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眼中的张爱玲
我眼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那样一个传奇的女子,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与震撼。她说给胡兰成的一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仿佛让我看到了她闪着镜光的心内世界。
每次想起张爱玲,总不能给我一个完整的形象,即使在我看了她的相片之后,她的神情与形态依然陌生。她像一个陌生的影子,在灯光下闪着黑色的幽情;又像一朵尘埃里的花,美丽却终究不属于这里。韩少功说,人是从鱼变来的,终究要回到海中去。回去之时应该带什么回去——一层叠的钞票或是无尚的光荣;恋恋不舍或是一往情深。张爱玲去了那里无人知晓。但她带走了自我与独立的人格,这是最完美的生命的写照。
叶兆言说:张爱玲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一本小说是自己,她在生活中的小说做法是存心让我们苦笑不得,存心让我们疑惑不解,存心让我们要将她遗忘。
池莉说:张爱玲目中无人、无世界、无一切——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人——她承认自己是俗人,却处处处心积虑地逼着“雅人”们自惭形秽。
苏叶说:张爱玲是逃避人间的精灵,是不要任何宴桌的单飞的凤鸟。谈论别人本身是一个无聊的话题,更何况我们是无法探索别人的思想和所作所为的目的的。所有的人都认为张爱玲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小说,她是要用一个苍凉的手势来表现一生;她的存在总要让别人能做一些她希望的事。我说不是。
张爱玲是一个人,无论是爱清净还是爱热闹;是写小说还是考据《红楼梦》;是晚清衣着还是穿着摩登。是旅居异乡还是留在香港或上海,她都是一个人。是人,做事总要依着本性,履行生命赋予她的使命。我们犯不着钻研理由偏偏来挑剔她或完美她。只需要能够揣悟出她溢于文章中的灵性与沧桑感便行。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要追究那么多褪色的回忆,是好奇心或是为了树立一个屹立于文明与理想中的符合自我设计的形象。人做一件事常常是没有理由的,就像张爱玲要挑破人间的袍子,寻出华美下的虱子,恐怕不是因为她要作正义之神;正如她嫁给轻薄有才的汉奸,也不是为了亲日,甚至是否还会有人设想她要打入敌人内部?她既是喜欢如此,也就如此做了。不论她因为胡兰成的汉奸身份而使自己的背景始终不明不白,或是因为胡兰成的移情别恋最终离之而去,都无须追究,追究她的灵性,眼光,灼透一切或目无一切。
说到张爱玲,不得不说胡兰成,张爱玲得到了胡兰成,那种快乐宛若小儿得饼。胡兰成是她的天,她在给胡兰成的照片上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作为男人来说,胡兰成的确风流,而他对张爱玲并非无情,他是这样写过的--“爱玲这样小气,亦糊涂得不知道妒忌。”这句话说得爱怜横溢,尽管胡兰成的人品颇受非议,但如果没有段正淳一样的多情,也就不是胡兰成。张爱玲对胡兰成的风流,恐怕爱和恨是很难分清的。从张爱玲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胡在一起的日子里,一丁点儿的快乐,都会被张爱玲放大到如一个大饼一样大。
张爱玲的爱情,在她朋友的回忆中是这样的--一天,她的朋友去看她,发现张爱玲穿了一件皮袍子,快乐异常且忍不住地告诉朋友说,这是胡兰成挣了钱买给她的。她快乐得要让朋友知道自己的男人也是能养自己的。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是张爱玲的钱在养着胡兰成
张爱玲一个敢爱敢恨的奇女子,她与胡兰成相恋只有短短三年,却是张爱玲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一首《爱》,道尽了对爱的执着与忠诚。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爱》
第二篇:我读张爱玲
我读张爱玲
《红楼梦魇》中说“人生恨事:
(一)海棠无香;
(二)鲥鱼多刺;
(三)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
(四)高鹗妄改死有余辜。”张爱玲的人生四恨中没有囊括自己的情路不顺,在张爱玲的眼中,大概只要是爱都是美的。半生烟雨酸涩半生情义浓稠。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基本我对张爱玲的定义就是一个字,爱。张爱玲最浓墨重彩的爱都留在了胡兰成身上。
