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38-103条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38-103条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2014/3/28--9/13合并版(B)2014年6月21日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课——周六晚八点于经方求真群第十三次 大家晚上好。
感谢大家三个多月来每周守在这里听我的课。
我一直很惶恐怕教不好教不对,因为我们是分条语音和文字的方式上课,所以信息量和真实感肯定比不上面授。但大家这么不离不弃,让我实在感动。我也尽力想把更多的内容和信息量讲给大家。
上回我说到,咱们六经已讲了五经,只有厥阴没有涉及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讲一些临证上的东西了。
临证就是临床,我喜欢临床这个词,因为我们中医不需要病人开刀住院吊水成天躺在病床上,古来也没有医院这个词。我喜欢叫临证,中医是找证据的,找人体到底出现什么问题的证据。
今天,我就开始结合医案教大家怎么找证据。刚才打错了,应该是我不喜欢临床这个词。
上一堂课讲了小柴胡汤。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几个医案讲讲小柴胡汤的应用。我们知道柴胡四证,又知道四证具其一就是柴胡证。且三阳并病治从少阳。所以少阳柴胡证的运用和治疗是比较简单的。如果,一个病就有四证之一,那就是照书生病了,讲起来也没意思,所以,我今天会讲几个相对不那个容易判断的医案。2011、9 安母,女,中年
自述:肝硬化腹水11毫升
刻诊:左脉弦,右脉弦而略滑。容易打嗝,常年心烦,老觉得心里憋着,别的没有什么不适,胃口睡眠亦好。平时觉得身体还可以,这次查出来有肝腹水,自己都觉得很意外。舌有齿痕。
我既然说是要讲小柴胡汤的医案,那就已经交底了,肯定是小柴胡汤为主方。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小柴胡汤是主方。
脉弦?不能凭脉断证,这是传统中医和后世中医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脉只是用来印证的。
这个病人比较麻烦,没有什么明显的证,我们临证常有这样的情况。
有时是病人自感正常,的确不明显。有的是病人迟钝,有却说不上来。
打嗝是胃弱,老觉得心里憋着,其实和胸肋苦满是类似反应,病人不可能照书生病,临证需要变通的认识问题,所以可以定为少阳病。气郁明显,兼里湿,小柴胡加香附陈皮茯苓白术泽泻。
需要说一下胃弱,我们学过,少阳病是胃弱引起的,所以有胃弱就要注意了。现在说处方。
柴胡 20 黄芩 15 法夏 15 炙甘草 10 大枣 15 西洋参片 10 香附 30 陈皮25 茯苓 30 白术 30 泽泻 20 生姜四片 现在说效果。
七剂后病人去检查,腹水不见了,距离上一次检查只有11天。检查的大夫是同一人,觉得不可思议,疑心自己上一次看错了。病人自述多年的打嗝好了;多年前因为调动工作问题不如意,老觉得心里有个结,吃了药之后觉得这个结好像打开了,心里舒畅了。再讲一个感冒的病例。
某演员、男,年龄,32 体重:102公斤 发热39度多,浑身疼,忽冷忽热,刻诊:头重脚轻,头热脚寒,胸闷,头晕,无汗,轻度腹泻,无食欲,舌苔黄厚腻,苦臭,咽干,胸腹久按是感觉烫手,不觉得渴,但喜饮,冷热都喝,精神状态可,吸烟,有咽炎。网诊无脉象,患者自述:脉象浅,无力,发虚,平常大概每分钟跳动87下。平时情绪容易烦躁,唇口有一点干燥,睡眠多梦。这个也是一堆感冒症状,至于是什么方证,桂枝?白虎?麻黄?其实都不太像。
局面再复杂,我们也要学会从中条缕分析,化繁为简。表证有无汗头重; 里证有腹泻
是否有口苦,患者说不清楚,胸闷、咽干、无食欲,则是半表半里证胸肋苦满,不欲饮食的范畴。
再说,头热脚寒符合少阳证上下不交通的机理。三阳并病,治从少阳。因为肠胃有积滞,选大柴胡。
腹泻不明显,胃中有热,大黄、生姜换成生石膏。舌苔厚腻口臭,胃中有腐浊,加藿香佩兰。
生石膏150,柴胡90,黄芩30,法夏30,枳实20,白芍20,大枣30,藿香20,佩兰20 只给了二剂,吃了就好了。
下面是我说一个群里头最近传的一个医案,也是因为不好辨证大家不太理解,我说一点自己的理解。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怎么操作上传,请管理员杏林风帮我传上来吧,麻烦杏林风传一下。
张娃,男,8,高热39.0多,双侧痄腮3天,刻诊,手脚热,周身热,没有怕冷。头晕,头痛,颈部不舒服,出汗,饮食差,精神差,腹痛,大便一次,稍干,小便3次,微黄,没有口干口苦,饮水一般,面色稍红,两腮部,肿大,按之热,痛,舌红,苔白,脉浮数略滑,小柴胡。谢谢。
这个病例喝小柴胡汤很快就好了。首先也是没有明确的少阳证。
据现有的证看更偏向于麻杏石甘汤,或者白虎汤一点。为什么不是这两个方子呢?注意这两个证“饮食差”,“精神差”。这就有胃弱了,辨证要求其本,所以这个热是胃弱的虚热。小柴胡汤是治胃弱虚热的。石膏下去,胃就更寒更虚了。所以还是小柴胡更合适一点。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
今天的病例就分析到这里。十五分钟后进入《伤寒论》条文学习。大家好。
其实今天我在这里讲真正的传统中医,对后世中医做一些批判和修正,事实上已经是在树敌了。因为真正的传统中医千分之一都不到,后世中医何其之多。所以我做好被歪曲被抹黑的打算。曾经有体制内的专家悲观的说,中国真正的传统中医可能只有几百人。
只是我十年前学医的时候听到的话,到了今天让我欣慰的是,今天我们这个群里学传统中医的就有几百人了。所以,我觉得这一切做得都很值得。闲话少说,进入《伤寒论》
今天讲一个很重要的方子:大青龙汤。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这是第38条
麻黄 六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杏仁 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枚(擘)
石膏 如鸡子大(碎)
古人竹简刻字不易,行文太简,以致于文字中处处有玄机。此条说“太阳中风”,紧接着讲的却都是伤寒的证:“脉浮紧”,“发热恶寒”
第二篇:刘希彦老师伤寒讲稿[定稿]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稿》
对于经方,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说只要使用得当,就能有“覆杯而愈”的效果。所谓“覆杯而愈”,就是说喝完药,把杯子洗了扣在桌上,病就好了。这个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以我个人的临证经验,还是所言不虚的。如果辨证准确,外感病只需要半剂药,上午吃下午好,晚上吃早上好,该退烧的会退烧,该止泻的会止泻。慢性病也是几剂药就会有明显效果,甚至是几剂药治愈的也有很多。绝对不是现在所说的中药慢。慢的那是后世中医,而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我看这里研究《伤寒论》的人很多,相信也有过这样的经验。
历代能够参透这本书的寥寥无几,原因是张仲景在这本书里没有系统的讲述他的医学理论。这就好比一本武功秘笈,只有招数,在对人体的思考和组方规律上,没有详尽系统的内功心法。加之又是一本残书,经过历代流传还有错简以及后人加上去的一些自相矛盾的东西,所以历代能真正学通这本书的人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只能高山仰止。
现今对《伤寒论》的研究,很多只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阶段。在临证上,只要能够与书中的方证对应上,就能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书中没有提及的,或者那些似是而非的症状,分析起来就有困难了,选方就没有把握,自己组方效果又不理想。《伤寒杂病论》的行文方式是极简的,不过寥寥几万字,而疾病的反应又千变万化,哪能够一一对应呢?
胡希恕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了,是一个很好的经方名家,他提出辨证的最高境界是方证对应,推崇原方原剂量。实际上,张仲景教的是加减变化之道,比方说他用桂枝汤变化出几十个方子来,灵活治疗人体各种各样的证和疾病。胡希恕当然明白这个,他之所以不赞成加减变化,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弄清楚组方后面的原理。
这样就有了一个新课题:张仲景到底是如何思考人体,他的组方用药的原理是什么,这些药物又是怎样在人体当中起作用?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到“仲景之法”,而不只在临“仲景之方”,才能像张仲景一样用简单的几十味药物因证组方,以一御万,而效如桴鼓。
这一次,我们是用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来破解《伤寒杂病论》的内功心法。此心法和道家思想有什么联系呢?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在汉代之前主要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的,汉代后才是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张仲景是东汉以前汤液学的集大成者,此中的联系不言而喻。
要用道家思想解读《伤寒杂病论》,那就先要讲两个本体上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人类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 我的答案是人类是没有治病的药的。为什么?打个比方,我们创造了一台电脑,造了一台洗衣机,我们今天就可以修电脑,今天就可以修洗衣机。而我们人呢?人是造物主造的,是上帝造的最精密的仪器,是被造物。从哲学上来讲,我们永远修不了自己,除非我们有和上帝同等的智慧,就好像一台洗衣机永远不可能修它自己一样。
既然说我们修不了自己,那医疗又是什么呢?先从西医说起。西医领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治病的药,那西医领域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呢?先说感冒,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药。在国外门诊,大夫是没有权利随便开抗生素的,若开了,他可能会面临吊销执照的处罚。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药,那感冒的特效药又在哪里呢?医学界的答案是没有。如果感冒都没有特效药,那别的病呢?自然更没有特效药了。比方说糖尿病、高血压,我们都知道,终身服药。这些药是控制血压,控制血糖,但不能治愈。不但治不好还伤肝肾,因为服用这些药物引起肝肾衰竭的病人现在很多。如果病严重了呢,就是手术,把坏掉的器官切割或置换。然后就是排异反应,因为不是你的器官人体不接受。这种治疗追求的是五年存活期,如果能存活五年就算治愈。
那中医领域有没有能治病的药呢?一样没有。既然没有,为什么还要做中医?因为中医是靠自体免疫力治病的。能够对抗疾病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因为我们人体的免疫基因链足够对付已知的一切疾病。比方说爱滋病,人体免疫力一般的,能抵抗爱滋病十几二十年不发病。个别免疫力极强的终生不发病。癌症非典之类的自愈的就更多了。既然人体免疫力能够对付疾病,为什么还会生病呢?是因为我们的免疫力受到了抑制。真正的传统中医是反对用药去治病的,而是着眼于恢复人体的秩序,然后让免疫力自己去治病。真正能“覆杯而愈”的只能是人体自己,而不是药物。
第二个问题,传统中医和非传统中医的区别是什么? 我个人区分传统中医和非传统中医是以汉代为界的。
先说非传统中医。非传统中医是以药治症的。什么是症呢?比方说我们后世中医经常说的脾虚肾虚痰湿淤血就是症。
我举一个病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男子的虚劳房事类疾病,后世中医大都从肾论治,分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是肾阴虚,用生地熟地之类的滋阴药;如果是肾阳虚,那就是苁蓉巴戟天杜仲这类的药。我早年学过很长时间的后世中医,我知道用这类药效果不会太好,暂时会有缓解,往往牵延不愈,有时补肾药吃多了甚至于还会上火。《伤寒论》里有一个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没有一味补肾药,治这个病却效如桴鼓,辨证准确了几剂药就能治好。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之所以能治好 这个病,是因为它没有拿药直接去补肾,而是着眼于人体的大循环,人体的循环恢复了,津血运化归肾,它的肾气自然就会增强。如果人体自己不能补肾,又有什么药能直接补肾呢?兴许能隔山打牛的补一点,却起不到根本的作用。这就是后世医家治病动辄给病人吃几个月的药,收效却不明显的道理。
再如治肿瘤类疾病,一般从淤血痰湿论治。我看现在的医生动不动一张大方子,几十味活血化瘀消痞散结的药,如果人体大秩序没有恢复,自己就不散结,只用这些药无异于扬汤止沸。
《伤寒杂病论》的治病思想是道家的,就是不妄自作为,不干预天和,不代人体去治病。而是致力于恢复人体秩序从而让人体自己去治病。
说到药,又牵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药物不能治症,那药物学上所说的补肺补脾发汗通便又怎么理解?其实这些说法也都是不可靠的。举例说明:我们常说桂枝是发汗的,学过《伤寒论》的都知道,桂枝也可以用来止汗。白术这味药,后世说它健脾止泻。北京有个大夫,经常用大剂量的白术治便秘(70g以上),大剂量的白术一下去,大便就通了。到底桂枝是发汗还是止汗?白术是通便还是止泻?其实这都是后世医家的说法。通便止泻哪能是药物能够做到的,这是人体自身无数条神经配合而形成的一个指令,药物本身不能够代替人体来行使这个指令。药物只是平衡人体的阴阳,恢复人体的秩序,然后由人体自己来下这个指令。比如桂枝,它只是把阳气送到肌肉组织,表的阳气够了,它该出汗会出汗,该止汗会止汗;白术是气化中焦的,中焦气化,津液得以运行,该止泻会止泻,该通便会通便。
真正的传统中医就是一把钥匙,用来打开人体免疫力的这把锁。西医致力于用药去治病灶,后世中医致力于用药物去针对于某个病症,事实上都是不妥当的。这就是道家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喜欢文化的朋友可以去研究这些哲学上的东西。
上次课我们讲了一些基本的道家传统中医观念。《伤寒》的核心辨证体系,六经辨证只讲了一部分。因为这次有一些新来的朋友,我再将六经辨证从头讲一下,然后开始进入《伤寒论》的学习。《伤寒》的辨证体系是六经辨证。
何为“六经”?就是将“证”反应的位置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伤寒》里所谓的“证”不是西医所指的病灶,而是人体对疾病所呈现出来的反应。如体痛、呕吐、发热、胁胀、眩晕等。)所谓“表”,指的是肌肉、骨骼、皮肤这个区域。
所谓“里”,指的是胃肠消化道这个区域。所谓“半表半里”,就是除去“表”和“里”这两个区域之外广大的中间区域。上面说的是位置。从“病”的性质 来说,有阴证和阳证。何为阴证阳证?临证上,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阳证;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阴证。
以感冒为例,我们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是看这个病人受的是寒,还是受的是热,而是看这个病人身体本身对感冒的反应,自体气血充足的人,一般都发烦渴、怕热之类的阳证热症;自体气血虚少的人,一般都发畏冷、寒泄之类的阴证寒症,脉象反应自体的气血盛衰是最准确的。有的医生通过网络和电话看病,最大的障碍也在于此,没有脉象,单凭问诊,对于阴阳的属性和程度很难有一个精准的判断。
既然病的属性有阴阳之分,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自然各有一组阴阳,于是便形成了“六经”。表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太阳病”,阴证称之为“少阴病”;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阳明病”,阴证称之为“太阴病”;半表半里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少阳病”;阴证称之为“厥阴病”。此所谓“六经”,是六经辨证之总纲。
我们知道,后世中医多用五行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等。《黄帝内经》里提到的辨证方式也是这些。为什么张仲景要在《黄帝内经》之外提出一套六经辨证呢?要破解张仲景的组方用药规律,就必须弄清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要在药物上找答案。后世常说某个药入肝经入胆经入肾经,事实上药物不是智能的,不能定位。举例说明,黄芩这味药,大家都知道,苦寒药,后世说它清肺火清胃火,也有说它清肝火清大肠火,说法不一。都对也都不对,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药物并不能单独走到某一个脏腑或某一个经络,药物只能走层面。我们吃辣椒,一吃额头有汗后背有汗,说明辣椒这味药它走表。大黄这味药,一吃就腹泻,说明它走里走下。事实上药物只能走表里、或半表半里,不能精确到只走肝经只走胆经只走胃经。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学说之外提出一个六经辨证体系,就是为了指导用药物治病的。《黄帝内经》里的辨证体系主要是指导针灸砭之类的疗法的,这些治疗是可以定位的,所以《黄帝内经》里很少出方子。很多人在争论《黄帝内经》里的辨证体系正确,还是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正确,都正确,分工不一样。那六经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是不是矛盾的呢?据我的研究,它们并不矛盾。在张仲景的理论体系里头,脏腑经络虽不能涵盖六经,六经却能涵盖脏腑经络,因为六经是大层面,大层面里面自然能包涵具体的脏腑经络层面。比方说,“太阴”在六经里指“里”这个层面,自然也包含着这个层面相关的脏腑和经络,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其它经络脏腑看其归经的名称就可知道,都可以分属在六经里头,不一一例举。
现在出现一个新问题,既然肺经和脾经都络太阴,太阴又是里阴证,难道肺和脾就只是寒症就没有热症吗?说明这个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脏腑。“脏”指 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腑”指的是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脏主收藏,腑主传化。脏主阴,腑主阳。“脏”所连络的都是阴经;“腑”所连络的都是阳经。为什么?因为脏是不能受热的。比如说,我们吃过动物的肝脏肾脏肺脏,下锅只要炒几下就熟了,可见“脏”不耐热,于是人体会将“脏”的热移于“腑”。因此脾没有热症,热会移于胃,胃是阳明。以此类推,肝移热于胆;肾移热于膀胱;心移热于小肠;肺移热于大肠。下热利的脉象往往右尺不盛而右寸盛,寸盛主热在上在肺,为什么症状是下热利呢?因为肺的热会通过大肠排出去,肺受热就麻烦了。这是脏腑之间的规律和协作。将经络脏腑观念引入六经辨证,在临证上有没有意义呢? 是有意义的。举个例子说明。胡希恕先生曾总结过,肾腹水用越婢汤(“麻黄6两,石膏半斤,生姜3两,大枣15枚,甘草2两”麻黄石甘与枣姜;发汗解表与利水,善治身肿风水伤。)有效果,而肝腹水用柴胡方才有效果,为什么?胡老说他解释不清楚。其实只要参考经络脏腑就能解释:肾经既称足少阴肾经,少阴经在六经里是表经,说明肾经是络表的,自然可以从表论治,越婢汤是治表病的方子,自然治肾腹水有用。肝经既称足厥阴肝经,厥阴经在六经是半表半里经,可以理解为肝经是络半表半里的,柴胡方是治半表半里的,所以治肝腹水有用。再举一个药物的例子,在《伤寒》里常用炮附子温下寒,下焦主肾,于是后世说的炮附子温肾阳。当阴症的出汗不止时,张仲景是用炮附子来止汗的。为什么所谓温肾阳的药能止汗呢?因为汗出是表证,而肾经是络表的。所以温下焦温肾的药也可以治阴症的出汗。这就是张仲景对于六经和脏腑经络的思考方法,他虽然没有在书中明确解释,却是可以通过他的组方用药规律和临证的效果反推出来的。我所研究的仲景六经辨证体系,就是这样一套以六经统脏腑经络的辨证体系,如此一打通,在临证上会有无穷的妙用,也便于在一个统一可靠的辨证体系里头理解和归纳后世的时方,具体的思辨方式以后再在条文里细讲。
《伤寒》是以六经为辨证体系治病的。我们看每一个病事实上就是用六经这个定位系统在操作。六经既明,我们开始正式进入《伤寒》正文。先讲太阳病篇,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的总纲,所谓总纲就是太阳病典型的证。我们上面说过,中医不是治病灶的,所以不管是什么病毒感冒非病毒感冒,也不管什么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我们看的是人体对这个病的反应,通过这种自体反应来分析人体,以此为依据来组方恢复人体秩序,让人体自己去治病。所以作为太阳病的总纲是一些人体的反应,而不是病毒本身。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不分科,好的中医大夫个人就是一所医院,可以治一切的病。只要发生同样的证,不管是外感病和内伤病,用同样的方子都能治好。后世说《伤寒论》适合治外感病而不适合治内伤病,说这话 的人这是没有学透《伤寒论》,运用不当,然后归咎于《伤寒论》。现在一个一个的证来分析。
何为“脉浮”,当体表感受到外界的邪气的时候,气血会本能的往体表走,去驱赶这个邪气。而脉象和人体气血是相应的,于是脉浮于表,手指轻取就能摸到。我们人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外界的邪气。比如,走到外头风一吹,一个激灵,我们就已经感冒了。多数情况下,人体的气血功能可以将这个邪气驱赶出去,所以不会发生感冒的症状。在自体功能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气血和邪气在体表僵持住了,于是就发生了太阳病。“头项强痛”,气血不能驱邪外出,就要源源不断的增加兵力,多余的气血上冲于头就会发生头痛。气血往体表走,脖子里的筋受到的滋养不够了,就会僵硬,发生项强。“恶寒”,当体表的气血有余,体表温度就会升高形成发烧,这就与外界有一个温差,所以会觉得怕冷些。一般来讲,当体表气血充实,人应该不怕冷才对,可是,如果因为体表汇聚了过多气血,体内因此而空虚了的话,表热内寒,这个人还是会怕冷的。如果发烧还怕热的话,就是温病了。治病求其理,我们不能只大概其理解,一定要把为什么出现这个症状,人体的规律是什么弄清楚。以后还要把人体和药物的关系完全弄清楚,不能模糊,不能大概其,这才叫学医。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下面讲第二条,太阳病有三个证型,一为中风,二为伤寒,三为温病。中风和伤寒是气血功能偏向于不足的(未至虚衰,虚衰为阴症。);温病是气血功能偏向于亢盛的。这一条说的是中风。“发热”,说到发烧,现在大家对这个很恐惧,只要一发烧,迫不及待的用抗生素或者物理降温。这个观念不对。上帝造人为什么要造出疾病这个模式?说到底这是一个应激模式,自保模式。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疾病,我们一刻都活不下去。比如,如果没有发烧这个模式,一旦感受了寒气,怎么能排出体外?体表的寒气驱除出去,人体自然会退烧,强行退烧反而容易演变成肺炎或慢性低烧,因为邪气没有驱除,人体不会解除发烧这个模式。西医是对抗思路,所以经常把急性病治成慢性病。道家中医要顺应人体来想问题,所以道家中医不会把疾病看成敌人,而是看成朋友。我们要与人体和解,让疾病自退,对抗疾病的结果常常是病治不好,人体的局面还更混乱了,一个病治成了多个病,并发症后遗症转移什么的都来了。“汗出”。人体有三个途径将邪气赶出体外:汗、吐、下。就是发汗、呕吐和大小便。如今汗出而病未解,毛孔打开了,津液丧失了,肌表空虚,邪气往往就更深入了。为什么会有“恶风”呢?一旦毛孔打开了,人当然会怕风;恶风也是一种虚怯的反应,津血虚的人往往会怕风,所谓弱不禁风就是这个意思。“脉缓”。感冒了,气血往体表汇聚形成脉浮;如果不能发汗,气血被束缚,便会形成“脉紧”,就是像绳子一样绷得紧紧 的;一旦汗出了,脉便迟缓松懈了。这就是脉缓的道理。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之前说过,不管有没有发热,气血往体表汇集,里面空虚了,人都会感到“恶寒”。如果人体不能发汗,气血郁于肌肉之内不得出,就会感到“体痛”。“呕逆”的原因有二:一是气血的运行是要先往上走才能往表走,这种往上的运行会带动胃有一种上逆的反应,此为“逆”;二是当气血大量往体表走的时候,胃所获得的气血会相应减少,运化食物的能力减弱,胃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呕吐反应,将不能接纳的食物呕吐出去,此为“呕”。“脉阴阳俱紧”,脉的阴阳有三:越偏寸越主阳,越偏尺越主阴;左手偏血偏阴,右手偏气偏阳;越沉越主阴,越浮越主阳。因为不能汗出,气血郁于体表,于是脉紧。脉学是个专门的学问,以后有机会我再专门用一堂课来讲。现在只需要知道个大概,区别伤寒和中风最直接的鉴别方法就是有没有汗出,汗出的为中风,不汗的为伤寒。但这不是最本质的鉴别方法,本质的鉴别方法是津液的盛衰。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这里讲的是一个传经的道理,“颇欲吐”传的是少阳,这是少阳病的证。“烦躁”传的是阳明,这是阳明病的证。少阳和阳明以后会专门讲到。感冒是个急剧变化的病,如果两三天不传也就不会传了,因为正常来讲,三四天也就好了。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这一条讲温病。我们之前说过,伤寒和中风是气血功能呈不足反应的证型,温病是气血功能呈亢盛反应的证型。伤寒和中风的区别在于汗与不汗。温病分普通温病和风温,区别也是汗与不汗。其实汗只是个现象,它的本质是看津液有没有丧失。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就是以津血的盛衰来作为阴阳判断标准并组方用药的。温病的纲领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渴”是内有热的渴;“不恶寒”说明气血虽往体表走,里面却并不空虚,所以发热而不恶寒。既然是温病,为什么不直接说怕热呢?这就要说一下温病的原理了:我们如果平时吃多了饮食,身体消耗不掉,人体就要烧掉这些多余的能量,如果一时不能完全代谢,这就产生了有热上火的反应,就是温病。温病不一定要有外邪诱发,自体也会发病。如果再感受外邪,毛孔一闭塞,温病就会加重,这就是“热伤风”的道理。如果汗出而解了,也就没有温病了,所以温病往往是里面热,体表感觉并不一定热,如果热 烧不出来,一般只是不恶寒;当然,严重的温病是表里俱热的;轻微的温病,病人甚至有怕冷的现象,只是这种怕冷并不感觉需要多穿衣服。“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温病若出汗,说明里面的能量从体表排出来了,体表自然会感觉到灼热。一般情况下,汗出了病也就好了,如果身体持续灼热,说明热邪还没有排除完。外汗耗散了津液,加上里热也烧灼津液,便产生了津液不足的现象,这就叫风温。中风和风温,只要带个风字的,都有津液不足。风温的症状是“脉阴阳俱浮”,说明病在表,所以“自汗出”;因为要不断自汗出,肌肉里会积累过多津液,所以“身重”。“多眠睡”也是温病的表现,因为热往大脑走,人就昏昏欲睡,春夏天人爱犯困,一坐有暖风的车人就犯困,也是这个道理。当身体里有过多的热,呼吸自然要加重以帮助排出热能,所以“鼻息必鼾”。这一条在儿科很有用,幼儿不能摸脉,也不能问证,感冒了怎么辨别是热证是寒证呢?一般来讲,呼吸粗重,大便臭,打屁多,面色赤红,鼻孔干的是热证。幼儿的阳气是最旺的时候,加之家长生怕饿着了,不停的喂食,肠胃容易囤积,多发热证。现在很多家长一见孩子感冒,不分寒热就急着添衣服捂被子,于是造成高烧肺炎进医院。下面讲的都是典型的津液虚的反应,“语言难出”,当人体津液虚的时候,首先就是筋膜结缔组织缺少滋养了,因为这里面的血管少,容易缺少津液,舌头里面主要是筋,所以就不灵活了,说不出话了。若医生再误治,下泻药,更伤津液,于是便产生“小便不利”,已无尿可下。再严重则“直视失溲”,眼睛直了,眼睛里的筋络失去滋养;膀胱也是结缔组织,膀胱失去滋养,约束力丧失了,便“失溲”,也就是小便失禁。“若被火者”,若用火熏蒸之类的方法误治,热蒸郁于肌肉,便“微发黄色”,也就是发黄疸。津液再严重丧失,便“如惊痫,时瘛疭”,也就是相关大脑的惊厥惊恐反应。为什么大脑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呢?这个需要顺应人体来理解,人体让哪个地方兴奋起来,就是往哪个地方调集津液,这是人体的基本模式,惊恐说明大脑缺津液了。后世治疗这种证一般用定惊止痉的药,什么蝎子蜈蚣川芎的,全部是些通窜化瘀药,这就是不顺应人体想问题,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伤寒》里是用白虎汤下热救津。到了这个阶段就已经很严重了,因为人体的自保模式一定是先保护大脑,大脑出问题了,一定是极期反应,若再用“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次逆治可能还能支撑些日子;再次逆治,病人很快就会死亡。我们说,治病分六经,六经之一的太阳经的三个证型,中风、伤寒和温病,其原理至此都讲完了。可见学医不难,真正的医就是用简单的东西去对付万病的。
下面的几条是讲一些中医文化上的东西,当然跟证也有关系。了解了解,就当轻松一下。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 于阴,六日愈。以阳数
七、阴数六故也。
前面说过,恶寒主要是体内津血虚少的原因。若体表还能发热,则是“发于阳”,是太阳病;若体表不能发热,则是更虚了,“发于阴”,是少阴病了。至于六和七,这两个数字很有意思,《易经》里一个卦就是六个爻,到了七就变了,这是东方人特有的哲学和计算法。西方呢,上帝造人用了六天,第七天是休息日,也是这两个数。从人体来说,女子七年一个生命周期,七七四十九岁就是更年期。从天气来说,一般一次寒流也就是六七天,必定会转暖。无论是宇宙还是人体,这两个数字好像都适用。中国文化是天人之学,中医更是天人之学,因为人是天地的一个部分。这些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深入研究,这对道家传统中医的恢复是有大作用的。限于时间,在这里就先不详做解释了。在《伤寒》里,张仲景也没有详细解释易理,而是把大道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目的就是让百姓“日用而不知”,这才是圣人之道。反而是后世的中医喜欢五行八卦的谈一大堆玄学,让人看不懂,真推敲起来里面未必有真正的道。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做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上面说过,古人对天地的计算法是《易经》,所以现在看见这样的条文就不好懂了。有的人直接斥之为迷信。西方文明几百年就把地球破坏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很多被他们称之为迷信的东西很可能是真正的宇宙科学。真要发扬中医,建议中国医药大学首先开一门《易经》课,而不是学什么物理化学代数几何。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连什么是传统中医还没搞明白,哪里谈得到这些,所以就靠我们真正热爱文化的人来做了。
针灸上得问题,因为是另一个学科,这里统一先不做解释。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去请教群主夏正安,他在这方面很在行。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这里说的是里外阴阳不交通的情况。病人感觉身热,能量气血都在体表了,如果不往里回,里面就更空虚了,里面就寒。所以这样的病人虽然体表发热,却还是感觉恶寒,且欲加衣服盖被子。有时候,病人是里热,外面却感觉怕冷,因为热郁在里面出不来,这种情况虽冷,却不愿意多穿衣服,甚至还想脱衣服。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体内有痰饮、宿食或者淤血之类的原因造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运行着的能量场,一旦哪里有阻塞,上下表里就容易不交通。治病求其本,以里为准,里寒则是寒证,里热则是热证;该温里寒温里寒,该去里热去里热,该去瘀滞去瘀滞,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表里交通了,能量就平衡了。下一条是桂枝汤,就开始教怎样组方开药了。我会结合一些临床经验来教大家如何理解药物,如何治病。相信大家到时候更会感觉到中医并不难。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家好,今天接着讲伤寒论。讲的是桂枝汤。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而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一条讲中风的治法。
先说脉象,“阳浮而阴弱”(脉之阴阳请参看第3条)。阳浮说明病在表,所以发热;阴弱,说明津液虚了,汗出所致。恶寒、发热是太阳病的主证。“汗出”、“恶风”表明津液虚了,这是太阳中风,也就是桂枝汤的主证。
“鼻鸣”是感冒常见的症状,人体的气血大量往体表走时,壅塞多余的气血自然会往上冲到头部,就会形成鼻腔充血,于是鼻塞鼻鸣,同时也能阻止邪气进入肺部,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我去医院,看到耳鼻喉科有很多治鼻炎的在熏洗鼻子,很荒谬。鼻炎不管是什么原因诱发的,实质在于表气不通,感冒的时候你们可以去体会,如果一开始不出汗,只要微有汗出,鼻子马上就通了,光去洗鼻怎么行?有的洗成了慢性鼻腔疾病又去做手术,然后得空鼻症。空鼻症极度痛苦,这种病人自杀的,向医院维权的很多。
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太阳中风有汗出了还会鼻鸣呢?治感冒是微有汗出才会解,如果汗出多了,精气过多丧失,正气消耗,不但不解,病反而会趁机深入,便形成了中风。邪气不去,气血自然还是会大量往体表往头部走,所以还是会有鼻鸣。
“干呕”,当气血往上往体表走时,里就空虚了,于是胃会虚弱,接纳不了食物,就会有呕的反应。表气还并不完全通畅时,气血就会往上逆,也会加重呕。干呕则说明胃里是空虚的。“胃家实”就不是太阳病了,是阳明病了。上面是桂枝汤证的现象,现在来说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枝 三两(去皮)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生姜 三两(切)大枣 十二枚(擘)] 的方义。中风这个证是已经汗出而病不解,好比打了一仗没打赢,兵力丧失了,津液也虚了,脾胃也弱 了,想再战就必须先建中,建中洲之运化,生脾胃之津液。前面说过,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是以津血的盛衰来作为阴证阳证的划分标准并组方用药的。那津血从何而来呢,津血自然是从脾胃运化而来。脾胃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是一切动能的来源。在《伤寒》的原则里,治病首先要守中建中,就是守中土,建脾胃之运化。脾胃都不运化,津血都不生成,谈何自体免疫力,谈何治病?
