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霖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时间:2019-05-14 18:2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盛霖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盛霖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第一篇:李盛霖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开创“十二五”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新局面

--李盛霖部长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28日)

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明确 “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安排2011年交通运输工作。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回顾和基本经验

“十一五”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五年。五年来,交通运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处臵能力明显加强,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为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改善民生、增加就业、提高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各项工作又取得新成绩。预计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万亿元,同比增 长14.5%。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完成243亿吨、43005亿吨公里、306亿人、1491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4%、15.6%、10.2%、10.4%。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36.4亿吨、64305亿吨公里、2.2亿人、71.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4%、11.7%、-0.7%、3.1%。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0.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5亿标准箱,同比增长15%、18.8%。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总量达870亿人,同比增长12%。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33.6亿吨公里,客运量2.7亿人,货邮运输量556.4万吨,同比增长24.9%、15.4%和24.9%。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975亿元,同比增长21%,快递业务量日均突破1000万件。

回顾总结“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五年来,交通运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正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阶段性特征,努力把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在发展视野上,坚持以“四个审视”谋划交通运输发展,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发展理念上,坚持把做好“三个服务” 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在发展战略上,坚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不断探索做好“五个努力”的途径;在发展方式上,着力推进“三个转变”,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动力上,坚持推进“四个创新”,不断破解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交通运输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实践证明,这些理念和工作思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律,为加快转变方式、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大幅提升。“十一五”特别是2008年以来,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努力保持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平稳较快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预计“十一五”期全社会共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4.7万亿元,是“十五”期的2倍多。

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五年新增63.9万公里。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新增3.3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 前13年全部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舟山连岛工程、秦岭终南山隧道、上海崇明隧桥工程和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四川汶川地震公路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后公路恢复重建进展顺利。

沿海港口五年建成深水泊位661个,达到1774个,新增通过能力30亿吨,达到55.1亿吨,基本建成煤、油、矿、箱、粮五大专业化运输系统。长江黄金水道等内河水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部与沿江七省二市建立了合力发展协调机制,按照《“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成功实施了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并延伸至太仓、中游航道整治等工程。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京杭运河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工程成效明显。“十一五”期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4181公里,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9085公里,初步形成了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络。

民航基础设施五年投资2500亿元,相当于前25年民航建设资金的总和。定期航班机场达到176个,五年新增35个,改建了一批机场,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机场体系。

邮政基础设施补建空白乡镇邮政局所2500多个,改造西部及农村邮政局所7000多个,“村邮户箱”工程全面启动。

组织了农村公路、港口普查和运输量调查,开展了公路建设市场督查、农村公路和内河航运建设质量年等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

第三,统筹城乡交通运输发展,农村交通运输事业成效显著。按照中央部署要求,部省联手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倾斜力度,农村公路建设车购税投资总规模是“十五”期的3.2倍,新改建农村公路186.8万公里,新增农村公路52.7万公里,总里程达345万公里。国务院《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确定的“十一五”期建设目标全部实现。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政府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渠道和以县为主的养护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加快客运站建设,启动了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到今年底,全国农村客运班线达8.5万条,乡镇、建制村通班车率分别达到98%、88%。

第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快速提高,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条件显著改善。到今年底,我国营运客货车辆达 1143万辆,较2005年增长56%,2010年公路客货运量均为2005年的1.8倍。运输船舶25万余艘,船舶吨位达1亿总吨,承担了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2010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是2005年的1.8倍,沿海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22个港口进入亿吨大港行列,世界排位前20位的亿吨大港和集装箱大港,中国大陆分别占12个和9个。民用航空运输机队总数达1610架,是2005年的近1.9倍;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是2005年的2倍、1.9倍和1.8倍。邮政局所达5.4万个,邮路总长402.8万公里。

公路、水路、民航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日益完善,重点物资运输和春运等重点时段旅客运输得到有效保障,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在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中抢通保运,打通和保障“生命线”,为抢险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重大活动的运输和安全保障任务。签订了海峡两岸海运、空运、邮政协议,实现海上、空中通航及通邮。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武警交通部队纳入国家交通运输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国有大型交通运输企业、武警交通部队在保障运输服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完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与标志标牌更换,加强公路养护,公路技术水平和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深入开展车辆超限超载专项治理,与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城乡道路客运燃油补贴制度,研究规范发展出租汽车行业政策,开展公路甩挂运输试点,建立了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道路运输业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向仓储、装卸、信息咨询等环节延伸,小件快运、城市物流配送快速发展。

推进水运运力结构调整,实施中资方便旗船舶特案免税回国登记政策,推进国轮船队建设。完成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健全国内航运企业经营资质动态监管,整顿规范国际班轮运输等运输市场。开展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专项活动。建立渤海湾客滚运价、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无船承运人运价报备制度。加强三峡工程防洪调度和船闸完建期、175米试验性蓄水期等特殊时期的通航管理。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处臵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了船舶跟踪监控系统、海陆空立体安全监管和搜救应急反应体系,完善对外开放港口保安体系,提升港航动态治安防控能力。“十一五”期海事救捞系统共增加各类监管救助船舶400余艘、直升机12架、基地58处,在沿海和长江干线建设15个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保持基本稳定,与“十五”期末相比,全国水上交通运输事故件数 和死亡失踪人数分别下降39.8%和32.4%,未发生死亡失踪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五年成功救助遇险人员10万余人,成功率达到96.2%。完成“神舟”飞船海上救援保障任务和南宋古沉船“南海1号”打捞工作。成功处臵了大连“7〃16”火灾引发的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陆源海上油污事故。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危桥改造、安保工程成效显著,初步建成部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中心。组织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民航系统创造了连续安全飞行2150万小时的记录,是我国民航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为0.05,较“十五”降低74%。

健全完善邮政安全监管机制,邮政通信和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第五,依法行政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行业改革和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推进。修订了《邮政法》,出台了《船员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国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和55件部颁规章。深化交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40项行政审批项目,部审批的行政许可项目70%实现网上办理。实施交通行政执法禁令,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推行行政执法责任 制。实施交通行政复议工作规则、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和人员资格管理办法,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全行业科研投入比“十五”期增长60%以上,取得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30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沙漠、冻土、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筑路技术取得新突破,长大桥隧建设技术、深水筑港技术、河口航道治理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电子政务、公众出行信息服务、道路水路运政信息化、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港口物流管理、集装箱电子标签、国家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邮件自动化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管理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智能交通和物流信息化实现研究试验向集成应用转变。涌现出常年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重点实验室、船舶通信导航技术团队、上海振华重工技术中心、民航数据通信与新航行系统科研基地、信函自动分拣系统项目组等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实施《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实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准入制度,推广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营运车船的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港口生产综合单耗分别比“十五”末下降了5%、7%和4%。

完成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改革涉及人员安臵工作进展顺利,17个省份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交通运输部和民航局、邮政局完成了机关机构改革,省级交通运输部门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完成引航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人民交通出版社转企改革,海事系统行政编制获中央编委批准。邮政基本实现政企分开,普遍服务和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分账核算,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战略,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与美国、欧盟、俄罗斯等签署了交通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协议。中国—东盟及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合作稳步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交通运输合作进一步加强,实现中韩陆海联运,建立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中日韩运输与物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连续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成功当选万国邮联行政理事会和邮政经营理事会理事国。推动建立马六甲海峡国际合作机制。协助我国海军护航编队共完成了亚丁湾索马里海域278批3100艘次商船护航任务,成功解决了多起涉及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员工人身及船舶等财产安全的海外突发事件。与立陶宛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和亚欧交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第二届世界农村公路大会等国际性会议。

第六,行业文明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学树创”活动,实施《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研究提出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成功举办航海日活动。83家单位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文明单位,75%以上的省级交通运输部门被命名为省部级文明单位,142名个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涌现出许振超、陈刚毅、孔祥瑞、王顺友等全国重大典型和熊文清、尼玛拉木、杨庆文、高发明、贾凤姿、郑启湘、姚泽炎等先进人物。加强宣传工作,组织开展重大主题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认真落实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取得成效。培养“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61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18人,2人获得“中国技能人才楷模”称号,2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称号,66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583人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张喜刚同志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建立了4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和24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 育,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了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等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情况、灾后重建情况和交通重大项目的监督检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形成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深化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部属单位的巡视监督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维护行业稳定。

五年来,在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做好交通运输工作的根本保证。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发展规划,努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坚持牢牢把握和用好机遇,是推进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前提。积极主动落实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促进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保持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为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是交通运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新需求、新期待,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第四,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是发展交通运输的不竭动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履行大部制改革后赋予的新职责,加快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消除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第五,坚持凝心聚力团结协作,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强大合力。健全完善部省协调联动机制,合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重大改革、应对处臵重特大自然灾害等,形成全国交通运输一家人、交通运输工作一盘棋的协力奋进局面。

第六,坚持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是发展交通运输的政治保障。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落到实处,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加强行业文明建设,始终保持拼搏奉献、昂扬向上的行业风貌。

“十一五”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得益 于历届部领导班子和几代交通人奋力拼搏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向长期以来大力支持交通运输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向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五”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深刻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判断,对于深刻认识交通运输发展形势、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谋划好“十二五”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加深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加深对转变发展方式紧迫性的认识,十分重要。部党组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中,对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对于交通运输来说,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有四个“没有变”:一是整个国家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二是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服务性行业的战略地位没有变;三是各级政府对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视支持和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没有变;四是中央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的方针政 策没有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加突出强调了“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因此,未来五年,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面临着世情国情深刻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基础设施总量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任务还很繁重;拓展运输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与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顺应人民群众出行的期盼还有差距;交通运输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制约了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资源环境等对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的约束强化,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重特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频发,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和应急处臵体系亟待进一步加强。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推动“十二五”交通运输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继续前进,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部党组在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交通运输实际,研究提出了“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要求,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到2015年,初步形成涵盖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的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实现上述总体要求,必须紧紧抓住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这是关系交通运输发展全局、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增强加快转变、促进发展的紧迫感,把转变发展方式贯穿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2009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 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部署要求,在继续推进“三个转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内容、途径和政策措施。

落实“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要求,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组织推进。

第一,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继续保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规模和速度,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建成并发挥效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公路方面:以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龙头,加强省际连接线(“断头路”)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修订国家公路网规划,强化国省道改造,力争“十二五”末路网整体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水运方面: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完善煤油矿箱等主要货种港口布局,加强资源整合,推进以临港工业为依托的沿海港口新港区开发建设。到2015年,我国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适应度达到1.1∶1。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实施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荆江河段治理工程、西江航运干线和京杭运河扩能工程等重点项目,到2015年,内河高等级航道达1.3万公里。民航方面:优化机场布局,增强机场保障能力,到2015年,民用机场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级城市和人口。邮 政方面:加强邮政基础网络建设和增强快递发展能力,基本完成空白乡镇邮政所补建,到2015年,全国邮政局所数达到6.2万个。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增强统筹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能力,为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等提供交通先行服务。健全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完善国边防交通网络,加强国际通道和口岸公路建设,促进红色旅游公路发展。

第二,加快推进结构调整。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一条主线、五个努力”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十二五”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务求实效。

一是深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综合运输规划体系和协调机制,优化通道结构,合理配臵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资源,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机衔接、安全环保的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创造条件,提高综合运输优势和组合效率。“十二五”重点建设与铁路 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100个,在36个中心城市重点建设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完善集疏运基础设施。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公路、航道、港口、机场的运营水平。继续推进运力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工具,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不断提升运输装备技术水平。

二是深化现代物流发展。积极支持运输站场向物流站场特别是物流园区转型,加强货运站场与物流园区规划衔接,改造、提升现有货运站场,发展内陆无水港,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引导和支持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优化运输组织,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以及集装箱、江海直达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加快甩挂运输试点工作。推动邮政快递加快发展、提升水平,积极扶持农村物流配送,拓展城乡客货运输服务领域。

三是深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这个问题在后面专门讲。

四是深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积极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开展低碳交通城市试点工作,鼓励混合动力、替代燃料运输工具的发展,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到2015年,全国营运客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6%和12%,全面实施营运车辆燃耗限制标准;海洋和内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16%和14%;沿海港口 单位吞吐量平均能耗下降8%。探索建立绿色交通发展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淘汰落后工艺,降低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空驶率,鼓励路面材料、施工废料、弃渣、废旧轮胎、港口和航道疏浚土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

五是深化安全监管和应急处臵能力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对有机结合,加快基础设施、安全监管、专业救助、治安防控、协调机制建设,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监管法制化、手段现代化、人员专业化、应急高效化。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链和长效机制,加快建设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继续完善水路、公路等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运力和物资储备。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监控、快速反应的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救援体系,努力做到“十二五”期单位运量的事故件数、伤亡人数、事故损失稳步下降,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3%以上。基本建立公路应急抢通保通体系。继续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平安工地”活动。推进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保工程建设。

第三,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强交”战略,统筹推进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研发、成 果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建设。围绕交通运输建设、管理的共性和核心技术,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臵。注重消化吸收前沿技术,加强基础性、引领性重点项目研发,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到“十二五”末,交通运输科技贡献率达到55%。

提高信息化水平,着力抓好“三个系统”建设:一是以电子政务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推进数据共享开发利用。二是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引领的出行服务系统,运用新一代通信、射频识别、卫星定位、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状态感知和安全运营、集装箱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提高公路水路出行的公众信息服务水平。到“十二五”末,公众出行信息覆盖率达75%,建成地市级以上城市出租车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成长江干线数字航道。三是以传感和相关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运输监管、应急保障系统。基本建立部省联动的市场信用体系、应急保障、经济运行分析等信息平台,建成全国高速公路光纤通信信息网络。