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有一个躺在藤椅上翻读杂志的中年男人。当他看到一篇小说时,才刚读了个开头,就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细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这个男人就是胡兰成,他读的小说就是张爱玲的《封锁》。文人与文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使他对作者张爱玲充满了好奇。当得知作者是位女性,才分颇高,更是让胡兰成对张爱玲念念不忘。胡兰成上门拜访,而张爱玲不见生客,胡兰成却不死心,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字条,写了自己的拜访原因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并乞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一面。第二天,张爱玲打了电话给胡兰成,说要去看他,不久就到了,相谈甚欢。次日,胡兰成去回访张爱玲。她房里竟是华贵到使他不安,胡兰成形容说,三国时刘备进孙夫人的房间,就有这样的兵气。那天,张爱玲穿了一件宝蓝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多年后,胡兰成对这些细节都有着清晰的回忆。此后,他每天都去看张爱玲。一天,他向张爱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张爱玲便取出来送给他,还在后面题上几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结合世人甚是不解,为张爱玲惋惜,她却不这样认为。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里的高贵优雅,懂她少时不幸而产生及时行乐的思想。就是因为“懂得”张爱玲才深爱着胡兰成。正如她在《半生缘》中所语:“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对她来说胡兰成就是那个等她懂她的人。终于,“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两句是出自张爱玲之手,后两句出由胡兰成所撰。
可是好景不长,仅三年爱情便枯萎了,张爱玲送去了诀别信和三十万,她说我自将萎谢了。从此以后张爱玲再也没有写过如《金锁记》那般凄美的文章。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不会后悔惋惜,她庆幸的是爱过。可美好的爱情伤身又伤心,烟雨中的上海弄堂缓缓走出一个旗袍女子满是哀愁忧伤。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她看见的不是兵荒马乱,而是在荒乱年代里氤氲的爱恨情仇。她只是一个重感情的传奇女子,勇敢坚定。“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壳。”而我也是透过她的字句体会她的心境,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第三篇:我爱张爱玲(范文模版)
我爱张爱玲
老早就知道张爱玲,也老早就喜欢张爱玲。老早就想读张爱玲的作品,也老早就有了关于张爱玲的《沉香》。可是我却发现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再读张爱玲的作品,竟陷入不能自拔之中,心中逐渐的清晰着:我爱上了张爱玲。于是今天,我想用我笨拙的笔来倾泻我愈积愈浓的感与情。
时光流转,不知不觉中,张爱玲谢世已然十载矣。张爱玲是读书人,更是写书人,《传奇》、《流言》、《半生缘》……她的精妙著述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再怎么评估也不会过分。她的作品一次次让读者惊艳,让读者见证着张爱玲文学创作的丰富多彩,不同凡响。
我惊艳于张爱玲生活的低能,无论是削苹果、补袜子还是待人接物都使她饱尝失败滋味;更惊艳于张爱玲三岁会背唐诗,七岁写了第一部关于家庭悲剧的小说,八岁写了一部图文并茂的《快乐村》,九岁为穷困的画家流泪后定下当钢琴家的志向;惊艳于张爱玲的“于 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奥,你也在这里吗?’”道出的张胡之恋之纯情与浪漫。太多的传奇发生在张爱玲的身上,上帝剥去她的做女人的贤惠,却也带给她其他女人所不具有的才气。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说“我从小就被认为是天才”。是的,她却是一位天才。
