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中
在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中 创新协会工作,推进协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协会第十四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索 沪 生(2010年2月4日)
同志们:
现在我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办公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全国交通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2008-09年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协会工作,交流经验,研究和安排2010年的工作,在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推进现代物流发展中,推进协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交通运输及物流发展形势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遇到严重困难,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就业矛盾凸显。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同其他兄弟行业一样,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1.应对金融危机,我国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生产稳步回升,呈现明显向好态势
(1)交通运输运行情况
金融危机使国内外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明显不足:2008年10月全国铁路货运增幅同比出现较大下滑,同年11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幅跌至近十年最低,外贸铁矿石进口量、沿海内贸煤炭发运量均呈负增长态势,BDI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由当年5月的11000多 点高位,跌至12月的600多点。到08年底、09年初,我国航运、民航运输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即便像长期处于运力紧张、运能不足的铁路货运,也转而呈现为需求不足。其他运输企业效益也有不同程度下滑。运输需求下降、企业效益下滑,运输生产形势严峻。
进入09年二季度以后,随着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效果初显,国内经济企稳,交通运输业逐步出现止跌态势。三季度,随着经济进一步好转,运输业除受国际贸易影响的远洋运输、国际航空客货运输总体仍维持低迷外,国内铁路、公路、航空和沿海运输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特别是国内航空客运保持两位数增长,铁路货运量也在7月实现金融危机后的首次正增长。进入四季度以后,国内运输业继续保持稳步回升势头。
2009年底,全国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较08年同期分别增长3.8%和5.9%,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增长4.6%和7.7%,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8.2%。国内运输业经济效益提高,回升、趋稳态势明显。
(2)物流业运行情况
2009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前9个都是制造业的,唯一一个服务业的就是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一规划的出台,对促进我国物流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极大地提振了处于金融危机冲击中的行业信心。目前,全国已有超过半数的省区市出台了物流业振兴规划或实施细则,并在积极组织贯彻实施。
根据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提供的资料,0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速为:一季度下降3.3%,上半年下降0.8%,三季度实现2%的正增长,四季度达到15%的正增长。从物流服务企业收入看,09年一季度止跌,二季度企稳,三季度后回升向好。受国家振兴汽车工业和家电下乡等政策带动,服务于汽车及家电产业的物流企业,去年收入普遍增长,特别是从事汽车整车运输和物流服务的企业收入增长较大。但从全国重点物流企业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物流服务企业去年前三季度主要运营指标同比仍呈普遍下降之势。其中货运量 同比下降1.5%,配送量同比下降17.3%,流通加工量同比下降16.5%。企业普遍效益下滑,主营业务利润额下降17%,近六成企业利润额同比呈负增长,近一成企业出现亏损。物流需求不足,特别是珠三角等外向型经济区与出口相关的物流需求上升缓慢,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09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比上年同期降低0.3个百分点,反映我国物流业总体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一部分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专注主业,增大外包比例,这也促使一部分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抓住机遇,扩大市场,增加效益,提升服务能力。(3)运输与物流业运行特点
根据我会对全国交通运输与物流运行态势的分析,2009年我国交通运输与物流业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国内运输与国际运输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国际运输。由于外需萎缩,国际航运、航空运输以及服务于出口贸易的物流服务受到严重打击。远洋航运损失最大,其中尤以国际集装箱航运为甚。在外需不足和运力过剩的双重压力下,航运企业严重亏损,预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远洋运输,特别是国际集装箱航运仍可能处于困境。
2.国内货运与客运中,货运受到冲击较大,但客运,不论铁路、航空,还是公路运输,09年总体均不同程度保持增长。其中民航国内客运增长最快,月平均同比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其次铁路客运增长较快,主要是城际铁路开通后的中短途旅客运输增加;公路客运受民航客运和铁路客运增长分流影响,增长较少。
3.由于新增的城际铁路及高速铁路陆续投入运营,对航空客运和公路客运形成新的竞争态势,由此不仅拉开了国内客运市场格局调整的序幕,同时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开通所释放出来的铁路货运能力,使国内货运市场格局的调整也在演进之中。
4.由于客货运输市场格局的调整,以及能源资源的压力和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需要,运输需求会更多地转向使用铁路和水运;同 时对运输效率和便捷化的要求,使综合运输的理念得到空前重视。
5.单一从事运输服务的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较大,而一部分提供包括运输服务在内的、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物流服务企业,则能在危机中逐步站稳,形成较为稳定的经营能力与盈利水平,成为成长性较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物流服务企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2.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力拉动了内需,加快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
应对金融危机,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的总体部署下,国家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增长、扩大内需、带动就业等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加强了一批区际、区域运输通道建设,完善了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使多年的瓶颈制约得以基本缓解,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综合能力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迅猛增长,大都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问题,09年国家加快了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截止09年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近1000公里,国家已批准25个大城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规划建设2200公里以上,投资在1万亿元以上。
3.综合交通网络的加快建设,使我国交通运输能力紧张状况逐步缓解
随着综合交通网络的快速建设,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交通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基本缓解。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也为我国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
4.2010年交通运输和物流业面临的形势(1)经济形势
从国际形势看,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会好于去年,但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过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 家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换,以便在新的经济时代来临时占领战略制高点。这一过程十分复杂,对我国经济,乃至运输和物流业的影响也在演变之中。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稳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但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进一步扩大内需难度加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性矛盾并存;节能减排任务艰巨。(2)交通运输形势
国家发改委徐宪平副主任在09年12月全国交通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明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企稳向好,我国交通运输客货运输需求将会稳步增长。预测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客货运量将保持增长。但经济运行中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总量和有效供给仍然不足、能力结构性短缺,交通网络不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建立;运输设施及服务衔接不畅;重点领域的交通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以及交通管理体制上的制约等问题依然存在。
(3)物流服务业发展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回升,物流服务需求会持续增加,企业经营效益也将进一步改善。今年围绕继续贯彻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将尽快细化政策措施,使物流企业能真正得到实惠。但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可能影响物流需求的增长,加上当前物流税收、交通管理和融资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些因素仍会影响我国物流服务业的发展。
从上述对我国经济、交通运输和物流发展形势的简要分析中,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信心;又要足够估计困难,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紧紧围绕中央和委部确定的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和改革的政策、规划和部署,做好协会工作。
二、两年来协会工作回顾
自2007年12月全国交通运输协会第十三次工作会议以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各地交通运输(物流)协会共同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与时俱进,努力开拓,使协会工作取得新的成果。
(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工作回顾
围绕推动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两年来我会不仅在传统的研究咨询、会议展览、教育培训和交流合作方面积极拓展工作,同时大力创新服务内容,与时俱进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协会分支机构的作用,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1.深化研究咨询、会议展览、教育培训和交流合作工作(1)研究咨询工作
研究咨询工作历来是我会工作的重要领域。我会每年承担大量的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企业委托的课题研究和工程咨询评估任务。我会坚持以高质量完成这些课题研究和评估咨询工作,受到委托单位的认可和较高评价。
两年来,我会受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政府部门委托开展的重大课题研究项目30多个,主要包括:《“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影响》、《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港口产业变化及对港口发展的影响》、《我国铁路提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铁路体制改革与运输效率关系》、《物流发展对节能减排促进作用的研究》、《建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机构实施方案的研究报告》、《我国沿海产业变化对港口发展的影响》、《2008-2009中国邮轮发展报告》、《海峡两岸邮轮业发展政策研究》、《我国游艇业现状与发展》《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状况》、《RFID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应用的状况》等,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和交通运输部《发展现代物流与提高运输效率政策研究》课题研究。
两年来我会承担的各地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评估咨询项目 30多个。
(2)会议展览工作
我会会议展览工作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建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国内与国际间对接和交流的平台。几年来,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如“中国国际物流节”、“物流万里行”活动、“中美物流会议”、“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论坛”、“邮轮产业发展大会”等。
这两年协会主办的大型会议展览活动主要有:分别在成都、南京举行的“第四、第五届中国国际物流节”、“第七、第八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2008中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论坛”、“第二届中美物流会议”、“中国民用机场发展战略高峰会议”、中韩物流日、东亚物流会议、物流万里行活动、分别举办了2008和2009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游艇展等。
(3)教育培训工作
我会的教育培训工作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以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企业重点业务需求为导向开展的专题短期培训,另一类是以资格认证和自学考试为主的职业教育培训。
两年来协会培训中心开展的各类专题短期培训,主要涉及交通运输和物流的政策法规、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共计89期,培训课题79个,培训人数数千人。
在资格认证和自学考试的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由我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合作开考的“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项目,两年来报考总数达51.1378万人/科/次,获得证书2.5896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和中英合作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资格证书”项目的报考总数达6.3402万人/科/次,在业内有着较好的声誉。
(4)交流合作 我协会一贯重视对外交流的活动,以达到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相互学习交流的目的。
除在会议展览活动中注重扩大交流合作外,协会自90年代开始,就与世界银行、德国外贸部、韩国贸易协会、英国皇家运输与物流学会、亚洲运输学会、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以及东南亚、澳新、港澳台地区的运输、物流界,开展了合作研究、论坛、培训等多项合作与交流活动。我会与以上各组织建立了定期的联系,每年举行定期活动,如每年的亚洲运输学会活动、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活动、中美物流会议,中韩物流日,和与港澳台地区的两岸四地物流会议,规模逐年增大,扩大了协会在国际上的影响。
在媒体信息交流方面,《航务周刊》、《物流时代》和《中国交通年鉴》是协会主办的三大刊物。同时,我会还有由各分支机构主办的内部交流刊物:如《中国联运》、《物流信息》、《物流与运输研究会会员通讯》、《邮轮游艇行业动态》、《交通运输青年科技工作者通讯》、《交通荟萃》、《中国地方客运》等,《物流技术与装备》杂志目前正在筹办。
另外,协会和各分支机构建立的一批网站,有效发挥了传递行业资讯,联络海内外同行,服务企业需要的作用。2.积极开拓协会工作新领域
紧跟行业发展需要,协会积极拓展新的工作领域,开展了“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评选活动,交通运输及物流运行态势分析工作和交通运输和物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等工作。
(1)开展“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评选活动
由我会主办的“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评选已经进行了四届,秉承公开、公平和科学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物流企业评价体系。该项工作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几年来,国内物流企业踊跃参加,百强评选获得行业较高的认可度,在国际上也获得一定知名度。
