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坚持多元化的价值观
(二)生态文明坚持多元化的价值观
1.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首先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现代性要求规范、标准,倾向于整齐划一,试图让人们按照同样的方式生活,使用同样的资源和技术。但生态的价值观强调尊重多样性,“各不相同的地区千差万别的生活经历理应导致全球范围内多姿多彩的文化经历和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尊重多样性将带来多样的社会形式。尊重多样性,还注意那些身受社会与环境问题之苦而又无能为力的社群所具有的多样性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体越来越多样化,利益格局也表现出多元性。因此,生态治理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这些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政治、民间组织、公民个体,以及企业等。
2.生态治理是一种良性互动的治理
生态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元主体在追求公共利益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进一步说,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他组织;为达到目的,各个组织必须交换资源、谈判共同的目标;交换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各参与者的资源,而且也取决于游戏规则以及进行交换的环境。生态治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动态过程,它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维持在生态可承载的能力之内;生态治理是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生态治理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的基础之上,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三)生态文明的社会与全球责任
生态社会强调个人责任,但是,这种责任还必须与社会责任相融合。生态价值观认为,“个人责任的行使必须纳入社会责任的框架,因为我们的行为只有在兼顾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时才可取得最显著的效果。过度地关注个体的行为不仅不是解药,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疾患本身。归根结底,是社会、社会结构、社会决策酿成了地球的灾难。”个人和社会责任宣扬普遍联系背景中的相互依存性,生态社会应当能够放心地把自我治理的责任托付给了解情况的公民。
此外,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大都具有全球性质,许多国家(特别是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引起的。发达国家的消费取向和外交政策往往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没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应对全球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挑战(如全球气候变暖)。没有其他国家的配合与协作,单个国家的环保努力不是劳而无功就是事倍功半。因此,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采取全球治理的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全球范围同步展开。
个人责任、社会责任必须统一到全球责任(global responsibility)中来。科尔曼曾经指出,“没有胸怀全球的思考,便不能树立环保的严正性与完整性。全球责任并非限于考虑全球性的利弊得失,它也意指应用一种整体思维方式,改变公共政策和公民行为中屡见不鲜的支离破碎、见木不见林的思维方式。”[10]全球责任从根本上反对对任何地区的人民进行经济的或政治的剥削,它理解到这种情况不仅从人道主义角度而言是无法接受的,而且从务实的现实角度而言也将无法维系环保的严正性与完整性。生态问题不是局限于特定的区域、特定的国家之内,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
(三)多元宽容,开放协商
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多元并存的,容纳不同物种的存在。生态文明的社会,也必须是一个多元、丰富、文化多样的社会。承认不同群体利益并存的正当性,承认每一个群体都有表达和追逐自己利益的正当权利,是现代法治的一个普遍要求。尤其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各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并存,立法者必须承认并平心静气地接受多元利益的存在,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去调节、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注意平等参与、民主协商,建立相应法律机制。
立法者在作出重大决策时,要尽可能地与公众进行协商,听取不同群体意见,尤其吸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意见和建议,避免重大决定上的一言堂。古语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有及时体察民情、民意,全面了解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才能尽可能地使立法内容正确、适当,符合多数人利益。在这方面,公开听证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形式;重大决策上的社会各界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各种公开的市长热线、信箱也逐渐成为常见方式。但如何能使社会各群体的意见和利益得到充分地、理性地表达,并将之制度化,路还很漫长,有大量工作值得立法者去做。
其中首要的,是扩大公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环保部门要组织专家和公民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省建设,对为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设立生态环境投诉中心和公众举报电话,鼓励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强环保法律、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扩大和保护社会公众享有的环境权益只有人民和立法者之间保持信息渠道畅通,只有尽可能全面地认识到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并尽可能地对各种诉求予以妥善安排,才能尽量保证决策的合理适当,真正让人民满意。
2.注意“善治”,培育中间层主体,引导公众参与。
要想实现和谐共生,无论政府部门还是立法者都必须转变以往“统治”观念,在治理方式上由行政管制转变为多元治理。在国际社会科学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形成并发展了治理理论,又称善治、治道。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都频繁地使用治理的概念,并且成为风行一时的管理方式。治理与统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是政府对公民之间单方面的强迫性的管理与被管理,而是强调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又成为“多元治理”。
善治的基本要素有以下五个:(1)合法性(legitimacy),即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作出表率,有威信。(2)透明性(transparency),即政治信息的公开。立法活动、政策制定、法律条款、政策实施、行政预算、公共开支以及其他有关的政治信息,公民都有权获得,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3)责任性(accountability),它指的是管理人员及管理机构由于其承担的职务而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公职人员和管理机构的责任性越大,表明善治的程度越高。(4)法治(rule of law)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的直接目标是规范公民的行为,管理社会事务,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但其最终目标在于保护公民的自由、平等及其他基本政治权利。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程序,就没有善治。(5)回应(responsiveness),这一点与上述责任性密切相关,实际上是责任性的延伸。它的基本意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6]
要想尽可能多地吸引各种社会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环境法治建设,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点,善环境法还要做到:
首先,完善信息公开相关立法,保障公民知情权。在此方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都开了一个好头,值得肯定。但还很不够,尤其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信息公开的渠道、内容、方式、责任等各种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这有待立法完善。
其次,培育社会中间层主体,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环境治理不仅要有政府直接管理,还要求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公民的作用,形成一种合力,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和公民的责任。但是政府无疑发挥核心作用,政府不仅要制定政策,加强立法,严格执法,还要引导、培养和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将各种环保力量整合起来。
近年来,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和社团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环境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在组织环境保护宣传、开展舆论监督、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动员公众开展社区卫生、绿化环境以及倡导绿色消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厦门市,一家名为绿十字的环保组织对当地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厦门绿十字是2003年通过工商注册成立的一个非政府的民间公益组织。成立三年来,该组织通过大量环保活动,在厦门市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氛围,取得了大量成果:(1)催生及推动当地学生社团成长,培养大批优秀环保人才;(2)推动企业参与和关注环境保护,并承担企业社会责任;(3)组建相关专门项目小组,使众多项目具体实施深化;(4)改善了当地环境。该组织的突出特点包括:(1)项目的民间自发性;(2)项目的积极教育性;(3)项目的全面实效性;(4)项目的广泛参与性;(5项目的持续发展性。