这位天性内倾、不善与人交游的才女,却能在通俗与先锋、古典
与现代之间,以都市民间意识解构五四新文化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当读完张爱玲的大部分散文和小说之后,惊异于她的才华与“俗气”,惊异于他对人性的理解和感悟,却难以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她作品中所蕴涵的意蕴。
“书比人长寿”,张爱玲已经飘然远行,但她留下的这么多奇异瑰丽的文字仍在深深吸引着我,打动着。前人有诗“千载沉香遗迹在,谁将绝调写风神”,我用来写对张爱玲及她作品的爱意吧。
写到这儿,心里酣畅许多。
第四篇:我读张爱玲
我读张爱玲
·郭 为·
张爱玲有一句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这句话概括了张爱玲笔下的世界,一个美好与丑恶无从分离的世界,一个风 雨飘摇中求偏安一隅的世界, 一个旷男怨女夙夕悲欢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成 就了张爱玲清贞决绝的目光、凌厉细腻的笔触。照批评家王德威的说法,张爱玲 具有“苍凉却华丽的末世视野”。张爱玲是那样一个世界的产物,因此不同凡响,影响经久不衰。后来者模仿着张腔张调,却可望而不可及。颇具名气的当代作家 苏童曾叹道,他“怕”张爱玲——怕到不敢多读她的东西。
张爱玲有点像法国画家高更和梵高,或者英国作家劳伦斯和康拉德。他们都 处于一个时代的末期,对当时的传统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变异和颠覆。他们的出 现,给身后的时代画上了句号。因此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力远超过代表当时文化的 大家们。张爱玲就具有这样的末世情怀——继承、变异、颠覆,对当时的文化与 传统虽然无比留恋,却冷静地予以否定。
这就不免使我们对张爱玲所处的世界和语境产生好奇。值得读者庆幸的是,张爱玲的散文作品几乎把她的家庭身世、个人生活、写作动机勾勒出全貌。不像 她同时代的其他女作家的诸如《致小读者》一类不痛不痒的文字,张爱玲的散文 作品非常personal,读来几乎能感觉到作者的呼吸。
虽然张爱玲是以小说家奠定历史地位的,她的散文作品也堪称大家,恬淡且 隽永,随意且敏锐,俏皮且感伤。有人说品读张爱玲的散文不能在乡间阡陌,不 能在小桥流水间,最适合的莫过于夏日的午后,坐在飘荡着古老爵士乐的咖啡馆 里,独自一人捧着咖啡慢慢品尝,让张爱玲带我们走进战火纷飞的年代,去领略 两个令我们心旌摇曳的城市——上海和香港。
我的这个读书笔记系列,暂且抛开张爱玲的小说不谈,仅尝试集中从几个侧
面通过她的散文去体会张爱玲作为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女作家所生活的世界
和她关注世界的眼光。
张爱玲一九二零年生于上海,奶奶是大清李鸿章的女儿,可以称得上真正的 末代贵族了。她从小就在新旧两种力量之间身受挤压。父亲是抱残守缺,碌碌无 为;而母亲很新潮,身为小脚女人,却不甘做男人的附庸,向往自由,最后实践 了“娜拉出走”那一幕,成为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的一员,后来主动离婚,与旧 势力彻底决裂。
代表新旧两种势力的母亲和父亲都给张爱玲以极大的影响。
由于母亲长年在国外,来去匆匆,与张爱玲团聚的时间并不多,遥远而神秘。
因此张爱玲对她并不觉得十分可亲。她在《私语》中回忆:
“最初的家里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因为她很早就不在那 里了。有她的时候,我记得每天早上女佣把我抱到她床上去,是铜床,我爬在方 格子青锦被上,跟着她不知所云地背唐诗。她才醒过来总是不甚快乐的,和我玩 了许久方才高兴起来。我开始认字块,就是伏在床边上,每天下午认两个字之后,可以吃两块绿豆糕。”
母亲的留洋,给了张爱玲对自由莫名的向往和海阔天空的想象:
“英格兰三个宇使我想起蓝天下的小红房子,而法兰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
室的瓷砖,沾着生发油的香,母亲告诉我英国是常常下雨的,法国是晴朗的,可
是我没法矫正我最初的印象。”