(2)开展月度、季度和年度全国交通运输及物流运行态势分析 工作
去年面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复杂经济形势,我会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加强对交通运输及物流业运行情况的分析,开展了月度、季度和年度全国交通运输及物流运行态势分析工作。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为行业企业做好服务。一年来协会每月定期组织铁路、公路、航运、航空和物流方面的有关企业、院所和业内专家,对行业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交通运输及物流运行态势分析报告》报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委,同时作为交通运输方面的代表,参加国家发改委每月召开的全国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会。我会每月运行态势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运输运行态势综述,各种运输方式运行情况分述及分析,典型地区和企业调查,问题和政策建议等。
通过这项工作,我会不仅向政府部门及时反映了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运行情况,而且通过这一渠道,向政府部门反映和提出了二十余项涉及企业、行业发展的问题和政策建议,其中包括:“高油价对运输行业的影响分析”、“面对危机扶持我国航运业的政策措施建议”、“关于物流园区建设问题的建议”、“关于上海世博期间危险品多式联运问题的建议”、“解决物流企业专用发票、纳税税率、城市通行等问题的建议”、“解决运输车辆大吨小标问题的建议”、以及“中小运输物流企业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受益较少”等问题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一年来我会运行态势分析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有关领导和司局的支持和认可,得到许多参与单位的支持和认可,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
(3)开展交通运输和物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工作
为促进和鼓励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科技创新活动,推广科技成果在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中的应用,经国家科技部核备,我协会开展了交通运输和物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协会成立了评审办公室,并委托信息专委会主办这项工作。去年9月受广东新沙港委托,我会开展了首个鉴定项目——“门座式起重机动态 电子称重系统”的科技鉴定。经评审鉴定后,我会向被鉴定单位颁发了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该项目的鉴定资料已录入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纳入国家科技成果统计。
3.协会各分支机构努力拓展业务活动
两年来,我会各分支机构,在改革的浪潮中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扩大行业影响,为协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管理;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专家委员会及评标专家库;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研讨会”等大型活动。
运输与物流研究分会重点推动国际交流,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的合作,组团参加了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CILT)在香港和毛里求斯召开的CILT国际理事大会及学术研究会。组织了“第二届中国食品物流安全论坛暨冷链系统建设洽谈会”。
信息专委会承担工信部委托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与推进策略》研究项目,还受协会委托开展了科技鉴定评审工作。
地方客运协作委员会着力为企业办实事,该分会主办的旅游协作网和安全协作网,受到企业普遍欢迎。旅游协作网以“运”、“游”为结合点,促成80多家单位签署了相互旅游协作协议。09年该会还举办了“中国陆路客运产业发展论坛”。
快运分会以“又快又好发展快运业”为主题,召开了“中国快运发展论坛”;发布《2008年中国快运发展报告》;举办了“新经济环境下快运业发展专家座谈会”、“第二届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论坛暨首届海峡两岸电子商务与物流联运发展研讨会”;建立了“快运分会荣泰物流与电子商务奖励基金”。
邮轮分会积极推动我国邮轮游艇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邮轮中国境内多点挂靠”等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至今已举办四届,成为亚洲邮轮业界的年度盛会。物流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举办了“2009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发展高端论坛”,该会关于物流信息化的两个调研报告《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状况》和《RFID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应用的状况》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西部物流分会急政府、企业所急,为解决四川地震灾区应急供水难问题,积极组织研制了车载式移动净化供水装臵。
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09年5月组织在台湾逢甲大学召开的“第九届海峡两岸智能型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以人性、科技、永续的交通运输系统为主题作了深入探讨,促进海峡两岸在智能运输系统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联运分会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会议”;物流企业分会组织了“2008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论坛”;中心城市工作委员会组织了“中国中心城市现代物流发展论坛”;化工专业委员会、交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也都积极推进各自领域的工作。
4.加强协会自身建设(1)建立健全协会工作机制
协会坚持会长办公会制度,坚持秘书处工作例会制度。秘书处在原有的定期工作例会制度上,又建立了在京分支机构、直属单位通气会制度,及时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和协会的工作要求和意见,加强同各分支机构、直属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秘书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制定了分支机构管理办法,规范分支机构运行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目前经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设立的分支机构14个,正在报批的3个。为加强分支机构管理,促进分支机构积极开展工作,健康发展,2008年协会秘书处经过数月的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起草制定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办法》,两个办法于2009年1月由协会发布实施。实施一年来,大多数分支机构能按照管理办法,逐步规范运作,分支机构的管理得到加强。
(3)适时调整和新设分支机构,以适应发展需要 为适应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协会在现有分支机构基础上,及时新设和调整有关分支机构。
为适应快运市场发展需要,更好地为从事快运、快递和相关业务的企业服务,2009年初,经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批准,我会新成立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经过一年的筹备,2009年底我会在原有联运分会的基础上,通过换届,改组了过去以中小型公路运输和货贷企业为主的联运分会,组建了以大型集装箱运输企业为龙头、中小型企业共同参与的、以推动铁路、公路、海运和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为主要目的的新一届联运分会。
为适应综合运输的发展,推动旅客运输的现代化,推动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间的客运“零”换乘,我会正在积极筹备将原有的以公路客运站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客运站建设技术专业委员会”,扩建改组为综合型的“现代客运枢纽分会”。现代客运枢纽分会,将为从事客运枢纽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企业、研究设计单位搭建一个共同交流、探讨的平台和国内外交流的平台,推动我国客运枢纽的发展。目前该分支机构的各项工作正在加紧筹备中。
(4)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职工思想建设、队伍建设 从加强协会职工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入手,按照国家发改委机关党委的要求,协会党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和职工进行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结合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88周年,支部举办了“唱响发展主旋律、欣为自豪交通人”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协会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协会全体党员、职工和离退休同志一起进行“京津交通一日行”。支部还召开了青年党员座谈会,邀请老中青党员同志一起畅谈成长经历,出版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党员座谈会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集》一书,激励大家,发奋图强,为协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些活动形式新颖,内容生动,协会上下反响热烈,在协会树正风、树正气,增强了协会自身的凝聚力。
(二)各地交通运输(物流)协会工作回顾
两年来各地交通运输(物流)协会坚持以服务为己任,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服务政府、服务企业,不断推出新的工作形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当地交通运输和物流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发挥行业特长,积极建言献策
各地协会发挥专业特长,聚集专家,积极研究行业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建言献策,为政府当好助手,为企业当好参谋。
两年来各地协会参与和承担了大量政府部门委托的课题研究任务,如广东交协的《联运企业的出路在于解放思想、自主创新》调研报告,上海交协的《上海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前期思路》、《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福建交协的《福建省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保护监管细则》、《海峡西岸港口经济腹地及外贸货源调研报告》,江西交通运输与物流协会的《江西省物流园区调研报告》,江苏交协的《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陕西交协的《陕西物流行业发展现状》、长春市交协的《长春市物流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和长沙市交协的《长沙农村客运调查》、《物流行业调查》等等,这些课题都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其中建议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和采纳。
2.开展有关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和行业统计工作
河北交通企协针对河北快递制定了《安检管理办法》、《贵重物品管理办法》、《河北快递业务受理操作规程》及《河北快递快速运输操作规程》。浙江交协开展了行业统计分析工作。江西交通与物流协会紧跟发展需要,以“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率先建立全省行业数据库和重点企业月报制度。
3.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地协会协助企业,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如江西交通与物流协会撰写了《我省物流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部分物流企业运营情况调查》,并为会员单位提供“点对点”的服务。针对燃油税改革后对政府管理工作的要求,常州市交通运输与物流协 会开展了《关于燃油税改革后常州交通管理职能转变问题的调查》,还积极协调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推动驾驶员培训分工问题的解决。
4.积极开展行业宣传
各地协会的网站和刊物成为行业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这些网站和刊物通过不断更新改进,内容更加丰富,版式更加活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陕西省交协网站点击率很高,受到百度搜索引擎的主动邀请加盟;广西交协的“八桂交通”网站,受到当地企业的欢迎;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合肥市交协出版了《合肥交通邮电改革开放30年》、长沙市交协出版了《长沙交通改革30年》。
5.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各地协会在积极开展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协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如广东交协制定了《信息披露制度》、《重大活动备案报告制度》、《印章管理制度》、《劳动工资(津贴)分配办法》、《劳动人事管理制度》、长沙交协制定了《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会员管理办法》、《议事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
在人手不足、经费紧张的困难下,各地协会积极通过做好服务,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增强自给自养能力。福建省交协大胆推行“经营协会”的理念,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业务饱满,充满活力,增强了协会的自给自养能力,多次被评为先进协会。
两年来各地交通运输(物流)协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了大量工作,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总结到。
各地协会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关系虽不隶属,但同出一源,同一目标,工作中相互支持,携手共进。长期以来,“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协会”是个大家庭,中交协的工作得到各地协会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咨询、培训还是在会议展览等业务活动上,各地协会总是全力加入到中交协的工作中来,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中交协开展的各项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协会的联系,共同努力,相互学习,把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协会的事业办得更好。两年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各省市兄弟协会,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部门和有关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下,在协会的发展和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和努力,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服务形式,这些工作得到广泛的认可。回顾工作,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与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与广大会员积极支持和参与分不开的,更是与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协会系统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在座的各位从事协会工作的领导和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协会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协会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是协会工作的适应性还不强,协会自身建设、内部管理还应进一步加强等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继续认真地加以解决,推动协会工作向前发展。三.2010年协会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关键一年,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一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和国家发改委的部署,按照张德江副总理最近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今年协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是:围绕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综合运输、现代物流、节能减排和低碳型交通运输的发展;拓展和深化新形势下协会工作,全面做好四个服务;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促进我国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1.在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进程中,推动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 综合运输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发展,各种运输方式有了相对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现代化交通运输组织方式。特别是今天,在全球资源、能源环境 日益受到约束,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型运输的要求下,推进综合运输的发展,显得尤为现实和迫切。用综合运输的理念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研究、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达到更畅通高效、更节能环保、更方便舒适和更经济合理的运输目的。
