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
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六年影响一生
核心提示:如今,针对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整合改革,一些教育理念较为先进的学校做了一些尝试,包括北京十一小的走班制、清华附小的1+X课程以及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程。这3年来,刘希娅看到的更多的是欣慰,更多的是孩子们的变化。...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教育即影响,六年影响一生
不管是重庆代表团全团会议还是分组讨论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九龙坡区教委副主任、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发言都很踊跃,说的话句句不离教育。
如今,针对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整合改革,一些教育理念较为先进的学校做了一些尝试,包括北京十一小的走班制、清华附小的1+X课程以及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程。这3年来,刘希娅看到的更多的是欣慰,更多的是孩子们的变化。
一次整合
在音乐教室学古诗词
上月底,九龙坡谢家湾小学开学,孩子们发现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思品、美术这些课程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五类课程。
变化的不只是课程表,还有时间。这五类课程,全在上午教学,下午,全校学生则参加自由选修的社团活动———烹饪、剪纸、二胡、跆拳道、拉丁舞、航模„„
上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上学第一天,孩子们在音乐教室里学古诗词,下午,有的孩子就进入了厨房般的教室学习烹饪。放学时间到了,有的孩子还不愿意回家。
这五门课程被称为“小梅花”,设计者就是校长刘希娅。
关于课程整合,国内不少小学都有一些探索,谢家湾小学是重庆第一家“吃螃蟹”的小学。从先行学校的经验看,一般包括学科内、学科之间、学科与实践活动之间内容的整合,而谢家湾小学多了一项人与课程的整合,即教师特长与课程的整合。
“教师是实施课程的主体,课程实施效果如何,关键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充分发掘他们的特长优势,调动他们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刘希娅认为,这是谢家湾小学课程整合与其他学校最大的不同。
一场“地震”
300多名家长反对
“十几门变五门,看似简单。实际上,背后有很多的艰辛。”昨日,说起课改,刘希娅还有些感慨。
谢家湾小学的这场课改“地震”其实起源于去年年中。谢家湾小学华润校区一名学生家长,在听孩子说学校准备换掉数学老师,让体育老师来当老师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怒气冲冲地和十几位家长代表一起找校方理论。
“我不管你什么整合、什么改革,影响了孩子发展就是不行。”那段时间每个班级的家长QQ群天天“爆棚”,家长们表达着类似的观点。
但这场课改地震的严重程度远不只这些。“改革总会伴随博弈、平衡与融合,去年就有300多位家长以发帖、投诉等方式进行抵制,一些家长致电市教育部门质疑学校改革意义,甚至还有个别家长在校门口散发传单,鼓动家长抵制学校的做法。”刘希娅说。
一段体验
家长上课感受课改
如何让家长们理解和接受呢?刘希娅说,首先,课程整合遵循三不原则:家长不同意的不推进,教师不愿意的不推进,学校评估认为不合适的不推进。
刘希娅多次和和家长面对面交流,阐明现行教材存在重复交叉的内容,课改就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学校推动的任何改革决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为代价,都要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
刘希娅举了数学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中的一个案例,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刚刚在一次整合的数学与实践课上学了分米、厘米的概念,老师立即布置学生用所学知识丈量、制作旗袍,那节课,孩子们上得特别high,从头到尾都乐在其中,一点也不觉得累,“类似这样的学科整合,学生掌握知识还会难吗?还会考不好吗?”
“这样的课程改革推动之后,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吗?”分数,始终是转型期家长不愿抛弃的底线。
要化解家长的疑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家长们来试课。刘希娅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后,他们特地邀请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几次交流和体验之后,不少家长意识到课程整合的可行性与紧迫性,“部分家长还成为了学校每天下午社团活动的志愿者。”
一份欣慰
获得教育部的肯定
刘希娅说,孩子们不仅仅主动学、轻松学,思维方式、实践能力、艺术水平、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考试成绩也遥遥领先。
“有一位家长告诉我,他女儿回家做完作业就弹古筝一两个小时,家长劝她不练了,怕影响学习,她说:‘妈妈,您放心,我们学校的同学都是各个重点中学抢着要的学生。”刘希娅介绍说。
更重要的是,学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各种涉及思想品德的东西融入到五门课中,孩子在思想品德方面发生了一些较好的变化。
她举例说,学校有一个9岁的孩子,有一天,妈妈开车送他上学,因为违章与一辆三轮车发生了擦挂,引起了争执。他在当天的作文课中描述了妈妈的表情、声音、动作,最后写道:我实在劝不住咆哮的妈妈,大家都看着她欺负可怜的车夫,当时我最害怕有老师、同学看到,学校里每一个人都争着要做正直善良、遵守规则、坦诚阳光的人,我为妈妈感到羞耻,更为作为她的儿子感到无奈。
“常常有孩子走进我的办公室说:‘校长,我投诉„„我建议„„’或者递给我一张纸条,打开一看:关于2014年春游的建议报告。写完春游的意义,还写注:此活动比较适合3-6年级孩子进行,因为我们比较能干。还写附:最好提前一周告诉我们,并安排在有竹林的江边,便于野炊。”刘希娅的日志中,记载着孩子的变化。
全国两会召开前,国家教育部课程中心主任田慧生说:“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整合把握住了课程改革的大趋势,目前已经走到改革的前沿领域,其经验令人鼓舞,值得肯定。”
一个建议
教学以孩子为中心
此次参加全国两会,刘希娅提交了《关于课程整合,减负提质,促进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建议》。
建议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课程改革。刘希娅建议,充分尊重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发展性”,根据我国地区之间的差异,提供不同的课程设置。
一方面,调整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比例,设立弹性课程机制,与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相匹配融合。
同时,参照谢家湾小学模式,整合课程内容,减少学科门类。
课程时间也应整合,小学阶段的孩子可以在上午完成基础性的国家课程,下午尽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给予拓展性、选择性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通过改变孩子们学习的物理环境,逐步由他律学习到自律性学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
此外,培养更多的全科教师,从以教材为中心走向以孩子为中心。“要改变一名教师一本教案教一个学科多年、教多个班级的现状,实行一名教师教一个班级的多个学科,使教师有更多时间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刘希娅建议。
第二篇:班子学习资料: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 六年影响一生 朵朵放光彩
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 六年影响一生 朵朵放光彩
刘希娅,重庆市特级教师,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科研型骨干校长,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重庆市十佳女园丁等,还被聘为影子校长培训基地导师、北师大培训中心专家组成员。现任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 会副主任兼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
2004 年,刘希娅提出“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并组织实施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使谢家湾小学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希娅语录
