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用气发声与训练(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8:5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播音主持-用气发声与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播音主持-用气发声与训练》。

第一篇:播音主持-用气发声与训练

用气发声与训练

一、理论概述

主持人主要是用声音来进行工作的。一方面,有声语言是对节目主持人创造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主持人有一副好嗓子,声音应讲究艺术性,讲究美感。另一方面,节目主持人职业同教师一样都有长期、长时间用声的职业特点,因此,懂得科学合理地用声是非常必要的。

1、自然流畅,响度适中

主持人用声应该朴实、自然。在生活中,说起话来装腔作势、拿腔拿调或嗲声嗲气都是令人讨厌的,主持人决不能用这种声音。

由于发声条件不同,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我们只能在自己发声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所长,避免追求某种自以为美的声音,尤其不要刻意模仿广播、电视中某个自己崇拜的播音员、主持人或演员的声音。

节目主持人用声响度应适中。声音太高,内在的感情负载就减少,给听者想象的空间就变少,显得单薄,情味不浓。声音太低,不但会造成字音清晰度不够,听不清在说什么,甚至给人用声不自信。特别是有意地虚化、弱化,使人觉得用声不自然,做作。

2、色调丰富,运用自如 这是对主持人声音弹性和表现力的要求。声音色彩是节目主持人随着节目内容的发展而运动变化着的感情的外衣。人的感情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声音色彩也是在对比变化中体现出来的。

对节目主持人的声音要求——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发音吐字要有韧性、有弹性、能刚能柔,有虚有实。一般说,男声偏刚健,女生偏柔美。如果颠倒了,就使人感到不舒服,这是男女声比较而言。但是,无论男声或女声,都不能一味地刚或一味地柔,都要求在本身基础上的能刚能柔,刚柔并济。声音还要虚实结合,有人追求声音“亮”,过多地用实声,听起来“假”用声要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结合,虚实结合;随着 意与情的要求灵活运用。

二、用气技巧材料训练

每个朗诵者和播音员由于体质和掌握运用气息的熟练程度不同,一口气吸入和呼出的时间有长有短,但即便是较长的,在播音中间也不能蓄气、换气。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掌握运气的方法,下面介绍十二种用气技巧。

1、换气:要以出带进,一般在分号、冒号或句号间,将余下的微量气息轻轻吐出,随着带进较多的气息,将气息吸足。它多用于以平稳地情绪表达较长的句子。

如: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3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1993年3月29日于北京。

在上面这个公告中的逗号或句号间需换气,才能讲将一句话通过顺、流畅的播出来。

2、取气:要把握住时机,一般是在逗号间迅速地、不动声色地把气吸入。这虽然是在短暂的一瞬间,但已将气取入。

如:科技消息报道——

“中国医学科技肿瘤研究所的一次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钼对食管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豆类植物钼含量丰富,多吃豆类食品将有助于预防食管癌。”

在这条消息里的每一个逗号间,都可以迅速的取气,让人们在不自不觉中已将气取入,于表达时不失全篇的完整性。

3、偷气:要让人们在毫无感觉之中已将气偷偷吸入。这一般是在逗号或上个字的字尾、下个字的字头之间,轻轻地偷偷地带入一点气息。但这只能浅吸不能深吸。

如:数数——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

在每个“个”字的字尾和数次前面,都可以偷气。这样机从一开始,连着数到百位,也不会显得气不够用。这种方式适合于播送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人名。

4、歇气:播音时要调节、运用好气息,有些词句不需要大量的气息,有些长句又必须有足够的气息。怎样调节呢?在有的词句之间可稍歇一下,把积蓄的气息运用于适用之处。

如:科技小品《心理控制论》片段——

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孙膑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没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可是,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走下来了。这时魏王才知道自己上了当。”

这些对话,在一个或两个字的后面(那好、说、可是、这时),都可以歇气,然后把气息继续用于较多、较长的字句上,并用气息来加大银色的变化,以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

5、就气用气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特别是体制弱的、气息短的,不要强其所难,要就合着点用气,以免出现少气无力或声嘶力竭的现象。

如:散文诗《海燕》片段——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之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写吧!”

这首诗的结尾,是在呼唤革命的暴风雨,是在激励着人们投入震撼使世界的革命风暴,气死磅礴,一泻千里。在朗诵时,一定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声音条件,就和着点用气。否则,气不够用,还不仅不能把磅礴的气势表达出来,而且会出现嘶哑的声音,让人们难以接受。

6、揉气:多用于表达优美、抒情的内容以及含蓄、思念、舒缓的情绪。

如:诗歌《我四年北京》片段—— “我是如此殷切的思念北京,象白云眷念山岫,清泉向往海洋,游子梦中依偎在慈母的膝下…….我日日夜夜思念着北京啊!”

在朗诵上面的诗句时,要靠小腹(丹田)处的力度,以紧缩下垂的拉力,来控制好气息,然后有韧性的慢慢向外“揉”(送)出,此时腰腹部的力度,有如用手揉面团似的感觉。

7、沉气:多用于庄重、内在、低沉的情绪表达,特别是在情绪由高入低时,更为适用。

如:诗歌《一月的哀思——先给敬爱的周总理》片段—— “我只相信,即使把他交给火,也不会垂下辛勤的双臂。“但,千山默哀,万水波思,微茫里,却传来,无尽的哀乐,哽咽的汽笛。” 上面的两段诗,前一段是情绪较为高亢,后一段情绪较为低沉的。当情绪又高到低时,气息也要逐渐地下沉下来,此时腹肌稍微放松,呼气(发声)的支点下移,用以表达低沉的情绪。

8、顿气:多用于词语的朗诵之间,将字用气息顿开,强化语势和加大力度,可以起到凝聚情感的作用。

如:诗歌《一月的哀思——先给敬爱的周总理》片段—— “声音,这样悲切,却这样有力,——似飓风掠过大海,——似冷雨抽打大地。”

在朗诵道最后两句时,随着情感的起伏,将“掠过大海”和“抽打大地”的每一个字之间,用气息顿开,则可更加强哀伤、悲壮的气氛。此时,气息在胸腔的行走过程是:呼气(发声)的支点,是逐渐地由下而上移动。

9、弹气:多用于激昂、跳跃的情绪表达。如:诗歌《雷锋之歌》片段—— “请看!

在我们的红旗下—— 又是谁? 站起来 大声发言: ——忘记过去吗? 不能!不能!不能!

因为我是 永远不会忘本的

“饥寒交迫的奴隶”—— 中国的 革命的 士兵!叫我们 那样活着吗? ——不行!不行!不行!

朗诵到“不能!不能!不能!”和“不行!不行!不行!”时,把两个字连紧,用力弹出。此时,在呼气(发声)时,气虽用得少,但有弹性,同时与口腔的咬字器官紧密配合,同步行动。呼气的支点也是由下而上的移动,小腹在“!”号后面有阵阵紧缩的感觉。

10、提气:多用于高亢、奔放情绪的表达。如: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片段——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朗诵到周总理时,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注意掌握适度的音量呼喊。提气时的感觉,是用“丹田”向上顶气。在提气时不能耸肩、挺胸,仍是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快速的将气息顶在胸腔上部。这样,有利用真声或假声来呼喊,使声音伴着情绪奔流而出。

11、收气:多用于表达逐渐远离的情景在和连绵不断的思绪,给人们以余音回荡的感觉。

如:诗歌《习性列车的窗口》片段—— “西行列车这几个不能成眠的夜晚呵,我已经听了很久,看了很久,想了很久…..”