第四,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交通运输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重要领域和民生工程。要加快构建衔接顺畅、方便快捷、经济可靠的运输服务体系,保障重 点物资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畅通。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发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骨干作用,建设“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缓解中心城市交通拥堵。加强和规范出租车市场管理。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平均覆盖率60%,建成城市公交专用道10000公里,民航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0%以上,乡镇邮政局所实现全覆盖,建制村村邮站和邮件转接点覆盖率超过80%。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坚持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原则,着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交通运输基础,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组织实施以西部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重点的全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增强整体服务能力。到“十二五”末,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90万公里。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大农村公路桥梁新改建、渡改桥、安保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实施力度,强化质量管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着力推进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公共财政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管养规范化、常态化。统筹城乡客运资源配臵,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稳步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 22 达率,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班车,90%的建制村通班车。

第五,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开放。按照中央大部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继续积极落实好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职责,加快职能转变,推进综合运输法制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消除制约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继续深化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后续改革,加强和规范交通运输建设专项资金和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引导和鼓励民营、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规范民营和社会资本投资项目管理,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好事权不清、责权不符的问题,推进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和向社会公众提供普遍服务的免费公路体系建设。完善港口、航道、锚地等公用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体制。稳步实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模式改革。深化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的协调发展机制,推进机场管理体制改革和空管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保障监督机制。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 运输市场,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

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交通运输战略合作,加强双边、多边以及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为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创造条件。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为交通运输企业拓展海外工程承包和发展劳务外派创造有利条件。

第六,持续推进行业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和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好“学树建创”活动。到“十二五”末,争取创建150个全国文明单位,创建80个省部级文明行业、400个省部级文明单位和500个省部级文明示范窗口;打造10个文化精品、100个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1000名先进典型,进一步塑造和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形象。

进一步加大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纠风力度,健全交通运输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和长效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和各项要求,深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净化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环境。

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加强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队伍、执法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和人才结 构,强化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和基地建设,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把更多的优秀人才集聚到交通运输行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优、有能力的干部队伍。提高交通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水平,建设一支作风硬、纪律严、服务好的行政执法队伍。落实“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技术尖的专业人才队伍。

上述总体要求和“六个推进”归纳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的主要内容,一些数据和指标的考虑也是初步的。请大家结合这次会上印发的规划(草案)进行讨论修改。我们将认真梳理和吸纳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充实完善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同意后组织实施。

三、2011年交通运输工作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初始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要切实按照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保持交通运输良好发展势头。

2011年的民航、邮政工作由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分别召开会议作出部署。下面,主要强调公路、水路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路网布局。

继续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特大城市圈、大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省际“断头路”建设,加快重要运输通道扩容改造,完善疏港高速公路。推进构建国家公路网,完善国家公路网规划和省道网布局规划。

以“五射六纵四横”等15条路线为重点,组织开展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加强公路日常养护,有序组织实施公路大中修工程,进一步加大危桥改造、公路安保、灾害防治等工程实施力度,加强长大桥隧安全运营管理,建立桥隧养护管理制度。

实施以西部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重点的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建设工程,加强县乡公路改造及连通工程建设,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完善路网结构,提高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继续抓好玉树、舟曲等灾区的公路恢复重建,做好汶川交通运输设施灾后重建的收尾工作,全力做好部分省份水毁公路、桥梁等设施的恢复重建。

(二)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加快内河水运发展。

继续完善主要货类运输系统码头建设,合理把握集装箱码头建设节奏,有序推进新港区开发建设。加强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港口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完善港口功能。

落实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重点推进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治理工程和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推进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工程、京杭运河苏南段和浙江段三级航道建设工程等。加快内河规模化、专业化港区建设,推进长江上游重庆、长江中游武汉的航运中心建设。制定实施全国内河船舶标准化工作方案。实施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积极理顺三峡通航建筑物管理体制。

(三)强化运输保障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继续加强煤炭、矿石、石油、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和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以及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工作,加强春运、“十一”黄金周等时段的旅客组织协调。发展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启动“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完善公路、水路客运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公交运营监控系统建设,推动建立全国汽车租赁业服务网络,全面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发展水上旅游客运和海峡、岛屿间客滚运输。组织实施道路、水路客运联网售 27 票系统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对行业经济运行的统计、分析、监测、预警。

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集疏运网络建设,优化公路客货站场与港口、火车站、机场的运输组织,拓展运输枢纽和运输企业物流服务功能,促进货运枢纽向物流园区转型。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建设港口物流园区。

(四)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加强交通建设市场监管,推行现代工程管理,以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为抓手,完善招投标等建设市场管理机制。调整完善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大力推行专业化管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施工和信息化监管。推行工程监理总监负责制,加强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工作。

建立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和信誉考核制度,制定城市公共汽电车、汽车租赁、出租汽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出台公交优先政策措施。继续做好城乡道路客运燃油价格补贴工作,建立农村客运公共财政奖励制度,促进农村客运发展。

深化国内水路运输、港口经营、海峡两岸航运、国际班轮、无船承运和方便旗船舶管理市场监管,严格实施运价备 案制度,完善港口价格机制。研究制定船舶港口供应的资质条件和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引航、理货行业管理政策。

加快建立以国际海运从业人员、出租汽车驾驶员、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桥梁养护工程师为重点的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制定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和资格考试管理办法,规范船员服务管理,扩大船员外派规模。

(五)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启动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加快行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强行业重点实验室管理。组织实施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国家海上应急搜救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启动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公路基础设施维护与重大装备、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效能提升等行业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继续实施科技成果推广专项行动计划和科技示范工程,加快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机制。

推进部省两级行业管理工作平台以及公路、水运、道路运输、水上安全等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和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开展公路水路畅通保障、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市场信用信息、安全监管和应急指挥、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决策支持、综合运输协调服务、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城市客运智能化等技术研发、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全国高速公路光纤通信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交通运输电子口岸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行业管理干部队伍培训平台和行业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组织实施共建高校交通主干学科专业以及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

(六)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制定和实施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指导意见和试点工作方案,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实施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运输装备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出第四批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推广节能环保型运输工具、隧道节能照明、港口装卸机械“油改电”和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技术、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甩挂运输、内河船型标准化。建立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和运输枢纽资源,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优化建设方案。推广使用交通废弃物(废水)循环利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开展施工废料、弃渣、港口和航道疏浚土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建设资源循环利用试点工程。

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增强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设部省两级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监测考核体系,逐步形成对国家高速公路沿线、三峡库区、环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等区域的交通环境监测网络。

(七)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与突发性事件。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源头管理,严格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加强动态监管,建设安全生产和应急综合信息系统。继续开展 “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示范工程,推进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组织开展“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工程,完善港口安全监管制度,做好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演练。推进国家、省、市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建设,加快建成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平台体系,加强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公路运行监控设施建设,建设国家级危险品事故应急物资及装备储备库和省级公路应急保障基地,建立国家、省、市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构建覆盖全国干线公路和重点水域的气象监测网络和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增强安全风险预控能力,加快救助飞行力量、大中型监管救助船舶、抢险

打捞装备及基地建设,提高海上溢油污染等应急处臵能力,完善水上搜救奖励与补偿机制,不断强化搜救指挥体系建设,建立综合航海保障体系,加强交通运输的反恐防范。完善沿海、长江干线和其他内河水域安全监管和救助力量布局,推进内河搜救机制和能力建设,制定航道专项应急预案,加强航道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装备建设。

(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依法行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研究制订综合运输法规体系框架。力争出台《公路保护条例》、《城市公交管理条例》,加快推进《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海上交通安全法》、《航道法》立法进程,开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法规的修订研究工作,加大部颁规章的制(修)订力度。建立《交通行政执法规范》,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规定》,完善行政许可网上办理系统,加快交通运输执法信息平台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执法文书和自由裁量权。继续推进执法模式改革,推动跨地区执法联动。

加快推进“层次清晰、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地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海事系统核编工作。建立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协调机制。

(九)坚持互利共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重点推进与周边国家的交通运输战略合作,推进国际运输通道建设。继续落实《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发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会议机制的作用,推动公路通道建设与多国过境道路运输合作,进一步推动与东北亚国家间的陆海联运国际合作。办好第二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促进欧亚运输连接。做好参加国际海事组织第27届大会和竞选A类理事国的有关工作,积极参与航运减排等多边谈判。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国际条约的缔约和履约工作。组织承办第21届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会。加强海运海事合作,维护我航运企业海外经营合法权益,推动海运、港口领域双边及区域性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完善和加强界河航道管理机制。贯彻“走出去”战略,为交通运输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防范海盗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预警发布和防范能力建设,继续指导船公司增强船舶自防自救能力。按照反海盗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和有关工作程序,及时做好应急处臵工作。

(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和机关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贯彻落实。推进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交通运输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化“小金库”等专项治理,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加大纠风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廉政准则》,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深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部属单位领导班子的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努力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贯彻中央深化社会矛盾化解、公共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重大决策,加强行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部署。

以“学树建创”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拓展和深化群众性行业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切实抓好政风行风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大力弘扬交通精神和时代风貌,继续选树新的典型,形成学习模范、崇

尚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氛围。认真组织实施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加强行业安全、廉政等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围绕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航海日活动、两岸海上直航两周年论坛等重大主题,及时组织宣传报道。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继续加强社团建设,更好地发挥社团作用。

同志们,“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明年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落实。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第二篇: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2011省交通讲话)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当好先行

――李和平副厅长在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12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这次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今天上午张大卫副省长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明确安排部署“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安排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下面,我代表厅党组讲四点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就。新增通车里程156公里,使全省到201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16公里;在建规模1782公里。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竣工通车,郑汴物流通道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建、改建县乡公路5430公里,通村公路4675公里,改造危桥2万延米,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承诺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建设目标。淮河淮滨至三河尖段、涡河鹿邑县玄武镇至省界航运开发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新开通了新乡至焦作、安阳至鹤壁、鹤壁至新乡、许昌至平顶山、许昌至漯河5条城际公交线路。全省公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15.9亿人次、周转量1031亿人公里,货运量18.3亿吨、周转量4860.6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6.4%、12.7%和21.1%、23.8%。全省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45万人次、周转量5979万人公里,货运量4904万吨、周转量29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8.7%、14.4%和12.8%、12.5%。其他各项工作均有序开展。

总结“十一五”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4.4万公里,密度达到14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新增里程2338公里,总里程已经突破5000公里,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国家现有规划的高速公路网河南境段全部建成。有17个省辖市形成高速公路“十字交叉”,4个省辖市形成绕城高速,94%的县(市)通高速公路。全省八车道高速公路里程突破300公里,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4万公里、桥梁9万延米,通车总里程达到22万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在中西部地区我们率先于2007年实现所有建制村“村村通”水泥(油)路。普通干线公路改造3563公里,总里程达1.8万公里,居全国第四,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88%。内河航运开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2亿元,航道里程达1439公里,其中淮河淮滨至三河尖段76公里航道达到Ⅳ级标准,我省高等级航道实现零的突破。

(二)道路运输能力得到新提升。开通了10条城际公交线路,中原城市群城际客运网络基本形成,城际公交化发展收到了政府满意、企业受益、群众欢迎的效果。实施了城乡客运公司化改造,为群众提供更为安全、便捷、舒适、满意的出行服务。加快了农村客运网络化,实现了“乡乡有客运场站”的目标,全省建制村通

客车率达到98%,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全省营运客货车辆分别达到5.3万辆和124.7万辆,中高档客车比重达到63%,较“十五”末提高24个百分点。很好地完成了春运、煤电油运、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和奥运会、世博会、汶川抗震救灾、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关键时期的运输保障任务。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较“十五”末分别增长57.8%、125.7%,156.8%、808.2%,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4.2%、48.1%、89%和25.1%,从业人员达240万人,公路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行业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我们积极开展“交通工作管理年”活动,提出了“建设创优质、管理争一流、服务创品牌、安全零事故”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了行业服务水平。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建立和完善了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开展了“创建优质工程”活动,全省高速公路工程优良率稳定在93%以上,干线公路和水运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农村公路优良率达到82%以上。濮阳至鹤壁、焦作至济源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规范了造价文件审查程序,加强了设计变更和工程决算管理,严格了重点公路建设项目造价指标和招标人报价审核公示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公路工程造价计价体系。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全省交通安全生产承包、督察、日报和奖惩“四项机制”,推行了施工现场危险告知、施工安全监理、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设备进场验收登记、安全生产费用保障等“五项制度”,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监管制度化、手段现代化、人员专业化和应急高效化的目标。水上交通、交通

基本建设安全连续4年保持“零责任事故”,受到了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发文表彰。路政管理方面,顺利完成了原征稽队伍整体转岗从事路政管理的前期工作,目前正在进一步进行,初步形成了高速、干线、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建立了“联合指挥、联合巡逻、联合执法、联合施救”的路警“四联合”工作机制,提高了反应速度,增强了救援能力;树立了“施工服从于保通,保通服务于施工”的新理念,实现了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不断行、不分流、不堵车”的目标,确保了国道主干线的畅通;新增了43个超限站,治超网络进一步完善,开展了联合治超行动,全省超限超载率得到进一步控制。高速公路运营方面,智能化管理、全省联网收费、绿色通道管理、服务区ISO国际标准化认证、高速公路命名编号和交通标志整改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依法行政方面,颁布了《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河南省公路交通规费征收管理办法》、《河南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出台了《河南省交通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等制度,初步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四)科技教育和信息化建设均取得新成果。五年累计完成科研项目立项321项,获国、省级科研成果奖58项,高速公路建设及改扩建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路基路面材料特性反演与快速检测维修整套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厅科研院河南省岩土与隧道工程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交通投资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进展顺利,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行业

