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模范讲座宣讲稿
道德模范讲座宣讲稿
——张发进
师们,同学们,众所周知,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行就会做出和他的道德品行相互吻合的各种事情,体现在平时一点一滴小事中,因此,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行才能创造出更大更多的和谐,当然包括教育,只有每位学生和教师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才能创造和谐的班级,和谐的校园,才能让学校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下面围绕道德讲堂主题我谈两方面的内容。
一、在全校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
首先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树立良好的师德,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影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良好的教风。全体学生要认真践行文明礼仪常规,懂得遵守校纪校规,爱护公物,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在全校形成“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促班风,以班风促校风”的良好运转机制,让学生更像学生,教师更像教师,学校更像学生,让利安小学带给家长和社会的是满意和认可。
二、让尊重、责任、荣誉、安全成为全体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常规和引领。尊重就是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尊重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懂得互相谦让,彼此理解。学生尤其要懂得感恩和孝敬,感恩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尤其要感恩老师的深深教诲;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满爱心与孝心。
教师要明确教书育人是自己的一份责任,有了责任才会有爱心,才会具有使命感,学生要懂得学习就是自己的责任,懂得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对老师负责,对家长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心存一份责任,增强一份动力。
荣誉是考验师生道德行为的良好标志,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荣誉感,懂得班荣我荣,班衰我耻;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道理。
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安全的重要性全体师生不言而喻,我希望全体师生把安全工作也能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把履行安全职责和安全要求作为衡量教师和学生道德品行的一条标准,一个连安全都做不到的教师或学生,道德品行也好不到那里。
以上所讲内容关键要看老师和学生的行动,我希望通过此次讲座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行为会更规范,学生的养成教育会更优秀。
第二篇:道德讲堂宣讲稿
道德讲堂宣讲稿
首孝悌,自修其身;次见闻,兼达天下
宣讲人:王印宝
一、首孝悌
什么是孝悌?事父母为孝,事兄长为悌,也就是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我请大家看几张照片:我的爷爷:97岁高龄,全村第一寿星。身体如何?可以用“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来形容,经常到十里八村去赶集。我的父母:勤劳、淳朴、善良。
这是前几天我回老家用手机拍的。我每月至少回老家一次,一般是两次,不管时间多紧,不论天儿有多坏,雷打不动。如果时间长了不回去,就好像丢了点什么,魂不守舍的。回家有什么事吗?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唠唠家常;需要许多钱物吗?只需一些水果点心。那为什么经常回去?因为爸妈心里头那张“时间表”。“你大姐腊月除四回来着,你二姐有二十多天没来了。我琢磨着你该家来了”。
有一首诗叫《游子吟》我一直没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放背景音乐《常回家看看》其实父母对子女没什么奢望,就是想经常能看看。
当然,你孝敬父母,你的子女也会孝敬你,你尊敬兄长,你的子侄也会尊敬你,这是潜移默化的事。再进一步讲,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尊重他人,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我想你这么做久了,你就是个有品德的人。
二、次见闻
我想从“善学而务本、乐己而知足”方面谈一谈: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对于我们医务工作者,我想更应如此。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该怎么应对?学!
(一)学需要源动力(为什么学?)
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首的有子曰:君子务本。就是说有思想有道德的人要专心致力于他的根本。何为根本?我想对于我们广大职工来说,首先是本职工作。那么什么是本职工作呢?本职工作是一个人每天必须要做、要完成的基本工作和任务,是为了生活而必须端好的一个饭碗。这个饭碗可不是生来就属于谁的,是有可能被人抢走拿走的!抢饭碗。所以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倍加爱护。
这是我的老伙计日立7060生化仪,已经用了13年了,大家看,盖子都支不起来了,用棍子支着,就像它的拐杖。13年对仪器来说是什么概念?在好多医院当做废品卖了许多年了,日立厂家好多工程师都没见过,古董级仪器了。现在每天仍能做上百份标本!