张爱玲回忆母亲这样教过她绘画:“画图的背景最得避忌红色,背景看上去 应当有相当的距离,红的背景总觉得近在眼前。”这段话给张爱玲留下极为深刻 的印象,是西方美学给张爱玲的第一次冲击。这不仅仅是涉及色彩和构图的技巧,而且引深到创作心理学中的“距离感”。张爱玲从小就表现出绘画天赋,还曾为 自己的作品配插图。曾有过“想学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 的梦想。虽然她最终没当成画家,但在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把握却得益于母亲帮她 培养的艺术感觉。
“画图之外我还弹钢琴,学英文,大约生平只有这一个时期是具有洋式淑女的风度的。此外还充满了优裕的感伤,看到书里夹的一朵花,听我母亲说起它的历史,竟掉下泪来。”
父亲的影响主要在古典文学方面。父女二人曾不止一次地一起切磋《红楼
梦》,这是张爱玲最接近父亲的时刻。张爱玲自己也承认自己“实在熟读《红楼
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而母亲则在当代文学和西方美学上使张爱玲受益匪浅。她这样回忆和母亲一
起读老舍的小说《二马》:“我母亲坐在抽水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读出来,我靠在门框上笑。”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 目标。„„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 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 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 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 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 存了这一点。”
张爱玲的童年是孤独的,文学给了她慰藉,但内心却像无根的浮萍。母亲多
少能使她感受到亲情,但又很少在她身边。她这样回忆送别母亲的情景:
“不久我母亲动身到法国去,我在学校里住读,她来看我,我没有任何惜别 的表示,她也像是很高兴,事情可以这样光滑无痕迹地度过,一点麻烦也没有,可是我知道她在那里想:‘下一代的人,心真狠呀!’一直等她出了校门,我在 校园里隔着高大的松杉远远望着那关闭了的红铁门,还是漠然,但渐渐地觉到这 种情形下眼泪的需要,于是眼泪来了,在寒风中大声抽噎着,哭给自己看。”
破碎的家庭留给张爱玲一颗破碎的心。而父亲的萎靡颓废和冷漠无情又早早
给张爱玲留下万劫不复的阴影。父母离婚后张爱玲开始与父亲一起生活,她这样
回忆父亲的家:
“那里什么我都看不起,鸦片,教我弟弟做《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 说,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像拜火教的波斯人,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 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属于我父亲这一边的必定是不好的,虽然有时候我也 喜欢。我喜欢鸦片的云雾,雾一样的阳光,屋里乱摊着小报(直到现在,大叠的 小报仍然给我一种回家的感4觉),看着小报,和我父亲谈谈亲戚间的笑话—— 我知道他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他喜欢我。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 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
我后母也吸鸦片。结了婚不久我们搬家搬到一所民初式样的老洋房里去,本 是自己的产业,我就是在那房子里生的。房屋里有我们家的太多的回忆,像重重 叠叠复印的照片,整个的空气有点模糊。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磕睡,阴暗的地方有 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而在 阴暗交界的边缘,看得见阳光,听得见电车的铃与大减价的布店里一遍又一遍吹 打着“苏三不要哭”,在那阳光里只有昏睡。” 值得注意的是,张爱玲的早期散文中大量描写她的个人身世和家庭成员的种 种。在发表这些文字时,她父亲、母亲、弟弟、姑姑、舅舅都还在世。但张爱玲 写他们却毫无情面,全无顾忌,不在乎他们的感受。她小说里的人物也常以自己 身边的人作为蓝本。譬如她舅舅就是《花凋》那个“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子”。而 这些人看到张爱玲笔下的自己,虽然有所不满,但却没有人公开表示异议。大概 张爱玲写的基本符合实情,所以只好装聋作哑。就连张爱玲写自己唯一的的弟弟,也全是嘲弄和鄙视。一九九五年张爱玲去世后,她的弟弟张子静开始写回忆录 《我的姐姐张爱玲》,开篇便写道:“张爱玲笔下那个很美而没志气的弟弟,就 是我。”
