以数倍甚至十余倍的速度增长,人口增长率逐渐高于物质资料的增长率,造成了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比例失调。随着政治腐败的加剧,生产日益受到破坏。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比例失调更加严重,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如土地、赋役、流民、边防等更加尖锐,终于使社会再次进入长达十余年、数十年的战乱时期,造成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从而自发地调节了人口与物质生产的比例。然而这种以战乱、灾荒
等为手段的自发调节的社会循环,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惨重损失,周期性的破坏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1、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庞大的特权官僚体系,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官僚体系既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同时由于官僚体系是由千千万万个拥有某种特权的个体私有者(官或吏 组成的,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又具有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双重性格。这种自我矛
盾的政治结构,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2、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央集权政体需要豢养大量的专职官吏和军队,政治特权阶层需要奢华的消费,这就必然加重劳动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的负担,而依附于国家政权的成千上万个官吏,利用权力以谋私,法外苛征,更使下层民众不堪负担。经济上的沉重剥削,使社会经济特别是工商业经济的进步十分艰难。
3、保守、怀古的思维模式。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围绕着农耕经济这一核心的,它带有明显的保守、怀古特征,言必三代周孔,成了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当社会进步、经济变迁加剧之时,守旧派人士总是怀念三代的井田制度和力耕自足的生活境界。这种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4、政治布局不合理、城乡结构不协调,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西欧中世纪末期的城市经济,是摧毁庄园封建制的弯力武器,而中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是为了政治的需要,城市既是经济中心,往往更是政治中心。国家政治出于财政的
需求,对盐、铁、军需等商品,采取专卖的政策,致使许多商业成为国搴财政的附庸。例如明清两代最负盛名的徽州商人,是以经营官盐著称的,而山陕商人则以九边军需为主要经营项目。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导致了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
中国是一个地区广大的封建大帝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乡关系很不协调。但作为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其治理天下的原则是一视同仁,“恩泽咸被”,因此在政策的实施上带有明显的“裒富益贫”的性质。明清两代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成了政府经济剥削的重心,赋役负担十分沉重。这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使落后地区拖住了先进地区的后腿,箝制了先进地区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 发展。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制约下,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只能在原有的格局 内打圈子,不可能出现飞跃的前进。于是,自 17 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与 西方社会拉开了差距,逐步陷入落后挨打的困难境地。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 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自三代以来,中国的农耕社会,经历了无数 次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的考验,始终未曾走入难以克服的困境,而循环式 的复苏和进步则周而复始,使农业自然经济得以长期延续。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 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三代以来,中国历史经历了战乱与稳定的周期性运动,王朝的兴衰更 替不可避免,短期的国家分裂时有发生,特别是游牧民族的侵扰与入主中 原,都曾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掀起悲惨壮烈的一幕。然而,中国的农耕 经济依然向前发展,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中华文明亦未曾被割断。相反 地,短期的战乱与分裂,更增进了中国文化的坚韧性和向心力。魏晋南北 朝是“五胡乱华”的动荡时代,恰恰也是中国农耕文化得到进一步扩展传 播的重要时期。鲜卑族在中原建立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政策,所谓“方今 厘革时弊,稽古复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魏书.乐志》,体 现了中华民族无法抗拒的认同感和文化的向心化合力。辽夏金元是中国历 史上又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但文化的传承一如既往,雄才大略的忽必烈 曾深
切地意识到“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元文类‘鲁斋遗书》卷七,为游牧民族的“汉化”以及与汉族的文化融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清朝 11 也是如此,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不久,便已“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洲旧 制”(《清世祖实录》卷八四,在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文化得到进 一步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正是这样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并且历经 **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这种文化传统是任何外来势力所 无法割断的。然而,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也往往使人们产生一种“瞻后” 式的思维方式,所谓“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尽善尽美的制度和 礼教存在于远古的三皇五帝之中,后世的治平之道便是“克绳其法”,偶 有一些枝节的改革,也大多是“托古更化”。这种文化思维模式,一方面 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不 知不觉中积累着文化的守旧性格。这样,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传统文 化便显得暮气沉沉,缺乏积极进取的冲动。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较,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格。春秋战国是中国农耕经济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界诸子 竞秀、百家争鸣的兴盛时期,儒家的仁义醇厚,道家的清静超逸,墨家的 谨严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各家尽管主张不一,相互辩难,但是思想文 化通过社会变革的洗礼,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取长补短,锻炼了自己的学说。到了秦汉时期,儒道融合,综汇百家,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向新的高潮。“天 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易传·系辞下》,正反映了先秦百家学 说精华相互包容荟萃的历史事买。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政治文化 诸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多有差异,因此,古代中国又形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 格局,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等。这种不同 区域文化的格局也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结构。然而随着中国农耕经济的 周边扩展,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又促使这些区域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 12 一。中国文化不仅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精华而日臻博大,而且还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使之交相辉映,增添异彩。汉 代北方民