建中用什么药呢?《伤寒》里是四味药,人参、姜、炙甘草、大枣,简称“脾四味”。很常见的药,对脾胃最管用的自古以来就是这四味。生姜和大枣已广泛种植,是最常见的食材了。中国人早已经将这四味药引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追求稀有昂贵的保健品,其实最管用的东西都会被普及,哪里可能昂贵呢?昂贵的多数没什么用。这就是所谓的“老百姓日用而不知。”
[桂枝汤方:桂枝 三两(去皮)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生姜 三两(切)大枣 十二枚(擘)] 现在说药性,先说甘草和大枣。这两样东西都是甘而微温,煮出来汁液黏黏的甜甜的,甜入脾,能够直接补充胃里的津液,同时性质不寒凉,不会妨碍脾胃的运化。所以这两样补充脾胃津液最适合。
出现一个问题,我之前说过反对药物归经,甜入脾又如何解释?现在来说说五味和五脏的关系。
“辛”,也就是辛辣辛散之类的味道,是上行的,它走上走表,肺在上,自然能入肺。肺是主收敛主吸纳的,辛味是行散的,和肺的主要功能相反。辛味一来自然先刺激到肺,肺就会亢奋起来抵抗,这是人体的自保模式。所以适量的辛气能刺激助长肺的功能,辛多了则伤肺。这就是“辛入肺”的道理。这种解释是层面之学,是实证而严谨的理解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原理,而不是主观臆断的说归某经归某脏腑。“酸”是收敛的,而肝的作用是升发疏泄,酸的作用和肝的作用相反,自然一进入人体就先抑制肝的功能,肝脏受到抑制自然也会亢盛起来,所以“酸入肝”,适量酸味助长肝气,酸味多了也伤肝气。“苦”是降而寒的,心脏在上,功能是永远勃动向上,永远有热能的。适量的苦助长心的功能,苦多了则伤心。
“咸”是下行的,所以地球上海水是咸的,因为海的位置最低。肾脏是人体的元气之所在,它像水泵一样,位置虽然在下面,却是引能量上行的,这种元气能量在西医称之为肾上腺素。能量的代谢物是废水,从膀胱排出,就像汽车有个水箱。既然肾的功能是上行,适量的咸能助长肾的功能,咸多了则伤肾。最后说到“甜”。甜味不偏不倚不走不散,温和居中。脾胃在中间,所以入脾。脾胃津液的主要成分是食物转化的糖分,而甜本身就是糖分,等于能直接补充津液。脾是主运化的,而甜有和缓之性,与脾性相反,所以适量的甜是助长脾的,甜多了则伤脾。这就是为什么炙甘草和大枣两味药入脾的原因。
再说说脾四味里其它几味药。
姜,我们知道它温中而发散,能让脾胃热起来运行起来。所以只要是脾胃寒的,一味姜就管用。后世的中医一见津血亏,就喜欢用麦冬地黄来滋阴养血,问为什么不用姜,说则答曰姜性热,会耗散津液。现在的医生都这么说,这简直是千古谬论,贻误世人。津血靠的是脾胃运化而生成,难道是靠生地麦冬里那些黏液直接补进去的吗?后世的中医理解问题就这么简单。脾胃虚了寒了,本身就是阴了,麦冬生地之类的滋阴药,也是寒凉属阴,阴上加阴,脾胃就更不运化了。《伤寒》的用药法则是从阳引阴的。阴上加阴必是死路。除非阴虚阳亢,同时脾胃不缺运化之力,才可用麦冬地黄滋阴制阳。我看过很多慢性病的病人,吃了很多年中药的,病没治好不说,看脉证尽是一派阴寒之象,再看吃过的方子,无非就是滋阴养血之类的药。
人参这个药要多说几句。后世说它补气,“气”是什么?从医理上来说,气是“阳”,是能量,是无形的气化物质;与气相对应的是“血”,血是“阴”,是有形的物质。既然“气”是能量,气化是需要热能的,所以姜桂附是气化药;“味”是有形物质,像地黄这样没有香气,却很粘稠的东西就是典型味厚的,所以补阴。药物主要是以“气”和“味”两个方 面组成的。人参呢,人参在土里长得很慢,得土气最厚,所以补中入中焦;它的“气”是一种很厚郁的参香,所有香的东西都有刺激亢奋的作用。这种气有没有热能呢?我们尝一下就知道了,它不辣不麻不热,没有热能。所以人参亢奋的是主要是“阴”的层面,“阳”的层面居少。《伤寒》里人参是用来救阴的。药物里亢奋阳的药居多,能亢奋阴的很少,这就是人参作为药物的不可替代性。经方里人参寒热不禁,既能合热药治阴证,也能入白虎汤之类的寒凉之剂治大热伤津。后世说人参补气,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人参既然没有热能,哪里能阳化气呢?
还有一味所谓的补气药黄芪也是如此,黄芪的作用类似于人参,也是没有一点热能的,只是黄芪的香味更轻更升能往表走,能滋养表而已。后世的中医却惯用这两味药治虚寒之证,说是补气。有一个癌症术后的病人,四肢冰冷懒言少气,脉沉弱得摸不到,已是四逆汤的症候,非姜附不能救的。去找北京一个大医院的专家,没用姜附,主药是五十克黄芪。后世对药物的认识阴阳混淆,气味不明,陈陈相因,人云亦云,以至于中医落到了今天这个境地。
总结一下脾四味的作用:炙甘草和大枣,甜而温,能快速补充津液。炙甘草得土气纯厚,补中最速;大枣微香,又能帮助脾的运化。甘草色白,偏向于补津;大枣色红,偏向于补血。姜是亢奋阳的,运化脾胃而去寒。参是平性,是亢奋阴的,生成津液而不上火。这四味药各司其职,在临证上可以选而用之。
桂枝的作用呢?桂枝性温,其气是一股热郁的浓香;桂枝煎的水有一股微微的甜味。桂枝的作用主要是气,而味很少。桂枝的气相比薄荷、白芷,没那么轻扬;相比川芎、当归又没那么浓厚。所以薄荷、白芷是走表走头的,桂枝只能把能量送到肌肉里,我们称之为“解肌”。至于那一点微微的甜味呢,也是有作用的,前面说过,甜是入脾的,脾又主肌肉,所以桂枝是一味气化中焦脾胃而解肌的药。
桂枝后面标注的“去皮”历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此药效果好的部分是桂树的嫰枝尖,皮和木不分开的部分。如果皮和木分开了,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桂枝了,所以 剥落下来的皮要去掉,效果不好。皮里面的木头是没有疗效的。现在药房的桂枝一般都是皮和木分开了的,一截截的木头渣子都在里头。
白芍,这是一味极其常用的药。后世有说白芍敛肝的,有说养阴的,有说降胆火的。到底是什么呢?药物的作用不能光凭书上的几个词语去理解,因为语言的传递太有限了,也太笼统了。比如阿胶地黄白芍书上都说是养阴养血,可这三味药一尝就知道,相差很远。所以我主张真要学药,药材一定要单味煎好品尝过,细细体味,才能确切把握其性味。白芍没什么气,味是一种类似于破水缸里存的陈年雨水一般寡淡的沤味,这是典型的阴而降的味道;其次有些苦,苦是主降主泄的;酸味不多,绝对没有五味子、山萸肉和乌梅那么酸,所以它不是以酸敛为主的;黏液也不多,滋阴强壮的作用也不大。这就是尝过之后的真实感受。总结一下,白芍以降和泄为主,收敛滋阴为辅。临床常用它治腹痛,降则能引气血下行,苦则能泄而去实,所以能治腹痛。
现在我们将桂枝汤的药和中风的证做个一一的对应。中风是汗出后津液虚了,人体却要再次作战,于是白芍、姜、草、枣合在一起主守,守津液;桂枝一味主攻。当然,生姜也有一定的解表作用,但整个方子是以守为主的,服了药之后还要喝粥,用五谷直接补充津液营养。桂枝将阳气送到体表,于是该发汗的会发汗,该止汗的会止汗。白芍的作用相反,负责将阴气收回,阴成形的力量强了,阴血充足了,才是病愈的根本原因。后世说桂枝汤是发汗的,我说过药物不能代人体行指令,药物只是让人体回到正常状态。会使用经方的都知道,桂枝汤止汗的效果也是如神的。我曾经治过一个病人,只要稍一动就汗出如洗,脉浮大,口不渴。之前吃过很多敛阴止汗的药,黄芪白术所谓固表的也吃过不少,汗出反而加重。用桂枝汤一剂而愈。简而言之,桂枝就是“阳化气”,白芍就是“阴成形”,调和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姜、草、枣守中。仲景的核心法门就是这两个,所以桂枝汤被称为伤寒第一方。理解了桂枝汤,讲后面的就好办了。
最后还要讲一下药物剂量的问题。历来一般认为书中的一两 是三克,三两就是九克。汉代的衡器已经出土几十年了,汉代的一两是约十五克(15.625克),桂枝三两也就是约四十五克。现在学院教材里的衡器换算,说汉代一两等于十五点几几克,很精确。到了讲桂枝汤的时候,依然是三两等于九克。教材连度量衡的问题都可以公然自相矛盾,这就是我们的学院,这就是我们的医学,有什么办法?我的经验,要想治疗效果好,一定要尊重汉代剂量的。当然,病有轻重,人的体重也有差异,是要变通的。一般外感病轻的可以取书中一半的剂量,病重甚至可以超过书中的剂量。慢性病依病情轻重可以取书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剂量,病重的也可以超过书中剂量。为什么是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剂量呢,因为古人用药一般都是一剂,药简力专,下药必效,不可能像现在一吃好多剂。咱们现在约定俗成的方法,慢性病至少也要开个三剂五剂的,开一剂药房都不给抓,所以剂量可以轻一点。
煎药的方法也尽量要依照书中的提示,现在一剂药煎两回是不妥当的,因为药物不同,药性释放的时间也不一样,煎两回喝常常味道有差异。最好一次煎好分两次喝。一般煎个三十到四十分钟即可。宣散解表药不要超过三十分钟,滋补药可以煎一小时以上。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这一条有重复前面之嫌。汉代的书是竹简,一旦绳子断了就容易错顺序,加上流传靠传刻传抄难免有误,也难保后人不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往上加东西。这就给我们的研究造成困难。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禁忌。
这个条文好像是冲后面来的,后面有一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这个顺序应该弄错了。在感冒的时候,如果身重酸痛,是肌肉的反应;如果是“强几几”这样的僵直不灵活的反应,是筋的反应。筋的常见的反应还有身子僵硬不能转侧,痛经,容易抽筋等。这就是“强几几”为什么发生在项背,脖子这一片里面全是筋,这是人体运动的枢纽。颈椎病腰椎病,哪怕骨头有错位增生,其实不是骨头的问题,是因为维系骨头的筋出了问题,才引起骨头的问题。很多病人增生、突出、长骨刺,以为是骨头的问题,其实是维系骨头的筋出了问题,骨头才要增生寻求支撑。那筋的问题是津液虚失去滋养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会思考人体才能真正的治病,千万不要轻易相信某个药治某个病,或者某个方子对应某个证。在具体的病和证的层面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还是要把人体弄清楚才能减少误治。
回到条文。当人体大量气血往体表肌肉走的时候,筋就失去了滋养,于是就发生这种项背强几几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到一味药,葛根。葛根煎好的汁液清、稀、滑,类似于人的津液,会有一点直接滋养津液的作用,但这绝对不是它的主要作用,如果只是为了直接滋养津液,可以选择更黏滑的天花粉。葛根主要是有一种上升之力,喝多了胸口会觉得顶。香气淡而升,不芳烈,所以不能开孔窍,只是引津液而上行。为什么是引津液,不是引别的呢?因为它本身就像津液,这是《易经》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原则。就像衣服上有油要用汽油去洗一样,清水是洗不掉的。
和葛根相对应的是白芍,白芍煎的水也是清、稀、滑,有苦降之性,所以引津液下行。葛根治颈椎痛我临床常用,很有效,不过要重用,至少四十五克以上,因为葛根本身药力很轻,食品嘛,超市有卖葛根粉当早餐的。白芍治腹痛都知道,立竿见影。腹痛是什么?前面说过,不是腹部肌肉痛,而是腹部里面的筋痉挛,也是筋缺少滋养了,所以用白芍引津液下行。
这个方子是有传抄错误的,“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应该就是桂枝汤加葛根,不应该有麻黄。麻黄的原理后面的条文会专门解释。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回再接着讲。谢谢大家。学伤寒既为医人,更为医医。本群更欢迎对伤寒有疑问的人,只要是抱着追求真理之心,以后都是能济世救人良材。
下面继续《伤寒论》条文的讲解。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芍药 三两 甘草 三两(炙)生姜(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大家会发现,伤寒论的很多条文都是一个完整的医案。《伤寒》的好处是都以医案的形式讲治病方法,好操作好模拟;不好的是没有详尽的医理解释。当然,这只是后人的看法,也许在当时这些医理和阴阳之道都是常识,无需特别解释,一看就懂的,就像现在一说什么分子原子大家都懂一样。
要不怎么说文化衰落,大道已废呢,在孔子的时代,孔子就说大道已废,所以他要编订《诗》《书》《礼》《易》《春秋》以传承文化,并且呼吁恢复周礼。中国文化成熟得早,别说周代,商代的青铜器,原始社会的玉器现在用现代化工具都做不出来。现在已经出土了八千年前的骨笛,乐器的出现是必须有数学、音律学和工艺作为支持的。“盛极必衰”这是天道,连《伤寒论》这样的医学普及读物,近一千多年来竟然都说难以参透,可见中国文化早已衰落了。不过大家也不要悲观,还有一句话叫“否极泰来”,历经五
四、文革、发展经济的毁坏,中国文化算是“否”到极点了,也许快到“泰来”的时候了,怕就怕“泰来”的时候到了,文化却消亡了,所以要靠大家来留存最后一炷香火。说回条文,太阳病如果用药不当,误发了汗,造成“漏不止”,就是大量出汗止不住,人就会陷入阴证。因为一个汗一个下是最容易虚人的。慈禧太后因为看京剧受了寒,连续腹泻几天止不住,太医就束手了,然后就看着她死了。腹泻这么快死人,必是阴证,阴证的腹泻非四逆汤不可救。学通了《伤寒》的人这不是什么难断的病。慈禧最后的用的那个方子我见过,石斛老米之类补中养阴之品,典型后世医家的思路。当了帝王又能如何?好医生未必在庙堂之上,民间未必没有高手,古来如此。慈禧若到这里来找医生,我知道,以座中 很多人《伤寒》造诣,都有本事救她 下面讲的是陷入阴证的过程,“其人恶风”,前面说过,是津液已经虚了。“小便难”,因为津液虚而无尿可下了。这里说的是阴证津液虚的无尿可下,前面讲过热证伤津液的无尿可下。所以治病不能单凭一个证来判断,要综合起来分析才行,《伤寒》的法则是要几个证同时来参才能得出结论的。现在的医生,一听尿少就利尿,一听口渴就滋阴,这不是真正的医道。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津液虚少,筋里面血管少,首先失去滋养,于是四肢拘急不灵活了。
综合分析,太阳病,津虚,是桂枝汤证。炮附子可以止虚汗(原理参看前言)。虚汗一止,津液自回,才可以阻止陷入阴症的过程。所以这个方子治桂枝汤转向阴证的变化方。有人说,敛汗不是要用白芍吗?说药有某种功效是后世的说法,药没有敛汗不敛汗的,人体需要强阴,用白芍这样的阴性药材可以敛汗;人体需要扶阳,用炮附才可以敛汗。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甘草 二两(炙)生姜 三两(切)大枣 十二枚(擘)
前面说过,太阳病误下会出现气上冲的情况。这也是误下,出现“脉促胸满”,情况不一样,其实原理是一样的:因下药,也就是泻药的作用气血暂时陷里,表证还未解,药效过去,气血自然还会再回到体表来驱邪,因气血已伤,能量不够了,不能顺利达表,于是便产生了“脉促胸满”这样的证。“脉促”的意思是脉往上往寸部顶,寸盛尺弱。这是津液不能气化出表而产生的壅塞反应,自体感觉便是“胸满”。这是桂枝汤的适应证。为什么去芍药呢?既然是气血能量不够,自然要助一把力以驱邪外出,芍药是引津液下行的,所以要去掉芍药。去掉芍药,等于桂枝的向外之力增强了,所以桂枝不用加量,依然是三两。
有人问我,什么是“道家”中医。这一条就是最能体现道家中医特色的。后世的中医,一碰到“脉促”寸盛,就说是相火胆火,又说白芍降胆火,不仅不会去白芍,更加苦寒药,桂枝这样的助阳药自然是不敢用的了;又说“胸满”是气机上逆,应该下气,或说寸盛尺弱是肾不纳气,更加五味山萸之类的收敛药。于是用药一派收敛寒降,这都是对抗思路。根源是没有从人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脉象而言,寸盛尺弱说明气血是够的,只是分配不均匀,都跑上面去了。那为什么会跑上去?人体的自然模式是哪里有邪气或有瘀滞,气血往哪里跑。后世中医碰到寸盛尺弱一般会辨为肾不纳气,那自然要补肾。气血既然没有不够,只是分配问题,补那些滋腻之品有何用,非但无用,很有可能还助长了邪气。如果邪气不去,气血又怎么可能自己回来?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效果怎样,我早年学后世中医的时候屡试屡败,吃上个一两个月不见什么效果的多得很。《伤寒》的处理方法是道家的顺应思路,顺应人体,顺势助人体一把力,驱邪出表后脉象自宁。效果怎样,试过便知。
如果脉象的寸盛尺弱是寸大而虚,尺弱而细,驱邪的同时重用建中药,再配合些补肾药也是可以的。这还是《伤寒》的津血原则,津液虚的自然是要先建中补津血。若只用脏腑辨证,也不驱邪,也不建中,一味补肾是很难奏效的。不但难以奏效,还很容易上火,后世有句话叫“虚不受补”就是说这种情况。虚既然不受补,那实就可以补吗?实当然不能补,补了更上火;那不虚不实的话,又补它做甚?这就说明了补之一法的局限。人身自有大药,要着眼于恢复人体的运化循环让人体自己去补,不要越俎代庖。人体自己补才是真正的补。若身体真能靠药物补起来,我相信没有人去锻炼了,费那力气干嘛?也不会有人生病,当归地黄大家都吃得起。一定要补也只能辅助,人体若有邪气,若中焦不运,若表里不通,补也只是造成堵塞。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甘草 二两(炙)生姜 三两(切)大枣 十二枚(擘)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这一条是接上一条说的,在“脉促胸满”的基础上又多了个“微寒”的证。“微寒”的意思应该是脉微恶寒,而不是微微恶寒。说明已经陷入阴症,于是加了炮附子。炮附子不单 是虚汗可加,一切阴症都可以加。
这几条都是用一个桂枝汤在加减变化,桂枝汤的变化方后面还有很多,无非是因邪气的性质和气血的阴阳盛衰而加减变化。顺气血而上则去芍药用葛根,顺气血而下则重用芍药。偏于阳则加石膏;陷于阴则加炮附。表不解加麻黄而成葛根汤;里兼热则少佐大黄而先表后里。表虚加黄芪而成五物汤,主治肢体萎废和麻痹;里虚则加芍药饴糖而成小建中,主治虚寒之腹痛;气机闭阻则加厚朴杏仁;水湿中盛则加茯苓白术。这些都是经常会使用到的药。
《伤寒》里的药物很有限,也就三四十味常用药打转转;方子更有限,无非几个主方变来变去;药物既然是作用于阴阳表里,而不作用于病,就可以不必那么多药,只要力量专一,分工明确就可以,所谓“药简力专”就是这个意思。《伤寒》是本乎“道”的,因而能大道至简,以一驭万。后世搞出很多药性含糊驳杂的药,也搞出了很多的方,一个方子几十味药,方子越组越大,疗效越来越不确定。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下次再接着讲,谢谢大家。下面是讨论时间,我会继续在这里关注大家的发言。刘希彦老师《伤寒论》2014-5-10讲课稿
刚才有朋友在分享一些心得,我看了也很受益。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神龙本草经》也好,《黄帝内经》也好,未必就是最本源的版本,都是经过历代传抄,难保会有增减。增减之人水平也很难保证。书就是这样,书中有真亦有假,可惜世人信假不信真。所以我们以“经方求真”为题,但求真耳。下面接着讲解《伤寒论》的条文。
23、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这里又讲到一个治病的大法则。
我们前面说过,病有三个解决方法:汗、下、和解。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吐,人为催吐的药现在用得少了。汗、下、吐这三个方法都是伤津液的,只可用于三阳证,三阴证不可用。因为阴证不可更伤津液。这也再次说明了《伤寒》的体系是以津血的盛衰为原则来辨证组方的。
23、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 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 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 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 四枚(擘)杏仁 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这一条可以看出《伤寒》组方之严谨和精准。面有热色,太阳证仍在。汗出是桂枝汤,不汗是麻黄汤。身痒说明汗已到了皮肤下,只差一点就要出来了。这时候算是汗还是不汗呢?算汗与不汗之间,于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可见经方用药法度之森严,是不可以主观和随意的。
有人说,《伤寒》里的方子擅长治外感病,如果是感冒效果很好,如果不是感冒,效果就不明显了。这话是不对的,要看你在治慢性病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严谨的法度,一般所谓的经方家,能大概选个差不多的方子就不错。至于后世的医生,同一个病人,这个医生是这样一套方子,那个医生是那样一套方子;用药也全凭主观,这个医生喜欢用这些药,那个医生喜欢用那些药;剂量这个医生六克十克,那个医生二十克三十克。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后世的中医根本就没有一套确切的体系,所以大家才各想各的办法,各凭各的理解。现在的辨证法,五行生克的脏腑理论是主流,这套理论对不对?是对的。脏腑之间当然有生克关系,就像树木会影响河流,河流会影响田地,但旱季一来全都要缺水。不能说五行生克不对,相对于人体的表里大循环,它的作用太小了。以它来为原则来组方治病无异于螳臂当车,收效怎么可能明显。所以后世的中医自己都说中医只能调理不能治病,给人开药一开就是十几二十剂,甚至吃几个月也没个明显的效果,就是这么来的。
以这个方子为例,我们可以来谈一下如何运用经方治慢性病。我们知道,荨麻疹、带状疱疹之类顽固的皮肤病西医是没有特效药的。我们中医不管它是何种病毒,长何种疱疹,我们看问题很简单,所有的疱疹其实就是本条所说的,湿气到了 皮肤下出不来了,于是形成疱疹。再辨证如果是太阳证的话,我们就可以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来治。我用这个方子治好的皮肤病很多,都是三五剂药就能治好。
我有一个朋友,自己家里有搞医的,去泰国旅游一趟回来得了荨麻疹,吃了一年多的中药还只是好些了,没有治愈,平时什么葱姜蒜海鲜都不敢吃,说是发物。我治这个病从来不禁发物,不但不禁,麻黄桂枝生姜本身就是最发的东西。病在表从表解,发出去病就好了,这就是道家的顺应思路。我那个朋友吃的方子里都是些什么丹皮、白藓皮、金银花、生地之类,说是清血热,结果清了一年多还没清好。这就是后世中医的思路,不从整体来看待人体,而是局部的得出一个结论:“血热”,然后用药去对抗,去清这个血热。为什么治不好,原理我在前言里已经说过了,西医以药治病灶也好,后世中医以药治“症”也好,其实是一回事,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那什么是“证”,什么又是“症”呢?“证”者证据也,是人体的整体运行上出现了问题,显现在外部的证据,比如口苦、肋胀、发热、痞痛之类,通过这些证据去找出人体是如何失衡的;“症”本身的就是结论,如气虚血虚肾虚脾虚之类。这是不一样的两种辨证理念。一个是以证来推断人体的整体运行;一个是忽视整体,将人体出现的证和具体的脏器和气血的本身联系起来。
当我们用药物去健脾去凉血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在代人体行事了,药物又怎么能替代人体本身呢?所谓治病求其本,并不是说这个病是肝的问题,那个病是肾的问题就是求其本,而是要再问一句,肝为什么有问题?肾为什么有问题?你又没比别人少吃肉少睡觉,甚至补肾清肝的药吃了一大堆,为什么还有问题?还是要回到人体的大循环上来。《伤寒》的思路是着眼于人体大循环的,所以《伤寒》不讲肝怎样肾怎样血怎样气怎样。还是那句话,人身自有大药,要让人体自己去补去清,我们只是用药去恢复人体秩序,不能代人体行事,这才是道家的顺应医学。
下面讲白虎汤,这是用途极为广泛的一个方子,治温病治热证的。《伤寒》也是有温病这个体系的。六经辩证,各有阴 阳,本来就没有偏废。《伤寒》不分派,不分什么温病派滋阴派扶阳派,人体就是人体,人体没有派别,疾病没有派别,只有辨证施治。一分派就已经背离医学之道了。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 绵裹)甘草 二两(炙)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这里说的是桂枝汤使用不当,误汗后转为热证的情况。先说脉象。从这个方子来看,再次说明洪脉、大脉在《伤寒》里确实是津液虚的脉,因为这个方子里有人参粳米救津液。阳气亢而津液虚的脉一定要沉取才能判断,沉取是空而无力的。这里脉洪而大,脉洪大说明阳气有余,津液虽虚,阳气却是很亢盛的。
再说病位,这是太阳和阳明同病,也就是表里俱热。怕热汗出是表热,大烦大渴是里热,是胃热现象,胃属阳明。
石膏这个药要重点说一下。石膏煮出来是无色无味的清水,细品有一股微微的寒凉之气。寒不用解释;凉事实上是一种冷而散的味道,比方说薄荷糖就是典型的凉味,所以能去表热。石膏寒且凉能同时去表里之热。
这个方子石膏用一斤。汉制一斤是今天的250克。石膏治阴证的标热都可以用到三五十克,因为药力不重,又是矿石,很压秤,要重用才有效。石膏这个药一定要用生石膏。煅石膏性质相反,不解热而收敛,用了耽误事。现在很多医生治热证习惯性的开个二三十克,说明他们没有亲身试验过这个药。很多大医家清热不喜欢用黄连黄芩这样的苦寒药,而是用石膏这样的寒凉药。因为芩连是苦的,苦的作用主要是降,就是将气血往下拉,是折损气血的,苦寒药吃的时候虽然感觉去火了,但气血被强制下行了,不吃了又会再次上火,上得更厉害,因为人体的气血还会反弹回来。甚至有人吃苦寒药吃成了心悸气上冲的反应,这就是气血受损了。石膏只是寒凉而不苦降,药力和缓而不彪悍,不容易折损气血,所以用石膏清热不容易反弹。后世用药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惯用芩连清热,病人就会依赖医生,病迁延不愈,吃的时候好一 些,不吃又不好,总在吃药。
知母,苦而阴润,有点像树的嫩皮汁液的味道。这个药形象的说是从云化雨的,炎热的天气,哪怕冷空气来了,要有点潮气才能下雨。后面有一个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阴证的下肢关节湿痹疼痛。这个方子里为什么用到知母,打个比方吧,热性药材让骨节间的湿蒸发为热气,知母再将其化合为废水从小便排出去。
所以知母有利水的作用。
方中的人参在第9条里已经说过,是亢奋阴的,生津液治口渴,寒热不禁。粳米是直接补充津液的。
我们《伤寒》的第一章还没有学完,其实已经讲到太阳病,少阴病(桂枝加附子汤),阳明病的治法了。六经已涉及三经。所以伤寒还是很好学很好理解的。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希彦老师20147-5-17晚《伤寒论》讲课笔记第七次
每周和这么多热爱中医的朋友的在这里见面,是很开心的事情。还是老规矩,先答疑,后讲新的课程。
有朋友问到说:“如果说有皮肤病像湿疹,病在表,是不是就是应该是脉浮”?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对临床很管用。所以先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说一下,我在之前的课里讲到更多的是关于《伤寒论》的辩证体系,为什么要用六经辩证体系?为什么不用经络和脏腑来辩证?这方面讲得比较多。是因为张仲景找到了在汤液学临证上最有效的辨证体系。这是得到了几千年印证了的。张仲景为什么主要以问证来断病,而不是像后世医家那样主要凭脉来断病,也是同样道理。那为什么《伤寒论》是以问证为主看病,后世以脉像和舌像为主来看病?因为脉和舌象有时候并不准确。
比如说我们有表证时候脉不一定浮,有里证脉也不一定沉。舌像呢,舌苔黄舌体大未必是热症,舌体瘦薄也未必是寒症。在反应人体上,舌像往往体现的是标,而不是本。正是因为脉和舌像这两个东西它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伤寒论》是以 问诊为主的。比方说有体痛发热一定有表证,有胸肋满痛,有忽冷忽热一定有半表半里证,这是一定的,不会错的。张仲景在脉上主要是判断阴阳的,比方说在阴证的时候,一般都有脉的印证,“脉微细”,“脉弱”。脉是用来印证问诊的,四诊之末,也就是最后一步才是脉。我的经验是,脉在阴阳的辨别上很准确;而辨表里病位,必须要问诊。
现在的医生摸个脉就开方,只说明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不会传统方法的中医。
我们这个群里头,当有些人来求医时,群主有个详细的问诊单。其实这个问诊单里面所包含就是一整套《伤寒论》的问诊法,详尽的对一个人的病位和阴阳进行一个了解。所以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这个问诊单,了解一下传统中医的严谨和对人体认知的全面。
有朋友问桂枝加附子汤如何运用?借这个问题正好可以说一下前面学过的太阳病篇的临证运用。
我说两个自己的医案吧,我在临床上经常用桂枝汤或者桂枝加附子汤这两个方剂止汗。我曾经治过一个病人,问证问不出来什么证,就是汗出如洗,每天都不用动,有时稍微一动汗就像流水一样,凉席上都淌水。脉浮大。汗出是病在表。因为表有邪气,人体就要用汗来解,汗出而病不解,则总要出汗。我用桂枝汤,吃完第一剂的时候汗出得更厉害了,病人问我说怎么汗出得更厉害了?我说没事继续吃,吃完第二剂的时候就止汗了,再也没有出过。
如果有人说桂枝汤是发汗的,或者桂枝这味药是是发汗的,千万不要跟他学,这不是传统中医,甚至不是个真正的中医。有人说,桂枝发汗,桂枝汤止汗。学医不能玩文字游戏,更不能为辩论而辩论,这是古今很多医家的通病,所以仲景之后医学的理论越来越丰富,而临证效果一直在退步。医学要实证,甚至要自己去试药,才能当医生。我就经常自己试药。有次我煎了一些桂枝,就桂枝一味药,朋友带一个两岁半的小孩来玩,要喝,就给他喝了大约共十克的剂量,结果告诉我说,晚上这小孩睡觉出汗明显比平时少了。
所以我们现在讲一些对药物的新的理解方法和对人体的新 的理解。其实不是新的,是真正的传统中医的理解。现在传统的都变成新的了,反倒后世发展出来的谬论成了传统。如果说病人汗出多,偏阴证一点的呢?就是桂枝加附子汤。我治过一个妇女,寸脉大,但是尺脉很弱。多年来无故汗出,冬天也一样,而且经常烦躁,吃了很多药没有效果。那你看这个证,寸脉大,有表证,那尺脉没有呢?只要尺脉没有,一定是三阴证。因为尺脉是主阴,阴是有形物质,是津血。我们前面说过,《伤寒论》是以津血的盛衰为原则来分阴阳的。津血多是阳证,津血少时阴证。
既然偏阴症,就用了桂枝加附子汤,病人也是一两剂之后出汗就基本上很了,几剂药之后就好了。后来又有过几次汗出的迹象,这个方子一吃就有效。这个方子在临床上还可以用在有很多病上面,一下子也讲不完。我就举一两个汗出的例子来讲,这也是配合太阳篇的条文。