科技贡献率已达42.8%。我们还实现了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升格,扩大了厅属院校的办学规模,提升了办学层次,提高了办学质量。加快了高速公路、公路客运枢纽场站、治超检测站等监控和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高速公路全程监控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建成了高速公路公众出行“12122”、干线公路路政管理“96055”和道路运输“96520”公众服务平台,建立了GPS监控平台,实现了对全省危险品运输、客运车辆的联网联控。

(五)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我们完成了新一轮的交通行政体制改革。新成立的省交通运输厅增加了参与各种运输方式规划与协调、城市公交与出租车管理、投资航空和机场及其他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等三项职能。各市县也相继完成了相应的改革。实施了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撤销了158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确保了改革涉及人员的基本稳定,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成立了交通投资集团和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搭建了新的交通投融资平台,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出台了《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养护资金来源,有力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发展。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加快城市出入口公路建设,促进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努力探索铁路、民航、公路水路、邮政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规划协调机制,提前研究城际轨道交通、地铁等运输方式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努力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出台了《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八挂来网”为基础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以郑州国

际综合物流园和郑州航空港物流园两个项目为重点,推进“无水港”建设。支持冷链物流、甩挂运输、仓储配送物流和农村物流的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企业的转型,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推进行业节能减排。承办了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宇通杯”节能减排竞赛活动,积极实施“中原绿色客运新干线”工程,深入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在建设领域推行节地节能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利用,提前半年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六)党风廉政和行业队伍建设实现新进展。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对交通项目实施廉政评估和风险评估,从机制上增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强化教育,建立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风险抵御能力。加大案件的查办力度,依法推进系统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开展。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改革招投标办法,在建设单位、企业及相关资质人员层面建立起诚信体系,实行阳光作业。

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树促”、“创先争优”等多项活动,以党风促行风,交通运输行业队伍总体素质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共有177个单位和部门被评为省部级以上先进集体,72名同志荣获省部级以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涌现出张爱民等一批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在抗击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我们用最短时间恢复了道路正常通行,实现了被困司乘人员“不渴着、不饿着、不冻着、有燃油”的目标,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在抗击2010年7月份洪涝灾害中,我们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在最短时间内打通通往40多个乡镇的生命线,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表扬。在援川抗震救灾当中,我们在抢通保通及灾后重建工作中,均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联合表彰,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这也是河南交通运输史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我们交通系统的老干部、工会、机关党建、财务、人事、交通战备、通信,省公路学会、道路运输协会、专家委员会、交通会计学会等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成绩。

“十一五”时期河南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路网结构,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提升了河南的区位优势,促进了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极大降低了社会发展和生产的总成本,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回顾五年来的交通运输工作,有以下几点值得长期坚持:一要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二要坚持深化改革,这是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三要坚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这是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四要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这是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十一五”交通运输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国家交通运输部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直各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热情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实干、无私奉献、奋勇拼搏的结果,也得益于我们历届厅党组班子成员和多代交通人奋力拼搏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一贯关心

支持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向交通运输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关心支持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虽然我们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如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上还有疏漏,在工作作风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转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好,要继续发扬我们全省交通系统的优良传统和“铁军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廉洁自律,团结实干,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二、推进“十二五”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当好先行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彰显中原经济区优势的奠基时期。谋划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要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对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还要看交通运输部对整个“十二五”期间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已经安排部署的工作思路、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战略举措,还要看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把握行业发展的重点、政策、定位,以便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和措施。

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目标,并把构建现代

化综合交通支撑体系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保障,要求交通运输发展继续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发挥先行作用,建设畅通中原、服务东融西拓、全面开放的战略性通道;要求完善高速公路网络,优化干线公路和城乡公路网,发展内河航运,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以城际铁路和快速通道建设为支撑,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要求加快县城与高速公路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在两年内实现全省所有县城20分钟内上高速这个目标。

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对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有四个不变:一是整个国家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二是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服务型行业的战略地位没有变;三是各级党委政府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视支持和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没有变;四是中央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基于此,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努力提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两型”行业建设能力、安全应急救助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从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经过“十一五”的发展,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世界交通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角度审视河南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审视河南交通运输适应能力,站在人民群

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角度审视河南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河南交通运输的新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上仍显不足,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能力偏低,城市交通与外部交通缺乏有效的科学衔接,拥堵现象还日趋严重;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科学建立;应急能力建设和治超工作有待加强;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交通信息缺乏互联、互通和共享;家庭车辆的快速增加给交通运输带来新的压力,交通发展还不能满足舒适性、快捷性和安全性的出行要求;交通运输发展受资金、土地、能源、环境等因素制约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东部发达地区和周边省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省巩固和提升交通区位优势提出了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中央强调“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将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为进一步发展搭建新的平台;交通运输部强调普通干线公路的公益性,提出推进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体系和向社会公众提供普通服务的免费公路体系建设,并对投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调整,这样有利于加快我省路网结构的升级改造;人民群众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愿望和高铁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形成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倒逼机制;两个融资平台作用的发挥和《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的深入实施,都将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根据以上形势和要求,我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重点,实施“科技强交”、“依法治交”的战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信息化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加快支持保障能力建设,努力建设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

主题和主线是发展的指南,也是规划的灵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握好发展这第一要务,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好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真抓实干,求真求效;要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有关行业的发展政策和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认真把握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新规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努力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要努力破解“方式怎么转、体系怎么建、优势怎么升、资金怎么筹、廉政怎么保”这五大难题。要通过观念创新,推动领导工作方式方法转变;通过管理创新,推进交通运输工作重心转移;通过政策创新,加快路网结构和运输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薄弱环节建设;通过科技创新,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发展;通过服务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重点,就是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服务全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努力构建科学完备的高速、干线、农村公路网络;要突

出建设重点,加快建设“两干三城”交通体系,加快城市“畅通工程”建设,实施干线公路绕城改线、改道工程;要发挥公路的基础性作用,主动与铁路枢纽和航空枢纽对接,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同时,要处理好发展与转变的关系,要把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贯穿始终,努力实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强力推进由以建设为主向“建设、管理、运输”协调发展转变;强力推进依靠物资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强力推进依靠单一运输方式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

高速公路:重点加快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内联外通网络建设;加强高速公路省际出口路段建设,实现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网的衔接;全面完成京港澳、连霍国道主干线扩容改造,进一步提升通行能力和路网服务水平。到2012年我们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实现所有县(市)20分钟上高速公路,2015年达到6600公里以上,其中八车道里程超过1000公里,提前5年完成高速公路网规划目标。到2012年底我们还有18个县要实现20分钟上高速。

干线公路:围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增加国道、省道规模,提升国省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大力改造扩容,实施“畅通工程”。至“十二五”末,全省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万公里。

农村公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以实现“县县畅、乡乡联、串村道路等级化”为目标,五年新改建县乡公路1600公里,新改建村道2400万公里,改造桥梁15万延米。县城与周边县城实现

二级公路以上连接,县城与所辖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周边乡镇实现以三级公路为主的互联互通,串村乡道达到等级公路标准,并基本实现网状连通,同时解决骨干路网上的危桥和无桥问题。

运输场站: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场站建设,至“十二五”末,二级以上客运站达到260个左右,实现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二级及以上客运站。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货运站场建设,改造、整合现有货运枢纽站场;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货运场站向物流园区转型;推动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与港口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站场统一规划建设。

内河航运:加快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涡河、沱浍河、淮河息县至淮滨段等内河和小浪底、丹江口等适航库区的航道、港口建设,推进主要港口的铁路、公路集疏运通道建设,强化内河港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节点作用。至“十二五”末,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将达1675公里,码头泊位达87个,形成四条直达华东地区的水上通道。

运输结构调整:重点提升运输装备水平,调整运力结构。至“十二五”末,完善中原城市群城际公交网络,中高级营运客车比重达到85%以上,牵引车与挂车比例达到1:2,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9%以上。围绕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增加运力,优化结构,规范服务。至“十二五”末,郑州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5%以上,100万人口以上城市达到25%以上,其它省辖市达到15%以上。

科教和信息化:积极实施“科技强交”战略,加快交通运输行

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成果推广应用水平。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加快安全应急、公共出行服务、决策支持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基本实现“数字交通”。以加快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行业教育培训水平。

行业管理:实施“依法治交”战略,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法治化、规范化,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高速公路养护、路政、征收、服务区、机电运维以及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管理标准体系。交通运输工程合格率达到100%,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工程优良率分别达到93%、90%、83%。国道、省道优良路率分别达到90%、80%。进一步整合路政管理资源,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公路车辆超限超载率要继续控制在4%以下。国家主干线高速公路服务区全面实现国际ISO标准化管理。加强安全监管,建成国家级区域应急保障指挥中心系统和基地,完善机制,发挥效用,继续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态势。

绿色交通发展:至“十二五”末,新增城市公交车辆全部实现国Ⅲ以上排放标准,新能源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使用比例达到5%以上,较2005年,营运客车、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3%、12%,内河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约7%,高速公路养护基本实现全部沥青路面废料再生利用。

通过实施以上目标,到2015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等级和质量将明显提升,养护能力将显著增强,运输装备现代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运输结构将会更加合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显

著提升,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资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能力适应、服务优良、安全环保、保障有效”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与铁路枢纽、航空枢纽的科学对接,努力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2011年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年、机遇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中发挥先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2、建设目标:高速公路方面,全面加快26个、1782公里续建项目建设步伐,确保濮阳至范县、化庄至新蔡、商周二期、郑民高速郑州段、开封段一期等5个新建项目建成通车,确保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计划开工建设机场至少林寺,武陟至云台山,德商高速范县段,焦桐高速温县至巩义段等4个项目;争取京港澳高速漯驻段、驻信段等2个改扩建项目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干线公路方面,计划改造干线公路1146公里,其中国道“二改一”801公里,国道原级改造166公里,省道原级改造179公里。农村公路方面,计划新、改建县乡公路3500公里,桥梁3万延米,结合土地整理改造村道2000公里。运输场站和水运方面,计划开工建设3个国家公路运输城市客运枢纽站,改造市县客运场站20个;建成Ⅳ级航道38公里。

3、质量目标:确保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合格率达到100%,高速公路工程优良率达到93%以上,干线公路和水运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农村公路优良率达到83%以上。

4、安全稳定目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赴京、来省恶性上访事件。

5、超限超载治理目标: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4%以下。

6、法制建设目标:颁布实施《河南省水路交通管理办法》,执法人员培训率达到95%,规范化的案卷、执法文书达到90%。

8、科技教育和信息化:科技投入占交通运输行业总投资的比重争取达0.5%,科技成果转化率争取达80%以上。

9、廉政目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围绕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科学运作,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导,实行领导包干督察,设立前线指挥部等措施,及时梳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协调,确保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同时也确保搞好廉政建设。

高速公路方面,要围绕确保2012年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和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全面建成通车的目标,加快建设进度,明确项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责任,层层细化,确保工程施工压茬推进,卡死节点计划,找准松弛点,全力推进,要落实以环境保进度的措施,重点加快豫西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和争取开工项目要落实前期工作责任制,对开工前需要完成的各项手续,逐项排出明确的完成时间表,专人负责,争取早日开工,迅速形成施工高潮。厅规划处、建设管理处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省的有关部门密切搞好结合,执行联审联批,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工程建设。

干线公路方面,要抓住国家政策调整的机遇,突出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争取801公里“二升一”国道改造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厅公路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我们各省辖市交通、公路部门要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建设和质量管理,努力营造加快建设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加强干线公路便民服务区和应急救援点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普通干线公路通行和服务能力。

农村公路方面,我们要严格落实《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的规定,继续以“县县畅、乡乡联”“串村道路等级化”这个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公路的升级改造和危桥改造工作,更好的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运输场站和水运方面,要加快推进郑州、洛阳等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的客运枢纽站建设。重点支持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轨道沿线的市、县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重点扶持区域性物流基地、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开工建设沱浍河航运开发建设一期工程、涡河航运开发建设二期工程、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工程等航运工程项目。其他列入“十二五”期间的航运开发工程项目,要早着手早准备,积极开展好项目前期周密扎实的准备工作。

同时,各级交通、公路部门要重视交通战备工作,按照中编办和国家国动委的要求抓好机构落实。要加强与驻军部队的联系协调,切实做好相关项目的建设工作,进一步为交通运输行业军

民融合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提高交通运输综合服务水平。提升运输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以综合信息为方向的行业调度指挥平台建设,严格按照“三关一监督”的要求加强运输安全管理,积极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整治。做好航务海事系统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水上交通安全目标考核工作,出台《河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示范渡口考评办法》,开展“示范渡口考评”活动,搭建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应急指挥网络视频平台,同时要管理好不管是黄河还是内河的浮桥,这个职责已经明确是我们交通运输系统的了。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加快建立出租汽车行业稳定、规范、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依据需求适时适量调节营运车辆,丰富客运线路和增加大中型高档营运客车比重,提供多样的出行方式。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发挥中小型车辆在道路运输方式的连接作用,引导货运车辆逐步向高档化、舒适化、集装化多样型转变,增加运输市场竞争力和渗透力。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传统道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培育一批物流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推进农村物流发展,大力发展甩挂运输,降低物流成本,也节能减排。

(三)强化行业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一要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以“创建优质工程”为载体,加大质量督查力度,推广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确保质量控制和创优办法进一步掷地有声落实到位,继续保持质量安全良好态势,实现关键项目检验一次合格率达到100%,分项工程检验一次合格率达到100%,竣工验收工程质量优良的工程目标。二要强化工程造价管理。加