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司马彪: 《续 汉书·五行志》。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充满生机的北 方民族精神,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空气,“漠北醇朴之人,南入中 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魏书.崔浩》。盛唐是中国最为开放的时 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发挥得尤为淋漓尽致,“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 年来竞纷泊”(元稹: 《法曲》。首都长安更是“胡化极盛一时”,胡汉 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即使是对外域的文化,中华民族亦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佛教自汉代传进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中国固 有的儒、道、玄等文化,通过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会通交融,获得新的营养 而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明末清初时期,西方的耶稣会士东来,带来了 西方的文明。虽然这时的中国已渐趋保守,文化的包容性格有所减弱,但 许多有识之士,仍提出了“遐方文献,何嫌并蓄兼收”(李之藻: 《刻同文 算指序》的主张。尤其是耶稣会士们传进的科学技术,曾对当时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的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吸取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这 种文化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的表现。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但是,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 熟,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早在先秦,我国已有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 家学说,以“仁”为核心,强调人与人在道德上的平等,所谓“人皆可以 为尧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争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这种民本意识,曾受到西欧启蒙思想家的高度赞赏,但 13 是在中国却得不到正常的发展。由此而派生的平均主义思想,一方面固然 成为农民反抗压迫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中国历史稳定与**的 恶性循环。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是如此。秦汉以后,知识分子大多陷入经群的泥潭 和科举的漩涡,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尽管中 国有四大发明以及一系列的科技贡献,但这些创造贡献始终未能成为社会 前进的主流。许多科技发明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 传的现象。祖冲之的数学著
作,在唐宋时就已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 开物》,清康熙以后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 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过渡到后期,中 国文化日益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宋元以后,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 性格,较之汉唐已有明显的衰退。明清之际,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 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科技文化,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拒绝者的理 由,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惟天地开辟以来,而中国之教,自 伏羲以迄周孔,传心有要,阐道有宗,天人之理,发泄尽矣,无容以异说 参之”(《圣朝破邪集》卷一。清代乾隆皇帝面对着西方的通商使者,谕 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 卷二十三。这些言论,是何等地自负与盲目!近现代以来,中国人前赴后 继,卧薪尝胆,开放改革,焕发自强自新之道,才使中国文化重新获得了 生命活力。14
第二篇: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
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
3、生态适宜
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扁道之兴,自此始”。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
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
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中原农耕文明博取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
3、二者不断融合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促进了中原华夏农耕经济的周边扩展和多元交汇。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他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1、从纵的方面讲 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远古时代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乡族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再如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亦长期并存于农耕经济之中,直至明代,江南“富家大族役使小民,动至千百,至今佃户苍头有至千百者”②。贵族分封制度,虽然从秦汉以后基本衰落,但晚至明代仍然沉渣泛起,藩王勋戚经济成为明代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从横的方面来考察
华夏民族“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并且不时相互变换。中国的个体家庭经济,很早就与市场有着一定的联系,是一种多元化的古代农耕经济结构。
3、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明清之际的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棉花、桑蚕的生产,是农家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以食租为特征的中国曩主,在广治田产的同时,也对工商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乡落夫姓,居货而贾者,数不可纪”(《嘉靖江阴县志·市集》)。中国农耕经济就是这样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维系着中华农耕文明的长流不息,历久弥新。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在中国大陆广阔农耕区的东南面,有浩瀚的大海。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然而,以农耕经济 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
远古时代,土地属氏族村社共有。夏、商、西周时期,这种原始的土地共有意识演变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的观念,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诸侯贵族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周天子可随时把土地收回,或转赐别人,拥有土地的最终所有权。“三代以上,虽至贵巨富,求数百亩之田贻子及孙,不可得也”(张英:《恒产琐言》)。
在土地国有制下,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为主,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那一时代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也是在氏族公社解体,进入初期阶级社会,血缘贵族保留土地公有制外壳,并继续实行集体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到了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出现某些瓦解的迹象,奴隶制度逐渐出现了瓦解的征兆。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土地买卖也开始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 的老例。
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汉书·食货志》)。这种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就是政府对个体土地所有者建立统制经济关系的开始。而这千千万万个向国家政府承担赋役义务的个体生产家庭,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大一统国家政体的坚实基础。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1、商业交换活动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商业交换活动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商品生产、商人资本、城市货币经济等,伴随着中国的农耕经济而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东周以后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虽然这种商品交换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的,但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