今天的答疑就先到这。十五分钟后继续《伤寒论》条文的讲解。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生姜 三两(切)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此条文普遍都认为有错误。应该是去白芍,而不是去桂枝,因为仍有表证,所以不可能是去掉桂枝。那什么要去掉芍药呢?因为芍药我们说过是敛津液,是阴成形的。而此条有湿证,湿为阴邪,所以不能用白芍。
现在说说湿证,湿证是很常见的证。这里的情况是湿阻中焦脾胃,说了三个证状: “心下满”,心下一般来讲指的是心脏以下腹部以上,胃周围的这一片区域。为什么张仲景不说湿气在脾或在胃,而说是心下呢?还是那个原因,在张仲景的眼中,人体是用层面来区分的,湿气可以在上中下焦,可以在表在里,却不可能只在脾只在胃。邪气的也好,药物的作用也好,往往都是层面的,不是定点的。所以仲景用的是“心下”这个词,这种词语是很能反应仲景的人体观念的。心下满说明湿气囤积在这个区域,所以感觉到胀满。“微痛”。心下至腹部的“痛”一般多见于陷胸汤和承气汤方证,此区域的痛在湿证里不多见。“微痛”,只是轻微的反应,可见还是以满为主,有可能是湿证引起的胃的轻微疼痛,湿证型的胃病很多。“小便不利”。这里说的是水湿不运化下行的“小便不利”。这个证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有津液虚极的小便不利;有热炽伤津的小便不利;有湿证的小便不利。所以《伤寒》的原则不会是单一证状,而是多个证指向一个结论,且还要印证于脉。单个证状是会有歧义的。这一条的小便不利是偏向于虚寒的,当然没有那么寒,真正阴寒的湿证在茯苓白术之外还要再加干姜附子。
茯苓和白术是极为常用的两样祛湿药,经常同时使用。
先说茯苓。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乃松根之精华。我常说中医不仅是道,也是艺术,随便说几样常用药就美得不得了:芍药是芍药花的根;丹皮是牡丹花的皮;桂枝桂皮是桂花树上的,桂花本身也是药;栀子是栀子花的果实;辛夷花是玉兰花的花蕾;佩兰是兰花科的茎叶;还有竹叶、菊花、柏叶、各种香草香料等等,真是既入药,又入画入诗。茯苓煎成的水就是清水,无色无味在本草上称之为“淡味”,味淡的东西性质是向下的,就像清水永远往下渗一样。甜的东西才会粘住,所以甜入中焦。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就是这么简单,不必去牵强附会那些所谓成份的作用,把问题搞复杂了,反而离真理越远了。成份的作用有没有?有的,但真那么起作用吗?却未必。比如一个人胃寒了,多少维生素片下去也未必吸收;胃热起来了,运化正常了,不用维生素片,吃几片青菜能吸收到足够的维生素。
所有的营养补充剂在理念上都是试图越过人体正常吸收功能去行事,结果往往是不但没补进去多少,反而加重肝肾负担,所以现在富养型疾病特别多,就是营养囤积不吸收成为负担造成的疾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都是这一类疾病。
茯苓不寒不热而清爽,所以下行的不是火也不是淤血,而是将水湿这样粘腻的东西带下去。有说茯苓利水,有说茯苓安神,有说茯苓治眩治心悸,其实就是这个下行之力。同样是下行药,石膏凉而寒,是降热的;知母苦而润,下热兼生阴; 白芍阴润苦酸,得阴气最全,敛降津液而强阴;赤芍比白芍苦,则重凉血破淤之力;桃仁苦温而味厚,所以下血破血;厚朴苦温而气厚,下的是气,除腹部胀满;芩连类苦而燥,毫无滋养之性,且下降之力彪悍,下热的的同时折损气血。这些药单味煎来尝过就很容易区分开来。我理解药物不喜欢说“用”,比方说茯苓安神利水治心悸就是用,我喜欢说“体”,就是这个药的本体作用。说用容易不求甚解,容易理解局限,不知道其原理,单知道个治心悸,到底是治哪种心悸呢?这就容易用错。况且药物不能代人体行使某样指令,更不能直接祛除某种病证,它只是一种作用于人体的能量,当这种能量顺应了人体辅助了人体,让人体回归正常秩序,人体自己的力量便能祛除病证。所以只有理解药物的“体”才能准确而变通的将药应用于百方百病。
白术香燥而温,根入药。植物一般是枝叶气烈而发散,根茎味厚而收敛。白术却是根部有香燥之气,所以其气偏厚,是一种温厚的香气,这种香气闻一下就能感知到,是走不到体表的,充其量就在中焦的位置,所以是气化中焦的药,能燥散中焦水湿。中焦涵盖脾胃,所以说白术去脾湿去胃水。《神农本草经》上说白术主湿痹、死肌、止汗、消食。湿痹消食很好理解,死肌呢?脾主肌肉,脾健运了,肌肉自然能得以滋养而生肌;湿气不是汗解就是尿解,湿气多的人有时候汗也多,湿去了自然止汗。后世有说白术是止泻的,这个好理解,湿气从肠道走会腹泻,湿去了自然止泻。有用白术治便秘的,这个怎么理解呢?脾胃不气化,水湿不能化生为津液输布全身,于是水湿囤积在中焦,而下焦的肠道粘膜却得不到津液的滋养而干结。白术让中焦气化运行,津液化生了,得以输布至肠道,于是也就不便秘了。治病要求其理,识药也要求其理,这样心里才能清晰明了。
苍术是白术更偏根须的部分,其气更香燥,运行力更强。古人是苍术白术不分的,统称白术。临床上可以兼而用之。这两样药综合起来可以这么理解,白术将能气化的水湿气化为津液和能量让人体利用;茯苓将不能气化的废水淡渗下去排出体外。所以这两样药能相须为用。
《伤寒论》的原则,北窗不开,南风不入。但凡人体里有湿 淤食淤血淤之类的瘀阻,表气是打不通的。所以要想要想解决表证,必须同时祛瘀。
茯苓白术在临床上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药,所以讲的比较详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周再接着讲。谢谢大家。希彦老师于“伤寒经方求真群”《伤寒论》讲稿(第八次讲课)
今天是伤寒论太阳病上篇的最后一次课。
我看很多初学的朋友已经开始给身边的人开方子了
先不要着急,不把六经病学完,不要急着行医。会弄错。
真正的中医就像破案,需要来回比对寻找,需要综合分析。
下面正式开始讲课。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 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此条阐述了病在阴证和阳证之间的转化规律和治疗方式。
首先是“自汗出,小便数”,说明这个病人的津液在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在大量的耗散。我们说过在《伤寒》里区分阴证和阳证就是津液的多少。这个病人“心烦”,这是津液虚的虚烦;“微恶寒”是脉微怕冷;“脚挛急”是筋失养了。
脉微;怕冷;筋发生挛急反应,脚伸不直了,这些证都指向津液虚,这就已经是明显陷入阴证的指证了。这时“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阴证不能发汗攻表,因为在人体津液不够的时候,人体的自然模式是先保里,先保内脏,这时候还用桂枝攻表以耗散津液,自然是误治了。
误治的结果当然是造成津液更虚了,于是“得之便厥”,“厥”的意思是四肢冰冷,气血已经不能够往四肢走了,这是比较严重的阴证了。
同时还有“咽中干,烦躁”,这两个像是热证,为什么比较严重的阴证还会出现热证呢?还是要说到人体的自保模式,当津血不够的时候,人体就要亢奋起来,以加快津血的运行和生成,于是产生这种上火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虚火”,也就是津虚而有火。咽喉是全身阴经的交汇点,所谓诸阴之 汇,是需要大量津液滋养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就会“咽中干”。还会“烦躁”,我们称之为虚烦。虚烦也可理解为大脑通过情志反应在调集津液。同时还会发生“吐逆”,因为胃部的津血供应不够了,消化能力弱了,胃不受纳了。
这时候要“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阳就是津液。我们以前说过,表里同病是要先表后里的,这里也有恶寒表证,为什么只用温里的药呢?这又牵系到另一个法则:三阳病是先表后里,三阴病是先里后表的。这里表证并不严重,所以治里就可以了,里阳温津液复,表证人体自己就解决了。
后世医家碰到这种“咽中干、烦躁”的虚火虚烦的反应,处理方法一般都是滋阴清热去烦,用药通常是生地麦冬栀子芩连辈。这是不推求人体原理不辨阴阳的结果。
如果是阴证的虚火,仲景的处理方法先要用干姜和甘草,来增加胃的生化能力,因为津液是不能用滋阴药直接补的,而是要靠脾胃运化来吸收生成,这个原理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所谓甘温除热说的就是这个。
有个前提,要在阴证或胃弱的情况下才可用此法。实热证当然要下热以存津。脉细数或虚大的阴虚阳亢证则要用滋阴之法,也就是用麦冬生地了。这种阳气不虚反亢的阴虚证,实质是脾胃不缺生化能力,甚至还有热,所以可以滋阴以制阳。
甘草干姜汤
甘草 四两(炙)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若厥愈足温者”,意思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不冰冷了,脚温热了,这时脚却还不能伸直,说明筋还是缺少滋养。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说过,《伤寒》的治疗法则是从阳引阴的,用药物让阳气先生成,然后通过阳气的运行带动脾胃的运化来生成津液生成阴。可是,阳可以即有,阴却不能速生,为了加快阴的形成,“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芍药甘草汤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是负责阴成形的,甘草是直接补充脾胃津液的。为什 么要用炙甘草呢?因为《伤寒》补阴始终不离脾胃,不逾越人体的自然生成机能。甘草干姜汤在前,芍药甘草汤后,于是“其脚即伸”了。这个顺序是不能错的。中轴脾胃永远是治病的前提和关键,就像车轮的车轴,汽车的发动机,后世之所以滥用滋阴寒凉药就是忽略了中轴脾胃的作用。
在误攻表伤了津液之后,也有可能发生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若胃气不和,谵语者”。这种情况是阳明证。阳明证一般是里热证,也就是是肠胃中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前提还是津液虚了,人体要亢奋起来,一来是促进津液生成,二来是要靠这种亢奋将津液送到大脑和五脏,以保证重要部位的供应。这时候肠胃中若有积滞,这些积滞也要消耗津液来传化,里外都争夺津液,于是津液不够分配了。谵语反应说明大脑用亢奋在争夺气血;肠胃的热结反应说明肠胃用亢奋在争夺气血。这就是阳明里热证了。
阳明里热证之所以还在阳证范畴,没有因为津液虚转为阴证,本质上不是津液不够的问题,而是津液分配不来的问题。这也是阳明里热证和阴证的区别,也是阳明里热证的发病机理。这就意味着只要将肠胃的积滞下了,津液就够分配了,人体也就协调过来了,病也就好了。这时候要“少与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 二两(炙)芒硝 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为什么是“少与”呢?因为服多了造成严重腹泻,津液就伤了。与治病不能大汗出,只能微汗一样,津液伤了,又转成其它情况的病了。所以调胃承气汤里大黄虽然下四两,其实只让你先服一点点,大便通了也就不服了。方后也注明了“少少温服之”。
说说调胃承气汤里的大黄和芒硝这两味药。大黄是植物的根茎,有走窜而寒凉的香气。其香气自然趋下,有泻下破淤之力,既能下宿食,亦能下淤血,用途很广泛。芒硝是矿物质,微酸而咸寒,其清热之力类似于石膏,其散结之力类似于牡蛎,只是性质要酷烈得多在承气汤里取其清热软坚结之
力。
大黄擅长破淤阻,芒硝擅长软坚结,所以这两个药经常相须为用。
接着讲下面的条文。用桂枝误攻表伤了津液之后,“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也就是继续伤津液,于是陷入阴症了,“四逆汤主之”。四逆汤是太阴病之主方,里是三味药,炙甘草,干姜和生附子。
这里着重说一下生附子。
附子这个药是有毒的,阳毒,号称“扶阳第一药”,阴证没有它是不行的。生附子毒性更强。植物的所谓毒性其实是偏性,凡物皆有毒,看毒理报告,连蔬菜水果都有致死量,只是偏性弱,每公斤体重的致死量很大而已。生附子一般必须煎煮一小时才可服用。那煎煮一小时毒素就分解了吗?当然不是全部分解,是部分分解,因为我们治病靠的就是这种毒素,全分解了就没用了。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植物毒素的问题。我们知道很多植物未煮熟的情况下都有毒,比如蔬菜里的扁豆,黄花菜。扁豆未煮熟毒死人的情况是有过的。植物毒素和化学毒素不一样,植物毒素一般人体是可以辨认分解的,所以哪怕我们吃一辈子扁豆,里面的残余毒素不会造成累积而肝肾衰竭。化学药品就不一样,化学药品的毒素是人造的,人体很难辨认代解,所以西药吃成肝肾衰竭的很多。附子半夏这样的所谓毒性药材只要不发生煎煮不当的急性中毒,那些老药罐子吃一辈子也没事。
附子和半夏这两个药,真治病不要用药店里的,那是用化学药品制过的,已经成药渣了,没有疗效了,而且还有化学毒素。现在的扶阳派用附子动不动几百克一剂药也不见效,这就是用化学药品用所谓新方法炮制传统中药的结果。这是另一个中医面临的大问题,以后再专门讲。
生附子这个药大家可以找来没用化学药品制过的试一下,咬一点放在嘴里嚼,都不用咽下去,立刻就会感觉到嘴麻头晕后背发热,说明它的走窜之力是很强的。生附子擅长于走,擅长与将阳气四通八达。这就有一个弊病,阴证的病人首先是胃的生化能力弱,光用阳气通行全身,胃不生化,岂不是
更耗散气血,涸泽而渔?所以在《伤寒》里生附子必须和干姜同用,干姜是温里,能促进脾胃的生化能力。炮附子在《伤寒》里是可以单用的,因为附子炮过之后,其通行之力大减,其扶阳之力温和而绵长,没有耗散之弊。
在四逆汤里,干姜温里,附子通阳,炙甘草建中补津液,共治太阴里寒。至此,太阳病上篇就讲完了。事实上已经降到了六经之四经,太阳、少阴、阳明、太阴的治法。还有少阳和厥阴没有讲到。慢慢的,大家就对人体的疾病有整体的认识观念了。今天讲的内容有点多,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刘希彦老师2014-5-24晚《伤寒论》答疑于经方求真群 刘希彦老师(885477952): 大家晚上好。
还是老规矩,先答疑,后讲伤寒论。
有朋友说,他不是学中医的,不学中医基础知识能学好伤寒论吗?
我用语音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呢我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位朋友是来自我们群,他说他不是学中医的。首先我讲这个问题。你所指的学中医是什么呢?是不是中医药大学的学中医的。如果说你认为中医药大学的学中医的才是真正学中医的。那这个问题呢我觉得你有可能弄错了。像现在我们在这里学这个经方,学《伤寒论》,学汉代之前的传统中医,我负责任的告诉你,真正学院学中医的在你面前他称不上学中医。所以说你才是真正学中医的。
现在这个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学院问题很大,这个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学院在西方文化的方面,它往往是很落伍的。它要传授一些早就已经落伍的知识。这些已在外国的大学效法过了。那中国的大学在传统文化方面呢?因咱们的历史的原因,他所传授的是一些被歪曲了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才要到这里来寻求。
那没有中医的基础知识能不能学好《伤寒论》呢?我教学生也有五年了。以我的经验,哪怕你没有任何的中医基础,直接学《伤寒论》,一般来讲,如果你够用心的话,半年到一
年,你就能够对付,那么说你就能够成为一个临床效果很好的一个医生了。你没有学过之前的中医基础,我甚至于要恭喜你,因为你没有学过很多的可能并不正确的中医观念。用胡希恕先生的话说,学《伤寒论》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我认为这个只是一个比较保守的说法,“三年期满”,应该指的是最普通的普罗大众,像如果说对传统文化感点兴趣的,悟性比较好的。“一年期满”就可以了。所以说大家放心,学《伤寒论》并不是你们所讲的那么复杂,那么麻烦。真正的医学,真正的传统文化,它是很好学也很好用的。学不通,学不会,学了没有用。说明你没有学对。好,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解答到这里。现在讲讲第二个问题。
有朋友经常会问到高血压的问题。因为高血压这个病呢很普遍。那么说关于这个问题的原理和治疗。我今天在这里大致的说一下。人类呢他是这个地球上唯一直立行走的动物。所以说比方说一只老虎,它可能有500斤,但是它的高度不及我们高。那这是人类的第一个特点。
人类的第二个特点。人类有一个巨大的大脑,有一个消耗人体相当大一部份气血功能的一个大脑,这个大脑之大也是一般的物种所不能比拟的。人类的海拔高加上大脑消耗气血之多,于是人类面临了一个困境就是,他把足够的气血把足够的血液送入大脑很不容易。那负责人体送入大脑的这个功能在哪儿呢?在下焦,在下焦元气之所主,也可以说是肾脏。就像这个一般我们的水泵主在下面一样,把这个水“泵上去”,所以当人上了一定岁数,他的元气功能肾的功能衰退了之后,那他就不容易把这个气血送入大脑了,那我们知道,大脑是不能缺气血的,缺气血大脑就会痴呆就会死亡。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人体就会产生一种自保功能,这种自保功能就叫高血压。高血压是什么呢?它事实上就是通过把血管壁变厚的方式来增加血的压力以送入大脑,我打个比方,当这个水管里面的水很少的时候,压力不够的时候,我们把水管捏一下,捏小一点,这个水呢它就送出去了。那么高血压也是这样,它能过把血管壁变厚的方式,使血的压力增强了,于是就送入大脑了。所以我经常讲,疾病
不是人类的敌人,疾病是人类的朋友,是人体的自保模式,没有疾病,我们一刻都活不下去。西药强行降了血压的方式呢,事实上它更加的伤害肾脏,伤害肝脏,伤害人体的这种输送血液的功能。所以这是一种既不能彻底治愈又不得不偿失的治疗方式。所以说我们中医呢,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呢就有了一定的优势。就是我们能够着眼于整个人体功能的这么一种培养和治疗,来达到让人体自己。当人体的元气功能够了,气血功能够了的时候,人体是一个智能系统,它会自己把这个血管壁变薄,把这个所谓的病灶给它消除。
那高血压病人需要注意什么呢?当然除了注意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休息,来让自己的气血功能,元气充足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你的体表是畅通的,我们说的是表气是通畅的。为什么呢?因为从这个病来说,当你的体表不通的时候,那么说你会更加的加大了血管里面血液的这么一种压力,他在某些时候就会更容易突然一下把这个血管壁冲破形成脑中风,那我们知道,我刚才说到一个“表”的问题,为什么说到“表”的问题呢?如果你已经是高血压了,你怎么样舒解这个血管壁的压力呢?是不是我们的这个体表通畅,这个血管里面的血液它除了血管就化身为津液,这个津液能够气化出人体,它是不是血管里面的压力就小了,我们看一个这几千年以来最常用的一个高血压的一个方子,叫“小续命汤”。这个方子最早是孙思邈提出来的。
小续命汤呢,历来版本很多,但是呢,它有基础的两类药是不会轻易动的,第一个就是“麻黄桂枝”解表药,第二个就是川芎这一味去淤血的药。我在之前说过。人的表气不通呢,第一是因为这个津液的化身功能弱;第二呢,当人体里面有淤阻的时候,无论是淤血是湿气还是积食就是有过多的饮食,人体的表气都不会通,那一般的老年人呢他一般就是体内有淤血,体内的化身能力也不够,所以这个小续命汤这个方子,它就是“建中”,用甘草啊这些。建中,解表,加去淤。所以说它就抓住了这个高血压的主要茅盾,以至于说哪怕不会辨证的人,使用这个方子治疗高血压多数时候也能够奏效。当然了,我们不是说要用这个方子去滥用,也还是要辨证,我只是说这个医理。
那家里如果说有高血压病人的,尤其是老人有高血压的,那应该注意什么呢?我教你们一个急救方法,就是在家里所有能够容易够得着的地方,放上针或者类似于针的尖锐物品,一旦发生高血压的这种征兆的时候呢,第一件事不要去打急救,第一件事情应该拿针先扎自己的耳垂扎出血然后呢再扎自己的人中扎出血,然后再是十个手指尖,也要扎出血,重一点没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血管它破了它爆了其实只差一点点压力,它不会是差很多压力,差很多压力它就全爆了。它破一个小口子它只差一点压力,你马上把这种压力释放出来,那么说它的血就不会继续的伤大脑,你明白了,所以说这个病人也许说该瘫痪的不瘫痪,该死亡的他可以不死亡。然后再去打120。所以说把这一点告诉身边的有这个疾病的朋友。
希彦老师2014-5-31于经方求真群周六晚讲课第九次 大家好。
最近天气热,温病比较多。
一年当中有两个时间段是温病最多的,一个是夏至之前,一个是中秋之后。
夏至之前,人的毛孔汗腺还没有完全打开,温度一高,能量没有出路,温病多。中秋之后,汗腺已经趋于关闭,温度不降亦是同理。
行医之人不可不注意天人感应之理。
今天还是先答疑,再进行《伤寒论》的讲解。
刚才说到毛孔的问题,这是人与天地交通最大的枢纽。
有朋友问到这样问题。经方-久久:病理的平素爱出汗症状,视为营卫不和,但是有人特别不爱出汗是什么原因?据伤寒论93条: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具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这条胡希恕解释说,汗、下误治,表里俱虚,此时人就不出汗了,等到出汗,就说明津液恢复了,可见这种出汗属于人体自保功能,难道不出汗都是自保功能?都说明体内津液虚?还是说有别的问题也可导致平时不爱出汗,请老师解疑。”
汗的问题。这个也是《伤寒论》里面的一个很大的问题,36 也是开篇的一个大问题。汗是这样的。当人的津液充足的时候,有病邪进来,它是会发汗的;当人的津液不足时,一般是不会发汗的。所以说“三阴证”一般不出汗,那津液更虚的人呢?身体更虚的人、气血更虚的人呢?他甚至连发烧都不会发,人体嘛它是一个智能模式,对吧。你没有那么多的能量那么多的津血,它不会发烧也不会发汗,所以说有很多亚健康的人他不会发烧。
所以说《伤寒论》里有个原则,就是说治疗三阴证它不能发汗,也是顺应人体的作为,它是一个顺应的医学。我们的治疗是顺应人体的自我排病功能的,这是《伤寒论》的一个大原则。
那人体除了津液不够的不发汗之外,那人体还有没有别的原因的不发汗呢?人体还有另外一个很常见的原因,他不会出汗,就是有堵塞。
这个堵塞是什么呢?比方说我们吃多了饮食,叫食积,积食是一种堵塞。我们有湿气,中焦有湿气,这个也叫堵塞。我们说体内有淤血,这个也叫堵塞。人体是一个循环的能量场。它的循环是从内向外这样的一个能量场。当有这样的不通畅时,人体是发不了汗的。这个时候它的主要原因不是津液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堵塞的问题了。所以说《伤寒论》有这样的治病原则,一边解表一边去湿,一边解表一边去淤血。它就是这样来的。
竹林听雨:讲义第6页“此六经对应的是《易经》的卦象”,老师,这里是如何对应的呢,又是如何推演的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只能先简略的说一下。
首先,《易经》的卦象,它是一个“阴爻”,一个“阳爻”。它只有阴爻和阳爻的组合在变化,来推演一切事情,它是一个极简主义的科学。用这种阴阳的组合可以把世上一切事情推求出来,因为天地间无非也就是一阴一阳而已。
这个问题太大,我只能简而言之了。——比方说我们说太阴证,是不是就阴爻多呢?如果说是阳明症,那是不是阳爻多呢?那泰卦应该是三个阳爻在下,三个阴爻在上,那如果说我们现在倒过来,三个阳爻在上,三个阴爻在下,那是不是就是少阳证?
为什么张仲景他本身并不在《伤寒论》行文当中用《易经》的推演来推演人体?
就像我说的那样,大道是大道,但是大道还要化为具体的临证方法和对人体的认识才是医学。从卦象直接到方子,这个不是那么容易的。况且真懂易理的人,是不必借助药物的。《伤寒论》就是自道而来的术。《伤寒论》里面制定的几个大原则,比方说津液原则,津液多则是阳,津液少则是阴。那以津液为原则来辨别病的实质和变化,事实上他就是在紧紧地守住阴阳。把它化为具体的认识,就是津液了。所以说我认为这也是张仲景优秀的地方。
限于时间,这个问题我就先讲这么多。竹林听雨:第7页“下焦主肾”,上焦和中焦呢?和手少阳三焦可有联系?
这个问题也问得非常好。我说过这个六经辩证是区别于经络辨证、脏腑辨证这些后世辨证的。后世的辨证法里有个三焦辨证,那为什么说我会把三焦辨证也放进来讲呢?因为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好。
伤寒论》的六经辩证是上下表里这样的一个认识。那为什么是上下表里呢?因为能量从下往上走的时候是往上再往外。就是说想往外走往表走就必须得先往上走。想往里走呢?必须得往下走。就是说主上亦主表,主下亦主里。所以说六经辨证的人体的运行方式是上下表里的方式。那自然在运行过程当中,我们不仅有表里,还有上下,有上下就有中,所以说上焦下焦中焦这三个概念,我觉得非常好!所以我也会经常提!
那下焦主肾怎么理解?你看这个措辞。《伤寒论》里边经常有这个“主”字。比方说某某症,什么主之。“主之”的意思就是说以它为“主”,主要是它,这是一个不完全确定的说法。为什么不完全确定呢?因为人体是层面的,下焦最主要的器官是肾。所以说下焦的功能主要跟肾有关系。但是肾不等于就是整个下焦,下焦主元气,下焦也主阴,那自然肾不可能说代表整个元气和阴的层面,它只是主要通过肾来体现。
什么是三焦?我们姑且给它下个不太精确的定义吧,它事实
上就是人体里面的一个空壳,就是承载我们的脏器的那个空壳,它里面有很多的淋巴,网膜组织,它事实上是一个水液代谢代谢的一个空间,那这个组织它在半表半里,所以当我们说到少阳的时候,包括足少阳胆经,也包括手少阳三焦,它事实上指的是半表半里这个区域。
今天的答疑就先到这里,十五分钟后进入《伤寒论》的学习。
接下来是本周的伤寒论条文讲解。今天开始讲解太阳病篇的中篇。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桂枝 二两(去皮)生姜 三两 甘草 二两(炙)芍药 二两 大枣 十二枚(擘)
将葛根汤放在太阳病中篇的第一条是有深意的。这个方子事实上是上篇学过的主要法则的一个总结。
“项背强几几”,这是上部缺津液,用葛根升津液兼补津液。
“无汗”要用桂枝和麻黄这两味药合用发汗。
“恶风”是津液虚,用姜草枣芍药救津液。
这几个证都是以前学过的。
这个方子很有意思,它事实上就是桂枝汤加麻黄和葛根。有汗是用桂枝汤的,汗出津液虚了,里面有姜草枣芍救津液;无汗是用麻黄汤的,麻黄汤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这个方子以发汗为主。现在的情况是津液又虚又无汗,怎么办?于是用桂枝汤合了麻黄和葛根。按说津液虚是不能发汗的,但病在三阳,救了津液是可以发一点汗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组方用药是以津液盛衰,也就是人体的能量盛衰为原则的,这是方证里面的规律。所以治病求其本,辨证也要求其本,不能只死板的对应方证。
这个方子的另一个特点是葛根和芍药同用。葛根是升津液的,白芍是降津液的,它们的作用会不会互相抵消。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力量相反的两个药在一起会不会抵消?药物在一起是不会抵消的,寒药和热药在一起也不会变得不寒不热,因为药物是走层面的,它们各有各的层面,各有各的道路。葛根升津液是从肠胃往上升津液,芍药降津液是将全身的气血往回收往下降,本就是两回事两条路。又如黄芩,是降半
表半里和三焦系统的热的,干姜是温里增加脾胃功能的,经方里它们经常在一起合用,也不会一寒一热互相抵消。葛根汤治现在的一种常见病颈椎病很好用。
当然,我们不能说某个方子治某个病,这不是中医精神。我们要辨证。肩颈酸痛属于哪个病位?表证。颈椎病是维系骨头的筋松弛了,脊椎承压便用增生来增强自己,人体自我保护模式而已,只要是骨节增生的问题都是此理。筋的问题是津液的问题,这是津液虚。看脉象,津液还没有虚到阴证的程度,那就还在太阳病的范畴。津液虚的太阳病用桂枝汤,上部缺津液加葛根;有汗无须麻黄,若无汗更加麻黄——组出方子来就是葛根汤。
上面演示的就是一个完整的《伤寒》体系治病的过程。六经辨证治病就是这么简单,先六经后阴阳而已。无须止痛药,也不需要什么补气养血药,它只去着眼整体恢复人体的平衡,秩序恢复了,津液就会自回,人体很快就会自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一套真正以一驭万的方法,其中的方子也是外感病和内伤病通治的。很多病人拿着拍的片子去找中医,其实真正的中医是不需要看片子的,甚至不需要问病名的。只要问证就好了,然后按六经辨证之法分析人体出现的问题,就能组方子。吃了药你想治的病会治好,不想治的病也会治好。我自己还不会治病的时候,去找一个老中医治我的颈椎病。我没有说我还有失眠和便秘,结果吃了药都好了。在这套方法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的核心理念:其一,中医是辨证施治,而不是辨病施治。其二,中医是思考人体的,而不是研究病灶的。其三,中医治疗的是人体整体上的问题,而不是病本身。人体治则病治,像西医那样只治病灶不治人体,伤害人体不说,就算暂时对付了症状,病还会复发和传变。
开篇借葛根汤先重申一些中医独有的思维方式。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这一条简单来说,就是太阳病再加上腹泻,也可以用葛根汤来治。腹泻证是里证。里证属阴是太阴,属阳是阳明。这里虽然说是阳明,当然也不会太热太实,太热太实就应该合承气汤了。
刚才说了,葛根是治上部津液虚的,腹泻要说津液虚也是下部津液虚,为什么腹泻也能用葛根汤治呢?
太阳病,病应该从表解,如今表不能解,人体自然就要寻求其它解决途径,于是从肠道解,变成了腹泻。葛根汤是主治太阳表证的,表证若从表解了,就不用从里从肠道解了,腹泻自然就好了。葛根是从肠胃升津液的,能让陷于下部造成腹泻的津液回来,所以也能帮助止泻。
《伤寒》里很多药物和方子都是治上亦治下的,这也说明中医治病对人体的思考是整体的,思考药物亦是药物在人体里的整体作用。
后世喜欢说这个药治肝治胃,那个药止痛止泻;或者说这个药治这个病那个病。这种说法是人为的把人体割裂为一个个的脏器和局部的病症,这就失去了中医最核心的整体观,也曲解了药物在人体里的作用,已经接近西医化思维了。用这种思维来指导辨证和用药无异于缘木求鱼,自然是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的。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6月7日答疑
今天好像是高考吧。这里有没有要参加中医药大学考试的学生,我在这里友情提醒一下。你们在这里学了张仲景《伤寒论》的理念,千万别用这些理念去参加考试。那样的话你很有可能考不上。
虽然都遵张仲景为医圣,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真理的路上从来就是寂寞的,谎言的门前才会挤破头。闲话少说,还是先来答疑吧。晴天小师妹:半表半里在哪还是概念很模糊,只知道有淋巴等一些腺体,请老师再明确一下,可以吗?