如果说对弟弟只是轻蔑,对后母只有愤恨:
“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铁栏杆上,我必定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一了
百了。”
唯一得到赞美比较多的是张爱玲的姑姑。她曾为了替张爱玲鸣不平被亲哥哥
打伤住进医院。
张爱玲描写父女关系,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近乎血泪控诉:
“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
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
狂的。”
这样的“癫狂的”的心理感受,就近而论,使张爱玲当时看窗前的明月光都
充满“静静的杀机”;从长远看,酝酿了张爱玲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文学底色。
“我生了沉重的痢疾,差一点死了。我父亲不替我请医生,也没有药。病了 半年,躺在床上看着秋冬的淡青的天,对面的门楼上挑起灰石的鹿角,底下累累 两排小石菩萨——也不知道现在是哪—朝、哪一代——朦胧地生在这所房子里,也朦胧地死在这里么?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
张爱玲“华美的”旗袍上面,岂止“爬满了虱子”。
”我也知道我父亲决不能把我弄死,不过关几年,等我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不 是我了。数星期内我已经老了许多年。我把手紧紧捏着阳台上的木栏杆,仿佛木 头上可以榨出水来。头上是赫赫的蓝天,那时候的天是有声音的,因为满天的飞 机。我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张爱玲在她的散文里毫不掩饰地抚摸着自己身上的伤疤,直截了当地倾诉着
苍凉的孤独感。然而,这样一个对世间的美好极度敏感的年轻的内心所不该拥有的孤独感,却使张爱玲把个人感情的追求深深地埋在心里,只字不提。
弟弟张子静总是远远地以阅读姐姐作品的方式关注着她的动向和心理活动,因为了解姐姐的他能够像张爱玲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两行之间另外读出一行”。但他吃惊地发现:“她和胡兰成恋爱、结婚这件事,我竟没能‘在两行之间另外 读出一行’。”(《我的姐姐张爱玲》)张爱玲两段不幸和残缺的婚姻,与其说是遇人不淑,倒不如说是慌不择路,使她不得不在孤独的路上只身一人走到生命的终点。就连她最后的亲人弟弟张子 静也变得可有可无。一九五二年连招呼也没打一个就永远地离开了中国。《我的 姐姐张爱玲》以下面的话作为结尾:
一九五二年我调到浦东乡下教书。那时大家都忙着政治学习,我也较少回上
海市区,和她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那年八月间,我好不容易回了次市区,急急忙忙到卡尔登公寓找她。姑姑开
了门,一见是我就说:“你姐姐已经走了。”然后把门关上。
我走下楼,忍不住哭了起来。街上来来往往都是穿人民装的人。我记起有一
次她说这衣服太呆板,她是绝不穿的。或许因为这样,她走了。走到一个她追寻的远方,此生再没回来。
姐弟从此永远分离的结局令人感伤,使人想起张爱玲描写的另一段催人泪下的姐弟情景:
“我逃到母亲家,那年夏天我弟弟也跟着来了,带了一只报纸包着的篮球鞋,说他不回去了。我母亲解释给他听她的经济力量只能负担一个人的教养费,因此
无法收留他。他哭了,我在旁边也哭了。后来他到底回去了,带着那双篮球鞋。”
《私语》是张爱玲散文作品中较长的一篇,最详尽地描写了作者童年生活一
幕幕,是研究张爱玲的一个切入点。这篇以下面的话作为结尾:
“古代的夜里有更鼓,现在有卖馄饨的梆子,千年来无数人的梦的拍板:
‘托,托,托,托’——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呵!”
