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定稿)
文本15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辨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诞.生()
②媲.美()
③昙.花()④酝酿.()⑤一蹴.而就()⑥攻讦.()⑦咀.嚼()⑧时髦.()⑨蜕.除()⑩有史可稽.()(2)给多音字注音
①角.落
色
②
烙.
印
角.
炮烙.
③咀嚼.
④
荷.花
咬文嚼.字
负荷
.2.辨形组词 糟 ① 槽
嘈
②
诞
③
涎
掘崛
倔
慑
④摄
镊
堪
⑤
戡
勘
3.词语释义 ①媲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应运而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时过境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时俱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抱残守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明日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昙花一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余风遗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销声匿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孤芳自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面目全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堪设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相左: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蜕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史可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1)钳制·制约
钳制:用强力限制,使不能自由行动。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
例句:电力供给和电价问题始终是①________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瓶颈。在金融危机下,市场逐渐变得疲软,电价的杠杆作用愈发凸显,甚至直接②________着贵州铝企的命脉。
(2)变幻·变换
二者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但“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事物。
例句:我们要不断地①________思维方式才能适应②________的市场。(3)一挥而就·一蹴而就
二者所适用的对象不同。“一挥而就”指写字、作画、写文章一动笔就完成,形容文思敏捷,或形容写字作画技巧纯熟。“一蹴而就”指一抬脚就成功,形容做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了。
例句:①他________,书也没有翻,就把演讲稿写完了。
②要实现这个目标,要靠全国人民长时期的艰苦奋斗,不可能________。
一、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完善下面的结构图: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错误!
2.文章采用小标题形式,分别写了“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财富和包袱”,这样分别阐述有什么好处?
二、深层探究
3.阅读引言部分,回答:在一、二两个自然段中,作者认为应怎样处理时代发展与过去(传统)的关系?“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三自然段谈了什么内容?本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效果如何?引言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阅读“传统文化”部分,回答:“传统文化”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作者又是如何界定的?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什么态度?
5.阅读“文化传统”部分,回答:“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相比,它又有什么特点?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如何形成的?“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又有哪些特点?
6.阅读“财富和包袱”部分,回答:“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一句中“这一点”指什么?“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中“相左的情况”指什么?“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这一比喻的含义是什么?
三、技法迁移
议论文的谋篇布局
[文本回顾] 本文的引言部分与后面三个小标题所领起的部分构成“总分总”式。而三个小标题之间又是层进关系。“传统文化”是“形”,“文化传统”是“核”,后面的论述以前面的论述为基础。首先就“传统文化”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澄清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界定了定义;总结了特征;指出了发展的方向;谈到了我国对待传统文化的一般方针和方法。然后就“文化传统”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论述:下定义;谈形成;讲作用;说变迁。最后指出,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文化传统,关键是传统。所以,作者在后面的论述中,专门就传统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传统具有双重性,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
[技法点拨] 议论文的谋篇布局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或总结上文)。
1.引论。引论是议论文的开端。任务是引出所议论的问题或揭示中心论点。好的引论首先要简明,开门见山触及论题或论点。其次,要尽量新颖别致,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本论。本论在议论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占全文大部分篇幅。引论所提的论点能否使人信服,全得靠本论的论证。本论中的结构模式,常用的有四种:
(1)并列式。“并列式”就是并列地组织若干论据或分论点,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证明中心论点。
(2)对比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有时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所占篇幅差不多;有时以正面为主,反面为辅。(3)辩证式。常用的辩证式结构是用二分法对论题进行剖析,形成两个论述层次。(4)层进式。它是用几个有递进关系的分论点作论据,层层深入地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
3.结论。结论是论点得到充分证明以后的归纳和延伸。一般有三种方法:第一,做总结,呼应开头;第二,提希望,鼓舞人心;第三,提问题,发人深省。作文时究竟取哪一种,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
[技法运用] 请以“严和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议论短文。注意“引论”、“本论”和“结论”的安排。
【答案解析】
基础梳理
1.①dàn ②pì ③tán ④niànɡ ⑤cù ⑥jiã ⑦jǔ ⑧máo ⑨tuì ⑩jī(2)①jiǎo/juã ②lào/luò ③juã/jiáo ④hã/hâ
2.①糟糕/马槽/嘈杂 ②诞生/垂涎三尺 ③发掘/崛起/倔强 ④威慑/摄影/镊子 ⑤ 不堪设想/戡乱/勘探
3.①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②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③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⑤形容保守不知改进。⑥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⑦原比喻事物难得出现,现在用来比喻某些事物或人一出现就很快消逝。⑧遗留下来的风气和影响。⑨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11样子完全不是过去那样子,来或不公开出现。⑩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形容变动极大。12事情的发展将造成很坏的结局,使人不能想象。不堪:不能。设面目:面貌。非:不是。○3不相遇,彼此错过;相反,相互不一致。○14像蛇、蝉等脱皮一样地除掉。想:想象、推测。1○15有史可查。稽:查考。○4.(1)①制约 ②钳制(2)①变换 ②变幻(3)①一挥而就 ②一蹴而就 文本互动