强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监管,继续开展工程造价检查活动,重点检查各项目设计变更、阶段性工程决算编制等情况,将造价管理工作纳入建设项目考核,作为建设项目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三要强化公路养护管理。高速公路全面实现管养分离,推广应用先进养护机械、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发适合我省实际的路面、桥梁决策系统,积极实施养护专项工程和预防性养护,进一步提高我省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确保我省高速公路在国检中进入前五名;普通干线公路加快大中修项目施工进度,加大危桥改造和安全保障、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力度,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普通干线公路规范化管理水平,力争在国检中取得好名次;农村公路以《条例》为依据,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推进预防性养护和养护管理规范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目标。四要强化路政治超管理。加强路政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固定超限检测站的作用,积极推进经过报批同意的流动治超和区域联动治超,完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长效工作机制;加大源头治理,加强运输市场监管,依法取缔非法改装企业;健全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检测、监控网络,加强路面执法,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坚决遏制超限超载反弹回潮。五要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依托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进ISO国际标准化认证,强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大力开展“文明示范路”、“星级服务区”、“星级收费站“创建活动。

(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全面推进信息化和法制建设。建设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要坚持“两个结合”:一要注重创新与交

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机结合。以科研基础设施为保障,重点围绕豫西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管理、现代物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加大力度进行科技创新。以全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建设为重点,基本完成省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全省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卫星定位系统平台、省级交通应急指挥系统、省级交通运输行业综合分析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应用,加快公路、水路、运输和城市交通等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数字交通”。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认真做好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和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部中职示范院校”建设(这是部级),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厅属院校内涵建设水平,培养各种急需人才,形成我省交通运输业的人才优势。加强交通运输综合法规体系建设,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行业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打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新形象,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二要注重创新与建设“绿色交通”的有机结合。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于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和“中原绿色客运新干线”,全面加强行业节能减排,加强相关法规建设,引导“绿色出行”。

(五)深化改革,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要进一步推进综合运输规划编制协调工作,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重点推进综合运输通道的优化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要加快推进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转变道路运输管理职能,强化市

场监管、公共服务、安全和应急管理职能,切实履行好出租汽车客运、城市公交客运、机动车租赁和地铁、轨道交通运营及物流市场管理的职责。要加快路政管理改革,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理顺路政管理体制。要继续发挥交通投资集团和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两个投融资平台的重大作用,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效益。要切实抓好行业稳定工作,用改革的方式、改革的思维来解决信访问题。要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工程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政策、行业改革等工作开展前,都要认真进行稳定风险评估,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小问题、快处置,防止事态蔓延扩大,防止工作被动。

(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把安全发展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围绕落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将安全生产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逢会必讲安全、调研必查安全、发展建设必将安全作为第一责任的良好氛围。一要加强安全应急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重点完成市辖县(区)的安全应急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健全部、省、市、县四级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推进乡镇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设置,加大安全应急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重点加强公路、港口、航道、场站等安全设施建设。以夯实安全应急基础为主线,逐步改善安全应急工作条件,积极推行安全生产和应急装备器材标准化,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硬实力。二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四项机制”,强化领导带班、重点

跟踪、诚信承诺、监管保障、奖励激励“五项制度”,实施客运和危险品运输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监管能力,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全过程安全监管,严格问责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三要深入开展安全工作规范化活动,指导交通运输企业健全安全工作规范,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加大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监管力度,继续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抓好重大桥隧施工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监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隐排查患率达到100%,隐患整改率达到99%以上,对重大安全隐患实施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四要强化非传统安全事件的有效应对,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预警、预报系统,应急预案评审、备案率达到90%以上。提高应急救援装备和科技水平,重点做好各类极端天气的预警预防、重大活动期间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加快建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综合信息系统,加强重点桥隧、库区、场站、营运车辆和治超系统的监测和联网联控。按照“专兼结合、平急结合、军地结合”的原则,加大交通运输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装备运用率达到80%以上,重点物资储备率达到95%以上。完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救援体制,加快推进区域性国家公路、水路应急救援和保障指挥系统中心的建设,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

(七)做到“四个着力”,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一要着力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增强认

识和把握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科学判断交通运输发展形势、依法行政的能力,解决改革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要着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将活动与交通运输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活动开展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中,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典型选树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服务群众创一流”。三要着力推进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加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创新文化实践活动,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和行业管理水平。四要着力推进行业文明创建工作。以“学、树、建、创”为载体,拓展和深化群众性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创新和完善目标责任、表彰奖励、督查考评和资金保障等工作机制,促进行业文明创建工作科学发展。

四、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前不久,中央下发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提出要清醒的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一)进一步完善《河南交通运输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切实抓住工程建设招

投标、工程分包、材料采购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形成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权的机制,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深入贯彻《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要求,认真落实“一岗双责”。2010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新《规定》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法规,对于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对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贯彻好、落实好。要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为贯彻实施《规定》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要对照《规定》分析查找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加强对《规定》贯彻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违反《规定》的行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既要带头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又要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一岗双责”,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既管好自己,管好班子,也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管好家属、子女和亲戚,全面履行好自身职责,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为推动全省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以《廉政准则》为准绳,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行为。为进一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从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各级党组织要把贯彻落实“准则”作为加强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深入分析本单位、本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廉政建设有关制度,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准则”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敢抓敢管,加强对自己分管工作、分管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不要怕得罪人,要对大家真正关心关爱,发现问题,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决不能抹不开情面不说,更不能包庇纵容、任其发展。同时,要严格约束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我们说话才算数、才管用,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时时处处当表率、树标杆,做到挺得起腰杆,说得起硬话,自身正也敢抓敢管,敢于批评。“准则”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底线和红线,它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行为进行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警示教育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促使党员领导干部不违纪不违法。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准则”,熟知“准则”的各项规定,时刻用“准则”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时时刻刻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要认真抓好“准则”的贯彻落实,真正以身作则,模范执行“准则”,规范自身行为,习惯于在监督下做好工作。

(四)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人民群众看待和评价党风是从身边党员干部的作风表现上得出结论的,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反映出党员干部是立党为

公还是为私;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己;是情为民所系还是情为己所系;是利为民所谋还是利为己所谋。目前,我们全交通系统,我们干部队伍是好的,我们各级领导班子是好的,全系统的作风总体情况是好的,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班子成员,包括我们的职工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工作热情主动。但是,实事求是的讲,也不排除还有少数领导干部仍存在不思进取、思想消极、思路不清晰,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准则上不力,在“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上不到位等问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要摆正位置,时刻牢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随时要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社会各界、新闻媒体以及方方面面的监督。要强化法制意识和制度理念,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规范办事,制度管人,保证工作到位和不缺位。要强化服务意识和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创新管理和服务,为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和为基层服务,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以服务来促进管理。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提倡讲奉献、淡名利的精神,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所民谋、权为所民用,自觉维护好行业和自身的形象。也实现我们工作搞好了,工程搞好了,干部不倒,班子不倒,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我们班子,对得起家人,也对得起我们自己。

(五)做到“六个突出”,抓好交通运输系统廉政建设。一要突出抓好专项治理工作。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抓手,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廉政工作,着力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廉洁、工程优质。二要突

出抓好纠风治乱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提升行业的廉洁、务实、高效、为民的社会形象。三要突出抓好廉洁自律。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大力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抓好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以及重要岗位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四要突出抓好廉政建设制度创新。认真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制度的创新,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强化制度落实工作机制,形成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五要突出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创新案件查办工作方式方法和机制,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六要突出贯彻落实好已经胜利闭幕的中央纪委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16号、17号)的廉政工作会议和省纪委全会精神。讲节约,守纪律,严格禁止春节期间各类奢侈浪费行为的发生。

厅党组和厅务会研究决定,我们今年的春节一切活动安排要从俭廉洁。一是在会议上要高效、管用、节俭,坚决杜绝一切铺张浪费。二是从厅党组做起,厅机关、厅直单位做起,节日期间不搞相互吃请。三是各类活动统一由赵厅长把关,一切俭朴。四是坚决制止节日期间用公款请客送礼或者互相送礼、请吃。五是坚决杜绝节日期间突击花钱。请大家一定要警钟长鸣,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坚决不准有“小金库”,坚决不准以过节的名义突击花钱、发钱发物,否则,这样会受到严厉的追究。六是节日当

中,今年从厅党组做起,各个部门的茶话会都要俭朴,不准大吃大喝,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家完全可以达到回顾过去一年工作,议论来年工作举措,共叙友谊,互相关心帮助的效果。七是坚决杜绝节日期间用公车旅游。八是各种检查一定要按政策严格报批。真正把我们的精力投入到深入基层,为系统内的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为我们的促发展抓落实现场办公。这是给大家交心,这也是我们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中纪委全会开的非常好,我们全国交通系统包括我们省纪委还要开全会,今天和大家交换交换意见,请大家互相监督。部门的会议,主管领导参加,坚决不吃请,一切从俭。咱们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九,我们一定要以贯彻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认真落实好今天上午张大卫副省长在全省交通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岁末年初的各项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安排好春运工作。要做好运力组织,保证旅客和重点物资运输;要按照国家关于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要求,克服困难,执行到位;要坚决落实运价政策,加大运输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违规现象,落实好运价政策,切实做到客运期间客运票价按政策规定保持稳定,确保春运工作平稳、有序、安全进行。二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要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整顿,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把驾乘人员关,车船运行关,“三品”检查关,严禁超员超速、疲劳驾驶和无证无照经营,落实“平安工地”建设各项要求,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今天上午,我们的一个高速公路上已经发生了一起重特大事故,一辆小车和运

行的客车相撞,截止目前已经死亡十几人,这已经是重特大事故,因此说我们的安全生产确确实实也是艰巨性、反复性很强,为什么说要让大家常抓不懈、久抓不衰,不仅是口号,而且要落在实际行动上。在施工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平安工地”建设各项要求,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三是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关心慰问困难职工的工作,做好走访、送温暖工作,为他们解决好实际困难,认真关心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这都是我们交通功臣,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认真安排好讲发展、抓落实。有些项目节日是不停工的,一定要做好科学统筹的安排,现在我们到2012年要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有严格的周期,只有一是延长工作时间,二是科学安排、统筹、穿插,但是必须按规定、按技术标准、按规律办,有些需要打时间差的打时间差。五是认真做好节日期间的值班工作。值班工作一定要做到严格按制度办,不搞空城计。真正做到把上级指示及时传达到我们有关部门和基层,下情及时上报,确保信息畅通,保证工作科学、高效、无误、有序开展。

同志们,“十二五”及2011年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运输部的正确领导下,拼搏奋进,努力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真抓实干,再创新佳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我在这里代表厅党组向我们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也受张大卫副省长的委托,向我们全省交通系

统各级领导班子、广大干部职工、包括你们的家属,一个是对大家在过去的一年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给大家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三篇:李盛霖部长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盛霖部长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开创“十二五”交通运输科学

发展新局面

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明确 “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安排2011年交通运输工作。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回顾和基本经验

“十一五”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五年。五年来,交通运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加强,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为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改善民生、增加就业、提高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各项工作又取得新成绩。预计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完成243亿吨、43005亿吨公里、306亿人、1491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4%、15.6%、10.2%、10.4%。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36.4亿吨、64305亿吨公里、2.2亿人、71.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4%、11.7%、-0.7%、3.1%。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0.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5亿标准箱,同比增长15%、18.8%。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总量达870亿人,同比增长12%。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33.6亿吨公里,客运量2.7亿人,货邮运输量556.4万吨,同比增长24.9%、15.4%和24.9%。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975亿元,同比增长21%,快递业务量日均突破1000万件。

回顾总结“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五年来,交通运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正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阶段性特征,努力把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在发展视野上,坚持以“四个审视”谋划交通运输发展,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发展理念上,坚持把做好“三个服务”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在发展战略上,坚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不断探索做好“五个努力”的途径;在发展方式上,着力推进“三个转变”,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动力上,坚持推进“四个创新”,不断破解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交通运输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实践证明,这些理念和工作思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律,为加快转变方式、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大幅提升。“十一五”特别是2008年以来,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努力保持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平稳较快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预计“十一五”期全社会共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4.7万亿元,是“十五”期的2倍多。

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五年新增63.9万公里。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新增3.3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全部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舟山连岛工程、秦岭终南山隧道、上海崇明隧桥工程和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四川汶川地震公路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后公路恢复重建进展顺利。

沿海港口五年建成深水泊位661个,达到1774个,新增通过能力30亿吨,达到55.1亿吨,基本建成煤、油、矿、箱、粮五大专业化运输系统。长江黄金水道等内河水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部与沿江七省二市建立了合力发展协调机制,按照《“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成功实施了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并延伸至太仓、中游航道整治等工程。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京杭运河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工程成效明显。“十一五”期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4181公里,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9085公里,初步形成了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络。

民航基础设施五年投资2500亿元,相当于前25年民航建设资金的总和。定期航班机场达到176个,五年新增35个,改建了一批机场,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机场体系。

邮政基础设施补建空白乡镇邮政局所2500多个,改造西部及农村邮政局所7000多个,“村邮户箱”工程全面启动。

组织了农村公路、港口普查和运输量调查,开展了公路建设市场督查、农村公路和内河航运建设质量年等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

第三,统筹城乡交通运输发展,农村交通运输事业成效显著。按照中央部署要求,部省联手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倾斜力度,农村公路建设车购税投资总规模是“十五”期的3.2倍,新改建农村公路186.8万公里,新增农村公路52.7万公里,总里程达345万公里。国务院《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确定的“十一五”期建设目标全部实现。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政府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渠道和以县为主的养护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加快客运站建设,启动了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到今年底,全国农村客运班线达8.5万条,乡镇、建制村通班车率分别达到98%、88%。