使用仪器和看孩子一样,仪器脏了,要给它“洗澡”;仪器饿了,要给它“喂饭”;仪器病了,要给它看病。这是修仪器的几张照片.大家可能都忘了,一个多月前,医院的水泵坏了,这对许多科室影响不大,但对我们的仪器来说没水就是断奶,这是我们跑到中医院借水回来的照片,这张是给它“喂奶”的照片。检验科各类仪器几十台,每台仪器从安装到使用、保养、维修都要学。这是我们家的书柜,空闲时总要翻翻书。只有学习才知道自己的知识多贫乏,更激起学习的渴望,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当然这也是源动力之一,这张是朱镕基总理题诗的地方“张家界顶有神仙”。
我非常欣赏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的一句名言,和大家共勉:“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二)学需要毅力(怎么学)
学习有时是枯燥的,有时更是寂寞的,街上灯红酒绿,室内白水孤灯,没有点儿毅力是坐不下学不进的。但是学没有捷径!即使是非常聪明的各位。所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有坚持下来,锲而不舍,日积月累,才能“金石可镂”图片“从学生到带头人”。
(三)服务社会,愉悦自己(学有什么用)
这是检验科一天一半的化验单,一半的标本,每个标本代表一个病人,一年检验科服务多少病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么多病人要服务好,那得要真功夫!做得够扎实、够细、够尽心!
这是检查标本是否合格的照片——仔细、认真;
这是我同事采血的照片——面带微笑,柔声慢语;
这是储血冰箱——储血冰柜、备战备荒。
有人说了,你们医生不就是侍候人的吗?没错,是侍候人,侍候需要救护的人!我们这叫“服务”!社会上的服务花钱可能享受得到,花钱也可能享受不到,而我们的服务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过年过节,24小时OpEN。服务是刻进骨髓的,表现出来的特有的一种气质、风度、风格、风范,它是一种奉献!
当你劳累一天回到家中,闭眼一想,今天我看了多少病人,做了几台手术,验了多少标本,不也是很惬意的一件事吗?
好了,春节要到了,给大家送上两句祝福: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祝天下劳动者新春快乐!
第三篇:道德讲堂宣讲稿
立爱国之志,做文明人
宣 讲 员: 参加人员: 活动时间: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是什么?德就是要有公德心、要做文明人。由此可知,行为品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是何等的重要。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等等。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有的同学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的确,现代社会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降低了要求。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了,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第一环节:唱歌曲
“中国老百姓,炎黄好儿孙,重情重义重品行,立志先立人„„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有行„„”唱《公民道德歌》”这个环节,我心里都充满感动。一首歌曲能够流行,必然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在全民中掀起传唱道德歌的流行风尚,并配合宣传身边的道德模范,讲百姓身边的道德故事,把道德歌唱出“百姓味”,把道德真正唱进百姓心里,让每一位公民都能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进一步对道德有全新的理解,讲善言,行善举。
二、第二环节:学模范、听故事 故事一:做文明人
行文明事
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因此被称之为“礼仪之邦”。可是,我们后人没有传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反而使祖国没有了地位,受到外国人的鄙视。有这样一个事例: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文书写的。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
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呀!”由此看来,文明离我们国家还有一定距离。难道我们还能坐视不管吗?文明在我们中间应当引起重视,让更多人讲文明,讲礼貌。
故事二:周恩来的书香缘与爱国情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五千年的历史潮流。1898年3月5日,一代的开国元勋应运而生,周恩来正传承了这历史的发展,以读书爱国,爱国读书为宗旨。当12岁的周恩来斩钉截铁地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时,周恩来与书香、与爱国便开始了不解情缘。
1910年春天,十二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还有个同学说:“为了帮助父母记帐。”原来他的父亲是个商人。„„.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将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振兴中华为目标。
三、第三环节:诵经典
“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 解读:说话不离修身,这是说话的关键;行动不离修身,这是行动的根本。说话抓住 了关键,行动抓住了根本,这就可以称得上对大道有所知闻了。
四、第四环节:发善心
大家通过今天的道德讲堂,你有什么感想? 你今后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一个爱国的文明人?
五、第五环节:送吉祥
老师们、同学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其实就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在不经意的言行之间:一句温暖的话,会打动一个人;一个文明的举动,能感染身边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能泛出耀眼的道德光芒。让我们立爱国敬业志、做诚信友善人,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促使社会文明
社会程度的极大提升,促进社会的更加和谐。
第四篇:道德讲堂宣讲稿
道德讲堂宣讲稿
——坚守道德准则
陆坪中心学校校长 金祖祥
今天,需要进一步研究教师的道德准则,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行为底线”是从“行为”层面对老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而道德准则则是从意识层面提出的更高要求。那么,究竟有哪些道德准则需要我们坚守呢?