在朗诵到第二句时,气息可以逐渐减弱,气息的呼出量由多渐少,声音也随之由大而小,然而情绪仍然连绵不断的,使人们听后,语意深邃,余味无穷。

12、叹气:多用于对伤感、烦闷、痛苦或感慨等情感的表达。如:“唉!他死了!”

“唉!没法子,不吃橡子面,吃什么呀!”

它要求说“唉”字之前先深吸一口气,而后把气息长长地有节奏地呼出来,整个呼吸过程要求全身松弛不要紧张和急促。

第二篇:播音主持练气发声

播音主持练气发声

声音的弹性如何训练

单一声音要素对比型是以一种声音要素变化为主。所谓单一声音要素对比并不否认其他声音变化也混杂其中,只不过其他声音变化不那么明显。这种类型的声音弹性变化较为简单,容易体会和学习,是学习声音弹性的基础。

(一)高与低

这一声音变化主要表现为声音的音高变化。它与各种感情色彩变化相关联。有兴趣的声音常常表现出高低变化,使表达更为生动;缺乏兴趣的声音则缺少高低变化,显得十分单调。一般来说,向积极一端发展的感情色彩,如激动、紧张、喜悦,声音呈升高趋势;向消极一端发展的感情色彩,如安静、放松,悲伤,声音倾向低沉。

在练习高与低的声音变化时,可有意识地利用一些不同含义的句段来设计高低变化。

例如:

1、有层次的高低变化

(高)床头明月光,(次高)疑是地上霜。

(次低)举头望明月,(低)低头思故乡。

(低)它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高)越飞越高,(更高)越飞越高。

2、明显对比的高低变化

(高)对面是高耸入云的大山,(低)脚下是波涛汹涌的急流。

(高)孩子们有的再跑,(低)有的在跳,(高)有的坐在那里发呆。

(二)强与弱

强与弱主要表现为气流和发音强度的变化。即音量大小的变化。紧定、有力或激昂等感情色彩常表现出较强音量;而软弱,无力或消沉的感情色彩表现出较弱的音量。与高低变化相同,在声音的强弱变化中也体现着一些其他声音要素的变化,例如强往往与高音和明亮音色相联系,而若弱往往与较低和较暗音色相联系。广播中过于强烈的强弱对比影响收听效果。但作为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段,适度的强弱对比仍是必不可少的。

强弱变化可用词或句子强弱对比进行练习。

(1)他的心怦怦地跳着。(“怦怦”的声音较强)

(2)(弱)他暗自下定居心;(强)我绝不能那样做!

(三)实与虚

表现为声音音色的明暗变化,它是由声门开闭状态不同造成的。实声声音响亮扎实,常用于表达严肃、激动、紧张或兴奋地感情色彩。虚声混有呼气声,声音柔和,常与亲切、轻松地感情色彩相连。播音中在表现喊叫时为避免过强音量,带用虚声的神似手法来表达。对于一般的讲述,适当的虚实音色变化会使表达更为生动。

(四)快与慢

指发音的速度变化。发音的速度变化可形成声音节奏。节奏之中常包含多种声音要素的变化,如强弱、高低。但速度变化引起的节奏最易感觉。发音缓慢给人松弛、平和之感,发音速度快则使人感到匆忙、紧张。两者对比变化可形成感情色彩的变化。

(五)松与紧

在发音中,吐字力度也可形成对比变化。松散的发音使人有随便之感,吐字的工整使人感到正式和严肃。吐字力度的变化常常伴随音量和音长的变化。吐字工整,力度较强往往音量稍大,发音的持续时间较长。从整体上看,播音吐字比口语吐字力度要强,但节目类型不同,吐字规整程度也不一样,新闻类节目吐字较规整,较为轻松地节目吐字略松些。不管哪一类节目,表达中都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吐字松与紧的变化,吐字方式并非单一不变。

第一篇 播音基础

第一章播音概述

播音,从广义上讲,指的是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它含各种声音、音响、音乐、语言、文字、图像等的传播)

我们所说的播音,不是广义上的播音,而是指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是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广播电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播音涉及新闻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人民广播半个多世纪的播音创作实践以及经验和总结的理论的探索,为中国播音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40年12月30日第一次播音。从陕北高原的革命圣地延安发出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标志着中国广播的诞生,标志着人民广播播音的开始。按照当时国际有关规定,X为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第一个英文字母,NCR为NEW CHINA RADIO,即为新中华广播电台。第一位广播播音员叫徐瑞璋(麦风)1949年12月5号,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后来改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位女播音员是沈力,男播音员是赵忠祥。

第二章播音创作的构成与分类

构成:播音创作活动,至少直接集语言、新闻、艺术于一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活动过程包括:心理――-生理―――物理―――生理―――心理。分类

一、从传播媒介划分:广播播音、电视播音

二、从创作文体划分:广播播音分为:新闻、通讯、评论播音、对话播音、文艺播音、知识性、服务性稿件的播音,主持类节目的播音等;电视播音分为:口播、配音和主持及采访播音。

三、从创作过程划分:创作的准备和表达两个阶段。

四、从创作要素划分:创作主体、创作素材和受众。

五、从传播方式划分:录播、直播

六、从对语言的组织转化上:分为有稿和无稿播音

七、从语言表达样式上:分为有声语言表达和副语言的体现。副语言:化妆和着装等。

第三章播音创作的手段、方法和原则

播音创作的手段:是播音员运用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体态语和形象)广播的手段是声音,电视的除了声音以外还有副语言,但也大多是半身图像,体态语不能充分展示。播音创作的方法:还原法、转化法、表达法

播音创作的原则:创造性原则。坚持这个原则可以将事情准确及时并高效地传播给广大民众。体现“理解稿件――具体感受――行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同时还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及各个环节的协同性。

第四章播音风格的含义、特征和构成要素

风格的定义:就是指播音员在播音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从广义上讲包括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阶级风格、节目和稿件的风格及播音员的风格。这里所说的着重指播音员的风格。

风格的特征:附着性、可感性、独特性、一贯性、多样性和可变性。风格的构成要素:感受和表达(表达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表达)

第五章播音风格的成因

客观原因――时代、民族、阶级、地域及节目稿件。主管原因――性格特征、生活实践、审美追求和业务条件。

第六章播音员的素质与修养

首先,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较强的政策观念。在政治思想上,播音员主持人要与党和政府始终保持一致。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播音中态度感情的倾向要以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取舍的主张为依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意愿和感情。第二,要有较深厚的知识修养和较广博的知识储备。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稿件、节目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没有较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就很难胜任工作。

第三,扎实的业务基本功和较强的能力素质,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基本功是至关重要的。过去,我们讲播音员的业务基本功除政治思想以外,不外三个方面。一个是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和正确的用气发声基本功;第二个方面是语言表达基本功;第三个方面,是驾御各种文体和表达的基本功。现在看来,仅这三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的普通话语音的发音;

二、较强的而且是规范的吐字发声能力;

三、较强的文字语言感受能力,和较强的和有声语言表达能力;

四、能够自由驾御各种体裁稿件播音主持的能力; 五、一定的或较强的采编能力或写作能力; 六、一定的表演能力。

这些业务基本功和能力素质,概括起来就是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以上这六个方面都属于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的素质和范畴。