刘希彦:大家可以参看一下我在教材里面说的,“表”就是皮肤、肌肉、骨骼。“里”就是胃肠道。表和里之外的中间区域,全属“半表半里”。他为什么会这样来分人体呢? 用这个区分法来区分人体,事实上是反映了张仲景最重要的一些思想。就是药物不治病,药物是顺应人体去治病,药物是帮助人体自己去排病,它只是协助人体排病的模式。人体主要是两个排病模式,要么从体表排,要么从肠道排,这是
人体通向外面的出口。人体要把邪气排出去,必须得走这两个通道。
那一旦进入这个“半表半里”了呢,那就麻烦了。所以这个“半表半里”从外出、从里走都不好走。多数的疑难杂症,多数的慢性病,多数的脏器病,它的症都发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的病,它就要有另外一套解决方法,就是所谓“和解法”。
何谓“和解”呢?就是把病邪在三焦的淋巴系统排除掉。三焦是什么?就是空壳里面这些个淋巴呀,那些个网膜啊,那些个黏膜组织啊,通过这样的一个系统,让病从这个系统里头往下走,通过小便这个方式排除掉。
一般临床来讲的话,当你把这个系统疏通了之后,全身也就通了,病也会很自然的往体表和往肠道走,所以说我们喝了小柴胡汤以后,有汗出而解的。
能量上下交换谓之和解,三焦这个地方,上下交换之地,上下不交通了,才会生病。
柴胡汤的方义是上下和解之法,上下和解了,人体循环通畅了,人体该汗汗,该下下了。
我曾经给病人用过小柴胡汤,那个病人一吃又腹泻又呕吐的。小柴胡汤是一个止呕止泻的方子,止呕止泻在临床上很多用,那为什么他吃了还会呕吐和腹泻呢?说明药物没有什么止呕止泻,所以说你顺应人体自己的排病模式,人体他会自己去排病,这是人体自己的方式。它是这样的!讲的有点杂乱,大概解释一下是这样。
晴天师妹:如果食道得了癌症算半表半里症吧?
病灶没有“半表半里”的这个说法。打比方说,我们得了一个胃的病,那算“里”吗?我的胃有病了,或者胃里头长东西了、胃炎、溃疡了,但是我反应出来的证是什么呢? 反应出来的证是身上酸痛、汗出、头晕,也就是表证。如果这个表证指向桂枝汤,你下一剂桂枝汤,这个胃溃疡准好。所以说我们不能说病灶在哪。
事实上你要问的是关于食道是哪个区域的问题。一般来讲的话,我们说人体没有绝对的划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体主上亦主表,主下亦主里。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体主上亦主表,主下亦主里。这么说吧,如果我们说胃和肠是里的话,那脾呢?脾它也是里,但是相对于胃,它更趋向于半表半里一点。再往上的食道呢,就更趋向半表半里一点。所以说,哪怕是表,皮肤就更表,肌肉呢,次之。
落实到用药的时候,也要有层面上的掌握的。这个以后在精准用药的时候再来说这个,我们把人体当成一个区间去思考就好了,可以认为食道就是一个由里走向半表半里的途中的一个区域。这才是六经的意义,就是用一个线段来划分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具体坐标。
六经不是绝对的,在病位上只是我们定位的一个工具。
医易之道:老师,肝性条达,为什么会有泻肝,敛肝之说,泻肝可理解为泻胆,敛肝可理解为肺的肃降吗?
刘希彦:肝主疏泄,“主”疏泄,说明这个脏器的功能它主要是疏泄,但是万物都是一阴一阳,有疏泄,就有收敛。肝这个脏器也一样,它主要是以疏泄为主,但是它一定也有收敛的功能,一定有一阴一阳。所以说当我们疏泄太过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收敛呢? 不能说泻就只能泻胆,胆也有一阴一阳,不能悬空解释人体,不能为解释而解释,这是后世医家的弊病。
晴天小师妹:关于下焦,女性病,如月经失调等或者男性的前列腺症等,都属于下焦病吧,都属于半表半里症吧? 刘希彦:你所思考的应该是下焦这个空腔里是属于半表半里吧。我觉得这还是前面这个问题。病灶在哪,不等于病在哪。为什么《伤寒论》可以用几个主方变来变去,几十味药来回组合就可以治一切病,就是因为它不治病,它治的是人体的大格局,治的是人体的循环。
病在哪,不管!在于整个人体在哪里失衡了,假如说你得的是子宫的病,子宫在哪呢?不管它,我整个人体的失衡在半表半里,有半表半里的证,那我就按半表半里的方子来治,柴胡汤,你的妇科也就能好了,这就是《伤寒论》的思维体系。月
我一直在说这个问题,后世医学衰落的原因就是以药治病。总认为药能治病灶,药越来越多,一个药店几面墙,何止几
百味药。疗效呢?很多医学院的中医教授自己都不相信中医能治感冒。
今天的答疑就到这里,十五分钟后进入《伤寒论》讲解。6月7日讲课
我们现在正在讲《伤寒论》,中篇的特点就是方子多。几乎经方的大多数主方这篇都讲了。那经方的主方有多少,十几个。涉及药物多少,三四十味。却能治人体一切病。其中道理,不言自明。下面接着讲条文。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甘草 二两(炙)芍药 二两 桂枝 二两(去皮)生姜 二两 半夏半升(洗)大枣 十二枚(擘)这一条是接着上一条来讲的,说明这一条的主证还是葛根汤方证,行文已略去。兼证不是下利了,而是另一种阳明病,就是呕。呕是胃问题,在《伤寒》里胃的问题属于阳明,脾的问题属于太阴。
“呕”前面说过,胃弱不受纳会呕,有表证气血上逆也会加重呕。有呕加半夏,这个都知道。那半夏是做什么用的呢? 那半夏是做什么用的呢?半夏在经方里是最常用的药之一。这个药煎成水几乎无色无味,略有些滑滑的。这个药力量很轻,小剂量不会有明显反应,大剂量的煎水喝下去之后有两个感觉,一是呼吸顺畅了深了;二是喉咙里微麻。呼吸深了说明半夏有降逆的作用。麻呢?所有麻的东西都有宣通和消散的作用。半夏的麻在喉咙和口腔,喉咙是诸阴之会,说明半夏是作用于阴的——痰和饮都属阴。喉咙和口腔又是里和半表半里(也就是肠胃和三焦粘膜系统)的出口,咽喉麻了说明人体里面也是麻了的,只是人体里面没有神经感觉不到。这么推求,半夏就是作用于里和半表半里的。半夏没有热能,所以宣通的作用不强。半夏煎的水有些滑滑的,用同气相求原则,也能证明半夏消散的应该是水和痰层面。历来说半夏的作用无非化痰散结,止咳止呕,就是这么来的。举个临床上的例子吧,半夏是可以治失眠的。
有人会说,半夏跟失眠有什么关系,半夏不是治痰的吗?我们知道,失眠无非是阳在上,是晚上阳不入阴,降不下来。如果这个“阳”的实质不是实火,而是痰和水层面的郁火,44 半夏就能有作用。
这也说明,药在人体里面只是一个能量场作用,如果人体通过降逆消散的能量作用达到了正常的状态,相关产生的病症就都能治。所以不能说药物治失眠这个病,也不能说药物治痰这个症,这都不是真正的中医思维方式。而是要弄清楚药物在人体里到底起什么作用。我们现在药物学,一堆药治什么病治什么症,对于药的本体作用却笼统得很,无非是寒热补泻之类大概其的描述,总之落不到实处,结果用了有效没效都不知道个所以然。
后世医家喜欢把药物的作用一味玄学化,尤其是明清医家多有此弊,说到药物喜欢绕天文地理阴阳五行之类的玄学名词。比方说半夏是“禀天秋燥之金气,入手太阴之肺经。”
这两句话,前半句玄之又玄,后半句似为针灸而设——药物进入人体走的是大层面,又不可能顺经络而循行,只有针灸才能定位经络。
这都是不落到实处的医学,只是文字本身的一种圆满。中国文化用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来对一切,只是一个代号,只是一种意向,并不等于肝就是木,肺就是金,就像处女座并不等于是处女,狮子座也不等于是狮子一样。
你在大道理大意象上说通了,人体里面到底怎么样了,具体的机理是什么?还是落不到实处。再说了,治病的时候还在绕玄学名词,只会把实际问题搞复杂。说明还没有参悟到大道至简的境地,这样治病犹如秀才造反,纸上谈兵,必定是要打败仗的。仲景之学的好处就在于朴素,虽然里面有大道,并不是空谈大道,而是落实到人体的机理:病位怎样?津液怎样?表里上下的运行怎样?这才是道以致用,这就是仲景之学这两千年来高于众人的原因。
半夏这个药如今问题很多。现在药房的半夏几乎是无效的,用了也是耽误事,因为都是用明矾石灰水反复煮过制过,就是药渣,哪能有什么效果。
为什么要这样制呢?因为生半夏是有毒的,会引起过敏,严重的急性中毒甚至会引起死亡。半夏是天南星科,和芋头是一个科属,其毒素和芋头毒素是同一类。削了生芋头手是会发麻的,就是这种毒素的作用。植物毒素是普遍存在的,蔬
菜里也有。绝大多数植物毒素都有高温分解的特性,半夏毒素也是如此,所以半夏经过煎煮是不会引起中毒的。《伤寒》里用半夏只注明一个“洗”字,可见用的是生半夏。近代名医张锡纯用生半夏,只用开水浸一浸晒干就入汤剂直接煎煮了,稍制其毒性而已。这些方法都可以仿效。真要治病还是要用生半夏才能有效的。《伤寒》里用半夏论升,据考证,汉代的一升半夏约等于130克,这个方子里半升就是65克。半夏煎出来的水味道很淡,说明这个药力量很轻,所以要重用。在《伤寒》里一般是65到130克的区间。为什么现在中医不治病治病慢,从药物上来讲,半夏这味药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炮制方法是问题,剂量更是问题。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黄连黄芩汤方
葛根 半斤 甘草 二两(炙)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这是由桂枝汤证误治,转为阳明证的病例。此时的证是“利遂不止”,就是腹泻不止。腹泻有寒有热,这里是寒是热呢?要接着看下面的证。
“脉促”,前面说过,脉促是脉往寸部顶,寸主上主表,人体的气血往哪里走说明哪里有病邪,这里是因为表证未解。“喘而汗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情况。一般来讲,外感病无汗才喘,因为气血上涌不能出表,汗出了就不喘了。这里汗出了还喘,说明是肺里面有热,人体要用喘的方式将热排出去。肺有热也会移于大肠,所以同时有腹泻。综合起来看,这个腹泻应该是热性的。
这个方子用药很简单,炙甘草是建中补津液的不用讲。黄连和黄芩是苦寒药,是降火的。这两样药性味相近似,只有味,苦味;没有气,不能行散。从层面上来讲,这两种药是降里和半表半里的热的。黄连的苦味尤重,几倍于黄芩,所以黄连的作用更偏里,而黄芩的作用更偏半表半里。葛根是升津液为主,兼能滋养津液的,其用量很重,汉制半斤,一百二十多克。
这个方子有意思的地方是药物的搭配。葛根升而芩连降,一对矛盾的组合。其实是不矛盾的,前面说过,药物走的是不
同的层面。芩连是降里热,将肺和大肠里的热排出去;葛根从肠胃升津液,同时作用,自然就止泻了。
我们前面说过,表里合病的治疗原则是要先表后里的,这里面有没有治表证的药呢?葛根的作用既然是把津液往上送的,人体运行的规律,主上亦主表,主下亦主里,所以葛根重用也能解表。葛根性平微凉,尤其适用于热证的解表。这个方子在阴阳上也可以理解为降浊火升清阳,再加建中。所以这个方子不仅仅是治腹泻这么简单的,真正理解了会有无穷的妙用,以后专门讲临证的时候再来谈。
今天讲得有点多,耽误大家到这么晚。下次我稍微控制点时间。今天就到这了,谢谢大家。大家晚上好。
今天还是回答大家的疑问,再讲《伤寒论》的条文。今天我看大家在讨论一个医案,就是30年贫血那个。贫血了30年,吃了无数补血的药,没有好。结果吃苓桂术甘汤很有效果。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苓桂术甘汤里的茯苓,桂枝、白术都是发散清解药,并没有滋补药。
之所以能治血虚,就是我之前课里说的那个道理,靠补血药去补血就是缘木求鱼。只有人体的循环恢复了,人体自己补血才能补血。苓桂术甘汤里的药是整个生化中焦津液,去中焦湿气的,人体运行恢复了,自然血就生了。这才是真正传统中医的观念。
我再解释一下,我前几天网诊的那个医案。就是柴胡用90克那个,应该大家有印象。那个病没有面诊,是填的问诊单。局面比较复杂,首先有太阳温病反应,高烧;又有忽冷忽热的半表半里证反应,患者平时爱酒肉,口臭舌腻。这个局面应该是比较复杂的,又没有摸脉,尤其之难。其实我们只要学会了六经辨证,事实上都能化难为易。首先太阳、少阳、阳明皆有。阳明是有腹泻,刚忘了说了。那三阳并病是什么,治从少阳。所以以柴胡汤为主方。我用的是大柴胡。因为温病发热严重,而腹泻不严重,所以大黄易为石膏,150克。患者的口臭舌腻,肠胃里有积滞,所以生姜换成藿香佩兰。经方也要变通使用。肠胃有积滞了,还去用生姜健胃助火,是不行的。这个患者吃了两剂就全好了。中间还跟媳妇做了
一次爱,其实感冒做爱是会家中的,但也好了。很多人感兴趣为什么柴胡90,这么重的剂量。小柴胡汤原方就是125克,我现在考虑药店的感受,也就下个40,50克。不过就是多吃几幅嘛,但这个患者体重200斤,所以我还是开了90克。所以用药要灵活。这个方子就讲到这。
释然:“女性临近七七月经漰漏,是厥阴收敛有问题吧,同时脸红,潮热,出汗属于少阳证,请问如何理顺这个人体的秩序?谢谢老师。” 经方-刘希彦
释然同学问的这个问题,事实上是更年期的问题,女人七七四十九岁是更年期,那更年期是什么?女性每个月有月经,月经是主阴的,是阴血。到49岁时,女性的阴的层面急剧的减少,于是月经就断了,就进入了生命另外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内不能够再生育了,那么在这个阴的层面急剧减少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知道。万物里都包含一对阴阳的制约力,人体亦然。当人体的阴急剧减少时,阳就会亢盛。于是在更年期所发生的就是烦燥,潮热等这类的阳亢的证,这就是更年期的生理上的人体的原因。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
九九骗骗:“老师您好,可不可以谈一下痛经的成因?”
经方-刘希彦
其实我们知道,痛经是哪里痛?是子宫痛吗?不是的。为什么,因为子宫里面没有神经。那是哪里痛呢?其实当我们感到腹部痛时,是腹部里面的筋腱在痉挛在痛。那腹肌里面的筋腱为什么会在痛呢?因为津液虚了,供养筋的津液不够了,这跟颈椎痛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津液会虚呢?因为人体在来月经的时候,要调动大量的津血能量去通月经,于是附近腹部的这些筋它获得的津液相对就少了,于是就痛了。这个是痛经的原理。
经方-晴天师妹:怎么区分虚汗或不是虚汗?
经方-刘希彦
虚汗或不是虚汗最准确的分法不要从汗上面来分,要从你的身体是阴证,还是阳证上来分。如果说你身体很虚,是阴证,你还在出汗,那它叫虚汗。如果说你是阳证出汗,那是
正常的。所谓的治病求其本,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还是牵扯到怎么样区分阳证和阴证的问题,那这就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在课里头一直在讲这个问题,所以我就先讲这么多。平常心问头晕头痛是不是可以解释为到达头部的津液不够。这种情况是会头痛头晕。当人体表不解,津液不能外达,因而造成上达于头部津液过多的时候,头也会痛,也会晕。当人体有上热的时候,头也会痛也会晕,当津液不够时。所以这就需要辨证,这就需要用多个证来指向一个结论。
比如,如果说我有头晕,同时还有心烦口苦,那是什么?那就是上热了。如果说头晕同时有恶寒,怕冷,虚弱的这种反应,那就是津液不够,阴证了。这就是像破案一样,多个证指向一个答案,才不会错,才是《伤寒论》严谨的治病流程。好的,今天的答疑就先到这里,十五分钟后进入《伤寒论》条文的学习。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桂技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一两(炙,味甘平)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在太阳病里,中风是津液虚的证,已经汗出了,治疗要以救津液为主;伤寒是表紧无汗的,津液还没有耗散,治疗以解表为主。麻黄汤就是典型的解表剂。先来看证。“头痛发热”不用解释了,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是表证的典型症状。“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这是因为表紧津液不得出,所以囤积在肌体里面造成疼痛。当然寒气进入肌骨造成局部瘀堵也会疼痛。“恶风”是典型津液虚的证,这里可能是传抄错误,此条有恶风不通。“无汗而喘”,因为津液往上走,又不能汗出,肺的压力很大,只能通过喘来缓解。麻黄这个药我们说过,是宣通毛孔的,它本身没有能量,所以它合桂枝这样的能量剂才能发汗。桂枝是作用于肌肉的,将肌肉里的水
湿往外逼,麻黄打开毛孔,协同作用以致汗出。我们知道,麻黄合石膏能治温病,这里石膏也是能量剂,一种寒降的能量,石膏将热降下去,麻黄打开毛孔,所以温病服了也能汗出而解。杏仁既能宣散又能下气,宣散助麻黄发表,兼下气则能平喘。杏仁因为其药性比较驳杂,所以在《伤寒》里一般都不做主药,只是配合使用。这里杏仁七十个,大约二十几克吧,古时候的杏仁都比较小。炙甘草这里只用一两,量很轻,可见津液不怎么虚。少量的甘草,也可以理解为是发汗后的善后之药。
说一个麻黄汤的医案。
有一个老人夜里常尿炕,用现在的中医理念,自然是从肾论治,结果吃了无数补肾收敛药都不见效。后来遇某医给开了剂麻黄汤,一剂而愈了。这其中的原理用后世的五行辨证体系是没办法解释的,发汗药跟遗尿有什么关系?用六经辨证却不难解释:人吃进去饮食,通过中焦气化作用变成能量送出体表,不能完全气化的能量则代谢为废水,通过肾和膀胱排出体外。如果肌表的气化作用弱了,意味着大量的能量会代谢为废水,加重膀胱的压力,于是容易遗尿。
麻黄汤里麻黄和桂枝的组合无非是加强体表的气化功能,所以也就能减少膀胱和肾的压力,也就能治遗尿。有人会问,患者若有肾虚怎么办?我们不能只看肾虚这个结论,要问为什么肾虚?肾脏的代谢压力减轻了,肾脏自己就能补回来,自然就不虚了;当然,佐以适量的补肾药也许会有些帮助,但要适度,滋腻药多了,妨碍了气化功能,就适得其反了。
这个医案很好的阐释了如何用人体表里循环的观念治病。表里循环是大循环,其力量大,是人体运行的主流;相比而言,脏腑五行生克的循环是小循环,其力量小。后世的医生用五行生克理论断为脾克肾,光是去健脾补肾,这治的就是小循环,从小处着眼,必将为大所制,自然久治不愈。
有人说《伤寒论》的方子擅长治外感病,不擅长治内伤病。从这个医案亦可看出这个说法是不客观的。既然我们治的是人体而不是疾病,何来内病外病这一说?所谓辨证施治,辨的是证在外还是在内,而不是病在外还是在内。这是传统中医和后世中医主要区别点之一。有一本民间偏方的书上载了
第三篇:四(6)刘彦希演讲稿
为自己点燃理想之灯
龙都小学四(6)班刘彦希指导教师:黄小花每个人都有理想,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阐述了他们的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李白豪迈的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忧愁的理想。“我愿天空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龚自珍期盼美好的理想。他们都把理想融入诗句,从此有了目标,有了希望。
在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花蕾般的理想,它在一天天地成长着,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其实,理想并不只是一支花蕾,它还是一盏明灯,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追逐理想,才能有伟大的成就。回望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被人们记住的人物,哪个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若没有理想,囊萤夜读的车胤就不会成为一代思想家;若没有理想,被元军俘虏的文天祥,就不会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流传至今;若没有理想,越王勾践就不会有“卧薪尝胆灭吴国”的传奇„„一代伟人的成就,源于他们的理想,由此可见,我们的人生不能没有理想。有一个理想,它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整,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它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辉煌!
有志者事竞成,理想不会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我们就会收获成功。没有毫无荆棘的小路与大道,但有一把由信念铸成的铁斧;没有永远的艳阳天,但有一把有希望撑开的小伞;没有毫
无光明的夜晚,但有一盏由理想点亮的永远不熄的圣洁之灯。我们要持一把信念之斧,撑一把希望之伞,擎一盏理想之灯,去勇敢地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
理想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予你生存的希望;理想是大海中的灯塔,给予你前进的方向;理想是风雨中的港湾,给予你无穷的斗志。作为一名学生,让我们给自己点燃一盏理想之灯吧!当我们迷失方向的时候,当我们为失败而痛苦的时候,当我们因害怕前方的黑暗而不敢前进的时候,就想一想这盏理想之灯吧!它会驱走眼前的黑暗,点亮我们的人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追求理想的道路不会是一马平川,而是充满着坎坷与荆棘。然而,一颗坚定的,勇往直前的,无所畏惧的心,能够支持我们披荆斩棘,走向理想的彼岸!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去拼搏,去实现我们人生的理想!
第四篇:刘渡舟《伤寒论》视频讲座同步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视频讲座同步讲稿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跳两下的,)者,肾气也,反应还有肾气,肾气没绝。“要见损脉来至”,脉 来的很困难了,不是再举头了,跳一下的,“为难治”,这病就不好治了。这里突出了根脉的意义。这就是上次课的基本精神。
要掌握了这一部份内容,要指导我们诊断。这就是提高了我们的水平。这里有理论有手法,有判断疾病的方法。不要因为这么点书,看长了就没意思了,那就错了,我越琢磨越有意思,得琢磨,得体会,才能体会出精神。
下面讲27条,问日: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日:水行乘水,金行乘木,名日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日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日逆;金行乘木,木行乘火,名日顺也。
这一条是论脉有综合纵横顺逆之变,以测病之轻重之理。用纵横顺逆来测病轻重之理。纵横顺逆,这四个字。相乘,就是互相加临了。纵,就是放纵,放纵他的势力,无所顾忌,纵其力,来伤害正气。水克火,如果无制,就是放纵,因为气在盛了。横者,乘势妄行,无所忌惮,火行乘水,火是怕水的,但火的势力太大了,不但来克金,反倒来乘水,这就是横。逆,子乘母;顺,以尊临卑,名正言顺。
这一条,我认为要讲两个问题,脉有相乘,有纵有横。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讲平脉。突出了春夏秋冬,四时之平脉。春弦。。。第二个事实是,平人出现了反常的病脉,出现了脉有相乘的病脉。出现了,按之五行的生克关系,来判断是轻是重。是病脉。夏天当见洪脉,主于火,上盛下衰,为正常之脉,但反见沉脉,是水脉,是冬天之脉,就是火行乘火,是纵;冬天当见沉脉,而反见洪脉,这就叫火行乘水,火连水都不怕了,就叫横脉。什么叫顺逆呢?相生就是顺,金水相生,金行乘水。冬天应该见沉脉,现在见了浮脉了,这就是金行乘水,问题不太大。逆,秋天当见浮,反倒见沉,水行乘金,是以下犯上,这就是逆。一个是四时之正脉,一个就是相乘之脉,正常的时候不见正常之脉,就要用五行的方法,跟平脉,互相衡量一下,来推论一下。推论的意义是什么呢?可以见五脏之气,相互之间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从而我们来理解疾病的轻重顺逆,甚至来理解它的危险。28条,“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日:“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日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这一条是论残害正气的邪气,出现的脉相比较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六种病脉,就是这六种。什么叫残贼呢?残贼就是指伤害正气的邪气,成无已的注很细:伤良日残,害良为贼。这一条的重点内容,病脉较多,张仲景只举弦紧、浮、滑、沉涩六脉为残贼之脉,这六个脉常见。为什么这六个多见呢?浮主表病,表受邪,脉 就浮;沉主里,主里病,里面有病了,就见沉了,邪气入里了,脉 才沉;滑生痰,弦主饮,痰饮病临床上很多见,有一个滑、有一人弦,痰饮病很多见,所以才能残害正气;紧主寒实,涩这血虚,是正虚。这个是临床的总结和归纳,概括为痰饮表里虚实,作为一个医生,你要了解残害正气的邪气,有这六种之脉。“能为诸脉作病”,怎么理解?脉很多,但是这六种能为诸脉作病也。浮沉还有间脉,作为主体,同其他的脉结合起来,病就很多了。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它是残贼之邪,能伤人,伤人了,就能为人体三阳三阴诸脉做病了,这里有脉指的就是经脉了,太阳、少阳之类。因此,学这条有什么用处呢?什么都得考虑临床意义啊,书要离开临床了就没有意思了。切脉在平脉法里开头讲,脉有阴阳合为也。要抓纲,要先分阴阳,来指导我们切脉的方法。这一条明日残贼,凡是邪气伤人的,反应于脉了,就要抓这六个脉,代表六种不同类型的邪气。因此在临床,给人切脉的时候,是不是这六个脉啊,同时我们作为医生,脑子里要有六个残贼之脉,临床,这六个脉相当常见,来指导临床。脉很多,只有这六个脉是残贼之脉。29条,“问日,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日: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烫手,如食顷,病人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日,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日:何缘作此吐利?答日: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为灾怪耳。” 上一节讲残贼,这个讲灾怪,是相互就的。这一条的重点,就告诉我们医生,发生灾怪之变了,必有所因。不是凭空而来的。必有所因,你就得了解这个因,因为什么啊?你心里才能有谱,才能不慌,才能了解情况。如果不是这样,灾怪来了,发生意义之怪了,你就慌了神了。所以通过这一条,在治疗当中,发生灾怪了,你当医生 的要了解这个原因,不要张皇失措。
这一条有四层意思。第一,脉得太阳,与证相应,因作汤治。是第一层意思。病得的太阳病,是太阳病的脉证,开了发汗解表的药。第二,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比当从字讲,一送一还,汉朝时是不是代煎啊,这个来回就是一顿饭时间,要不有还有送做什么啊?很可能是医生煎了药,送给病人吃。病人大吐,下利,腹痛。医生开的是解表的药,出现的是太阴病证。医生说,我前来不见此证,现在变异了,这个病在张仲景的时候叫作灾怪。成无已之注:药证相符而生变异。这不是误治,不是错治。这是第三层意思?那什么原因出现此吐利呢?发生灾怪必有所因?可能是旧时服药,现在发作了。开始曾请了个医生,没告诉给现在这个医生,所以吃了解表的药,现在变成太阴了。当医生要审时度势 30“问日: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日: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藏伤,故知死也。”
这条主要是讲肝的平脉和死脉。也就是说,肝有病了,见了平脉了,病就要好了,如果见了死脉了,病就恶化了。从肝脉开始到了肺脉为止,这几条都是说明人体的五脏,上合天之四时三阴,下合地这五方五行。这几条来说明,人的五脏,上合天之四时、阴阳,下合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脉与天之五运六气,地之五行,都是相通的。但是都要有胃气,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同时突出与天之阴阳六气,地之阴阳五行,相结合,这个一个特殊的理论,这个只有中医有,其他医学没有。
先说肝,五行在于五方,所以叫东方肝脉,肝应东方,内经去,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东方甲乙木。这是特殊的医学理论,肝是属于木的。这个只有中医这说么,只有中医这么理解。一个人肝跟东方有什么关系?在天为风,在地成形为木,在五方属于东方。在三阴三阳属于厥阴。这个样子,肝和天地,和气候相通了。这就叫做,中医的整体观。第一个整体观,人与自然是个整体,所以肝是东方,在天为见,在地成木,这就是人与自然的特点。第二个整体观,就是肝与眼睛、筋膜、瓜甲,经络的络属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一个人的整体。人可以说,牵一发可以动全身,一发跟一个人的整体是有关的。所以中医的整体观是大整体观,人体的、体外,都是一个整体,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完全是一体的。这个科学性很强,现在逐渐被国际上的医学界承认。生物钟、气象医学和人体的关系,科学越发达,中医的科学性越被 人认可。如果有人问,中医的科学是什么啊。你就回答,你现在才80年代,科学越发达,中医越能被人所崇拜。这就是中医的科学。过去的人认为,科学越发达,中医越应该淘汰,他们反了。
有个朋友跟我说,纽约挂牌的中医有200多人。现在世界的医学的眼光都注视在东方,因为中医科学,很有精当的议论。如果不是把人的脏器,不仅仅看看是个解剖单位,那么我们中知叫脏相。什么叫脏相?光一个肝不是整体的,这个肝和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要互相结合,要跟人体的互相结合,那才叫一个肝,这就叫肝相。如果一个人眼睛花了,脉很细舌苔白、淡,就知道肝血不足了,肝开窍于目啊,我们中医就说,吃明目养肝丸,回去煮羊肝,买点白蒺藜,研成粉,用羊肝粘着吃,10天以后,眼睛看东西好了,因为羊肝是补肝血的,蒺藜是明目的。如果还腰疼,还有点口干舌燥,心烦晚上睡不好觉,这是肾水虚了,水不涵木,开点六味地黄汤,加点龟板,补补肾阴,一补肾阴,肝也好了,眼睛也亮了,肾也好了。这就是说肝肾整体的关系。一个人,不能吃东西,浑身懒惰,眼睛无神,耳聋目胀,这个由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肝胆之气不能上升,给你开个益气冲明汤,治脾胃,眼睛也亮了。中医啊,中医之伟大,一个眼睛,肝开窍开目,涉及到五脏六腑,这个理论高不高啊!非常 之高啊。中医明目的法子很多,但都是从这个来的。
所以肝者目也,厥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向为东,其脉微弦濡弱而长。这个脉是弦的,但是微弦,而且脉来得很软弱、很长,这是肝有正常的有胃气的脉。因为五脏必需借后天胃气才能生存,胃气才是生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如果是肝病得到了濡弱而弦的,病就好了。
比如,现在的肝炎开始的时候,都是弦多胃少,等病要好了,这个时候的弦,就会濡弱而长,这个病就是见好了,在手指下一摸就能摸出来。有的人的弦脉跳的很柔和、不紧张,这个好。医生怎么知道肝病要好了呢?见好不见好,两边都有了,一切脉,弦多胃少为病,病没好,个人说对了,病人也服。虽然弦也濡弱而长了,这就见好了。所以这个很重要。我就这么两下子,也是学来的。张仲景的话是一字一珠啊,不要等闲视之。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纯弦脉,没有胃气了,弦而有胃,不是纯弦。如果是纯弦,这个病就死了。肝脏,没有胃气怎么能活呢?怎么知道是纯弦脉呢?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脏伤,故知死也。就是脉来象弓弦一样直,一样紧张,所以古人说,如新张弓弦,弦又紧又硬,没有微弦濡弱的特点,没有和缓濡弱的胃气了,这个时候,肝脏就受了伤了,是真脏脉现,就叫纯肝脉,故知死也。
所以当医生能知生死,生死怎么能知道呢?一个是望色,一个是凭脉。凭脉里,最怕就是真脏脉现,没有胃气的温培、滋生,所以就死了。希望我们通过学习辨脉法,要在临床上反复实践,来体验什么是肝的生脉什么是死脉,什么是有胃气,什么是没有胃气,没有胃的冲和柔软之气。这个很重要。有没有同志说我不信,别不信。张仲景写的文章啊,都管用,都是通过实践的。你说麻黄汤吃了不发汗?承气汤吃了不泄下?所以学伤寒啊,通过这1700多年的临床实践,都验证了张仲景不说假话,是指导临床实践的,没有空话。而且这个都是从内经、难经上来的,这是中医的不传之秘啊。你都能知道生死了,这多了不起啊?医生多高明啊?
