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辩发言整理稿
以偏概全
我要特别指出对方辩友犯了论证以偏概全的问题,对方辩友旁征博引,可说来说去的都只是个人层面的不文明行为。我个人是有道德的人,我有我的道德衡量评价标准,但是我不能保证我周围的所有人和我拥有一样的道德水准,一样能够用相同的道德标准去约束自己,而我也不能影响到我周围的人去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而正如我方一辩所言,国家有不文明,组织有不文明,个人有不文明。对方辩友不能对不文明行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啊。
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关系
不文明行为不加以遏制,就会转化成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正是不文明行为不加以约束的后果。
约束理解的偏差
20秒
对方辩友列举了----的例子,可这强调的都
是道德的引导,教化作用。我们辩论的主题是法规和道德谁的约束力更强的问题。对方辩友。。可是说的都是消除制止,我们辨的是约束啊,难道对方辩友对道德的约束作用仅解释为谴责、教化吗?我不能不说对方对约束的理解有很大偏差。
驳执法成本过高(15秒)
对方辩友请注意,我们今天辩的是法规和道德的约束力的问题,请您回到咱的战场上来,不要穿越了。至于执法成本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发表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召,所以你就不用担心了,总书记都已经替你考虑到了。
结尾
20秒
一句话,坐而论道只能独善其身,行而有法方能兼济天下。当不文明行为应该受到法规的约束成为大家的共识之时,文明将变的顺其自然,让人受益无穷。
约束概念的界定
对方辩友定义显然有缺失,对方辩友很认真的比较了法规和道德的区别,可是对方辩友我们今天辩的不是法规和道德的区别,而是法规和道德在文明行为面前约束力的问题。约束不仅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规范,一种秩序。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我们可以呼唤道德,呼唤良知,但当社会舆论和公众的谴责已无法唤回道德良知时,我们只有靠法治的威慑力才能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扭转被动局面,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远离地沟油、化学试剂盒国企原料。所以,文明行为应靠法规约束,如果上升到组织、社会、国家层面的文明行为,道德的约束作用将明显无能为力。
对“应靠”的解释
请对方辩友注意,我们今天辩的是“应靠”。应靠在康熙字典里的解释是“应该依靠”而不是要靠,必须。法规在约束个人这个层面的
不文明行为时,存在相对的滞后性,那我们就不依法办事?不依法治国了吗?正因为在某些领域存在法规的缺失,我们才应该抓紧时间立法,加快推进依法治国。
腐败的例子
问题: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高官天生就是道德败坏、贪恋钱财美色的人吗?
众所周知,十八大以来反腐形势持续深入推行。截止2014年,落马的省部级高官以上官员就有54名。我想说的是这些落马的大老虎从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是道德败坏、素质底下,为了荣华富贵不择手段的人吗?当然不是的,他们也曾清正廉洁,他们也曾刚正不阿,他们也曾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己任,只是他们不断冲破自己的道德底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总书记说得好,把权力
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管是习总书记的笼子还是八项规定的出台都是法规。请问对方辩友,对于十八大后落马的贪官,你如何用道德去约束?
补充
法规的约束性(1分钟)
下面就我方的观点,在事实和理论方面补充。法规比道德具有更强的约束性。众所周知,新加坡是著名的文明城市,新加坡立法全、执法严。在公共场所吸烟,最高罚款25万元人民币。试问随手一扔,扔掉了你一个月的薪水,抽一根烟,抽掉的是你四分之一的年薪,你还会不文明么?我们的游客到新加坡素质徒然上升,行为文明有礼。出现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就是我国对这些不文明行为的约束还停留在依靠自觉和宣传教育的层面上。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道德、法则,我行我素,屡劝不改,道德的约束就显得苍白无力。就像那些不顾飞机和他人安全公然在机舱内打架,甚至强行拉开应急门的那些肇事者,他们若是知法守法,还会这样“有钱”“任性”吗?
第二篇:二辩发言稿
二辩发言稿(时间3分钟)
主席、评委,大家好!
一位中国伟人曾说过:胜利的希望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发明大王爱迪生说: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只要他拼命钻研。
翻开人类奋斗的史册,可以看到,是努力筑就了通向成功的金光大道,是勤奋描绘出辉煌人生的满天彩霞。当代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工作,整天沉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之中,终于取得了全世界数学家摸索了200多年的辉煌成绩。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是以“工作狂”而著称的人物,他常在夜晚或凌晨向下属发送电子邮件,即使到了39岁结婚的时候,还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以后。微软公司的员工都心悦诚服地认为,他们之中没有谁能比盖茨更吃苦。至于歌德的《浮士德》写了60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了40年,哪一个不是靠巨大的努力来支撑他们的巨大成就?
当代青年楷模张海迪,面对残酷的命运挑战,她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她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自学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掌握了四门外语。从20多年来,她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试问对方辩友,一个自幼患病、高位截瘫的女性,张海迪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呢?