西方封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经济单位是领主庄园,领主庄园内不仅拥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奴,而且拥有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的农奴手工业者,因此“每一座封建庄园都自给自足,„„没有商业来往和交换,用不着货币”。
中国则不同,地主占有的剩余劳动主要是谷物地租,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制品极其有限,这样就使地主经济不可避免地要与市场发生较多的联系,以解决消费品的不足。广大的个体农民局限在小块的土地上,生产手段更为有限,他们只能通过出卖剩余农产品而换取其他生产生活必需品。这种商业交换活动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商品生产、商人资本、城市货币经济等,伴随着中国的农耕经济而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2、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不渝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而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混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商品经济对于农耕经济的依附性格,又促使工商业者的普遍归宿,是最终回到经营土地的老路上去,促使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的结合。这种性格,大大削弱了商品经济对于农耕自然经济的腐蚀瓦解作用。
但就总的趋势而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化的深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向。
而这种不断进步的商品经济,推动了多元化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更新,对旧的生产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量。正因为如此,到了明清两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变动时期。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至16世纪前后,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育,繁荣富庶;中国的农耕文化,仍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值得自豪。
1、中国的农业曾为为世界最强
中国的农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聪明务实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彤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其中尤以精巧农具、培育良种、多种经营、集约耕作和充分利用自然力而著称于世。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远远早于欧洲各国。蚕桑和茶叶的发展,曾令世界倾羡不已。中国人民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中国的手工业生产,也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灵巧的工艺品,精美的纺织品,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造船业的发达,使中国人最早开辟了亚非两大洲之间的海上交通。冶炼业的久盛不衰,为 6 中国农具的改进和货币的流通创立了坚实的基础。炼丹术等化学知识的积累和不断丰富,使古代中国在瓷器、漆器、酿酒、染色、兵刃、食品等方面的制造技术也相应取得突出成就。而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被称为是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革命性作用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明的伟大科技成果。
3、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也是西欧中世纪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战国时的城市,就已有“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的盛况;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杭州、泉州、广州等城市,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而明清两代的城乡工商业集镇,更是遍布全国,“百货毕集”(《吴江县志·市镇’》)。长距离的商品贩运,很早就打破地域性的限制,各地商品货物,可谓“无远不届”,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联系。货币的大量使用,与西欧中世纪货币“几乎没有地位”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纸钞的使用,更是中国对于世界货币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不成熟
十六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飞猛进之势,跨入了近代社会,而中国建立在农耕经济之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
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
1、早熟
与西欧社会相比,许多到西欧中世纪末期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在 7 中国却早就出现了。商品货币经济、土地买卖、退佃、迁移的自由、作为经济剥削的地租形态,也是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长期并存。凡此种种现象,在西欧国家都是发生在封建社会开始崩溃之时,但在中国却“古已有之”。
2、不成熟
但是,中国历史的早熟却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展,相反地却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
从西欧历史的发展来看,商品生产、城市经济、土地买卖、农民的离土自由、货币地租的出现以及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不仅要等到封建社会后期才出现,更重要的是这些现象本身就是与封建庄园制度格格不入的,它们的出现,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量,迅速地瓦解着西欧中世纪封闭式的庄园封建社会。反观中国的情况,这些早熟的因素.不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补充形态出现的,这就使中国的农耕经济大大扩展了它的内涵结构,可以比较灵活从容地改变自己的表层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当然,在中国农耕经济内部滋长的商品经济,同样具有较活跃的“革命”性质,对自然经济有着潜在的腐蚀瓦解作用,但是这种腐蚀瓦解作用成长到一定程度,往往因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而被化解或吸收,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僚、地主与富商大贾的相互转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就使中国社会经济的早熟现象,始终未能走上成熟的阶段。再加上中国早熟的经济因素往往与社会、政治诸条件不相配合,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调。早熟的发展又使人们迷恋于现有的成就,夜郎自大,天朝天下第一,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这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带来了落后的停滞因素。在这种内部机制的自我制约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不能不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1、政治经济盛衰循环交替
建立在个体家庭经济上的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是一种没有民主 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政治经济盛衰循环交替。
每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之后.其继任者的整体趋向是一代不如一代,行政效率衰退和政治腐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严重。政治的腐败最终导致游牧民族的入侵或民众的大暴动,于是,中国王朝的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互易成了周而复始的规律。
社会经济兴衰周期大体一政治兴衰周期同步。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又爆发了新的**,社会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的破坏。
从整体上讲,中国的农耕经济经过五千余年的磨炼,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农业生产技术足以夸示世界。但是从生产力纵向的发展来考察,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
2、人口增长比例失调。