凡是有孩子的地方,所有元素都是课程。
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共同生活的经历,为了达到让孩子实现某一方面发展目标而共同创设的环境,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交流、观摩、研讨,好的课堂环境需要民主、创造和尊重。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是我们办学的态度和决心。“六年”与“一生”之间不仅仅是时间的造化,也是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内在联系,这需要思想的引领、方向的坚定以及摒弃功利的勇气和耐心,更需要我们一切从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出发去衡量和反思我们的教育,从而坚持心平气和地办学。
如何实现六年影响一生?就是要朵朵放光彩,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就要求每个教师每个学科受到尊重、关注和得到充分发展。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只是文化的承续,它更应该是“发展与推动”。学校发展的根基在哪里?在鲜明的文化特色里,而鲜明的文化特色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办学理念的科学、先进。
安安静静做教育,从来没有想做教育家,但是在教育这个家里,我们很安心。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记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
2004年,刘希娅校长在总结谢家湾小学50余年办学底蕴的基础上,结合重庆红岩文化地域精神,直取素质教育核心要义,前瞻性地提出了“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并创造性地从战略层面组织实施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优化了干部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办学成果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10年8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推进素质教育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六年影响一生
学校应该是孩子向往、期待的地方,学生在校园里的体验,关系着孩子一生的发展。刘希娅从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关键性、全面性的认识出发,从思想层面提出“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从实践层面实施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从行为层面追求“天天快乐,健康飞翔”的学校生活。在学校的各个领域培植并形成“孩子是校园的灵魂”这一核心价值取向,把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全体、全面、全过程的育人追求,形成了个性化、开放、健康的学校文化体系。
“六年影响一生”,让学校更努力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逐步铸炼了校园精神文化。
如何实现六年影响一生?就是要朵朵放光彩,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就要求每个教师每个学科受到尊重、关注和得到充分发展。走进谢家湾小学,每周的半日活动上,你能看到空竹、竹竿舞、攀岩等传统体育艺术深深吸引孩子们的兴趣;陶艺室里,孩子们一起动手做着泥陶,陈列架上摆放着学生们一件件精美的陶艺作品;油画、国画、儿童画、动漫画、版画、线描、素描及书法浸润着浓郁的书墨气息;民乐、声乐、管乐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得有声有色;主持人组、课本剧组、戏剧组、表演秀组的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折纸、插花、剪纸、软陶、棋艺、创新思维等丰富着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来学校参观考察的专家曾说:“孩子们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谢家湾小学的孩子们真的很幸福!”
谢家湾小学一直把孩子的参与度和体验度作为考量各类活动的基本要求。如开设校园吉尼斯擂台赛、朵朵剧社、朵朵艺术团活动等,就连各类国家级赛课、竞技、展示活动,学校也把全体孩子公平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小学最具意义的六一节,也根据孩子的意见改变了传统的惯例,“快乐六一我作主”活动中,由传统的一个舞台变成六十多个舞台,让所有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交流和展示。
谢家湾小学坚持突破传统课堂和班级组织的局限,彰显孩子们的个性特长,自主选择、人人参与的做法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效果,以及浓郁的兴趣活动氛围,都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中央教科所田慧生所长评价说:“谢家湾小学从孩子终身发展的高度去思考和鞭策办学,是对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孩子是校园的灵魂
刘希娅曾经在村小、城乡结合部学校、重点小学、区教委工作过,担任过学科教师、大队辅导员、德育主任、副校长、校长、区教委副主任。不论在那个岗位上,她都坚持一个观点:孩子的发展始终是教育的本质追求,学校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把“孩子的立场是什么、体验是什么、收获是什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评价的根本标准。
学校里几乎所有的墙面、地面都是孩子们的生活世界,每一个成员、每一处细节都在诠释着“知识的积累从这里开始,习惯的培养从这里关注,人格的塑造从这里起步”的价值追求,追寻着“快乐的童年在这里流淌,矫健的羽翼在这里丰满,七彩的梦想在这里放飞”的教育信念。学校的校歌不是为少数孩子们上台表演而创作的激昂风格,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吟唱。
刘希娅说: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学生的可能是有利于终身发展成长的积极影响,也有可能是消极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这个良心工程中,更应该时时警醒,用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来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由此确定了学校的管理核心理念:孩子是校园的灵魂。
“孩子是校园的灵魂,就应该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刘希娅说,“我们从多个渠道探索让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策略与途径,努力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品格、情感、知识、技能等人生底色。为此,我们在学生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以下四点:一是阳光自信地成长。阳光自信不仅仅是心理健康问题,更多是源自于学生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合唱节生生登台,体育节人人参赛,大队委竞选、班干部轮流、各种公开课和展示活动等等,每个孩子都机会均等、公平参与。二是充满爱心地生活。针对当前独生子女的状况,我们努力培养孩子爱的情怀和表达方式,三八节、重阳节、教师节以及每周的升旗仪式中都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帮助孩子去感受爱,表达爱。三是良好习惯的修炼。充分关注孩子们守规则、负责任、会合作、有情趣、善沟通的习惯„„新年人人带着祝福回家,学年末人人带着奖状回家,‘节约使者’、‘幽默大师’、‘田径飞人’等特色奖项,激励着孩子的潜能和智慧,奖出了孩子的自信和微笑。四是思维方式的优化,我们特别关注孩子们在每节课、每次活动中的意识和行为,关注孩子们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面对,关注孩子们在班级氛围的营造、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的表现,我们努力在校园生活中优化孩子们的思维方式。”
教师也要“朵朵放光彩”
影响学生,关键在教师,在于提高教师的素养。刘校长表示,不仅要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更要让每个教师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个人都有存在感,教师也要“朵朵放光彩”。强调人性化和个性化,体现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方面。