相反,许许多多“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人,恰恰因为缺乏最后跨入成功门槛的勇气和努力而功败垂成,遗恨终身。面对同样的事业,一样的机会,为什么结果完全不同?新一轮电器行业的竞争中,像水仙电器、牡丹电视、爱多等等知名品牌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但海尔、康佳、TCL依然笑傲江湖。商业领域如果只吃机会饭,不努力改进生产技术,不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干事业犹如进入万山圈子,爬过一山还有一山,前进中坎坷与曲折不可避免,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努力进取而依靠机会将永远与失败相连。
朋友们,青年人创业绝非浪漫之旅,要想在商海中稳占一席之地,只有努力拼搏,开拓进取。机会再好也只能带来短暂的火花,要想让自己的人生闪出璀璨的光辉,就应该像愚公那样挖山不止,奋斗不息!
第三篇:二辩发言稿
自我介绍:
欢迎大家来到你的月亮我的心,曾老师就是我,我就是曾老师,大家好,我是来
自太平镇上茶庵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的名字叫曾建超。
如果考试成绩不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那为何人人都要争高分,社会上为
何往往看重成绩,分数制度为何可以延续如此长的时间?
时间证明成绩是能力的体现,所以好的考试成绩是优秀学生的体现,我们现在所
谓的考试是越来越多样化,但归根结底,最终都是拿成绩来衡量的,首先我希望对方辩友明白一个非常清楚的道理:
1、二年级数学成绩好的同学,那么他对二年级的数学知识掌握得一定很好,在这
方面的能力一定了得。
2、在学校时美国总统的考试分数很低,学习能力也很差,这只是在他上学时所学
学科的测试,但他成功当上美国总统,那说明他参加竞选以及蛊惑人心的能力了得。
3、谁现在考试能有好的成绩,别不服,人家的考试能力,学习能力,心理能力最
起码在这一阶段对付应试教育是绰绰有余了。
我想说的是人生处处是考试,分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然而每一场考试的成绩都
是衡量优秀与否的标准,我们在坐的都是教师,我相信每位教师都很清楚在学校中考试的成绩不仅仅是判断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更是衡量一个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樊城区课改浪潮中,我们提倡高效课堂,采用“三究四学”的教学模式,都是为了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下星期三马上要举行的期末考试也足以证明考试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如果考试的成绩不能反映任何问题,那么这种考试制度早就应该在几百年前都被淘汰了。
举例
著名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耶鲁大学演讲的时候就说过如果没有考试,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优秀的考试成绩,他永远也不会从山村里走出来。
韩寒,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可能你会觉得他上学的成绩并不好,但依然很优秀,可是你殊不知他正是因为参加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可能反方辩友会举出很多上学时学习成绩并不优秀却获得巨大成就的名人伟事,但我想说的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在后来的一场场考试取得的,我希望对方辩友不要把考试想象的太狭隘了,以上的论述就是我方观点,考试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
第四篇:二辩发言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讲“核心竞争力”,究竟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先进设备?技术实力?雄厚资本还是企业文化?都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一流员工。
企业有多种资源,而员工为企业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的意思,就是其他资源都是员工创造的,员工是起始资源,是起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员工是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才能使企业具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常言道“人定胜天”,人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设备可以购买,技术可以引进,资本可以筹借,但员工是流动的,员工能不能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这个企业能否迈步项向前的决定因素,一流员工就是企业最大的优良资产,为什么企业时刻都在讨论怎样留住人,怎样才是以人为本,就是因为知道一流员工对企业的不可或缺性。
根据《500强企业一流员工的核心标准》,一流员工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具有过硬的业务技术能力,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具有积极主动地工作态度,工作高效率、能提出好的建言。更为重要的是一流员工必须具备以下素质:有正确而坚定地的信念与目标具有忠诚品质与敬业精神;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维护共同的荣誉,维护企业形象。总之优秀员工必须具备与企业共命运的荣誉感与奋进精神。
古人说:企无人则止。唐代著名政论家赵茂在他的(长短句)一书中说:得人者兴,失人则毁,故首简才,次论政体也,意思是说任何事业,得到人才就能兴旺,失去人才就会失败,所以要先注意人才的收揽,其次才能谈及制度的建立。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更说明企业需要一批一流的员工,才能发展壮大,成为一流的企业。此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才就是重要的生产力。拥有一流的员工,对企业发展成一流企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我方观点认为,一流员工才能打造一流企业。
下面我请问对方辩友,如对方辩友所在的科研所,是我厂员工队伍层次最高的单位之一,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专利6项,并先后获得各级科技类、管理类等奖励,如果没有科研所这么多一流员工的努力,这些成绩的取得又是从何而来呢?