清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口的增长,每当承平数十年、百余年之时,人口以数倍甚至十余倍的速度增长,人口增长率逐渐高于物质资料的增长率,造成了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比例失调。随着政治腐败的加剧,生产日益受到破坏。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比例失调更加严重,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如土地、赋役、流民、边防等更加尖锐,终于使社会再次进入长达十余年、数十年的战乱时期,造成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从而自发地调节了人口与物质生产的比例。然而这种以战乱、灾荒等为手段的自发调节的社会循环,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惨重损失,周期性的破坏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1、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庞大的特权官僚体系,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官僚体系既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同时由于官僚体系是由千千万万个拥有某种特权的个体私有者(官或吏)组成的,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又具有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双重性格。这种自我矛 盾的政治结构,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2、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央集权政体需要豢养大量的专职官吏和军队,政治特权阶层需要奢华的消费,这就必然加重劳动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的负担,而依附于国家政权的成千上万个官吏,利用权力以谋私,法外苛征,更使下层民众不堪负担。经济上的沉重剥削,使社会经济特别是工商业经济的进步十分艰难。
3、保守、怀古的思维模式。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围绕着农耕经济这一核心的,它带有明显的保守、怀古特征,言必三代周孔,成了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当社会进步、经济变迁加剧之时,守旧派人士总是怀念三代的井田制度和力耕自足的生活境界。这种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4、政治布局不合理、城乡结构不协调,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西欧中世纪末期的城市经济,是摧毁庄园封建制的弯力武器,而中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是为了政治的需要,城市既是经济中心,往往更是政治中心。国家政治出于财政的需求,对盐、铁、军需等商品,采取专卖的政策,致使许多商业成为国搴财政的附庸。例如明清两代最负盛名的徽州商人,是以经营官盐著称的,而山陕商人则以九边军需为主要经营项目。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导致了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
中国是一个地区广大的封建大帝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乡关系很不协调。但作为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其治理天下的原则是一视同仁,“恩泽咸被”,因此在政策的实施上带有明显的“裒富益贫”的性质。明清两代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成了政府经济剥削的重心,赋役负担十分沉重。这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使落后地区拖住了先进地区的后腿,箝制了先进地区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发展。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制约下,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只能在原有的格局内打圈子,不可能出现飞跃的前进。于是,自17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拉开了差距,逐步陷入落后挨打的困难境地。
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自三代以来,中国的农耕社会,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的考验,始终未曾走入难以克服的困境,而循环式的复苏和进步则周而复始,使农业自然经济得以长期延续。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三代以来,中国历史经历了战乱与稳定的周期性运动,王朝的兴衰更替不可避免,短期的国家分裂时有发生,特别是游牧民族的侵扰与入主中原,都曾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掀起悲惨壮烈的一幕。然而,中国的农耕经济依然向前发展,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中华文明亦未曾被割断。相反地,短期的战乱与分裂,更增进了中国文化的坚韧性和向心力。魏晋南北朝是“五胡乱华”的动荡时代,恰恰也是中国农耕文化得到进一步扩展传播的重要时期。鲜卑族在中原建立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政策,所谓“方今厘革时弊,稽古复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魏书.乐志》),体现了中华民族无法抗拒的认同感和文化的向心化合力。辽夏金元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但文化的传承一如既往,雄才大略的忽必烈曾深切地意识到“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元文类‘鲁斋遗书》卷七),为游牧民族的“汉化”以及与汉族的文化融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清朝 也是如此,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不久,便已“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洲旧制”(《清世祖实录》卷八四),在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文化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文化正是这样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并且历经**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这种文化传统是任何外来势力所无法割断的。然而,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也往往使人们产生一种“瞻后”式的思维方式,所谓“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尽善尽美的制度和礼教存在于远古的三皇五帝之中,后世的治平之道便是“克绳其法”,偶有一些枝节的改革,也大多是“托古更化”。这种文化思维模式,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着文化的守旧性格。这样,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传统文化便显得暮气沉沉,缺乏积极进取的冲动。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较,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春秋战国是中国农耕经济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界诸子竞秀、百家争鸣的兴盛时期,儒家的仁义醇厚,道家的清静超逸,墨家的谨严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各家尽管主张不一,相互辩难,但是思想文化通过社会变革的洗礼,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取长补短,锻炼了自己的学说。到了秦汉时期,儒道融合,综汇百家,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向新的高潮。“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易传·系辞下》),正反映了先秦百家学说精华相互包容荟萃的历史事买。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多有差异,因此,古代中国又形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格局,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等。这种不同区域文化的格局也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结构。然而随着中国农耕经济的周边扩展,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又促使这些区域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 一。
中国文化不仅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精华而日臻博大,而且还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使之交相辉映,增添异彩。汉代北方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充满生机的北方民族精神,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空气,“漠北醇朴之人,南入中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魏书.崔浩》)。盛唐是中国最为开放的时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发挥得尤为淋漓尽致,“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首都长安更是“胡化极盛一时”,胡汉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即使是对外域的文化,中华民族亦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佛教自汉代传进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通过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会通交融,获得新的营养而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明末清初时期,西方的耶稣会士东来,带来了西方的文明。虽然这时的中国已渐趋保守,文化的包容性格有所减弱,但许多有识之士,仍提出了“遐方文献,何嫌并蓄兼收”(李之藻:《刻同文算指序》)的主张。尤其是耶稣会士们传进的科学技术,曾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的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吸取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文化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的表现。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但是,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早在先秦,我国已有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仁”为核心,强调人与人在道德上的平等,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争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这种民本意识,曾受到西欧启蒙思想家的高度赞赏,但 是在中国却得不到正常的发展。由此而派生的平均主义思想,一方面固然成为农民反抗压迫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中国历史稳定与**的恶性循环。