谢家湾小学坚持的观点是,不让教师仅仅拘泥于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关注教师的每一个教育观点,关注每一个教师的情感,是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喜欢孩子,尊重孩子,呵护每一个孩子。
关注教师的思想状态和职业情感。“每周相约一小时”,是教师之间情感、观点、方法的交流分享;请来专家、心理教授和老师们交流;关注每一个教师,注重新教师的发展,组织教师大量地走出去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专家同行来校驻校,把全国各地众多的来校考察参观活动变成了教研场,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一律常态开放,促进教育教学文化的丰富和提升。
充分关注教职工的精神需求和生活状态。在谢小,随手拿本书是一种常态,学校提供书籍,倡导教师博览群书;倡导教师过朴素有品质的生活。老师们说: 5 作为谢小的教师是幸福的,学校领导时刻想着教职工,每一个人在这里都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发展,能够轻松找到归属感。
在校园里、在课堂上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建立“绿色学习,对话课堂”。在刘希娅校长看来,培训是绩效,奖励是绩效,了解、尊重、包容、欣赏都是绩效。于是培训成为了学校最大最有价值的投入,教师近几年到国际国内考察学习、专题报告、讲座、执教观摩课386人次;中层干部定期轮岗,项目管理人人参与;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工作公开自主双向选择,所有涉及经济利益的事物公开透明、共同监管,一年一度的梅花奖让每个老师都有奖项,教学能手奖、爱心奖、微笑奖、默默无声奖等等,老师们会在自己最在意的人——家属的瞩目和颁奖词中走上领奖台,体会扫去疲惫、释放心情后的酣畅和职业眷念,每个老师都尽情释放个性潜质、享受教育人生。
每年一届的文化年会上,老师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校教职工中有很大比例认为学校成员是善良的、可靠的、称职的、诚实的、开放的,并乐于主动进取、彼此信任和享受教育。
评价文化更重激励
提高教育质量,根本在于转变教师观念,尤其在当前略显浮躁和功利的社会大环境中,努力让教师松开紧紧拽住教材与孩子的双手,通过调整心态、打开视野、转换角度、健康情趣、升华教育思想,从人文化与社会化的教育观念出发,树立新的学生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不再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叩问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取舍,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能全面持续发展作为育人的追求。
教师们以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求为考量,课堂上与孩子们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以开放的心态、胸怀,来接纳每一个资质不同孩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变独唱为伴奏。教师走进彼此的课堂,不是为了制度的考核和成绩的功利,而是在课程规划、进度掌握、教材编拟、教 具制作、教学技巧及班级经营等专业领域进行主动自发的研究,相互讨论、观摩、对话,追寻学生的终身发展。70%的教师主动申报并参与了国家级课题独立子课题的研究,追寻自己的个性化课堂。
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尤其在绩效工资背景下,很多学校为如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深感头疼,而在谢家湾小学,老师们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每天忙于研究教育教学,乐于研究孩子们的发展。长期以来,学校在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中都特别注重价值引领、情怀经营。共同建立符合学校价值追求的工作标准,老师们慢慢地从严密监管到文化自觉中去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发展自己。倡导和而不同的团队氛围,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每年的岗位聘任双向选择中在责权利统一的情况下,尽量照顾教师的个体特性,扬长避短,在干部、教师、职工层面都建立了阳光坦荡、求真求实、百花齐放的组织氛围。
课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载体
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核心载体。在刘希娅的头脑里,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孩子的地方,所有的元素都是课程。
刘希娅说:要转变教师“课程即教材”的陈旧观念,树立“生活处处有课程,一言一行皆教育”的新观念。谢家湾小学正是通过开发与整合,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视角构建课程体系,让课程成为师生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在这样的课程观的指导下,谢家湾小学有一些富有特色的具体做法:
必修课程齐头并进。改变过分注重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认识,引导教师从孩子生命成长的需求出发,充分认识小学的各个学科学习效果与孩子终身发展的内在联系。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围绕孩子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健全机制,营造氛围,自觉杜绝占时上课、违规补课、界分主科副科的意识和行为,各个学科主动均衡地受到重视和发展,形成了艺术、体育、科技、综合实践等学科与语文、数学、外语相得益彰的课程观念。
个性化的选修课成为开放的课程。通过减少学科课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紧扣“人人参与”这一主题,结合重庆市的特点,各年段开设了《生活礼仪》、《巴渝风》、《军营生活》、《红色经典》等本土化课程,促进、拓展了孩子们的品格、智力、能力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孩子们自主组织、参与评估的学校“朵朵剧社”更是为孩子们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形成了书法、语言、陶艺、街舞、舞蹈、声乐等50几个各具特色的社团,成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参与授课的老师除了本校老师外,大量聘请了社会各界的专业拔尖人才,如巴蜀笑星吴文、市音乐家协会潘裕礼、张礼慧等。各行业的家长代表、街边艺人也都成为了社团指导教师。每周四下午,全校不上课,孩子们可以尽情的选修自己喜欢的兴趣种类,充分地放松身心和发展特长。
独特的环境成为了隐形的课堂。谢家湾小学具有鲜明学校文化特色的各类雕塑、匠心独运的学校装饰,使每一寸空间都成为了隐形的课堂。为了实现多元化的学习生活空间,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都可以自由进出,坚持可欣赏、想讨论、能学习的原则,让孩子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对校园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努力达到“三性”:一是功能性——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学校将三分之一的空间专门用作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平台。二是思想性——渗透办学思想。学校的校徽、标准色、标准字、校歌、校旗、栏杆甚至每一颗螺丝钉,无不渗透学校办学理念与主题文化,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参与和互动。三是发展性——引发师生关注思考。走廊里的花瓷砖是孩子们自愿报名参与,到陶瓷厂学习绘制后亲手烧制的所有作品;校园的楼顶上肆意绽放的梅花装饰板是孩子们和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们一起创作的。学生的校园生活照片或作品布满了整个校园,就连校长室也全是孩子们的书画作品。动态的小梅花评比栏每周更是吸引了孩子们垫着脚尖去关注。
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机动的课程。巧妙运用各种教育契机,为孩子们发展整合课程资源。每年到校考察的90余个省级以上团队接待活动都成为了孩子们喜欢参与的课程;每天的晨会、午会、班会时间潜移默化的活动取代了枯燥的说教;自主开发的《生活艺术》课程中,孩子们或朗诵、或阅读、或书写、或 8 舞蹈、或演唱,形式不一的亲近经典、演绎经典。既对国家课程有了很好的补充,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养,又有效的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商友敬到校后这样寄语:童真,童言,童趣,童心,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现。为谢家湾小学叫好!