1.①民族传统 ②文化 ③传统文化 ④文化遗产 ⑤时代 ⑥民族 ⑦民族精神 ⑧财富 ⑨包袱 ⑩两重属性
2.这样写由浅入深,将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先从要说明的概念入手,详细阐释清楚概念的内涵,使得后面的说理深入透彻、水到渠成。
3.①在第一自然段,作者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指出: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而是应妥善地利用过去。这个“过去”在第二自然段点明,主要指“传统”,即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仁人志士付出惨痛代价的救亡图存运动,包括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
②谈了民族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又有区别的联系,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最后一句话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效果:将两个相类似的情形进行比较,从而准确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使说理形象生动,容易使读者理解和接受。
③引言部分亮明了作者对民族传统的态度,并分析了民族传统与文化的联系,下文二、三部分就此展开,是全文的总起。
4.①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相对于“当代文化”,是指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相对于“外来文化”,是指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②作者是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界定的。内涵是“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外延是“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 文、忠孝观念之类”。
③传统文化的时代性是指文化是应运而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或与时俱进,或失去原有的价值,或播迁他邦,或昙花一现。如结绳、算盘、计算机就体现了物质文化发展的不同层次,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是指创成于本民族祖先,有很深的民族情结。如西服、和服、中山服是从物质上、形态上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体现的是文化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对后人而言,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
5.①“传统文化”的内容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而“文化传统”指的是民族精神或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但却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还存在于灵魂之中。
②民族文化传统形成的条件: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民族共同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文化传统就形成了。
③“文化传统”一旦形成,首先是一种“惰性力量”,比较稳定。其次,它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但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
6.①“这一点”,一是指“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两重性”,即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二是指“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②“相左的情况”,作者列举了两种。“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对此作者评论说:“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这是一种拒绝传统、丢弃传统的态度和表现,即传统中的财富被追求时髦的人视为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对此作者评论说:“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这是一种完全为传统所束缚,成为传统奴隶的态度和表现,即分不清传统中的精华和糟粕,而把糟粕视为精华、财富的观点。
③这一比喻的含义: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
[技法运用] 略。
第二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文明的对话(问题探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时作业苏教版(推荐)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课外阅读
(2018·河南许昌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传统文化立足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始终关注社会和谐与人生幸福。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由此出发,便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爱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人、社会至自然的层层理论展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 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儒、佛、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可见,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而且在传承中要有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之路。
(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重要的人文转向,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B.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得最为鲜明突出。
C.儒、道两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D.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解析:D A项,曲解文意,“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错,原文说的是“历史
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B项,扩大范围,“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错,原文说的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不等于“一直”。C项,张冠李戴,“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错,原文指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总体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为下文具体阐述指明论述方向。
B.文章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指出它们相融互补,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C.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任务,可谓卒章显志。
D.文章旨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价值追求,号召在创建幸福和谐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