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是如此。秦汉以后,知识分子大多陷入经群的泥潭和科举的漩涡,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尽管中国有四大发明以及一系列的科技贡献,但这些创造贡献始终未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许多科技发明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就已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康熙以后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
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过渡到后期,中国文化日益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宋元以后,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格,较之汉唐已有明显的衰退。明清之际,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科技文化,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拒绝者的理由,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惟天地开辟以来,而中国之教,自伏羲以迄周孔,传心有要,阐道有宗,天人之理,发泄尽矣,无容以异说参之”(《圣朝破邪集》卷一)。清代乾隆皇帝面对着西方的通商使者,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卷二十三)。这些言论,是何等地自负与盲目!近现代以来,中国人前赴后继,卧薪尝胆,开放改革,焕发自强自新之道,才使中国文化重新获得了生命活力。
第三篇:中国文化概论
课堂随想
——《中国文化概论》结课作业
从汉字讲到中医,从华夏与夷狄之分讲到中西方的文化信仰,让我们重走了一遭这五千年来的历史,走了一遭欧亚与美洲。实在的说,《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已经颠覆了我的从前的一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给我映像最深的是汉服,因为仅仅是汉服这一环就占去了这门课很长一段时间,其实也不只是老师关于汉服的讲解用了很长时间的原因,更是汉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之重要又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常讲衣食住行,衣在首位,是因为服装不仅是人的一种外在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的最综合体现。汉服即汉族服饰的简称,主要是指清代以前,在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它作为一种独立服饰体系,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貌,即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并且明显区别于我国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更与现代服饰在制式风格上有着质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为汉服。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今天,汉服一直传承着,即使经历过了蒙元满清的民族压迫,它也一直没有断绝。汉服也不是仅仅一个款式,也有分为“深衣”,“襦裙”,等等宽袍大袖的风格,也有“短打”精干实在,虽然款式不同,但却有一个特点始终不变,那就是“交领右衽”。
其次便是关于蒙元满清的讲解。蒙元满清是否”属于”中国?今天我们普遍认为是的,过去我也是这般想法,但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开始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即蒙元满清有“中国”之名,而无“中国”之实。“中华’我们亦称之为“华夏”,“华夏“一次中,”华“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夏“为礼仪之大故称夏;古人是以服装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之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含义,因此“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诗书礼乐志所用也,礼乐易春秋——即华夏文明的思想核心为礼乐教化,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今天我们时常听到有人夸赞成吉思汗如何如何,康乾盛世如何如何,殊不知蒙元满清都曾踞于中国的土地上,但其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想到都头皮发麻——满清以暴力来强制中国人剃发易服,其所实施的文字狱实在让人闻风丧胆,人人谨言慎行;蒙元犹有甚之,在蒙古人的铁骑与弯刀之下有多少中华儿郎死去?又有多少老弱妇孺惨遭杀害掳掠?甚至有他们吃人的骇人传闻。这岂是中国的“仁、义、礼、智、信?”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说到“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我久不看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了,不知道里面怎么说;但在报章杂志上,却有时还看见以成吉思汗自豪的文章。事情早已过去,原没有什么大关系,但也许正有着大关系,而且无论如何,总是说些真实的好。”而满清虽没有诸多耸人听闻的事,但如何不与蒙元一般对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伤害,直至产生一定的历史倒退?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拿破仑的战绩,和我们什么相干呢,我们却总敬服他的英雄。甚而至于自己的祖宗做了蒙古人的奴隶,我们却还恭维成吉思汗。“
还有便是中医。过去的我虽然知道中医是什么,却不甚了解,甚至连中医在2003年的非典恐慌中屡建奇功的事迹也是不久前的课上才了解到的,实在是有些惭愧。老师讲透过中西医的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实质是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西方的医学是科学,是对“物“而言,而中医是”人“学,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的学问。但今天的中医实际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比如现在很多人一谈起中医,最常说的就是,中药没有副作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一句话:”是药三分毒。“这有没有副作用大家心里都有点悬。然后就是,’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可是在这个忙碌的社会里,就算是揣着几片药有时还会忘吃,谁还会有功夫等待煎熬中药呢?再如,像大点的手术,中医它搞不了,中医现的功能更多的是调养,也不提倡动手术,认为手术会“伤气”。还有就是中医的科学性,注意,是科学,有证据才叫科学。中医强调的阴阳五行,说人身体里有阴阳五行,这又如何证明呢?今天的大多数人受的是科学教育,没法证明的事如何让人放心?而且现在的中医理论体系,还是以前祖宗那一套,没一点新意,病毒都在变异了,还固守老一套可行吗?诸般疑问,实在是让中医难以翻身。但有一点我是始终坚信的,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医的复兴也指日可待。
最后,我认为《中国文化概论》其实是一门很值得深思的课,尤其是批判关于现代中国人关于蒙元满清的“误解”时,我有一种迷糊是豁然开朗的感觉。老师的观点虽然有些我也不怎么赞同,但始终都让我深受启发。
庄艺峰
20125565 土木5班
第四篇:中国文化概论
1.结合你的个人感受或实际情况,谈谈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意义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方面看: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从小的方面看: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发展,在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等方面有益于个人的现实人生。
这门课让我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曰民族魂)和国民性格(或曰国民性)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
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从一个事例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的影响
经过2000余年的不断发展和补充,儒家文化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且直到现在仍在深刻的影响者我们的思想,指导者我们的行动.