但总体来看,我国环保NGO在设立、活动、资助、社会支持等各个方面都还相当薄弱,缺乏有效法律的保护,甚至缺乏明确法律的保障,这对公民参与、NGO作用的发挥是相当不利的,需要立法加以完善。
此外,生态社区建设也非常值得关注。村、街道、小区等民众聚集的生活场所,在环境保护尤其是本地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比较容易产生具有公信力的权威管理者;彼此情况较熟悉,执行效率高;参与的主要是社区环境相关的,关系切身利益,积极性较高;形式多样灵活等。如何通过立法为生态社区建设提供合法依据和资金保障,也是需要环境法学者研究的课题。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形式,绝不仅仅环境保护、生态治理这么简单,它实际上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优美的文明,是一个富裕、公平、绿色、和谐的社会。环境法治必须顺应生态文明要求,秉持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生态文明目标而不断修改、完善。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入侵则是指外地生物进入另一地区,因为在此地区没有天敌,会较快繁殖而形成种群,打破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生物入侵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物种的多样性意味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网络化程度高,异质性强,能量、物质和信息输入输出的渠道众多而密集,纵横交错,畅通无阻,因而流量大、流速快、生产力高。即使个别途径被破坏,系统也会因多样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补偿和替代而保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使系统结构被破坏的部分迅速得到修复,恢复系统原有的稳定态,或形成新的稳定态。
1.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群落组织化水平,而且可以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间接反映群落功能的特征。
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叶,当时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群落中物种面积关系的探讨和物种多度关系的研究。1943年,Williams在研究鳞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时,首次提出了“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之后大量有关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原理、及测度方法的论文和专著被发表,形成了大量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一度给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造成了一定混乱。自70年代以后,Whittaker(1972)、Pielou(1975)、Washington(1984)和Magurran(1988)等对生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基因)变化,亦称为基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从目前来看,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分为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三类。α多样性指数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群落所含物种的多寡,即物种丰富度;②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物种均匀度。β多样性指数可以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性越大。精确地测定β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①它可以指示生境被物种隔离的程度;②β多样性的测定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③β多样性与α多样性一起构成了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梯度变化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是指群落组织水平上物种多样性的大小随某一生态因子梯度有规律的变化。①纬度梯度: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北半球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增加,植物群落依次出现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苔原,伴随着植物群落有规律的变化,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②海拔梯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在温度、水分、风力、光照和土壤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物种多样性与海拔高度呈伏相关,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群落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如喜马拉雅山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就表现了这样的规律。③环境梯度: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表现明显,而有的时候则表现不明显。如Gartlan(1986)研究发现土壤中P、Mg、K的水平与热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Gentry(1982)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新热带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在热带亚洲森林类型,两者则不存在相关关系。④时间梯度:大多数研究表明,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随着演替的进展,物种多样性增加。在群落演替的后期当群落中出现非常强的优势种时,多样性会降低。
2.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以及在受到一定的干扰后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概念。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也叫抗变能力,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和维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2.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 局域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经受小的干扰后回到原状的能力。全域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经受一次大的干扰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这两种稳定性可能有下列4种情况(图8-13):(1)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都低(图中以小球是否容易保持稳定来表示);(2)局域稳定性高,全域稳定性低;(3)局域稳定性低,全域稳定性高;(4)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都高。3.脆弱性和强壮性 能在环境条件改变不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脆弱的生态系统。能在环境变化范围很大的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强壮的生态系统
3.生物的多样性导致稳定性
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出发,可以确定忽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生物组织层次可能是造成观点纷争的根源之一。特定生物组织层次的稳定性可能更多地与该层次的多样性特征相关。探讨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应从不同的生物组织层次上进行。扰动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悖论中的重要因子,如果根据扰动的性质,把生态系统(或其他组织层次)区分为受非正常外力干扰和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 " 类系统,稳定性的(个内涵可以理解为:对于受非正常外力干扰的系统而言,抵抗力和恢复力是稳定性适宜的测度指标;对于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的系统而言,利用持久性和变异性衡量系统的稳定性则更具实际意义。结合对群落和种群层次多样性与稳定性相关机制的初步讨论:在特定的前提下,多样性可以导致稳定性。例如采用多样性理论和冗余理论对固沙植物群落稳定性机制进行论述.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固沙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状态.在生物学各级水平都存在冗余,冗余是生命系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性,其主要功能是确保生物个体和群体更好地适应极端环境、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保持稳定,而且其功能只是在受到干扰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削弱冗余,会导致在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产生补偿作用,以此来增加群落的功能.固沙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群落内冗余的数量和结构,冗余越多结构越复杂,群落越稳定.削弱固沙群落的根系冗余可获得生物量上的补偿,但使群落稳定性下降.①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多样性高的群落,物种之间往往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相互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趋于复杂,当面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或群落内部种群的波动时,群落由于有一个较强大的反馈系统,从而可以得到较大的缓冲。从群落能量学的角度来看,多样性高的群落,能流途径更多一些,当某一条途径受到干扰被堵塞不通时,就会有其它的路线予以补充