解析:B 颠倒顺序,“文章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表述有误,原文论述时,是先讲儒家,再讲道家,最后讲佛家,其顺序并非“儒、佛、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那么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形式化倾向则可能得到克服。
B.如果不是孔子致力于以仁为核心的理论构建,就不会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的儒家思想。
C.外来佛教融入中华文化的成功例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及其当代意义。
D.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传承中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
解析:B 说法绝对,原文的相关表述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
二、语言运用
4.(2018·四川凉山州高三二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6个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中之一是分类施策。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的政策举措。重视专业培训,①
;加大师资供给,②
;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一批教师;优化队伍结构,③。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理解文段大意,理清结构层次,然后根据前后语境,推测空句的内容和句式,注意关联词和标点符号。本语段大意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需要培养、补充、激活、调配教师。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语境中这几句话句式相同,所以空白处应根据后文“激活一批教师”来填,句式与原句相同,语意相近即可。如①处从“重视专业培训”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培养教师”相关;②处从“加大师资供给”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补充教师”相关;③处从“优化队伍结构”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合理配置教师”相关。答案:①培养一批教师 ②补充一批教师 ③调配一批教师
5.(2018·合肥高三调研性检测)下图是某班级考察大蜀山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
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解析:观察框架图,将大蜀山考察活动按照逻辑顺序分为三部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察后的完成作业。其中准备阶段的内容有“温习‘地质’相关内容”“备好行装”“小组讨论确定考察内容”;实施阶段的内容有“参观”“听讲座”“知识抢答”;作业为“以组为单位上交考察日记”。将每一部分对应的内容串联成句即可。注意语句的简明、连贯。
答案:(示例)本次大蜀山考察活动要求事先温习“地质”相关内容,小组讨论确定好考察内容,备好行装;考察期间主要活动有参观、听讲座和知识抢答;考察结束后以组为单位上交考察日记。
第三篇: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2课包身工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2课包身工第3课时导学案 新
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和选材的典型性,并赏析语言的运用。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让学生了解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和选材的典型性。
互动与展示 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一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家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学习难点 自
主
研
讨 学生活动
目标与导入 1.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即26-33段)理解作者如何用形象的语言作面上的概括,用典型的事例作点的刻画,表现包身工悲惨的命运,揭露带工老板剥削的狠,剥削的深,以总结全文。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联想进行抒情、议论,愤怒控诉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深化主题。
教学设计
赏析语言的运用。
2.赏析文章中形象语言的特色。3.总结全文写作特点。
自学与诊断
一、全班同学朗读26-33段。
二、分析26段,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一段是写什么的?(是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2)这一段共有三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去表达这一段的中心?(3)第一句开头有六个短语,表述了丰富的内容(4)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表达作用?
三、提问:
27、28段主要写什么?
四、提问:
29、30段主要写什么? 精讲与点拨 写作特点
(1)选材精当。有感性的表现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的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
(2)结构安排恰当。以记叙一天生活为主线,把其他材料适当穿插到说明、议论中作配合,使文章显得线索分明、内容充实,叙事中以顺叙为主,间以补叙、插叙,既条理清晰,又安排得灵活。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前三部分,记叙和说明、议论交错运用,最后一部分总结部分着重在抒情,各有侧重而又互相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3)语言生动有力。课文中比喻运用较多,恰切而生动。其次,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句写包身工群众的情况,很有表现力。
此外,反语的运用,句式的变换都是很成功的。
检 测
与
评
价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达标检测题
检测与纠错
六、请同学阅读最后三段(31-33段)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一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什么?“黎明”象征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下列句子中,引号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表示特定称谓)
B.“芦柴棒”实在不能挣扎着起来了。(表示强调)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表示讽刺或否定)D.东洋婆会心地笑了:“这个小姑娘坏得很,懒惰!”(表示强调)2.分析下列两组句子,看每组句子中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1)①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②一条水门汀的弄堂,把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划成狭长的两块。
(2)①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
②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时间要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
总结与升华
老师小结:文章最后一部分(即26-33段)作者用形象的语言作面上的概括,用典型的事例作点的刻画,表现包身工悲惨的命运,揭露带工老板剥削的狠,剥削的深,以总结全文。
第四篇:必修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检测题(第1课时)
河曲中学达标测试(2015秋季版)
高二政治
必修3 ZZB30401 第四课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C.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D.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
