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打造优秀师资队伍,创建团结向上团队
——榆林市第三幼儿园 宋佳佳
自2001年8月加入学前教育这支队伍开始,我一直以“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目标,并且一直为此不懈努力着。与此同时一个当幼儿园园长的梦想在我心里悄悄的生根发芽……
2012年8月,当上级领导让我的梦想开出灿烂花朵的时候我突然手足无措了,看着面前修建中的美丽校园,看着向我走来的十几个青春的笑脸,我陷入了深深沉思……我问自己当务之急首先该做什么,伴随着时间的脚步,十几天之后我们就要迎来榆林市第三幼儿园第一批入园的孩子了,孩子一入园就需要老师伴随左右了。于是我了解了十几个老师的具体情况,她们大部分是学前教育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除几个老师有实习经验外其他的都没有教学的经验,这样的老师如何能够迎接孩子的入园呢?想到这里,我觉得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使我们这个新幼儿园充满生机。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老师们优秀起来呢?我们是这样做的,下面跟大家分享几点经验。
一、想让老师快速上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们去实践中锻炼自己
我联系了我曾经工作的幼儿园,在张园长的帮助下老师
们在一幼开始为期两周的实习工作,这两周里她们每天从早到晚一直都在幼儿园里,第一天跟着班里老师仔细观察她们一天不同时间的工作,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开始,我要求每个老师既当班主任又当配班老师、保育员熟记每个人的工作,并积极努力的做好工作。在她们工作的时候,我请以前的同事们帮我留意每个老师工作态度和组织管理能力,在老师们两周实习生活结束的时候我已经了解了所有老师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她们中间发现了能力出众的几个人,也给幼儿园选好了班主任老师。第一批孩子在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走进了崭新的榆林市第三幼儿园。
二、教学生活两手抓,让每位老师快速成长起来。第一批孩子顺利进园了,榆林市第三幼儿园真的开园了,随之而来的任务也越来越多。新幼儿园的建成上级领导特别重视,办公用品、玩具器械一批一批的运到园里。楼道里办公桌、办公椅都需要搬动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可是我们90后的老师们看着我和书记一次一次搬动办公桌居然没有一个来帮忙,而是所有人站在角落聊天说笑,仿佛这些办公用品似乎与她们无关。为此我没少在会上强调,灌输她们主人翁的意识,让老师明白她们每个人与三幼的一草一木都息息相关……慢慢的很多老师都摆正了思想,端正了态度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三幼的队伍中来了。老师们集体动手创设了班级环境、制定出三幼的一日生活细则、还积极参与设计了
三幼的logo,最终薛晨老师设计的logo被选中。
三、建立正确的办园理念,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师德 正确的办园理念指引着幼儿园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随着一桩桩一件件有违人性、有违道德、有违人伦的事件频频曝光,我们觉得教师师德的养成和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我们确立了“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为办园宗旨;“孩子快乐、家长放心、职工幸福、领导认可”为办园目标。
观念决定行为。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思想上处于迷惘,心理上处于无助,行为上处于被动,急需他人的指引和帮助。我们通过会议、讲座、学习、交谈等方式引导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强化使命感;认同自己的职业,强调归属感;培养阳光、快乐的心态,引导老师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思想观念的引领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带领教师拨开重重迷雾,加深了他们对职业的认识,增强了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化被动为主动,以积极的心态慢慢步入教学的殿堂,并努力追求幸福。
四、建立完善的教师考核制度,让老师在互相帮扶中进步
制度是规范个人与组织行为的各种约束和规则。为了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我们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听课制
度、献课制度、读书制度、交流制度、帮扶制度等。其中帮扶制度是我们重点思考的内容。
因为,教师的发展不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而是我们整个团队需要思考的,我们借助更广泛的资源,为教师提供多听多看多学习的机会,以团队的力量去影响、促进、提高教师个人水平。因此,我们构建了四个层面的帮扶体系:
1.园级帮扶:将幼儿园行政领导与幼儿园班级分别结成对子,在各个层面上指导、帮扶,以个别谈话为主,重点是思想观念的引导。
2.年级帮扶:以年级组长为中心,主要采取集体备课方式,集体开展活动,发挥集体智慧,以集体方式互相学习指导,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梳理、教学方法的交流。
3.班级帮扶:主要采取“一对一指导”方式,将班主任与配班教师结成对子,具体指导。指导教师必须按要求示范、讲解、听课、评课、沟通、交流,内容广泛而细致,形式灵活自主,目的是让年青教师学会具体操作,尽快成长,早日独当一面。三个层面的帮扶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目的就是借助各种团队的力量帮助每一位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进步。
4、与各级幼儿园建立帮扶:与不同的幼儿园建立帮扶关系,让我们的老师走出去学习省级示范儿园的优秀之处,也能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农村被帮扶的幼儿园。
五、让老师在实践中磨练、发展、成长
蒙特梭利说:我听见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知道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对年青的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教育实践,尽快完成理论与实际结合,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老师的真正成长离不开具体实践,必须为她们提供机会,帮助她们在实践中磨练、发展、成长。
1.技能比赛,夯实基础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弹唱说跳的基本技能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前提。我们要求教师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所以每学期末都会开展幼儿教师讲故事、钢琴、绘画,以比赛的方式促使教师进步、提高。
2.教学研讨,提供范例
理论必须落实在行动上才能发挥作用。为了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我们以“四课”的方式打磨教师,即研讨课、示范课、展示课、竞赛课。
“四课”重心不同,目的不一,但都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无论是哪一种课,对于上课的教师来说,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势必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自信展示。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老师由此所获得的经验和体会是其他方式不能取代的。听课的教师也通过看课、评课的方式,学习榜样,提升经验,在研讨中发现不足,并及时加以修正和改进。
3.提供机会,发展个性