②May(1973,1976)等生态学家认为,生物群落的波动是呈非线形的,复杂的自然生物群落常常是脆弱的,如热带雨林这一复杂的生物群落比温带森林更易遭受人类的干扰而不稳定。共栖的多物种群落,某物种的波动往往会牵连到整个群落。他们提出了多样性的产生是由于自然的扰动和演化两者联系的结果,环境的多变的不可测性使物种产生了繁殖与生活型的多样化。
在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上,目前仍未定论。
物种多样性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1.有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作用的假说,物种以什么样的机制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还仍然没有解决的生态学问题,而且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功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目前有关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假说有下列4种。(1)冗余种假说(Redundancy species hypothesis):生物群落保持正常功能需要有一个物种多样性的域值,低于这个域值群落的功能会受影响,高于这个域值则会有相当一部分物种的作用是冗余的(Walker 1992)。(2)铆钉假说(Rivet hypothesis):铆钉假说的观点与冗余假说相反,认为生物群落中所有的物种对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有贡献而且是不能互相替代的(Ehrlich,1981),正像由铆钉固定的复杂机器一样,任何一个铆钉的丢失都会使该机器的作用受到影响。(3)特异反应假说(Idiosyncratic response hypothesis): 特异反应假说认为生物群落的功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强度和方向是不可预测的,因为这些物种的作用是复杂而多变的。(4)零假说(Null hypothesis)零假说认为生物群落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无关,即物种的增减不影响生物群落功能的正常发挥。
2、概念与类型:上述4个假说中都没有对每个物种的作用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其中有一些物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物种即称为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或关键种组(Keystone group)。关键种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能是常见的,也可能是稀有的;可能是特异性(特化)的,也可能是普适性的。依功能或作用不同,可将关键种分为7类。关键种的鉴定目前比较成功的研究多在水域生态系统,而陆地生态系统的成功实例相对较少(Menge等,1994)。3.功能群的划分及其意义 :为了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必要引入功能群的概念。功能群是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将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分成不同的功能群的意义表现在:(1)使复杂的生物群落简化,有利于认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弱化了物种的个别作用,从而强调了物种的集体作用。
4.多样性稳定性的意义及其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长期进化的结果,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当今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其原因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人口增加;(2)生境破坏;(3)环境污染;(4)人类大规模的迁移。除外界因素之外,物种本身的遗传特点,也往往促成了灭绝的发生。如某些种定居与食物链的高级位,还有一些种分布的范围十分有限,某些种散步和定居的能力很弱,它门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等等这些原因。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的研究,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很好的利用生物多样性具有的现实及其未来的社会经济价值,等等。随着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从以物种为中心转向一生态系统为重点,即从多样性的生物学研究向转向多样性的生态学研究,在大多数物种特化群落或营养级网络层次上认识种群和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这样将能使种群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予以它们某种统一规律的认识。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从个体至生态系统的多层次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重要性,从而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维持和濒危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结构与动态变化过程的相互关系。
第二篇:加强生态文明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强生态文明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双流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汇报
双流县环境保护局
双流,成都市向南发展核心区域的近郊大县,县域自东向西三面环绕成都主城区,幅员面积1032km,辖21个镇、3个街道,人口90.3万。双流,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5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百强县第27位、蝉联西部第一,入选2010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产业发展能力十强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具竞争力20强县。
双流没有生态环境的先天优势,没有天然禀赋的地理条件,平坝、浅丘、深丘各占三分之一,生态空间较为狭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经济发展面临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和挑战,寻求经济跨越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优化协调成为一项新的历史任务。建设国家级生态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双流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开创可持续发展新局面而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性、方向性选择。自2007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力争2—3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目标以来,双流始终把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和谐和可持续
2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快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作为促进产业升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高水平规划,高水准投入,高标准打造,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全力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大气环境治理、河流综合整治、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城镇生活垃圾处置、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及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噪声污染治理等“七大”环保工程;加快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细胞、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生态人居、饮用水源保护“八大”生态示范工程,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环境教育“三大”全民环境友好行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县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2007年以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四川省生态县、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四川省园林县城、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球生态宜居国际示范区最佳范例奖,并成为全国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县。2010年10月28日我县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的考核验收,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通过国家考核验收的县,2011年4月,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县公示,环保部即将正式公告。国家生态县的建设,使我县的发展战略思维得到了升华,发展方式有了重大转变,显现了我县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决心和曙光。一个“城在田中、园在城中、城园
交融”的田园城市,一个以产业新城、生态新城、文化新城、怡居新城、时尚新城为内涵的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正以独特的魅力展造福双流人民。
一、生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域内主要河流金马河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达标;杨柳河水环境质量由2006年的劣Ⅴ类提升为2010年的Ⅲ类,达到划定的水域标准;锦江水环境质量由2006年的劣Ⅴ类提升为2010年的Ⅳ类,2010年出境水质氨氮浓度较2006年削减了47.7%。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由2006年的295天提高2010年329天,优良率由80.3%提高到90.4%。声学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划定区域、规定时间段的国家标准,持续保持稳定。