这正是张爱玲的现实生活和感性世界的缩写。
第五篇:我读张爱玲
我读张爱玲
10经61班孙博10081072 摘要:文学天才张爱玲的一身,本身就是个传奇。我们从她的生平和作品创造特色里就可以看到高傲、孤独的张爱玲用苍凉的手势,高超、娴熟的创作技巧,悲观、苍凉的语调讲述着一个个人物。她冷静、深刻地刻画众多意象,给人惊喜,值得学习,让人思索。关键词:张爱玲生平《倾城之恋》《半生缘》情感经历
清冷而哀艳,内心孤寂却依旧温情。这就是张爱玲,一个善于用感性去观察,再用理智去分析的传奇女子。我喜欢张爱玲,喜爱她优美的文字,倾心于她命运的跌宕起伏,欣赏她对于人生的看法,她的一部部作品感染了我太多,也让我对她的文字有难以言说的喜爱。“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就着那一袭华美的旗袍,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满是声色,尽是俗世烟火的世界。其实张爱玲原名张瑛,而张爱玲是她英文名字的中译,当时她母亲为她报名上学时匆匆起就的名字。张爱玲这个普通的名字只是母亲烦恼心情的随意表达,后来却响彻了整个文坛。母亲一直打算替她改而没有改,再后来,爱玲不愿意改,也没必要改了。这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用刀刻过般的名字,任凭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这一最普通的中国女人的姓名,伴随着她奇丽而又精美的佳作,流传到今日,并逐渐在风云中流露出她丰厚而又瑰丽的魅力。张爱玲应该可以被归为一个“异数”,这不仅指的是她那些犀利而深刻的作品,也指她的身世,她的爱情。虽然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绝响了,她的童年也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又一度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这样看来,张爱玲的童年以及少年都是很坎坷的。但是张爱玲应该说还是比较完整地接受完了教育,在那个年代来说,也是很前卫和先进的。这也主要得归功于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张爱玲的母亲一直坚持着送张爱玲进学校读书,为此同父亲大吵一场。张爱玲的母亲认为无论多么饥饿与节俭,书是一定要读完的,这是一个女孩子将来能不再依附于男人的重要基础。应该说黄逸梵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主要还是因为她和张爱玲父亲比较失败的婚姻。她也因为对婚姻的不满,坚决地离开了那个沉闷压抑的家,到国外留学,成为一个独立女性。因此,她在自己也不很富裕的情况下,能够舍得变卖自己陪嫁的古董来支付张爱玲的学杂费。应该说张爱玲是个天才儿童,6岁时进了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因此,张爱玲笔下的女人都是怕穷的,为了不过穷日子,在当时女性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婚姻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式和目标。
张爱玲从四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生涯。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 第一炉香》后,一鸣惊人。更巧合的是,这年她23岁,与曹禺十年前发表《雷雨》时同岁。也因此,张爱玲在文学道路上是一发不可收拾,在两年的时间里,她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天地》、《古今》等各种类型的刊物上发表了她一生中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包括小说《沉香屑 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之恋》、《金锁记》、《琉璃瓦》、《年青的时候》、《花凋》、《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桂花
蒸 阿小悲秋》、《等》,以及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烬余录》、《谈女人》、《论写作》、《有女同车》、《自己的文章》、《私语》、《谈画》、《谈音乐》等。晚年张爱玲还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事实上,张爱玲在五十年代已完成她最主要的创作,包括《倾城之恋》、《金锁记》、《赤地之恋》、《半生缘》等等。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为故事场景,在荒凉和颓废的大城市中铺张旷男怨女,演义着堕落及繁华。文字在她的笔下,好像是真正的有了生命,一直钻到我们的心里去。说起张爱玲的作品,应该说《倾城之恋》是她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了。