老师们在理论基础、教学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他们的培养不能制定整齐划一的目标,更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我们认为,幼儿园就好比一个花园,教师就是不同种类的花,每一种花有自己的美丽,只有百花齐放,才是真正的赏心悦目。因此,我们根据老师不同的特质,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方法,提供不一样的锻炼机会,扬长避短,突出她们的特色和亮点。坚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在不同的舞台展示教师不同的风采,用成功的体验增强教师的自信,在自信中追求全面发展。
4.科研引领,互动提高
成为研究型教师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我们的老师虽然教学经验不足,但是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乐于学习,喜欢思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些特点对于从事研究工作非常有利。因此,我们在提高老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尝试培养她们基本的研究素养,主要方法是开展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行动研究,教学科研紧密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引导老师进入研究的领域。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参与了具体的研究工作,增强了研究意识,提升了理论素养。
一路走来,我们有许多的收获、体会,也有不少问题和困惑。让我庆幸的是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新团队充满活力,在我区“国培计划”进入式培训中我园三位被培训的老师受到培训园所领导们的一致好评,同年十月三位老师代表幼儿园第一次参加陕西省幼儿园教师基本功大赛成绩显著。在本学习的“一课三磨”活动中推出的精品课得到所有帮扶幼儿园的好评。
教师培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回顾两年的历程,我们曾有“雾里看花”的迷茫,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更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优秀的师资队伍正是规范办园的关键,相信我们的团队会迎着学前教育发展的春风茁壮成长!
第二篇:创建“学习型”工会,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创建“学习型”工会,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局直第二小学工会
“学习型”工会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局直二小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提高各级党组织及全体会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为重点,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努力营造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浓厚氛围,确保全体工会会员在思想上有新境界,在理念上有新突破,在素质上有新提高。
一、领导带头是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
局直第二小学有教职工54人,工会会员54人,入会率达到100%。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全员的力量,打造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学校。所以,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工会工作,带动参加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班子成员带头参加各种政治学习,了解上级精神,理解各项政策。2009年——2011年期间,每年,学校中心理论组织集中学习7次,每个成员写学习笔记超过3万字,写学习心得体会、笔记16篇。党支部组织党员上党课超过30个小时,通过学习,大大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运用政策水平。在局直二小不论政工干部还是业务干部,都能积极参与各种业务学习,校长、书记带头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10期,撰写各种论文6篇。此外,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带头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更加自觉地学法用法。通过不断地学习,领导班子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更加超前,能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风务实,勇于反思,善于推新,凝聚了人心,成为红兴隆分局教育系统一面旗帜,先后几年分别荣获总局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分局级先进职工之家、标准化建设合格学校、省级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一类学校、先进民主管理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
二、制度落实,是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取得实效的保证 局直第二小学工会在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中,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如每周四两节课后是集中学习时间,长年坚持,雷打不动,集中学习有严格的考勤制度,自学笔记检查有详细的登记制度,严格而规范的学习制度,使教师逐渐养成了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局直第二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近几年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为了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工会把教师培训纳入了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中并制定了全面周密的计划和学习制度,首先是立足本校培训,就是组织教师开展内部听课、评课、探索研究新时期教育教学方法,将每位教师的优点和经验变为共享资源,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促进教师间业务能力的协调均衡发展,二是组织学科外出学习培训,先后去北京、哈尔滨等大城市先进的学校学习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我所用。三是制定教师培训规划目标,通过研讨活动,强化教师技能学习,使教师起步稳,快提高,全面发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素质,过去学校教师的学历全部都是中专,经过几年的学习培训,现在专科学历达到52%,本科学历达到48%,并且教师的能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学校有省级教学能手2人、总局级教学能手3人、分局教学能手3人,近两年发表国家级论文21篇、省级论文28篇,十五期间学校教师编著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获得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奖。这些成果标志着局直二小教师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创新学习方法是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 局直第二小学在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中,除了传统的集中学习、上党课、办讲座和培训班外,更加注重学习方法方式的创新。学校工会结合全员工作实际,组织教职工观看电视教育片,召开新颖的经验交流会,歌唱时代歌曲等直观有效的方法,学校工会近几年还广泛开展了“树工会形象,永葆先进性,做合格工会干部”的活动,同时与德育特色“我能行”系列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活动促学习,提高了教职工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推动了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深入开展。