2.我国申报的“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珠类型,被专家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我国对开平碉楼进行有效保护,这是对()的继承。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3.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创造了著名的“柳体”,至今影响着我们,这说明()A.这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
B.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D.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
4.农历龙年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正月十三立春(2012年2月4日)和腊月二十四再次立春(2013年2月4日),民间素有:“两头春,宜嫁娶”的习俗,选择在龙年结婚的新人特别多,从而带旺了各地的婚庆市场。由此可见()A.传统习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B.对待传统习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传统习俗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5.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
6.《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标志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格萨尔王传》在我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流传广泛,而且在国际上《格萨尔王传》的研究也有了很多年的历史。上述材料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的特点有()①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②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③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④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物理”、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的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必须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第 1 页
(共 2 页)河曲中学达标测试(2015秋季版)
高二政治
必修3 ZZB30401 8.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论语》等古文(书)。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从小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值得商榷的。专家的观点表明()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9.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产生于农耕时代,随着社会的变迁,其赖以生息延续的文化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习俗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也无法吸引现代人的关注。这表明传统文化()①其相应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②当前已没有传播、继承的必要
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对其中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加以改造和剔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针对有人主张小学生重读四书五经,我国国学大师文怀沙认为,在中小学课本中选录优秀的四书五经文章是好事,但没有选择地让孩子学四书五经是开历史倒车,其中所隐含的奴性文化,只能使人的思想僵化麻木。这告诉我们()①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②传统文化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③对待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 ④要防止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010年的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一万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祭拜共同的祖先黄帝。陕西省政府主办黄帝祭祀仪式,省长宣读祭文。对此,有人认为,祭拜祖先是封建社会的落后习俗,现在都21世纪了,再举行这种祭祀仪式毫无意义。你认为呢?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你的观点。
第 2 页
(共 2 页)
第五篇: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高中语文《我与地坛》(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我与地坛》(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而熟练地朗读文章;
2、找出描写地坛景物的句子,并说一说它们给史铁生怎样的生命启示。
3、能写出自己学了本文后的两点思考。预习梳理
3、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你还找到哪些读不准的字?)
炫()耀
坍()圮()
荒芜()玉砌()雕阑 一溜()撅()
捋()着 蝉蜕()窸窸()窣窣()
熨()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思考:
1、我与地坛有怎样的联系?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2、根据文意,在横线填上合适的形容词,并能结合具体描写地坛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这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___的园子(地坛)。
课内活动:
细读第7自然段中的六个“譬如”描写,选取其中一处的景物描写,假设你就是史铁生,拿起笔写下它给你的怎样的人生启示(怎样活)?
示例:雨燕高歌,虽然寂寞,却能把天地叫得苍凉,活着不就是该坚守自我,忍耐孤独,追求伟大,执着顽强地面对理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 组号________ 预习评价_________
课堂延伸:语言表达
1、.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病去世。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坚持着精神的高度,坚守着心灵的高贵和生命的尊严,坚持着文学的崇高信念。在我们送别史铁生之际,请参照所给出的语句,续写出自己对史铁生的理解。(4分)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经历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他体验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史铁生双腿残疾后曾经在很长时间内痛苦委靡,在地坛里的长期观察、思悟,使他明白了,振作了。他在《我与地坛》中描写道: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到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选取画线部分所写的某一景物,如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等,依照“露水尚且能够发出耀眼的金光,人生更应如此:不断地积累和行动,达到辉煌”的句式,把下面一句话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人生更应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找出文中具体的语句,说明史铁生母亲在地坛公园寻找儿子时的心理。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布置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美文欣赏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每当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读后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