第五篇:辩论赛二辩发言稿
《诗经·小雅》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辩论赛二辩发言稿。”意思说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一定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直的人,一定会有人效法他。“意大利但丁也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
一个面向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一个人如果志大才疏,固然成不了才,但如果没有优秀的品格,则更难以成就事业。古今中外的先哲告诉我们: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
人的知识源于教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塑造人格,以使得个人人格和社会人格相统一。知识的积累是教育的结果,故知识积累也是为了塑造人格。知识积累是为塑造人格而服务的。
知识本身仅仅是由人类行使的工具。它不会思考对与错,只有人才会。而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唯一尺度则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志趣、能力、心理、气质的集中表现。因为人格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所以,如果个体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人格。反之,如果个体的情绪反应、言行举止、态度、信仰体系和道德价值特征等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紧张,则可能患有人格障碍。
面对当今社会的种种挑战,我们应该以什么为立足之本呢?
我方认为是塑造人格比知识积累更重要。
1、健全人格是整个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我们首先学会做一个好人,做人是基础,连人都做不好,其他事情就是空谈。
2、健全人格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如果是一个人人格健全,那他的各个方面都会趋向健全。有着良好的心态,学习起来也会思路开拓,聚精会神,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的。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他没有私心杂念,所以其学术成就超群。健全人格是积累知识的前提,积累知识只是健全人格的手段。
3、健全人格有利于个人全面的成长,家庭的和睦,社会的稳定。看看,有人格缺陷的希特勒,不就是因为丧失人性才造成了人类的灾难吗?历史的教训是惨重的,对方辩友可要铭记这些惨重教训啊!
4、塑造人格是百年树人的功业。周恩来总理以其完美的人格魅力激励了几代人,甚至连他的政敌都为之折服。他凭借自己高尚的人格吸引了大批的海外华人投入祖国的怀抱,为国家奉献一切。
有一种人叫做伟人,他有非凡的信心和智慧,他更有伟大的人格力量,可以穿透历史的迷雾,照耀到遥远的未来。最尊贵的佛塔中总是埋藏着佛祖的舍利,那是塔的灵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是一座崇高而辉煌的宝塔,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塔下埋着的是那些伟人留下的舍利——真诚、正直、善良、勇敢的人格。
一辩小结
知识的积累是必要的,没有知识,人格就没有行使的工具了,对此我方从来没有否定。但这仅仅是必要问题,而非主要问题,就像人体不能缺少微量元素,难道微量元素就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吗?
我不得不提醒对方辩友,重智轻德,忽视人格的塑造,必然导致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教养,有欲望没理想,有目标没信仰,有青春没热血,这将是非常危险的,发言稿《辩论赛二辩发言稿》。
人格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珍视个人,忽视社会;关注物质,鄙视精神。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道德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的完成一件事情。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道理就在于此。
四辩总结
谢谢主席!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对方辩友的知识很令我佩服,但是,他们的风度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人生就是这样,令人信服的不仅仅是才华,只有通过你高尚的人格表现出来的才会获得真正的胜利。今天对方的一切风度足以弥补你们知识的不足,不过,错误还是要指出:
第一,对方在辩论过程中所论述的各种事实无非想告诉大家,知识很重要。当然,我方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否认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事实上,我方要强调的是完善的人格对知识的积累起到引导作用,它告诉我们如何去利用好知识。从原始社会的愚昧无知到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每一次文明的飞跃都是借助知识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在大多数人道德力量的控制下,才会体现出它的正面的力量。否则,这个世界早已克隆人满街跑,原子弹满天飞,生化武器弥漫四周。这样的社会还能称其为社会吗?地球恐怕也不复存在了。
第二,重知识轻人格,是一种不正常的价值倾向。因为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它主要靠记忆来实现,是一种层次较低的智力活动。所以人们把长于记忆,懒于思考的人讥笑为两脚书橱、人肉字典;但是人格的养成却是相当复杂的,它不仅依靠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因此,健全的人格应该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诚实作风,仁爱品德的综合体现。重知识灌输,轻视人格塑造,那么所谓的知识就很可能变成争名夺利的武器,危害社会的工具。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
希特勒手下的一大批出色的军事家、科学家,纵使再有知识,也只能成为他为祸人间的工具。
同样是积累知识,为中华之崛起而积累知识的周恩来可以成就不朽的英明;而单纯为了个人荣辱积累知识的汉奸走狗却只遭到历史的唾骂。
知识积累从来就不是人类的专利,幼狮从母狮身上学会狩猎,小猩猩也会从母亲处学会使用工具。这些,都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然而,人类之所以作为万物之灵长,是因为我们有人格,人格成为了区分人类和其它自然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人格塑造英雄,让他们轻生死义,义薄云天;人格塑造伟人,让他们心怀家国,先忧天下。也正是这华夏五千年之高贵人格,让我们相信“知识诚可贵,人格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