四、载体推动是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取得实效的最佳途径 局直二小工会按照红兴隆垦区工会《关于开展共铸理想信念,共促科学发展》主题实践的通知要求,结合局直二小教师的工作特点,在全校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了立足本岗教书育人,科学施教主题实践活动。首先,学校工会组织成立了“足迹读书社团、NO ONE社团、爱之源社团、华罗庚社团、SPORTS健身社团、行知社社团、及时雨社团”七个社团并开展活动。足迹读书社团让广大教师在书海中畅游,汲取书中的知识来充实自己、SPORTS健身社团让教师们在结束一天紧张的工作之余为大家提供了娱乐、休息的场所。在社团成立的这一年中,每个社团活动都达到了27次、读书20册、理论学习10次、读书笔记6000字。
在2009年年底,学校工会组织的社团汇报展示中,足迹社团的诗歌朗诵、NO ONE社团的英语歌曲、SPORTS健身社团的小舞蹈等都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同时,足迹读书社团、爱之源社团的组织教师还自发组织去参加全国第二届“新经典“诗词朗诵大赛、中华情作文大赛”,分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通过社团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的才华智慧,也使教师在社团活动中学会了与人相处、与人为善、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人心、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
二是学校工会组织成立了篮球协会、排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每个协会都利用双休日来学习训练,学校工会规定,每周五下午放学后是教师文体活动时间,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下午为集体的比赛活动时间,通过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教职工学会健身,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更加有充沛的精力从事教书育人。
三是学校工会建立了“职工书屋”,这是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的最佳阵地。职工书屋常年为教师开放各种图书应有尽有,教师可以随时来这里读书学习,享爱到学习的快乐,收获着理想信念和对未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红兴隆分局局直第二小学在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中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善于推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通过创建学习型工会活动,增强了广大教职员工主动自我学习意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二是全员素质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学习,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推动了学校工会工作,通过学习,大家团结一心,敢想事、敢干事,人人精神饱满,工作热情高涨。为了二小工会的明天共创造辉煌。
第三篇:小学打造师资队伍总结
小学打造师资队伍总结
重庆市巴南区陈家湾小学校
打铁还需自身硬
--陈家湾小学打造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纪实
在区教育工委、区教委,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和支持下,学校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宜学巴南城,品质教育区”建设为契机,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构建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以加强教师技能培训为关键,围绕学校“孕育花朵,绽放未来”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品质学校。学校继续以建设“五个基地”为契机,努力推行“卓越课
堂”暨学校“引学思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德育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师生综合素养;加强课改,加强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开发课题研究,有效促进教师论文获奖及小专题研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地方儿歌文化传承,培养师生的儿歌创作。
一、加强建设,拓宽培训,提升素养。
(1)狠抓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校长期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教学专题培训、中层管理干部及教研组长培训、校园安保培训、班主任培训,各项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及专业发展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在培训中,教师们认真做好培训记录,交流发言,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校节俭办公经费开支,把钱用在教师们的专业化培训上,采取“请专家
进来”、“送教师出去”、“带回一节课”二级培训等各类培训方式,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体育专业毕业的万贤全同志,不断加强自身体育素质的提高,更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发展,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在校组建了“小篮球队”,积极协助其他体育老师对学生开展课外乒乓球、跳绳、象棋等兴趣活动,在片区的学生运动会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多次荣获优秀教练员;辅导的学生刘大双、冉集芳在区实心球比赛中,荣获小学组二等奖,区第四届“健康校园杯”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小学组团体三等奖。在区第一届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教学基础知识比赛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代表巴南区参加市首届健康教育教师基本功竞赛,荣获二等奖,团体一等奖;美术专业毕业的罗杨同志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区教委组办的美术绘画竞赛,荣获辅导教师一、二、三等奖,在区教委组织的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荣获全能二等奖,中小学美术学科录像