红梅花儿开
经过几年的努力,谢家湾小学形成了一校五区的办学格局:老校区、华润校区、朵力校区、幼儿园、统筹城乡一体化学校西彭三小。尤其是高品质的华润谢家湾小学于2011年9月顺利落成开学,经过一学期的发展,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认同。办学格局的拓展,学校空间的扩大,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促进了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彰显了办学特色。近四年来,来自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组部、教育部,北京、上海、山东、广东、香港等省市级以上专家领导前来学校访问达258团次,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办学经验在“亚洲艺术教育论坛”、“中国教育学会年会”、“中国教育管理创新论坛”、等国际国内会议上专题报告176场,学校先后获得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先集体”、“全国德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网络化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首批示范学校”等4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学校成为了重庆市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之一,跨入了中国小学教育一流学校的行列。
刘希娅校长应邀为北京、深圳、云南、山东、贵州等省市的校长培训班作专场培训报告160 余场,和5000多名中小学校长分享交流了办学思想和策略,受到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们欢迎和赞许。
后记:安安静静做教育
采访,是深冬的一天,欢乐的校园里绿树成阴,腊梅飘香。校园里流淌着如梦呓般呢喃的校歌:
春风唤醒晨曦,鸟儿在云间嬉戏。秋阳洒满丰硕的土地,我们是枝头上含苞的花蕾,我们是冰雪间绽放的红梅。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教育只有小桥流水才能沉淀出精华,才能真正折射出你的教育思想在孩子们身上的体现,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刘希娅校长一直坚持以孩子发展为中心,心平气和办学校,安安静静做教育。
如何实现六年影响一生?就是要朵朵放光彩。追求朵朵放光彩的格局,每人每天都要明确这一点,胸怀大气,排除干扰,心平气和地办学校,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成功,以业绩求生存,反对急功近利。在被肯定被忽略被拥护被误会时,都要主动发展——淡泊平和,才能宁静志远。
一位学者曾说,安安静静做教育,首先需要校长要具备教育家的气度、境界与定力。刘校长对此表示:“从来没想做教育家,但是在教育的这个家里,我很安心。”
第三篇:刘希娅:六年影响一生 封面人物故事
刘希娅:六年影响一生
封面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刘希娅,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第三、四、五次党代会党代表。导语刘希娅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孩子的立场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通过课程整合促进小学教育综合变革,领衔建构“小梅花”学校课程。近年,应邀在全国各地做报告百余场,主持的“以课程整合促进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研究项目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首届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一等奖。学校的课程改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五分钟报道,带领谢家湾小学探索形成的“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模式创造了小学素质教育新经验,入选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这是全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中国质量奖,也是重庆市第一个中国质量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人物故事 六年影响一生,教育即影响
2004 年7 月,在谢家湾小学近五十年办学积淀基础上,传承前十几年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办学思想,我提出“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
当时,教育界很多同仁都说“影响”一词太中性,应该改为“六年成就一生”或“六年决定一生”。甚至有同行说“影响”一般用在负面角度的消极概念,不适合作为办学理念。还有中学校长开玩笑说,你们都影响一生了,我们干嘛呢?我是这样想的:“六年”与“一生”不仅仅是时间的联系,更是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内在联系。教育就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怀着敬畏和虔诚之心去面对小学孩子们学习生活细节,让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成为课程内容,努力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让小学生活给予孩子们终身可持续的、积极的、系统的影响。
2005 年4 月,著名教育专家田慧生院长来到谢家湾小学参加一次课题会议。他说:六年影响一生是一位小学校长对基础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这所学校办得很有品位。2005 年9 月,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老师(他说他就是一名教师,所以喜欢我们都称呼他为老师)来到谢家湾小学,深入了解我们的理念和实践后,肯定并鼓励我们继续坚持“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实践,欣然为我们校门口的三峡石题字“六年影响一生”,在后来的办学实践中也得到了顾老的许多指导和帮助。
(为了落实“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在得到著名音乐家阎肃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学校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从办学思想、管理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逐年系统推进。
历经了十多年主题型学校文化研究,形成了具有谢家湾小学特色的“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学校文化特质和“天天快乐,健康飞翔”的行为追求。
2009 年以来,随着“六年影响一生”的深入实施,课程文化中力求回应“孩子的立场是什么?体验是什么?收获是什么?”三个问题。“课程”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载体,成为我们这些年学校发展的核心关切和执着行动。在“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内容”的课程观引领下,努力让校园生活的每一个元素都成为课程内容,努力避免假、大、空和沉闷灌输式的校园教育教学生态。
在遵循国家课标不降低、不减少的前提下,创新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从“教材是我们的世界”走向“世界是我们的教材”,慢慢形成了以综合性、选择性、实践性、创新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我们的“小梅花课程”。而今,“六年影响一生”成了我和伙伴们坚定而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努力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摒弃急功近利,心平气和办学校。
十几年间,虽然先后在各级刊物中发表文章阐述“六年影响一生”的内涵与实践,也进行了相关注册,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才是“六年影响一生”的最好诠释和终极追求。“六年影响一生”也得到了国内外教育专家同行的认可,有广东佛山、河北廊坊等省市的几所小学校长和我商量后,把“六年影响一生”作为了他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小学六年一个轮回,喜悦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注着孩子们的持续状况,反思和调整着我们的现状。迎着孩子们稚嫩地走来,陪着孩子们慢慢生活,又看着孩子们茁壮的背影走向不同的远方。孩子们越来越高大远行的背影,就是我们越来越有意义有意思的教育人生。
小梅花课程:一次回归学生立场的尝试
2004 年7 月,在谢家湾小学坚持多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办学理念基础上,我提出并带领老师们深入实施“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2005 年7 月,结合重庆地域精神特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引导老师们从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提出并系列推进“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多年来,始终坚持摒除功利,让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促进学生更好地个性化发展。2009 年以来,通过课程整合,创新地将国家课程校本化,逐步建构实施了具有特色的“小梅花”课程体系。
在践行“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立足学校传统、实际状况和未来需求,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培养改良世界的中国人”的具体的、个性化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并将此确立为学校教育哲学的核心。学校课程建设过程是对学校课程蓝图的勾勒与践行过程,是学校整体发展与形成特色的核心,也是学校的一种常态生活和思考方式,全方位地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在“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深度融入国家课程,根据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建构了三级一体化的“小梅花”学校课程。