第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快速提高,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条件显著改善。到今年底,我国营运客货车辆达1143万辆,较2005年增长56%,2010年公路客货运量均为2005年的1.8倍。运输船舶25万余艘,船舶吨位达1亿总吨,承担了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2010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是2005年的1.8倍,沿海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22个港口进入亿吨大港行列,世界排位前20位的亿吨大港和集装箱大港,中国大陆分别占12个和9个。民用航空运输机队总数达1610架,是2005年的近1.9倍;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是2005年的2倍、1.9倍和1.8倍。邮政局所达5.4万个,邮路总长402.8万公里。

公路、水路、民航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日益完善,重点物资运输和春运等重点时段旅客运输得到有效保障,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在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中抢通保运,打通和保障“生命线”,为抢险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重大活动的运输和安全保障任务。签订了海峡两岸海运、空运、邮政协议,实现海上、空中通航及通邮。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武警交通部队纳入国家交通运输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国有大型交通运输企业、武警交通部队在保障运输服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完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与标志标牌更换,加强公路养护,公路技术水平和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深入开展车辆超限超载专项治理,与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城乡道路客运燃油补贴制度,研究规范发展出租汽车行业政策,开展公路甩挂运输试点,建立了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道路运输业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向仓储、装卸、信息咨询等环节延伸,小件快运、城市物流配送快速发展。

推进水运运力结构调整,实施中资方便旗船舶特案免税回国登记政策,推进国轮船队建设。完成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健全国内航运企业经营资质动态监管,整顿规范国际班轮运输等运输市场。开展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专项活动。建立渤海湾客滚运价、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无船承运人运价报备制度。加强三峡工程防洪调度和船闸完建期、175米试验性蓄水期等特殊时期的通航管理。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了船舶跟踪监控系统、海陆空立体安全监管和搜救应急反应体系,完善对外开放港口保安体系,提升港航动态治安防控能力。“十一五”期海事救捞系统共增加各类监管救助船舶400余艘、直升机12架、基地58处,在沿海和长江干线建设15个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保持基本稳定,与“十五”期末相比,全国水上交通运输事故件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分别下降39.8%和32.4%,未发生死亡失踪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五年成功救助遇险人员10万余人,成功率达到96.2%。完成“神舟”飞船海上救援保障任务和南宋古沉船“南海1号”打捞工作。成功处置了大连“7·16”火灾引发的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陆源海上油污事故。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危桥改造、安保工程成效显著,初步建成部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组织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民航系统创造了连续安全飞行2150万小时的记录,是我国民航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为0.05,较“十五”降低74%。

健全完善邮政安全监管机制,邮政通信和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第五,依法行政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行业改革和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推进。修订了《邮政法》,出台了《船员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国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和55件部颁规章。深化交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40项行政审批项目,部审批的行政许可项目70%实现网上办理。实施交通行政执法禁令,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交通行政复议工作规则、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和人员资格管理办法,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全行业科研投入比“十五”期增长60%以上,取得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30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沙漠、冻土、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筑路技术取得新突破,长大桥隧建设技术、深水筑港技术、河口航道治理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电子政务、公众出行信息服务、道路水路运政信息化、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港口物流管理、集装箱电子标签、国家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邮件自动化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管理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智能交通和物流信息化实现研究试验向集成应用转变。涌现出常年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重点实验室、船舶通信导航技术团队、上海振华重工技术中心、民航数据通信与新航行系统科研基地、信函自动分拣系统项目组等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实施《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实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准入制度,推广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营运车船的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港口生产综合单耗分别比“十五”末下降了5%、7%和4%。

完成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改革涉及人员安置工作进展顺利,17个省份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交通运输部和民航局、邮政局完成了机关机构改革,省级交通运输部门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完成引航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人民交通出版社转企改革,海事系统行政编制获中央编委批准。邮政基本实现政企分开,普遍服务和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分账核算,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战略,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与美国、欧盟、俄罗斯等签署了交通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协议。中国—东盟及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合作稳步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交通运输合作进一步加强,实现中韩陆海联运,建立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中日韩运输与物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连续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成功当选万国邮联行政理事会和邮政经营理事会理事国。推动建立马六甲海峡国际合作机制。协助我国海军护航编队共完成了亚丁湾索马里海域278批3100艘次商船护航任务,成功解决了多起涉及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员工人身及船舶等财产安全的海外突发事件。与立陶宛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和亚欧交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第二届世界农村公路大会等国际性会议。

第六,行业文明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学树创”活动,实施《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研究提出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成功举办航海日活动。83家单位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文明单位,75%以上的省级交通运输部门被命名为省部级文明单位,142名个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涌现出许振超、陈刚毅、孔祥瑞、王顺友等全国重大典型和熊文清、尼玛拉木、杨庆文、高发明、贾凤姿、郑启湘、姚泽炎等先进人物。加强宣传工作,组织开展重大主题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认真落实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取得成效。培养“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61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18人,2人获得“中国技能人才楷模”称号,2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称号,66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583人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张喜刚同志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建立了4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和24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了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等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情况、灾后重建情况和交通重大项目的监督检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形成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深化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部属单位的巡视监督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维护行业稳定。

五年来,在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做好交通运输工作的根本保证。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发展规划,努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坚持牢牢把握和用好机遇,是推进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前提。积极主动落实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促进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保持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为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是交通运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新需求、新期待,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第四,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是发展交通运输的不竭动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履行大部制改革后赋予的新职责,加快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消除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第五,坚持凝心聚力团结协作,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强大合力。健全完善部省协调联动机制,合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重大改革、应对处置重特大自然灾害等,形成全国交通运输一家人、交通运输工作一盘棋的协力奋进局面。

第六,坚持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是发展交通运输的政治保障。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落到实处,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加强行业文明建设,始终保持拼搏奉献、昂扬向上的行业风貌。

“十一五”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得益于历届部领导班子和几代交通人奋力拼搏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向长期以来大力支持交通运输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向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五”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深刻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判断,对于深刻认识交通运输发展形势、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谋划好“十二五”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加深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加深对转变发展方式紧迫性的认识,十分重要。部党组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中,对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对于交通运输来说,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有四个“没有变”:一是整个国家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二是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服务性行业的战略地位没有变;三是各级政府对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视支持和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没有变;四是中央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加突出强调了“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因此,未来五年,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面临着世情国情深刻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基础设施总量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任务还很繁重;拓展运输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与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顺应人民群众出行的期盼还有差距;交通运输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制约了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资源环境等对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的约束强化,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重特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频发,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体系亟待进一步加强。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推动“十二五”交通运输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继续前进,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部党组在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交通运输实际,研究提出了“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要求,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到2015年,初步形成涵盖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的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实现上述总体要求,必须紧紧抓住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这是关系交通运输发展全局、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增强加快转变、促进发展的紧迫感,把转变发展方式贯穿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2009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部署要求,在继续推进“三个转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内容、途径和政策措施。

落实“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要求,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组织推进。

第一,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继续保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规模和速度,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建成并发挥效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公路方面:以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龙头,加强省际连接线(“断头路”)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修订国家公路网规划,强化国省道改造,力争“十二五”末路网整体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水运方面: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完善煤油矿箱等主要货种港口布局,加强资源整合,推进以临港工业为依托的沿海港口新港区开发建设。到2015年,我国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适应度达到1.1∶1。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实施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荆江河段治理工程、西江航运干线和京杭运河扩能工程等重点项目,到2015年,内河高等级航道达1.3万公里。民航方面:优化机场布局,增强机场保障能力,到2015年,民用机场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级城市和人口。邮政方面:加强邮政基础网络建设和增强快递发展能力,基本完成空白乡镇邮政所补建,到2015年,全国邮政局所数达到6.2万个。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增强统筹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能力,为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等提供交通先行服务。健全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完善国边防交通网络,加强国际通道和口岸公路建设,促进红色旅游公路发展。

第二,加快推进结构调整。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一条主线、五个努力”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十二五”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务求实效。

一是深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综合运输规划体系和协调机制,优化通道结构,合理配置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资源,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机衔接、安全环保的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创造条件,提高综合运输优势和组合效率。“十二五”重点建设与铁路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100个,在36个中心城市重点建设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完善集疏运基础设施。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公路、航道、港口、机场的运营水平。继续推进运力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工具,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不断提升运输装备技术水平。

二是深化现代物流发展。积极支持运输站场向物流站场特别是物流园区转型,加强货运站场与物流园区规划衔接,改造、提升现有货运站场,发展内陆无水港,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引导和支持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优化运输组织,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以及集装箱、江海直达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加快甩挂运输试点工作。推动邮政快递加快发展、提升水平,积极扶持农村物流配送,拓展城乡客货运输服务领域。

三是深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这个问题在后面专门讲。

四是深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积极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开展低碳交通城市试点工作,鼓励混合动力、替代燃料运输工具的发展,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到2015年,全国营运客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6%和12%,全面实施营运车辆燃耗限制标准;海洋和内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16%和14%;沿海港口单位吞吐量平均能耗下降8%。探索建立绿色交通发展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淘汰落后工艺,降低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空驶率,鼓励路面材料、施工废料、弃渣、废旧轮胎、港口和航道疏浚土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

五是深化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对有机结合,加快基础设施、安全监管、专业救助、治安防控、协调机制建设,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监管法制化、手段现代化、人员专业化、应急高效化。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链和长效机制,加快建设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继续完善水路、公路等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运力和物资储备。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监控、快速反应的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救援体系,努力做到“十二五”期单位运量的事故件数、伤亡人数、事故损失稳步下降,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3%以上。基本建立公路应急抢通保通体系。继续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平安工地”活动。推进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保工程建设。

第三,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强交”战略,统筹推进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建设。围绕交通运输建设、管理的共性和核心技术,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注重消化吸收前沿技术,加强基础性、引领性重点项目研发,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到“十二五”末,交通运输科技贡献率达到55%。

提高信息化水平,着力抓好“三个系统”建设:一是以电子政务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推进数据共享开发利用。二是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引领的出行服务系统,运用新一代通信、射频识别、卫星定位、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状态感知和安全运营、集装箱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提高公路水路出行的公众信息服务水平。到“十二五”末,公众出行信息覆盖率达75%,建成地市级以上城市出租车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成长江干线数字航道。三是以传感和相关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运输监管、应急保障系统。基本建立部省联动的市场信用体系、应急保障、经济运行分析等信息平台,建成全国高速公路光纤通信信息网络。

第四,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交通运输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重要领域和民生工程。要加快构建衔接顺畅、方便快捷、经济可靠的运输服务体系,保障重点物资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畅通。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发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骨干作用,建设“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缓解中心城市交通拥堵。加强和规范出租车市场管理。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平均覆盖率60%,建成城市公交专用道10000公里,民航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0%以上,乡镇邮政局所实现全覆盖,建制村村邮站和邮件转接点覆盖率超过80%。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坚持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原则,着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交通运输基础,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组织实施以西部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重点的全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增强整体服务能力。到“十二五”末,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90万公里。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大农村公路桥梁新改建、渡改桥、安保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实施力度,强化质量管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着力推进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公共财政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管养规范化、常态化。统筹城乡客运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稳步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班车,90%的建制村通班车。

第五,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开放。按照中央大部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继续积极落实好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职责,加快职能转变,推进综合运输法制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消除制约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继续深化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后续改革,加强和规范交通运输建设专项资金和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引导和鼓励民营、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规范民营和社会资本投资项目管理,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好事权不清、责权不符的问题,推进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和向社会公众提供普遍服务的免费公路体系建设。完善港口、航道、锚地等公用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体制。稳步实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模式改革。深化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的协调发展机制,推进机场管理体制改革和空管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保障监督机制。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

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交通运输战略合作,加强双边、多边以及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为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创造条件。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为交通运输企业拓展海外工程承包和发展劳务外派创造有利条件。

第六,持续推进行业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和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好“学树建创”活动。到“十二五”末,争取创建150个全国文明单位,创建80个省部级文明行业、400个省部级文明单位和500个省部级文明示范窗口;打造10个文化精品、100个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1000名先进典型,进一步塑造和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形象。

进一步加大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纠风力度,健全交通运输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和长效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和各项要求,深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净化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环境。

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加强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队伍、执法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和人才结构,强化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和基地建设,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把更多的优秀人才集聚到交通运输行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优、有能力的干部队伍。提高交通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水平,建设一支作风硬、纪律严、服务好的行政执法队伍。落实“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技术尖的专业人才队伍。

上述总体要求和“六个推进”归纳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的主要内容,一些数据和指标的考虑也是初步的。请大家结合这次会上印发的规划(草案)进行讨论修改。我们将认真梳理和吸纳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充实完善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同意后组织实施。

三、2011年交通运输工作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初始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要切实按照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保持交通运输良好发展势头。

2011年的民航、邮政工作由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分别召开会议作出部署。下面,主要强调公路、水路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路网布局。

继续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特大城市圈、大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省际“断头路”建设,加快重要运输通道扩容改造,完善疏港高速公路。推进构建国家公路网,完善国家公路网规划和省道网布局规划。

以“五射六纵四横”等15条路线为重点,组织开展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加强公路日常养护,有序组织实施公路大中修工程,进一步加大危桥改造、公路安保、灾害防治等工程实施力度,加强长大桥隧安全运营管理,建立桥隧养护管理制度。

实施以西部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重点的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建设工程,加强县乡公路改造及连通工程建设,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完善路网结构,提高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继续抓好玉树、舟曲等灾区的公路恢复重建,做好汶川交通运输设施灾后重建的收尾工作,全力做好部分省份水毁公路、桥梁等设施的恢复重建。