第四,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已故的齐越教授生前曾说过;“话筒就像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一个人的灵魂。”声如其人,播音员主持人只有平时加强学习修养,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认可。因为播音员主持人一方面是在表达作者、节目和编者和意图,同时也是在通过作品展现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优秀的播音创作必然是这二者完美的结合体现,这从许多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身上可以得到证实。

第二篇

播音发声技巧与艺术

第一章播音发声基础

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

播音员播音的综合感觉: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挂在硬腭的 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播音怎样获得综合感觉: 气息下沉,头部放松,不僵不急,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播音对吐字的要求: 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第二章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图中的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图中的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第三章气息控制

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领,首先要掌握呼吸的基本状态。这种基本状态的吸气和呼气要领分别如下:

吸气要领:吸气要吸到肺底、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这是一种深吸气。而在生活中只有将人体内余气全部吐出后才能有吸气的需求。在体会吸气要领时,应先将体内余气用叹气法全部呼出,再自然吸气,此时才容易体会到将气吸到肺底、两助打开的感觉,否则易成为胸式呼吸。在自被吸气的过程中,腹肌的配合是不明显的(尤其是女性)。在胸腹联合式呼吸训练中,吸气时我们要求除隔肌、肋间外肌等吸气肌肉群紧张工作外,腹肌、肋间内肌等呼气肌要从自然吸气时的松弛、休息状态。进入“准备工作”的预备状态,即“腹壁站定”状态。在吸气时,腹肌有意识地向中医经络的“气海”至“关元”穴集中,使腹肌与隔肌进人弱抗拮状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吸气时腹肌的紧张度不可过强,过强的腹肌收缩会阻碍隔肌下降而影响胸腔上下径的扩大,进而影响吸气量的增加。当吸气进行到比自然状态呼吸稍多又不至于失去控制能力时(初练者吸气至五、六成满即可,不必贪多),即可转入呼气阶段。在训练时。,吸气及呼气之间的屏气时间要尽量短而流畅,忌人为地扼喉。若吸气过满,超出了呼吸肌的抗拮控制能力,喉头声带会自动地屏气、扼喉,这不利于控制气流正常发声。

呼气的要领:

第一步要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其中应以快吸慢呼为训练重点; 第二步是锻炼呼气的持久力,一般要求一口气呼气发声可持续30秒-40秒; 第三步训练呼气与发声“挂钩”,掌握发声时呼气的调节方法。

纵观呼吸控制基本状态的训练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呼吸、说话用声都是下意识“自动化”的,而日常的呼吸控制能力,不能满足广播电视艺术语言的要求。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艺术从业人员,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基础,通过有意识地呼吸控制训练,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并进一步掌握艺术发声的呼吸控制方法;训练和使用尽量不要脱节,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说话发声时的实际呼吸控制能力。只要基本状态对了,应尽快结合实际发声训练,在发声综合训练中提高呼吸控制能力。呼吸控制方法的改善是改变不良呼吸习惯、养成良好呼吸习惯和增强呼吸控制能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时间的锻炼才可见效,呼吸肌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只有坚持天天练,直至将生活中的呼吸控制与话筒前用声的呼吸控制统一起来。达到新的“自动化”调节呼吸控制时,才能使呼吸控制达到纵控自如。

第二,呼吸能力的训练是一个过程。

第三,呼吸控制应以实际发声效果来检验。第四,应学会换气、补气、偷气、救气等多变的用气方法。

第五,发声时应把呼气的控制放在首要位置。

呼吸肌的训练

(一)、腹肌的锻炼:

1.腹肌爆发力的锻练

(1)、仰卧起坐:将双手放在头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举双腿至胸

前。要求不停歇连续做30-50次。

(2)、团身起坐:

第一步:直立,体会骨盆前倾的感觉;

第二步:仰卧,把双手交叉于胸前,双脚收回,腰部弯屈至90度,骨盆前倾使腰底部平贴于地面,如果手仍能从腰与地面完全平合。第三步:团身起坐。保持以上骨盆前倾姿势,5秒钟后,慢慢团身向上,直至肩胛骨离开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时呼气,不要完全坐

起来。维持此姿10秒钟。然后在5秒钟之内缓慢躺下,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吸气。注意在用力抬身时(腹肌用力收缩时)呼气,放松腹肌时吸 气。每次做5遍,每天做三次。

(3)、侧团身起坐:第一、二步同团身起坐,第三步为了加强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时可稍变动一下起坐的方法,即双肩不同时离地,而是左、右肩轮流抬起,以左肘与右膝接近或以右肘与左膝接近。抬肩时间与节律同团身起坐。

(4)、腹肌弹发练习:用腹肌爆发弹力将气集中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可以用以下四个音来配合:哈(ha)、嘿(hei)、嚯(huo)、呵(he)。开始需一声一声的发,注意腹肌弹发和舌根发h-a时的配合。舌根、下巴均需放松,软腭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紧挺直。发出的

声音,应该有力度。配合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连续发音。当你能连续稳定在一定力度状态发音后,可以再改变音强、音高、力度强弱等。在发“哈”时,听起来似京剧小生的笑,在发“嘿”时似冷笑。

2.腹肌各部分灵活配合力量的锻炼。

(l)、肩肘倒立后,两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车”。(2)、肩肘倒立之后,两腿伸直左右交叉摆动。

3.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特别是女同志,由于生理的原因,腹肌参与呼吸的感觉通常不明显。可以做以下 练习,体会腹肌与呼吸、发声的配合。

(l)、仰卧,小腹上放一本较有分量的厚书,体会腹肌随深呼吸的收缩、放松。在自然呼吸状态下,小腹在吸气时是上台的、呼气时是下塌的,即:吸气时腹肌松弛、呼气时腹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称为顺式呼吸。在有意识采用.“腹壁站定”状态有控制的吸气时,小腹不是

明显地上抬,但有一定的绷紧感,不是完全松弛:呼气时仍是渐渐下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称为道式呼吸,练气功的人常采用逆式呼吸。无论采用顺式呼吸或逆式呼吸,当吸气较满时,小腹始终会稍微上抬(即外凸)的,在吸气时过度地收腹会顶住膈肌,影响膈肌下降、从而影响吸气量,当做此练习、体会到腹肌与呼吸的关联之后,可以练呼吸的基本状态、然后发声;发长声单元音,体会“送气发声”时,腹肌与呼气的关系。当仰卧体会到呼气时腹肌是收缩的、吸气时腹肌有一定的紧张感时则可以采用坐姿或者站姿、体会腹肌与吸气、呼气、发声的关联。

(2)、坐在硬凳前端,双腿伸直,腰腹放松,上身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旋转,上身后仰吸气时腹肌或放松、或稍稍“绷紧”,上身前倾

呼气时,腹肌有意识收缩送气。这个练习的重点在体会呼吸时腹肌的参与感。

(二)、控制膈肌能力的锻炼

1.膈肌弹发:

在传统膈肌锻炼方法“狗喘气”的基础上改进后的练习。膈肌弹发与“狗喘气”的不同,一是变开口为闭口,这样可以减轻气流对喉部的摩擦;二是变无声为有声,在呼气的同时弹发“hei”音。膈肌弹发具体练法如下:

第一步,深吸气后,发出一个扎实的“hei”音。要求喉部、下巴松弛,似没有一样不用力,舌根在发H时,有前送弹动感;而胸前剑突下有明显的向上弹动感。在弹发“hei”时,必须注意膈肌的弹动与发音要协调同步。开始气与声可能会超前、先出气后出声,也可能会落后,出声了、气尚未弹出,还可能气弹出却未用在发声上,气弹了而声音仍用嗓子喊出来……等等现象,这在初练者是必然的现象.不要着急,可以慢慢地一声一声地找。

这时需注意三点:

一是,控制膈肌正确地上弹,既不是上腹部向外努(这样气不是外弹、而是内吞),又不是上腹部向内拙挤(这是送气而非„弹气‟)

二是,喉头部位一定要松弛,气弹出才可能弹发出 hei音。否则气与声会脱节形成嗓子挤出的声;

三是,由于未经训练的人,有意识控制膈肌的能力较弱,在开始练膈肌弹发时,发出的 hei音并不强,但弹发正确的hei音,是音高稍低、圆润集中、松弛宽厚的声音。在开始练膈肌弹发时,首先要注意膈肌弹发与发音的配合要正确,不必贪多、贪快、贪连续发音,只有一声、一声练得有力了,才能连续发音。

第二步,在膈肌单声弹发状态稳定的情况下,增加连续弹发hei音的次数,连发2个、3个、4个、5个、···直至可连续发7-8个hei音。连续弹发时,要注意给气的力量应该均匀,发出的hei音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音量、音高、音色应始终一致。在连续弹发时,还应注意将膈肌的力量控制集中到弹发的瞬间,而在弹发间隔时、膈肌要迅速放松还原到原位。不会放松,膈肌越弹越紧张,最终会因无气可弹而力竭。只有弹发后的迅速放松才能使气不断地进入、弹出,也有利于膈肌再次积聚力量弹发。

第三步,坚持第二步连续弹发练习,数日后会获得“自动”进气的感觉,以无限制的连续发出稳定hei音时,就可进行第三步练习:由慢到快、稳劲轻巧地连续弹发hei音。第四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做改变音高、音量、音色、音长的隔肌弹发练习。类似于京剧老生的大笑状。2.随肌弹发喊操口令:

胸腹联合呼吸基本状态的训练

一、呼吸基本状态练习:

吸气:“沿纽扣”练习,沿后背、闻花香、毛细孔扩张、抬重物、半打哈欠 呼气:叹气、发ai音、吃桌面灰、发“a”音、数数、数葫芦

感情和声音是通过气息来连结的。

(一)、体会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时,呼吸肌的运动及与配合。

1、取坐姿,身体重心在臀下当中椅子的前部,需满臀坐。腰直、胸含、肩松;完全自然地象叹气一样,将体内分气全部吐出来,然后从容自然地吸气。注意体会吸气时,小腹自然的外凸、两肋后部及腰两例自然张开、撑起的感觉。吸到正常的程度自然地呼气,注意体会两肋下塌、腹壁渐松复原。

2.以慢吸慢呼的方式,在第一练习的基础上,以坐姿体会稍有控制的吸气和呼气。在将体内余气全部吐出来之后,吸气时有意识地强调“吸到肿底、两肋打开、腹壁打开、”的感觉进行慢吸慢呼。在吸气的过程中,着重体会两助后部渐张、腹肌渐渐向“丹田”集中。腹壁从松弛状渐渐绷紧“站定”的感觉。当吸气至比日常自然吸气稍多的五、六成满时,调整吸气肌、呼气肌的控制感觉;屏气一瞬间立即慢慢的呼气。

呼气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尽量保持两助张开支撑感(实际仍会塌下收回一些);

二是,着重体会,在这种呼吸肌的配合中、靠腹肌收缩往外送气流的感觉。这一步练习主要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方式中,腹肌参与吸气、呼气控制、特别是收腹呼气的感觉。随着呼吸控制能力及隔肌与腹肌配合能力的增强,吸气量可加大到八、九成满,只需注意呼气时,仍不要有明显地“扼喉”感。

(二)、以慢吸慢呼方式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的基本状态。

1、慢吸慢呼,数数儿,延长呼气控制。

保持正确的基本呼吸状态下、慢吸气至八成满,然后,以大约每秒一个数儿的速度数数儿:l,2,3,4.要吸一口气数数儿,中途不换气、不补气,并保证数字之间语音规整、声音圆润集中、音高一致、力度一致;出声则出气。不出声不漏气;开头的数字、气不冲声不紧,近尾的数字气不憋、声不噎。气竭则声停。注意数数儿时,声带喉头保持正常发声的通畅感,不因吸气较满呼吸肌紧张而扼喉。—般吸一口气数数儿持续时间达到30秒到40秒即完成训练要求。开始练习时,不要单纯追求所数数字的多少,重点应在锻炼呼吸发声的控制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呼吸控制力强了,数儿便会数得多了。

2.慢吸慢呼,数葫芦。

词如下:

一口气数不了二十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数葫芦的呼吸控制及用声要求,同上一个数数儿的练习。一般达到一口气能数十五个至二十个葫芦即可。由于数葫芦接近说话状态,难度较大。但是练好了更容易结合话筒前用声用气的实际控制状态。

第四章共鸣调节

一、共鸣的作用

1、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

2、共鸣腔的调节直接参与语音材料的制作,在调节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语言,形成表情达意的不同色彩的声音。

二、共鸣器官

1、胸腔——不可调节共鸣腔。它对低频声波共鸣作用明显。胸腔共鸣可以扩大音量,增加低泛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浑厚、结实。

2、喉腔——可调节共鸣腔。位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和位于假声带之上的喉前庭。容积虽小,但是喉原音发出后经过的第一个共鸣腔,它的状态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播音发声强调喉头的放松及位置相对稳定。

3、咽腔——可调节共鸣腔。分为三部分:软腭以上,前通鼻腔,称鼻咽部;中段前通口腔,称为口咽部;下段连接喉腔,称为喉咽部。播音发声强调后咽壁在发声过程中的积极、正直,保持一定的坚韧度,同时强调软腭抬起的积极状态。

4、口腔——可调节共鸣腔。它是非常重要的共鸣腔。强调打开口腔,使之在发音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同时要求各咬字器官的力量集中,尤其是唇、舌力量的集中,舌位要准确、鲜明,过程要流畅、完整。

5、鼻腔——不可调节共鸣腔。首先注意处理好鼻腔共鸣在区分鼻音与非鼻音,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次,使用鼻腔共鸣要适度,否则会降低语音清晰度,音色混浊,有堵、腻的感觉。

6、头腔——鼻腔以上的共鸣。不可调节共鸣腔。发声时,在高音区会产生头面部的振动感。

三、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

播音发声的特点决定了它采取的共鸣方式: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

四、控制共鸣的训练

1、加强胸腔共鸣练习;

2、改善口腔共鸣练习;

3、音高变化训练;

4、减小鼻音色彩。

第五章发声机理

1、发声的生理基础

①动力系统——由肺、气管、胸廓以及隔肌、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②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③成音系统——即共鸣系统,声道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与鼻腔;喉以下有胸腔。

2、发声的物理基础

①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②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的振动幅度大小决定的。③音长:指声音的长短,他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持续时间。④音色: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音色决定于声波的含量。