这些课程打破了严格的学科界限,各类别相辅相连,突出基础教育致力追求的教育个性化与人性化,凸显课程的鲜活与生长,成为彰显学校特质的“小梅花”学校课程。学科课程,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科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保障和内核。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学校优化课程内容,将原有的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十余门学科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科学7 门学科课程,对学科内部知识进行纵向整合,对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横向整合。社团课程,让每个孩子按自己的优势去发展。社团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选择和补充。学科整合为学生发展赢得了更多的时间。社团课程设置灵活多样,5 大类100 多个社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孩子们自主性的选择与学习需求,旨在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通过“走班选课”的举措,打破班级、年级界限,让学生和有共同兴趣特长的伙伴聚在一起对话研讨、操作分享、共同提高。
环境课程,校园即课堂,一切皆课程。环境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学生的立场、体验、收获,学校通过建设环境文化、营造人文氛围、开展实践活动、凝聚教育合力等,构建了校园物理环境课程、学校人文环境课程、家庭生活环境课程、社区实践环境课程,从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
编写校本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桥梁,它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紧联系起来。它不仅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学校组织教师研发104 本校本教材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和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
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校通过拆除讲台、小组围坐,开展专题活动、倡导跨学科教学等策略,营造“小梅花”课程的课堂教学生态。课堂的布局与环境承载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具有潜在的育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成长。学校拆除讲台后,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形成了师生互相信任、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向知识传授。同时,学生座位改“秧田式”为小组围坐,加强了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享,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常态。
调整作息时间。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彼此影响的地方,学校通过调整优化作息时间,使“小梅花”课程的活力和优势得到彰显和发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安排上午、下午的学习内容。上午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主要安排学科课程,以静为主;下午主要是专题类课程,学生更多走出教室,在户外操作、实践、运用。这样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作息时间,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快乐。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灵活安排课时长短。学校将大一统的每节课40 分钟调整为英语交流每节课30 分钟,确保学生天天学英语、用英语;其他学科课程每节课50 分钟或者60 分钟,这50 分钟或者60 分钟内由师生自主安排学习、休息、活动;专题类课程则每次为120 分钟,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深度学习和体验。让校园生活更加人性化。学校取消全校统一的上下课铃声,取消全校统一的大课间活动,从全校统一到班级自主,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常态化、生活化,学习与生活互相融合,师生更加轻松、自主,孩子们从他律走向自律,从静态、单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放松、主动地参与校园活动新常态。小梅花课程回归学生立场,学校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发展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富特色、更具活力的教育选择空间。在课程建构与实施中,学校始终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顺应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善师生校园生活状态,让学生学习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成长得更好。
“小梅花”课程是“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的实践载体,是“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天天快乐,健康飞翔”校园生活方式的具体追求。
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了——《希娅分享》
曾经,很多关心我的专家、领导、同行们、家长们、朋友们都鼓励我写个人教育专著,希望把我和我的伙伴们对教育的理解、实践和突破,以个人著述的方式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不管是教训还是经验,也许都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借鉴。这些年来,我带领伙伴们主编了104 本涵盖小学所有学科的全套完整《小梅花校本教材》,先后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和重庆出版社出版,也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创新和素质教育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和研究案例。
然而,因为能力素质不够,还有些懒,加上事务繁忙,一直没有能出版一本个人著述,让大家很失望。从思想性和著述风格讲,苏霍姆林斯基、蔡元培、杜威、鲁迅、陶行知、王阳明、顾明远等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仰望他们,虽无法企及,但一直努力学习、潜心领悟、沉心践行。
从习作风格而言,在中学和师范时代,从一接触三毛的游记,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三毛式语言风格,她的书里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和正在进行的生活,她以最精炼最朴实最直白的文字,表达出最生动最刻骨的经历、情感和琐碎而不凡的日子,没有废话套话空话假话训话大话,只有鲜活丰富的人、人性、人文、人生,以及鲜明的价值取向。恋上三毛及三毛式表达,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也都影响深远。
所以,无论是作为教师教学还是校长办学,不管是与老师们孩子们对话,还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以及参加国内外教育论坛和城乡教育交流,我都尽可能拒绝空洞说教和道理堆砌。也倡导我的伙伴们不要把教育与生活隔离开来,不要以假大空的方式、内容去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要尽量说孩子们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话,从对话课堂走向对话校园。
当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各层重视的时代到来之际,当新高考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绩效工资职业倦怠、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纠结纷扰等等,这些时代元素与教育生活深度相融的背景下,我和伙伴们的教育理解和实践却常常给大家带来感动、惊喜和信心,有“六年影响一生”的追寻,有“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求索,有“小梅花整合课程践行素质教育”的风雨兼程,有故事有欢笑有成功,也有无措无奈中的毅然决然地坚守。大家在表达出共鸣、分歧、赞赏、心疼、钦佩时,更多地希望把这样的教育实践过程、方式、策略、路径、效果记录保存,分享开来,研究起来,珍藏下来。
于是,《希娅分享》应运而生了。或许,你从来没有关注浏览过《希娅分享》微信公众平台,或许你早已成为《希娅分享》公众平台的亲密朋友;或许,在你疲惫彷徨懈怠退却的时候因《希娅分享》而改变,在你意气风发却又无所适从的时候,因《希娅分享》而方向明确信念坚定,在你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因《希娅分享》而更加懂得孩子;或许在你认为教育就是上课做作业考试分数时,因《希娅分享》而体会到教育与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世界的内在联系和密切关联,从而拥有了不同的格局、视野和方法;或许你也早就成为了《希娅分享》的建言者、评论者、陪伴支持者,甚至在《希娅分享》里就曾出现过你的声音你的身影或你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从手机上微信平台阅读《希娅分享》偶尔会错过或太费眼睛,如果你想要留存那些丰富的教育故事、那种瞬间的情感体验,以及那份多元的教育生活记录和影响,在美好的人间四月天,全套四册《希娅分享》出版了。但愿在你的书房、案头、枕边、手提包里,带来一份闲适、惬意、温暖的阅读体验和珍藏纪念。全套书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没有名人、大家、领导写序推荐,也没有长篇大论的训言警句,只有一位小学校长和伙伴们的真实、平实的教育生活点滴,以及其思想、情感、价值观的真情流露和记录,也有与我相遇相知相爱相惜的孩子们、老师们、伙伴们、亲人们、朋友们,一起构成的朴素、多彩的教育生活掠影……
还是那样,如同以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清晨起来,课间午间休息,傍晚黄昏。《希娅分享》伴你左右……
《希娅分享》购书电话:023-63658932 / ***本文刊载于《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2018年5期杂志上。点击下图报名参加评选!