2、污染防治不断加强。2010年全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3.5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危险废物处置率100%,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7.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6.3%
3、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29.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85 m,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19.67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66.27%。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2个,国家级AAAA和AAA旅游景区各1个,县级以上
2人居活动生态小区66个、生态村107个、绿色社区4个、绿色学校62所、生态家园17887户,五星级乡村酒店3个,五星级农家乐1个。
4、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12亿元,比2009年年均增长1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209元、增长24.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5亿元、增长5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0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9030元、增长17%。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6%,与2009年持平。三次产业的构成比由2009年的7.2:49.5:43.3优化为6.2:50.4:43.4。双流经济呈现出顺应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的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高回报的良好态势。
二、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
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全力以赴,更需要企业的高度协同、群众的积极参与,通过全民动员、全民动手,确保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近年来,我县依靠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机制,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
(一)建立健全四大机制,形成生态建设合力
1、领导推进机制。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35个部门和各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参与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和8个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工作
组;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推进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抓。县委、县政府两次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县千人动员和再动员大会,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动员,安排部署。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全力支持,各镇(街道)和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机制,为生态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监督考核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各镇(街道)、各部门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加强目标检查、执法监督、效能监察,对创建工作实施专项考核,在所有评优选先中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纠正;对因工作不力影响全局、出现环境安全危机、造成重大环境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依纪追责,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工作。
3、多元化投入的市场机制。切实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作为县财政支出的重点,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重建等方面。每年新增财力中约20%用于环境保护,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同时,通过BT、BOT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环保项目和环保公益事业,为生态建设
提供资金保障。2007年以来,县财政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资金达24.43亿元,社会投入资金达8.07亿元,每年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均在3.5%以上。
1、采用民间资本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方式,引进民间资本2.7252亿元,先后建成了东升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华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航空港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以及牧马山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收集处理能力15万吨/日。项目建成后由投资企业自行运营,运营期间县财政按污水处理量支付运营费,每年需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运营一定年限后移交政府。
2、政府投入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镇级中小型污水处理站、村级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污水收集管网,采取政府投资建设方式,先后投入13.264亿元,在所有的镇和集中安置小区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站)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共达4.285万吨/日,并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44.54公里。
3、企业自筹,政府补助建园区污水处理厂。对蛟龙工业港园区污水治理,采取企业投入、政府补助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2007年12月,设计日处理能力1万吨,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总投资1500万元、政府补助400万元的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园区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能力逐渐无法满足区域内污水处理要求。2009年,蛟龙工业港双流园区管委会提
出了建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二期3万吨污水处理厂的方案,预计投资6000万元,排放标准提高到GB18918-2002的一级A标。2009年5月20日,县政府第七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并决定给予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1500万的资金补助。工程于2009年6月3日正式投入施工建设,9月底完成土建工程,11月底正式投入运行。
4、市场化运营污水处理厂(站)。我县出台了《双流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选择3家国内外管理规范、技术领先的营运公司,对全县镇级污水处理站、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及白河水质治理工程进行第三方运营管理;选择一家在线监测系统运营服务公司,对全县的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开创了全省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先河。县财政每年投入的运营管理资金1400余万元。
4、联合执法机制。坚持依法治污、铁腕治污,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制淘汰“五小”和“三高两低”等污染严重的企业。我县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依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化污染源现场监察执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好信访投诉,建立健全环保执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并对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职责交叉问题,县环保局经常组织县经信局、城管局、双流工商局、安监局、供电局等
职能部门开展专项联合执法。2006年以来,我县共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80余次,限期治理工业企业47家,关闭搬迁工业企业217家,关闭“三无”企业达500家,关闭屠宰场72个,取缔小家禽宰杀场(点)180余个,实现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完好率100%、达标率100%,全县未发生一起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同时,全力提高环境监察效能,按照分片区的管理模式,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巡查等方式对全县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设施和一般污染源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依托在线监控中心平台,实施污染源全方位监控,有效防止排污单位的违法排污行为,确保了我县环境安全。
5、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监督作用,与双流电视台合作,在《双流新闻》后,开设《东升城区空气质量信息》栏目,在成都市郊县中第一个发布城区空气质量信息,实现了空气质量日报。通过双流县政府政府网络平台,及时对企业环境行为信息、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进行公示。同时,出台了《双流县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制度》,加强环保社会监督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公民争当环保卫士,赋予公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前,环保志愿者已突破1000名,并聘请了22名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县政风监督察监督员为我县的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对企业、行业、区域及社会环境保护