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好像是白流苏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尽人情的故事。《倾城之恋》里从腐朽的家庭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应该说倾城之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却是在讲述一段不美的爱情,题目表面上流淌着的诗意,却在故事中被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算计和现实冲得荡然无存。也直到一场真实的战争打乱了爱情战争的秩序,在真正的战争面前,爱情的交易停止,爱情的战争也熄火了,当一切都要失去的时候,人与人的交流才变的真诚,彼此之间的爱情才除去了交易的色彩,相嚅以沫、生死相依,隆隆的炮火声中两人之间没有了精刮的算计,反倒是抛却了自己全身心的念着对方,“别的她不知道,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在什么都有的时候对爱情挑三拣四,甚至游戏爱情;在一切都没有了,生命也受到威胁的时候,却无私的爱了起来,张爱玲真是把人看透了。
在这篇小说里,上海故事代表着礼教、温情,代表着旧社会,全身充满着陈腐的气味,“民国的遗老遗少,像“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香港的故事则代表着新天地,代表着冒险、堕落,是向前、向外的看,充满杀机。“流苏想着,在这夸张的城里,就是栽个跟头,只怕也比别处痛些。”《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和张爱玲笔下大多女主人公一样,都是没落家族的淑女,受过一些教育,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自食其力,而是认为出去做事会失去了淑女的身份,于是千方百计地想要找个体面的人家,婚恋成为权衡利弊的交易,张爱玲写出了男性社会机制对女性的压迫利用与当时女性生存的困境。读懂这点,对于流苏的精明自私我们便可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了,流苏的精明自私虽然让人不太舒服,但却显示了当时女性为了抓住婚姻这一救命稻草的惊人的强劲力量,凭着这股力量,女人才有了生存的可能。这或许也是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生存哲学。
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纯粹的高尚的爱情,功利与算计更符合我们普通人的思维与行事逻辑,虽然我们都不愿承认。所以,张爱玲笔下刻画的人物更多的是平常人,写的都是些“庸人俗事”,在这里没有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爱情,也不曾追问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讲的尽是琐碎的生命、混沌的烦恼,这些人和事虽然很俗,但却很能勾起我们的共鸣,因为作为普通人,生活就是这样混乱的、易变的、现实的、随意的,在这些“庸人俗事”中,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平凡生命的卑微可怜,悲喜不自知,“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当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候,却突然失语,因为那分明是我们自己的表演。除了《倾国之恋》之外,我比较熟悉的张爱玲的作品应该就是《半生缘》了。可能主要也是因为看过改编的电视剧,印象也就更深刻了。书中的那些人物,像是顾曼桢、沈世钧、许叔惠、张慕瑾等,一直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温婉、凄迷的旧上海。顾曼桢、许叔惠、沈世均三人同在一个纺织厂工作,曼桢个性温柔坚强,叔惠开朗活泼,在相处中,曼桢与温和敦厚的世钧相爱了。曼桢的姐姐曼璐为照料全家老小7人,十七岁时离
开初恋情人豫谨开始了舞女生涯,但家人并不能真正理解曼璐,认为她丢尽了家人颜面。如今曼璐年华老去,为了后半生有所依靠,决定嫁一个靠得住的人,这个人就是祝鸿才。从此,维护“祝太太”这个名分成了她最重要的生活支柱。