第四篇:谢家湾小学学习心得
追随名校足迹,加快课改步代----重庆谢家湾小学参加中小学第三学术年会学习心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7年11月18日,迎着薄薄的雨雾,我走进了一所传奇的学校---重庆市谢家湾小学。这是一所敢于创新的学校,突破现有课程限制,大胆进行学科间的整合;这是一所有追求的学校,在“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下,师生共同追寻着美好的教育愿景。
上午在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后,我们聆听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女士的专题报告,通过听取报告,了解了谢家湾小学的具体做法。
一、谢家湾小学的办学思想: 1.学校的办学理念:六年影响一生
知识的积累从这里开始;习惯的培养从这里关注;人格的塑造从这里起步。
2.学校的主题文化: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教师的呵护是成长的摇篮;孩子的笑脸是永恒的追求;校园的温馨是隐形的课堂。
3.学校的行为艺术:天天快乐,健康飞翔
快乐的童年在这里流淌;矫健的羽翼在这里丰满;七彩的梦想在这里放飞。
学生:孩子是校园的灵魂
二、学校的发展战略:以文化经营学校 1.课程文化: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一切有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一切有目的的影响都是教育。隐形课堂:做到环境育人,生活浸润育人。
2.教师文化: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
培训是教师最大的福利。研究是教师最大的乐趣。示范引领,辐射带动。
对话课堂是教师展示的舞台。多元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3.学生文化:“四自”理念
自尊:让尊重成为校园生活的行为准则,体会尊重,自我尊重,传递尊重。
自觉:让自觉成为快乐学习的不竭动力,培养良好的习惯,优化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学习。
自信:让自信成为阳光快乐的核心素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展示自己。
自强:让自强成为美好人生的不懈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奋发团结;坚忍不拔地回应挫折。
三、课程整合:“小梅花“学校课程体系
1.社团课程: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
生活实践类,艺术创作类,体育锻炼类,思维拓展类,语言表达类。让孩子走班选课,自主选择;
一、二年级每天下午选修社团课程,三、四年级周一、周三、周五下午选修社团课程,五、六年级周二、周四下午选修社团课程。
2. 学科整合课程:绿色课堂-----个性化课堂-----对话课堂 阅读与生活(整合语文、英语、品德、写字、班会等);数学与实践(整合数学、综合实践等);运动与健康(整合体育、健康教育等);艺术与审美(整合音乐、美术等);科学与技术(整合科学、劳技等)。
教学内容的整合做到:教材是我们的世界,世界是我们的教材;教学目标不降低,教学内容不减少;注意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知识结构化;学习方式的整合;能整合的就整合,不能整合的就单独教学。
教学时间的整合做到: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自主性选择性学习;上午学科课程,下午基本安排社团课程;长课与短课相结合。
人与课程的整合做到:跨学科教学,从教多个班级的一个学科转变到教一个班级的多个学科,专职教师发展为全科教师,从学科人走向教育人;与学生深度相处,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课程与教师的特质深度融合,形成个性化课堂。
3.环境课程:让环境成为隐形课程
校园的物理环境:用有形的物理环境变化触动无形的思维观念的变化。
学校的人文环境:在实践与争辩中达成价值取向的共识。时刻思考三个问题,孩子是不是校园的灵魂?教师是不是从知识育人转向文化育人?一切工作出发点是不是孩子的立场、体验和收获?