(二)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加快内河水运发展。

继续完善主要货类运输系统码头建设,合理把握集装箱码头建设节奏,有序推进新港区开发建设。加强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港口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完善港口功能。

落实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重点推进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治理工程和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推进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工程、京杭运河苏南段和浙江段三级航道建设工程等。加快内河规模化、专业化港区建设,推进长江上游重庆、长江中游武汉的航运中心建设。制定实施全国内河船舶标准化工作方案。实施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积极理顺三峡通航建筑物管理体制。

(三)强化运输保障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继续加强煤炭、矿石、石油、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和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以及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工作,加强春运、“十一”黄金周等时段的旅客组织协调。发展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启动“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完善公路、水路客运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公交运营监控系统建设,推动建立全国汽车租赁业服务网络,全面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发展水上旅游客运和海峡、岛屿间客滚运输。组织实施道路、水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对行业经济运行的统计、分析、监测、预警。

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集疏运网络建设,优化公路客货站场与港口、火车站、机场的运输组织,拓展运输枢纽和运输企业物流服务功能,促进货运枢纽向物流园区转型。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建设港口物流园区。

(四)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加强交通建设市场监管,推行现代工程管理,以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为抓手,完善招投标等建设市场管理机制。调整完善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大力推行专业化管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施工和信息化监管。推行工程监理总监负责制,加强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工作。

建立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和信誉考核制度,制定城市公共汽电车、汽车租赁、出租汽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出台公交优先政策措施。继续做好城乡道路客运燃油价格补贴工作,建立农村客运公共财政奖励制度,促进农村客运发展。

深化国内水路运输、港口经营、海峡两岸航运、国际班轮、无船承运和方便旗船舶管理市场监管,严格实施运价备案制度,完善港口价格机制。研究制定船舶港口供应的资质条件和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引航、理货行业管理政策。

加快建立以国际海运从业人员、出租汽车驾驶员、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桥梁养护工程师为重点的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制定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和资格考试管理办法,规范船员服务管理,扩大船员外派规模。

(五)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启动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加快行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强行业重点实验室管理。组织实施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国家海上应急搜救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启动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公路基础设施维护与重大装备、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效能提升等行业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继续实施科技成果推广专项行动计划和科技示范工程,加快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机制。

推进部省两级行业管理工作平台以及公路、水运、道路运输、水上安全等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和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开展公路水路畅通保障、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市场信用信息、安全监管和应急指挥、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决策支持、综合运输协调服务、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城市客运智能化等技术研发、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全国高速公路光纤通信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交通运输电子口岸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行业管理干部队伍培训平台和行业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组织实施共建高校交通主干学科专业以及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

(六)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制定和实施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指导意见和试点工作方案,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实施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运输装备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出第四批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推广节能环保型运输工具、隧道节能照明、港口装卸机械“油改电”和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技术、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甩挂运输、内河船型标准化。建立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和运输枢纽资源,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优化建设方案。推广使用交通废弃物(废水)循环利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开展施工废料、弃渣、港口和航道疏浚土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建设资源循环利用试点工程。

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增强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设部省两级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监测考核体系,逐步形成对国家高速公路沿线、三峡库区、环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等区域的交通环境监测网络。

(七)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与突发性事件。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源头管理,严格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加强动态监管,建设安全生产和应急综合信息系统。继续开展 “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示范工程,推进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组织开展“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工程,完善港口安全监管制度,做好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演练。推进国家、省、市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建设,加快建成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平台体系,加强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公路运行监控设施建设,建设国家级危险品事故应急物资及装备储备库和省级公路应急保障基地,建立国家、省、市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构建覆盖全国干线公路和重点水域的气象监测网络和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增强安全风险预控能力,加快救助飞行力量、大中型监管救助船舶、抢险打捞装备及基地建设,提高海上溢油污染等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水上搜救奖励与补偿机制,不断强化搜救指挥体系建设,建立综合航海保障体系,加强交通运输的反恐防范。完善沿海、长江干线和其他内河水域安全监管和救助力量布局,推进内河搜救机制和能力建设,制定航道专项应急预案,加强航道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装备建设。

(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依法行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研究制订综合运输法规体系框架。力争出台《公路保护条例》、《城市公交管理条例》,加快推进《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海上交通安全法》、《航道法》立法进程,开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法规的修订研究工作,加大部颁规章的制(修)订力度。建立《交通行政执法规范》,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规定》,完善行政许可网上办理系统,加快交通运输执法信息平台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执法文书和自由裁量权。继续推进执法模式改革,推动跨地区执法联动。

加快推进“层次清晰、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地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海事系统核编工作。建立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协调机制。

(九)坚持互利共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重点推进与周边国家的交通运输战略合作,推进国际运输通道建设。继续落实《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发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会议机制的作用,推动公路通道建设与多国过境道路运输合作,进一步推动与东北亚国家间的陆海联运国际合作。办好第二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促进欧亚运输连接。做好参加国际海事组织第27届大会和竞选A类理事国的有关工作,积极参与航运减排等多边谈判。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国际条约的缔约和履约工作。组织承办第21届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会。加强海运海事合作,维护我航运企业海外经营合法权益,推动海运、港口领域双边及区域性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完善和加强界河航道管理机制。贯彻“走出去”战略,为交通运输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防范海盗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预警发布和防范能力建设,继续指导船公司增强船舶自防自救能力。按照反海盗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和有关工作程序,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和机关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贯彻落实。推进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交通运输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化“小金库”等专项治理,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加大纠风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廉政准则》,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深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部属单位领导班子的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努力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贯彻中央深化社会矛盾化解、公共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重大决策,加强行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部署。

以“学树建创”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拓展和深化群众性行业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切实抓好政风行风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大力弘扬交通精神和时代风貌,继续选树新的典型,形成学习模范、崇尚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氛围。认真组织实施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加强行业安全、廉政等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围绕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航海日活动、两岸海上直航两周年论坛等重大主题,及时组织宣传报道。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继续加强社团建设,更好地发挥社团作用。

同志们,“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明年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落实。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第四篇:李盛霖部长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精要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 努力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

——李盛霖部长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报告精要

2011交通运输工作新成效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2011年重点任务,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实现了交通运输发展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4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公路、内河、沿海港口建设投资分别完成12380亿元、380亿元、10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13.5%、20.9%。全年客货运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社会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330.3亿人、旅客周转量16806.8亿人公里、货运量323.7亿吨、货物周转量126529.4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7.4%、11.4%、14.5%和13.2%。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0.7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亿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1.4%。民航完成客运量2.9亿人,货邮运量552万吨,运输总周转量574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8.2%、-2%、6.6%。邮政完成业务总量1580亿元,普遍服务业务量274亿件,快递业务量36.5亿件,同比分别增长23%、5.3%、56%。

健全完善规划体系 推进“十二五”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战略任务,集全行业之力,研究制定了包含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城市公交等内容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抓好落实。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专项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十二五”公路、内河水运、公路养护管理、沿海港口建设、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管理、交通科技教育和信息化建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民航、邮政等专项规划,覆盖了交通运输各个领域和环节。

认真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印发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配合编制了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区“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先后与广西、甘肃、浙江等9省区人民政府签署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发展会谈纪要,促进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以来,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交通建设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财政部提前下达了车购税和成品油消费税2011年预算资金及2012年预算规模共计6471亿元,下达和追加部门预算资金共计245亿元。积极争取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其他金融机构支持,确保重点建设项目信贷资金落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交通重点项目和国省道、农村公路建设、路网结构改造计划管理办法,保证车购税资金规范有效使用。出台扶持航运企业发展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渡过难关。各地也采取增加地方财政投入、拓展融资渠道等办法,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公路建设平稳有序。全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1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0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9万公里。开展全国干线公路养护检查,启动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采用代建制等办法,加大援藏和援疆力度,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公路建设明显加快。玉树、舟曲等灾区公路恢复重建稳步推进。云南怒江等地区“索改桥”工程有序推进。

水运建设加快推进。明确“十二五”水运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启动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和水运结构调整示范项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等工程竣工验收,长江干线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和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治理、京杭运河航道改造升级和西江老口航电枢纽建设等有序推进。重庆寸滩和果园等一批规模化专业化内河港区迅速崛起,重庆、武汉航运中心和内陆无水港加快建设。全年新扩建泊位64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99个,改善内河航道里程1091公里。

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0亿元,新增机场5个。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年补建空白乡镇邮政所2536处,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做好运输组织保障 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加强重点时段、重要物资运输保障,确保煤、粮、油、矿等重点物资运输。配合制定《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协调8个港口完成第一批储运任务。加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实施力度,加快发展农村物流和城市配送,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应急运输保障和抢险救灾物资运输,顺利完成春节、“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的运输保障任务,完成抢通水毁公路和通航设施等急难险重任务。水运、民航、公路交通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中国公民撤离利比亚以及日本地震海上搜救、人员撤离和援助物资等应急运输保障任务。开展航班延误专项整治工作,航班正常率不断提高。加强邮政服务能力建设,出台多项快递管理政策,促进快递转型升级。两岸海上直航成效显著,目前共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29条、客运航线7条。

统筹城乡客运发展。积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汽车租赁业管理规定和服务规范,启动了第一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出台《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强化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农村客运网络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和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出台《关于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与铁道部签署《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的合作协议》,积极实施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加强沿海与内陆港口对接合作,构建物流大通道。制定甩挂运输、厢式运输行业标准,公布了第一批甩挂运输推荐车型,推进12个甩挂运输试点项目。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开展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物流园区投资政策研究。

加强法制建设和行业管理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认真实施新出台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推进《航道法》、《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制修订工作。出台了《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等13部规章。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依法处理行政复议案件。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责任制考核机制,开展执法标志标识统一工作。探索路政、运政管理执法模式改革,推动跨区域联合执法。会同五部门加大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力度,推广山西治超经验,推进治超信息系统全国联网,13个省份354个治超站联网。

规范收费公路运营管理。我部等五部委办联合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完成调查摸底并向社会公布了结果,清理工作正继续有序进行。继续推进成品油价税费改革,18个省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撤销收费站1892个、涉及9.4万公里。全国二级公路不收费里程达到25.5万公里,占二级公路总里程的82.6%。

加强公路水运建设市场管理。开展了公路水运建设市场督查和以国家高速公路网、特大桥隧、重大水运工程等为重点的质量安全督查。总结推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和第三批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经验。开展监理行业行风建设活动,推进工地试验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加强公路水运项目勘察设计和建设单位管理、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市场准入管理。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基本形成部省互联互通的公路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网络,初步实现对施工、设计、监理、试验检测企业的统一信用评估管理。

完善公路水路运输市场管理。深化客船和危险品船舶运输、港口经营、国际班轮、无船承运、船舶交易市场准入管理和市场监管,加强外商投资海运业和船舶交易管理。严格实施运价备案制度,清理整顿船舶管理公司,出台液货危险品水运市场调控措施,规范货主船队合理发展。推进长江干线和京杭运河老旧运输船舶更新和船型标准化改造。建立道路运输经理人等职业资格制度,210多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直属海事系统主体纳入公务员管理。完善公路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港口建设费征管体制改革。推进新闻出版单位转制。深化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改革。

强化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 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载体,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考评管理办法和统计、约谈、绩效考核办法,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以道路客运、桥梁隧道、“四客一危”船舶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为重点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长途卧铺客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等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建立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加强航道安全管理,制定航道应急预案,建立桥梁通航论证审批、航道应急事项报告、内河航道应急抢通补助资金等制度。推进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制定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系列标准,建立了道路客运安全告知和货运受理环节检视制度。全力推进民航持续安全战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规章标准,推进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强化邮政行业安全防范,参与建立物流寄递渠道反恐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寄递渠道治安管理。

推进水上安全监管和搜救打捞能力建设。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安全保障,防抗台风工作实现连续8年中国籍运输船舶人员“零死亡”。推进沿海港口和长江等内河水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防治船舶超载的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南海部际联合海上搜救演习、中俄联合搜救演习。加强以环渤海经济带、海西经济区、海南旅游岛为重点的监管救助基地和设施建设。完成了亚丁湾船舶护航综合补给和“神舟八号”发射等海上应急保障任务。全年共发生运输船舶交通事故298件、死亡失踪291人、沉船175艘,同比分别减少10%、11.6%和10.3%;组织搜救2177次,搜救遇险船舶2150艘,获救人员18712人,救助成功率96.7%。全面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道路抢通保通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推进海上立体搜救体系建设,成功应对和处置了低温冰冻天气、地震、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参与湄公河“10·5”事件应急处置,推动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建立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组织编制《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参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推进高速公路和重要运输枢纽空中应急救援工作,举办了公路交通警地联合应急演练。推进建立全国路网运行监测与预警机制,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获中央编办批复。组织实施部省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和联网工程,实现部路网中心与京津冀辽四省市路网中心互联互通。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落实科技与人才强交战略

有序开展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科技示范工程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进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多塔连跨悬索结构等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道路交通安全行动计划(一期)基本完成,启动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新一代公路养护技术及装备研发等部重大科技专项。开展绿色安全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加快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内河航道建设、港口物流和节能减排、道路运输安全等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开展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建设,启动了公路水路交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公路水路安全畅通和应急处置系统、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公路水路运输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ETC系统和交通电子口岸工程建设。启动智能交通国家物联网和北斗导航系统在道路运输领域应用等示范工程。

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颁布实施“十二五”公路水运节能减排规划及推进实施方案,公布“十二五”第一批全国重点推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产品(技术)目录,发布17批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深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推出第四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组织天津等10个城市建立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86家交通运输企业开展能耗统计监测。完善节能减排评估体系,建立项目管理工作机制,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推进实施122个节能减排项目。推广新能源营运车辆、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散货码头节能装卸工艺系统化等项目。

