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思想内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黑人能在美国当总统并连任,这在一百多年前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的“黑人”几乎与“奴隶”是同义词。他们没有土地,受不到教育,生活没有丝毫改善的可能。
尽管南北战争之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压迫仍然十分严重,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自由。
在此情形下,美国黑人以争取平等自由为目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这场运动中杰出的领袖。
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雕像前,他面对参加集会的25万人发表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二)整体感知
从体裁上讲,本文属于演讲稿,既是演讲稿,就一定适合朗读。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看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再细细地品品,看看这篇著名的演讲稿又有怎样的魅力呢? 1.教师朗读课文。
2.男女生各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课文。
教师:为了更好地朗读,我们来进行一个男女同学间的简单比赛吧!具体要求是:先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朗读,然后男女双方各推荐一到两名代表到讲台上去读或演讲,看看哪一组表现积极,读得好。
(三)深入研读
1.定位原文,概括“梦想”
(1)教师:刚才这几位同学读得很好,下面看看同学们的思考能力怎么样。首先请大家想想,马丁·路德·金到底有什么梦想?这个内容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哪个部分? 【明确】第17至25段。(2)集体朗读第17至25段。
(3)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试着概括出“梦想”。
【明确】他希望将来有一天,黑人能和白人一样享有民主、平等和自由,情同骨肉,携手共进。
2.提出问题:既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要用九段文字来表述呢?是不是太罗嗦了?这里运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运用了排比、反复、比喻这些修辞手法。3.提问这些手法的作用。
【明确】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有说服力;起强调作用,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气势贯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听众共鸣。
教师:这些手法恰恰是演讲稿中最有用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法,我们应该掌握。
(四)拓展提升
1.仿写排比段落
教师:我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英国著名女作家伏尼契说:“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我相信同学们也有自己崇高的理想。”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写一段排比句,或者几个排比段,不少于三个,来说说我们自己的梦想。
2.交流自己的梦想。
3.补充交流了解到的其他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人物。(毛泽东、切·格瓦拉、甘地、玻利瓦尔)(五)小结作业
把课堂上写的排比段扩充为一篇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主题的演讲稿,下节课进行演讲比赛。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二篇:国家教师资格面试——《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国家教师资格面试——《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高中学段的教师资格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名家作品,比如我今天为大家选取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是一篇演讲词,作者通过层层的情感铺陈将人人平等的梦醒呈现出来,特别是黑人和白人的真正意义的平等。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的语言特点。3.领会作者为梦想献身的无私精神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演讲发生的时代背景。难点:理解文中“爽朗的秋天”和“酷暑”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黑人总统奥巴马演讲说:“这里没有一个自由派的美国,也没有一个保守派拍的美国,这里只有美利坚合众国,这里没有黑色美国,白色美国,拉丁以美国,亚裔美国,这里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美国逐渐达到不同肤色自由平等的时候,我们会想到一个为之奋斗且付出生命你的人——马丁·路德·金。”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他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并尝试归纳整篇文章大意。明确: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
第1-6自然段主要说明本次游行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第7-16自然段阐明了进行民权斗争过程中采取的策略;第17-32自然段阐述了我的梦想,表达了对实现梦想所抱定的坚定信念。
2.再读课文,并在每一段标上序号,读的过程中勾画出含有“梦想”的句子,思考的梦想是什么。
明确:我的梦想是美国能够真正实现种族间的民主、平等和自由。(三)深入研读
1.思考我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哪些段落写到演讲的原因及目的。(段落是1-5自然段)
明确:黑人在生活中仍然受到歧视,黑人仍然生活在困苦的环境中,百年前的诺言并没有在美国被兑现,民权的落实早已迫在眉睫。否则,叛乱将在所难免。
注:学有可能无法完整画出相应的自然段。教师进行指导、点拨,指明第五段是兑现承诺的时候。
2.思考: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6-16段)。
明确:采用非暴力手段进行抵抗的斗争方式;采用联合部分白人、打持久战以彻底实现目标的斗争手段;坚定、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斗争态度。
3.赏析句子“美国并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被退了回来,但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经没有足够的储备”,并思考“空头支票”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发者,把美国黑人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者。指的就是政府没有兑现承诺,拒绝为黑人签发支票。这样就撕掉了美国政府蒙在表面的伪装,旨在让听众知晓他们和美国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促使他们不要再抱幻想、头脑清醒、意志坚定地进行维权斗争。
4.思考并小组讨论: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中爽朗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爽朗秋天指黑人实现种族间的自由、平等,脱离困境、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那一天,这也能够充分表达黑人为之奋斗并取得成功的喜悦,生动形象而且更加直观地传达给观众。而酷暑与美好的爽朗秋天形成了强大的反差。酷暑揭示了黑人仍然饱受歧视的现状、生活的困苦以及他们心中对不平等遭遇的愤怒。这种对比更能突出黑人当前所处的困境以及维权斗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结合课文谈一谈作者对待这一理想的态度。明确:执着追求,坚定信念(四)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
2.待学生说出各自的梦想之后,师生共同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五分钟内仿写文中出现的一处排比句。稍后指定两名代表与全班分享,教师须读出自己写的,师生之间互评。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试着写一篇演讲稿,注意演讲辞的基本要求。
五、板书设计
第三篇: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高中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高中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高中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及大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作者议论文中运用正反对比写作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作者议论文中运用正反对比写作的方法。【难点】
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利用写作背景导入,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古代的选官制度各个朝代均有不同,从世袭、察举再到九品中正制,逐渐形成了以门第取仕的形式,门阀士族逐渐垄断政权,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甚至到了尊“家法”而鄙从师的程度。对于这种“学风日下”的形势,在唐德宗年贞元十八年,韩愈批判了这种风气,提出了从“道”而学的观点,那么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去说的?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一探究竟。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大屏幕出示韩愈生平介绍。