课二等奖。邓明菊同志评为区级数学骨干教师,吴川梅同志评为区级语文骨干教师,学年考核都为优秀。吴川梅同志参加片区语文研讨课,荣获一等奖;多次参加区品德与社会、阅读教学录像课,获得三等奖。朱平同志评为片区优秀教研组长。在每学期举办的“自献课”、“精品课”、“团队互助课”、“录像课”“大比武”中,全校涌现出叶明剑、胡勇、朱平、江永、骆卫、万贤全、罗杨、周豫勤、杨永红、雷健、陆颖等一批校级学科骨干教师,引领着教师们逐步走向专业化成长之路。在区教科所对我校教学视导中,张南同志在音乐课上,精心自制适合学生活动的教具,并充分利用手工教具去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音乐情操的敬业精神,得到书记曹路同志高度赞扬。区教科所多次肯定我校在教学业绩中的工作,务实到位,育人有成效。巴南教育、《巴南教研》、巴南教研网选登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报道10余篇。教师们取得的成绩,正是我校努力促进
学科专业化成长培养的结晶。
我校教学质量逐年上升,每学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或超过区教科所规定目标,增分率较高,小学毕业率达100%,全部升入初中就读,无一人辍学。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得到社会、家长及中学领导和教师广泛赞誉。
(2)务实常规,促进教师论文获大奖。
面对当今知识更新加快和知识量剧增的现实,学校把终身学习作为教师的天职,教师将学习视作财富。学校把学习化氛围的创设、学习化制度的建立、学习化机制的形成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发扬传、帮、带的作风,鼓励青年教师站在课改最前沿,当好课改研究者,以能者为师,互帮互学,促使教师在现代教育背景下,适应教育形势飞速发展的要求。我校教师坚持每课写教学反思,每单元写总结反思,教学随笔,经验论文,吴川梅、叶明剑两位同志撰写的论文多次荣获区、市一、二、三等奖,其
中叶明剑同志撰写的论文《希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经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推荐,荣获全国优秀奖。张林、胡勇、万贤全等同志在区教委组织的各类征文赛中,多次荣获二、三等奖。
近五年,教师参加各类征文、竞赛活动,荣获全国、市、区级奖300人次。
(3)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向研究型学者转变。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坚持申报科研课题。德育科研课题--《小学生孝心教育研究》项目,荣获巴南区人民政府2010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4月,我校在重庆市教育学会2007年专项委托课题、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实验与研究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被评为市优秀课题组;我校继续深入开展区级“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吴川梅同志研究的小
专题《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在2013优秀成果评审中荣获三等奖;2014年3月,我校有9位教师申报的小专题研究获得区教科所立项。
(4)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业务大提升。
我校把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与校本培训结合,扎实推进,积极派教师外出参加相关继续教育培训,回校后开展二级培训,进行校内辐射常抓不懈,注重继续教育质量,有效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我校继续教育荣获区教委检查组好评,荣获二等奖。张林同志在教育部“2009年西部十二省中小学安全与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中,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教师研修网评为优秀学员;胡勇同志经市教委选拔推荐,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2010)--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远程培训,成绩合格,获北京大学、教育部监
制结业证书;罗杨同志荣获区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先进个人。
二、狠抓师德,加强培训,立德树人。
每个教师不仅有当个好教师的愿望,还应有做个大教师的志向,全体教师不断增强职业自豪感、责任感和幸福感。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工会组织宣传活动,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抵制一切有悖师德的思想和行为。开展师德征文、爱岗敬业演讲等系列活动,以多种形式推进师德水平的提高。工会每月定时对教职工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认真履行师德师风考核,胡勇、冯宗异同志被区教委、区教育工委评为师德标兵,万贤全、江永、於友谊等同志评为校师德标兵。我校共评选了五届“我最喜欢的老师”,校园里涌现出万贤全、胡勇、吴川梅、罗杨、骆卫、叶明剑等一批深受师生喜爱的老师。正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的精神,感动着全校师生及家长,也因他们崇高的师德师风表率,在全校形成师德师风、立德树人的躬亲垂范作用。
我校将“怎样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征文评选与师德师风教育有机结合,汇编成《怎样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征文集和“巴南教师精神”表述语征文集。集子中配上教师的教学风采照片,并摘录教育名言,装订成册,发放给每一位教师,作为口袋书,供教师们随时随地学习。
三、努力传承,打造儿歌,丰富校园文化。
我校在2012年1月组织学生创作儿歌,由于师生儿歌作品发表及获奖较多,7月正式成为第二批《巴渝儿歌创作基地》加盟学校,传承巴南儿歌特色文化,培养儿歌爱好者,打造师生儿歌创作,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短短两年,学校师生儿歌作品在《巴渝儿歌》、《巴南文艺》、《巴渝诗苑》、《学子读写》、南非苏里南《中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300余首。其中,儿歌作品《好玩的积木》(谯
金奉),《大铁门》(王丹)入编国家级大型文献《当代文学作家精品集》;《蚕宝宝》《自己梳辫子》(杨妍),《小蝴蝶》(冉渝缘),《走路》(禹赛丹)入编国家级文献《龙之韵》;《水龙头》(于溪儿)入选《新时期爱国主义诗词格言读本》;《我的家乡真富饶》(李晓晓)入选大型文集《中国当代杰出人物风采录--中国当代杰出思想理论论坛》。学生优秀儿歌作品15首入选《想象鸟儿满天飞》。区教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巴渝儿歌创作基地、《巴渝儿歌》编辑部联合评选出陆颖同志为2012年“十佳”儿歌优秀辅导员,2013年授予“银牌”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在《巴渝儿歌》报上发表儿歌2首,辅导学生发表124首;吴川梅同志为2012年儿歌优秀辅导员。在《巴渝儿歌》报上发表儿歌1首,辅导学生发表58首;於友谊同志辅导学生发表6首;胡勇同志在2012年10月被聘为《巴渝儿歌》编委会编委。作品《我给二老当拐杖》2012年12月获巴南区“优生优育,家庭
幸福”儿歌征文成人组优秀奖;作品《我给二老当拐杖》和《幸福家庭开新花》入选《一个花盆一棵苗》儿歌集;《歌颂十八大》、《总书记的报告好》入选大型文集《中国当代杰出人物风采录--中国当代杰出思想理论论坛》;在《巴渝儿歌》报上发表儿歌36首,辅导学生发表30首。
我校组织辅导教师收集所发表的儿歌,编写一万余字《孕育花朵》儿歌集一书,展示学校儿歌创作结晶,为师生送上了精神文化大餐。
四、务实基地,打造德育,富于特色。
我校凭借2012年被重庆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命名为“五心四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示范点为契机;借助重庆理工大学、工商大学青年志愿者、区市政园林局、重庆锦晖陶瓷有限公司等友好单位的支持和帮扶,打造了重庆市“五心四好”主题实践活动示范基地、重庆理工大学“爱心活