家庭教育环境:让家长成为教师和学校的伙伴。社区实践环境: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
四、收获与体会
(一)校长能成就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高素质的校长必须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领师生。谢家湾小学的校长就是一典范。
1.校长自身修养好,人格有魅力强,学校才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团队才能上下一心。
2.校长业务精良,率先垂范,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学质量才能有保障。
3.校长管理能力强,学校发展才有保障。4.校长思想深邃、勇于创新,才能办出特色学校。
(二)环境创设能改变一所学校
环境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学校的隐形课堂。
1.干净、整洁、有序的校园,让人赏心悦目,势必影响学生一生。2.清新、典雅、向上的校园文化能陶冶人情操。谢家湾小学的笑脸墙就是在校学生情绪爽朗的身影集合,让学生随时看着自己,激励着自己,点亮着自己;孩子们的作品留在了学校的楼道、长廊、功能室甚至校长的办公室,让孩子自信而又有成就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言都是阳光满怀;学校的校徽、校歌、校旗、栏杆、功能室甚至连每一颗螺丝钉都无不浸透着学校办学理念与主题文化,时刻引发师生去思考、参与和互动。
(三)课程改革能改变一所学校
坚持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的课堂教学,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积极探索课程内容的整合,把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纳入课程安排是谢家湾小学的一大亮点。值得借鉴的是除了学科之内、学科之间、学科与实践活动之间的整合,更注重人与课程的整合,即教师的特长与课程的整合,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教师打破学科思维局限,人人研究教材,人人研究科学育人的方法;让教师逐渐形成一种全面的大教育观;让教师从学科人走向文化教育人。
(四)提升师资能改变一个学校
教师应该是高雅、高尚的人,具有真、善、美的品质的人,能用 品格与情怀、心态与能力影响学生一生的人。学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制定措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制度体系,真正做到象谢家湾小学那样“培训是教师最大的福利,研究是教师最大的乐趣”。
(五)以孩子为中心是学校的起点和归宿
只有孩子们喜欢的,理解的,接纳的教育理念和策略,才能够真正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了孩子这个中心,学校创设的一切条件、环境都应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立德、做人,帮助学生求知、修能,帮助学生快乐生活、全面持续发展。
最后,以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的语录与大家共勉。凡是有孩子的地方,所有元素都是课程。
第五篇:谢家湾参观学习体会
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 ——刘希娅校长报告的学习体会
谢家湾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竟如此的富有特色,处处都体现出设计者的深思熟虑与精雕细琢,融灵感与创意于一体,并且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播散在每一位师生的心田里。刘希娅校长在报告中,几乎没有提“素质教育”一词,用得最多的是“文化”,而“文化”一词她在报告开头就给予了诠释,我们理解“文化”的含义就按她的意思理解。因为“文化”含义太宽泛,使用也太乱,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意义是不同的。所以,报告人在开头就给予了定义,反映了报告人的智慧和高明。在报告中也很少用“学生”一词,全用“孩子”代称自己的学生。这就显得亲切亲近,校长视学生如同孩子,有一种浓浓的亲情在里头。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听报告以后,我有三点深刻体会:
一、以孩子为本设计校园,挖掘隐性教育资源
以孩子为本,就是以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为本,因为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是与成人不一样的。作为校长的她重视了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因此,她将谢家湾小学的校园环境放在了隐形课程资源的高度来认识。这一点似乎也有更多的学校有这样的提法,但做的确实很不够。
第一,为孩子们提供更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城市小学拥挤是个通病,谢家湾小学解决了这个问题。将主要的建筑物让给孩子们。这一点,有好多的学校可能舍不得。他们将一个占学校建筑面积三分之一的六层综艺大楼全部让给孩子们,工艺室、个别辅导室、乐队排练室、美术室、书画室、网络、电视台为一体的戏剧中心全在上面,学校还建有游泳池。
第二,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自由使用的设施。白色的钢琴摆在综艺楼的大厅里,随便弹奏。器乐排练室、陶艺室、美术室、书画室等都是全天敞开的。可惜,有更多的学校,很可能将这样贵重的东西“藏起来”,宁可放坏,也不让学生碰。可能考虑更多的是怕学生损坏,成天象防贼一样防着学生。岂不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以后,学生就会爱惜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如果长期形成一种防学生甚于防贼的文化心理,再好的东西也不会让学生碰,也就永远不能形成一种学生视校如家,视学校一草一木如爱家珍的心理状态。如果有这种担忧,恰好说明这个学校还没有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适宜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当然,这种开放的形式得有一个过程,需要慢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象以上这样的做法,对于一些学校来说做起来可能有难度。但是再难的事情,只要有人做了,就说明这件事通过人的努力是可以做的,重要的你敢不敢去做。
第三,学校一切设施的设计都力求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谢家湾小学的一切设计都力求通过让孩子不断形成感官刺激来强化他们的办学理念。无论是楼道,还是楼梯,处处都可以看到,6朵梅花为一组的图案,也经常看到“六年影响一生、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这两句话。他们学校自己设计的楼层牌、展示板突破常规的特别安装方式,民间年画效果的梅花和具有现代感的弧型线条结合制作的彩虹门、彩虹长廊雕塑,无一不给孩子以启示;三间连通的集金工、木工、手工一体的陶艺教室,实现了班与班之间上课实践操作时的互相观摩交流,与教师准备室相连的开放设计,体现了民主、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教学楼墙上突然飞出的半截鲜艳的彩虹雕塑作品,抬头望见楼顶色彩张扬的油画梅花肆意的绽放,蓦然回首间各楼口间扑面而来的大型孩子笑脸喷绘图,置身其中,是意外是思考也是心灵的震撼,更是个性的宣泄和情感的升华,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和启迪。铅笔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他们设计制作了四组由六只铅笔随意间插形成的大型雕塑,铅笔上以铁皮制作的具有典型版面效果的梅花加以装饰,体现孩子们从认识铅笔开始的学习历程。
他们的校园:花草树木透现灵性,黑板报、宣传窗、墙壁、走廊、各班的艺术角、“朵朵”电视台和广播站等地方力求体现艺术性,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获得艺术熏陶的隐性教材。操场边上的岩石、流水、池中睡莲小鱼、走道旁的绿树鲜花、洒落的大小石头子让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真实;谢家湾小学的一切雕塑、标志物、张贴等凡能代表学校文化特色的设计,无一是找艺术家设计定案,全部出自校长和全体师生之手。说明他们有着独到的办学思想和文化特色,也反映了他们较高的审美情趣。仅这一点,如果一个学校没有一批在艺术审美层面的“高人”是难以做到的。当然,这个学校有着相对充足的经费,他们把钱舍得花在这上面,是花对头了。但是有些学校不要说没钱,即使有钱,也是花得没有品位,没有档次,没有创新,更缺乏自己的特色。人家有啥,咱有啥,就是没有创意。关键的一点,是学校缺乏具有审美情趣的人,缺乏具有设计能力的人。有钱不等于有品位,有钱不等于有创意。这就是这个学校与众不同的关键地方。
长期以来,好多的学校重视了建筑设施,特别是近年来的学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视的是钢筋水泥砖石的合成物,重视的是合成的几何体。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相继建起,建筑标准、建筑质量也随之提高。但是,教学楼房基本“千篇一律、千楼一面”很少在建筑设计上富于特色。当然,这也是校长难以做到的事情。作为校长,在楼房建好以后,还要在楼房室内外的设计与布置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有很多的学校校校一个样,班班一个样,就是
没有自己的特色。你考虑过吗?学生是存在着年龄差异的,他们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如黑板设计的高低,有没有年级的区分度?由于设计上缺乏特色,学生当然对这样的设计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你可以问问,你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校徽是什么?班训是什么?教学楼前的大型标语是什么,没有几个学生能说得出。这样的文化设计意义又在哪里?