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完成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启动共建高校交通主干学科及交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修订交通运输行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覆盖23个省区市的交通运输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成功举办“宇通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厦工杯”筑养路机械操作手职业技能竞赛、全国道路客运“海格智慧”科技助力行动和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等活动。

坚持互利共赢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推进双边合作。深化与发达国家在综合运输体系、现代物流及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动了交通运输企业“走出去”。强化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开通中韩陆海联运通道,签署中蒙、中越汽车运输协定。加强区域合作。成功召开第二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通过《成都宣言》和《亚欧交通部长行动计划》。确定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优先合作项目。深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交通运输合作,推进中吉乌、中蒙俄等国际公路建设。中日韩港口交通、运输与物流合作稳步推进,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取得初步共识。深化多边合作。印发了《中国海事履约规则》和《海事履约体系管理标准》,我国连续12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参加陆港协定的制定和谈判工作。成功举办2011年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会和第27届亚洲集邮展览。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深化马六甲海峡合作机制框架和北极航运领域相关工作。配合完成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探索护航常态化军地合作共建模式。加强应急值守,协调中外护航力量成功处置多起船舶遭海盗袭击事件,营救了被劫船舶和船员。

开展行业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 增强行业发展软实力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颁布《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深化以“学树建创”为载体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成立部新闻中心,及时组织新闻发布,加强内河航运、西部开发1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救捞典型潘伟、郭娜陆地航空班、优秀引航员姚泽炎、优秀养护道班工人等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评选表彰了100名模范养路工和100个模范道班。海上搜救系统2个集体和3名个人获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特别贡献勇敢奖。扎实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学基层、学业务”联学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和党内民主建设。表彰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离退休干部工作不断加强。继续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编制实施了《交通运输部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初步形成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框架。加强重点工程项目和灾后重建资金物资使用的监督检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公路“三乱”和违反财经纪律、贪污受贿等案件。继续深化党风党性党纪教育,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开展“小金库”、公务用车问题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等专项治理,进一步做好厉行节约工作。

2012公路水路八项重点工作

稳步推进公路水路基础设施 网络建设和养护管理

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统筹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配合国家公路网规划审批,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剩余路段、瓶颈路段建设,推进具备条件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区域贯通,发挥路网整体效益。

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提高路网服务能力。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严格执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技术,重点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工程,加快拥堵路段升级改造,提高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以上公路比重。

全面推进内河水运建设。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继续加强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实施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治理和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实施西江航运干线扩能、京杭运河苏南段、浙江段和山东段三级航道建设工程,推进岷江、嘉陵江等支流航道建设,加强界河航道建设,提高航道养护水平,强化内河港口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推进长江上中游重庆、武汉航运中心建设,加强内河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建设。出台《全面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制定实施内河船型指标体系和经济鼓励政策,继续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适时启动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逐步建立覆盖重点内河高等级航道水域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岸基网络。

推进沿海港口有序发展。落实《关于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完善煤炭、外贸进口原油、铁矿石和集装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港口布局,推进专业化码头建设。把握节奏、有序推进新港区开发建设。加强港口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改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港口现代物流和现代航运服务业,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推动沿海港口转型升级。

进一步提升 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加快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站场,重点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拓展港口物流功能。

提升运输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培育一批大型龙头骨干运输企业,支持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推进多式联运,重点推进集装箱、大宗物资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推进内河干支直达和江海直达运输发展。大力发展甩挂运输,推广甩挂运输推荐车型。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强煤炭、矿石、石油、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及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应急保障。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开展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加强宏观经济形势跟踪分析,积极配合财政部加快燃油税、车购税和港建费等交通专项资金的下达进度,缓解资金紧张状况。引导地方积极争取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筹集建设资金,支持普通公路发展。协调金融机构优化存量债务结构,着力解决在建项目后继融资问题。加强预算管理,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不得纳入预算编制。建立交通运输行业预算定额管理体系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加强交通经济运行统计、分析、监测、预警,完善城市客运统计调查体系,抓紧建立交通运输服务业调查统计制度。

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挂牌督办、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深化安全生产和应急基层基础建设,继续抓好以“两客一危”车辆、“四客一危”船舶、桥梁隧道、渡船渡口、城市轨道交通和大型结构工程施工现场等为重点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开展危险品码头管理整治和安全条件审查,加强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加快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安全生产评估和绩效考核。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强化企业源头准入管理。推广公路桥隧工程设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推进平安工地、平安港口、平安车站长效机制建设。完善治安和反恐体系建设,做好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工作。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研判把握安全生产形势。

切实加强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加快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建设,推进省级路网中心示范工程和部省平台联网建设,建立基本覆盖重要国省干线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应急动员机制,推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武警交通部队和民兵作用,逐步落实重要公路桥隧武警部队守卫制度,开展公路交通警地应急演练。建立完善跨区域路网联动协调机制,提高公众出行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加强海上专业化应急救助和打捞能力建设、水上巡航救助一体化和陆岛空中救援网建设,推进内陆地区水上搜救,提升水上立体搜救现代化水平。研究内河船舶油污责任保险政策和危险化学品船舶污染损害责任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内河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加快溢油应急基地建设,提高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继续推进台湾海峡海上搜救合作机制建设,为两岸海上往来提供安全保障。

继续加大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力度

加强建设市场监管。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监督和市场监管抽查,发挥监理和试验检测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实施更加严格的质量监管,狠抓质量管理的制度落实、措施落实、整改落实。加强信用管理,继续开展从业单位信用评价,并逐步扩大到项目法人、招标代理、勘察设计、工程咨询、设备材料供应等市场主体。深入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推广典型示范工程经验,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研究建立养护市场管理制度,加强养护作业市场管理。建立完善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规范从业行为。

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服务质量监测和考核体系,开展汽车维修配件质量追溯系统建设试点。开展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出租汽车企业和驾驶员共同发展机制。推动建立汽车租赁业服务网络。加大水路运输、港口经营市场监管力度,严把市场准入和退出关,强化从业人员、企业、船舶市场准入资格审核。以客船、危险品船管理为重点,建立经营资质预警和动态监管制度。严格实施运价报备制度,规范国际班轮、无船承运市场秩序,加强对企业兼并收购的行业监管。加强对船舶运力的宏观调控。落实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改善航运企业经营环境。加强航运市场动态和信息分析研究,及时发布市场运力信息,控制成品油船新增运力节奏,引导干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运力投放。鼓励我国航运企业与能源、资源类企业交叉持股,实现一体化、规模化经营。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大力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公路养护技术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港口水工建筑技术等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推进行业研发中心认定工作。依托重大工程建设,推进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推进特大型桥梁防灾减灾与安全控制技术、水上溢油处置技术、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和运营技术、新一代智能交通技术开发与应用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装备开发。加快相关标准规范制修订,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长三角航道网智能航运”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等重大工程建设。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协同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系统等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建设,实施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继续推动城市出租车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建设,推广应用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服务系统。加快交通电子口岸建设,推进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港航海事信息互联互通,启动水路客运售票联网和电子客票系统建设。支持北斗卫星导航战略发展。

积极构建低碳、绿色交通运输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节能减排“以奖代补”政策效应,深入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和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推广第五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严格实施营运车船节能减排限值标准,推进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示范推广工程。完善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推进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鼓励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和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工具。提高船舶溢油防控和污水接收处理水平。

不断推进法制建设、深化重点改革

完善综合运输法规体系框架。积极配合加快出台《航道法》、《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继续推进《海上人命搜救条例》、《潜水条例》等立法进程,加快推进《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海上交通安全法》等修订工作,加大部颁规章的制修订力度。研究出台收费公路信息公开办法,继续做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完善交通行政执法规范,认真实施执法标志标识“四统一”方案,严格执法评议考核,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深化公路、港口、航道、海事等行业重点领域的改革。按照统一管理、层级清晰、事权与财权一致等要求,逐步理顺公路管理和养护体制机制。支持西部有条件省份加快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强化服务和支持保障功能。继续推进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完成直属海事系统改革后续工作。

继续深化拓展 交通运输对外交流合作

深化交通运输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继续加大国际组织事务和应对气候变化、陆港协定等重要国际谈判参与力度,逐步提高多边事务话语权,深入参与和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加强国际条约履约,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继续深化马六甲海峡等重要油源通道的国际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开展交通技术合作,帮助交通运输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加强与周边国家道路运输领域合作。继续深化落实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便利运输协定相关工作,在东北亚陆海联运国际合作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与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合作,继续做好利用外资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工作。广泛开展交通应急、海上搜寻、救助打捞国际交流合作,适应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履约审核机制强制化工作。加强反海盗国际合作,加强应急值守、预警发布和防范能力建设,保障国家交通运输安全。

扎实推进行业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学基层、学业务”联学活动,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和机关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行政执法和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推进行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启动交通运输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大培养紧缺、高技能人才力度。深入践行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学树建创”活动,实施“十百千”工程。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交通运输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中央和部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以交通工程建设领域、执法单位和行政机关为重点,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以深化工程专项治理为重点,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规范基层执法行为,深化纠风治乱工作,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加大惩治腐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作风建设,落实《廉政准则》,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巡视工作力度,强化对建设资金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完善制度,加强政务公开。坚持以人为本,用群众工作统揽交通运输信访工作。

把握总基调 推动新发展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主要任务。强调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增强信心,克难奋进,努力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国际国内的环境对交通运输发展来讲,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央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重点更多放在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发展服务业上。交通运输作为服务业中优先发展的领域,在拉动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挖掘内需潜力、扩大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二是中央强调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要求财政和信贷政策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继续支持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这为继续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结构调整、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中央强调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这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创新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四是中央强调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交通运输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这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国内宏观调控面临更多“两难”选择,势必对交通运输发展带来新的影响,尤其是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交通建设资金紧张,深层次矛盾和新情况新问题相互叠加,保持交通运输平稳较快发展态势难度加大。二是交通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刚性约束不断增强,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三是人民群众对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期盼越来越高,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着既要提供覆盖面更广的均等化服务,又要提供更高品质的个性化服务的双重压力。四是安全生产事故处于易发多发的高峰期,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基层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交通运输安全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用好机遇应对挑战,必须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是前提,“进”是关键。稳,就是要保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保持交通运输平稳较快发展,保持行业和谐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自主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化行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上取得新成效。

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部党组认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按照这个总体要求,我们既要继续坚持和落实好这些年提出的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思路和措施,又要把握好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组织实施好“十二五”发展规划,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新需求新期待,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稳定发展、协调发展、高效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

第一,坚持稳中求进,继续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条件,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当前拉动经济增长,也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行业紧紧抓住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推动公路、水路、民航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量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总体得到有效缓解,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改善民生的需求相比,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量规模仍然不足。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基础设施适度的发展速度和合理规模,更加注重发挥设施效率,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和运输保障能力。

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把握上,要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当前,要重视研究解决好资金问题。今年下半年以来,交通运输建设面临投资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的双重压力,资金缺口成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部党组在深入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调结构、控规模、保重点、促稳定”的工作要求,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要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继续创新融资模式,优化投资结构,完善交通运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投资稳定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积极争取融资政策和信贷的支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坚持车购税等财政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地区和公益性强的项目倾斜,继续加大对国省干线、综合运输枢纽、现代物流、节能减排、安全应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等领域的持续投入。

第二,坚持“三个转变”,着力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关键是继续推进“三个转变”。要更加注重优化运输组织和提高服务效率,更加注重统筹建设、养护、运营、管理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使交通运输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强化管理、提升服务的基础上,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要继续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强综合运输顶层设计,优化规划布局,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综合运输管理效能。

要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水平。航道养护要以长江干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为重点,全面提高航道养护和应急保通能力,保障内河水运畅通安全。

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大力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重点,强化科技进步,完善法规标准,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构建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装备体系、节能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实现交通运输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注重公平,有序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到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是交通运输部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强化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公共服务职能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导地位,逐步有序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公路两个体系”建设。构建“公路两个体系”,即统筹发展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体系和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既有利于充分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使公共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要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农村生产生活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要抓紧组织编制今后10年交通运输扶贫开发规划纲要,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外通道的运输能力,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的交通联系,打好新一轮交通运输扶贫攻坚战,扩大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覆盖面,为实现扶贫开发总体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第四,坚持民生为先,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

要努力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做贡献。要继续规范收费公路运营。要努力缓解交通运输拥堵。

第五,坚持安全第一,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

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坚持把安全发展作为加强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贯穿于交通运输服务的全过程,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强化责任追究,把安全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要夯实安全发展的基层基础。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四个必须到位”:更加注重依法依规从事生产经营建设活动,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到位;更加注重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落实必须到位;更加注重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对安全生产的人财物投入必须到位;更加注重提升人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安全教育和能力培训必须到位。要完善安全发展的应急保障体系。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加快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指挥体系、应急预警监测系统和应急队伍建设,加强科学施救方法研究,确保应急力量拉得出、顶得住、作用大、效果好。

第五篇:在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去年的交通运输工作,部署安排今年的交通运输工作。等会,马勇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工作成绩,坚定打好交通建设大会战的信心与决心

2011年是我市交通建设大会战的起步之年。过去的一年,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项目业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年交通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了较好的完成。

一是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2011年,全市交通建设共完成投资5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2.5亿元,干线公路完成投资6.7亿元,农村公路完成投资3.3亿元,客运站场和水运工程完成投资1.1亿元,公路养护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铁路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