综合运输的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把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目前正在制定的我国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构建综合运输体系作为规划宗旨。十一五期间,我国完成了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整体战略构想,先后制订并颁布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及《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等十余个规划,构成了指导我国未来综合运输发展的战略规划体系。同时,随着综合运输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运输能力和组织水平的全面提升,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的逐步推进,这些为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动综合运输的发展是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各省市协会的根本工作任务。20几年来,协会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有效的工作。今天,综合运输的发展已经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成为国家的战略任务。在这样一个大形势、大背景、大任务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会的优势,发挥我会的作用,在综合运输发展格局和模式、运营组织与管理,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等方面,推动行业和企业的研究与实践。
要集中力量完成好国家发改委委托我协会研究的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工作,积极参与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的有关工作。
要从推动综合运输发展出发,进一步深化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联运分会、快运分会、地方客运工作委员会、中心城市运输委员会、化工专委会等专业领域的工作;做好筹建现代客运枢纽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继续办好各类研讨会、行业调研、培训和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开拓新的工作内容和服务领域。
同时,随着城乡二元交通管理体制的突破,协会要适时研究增加在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方面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机构。
2.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动现代物流发展
物流是生产性服务业,物流的发展不仅扩大了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又因为物流业是现代工业的支撑产业,它的发展必将会促进现代工业水平的提升。因此发展物流,既扩大了第三产业,又提升了第二产业。
交通运输是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物流运作的重要环节。促进物流发展也是交通运输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我会是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系会议的成员单位,积极推动物流发展是我会责无旁贷的任务。十几年来,我会同各地交通运输协会、物流协会一起,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促进我国物流发展中做了大量推动工作。在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各地协会要继续积极作为。
特别是要把工作重点继续放到关注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上,因为物流的发展,说到底,是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了行业才能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国家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要积极推进一部分有条件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做强做大,推进企业间以上层次、上水平为目的的兼并和重组;要协助一部分比较好的物流服务企业,在跟随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工程等“走出去”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构筑我国的全球供应链中,参与到全球供应链的竞争中,提升我国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臵,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只能是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的全球产品制造商的角色,和由此带给我们的“全球产业链低端的被动性和比较利益的低下性”的状况;要特别关注中小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切实帮助和鼓励他们做专、做精,推进企业发展面临的税收、融资、运输车辆和市场公平竞争等问题的解决。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各地协会还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推动综合运输枢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中,推动植入和拓展物流园区的功能,促进我国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
协会要继续及时反映企业、行业的诉求,抓好物流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服务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推广;继续搞好物流人才培训;继续办好“中国物流企业百强评选”、中国国际物流节等大型活动;继续办好中美物流会议、中韩物流日、与港澳台地区的两岸四地物流交流活动和与国外物流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危险品、快运、冷藏、汽车、医药等专业领域和农村物流的发展,推进金融与物流服务的结合,推进先进物流技术装备的研究与应用。运输与物流研究分会、物流企业分会、西部物流分会、物流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和交通投融资分会等分支机构,要继续发挥作用,拓展工作。
3.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动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型交通是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
今天我们深刻意识到我们的发展面临着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力的挑战。全球的资源、能源禀赋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不能支持我们的经济,包括我们的交通运输,再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发展,也不能按照发达国家过去的发展模式发展了。全球都在围绕资源、能源和节能减排重新布局,各国的资源、能源之争、“碳排放权”之争,实际是发展权之争。
交通运输行业是资源占用和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行业。我国石油消费中,交通运输业是主要领域,并且增长速度很快。根据有关研究报告,我国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业石油消费量占全国石油消费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10.41%增加到2007年的33.62%。随着客货运量的增长,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的规模还将逐年 上升。同时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预计“十二五”末将达到13%,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因此在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中,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型交通”是重要课题。节能减排、低碳型交通追求高效能、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围绕这一目标,将对现有交通运输结构、交通出行模式、交通运输组织管理、交通新技术、新能源交通运输设备等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协会各专业机构和各省市协会,要把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型交通”摆上自己的工作日程,通过各种形式,推进交通运输领域里节能减排和“低碳型交通”的发展。
4.发挥协会职能,拓展和深化服务领域
从发展看,协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界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团体组织,有着独立的社会职能。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协会的发展、成熟与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这些年越来越重视协会的作用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规范发展行业协会;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在牵头调研、制定我国行业协会商会法,把协会的发展和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的层面。另外近年来,张德江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到协会的发展,对做好协会工作有许多重要指示。我们满怀信心地看到,我国的行业协会,将进入一个健康、较快发展时期。
从现实看,我们是协会发展的先行者、实践者,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社会改革和前进的一种方向。但是也毋庸臵疑,协会工作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协会的性质、作用还在探索中,虽已“定位”,但需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才能“到位”。同时,缺乏资金,缺乏所需要的人才,工作范围和工作方式受到一定制约、协会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等。所有这些,说到底,都是因为我们处在变革中、发展中,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在逐步完善中,因此我们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 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对待这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要认清改革发展的大方向,要通过我们积极的工作,推动协会在国家层面和全社会的成熟与发展,另一方面更要着眼于现实,努力奋斗,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在发展和改革中,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站稳脚跟,以更好的服务,去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管理的要求和企业变革的要求,得到行业、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实现协会自身的社会价值。
做好“四个服务”是我会的工作之本、立足之本、发展之本。我们要坚持这一宗旨,发挥好协会的行业服务职能、行业自律职能、行业代表职能和行业协调职能。通过深入开展行业重大课题调研、企业热点难点问题追踪、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国内外交流和法律服务等活动,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增强协会的凝聚力。要不断探索在新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和政府、企业新的要求下,如何创新协会工作内容、工作形式,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把协会建设成适应改革和发展,能够充分发挥职能、有所作为的学习型协会、服务型协会和创新型协会。
要继续抓好每月全国交通运输和物流运行态势分析工作,进一步增强其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反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渠道。努力把运行态势分析工作办成我会为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提供的又一个新的服务“产品”。同时也希望各地协会、协会各分支机构积极支持并参与这项工作,全面及时反映我国交通运输及物流发展运行情况。
我们要以极大的热情关心会员,了解会员,倾听他们的呼声,千方百计为他们服务。要办好协会会刊、网站和各类刊物,密切同会员的联系,努力为会员提供他们更需要的服务和更有力的帮助。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兄弟协会的合作,通过组织对接和业务联手,扩大行业覆盖面,延伸服务链,满足会员需要,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各地协会的代表性和影响 力。
5.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提升履行职能、做好服务的素质和本领 协会履行职能,要有能够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本领;做好服务,要有能够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本领。这种能力和本领首先来自协会的自身建设,来自协会自身素质的提升。打铁先得本身硬。一是队伍建设,二是制度建设,这是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的两大主题,要切实解决好。
首先是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当今政府、企业都把人才作为竞争的制高点,协会也是一样,而且更应该是这样。没有人,没有真本领,我们靠什么为企业、为政府服务?没有高于别人的东西,政府和企业凭什么听从我们的建议?因此,协会首要的问题是要着力造就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要有一批政治思想好、有专业素养、生气勃勃、勇于开拓、年富力强,把协会的发展作为事业来研究、来推动、来奋斗的干部。一流的干部、一流的人才,才可能做出一流的事业。因此建立好的干部队伍、人才队伍是协会自身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一定的待遇,更需要事业的平台和好的用人机制。协会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干部考评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行聘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聘、广纳贤才,优化人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逐步实现协会工作人员职业化。
要重视协会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党组织作用,在思想上、组织上保证和推动协会工作向前发展。
二是注重制度建设、规范协会运行。
近年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开展了一系列检查清理活动,旨在加强和规范协会管理。我们在协会的各项工作中,一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按照协会的章程、制度办事,保证协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支机构和直属单位的管理,是当前协会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协会将随着改革的深化,加强对分支机构和直属单位的规范管理。各单位要重视政府主管部门有关加强协会管理的政策和规定,自觉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协会的各项规定。
借这个机会,就目前分支机构管理中的问题,我们再明确几个基本要点,请大家在工作中注意把握好。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规定,根据协会章程和《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协会各分支机构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各分支机构是非独立法人,协会是各分支机构的法人,并承担法律责任;分支机构开展工作时,应按管理规定报请协会会长办公会批准同意,或报秘书处备案,并办理相关手续;分支机构原则上不单独设银行基本帐户,不单独进行财务核算和管理,财务工作由协会财务管理,或按规定由协会委托的分支机构的依托单位管理;分支机构的会员也是协会的会员,有按章程缴纳会费的义务;所有会费要按规定开具民政部会费专用发票,不得开具其他发票,不得借其他名目转移会费收入;所有会费按照国家审计要求,必须进入协会帐户,由协会按管理办法的规定返还各分支机构,作为开展活动的经费。以上基本规定,请各分支机构自觉遵守。
协会各直属单位是为协会发展服务的,这些年在研究、咨询、培训、出版和经营等方面,为协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各直属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努力开拓业务,开辟市场,积极创收,把为协会服务放在首位,为协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保障。
同志们,去年我们刚刚庆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不论从基础设施总量,还是从运输总量来说,都已位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曾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根本改变。我国正在从一个交通小国、弱国变成一个交通大国,并且向着交通强国的目标迈进。在座的每一位交通人都亲身参与了这一历史进程,亲身感受到这一划时代的变化,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也更有责任努力推动新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事 业,在发展质量、发展方式上的转变,实现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发展目标。让我们在协会工作的舞台上,为实现我国交通运输和物流的现代化,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今天是立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值此之时,祝同志们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进步,祝大家春节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部分内容有删节)