明确: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
起八代之衰”,明朝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诵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了解各段大意,明确中心论点。
明确:(1)老师结合课下注释为学生疏通文意,指出常考实词(如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虚词(如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特殊文言句式(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判断句)等。
(2)本文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三)深入研读
1.默读文章第一段,说一说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能是什么?是怎样论述的? 明确:老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说出学习无长幼尊卑贵贱之分,点明道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从正面论述了师和道的关系。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从哪些方面论证师道的“存”与“不存”的? 明确: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1)把“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的从师而问和不耻学师对比,指出圣人和愚者的区别是是否尊师重道。(2)把为孩子择师而自己不学习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错误观点。(3)把巫医乐师百工等人和士族门阀对比,批判轻视师道的风气。
3.赏析文章第三段“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明确:作者引用孔子的例子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能自足自满而要勤学好问。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4.说一说最后一段的作者用意
明确:引用李蟠从师好学的事例,再次批判不耻从师的社会风气。(四)拓展延伸
1.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明确:作者运用对比从多个方面说明了从师的重要性,呼吁当时的人们要培养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良好习惯,这对现如今社会也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2.对比手法是写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谈一谈它的好处以及以后如何去运用。
明确:本题较活,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五)小结作业
课下小练笔: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写一篇以“师道”为主题的议论文。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接受起来较难,因此在课前应当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对文章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教学重点,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分析文本,了解作者意图和写作手法的运用。本文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四篇:2017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音乐教学设计范例(7.6)
2017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音乐教学设计范例(7.6)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面试考试时间为20—30分钟。
[音乐《法国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法国号》这首歌曲,培养对圆号这种西洋乐器的了解和认识,进而培养对乐器和乐队的初步认识,建立初步的乐器乐队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范唱、讲授、小组合作、创编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完整、有感情、生动地演唱歌曲,并能熟练掌握3/4拍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了解圆号这个乐器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完整、有感情、生动地演唱歌曲。【难点】
掌握3/4拍的强弱规律,了解圆号这一乐器的特点和演奏形式。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交响音乐会版的圆号独奏曲视频,让同学们观察一下,视频中的独奏乐器叫什么? 同学们自由回答。
教师通过总结的方式,引导出视频中的独奏乐器——法国号(也叫圆号)。2.简介法国号的乐器构造和音色特点。
3.虽然视频中的大型独奏曲我们不能一下子学会,但是我们今天可以学唱一首可爱活泼的歌唱圆号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做——《法国号》。
(二)初步感知
1.初次播放歌曲《法国号》,引导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聆听。①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是什么样的? ②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在聆听中独立思考和总结,能够说出作品的音乐风格是活泼可爱的。教师讲解3/4拍的知识点,包括强弱规律和组成形式、指挥手势,并邀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手势下。
2.再次聆听音乐,跟随老师打节奏熟悉歌曲。(三)新课教授
1.教师带领同学们进行发声练习,用“a”来进行练习。
2.教师用钢琴弹唱歌曲,逐句教授学生歌曲旋律。并能够运用“a”对旋律进行哼唱。
3.尝试为歌曲加入歌词,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4.邀请同学们边打节奏边完整演唱《法国号》。(四)拓展延伸
教师带领同学们尝试运用上课上学到的3/4拍的知识点,为教材上的小火车修改好每节车厢的节拍。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看看哪组同学能够做的又快又好? 可通过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形式对活动进行鼓励和总结。(五)小结作业
回顾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包括3/4拍的节奏特点和强弱规律,圆号的乐器特点。并对同学们活跃的课堂表现和整理小火车时的灵巧迅速,做积极地点评。同时布置一个开放性的小作业,将今天学会的歌曲《法国号》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看看他们能不能也学会这首可爱的圆号之歌呢? 最后,同学们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课程。
四、板书设计
第五篇: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11)
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11)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小学语文《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会读、会写本课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这首诗中描写了两个十分顽皮可爱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的顽皮可爱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2.教师范读,为学生正音划分节奏,便于更好的掌握诗词。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词中的大意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强调学生个性化解读,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创境想象,品读体会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的形象,感受童真童趣:(1)让我们都轻轻地划着小船,来到安仁,看一看吧!谁愿意为我们描绘一下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呢? 明确: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2)能说说此时此刻,孩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明确:无忧无虑、天真童稚的形象。(3)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配乐读,代表读)2.再次创境想象,品读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1)为什么没有下雨偏撑开伞,不是用来遮头而是放在船上呢?孩童的异常之举让诗人疑惑不解,他会怎么解疑呢? 明确: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恍然大悟。
(2)此刻诗人心中又会想些什么呢?又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他也许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有趣的事。或许他会加入孩子的行列,使风行船,眼前此景激起诗人心中那颗不泯童心。他对俩小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俩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四)师生总结,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结束课堂。把《舟过安仁》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或写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来源于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