3、发声的心理基础

播音发声不同于一般的言语发声过程,它涉及到听觉机制产生的一系列信息在神经、大脑中的反应和感知,这是发声的心理基础

第三篇

播音表达技巧与艺术

第一章 播音要遵循语法规则 第二章 掌握基本的语法分析方法 第三章 播音和词语的轻重音

单音节词,有些虚助词或辅助成分(助词、方位词、趋向动词、词尾等)固定地读轻声(最轻音)。例如:子、儿、头、们、家、个、的、地、得、着、了、住、上、下、来、去、过、开、呀、哪、吗、么、啊等。

一部分介词、连词在语句中配合重音也有时读轻声。如“把书放在桌上”的“在”,“走到街上”的“到”,“我和你一块儿去吧”的“和”。但是不十分固定,是语气中的现象。

多音节词,按轻、中、重三等音量相配。配合规律和词的结构有关系,形成种种不同的格式。但是总的看来,轻音不会在词的第一个音节出现。双音节词有两种格式:重轻,中重。念“重轻”的下面几种结构的词。

1、单纯词,绝大多数,例外很少。如:萝卜、蜈蚣、喇叭、玻璃、吩咐、犹豫、伶俐、模糊。

2、叠字名词,如:哥哥、妈妈、猩猩、娃娃。

3、重叠式的动词,如:看看、试试。

4、动宾结构,是事物的名称。(属“次轻音”,有少数例外。)如:枕头、扶手、裹腿、兜肚、顶针。

5、附陪衬性词尾、词头的。如:月亮、云彩、柴火、韭菜、眉毛、耳朵等后字为陪衬性词尾。刺猬、太阳、甘蔗、石榴、老鼠、老婆等前字为陪衬性词头。

6、对立结构(成为一件事的代称,属“次轻音”。)如:买卖、来往、东西、动静、是非、好歹等

7、联合结构(限于口语常用的,是次轻音,但有例外。书面用语,口头不常说的如“永恒”“碑碣”等不轻读。)如:眼睛、兄弟、名誉、机器、衣服、时候、地方、书记、看护、试验、消化、喜欢、学生、柔和、详细、新鲜等

8、一小部分偏正结构的词(偏正结构的词以“中重”为正则,“重轻”为特例。这些特例,由于习惯,但也是有意按这个词所指事物的特点,或突出其修饰性词素的意义或其中心词素的表意作用。更大的用处是表示出这个词的结构的紧密)。如:田鸡(一种青蛙,不是真正的鸡)、马脚(破绽,不是马的脚)、鸡眼(脚上的病,言其形似,并非真的鸡的眼)、核桃(不是真正的桃),算盘(不是真的盘),毛病、手巾、黄瓜、苍蝇(以上四例,习惯轻读,表此事物轻微不足道),电气、手艺(以上两例,要突出“电”与“手”),男子、女子、工人、战士、医生、水手(以上八例词重点在性别和所司职事),各例都属“次轻音”。三个音节的词,以“中轻重”为主要格式(“轻”属“次轻音”)。单纯词如“滴滴涕、冰激凌、索马里、黑格尔(都是译音)”等。偏正结构如:“西红柿、打字机、无线电、展览会”等,人地名如:“司马迁、黄继光、扬子江、井冈山”等。附带叠音词尾的形容词,如:“黑忽忽、暖烘烘、喜洋洋”等。少数是“中重轻”的格式,如“老头子、小伙子”等。

四音节的词,以“中轻中重”为主要格式(“轻”属次轻音)。名词如“拼音字母、标点符号、阿尔泰山、二氧化碳”等。形容词如:“糊里糊涂、慌里慌张、高高兴兴、稳稳当当”等。象声词如:“劈里拍啦、嘻嘻哈哈”等。成语如:“光明正大、一马当先、争先恐后、兴高采烈”等。

六、语句重音

语句的重音有三类:意群重音,强调重音、感情重音。

(一)意群重音

“意群”就是一口气能说出来的,有比较完整的意义的几个音节,也许是一个短句,也许是句中的一部分,也许是一个词组,也许是一个词。长句子必须分作几个意群说出,一个意群必定有一个词在说话人的意念中是比较重要的,它就成了意群重音。有时意群中包括并列的成分,当然就不只一个重音了。意群重音都不太重,只是在原来词的重音节上再稍稍加重,它决不会转移词的重音节位置,使原来非重音的音节变重,因此我也也可以叫它为语句的“一般重音”。

意群重音和“强调重音”不同,它只是出现在平常说话里。一个意群说完就完,自己独立成个片断,其中的重音音节并不要突出什么,显示什么,或和什么相比,以及衬托什么。它和“感情重音”也不同,这些语句都是在心情平静时说出的。它没有后两类重音那样重的音量。意群重音所表达的语气是最基本的,也可以说是中性的。强调重音和感情重音都要在这个语气的基础上加重。

意群重音和语法的关系较为明显,它受语法规律和逻辑的支配,通过语法规律,以一般重音体现了思维中的逻辑关系。

(二)强调重音

和意群重音相对而言,也可叫“特别重音”。它可以重叠在词的、意群的重音之上;而且也可以在词的“非重音音节”上加强,使原来的词的重音受到影响,仿佛把重音转移了。强调重音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它的作用有,夸张,殊异,肯定,特指,并比,照应。

(三)感情重音

意群得意、强调重音都体现在一两个有关的音节上,而感情重音常常是一句话、几句话的每个音节都加强音量。有时也只是一个词,或是一个音节。感情重音都是在情绪激动时出现的,情绪激动也许是快乐、兴奋,也许是愤怒、激昂。

第四章播音停顿与语法结构 重音与停连

停连:是指在有声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声音的终端和延续。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那些为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作的声音终端、休止就是停顿,反之那些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就叫连接。停连,就是在有声语言进行中的“标点符号”,停连要按文意、合文气、顺文势,自如地服从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

停连位置的确定:

1)准确理解语句的意思 2)正确分析语句结构 3)恰当体会情景神态 4)合理处置标点符号

停连的表达方式:落停 扬停 直连 曲连

第三篇:播音与主持专业发声

60分钟晨练方案及贯口练习

(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2)轻度哼鸣:20秒。((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5)慢吸慢呼:2次,20秒。.(6)快吸慢呼:4次,2分钟。(7)“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8)“衣 ”-----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9)搓脸:10秒。(10)转颈: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13)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14)半打哈欠:5次,10秒(15)撮唇:10次,20秒。(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17)转唇:8*8拍,30秒。(18)双唇打响:30次,30秒。

(19)弹唇:1分钟。(20)b本音:60次,1分钟。

(21)ba本音:60次,1分钟。(22)ba---ba---ba---ba----,1分钟

(23)顶腮:30次,30秒。(24)刮舌:20次,20秒。

(25)伸卷舌:20次,20秒。(26)立舌:10次,30秒。.(27)转舌:8*8拍,1分钟。(28)弹舌:30秒。(29)d本音:60次,1分钟。(30)da音:60次,1分钟。(31)da-----da-----da-----da------;60次,1分钟

(32)g本音:60次,1分钟。+

(33)ga本音:60次,1分钟。/

(34)ga-----ga-----ga-----ga-----:60次,1分钟。1 Z$ p)p6 m.T9 f* z

(35)ge音:60次,1分钟

(36)ge-----ge-----ge------ge-----:60次,1分钟。(37)数“数儿”:一口气由1数到30,3次,3分钟。,(38)数“数儿”:一口气数10个八拍,3 次,3分钟。