我为什么要办这个班呢?工作30年了,第一次办班,第一次平脉辨脉。我越看越觉得可惜啊,仲景之说不传了,我们祖先给我们这么好的东西,我们传不下去了,这多大的损失啊。就剩下阳明主胃病了。所以我们才讲,所以才叫燃灯传心。总得有人提倡啊,发明啊,讲啊。我一个人讲,再影响大家,这个不就传下去了吗?也不是说你求不到的,距离太远了,只要一努力,就合拍了,就把这东西学来了。
当然了,在平脉的时候,什么是微弦濡弱而长,什么是纯弦直,手指头等有感觉。只要这个话不忘记,总有一天能豁然开朗。
31“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日: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这一条,辨心的平脉、病脉、死脉。这一条的重点内容跟肝一样。因为心应南方丙丁火,心属火,所以心应于南方,在天六气为暑,在地五行为火,属于少阴,脉应该洪大而长,不是短,来盛去衰,来大去长,脉有来去,去的很长,这个是心脉有胃气也,是有胃气的脉。如果洪多了,什么叫洪啊?大水日洪,古人说,“洪脉来时排排然,去衰来盛似波澜。”就象涨潮一样,哗的一样上来了,一大片。但是涨潮来的时候有劲,但是去的时候都是慢慢退。所以古人做了一个比喻,钩,钩子背都是大的,上面大,等到脉到底下了,就窄了,上面就头,下面叫本。象洪水一样,欲知死脉参差数,死按见洪
。如果洪脉越按越有劲了,那就是死脉了。如果脉带个柄,如似操带钩,这个就违背洪脉正常的特点,不是来盛去衰了。如果脉来的大,去的窄,那是正常的。
本来来的时候应该大,现在小了,去的时候小,现在反大了,名覆,是病在表了,是病脉。下面就说了,见什么病啊。上微头小者,上就是浮,浮取小了,头本来应该大,现在小了,再汗出,属于心气虚,心气虚了,心主汗,心气不能统摄汗液,所以就汗出。下微本大者,下主沉,沉取本大,本大是要把洪脉上微头小说的,上面头下,脉来的时候头小,脉去的时候,本,象树的根本的,反而大,浮取而小,沉取而大,主心气内郁,这个是心气的反常之脉,是心脏有病。一个是心气虚,一个是心气郁,气血郁结了,就形成关格不通。
格拒不进,关而不出,六腑就不顺了,不通了,发生阻碍了。心脏合于六腑,心合于小肠相表里,心郁了,小肠已凝结,六腑之气不利了,小肠也不利了,就不得尿了。应当出去出不去了,应当进来的进不来了,关格了,由于心脏的气郁,而导致六腑气机关格不通,所以就不得尿。头不得汗,津液内藏,气不馁,所以还得治。要头上有汗,为心气上厥,为津液上泄,所以就不得治了。
这块有点绕,再说一遍,南方 心脉,到假令脉来为大,是正常的心脉,来盛去衰,来大去长,这是正常的脉。心病有了这种脉,病就好。覆脉,就是钩掉了个了,上面窄,下面大了,所以叫反覆,跟正常的洪脉不一样了。这样的脉 主于心病,病有表有里。在表的往往有汗出之病,因为心气虚,在里,往往有关格之证,因为心气郁了,气机不利,小肠之腑不畅通,所以就不得尿了。如果关格,六腑不通但是无汗,这个病就好治,如果关格有汗,心脉气厥了,病就不好治。大义的精神就是这个。
只要跟正常的心脉不一样,就是病脉。这样来看,和肝脉不同了,肝病比较简单,心脉比较复杂,心脉除了正常脉 之外,讲病脉,讲的比肝脉的体例不大同,多一点。有在表,有在里,有关格不通。比肝脉说的广一点。那么心脉的死脉最后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是操带钩,那个硬的,就是不冲和了,就是失去胃气了。五脏之脉如果没有濡弱的胃气,都是有病,如果全然无胃气了,就是真脏脉了。大家可以看看难经,脉要精微论,大概可能有这方面的内容。温习:
上一次课讲脉有相乘,有纵横顺逆之变。这一条的主要精神,是提示我们,在适时平脉的基础上,对非时之脉和适时平脉发生了生克顺逆的关系。从这来看,辨脉篇讲阴阳,平脉篇而以五行的学说,生克制化,来看疾病的情况。这就是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体现。
平脉篇讲的纵横顺逆,属于第二的,就为六经辩证打下了基础。六经辩证里太阳中篇里就有,伤寒腹满。。此肝乘脾也。又有伤寒。。时肝乘肺也。。,所以太阳篇里就有这样的病症了,有指导六经辩证的意义。
第二点,上次课讲了脉有残贼、灾怪。残贼之脉,就是论邪气伤正,有六种常见之脉。这六种脉,作为临床的医生就应该掌握住。弦、紧、浮滑、沉涩,反应六种冷疾病,是平常遇得到的,所以是残贼之脉,可以为诸脉作病。灾怪之脉是一种意外之变,就是医生的辩证是正常的,但是发生了意外的变化,跟医生 诊断没有关系,古人叫作灾怪。是临床能遇到的。这一条是举例而言的。推而广之,这样的问题,还是多的很的。所以当医生,为了了解客观,不发生在医疗之中发生障碍,要知道什么是灾怪。这个跟医疗发生误治没有关系。看起来是个小故事,实际上,有实际意义。当医生,就接近社会了,就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比如你当医生,你给妇女看个病,落了胎了。当医生,你没两下子,你就会被敲诈。
第三点,将五脏之脉,有有胃气的和没有胃气的,所以这时有病脉。有胃气的病脉,就主生,没有胃气的,预后就不良了。反应了,五脏是以胃气为根本,提示我们,临床辩证,还得看是不是有胃气,如果有,虽然有病,还容易治,如果没有,真脏脉现,预后就不良。这个在脉学上讲是很重要的。根脉、胃脉是脉学里核心问题。
不能心之病脉与肝之病脉,写的不太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心脉为钩脉,是洪大之脉,正常不正常,张仲景用其临床经验总结两个特点:总的特点,是跟洪脉相反了。心是洪脉 是夏令,来盛去衰,指力量而言,来大去长,指脉的幅度而言的。一个来盛,有劲,去没劲,同时来的幅度很大。现在有病了,病脉就相反了,跟正常的洪脉相反了,就出现这么几个问题:一个是来微去大,微为无力,去倒很大,这种现象,主病在里,为心阳内郁,将来可得关格不通,不得尿,是实证;二,脉来头小本大,是说面积、幅度,头像树枝,本像树根,不形容脉的幅度。来的小,去的很大,这样主心气外虚,心主汗,心气外了,所以得汗出之病;三,上微头小,下微本大,上下指浮沉,脉浮而微,头小,前来之脉面积小,浮取很微,下微本大,下沉而微,本而大。总的来说是跟洪脉、钩脉相反,有的是跟力量相反,有的是跟幅度相反。所以叫心脉病脉。比如夏天应该见洪脉,如果来微、来小,就不是来大来盛,相反了,洪是去衰,现在去的时候,本大了,就主心脉病了。这个道理不就明白了吗? 今天讲西方肺脉了
31条“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日: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心知之?数者,南方火,炎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这一条,是辩肺的平脉病脉死脉。有五行学说的理论来讲的。肺,应西方庚辛金,肺在天为燥,在地为金,三阳三阳属于太阴。肺的适脉,叫毛,毛者浮也。。。。很轻浮的,叫毛,毛言其轻浮,轻轻地在于皮上,羽毛之轻浮也,这是正常的脉。如果肺的病见到了毛脉了,而且又有缓迟之相,从容缓和,主病欲愈。为什么要好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本脏病,见本脏脉,相应,为顺;二,又见了胃气,从容缓和,所以病就要好了。
如果肺病不见毛脉,而反见数脉。数脉谓之火脉,肺主金,肺金的病见了火热的数脉,火来克金,肺病就要加剧了,主于邪气盛,来克肺金,病就重了。李濒湖脉决是这么讲的,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为迟。所以李濒湖作的诗,反应了平脉法的精神,反应了张仲景的精神。
何心知之之后,就是张仲景的自注之词,是自注句。说明肺金为病,反见南方火脉,为火克金,火旺盛,火邪旺盛,火邪为病发生痈肿。痈肿,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普遍性的痈肿。也有人认为是肺脏受了火邪之克,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得的肺痈。这两个说法,一个是宏观的,一个是狭义的,都是有道理的,可以并存。
这样子就不是顺了,金受火刑,由于火纵,纵其势来克肺金,所以病不好治。
在临床上看肺病,怕见数脉。所以痨病,在医宗金鉴里,杂病心法要决,说:阴痨细数形尽死,阳痨。。。伤阴的病,就是阴痨,细,是正所不足,阴分虚了,数,就是火来克金,到什么程度呢?到了人身上的肉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人就死了。消耗没有了。用滋阴的药,拉稀,用补土的药,又干了,所以用沈优五法。
32“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日: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这一条,也是象肺脉一样,是辩肝脉适脉,非时之脉,来辩生死。二月得毛浮脉,二月属于肝的,肝木用事,当令之脏,当时在旺,肝的脏气应该旺盛,却得了秋脉了,不见弦而濡弱,却见了毛浮的肺脉,这叫金来克木。毛浮之脉见于二用,叫做非时之脉,当见弦而见浮,凡是非时之脉,都有生克顺逆的关系,二月见毛浮,是受克之脉,病当重。
不但是肝脏是这样的,其他的举例类推,都是这样子。见了时脉了,问题不大,虽然有过,有不及,但问题都不大。但非时脉,就是生克顺逆了。脉有阴阳,有五行。有阴阳没五行,不够细腻。“阳病见阴脉者死,阴病见阳脉者生,”再往下就不好推了,有了五行,才有生克顺逆啊。五行是讲事物与事物的联系的,是什么关系的。既然掌握了阴阳又掌握了五行,在这个理论上指导脉法,那我们就是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达到凭脉辩证的临床。学习就是继承,把宝库的东西挖出来。这个东西你以是不知道,就完了,你要是知道,还很上瘾。这个东西,也人的精神境界相共鸣,就有了体会了。所以读书到了一个境界,就可以指导实践了。这个是必然的。
32条“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这条的意思,脉和人的形体也有关系的。举个例子,胖人瘦人。推广,老人、少年,男人女人。南方人、北方人。每一个人的特点决定人的脉,有正常之脉,反了正常之脉,就有问题了。就当责之。胖人,肉很厚,一般都见沉脉。瘦人,皮薄,脉就浮。跟体形有关系。长跑的脉很慢,是特定的体质,特定的脉相。肥人责浮,胖人当沉,现在见了浮了,浮脉举之有余,犹如漂木。不应浮而浮,应该责之。因为这是反常的。很有可能这个人中气大衰,气不敛。瘦人当浮,今沉,也是反的。所以也应该责之。不仅要责,还要研究分析,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出反常现象。比如,儿童,正常都是数脉,今见缓了。有人脉跳一跳停一停,正常人脉见结代了,有病了,但是老年人,却是正常的。脉博会跟特有体质不同,而变化。当医生应该了解。妇人来月经了,性情急躁、好怒,这些都要考虑进来。包括内容很丰富的。
33“师日: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头,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这一条是论阴阳偏绝之脉法。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迟之间有个关脉,为阴阳之中,关是阴阳之气上下的中间的地带。关在阴阳之中。寸为阳在上,尺为阴在下,关是界线。阳至关而下交于阴,阴至关而上交于阳。阴阳之气,上下交通是正常之象。这第一层意义。
不正常、反常的,是寸脉不能下至于关,这叫阳绝。寸为阳,不能下交于关,就是阳厥于上,厥为气不续也。尺脉不能上交于交,是阴气绝于下了。这说明了,寸关的阴阳之气绝了,不能够互相来往,上下交通,不能上下结合了。这个样子,反应了人身的阴阳之气乖离,上下脱厥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厥,精气乃绝,所以阴阳不能相续了,上下不能结合了,这个脉为不治之脉,所以叫决死无疑,加肯定口吻。
那么死在什么时候?阳厥死于春夏,阴厥死于秋冬。阳气厥了,到了春夏阳气盛时,它已经不能盛了,所以就死了。阴气厥了,应该主阴令时而不能,所以就死了。期以月节克之也,此期,当约定,约定个时间,就以是月的节令。阳死于春夏,阴死于秋冬,到时候能行令,就行,不能行令,就死了。
因此,在临床诊脉的时候,看寸关尺。寸尺之脉是上下相连,上下交通。如果寸脉下不至关,尺脉上不至关,这就叫做短脉,气不续了。
38条“师日:脉病人不病,名日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而死。人病脉不病,名日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这个是辩行尸,辩脉病人不病,这个行尸,也叫走肉。因为这个人没有生气了,还活动,人的命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人病脉不病,这叫内虚。来显示脉的重要性。
脉是人的根本,为什么呢?因为寸口脉 反应脏腑之气,关系脏腑的根本的问题。脉病了,这个病是真脏脉,不是一般的脉,已经是没有胃气的脉了,人却没觉得怎么样。这个情况很多。人有病了,却没感觉到病。比如人长癌就是一例,所以是常有的。脉出现了真脏脉,人还不病,医生的理论来讲,五脏的根本已经绝了,当有突然之变,马上就可以来病,马上就可以死,颇生不测。这种情况是常有的。所以叫行尸走肉。
如果人病了,脉却没病。人出现了种种病容,病态。脉却还好,还明胃气的,虽然人看起来很弱,这个是根本没有受伤,所以只是气血之虚而已,对于性命无关,是可以治的,无足为害,所以叫虽困无苦。
这一条突出了两个重点。这个提示医生,要抓住根本,不要抓住表相。病人常问,我的病怎么样?能治不能治?这很常见,这就看医生的水平。当医生的能决生死,这就是本事。
以无谷神,谷神就是谷气。人的荣卫的来源,都是来源于谷气。人病脉不病,只是因为饮食不及,吃的少,形体衰,是这么情况。只要是病好了以后,饮食正常了,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所以不涉及到死的问题,只是病的问题。跟行尸不一样,行尸走肉,看起来很好,没有病态的特点,但是脉绝了,这个人就完了。由此可见,脉的重要性。辩脉法也讲到这一点。可以结合起来,加以体会。
39条“问日:翕奄沉,名日滑,何谓也。师日,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 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这一条,论脉由阴阳之相合,而成滑脉。但是有阴阳平与不平之分,如果平了,是正常的,阴阳相合,也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之分。翕,日浮而盛。奄,忽然。人的根本、生气之源,在于阴阳,阴阳一个是先天阴阳,叫少阴,后天阴阳,叫阳明,是脉的生死之源,是脉的根本。阴阳,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凡是有阴有阳的,就应该两相和合,应该互相平衡互相依赖,这样才是没有病。这是一个精神。
第二,沉都是属于少阴的。翕属于正阳,阳明。脉来浮盛,是反应阳明的正阳之气。这个脉,浮而盛,忽然又见沉,由沉到浮盛,反应了少阴、阳明,阴阳之气是两相合和的。这个就是滑脉。滑脉的波动特点,就明浮盛而又沉,沉而又浮盛。这个就说明,少阴之阴与阳明和合,形成了滑脉。所以脉是滑的。关是主于阳明的,尺是主于少阴的,现在阳明的脉为沉,这个叫阳中有阴,阳中有阴,阴阳相得,关自平和,就没有病了。少阴的尺脉,微滑,为阴中有阳,尺脉自然就平和了。关尺自平,就概括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特点。这个时候饮食自可,就正常了,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少阴脉微滑,阴中有阳,阳明微沉,阳中有阴,这是阴阳和合,没有病,饮食自可。
滑和紧脉。滑者,紧之浮名也。这句话怎么解释呢,滑与紧有个分别,脉 来急切有力的,而没有阳和,没有缓和之气的,就是紧脉,紧脉来的力量很大,弹人手。所以紧脉为寒脉。滑脉,也是浮盛,来的有力,脉博浮盛而有鼓动之相者谓之滑。翕,为正阳,有浮盛的样子。浮盛之中忽有沉。所以紧脉与滑脉的分别,紧脉来急切有力,滑脉 来而浮盛,有相同之处。滑脉也就是浮紧,也点象紧,但是滑脉有沉,紧脉没有翕奄沉这个特点。滑脉,脉来浮盛,有点紧的特点。所以滑者,紧之浮名也。在浮的这一方面,滑有紧脉浮而有力的特点。这样一来,少阴脉微滑,阴中有阳,如果滑的浮盛,有紧的意思,这个就是阴分里有阳血,实指邪气说的,少阴里有阳热的实邪,为病,一个是股内汗出,一个是是阴下湿也。股内就是阴股,大腿一个是内侧,一个是外侧。外面是阳面,阳经所经之地,内侧为阴股,为阴经所经之地。阳加之阴,所以谓之汗,阴股会出汗,阴下湿,男性阴囊,发潮发湿。
这一条总的来说,有阴阳相和的滑脉,也有阴中阳气太盛的滑脉,变成湿邪。这个在临床很有体会了。比如妇女之脉,脉 见沉,这是少阴脉,沉是水脉,是肾脉,滑是阳脉,沉滑,就是阴中伏热,我们就要问:如果有带下,味大的,这个就是少阴藏有湿热之邪。必须要用黄柏、茯苓、滑石、知母、苦参,清阴分之热,病就好了。这个还很准,这个有效率,10个见7个。小便黄短,有刺激症。第二点,男性,见沉滑了,如果腰疼,腿疼,腿胀,问问小便,会黄、重,太黄,特重,这个就是湿热,是湿热之邪下陷阴中,必须用黄柏、茯苓、二纱、清热利湿利小便,才能好。这个病如果当成风寒治了,越治越坏。成无已注:
同志们可以问了,那沉数不也行吗?沉数可不可以说,带下啊?沉数,这个例子不合适了。因为滑脉 主于痰湿的,所以下面带下也好,两条腿疼痛也好,常怀湿邪。滑而紧、滑而实,就是阴中有热邪,此为阴实。所以才发生股内汗出、男子腿疼。阴囊潮湿,一个人一天得换五次内裤,怎么治也治不好,刺猬皮炒灰,用黄柏,治就治好了。刺猬是阴兽。
还有,现在温胆汤证,大家都不知道,失眠、口苦、心烦、头晕、恶心,这个就是火,就是热啊,痰就是阴啊,也是个阴阳相杂的病,如果心烦、多梦,如果只认为是有火,怎么用黄岑、黄连,怎么治也治不好,晚上还是睡不好,必须加上半夏、陈皮、生姜,一去痰,就好了。因为火是属阳的,痰湿是阴邪,把痰去掉了,病就好了,否则火是去不下去的。所以阴阳有两者依伏之病,单治一个,是治不好的,必须得抓住病的根底。
40条“问日,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日: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有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这一条,主要是论紧脉主寒,以至于紧脉产生的条件。
紧脉之来,有三个原因,总的来说,都是跟寒邪分不开的,紧主寒、主痛、主实。寒是根本。假令亡汗,汗出太多,汗里有阳气,汗出太多,阳气受伤,阳气一伤,阴气就盛了,就可以促成寒相了。呕吐,伤了伤了胃了。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此坐,当因字讲,不是坐着喝冷水。所以才有训诂学。杜牧有首诗,停车坐爱枫林晚,此坐,也是因的意思。就因为喝凉水,行寒饮冷再伤肺,水寒之邪伤了肺,水寒上射,肺胃有寒故咳,故令脉紧。一个是误治,亡汗药吐,是误治,下利,胃虚冷,也可以出现脉紧。一个是寒,一个阳气虚、正气虚,寒邪盛。
脉紧有三个来源,都可以出现脉紧。
学这个有什么意义呢?知道紧脉所生的原因,临床辩证就有了依据了。亡汗,越吐是肺里寒,可以出现脉紧。胃虚寒,也可以脉紧。由于水饮之邪上逆,也可以产生紧脉。临床凭脉辩证时,要考虑这三个来路,来探索寒邪的来路。
上面讲滑脉,这条讲紧脉,这两个有没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意思?有的。滑者,紧之浮名也,为阴实,下面,就讲紧脉 从何而来。但是滑主热,是阴中伏阳,而紧主寒。
下面这八条,九条,总而言之,是论荣卫强弱,强就是实了,弱就是虚了,还有一个就是平和。主要讲荣卫盛衰,平和。
原文:“寸口卫气盛,名日高,高者暴狂而肥。荣气盛,名日章。章者,暴泽而光。高章相搏,名日纲。纲者身筋急,脉强直故也。卫气弱,名日心世木(揲),(揲)者,心中气动迫怯。荣气弱,名日卑。卑者,心中常自羞愧。揲卑相搏,名日损。损者,五脏六腑乏气,虚掇故也。卫气和,名日缓。缓者,四肢不能自收。荣气和,名日迟。迟者,身体俱重,但欲眠也。缓迟相搏,名日沉。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
寸口之脉,为脉 之大会,荣卫之气会于寸口。所以要了解荣卫盛衰、平和,应该在寸口脉处求。高、章,指荣卫有余,气血刚强,揲卑,指荣卫之气不足,气血为之减损,而少也。缓迟,指荣卫相和,既不盛也不衰,处理和平的状态,是正常的,这样荣卫抱困,荣卫之气不浮散了。
卫气太盛,脉也盛。所以名日高,高者高大。荣气盛 名日章,章者章注也。荣是阴血,荣气太盛,就章。高、章,反应了荣卫之气有余,太盛。高章相搏,名日纲。这个纲,同于刚,刚强有力。荣卫太盛,人就刚强有力。这个是不是好事呢?不是,是太过了,会得有余之病,得实证。为什么荣卫太盛呢?那是病邪导致的,卫气弱,名日揲,是恐怯,不足。荣气弱,名日卑,荣血之气不足,卑,低下了。揲卑结合名日损,就是减少了,就是不足了,荣卫之气受到伤害了。这个样子,发病当中,都是荣卫不足的疾病发现。伤寒论中,荣卫不足,血少故也,桂枝新加汤主之。荣卫是灌溉周身,荣卫不足,就会周身疼痛,浑身无力。所以损指正气不足而言。正常的,卫气和,名日缓,就是舒缓,很正常。荣气和,名日迟,不快不慢,很徐,这样荣卫相和,名日沉。这样,荣卫抱团了,不会散了,无太过无不及,脉就沉。沉者荣卫互相结合,能够安静,不被邪扰。这个就是正常的情况了。这几条,因为脉,“脉为血脉,气血之先,血。。气息应焉”,脉道就是荣卫之行,荣卫之行而辩见寸口的,就有盛衰、平和。伤寒表实,脉来浮紧,就是太过了,名日纲表实,头疼、腰疼。非用麻黄汤发汗不可。桂枝加人参汤,荣气不足,血少了,也是浑身疼痛,汗后身痛脉沉迟,脉见沉迟,发汗后,脉 见沉迟了。这个疼痛跟伤寒表实的就不一样了,那个是邪气盛,这个是正气虚,那个用麻黄汤发汗,这个用桂枝加人参汤,来补荣卫气血的。这个方子很有效。
一个产后流血比较多,浑身疼痛。我一看,浑身疼痛、脉沉迟缓,舌苔淡,就开了这个汤,吃三付,就好了。伤寒歌括、长沙歌括,都得背下来,有无穷无尽的好处,记而不忘,就是临床辩证的有力支持。这些歌,是我那个时候,启蒙学医的时候背的,今年六十八了,还能上口,受之不尽。现在就不行了,这也不背,那也不背,怕苦,这个说是要是能学到什么东西,恐怕困难。所以中医要讲究背,背是基本功。那些老大夫,背原文,倒背如流。荣卫的平和,要从寸口脉反应出来。
上堂课主要介绍了这样几个内容,一个是时脉与非时之脉的生克关系。时脉,就是指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而言的,非时之脉,就是跟时脉不一样的脉。非时之脉用五行的学说,有生克顺逆的关系。所以举出了,二月见毛浮之脉,毛是肺,属金,是不好的。举这一个例子,其他的就可以类推了。夏见沉,秋见洪,都可以类推。这样的一个诊断,大家是不是有意见呢?能不能这么准确?其说可信不可信?这个有个前提:这个人要有病,有肝病,脉和病、证是相联系的,见了这种病,又得了相克之脉,可以推测生克顺逆,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一个的疾病的前提之下,来反应时脉和非时之脉。这是很重要的,要记住了,要在临床检验。根据张仲景十券22篇,他的话可以产基本上都是对的。从后汉到现在,1700年,历代的医家,都异口同音地承认,他的话是兑现的,都是实事求是的。
第二个内容,脉病人不病,人病脉不病。真脏脉现,人却没有病,作为医生的怎么判断?或者,这个人有病,但是脉倒不病,还比较正常,不是见了真脏脉了,这个是结合临床而言的。在临床中确实有这些情况,所以张仲景就告诉我们,脉病人不病,叫行尸,容易发生意外之变。因为脉 是五脏六府反应最灵敏的方法,如果已经出现了真脏脉了,这个人还能活得长吗?那么,人病脉不病,面上的颜色不好看,但是脉不病,比较好,所以五脏之气还存在,根本还没拨,所以虽困无苦,这个死不了。由此来看,38条,说明脉是根本,解释了切脉的重要性。可以先知啊。可以先知是有依据的,不是唯心的。这个据我个人在临床体验,这个还是确实如此。只要我们细心,凝神于指下,只要看没有胃气了,仔细观察,可以测知生死。反之,这个病很厉害,人病脉不病,论五脏、四时,都是调和的,是可治的。
第三个,以寸尺、关,不仅候下中下三焦,也可以候阴阳存亡的问题。关者有出有入,是阴阳上下交通的交界。阴上交于阳、阳下交于阴,必须通过交。所以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上不至交,为阴绝。这个脉就是半截脉了,短了。三部本是相连的,如果寸就在寸,下而不至于关,到关脉上就没有了,就别说到尺了。或者,尺脉上不至关,这个脉都不是好的。注意不治这两个字,这个是个死证。所以我们在切脉 的时候要加以注意,阴阳之气绝了,绝者断也,两者不能接续了,阴阳断绝人岂能生?独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这两个脉是测生死的。这个要重视,要琢磨,要在思想里打上一个深刻的烙印,然后才能指导临床实践。第四,论了一个滑,一个紧。滑为阳而紧为阴,滑主热而紧为寒,大体上告诉我们了,滑是属于阳属于热的。滑脉的形成,翕奄沉。翕,只有成无已讲的对。翕是浮盛之相,脉 来很浮盛,又忽然又变沉,一个是代表阳明,一个是代表少阴。所以滑,是阴阳和合之脉,从先天肾到后天脾胃,而出现滑脉。这里又提出两个让人注意的:一个是阳明脉微沉,少阴脉微滑。这两个微字很重要。也就是说,一个是纯阴,一个是正阳,这个和合。阳明浮盛 之脉,而有微沉,加个微字,少阴是沉,但是微微有点滑,这个才叫关尺自平,饮食自可。这个才是正常的。一有劲,有力量,就是邪气了。所以脉法,主要是讲是带和缓之相,才不偏盛。如果滑者紧之浮名,滑而浮盛,而带有紧意了,像浮而紧似的,这种滑,为阴实,这个主于阴中有伏热了。所以这个紧与微是相对的。少阴脉微滑,但是不微而紧,阴份的邪气实了。所以滑脉的翕奄沉,都喜欢微,不喜欢实,不喜欢有劲,否则将有偏盛偏衰。
下面说紧脉,紧脉是有力,但是紧脉是主于寒了,探求其原因举了三个例子,这三个例子,都是寒相。假定肺里寒,可见紧脉;假令咳者,饮冷水,也是寒;假令下令,胃中虚冷,也是寒。所以才见脉紧。紧和弦和仲景的时候,是可互用的。所以有些说紧,可能是就是弦。作为我们读书人,要看论证的前提是什么,来正确理解。比如,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心下逆满,心上冲心,脉沉紧。。。这个脉沉紧实际上是脉沉弦。那么怎么知道呢?这个紧字不敢改,但是体会。实际上,苓桂术甘汤都是弦脉,不是紧脉。甚至说是,包括这一条,假令咳者,坐饮冷水,这个是不是弦,弦脉主饮。伤寒论还有纵横,纵横的脉紧,实际上是脉弦,木克土。总而言之,古代的紧,有时当弦解释。
洪脉反常有两种形式,一个是从面积一个是力量而言的。脉来头小,是从面积,脉来小了,不是洪了,反体长了,小是跟大而言的。另一个脉微是对脉盛而言的,来的微了,所以主病有主外有主内的。这两个恰恰 跟正常的洪脉相反了。洪脉来的有力而汹涌,很盛。这两个病脉是反覆了。所以才叫病脉。
50条:“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日强也。”
这一条是承上文而言的,脉来缓和不盛不衰,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为荣卫相得,荣卫和谐,无病,所以就主人的身体强健。身体强健有几个反应。。说出了健康人的表现。其间商,人有五音,叫宫商角。,五音发于五脏全于四时,商音属肺,这个音清越,听得很远。这个是商的音。真正要是讲音,音韵学,里面有很多的学问。所以这个商,欧阳子做秋声赋,商伤也,有声自西方来者。秋风吹落叶。
这条有以下几点内容要注意,一个是脉缓而迟,脉不快不慢,不大不小,不强不弱,这样的脉见于寸口,讲人的阴阳相抱相持,荣卫气血靠的很紧。这种荣卫和谐,阴阳相抱,必有反应。卫气和,有一个样,荣气和,另一个样。荣卫相和反应在外,颜色鲜活。古代的颜,主要是指天庭,如果久病之人,天庭到鼻准明亮,就证明病要好了。胃气足了。声音响亮、毛发易长,这是卫气好,能够有这样的表现,通过这些表现,就知道卫气好,此卫气之治也。骨髓生、血脉满,荣气足,阴气盛了,肌肉也坚强了,有劲了,特别显得有力气。这个样子,此荣气之治也。荣卫都好,所以荣卫俱行,荣卫的功能正常,是按照生理要求行动的,所以刚柔相得,这样子,就身体健康而无病了。
这50条是49条的发挥,说明,荣卫相和,脉来迟缓,对于人体,就是健康者。从这一条,我们就能体会,中医讲荣卫的,荣卫的关系关系到人的健康,荣卫和谐,人就健康,荣卫不谐,阴阳就不和,就影响了人体的健康,就出现了疾病。由此可见,荣卫的问题,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疾病。所以伤寒论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就是调和荣卫的。也是告诉我们医生,要调和荣卫、气血、阴阳。这是个大问题。51原文:“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这一条主要是论脾胃邪气强,就要伤脾胃正气。这种伤,邪强伤脾胃之气,叫自伤。就象以手把刃。
趺阳,是候脾胃之脉的。是候中洲脾胃之气的。趺阳之脉,应该脉见缓,应该缓而迟,才体现了正常的脉法。现在趺阳不现缓而迟,而是见脉滑而紧,不是和平之脉,是病脉。主什么病呢?