第二篇: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
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民办幼儿园已经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力量。2009年,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总数已达到8.93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所数的64.6%,在园幼儿数约占在园幼儿总数的43%。在许多民办园举办者以经济利益为主要驱动力的情况下,如何鼓励民办幼儿园回归公益性,支持公益性民办幼儿园大力发展,是我们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正视并努力解决的难题。
民办学前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民办教育的主体部分。但目前,民办幼儿园的社会美誉度参差不齐、正面评价有待提升,深究其中缘由,民办幼儿园公益性的弱化是一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一些民办幼儿园以营利性为目的虚高收费,举办者尚不能从学前教育公益性的角度谋划民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过程中,一些所谓最新理念的虚假宣传、忽悠家长的现象不时出现,难以做到优质优价;无序竞争,导致部分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水平不高,无法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公益性应该是也必须是学前教育事业追求的价值取向。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内地民办幼儿园快速发展的历史较短暂,对于民办幼儿园公益性的探索及积累的经验较浅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国家和地区破解民办幼儿园公益性方面的探索思路和措施,应该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从而推动我国内地民办幼儿园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用法规引导民办园提供公益性服务
公益性历来是教育的根本属性。考察学前教育事业的发端,世界上第一所托幼机构的诞生就具有慈善性、救助性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将之视作典型的社会公益事业,并予以保障。法国根本大法《宪法》(1958年)作为最上位的法律条款,对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性质明确定位为:“各个阶段教育”具有“公共性、义务性、免费性和世俗性”。法国《教育法典》第L211条(2000年)指出教育是国家公共事业,其组织和执行由国家予以保证。《教育指导法》强调教育是国家最优先发展的公共事业,公共教育事业应有助于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机会平等,而不论其社会地位、文化或地理背景如何。法国国会颁布的《地方自由和责任法案》也进一步从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对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作出规定,明确提出“教育具有国家公共服务的性质”。迄今为止,法国已颁布实施并持续生效的学前教育及相关教育法、法令多达40余部,切实维护和保障学前教育的性质与地位。
1997年,葡萄牙政府颁布《学前教育框架法》,将三类幼儿园(慈善性保育取向的私立幼儿园系统、公立幼儿园系统、非慈善性私立幼儿园)统整为全国统一的学前教育系统。《学前教育框架法》赋予所有幼儿园承担教育和保育两种职能,并明确规定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能的时间每天不低于5小时,每天上午9时前和下午3时半以后,幼儿园主要履行保育职能。葡萄牙中央政府重视发挥各类民办幼儿园的作用,将其纳入国家统一的学前教育体系,对其实行调控,并大幅度地资助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
在日本,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已成为国民教育机构的组成部分。二战以后,日本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民办教育的专门性法律法规,确立了系统、配套、健全的有关民办教育机构的法令法规,详尽规定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权利和义务、设置程序及标准、对私人捐资兴学的奖励办法和教师权益等,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也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这些法令法规的颁布,既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自身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有利于国家的管理督导。如:政府依据有关民办教育的《振兴财团法》、《振兴资助法》和《振兴资助法施行令》等法令,为民办幼儿园提供经费补助。其后,政府又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通过国家补助减免进入民办幼儿园的入园费和保育费,从而保障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推动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在设施、师资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家长和社会。
对非营利性民办园提供财政支持
由于教育具有公益性,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以不同形式向民办教育机构提供经济上的补助,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也通过不同方式向私立教育机构提供捐赠和资助。政府的财政援助是民办教育机构赖以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其给予民办教育机构的财政支持方式有:
提供财政经费。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对非营利民办教育机构实行免税制度。非营利民办教育机构的房地产,捐赠给非营利民办教育机构的财产、基金,以及收益用于其发展的产业可以免税。OECD(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对民办幼儿园也提供公费资助,学前教育经费是以政府资助为主,民间资助为辅,从而为学前教育公益性提供经济保障。2006年,OECD成员国在私立幼儿园就学的幼儿人数占在园幼儿的34.9%,学前教育生均经费的公共经费投入超越了私人经费的投入。如:挪威和丹麦,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分别占国家GDP的1.02%和0.8%,其中公共经费投入分别占GDP的0.85%和0.65%,私人经费投入约占GDP的0.17%和0.15%。OECD国家向民办幼教机构提供财政支持,有利于保证学前教育机构具有更高的质量,确保惠及所有应该接受早期教育的幼儿。当然,早教机构要想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必须提供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服务,并接受政府的检查和监督,以此来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资助家庭。1995年,英国公布了7.3亿英镑的“幼儿教育券计划”,对4岁儿童发放教育券,实行正规的学前1年免费教育。其实施路径为:地方教育当局把价值1100英镑的票证发给4岁儿童的家长,以保证其孩子能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家长把票证交给幼儿园,幼儿园把票证上交给地方当局,地方当局再把票证交给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根据票证数额,拨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拨款给幼儿园。1996年,该计划在英国少数地区开始试行,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实施,使众多家长能自由选择公立或私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推动了幼儿教育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提高了办学质量。
提供专项资金。我国香港特区政府通过直接提供专项资金的方式,对学前教育机构特别是非营利性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工资、地租和办学条件等进行专项财政支持,以提高学前教育机构的师资建设水平、办学条件与教育质量。具体措施有:采用直接资助方式对非营利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工资进行专项资助;制订《发还地租》(1997年),规定所有的非营利幼稚园可以向教育部门申请发还学校所缴纳的部分地租。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上述政策给予非营利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各种优惠或倾斜政策,不断加大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财政投入,并在此过程中对其办园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过程等进行规范与管理,引导促进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向非营利性质转变,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整体联动确保民办园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事业持续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整体联动,也有赖于各项政策的配套执行: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贯通。英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与技能部,负责制定学前教育相关政策,颁布法令,制定发展规划等,由教育大臣直接负责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管理,加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宏观指导、规划、组织领导与协调方面的职责。与此同时,地方当局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立法的过程中的地位与责任也不断凸显。英国政府设立儿童服务指导的职位,负责地方当局的儿童教育和社会服务,并在教育与技能部设立儿童、青年与家庭部长的职位,以在地方政府间协调政策,支持和促进其合作。此外,英国还规定在地方上设立地方儿童保护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儿童权益的保护。这些,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运转和儿童发展基本权益的保障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英国教育与技能部负责全国的学前教育事务,政府十几个涉及儿童发展的其他部门则要共同发挥作用,加强协调、合作与整合。2003年,英国发布《每个儿童都重要》绿皮书,提出在教育与技能部建立“标准设立与调控机制”,负责制定不同部门需要满足的基本标准,并设立联合的监督与检查团,对各部门的工作及部门间的协调合作进行评估,设立干预和激励机制以激发各部门的行为表现等,消除影响服务有效性的障碍并减少相关的行政性负担。此外,英国政府还通过在各种服务中确保儿童优先,制定清晰的与儿童相关的各部门的操作标准,使其行为目标、计划、资金来源、经济责任及其他各方面指标明确化、合理化、制度化,建立起整合的儿童服务监督指导框架。绿皮书提出要改善学前教育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分享机制,制定一个有效的评估框架,获得有关儿童成长、教育和服务的关键信
息,并减少部门间工作的重复,努力使相关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具有针对性、有效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及其家庭的实际需要。
措施的系统配套。为更好实施“学券”计划,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学前教育学卷计划下的质素评核架构》,将政府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财政支持同对机构的质量评价紧密相连。该政策规定,凡是参加学前教育学券计划的非营利性幼稚园或幼儿园暨幼儿中心以及参加3年过渡安排的幼稚园或幼儿园暨幼儿中心,必须在2007-2008学年开始接受质量评核直到2012-2013学年,且只有达到指定标准的本地非营利性幼稚园或幼儿园暨幼儿中心才可继续参加学券计划,从政府那里兑现学券。评价工作由教育局组织的评价工作组与每所参与学券计划的学前教育机构共同完成,采用评价工作组“质量保证视学”、学前教育机构“自我评估”、评价工作组对自评的核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所依据的指标主要为香港特区教育局2003年所颁布的《表现指标(学前机构)(第二版)》。《学前教育学券计划下的质素评核架构》既是对学前教育的评估,也是一种问责制度,为香港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起了科学、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篇:转变发展方式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田建荣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也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正是这位地球母亲,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才有了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但是,地球只有一个,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的环境承受力更是有限的,不可以任意地挥霍与破坏。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已经越来越不堪负重。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危机。我们居住的地球温度在不断上升;北极海冰消失速度加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地球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温室气体已经成了全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最紧要问题,人类正在承受过度向地球索取资源带来的种种危害。近年来,我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今年西南地区大旱灾害、青海玉树地震和新疆60年不遇的风雪灾害……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刚性上升。尽管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我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导致未来的资源供需形势严峻。在人均资源量少,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的基本国情下,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应合理利用新疆各种资源
新疆土地面积虽然辽阔,但是由于水资源稀缺,优质耕地资源少,土地集约程度和利用程度不高。随着新疆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刚性需求增长,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显突出。新疆是资源相对富集的省区,目前已发现矿种138种,探明的储量有94种(119个亚种)。但勘查程度较低,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资源破坏行为时有发生,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和重要能源资源接替基地和国家能源安全大通道,新疆要发展,资源保障是前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是关键。
当前,新疆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已拉开帷幕,新疆将迎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新机遇为国土资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担负着自治区国土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职责。应该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并举、促进经济增长与加快结构调整并重,统筹土地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各项工作,切实把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新疆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服务和提供坚实的国土资源保障。
切实管住和用好土地资源
新疆应按照“严控总量,优化结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深入开展“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充分发挥土地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效的土地管理和服务。
一要继续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按照“约束要硬、责任要明、激励要实、监管要严”的要求,组织开展2010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签订工作,将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耕地 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管理,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突出提高耕地质量,最大限度缓解经济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按照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多利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原则,严把土地闸门,严格控制用地。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加快盘活闲置、空
闲土地,继续引导用地单位充分利用“四荒”国有未利用土地搞建设,大力提高土地保护和利用水平。