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诸如直面正道、贵和中庸、天人合一、民为邦本、重情轻理、平均主义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凝聚民众力量,注重自然环境,尊重生命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有诸多消极影响,关键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从中汲取、升华出前进的力量。
比如,儒家文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且不平等的意识已深刻印在每一个人的骨髓之中,在一个家庭中,当一个新生命一经诞生,家长在“为了子女的未来”的美丽谎言指导下,就开始按自己的意愿管教、雕塑自己的孩子,尽管有些家长自己就是文盲或流氓、恶棍或...等,儿童稍有不合大人的意愿,轻则吵骂,重则巴掌棍棒交加,大家熟知的板子就是最好的例证.稍长大,在学校里又受到老师的严厉教育和雕刻,在压抑的、扭曲的社会环境里,很多人形成了乖顺、胆怯、懦弱、自卑、内向甚至性格孤僻的不正常性格,当这些人走向社会失去管教后,压抑的人性开始喷发,有些人开始变得放荡不羁,反道德反社会反人类,常作出很多令人匪拟所思的事情。传统观念中本来有养儿防老的意愿,但遍观中国的农村社会,首先由儿不养老的官司经常出现,儿不养老和不愿养老的现象更成为普遍现象,传统的孝道在现实社会中几乎不存。
没有历史的延续,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没有文化的滋润,也就没有现实的文明。文化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结晶,也是后人从事活动的方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社会活动的背景
与条件,主要是靠文化的影响与传递。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3.结合“诚信知报”的传统美德,谈谈当今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
“诚信”,即诚实守信。在中国传统社会,“诚信”倡导忠诚、诚实、守诺、信任,被看作进德修业、立人、立政之本。当今,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状态,人们为传统的诚信道德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公平、公正、守信、互利,使之在今天的社会交往和公共关系中仍具有现实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
在大学,考试作弊屡见不鲜,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考试能及格,寄希望于作弊。他们认为“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抄就行”。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为了得奖学金、评优、入党也进行作弊。还有部分学生看到别人作弊,怕自己吃亏,便随波逐流。
2、求职中不讲诚信
为了能在就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伪造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及各种评优奖状,为自己安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头衔,在履历中言过其实、极力渲染,编造各种在校的工作、实践经历。例如:山西某国有企业一次招聘了22名大学生,人事处处长发现担任过班、系、校学生干部的有15人,获各种奖励者21人。他暗中在这些学生的同学中作了调查,结果22人中,真正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仅为8人,获系以上奖励者仅为12人。
3、在助学贷款中不讲诚信
大学生在助学贷款中的不诚信,有些学生通过制造虚假证明来申请助学贷款,以满足自己的高消费;有些学生在毕业后拒绝向银行提供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恶意拖欠贷款。如甘肃省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从2000年开始发放的,据有关人士介绍,截至2003年9月底,全省高校获得贷款的大学生已接近1万名,贷款余额达5406.43万元。其中,不少学生已毕业进入还贷期,但实际情况非常令人遗憾。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客观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许多人把对物质和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常常采取不正当甚至非法手段在社会各领域进行恶性竞争。在经济领域中,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的现象司空见惯;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官员在金钱和权力的驱使下,得过且过,知法犯法、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正之风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学校的不诚信现象也成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精神,上课应付、不求质量,在校外担任多项兼职;在学术上缺乏严谨的态度,抄袭论文,盗用他人研究成果。这使得教师在学生中的“典范”形象大打折扣,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2、主观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的能力较差,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实人”常常吃亏,他们很难守住内心的道德防线。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诚信”美德抛到九霄云外,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4】、谈谈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1)巩固封建统治者的地位,统治者利用道教的威信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比如在唐朝时期李世民崇尚道教,称自己是老子的后代,道教也以此为契机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
2、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巨大贡献。当时的炼丹技术盛行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相信有长生不老药,要求道士为自己进行炼制,虽然统治者别用用心的想长期统治社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炼丹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当时一些道教人士通过炼丹来修炼,以此希望可以通过炼丹这条道路来实现“羽化豋仙、延年益寿”,比如当时道教内部出现了“金丹派”。同时火药的出现也与炼丹有一定的关系。
3、对古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现在的道观的神仙造像和壁画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价值更是不言而喻。当时的神仙传说和各种神话故事丰富了我国的古代文化,《西游记》、《哪吒传奇》动画片中也因为其中所表现的神仙世界和神仙形象也是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4、对当时医学的发展的贡献。道教和中医学又相互借鉴,共同推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如古代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在中医学方面都有极高深的造诣。其中这也是中国气功养生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一代武学宗师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现在也是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喜欢的一项休闲活动。
此外,道教在其它文化领域也有深远的影响,如天文、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俗、民族关系和农民运动各个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5.简述中国近代文化论争的三种主要观点
[书上340—342]
6.联系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谈谈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近些年多发的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超出一般的市场违法违规范畴,它也正暴露出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聚氰胺奶粉、甲醛奶糖、“地沟油”菜肴、“染色馒头”、“苏丹红”鸭蛋、“孔雀石绿”鱼虾、“瘦肉精”猪肉、“墨汁石蜡”红薯粉,以及其他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古训,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归结之一。“谋财害命”自古以来就为中国人所唾弃憎恨。而纵观当前的食品行业,道德伦理问题已处于危险境地。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法律和制度是刚性的,而道德的培养是根本的。”赵成根说,对于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虽然目前来说法律制度很重要,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还是要加强道德观念的培养,让从业者主观上不愿“唯利是图”。
无疑,多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是简单和孤立的,它是当前中国社会公共道德体系中一个令人焦虑和担忧的不良典型,与中共倡导的“以德治国”理念格格不入,必须采取系统的部署、长远的规划加以彻底整治。