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滑,胃实,紧脾强。前提是病脉,所以实强,不是好事,反应了脾胃的实邪。所以滑紧之脉见于趺阳,主于中焦脾胃之邪气实,邪实必伤本气。就象,用手握着刀刃,结果必自伤。这是个比喻。坐作之意,既可以坐与起,行与止。这条的意思是,反应荣卫之气的调和的寸口之脉,应该和缓。这一条是接着上一条意思,趺阳之脉如果不缓而迟了,变成滑而紧了,就是病脉 了。所以说脾胃的邪气就强了,强实,对人是有害的。这个病就得自伤其脾胃,伤其本气。所以就 象以手握着刀刃似的。
52原文:“寸口脉 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这一条的中心,是论关格的脉证特点。关格是一个病名。开头以寸口脉,见浮大这脉,一个是主正虚,一个是主邪实,就是正虚邪实的反应。脉浮而大,面积宽阔,在主于邪气实。所以脉浮且大,就主正虚邪实。这是寸口之脉。
如果浮大这脉单见于一部,单见于尺,尺属阴,浮大,既代表阴虚,又代表邪盛。阴气虚,而邪气盛,阴气不得上行,而反关于下,就象门一样,关住了,不通了,所以这个病就叫关。关则不得小便,小便隆闭。因为肾是管二便的,尺部候肾,肾阴之气被邪气困扰,所以就得小便不能。若见于寸,寸主阳,则阳气虚而邪气盛。阳虚邪盛,则阳气不得下行,而反格于上,不得下交于阴。这样子阳邪被格拒于上,则会吐逆。这条要和37条脉要对比,那个是阴阳绝而不续,是个死证。这个为什么不死呢?这条是关格,那个是阴阳之气绝了,不能互相接续。这个是阴阳之气还能通,但被邪气所关、所格,但是阴阳之气还可以通,不是阴阳之身本身不能接续,所以不是决死也。
那么关格,在中医上的文献很多。难经、内经上都有。凡是关格,往往、大多数属于阴阳不和,就会产生致病因素,就会为邪气所病。这个关格,是本身有邪气,不是因为阴阳自身的问题。这里有正气虚,邪气盛的病变。因此有指导意义。
如果临床出现了关格,有一证出现,也有两证出现的。或关、或格、或关格。如果从正气虚邪气实这个原则来辩证诊治还是很长知识的,也可以说,还能够找出证结之所在:一个是正气虚,一个是邪气实。这一条,如果推而广之,对于许多临床关格之病,还有很多指导意义。
原文53条:“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日关格。”
这一条论脾胃阴阳失调,导致关格的脉证。这跟寸口脉浮而大是相对的。趺阳是中焦脾胃,直接反应了脾胃阴阳不和。
这一条有以下几个内容需要理解:
其一,脾胃病应候趺阳脉。现在趺阳伏而涩。伏,伏而不起,涩,涩而不流。伏脉推筋找骨寻,比沉还沉。涩,脉来细小而短,往来困难,短且散。脉伏而涩的,和脾胃的迟缓平和之脉大大不同。是病脉。意味着,脾胃有病了。脾胃阴阳不和。为病,为什么病?伏则吐逆。脉沉伏不起,主胃气伏而不宣,属于阳气不宣;涩主脾气涩而不布,脾气涩滞,所以伏涩分别主阳阴、胃脾,就是说脾胃的阴阳、气血,不能甫布,所以脾胃的气机不和。所以中焦之气不和,就是中焦气急壅塞,所以就吐逆而水谷不化。脉伏在于胃,胃气不利所以就吐逆,脾主运化,运化不利,所以就水谷不化。中焦之气是很重要,脾这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五脏之气需赖于脾胃之气,现在脾胃之气不和壅塞,一个是胃气伏而不起,脾气涩而不流,脏气内结,不但是脾胃之气,其他的脏器也受到影响。这个样子一来,伏哉吐逆,水谷不化,涩哉食不得入名日关格。这时脾胃阴阳失调,所以就出现了关格之证
这个关格,属于中洲,脾胃之气升降不利的关格。食不得入叫做格,还没有关?还是食 不得入就叫关格了?上文是讲正气虚邪气实,是阴阳上下,这个是脾胃中洲,这样上中下,三焦全说全了。所以这两条,合起来来体会,上中下三焦之气不和,都可以导致关格之病变。所以这两条要连在一起来看。上下有吐逆,有小便不利,叫关格,很好体会。中焦的脾胃阴阳不和,吐逆、食不得入,就是关格。吐如果是关,食不得入就是格。
原文54“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风气相博,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
这一条主要论风邪伤人的变化。和麻风有关系。中医对于癞风,又叫厉风。这个泄风,就是风邪外泄,从里向外,是张仲景自注句。
第一个问题,是脉浮而大,浮主于风,大为气强,意思是,这个人受了风了,不是一般的风,而是受了虚邪不正之风。虚邪不正之风是什么?内经讲,五方风邪伤人为,虚实贼微正,看是从哪个方向面来。如果受的风是从虚邪之乡而来的,这种风邪就是虚邪不正之风。比如夏天,属火,南方来的邪,叫正邪,要是北方之邪而来,这就叫贼邪。我那时候,有太乙九宫。按照生克制化、季节来说的。
这个人受的虚乡不正之风,伤人很厉害,浮为风虚,大为气强,所以这个邪气比较强盛。风气相博,那么,风邪与人的正气相博,有两种情况,第一阶段,叫初期阶段,这种邪风,克于皮肤,比较轻,就出现隐疹,身体微痒,痒者为泄风。这是轻的。这个病要是不解,时间长了,就重了,风邪从皮肤入于经脉、血脉,由气分到血分,由皮肤肌腠到血脉,就成痂癞,形成厉风。那就比隐疹厉害了。这个叫做厉风。痂癞,就是现在所说的大麻风。成吾已注:眉少。。。
大麻风,是风邪伤到血分了,不是在卫风。由卫到荣再到血,医宗金鉴有醉仙散,治这个病。岳美中很醉心于这个方子,发表了很多文章。
痂癞有些故事,一个叫麻风女,乌梢蛇能治风。轻的是风,重的是风毒,治疗,去风、养血解毒,必要的时候,要补正气。
原文,55条“寸口脉弱而迟,弱为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中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这一条,论荣卫虚寒之病,以及证候脉相的特点。这一条荣卫与脾胃相联,很有意思。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弱近于沉沉而无力为弱。迟者荣中寒,这里的寒也是当成虚字讲,荣中虚。荣为血血寒则发热,血虚就能够发热。卫为气,气微者,不足了,心内饥,但是心里还觉得闷。卫虚为什么会造成心内虚脾胃虚满?因为荣卫来源于脾胃化生水谷之气,荣卫之气虚,就影响到脾胃虚了,就导致内虚满闷的证状。这个就是说荣卫与脾胃是有联系的。因此,荣卫虚衰的疾病,可以联系到脾胃,荣卫阴阳不和,就是脾胃阴阳不和。所以桂枝汤,是甘温之药,可以调和荣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使脾胃的升降之气得以调和。荣卫所以是后天之阴阳也,和水谷分不开的,先天阴阳在于水火,后天阴阳在于气血。
在临床的时候,是调和水火,还是调和气血。比如说,张介宾,张庭。往往侧重于先天之阴阳,在那里治了一大群病。后天脾胃阴阳,就是李东桓了。治病必法于阴阳,阴阳不能离于先天后天。治病的时候,要从先天入手,有的时候要从后天入手。张仲景讲的先后天。6完 张仲景认为,人的荣卫平和了,那人的身体就强壮了。强壮的原因,一个是阳气长,阴气盛。这一条第50条要和第44、45、46条互相对比。44条,说卫气弱,名日揲,荣气弱,名日卑,揲卑相博,名日损。50条,名日强。这个荣卫不足,名日损,损就是减少、丧失、伤害。总的意思,损是不足了,正气受损了。从这样两条对比之下,要体会,体会什么呢?人体的荣卫强盛 这个人的身体就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如果这个人荣卫不足了,这个人就是虚损了,正气不足了,就得虚劳之病了。这就是对于古代、后汉时期,治虚劳病的一个新的发展。就是看荣卫是强还是弱,如果荣卫不足了,就是损,就可以出现一些虚劳之病。如果 荣卫强,人的身体就强壮了,就不会发生损的病了。学而不思则惘啊。荣卫的问题太大了,甚至关系到身体强弱。
第二点,荣卫足了,阴阳也就调和了。所以包括两个方面的物质。一个就是阳气方面的,一个是阴气方面的作用。所以荣卫的强、不衰,对于人体的血液骨髓毛发,都出现一个强盛的具体的情况。这就和我们治疗虚痨病,病有邪气实、正气衰两种情况,对于正气衰的一方面,有阴虚有阳虚,阴虚、阳虚,如果统在荣卫这两个方面,阴虚,就是荣虚,阳虚就是卫虚。荣卫概括气血阴阳。
第三点,过去,我们治虚痨病,分的阴阳跟仲景的学说多少有出入,只是认为肾阴肾阳,六味地黄汤是滋阴的,偏重于肾水这一个方面,这个认识是比较固定的。阴虚就是肾虚,肾虚就用滋阴的,六味地黄汤等。从张仲景的荣气虚而血虚,血虚而阴虚,这样的理论我们体会并不是太深。通过我们学的辨脉法,荣卫不足叫损,荣气强叫做强,也就是44、50条前后的对比,才发现了,荣卫里是包括阴阳的,也包括后世的肾阴虚这一个方面。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理论。
张仲景的这种思想不单是个理论的问题,有临床的实践为证,来说明这一点。何以见之?看看金匮要略,血痹虚痨脉证并治,第六。血痹虚痨篇一共有九个方子,复方不算,正方一共有九个,这九个方子里,用桂枝汤,调和荣卫、气血、脾胃的一共有四张方子。第一个叫黄芪桂枝五物汤、第二个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第三个是小建 中汤,第四是个黄芪建中汤。张仲景为什么要血痹虚痨病里9个方子里有4个是用桂枝汤加减呢?就充分显示出,张仲景以荣卫强而身体强,荣卫虚而身体损,这个并不是口头的,而是结合临床实践的。这个临床实践,当然伤寒论里也有,也体现出来了,而要杂病里也体现出来了。所以能用桂枝汤加减能治虚痨病?比如桂枝龙骨牡蛎汤,治。。,小建中汤,治。。,黄芪建中汤,治。。。
以前我学血痹虚痨,就有很多的问号。比如,小建中汤治虚痨病,因为我们知道,小建 中汤是温热药,是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嘛,能治一些热相。。。。,这个不好理解。后来看金匮心典,似乎明白一点,小建中汤有桂枝汤,桂枝汤能调和阴阳,因为阴阳不和,所以才有热有寒,阴阳和了,寒热都没了。就达到这么个程度,但是根本的道理并不是太清楚。以后,我们看了辨脉篇第二,44条与50条对比,才明白这是个理论的问题。荣卫不足叫做损。荣卫者,气血也,阴阳也,荣卫虚,不足了,阴阳都虚了,就出现阴阳俱虚的证候,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张仲景不仅在理论上,提倡荣卫的重要性,在实践上,尤其是在血 虚痨这一篇里,用了四个以桂枝汤加减的方子,从荣卫入手,来调和气血、阴阳脾胃,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个法啊。这是个别开生面的问题,是新的发现啊,但是古老的,过去也发现一点,似懂非懂,现在明白了。辨脉法里一个强,一个损,颜色、毛发、骨髓、是有具体的情况的,是客观存在的。然后再结合金匮要略里,九个方子里有四个方子是以桂枝汤加减的,来体会荣卫的重要性――治虚痨病,要以补养荣卫为基础,这就是理论的发展。内经里,讲荣卫也是很好的。。。。。,说的是很好,但是没有方子,用什么药啊。所以张仲景是理法方药,是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
第二个问题,荣卫什么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因为荣卫是跟脾胃相联系的,荣卫是脾胃水谷的精气,所以是内合于脾胃的。因此第55条,“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虚,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把荣卫跟脾胃联系在一起了,所以荣卫不足了,脾胃就不足了,脾胃不足了,脾胃是主升降出入的,是代谢的总的东西,所以就形成了内脏升降的问题,所以李东桓就根据这个道理,才有补中益气、升阳益胃,补脾胃泄阴火、升清降浊啊,就是从这个方面发展来的。所以一个理论大家,有理论有实践,能够提出一个学说出来,李东桓是个大家,脾胃论、内外伤辨合论,但是突破口就是从这个来的,他是抓住了荣卫与脾胃的关系,所以才有脾胃论,在脾胃里就把升清降浊,清浊,清阳不升湿浊下降,这个时候阴火上升土胃,所谓气虚发热、脾虚发热,他这个不就是有所发展了吗。所以读书,不要看一条完了,那就没意思了,没内容了。所以要体会古人写书,是有意义的,是有思想性的,是想通过文字,把作者的学术思想,学术体系刻画出来。但是由于那个时候写东西不容易,但是你要体会,作者的精神。这个是荣卫与脾胃的关系,是挂钩的。
如果脾胃阴阳上下不和,而且还有一定的邪气为怪、为病,所以就会出现脾胃、上下阴阳不和,而有关格之证。这是第三个问题。所以,我们讲的这几条虽然看着是一条一条的,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而且和前面的都发展联系。如果读书学习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这个书就活了。能够把古人的精神了解透了,才能把他的思想了解无遣。这是上次课的主要精神。下面讲新的内容。
56条“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这一条论正虚脉实。正虚,是正气虚,下利所以正虚,是虚证。脉实,脉是紧脉,所以是实脉。正气虚而邪气实,这个病就不好治。
趺阳是候脾胃之气、脾胃气盛衰的。趺阳脉大而紧,大主虚,紧主寒,意味着脾胃气虚而有寒邪,所以当即下利,这个人啊,就腹泻了。当即,就是必然的。脾胃受寒邪所伤,所以就会腹泻了。下利了,腹泻了,寒邪应该随之减少,寒随利减,那脉就应细、小,就符合这样的规律,这个病就好治,虽然正气虚,但邪也衰了,所以是为顺的。如果不是这个样子,脉还不变,还反见紧脉。紧而有力,只是个例子,不见紧行不行,见迟而有力,大而有力,都是可以的。这个就反应了邪气盛,邪气并没有因为腹泻而减轻,因为脉还紧还大而有力,邪未衰,但正气却衰了、不足了,正虚而邪盛,所以这个病就能治。而且这个病也止不住,还要腹泻。
这一条一共14个字,但是这14个字,起的作用就大了。大家要推理啊。他举的是这样的例子,其精神是什么?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正虚邪实,脉应该微小而未微小,邪气不服,这个病就难治。这个精神推而大之,在临床上,只要看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推理出病易治还是难治,能得出两个方面的问题。
比如,一个人鼻子出血,出了很多的血。没出血时,脉见洪大,身上烦热。出血以后,身凉,脉细,这个病就要好了,因为热随血减,正气恢复、邪气退了,病就好了。如果出血以后,身大热,脉仍洪大,这个病就不好治。
所以脉紧,当即下利,脉仍紧的,就不好治,道理一样。
这个人肝硬化,肚子挺大,尿就是下不来。这时候西医打速尿,尿下来了,这时候正气虚不虚啊。如果脉比较脉微、沉弱,这就是对的,如果泻下以后,脉弦而有力,那就不好治,邪气不服。
所以14个字道理明白了,要推而广之,大而化之。不论见什么问题,都有正邪关系的问题,正常的,就好了,不正常的,病就不好治。事情怕反常,反常,就要认真考虑了。
57条“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这一条,是论胃虚食滞的脉证,脾胃虚而饮食不化滞留于中焦的脉证。这一条也有意思,中医的术语叫虚中夹实。人的中焦的胃阳之气,是能消化饮食的,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如果他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是,脉弱了,胃阳不足了,消化无力,这是一个情况。缓者胃气有余,就是因为胃阳不足,消化不良,而使食气、谷气,填塞于胃,而不消化,这种情况叫缓者胃气有余。这个胃气有余跟前面说的阳气不足,是两个概念。弱者,指胃阳不足而言的。缓者,指胃有停食而言的。食填太仓,因为胃为水谷之海,所以胃为太仓。所以因为胃阳不足,消化不力,使饮食在胃里填塞了,就叫食填太仓,不是胃气有余,是不消化的情况。
前面,弱者、缓者说的是病理,下面说的是症状。由于消化不及,所以噫而吞酸,噫就中唉气,吞酸就是吐酸水,消化不良的症状。食谷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胃里有食滞啊,腹气不顺不能下行,所以就出现食腐吞酸,消化不良的症状。所以这个病,就叫做虚中夹实啊,主要在于虚。虚是胃气虚,实,有消化不良的问题。通过学习知道这个病,属于食填太仓,所以我们就不能专门治实证。比如,这个人,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用平胃散加交三仙、参曲、麦芽,用药泄泄,清清里面的食滞啊,这样是不行的。因为这个是虚中夹实,由于胃阳虚、消化不好而出现的实证,怎么可以完全用消导泻下之药呢?如果这样就是忘记了胃阳虚这一个主要方面。所以治这个病主要一个方面要温养胃气,一个方面可以加上一点消导药。就象伤寒论有,“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半夏生姜人参甘草汤当主之。”发汗后伤了脾气了,脾虚不运了,有些痰湿邪,厚朴、半夏是消滞满的,但是里面要加人参甘草,以补脾气。所以这个病也是一样,那个是脾这个是胃。胃中夹实,有。。。于膈上,这个怎么办啊?单纯消导,单纯补,都是不行的,必须补中有消消中有补,这样才能达到治疗虚中夹实的效果。大家想一想,张仲景没给方子,我们能不能给出个方子?希望大家回去想想。
这个大家看一看,荣卫、脾胃都是有联系的,不是突然出现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时可谈荣卫有的可谈脾胃。读书要把上下左右看成一个问题来研究。
58条“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博,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这条主要是论胃气虚寒之脉、证,同时涉及到少阴下焦虚寒的问题。所以这一条有点发展。脾胃病而影响到少阴了。
这条的重点,一个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脉是趺阳,主于脾胃病。浮为胃气之虚,紧为脾之寒,就是说脾胃虚而有寒邪。表现在证候上,胃气虚,就胀满,紧为寒,寒主痛,寒邪能凝涩气血,脾胃有寒所以,肚子就绞痛,比一般疼痛严重。这个人脾胃虚寒,腹满、疼痛。浮紧相博,肠鸣而转。胃气之虚和脾寒之邪相互博接了,就是脾胃气虚,而又有寒邪,因此出现了肠鸣而转,肚子响,肠胃之气转动,转即气动,肠胃之气动。气动有上有下,胃气动有上逆的,也有胃气下降的。肠呜而转动,偏于下。所以这种虚寒之邪影响脾胃之气,脾胃之气不能上升,随着膈气下降。膈是在上,是阳气,肠是在下的,是阴的。所以这种虚寒之邪,不但肠鸣而使气转,气转向下来,由于中焦脾胃阳气不治,中气下陷,连着上面的膈气也下来了。那么,中焦脾胃的阳气虚还有寒邪,气又下陷,到了下焦,影响到少阴。少阴脉不出,这里有两层意思。趺阳是在脚背上的,少阴是太溪脉,那个就叫太溪。不出这两个字用的很意思,不出有脉不是绝了,但是出不来,有,但是很沉。为什么不出?因为下焦的少阴的阳气虚,又被中焦的寒邪所伤,所以少阴脉不出。少阴脉不出,寒邪下溜于少阴,少阴阳气受伤,其阴肿大而虚也。这是指男性来说的,阴指前阴,这个肿大,这个虚,是阳虚有寒的。
所以这一条,中焦有寒,寒气相博而影响于少阴,这个学来很有启发。在平脉辨证、辩证论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我们就发挥这一条。
中焦的寒邪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中焦,要知道中焦之邪有个上逆和下溜。上逆,就吐逆吐诞沫,胃寒向上来。下溜,中焦之邪下陷,下利,就和脾有关系了。如果下溜影响到少阴。这个在金匮要略里有个肾着汤,这一条,实际上是治中焦寒湿的,药有白术、干姜、茯苓、甘草,是治中焦寒湿的,但为什么叫肾着汤呢?肾是少阴,着、著,就是说中焦的寒湿,往下来了,下着于肾,所以肾就受了寒湿之邪了,因此出现了下焦寒湿、腰酸痛。肾着汤的腰疼,说不出来是什么样的滋味,似疼非疼,似酸非酸,难受得无法名状,很特殊。坐着也不好,躺着也不好。中药的药要对了,大药有大应,小药有小应。效如桴鼓。
一年我到山西,一个妇女,带下特多,带下太多,有白风,有血风。腰酸特别难受。我就给他用了肾着汤,干姜、白术特多,两副药,就好了。不是只觉得寒凉,有的还有潮湿,阴囊阴股,往外潮湿,有这个病症特点。所以有很多的阴囊潮湿,象坐在水里一样。
所以从此证的道理就明白了。从肾着汤来体会这一条,这个道理就明白了。寒邪由于脾虚、由于肾阳气虚,从中焦到下焦,膈气乃下,所以下焦也随之虚寒。如果说,这个是属于胃,肾着汤就属于脾。所以张仲景这几部书要融会贯通,收获就会更大一些。
这一条在说明,脾胃之病不是孤立的,可以影响肾,影响到下焦少阴脉不出,可以由中焦到下焦,影响到少阴的阳气虚衰。
59条“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卑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荣卫之气在这条,又有新的发展。
这一条的重点,论荣卫之病脉,和荣卫之病影响三焦失调的理论。所以荣卫不仅影响到脾胃而且影响到三焦,这里头有几个字要解释一下。逮,有两个音,一个是带,一个是的。涩者荣气不逮,不逮是不及。荣卫不能相将,将,当作共字讲、互助讲。三焦无所仰,仰字当仰仗讲。荣卫之气不能互助了,所以三焦之气就没有仰赖了。恶寒数欠,欠,呵欠,欠气。三焦不归其部,归,至,到。
现在解释一下这条的重点。头一个是寸口之脉,寸口之脉是候荣卫的,太溪之脉是候少阴的,趺阳是候脾胃的。
寸口之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这一条不讲大家都能明白。寸口脉微而涩,反应了荣卫之行,受到了阻碍。这个阻碍,一个微一个涩,微是正气不足,涩,涩滞了,流通不得,跟虚是有关系的,所以脉微而涩。这是一个情况。是第一点。
由于荣卫虚衰,荣卫不相将,不能互相帮助,说明荣卫之气虚衰了,成为一个整体的东西了,这就说明荣卫有病了,虚了,就会使三焦之气就没有仰赖了。意在言外,三焦之气得借荣卫之气的滋养,才有力。三焦一无所仰,所以身体卑而不仁。不仁,就是身体有点不用的意思了,包括身体麻木,没有知觉,肢体的运动有了障碍,意思很广。腠理是三焦通汇圆真之处。三焦之气虚衰了,无所仰了,三焦这气不布,身体的皮肤腠理,肢体就会受到了影响,所以身体卑而不仁。
第三个问题,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荣主血,荣气不足,血不足,所以身体病的很厉害,叫烦疼。张仲景用字有规律,凡是肢体的疼,就用疼,只要是肚子里的疼,就用痛字。所以烦疼,就是疼的很厉害。口难言,就是说话不利。这跟心有关系。心主血脉,荣气不足,血就少了,心主言,心受影响。难言还是能说,但是说话比较困难。现在我们临床上看病也有人能说话,但不流利。荣气不足,血不能荣养四肢百害,且不养心,口就难言。
第四个问题,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卫属阳,阳气虚,不能卫外,所以恶寒,虚了,就频数打呵欠,打呵欠就是引阳外出。实际上是阳气不足的现象,最后又说到三焦的问题,三焦不归其部。荣卫俱虚了,三焦必受影响。如果分一分呢,三焦之气各有所治,现在三焦无所仰了,所以三焦就不归其部了,发挥他的作用。分而言之,上焦不归者,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饮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三焦的气机都有生理作用,这个生理作用可以作一个概括来讲。上焦之气是传化的作用,中焦是腐化,下焦是气化。所以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之气不归其部,在传化食物的作用就受到影响,传化不利,所以噫而想酢吞,噫就是嗳气,酢就是吞酸。上焦之气是来于中焦的,传化不利,反应了中焦消化不良的症状。中焦之气不治了,胃气腐化水谷的能力就衰退了,不能消化水谷了,腹满的症状就出现了,上中焦实际上都是消化系统的问题。传化,是从上而来的叫传化,中焦不能腐化,下焦不能气化了,则遗溲。因为肾气不能约束膀胱了,所以就遗尿遗矢了。
由此可见,荣卫之气不但影响脾胃,可以出现脾胃的疾患,脾胃的病又可以影响到少阴为病,而且现在,荣卫不足,还可以使三焦之气无气依赖,而有上焦不能传化、中焦不能腐化、下焦不能气化的症状。所以荣卫的变化,荣卫的气衰,可以使三焦不治。这是仲景学说的又一大特点。
过去我们读难经,难经所说三焦是别使,三焦连于肾,是通肾阳之气的,肾阳之气因为三焦而流通于周身,是讲命门真火的,这方面讲的很多。到了后世的张景岳等,所谓真阴真阳论,以肾为大宝的,都是这样的一个学说,在中医里影响很大。三焦之气来源于肾气,在临床指导阵地很大,专讲大宝论肾阳的,也是内经上少阳属肾,少阳指手少阳三焦经,上联于肺,故将两脏。这是一个学说。
对于荣卫和三焦的影响,就是张仲景,明白地提出了荣卫虚,三焦无所养,是从后天来讲荣卫与三焦的关系。但是这一支,不敌命门真火这一支。这个是比较古老的。所以能过辨脉法的学习,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从一个肾气与三焦一个学说,变成了荣卫与三焦两个学说。三焦不仅于先天有关系,与后天脾胃荣卫阴阳也是相当有关系的。
从荣卫的开始、发展、结合于脏腑,再到三焦,张仲景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层层深化,把人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古人读书的时候,有拍案叫绝,心花怒放。当我们看到三焦与荣卫的关系,过去是闻所未闻啊,这样来看,清朝的三焦辩证、荣卫气血辩证,是相通的,它的来龙去脉,看看叶天士、吴鞠通他们对于经典著作是研究有术的,是有其渊源的,有其师承的。
从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们理论上的空白。
60条“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这一条论脾胃之脉以测证,然后知其顺逆之变。
上面讲荣卫,下面就是脾胃,所以荣卫脾胃是互相吸引的。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在里,趺阳脉沉,为实,是里实,脾胃内实。数,主热,热才消谷。点明了脾胃有实热,所以才消谷善饥,这个叫顺,这是对的,是脉证相符的,没有矛盾,是应该的。但是紧者病难治。如果脾胃的脉出现了紧脉,这个紧有弦的意思,古人紧与弦有互相假借的意思。苓桂术甘汤的紧就是弦。脾胃有了病了,又出现了木脉,出现各种症候且不论,脾胃之脉出现弦脉,可以肯定是木来克土,从纵横顺逆来看,是纵,是相克之脉,是逆。脉沉而数,消谷善饥是顺,如果脾胃之病在趺阳之脉出现弦紧之脉,就是逆,是不符合病的正常的情理的。是相克之相,所以病难治。
当医生,要看到这样一个问题,预先就料到这个病就不好治。学了这个了,就是要就是论事啊。这个要推而广之,大而化之。脾胃病在临床上很多,脾胃病就是怕见弦紧之脉,是肝木克脾土 之相。
这个还很有意思。比如现在肝病很多,一个人出现了脾胃病了,心下痞闷,吃东西消化不好,大便稀,但脉见弦,治的时候一方面疏肝理气,一方面补养脾胃,治的也很对头。我现在有一个病人,西医说他的脾、胰有癌变的意思,我给看了二年多了,就用小柴胡汤一个方子,大概几百副药了,以前脉弦,弦的厉害,逐渐变滑了,现在脉弦而软了,劲不是很有劲了,弦脉在变,不弦了,所以大便逐渐变好,面色发红,病就向愈了。所以邵康节说,知机其神乎?所以当医生的,一看到脉证,就要知道未来,知道怎么变,微妙在脉,不可不查。所以知道义理,来推广,就不是一脉一证的问题,而是成了准则的问题了。
61“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这一条主要是论荣卫不足色脉之诊。趺阳完了就寸口了。太溪候肾。寸口候五脏六腑之气,但是是脉回太渊,肺朝百脉,是以肺为本的。肺、脾、肾,各有其脉。寸口候肺,这就是仲景的脉法。如果寸口脉来微而涩,微,卫气衰,涩,荣气不足。荣卫之气不足了,有一个反应,在脉,脉微而涩,一个是在色,卫气不足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有个关系,荣主血,主里,犹树之根,卫行脉外,故似叶。荣卫是树,荣卫是相交,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没有滋养的,树就干死了。在人,则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寒栗,心寒为栗,从心里发凉。寸口属肺,这就是肺气虚寒、津液不布不足之相。上一节讲到荣卫气衰,影响到下焦的肾气虚。现在论寸口荣卫气血不足,肺气虚,阳气虚就寒栗、咳逆,气血虚,不能敷布津液,吐腥,腥,是不是有点带血意思啊。还吐涎沫。上焦虚寒,肺气虚寒。一个荣卫的问题,可以影响到三焦,也可以影响到肺气,还可以影响到肾气。荣卫这个理论,推而广之,大而化之,不可轻视。荣卫对于三焦六腑五脏,无所不包。这一条同时补充了色诊,是望而知之。色脉之诊,色脉要相合。8完
今天讲第62条,文章的层次一个是讲寸口一个讲趺阳,寸口辨荣卫,趺阳辨脾胃。这就是说荣卫和脾胃是有直接关系的。也可以说,荣卫是标,脾胃是本。认为到这样的文章的章法,我们学起来,就感觉有兴趣、有意义、有启发。
62条“趺阳脉浮而芤,浮者胃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寒气微衰,四属断绝。四属者,皮、肉、脂、髓。俱竭,宗气则衰矣。
这一条的内容就是从趺阳部位的脾胃之脉的不足,而影响荣卫、宗气的不足。显示了,脾胃后天之本的重要意义。
我们讲了荣卫、脾胃讲了很多内容了让我们回忆一下。脾胃跟气血、荣卫、三焦、少阴肾气、肺都有关系。
这一条讲的范围就更广了。脾胃虚衰,可以使荣卫虚衰,荣卫虚衰,可以使体瘦肌肤甲错,还可以使宗气虚衰,四属断绝。以反应脾胃之气的重要意义。
卫和荣,卫是水谷精微之悍气者也,就是剽悍滑疾,行于脉外,很有劲,跑的很快。荣是水谷之精气,藏于脉中。这两个气一个在脉外一个在脉内,此二气都秉受于胃,可以说脾胃胃为荣卫之母、之源。现在,趺阳之脉脉浮而芤,实际上就是芤脉,浮大而空为芤,为亡血之脉,轻取有,往下按就中空了,边有中空方为芤。趺阳脉浮而中空,反应了脾胃之气的虚微,所以才见芤。脾胃虚微了,荣卫就无所秉受了,荣卫一衰,就不能够充养于周身,所以人见消瘦,血减而瘦。所以身体瘦与荣卫虚是有关系的。另外,荣卫不能充养于肌肉,肌肉又叫肌腠,是荣卫之气、三焦之气温煦、充养的地带。现在荣卫虚了,卫是气,荣是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不能濡养,肌肤甲错。甲错,就是皮肤粗糙不泣润泽了,有角质,这是轻的,重的,就是起鳞。所以鱼鳞病当在此条里求。
宗气,什么叫宗气呢?就是水谷之精微,上聚于胸中,以灌心脉之气,就叫宗气,在胸中两乳之间,是膻中。所以说宗气,是水谷精微之气汇聚的地方。为什么汇聚于胸中呢?人受气于天,秉气于地,水谷就是从地上来的,受气于天,就是呼吸,就是因为呼吸所以才和水谷之气相结合,天、地之气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为人所用。所以水谷之气上聚于胸中。现在脾胃气衰,脾胃之气不足,聚于心中之气就不足了,所以宗气就衰微了。
宗气不足,问题就多了。最明显的,因为脾胃主于四肢,脾胃之所以主于四肢,要借赖于宗气,宗气衰了,那四肢就无所主了。为什么脾主四肢?不要简单地单方面来考虑,要辩证。因为四肢是个劳动的器官,人的活动全在四肢,劳动就需要大量的水谷精微之气支持他。所以脾胃之气支持他,所以人才能劳动。一般则这么讲。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反过来说,脾胃为仓禀之官,既然是管饮食的,就有代谢的作用,精者为人所用,糟粕排出体外,有这样的作用。所以脾胃的代谢,对于水谷的消化吸收,也要通过四肢的活动,才能消化,才能吸收,很好地完成新陈代谢。讲脾胃主四肢,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所以现在提倡运动,就能多吃饭,脾胃就好。脾主四肢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四肢帮助脾消化。肝藏血,肝是藏血的,但是血又是能养肝,如果不能养肝,又是另一个问题。不要讲单方面,要讲辩证的。宗气虚了,宗气是推动血脉、推动心脏,灌心脉嘛,宗气虚衰了,脾胃之气就虚了,脾胃气虚,就不能灌四肢,四肢之气无所秉了,四属断绝,这个人就懈怠了,无力了,严重的手脚发凉。
通过这一条,把脾胃之气、荣卫之气、宗气三者拉在一起了,反应了三者的关系。在临床,从辩证诊治、从理论到实践,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支持、启发。比如心脏病,心悸、早博,这些病是客观存在的,怎么治?这些年,我总结出一条,就是吃人参。人参为什么管用?人参这个药,就是能补脾胃之气、补宗气,就能使宗气灌心脉。补中益气汤,就是用人参补心脉。这就反应出来,脾胃之气、荣卫、宗气的关系,联系性。所以张仲景在调和荣卫的桂枝汤里阳光三叠:一个是加人参,一个是加附子,一个去甘草加黄芪叫黄芪五物汤。很意思。很符合这一条的精神。63条,“寸口脉微而缓,微者胃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日血崩。” 这条更有意思了。这一条也论荣卫的,荣卫和三焦、血崩之间的关系。这一条里要明白方法。因为汉朝有很多倒装句。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胃气疏,疏则其肤空。这是主笔。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这个是宾笔。宾笔是陪衬主笔的重要性的。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是点睛的笔法。这三种笔法明白了,其他的就好解释了。
寸口这脉是讲荣卫的,趺阳之脉是讲脾胃的。张仲景先以寸口论胃所之虚,所以叫微者胃气之疏,微是轻微了,脉无力了,三部无力按之怯小,似有似无,微是卫气疏了,疏是稀疏,不厚了不密了,卫者卫外而卫固也,是保护体表、肌腠的,气应该比较密,很密致地,才能主表。现在脉微了,说明卫气不足了,卫气就疏了,就不是很密致,不足了。疏者其肤空。这是主笔。
再说宾笔,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如果属于胃气实,脾胃不虚,脉就不微,而见缓,这个和疏就不一样了。所以是宾笔,来陪衬主笔的,是对比的。来突出胃气疏。这样来看,脾胃对于荣卫是很重要的。