动”基地、重庆工商大学“1+5”行动实践基地、巴滨路环保体验基地、陶瓷文化实践基地等“五个”基地,拓展了德育教育实践领域,彰显了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学校还坚持“五个日”活动(即:周一学习培训日,周二听课交流日,周三校本培训、教研活动日;周四“1+5”行动与艺术社团活动日;周五师生安全教育日),并结合地方文化,开设了“陶瓷研究”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大力实施1+5行动与艺术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参加片区运动会,获得团体二等奖;参加区科技制作比赛,冯宗异同志荣获辅导教师三等奖,多次获团体第三名;片区“健康校园杯”小学组团体二等奖;区田径赛,获团体三等奖;雷健同志辅导学生参加硬笔书法比赛,有6位同学获市三等奖;江永同志组织的“花儿”合唱团,在片区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获二等奖。艺术社团举办的各类文艺活动汇演、作品展览等,得到家长高度赞扬。坚持对党和国家负责,让社会和家长满
意,使全体学生受益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改善育人环境、培养优质人才的进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区级德育科研课题--《小学生孝心教育研究》项目,荣获巴南区人民政府2010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校坚持开展班队活动展示课,师生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吴川梅同志多次参加片区、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获得区全能二、三等奖,是区首批周小均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之一。班队活动信息被巴南网、《巴南日报》、巴南教育、团队新干线简报、重庆少工委等媒体采用80余条。学校被评为区“先进团队组织”。万贤全同志荣获区优秀班主任,江永同志评为片区优秀管理干部,於友谊同志评为片区优秀班主任、校优秀辅导员,吴川梅同志评为校优秀辅导员。
我校深入“五个”基地建设,打造德育特色文化。以我校原2012级学生刘大双/刘小双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重庆好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第四届重
庆道德模范、首届感动巴南十大人物、巴南区“雷锋式好少年”为契机,号召全校师生以他们为榜样,认真开展学生校园明星评选宣传工作。遵照“全方位赏识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的评选号召,启动校园明星评选活动。评选内容有:学习明星、管理明星、道德明星、进步明星、礼仪明星、才艺明星、劳动明星等,用“我是明星,我能行!”板块进行专项宣传,精心打造陈小明星的“星光大道”。
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征文、竞赛活动,荣获全国、市、区级奖800人次。
五、安全教育,常态管理,铸就平安。
我校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每学期与教师、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坚持节假日发放《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每天通过校讯通向家长作安全提醒,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教育,写入教案;放学排队离校,再次加强安全教育;确定周五为师生安全教育培训日;把教师
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组织教师和保安开展巡河巡湖,有效杜绝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坚持每天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安全记录台账;加强学校护学岗及值周教师的安全监管;区安监局、区校园安全工作快报、平安重庆、《巴南日报》等媒体采用我校安全信息报道50余条,被区、市教委和公安局授予“巴南区平安校园”、“重庆市平安校园”。胡勇、叶明剑等同志荣获区“安全征文”辅导教师一、二等奖。评选出周豫勤、李霞、杨永红、胡勇、江永等校园安全先进个人,万贤全同志连续三年荣获区安全稳定工作先进个人,学校也连续两年荣获区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
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成就名片。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宣传,工作成绩显著,赢得社会各界人士好评。每年向区教委上报各类教育信息300余篇,在区教委教育平台、巴南教育、巴南教研、区卫保所、区安监局、《巴南日报》、共青团巴南、重庆少工委、重庆市教委、平安重庆、《重庆日报》、《重庆商报》、重庆电视台、华龙网、中国共青团、中国文明等媒体采用学校相关工作动态报道500余篇。每年教育信息采用情况统计都名列区教育系统前12名,胡勇同志连续六年评为区教育系统教育信息先进个人,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区教育信息先进集体。教育宣传成为我校靓丽名片。
七、加强管理,支部特色,扎实推进。
我校支部坚持定期、不定期开展党员组织生活会,严格遵照区教育工委要求,开展相关活动。我校12371党建平台的信息发布达到2000%以上,工作动态达到400%以上,维护等工作一直名列区教育系统前茅,从未被通报批评过。红岩党政网、区委教育工委科学发展观、学习型与创先争优活动简报采用我校支部工作报道10余篇。支部活动支部工作,每次都得到检查组的好评,被区教育工
委评为“规范性特色党组织”、“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张林、万贤全同志被评为区党员师德标兵、优秀党员,胡勇同志评为片区优秀党员。
八、巩固成果,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学校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强化管理,新编印了10万多字的《管理文集》一书,确立了“以陶瓷文化做积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意识,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与时俱进,依托社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打造让社区群众满意的学校”的办学宗旨,“孕育花朵,绽放未来”的办学理念和“陶瓷文化做积淀的校园”的办学特色。
我校被重庆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命名为第二批“五心四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示范点;重庆市平安校园、区教科所子课题《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研究》项目,荣获重庆市教育学会“优秀课题组”;连续六年被区教委评为“良好级学校”;德育科研课
题--《小学生孝心教育研究》项目,荣获巴南区人民政府2010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荣获区“财务规范化管理”、“无烟学校”、“传箴言先进集体”、“先进团队组织”、“规范性特色党组织”、“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大美巴南”校长教师摄影作品优秀组织奖、“我的中国梦•校园之歌”优秀组织奖、巴南区平安校园、巾帼文明岗、区第四届“健康校园杯”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小学组团体三等奖、科技制作比赛团体第三名等;连续两年荣获区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教育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学校领导班子2011、2012年被区教育工委、区教委评为“好班子”;荣获片区教职工迎新文艺汇演最佳台风奖、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二等奖、“健康校园杯”小学组团体二等奖。