一、担当
有人提出了做人立世的三个标准:一是有出息,二是有道德,三是有担当。那么,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担当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你承担了一份责任,一份教育学生的责任,还有一份保护学生的责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保护学生安全”的内容写入了《规范》,该内容的加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讨论得沸沸扬扬的“范跑跑”事件。很显然,写入该内容也明确了“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群体所应该遵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工作中如何才能“有担当”呢?我想,以下三个方面很重要。
一是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现在,你在学校,不论是做教师还是做教辅,也不论是搞管理,还是搞专业,都有一个岗位,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这个岗位,认真履行好岗位赋予的职责任务,毫不含糊地完成岗位责职。就目前的就业形势而言,岗位对于一个普通人实在太重要了。能有一个固定的岗位,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也是你人生成功的标志。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本科大学生就业率不足50%,而现在已经波及到研究生的就业了。今年,我区招聘教师就有研究生分到小学去教一年级数学。不要觉得在岗位上做了些工作就劳累了,就吃亏了。有句话说得好:工作着是美丽的。当有一天你失去了这个岗位,你就会怀念它的。
二是要能够担当职责以外的工作。不是所有的岗位职责界限都是分明的,我们的工作中还有很多临界点的事情要做。这就需要创造性地工作,不能只固守自己的一块天地。当从学校整体工作出发,需要你承担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时,不能以“这不是我份内的事”为由予以推托。因为学校的工作是复杂的、多变的,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处理、去应对,如果人人都不愿担当职责以外的工作,就会使学校陷入被动的局面。
三是要勇于承担责任。工作中难免会出问题,也难免会犯错误,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躲避责任,不敢承认错误,或上推下卸,敷衍塞责。担当是什么?担当就是负责,是直率明快,是勇于承担。担当不是什么?担当不是临阵逃脱,不是粉饰太平,不是推卸责任!
二、能群
能群是说一个人要有合作意识。每个人都既是一个自然人,又是一个社会人,既便是躲在深山老林的僧道也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作为一个社会人,要学会与人相处,而相处的前提则是“能群”。
那么,什么是“能群”呢? 最早提出能群这个概念的是荀子。他在《荀子·五制篇》中说:“水火有气而无声,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归纳起来,荀子的这番话有以下三层意思。
其一,人与水火、草木、禽兽的区别在于“有气、有生、有知、有义”。其二,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足以御牛马,是因为“能群”。其三,人之所以能群,是因为“分”,而人之能“分”,则因为有“义”。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之能群,在于“分”,“分”之能行,在于“义”。何为“分”?“分”其实是和“群”相对的一个概念。“群”是“合作”,而“分”就是“分工”。正因为有“分工”,所以才需要“合作”,尤其是现代化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可能一个人能够包揽所有工作。就拿教书来说,过去的私熟,有一个先生就可以办学校,而今天的现代 化学校,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怎么办?要“能群”。要有合作意识,要有全局观念。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共生共赢的社会群体中,任何一个过于强调自己的情绪而忽略别人感受的人都不会受大家欢迎的。同样,任何一个过于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到头来却会失去的更多。关于这一点,清末学者梁启超先生有一段精譬的论述: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星地相吸而成世界,质点相切而成形体。数人群而成家,千百人群而成族,亿万人群而成国,兆亿人群而成天下。无群焉,曰鳏寡孤独,是谓无告之民。虎豹狮子,象驼牛马,庞大傀硕,人槛之驾之,惟不能群也。
三、宽容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的社会宽容度;反之,社会的宽容度可以折射社会的文明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只有宽容,才可以化解不同族群、党派的不同诉求;只有宽容才可以消解不同文化、宗教的歧见。所以,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学校,要走向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就离不开宽容精神。
然而,今天的教育组织、学校机构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若干冲突、矛盾、对立等不和谐的因素。虽然这其中原因很多,但与学校成员之间缺失宽容的品质是分不开的。因此,一所学校、一个社会的和谐,首先要实现个体的宽容,进而达到个体、群体、组织之间的宽容。为此,组织中的成员要具备三种品质:
一是心胸宽阔。心胸宽阔就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豁达与大度,就是要包容多元、尊重差异。用“海纳百川”的精神来理解、感召和接纳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的多元差异。如学生的智力、情感、潜能及家庭背景的差异性以及家长物质基础、文化程度、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异性。