(39)数“数儿”:“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口气数3到4个回合。2次,2分钟。

40)数“数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七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口气数下来,2次,2分钟。

41)数“枣儿”:要求尽可能一口气数20个以上“枣儿”,2次,2分钟。((42)数“葫芦”:要求一口气数20个以上“葫芦”,2次,2分钟。

(43)喊操:变换节奏进行,2分钟。

44)绕口令:任选10段,10分钟。'

(45有针对性的语段或诗词片段练习:10分钟

贯口.练习孟苏七式拳,寸锦张关东拳、斜穿星秋拳、正丝缠风拳、怀德摔踩拳、潭芳滚漏拳、燕青跌架拳、李逵硬绷拳、三星炮锤拳、虎鹤双行拳,有达尊拳、迷祖拳、太乙拳、太岁拳、太祖长拳、五祖贺阳拳、太祖七十二式拳,有一宗拳、二元拳、三趟拳、四通锤拳、四把岳家拳、五占拳、五虎爬山拳、六合拳、六合八法拳、七圣拳、七星访友拳、八仙拳、八极拳、九进飞龙拳、十把内外拳、十二钩拳、十三太保拳、十三抓少林拳、一十八内闪翻拳、二十四擦马拳、三十六匕首拳、七十二横拳、小石拳、一百零八罗汉拳,飞虎拳、伏虎拳、青龙拳、蛟龙拳、螳螂拳、白鹤拳、大黑拳、大蟒拳,有鼠拳、牛拳、虎拳、兔拳、龙拳、蛇拳、马拳、羊拳、猴拳、鸡拳、狗拳、豹拳、狮拳、熊拳、凤拳、鹞拳、飞虎鞭拳、白猿通臂拳,有大洪拳、小洪拳、大成拳、密宗拳、内家拳、外家拳、殷家拳、杨家拳、霍家拳、赵家拳、蔡家拳、莫家拳、朝阳拳、宝剑拳、开山拳、*山拳、工力拳、乒乓拳(可能是不对的)、崩磨拳、子母拳、白眉拳、拖*拳、士门拳、地趟拳、太子剑拳,有空手、硬手、行手拳,形意、心意、如意拳,劈拳挂拳、截拳跳拳,有弹拳、快拳、绷拳、攒拳、长拳、短拳、横拳、断拳、南拳、泰拳、仰拳、插拳、花拳、套拳、撩拳、扎拳、劈挂手拳、自然拳、阴阳太极拳、五当太乙五行拳!:

贯口基本功练习之报菜名分类: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锦、卤子鹅、卤虾、烩虾、炝虾仁儿、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鼓鲇鱼、锅烧鲇鱼、烀皮甲鱼、锅烧鲤鱼、抓炒鲤鱼、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麻酥油卷儿、熘鲜蘑、熘鱼脯儿、熘鱼片儿、熘鱼肚儿、醋熘肉片儿、熘白蘑、烩三鲜、炒银鱼、烩鳗鱼、清蒸火腿、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炝芦笋、芙蓉燕菜、炒肝尖儿、南炒肝关儿、油爆肚仁儿、汤爆肚领儿、炒金丝、烩银丝、糖熘饹炸儿、糖熘荸荠、蜜丝山药、拔丝鲜桃、熘南贝、炒南贝、烩鸭丝、烩散丹、清蒸鸡、黄焖鸡、大炒鸡、熘碎鸡、香酥鸡,炒鸡丁儿、熘鸡块儿、三鲜丁儿、八宝丁儿、清蒸玉兰片、炒虾仁儿、炒腰花儿、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炸海耳、浇田鸡、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炸葱、炸排骨、烩鸡肠肚儿、烩南荠、盐水肘花儿,拌瓤子、炖吊子、锅烧猪蹄儿、烧鸳鸯、烧百合、烧苹果、酿果藕、酿江米、炒螃蟹。汆大甲、什锦葛仙米、石鱼、带鱼、黄花鱼、油泼肉、酱泼肉、红肉锅子,白肉锅子、菊花锅子。

野鸡锅子、元宵锅子、杂面锅子、荸荠一品锅子、软炸飞禽、龙虎鸡蛋、猩唇、驼峰、鹿茸、熊掌、奶猪、奶鸭子、杠猪、挂炉羊、清蒸江瑶柱、糖熘鸡头米、拌鸡丝儿、拌肚丝儿、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精虾、精蟹、精鱼、精熘鱼片儿、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焖冬瓜、焖鸡掌、焖鸭掌、焖笋、熘茭白、茄干儿晒卤肉、鸭羹、蟹肉羹、三鲜木樨汤、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汆丸子、葵花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红炖肉、白炖肉、松肉、扣肉、烤肉、酱肉、荷叶卤、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酱豆腐肉、坛子肉、罐儿肉、元宝肉、福禄肉、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烧烀肘子、扒肘条儿、蒸羊肉、烧羊肉、五香羊肉、酱羊肉.汆三样儿、爆三样儿、烧紫盖儿、炖鸭杂儿、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尖汆活鲤鱼、板鸭、筒子鸡。贯口段子练习!

大宋朝文堰伯,幼儿倒有伏囚之志,司马文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让梨,懂得谦逊之礼。小黄香九岁温席奉香,秦甘罗一十二岁身为宰相。吴周瑜七岁学文九岁习武、一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施苦肉陷连环借东风借雕翎火烧站船,使曹操望风鼠窜,险些命丧江南,虽有卧龙凤雏之相帮,那周也算小孩子当中之魁首。

首先,在练声中,舒适是前提,违背自己的感官感受而执意去追求某种音色是对身体非常不好的~

不过练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感觉,包括发声部位、力度等等。

一些文字上的叙述还是无法完全正确引导大家正确合理的练声,所以还是建议找人当面辅导。

以下大概说一下我每天的练声过程,仅作参考哦。理论上来说,全天都可以练声,尤其是上午及下午比较好,不过早及过晚,即精神状态要好。不过我们都是学生,所以时间有限,因此选择了早晨练声,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全天状态良好!

刚起床,当然要喝水啦~北方比较干燥哦。凉白开是最好的选择,温水也可以,热了就不太好了

然后可以哼哼小曲,轻度哼鸣大概2·30秒

发气泡音半分钟左右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状态1分钟。然后膈肌弹发“嘿”“哈”三十秒左右(可以循序渐进,由低到高,弱到强)

调整呼吸: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 各2~3次

“丝——”音,一口气“衣——”音一口气然后就要口腔操啦~

先搓搓脸、转转头,然后松下巴,感受自然开张的感觉

提颧肌,用手和用脸交替来,10次吧

开牙关,咀嚼状,20次~然后半打哈欠,同时发出“啊!”感觉声挂前颚的感觉

然后撮唇、左右上下撅唇和绕唇各30秒,感觉累了就行。双唇打响、弹唇,共1分钟就够了

然后发音,b的本音、ba的四个声调,长发

下面呢,就要舌头的了。舌头全部是肌肉,所以要多锻炼它,才会灵活吐字

舌头顶腮、立舌、刮舌、申卷、转舍、弹舌,4个8拍可以,不够可以加。

然后发“da”的四个音调,长音再发“长a——”音,感受声挂前颚、腹部受力、开牙关、挺软腭,注意声音的共鸣和穿透力的平衡,发声位置要适中。在长a音中,可以想象自己是个柱子,声音围绕自己上下,从最低音到最高环绕,这个对音域的扩展有好处。1.5分钟