二要积极主动做好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服务保障工作。今年,自治区初步安排200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新上项目30项。要 优先保障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网、能源资源开 发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重点做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南疆铁 路库尔勒至阿克苏二线、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等20多个在建重点基础建设项目的用地服务保障工作;按照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原则,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按期“落地”开工。三要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坚持土地开发整理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倾斜政策,重点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以伊犁河谷地为重点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按照以水定地、节水增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规模效益,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粮 食安全。
切实找到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新疆要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管理工作力度,抓紧抓好重大地质勘查项目,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一是加快实施“358”项目,推动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实施祁漫塔格地区铁铜多金属矿、阿吾拉勒地区铁矿、塔什库尔干、乌拉根等重要矿集区整装勘查。继续开展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成矿带的铁、铜(镍、钼)、铅锌、金、稀有金属等重要矿产地勘查和重要成矿区矿产远景调查,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持续供应能力。扎实推进深部找矿工作,围绕铁、铜镍、铅锌、金等优势矿产,在已发现重要矿床的深部及其近外围做好示范阶段的工作,继续做好彩霞山铅锌矿、喜迎金矿和查岗诺尔铁矿的勘查,启动蒙库铁矿、白山钼矿、哈图金矿的深部找矿工作。通过深部找矿,确保提交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新增一批矿 产资源储量。
二是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重点抓好“西煤东运”资源区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争短期内完成勘探工作,确保自治区确定 的“„一主两翼‟铁路竣工之日、就是„西煤东运‟生产基地建成之时”目标的实现。
三是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和集约化利用优化矿山开发布局,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景观和地 质遗迹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大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力度,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双赢。
切实维护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新疆将进一步强化依法监管工作,严格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认真开展2009土地卫生执法检查工作。2010年是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第一次覆盖全国,并依据15号令全面实施问责。要加强土地供需情况的跟踪研判和建设用地批后核查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批地供地、侵犯农牧民利益的行为。
二是继续开展地质勘查项目专项检查工作。依法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层越界开采、“圈而不探、圈而不开”、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以及严重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三是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对开垦国有土地的监督管理,规范开垦行为。四是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开展“批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维护正常的土地管 理秩序。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转变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倡导并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更好地合理保护和珍惜地球资源,更好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四篇: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2011省交通讲话)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当好先行
――李和平副厅长在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12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这次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今天上午张大卫副省长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明确安排部署“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安排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下面,我代表厅党组讲四点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就。新增通车里程156公里,使全省到201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16公里;在建规模1782公里。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竣工通车,郑汴物流通道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建、改建县乡公路5430公里,通村公路4675公里,改造危桥2万延米,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承诺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建设目标。淮河淮滨至三河尖段、涡河鹿邑县玄武镇至省界航运开发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新开通了新乡至焦作、安阳至鹤壁、鹤壁至新乡、许昌至平顶山、许昌至漯河5条城际公交线路。全省公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15.9亿人次、周转量1031亿人公里,货运量18.3亿吨、周转量4860.6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6.4%、12.7%和21.1%、23.8%。全省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45万人次、周转量5979万人公里,货运量4904万吨、周转量29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8.7%、14.4%和12.8%、12.5%。其他各项工作均有序开展。
总结“十一五”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4.4万公里,密度达到14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新增里程2338公里,总里程已经突破5000公里,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国家现有规划的高速公路网河南境段全部建成。有17个省辖市形成高速公路“十字交叉”,4个省辖市形成绕城高速,94%的县(市)通高速公路。全省八车道高速公路里程突破300公里,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4万公里、桥梁9万延米,通车总里程达到22万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在中西部地区我们率先于2007年实现所有建制村“村村通”水泥(油)路。普通干线公路改造3563公里,总里程达1.8万公里,居全国第四,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88%。内河航运开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2亿元,航道里程达1439公里,其中淮河淮滨至三河尖段76公里航道达到Ⅳ级标准,我省高等级航道实现零的突破。
(二)道路运输能力得到新提升。开通了10条城际公交线路,中原城市群城际客运网络基本形成,城际公交化发展收到了政府满意、企业受益、群众欢迎的效果。实施了城乡客运公司化改造,为群众提供更为安全、便捷、舒适、满意的出行服务。加快了农村客运网络化,实现了“乡乡有客运场站”的目标,全省建制村通
客车率达到98%,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全省营运客货车辆分别达到5.3万辆和124.7万辆,中高档客车比重达到63%,较“十五”末提高24个百分点。很好地完成了春运、煤电油运、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和奥运会、世博会、汶川抗震救灾、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关键时期的运输保障任务。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较“十五”末分别增长57.8%、125.7%,156.8%、808.2%,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4.2%、48.1%、89%和25.1%,从业人员达240万人,公路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行业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我们积极开展“交通工作管理年”活动,提出了“建设创优质、管理争一流、服务创品牌、安全零事故”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了行业服务水平。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建立和完善了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开展了“创建优质工程”活动,全省高速公路工程优良率稳定在93%以上,干线公路和水运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农村公路优良率达到82%以上。濮阳至鹤壁、焦作至济源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规范了造价文件审查程序,加强了设计变更和工程决算管理,严格了重点公路建设项目造价指标和招标人报价审核公示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公路工程造价计价体系。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全省交通安全生产承包、督察、日报和奖惩“四项机制”,推行了施工现场危险告知、施工安全监理、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设备进场验收登记、安全生产费用保障等“五项制度”,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监管制度化、手段现代化、人员专业化和应急高效化的目标。水上交通、交通
基本建设安全连续4年保持“零责任事故”,受到了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发文表彰。路政管理方面,顺利完成了原征稽队伍整体转岗从事路政管理的前期工作,目前正在进一步进行,初步形成了高速、干线、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建立了“联合指挥、联合巡逻、联合执法、联合施救”的路警“四联合”工作机制,提高了反应速度,增强了救援能力;树立了“施工服从于保通,保通服务于施工”的新理念,实现了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不断行、不分流、不堵车”的目标,确保了国道主干线的畅通;新增了43个超限站,治超网络进一步完善,开展了联合治超行动,全省超限超载率得到进一步控制。高速公路运营方面,智能化管理、全省联网收费、绿色通道管理、服务区ISO国际标准化认证、高速公路命名编号和交通标志整改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依法行政方面,颁布了《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河南省公路交通规费征收管理办法》、《河南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出台了《河南省交通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等制度,初步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四)科技教育和信息化建设均取得新成果。五年累计完成科研项目立项321项,获国、省级科研成果奖58项,高速公路建设及改扩建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路基路面材料特性反演与快速检测维修整套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厅科研院河南省岩土与隧道工程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交通投资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进展顺利,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行业
科技贡献率已达42.8%。我们还实现了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升格,扩大了厅属院校的办学规模,提升了办学层次,提高了办学质量。加快了高速公路、公路客运枢纽场站、治超检测站等监控和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高速公路全程监控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建成了高速公路公众出行“12122”、干线公路路政管理“96055”和道路运输“96520”公众服务平台,建立了GPS监控平台,实现了对全省危险品运输、客运车辆的联网联控。
(五)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我们完成了新一轮的交通行政体制改革。新成立的省交通运输厅增加了参与各种运输方式规划与协调、城市公交与出租车管理、投资航空和机场及其他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等三项职能。各市县也相继完成了相应的改革。实施了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撤销了158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确保了改革涉及人员的基本稳定,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成立了交通投资集团和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搭建了新的交通投融资平台,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出台了《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养护资金来源,有力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发展。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加快城市出入口公路建设,促进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努力探索铁路、民航、公路水路、邮政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规划协调机制,提前研究城际轨道交通、地铁等运输方式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努力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出台了《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八挂来网”为基础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以郑州国
际综合物流园和郑州航空港物流园两个项目为重点,推进“无水港”建设。支持冷链物流、甩挂运输、仓储配送物流和农村物流的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企业的转型,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推进行业节能减排。承办了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宇通杯”节能减排竞赛活动,积极实施“中原绿色客运新干线”工程,深入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在建设领域推行节地节能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利用,提前半年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六)党风廉政和行业队伍建设实现新进展。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对交通项目实施廉政评估和风险评估,从机制上增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强化教育,建立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风险抵御能力。加大案件的查办力度,依法推进系统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开展。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改革招投标办法,在建设单位、企业及相关资质人员层面建立起诚信体系,实行阳光作业。
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树促”、“创先争优”等多项活动,以党风促行风,交通运输行业队伍总体素质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共有177个单位和部门被评为省部级以上先进集体,72名同志荣获省部级以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涌现出张爱民等一批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在抗击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我们用最短时间恢复了道路正常通行,实现了被困司乘人员“不渴着、不饿着、不冻着、有燃油”的目标,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在抗击2010年7月份洪涝灾害中,我们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在最短时间内打通通往40多个乡镇的生命线,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表扬。在援川抗震救灾当中,我们在抢通保通及灾后重建工作中,均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联合表彰,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这也是河南交通运输史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我们交通系统的老干部、工会、机关党建、财务、人事、交通战备、通信,省公路学会、道路运输协会、专家委员会、交通会计学会等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成绩。