工作进行监督,畅通群众反映环保工作意见、建议信息渠道,提高环保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环境管理效能。
(二)统筹编制三类规划,夯实生态建设基础
我县生态建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按照“全域双流”的理念和“四性”的要求,围绕打造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立足城乡一体,科学编制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引领我县生态建设。
1、科学编制《双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7年聘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编制《双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8年9月县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规划》,同年10月县人大常务会作出《关于审议通过〈双流县生态县建议规划〉的决定》,《规划》纳入政府的正式施政重点,并以人大立法形式,予以法律保障。2010年对《规划》进行了修编,更具时代性、前瞻性、战略性,更符合国家生态县的规划要求。《规划》实施环境治理、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修复、人居环境等重点工程项目31个,计划投资37.71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29个,其余2个项目正在建设中。
2、科学编制2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环境规划、107个生态村和58个生态小区建设方案,形成多层次、覆盖城乡、相互衔接的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从而使生态建设规划更具操作性、考核性。
3、对城乡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进行了全域调查、系统考虑和统筹谋划,科学编制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人居专项规划和全县生态经济功能分区规划,以多层次、满覆盖的生态规划,引领国家生态县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三大生态产业
县委书记高志坚指出:作为全国“百强县”、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双流经济经过了长时期高速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带头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生态县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培育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作为建设生态县、打造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的主要支撑,主动融入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产业功能区建设,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标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1、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生态工业。以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大力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功引进了天威新能源、汉能控股、新光硅业等一大批新能源重大项目。2010年我县新能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49亿元,同比增长68.3%。目前,我县已成为国内技术路线最齐、研发平台最全、产业链条最长、发展潜力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2009—2010年连续2年排名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榜首,双流已成为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成都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并于2010年9月27—29日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吸引投资140亿元。同时,我县大力扶持、引导100余家企业实施“节水、节电、节能”技术改造,建成成都南玻、川开军氮的12兆瓦余热发电、中水回用等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提高效益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2、我县依托空港优势、区位条件和生态资源,主动融入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航空枢纽服务、航空物流、临空总部经济、临空会展等现代服务“八大临空产业”,建设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成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推动临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依托丘陵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主动融入全省“两湖一山”旅游开发,深入挖掘双流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举办“一月一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响“古蜀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黄龙溪“天府第一名镇”品牌,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201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4.54亿元,占GDP比重达
43.4%,增长1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78亿元,增长18%。
3、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以农业技术服务、村级公共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三大市场经营主体”,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等“五大产业”,推进产业规模化、组织集体化、投入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六化合一”,加快建设以集体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成都近郊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拥有全球最大的优质枇杷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和西部最大的杨梅生产基地,41个有机和有机转换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机、有机转换、无公害、绿色食品总数达207个,“双流冬草莓”、“双流枇杷”、“双流二荆条辣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我县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66.27%,实现农业增加值29.31亿元,占GDP比重达6.2%,增长2.4%。
(四)强力实施八大环保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我县把坚持控制污染物排放作为落实环境保护制度、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污水不下河、垃圾不落地、扬尘不上天、噪声不扰民”是我县治污的“土”标准。2007年以来,我县投入32.5亿元资金,完善环保基础设施,综合治理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实现了污染治理10个“全覆盖”。
1、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近年来,我县投入近15亿元建成4个大型污水处理厂、28个镇级污水处理站和4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44.54公里,实现了镇(街道)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2010年全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3.55%。
2、实施河道环境治理工程,实现河道规范化管理全覆盖。出台《双流县河道水环境综合管理办法》,建立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实行河道管理镇(街道)负责制,每条河道落实专人管护,县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每季度进行明查暗访,督查督办,奖惩兑现。县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对各镇(街道)的河道管理工作进行补助。投入6050万元,对辖区内的30多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整治,锦江、杨柳河、江安河、白河等河流水质明显改善。
3、实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零排放”全覆盖。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了《双流县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双流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严格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审批、建设、管理。对禁养区内的3100多个养殖场,县财政共投入1.9亿元实施了全部关闭或搬迁;对分散养殖户,采用建户用沼气的方式治理养殖污染,全县已