2006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要引导树立包括“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胡锦涛今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7】谈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不但是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语言、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天文、医学、科技以及婚丧嫁娶、吉庆节日等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世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1、佛教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带动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学术思想、修养方法、音乐美术、工艺建筑、风俗习惯等等。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佛学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以新的启发。
3、佛教为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例如,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
4、佛教对中国音乐、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5、伴随佛教俱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的传习。唐代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隋唐史书上记载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藏语系佛教中并且有医方明之学。佛教的刻经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至今被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的版刻印本,几乎都是佛教经书图像。
【8】民本思想的意义及其在今天的影响
1.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不仅是儒家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主题。它是以民为国家政治本体的一种思想体系。民贵君轻,民心向背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从总体上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贯性,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民本思想仍有值得借签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拟就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产生的原因,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及其现实价值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2.孔孟子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思想的一颗明星,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重民思想、惠民思想、爱民思想与用民思想,对构建我国“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儒家的民本思想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想内容。自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来,历代的儒家学者都或多或少继承了这一民本思想的传统。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应有的积极意义。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许多被后人传颂的清官、好官,就是身体力行儒家民本思想的典范。探讨儒家民本思想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意义,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是有现实的重要意义的。
第五篇:中国文化概论
庹国阳
1:54:57 AM
第 1 页
2013-4-8
1:54:57 AM 中国文化概论
道德与文化
1、文的意涵
(1)纹理
(2)礼乐制度
(3)道德
2、化的意涵
3、教化
(1)定义:指中国古代以孝亲伦常来变俗易教得文化现象(2)种类:
政教改化:有组织,强制的 政教风化:有组织,并非强制的 教育感化
4、孔子在中国道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1)孔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那些思想基础?
积极乐观的有为精神
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
确立了道德谱系的阿基米德点(2)孔子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构
A孔子与春秋时代的基本状况 B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仁
孔子的道德是建构在自觉意识和亲子之爱的基础上的
(3)如何理解孔子对传统道德的重新奠基 1春秋以前的传统道德具有浓厚的巫术文化色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这种依靠外在强制的道德已经丧失其社会整合功能。
2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人类思想大爆炸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理崩乐坏,道德急需重新建构。
3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将道德由外在强制的社会规范转换为内在的情感自觉,即道德必须建构在一种自觉的个人意识基础上。
4同时这种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道德正是建构在传统的宗法血缘社会基础之上的,这使它具有了道德展开的起码前提。
三、什么是文化
(一)定义
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和内患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符号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数。
第四章
中国文化土壤
一、定义
即指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广性所得以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
二、内容
1半封闭的温带大河大陆型区域地理 2建立在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农业生产方式
(1)夏商周的原始协作式农业经济
(2)秦至清的家族式小农自然经济
3与上述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大一统的宗法组织
(1)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分封制
(2)三代以后的宗法君主制 分封制
定义: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义庄的创始人:范仲淹
中国在二级群体中获得社会性满足的顺序:伦理——法律——宗教
中国的物态文化
一、物态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二)特点:1 创造性
2时代性
物态文化的时代性并不意味着进步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峰时期是宋朝,中国古代文化的隆盛时代是隋唐;
3民族性
二、中国物态文化元素概述
(一)生产 1农业
(1)基本情况:中国古代农业南北经济分界线:秦岭——淮河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经济分界线:长城东段或(400mm等降水线)最伟大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2)特点:土地国有,家庭生产
(3)农业生产与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平1
庹国阳
1:54:57 AM
第 2 页
2013-4-8
1:54:57 AM 保守
忍耐
2手工业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手工技术文献
家庭手工以纺织品生产为主 3商业:单向性的朝贡贸易
内敛式的海洋贸易
中国古代的四民分业是士 农 工 商 中国古代抑制商业发展的原因:
第一,中国文明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文化格局,抑制商业的过分发展,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
第二,商业的发展导致的贫富悬殊与平均主义为核心的家族伦理传统相冲突;
第三,抑制商业也与以农业为本位的古代文化生态息息相关;
第四,中国传统世界观对经济人生得消极态度也导致了对商业的抑制。
中国历史上唯一 一个从不贱视商业的王朝是元朝。
(二)生活
1、衣服
(1)基本情况
中国服饰最早利用的植物纤维是葛,成为文化残存的中国古代的衣服材料是麻,丝与瓷是中国早期外销的最重要的两种商品(2)中国服饰的文化功能 A人兽之别,羞耻感
B华夷之别,交领右衽
C尊卑之别,长衣配饰(3)当代社会中的服饰
2、饮食
人类饮食所共有的文化现象是进餐时间的规律性
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第一,典型的农业文明; 第二,宗教观念淡薄; 第二,极强的群体意思;
第三,等级性和平均主义观念相辅相成; 第五,中国文化的早熟而不成熟。
最早提出“中国文化早熟”的人是梁漱溟。中国文化早熟(优缺点)的表现(如何理解)第一、思维方式上,直觉发达,理解滞后;第二,世界观上以天人合一代替天人相分;
第三,社会关系上以血缘代替业缘;第四,文化人格发展的口腔期固着。
3、建筑
(1)传统建筑概说
世界建筑分为三大体系:欧洲,伊斯兰和中国
中国建筑的三层式被称为天地人
中国传统建筑如何体现传统价值观的?