谢家湾小学的办学一切从孩子出发,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和评价学校的一切工作,学校从管理人员到后勤服务人员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有三句话,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问三个问题:孩子的立场是什么?孩子的体验是什么?孩子的收获是什么?所以他们有很多的方案做的几乎是马上实施的前期,三个问题不过关的时候立马就拆除。当回顾三个问题不过关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愧疚。这就是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为本,这就是尊重了教育规律。
二、展示孩子们的作品,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
谢家湾小学特别重视展示孩子们出自自己手的作品。学校的会议室,各个功能室,走廊,甚至是贵宾室,校长、书记办公室,里边所有的东西,都是孩子的作品,不挂名人名家艺术品。校长办公室里就挂着一个9岁孩子写的“祖国无处不飞花”的字幅。还有一件事让我们感觉特新鲜。谢家湾小学孩子的美术作品竟然烧制在定做的地板砖上,贴在校园的各个走廊里,作为长期的艺术品来展示。虽然孩子的作品可能是很幼稚的,甚至水平不高的,但要用心去赏识,不要嫌弃,不要厌倦。
这里面有一个认识上的问题。有的学校不知出于什么心态,更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是扬长还是护短遮丑?学校觉得哪个孩子的作品能拿出门去,就拿哪个孩子的,而更多孩子的原创是上不了台面的,就永不见天日。目的是以之赢得参观者或指导者的好感和欢心。也许人们的共同心理是喜欢白天鹅,不喜欢丑小鸭。但你能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白天鹅吗?更重要的是要给那些丑小鸭一片天地。更多的事实说明,有很多的孩子一旦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学校没有他的天地,他就会产生自卑、失落感,就会丧失信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赏识显得多么重要。人是有差别的,不可能做得一样好。不承认这一点,就不可能关注所有的孩子。刘校长说的好,孩子的作品没有好与不好,只有各自的不同。这得是什么样的胸怀,是什么样的心态呀。不要光想着参观者、来访者,让好作品给自己增荣誉,还要想着所有孩子,有差别才是正常的。
三、树立全员参与意识,让孩子都有露脸的机会
谢家湾小学的教师团队尤其注重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让孩子在公平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学校所有的活动都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参与
机会,既当观众,又当演员。这就是“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真正含义。无论是音乐、美术、体育、舞蹈、小制作等,只要是孩子们成长需要的,她们都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优势,来决定学校组织活动的内容。她们将以前每一学年一次的艺术节、体育节,改为每学期一次,每年就两次,而这两次设置的内容不重复,参与的孩子也不重复,这就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参与面,形成了孩子们群众性全员参与的氛围。
有一次为参加国家组织的一个全国体育舞蹈交谊舞大赛开幕式上的表演,需要她的学校出动200人的演出队,这200个队员就是在全校学生中抽签确定的。有一次参加在重庆市举行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需要17个孩子参加,这17个孩子也是通过抽签选拔的,非常的公平。
这是很少学校能做到的,因为你这个学校是本着拿奖项作为参加的唯一目的,你肯定会在你的学生中优中选优,选最好的种子选手参加,这肯定比抽签确定的人选要好得多,所以你也绝不会抽签确定人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你把成绩荣誉看得高于一切,将孩子们的公平权丢在了一边。
2008年,她们学校“六一”儿童节自助餐式节目“快乐任我选”,除了抗震救灾主题教育,学校另设了18个分会场,包括器乐演奏、独唱、舞蹈(包括现代舞、街舞)、演讲、书画、球类、跆拳道等,校园内到处是舞台,到处充满了欢乐的气息。学校举办的活动不应仅仅属于特长突出的学生,更应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所体验、有所收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这就是践行“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文化战略的具体体现。
谢家湾小学为庆“六一”同时能组织19场节目,这至少意味着三个问题:一是老师的付出的太多太多。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平时要辅导要训练吧。但凡参加比赛都要有赛前准备吧,不言而喻。二是这个学校的老师们有好多得是多面手,不然你往哪儿找那么多的专业老师去?老师们的素质能力之高,是个关键的问题。三是19台庆“六一”活动,简直是个群星大荟粹,怎么组织,怎么导演、怎么调度,得是个问题吧。至少能反映出这个学校非凡的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吧!四是这样设计“六一”活动唯一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可以问一问,有好多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且无论在班级还是年级,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小学六年没有参加过一次,初中三年没有参加过一次,甚至高贵三年仍没有参加过一次的大有人在吧。身为班级成员,如果没有参加个班级的活动,没有参加过年级的活动,没有参加过学校的活动,简直就是人生莫大的悲哀。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学校。我们是
否应该反省一些什么呢?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1.加强环境文化的建设。美丽的校园、幽雅的环境,能愉悦人的心情,也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主体。所以,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美化、绿化校园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和体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加强校园卫生的清扫工作和堵绝源头垃圾工作,在校园内通过各种宣传栏和张贴、书写格言、名人名言、校训,以及有关励志性语言来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可充分利用学校大门入口、操场四周、食堂外侧的三块绿化场地做做文章(这样的绿化场地在区内学校中为数是不多的),彰显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特色。
2.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有一个可遵守、可执行、可依据的标准和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秩序。这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将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既是教师须遵循的准则,也是学生约束自己行为的规范。同时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强调每个学生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遵守公共规则和公共秩序,爱护公物,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爱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心胸广阔,待人处事不斤斤计较。
3.加强教师文化的建设。教师文化建设,主要是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师德高尚,能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作风良好的教师队伍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和生力军。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学习,加强校本教研工作。
4.加强学生文化的建设。学生文化更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使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开阔视野,心灵和思想得到升华。在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上做文章。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