然后数数,一口气,“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2分钟

数枣儿:慢数快数各1分钟

数葫芦:同上

上面三个是对气的控制的练习,有助于今后文章中的把握。同时也要注意,最好在数的时候加入对象感和情感。

绕口令:10分钟(如果不知道哪些可以发在下面)

文章:各类型文章共10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绕口令不是越快越好,有时候越慢反而对我们来说越好,这样可以更针对唇齿力度,对咬字发声有好处。

第四篇:播音与主持专业发声

播音与主持专业发声:60分钟晨练方案及贯口练习

(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2)轻度哼鸣:20秒。((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5)慢吸慢呼:2次,20秒。.(6)快吸慢呼:4次,2分钟。(7)“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8)“衣 ”-----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9)搓脸:10秒。(10)转颈: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13)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14)半打哈欠:5次,10秒(15)撮唇:10次,20秒。(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17)转唇:8*8拍,30秒。(18)双唇打响:30次,30秒。

(19)弹唇:1分钟。(20)b本音:60次,1分钟。

(21)ba本音:60次,1分钟。(22)ba---ba---ba---ba----,1分钟

(23)顶腮:30次,30秒。(24)刮舌:20次,20秒。

(25)伸卷舌:20次,20秒。(26)立舌:10次,30秒。.(27)转舌:8*8拍,1分钟。(28)弹舌:30秒。

(29)d本音:60次,1分钟。(30)da音:60次,1分钟。(31)da-----da-----da-----da------;60次,1分钟

(32)g本音:60次,1分钟。+

(33)ga本音:60次,1分钟。/

(34)ga-----ga-----ga-----ga-----:60次,1分钟。

(35)ge音:60次,1分钟

(36)ge-----ge-----ge------ge-----:60次,1分钟。

(37)数“数儿”:一口气由1数到30,3次,3分钟。,(38)数“数儿”:一口气数10个八拍,3 次,3分钟。

(39)数“数儿”:“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口气数3到4个回合。2次,2分钟。

40)数“数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七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口气数下来,2次,2分钟。

41)数“枣儿”:要求尽可能一口气数20个以上“枣儿”,2次,2分钟。((42)数“葫芦”:要求一口气数20个以上“葫芦”,2次,2分钟。

(43)喊操:变换节奏进行,2分钟。

44)绕口令:任选10段,10分钟。'

(45有针对性的语段或诗词片段练习:10分钟

第五篇:播音主持_发声训练

播音与主持艺术 高一

练声计划

一、活动身体:

练声前,轻微活动身体,打气泡音10分钟。

二、无声练习:

1、唇的练习:

“喷”:双唇紧闭,发“P”音。上唇中部1/3段用力;

“咧”:先把双唇闭紧,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

“转”:先把双唇闭紧,噘起,然后左转360度,再右转360度,交替进行;

“撇”:先把双唇闭紧,噘起,然后向左歪,再向右歪,交替进行。

2、舌的练习:

“刮”:舌尖抵下齿背,舌面隆起,向外挺舌。舌体用力,用上门齿从舌尖

刮到舌面;

“捣”:在舌中线,竖着枣核前翻、后翻,练习舌部力量;

“顶”:闭唇,用舌尖顶左、右内颊,交替进行;

“转”: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前挺之间),向顺时针方向绕360度,再向逆时针方向转360度,交替进行;

“伸”:舌伸出口外,向下伸30—40次,让与舌有关的肌肉放松。练习到

累时,再发声能解决舌根紧张的问题;

“立”:先把舌自然平放再下齿槽中,然后向左、向右翻立,交替进行;

“咬”:先咧嘴,舌体后缩,咀嚼肌咬合的练习30—40次。

三、有声练习:

1、气息练习:

发“啊”、“吁”,不必太大声,感觉气息通畅。然后延长这种音。发“啊”、“吁”音,体会气息下沉的感觉。由弱到强,由小到大;

 发1、2、3、4每秒2个数字;1、2、3、4(偷气)5、6、7、8(偷气)

9、10„用很细的气数,有节奏有变化(高低强弱)跟播音时用气比较接近; 

闻花香控制气息;  弹发hèi音和i-a音;

 发单元音a、o、e、i、u、ü,延长的a音;

 扩展音域练习:单音上绕下绕“a”和“i”。单音环行上绕,环行下绕。要接近或达到两个八度。

2、吐字练习:

两字词声调练习,练习阴阳上去16钟;  绕口令练习。

四、综合练习:

1、做古诗词朗读练习:(从练习到播音的中间桥梁),一首即可。

2、进入综合练习,即播稿练习,练习节目预告或者短稿,做样板练习。

五、整理运动:

发气泡音。发不出,说明前面练声不正确。最后练声结束。

播音主持经典练声、开嗓材料

(一)这里是太阳眷恋的东方,长江在这里孕育,希望在这里茁壮成长; 这里是海风吹醒的地方,种子在这里萌动,思想在这里豁然开朗;

回首三年路,记住奋斗的甘苦,但不沉醉于成功的喝彩。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笑看三年情,握住共同的理想,但不沉迷与遥远的幻想。握握手,未来在我们自己手中。这就是我们年轻的东方,它充满无穷的力量。

(二)从清凉山的明月,到天安门的华灯,我们走过了60年。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们奋斗了60年。

60年前的今天,在抗日战争的漫天烽火里,我们吹响了华夏儿女自由解放的号角; 60年后的今天,在经济腾飞的遍地春潮中,我们高唱着中华民族再创辉煌的凯歌!

在这里,我们向60年来,所有关心、主持人民广播事业的各界朋友,表示中心的感谢!此时此刻,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那一段段难忘的岁月,共同聆听那一首首动人的旋律吧!当零点的钟声将要敲响,未来举起手敲门的时候,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即将走入21世纪的时候; 我们祝愿,祝愿我们的广播与您终生相伴,伴您度过每一个恬静温馨的夜晚,迎来每一个生机勃勃的黎明;

我们祝愿,祝愿我们的广播与您并肩同行,为您分担每一次人生奋斗的艰辛,编织每一幅未来理想的图景;

我们祝愿,祝愿我们的听众朋友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工作顺利;

(三)披一路风尘,数千载风流,看青山依旧,唱大江东去。今天,在人类举步跨进21世纪门槛的时候,我们从历史的珍宝馆里满载而归,和大家共享这场精神盛宴。

一个民族能够昂首屹立在人类文明之林,她的脚下必定有奔流不息、万世不竭的民族文化的滋养。这条文化长河,从远古奔向未来,从洪荒奔向文明,带着一路欢歌,也带着一路血泪,一路呐喊,留下了诸多硕果和丰碑,也记下了诸多辛酸和遗恨。

梳理这条河,披沙拣金,我们拾到了光照古今的千古名篇。

她是艺术笔墨写就的史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历史长卷的浓缩。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咚咚咚地鼓,猎猎旗卷楼兰,金缕曲,黄莺儿,桃花扇,杨柳风,篇篇都是对时代的沉思,字字是对历史的凝视。

她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美不胜收,倾国倾城。她如同熠熠生辉、泛彩流光的颗颗钻石,镶嵌在时代的长廊。夸父的坚毅,洛神的婀娜,屈原的仰天长啸,李煜的愁肠寸断,关云长的横刀立马,贾宝玉的儿女情长,无不成为艺术美的化身,历万古而不朽。