二是为人厚道。《中庸·明道》曾告诫教育工作者要“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意思是说,要用宽容、温和和赞赏的方式方法去教化、感化别人,对蛮横无理的人不施以报复。坚决反对那种以阴暗的心态去揣测别人,以一种狭隘的心胸去理解对方的做法。这种人往往行事以个人私利、好恶为基准点,缺失原则、正气、公正、大度。“不报无道”就是要我们心怀和善、赞赏他人,对于“无道”,一笑置之。
三是包容异己。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机构。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以及价值观、思维、信念、观点和行为的差异,学校成员之间难免会有一些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这就需要有包容异己的大气,“报怨以德”,从而化解矛盾。总之,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提升做人文化品格和精神境界的一种范式。
四、诚信
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也是立校之本。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大凡治天下者,诚则信,信则明,明则兴,兴则盛,盛则立,立则长治久安矣。”那么,诚信是什么?诚,是诚实,是不欺骗,就是“有一说一”;信,是守信,是重承诺,就是“说一是一”。诚信,作为中华文明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然而,时至今日,假烟、假酒、假种子、假化肥、假文凭、假学历等等,等等,无不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正因如此,学校,作为教育人的场所,更应倡导诚信。作为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恪守诚信,自己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诚信就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所以,孔夫子告诫我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其实,这也是我们学校精神。“担当”的敬业精神、“能群”的合作意识、“宽容”的处世之道、“诚信”的做事态度不正是“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具体体现吗?希望大家仔细体会,认真践行。
第五篇:道德模范讲座听后感
观“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1月17日下午,我们在图书馆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思修课——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孙东林、许振超、孟佩杰三位全国道德模范来到我们学校,向我们报告了他们动人的先进事迹。听罢他们的讲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三位道德模范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孙东林同志所作的报告,也许是因为高三时背了无数遍的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那时候得知信义兄弟的感人事迹,便很受触动。而现在,有机会亲耳聆听孙东林为我们作报告,我更加深刻地领悟了诚信的意义。
孙东林发表的演讲名为《走在诚信的人间大道上》,语句朴实,却字字铿锵。他向同学们讲述了他和哥哥恪守诺言,诚实守信的感人经历。2010年2月9日,孙东林的哥哥孙水林为及时赶回老家给农民工们发放工资,连夜赶路,不幸遭遇车祸。料理完哥哥的后事,孙东林立刻赶回老家,完成哥哥的遗愿——在春节前将所有农民工兄弟的工资发放完毕,不欠别人一分钱。成为全国道德模范,党和人民及社会各界都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关怀和照顾,然而,为了回报社会,他们将社会各界捐赠的33.4万元慰问款全部拿出,设立了“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会”,帮助更加困难的农民工兄弟。
信义兄弟自己承受着困苦,仍心系他人,他们“今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让我颇为感动。在许多人沉浸于名利与享乐的现代社会,他们诚信、奉献的精神应如一盏指路明灯照亮我们的心灵。我相信,如果人人都像他们一样诚信做人、诚实做事,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温暖而明朗。
随后登场的是孝老爱亲模范孟佩杰。她是我们的同龄人,经历的却远比我们多得多。她幼时就被领养,在她八岁那年,养母瘫痪,养父离家,她便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当我们还在享受童年时光时,她已经开始操持所有的家务事,还要照顾养母„„我在反思,我为我的家付出过多少,父母又为我付出了多少。百善孝为先,孟佩杰的故事让我感恩于自己的母亲,并且决心为父母分担更多的事情。
来自青岛港的许振超先生第一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他“干一行爱一行”的事迹同样让我敬佩。被誉为“金牌工人”的他仅有初中学历,但是他一直没有停止学习,不仅自学了大学课程,掌握了集装箱装卸技术,还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我想,这才是新时期我们需要的工人——不是简单地掌握一门技术,而是具有不停钻研、寻求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作为大学生,我们也绝不能眼高手低,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要兢兢业业,对待学习和工作时刻秉持高涨的热情,在自己的职位上发光发热。
这场报告会让我如同醍醐灌顶。诚信、孝道、坚强、敬业,这些词语在道德模范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们的大爱情怀和优秀品格给我们以强大的正面力量。我想,我们一定可以让中华民族的这些优良传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