原2012级学生刘大双/刘小双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重庆好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第四届重庆道德模范、首届感动巴南十大人物、巴南区雷
锋式好少年。
在区教委会上,我校多次得到赵正荣书记、唐松春主任的点名表扬,充分肯定学校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办公室通报也多次表扬我校的工作出色。
我校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在设施设备、校园环境、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做到了“班班有变化,年年有变化,年年有创新”,做到了给学生创建公平、均等的学习机会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校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坚持抓好师德学习,认真开展好教师读书,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全面提升师德水平,切实做到“身正为范”;开展教师“大走访”,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促进家校互动育人;我校将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不
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及办公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完善学校管理文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优、学风优、校风优,为学校的腾飞和发展,为我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O一四年三月十日
第四篇:师资队伍
新形势下师资建设发展规划
当前,随着国际以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多变,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税收工作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做好税收工作,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作保证。近年来,税务系统从上到下注重培训教育,加大了教育培训力度,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提出了“领军人才计划”,培养全国税务领军人才是党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系统“人才强税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按计划,到2022年,将基本形成覆盖主要税收工作领域、总量为1000名左右的税务领军人才队伍。如何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培养高素质的税务人才,主要落实四类培训:全员基础培训、人才库人员培训、业务骨干培训以及新录用公务员人员培训,做好四类培训,是实现税收工作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重要战略工程。浙江省国税局积极贯彻落实总局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全省培训计划,对全省的税务干部进行培训,主要是针对骨干业务培训以及人才库人员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一线税务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适应新时代下的税收工作任务。面对新形势下的干部培训,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与税务培训要求满足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依然需要开拓创新,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的干部培训工作较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观念相对滞后。我国现阶段的税务干部培训机构的主体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发展起来的,是其直属机构的“服务性附属机构”,不管是培训的需求方还是供给方,培训的观念都相对滞后,缺乏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和市场竞争力,教育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2.培训内容变化快。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我国的税收政策的改变税务政策、会计知识、计算机信息更新速度快;3.培训多,要求高。目前国内培训机构众多,培训班也日益增多,有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税务干部接受了较多的培训,对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大多数干部培训的方式、培训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以岗位为框架、以教材为载体的补充岗位知识灌输式的教学上面,导致了有一批的税务干部已经接受过类似的培训,所以在培训时会出现疲劳厌学的现象,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国际上流行的现代培训模式,如TTT培训模式(TTT培训模式,是指在视觉化的工具为基础,在培训中以视觉化框架贯穿全场,为学员提供视觉化工具,引导学员进行自我学习)很难开展起来,这远远不能满足21世纪干部培训的实际需求;4.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税务干部由于自身工作的关系,一人一岗,所以不方便进行长时间的脱产培训,使得有些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
在新形势及总局教育中心提出“二为”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我们对师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的生命,是一个学校能否长久发展的根本,当前,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在各方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问题,探究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科研型、学习型和学者型的教师团队,促进教师均衡发展,是我校培训事业全面、科学、高效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学校开展了“五年计划”,通过公开招聘,每年新进1-2名新教师,着重开展对新教师的培养,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能够较好的适应干部培训的需要。但是对照总局以及省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高、观念新、能力强、方法活、效果好”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正确认识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困难,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排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不合理因素,对学校的未来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
(一)师资数量不足