第一、由于受天人合一的影响,中国建筑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西方式建筑永恒不朽的思想,中国建筑以木料为主要购材,斗拱为结构之关键;
第二,祖先崇拜的宗法制文化传统;
第三,极强的守恒性;第四,强调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4、社会交往
黄帝——轩辕氏|:车子的发明者 中国社会公德缺乏的原因:(1)社团生活的缺失
(2)社会公德所要求的理性精神的缺乏(3)社会伦理的家庭化
(4)公共空间的权力化、等级化。
第六章
中国的制度文化
一、制度文化的定义: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为适应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而组建的各种具有外在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二、特点:
1、时代性
2、客观性
3.、强制性
三、中国制度文化元素概述
1、科举制度
(1)定义: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并由分科取士而得名。从隋唐至清末,历时1300年,全盛于明清时期。(2)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A两周时代:世卿世禄制
B战国时代:客卿制
C帝国时代
察举也是汉代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D共和时代:选举
(3)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A使权力资源的分配有序化,减少了社会动荡;
B维护了大统一的政治格局,强化了中央集
庹国阳
1:54:57 AM
第 3 页
2013-4-8
1:54:57 AM 权统治;
C传承了中华文明;
D科举制度造成了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维定势。
2、法律制度(1)定义和特点
(2)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
B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推动和保护改革;(历代王朝的各种改革称之为“变法”)C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D君主在立法和司法中具有决定作用;
E重刑轻民,民事、经济法律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F立法、司法与行政统一,行政干预司法;G以实质正义代替程序正义。
《唐律疏议》——把儒家思想法律化
第七章 中国的行为文化
一、行为文化定义
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二、特点:
1、大众性
2、民族性
3、地域性
4、非强制性
三、行为文化元素概述:仪式
(一)定义与特点
1、定义:仪式是指按某种规定程序而进行的,由传统习惯发展而来,并且为人普通接受的一种行为方式,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
2、特点:(1)神圣性
(2)话语的神话性(3)象征性
(4)高度的形式化
(二)节日
1、节日的本性(1)节日能让人在一个非对象化的时空中自由地舒展开来。
(2)节日体现了一种活生生的时间节奏。在中国,仰韶文化时代是森林休耕,龙山文化 史灌木休耕;春节在中国已经有至少三千年的历程。
(3)作为生存时间与体验的节日,总是会有些不寻常的交汇和新鲜经验。(4)节日还具有一种重新创造世界的神圣氛围。
2、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些特点?(1)根植于农业文明
(2)祖先崇拜的宗法制特征(3)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4)非人格化特征
第八章
中国的心态文化
一、定义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等。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二、特点:
1、精神性
2、先验性
3、超稳定性
三、中国心态文化的特点:人文性
1、这种人文性并不意味着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尊重;
2、这种人文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神本主义;
3、与此相关的就是中国人对伦理的过度重视;
4、非科学性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兵、农、医、艺。
唐代佛教唯识宗哲学消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思辨性太强。
中国文化实用理性的文化传统产生的原因:
1、与商周巫术文化传统的没落有关;
2、长期的小农生产的经验论导致了实用理论的顽强保存;
3、宗法血缘导致了人际关系异常突出,阻碍了纯粹理性的发展;
4、先秦时代的社会大变动决定了当时中国人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
四、中国心态文化元素概述
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思形态。
(一)社会心理
1、定义: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尚未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庹国阳
1:54:57 AM
第 4 页
2013-4-8
1:54:57 AM
2、乐感文化
从文化模式来说,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也称爱感文化),基督教就是这种文化的表征,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伦理型 特点:
印度文化是苦感文化,日本文化按照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说法就是耻感文化。特征: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中国古代的艺术(1)青铜器
A、特点:饕餮纹,人兽共生
B、美学风格:李泽厚称之为“狞厉的美”(2)雕塑
特点:与绘画有关: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3)书法
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4)绘画
特点:一是散点透视,二是遗貌取神 文人山水画以宋元时期水平最高(5)音乐
中国音乐的主流是无音节体系(6)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最有代表性的剧种是京剧和昆曲
特点:程式化,虚拟性
程式化:程式指的是前人戏曲艺术经验的凝固形态、程式化就是在戏曲表演中以故常为法度的一种普遍倾向,是对前人戏曲经验和已有格局的蹈袭和俯就。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的文化领域 经学:训解和阐释六经及其儒家经典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术领域中压倒的一切的学问,成为古代社会汉以后历代的官学。
近代以来在物态文化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心态文化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