建沼气池6.2万口,占全县适宜建池农户的100%;对规模养殖场,按“畜禽养殖——沼气供热——田园种植”的模式进行整治建设,以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共建设标准化养殖单元64个。2010年全县养殖粪便无害化综合利用量为12.6万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7.8%。同时,按照“餐厨垃圾——养殖饲料——有机肥料——有机食品”的循环经济模式,配套建设餐厨垃圾处理站、有机肥厂,综合利用餐厨垃圾、畜禽粪便,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4、实施生活垃圾整治工程,实现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全覆盖。出台《双流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置实施意见》、《双流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处置工作财政资金补助奖励与管理办法》,建立“户集、村收、镇清运、县处置”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置体系。投入1.2亿元建成标准化垃圾压缩站2座,设立垃圾转运站(点)4000余个,垃圾实行袋装收集,密闭运输。近三年投入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和设施维护更新的资金达6400万元,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投入1500余万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餐厨垃圾处理站,实现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目前,投资额达7亿元的日处理1800吨的九江环保垃圾发电厂主体工程建设已竣工,2011年6月将投入运行。
5、实施大气环境治理工程,实现重点区域清洁能源使用全覆盖,县财政投入近2亿元,对实施了工业、生活清洁能源
建设。对12家燃煤工业企业实施治理,对“禁煤区”内的416家燃煤店铺全部实施了清洁能源改造,对东升街办、华阳街办、西街办、九江镇绕城高速路内的1210户低保户使用清洁能源进行补助,政府为每户一次性购买液化气罐和双口炉灶炉具,每户每月按110元补助液化气一罐(15公斤),每月初由所在镇、街道负责,将液化气发送至低保户使用。每年安排补助资金达140余万元。全县699辆公交车、406辆出租车全部使用液化气燃料,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出台《双流县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实施道路硬化、提档降土、裸土覆盖三大扬尘治理工程,综合治理建筑工地、闲置工地、拆迁工地三大工地扬尘污染。全域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采取秸秆还田、秸秆汽化、秸秆饲料等方式综合利用秸秆,净化农村环境,建成大林镇石庙村秸秆汽化站1座,建成永安镇、金桥镇、彭镇秸秆沼气供应站3座。2010年我县秸秆综合利用量32.243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6.3%,6、突出服务行业废水治理,实现了医院、农家乐、汽修厂和洗车场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的“四个”全覆盖。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有医疗废水处理站,医疗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全县130家农家乐、120家汽修厂和洗车场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
7、突出噪声污染治理,建立噪声污染防治管理长效机制。出台《双流县城市噪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相
关职能部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职责。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积极开展“绿色工地”创建活动,强化建筑施工监管,除抢修、抢险等应急任务外,城区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加强工业噪声管理,采用低噪音设备和隔音降噪措施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闭搬迁;加强生活噪声监管,禁止民用、商业高声音响扰民,取缔居民区内金属切割加工点,禁止在居民住宅楼附近使用大功率的风机、电钻等设备进行长期作业;加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噪声管理,对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业责令其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使周边地区的环境噪声符合相应区域的噪声标准;加强交通噪声管理,采取道路改造、车辆分流、城区禁鸣、限制通行、建设隔音设施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实行服务业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对饮食、娱乐、加工生产行业严格实行环保前置审核。同时实施“全县公交一元通”工程,减少私家车出行率,减少噪声污染。
8、突出环保能力建设工程,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投入550万元建成全省第一个环境监察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全县重点污染源的全天候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投入400万元建成全市第一个县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对饮用水水源水质每两小时1次、13项指标的自动监测,有效提高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能力,确保了我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无一次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发生;投入200余万
元建成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实现了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和城区空气质量日报;投入近900万元,按照西部一流的标准,对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县环境监测站的执法装备、监测分析仪器设备进行了补充、更新。我县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通过了国家新二标考核验收,环境监测能力达到了国家三级站标准,其执法装备、仪器设备堪称全省一流。
(五)严格环保审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我县认真落实贯彻《环境影响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坚持“把住源头、不欠新账,强化整治、多还旧账,全程监管、控制总量,动静结合、平衡容量”的基本原则,对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措施,着力“两强化”、“五不批”,为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环境影响评价为抓手,对工业园区、区域流域开发、行业规划进行规划环评,强化环境准入。对未批先建、未落实“三同时”制度和验收后未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工业企业实行停产整治,强化“三同时”制度。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工业项目不予审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项目不予审批;国家明令淘汰的或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工业项目不予审批;选址、布局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功能区划,未进入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不予审批;现有设施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不能通
过“以新带老”、“以大代小”的措施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予审批,为从源头上防止“两高一资”行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环保第一审批权的作用。2006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1193个,“一票否决”项目107个。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淘汰落后产能,关闭2家小水泥企业,汰淘落后水泥产能近100万吨;关闭3家小钢铁生产企业,淘汰落后钢铁产近60万吨;关闭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近70家,关闭“三无”企业近500家,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多创联动,不断提升生态县建设水平
1、创建园林城市,优化生态结构。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突出山水田园风光和生态自然之美,加快川西平原田园风光功能区和川西丘陵田园风光功能区建设。实施生态保护示范工程,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六绿”示范工程,积极构建“点、线、面”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形成山地植被保护与恢复,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小区绿化与城镇园林广场建设相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城镇绿地与乡村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体系,打造绿色双流。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29.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85平方米。
2、创建卫生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全力开展国家卫生城