在这个故事里,最让我感慨的就是往往是女主角顾曼桢的命运——14年前的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感情很好的男友沈世钧,命运似乎向着美好的未来快速开去——哪知14年后的曼桢,与祝鸿才离异独自抚养孩子,工作勉强糊口,与世钧再也回不去了。这14年里,命运给她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但是,曼桢并没有死气沉沉地生活,更没有绝望地自杀,因为强大的适应性让她在人生中永远能看到希望——孩子的抚养权就意味着下半生的希望,还有工作能力不至于饿死,再也回不去的感情同时说明有一段很美好的往事可以追忆。曼桢是辛苦惯了的,对于这样的日子,只要还有希望,她会接受命运,坚强继续。应该说,曼桢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女性形象。她自强,坚定,即使在嫁了祝鸿才之后消沉了一段时间,可是马上又振奋起来,总是在努力寻找和验证着生命的价值。而她与世钧的爱,也让我揪心与感动。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却不能在一起,只能隔着长长的时光互相守望着,在那么漫长的岁月里不曾忘怀。虽然沈世钧带着懦弱的书生意气,有些腼腆,有些妥协,但是这些缺点却让曼桢小心翼翼地珍惜和收藏。所以,曼桢是勇敢的,也是善良的,她勇敢的牺牲自己却不屈服于世人眼中旧的观念。这样的女子浑身散发着着美丽的光辉。曼桢曾在写给世钧的信里这样说道,世钧,我要让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多年之后,婚后的世钧独坐书房,无意寻到这样的一封信,这样的一句话,把所有的旧日回忆带回。在午后的书房,甚至感受到曼桢的笑,听到曼桢的声音,伴随着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和从前与曼桢在一起的快乐点滴,全都翻滚出脑海。最后一次见面,世钧终于知道所有的误解,他急于想要弥补曼桢所受的哭,他激动着想要解脱自己的婚姻来到曼桢身边。曼桢却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是啊,再也回不去了,流年似水,早已消逝了。不再会有这有突如其来的遇见,这次再一别,却是永远了,像是死了一样。可惜,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却终究未能一起。
曼桢身上糅合了中国女性一些最美好的特质,坚韧、隐忍、克己。她被生活重压践踏,而始终保持着心地的单纯。与曼桢的内敛坚毅相比,姐姐曼璐表面上更富于反抗色彩。虽然曼璐和曼桢的处境很相似,但是她却没有曼桢的坚毅和勇敢。在她身上,更多的体现出来的却是她疯狂的嫉妒和报复,悲凉与不平。为了养活一大家子,她沦落风尘,从此被抛进生活的漩涡。声色场所短暂的风光之后,她一路堕落下去;为了挽留男人的心,为了报复昔日恋人移情于曼桢,她施计绑架妹妹,借腹生子;知道自己快死了,又拼着命找到曼桢,乞求她照顾孩子······她在自救和自毁的过程中,拉着身边的人做了陪葬。
《半生缘》写作于解放后不久,我很佩服张爱玲的才气,用平淡的笔墨,便勾画了一个残破却也圆满的结局。张爱玲以平淡的口吻一一道出,可以说是实现了她素来的旨愿——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可是如此多的凄凉事,又有谁的心胸可以承载。漫不经心的讲述,就让书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全部打进了读者的心里,最终化成一股苍凉的劲气,冲击脆弱的神经,痛得哭喊不出来,却着实的痛彻心扉。然而最真实的爱恋,却也被这些疼痛映衬得无比真实,深深地印进了脑海之中。张爱玲的作品应该说大多也是和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和她自己的感情经历有关。她和胡兰成的恋情或许只能用两个字“荒凉”来作结。她虽有着绝世的才华却不免不着一生的孤凉,年轻时因与胡兰成的一段感情,因了他的多情,而如旧时代一样的空余恨。至到老年才找到了一个可以依托的人那就是“赖雅”他比她大了十几岁也是一个作家,一个战地作家,“两条冻僵的蛇,为了彼此取暖而彼此靠近”那段生活是平凡而拮据的,但她却找到了心的归宿,但不久他却辞世而离她而去。
她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她那不流于俗的写作手法是无人能及的。她把男女之情的本相,婚姻家庭的本质,把浪漫的理想境界还原于凡俗的人间的生存的真实状态,给它一个赤裸裸的本相,一切的风花雪月都归于生活的尘俗。张爱玲超越了那个时代,她在女性作家中是一个奇迹,她的思想和艺术影响力将是深刻而久远的。
或许这也就是我喜欢张爱玲的原因。因她那又洞察人性的双眼,也因她有平实却生动灵俏的笔触。
附:参考书目:
《张爱玲文集》(一~四卷)金宏达 于青主编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
《张爱玲文集补遗》 子通 亦清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2年
《张爱玲评说六十年》 子通 亦清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1年8月
《张爱玲传》 刘川鄂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9年
《海派文学论》 许道明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 王晓明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1997年
《上海摩登》 李欧梵著 毛尖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陈思和自选集》 陈思和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