“十一五”时期河南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路网结构,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提升了河南的区位优势,促进了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极大降低了社会发展和生产的总成本,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回顾五年来的交通运输工作,有以下几点值得长期坚持:一要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二要坚持深化改革,这是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三要坚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这是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四要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这是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十一五”交通运输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国家交通运输部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直各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热情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实干、无私奉献、奋勇拼搏的结果,也得益于我们历届厅党组班子成员和多代交通人奋力拼搏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一贯关心
支持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向交通运输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关心支持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虽然我们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如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上还有疏漏,在工作作风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转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好,要继续发扬我们全省交通系统的优良传统和“铁军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廉洁自律,团结实干,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二、推进“十二五”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当好先行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彰显中原经济区优势的奠基时期。谋划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要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对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还要看交通运输部对整个“十二五”期间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已经安排部署的工作思路、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战略举措,还要看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把握行业发展的重点、政策、定位,以便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和措施。
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目标,并把构建现代
化综合交通支撑体系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保障,要求交通运输发展继续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发挥先行作用,建设畅通中原、服务东融西拓、全面开放的战略性通道;要求完善高速公路网络,优化干线公路和城乡公路网,发展内河航运,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以城际铁路和快速通道建设为支撑,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要求加快县城与高速公路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在两年内实现全省所有县城20分钟内上高速这个目标。
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对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有四个不变:一是整个国家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二是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服务型行业的战略地位没有变;三是各级党委政府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视支持和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没有变;四是中央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基于此,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努力提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两型”行业建设能力、安全应急救助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从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经过“十一五”的发展,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世界交通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角度审视河南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审视河南交通运输适应能力,站在人民群
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角度审视河南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河南交通运输的新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上仍显不足,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能力偏低,城市交通与外部交通缺乏有效的科学衔接,拥堵现象还日趋严重;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科学建立;应急能力建设和治超工作有待加强;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交通信息缺乏互联、互通和共享;家庭车辆的快速增加给交通运输带来新的压力,交通发展还不能满足舒适性、快捷性和安全性的出行要求;交通运输发展受资金、土地、能源、环境等因素制约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东部发达地区和周边省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省巩固和提升交通区位优势提出了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中央强调“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将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为进一步发展搭建新的平台;交通运输部强调普通干线公路的公益性,提出推进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体系和向社会公众提供普通服务的免费公路体系建设,并对投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调整,这样有利于加快我省路网结构的升级改造;人民群众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愿望和高铁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形成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倒逼机制;两个融资平台作用的发挥和《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的深入实施,都将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根据以上形势和要求,我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重点,实施“科技强交”、“依法治交”的战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信息化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加快支持保障能力建设,努力建设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
主题和主线是发展的指南,也是规划的灵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握好发展这第一要务,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好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真抓实干,求真求效;要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有关行业的发展政策和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认真把握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新规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努力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要努力破解“方式怎么转、体系怎么建、优势怎么升、资金怎么筹、廉政怎么保”这五大难题。要通过观念创新,推动领导工作方式方法转变;通过管理创新,推进交通运输工作重心转移;通过政策创新,加快路网结构和运输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薄弱环节建设;通过科技创新,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发展;通过服务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重点,就是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服务全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努力构建科学完备的高速、干线、农村公路网络;要突
出建设重点,加快建设“两干三城”交通体系,加快城市“畅通工程”建设,实施干线公路绕城改线、改道工程;要发挥公路的基础性作用,主动与铁路枢纽和航空枢纽对接,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同时,要处理好发展与转变的关系,要把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贯穿始终,努力实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强力推进由以建设为主向“建设、管理、运输”协调发展转变;强力推进依靠物资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强力推进依靠单一运输方式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
高速公路:重点加快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内联外通网络建设;加强高速公路省际出口路段建设,实现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网的衔接;全面完成京港澳、连霍国道主干线扩容改造,进一步提升通行能力和路网服务水平。到2012年我们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实现所有县(市)20分钟上高速公路,2015年达到6600公里以上,其中八车道里程超过1000公里,提前5年完成高速公路网规划目标。到2012年底我们还有18个县要实现20分钟上高速。
干线公路:围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增加国道、省道规模,提升国省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大力改造扩容,实施“畅通工程”。至“十二五”末,全省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万公里。
农村公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以实现“县县畅、乡乡联、串村道路等级化”为目标,五年新改建县乡公路1600公里,新改建村道2400万公里,改造桥梁15万延米。县城与周边县城实现
二级公路以上连接,县城与所辖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周边乡镇实现以三级公路为主的互联互通,串村乡道达到等级公路标准,并基本实现网状连通,同时解决骨干路网上的危桥和无桥问题。
运输场站: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场站建设,至“十二五”末,二级以上客运站达到260个左右,实现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二级及以上客运站。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货运站场建设,改造、整合现有货运枢纽站场;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货运场站向物流园区转型;推动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与港口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站场统一规划建设。
内河航运:加快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涡河、沱浍河、淮河息县至淮滨段等内河和小浪底、丹江口等适航库区的航道、港口建设,推进主要港口的铁路、公路集疏运通道建设,强化内河港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节点作用。至“十二五”末,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将达1675公里,码头泊位达87个,形成四条直达华东地区的水上通道。
运输结构调整:重点提升运输装备水平,调整运力结构。至“十二五”末,完善中原城市群城际公交网络,中高级营运客车比重达到85%以上,牵引车与挂车比例达到1:2,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9%以上。围绕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增加运力,优化结构,规范服务。至“十二五”末,郑州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5%以上,100万人口以上城市达到25%以上,其它省辖市达到15%以上。
科教和信息化:积极实施“科技强交”战略,加快交通运输行
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成果推广应用水平。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加快安全应急、公共出行服务、决策支持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基本实现“数字交通”。以加快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行业教育培训水平。
行业管理:实施“依法治交”战略,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法治化、规范化,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高速公路养护、路政、征收、服务区、机电运维以及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管理标准体系。交通运输工程合格率达到100%,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工程优良率分别达到93%、90%、83%。国道、省道优良路率分别达到90%、80%。进一步整合路政管理资源,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公路车辆超限超载率要继续控制在4%以下。国家主干线高速公路服务区全面实现国际ISO标准化管理。加强安全监管,建成国家级区域应急保障指挥中心系统和基地,完善机制,发挥效用,继续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态势。
绿色交通发展:至“十二五”末,新增城市公交车辆全部实现国Ⅲ以上排放标准,新能源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使用比例达到5%以上,较2005年,营运客车、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3%、12%,内河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约7%,高速公路养护基本实现全部沥青路面废料再生利用。
通过实施以上目标,到2015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等级和质量将明显提升,养护能力将显著增强,运输装备现代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运输结构将会更加合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显
著提升,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资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能力适应、服务优良、安全环保、保障有效”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与铁路枢纽、航空枢纽的科学对接,努力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2011年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年、机遇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中发挥先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2、建设目标:高速公路方面,全面加快26个、1782公里续建项目建设步伐,确保濮阳至范县、化庄至新蔡、商周二期、郑民高速郑州段、开封段一期等5个新建项目建成通车,确保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计划开工建设机场至少林寺,武陟至云台山,德商高速范县段,焦桐高速温县至巩义段等4个项目;争取京港澳高速漯驻段、驻信段等2个改扩建项目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干线公路方面,计划改造干线公路1146公里,其中国道“二改一”801公里,国道原级改造166公里,省道原级改造179公里。农村公路方面,计划新、改建县乡公路3500公里,桥梁3万延米,结合土地整理改造村道2000公里。运输场站和水运方面,计划开工建设3个国家公路运输城市客运枢纽站,改造市县客运场站20个;建成Ⅳ级航道38公里。
3、质量目标:确保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合格率达到100%,高速公路工程优良率达到93%以上,干线公路和水运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农村公路优良率达到83%以上。
4、安全稳定目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赴京、来省恶性上访事件。
5、超限超载治理目标: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4%以下。