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卫是来于脾胃的水谷的。既然胃气疏了,脾胃之气就不足了,意在言外。荣盛则其肤必空,三焦绝经,名日血崩。这里的荣盛,不是指荣气实讲,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荣盛,指的荣气有病了,而使荣卫不和,荣卫气血阴阳本是相将而行,互助的。现在荣卫不和,必有原因啊,如果是荣里有邪了,而使荣卫不各,荣有病不能支援卫气,则其卫气必空疏,就不致密,不能固体表了。荣卫不相将,卫气空疏了,必然使三焦不为所养,不归其部,三焦绝经,三焦有三焦经。这绝,在这里应该当“行而无资日乏,居而无资日绝”讲。为什么呢?行而无资,但家里有钱,只是暂时的手头不宽裕了,但是在家里没有钱,就是真没钱。这里三焦绝经,认为三焦之气与荣卫的关系的问题。三焦的资,能够营养的能量等,是来源于荣卫的,所以三焦也就绝乏了,就象居而无资了。绝经,就是三焦经的气也绝了,这个样子,荣卫之气虚,三焦之气虚,同时荣中有邪,将会有血崩之变。
血崩之变是发于前还是发于后?是在三焦绝经前发生的,还是在后发生的?我认为两个都有可能,即可见前又可见后。发于前,必然有荣不和,三焦不利;血崩了,也可见荣卫不和,三焦不利。64条,“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博,则为短气。”
这一条,是论脾胃虚寒之变,而变为短气。这里头,应取其义,而不记其形。什么道理呢?趺阳脉微而紧,脉微而紧不能同见,这是相矛盾的,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所以就不要取其形了。所以成无已很有头脑的,他的注解是“中虚气缓,气之短也”。避实就虚,而不提微紧。因为不好提。紧则为寒,是说脾胃中洲而有寒,微则为虚,还是说中焦气虚。虚者脾胃正气虚,寒则为有寒邪,虚寒相博,则这个人宗气不足,出现短气。这是两太阴病――手太阴肺、足太阴脾。脾胃虚寒,肺就虚寒。不但是气短,下利啊、不欲饮食,也可以出现的。这个是说明,中焦脾胃虚寒的病理的变化。
所以趺阳脉微而紧,虚寒可同见,但脉 不会同见。65“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这个是少阴阴阳两虚的脉证。少阴脉,一般是说太溪脉。伤寒教研室过去有个陈老,陈慎吾。寸关尺,关代趺阳,尺代太溪。但是按照平脉法,太溪主少阴。
少阴脉阴阳两虚,见一不足之脉 了,一个是弱,一个是涩。沉而力叫弱,来利不利叫涩,往来难短且散。弱者,主阴虚,不能配阳,阴不敌阳,微微地有点发烦,阴气虚不能配阳,阳动故微烦。涩者,是阴阳气虚而气涩,阴阳都虚,脉道不利,所以可以出现厥逆,手脚发凉,阳气不达于四肢。
66“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这一条是论脾气不得升降的脉证。
趺阳脉,属于脾胃,脉不出,脉很沉微,但不是绝了,还是脉 的。为什么脉不出呢?因为脾气衰微,脾气虚了,脾气就不能升清降浊,不能上下。脾能上下,所以才能新陈代谢,才能运化水谷,才能把水谷之精气布达于周身。现在脾气已经很不足了,所以就不能生荣卫了。这个样子,身冷肤硬。脾气不能升降,荣卫无所秉,荣卫之气血,不能温煦周身,温养肤腠。总而言之,有的由荣卫虚衰推论到脾胃的虚衰,也有从脾胃论到荣卫虚衰,来发挥在临床上,要分清是由荣卫引起的脾胃还是脾胃引起的荣卫不和,值得注意。
67“少阴脉 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 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宗气者,三焦归气也,有名无形,气之神使也。下荣玉茎,故宗筋聚缩之也。”
这一条,论少阴脉,少阴脉 不至了,趺阳脉不出,少阴脉不至,是对帐,一个是论先天肾,另一个是论后天脾胃的。这条就是论少阴脉不至而形成尸厥的脉证、治法。尸厥不是行尸。古代里学有这要样的名称。
太阴脉不至,是肾脉,是有脉但未绝,或者是脉很沉很沉,很不明显。少阴脉不至,肾气微,而精血不足。精血少了,肾气衰微了,属于虚证。少阴有一个特点,少阴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是根器。在下焦,有蜇藏的作用。少阴是阴,藏的是阳,阴中有阳,水中有火。这个阳是在阴里,不但要藏,还要封,不能随便出来。出来就是戴阳、格阳,就危险了。肾主蜇,惊蜇,指小生物深入到土层最深入,不动了,但是有生命的。但是到春天,一打雷,就又出来了。肾为什么叫蜇呢?中医认为,男子的肾是有生育能力的,和精子、精血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封藏的,很重要的东西才叫精,人所藏的、最好的东西、最重要的物质、能生人的,要封藏,谁能封藏呢?只有肾。
所以肾有潜藏的力量,因此,肾里的阳,叫龙归大海,大海中藏有火光。所以人的阳气蜇藏于肾的,才是封藏之本。
现在有病了,肾气虚,少精血了,就影响到蜇藏了,阴不能潜阳,水不藏火,阳气就上奔,奔是很有力的,从底上向上上气的,力量很大。气上冲心、撞心是有区别的。促迫,形容跑的太快,很疾,由下而上就上于胸膈。胸中有宗气,宗气遇上奔之虚阳之阳气,阻止宗气的运行,阻挠宗气的功能,宗气就会凝聚,宗气是灌溉心脉推动血脉的,宗气一聚,所以就血结于心下,气血就不行了。这是影响,是病理的影响。影响的实质是寒,因为下焦虚寒之气使得阳无根,形成无根之阳,被阴寒隔拒于上的阳气,所以周身被阴寒笼罩,所以宗气反聚,血结于心下。先天的肾阳,是阴阳之根,后天地阴阳为水谷之阴阳是气血之阴阳,要听便于肾阴阳,所以肾阴阳不和,肾阳衰了,膻中的阳气就聚了。阳所退下,热归阴股。阳气有上有下,阳气上行极而必下,就叫阳气退下。阳气退下时有什么样的病变?阴股间热,阳气从胸膈退下,就退到大脚里面,阴股间热。阴股属阴,退下阳气与阴相动,就会使人推动知觉,什么丧失神识。这个属于阳气虚而阴气盛,阳气被逼而上至胸膈,使宗气反聚血结心下,上行而极,阳气退下,下至阴股,又因阴股之地阴盛,阳与阴博,想回回不去,与阴相动,形成无家可归的游子,虚阳之气与阴寒之邪动搏动,就发生了失去知觉、丧失神识,就形成了尸厥。
尸厥,主要是阴阳气血逆乱,少阴之阴阳之气互相格拒。这很危险。应当急救,不急救,这个人就可能死亡了。张仲景在平脉篇没有治法,只有这条,有治法:当刺期门,以活血,刺巨阙以疏通聚结之宗气。这个病就活了,然后再吃药,再治疗。
尸厥是古代的病名,这个病在诊断上很容易被判断为死,实际上没死。虽然是没死,但是这个病也是很严重了。所以应当急救,治慢了,也容易发生危险的。刺期门巨阙是急救的方法。这两个穴,期门是肝经的木穴。热入血室,就有刺期门之法。所以刺期门,是肝的木穴,肝主血,刺能疏导血脉。巨阙是任脉穴,与期门穴相平,巨阙偏于里,刺能行气。
总而言之,是少阴之气阴阳不和,使阳奔于上,不归根,本身是寒证,阳证是假相。所以而使气血凝滞,这个气血是胸中之气血,就造成尸厥了。张仲景最佩服的就是扁鹊的,在其序里有说过。
所以古代医学,有急救之法,现在的急救都失传了。中医的急救之法,很绝,什么病有什么急救之法。隔阳病有隔阳病之法。现在形成了,中医只能四平八稳看大方脉了。医学就怕失传,不传也叫绝。所以反过来说,中医没有急救之法,是不正确的。
那么这些条,51、69条只有这一个治法,虽说是一个特殊的情况,按照平脉辨脉是没有的,但这条是急救的。所以当医生还得会针灸,针灸确能治病,有的时候,针灸不在汤液之下。张仲景治重要的病,都是先针而后药。
第二,是真得讲脏腑经络,现在人都说什么六经非经论,什么太阳不是太阳,那是错的,不是搞中医的。太阳经就是能解表。
所以针灸,是中医一大优势,现在日本人在追。实际上,还是在中国的中医。所以大家得努力。不努力就被人超过了。
66条“寸口脉微,迟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这条以尺寸的阴阳之脉来辨阴阳存亡之法。寸脉与尺脉相比较。
寸脉微,寸属阳,关前为寸,阳气虚微。尺脉紧,也可以叫弦,主阴寒之气盛。一个是阳虚,一个是阴盛,这样就造成了,阴阳的盛衰,阳不摄阴,所以就多汗,就虚损多汗,不是一般的汗是很多的汗。这样子就知道了,阴有余了,绝不见阳也,此“绝”有绝对、断绝 的意思,而不见阳,是阳亡了。这个样子,就是纯阴而无阳之症。阳亡在汗出,阳不能摄阴,意思着阴盛阳亡了,是个死证。
脉法里,有寸尺,还有寸尺的对比的问题。金匮要略里胸痹,胸痹心痛,也是寸微而尺弦,胸中阳虚,而阴寒气盛,胸痛彻心,心痛彻背。实际上,寸脉与尺脉有时候是不一样。左手与右手的脉也不一样。所以微细在脉不可不查。脉有七种诊法:上下左右浮中沉。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67条“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这一条的主要意思,是讲平脉辩证。第二个意思是脾胃虚寒之证。
郁冒不仁?不仁,是失去知觉。郁冒,就是昏冒,头目昏冒。证状来说,就是头目昏冒,失去知觉。诸字,有两种意思,一个是发语词,没有多大意思。一个是当作大凡,凡是。一般当成发语词,医宗金鉴就当成凡是。
寸口诸微,主阳气虚,微者薄也,为亡阳,当丢失阳气讲。诸软脉,濡软无力,为亡血的脉相。诸弱,弱脉,血虚,是沉而无力,是阴虚,阴血虚,阳气易动,容易发热,是阴虚发热。诸紧,紧有三个病,一个是讲寒,因为有寒所以二又主痛,三主实,凡是寒邪为病,都见紧脉。诸乘寒者,则为厥。要是为寒邪所乘的,乘者所加,寒邪加于人的阳气,而使手中厥冷。脉微细,在手中厥冷,是阳气虚,阳虚不达于四肢。脉紧,手足厥冷这个叫诸乘寒者,寒邪太盛伤阳。所以伤寒论里少阴病篇脉微、脉紧都可以出现手中厥冷,一个是正气虚,一个是寒邪盛。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伤了阳气了,阳气受伤,气血都受寒,外边手足厥冷了,阳气和气血虚,不能行于上,达于四肢,如果不能上升于头目,而郁冒,甚则不仁,失去知觉。这个都说明寒邪的势力太强盛。这是一个层次。
下面就谈脾胃了。人身的气血,是从脾胃的水谷精气而来的。如果说,胃里没有谷气了,胃就不能上输水谷之精气于脾,脾无东西可运,脾就涩滞不通。在这样情况之下,不但是是脾气不通,水谷之气不能内归于心,心无所养,而脉无所荣,所以就口急不能言。谷精之气不能上输于肺,肺气不足,上焦开发,宣发五味,所以心里发凉,浑身发抖。这主要是谷精之气不能上输于脾、心肺,皆因胃无谷气而致。
此二者有什么关系?因为他所讲的,亡阳、亡血、伤了阳气了,这都是和脾胃、脾气虚、心气虚、肺气虚有关系的。所以荣卫、气血、虚寒。脾胃之气就虚寒,脾胃之气虚寒,五脏六腑之气也就虚寒了,不再是一脏一腑的问题。所以脾胃是后天之本。10完
所以我认为荣卫气血脾胃,说的已经到家了,比其他 的其余要入木三分。所以我们把这么的知识,学到手中,体会太阳病篇第十二条桂枝汤,何云魁说,滋阴和阳,为众方这魁。作为第一张方了放在前,意义很深。
68“濡弱何以反应十一头?师日: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这一条讲胃脉,很重要。
脉得有胃气,所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根本。有胃气则生,无胃则死。这是从生理上讲,五脏六腑皆秉气于胃,反应于脉,脉以胃气为本。胃气脉濡弱,濡者软也,很冲和。濡弱和缓的脉 就是有胃气的脉。
所以问“濡弱何以反应十一头?”十一头,就是十一个。濡弱之脉为有胃气之脉,适应于十一脏。这十一个器官都得要有胃气,脉都得见有濡弱之脉。平脉篇快要结束了,张仲景提出脉以胃气为根本。脉有胃神根,得要体会,他说的这些话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玄学。因为人的思想往往有隋性,但在学习时得研究,得体会,下功夫,人得会学习,但要时习之。在临床实践,就得实践。
所以有胃气之脉,还有胃气之色,比如脾有胃气之色,辟如雄黄外包白丝。所以知道生脉才知道死脉和病脉。生脉,就是有胃气则生。如果有胃气,则是人病脉不病,如果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脉无胃气,叫脉病人不病,日行尸。
所以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腑为阳,脏为阳,这个关系就是生克制化,但是在这些问题,首先看脉是不是有胃气。如果有胃气就好。没有就不好。所以脉以胃气为根。所以渚濡弱,可以识十一脏的脉气。
69“问日,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日: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阳迟涩为乘脏也。” 这一条,论病邪乘脏乘腑的问题,从脉法上加以说明。
这一条,跟五脏六腑十一头是边续而言的。因为五脏六腑有相乘之力。病在脏腑之间谁加于谁?
诸阳浮数,是阳脉,故入腑,诸阴迟涩,是阴脉,故入脏。
邪气是加于六腑还是五脏,要从脉的阴阳上看。阳脉主阳,邪加在六腑,阴脉主阴,邪加在五脏。这是其一。
也有,六腑之病脉可见阴之迟等,五脏之病脉可见阳之数,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个就要看是六腑之邪加于五脏,五脏之邪加于六腑,这又是另一个情况。所以这里只是举个例子,阳邪加于六腑是见阳脉,阴邪加于五脏是见阴脉,这是一个方面,五脏之邪加于六腑,六腑之邪加于五脏是另一个情况。
但是,脉分阴阳、分寒热、虚实,可以类推,我们不是讲柯云伯的五个看法,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但这一条,是在十一头后面,有一个意思,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乘脏、乘腑,腑邪乘脏、脏邪乘腑,但是要以有胃气为生,为顺,无胃气就为逆,就危险。
这两条讲五脏六腑为发病核心,核心在脉法上,脉应见有胃气的特点,来判断病的顺逆吉凶。平脉法就介绍完了。平脉法多,比辨脉法内容多,且有些发展。现在我们就做一个小结。小结不是流水帐。主要我们要把平脉法的几个重点问题提出来,在研究中,有所侧重。平脉篇是在辨脉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总论、个论。
在总论上,平脉提出了脉的生理、部位、状态、适时之脉,五脏的平脉,以及诊法上的色脉合参等都加以叙述,是指导个论的。
个论里,主要有15个问题,一个是论脉与气息的关系,呼吸者脉之头也。当医生的临切脉,是凭我们的呼吸。现在有人说了,张仲景那时没有手表,没办法讲呼吸,现在有表了就另呼吸了。但是中医的特点必需讲呼吸,因为脉与呼吸是相通,有呼吸脉有来去,来者为阴,去者为阴,是来的快还是去的快啊,如果拿表,来去虚实就没法看了。所以脉是讲呼吸,就有来去的问题,脉 来有快、有慢,脉去有快、有慢。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这是门学问。古人说常以平旦诊病人,这时人的精力旺盛,才能体查脉相。一是脉随呼吸而至,有呼吸脉就有来去,就有盛衰。
二,脉有举按之法,浮中沉,举按寻,考量指头的力量。这个是做什么呢?举按寻候五脏之气的,一个候表里阴阳的,一个是候五脏之法。连这个都不会还当什么中医啊。
三.根脉的重要性。讲尺脉,尺为根,少阴为阴阳之根。如果说浮中沉是候五脏,脉的两尺,太溪脉就是关乎人的生死。前面的三个是脉学的基本功,呼吸结合,是测脉的来去盛衰;举按寻是候五脏之气;寸关尺要以尺这根。这三点是最基本的。
四、讲脉的纵横顺逆,讲脉的关系。脉有相乘,有纵横顺逆,也就是在以阴阳为纲以五行学说来讲脉之间的联系,来反应联系中的生克制化的,适时之脉、五脏之脉都是以五行来联系的,从而有纵横顺逆之变
五、论六种残贼之脉,能为人病,也是经常遇到的,要引起我们注意,要很好体会。弦滑浮紧沉涩
六、论适时的平脉,和无胃气的死脉。非时之脉,就有生克制化的问题,是正常还是不正常,要和纵横顺逆、五行联系结合起来,以判决死、生、疾病。所以脉有三种作用。如果光看病不知生死,是盲目的看。
七、论生死之争,一个是没有胃气,一个是阳绝。
八论行尸之脉,内虚之脉,是不同的,一个是有胃气,一个是无胃气。所以刻画了病脉、生脉、死脉。时时刻刻,要与病、生死联系起来。
九、论阴中伏阳之变,少阴微滑,尺微滑,阴里有热。
十,在此之后,以荣卫强弱论人体的气血脾胃、三焦之气的影响,其中双穿插了荣卫、趺阳、太溪的关系。总的来说,荣卫、脾胃占的比重大一些。荣卫的影响在这里说的比较全面。所以有三个关系:荣卫与三焦、脾胃、五脏、整体。
总体来看,脾胃之脉为根本,无论脉如何变化,但是提出了,濡弱为脉之十一头。
以上就是平脉法的内核,主要的东西。学了这一篇,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了什么问题,要心中有数。
讲新的内容。现在讲伤寒例。
为什么第一要讲脉呢?因为脉是指导辩证的,脉是诊法。诊法是手段,通过诊法达到辩证。所以仲景在第一新卷讲脉法。今天讲伤寒例,这就涉及到伤寒杂病论的实质的问题。伤寒,从伤寒例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狭义的,冬天,十、十一、十二月,寒气伤人,为正气伤寒,二包括了广义的伤寒,凡是外感、疾性发热病都叫伤寒。同时,这本书,是强调伏邪的。有即发的,不即发的。即发的,是伤寒,不即发的,适时而发。伏邪的病,也是由伤寒而来的,也属于伤寒之内,是广义的伤寒。总而言之,伤寒例的伤寒是广泛的,有正令伤寒,也有疾行热病在内,是一个综合的论述。
为什么叫伤寒例呢?例,是准则的意思,是模仿学习的准则。学伤寒,研究伤寒,要以这部份内容作为准则。所以叫伤寒例。
这一篇是讲外感病,就跟天之六气,四时、五行要发生联系。外感病,就有风寒暑湿燥火,春夏秋冬,就有跟自然界的气候有关。第一条,“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为四时正气之序也。” 这一条论四时的正气,正常的气候,阴阳大论是一本书,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里提到这个问题。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继续了素部、难经、阴阳大论。所以这条是引文。现在有的人说,这本书不是张仲景的,是王叔和的。王叔和是整理的但不代表是他的著作。现在有人不太重视伤寒例是不正常的。
春天的气候应该是温和的,就不是寒冷,也不是炎热,既不冷也不热。在于温在于和。春气温和是正令。夏天的气候暑热,热和温就不同了,秋天的气候是清凉的,冬天的气候冰冽,很寒冷了。以上说的,是四时正常气候的顺序。[
这里头有两个理论,一个理论是看成无已的注:春夏为阳,春温夏热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者也。秋冬为阴,秋凉冬寒者,阴之动始于秋而盛 于冬者也。是符合阴阳的规律的。第二个理论是以五行学说来说:春天属木,木之气为风,故温和,木生火,所以天就热了,到了夏天,夏天的火热,故生土,土为长夏故为湿气了,土 能生金,所以金之气就清凉,金生水,冬天为寒水之令,故冬冷。这是按五行来解释的。
总而言之,四季的节气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是有范围的,是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疆域,才有这样的四季。拿到别的地方就不行了。有一些地方四季不分明,热带,一年总热。所以这个书有一定的地理环境,不是全世界都适合的。先说四时的正气。
2.“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这一条论伤寒,人为什么得伤寒的原因,和预防之法。
先讲预防,是积极的,治疗那是第二位的。伤寒,是为寒邪所伤,因为冬气冰冽,寒冷。现在的节气有点变化了,我是东北的营口人,我小的时候,营口的冷,比如老年人,到冬天,眼眉胡须都是白霜的,小便的时候,边撒边冻,但是现在已经不是太冷了。所以地气有点南移,不是很好。
因为寒是肃杀之气,所以万类深藏。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的生物,都深藏,以躲避严寒。所以懂得养生的人适应冬天的深藏,就需要谨避严寒,人的居室也要固密,不能让寒气进来,这样人身的阳气才不能受寒邪所伤。四气调神大论日:严冬,勿扰乎阳,是养藏之道,要叫人的阴精阳气收藏,所以到了春天才能长。冬之藏,不仅防伤寒,还能防温。冬不阴藏,甚至阴精虚了,已经化了热了,到了春天一感冒就化了热了。“去寒就温,无泄皮肤”这样就不伤于寒。这是预防之法。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此为正令伤寒,太阳病篇,这一般都为麻黄汤证。过去,这些书都不好讲,一讲就上纲上线了,四气调神大论也不能讲。这个是从医学上讲的这个理,医学有医学的范围。
3.“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如果人伤于四时之气,春风夏暑秋湿冬寒,都能让人生病。这就是说,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就不是独儿伤寒一种。为什么要把伤寒提得这么重要呢?就是因为,伤寒为害,因为它的特点是最为杀厉之气,最为肃杀、猛烈,就象箭一样,力量很强。
从这三条来看,读者体会张仲景有这么几个意思,一是四时有四时之气;二在四时之病当中,伤寒为最重,所以要防寒;三,因为四时之气都能为病,但是伤寒的邪气最为杀厉。
4.“中而即病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者。”
这一条是论即病与不即病的差别。即病为伤寒,不即病的是伏邪,叫温病。是不是都中而即病?虽然伤了寒了,但不当时发病,寒毒藏于肌肤之中――中医的伏邪,伏邪潜伏下来,到了春天就变成温病,至夏就变成暑病。
春天阳气上升伏邪发作,故变成温病了。这个病与即病伤寒就不同了,这个病以热相为主。春天也没发病,到了夏天,伏邪出来了,就变成暑病。
温病与暑病,有时间的鉴别,也有程度不同,暑病的热会很盛,比春温要严重。所以伤寒例指出了伏邪为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讲伤寒;二是伏邪为病,其发作一般有两个原因,其一阳气宣发,伏邪化热,病就反应出来了;其二,有诱因,比如春天又受风邪,病就发了,新邪引动伏邪,病就出来了。
伏邪为病,张仲景说是伤寒,还有吴又可的温疫论。把这个道理明白了,热论:今夫热病者,皆夫伤寒之类也。现在学了伤寒例了,就明白了,温病、暑病其来路都是伤寒。
5.“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时行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我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这一条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继上条讲伏气,二是非时而有其气,就叫时行之病。
是以,劳动辛苦之人,春夏多有温热之病,因为这些人冬天触寒所致,这不是时行之气。这与非其时而有气之时行之病,是有不同的。
外感病,有三种,一是伤寒,二是伏气为病,三是时气之病。
第二层意思,什么叫时行之气,凡时行之病,指感而即病而言的。凡时行者,春应暖而反大寒,夏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这不是其时却有其气,这个就是气不正常,四时之气乖戾,这个就是反常之气。但是这种反常之气跟伏邪不一样。11完
作为一个医生,就应该了解什么是正常之气,什么是非正常之气。所以当医生就应该明白五运六气四时。医宗金鉴根据伤寒例有个歌,就很说明这个问题,就是根据这条写的,“春温夏热秋清凉,冬气冷凛令之藏。伤之四时皆为病,非时有气病为殃。应冷反温冬温病,应温反冷寒疫行。瘟疫长幼相传染,需审岁气看工量”。
非时行之气,是伏邪为病,时邪之气为病,就是时令病,这两个不要混淆了,是眼目,是关键。
这一条里面,主要就是讲述了这两个方面。因此,概念要清楚。都是温病,有伏邪温病,有时气温病,这不一样。这个地方如果搞不清,就会以此代彼、以彼代此,就错了。7条,“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这两条应该合起来讲,第六条讲的是时行之病,有个节令的问题,既然是有节令的问题,就要明白历法,明白节气,得掌握测验之,得有气候学的知识,否则怎么能够知道非其时而有其气。所以这是水到渠成之笔,必然要讲这个问题了。“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一个是顺其时的,为正令之病,春伤风,夏暑热,秋凉燥,冬伤寒,是四时正气之病,顺其时而为病,是正令的外感病。二是,非其时而有其气,就是非正令的,为时行疫气之法。要测定这两种病,就要按照斗历占之。什么中心叫作历?就是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来定岁之四时节气的方法,书为历书,法为历法。为什么加个斗?斗,就是天文,北斗七星有个柄,叫斗柄,斗柄所指春东夏南秋西冬北,以定四时。北定三时,亥子丑,东寅卯辰 南巳午未,西申酉戌。斗柄所指的时,以定月份,叫斗建,即斗建于寅。“斗柄回寅”,即是正月,依此顺推,十二月建子。如果月已建寅,就有春之节气,这样节气一来,天气当温和,即为正令,如果此时出现大热大寒,就不正常了。
季节有了,气运就有了,气运与人体之病有关系。古人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所以要当合格的中医,天文地理都要明白。星辰、日月、运气结合在一起了,计算人之为病,才有所本。所以要知道历法。学中医还要会八卦,不会八卦也不行。
“九月霜降节后”霜降节了,就立秋,这是寒暖节令之序。九月之前,天气要有热。九月霜降之后,天气由温变寒了,这个变不是突变,要搭个桥,这个桥就是“凉”。到了向冬,大寒,就是12月了,这个寒冷是逐渐由小到大,虽然都是冷,但是有轻重,11、12是重寒,10为一般寒冷。这个就为下文铺平了道路了――什么伤寒最为严重。
到了雨水节后,寒就要解除了,雨水,就是冰雪解,以为雨水故也,这时候天气就变温了。二月惊蛰,气渐渐和暖,向夏就大热了。由暖而变为热。
这是在说四时节序,逐渐改变,不是一下子就改变的。我们的历法里讲四时、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里,有阴阳之生之合,还有阴阳之分离。这八节对人体有显著变化的,因为阴阳在这八节里,尤其是二分、二至,是阴阳离和的节气,人的反应是很大很大的。在二分二至的节气里,老年人死亡很多,或者沉年老病,也会发病、病重。客观的事实说明,二至二分的时候容易死人。为什么?因为这时候,人体阴阳离合相续不续之时机,所以容易出问题。古代时,还有禁止八节行刑之说。
24节气,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初之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二之气,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是24节气。这24节气是为农业农事农时是关系重大的。
我那时在大红门工作,有个农民是种蒜的,他老伴有病了,找我看病。这老头爱说笑话,他说,我种的蒜的钱都让他给我花了。你知道蒜字怎么讲吗?把我问住了。他说不是,他说种蒜的时间性很严格,蒜者算也。差一天就不行,必须把时间算得准才行。因此,24节气对于农作物很有指导意义的。所以现在种庄稼也是以此为准的。医学家,根据一年四季,一季三月,按照每一节气来占验气候的治于不治,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来了,所就要到了,要谨候其时,气可预期。立春有什么占验?古代钦天监,会推算出某时某刻,要很准确。寒暖的变化由渐而盛,由盛及衰。
8“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这条是论正令伤寒,但是正令伤寒有轻有重,原因很多,但是根据寒邪程度而言,就要推断在哪个月份。
从霜降节以后,到春分之前,在这个期间,如果有触冒霜露,体中寒为病者,就是伤寒,是正令伤寒。但是这里有轻重之别,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不盛,为病则轻,因为寒邪微,不会成为杀厉之气。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寒邪已经相当旺盛,不是一般的了,所以为病就会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但仍有余寒,此时寒邪伤人为病亦轻。由此可见,11月、12月伤寒是最重的。
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这是说伤寒病的来源。所以伤寒,有轻有重,轻重原因很多,跟人的身体有关,如果从寒邪而论,则以11、12月为得。
将来要看注家,伤寒之为病,有重、轻之说,我们的解释,邪气轻、邪气重,来解释。对于寒邪伤人,在什么时候伤人为轻、什么时候为重,伤寒例第九条(本条)就解释出来了。这条在理论上给我们一个启发。如果没有这个,我们就会只知道伤寒有轻有重,但不知其所以然。
十条“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为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这一条是论冬温与伤寒的不同。冬温伤寒都是外感之病,但病大不相同。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这个样子受了邪 了,就是冬温病。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不能把伤寒与冬温同样看待,为什么呢?因为在张仲景来看,寒邪最毒,寒邪为阴邪,最能伤人阳气,所以害人伤人最重。冬温是温热,是热邪,是阳邪,阳热伤人,与寒毒伤阳,阳是生气,相较而言,在轻得多。
冬温也有先发,也有后发,不能说的太准。伤寒则不然,9-10为轻,11、12为重。但是冬温发病早晚,就不好推断了。而且冬温发病,有前后参差不齐,不象伤寒很整齐。同时,冬温也有轻重之分,治疗,就不能与伤寒一样了。
伤寒、冬温虽然都是冬天之病,但是一寒一温,一阴一阳,发病不同,轻重不同。不要一概而论。
今天讲了十条,成本与赵本不一样,分条讲的,大家要连贯起来讲,不要单摆浮搁。
伤寒例前25条有总论的意思,是总述。
11条“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11条是辨伏邪为病;下面这一条论寒疫之病和伤寒之病也有同等的情况,也有轻重不同。寒疫是古代的证候名,伤寒温病寒疫温疫,是古代病的名称。
因为天之六气,有一定的节气的。所以就得把节气掌握好了,才知道是什么病。现在,从立春节以后,天气就温暖了,但是没有突然的大寒大冷13完
第12条是讲节气了。每一个节气所受的邪气,以寒疫为例,有轻重之分。从春分后至秋分节前,这段时间里,是温的,是阳气用事,气候应该是温和的。在这样的季节当中,天有暴寒者。这个暴寒,有两个意思:一是气候的治而不治,不治而治,治而太过,是非时之气;二,天冷的很厉害,形容寒邪之甚。这个跟时邪没有什么关系,这个叫寒疫。寒疫伤人有轻有重,其轻重跟发病时间很有关系。下面就说寒疫的轻重跟季节的关系。
3-4月,这样的月份,或者类似于这样的月份,天有暴寒,这个时候,阳气还弱小,为寒邪所摧折、所伤,所患之病,病热轻。为什么呢?因为是3-4月,阳气还弱,天地之间只有阴阳二气,这时候,寒气伤人,与5.-6月就不同了。
5-6月,天地间的阳气隆盛,天有暴寒,这是违时,非其时而有其气,是暴厉之气,为天地之反常之气,邪气非常之盛。这个时候为寒邪所折,就会发生壮热了。7-8月,阳气已衰,这个时候,寒疫发热也就微了。
这样寒疫的病就明显了,就是在温热的气候,出现寒气,就会使人患寒疫病。从季节来看,寒疫伤人的轻重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它是非其时而有其气,这个样子,气候节令相矛盾,寒热本是对立的,所以在寒热对立中发病,就要看寒热对立的程度了。3-4 7-8这个时候发病,阳中还有阴,5-6时阳气用事,这个时候寒邪伤人,完全是一阳一热了。
这说明古人观察自然的气候、发病程度是相当之细的。实际上,伤寒例就是内经的缩影,是内经中运气、热论的缩影,但是其又有发展,又有张仲景的个性,他观察的比较仔细些。寒疫这个病也是发热,热虽有壮热、热亦微、热亦轻之别,但从发热来看,和温病、暑病相似,不过治疗是不同的,有其特殊性。因为这是寒疫伤阳,水来克火,是时行之病,是新感之病。而温病、暑病往往是伏邪为病。所以治疗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推算节气之气,掌握什么时候该寒热,然后再结合发病轻重不同,才能判断出是不是本节气之病,还是非本节气之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这都是宝贝,不能轻视,这种科学可了不起。中医讲因时、因地、因人,这就是因时。春夏秋冬的外感病都是一个病,一样治疗,一个方子?学伤寒的就是麻黄汤?学温病的就是银翘散?那能行吗?那是不能行的。因为春夏秋冬的阴阳不同,有六气之别,又有即病伤寒、伏邪伤寒。所以西医可以拿阿司匹林来治各种外感,但中医不行,必需要看是什么病,才能有什么药,这就叫因时辩证。这是种高度的辩证的科学的分析。而且又是在2000多年前,有这样辉煌的科学成就是很了不起的。13条“15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至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这两条,前面一条,是论是四时二十四气是如何组成一年的,这是正常的气候。第14条,就是论气候不准的情况,都能发病了,变成气候异常发病的原因。所以这两条要合在一起来讲。15日为一气,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所以这24气,应该用春夏秋冬来加以厘分,就按照这个气,来测验自然界气候的具体情况。气与时是相连的,有其时必有其气。内经日: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只讲气不讲是是不行的,哪一个季节才有哪个气。如果有其时,但是无其气,甚至气非,气就不能与时相吻合,就会出现天地之气非常,就会使人患病。气候不准确,怎么发病呢?应该到但是不到,不应该到却来了,是应该来了,但是来的太厉害了,或者虽然来了,但是来而不及。这都是由正常的气候变成致病的气候了。举个例子,从哪开头,怎么样来测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有这样的话:有未至。。。师日,冬至夜半,少阳。。。这是候气候之法。
冬至节后,看哪天为甲乙日,第一个甲乙日,那一天的夜半,这个时候,天还冷,但是地上少阳之气已经起了,阳气开始上升了。少阳是三阳中的小阳,所以叫阳始生,其势力并不大,但是,已经破除寒冰,露出了阳气的苗头。“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就是说就在一派冰寒之时,有一阳来复之气。所以这样子,阳气一来了,气候就变了,天就要开始温和了。
我们当医生明白节气,我们是能来测量气候至而未至、不至而至,至而太过,至而未及。这是医家所用。作为医生的,看故事,听历史,都要有启发。