二是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安邵高速超额完成了在我市境内的投资计划。常安高速主线在我市境内的主要控制性工程完成量均在50%以上,路基土石方工程完成量接近90%。岳常高速在我市境内的工程建设进度为全线最快。G319益阳南线高速新青段的路基已基本成型。长益高速大修工程南半幅施工已全面完成。益阳至马迹塘高速、益阳至娄底高速益阳段、益阳至南县高速、马迹塘至安化东坪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其中马迹塘至安化东坪高速投资人已确定香港宝利达公司。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方面:G207益阳段扩改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桃马连接线二期除路面硬化以外其余工程完成量均接近一半。S205桃江段一期工程3.5公里已竣工通车。S225安化段公路改建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控制性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涵洞等构造物已完成了70%的工作量。沅江黄茅洲大桥、沙头资江大桥和益阳港泥湾港区进港公路等市本级投资建设项目稳步推进。S206灰山港至宁益桥公路、S308柘溪至马路口公路、资阳茈湖口至安化东坪资北干线二级公路改造前期工作进展较快。铁路建设方面:石长铁路复线益阳段的桥梁、涵洞、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均完成了60%以上。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全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961.6公里,其中县到乡镇公路120公里,通畅工程841.6公里,分别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20%和153%;新增通畅行政村91个,年末全市行政村通畅率达到88.3%。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作,已开工31座,竣工9座,其余195座农村危桥改造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客运站场和水运建设方面:朝阳汽车站、益阳港泥湾港区千吨级码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益阳汽车北站提质改造工程、安化城南汽车站、南县南洲汽车货运站、南县南洲港区码头等项目进展顺利;建成农村客运站6个。

三是公路管养水平不断提高。

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超额完成任务。2011年,省下达我市干线公路(含公路局管养支线)大中修目标里程为78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54公里、县道24公里,实际完成83.38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55.27公里、县道28.11公里。干线公路日常管养工作成效明显。经省公路管理局年终考核评定,年末我市国省干线公路路况优良率达到85.8%,其中国省干线优良率87.1%,县道优良率84.1%,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路况目标任务。在去年4月的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专项检查中,我市国省干线管养工作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文明样板路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去年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路局下达创建文明样板路任务后,我市以市公路局为责任主体,以S202益阳段为试点,共投入资金723.7万元,重点实施了GBM配套工程,完善了公路沿线标志标牌,并在公路沿线人口密集城镇、学校、医院设置了防闪、示警装置,对主要对接岔道进行了硬化,对公路沿线进行了绿化,使S202益阳段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路”和“放心路”。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得到加强。根据2011年终考核结果,我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了100%,其中经常性养护率县道达到了100%,乡道达到了71%,村道达到了61%;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到了66.1%,中等路以上比例达到了93%。

四是运输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交通运力发展迅速。到2011年底,全市营运汽车数量达到28925辆,比上年增长7.56%,道路运输客运线路833条,平均日发班次7694.5次;全市营运船舶达687艘、净载重360145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163.62万吨。完成了城区11条线路184台公交车的到期更新,城区公交线路增加3条,投入公交车辆48台,公交线路里程增加56.6公里;创新出租车经营权出让模式,出租车经营期限缩短为5年,新增出租车140台,中心城区出租车总数达1000台。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乡镇通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车率达到85.4%。2011年,全市公路水路共完成客运量1008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50949万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5.3%和12.8%;完成货运量9025万吨,货运周转量1316254万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8%和23.6%;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85302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7%。运输市场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全市各级运管部门共查处非法营运和超范围经营车辆3100多台次,查处其他违章车辆1100多台,纠正违章经营行为600余起;“打非禁摩”行动查处非法营运客车、摩托车1000多台次。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和道路交通安全、道路客运隐患排查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运输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我市交通建设与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得益于市直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项目业主及施工单位的艰苦努力。在去年的交通建设大会战中,各区县(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交通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重要位置,安化、桃江、沅江、南县、赫山区党政班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在全市交通建设大会战中创造了良好的工作业绩;资阳、大通湖和高新区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营造了交通建设的浓厚工作氛围。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公路局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名工作人员、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做到领导挂帅、全局动员、全系统参与,凝聚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市交发投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了益阳港泥湾港区进港公路和沙头资江大桥的建设需要。市财政局在资金调度方面尽量做到了有求必应、按需调度。市国土局明确专人积极与省国土厅协调解决问题,使交通建设项目用地做到了快审快批。市林业、环保、水利、农业、人社等部门简化办事程序,积极主动配合交通部门和各项目业主,及时完成了有关报批手续。市征拆处会同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单位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征地拆迁和杆线迁移方面,全力支持了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市交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一班人,按照分管副市长的安排,及时协调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切实保障业主和地方沟通合作的建设环境,雷厉风行地落实交通大会战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安邵公司、岳常公司、常安公司和银城公司紧密结合当地实情,精心组织,积极处理个案,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石长公司努力克服资金紧缺的困难,保证了重点作业段的正常施工。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全市的交通运输工作特别是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项目用地审批和征地拆迁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个别地方的施工环境仍不容乐观;交通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效果不很理想,益南高速经过2次投资人招标均未成功,由省里组织实施的益娄高速因投资人中途退出,导致项目未能按期开工;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压力日益加大,融资思路没有很好地理顺。对于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年的交通建设大会战中及早谋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工作重点,确保2012年的交通建设大会战取得预期效果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2012年全市交通建设投资要突破7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0亿元,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43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55亿元,客运站场和水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979亿元,公路养护完成投资3.3亿元,铁路建设完成投资8亿元。实现这一目标,重点要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

要全力确保石长铁路复线益阳段、安邵高速益阳段、常安高速益阳段、岳常高速益阳段、G319益阳南线高速、长益高速益阳段大修工程等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计划,其中长益高速益阳段大修工程上半年要完工投入使用。同时,银城公司和益马公司要迅速组织资金,赫山区、资阳区、高新区、桃江县要全力配合,在5月底前完成G319益阳南线高速后30公里和益马高速全线的征地拆迁工作。市交通运输局要积极与省交通运输厅衔接,争取益娄高速早日实质性动工建设;抓紧完成马迹塘至安化东坪、益阳至南县高速公路的投资人招标工作,尽早启动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

二是全方位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建设。

要确保桃马连接线二期工程、益阳港泥湾港区进港公路等项目建成通车,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新改建62.63公里。确保沙头资江大桥、沅江黄茅洲大桥、S225安化段、S205桃江段、S308桃江绕城公路全面完成年内投资计划。S206灰山港至宁益桥公路改建工程、S308柘溪至马路口公路改建工程、茅坪至东坪公路改建工程、资阳区茈湖口至桃江花园台公路、安化东坪至梅城公路在上半年要完成前期工作,下半年要正式动工建设。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年末原有普通国省道路况优良率达到86%,新调增普通国省道路况优良率达到40%。此外,由市公路局牵头,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中石油、中石化等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全面完成省下达的96.974公里的文明样板路4个星级服务加油站的创建任务;完成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标准里程(含市公路局管养县道)78.71公里。

三是扎实抓好客货站场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要全面完成益阳汽车北站提质改造,建成安化城南汽车站、南县南洲汽车货运站、南县南洲港区码头。建成农村乡镇客运站8个、农村客运招呼站153个,创建群众满意二级客运站1个。要加快完成“十二五”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清水潭码头建设工程;完成沅水茅草街至鲇鱼口73公里文明航道创建任务;进一步加大水运安全综合整治力度,完成签单渡口533道,渡口监控视频73个,30客位以上客船视频监控数40个,港口泊位视频监控数74个,AIS安装223个。

四是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管养和危桥改造工作。

今年全市要确保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500公里。严格农村公路养护考核,开展创建农村公路示范带活动,每个区县(市)要选取10%以上的县道、5%以上的乡村道,创建2个以上农村公路管养示范乡(镇),促进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危桥两年改造计划中未开工和未完工的226座危桥改造,全面完成2011年渡改桥计划中未完工项目2处。确保年末农村公路通畅率达到91%以上,农村公路年末路况优良率达到66.1%。

五是加快完善城市客运基础设施。

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由市政府办牵头,组织发改、交通、规划、财政、国土、物价、住建等部门,尽快出台《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并编制好我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优先安排公交停保场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用地,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纠正和打击违反规划、侵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建设用地的违法行为,确保公交综合用地不少于200平方米/标台。积极争取全省“低碳交通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市财政要安排或调剂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朝阳汽车站旁大型公交枢纽站建设。

六是扎实做好部分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

要完成S217梅城至黄柏界公路改建工程、赫山区长益高速至鸾凤山公路改建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益阳经汨罗至平江龙门高速、张家界经安化至桂林高速、南茅运河、塞阳运河航道整治以及各区县(市)乡镇站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支铁办要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加强工作对接,配合与支持做好常岳九铁路、安张衡铁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七是破解交通建设融资瓶颈。

要做大做强市交通发展投资公司这个融资平台,注入优良资产,特别是土地资产,这是前置性、基础性条件。财政掌握的一部分过渡性资金要流经交发投帐户,扩大公司现金流,面向市场,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打造融资平台。市交发投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打造现代化企业。要主动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对接,解决融资问题。金融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信贷资金向益阳的交通与水利建设倾斜。要特别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要创新融资模式,创新财政投资交通的方式,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交通建设。

八是做大做强交通运输企业。

要以现有的交通运输企业为基础,做大做强。从目前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支持益阳湘运集团和众旺公交公司的发展,特别是要争取湘运集团尽快上市。湘运集团和一般的公司不同,经营业务涉及到各区县(市),各区县(市)党委政府要主动服务、排忧解难,积极支持湘运集团,为其上市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仓储业,各区县(市)要想方设法,至少引进一家现代物流企业,明确现代物流企业可以适当享受比工业项目更加优惠的政策,来吸引其落户,努力实现在交通运输方面新的突破。

三、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2012年交通建设大会战的各项目标任务

开展交通建设大会战是我市突破发展瓶颈、夯实发展基础的重中之重。今天,各区县(市)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各项目业主单位与市政府签订了2012年交通运输发展目标管理责任状,这也是你们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到年底,市政府将根据责任目标严格考核,坚决兑现奖惩。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各区县(市)政府要成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由各区县(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对本辖区内的所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统一领导指挥、统一调度安排。区县(市)长作为交通建设大会战的第一责任人,要盯紧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不放松,在工作力量调配、重大问题协调上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要把主要精力用在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上,深入一线现场调度,坐镇指挥。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局的所有班子成员都必须联系一个以上交通重点项目,在市交通办的统一指挥协调下,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项目业主搞好施工环境协调、个案问题处理、各项审批手续办理等工作。各项目业主单位也要分区域、分标段落实班子成员的工作责任。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

交通建设大会战离不开市直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市财政、公安、国土、林业、水利、农业、环保、人社等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服务,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为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尽量缩短项目前期工作时间。电力、电信、移动、联通、国防光缆等杆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一如既往地支持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市银监局、市人民银行、中石油和中石化益阳分公司要继续对益阳的交通建设大会战给予支持,为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排忧解难。

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施工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当地群众积极配合和支持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项目业主单位要配合地方政府迅速解决;对无理阻工、无理取闹且屡教不改的,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要抓住典型,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对一些普遍性个案问题,地方政府要组织项目业主、施工单位召开集体协商会,及时妥善处理。

四是要进一步抓好资金调度。

各高速公路项目业主要与公司总部和贷款银行尽早衔接,确保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资金按时到位。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管理局要做好与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的汇报衔接,争取省补资金尽快拨付到位。市交发投要全方位攻关,突破融资瓶颈,扩大融资规模。各区县(市)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要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项目前期工作费用;对自己负责的交通建设项目或者要求配套的项目,要拓宽融资思路和渠道,确保建设资金或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市交通运输局要加强与招商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推介、洽谈项目,争取部分交通建设项目早日完成投资人招投标工作。

五是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

强化交通安全源头管理,进一步明确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坚持“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推进安全事故倒查制,加强责任追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继续加强对重点船舶、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特别是加强对在建水上工程、汛期水上交通安全和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监督管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今年《湖南政务督查》第一期提到,我市除了赫山区的小河口渡口、桃江县的易家坊中心完小渡口符合安全整治的要求外,暗访中的沅江宝塔渡口、沈家湾渡口、铁塔渡口,赫山区油麻潭渡口、焦潭湾渡口均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尤其是桃江县辖区28处非法渡运汽车的渡口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整治,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被永文副省长点名批评。安全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水上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守盛省长亲自抓,各区县(市)的领导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2月2日凌晨,在我市沅江和岳阳交界水域,发生了湖北籍运沙船翻沉事故,损失重大。我们务必以之为鉴,严格按照省、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整改到位。要深入推进“平安工地”与“工程质量年”活动,确保全市受监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要加大对各区县(市)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指导力度,进一步规范全市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行为,提高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同志们,交通建设大会战是一场持续的接力赛,我们一定要义无反顾地握紧这根接力棒,奋力冲刺,为全市交通建设大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下载李盛霖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盛霖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盛霖部长在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则)

    李盛霖部长在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 努力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在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盛霖 (2011年12月3......

    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2009年工作,分析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2010年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十一......

    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经县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3年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刚才,李晓波副局长宣读了《关于表彰2012年度温县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在此,我首先......

    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讲话

    齐抓共管注重实效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在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同志们:受局党组委托,现在我向大会作安全生产工作报告。一、2013年全县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市三级干部大会精神,按照省、徐州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刚才,伏旭同志作了工作报......

    在2012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锐意改革 转型发展 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交通运输保障支撑 ——在2012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梅 劲 2012年1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

    副县长在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县长在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田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代高,县政协副主席朱天......

    在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范文合集

    在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沈荔芳 2011年10月9日 同志们: 刚才,陆县长作了一个很好的交通工作报告,对我县“十一五”的交通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了成绩和经验,查找了问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