6、法制建设目标:颁布实施《河南省水路交通管理办法》,执法人员培训率达到95%,规范化的案卷、执法文书达到90%。
8、科技教育和信息化:科技投入占交通运输行业总投资的比重争取达0.5%,科技成果转化率争取达80%以上。
9、廉政目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围绕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科学运作,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导,实行领导包干督察,设立前线指挥部等措施,及时梳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协调,确保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同时也确保搞好廉政建设。
高速公路方面,要围绕确保2012年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和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全面建成通车的目标,加快建设进度,明确项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责任,层层细化,确保工程施工压茬推进,卡死节点计划,找准松弛点,全力推进,要落实以环境保进度的措施,重点加快豫西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和争取开工项目要落实前期工作责任制,对开工前需要完成的各项手续,逐项排出明确的完成时间表,专人负责,争取早日开工,迅速形成施工高潮。厅规划处、建设管理处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省的有关部门密切搞好结合,执行联审联批,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工程建设。
干线公路方面,要抓住国家政策调整的机遇,突出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争取801公里“二升一”国道改造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厅公路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我们各省辖市交通、公路部门要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建设和质量管理,努力营造加快建设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加强干线公路便民服务区和应急救援点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普通干线公路通行和服务能力。
农村公路方面,我们要严格落实《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的规定,继续以“县县畅、乡乡联”“串村道路等级化”这个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公路的升级改造和危桥改造工作,更好的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运输场站和水运方面,要加快推进郑州、洛阳等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的客运枢纽站建设。重点支持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轨道沿线的市、县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重点扶持区域性物流基地、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开工建设沱浍河航运开发建设一期工程、涡河航运开发建设二期工程、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工程等航运工程项目。其他列入“十二五”期间的航运开发工程项目,要早着手早准备,积极开展好项目前期周密扎实的准备工作。
同时,各级交通、公路部门要重视交通战备工作,按照中编办和国家国动委的要求抓好机构落实。要加强与驻军部队的联系协调,切实做好相关项目的建设工作,进一步为交通运输行业军
民融合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提高交通运输综合服务水平。提升运输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以综合信息为方向的行业调度指挥平台建设,严格按照“三关一监督”的要求加强运输安全管理,积极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整治。做好航务海事系统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水上交通安全目标考核工作,出台《河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示范渡口考评办法》,开展“示范渡口考评”活动,搭建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应急指挥网络视频平台,同时要管理好不管是黄河还是内河的浮桥,这个职责已经明确是我们交通运输系统的了。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加快建立出租汽车行业稳定、规范、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依据需求适时适量调节营运车辆,丰富客运线路和增加大中型高档营运客车比重,提供多样的出行方式。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发挥中小型车辆在道路运输方式的连接作用,引导货运车辆逐步向高档化、舒适化、集装化多样型转变,增加运输市场竞争力和渗透力。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传统道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培育一批物流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推进农村物流发展,大力发展甩挂运输,降低物流成本,也节能减排。
(三)强化行业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一要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以“创建优质工程”为载体,加大质量督查力度,推广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确保质量控制和创优办法进一步掷地有声落实到位,继续保持质量安全良好态势,实现关键项目检验一次合格率达到100%,分项工程检验一次合格率达到100%,竣工验收工程质量优良的工程目标。二要强化工程造价管理。加
强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监管,继续开展工程造价检查活动,重点检查各项目设计变更、阶段性工程决算编制等情况,将造价管理工作纳入建设项目考核,作为建设项目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三要强化公路养护管理。高速公路全面实现管养分离,推广应用先进养护机械、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发适合我省实际的路面、桥梁决策系统,积极实施养护专项工程和预防性养护,进一步提高我省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确保我省高速公路在国检中进入前五名;普通干线公路加快大中修项目施工进度,加大危桥改造和安全保障、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力度,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普通干线公路规范化管理水平,力争在国检中取得好名次;农村公路以《条例》为依据,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推进预防性养护和养护管理规范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目标。四要强化路政治超管理。加强路政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固定超限检测站的作用,积极推进经过报批同意的流动治超和区域联动治超,完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长效工作机制;加大源头治理,加强运输市场监管,依法取缔非法改装企业;健全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检测、监控网络,加强路面执法,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坚决遏制超限超载反弹回潮。五要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依托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进ISO国际标准化认证,强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大力开展“文明示范路”、“星级服务区”、“星级收费站“创建活动。
(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全面推进信息化和法制建设。建设创新型交通运输行业,要坚持“两个结合”:一要注重创新与交
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机结合。以科研基础设施为保障,重点围绕豫西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管理、现代物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加大力度进行科技创新。以全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建设为重点,基本完成省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全省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卫星定位系统平台、省级交通应急指挥系统、省级交通运输行业综合分析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应用,加快公路、水路、运输和城市交通等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数字交通”。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认真做好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和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部中职示范院校”建设(这是部级),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厅属院校内涵建设水平,培养各种急需人才,形成我省交通运输业的人才优势。加强交通运输综合法规体系建设,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行业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打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新形象,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二要注重创新与建设“绿色交通”的有机结合。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于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和“中原绿色客运新干线”,全面加强行业节能减排,加强相关法规建设,引导“绿色出行”。
(五)深化改革,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要进一步推进综合运输规划编制协调工作,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重点推进综合运输通道的优化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要加快推进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转变道路运输管理职能,强化市
场监管、公共服务、安全和应急管理职能,切实履行好出租汽车客运、城市公交客运、机动车租赁和地铁、轨道交通运营及物流市场管理的职责。要加快路政管理改革,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理顺路政管理体制。要继续发挥交通投资集团和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两个投融资平台的重大作用,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效益。要切实抓好行业稳定工作,用改革的方式、改革的思维来解决信访问题。要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工程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政策、行业改革等工作开展前,都要认真进行稳定风险评估,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小问题、快处置,防止事态蔓延扩大,防止工作被动。
(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把安全发展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围绕落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将安全生产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逢会必讲安全、调研必查安全、发展建设必将安全作为第一责任的良好氛围。一要加强安全应急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重点完成市辖县(区)的安全应急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健全部、省、市、县四级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推进乡镇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设置,加大安全应急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重点加强公路、港口、航道、场站等安全设施建设。以夯实安全应急基础为主线,逐步改善安全应急工作条件,积极推行安全生产和应急装备器材标准化,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硬实力。二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四项机制”,强化领导带班、重点
跟踪、诚信承诺、监管保障、奖励激励“五项制度”,实施客运和危险品运输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监管能力,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全过程安全监管,严格问责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三要深入开展安全工作规范化活动,指导交通运输企业健全安全工作规范,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加大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监管力度,继续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抓好重大桥隧施工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监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隐排查患率达到100%,隐患整改率达到99%以上,对重大安全隐患实施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四要强化非传统安全事件的有效应对,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预警、预报系统,应急预案评审、备案率达到90%以上。提高应急救援装备和科技水平,重点做好各类极端天气的预警预防、重大活动期间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加快建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综合信息系统,加强重点桥隧、库区、场站、营运车辆和治超系统的监测和联网联控。按照“专兼结合、平急结合、军地结合”的原则,加大交通运输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装备运用率达到80%以上,重点物资储备率达到95%以上。完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救援体制,加快推进区域性国家公路、水路应急救援和保障指挥系统中心的建设,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
(七)做到“四个着力”,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一要着力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增强认
识和把握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科学判断交通运输发展形势、依法行政的能力,解决改革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要着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将活动与交通运输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活动开展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中,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典型选树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服务群众创一流”。三要着力推进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加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创新文化实践活动,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和行业管理水平。四要着力推进行业文明创建工作。以“学、树、建、创”为载体,拓展和深化群众性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创新和完善目标责任、表彰奖励、督查考评和资金保障等工作机制,促进行业文明创建工作科学发展。
四、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前不久,中央下发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提出要清醒的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一)进一步完善《河南交通运输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切实抓住工程建设招