以甲子夜半阳气之始来测量气之过与不及,进而来测量是寒疫、温疫、温病还是伤寒。15、16“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也。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上面的14条,讲的是气候之治,那么气候是由于四时,四时由于阴阳,阴阳由于天地之动静。这一条论四时正气由天地的阴阳鼓动而生,这样的源流,这样的体系。天地之动静,阴阳之鼓击。天动而动静,天地的一动一静,就分出来阴阳鼓动。成无已注:天地者阴阳之道,清阳为天,动而不息,浊阴为地,静而不移。。。这就说明了四时阴阳非常重要,四时阴阳就是为天地的动静。一个代表阳,一个代表阴,阴阳鼓击分出寒热,寒热又分出四时。
各正一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说天地之间有正气,也可以说是生长万物的规律。没有四时之序、四时之阴阳,那怎么能行啊。我们所说的至而未至等皆为病气也,就不是各正一气了,就不能保证各下一气了,就成了非常之变了。所以气与时要结合起来。张仲景的意思,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是四时之正气,是天地地静阴阳鼓击所致,太过不及者就变成了邪气了。
第16条,就是说,各正一气是如何形成的。所以说,阳和阴有连续性,有开始阶段,有一个成长、发展的阶段。
是以彼春之暖,暖是属阳,气候温和,是阳气始升,由春之暖发展到夏天的暑热,这是阳气由开始到发展,由小到大。没有春之明就没有夏之暑,是个渐进的,突然的人就受不了了,万物也受不了。所以由春到夏是阳气升发的过程。因为阳主升,所以在文辞上,就很和缓。但是阳极就要生阴,阳气就衰了,这个时候阳气下降阴气上升,这是事物的必然规律。暑极生寒,就有秋天了。彼秋之忿,至冬之怒。四时只有变化,没有感情。这里却人格化了。心里起劲就是忿,行动就是怒了,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个就是说形容寒冷的两个阶段,与彼春之暖,至夏之暑,意思是一致的,就是象人一样,先有忿再有怒,有初始再有发展;二是张仲景以寒邪为最为杀厉之气,认为寒邪是最为厉害最严重的,伤人也是最深的。所以在这里,寒气的厉,最猛烈就用“忿”“怒”字来刻画其特点了。大家对于寒邪之伤人也,是与重不同的。
因为上面所说的这些原因之故,冬至节后,寒极、阴极阳就生了。八卦里,阴阳就是本质,符号就叫做爻。阳爻-阳阴爻--。下面就说阴阳互变的情况。冬至之后,一阳爻生,一阴爻降,为一阳来复。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下也。大家注意,二至是非常重要的,是阴阳变化的节气。大家看一看成无已注解,十月六爻皆阴,坤卦为用,阴极阳来,阳生于子,所以冬至之日甲子夜半,一阳爻生。其卦为复――地雷复,言阳气得复也。四月六爻皆阳,阳极阴来,阴生于午。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其卦为“女后――天风女后”,言阴在于阳也。张仲景用易经之理,来说明阴阳盛衰的变化。内经日,冬至45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45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个道理与易经的道理是相同的。因为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欲问阳从何来,阳从寒处而来。阴极阳来,阳极阴生,子午为阴阳转换之时。
当医生的要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用药时总用补药,补到最后手脚都凉了。读书要读易经,不读易经,医学就学不好,因为易经是讲阴阳的,中医也是讲阴阳的。
最近我看个病,一个老人63岁了,还有房事,没有精,全是血,血精,声音也亮,脸色也亮,这就反常。我写的脉按:结果是阳气亢盛,血不化精,阴不制阳。第二次来,脉弦促于寸口,那就不行了,治不了了,大补阴丸,龟板都上了。63了,岁数在哪了。中医就要讲中医的理。17条,“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
由这样来看,冬夏二至,是阴阳相合。在纯阴无阳的时候,出了一个复,在纯阳无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女后。合是正常的,不合就是反常的。如果卦起不来呢?就会出现旧病复发,或者是死亡。厥阴病里有很多死证,因为阴阳之气没来复。春秋二分,是阴阳分离。成无已注:(要言不繁,少而精)。。。。。二至二分,实际上是从阴阳结合而言,就是言至,一个是从阴阳让位而言,就言分,是按节气而来的,是气候的客观规律。总的来说,阴阳就是按照上面的规律运行,都是按照阴阳盛衰消长,有合有离的。
所以就有了阴阳相错,阴阳盛衰,才有温热凉寒的阴阳变异。人五脏之阴阳能适应四时阴阳之变异,人就健康,不能适应,就会生病。阴阳交易是自然界的事,人变病是影响人的事。所以内经六微旨大论,物生其应,气脉其应。这个在气交之中,在天地阴阳动静变化之中,人无所遁形。人如果没有办法适应这个变化,人就得生病。15完
所以人的病有外因、内因,不内外因。这些病因都是有机的联系的。外因,比如四时之阴阳,风寒暑湿燥火的变化,就有六气的运动,就有上文所说的至而未至等,人就可以受这些邪气就可以得病。外因也是人的内因有关系,人能够适应和不适应之区别。所以外因之病伤人,不要绝对化,外因伤人,跟人的正气的盛衰、脏腑的寒热,和人顺养四时,都有关系。所以人与自然,与六气不要机械看待,要辩证地看。20,“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由于 阴阳的交易、交错,气候的变化而使人生病,人在气交之中,要适应气交的变化,不生病。所以人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就应该调和阴阳,顺应阴阳,所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春夏养阳,顺四时以养阴阳之根。因为阴阳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是互相有一个生长、发展的规律。春夏易养阳,养阳就是养阳气之根,秋冬养阴,是养阴气之根。有了根了,就能使人体之阴阳与天地之阴阳相顺,不违背了。
春夏养阳,是给秋冬打基础的。春夏养阳,而阳气不衰。秋冬是养藏之道,春夏养阳,就是为了秋冬阳气能封藏。秋冬养阴,到了春夏就是养生。所以四时之阴阳,都有互相为利为用的情况。所以人顺天地之刚柔,所以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这样就能防病。
举个例子,伤寒为病,一为即病为伤寒,一个伏邪之温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内经上也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因为秋冬要养阴,秋冬不能藏精,人体内在的环境,就有阴虚阳盛的问题。人身自然就热化了。阴精不足,阳气就有余,就浮动,到了春夏生发之气,这个时候有点新感的诱因,就容易发温病。
21“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
如果不能顺四时之阴阳,不护阴阳之根,不懂得固密,人就会触冒“阴阳交易,人变病焉”,触冒四时之邪气,就必然遭受暴烈的疾病,就有暴病之灾。
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毒烈之气,广义上是四时之气,时行的疫气,狭义的就是伤寒。外感的、四时的毒疫之气,留在哪个经,就会发哪个病,医生要明白,然后才能详而取之,才能治病。这就为六经辩证留下了伏笔。这个话有点启下文的意思。详而取之,就是要详细,要看的明白,才能治疗。
22“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温,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这一条论四时之邪伤人的规律,也有讲伏邪的意思,不是即发的,都是到了下一个时候才发病。所以这一条,既谈四时之邪伤人发病的规律,又谈伏邪为病。这句话是张仲景引内经的话,不是张仲景说的。
春天伤于风了,春天是风木之邪,是正令,肝木之气当令,而又受春木之邪所伤,即病者就是受了内邪了,如果没有即病,风木之邪在人体里要克脾土,到了夏天了,暑湿之邪旺盛,脾本身受风木之刑,脾气不能运化湿邪,运化水谷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样子情况之下,人就要发腹泄的病,水谷不化名飧泄。这里头有五行相克的理论。
夏伤于暑,暑是暑热,热中夹湿,当时未病,到了秋天了,内里有暑湿热之邪,外受了秋凉之寒,人往往就会出现疟疾。冷的时候寒战,热的时候大汗。
秋伤于湿,湿气内留,可以化成痰饮,到了冬天又受了点外寒之邪,肺气不利,冬天就咳嗽。以此类推。
以上所说的,风暑湿寒,为六气。六气为病有即病者,有不即病者,不即病者就有了上面的规律。这是必然的规律,当医生的对这一点不能不明白,要审查而明之。你明了,了解了,认识到了,就不是治即病一个病了,就要治伏气之邪。
比如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天受了湿了,发生了飧泄了。当医生的就不能只看到夏伤于暑湿的问题,还要看是不是春木来克脾土了?医生不能只看即时的发病,还要看到其他的问题。比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我在临床上我看到过。温病是伤阴的,伤寒是伤阳的。温病伤阴能伤到什么程度呢?从即病之温病来说,那个病轻,吃点药就好。要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那个伤阴,就厉害了。我在大连我治一个病人,生地麦冬玄参,论斤来计算,这个病我给治好了。大剂的生地、麦冬、玄参。所以伏邪伤阴伤的厉害,而外感的很浅,吃一点药就好。这里面讲的不是一个季节的病,而是跨两个季节。当医生的要有这个眼光,在用药的时候才能兼而有之。比如冬天咳嗽,就可能寒加饮加湿,光去寒,不去饮、湿就不行。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健脾运湿的同时,还得疏木气,用点李东桓的升阳益胃汤,加点防风羌活把风气鼓动起来。所以这个就是中医的一个理论,不要轻视,要重视,要很捉摸他。四时的发病有一个联系。这是必然之规律。
23“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
这条是诊治伤寒以日期的浅深来施方治,是讲时间的,辨证治疗要考虑到时间的因素。不计较时间是不对的。
伤寒之病,什么叫逐日浅深。就是说,你当医生的,你要排列一个日期,患者得病了,两天的、五天的、七天的、十二天的能一样吗?应该要依次排列日期,看看哪个深哪个浅。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伤寒七八日,就可能邪入于里了。但是这个东西不是死的,不能拿病对号,但是要考虑时间,要有时间观念,同时要辩证。
过去中医有些外科病,都是要考虑时间因素的,而且有些病跟时间因素也是很有关系的,过了这个时间,病就不好治。
看出了时间,看出了病的浅深,再根据辨证,对证治疗。
所以我们在临床看急性热病,外感热病,要看时间。在这里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与时间对号入座,一个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正常的要考虑时间的因素,新旧、深浅,这样才是对的。
24“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取证候、依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这一条论伤寒失治、误治,从而引申至张仲景医学的重要。
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这是论失治,有病不早看,病家负责。或治不对病,这是误治。或日数久淹,时间长了这个病就有点缠绵不治了。困乃告医,困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病重了,一个是没办法了。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次第是讲法的,是有次序的,先汗后下,先表后里,治病是有规律的。医人又不能依照客观的先后,这样就治不好病。那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是应该这样的,皆宜临时消息制方,就是说应该在临病的时候,根据病情的具体的情况、临时的信息来治病。这个信息是什么呢?比如说是邪正的消长、疾病的赢虚消长。所以治病要根据临时的信息,了解到正邪的消长的关系,来制方,就会见效了。这在强调,治病要有观察、有辨证,然后再制方,这样治病才能有效。以下是王叔和的语气说的。
今收采仲景旧论,望闻问切四诊之法,对病真正的方子,有神验者,言其功效卓著,很管用,以防范世急。
从这个来看,王叔和是实事求是的。现在伤寒论的学术里有争鸣的问题,争鸣是好事,但容易把人搞的迷糊。第二个,有大家说,伤寒例不是张仲景的书,是王叔和打着张仲景的旗号加进来的,这个你信还是不信啊?这个我就不信,这个24条说的很好,“今收采仲景旧论”啊。古人那么大个学问家,太医令王叔和人有自己的作品,有脉经,会这么样没有人格吗?但伤寒为兵水残余,王叔和调整一点加一点减一点也是正常的,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所以成无已说。。。。。。这个书已经没有了,丢了,这全靠王叔和的力量,我们应该感谢他,现在可倒好,都是攻击他的话。所以读书也好,学医也好,要明,明理,不能人云亦云。上次课讲的是冬夏二至阴阳和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成无已的注说的很简练,意思说的也很清楚,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是阴阳相接故日和,阳退于酉是八月,阴退于卯是二月,是阴阳相背,故日离,内经日气。。。。。。所以四时之阴阳,有离合的运动。到了冬至夏至,阴阳就和了,春秋二分,阴阳就离了,这是阴阳离合的规律。
25“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家须两审也。”
古文都得学啊,光学医啊,那不行。你看人这个文,又简洁又明了。这一条是讲医生要两审,一个是要审四时之阴阳,一个是审地,然后再审病。
这个有来路,来于素问医法方异论,医之治病一病而治不同而皆愈,地势使然也。治病要结合地势,有地方性。不但四时有温凉不同,地势亦有温凉高下不同,特性刚柔,饮食、居所都有区别。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东方以。西方以。。南方。。北方以。。。
所以张仲景这块把这个意思举出来了,他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提醒医生临病的时候要审时审地,居处、饮食。当医生的不能审地就不能审时,刚才的记载大致是黄河流域的,是中州之地,还有四方呢。
有一年我去昆明,下了飞机还挺好,一住下就来了病了,觉得短气。我个人有经验,我有心脉病,我就叫我的学生给我买红人参,喝了,就好一点,过一会气又不够用,后来一了解昆明海拔高,缺氧。我在北京就好,到了昆明就不行了,地势不同。还有地方热,今年暑假我去了一次杭州,热的我害怕了,太热了。
所以四时的阴阳要结合四方,北方寒冷,气候都跟着寒冷。所以光有审时,不审地,就片面了。麻黄汤,在北京也用,不过比较少,但在甘肃、东北,那个用的就多,那个病也多,吃别的不行,只能吃麻黄汤。所以要因时、因地,才有整体的观念,否则就片面了。
我们总结一下,现在讲了25条,论四时的正气和预防伤寒之法,以及即病伤寒、伏气伤寒与温热病的因果关系。又论了时行之气,非时行之气,以及气候占验之法。寒邪伤人,因寒之轻重有微甚之变,四时之病与四方之病的关系。前25条主要讲这些方面的内容。
这25条是带有主要的意义,带有指导意义。作为伤寒例内容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也是起个指导作用的。所以他有指导下文之意义。所以这25条是以下的内容的一个总论。因此,可以管它叫做伤寒例的总论。下面就具体讲病了,讲各经了。
26“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这两条是辨伤寒的生死。它是有根由的,根由在热论。
发热为发于阳,阳主生而阴主死,虽然阳证发热发的很重,但不会死人的,因为它病于阳。伤寒寒气作伤于阳,阳气起而抗之,热虽然甚但不至于死。阳是浅,而阴深。阳证里很少有死证。
成无已引针经,多热者亦已,多寒者难已,是热虽甚不死。所以伤寒病热发热虽然很高,不能死人。阳主外主表,有气血抵抗。
什么能死人?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伤寒是在一经,两感于寒就是表里为病,阴阳为病,脏腑皆病。太阳、少阴同感寒邪而发病,这个病就危险了。详细内容见36条。
这两条是说,病发于阳而在一经者,虽热不死。但是两感于寒,病就危险了。这是临床判断预后的一种知识。
以下就是讲六经为病生理、病理、证候的特点。28“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强痛,腰脊强。” 尺寸俱浮,寸关尺三脉都浮,一二天就出现病证了。太阳经经脉受邪,经脉所以行血气而行阴阳,气血不利了,头项痛,腰脊强,都是太阳受邪的反应。这一条要分析这样几个问题。
张仲景在六经辨证前有个伤寒例,例有准则、规范的意思,以此为法。六经之为病就应该按照伤寒例为法。现在有些有在这个地方纠缠不清,不知道有伤寒例,有伤寒例又认为其为伪书。现在不重视它了,就没有准则了。所以这一条就是指导太阳之为病的准则。这是第一层意思。
根据这样的意思来看,太阳就不用说太阳经之为病了,因为已经说了,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强痛,腰脊强。现在有些同志们,六经非经论,因为张仲景根本就没有说太阳经,只说太阳病。但是人家伤寒例有了。所以我们读伤寒例就带来了好处了,能澄清是非。所以太阳病是讲六经的,要有经脉脏腑荣卫气血内容的。
正是因为有了经脉脏腑荣卫气血的内容,所以才决定了它的生理病理的特点,才决定了六经辨证的生理病理特点。
何以见之?我们说太阳病是表病,太阳主表总六经而统荣卫为一身之外范,所以太阳病就是表受邪,风寒之邪克表,表受邪了就是太阳病。太阳为什么主表啊?和太阳经、太阳腑、太阳表里、经脉的络属都有关系。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强痛,腰脊强。这就是说太阳病头项强痛、腰脊强,是因为其经脉上连风府。经脉不利了,就会出现这个病证。这是第一点,用经脉的不利来解释证候。这句话是张仲景引热论的。热论是这么说的巨阳者,连风府。。。。,热论是这么说的,巨阳者,诸阳之属也,以其脉连连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太阳叫大阳,也叫巨阳,是三阳里最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呢?是诸阳之主气,所以阳气盛大,所以才能主表。阳不大,就不能主表,人身上的体表的面积有多大啊,体表的阳气,只有太阳当之而无愧,因为他是诸阳主气,小了就不行了。所以太阳主表。
太阳主表,为什么说以其脉连风府呢?因为太阳脉连风府,风府属督脉、阳维,督脉为一身之总督。人体上的阴阳二气主要有两个脉,任、督脉管,督为阳气之总督。但是督脉的作用在医学里很少,没说的很完全。说的完全的是十二经脉,奇经说的很少,为什么?因为中医学跟中国的道教,很有渊源,很有关系。黄老之学里有一些延年益寿,所谓的神仙这样一些术数之法,所以内经上可以见其端睨,上古天真论里谈到了很多,但是超越了医学的范围,很少有“游行于天地之间,四听于八达之外”这谁能做到啊?所以内经里,有些道家思想在里面,所以内经不好讲。恬淡虚无,这四个怎么讲啊?这是内功的境界。这个样子,凡是属于道教的,超越生死的,仲景就不讲了,把医学方面,调理阴阳、脏腑等治病之法讲出来了。所以内经里包括黄老之术。
奇经八脉里要把任督二脉接起来,所以现在炼周天搬运功,得把两脉接起来,任督二脉接起来了人就健康了。这个在医学里不太讲,但却事实存在。
太阳经,上连风府,就和督脉接合了,风府为督脉之穴。后人练周天要透三关,尾闾、夹脊、泥丸,这很不容易呢,这个。所以太阳之脉所以为巨阳者,因其与督脉相合,能借助于督脉的力量,所以才能为诸阳主气。
咱们说督脉为全身阳所总督,现在又讲太阳为诸阳之主气,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实际上,太阳与督脉的关系,就象心包络与心似的,包络带心而用事,人身上太阳之经脉用事,实际上,就是督脉的活动,否则为什么刺风池风府,反给予桂枝汤则愈呢?
所以太阳经脉主表,不是一条脉的问题。连柯云伯在这个地方都糊涂了。太阳一条脉怎么能讲一身之表呢?所以他就用内经的皮部论,所以他划块,太阳经就是一块,是板块学说,不是讲经了,非得那么一条线。他就不知道,太阳之经与督脉联系,而能吸收督阳之气,作为太阳的后盾、源泉。所以就这么一句话,“巨阳者诸阳之属也,以其脉连风府,故为诸阳之主气也。”就是因为连风府,所以就是诸阳主气。他不说连风府不行吗?“以其脉连于脑,为诸阳主气也。”这就不行了。以其脉连风府,就是眼,是点睛之笔,就点到风府了。有经有穴,才有气之出入。井荣俞经合,人的穴道是有生理作用的,不是净为针灸才设的,有病了,刺这个地方就是作用啊。
所以从“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强痛,腰脊强。”,从内经上理解这个意思,就为太阳主表,伸张了理论的基础,因为太阳之脉联于督脉,督脉为周身阳气之总督,所以太阳才是大阳、巨阳。这是上面一支。
下面还有一支呢。足经太阳络脑下项抵腰络肾,还到于肾脏,所以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者,肾为阳阴之根,肾里的阳气是根阳,所以少阴的阳气,与足太阳膀胱的阳气是相合而不可分的。所以足太阳膀胱要借助足少阴肾阳的气化,它才能够抵抵抗风寒总统荣卫。如果少阴的阳气不足了,虚了,膀胱之气凉了,荣卫之气随之衰。所以太阳病,在于表恶“发热恶寒体痛呕逆”,也有“脉沉、欲寐、下利”等少阴的证候。为什么?因为太阳少阴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联系,实在太阳虚在少阴,看他的阳气的盛衰而为前提而为决定。所以少阴之阳气衰了,在表之邪气就飞度少阴。
那么从这里来看,太阳之经借助少阴、督脉作为自己的后台、支持者,所以它才得天独厚,所以才能总六经统荣卫,为一身之外范。太阳一个腑气怎么这么大的本事这么大的力量?因为有督脉之阳肾中之阳支持太阳的阳气,所以才有这个作用。当然太阳、少阴的关系还要看柯云伯的注。
所以“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强痛,腰脊强”,要结合热论这一篇来看,不但解决了经脉为病的问题,也解决了太阳主表的问题。膀胱者,州督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主焉。气化的作用要借助于肾阳。
比如在临床上,我经常看到这种病,这个人小肚子胀,尿少、下肢沉甚至有点肿,舌头大,这个时候你开点五苓散,五苓散有桂枝能通阳气,吃着吃着就好了,胀也消了,尿也多了。肿也消了。如果小便不利,下肢沉甚至有点肿,舌头大,但是周身恶寒的,再吃五苓散就不行了,就得用真武汤,非加附子不可。因为膀胱的气用桂枝这么点力就能拨过来的,但是真正到了少阴阳虚,就不行了,加了附子,就成了真武汤,非加附子不可。一恶寒,少阴病就出现了。
第三种意思,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经络学说。因为经络能辨证,没有经络怎么辨证啊。因为经络有络属,发病就有反应。为什么要提个一二日发呢?是因为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因为一二日发,这个病浅啊,时间并不长。所以这叫开始为病,开始受邪,是表病。脉浮,是浮主表,因为阳气抗邪于外,荣卫向外,而脉浮起,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知道邪气在表。所以一个是凭脉一个是辨证,就知道是太阳受病了。所以要讲经,不讲经是不行的。伤寒论,太阳病篇也是讲经,不过现在有些研究的学者,就不承认这个。所以我们要承认经,有好处,不丢失中医的特色。
这是太阳受邪,这个要和太阳病、热论发生联系。从中看出张仲景的继承发展情况。
28“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 这个说的阳明病,跟伤寒论的就不太一样了。这条的意思在伤寒论的第48条,那条里还能看出伤寒例的阳明经病。
阳明经行于前,所以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所以阳明经受邪的特点是,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医宗金鉴为了让大家记住阳明经证,阳明有经证有腑证,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腑证。这条讲的是阳明经证,阳明经是二阳合明,阳气隆盛,热气比较大,虽然是经证,但是也有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不得卧,就是有烦燥的意思。医宗金鉴认为阳明经证要用草根汤治疗,“葛根浮长表阳明,源源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这个就是阳明经证,是葛根汤证。这个有没有用呢?是有用的。我们知道阳明经行于面鼻,和眼睛有关系。在临床上,如果出现阳明经不利的经证了,用草根汤治疗,就会取得很好的疗效。在这里我举两种病。
第一个就是燎面。面红、热,总发烧。怎么治?这就是阳明胃腑有热,影响经脉,经脉之热不除,所以出现燎面。开了一个调胃承气,大黄芒硝灸甘草加黄连犀角,吃着吃着就好了。为什么燎面病用调胃承气?因为阳明胃腑有热啊,影响到经脉,由经脉到脸上,就象阳明火郁之牙痛,吃点大黄就好了,道理是一样的。这个医生就知道脏腑经络,就把这个病治好了。第二个,是我个人的。我在京西矿区看病,有个女人口紧不能开,不能吃饭。因为这个医院有个上级积水潭医院诊断是下颌关节炎,治了半天没治好。我认为是阳明经病,张不开口在夹车,是阳明经病,脉弦而长。弦主风风邪郁于阳明,我重用葛根、石膏,葛根清经中之热,石膏清腑气分之热,丹皮、白芍再加上玉竹,吃了,吃了就好了。这个为什么夹车紧急用葛根这么多呢?因为葛根入阳明,疏通经络,缓解经脉拘紧。
以上治燎面、口紧不开,都是根据六经辩证,所以经络学说不能废。所以伤寒例的六经为病都有经络。除了太阳是寒,下面的阳明、少阳都是热邪。所以伤寒例为我们六经辩证给了我们一个规范。
第五篇: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 著 螽斯振羽 整理
说明
1.本书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 1 月第一版整理录入。
2.本书仅供学习研究《伤寒论》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3.本次文字录入和排版尽量忠实于书籍原貌,对于原书印刷错误或不合适的地方,我本人录 ;入时直接进行了更正。如“段玉才”改为“段玉裁”《方言》的作者“杨雄”,通作“扬雄”,径改。
4.对于讲稿里面部分有争议的地方,为忠实于原书,尊重郝先生的学术思想,录入时一仍其旧。如“项背强几几”不作“项背强”。
5.删除了篇首的《出版者的话》和篇末的《附录》部分。
6.本书整理时我尽量做到减少错讹,但由于工作较为繁琐,难免会有错误或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望读者阅读时仔细核对原书。
螽斯振羽 2011 年春节于福建
作者简介 郝万山,男,1944 年 11 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 成员、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在中医药教育岗位上工作近40 年,主要讲授《伤寒论》。教学缜密严谨,深入浅出,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强调讲授中 医经典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解析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条理清楚,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教学评估成绩名列全校前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 聘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临床重医术,讲医德。既为患者解除病痛,也为课堂教学提 供了鲜活的实例,深受学生和患者的拥戴。、曾主编《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增订本)《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第 3 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伤寒、、论选读》等 10 部著作。副主编或合著《实用经方集成》《四季饮食养生丛书》《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义》《伤寒论讲解》《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等 14 部著作。发表论文 60 余篇。科研成果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部级)二等奖。前言 人们在反复研究了历代中医的成才规律之后,一致认为“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是造就中医临床名家的必需条件。而《伤寒论》就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从唐代开始,《伤寒论》被列入国家选拔医官考试的必考科目,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清代。在当代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把《伤寒论》列入本科以上教育的主干课程。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特别是临床医师职称晋升考试等,也都把《伤寒论》列入了考试范固。因此无论是初学中医的人士,还是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乃至中医药学的终生教育,都需要反复学习《伤寒论》。于是《伤寒论》几乎成了中医各科临床医师的案头书。我从事《伤寒论》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近40 年,愚者千虑,或许会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所体会和感悟。承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抬爱,推举我作《伤寒论》示范教学的主讲人,并将我所讲的《伤寒论精讲》制作成了 VCD 发行,受到读者广泛的关爱。本书即是将我讲课的讲稿摘取大要就正于各位中医经典的热爱者。讲稿的《伤寒论》原文,遵照明赵开美《仲景全书翻刻宋版伤寒论》,但本书为现代普及读物,原文一律改用规范简化字体,原书中的异体字或讹字,如 也一律改为通行的简化字,“鞕”、、、改作“硬”“蚘”改作“蛔”“欬”改作“咳”“痓”改作“痉”等。讲稿所选原文取自《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止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从中选择理论和临床意义较大的条文,进行归类编排讲解。对于争议颇多,存疑待考,或者本人尚未读懂的原文,多未收入。对少数原文,则作了节选,如根据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1985 年版,俗称 5 版教材)将第 141 条,节选为“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 其他有节选的原文,或以省略号表示,或在原文后条文号码后标明 或 “上” “下”。赵刻本原文为竖排本,方后“右×味”,今因改为横排,一律改为“上一味”。《伤寒论》成书时尚无“症”字,现今所讲的“症状”,当时均用“证(证)”字。鉴于当今“证”与“症”字已各具涵义并区别使用,故涉及到症状之意时,本稿径用“症”字。历代研究注释《伤寒论》的著作十分丰富,可谓汗牛充栋。但本书并非集注,而是重点讲述个人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因此较少直接引用前贤今哲的著述。不过许多观点是我在学习咀嚼了前人见解的基础上综合思考,再结合临床而有所感悟,自然也就包含着理论体系、学术语言和临床经验的传承。在讲稿里,我会与初学《伤寒论》的朋友,讨论怎样学原文、读经典;与熟悉《伤寒论》的朋友,研究怎样从《伤寒论》的字里行间,甚至是无字句之处,寻找仲景辨证鉴别的思维方法和灵活用方的思路;与从事《伤寒论》教学的同行,探讨教好《伤寒论》的方法;与从事临床治疗的朋友,分析怎样将经典中的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实际;以至与非医学专业的各界朋友,分享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综合性、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健康保健的知识。个人阅历毕竟有限,个人视野毕竟狭窄。书中失当或错误之处,肯定会有。如能得到同道指正,使我进步,实在是令人十分高兴的事情。
郝万山
2007 年 10 月 26 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