她是一条连接民族文化的链环,一端牵着远古,一端指向未来。浩浩五千年文明,摇曳多姿,辉煌巍峨,浸润和滋养着中华民族。千古名篇,字字珠玑,章章锦绣,是民族文化、中华文明的浓缩版,精华篇。捧读她,欣赏她,我们清晰的感觉到了先贤哲人的深邃博大,志士仁人的报国壮志,游子商旅的亲情乡愁,旷男怨女的追求呐喊。

历览千载辉煌地,长歌浩叹唱古今。捧起这些佳作,我们与圣贤相会;吟咏这些绝唱,我们与历史对话。传统在这里升华,文化在这里更生。我们是传统文化的后来人,我们又是文化香火的传递者,我们还是当代文化派出的使节。

拾一块女娲补天遗落的彩石,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折一缕渭城朝雨中的柳丝,举一盏冰心老人点燃的小桔灯,我们沿着历史长河的故道,溯流而上,开始了寻觅千古名篇的文化散步。

(四)万民欢腾,世纪之交,如诗如画的焰火,描绘着楚汉名城光辉的未来; 千年复始,世纪之交,如歌如颂的庆典,展示着英雄长沙人民的励志与忠诚; 让历史预言:21世纪属于中国!让心灵承诺:21世纪属于我们!

播音专业练声计划

绕口令

一、绕口令练习要求:

1、强及所难,把握不好的段子,要多练勤练;

2、由慢到快,吐字清晰;

3、结合用气,做到开口前,气息下沉,喉部放松,运行当中,补气自如;

4、做到快而不乱,把握节奏,内容清楚。绕口令练习不要耍嘴皮子,注意所提

到的要求。

二、绕口令:

1、双唇音:

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  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饼碰盆,盆碰饼。吃葡萄不吃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2、唇齿音:

 我们要学理化,他们要学理发,理化理发要分清,学会理化却不会理发,学会理发也不懂理化。

 费家有面粉红墙,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红凤凰、黄凤凰,红凤凰看黄凤凰,黄凤凰看红凤凰,粉凤凰、飞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全都仿佛活凤凰。

3、舌尖音:

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 调到敌岛打特盗,特盗太刁投短刀,挡推顶打短刀掉,踏到得刀盗打倒。

 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恼怒闹老龙。农奴龙恼农更怒,龙恼农怒龙怕农。

 牛郎年年念刘娘,刘娘连连恋牛郎。牛郎念刘娘,刘娘恋牛郎。郎念娘来,娘恋郎。

4、舌根音:

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 一班有个黄贺,二班有个王克,黄贺王克二人搞创作,黄贺搞木刻,王克搞诗歌,黄贺帮助王克写诗歌,王克帮助黄贺搞木刻。由于二人搞创作,黄贺完成了木刻,王克写好了诗歌。

5、舌面音:

  氢气球,气球轻,轻轻气球轻擎起,擎起气球心欢喜。

你也勤来我也勤,生产同心土变金。工人农民亲兄弟,心心相印团结紧。

6、翘舌音:

 史老师讲时事,常学时事长知识。时事学习看报纸,报纸登得是时事,常看报纸要多思,心里装着天下事。

 认识从实践始,实践出真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知道说不知道,也不要不知道装知道。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一定要做到不折不扣的真知道。

7、平舌音:

  早晨早早起,早起做早操,人人做早操,做操身体好。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不能说成四,四也不能说成十,假使说错了,就可能要误事。

下面是张60分钟声音训练计划表,各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合操练。(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2)轻度哼鸣:20秒。

(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4)慢吸快呼:2次,20秒。(5)慢吸慢呼:2次,20秒。(6)快吸慢呼:4次,2分钟。

(7)“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8)“衣 ”-----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9)搓脸:10秒。(10)转颈:10次,10秒。(11)松下巴:10秒。

(12)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13)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14)半打哈欠:5次,10秒。(15)撮唇:10次,20秒。

(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17)转唇:8*8拍,30秒。(18)双唇打响:30次,30秒。(19)弹唇:1分钟。(20)b本音:60次,1分钟。(21)ba本音:60次,1分钟。

(22)ba-----ba-----ba------ba------,1分钟。(23)顶腮:30次,30秒。(24)刮舌:20次,20秒。(25)伸卷舌:20次,20秒。(26)立舌:10次,30秒。(27)转舌:8*8拍,1分钟。(28)弹舌:30秒。

(29)d本音:60次,1分钟。(30)da音:60次,1分钟。

(31)da-----da-----da-----da------;60次,1分钟。(32)g本音:60次,1分钟。(33)ga本音:60次,1分钟。

(34)ga-----ga-----ga-----ga-----:60次,1分钟。(35)ge音:60次,1分钟。

(36)ge-----ge-----ge------ge-----:60次,1分钟。(37)数“数儿”:一口气由1数到30,3次,3分钟。(38)数“数儿”:一口气数10个八拍,3 次,3分钟。

(39)数“数儿”:“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口气数3到4个回合。2次,2分钟。

(40)数“数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七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口气数下来,2次,2分钟。

(41)数“枣儿”:要求尽可能一口气数20个以上“枣儿”,2次,2分钟。(42)数“葫芦”:要求一口气数20个以上“葫芦”,2次,2分钟。(43)喊操:变换节奏进行,2分钟。(44)绕口令:任选10段,10分钟。

(45有针对性的语段或诗词片段练习:10分钟。

下载播音主持-用气发声与训练(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播音主持-用气发声与训练(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播音主持发声技巧

    播音是通过传输设备利用电波进行传递的,所以要求播音发声,声音集中、均匀、对比适度,纯净度要求很高。音高音强的变化,这个幅度不要过大,但是在其它声音背景当中应该具有比较强的......

    播音主持发声技巧

    播音发声基础训练 第一部分 发声系统训练 朗读的时候,声音到底该如何?这个是没有定论的。但是,如果一个好的朗读者,发音不够清晰、准确,语音语调不很恰当,甚至带有地方口音,朗读的......

    播音主持 发声练习

    播音发声的呼吸方式:有控制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调动了所有呼吸肌肉一起运动,不仅扩大了胸腔容量而且便于控制,吸气量大,建立在胸腔腹腔隔膜基础上,易产生坚实响亮的声音,是多种音......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第......

    播音发声训练(1-8)

    作者:吴弘毅(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系播音发声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学。) 播音发声大全一 (作者:吴弘毅) 播音发声大全一......

    播音发声与普通话语音——训练二【播音主持】(推荐5篇)

    闲言少叙,继续上一篇文章的联系,呼吸对于播音的发声至关重要,开篇前言我们就提到了气息的重要性,气息也是播音的一项基本功。考生要多加练习,以下的几个练习只是笔者认为比较简单......

    少儿播音主持发声课

    发声练习教学背景:标准的发音、流利的普通话是沟通交流的基础。准备流利的发音加上孩子清脆响亮的嗓音一开口就能吸引很多人的关注和羡慕的眼光。别以为自己的孩子音色不好......

    播音主持之吐字发声

    播音主持之吐字发声来源-新浪博客 | 作者- | 发表时间-08年12月01日| 查看评论 [0]1、播音主持用声的正确呼吸方式——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是指胸、腹所有器......