市创建活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食品安全、农贸市场、病媒生物防制等11项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合公安“治安”职能和城管“治乱”职能,在全省率先成立公安城管联合执法中队,对广告乱贴、垃圾乱扔、摊位乱摆、车辆乱停、河道乱污、工地乱象、乱搭乱建等“七乱”现象进行长效治理,营造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实现农贸归市、停车归位、摊点归区、坐商归店、广告归栏。突出抓好“五小”行业整治,部门联动,相互抄告,监督到位,确保设施完善、制度健全、亮证经营。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严格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和市场准入,在全市率先开展生猪产品和蔬菜、水果、食用菌3大类食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全县广大群众食品安全。利用城市绿地新建星级公共厕所12座,县城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公共厕所达62座,万人拥有公厕4.46座。着力营造便捷、卫生的购物环境,建成标准化农贸市场4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1个。结合“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艾滋病防治日”等卫生主题活动,加强全民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健康意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3、创建文明城市,培育生态文明。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高公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利用报刊媒体和“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活动,广泛开展全民生态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价值观,倡导绿色消费,增强生态意识,使生态伦理标准成为公众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的环境保护综合决策能力;注重青少年教育,从小培养不浪费资源、关爱环境的良好习惯;强化企业宣传,让企业认识到建设生态产业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绿色经济规则,在节水、节能、节耗等方面做出成绩;开展农民教育,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培育生态文化,培养公众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伦理观念,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循环利用的行为规范。加强对古宅、古桥、古寺、古建筑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挖掘和发扬具有双流特色的文化形式,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三、生态建设的主要体会
双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既要跨越发展进一步扩充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又要保护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发展经济的紧迫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力度,实现“经济发展西部第一、生态环境西部一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比翼齐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在国家生态县创建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1、培育生态理念是建设生态县的前提。生态建设涉及全
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建设生态县必须先从培育生态理念着手,积极倡导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让建设生态县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着力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水平。
2、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生态县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产业是生态县建设的中心。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发展为要、生态为先”理念,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兴县”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县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与治理并重的方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依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注重源头防范,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禁建设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工业项目。同时,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快污染治理工程升级改造,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4、完善政策体系是建设生态县保障。生态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必须依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保障。要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制定和完善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相关制度,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全力支持,镇(街道)和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工作网络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责任管理体系。
下一步,我县将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作风,不断巩固扩大生态县建设成果,做到“既要有一流的经济,也要有一流的环境和文明,一流的品牌和形象,坚持环保与发展旗帜不倒”,努力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魅力空港、生态名城,把双流打造成为中西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典范,并向国家生态文明县的更高目标迈进。
第三篇:推进道德课堂坚持教育生态文明
推进道德课堂坚持教育生态文明
——来集二初中学习田保华局长讲话精神汇报材料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在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提出了课堂改革的关键是构建道德课堂这一全新的命题。指明了学校工作的方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我校对田局长的讲话精神做了认真的传达,对今后的学校教学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一、领导重视,专项学习会议内容
10月28日,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在郑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 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的重要讲话之后,我校全体教职工在校长的组织和主持下对讲话内容进行了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我们沉思:到底怎样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认真的学习着,思考着。面对当前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田局长专门对“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说:一个教师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如何确信自己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这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这些问题在提醒我们教师必须把目标、过程方法及教学评价牢记在心,检验自己的课堂教学。
通过学习,我校全体教师对道德课堂及教育生态文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认识到,道德课堂就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 1
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而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这也正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
在传统意义的课堂上,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者,这种角色的错位往往导致灌输式,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学生的抵触性较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正是这种教师角色的错位,才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被异化,造成了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道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快完成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重构起“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的再创造。
二、深入领会,学习会议精髓
“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既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和境界。”这既是田局长对全市中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赋予的历史重任。
众所周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来源于课堂,学生的“苦学”与“乐学”、“死学”与“活学”、“难学”与“易学”、“学会”与“会学”等各种关系都在课堂内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三个问题,即:你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学习目标)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学习策略)你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学习结果评价),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努力探索和研究,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到知识,在积极、愉快、兴奋的环境下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田局长所提出的道德课堂是新课程形势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教学形式,作为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探索,在不断地尝试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改变我们已有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轻松,使我们的学生学的更有兴趣。通过学习,我们对“道德课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道德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其实就是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到的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喜悦等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田局长指出,推进道德课堂建设,教师要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