投标、工程分包、材料采购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形成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权的机制,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深入贯彻《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要求,认真落实“一岗双责”。2010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新《规定》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法规,对于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对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贯彻好、落实好。要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为贯彻实施《规定》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要对照《规定》分析查找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加强对《规定》贯彻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违反《规定》的行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既要带头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又要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一岗双责”,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既管好自己,管好班子,也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管好家属、子女和亲戚,全面履行好自身职责,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为推动全省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以《廉政准则》为准绳,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行为。为进一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从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各级党组织要把贯彻落实“准则”作为加强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深入分析本单位、本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廉政建设有关制度,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准则”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敢抓敢管,加强对自己分管工作、分管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不要怕得罪人,要对大家真正关心关爱,发现问题,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决不能抹不开情面不说,更不能包庇纵容、任其发展。同时,要严格约束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我们说话才算数、才管用,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时时处处当表率、树标杆,做到挺得起腰杆,说得起硬话,自身正也敢抓敢管,敢于批评。“准则”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底线和红线,它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行为进行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警示教育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促使党员领导干部不违纪不违法。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准则”,熟知“准则”的各项规定,时刻用“准则”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时时刻刻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要认真抓好“准则”的贯彻落实,真正以身作则,模范执行“准则”,规范自身行为,习惯于在监督下做好工作。
(四)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人民群众看待和评价党风是从身边党员干部的作风表现上得出结论的,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反映出党员干部是立党为
公还是为私;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己;是情为民所系还是情为己所系;是利为民所谋还是利为己所谋。目前,我们全交通系统,我们干部队伍是好的,我们各级领导班子是好的,全系统的作风总体情况是好的,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班子成员,包括我们的职工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工作热情主动。但是,实事求是的讲,也不排除还有少数领导干部仍存在不思进取、思想消极、思路不清晰,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准则上不力,在“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上不到位等问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要摆正位置,时刻牢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随时要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社会各界、新闻媒体以及方方面面的监督。要强化法制意识和制度理念,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规范办事,制度管人,保证工作到位和不缺位。要强化服务意识和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创新管理和服务,为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和为基层服务,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以服务来促进管理。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提倡讲奉献、淡名利的精神,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所民谋、权为所民用,自觉维护好行业和自身的形象。也实现我们工作搞好了,工程搞好了,干部不倒,班子不倒,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我们班子,对得起家人,也对得起我们自己。
(五)做到“六个突出”,抓好交通运输系统廉政建设。一要突出抓好专项治理工作。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抓手,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廉政工作,着力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廉洁、工程优质。二要突
出抓好纠风治乱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提升行业的廉洁、务实、高效、为民的社会形象。三要突出抓好廉洁自律。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大力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抓好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以及重要岗位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四要突出抓好廉政建设制度创新。认真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制度的创新,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强化制度落实工作机制,形成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五要突出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创新案件查办工作方式方法和机制,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六要突出贯彻落实好已经胜利闭幕的中央纪委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16号、17号)的廉政工作会议和省纪委全会精神。讲节约,守纪律,严格禁止春节期间各类奢侈浪费行为的发生。
厅党组和厅务会研究决定,我们今年的春节一切活动安排要从俭廉洁。一是在会议上要高效、管用、节俭,坚决杜绝一切铺张浪费。二是从厅党组做起,厅机关、厅直单位做起,节日期间不搞相互吃请。三是各类活动统一由赵厅长把关,一切俭朴。四是坚决制止节日期间用公款请客送礼或者互相送礼、请吃。五是坚决杜绝节日期间突击花钱。请大家一定要警钟长鸣,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坚决不准有“小金库”,坚决不准以过节的名义突击花钱、发钱发物,否则,这样会受到严厉的追究。六是节日当
中,今年从厅党组做起,各个部门的茶话会都要俭朴,不准大吃大喝,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家完全可以达到回顾过去一年工作,议论来年工作举措,共叙友谊,互相关心帮助的效果。七是坚决杜绝节日期间用公车旅游。八是各种检查一定要按政策严格报批。真正把我们的精力投入到深入基层,为系统内的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为我们的促发展抓落实现场办公。这是给大家交心,这也是我们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中纪委全会开的非常好,我们全国交通系统包括我们省纪委还要开全会,今天和大家交换交换意见,请大家互相监督。部门的会议,主管领导参加,坚决不吃请,一切从俭。咱们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九,我们一定要以贯彻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认真落实好今天上午张大卫副省长在全省交通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岁末年初的各项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安排好春运工作。要做好运力组织,保证旅客和重点物资运输;要按照国家关于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要求,克服困难,执行到位;要坚决落实运价政策,加大运输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违规现象,落实好运价政策,切实做到客运期间客运票价按政策规定保持稳定,确保春运工作平稳、有序、安全进行。二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要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整顿,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把驾乘人员关,车船运行关,“三品”检查关,严禁超员超速、疲劳驾驶和无证无照经营,落实“平安工地”建设各项要求,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今天上午,我们的一个高速公路上已经发生了一起重特大事故,一辆小车和运
行的客车相撞,截止目前已经死亡十几人,这已经是重特大事故,因此说我们的安全生产确确实实也是艰巨性、反复性很强,为什么说要让大家常抓不懈、久抓不衰,不仅是口号,而且要落在实际行动上。在施工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平安工地”建设各项要求,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三是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关心慰问困难职工的工作,做好走访、送温暖工作,为他们解决好实际困难,认真关心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这都是我们交通功臣,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认真安排好讲发展、抓落实。有些项目节日是不停工的,一定要做好科学统筹的安排,现在我们到2012年要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有严格的周期,只有一是延长工作时间,二是科学安排、统筹、穿插,但是必须按规定、按技术标准、按规律办,有些需要打时间差的打时间差。五是认真做好节日期间的值班工作。值班工作一定要做到严格按制度办,不搞空城计。真正做到把上级指示及时传达到我们有关部门和基层,下情及时上报,确保信息畅通,保证工作科学、高效、无误、有序开展。
同志们,“十二五”及2011年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运输部的正确领导下,拼搏奋进,努力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真抓实干,再创新佳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我在这里代表厅党组向我们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也受张大卫副省长的委托,向我们全省交通系
统各级领导班子、广大干部职工、包括你们的家属,一个是对大家在过去的一年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给大家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五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试题及答案
考试标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91分 所属课程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倒计时 51:40
一、判断题(10 道)
1.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然在欧洲蔓延,许多国家面临着政策选择的两难境地。
正确
2.气候变暖是由于一氧化碳的排放过多引起的。
错误
3.陷入困境的这些发达国家,将矛盾的根源指向美国。
错误
4.很多国家认为,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就是美国。
错误
5.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许多发达国家深受重创,经济陷入了在谷底长期徘徊而不能复苏的困境。
正确
6.从小泉纯一郎上台以来,日本政府就在千方百计地调整结构,解决经济发展的空心化问题。
正确
7.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就业,在全球范围打起了贸易战。在这场贸易战中,美国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错误
8.中国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将不会面临国际市场萎缩的问题。
错误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开发国际市场,但对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内生动力的培养。
正确
10.目前来看,欧洲摆脱金融危机的手段和能力极其有限。
正确
二、单选题(15 道)
1.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加快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体系,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A.金融
2.现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转到依靠()上来。
C.消费
3.目前,中国要继续维持()地位,尽可能为占领国际市场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支撑。
B.出口
4.当前,我们要支持()企业发展。
C.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
5.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二者极端对立,使()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
D.三农
6.过去,我国政府是()政府。
B.全能
7.当前,我们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发展壮大。
A.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8.()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C.科技创新
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B.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0.当前,我国政府片面地强调经济建设功能,忽视了()功能。
B.公共服务
11.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
A.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
12.()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整
B.城乡发展一体化
13.当前,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C.实体经济
14.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中央提出要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一体的发展道路,继续坚持()的方针。
D.多予少取放活
15.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的关系。
D.政府和市场
三、多选题(10 道)
1.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是(BCD)。
B.投资
C.消费
D.出口
2.奥巴马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几个不平衡造成的:(ABCD)。
A.投资与消费不平衡
B.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
C.进口与出口不平衡
D.消费与储蓄不平衡
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国内方面的原因有(ABCD)等。
A.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依然突出
B.需求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
C.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D.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协调
4.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国际方面的原因有(ABCD)。
A.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军事较量日趋白热化
B.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了结构调整战略
C.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就业,在全球范围打起了贸易战
D.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气候问题日益国际化、政治化,对中国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巨大的无形压力
5.再工业化战略即重新发展(AB)。
A.工业
B.制造业
C.农业
D.服务业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ABCD)。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D.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需要扮演好以下角色:(ABCD)。
A.当好保安员
B.当好裁判员
C.当好指导员
D.当好监管员
8.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了结构调整战略,即(BD)。
A.再农业化战略
B.再平衡战略
C.再市场化战略
D.再工业化战略
9.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以(AB)手段对中国的产品进行限制。
A.反补贴
B.反倾销
C.反垄断
D.技术性贸易壁垒
10.过去,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靠(BD)拉动。
A.进口
B.投资
C.消费
D.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