1、校内师资数量不足,师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我校的专职教师数量较少,现阶段专职教师数量仅6人,对比江苏省税务干部学校,他们有近20位专职教师,数量差距较为明显,在面对培训高峰期的时候,师资安排问题就越发的凸显出来,同时,个别专职教师由于年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希望到行政岗位上工作,专职教师队伍数量呈下降趋势;已经走上干训讲台的教师还较少,校内有一批有能力的教师没有被挖掘,总体而言,我校经常授课的教师只有10-15人,只占整个师资队伍的30%左右。可见,以7-10人为主力的师资队伍,要承担近几年培训量的不断增长,教学计划、教学工作的落实难度可想而知。
2、兼职师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兼职教师都具有其他的工作和任务,很多时候都没有时间完成备课和授课,如何有效的沟通协调,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使之与校内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助互补,有效的发挥兼职教师的优势,让兼职教师的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到我校教师,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同时,当前的兼职教师来自实践部门的业务处室领导和知名专家数量依然过少,随着培训教育专业性、实用性趋势的日益突出,吸收更多优秀的业务处室领导和知名专家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这一任务迫在眉睫。
(二)师资结构不尽合理
1、新形势下的税务干部培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征管类;
2、稽查类;
3、税收服务类;
4、综合类,翻阅我校课程的师资安排,很多培训课程,尤其是税收服务类和公共类课程,授课以外聘教师居多,而江苏税务干部学校全年的外聘教师只有150人次,远远低于我们,对比兄弟学校,不难看出我校师资结构上的不合理,现阶段,由于各方面的条件制约,我校专职教师更多的擅长征管类和稽查类的干部培训,而很多的公共课和办税服务大厅的课,只能通过聘请外聘教师来授课,这很大程度的体现了我们师资结构的不平衡和不完整,而且由于一些行政岗位的教师为中层以上干部,行政工作繁忙,影响授课,因而大部分授课任务主要由几位专职教师承担。从当前培训发展形势看,随着培训课程的进一步细化,以及课程的多样化,公共课程和办税服务课程所占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如何有效的开发此类课程,培养此类专兼职教师,已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若不能完善当前的师资结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2、师资年龄结构不合理。建立一支科学的教育培训者队伍不能忽略合理的年龄结构,使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的智力、体力、知识经验、创新能力能得到理想的结合,使培训综合效应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既能使教师队伍充满生机,又能保证承上启下经久不衰。目前学校教师平均在年龄48岁左右,其中35岁以下教师只有5人,但是几位较年轻的教师还不能承担过多的教学任务,培训的主要师资力量依然是50岁左右的老教师,有几个专业学科的骨干教师,都已经是返聘回校工作,年龄断层十分明显,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是不符合教师年龄上的层次性要求的,阻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工作繁重,科研工作未充分开展,良好的科研氛围尚未形成教学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繁重,从校内干训班排课、资料准备、日常教学管理、外聘教师的落实到会计继续教育、会计从业资格、会计职称、会计执业资格、考务工作及论文辅导答辩工作等等。由于疲于应付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研究难以充分开展。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师资结构,加强校内平台建设、加大对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教学实践基地作用的进一步发挥等尚未深入细致的研究,繁重的工作往往使教师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教研工作未充分开展影响了师资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影响了培训方式方法的改变。
(四)新教师培养方法过于陈旧、缺乏创新
学校近几年通过公开对外招聘,陆续新进了一批年轻教师,增强了学校的活力,但是如何培养新进教师,使他们迅速的成长起来,走上教学一线,承担起任务和责任,这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学校领导和老教师面前。学校为了让新进教师迅速成长,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以老带新,挂职锻炼等等,但是,随着当前的税收培训的发展,一些较为陈旧的培养方法没有做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最后往往事倍功半,对新进教师的发展不能起到过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创新新教师的培养方式,又好又快的帮助新教师走上干训讲台,培养方式急需创新和改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它道出了师资队伍是学校力量的基石。作为专门的干部培训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工作,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是落实人才强税、进一步推进税务工作人员能力提升的原动力。如何能够更好的完成培训任务,达到培训目的,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新形式,新环境下,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一)树立校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精神力量是人自我提高最根本的动力。学校应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让全体教师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树立学校精神,弘扬、学习学校精神,充分发挥学校精神所具有的推动力、凝聚力,大力倡导“三比”“三讲”,即“不比资历比能力,不比文凭比水平,不比职称比称职”、“讲真诚,讲投入,讲成绩”,自觉养成“三种精神”,即职业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增强“四种意识”,即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危机意识、质量意识。让学校精神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成为师生追求的共同愿景,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师德教育与考核,努力提高教师政治素质,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保持良好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自觉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充实师资数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