教学,既是新课程的要求,又是师道的要求。我们认为,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推进了这么多年,虽然课堂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知识本位、应试本位和分数本位的课堂教学现象依旧存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仍然充塞着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究其原因,田局长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和“虚假自主、虚假合作、虚假探究、虚假渗透”。对此,我们确实应该深刻反思,真正树立“道德课堂”的思想意识。
三、积极落实,营造道德课堂
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我为构建道德课堂建言活动。让大家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背景下课堂的不道德之处。要求教师杜绝课堂中的不道德行为,列出自己为构建道德课堂的行动计划。利用周三教研活动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发言。让每位老师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对道德课堂的认识以及今后怎样做才能达到构建道德课堂的要求。
1、统一思想,端正认识。学校在统一组织学习田局长讲话后,各教研组就组织教师积极进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自主、自由,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加强平等、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学生就会创造出奇迹。
2、加强课堂规范,提升课堂品位。本学期,学校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的督促和检查力度,坚持一周一次学科教研组教研会,单双周检查教师学案、听课记录,教师全员参与校级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互听互评活动。
3、深入课堂反思,不断进行课堂诊断。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都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预习方法的指导,“学案”的使用等方面是否真正体现有利于学生的预习,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思想方面,是否突出“三个促进”,即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发展;在教学目标方面,是否有长期、中期、近期目标,是否有教学目标、改革目标、研究目标;在教学资源方面,是否善于发掘、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通过学习研讨,我校教师对建设道德课堂达成了如下共识:道德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道德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家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道德课堂关乎学生的健康发展,关乎祖国的明天未来,切不可等闲视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让课堂真正成为合乎道德的课堂,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篇:坚持生态立市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生态立市 建设生态文明
周先旺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3日07 版)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要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黄石市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留下了巨大的生态赤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消除环境危机隐患的重要保证。黄石市着力做好 “加减乘除”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通过加法做大经济总量,加快推进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工程,着力打造特钢、铜产品精深加工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和国内第三大PCB生产基地;通过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强制关闭和整治全市348家“五小”企业和438家重点污染企业;通过乘法做优传统产业,重点支持特钢、铜材、建材和装备制造类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促使传统企业提升效能;通过除法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现代农业等生态产业,做大绿色经济这个“分子”,提高生态产业比重。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地质灾害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重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全面启动覆盖城乡的“五边三化”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在城区边、集镇边、干道边、长江边、湖泊边持续大力进行绿化、洁化、美化。坚持把开发利用与修复治理统一起来,把采矿显性收益与环境治理成本兼顾起来,把原矿开采与矿产资源延伸加工、形成产业链布局统筹起来,按照“有序、有限、有期”的原则,做到依法开采、规范开采、集中开采、科学开采,实行开发一片、治理一片,开发完毕、治理到位,让绿色真正成为黄石发展的主色调。
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黄石市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和激励机制,健全矿山治理备用金制度,推动形成生态环境破坏者赔偿、建设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格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资源交易、环境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生态建设实绩公示制度,把发展的责任套上生态的“笼头”。
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全社会的生态自觉,健全的生态基础设施是支撑。黄石市在各工业园区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热电气联供、生态隔离带等环保设施,实现园区生态化、低碳化;在城区打造一批小型森林公园,加快标准化农贸市场、星级公厕、污水管网等系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出租车换代升级等系列交通改革;在村镇,推动村镇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置,力争到2017年,每一个乡镇至少建一座垃圾压缩转运站和污水处理厂,每一个村有一辆垃圾清运车。
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生态创建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黄石市大力开展生态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创和评选最美乡村活动。扎实推进森林城区、卫生城区创建,鼓励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举办各层次园林博览会。2013年,铁山区将500多亩乱石成堆的工矿废弃地进行绿化改造,在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园林花卉展览会,使工矿废弃地变成了大花园。以此为契机,黄石市积极筹办2014年首届市级园博会,坚持以园博会为导向,以各类生态创建活动为基础,加快形成全市动员、全民动手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黄石市委书记)
第五篇: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我叫***,我演讲的题目是“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伴着温和的春风,明媚的阳光和恩师们谆谆的教诲,我们成长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是祖国如花的未来,培养我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我们人生课堂中重要一课。一个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将为我们的成才搭桥铺路。
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清晨问候他人时的那抹温和的微笑;文明是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时那个优雅谦让的身影;文明是捡起垃圾时的那个美丽弯腰;文明是看见老人上车时温情的让座;文明是面对红灯时温文尔雅的停步;文明是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善意的提醒;文明是唇齿间声声的礼貌用语。
杰夫莱斯曾经说过: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讲文明,懂礼仪”,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渗透着文明礼仪的本质。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净校行动”,现在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来了,大家都来共同维护我们校园的卫生;“对不起”“没关系”的礼貌用语多了,同学之间多了一分谦让;放学排路队时,大家集合得迅速、整齐、安静,每个同学胸前的红领巾此刻显得更加鲜艳,路队能走很远不解散。只要你愿意去做,“讲文明,懂礼仪”将是一件极为简单、快乐的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我们要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所长,日有所增。同学们,我们应秉承和发扬我校“讲文明、重礼仪”的朴素风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小事,从我做起,以文明行为,促文明之风。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合力谱写文明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