师资数量受人事制度、用人机制、校内外师资的利用度等因素影响,应充分认识造成当前师资不足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一是应科学合理设置岗位,进一步完善专职教师聘任制度,同时改革用人机制导向,改变目前专职教师缺少的现状,鼓励、引导更多的人才加入到专职教师队伍中来;二是合理运用教师返聘机制,当前,有一批退休教师满足当前的授课需要,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知识储备量大,发挥好他们的余热,做好以老带新,是充实师资数量,缓解授课压力的有效措施;三是应充分挖掘行政教师的教学潜力,使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达到最大化,形成全校教师“人人为师”的教学合力;四是应运用聘请兼职、合作研究、邀请讲学等多种形式,邀请更多的专家、教授、领导、业务骨干为培训中心服务,实现更大程度的优秀人才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解决师资数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一些全员都需要培训的课程,例如“营改增”课程,授课的老师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大面积的全员培训任务,而且这样的培训效果一般不明显,起不到应有的培训作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我们可以充分的发挥现有技术和资源,通过宽带信息网络系统,与省国税局广域网相连,创建多种信息平台和多媒体教学环境。在金税网上建立“税务教育网”(省国税系统远程教育培训平台)网站,实施系统内远程教育培训,开设网上课堂。这样既能有效的解决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也能保证培训的质量。
(三)完善师资结构,改善师资专业结构不合理状况
建立校内师资教学方向、发展规划,新进教师可以根据个人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结合培训教学发展方向,合理确定每位教师专业主攻方向及其他可以发挥其特长的课程,提出相应目标要求,以老带新,设计与教师专业规划相呼应的培训、进修、实践的方案与具体措施,制定一个三年或五年计划,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专业培养,促使各类学科教师综合协调发展。其次,对兼职教师的选择,要兼顾学校各个培训学科发展的不平衡,让专兼职教师合理搭配、专业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全面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四)加强对兼职师资的动态管理
从培训教育的发展需要看,学校的师资队伍应该是专兼职结合。专职教师,理论丰富,授课经验充足,课堂控制力强,既能讲授知识,又善于组织班级。兼职教师则由高水平、高素质,或对某一专业精通的人士组成。兼职教师为培训教育提供大量前沿信息资料和实际案例,对拓展视野、拓宽思路、剖析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干部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校内师资结构情况及教学实际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税务系统和大专院校,多渠道多层次的挖掘兼职教师资源。同时建立对兼职教师师资库,对授课情况进行测评,定期听取受训者的评价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给相关教师,帮助其更好的完善相关课程,听取兼职教师对培训管理的合理建议,完善对兼职教师的动态管理。
(五)着眼干部教育实际,进一步提高教师岗位业务技能的培训能力。
岗位技能培训对教师的素质与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着眼干部教育实际,力求培训内容的“实”、“新”、“精”。同时,应深化教学改革,创造各种学习、锻炼的机会,为教师提升业务能力搭建良好的平台。一是做好税务实训平台建设工作。当前时期,各个地方都狠抓税务实训平台建设,作为今后培训的方式方法的创新,应该充分调动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机会参与其中,发挥好项目负责人的组织管理作用,优化人员组合,创新教学形式、方法,为专门业务培训打好基础。二是深入国税、地税基层,积极开展岗位技能知识调研与研讨,与基层的领导、业务骨干相互交流,博采众长,倾听他们的意见,收集一些较好的、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培训内容更好地满足授训学员岗位工作的需要。三是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为教师参加总局、省局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视频培训创造更好的条件。四是完善挂职锻炼制度,明确目标,加强考核,使挂职锻炼取得更好的效果。五是为教师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包括所得税汇算清缴、及时掌握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收集典型案例,提高教师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是重视锻炼教师的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课堂组织策划能力、创设训练环境的能力、归纳总结提炼的能力。
(六)创新培养机制,加快年轻新教师的培养。年轻新教师代表着学校的未来,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如何培养新教师,帮助其快速发展,尽快走上培训讲台,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的师资年龄和结构问题,也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当前的新教师培养,多举措并行,最大程度的推动了新教师的成长,但是,由于当前干部培训的特点和难点,新教师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和授课技巧,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培训课程之中,虽然有挂职锻炼,但还是远远不够的,脱离了实际工作的课程开发是不能起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和培训质量的,所以,在新教师的培养上,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而不是盲目的注重证书等理论知识,同时,可以适当的发挥各个兄弟学校的师资资源,进行一个新教师的交流培养,扩大知识面,解放思想,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校内。
三、结论
当前的师资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但是在校领导的带领,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全可以克服困难,打造一支新老结合,结构合理,充满学术研究气息,充满创新活力,重实效、重科研,有素养,有能力,有经验的新型师资队伍。以适应总局和省局的要求,为税收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税务干部的全面发展服务。
[作者] 孙全 [日期]2014-7-30 附
件: 附
表: 附
图: 参考文献:
第五篇:师资队伍
1、李元才:全国优秀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2、郑安全:市县数学骨干教师
3、张健:县优秀教育工作者
4、陈丽丽:县优秀班主任
5、杜荣:县优秀班主任
6、张东红:周恩来班先进工作者
7、王彩虹: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8、朱士豹:省优课评选二等奖获得者
9、周晓巧:县优秀教师
10、朱丽娟:县模范教师
11、陈大锐:市优课评选二等奖获得者
12、朱士奎:县优秀班主任
13、薛亚建:县师德标兵
14、井润东:县优秀教练员、师德模范
15、戴成斌:县教坛新秀
16、刘华:全国优秀教师、省自制教具能手、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17、陈会云:市优秀教师
18、王艳:县优秀教师
19、王银霞:县优秀班主任 20、李秀珍:县优秀德育工作者
21、朱丽丽:县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能手
22、刘萍:县语文骨干教师
23、余秀芹:县优秀共青团干部
24、陈银丽:省优秀论文获得者
25、李斌:县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26、闵松:县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